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理化检验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施工管理现场施工工程监理
一、前言
现代科技文明的发展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们的时代正以空前快速的步伐走向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最大特征就是几乎所有的信息都能被转化为可被计算机识别和处理的“1”和“0”代码进行管理,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信息时代又被称为数字化时代。而作为工程监理这个高智能、高技术含量的行业,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对工程相关信息进行集成化管理,逐步构建数字化监理模式,提高监理工作的准确性及高效性,将是监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数字化监理模式及其特征
由于笔者的孤陋寡闻,至今还未见到关于数字化监理模式的权威定义。而目前所谓“数字化监理”,最浅显或最直观的一种就是通过设置在建筑施工现场较重要、关键点位上摄像探头,把现场施工情况传送到现场监理部的计算机屏幕上,用于监视工地的施工进度以及安全情况。但笔者认为考察监理是否是数字化监理模式应具备以下特征:
1、监理信息数字化。数字化监理模式与传统监理模式最大区别在于其是以数字化信息为主,工程项目所需的各种信息(如设计图纸、规范标准、监理中各种函件以及工程照片、音像等)均能直接被计算机识别和处理。既可以由单台计算机处理,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远程传递和处理。
2、监理资源虚拟化。数字化监理模式是一个开放的监理,其监理资源的共享是数字化监理模式的不二法则,各个监理公司在维持自身特有的一定量的实体资源的同时,还可通过网络互联,跨省市、跨单位的互借互阅来建立虚拟资源,将各自不同的资源作为监理网络的一个节点,最终实现资源无限扩大。
3、监理档案无纸化。数字化监理模式在项目监理实施过程中直接形成的档案均是能被计算机相关软件处理的文档文件或电子文件。而对于非监理产生的纸质载体的监理档案则用扫描仪等设备转化为电子档案,项目竣工后利用光盘刻录机刻录成光盘,便于永久保存或连接入网,实现远程访问。
4、信息传递网络化。数字化监理模式由于其形成的信息是数字式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可以进行同时多向传递,形成传递网络。而且通过因特网可以很方便地进行远程传递,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样,监理公司总部可以随时对承接不同区域、不同地方监理任务的监理部实现远程监控。还可以利用网络可视电话功能,实现远程会议来解决、处理问题。
5、信息检索智能化。数字化监理模式在资料、档案的检索中通过计算机进行智能化检索,检索速度快、效率高、范围广。若对以前的监理档案进行查阅,只需放入光盘,轻点鼠标就行。若需查阅资料,只需登录监理公司数据库或相关监理网站便可。
6、用户使用方便化。监理单位内部用户(包括领导决策时)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计算机及时调阅有关信息,当机立断完成各项决策。而外部用户则可以随时查阅监理单位的相关信息(包括企业概况、工程监理业绩、人员专业配备及获奖情况等),为合理、快捷地选择监理队伍提供参考信息。
笔者认为从上述特征可以得出数字化监理模式的定义:以数字化信息为基本内容,以数字化设备为管理手段,以网络传递为利用方式的一种新型监理模式,最终形成现代高新技术的数字信息资源,无时空限制的,超大规模的高智能、高技术含量的专家系统。
三、数字化监理模式的系统创建
如何建立高效、实用的数字化监理模式,并使之形成科学的专家系统是今后探索的重要问题。因为其建立既要考虑信息时代的要求,又要考虑充分利用现有传统模式下的信息基础和物质基础。在没有现成的数字化监理模式经验环境下,在借鉴其他行业和部门的经验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其初期建立途径可分四大模块:
先以监理公司为节点。各监理公司根据各自项目规模、特点以及施工情况,配备相应的计算机、扫描仪、数码相机(条件好的可配备数码摄像机)、数码录音笔等,利用上述设备,按照监理的“三控一管一协调”要求形成监理的管理信息,然后进行分类、筛选、存储。
1、模块一:现场监理控制的远程监控。通过预先设置在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等关键点位上的摄像探头,把现场施工实况传送到监理部的计算机屏幕上,监理人员根据需要及时存储。若发现违规操作及时抓拍并粘贴于监理联系单、通知单上,发送给施工单位要求整改、纠正。特别是在工序或部位需要监理旁站时,可实现多工作面、多工序的监理同步旁站,监理只需1人查看计算机屏幕即可,省去较多地人力,且劳动强度也大大降低。监理人员在巡视、平行检查时可利用数码相机将重点部位、关键节点等施工情况拍照后接入计算机进行编码、配文字说明,形成档案资料与验收记录一并永久保存,在今后需要时可以一目了然,真实再现历史。另外,出现质量隐患时能做到用事实说话,有很强的说服力,当施工单位纠正完后再拍照留样,形成前后对比,处理问题闭合,突出监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当遇到重大问题时可将取得信息(如照片、录像、文件等)通过网络传递给公司,便于公司及时了解、掌握,果断处理。
2、模块二:计算机处理文档,实现无纸化管理。建设工程监理工作最终是通过文字和图表来反映的,而文字、图表编印又是日常工作处理的主要内容,从监理工作开始的招投标文件、合同文件、会议纪要,到监理规划、监理细则、监理月报以及监理记录、监理发出的各种函件、通知单等,都可用Word、Excel和PowerPoint来处理。按照预先建立的各文档标准格式和内容,分类归放到相应的文件夹内,还可利用Windows能使用长文件名的特性,清楚明了地分类存放,便于管理和使用。而对于监理月报、汇报总结、演示演讲、专题纪要等所用到的提纲、图示图解可用PowerPoint来制作,与投影仪配合使用,形成图文并茂的监理档案。对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传递来的纸质载体文件则及时用扫描仪录入到计算机内,形成电子监理档案,从而完成监理档案载体形式上质的飞跃,实现无纸化管理。
3、模块三:计算机辅助管理。投资、质量和进度方面计算机辅助监控是监理工作的核心,是提高效率、节省资金和变被动控制为主动控制的捷径。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计算、绘图和信息加工功能,能有效地进行辅助管理和监控,如编制工程预算和月度付款审核;排定和优化工程进度计划与投资计划,进行计划与实际对比监控;记录、跟踪质量监测信息,分析对照验收规范对工程质量进行动态管理;建立质量监测知识库或专家系统辅助监理人员按每道工序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监理工作,甚至对工程项目的有关参数和特性利用AutoCAD或3DS来模拟实现。
4、模块四:信息资源共享和远程监控。因为每个建设工程监理涉及的信息多,如建设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建设项目招投标、合同文件、施工索赔、工程投资与使用、质量测控验收、工程进度、监理资料、设计施工图纸和有关的文件资料等,这些信息量大且十分重要。因此必须由计算机来辅助管理,建立专门的信息管理系统来处理。对于建设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等信息作为共享资源,可自己开发建立,也可从第三方获得,如联入中国建设信息网。另外对于不同项目形成的监理档案可联入公司的主服务器,与公司内部其他项目联网实现计算机资源共享,而且公司领导也可通过因特网、宽带数据网随时查阅公司所监理各工程的基本概况,在建工程各种数据、图片,各工地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情况,同时给予相关指示,而不受区域、时间的限制,即减少人员、简化手续,又大大节约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那么我国建设监理行业引进数字化监理模式是否具有可行性?笔者认为是可行的。一方面数字化网络技术在我国已臻成熟,建筑业引进这项技术几乎不存在难以解决的技术支撑;二方面运用高新技术进行行业管理创新已经成为各个经济领域关注的焦点话题,且业内有关管理部门和企业对它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三方面从经济角度可更为直接的看到,几年前还被不少人视为“奢侈”的数字化网络技术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其关键产品如摄像探头、数码相机及数码录音笔的价格也均在千元以下。
另外更为重要的是,建设监理推广数字化监理模式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好处:
一是改变目前监理在工地的高负荷、高强度的“巡回式”管理模式,使得现场监理人员大部分精力不再用于现场巡视,而将多余的精力针对现场实际提前进行预控或对重要部位、关键工序进行严格把关。不但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相应减少人员配备数量。
二是提高监理的工作效率、精度和实时性。就传统的工程现场监理而言,效率不高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不少的管理行为都是滞后的。以质量控制为例,一般都要等到错误或违规行为延续了一段时间后,才被发现,甚至还需要延迟另一段必要的时间,才能有效纠正。而运用数字化监理模式,则有可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制止质量问题。
要做好质量管理工作,专业技术人员的个人素质、岗位配置数量及工作人员主观积极性、责任心很重要。首先领导要清醒认识实验室工作的重要性及特殊性,实验室检测工作收费是目前单位收入之一,从科室设置来说也不是可有可无的,领导对此项工作重视程度是检验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之一。
1.1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个人业务技能个人业务技能水平的高低与保证检验质量有至关重要作用,对卫生检验人员应给予一定的自和发展空间,使其按专业的特点加强自身的业务建设[2],要鼓励大家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加强人员业务技术培训,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专业及相关知识培训及实践操作考核,必要时针对检验专业的操作性强,经常性组织操作技能培训、比试,要形成一种业务技能比、超氛围,全面提高自身检验水平。
1.2专业技术人员数量配备要合理由于卫生检验的技术性强,难度大,涉及面广,社会地位和专业地位低下,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实施工作计划,所以卫生检验人员在数量上发展缓慢。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逐年增加的卫生检验任务与卫生检验人员的数量很不适应。卫生检验人员繁重的检验任务,直接影响着卫生检验的质量控制[3]。要结合国家对机构设置人员数量要求及本单位实际情况,合理配备检验人员,避免人少事多而不求精的局面,同时认识到培养一名专业人员不容易,最好不要轻易对检验人员进行其他岗位调整,确保检测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1.3人员素质要求检验工作是一个高度严谨的科学实践操作过程,实验过程中不得有丝毫虚假和含糊,检验人员要求必须有高度责任心和一定专业技术能力;要不断加强法制观念教育,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求具有敬业精神;严格操作规程,对一些责任心差,不能胜任岗位的人员要及时进行教育直至调离工作岗位。
1.4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健全和应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检验人员积极性。有效的健全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充分发挥检验人员的主观能动性[4,5],责任追究制度的建立使检验人员工作责任心及工作危机感加强。目前实行的绩效考核实际是按人分配的机制促进了只要出勤,干与不干一个样,会者多干,不会者少干或不干,不干没有错,多干出错反受罚的怪异现象[6],严重影响了检验工作的发展及检验质量。要想改变这一现象,各级领导应加强对卫生检验的重视和检验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理顺检验科和各业务科室之间的关系,使检验人员能在一个公平良好的环境中工作。如在实际考核中充分考虑多劳多得、工作技术含量高、学历及资质等因素;同时还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一些责任事故要进行一定的责任追究。这两个机制的建立是相互依存的,如果只是进行责任追究,可能会对工作人员的工作主动性有很大的打击,反而会对检验质量有不良的影响。
2充分认识对样品采集、送检、流转、贮存、保管的规范管理
实验室建立样品的唯一标识系统是样品管理的关键环节,它是每个样品在检验过程中识别和记录的唯一的标记[7]。在整个样品采集、送检、流转、贮存和保管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相关要求操作,确保样品不损坏、不丢失、不混淆和不变质,同时必须按要求详细登记相关信息,切实认真、细致做好这些工作在整个检测工作中至关重要。
3充分认识仪器设备在保证检验质量中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检测技术的发展,很多检测项目都依赖于仪器设备的检测分析,仪器设备技术性能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质量[8]。因此,实验室应对所有仪器设备建立固定台账;建立唯一性识别标识;对使用、维护及保养等情况要进行详细登记;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对影响检测结果的主要仪器设备进行计量溯源,在有资质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确保仪器出具的结果处于可控及可信范围,同时在条件允许下尽量购置一些高精端仪器设备。
4充分认识标准品及实验环境对检验质量的影响
目前有证标准品的普及,大大促进了检验工作的开展,同时也提高了检验质量。实际工作中最好采用有证标准品及内控样;检验工作的开展必须具备足够的实验场所,合适的环境和符合有关健康安全和环保要求的实验室[9],实验环境也对检验质量存在一定的影响,要从科学、实用及安全多角度考虑改善实验环境,尤其是大型仪器设备的环境要求必须满足,从而保证检验质量的科学、有效。
5充分认识参加能力维持对保证检验质量的作用
经常性的参加由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及省、市疾控中心和由本中心等单位组织的检测能力验证和实验室比对工作,为保证实验室对外检测能力,实验工作人员独立检测能力,证实某种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准确性和在无法溯源到国家基准时,为测量结果的相关性提供满意的证据。
6充分认识检测工作及报告发放与检验质量的关系
检测工作及报告发放实际上是和人员对检验质量的影响基本一致,再次重点进行强调,目的是为了体现人员的基本素质、业务能力及数量配置合理性的影响之大,检测工作全程都受到上述因素影响。结果报告是实验室检测工作的最终产品,也是实验室工作质量的最终体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客户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实验室的形象和信誉。在报告发放前报告编制人员要认真细致对所有记录进行归类及核实及实事求是地按要求进行报告编制;检测者、审核者及报告签发人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认真细致进行系统性分析,确认签字,否则前面的种种努力也将是白浪费。
关键词:动画实验室;项目式教学;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传统的实验室实践教学偏重技术性,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该行业在就业中,则对综合能力的要求很高,目前我国的这种以教学为主,实践环节弄弱,致使动画实验室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根本不足以满足专业需要。项目式实践教学将项目引入到影视动画的教学实践当中,按照项目来安排教学步骤,模拟企业运行情境,让学生切实感受动画企业的市场需求和行业标准,这种将所学知识融入到项目中的学习方式可以有效的避免学校与社会标准间的脱轨,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缩短了学生与社会之间适应的茶具。本文拟将项目式教学引入实验室,使实验室建设和项目式教学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
将项目引入到学生的日常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提高自我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这种项目式教学模式在实行当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若是没有一个科学、完善的管理系统,其效果将会大打折扣。首先,在项目的选择上,没有统一的标准、随意性大,在教学中,连贯性大、缺乏评价标准,种种现象都会导致学生不能坚持、项目夭折等后果;其次,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参与系自愿,大都是个体项目,学生受益者较少,团体合作机会更少,并且,参与项目没有固定场所,使学生缺乏归属感,都会导致动画实验室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没有明确的工作方向和可遵循的项目操作流程,这些情况都给项目式教学和动画实验室建设带来了阻力和困难。
二、解决方法
以实验室为依托,建立动画实验管理项目组,有优秀专业教师带领,根据年级和专业分布项目,并将项目分成各子模块,分发给个人,实行项目考核来检查学生的项目制作完成情况。建设并累计项目资源库,及时更新数据,与时代接轨,并创立项目指导教师工作组,为学生的就业奠定基础。1.以实验室为基础,根据动画专业的特点,成立专门的项目管理组项目的选择和师资匮乏是实践改教学方式的基础。以专职、兼职等形式将一些优秀的实验人员纳入实践教学当中以充实教师队伍,项目按年级和经历的不同由易到难安排,并由有经验的教师针对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拆分,决定具体的实施过程。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也培养起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2.制定动画实验室实践项目运行计划学生在大学二年级开始根据专业水平和特点安排一些初级项目,如剧本创作、场景设计等,在大学三年级进行动画片的分镜实验这一类的中级项目,往后可以安排一些暗度更大的项目,项目组根据学生的不同,具体安排,并根据项目来源的变化适时调整实验室运行计划。以我校动画实践项目为例,项目的设置主要由三方面构成,一是以教师申报的各级科研课题,二是学生申报的大学生创业创新实验项目,三是企业项目,按由易到难的方式给学生分配项目,保证每位学生的参与。对于难度较高的企业项目,这一类一般有时限,应挑选一些业务能力强的学生进行,交付并可从中盈利,让学生体验职场的艰辛和欢乐。3.学生根据项目完成情况填写项目实践报告学生按照项目的进度写项目实践报告,教师根据项目实践报告来指导学生,并根据报告、项目难易程度和效果来进行成绩考核。项目实践报告可采取电子档形式,用以进行成果展示。4.建立项目资源成果库,为以后的项目实践提供资源保障。根据历年学生项目的实践情况,逐步建立学生的实践项目初级、中级和高级库,不断的丰富项目资源,为动画专业学生的项目实践课程提供资源保障。
作者:李春杰 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贺阳,李茂.动画专业项目式教学模型研究[J].艺术与设计.
[2]徐英.基于项目教学法的高校动画专业课程模式研究[J].院校风采.2013.
[3]蔡友.高职影视动画专业商业项目式实践教学组织与实施途径研究.实习实训论坛.2011(15).
2020年调研报告理论文章园林绿化水准的建议意见
近年来,x县以自然生态和人工造景为依托,以县城道路和河流绿化为纽带,将各类绿地相联系,构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体系。在绿化树种上坚持“适地适树”、“乔灌草搭配”、“针叶树和阔叶树相呼应”。道路绿化建设上,采取道路绿化与道路建设同步发展,保持道路绿化覆盖率,因地适树选择树种;庭院绿化建设上,实施“见缝插针”、“退硬还绿”、“拆墙透绿”工程,将庭院绿化向街道延伸。目前,x县85%的单位庭院达到绿化标准。高标准、大手笔推进园林建设,邀请x、x、x等地专家,先后编制了绿化美化、城市供热、道路交通、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20多个专项规划,大到整体布局,小到一街一景,细到一草一木,实现了城市规划的全覆盖。但是,笔者经过2年的调查研讨,认为x县的园林绿化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提高。
一、经济实用、自然生态是园林绿化的主导
经济实用、建设生态城市为主导思想,认识小城镇的生态优势及地方特色。小城镇的生态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地方性强,小城镇是一个基本上由当地人构成的空间实体,具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和需求,在环境建设上容易获得高度认同;尺度小,小城镇具有人们生活和工作步行可达的小尺度,可以减少大城市中机动车流量带来的空气和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城外是乡村,小城镇的周围通常被乡村田野和自然山水景观所包围,是天然的
“田园城市”;低消费,小城镇在物质生活方面较大城市简单;低能耗,可以节约大量的调温用能,同时具有很好的使用太阳能的条件。因此,要科学规划,促进有序性建设发展。
二、目的要明确,突出特色
为改善城镇生态环境、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削减噪音、减少污染、美化环境,改善城镇小气候条件,改善市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针对这一目的与要求,见议不应建设指导思想模式、规划观念盲目仿效大城市,绿化建设过程中片面求大、求洋、求快,不但使城镇绿化无法形成其独特个性优势,而且花费了很多资金,要突出地域特色、绿化材料特色、栽植与抚育特色,特别是地方树种的修剪与养护特色。克服植物群落景观单调现象,不顾当地地理环境特点,冷漠乡土树种,盲目引进外地观赏植物等。用草本植物来点缀城市绿地,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在一般的地块多用宿根花卉或是地产的可自播的花卉,如万寿菊、凤仙,一串红、鸡冠花、鸢尾、萱草、矮牵牛等等。要纠正外来树种比本地树种好的偏见,因此要提倡多用本地树种、本地植物。建设绿地时,一方面要争取使用符合《园林树木建植技术规程》要求的种植土,另一方面就要靠在养护管理时对绿地土壤进行改良,对植物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施肥。草坪可采用耐践踏品种,提倡用地被植物替换草坪,如萱草、金银花、虎耳草、红花酢浆草、鸢尾,常春藤、玉簪等,效果很好。
三、重视管理,建立高素质的养护队伍
建管并重,完善政策性保障机制。重建不重养,管理水平落后,如果不进行绿化养护或养护不到位,前期的绿化资金投入就浪费了。这就要求绿化养护经费要足额到位。绿化养护经费严重不足是小城镇绿化的一个普遍现象,已成为制约做好绿化养护工作的关键因素。所以要加大城镇绿化资金投入,建立稳定的、多元化的资金渠道。
同时,要加强养护工人的养护知识培训,一支好的养护队伍是做好养护工作的关键,现在养护管理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有待提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加强专业知识培训,实行竞争上岗和岗位责任制,定岗定人。另外,要加大宣传绿化的传力度。要精心组织,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在舆论导向上和提高意识上下功夫,努力增强和动员全体居民共同参与爱绿行动,人人有责。
四、强化配套措施
配套设施不完善,建设中环境意识落后,使后期的管护难度加大。在喷灌、滴灌、照明、护栏、廊道等配套设施上,加大投入与管理,有利于管理和节约成本。
总之,坚持经济实用、自然生态原则,是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
展的根本目的和最终目标。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规模适
度、规划科学、特色明显、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要牢牢
把握住这一方面,站在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
一、公共文化民生的理论内涵
所谓“文化民生”,就是指在文化生活领域中的人民生计,是老百姓最迫切需要的文化需求。文化民生问题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形而上层面,如人民的精神、观念、信仰、理想等问题;二是心理禀赋层面,如人民的性情、才能、思维、意识、无意识、潜意识等问题;三是现实层面,如生活方式、伦理仪式、风俗习惯、交流方式、文化权利等问题[1]。因此,农村公共文化民生就是在形而上学层面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心理层面,促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社会心理的健康发展,使农民逐渐摆脱狭隘意识,迷信意识,封闭意识,成为具有开放意识,科学意识,公民意识的现代新型农民;在现实层面上,就是努力保障和实现人的基本文化权利,这是推动公共文化民生建设的本质所在。也就是说,在公共文化民生建设视域内,就是要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文化保障,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实现人的基本文化权利。文化权利是人权的一部分。人权不仅包括公民权利,还包括经济权利、社会和文化权利。三种权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夏勇教授认为,“无论权利体系有怎样的发展,都丝毫不意味着晚近出现的权力比早先的权利更为重要,早先的权利通常是更基本,更可靠的。”[2]这意味着,这三种权力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人权中的权利少了其中任何一个权利,其他的权力势必难以得到全面充分的享受。文化权利包括:公民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公民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公民开展和创造文化的权利。(1)公民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就是指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去享用基本的文化场馆、文化产品、文化服务。这就是每个公民都有平等的权利去享用国家公共文化设施。如各种图书馆,各类博物馆,以及文化馆、体育馆等等基础设施,实现自己享用公益性文化产品的公民文化权利。因此公共文化民生建设就是要尽可能地为人们享受这些文化成果提供条件和保障,实现公民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2)公民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如果说公民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是人们被动地享用文化成果的话,那么文化参与的权利体现的则是人们的主体性。公民未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文化发展与建设的活动中。通过参加各种文化活动与文化生活,可以使自己的精神文化获得满足,并且促进公民自身的全面发展,发挥自身的文化主体作用,实现公民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3)公民参与公共文化管理的权利。公民能够参与公共文化事务的管理过程中,就是实现公民文化权利的过程,也是实现公民参与文化政策制定权利的前提。公民不仅要参与公共文化事务的管理过程中,而且还能够监督公共文化政策的实惠状况执行,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效果进行评估,实现公民参与公共文化管理的权利。
二、农村公共文化民生建设的理论原则
十报告中强调要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这对政府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这一要求,政府在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要“突破传统公共物品供给体制的锁闭状态,实现政府引导、农民参与、市场运作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由政府主导模式向参与式治理模式的逐步转变。”[3]这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公平适度原则
十报告中强调:“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力。”“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表明党自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以来,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更公平”,要求政府在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能够保障每个公民都公平地享有公共文化资源、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并公平地享有获得公共文化服务的机会。遵循公平与适度原则要求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要不受城市与农村、地域、性别、年龄、族群、身份、贵贱等因素的限制,使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到每一个人。
(二)需求导向原则
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认可和尊重多元文化是保障群众多样性文化权利的基础。人民群众不仅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同时也是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范围越广泛,内容越丰富,层次越多,越能更好的保障人民群众的多样性文化权利。因此,政府在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要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信号”。要尽量通过系统的调研,真实的掌握群众最迫切、最需要的文化需求,并从这一需要出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使公民的文化权利得到切实的保障和维护。但是,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不是盲目供给,而是切合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发展阶段,切合人民群众的接受能力和接受水平的程度。因此,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应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服务,并以多样化的、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产品来满足人民群众多元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社会协作原则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强调文化产业市场化的当下,政府在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中要转变自己是垄断者的文化管理理念,这种理念已经不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享受文化发展的文化需求,也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享受文化创造权利的精神需求。所以,“一个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精神应该是,政府退出公共文化产品‘垄断性的生产和提供者’的地位,创造各种体制条件、政策条件、社会条件,保证文化产品和服务能够有效提供。”[4]政府应由公共文化产品的单向度的文化产品 的“垄断生产者和提供者”的角色转换为文化产品的“购买者”角色。这种角色的转换需要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注重与社会组织、企业等私人部门之间进行合作。例如,在农村推广的“送戏下乡”活动,吉林省文化厅主要负责监督审查活动开展的流程、内容等,具体的事项则由承办的大剧院等企业负责,这样一方面使政府部门的工作得到优化,另一方面也使企业得到宣传,同时还满足了农民的文化需求,可以说是“一举三得”的办法。因此,政府在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政策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私人部门发展,构建社会协作的发展模式,不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化与社会化进程。
三、农村公共文化民生建设的实践途径
在公共文化民生建设过程中,要推进队伍建设,为文化发展储备人才:推进制度建设,为文化发展提供制度保证;推进社会建设,为是文化发展提供发展载体。
推进队伍建设是农村公共文化民生建设的支持要素
公益性事业建设活动的效益具有显著的外部性,在建设主体和参与主体方面亦具有显著的社会性。在项目启动和运行过程中,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扶持是前提,是基本的力量,但在持续运行中,社会的参与是不可或缺的。
1.以志愿者的服务为依托,发展农村文化的内生动力。一个只有政府关心、没有社会参与的公益性活动是缺乏社会基础的,当然也是难以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吉林省广大农村涌现出了一批文化热心人和文艺骨干。他们通过自己办文化大院这个综合性的载体,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变“三下乡”为“常下乡”。例如,吉林省双辽市敖卜村的赵玉发利用自家的房屋搭建了小剧场,自掏腰包平整了自家门前的园田地办起了文化大院,组建了几十人的小剧团和秧歌队,他们常年坚持演出,在当地颇有影响。目前像赵玉发这样的农民自办的文化大院在全省有1000多家。
2.尊重农村文化发展规律,深化农村文化用人机制创新。按照国家有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文件精神,对全省县级图书馆、文化馆(站)人事改革的试点单位,要加强政策引导和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积极引进公共文化服务急需的专业人才,培育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文化人才,解决基层专业人才的“断层”问题。尊重农村文化发展规律,深化农村文化用人机制创新。具体建议:第一,正确使用现有文化人才。立足农村现有人力资源,加大对农村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在农村基层拥有一批年龄偏高,但是文化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文化人才。吸纳上述人才进入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可以根据人才特长,给予重用,并委托他们筹建群众文化团队,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为吉林省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积极贡献。第二,制订激励措施,对于在文化活动中表现突出,获得较大成果,作出较大贡献者给予一定的奖励。
(二)推进制度建设是农村公共文化民生建设的基础要素
一、巧借课文插图,鼓励大胆写话
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作文起始阶段,他们不善于选择写话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来给他们“找米下锅”。我们的教材中就有大量的精美插图,这些插图,生动有趣,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而且为练习说话写话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是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我们要善于运用课文插图,有目的地精选文本中趣味性强、贴近孩子们生活的画面,训练写话。
比如,在教学《小柳树和小枣树》一课时,我让学生借助课文插图,进行写话训练。孩子们的写话十分精彩:我家院子里有一棵小柳树和一棵小枣树。小柳树对小枣树说:“喂,小枣树,你看你,身子光秃秃的。你看看我,长得多漂亮呀!”小枣树没有说话。秋天到了,小枣树结了许多又大又红的枣子,小柳树什么也没结,她想小枣树一定会取笑我的。但是小枣树并没有这样做。有一天,她问小枣树为什么不嘲笑她呢?小枣树说:“虽然我能够结出果子,但是到了夏天,人们能在你下面乘凉。我们各有优点,怎么能嘲笑你呢?”小柳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尽管低年级的孩子词汇量很小,但是有了插图作为依托,便有了说的内容。以插图练说,既能与学习内容有机结合,加深学生的印象,又增加了趣味练“说”机会。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拓展插图的外延,丰富了语言的积累,提高了表达能力。
二、仿写课文,丰富写话语言
模仿在第一学段写话指导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模仿是学生学习技能的基本手段,也是他们形成写话能力不可或缺的桥梁。
1.优美语句仿一仿
我们的教材是学生练习写话的一块沃土。低年级写作教学的重点是词句的训练。新教材中,许多课文语言优美,富有特色,是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好例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美文佳句,及时加以揣摩、仿造,引导学生在仿写中发现和掌握各种句子的搭配关系以及句式的特点,有效建立句子的概念,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秋天的图画》一文时,课后有一道练习题,要求学生仿写句子:“葡萄架上挂着( ),露出( )。”这样的句式初看是很简单的,事实却是调动了学生的积累,是引发学生表达的学习点。在教学中,我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秋天果园里硕果累累的画面,再请学生谈谈自己心中的秋天,学生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个个兴奋不已。此时,我用极具感染力的话语激起学生的兴趣:“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诗人,描绘一下我们心中的秋天吧!”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瞧!如诗般的语言从他们的笔尖流泻出来:“高粱公公红着脸,像喝醉酒的老公公。”“胖胖的桔子坐在枝头,像一个个胖皮球。”“板栗哥哥咧开了嘴,露出巧克力一样的大板牙”“玉米姐姐好怕热,露出一颗颗黄珍珠。”……依托文本创设情境,既降低了写话的难度,使写话不再成为苦差事,又训练了学生的语感,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写作打不了良好的基础。我坚信,长此以往,学生的语言将是丰富多彩的,处处流淌着灵性的。
又如,在教学《泉水》一课时,文中有这样的语句: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着瓦罐来打水。泉水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这段描述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体现出了泉水的灵活生动。然后,我引导孩子们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进行仿写。有的孩子写道:
梨子黄了,我来到果园,梨树说:“来吧,来吧,我的梨子很甜很甜。”有的说:“泉水流到了菜园,茄子打着紫色的小灯笼。泉水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很清很清,正好给你解解渴。”这些仿写,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让孩子们领略了创作的愉悦,提高了写话水平。
2.精彩语段写一写
教材中的很多精美语段,同样蕴含着典型的语言现象,它也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蓝本。教师要帮助学生精心选择具有价值的精彩片断,引领学生模仿别人的方法,去说自己的话。
在教学《四季》一文时,我引导学生模仿文中已有的形式,试着自己编写《四季歌》,孩子们一下子兴趣高涨,小诗人诞生了:
油菜花黄黄,它对蝴蝶说:“我是春天。”青蛙呱呱,它对荷叶说:“我是夏天。”
苹果红红,它对田野说:“我是秋天。”雪花朵朵,它对梅花说:“我是冬天。”
又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春雨的色彩》写的是小燕子、麻雀、小黄莺在田野里争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教材当中争论部分都以相同的格式出现。先是自己的观点,再说自己的理由。我在总结课文句式的基础上问:你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呢?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生会说,春雨是五颜六色的,春雨是黄色的等。我提醒学生,争论时仅仅说出自己的观点是不够的,还需要像小燕子、麻雀、小黄莺那样说出理由。于是学生这样写道:
杜鹃鸟说:“春雨是白色的。你们看,春雨落到梨树上,梨花白了。春雨浇到白玉兰上,白玉兰也白了。”
小黄鹂说:“不对,春雨是黄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迎春花上,迎春花?S了。春雨落在蝴蝶花上,蝴蝶花也黄了。”
小朋友说:“不对,不对,春雨是彩色的。你们看美丽的公园,那儿百花齐放,五彩缤纷的花都开了。又是一个五光十色的春天。”
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得更欢了。有了语言蓝本的模仿,孩子们的语言也流淌着动人的魅力!
三、续写课文,趣味写话
低年级的教材选用了不少寓言、童话故事。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学生思维想象和语言表达相结合,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降低写话难度。
关键词:文化 教学策略 文化导入机制
近几年来,随着语言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化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也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语言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的过程,这不仅包括语言能力,更包括语言的运用能力。学习的目的不完全是语法知识的简单习得,更是在语言学习的同时加深对文化的认识。这一观点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同,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习者学习到符合社会习惯的语言,采取何种方法植入文化因素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将通过对文化定义的解释,探究教学过程中文化导入机制建立的原则及必要性,分析在导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解决方法,使学习者逐步提高学习语言运用的能力。
一、文化的内涵
文化的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成果的总和,包括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狭义的文化是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在此基础上,从梯度的角度上把文化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信息文化、行为文化、成就文化。信息文化指一般受教育的本族语者所掌握的关于社会、地理、历史等知识;行为文化主要是指人的生活方式、实际行为、态度、价值等,它是成功交际最重要的因素;而成就文化是指艺术成就和文学成就,它是传统的文化概念。三个层次上的文化对语言学习者的影响是梯进式的,信息文化是语言形成的基础,行为文化是语言运用的准绳,而成就文化是语言学习的升华阶段,各层次的文化内涵对不同阶段的语言学习者的影响各不尽相同。总体而言,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文化中的地位极为特别,与文化中的其他方面是对应的,所以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习相应的文化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人类正是因为创造了语言,才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而文化的发展反过来促进人类有着更大的进步。
二、语言教学的现状
近几年,虽然越来越多的人逐步地将视线转移到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文化因素的分析上来,并有不少分析成果问世。现在的外语教材的编写也开始插入文化的讲解,但是由于我国外语学习的功利性较强,外语的学习者大多数都有考研、考级的要求,使得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语法和词汇部分的学习成为许多学习者的全部。应试性的教育仍是当今社会的主流,分数便是学生的命根子,并成为衡量语言能力的唯一标准。这极大地限制了以提高素质为目标的外语教学活动,以致许多学生认为外语就是讲语言本身结构的,而文化内容是文化课程的任务,殊不知语言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对文化缺乏基本的认识,所学习的语言在使用上总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说语言的错误仅仅是表层性的错误,而文化错误则直接造成在语言交流上的障碍。
三、文化导入应遵循的三大原则
1. 切合性
文化导入的内容必须与学习者所学习的内容相关,与日常生活中的礼仪相关,并针对学习者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选择,切不可向学习者输入那些抽象的、空洞的内容。只有与教学的内容紧密结合,才可能双向促进学习者学习语言和文化的兴趣。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梯度循环性
文化导入的内容应坚持梯度逐步进行的原则,根据不同学习者的学习水平以及接受能力,由浅及深逐步进行,不能够过早地进入深度化教育,使学生产生文化教育是高深空洞的认识,应由表层文化向深层文化逐步推进,慢慢培养学习者语言的兴趣,加深对语言所处的文化的敏锐度的感知。
3. 重点突出性
文化不会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随着历史的演变,人们的思想观点、交往方式也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文化导入的同时,还应注意重点突出性原则。信息的挑选是每个教育者都将直接面对的问题,讲述主流的、前沿性的、有发展的观点,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了解某些文化习俗和传统的本质内涵。
四、教学方法及策略
外语学习不是母语的学习,国与国之间必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性,这一点是无法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来增进相互之间的认识。这必然要求教学者采取多样灵活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度,培养对所学语言有着更为深层次的认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文化导入机制:&n
bsp;
1. 教材改革
在所用教材中适度加入文化背景的分析,并且可以在教材中对委婉语、禁忌语和文体中应注意的某些细节进行讲解。让学生说地道的语言是每一位教学者应注意的,如何学习到接人待物的礼仪和学习语言具有同样的重要地位。在必要的情况之下,在教材中加入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互相交往中出现的失误与冲突的小故事,这样既能增加教材的可读性、趣味性、对学生学习语言也有着极大地帮助。
2. 课堂改革
(1)揭示词汇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语言中的每个词汇都拥有其蕴涵的深层文化背景,从词汇的来源讲述其使用的方法,这对学习者而言,掌握词汇以及词汇的使用方法都会变得容易,也可避免学习者机械对词汇进行死记硬背。
(2)加入语言所处的文化语境分析。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学习者最容易犯得毛病就是语用错误,这其中涉及到语言使用的规范性以及语言所在国的风俗习惯以及礼仪。语言的使用受到时间、地点、双方的感情及其所处的相应的文化背景影响,所以在我们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大量的对话训练,但这些对话训练不是简单的说话,而应鼓励学习者加入相应的文化场景,加入相应的礼仪,进入角色表演之中,从而加深语言的感知。
(3)深入挖掘文章背后的文化信息。现在语言学习所采用的教材选材都极为广泛,许多内容都涉及到该国的文化风俗,历史等各方面的知识。特别是一些文学性较强的作品中所蕴涵的文化信息时是值得我们去挖掘的,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扩宽文化的视野。
(4)深入语法现象的本质。所谓语法是表达形式的总结,它揭示了一门语言如何从单词形成句子,又如何构成文章的整体过程。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语言表达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如中国人注重语法的逻辑性,语言的表现形式较为固定,而日本人的语法结构相对松散,前后句的顺序不如中文要求的那么固定化,只有让学习者了解其中的差异性,防止文化定型,对于语法的学习才能更好地深入,减少中国式错误发生的频率。
(5)教师角色的转换。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实践文化导入,进行文化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需要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学不仅是听者的问题,更是教育者的问题。而当今外语教学的新背景下,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上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育模式。将课堂变为讨论的场所,为学生收集更多的与课堂相关的文化资料,引导学生对语言表达方式、表现形式关注,主动自觉地深入语言背后,了解语言深层次的思想,老师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由一个“讲授者”逐渐向“向导者”转变。建立一个“自由”“合作”“探求”的学习平台。
3. 课外活动改革
语言的学习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之上,因为课堂上的时间必然有限,这就要求教育者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教育,给学生创造了解外国文化、礼仪的机会。如举办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大型活动,针对外国流行的某一时尚或某一事件对其进行讨论,也可举行戏剧活动,鼓励学生举行各种有趣的社团性活动,并且可以鼓励学生多与外籍教师交流,切身体会外国各方面的情况,从而能更好地去感受外国文化。
总之,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建立相应的文化导入机制,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拓展思路,提高学习者对语言的综合认识,使其不但学习到语言本身,更是受到中外文化的洗礼,了解不同的思维模式。对语言不再是机械化的简单化的记忆,而是通过强调学习者的能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减少学生语言使用上的错误,让学生学习到真正的外语,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貌合神离”的词语文化涵义的对比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09).
[2]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堂文化;学习共同体
近年来思政课的发展中逐渐遭遇瓶颈,而产生原因很大程度上是良好课堂文化的缺失,这成为当前影响思政理论课有效性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对课堂文化建设中学生共同体的运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学习共同体的相关概述
关于学习共同体,根据学者的研究,将其界定为通过社会协商方法进行学习的团体。从学习共同体特征看,主要表现在:①以促进学习作为愿景。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需进行学习资源、知识经验的分享,通过互助合作达到共同成长的目标。②安全感与归属感较 强。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关系主要以信任为主,学习者不必担心受到批评或指责,能够真正融入整个团体中,安全感与归属感由此得到增强。③文化氛围浓厚。学习共同体在实际构建中有共同的学习目标,成员间的和谐关系都建立在彼此信任、理解的基础上,凝聚力与感召力较强。由此可见,将学习共同体理念引入教育领域中极为适用[1]。
二、课堂文化建设中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分析
课堂文化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性因素,将学习共同体引入课堂文化建设中,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是解决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弊端的重要途径。以思政课理论课开展情况为例,传统教学模式下主要以“一言堂”“独角戏”等模式为主,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营造的氛围紧张,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此时,将学习共同体引入其中,师生间的关系将表现在平等、民主等方面,在整个课堂活动中,学生完全可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参与程度提高。第二,学习共同体是推动课堂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学习共同体本身可作为用于指导思政课教学的教学理念,且其可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织形式,该形式下所构建的课堂文化将表现为:以学生的学作为课堂教学中心;团体合作模式应用;互助合作形式开展。这种课堂文化下,学生可针对思政课理论内容相关的时事热点进行探讨,在获取显性知识的同时,他们的隐性能力如表达能力、情感能力等都可得到锻炼[2]。
三、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思政课课堂文化建设策略
1.课堂“时空文化”的构建
学习共同体理念指导下,要求坚持以生为本的基本原则,引入对话协商形式以达到构建课堂“时空文化”的目标。其中的“时空文化”主要指在思政课理论教学中,通过对话机制所形成的具有开放、和谐与民主的学习氛围。在实际构建中,首先要求教师应改变以往的师道尊严观念,将自身角色界定在学生的“倾诉者”“引导者”等方面。其次,应注意形成共同的愿景,该过程中可鼓励学生参与到问题设计中。最后,注重对话的有效性。课堂对话过程应贯穿于课堂始终,教师可结合思政课理论内容选取社会中的时事热点,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在此基础上进行对话,可使课堂互动交流的氛围更加浓厚。
2.生本课堂文化的构建
所谓生本课堂文化,其实质是围绕“学生发展为本”理念而构建的课堂文化,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共同体中体会到安全感与归属感。这种课堂文化的实现关键在于理论课教学中能够设置较多问题情境,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思政课理论内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问题的设计,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进行分析、交流与探讨,并由师生共同做好总结工作。需注意的是在归纳总结中,往往涉及评价内容,教师应选用更多激励性评价语言,这样才可使整个课堂文化更加和谐。
学习共同体的运用是构建良好课堂文化环境的重要途径。实际建设课堂文化中,应正视学生共同体的基本内涵与应用意义,利用其进行课堂“时空文化”与生本课堂文化的构建,确保学生在该文化下能够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文化、意识与行为的关系是心理学文化意识演变中的核心问题。通过对三者关系的不断反思与追问,得出:语言以及由诸符号所构成的神话、宗教、艺术、科学等文化形式是探究人类行为机制的新视角。
一、心理学文化意识的演变
对人类行为机制的探索一直是人们锲而不舍的一个主题。人的行为在本质上是意识的,所以要探究人的行为机制,必先探究人的意识。这样,“意识”就成为研究者们不可回避的问题。但是,它作为一种现实存在,抽象不可捉摸。囿于此,研究者们所进行的研究一直以来未有多大进展。心理学过去百余年间的各学派,像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文主义等学派,从内在的认知、经验、人格以及外在的环境因素人手来寻找人类行为的原因,但或受限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或受限于应用领域,未能有效而全面地解释人类行为之谜。
随着西方心理学“价值中立”的破产和跨文化心理学寻找普适性理论的失败,人们开始重视文化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塑造与制约作用。这一转变,使人们把研究人类行为作用机制的目光聚焦到了文化上,出现了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美国心理学家皮特森明确指出:“以文化为中心的观点提供了除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对人的行为进行解释之外的第四个解释的维度。它的意义就像三维空间之后发现的作为时间的第四个维度。”同时心理学的文化转向又被认为是平行于认知革命的一场“文化革命”。这样,文化问题就从传统心理学的边缘地带进人了心理学的中心视域。从跨文化心理学到文化心理学,再到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心理学的文化意识在不断演变。在这种不断演变中,人们不断反思与追问心理、意识、文化三者的关系,追问文化与人类行为作用机制的内在关联及这种关联背后的根源性的东西。
文化,在本文中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物质文化,诸如器物、房屋、工具、武器等,是文化中最易明白、最易捉摸的方面;精神文化,它包括种种知识,包括道德上、精神上及经济上的价值体系,包括社会组织的方式,及最后—并非最次要的一一包括语言。语言是文化整体中的一部分,是一套发音的风俗及精神文化的一部分。社会组织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复合体,是集团行动的标准规矩。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二者相辅相成,一方面,只有在人类的精神改变了物质,使人们依他们的理智及道德的见解去应用时,物质才有用处;另一方面,物质文化是模塑或控制下一代人的生活习惯的历程中所不能缺少的工具。以上所界定的文化的内容或者说灵魂一般都融汇于诸如语言、神话、艺术、宗教、科学等各种各样的文化形式之中。
二、文化心理学:视心理为文化的投射
(一)理论观点及相关研究
早期的心理学把文化作为寻找普遍意义的心理规律要排除的“干扰因素”,主张“去文化”。而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者们认为:(l)人的任何内在、深层的心理结构及其变化都不可能独立于文化的背景和内容。心理和文化彼此贯穿、相互映射、相互渗透。(2)“人类内在心灵的统一体”不可能被预先设定,人的心理活动过程植根并依赖于符号系统和社会组织系统之中。叹3)文化对心理过程来说是一种“先在的”和“决定胜的”因素。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者们认为文化从下述三方面决定了人的心理与行为:第一,为了获得社会的承认,个体总是通过各种类型的学习,将那些指导和确定思想、行为的社会文化模型内化为自己的心理模型。第二,语言作为一种文化成分或文化分支系统,常常决定个体的思想与行为,尽管这种决定很少能被意识所觉知。个体在接受一种语言的同时,也接受了一种相应的行为和文化模式。第三,文化模式不仅构造了人的思想,而且构造了人的感知。 社会文化模型、语言等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作用,文化差异所造成的人们行为上的差异,这在本尼迪克的《文化模式》一书中已充分论述,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切实地能感受到。但是,是社会文化模型、语言等这些文化形式本身具有这样的特质与作用呢?还是它们本身代表着什么?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近年来,研究者们还从文化影响人的内在假设方面展开研究,认为这是文化对人的心理与行为影响的较深层次,也是文化影响的最终层次,它决定着人们的思想过程、知觉、情感以及行为方式。虽然有这样一种提法,但这方面的研究还未具体展开。人的内在假设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它的作用机制又是怎样的呢?它能否清晰解读文化对人的心理与行为具有决定作用的根源所在呢?
(二)评价与反思
文化心理学把“文化”引人了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解释,认为先于个体而存在的社会文化模型、语言、文化模式等,单方面决定了人的心理与行为。但我们联系着人的实践性本质来看,“语言等所具有的实践功能,即影响和改变人们行为的作用,并不是它本身具有的,并不是作为它的物质形式的某种声音或图形本身所具有的,而是人将自己的实践力量赋予它的结果。或者说,不过是因为它以特定的方式外在地表达了人的实践力量,从而才使他具有了形式上的某种功能”再结合着人的形成及发展过程来看,人所具有的实践力量无非是指人的意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所以实践力量实质是指人的意识的存在与作用,并且这意识是与人的实践活动相互促进、共同存在的,它们同时也与人的心理相互构建、相互界定。文化心理学的观点,对于语言等文化形式、意识、实践活动及人的心理这几个存在的关系方面,缺乏互动性的思考,只强调了人的心理与行为形成过程的一个方面,难以揭示人类意识与行为的本质。
纵观文化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及与文化有关的研究可以发现:研究者们多是从文化与人格的关系、文化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的途径等方面大做文章。至于文化为什么能决定或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的根本原因方面,却没有较深的思考。我们知道,途径只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却不是也代替不了对问题根源的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可以有很多,但问题的根源却只有一个。虽然近年来人们考虑到了文化对人内在假设方面的影响,并且认为它是文化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较深层次。但文化为什么能影响到人的内在假设呢?由于文化心理学单纯视心理为文化的投射,以上问题它没法给出一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