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投资环境分析论文范文

投资环境分析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投资环境分析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投资环境分析论文

第1篇:投资环境分析论文范文

【关键词】AHP;会议型酒店;投资环境;评价研究

1.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饭店业逐渐涌现会议酒店、经济型宾馆、主题饭店等经营模式,其中,会议型酒店成为我国饭店客源市场新热点之一。会议型酒店的客源具有人流量大、消费水平高、逗留时间长的特征,能为饭店带来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由此,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投入会议型酒店。如何客观地评价和测算各地区的投资环境,如何依据具体的投资环境进行市场定位,是决定会议型酒店投资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迄今为止,较少会议型酒店投资环境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

2.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会议型酒店投资环境指标体系

会议型酒店是在酒店的客源结构中,以出席、参观一个或多个会议,展览或其他活动为主要目的的客源占自己客源的重要份额,并具备一定规模的会议功能、场所和设备的商务酒店。

2.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会议型酒店的投资环境是一个完善的系统,包含从内到外、从宏观到微观的各层面的环境要素。本文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确定了会议型饭店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的选取原则:(1)相关性。指标的选取应与所要研究的目标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2)客观性。为避免主观因素对评估的可信度影响,本文尽量采用数量指标,同时,尽量按比较客观和公认的标准处理非数量指标。(3)显著性。指标的选取应能最大限度地揭示样本间的差异。(4)全面性。指标选取时应从多层次、多角度描述和说明产业投资环境的优劣。(5)无差异性。政治和货币稳定性、外商的管制程度等因素对会议型酒店投资环境具有显著的影响,但这些因素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几乎无差异,因此可忽略。(6)动态连续性。指标体系需要能够揭示地区产业投资环境的内在发展规律,反映其现状、潜力以及演变趋势。产业投资环境的改善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指标选取时动态与静态指标相结合,运用静态指标反映现状水平,利用动态指标预测发展前景。

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基于上述研究,笔者访问了8个企业人士和6个酒店方面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影响会议型酒店投资的各种环境因素,建立会议型酒店投资环境分析的指标体系,准则层包括四个方面(表1显示17个目标层):(1)基础设施指标(C1-C4)。着重选取了与交通设施和邮电通讯相关的指标。客(货)运量总计:一定时期内,各种运输工具实际运送的旅客(货物)数量;旅客周转量:一定时期内,由各种运输工具运送的旅客数量与其相应运输距离的乘积之和;邮电业务总量:邮电企业为社会提供各类邮电服务的总数量。(2)社会环境指标(C5-C8)。主要反映社会稳定性和居民的消费观念。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从业人员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是指食物支出金额在消费性总支出金额中所占的比例。(3)经济环境指标(C9-C14)。此指标系所要反映的主要信息是市场的经济效益和经济结构,并突出考虑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4)行业环境指标(C15-C17)。主要反映市场竞争和需求情况。因为各地区大小会议、展览等方面的信息缺乏具体数据,根据客观性的指标构建原则,笔者用接待旅游人数来代替市场需求方面的信息。

3.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会议型酒店投资环境进行实证分析

3.1 层次分析法(AHP)简述

本文选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层次分析法是美国学者T.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其特点是对复杂决策问题的影响因素、本质以及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并构建一个层次模型,然后利用有限的定量信息,将人为决策过程数学化,因此,多目标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即可转化为一种简便的决策方法。具有高度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如下:(1)构造比较判断矩阵;(2)计算单一准则下元素的相对重要性及一致性验证。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对于目标元素而言各元素的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判断同层因素的权数分配是否合理,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3)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验证。

3.2 数据统计及获取

3.3 权重计算

根据上述的计算步骤,得到每个个体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权重(结果见表2)。经过一致性检验,C.R.

对标准化数据进行加权,则得到各个城市的综合得分(结果见表3)。

计算结果得出综合得分的排名情况是:北京第一;上海第二;天津第三。

4.结语

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是合理的,能正确、全面地反应一个地区会议型酒店投资环境的具体情况。投资环境的具体分析给投资者以直观的、量化的指导,是投资者进行决策的基础。同时其结果对于具体地区来说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利于地区制定针对性措施改善自身的状况以吸引投资者。

参考文献

[1]兰肇华,邓志维.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房地产投资环境比较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6,15:27-28.

[2]张博.SCHD设计院信息化建设风险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8,4.

[3]邓宏兵.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3:150-154.

[4]孙国瑜.中国上市型开放式基金(LOF)绩效实证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8,6.

[5]王湘.论旅游地的旅游环境质量评价[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2:35-38.

[6]范德成,王晓辉.区域产业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7.

第2篇:投资环境分析论文范文

摘要随着社保基金中的个人账户资金的逐渐积累,基金的投资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只有明确我国社保基金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基金的投资渠道以及投资的基本原则,结合社保基金目前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上面临的困境,在低风险、高收益、高流性等原则下进行恰当的投资组合,才能找出更好的投资策略,以便在较小的风险下得到更大的收益。

关键词社保基金投资环境投资渠道投资组合

社保基金是社保基金理事会负责管理的国有股减持划入资金及股权资产、中央财政拨入资金、经国务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由中央政府集中的社会保障基金。国务院已明确表示:“要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基金、企业补充养老基金、商业保险基金等投入资本市场的投资比例”。作为老百姓的“养命钱”,社保基金是维持普通百姓养老保险和基本生计的特殊保障基金,其资金的去向和使用将关系到每一位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尽管目前社保基金的规模已经达到1000多亿元,但面对老百姓不断增加的保障需求还是捉襟见肘。为了让成千上万的社保基金“活”起来,在遵循基金投资原则的基础上,寻求最佳投资组合以提高基金的运营收益率和抗风险力。

1社保基金投资的基本原则

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与一般的资金投资运营行为的目的是一致的,即获得收益,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社保基金投资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低风险原则。低风险,即保障社保基金投资的安全性,这是基金进入货币市场的最基本条件。只有切实保障基金的安全,才能保证受保人员按时足额领取保障金。因此,社保基金投资必须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预测确定一种适度的风险与收益的标准,并严格遵守此标准选择投资对象、方式,进行投资分类和组合。

(2)盈利性原则。社保基金的投入,既要保值又要增值。在选择投资品种时,没有收益是不予考虑的。在实际投资决策中,只有当投资回报率大于通货膨胀率,基金的保值目标才能实现。否则,仅能起到消除基金贬值的作用。

(3)社会性原则。社保基金投资是政府的一笔大规模的支出,这笔支出首先应讲求社会效益,必须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增长,有利于整体经济的结构优化,有利于社会的长期发展进步。否则,收益再高也不允许投资。

(4)高流性原则。社会保障的支付具有连续性,不能延缓,因此要求基金投资具有高流动性。在具体的措施上,可对投资进行事先预测,留足资金和一定的短期支付使用,对中长周期进行统筹安排,使其资金在应付日常支付前提下充分发挥效益。

2社保基金投资环境分析

要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投资者需要对金融市场的收益、风险及以后的发展趋势做出理性判断,还要综合考虑当时的政治环境等因素。近年来,我国社保基金投资无论是市场环境,还是国家政策环境都在不断调整和完善。但总体上仍存在投资愿望和投资环境的矛盾。

2.1负利率造成社保基金进行银行投资时的隐性贬值

负利率就是物价指数(CPI)迅速升高,导致银行存款利率实际为负。2004年央行《货币银行执行报告》指出,2004年同比价格上涨的递延效应为2.2%。说明2004年即使没有任何新的涨价因素,全年物价上涨也会达到2.2%。考虑到20%利息所得税和物价上涨因素,按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1.98%计算,则实际利率为-1.616%。因此,一向秉承“安全至上,保值增值”理念的社保基金,也无法避免负利率时代所带来的效应。

2.2金融市场的高风险性

社保基金投资是典型的风险厌恶型投资。我国资本市场建立不到20年,国债市场规模小,品种单一;企业债券市场仍未得到发展;股市尚不成熟,股价大起大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规模小,风格不明,运作欠理性,甚至存在“黑幕操作”。统计资料显示,我国股票与GDP的比率仅为20%左右(按总股本而非流通性股本计算),债券与GDP的比率仅为11%左右,而发达国家通常为75%左右。因此,中国股市风险大大高于西方成熟股市的风险。

2.3国家政策对社保基金投资的影响

国家政策对社保基金投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国家投资银行利率的调整、资本市场的系统风险、投资品种的选择、组合以及投资渠道、程序的选择。目前我国社保基金投资仍存在超比例大额持有现象,社保投资内部机制及投资程序仍要进一步规范。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社保基金投资的风险防范机制,制定完善的保险资金风险控制制度。

3社保基金的投资渠道分析

《社保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限于银行存款,买卖国债和其他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上市流通的证券投资金、股票、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企业债、金融债等有价证券。下面就目前我国社保基金的主要渠道银行存款、债券投资进行一般性分析。

3.1银行储蓄存款生息

储蓄存款生息,是指社保基金的专门机构将社保基金的结余全部或者部分采取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大额定期存款及保值储蓄存款等形式存入国家银行或地方银行,按国家规定利息收取。这种投资方式最大的特点是无风险、安全可靠,具有完全的资产流动性。在我国目前实际收益率为负值的情况下,政府采取以下政策措施:第一,存入银行的社保基金给予保值补贴和加上一定的增值补贴,如我国规定,对存入银行的社保基金给予优惠的政策;第二,国家严格控制物价上涨和银行利率的比率;第三,现行的单利计算方式改为复利计算方式。国家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投资方式。

3.2有价证券投资

有价证券投资,是指运用社保基金购买国家债券、企业债券、股票等各种有价证券。债券是一种按期取得固定利息并到期收回本金的债务凭证。它一般分为国家债券和公司债券,国家债券是国家举借债务的借款凭证,例如国库券、专业银行发行的国家建设债券、专业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国家重点企业发行的重点企业债券、地方企业发行的地方企业债券等等。由于债券利率事先固定,可以获得固定的、高于利率存款的预期收入,由政府发行,财政作担保,信誉安全性强,在急需用款时,变现能力强,因此它是社保基金投资的有效形式之一。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作为已投资入股的证书和索取股息的凭证。依享有分红权利的不同可分为优先股票和普通股票,前者根据事先规定的利率取得固定的股息;后者的股息随企业赢利的多少而增减。持有者可以把它作为买卖对象或抵押品的有价证券,并享有利润分红的权利;其优点是利润比较高、流动性强,在通货膨胀时期易保值。缺点是没有政府、财政、银行作后盾,承担经营风险比较大,但是在股票市场比较完善的国家,这种投资项目是保险业最大的投资项目之一。

为保证投资的可靠性,需要采取一定的途径与方法对企业的资金偿还能力、现有经济效益做详细的调查分析,然后作出决策或者选择那些有担保、有信誉的企业,力争获得最大的收益。但其中有些操作性的技术,应注意的是对行业企业债券的选择,即采取分散风险的策略,“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也要求投资者善于识别风险、分散风险。总之,社保基金投资要集中管理与分散使用相结合,既有利于决策机构的统筹安排;又利于保证基金的安全。

4社保基金投资组合分析

4.1加大证券投资比例

在收益、风险、流动三者的关系中,基金的投资收益与风险正相关;投资资产的流动与收益负相关。在确保赢余资金流动的情况下,根据各类投资方式在一定时期内的收益率及其稳定性,将这几种投资进行有机的组合,寻找出一组收益率高而且稳定性较好的基金投资组合方式,或者进行分期、分组、分类的分散投资组合。假定2005年社保基金大致有1700亿元人民币进行投资,选择的范围是年利率为0.06的无风险资产和预期收益率为0.14、标准差为0.20的风险资产,应当如何将1700亿元人民币在这种资产之间进行分配才能取得更大的收益呢?从两种模型进行分析:

(1)银行存款与单一证券资产的投资组合。组合收益率E(R)用公式表示为:

E(r)=wE(rs)+(1-w)rf=rf+w[E(rs)-rf]

其中,E(rs)为证券资产的预期收益率,rf为银行存款利率;w为投资于证券资产的比例;1-w为银行存款的比例。

则本例中的投资组合收益为:

E(r)=0.06+(0.14-0.06)w=0.06+0.08w

当投资组合是由证券资产和银行存款构成时,投资组合的标准差δ是证券资产的标准差δs与其投资比重w的乘积,用公式表示为:δ=δsw=0.2w

将投资组合标准差代入预期收益率公式得到收益-风险关系式:E(r)=0.06+0.4δ

(2)以证券1、2构成的组合替代单一证券。

w1=

■,w2=1-w1

将数据代入,得到证券最优组合由69.23%的证券1和30.77%的证券2组成。其收益率和标准差为:

E(r1)=0.122;δ1=0.146

证券1与无风险组合的风险—收益直线由以下公式表示为:

E(r)=rf+w[E(r1)-rf]=rf+[E(r1)-rf]δ/δ1

=0.06+(0.122-0.06)δ/0.146=0.06+0.42δ

可以看出,采取分散式复合投资所得到的收益(0.42)要大于单一的投资组合得到的收益(0.4);从两式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投资组合所得到的收益与所承受的风险成正比,但从我国证券市场前景和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及国际经济环境因素来看,在风险控制允许的范围内,应适当加大风险投资力度,有利于提高基金的整体性收益。为了达到相对风险很小而实际收益最大的目标,在实际的组合中根据具体情况调险投资比例,这是保值增值的关键。

4.2开辟国外市场

下面讨论一种国内低风险的资产投资与国外高风险的投资组合问题,其公式为:

Rm=α·R外股+β·R外债+λ·0.0198/12

其中,R外股为国外综合指数月收益率,R外债为国外成分指数月收益率,0.0198/12为一年期利率结算的月利率作为无风险收益率,α、β、λ为各投资资金的投资比例。

R外股、R外债在美国、英国等一些比较成熟的金融市场上能取得较理想的结果,因此只要在α、β比例适当的情况下{α·R外股+β·R外债}能取得相对最大值,也就是说要取得max{Rm}就要看资金在国内国外的投资比例。只有这样,才能把投资风险分散,取得较大的收益;再者随着各国节余基金规模的扩大,国内资金运营吸纳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又要求基金的增值,向国外投资就成为必要。

第3篇:投资环境分析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从创业氛围内在决定创业者群体层次的创业意愿、创业冲动和创业行为,又与地区外生创业环境互动的角度,研究区域创业氛围的形成机理及其对地区经济增长所具有的内生性激励作用,为促进西部大开发预期目标的实现提供政策依据。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已经提出许多年,但西部与东部之间的地区差异非但没有缩小,而且还有进一步扩大之势。单纯依靠外部力量及政府行为没有出路,西部地区必须调整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模式,通过(居民)观念创新和(政府)管理创新推动区域经济的内生性增长。培育区域创业氛围是西部地区实现经济腾飞的根本。

一、西部大开发:过去和未来

1999年12月开始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以缩小我国东西部地区差距为主要目标,其意义在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使西部人民富裕起来。过去,对西部大开发更多强调的是向西部投资,关注的重点是如何通过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国有资本的注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这对落后的西部经济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但西部要真正走向繁荣昌盛,还是要从根本上将当地居民的创业热情和投资积极性调动起来,必须明确西部大开发的宗旨是借助国家力量激活西部自身内在的势能。为此,需要对这一战略的实施效果及运行方向进行深入思考,以推进西部大开发迈入新时期。

1、成效和问题

西部大开发实施8年来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以及增强地方政府和居民改革意识和开发热情等方面成绩是明显的,但就目前情况看潜在的问题也较为严重。其中突出性问题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能力仍然匮乏,集中体现在当地创业氛围不浓,经济增长的内生性不足。这不仅直接决定了区域经济不活跃,民间投资乏力,还间接导致以国家投资为特征拉动的外援性增长作用有限,使得开发未能实现预期目标。

2、突破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给予西部地区的一系列政策倾斜和优惠解决的主要是短期的需求问题,只能发挥一时的支持效应,进一步实施西部大开发必须有所突破。如何实现突破?我们认为,应当将“开发”与建立区域内在动力机制联系起来,也就是要在继续加强对西部开发力度的同时,着力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内生性增长。区域经济内生性增长问题,主要研究和探讨的是某一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活力和发展潜力问题,实现良性循环。 区域经济如果不能够从内部形成发展的原始动力,外部恐怕有再好的机遇,再优良的环境,再强大的投资,整个区域经济都难以健康、稳定地发展。因此,探讨区域经济内生性增长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西部地区怎样才能摆脱目前的困境、顺利进入良性循环呢?

根据近年对东部发达地区的研究和考察,我们的观点是:关键在于形成一定的创业氛围、塑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激发居民自主创业、刺激当地民间投资。换言之,落后地区仅仅依赖外部力量及政府行为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依靠内外“两轮驱动”、广泛调动民间力量才能真正实现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西部大开发战略也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那么,一定的创业氛围是如何形成的?创业氛围为什么会出现地区差异?本文从创业氛围内在决定于创业者群体层次的创业意愿、创业冲动和创业行为,又与地区外生创业环境互动的角度,研究区域创业氛围对地区经济增长所具有的内生性的激励作用,为促进西部大开发预期目标的实现提供政策依据。

二、创业氛围与区域经济

众所周知,东西部地区创业氛围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就已存在差别,只不过这种差别当时并不明显。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东部地区大众“潜在的”创业基因被激活,投资热情空前高涨,“人人想当老板,个个能当老板”。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当地社会对创业文化的高度认同。 这样,伴随着中小企业的风生水起,东西部创业氛围的差异日益显著,两地经济的发展差距也不断扩大,即使中央确立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一状况仍未见较大改观。于是,我们不禁要问:创业氛围的地区差异究竟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大开发战略不能真正缩小西部与东部间的地区差距?

赵文红等(2000)建立了企业家成长环境的机会、意愿和能力分析框架,他们认为一个人是否愿意或能够从事创业活动,与个人的意愿、能力以及社会经济是否给予从事创业活动的机会等有关系(参见赵文红,李垣.中国企业家发展环境的分析框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他们提出的框架是为了阐述企业家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在此基础上加以适当修改,用来说明创业氛围的形成及其演变,即先行创业的个体行为是如何上升为“种群”行为的?创业的环境资源和创业者之间又是怎样相互推动的?

从上图可以看出,表面上是环境决定人们是否创业、能否成功创业,但创业氛围的存在及反馈功能告诉我们,实际上是创业者自身的行动在起作用。正是个体的创业行为及其相互影响决定了群体的水平,从而成为决定创业氛围的社会根源。可见,区域创业氛围的形成机理就是:首先,企业者个体的行为及其相互作用上升为群体特征(从社会生态角度讲就是达到一定的“种群”水平),成为某种外在的力量影响创业环境,然后经由环境因素再影响企业者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如此构成一个正向的反馈环,因果积累、循环互动。

区域经济是个复杂的系统,从经典经济学家对于经济增长的解释中我们可以发现,经济系统是由多种要素交互作用组成的,物质资本、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制度创新等都被先后以内生变量引入经济生产函数。而这种内生性研究是建立在一种双向循环、互相加强的系统研究中,在这个开放的系统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其他因素的综合反映又会反过来影响该因素,从而形成一种系统相向作用机制。

民营经济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象征,创业氛围也逐步被视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源。何以见得呢?如前所述,创业环境可以分解为两个部分:创业氛围和创业条件。其中,创业氛围是基础、是重要的中间环节,只有创业者的主导地位建立了,创业群体形成了,并能与政府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机制,适合的创业者生态环境和有利创业的外部环境才能够相互推动,即创业氛围和创业条件可以彼此协调适应、共同演化递进,从而良好的创业环境就能得以形成。创业是创新的源泉,是竞争的催化剂。有了良好的创业环境,创业会成为一种时尚,创业的成功率就高,企业的创生和成长就很兴旺,创新精神会得以弘扬,民营经济日趋发达,企业家队伍茁壮成长,区域竞争力不断提高,经济增长将经由起飞阶段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西部没有浓厚的创业氛围,民营经济是难以搞活的,快速稳定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想象的,西部大开发是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的。

三、营造区域创业氛围,推动经济内生性增长

以上讨论有何现实意义?从区域经济增长的内生性角度,我们能为下一步的西部大开发提出什么积极的政策建议?

1、重视挖掘民间力量,活跃经济

对于西部大开发的理解需要围绕“开”与“发”这两个方面进行。“开”是外因的推动,具有开创、开辟的意思,目的是为西部经济的增长和腾飞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发”是内因作用,意为发掘、发动,旨在调动西部地区的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以往比较偏向前者,而相对忽略后者,这是片面的、不合理的。正确的取向应该是“由内而外,内外结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而不只仅仅关注投资环境。因此,营造创业氛围,优化创业环境是西部大开发的本质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民间力量,创新观念,提高群众创业的积极性,发挥创业家的才能和贡献,大量催生中小企业,活跃民营经济。

广大的西部地区,区域经济落后的症结即在于民间创业冲动缺乏,创业精神贫乏,所以其首要问题是注重形成“政府鼓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群众自主创业”的浓厚氛围,刺激创业热情,激励人们主动将生存压力转化为创业动力,也就是说,西部地区创业环境建设的着眼点乃是创业者的生态环境。因此其创业环境建设的关键是创建激发民间创业冲动、激活大众创业动机。不过,一个地区创业氛围虽然是多方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主角是百姓,而不是政府。东部如此,西部也不例外。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它是造就创业主体及企业家阶层的前提,否则,可能光是上面“热”,或多停留在喊口号、造舆论的形式上。由于区域创业氛围形成的关键是能够将创业的个体行动扩大为社会群体对创业行为具有认同感,并且能够促进形成区域创业活动的“自增强”机制。惟有百姓都行动起来了,创业主体真正“到位”了,才有可能形成较浓厚的创业氛围,并产生对环境“供给”的普遍需求,这必定会带动创业条件随之改观,其结果将推动环境不断发展和完善,所以如何才能将政府意向转变为民众的意愿和行为趋向是需要花大力气研究的。

2、致力培育创业文化,振兴经济

发展民营经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营造创业氛围至关重要。创业氛围是创业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因此,要形成一定的创业氛围,必须致力培育创业文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西部地区经济的振兴在一定意义上首先是文化的创新。问题是,一提到文化通常都含有悲观倾向,认为它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我们的分析表明,在创业文化的产生过程中虽有历史因素作用,但后天个人的努力及其相互感染极其重要。按照弗罗门(2003)的研究,文化演化是一定的行为规则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脱颖而出、然后通过相互作用广泛传播,最终成为社会主流行为规则的过程。其中,创业者的行为及其密度是关键,换言之,创业者群体的地位和作用具有决定意义。显然,创业文化不完全是天生的,确切地说主要不是天生的。因而,培育创业文化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轻易甚至任意创造或打造创业文化。文化的演进有其自身的规律,创业文化的形成同样也要遵循这一规律。我们之所以用“培育”一词,意在其重心是培养创业主体,政府的职能是且只能是创造适宜的制度环境加快创业主体的成长,加速文化的变迁。这一过程也就是创业“基因”的培育过程,政府既要积极参与,又不能包办代替。政府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强创业教育,塑造人们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理念,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同时深化改革,破除旧体制对创业的各种障碍,尽可能提供广阔的创业机会,激发民间资本的创业倾向。为此,一方面需要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将创业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让创业学成为西部大学、尤其是商学院的重要学科;另一方面西部地方政府要调整投资方向,明确将国家为大开发划拨款项的一部分专门用来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推进本地区人力资本素质的提高,为区域经济实现高速度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3、加速双向良性互动,繁荣经济

鉴于创业活动对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各级地方政府需要认真考虑实际情况,重新认识环境资源、摈弃单一的政策思路。鼓励创业的途径有两条:“由内而外”或“由外而内”,不顾前提一味强调怎样创造条件推动人们创业是不够的,还要积极探索如何营造氛围激励人们创业。忽视培植创业意愿、忽略塑造创业氛围而片面追求一般的环境改善,势必影响创业环境的政策效果。创新创业政策,就成为对当地决策者管理能力的严峻挑战。

在东部地区,创业氛围的形成走的是“企业家唱戏,政府搭台”的路子,“无为而治”曾被广为宣传。而在西部地区这样恐怕不再可行。尽管我们已经证明西部大开发不能单纯依靠政府行为,但是也不能仅仅依赖单个创业者的行动。这样的话区域创业氛围及创业文化的生成会经历一个缓慢的长期演化过程,其结果还不确定。所以,经济要繁荣,必须因地制宜!针对西部的具体情况,政府“既要唱戏,又要搭台”,即走一条“政企互动,协同演进”的道路。这启示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希望民众创业、搞活经济的良好愿望与民间创业氛围的营造、创业活动的活跃怎样形成互动是有待深入研究和探索的。

【参考文献】

[1] [荷]杰克.J.弗罗门著《经济演化》[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 .

[2]荣兆梓等.《企业家是怎样炼成的?》[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6.

[3]孔伟.论创业文化环境与经济差异[J],《社会科学辑刊》,2005.(2).

[4] 杨武斌.创业环境是创业成功的外部条件[J],《科技创业》,2004.(8).

[5]赵学清、王仕军.制度创新与创业环境优化[J],《南京社会科学》,2004.(9).

[6]“阿里巴巴•中国”创业论坛:创业环境大讨论[J],《科技创业》,2004.(11).

[7]林丽萍、韩玉启、林钻煌.环境为创业之源泉[J],《改革与战略》,2005.(1).

[8]张玉利、陈立新.中小企业创业的核心要素与创业环境分析[J],《经济界》,2004.(3).

第4篇:投资环境分析论文范文

金融生态是借用生态学的概念对金融外部运行环境的形象描述,而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金融生态环境是指与金融业生存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社会、自然因素总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人口等一切要素与金融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方面,是金融业生存发展的基础。狭义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包括法律、信用体系、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改革的进展及银企关系等方面以及金融体系内部各要素如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产品,通过资金媒介和信用链条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

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主要包括:稳定的经济环境、完善的法制环境、良好的信用环境、协调的市场环境和规范的制度环境。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以促进金融资源合理配置和保值增值,促使社会创造更多财富,并且可以有效防止金融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促使其将各种成本内在化到自己的治理结构中。加强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金融生态环境中各因素相互连接、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即金融生态链。金融生态主要是组成金融生态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金融要素的优化配置。

金融生态圈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功能不畅,都会影响整个金融生态圈的良性循环或金融业的运行效率。重视和加强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无论是对金融业的发展还是对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金融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只有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才能对经济社会各方面有宏观、透彻、准确的掌握,能带动整个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金融业控制着国家的信贷资源,只有加强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把个体微观经营行为与整体宏观经济发展要求相结合,才能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就是要推动金融业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通过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可以更好地发挥金融融通资金、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作用,推动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其次,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维护金融稳定和完善公司债券市场的重要保障。从金融生态的角度看,政府、公司属于环境因素,但从政府、公司等角度看,金融业则是它们的环境因素。金融风险的累积不但削弱了金融职能,而且也影响到金融业的正常发展。更严重的是金融风险的累积最终可能引发金融危机,这将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而这场次贷危机的影响愈演愈烈,形成一种“蝴蝶”效应,引发了国际金融风暴,导致全球闹股灾,从而使很多国家的金融生态环境恶化,市场对这些国家的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失去了信心。因此,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不仅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保障。

最后,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社会诚信的重要载体,是对债权人的保护。金融业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特殊行业,金融生态状况折射了社会诚信水平,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构建诚信社会的强大动力。金融生态建设和金融业的稳健、可持续发展将为自身和社会诚信建设创造条件。同时,金融生态状况的改善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良好的诚信机制。在公司债券市场上,无论是信息披露还是信用评级,如果缺乏诚信基础,那么就不具有存在的价值。尤其是投资者在债券市场获取信息方面不占优势,其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只有诚信才能构筑公司债券市场发展所需的生命线,让投资者和融资者在公司债券市场上能够进行理性的博弈。此外,良好的金融生态是促进社会充满活力的重要力量,还能实现动态平衡,有效控制金融波动,降低不确定性,有利于推动金融市场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二、海南省金融生态环境分析

目前,海南的金融生态环境在金融产业体系的外部和内部都存在诸多问题。

一方面海南省的金融产业体系的外部环境没有形成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依据金融生态环境内涵的界定,金融产业体系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法律环境、地方政府和区域经济发展基础三个方面。在区域法律环境方面,尽管改革开放已进行了很多年,但海南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权力至上、以权代法的做法仍随处可见。我国的法律基本上是以粗线条为主,这为执法者在具体操作中留有很大的自由度。基层地区的许多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由此原因造成的。有关金融业运作的全过程,如产权、进退出制、创新、整合、监管、重要业务、自律、保护、破产等方面尚存在许多法律空白。在地区层面,配合国家已颁布法规的地方性法规及结合地区特点制定的法规还很欠缺。在地方政府方面,海南省地方政府的观念既表现为仍较保守,又表现为急功近利,即对新事物、新体制、新做法吸收较慢,且不能将之与地区区情有机结合,眼光短浅、图省事、图政绩、摆花架子,缺少长远打算。在经济基础方面,海南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较长一段时期内,由于历史包袱拖累造成了改制缓慢、改革滞后,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均较慢,这在相当程度上阻滞了金融产业的正常发展和金融业创新成果的出现。

另一方面海南省金融产业体系内部环境也阻碍了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的形成。在区域信用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信用体制不完善和信用意识淡薄。海南省信贷征信体系的建设基本上不能成为银行系统对贷款风险进行有效评估的基本支持和重要依据,这使海南省对其内部资金不能进行有效利用,从而形成内部资金通过总行一级的资金池流向其他地区,严重阻碍了其他地区的资金向海南的正常流动和授信程度,从而总体上导致海南省在经济振兴过程中的资金“瓶颈”。

另外,由于海南省信用环境欠完善,银行无法对贷款风险做出合理评价,骗贷、三角债、逃债、虚报、隐瞒等事件屡屡发生,从而导致海南省金融业的发展非常滞后。在区域金融产权方面,以国有银行制度为主是我国金融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建制、运行和管理监督等方面,渗入了较浓厚的国有银行管制的色彩,这是在新时期金融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的金融产权制度不明晰问题。由于金融产权不明晰导致产权关系不清,进而引发风险承担责任人不明确和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等市场化运作机制不能有效落实。在区域金融机构方面,海南省的金融机构主要仍然以国有独资四大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为主,支撑经济、社会事业的运行,缺少引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区性银行机构。在区域金融中介方面,海南省为银行提供服务或与其业务相匹配的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及会计师、律师、财务师、审计师事务所不仅数量有限,而且整体水准和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三、海南省金融生态环境缺失对经济金融发展的影响

海南省金融生态环境在20世纪九十年代初遭到严重破坏,金融体系失去平衡,金融机构、司法环境、执法环境、信用环境等不同程度恶化,导致地方金融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信贷供求缺口问题突出,地方经济在严重“缺血”的状态下低效运转,金融生态系统的效能难以正常发挥,严重制约了经济增长,导致了海南经济在沿海开放城市中一直处在欠发达状态,各项经济指标一直在沿海开放城市中排名靠后。金融生态环境的缺失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对海南省经济形成制约:一是地方企业获取贷款困难,成长完全靠自身积累,以致企业规模小,发展速度慢,始终达不到规模效益;二是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资金来源,招商引资受阻,无力承受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全球产业链的转移,海南省外资投入在20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显著减少就是很好的证明;三是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缺乏金融支持,就缺乏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所需要的资金投入;四是投资环境退化,难以吸引外部投资者进入。以上这些制约因素,使海南省经济金融生态链陷入“金融生态环境恶化金融业严格控制信贷金融业务和盈利水平低下金融机构收缩业务和网点地方企业成长受阻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的恶性循环。这种“累积性恶性循环”使得海南省经济增长一直受到金融生态环境缺陷和金融生态效能弱化的制约。虽然九十年代后期以来,海南省政府尽最大努力重树沿海开放地区经济金融形象,但信用重建需要时间积累,地方经济的恢复却时不我待,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金融生态环境被破坏之后的重建成本是非常高昂的。

四、构建和谐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促进海南经济金融协调发展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适时增加有效信贷投放。要全面理解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准确把握市域经济运行的

特点。正确处理防范风险、发展业务和支持地方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着力搞好信贷结构调整的同时,适度增加有效信贷投放,建立起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机制。首先,要在继续保持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成果的基础上,正确审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过热迹象不明显的地域特征,在加强调控的同时,要注重引导支持,防止信贷的过度萎缩;其次,应增强宏观意识,跟进研究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趋势,准确把握银行业运行情况和风险状况,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市场分析,避免贷款投放的盲目性,倾力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最后,应继续调整与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地方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适时、适度地调整和优化信贷投向,积极向上争取授信额度,适当放宽对企业的评信标准和限制,降低门槛,进一步扩大信贷投放,在调整和改造过程中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发现和培育新的经济“亮点”和“绿洲”,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优化经济金融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和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一个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必然是最吸引资金的“洼地”。构建和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一是要建设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要培养信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金融意识和诚信意识。重塑新型银企关系,对改制后中小企业、私营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同时,要树立起新的、长期、互信的银企关系,对恶意逃废债务的企业进行严厉制裁,从根本上杜绝逃、废、赖债劣迹的发生,维护银行债权;二是要建设良好的政策环境。将银行业作为地方的一个优势行业,把支持银行业的发展作为扩大招商引资的一项重要举措,支持银行业提高资产经营质量和经营效益,为金融机构向上级行争取更多的信贷规模,开辟信贷投放绿色通道提供政策环境;三是要建设良好的法制环境。严厉打击涉及金融领域的各类违法行为,加大案件执行力度,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四是建设良好的舆论环境,充分利用新闻部门的舆论宣传优势,坚持从正面宣传报道金融政策、金融环境和金融经营管理情况,为金融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三)加强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合作,共同创建宽松的融资环境。可以由政府牵头做大、做强现有的担保公司,完善担保机制,健全贷款担保制度,积极引导和推进形式多样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鼓励具备条件的社会法人,特别是那些有一定规模、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负债率低的民营企业之间成立信用担保机构和发展担保业务,发挥对民营经济融资的桥梁纽带作用,鼓励解决民营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要督促有关部门简化抵押评估、登记、公证等手续,降低收费标准,努力解决民营企业抵押难的问题。同时,政府应协调各经济管理、司法、新闻宣传和金融等部门,扎实开展创建金融安全区工作,教育企业强化信用意识,重诺守信,在全社会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还应建立民营企业信用评价机构,根据全市民营企业信用信息,对民营企业做出综合评价,实现信用信息共享,逐步完善信用登记、信用评估、风险预警、风险管理等企业信用评价功能。对于通过国企改制来的民营企业,要将改制后的民营企业与改制前的信用区别开来,注重考察新企业的信用。另外,政府还应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管理,鼓励组建行业自律性组织,如行业协会或行业商会等,对民营企业自身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等进行培训。要监督和管理民营企业,注重增加积累,提升技术含量和产品档次,切实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帮助民营企业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从经营机制、经营策略、组织管理、自身素质等多方面进行提高,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强行业协会内部企业的联保作用,从根本上改善区域融资环境。

(四)强化银行业经营管理,提高风险防化能力。一是要紧紧抓住海南省目前良好的机遇,用好、用足、用活中央已给政策,采取超常规手段加快处置不良资产,消化历史包袱。要拓宽信息渠道,抓住政策导向,及时向上级行反映实际情况和风险程度,积极争取核呆指标,最大限度处置不良贷款;二是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采取转让、打折出售、打包处理、租赁、招标、拍卖等方式直接处置不良贷款。同时,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推动区域性资产重组和置换,盘活不良资产;三是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相关责任,坚持常规手段“抓降”,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力度;四是加强贷款分类监管,要真实反映资产质量,既要敢于亮底,又要积极处置,要进一步加大对恶意隐瞒不良贷款行为的处罚力度,切实防范不良贷款反映失实造成的风险。

(五)采取有效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发展。海南省应针对中小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发展快、资金需求量大的实际,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信贷管理机制。首先,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明确中小企业信贷职能部门,培养中小企业信贷专门人才,完善适合中小企业信贷人员的业绩考评和绩效挂钩体系;其次,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的资信评估标准,对中小企业的评估和信用评级应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注重对成长性指标考核,突出对业主个人的信用评级以及对其所处经济环境、市场环境和信用环境的评价;第三,应完善授权授信制度,改变目前从建立信贷关系到每笔融资都要上级行审批的办法,根据各基层行的决策、管理水平和所在地区经济结构及企业融资状况,分层次明确融资审批权限,减少贷款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第四,应推进信贷融资产品创新,拓宽担保渠道,探索新的贷款担保形式,解决中小企业抵押资产不足的问题;最后,可以适当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减少中小企业贷款融资的高成本和高风险代价。

主要参考文献:

[1]白钦先.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导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2]周小川.法治金融生态[J].中国经济周刊,2005.3.

[3]宋逢明.公司治理是改善金融生态的基础[N].金融时报,2005.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