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混凝土工程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工程简况
三峡工程泄洪深孔共有23个,布置在各坝段中部,进水门底高程90m,孔口尺寸7m×9m,设计水头85m,出口流速35m/s。根据水库调度要求,当汛期入库流量大于发电流量(约20000m3/s),即须运用深孔泄洪,因而启用频繁,,每个坝段沿水流方向分为三块,最狭长仓位为下块,仓面面积为2m×3m×41m,K宽比达13.7,高标号抗冲磨混凝土分布在孔门周边1m范围,结构体形复杂,加之由于施工周期长而无法避免在夏季高温时期浇筑,温控防裂问题十分突出。
1.2施工要求
按照即将颁布的抗冲磨混凝土规范要求,当流速V=25~35m/s,含砂率≤2kg/m3时,混凝土标号≥C40,保证率P=95%,考虑到三峡工程的重要性,设计提出部分抗冲磨混凝土标号提高到R28450#。具体要求为:
1)深孔过流面抗冲磨混凝土采用525#中热水泥,掺优质减水剂(减水率达到30%左右)拌制,视部位运用要求可分别按10%、20%控制掺入Ⅰ级优质粉煤灰。并要求具有抗冲磨性,抗冻D250,抗渗S10,最大水胶比0.35;
2)深孔孔底及孔侧下部沿高度2m范围内,采用1m厚的R28450#混凝土;
3)深孔孔侧下部沿高度2m范围以上及有压段孔顶,采用1m厚的R28400#混凝土;
4)夏季浇筑泄洪深孔抗冲磨混凝土应满足的温控条件:
混凝土最高温升:5月、9月,37℃;6月~8月,39℃~40℃
混凝土出机口温度:拌和楼全部按7℃控制(三级配按7℃考核,二级配按9℃考核)
混凝土浇筑温度:三级配,14℃~16℃二级配,16℃~18℃
1.3X404的引出
最初确定的抗冲磨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用量为323kg/m3,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升可达53℃~55℃,显然对温控防裂极为不利。因而,抗冲磨混凝土的目标是在适应施工方案,满足混凝土设计技术指标的前提下,优化配合比设计,采用高效减水剂,尽可能降低用水量,从而使深孔抗冲磨混凝土达到高性能大坝混凝土的要求,具有较高的抗裂性、抗冲磨性和良好的工作性。经过有关研究机构的反复论证,考虑三峡工程的重要性和目前混凝土运输采用供料线、塔带机直接入仓的方式和拌和楼配置等特点,在前期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在深孔抗冲磨混凝土试验中优先选用X404高效减水剂。
X404是一种新型的第三代高效缓凝减水剂,具有高减水率、低坍落度损失、低泌水的特点,其减水率可达到30%以上。它与传统的萘系或蜜胺系减水剂不同,是完全不含甲醛的磺酸根的丙烯酸共聚高分子外加剂。它不含氯离子,不会造成钢筋的腐蚀。X404在国内大体积混凝土中未有应用先例,其性能如何还需在工程试验中得到证实。
2室内试验
2.1试验材料
(1)水泥:葛洲坝水泥厂生产的中热525#水泥。
(2)粉煤灰:选用安徽平圩优质一级粉煤灰和江苏南通合格一级粉煤灰进行对比试验
(3)骨料:采用下岸溪人工砂,采用古树岭人工碎石
(4)外加剂:减水剂采用X404,引气剂采只DH9。
2.2混凝土性能试验
混凝土性能试验参数及成果见表1和表2。
(1)强度
混凝土设计标号为R28450#,保证率95%,CV值取0.10,计算出R28450#的配制强度为53.8MPa从表2可知,在水胶比为0.30,粉煤灰掺量不大于20%的配合比强度满足要求。
(2)抗冲磨强度
抗冲磨试验在自制的旋转式水砂冲磨机上完成,用含砂率2%的水流,流速为27m/s,每冲磨30min后换水换砂为一循环,连续冲磨12个循环(6h)后测得。
表1混凝土性能试验参数表
--------------------------------------------------------------------------------
试验编号水胶比用水量(kg/m3)F品种F(%)S(%)减水剂引气剂掺量(/万)坍落度(cm)含气量
品种掺量
--------------------------------------------------------------------------------
1-10.30123/034X4041%25.24.1
1-20.30113优质1034X4041%2.57.24.9
1-30.30107优质2034X4041%35.54.7
1-40.30125合格1034X4041%44.64.8
1-50.30118合格2034X4041%46.54.6
1-60.32123/034.5X4041%26.55.3
1-70.32112优质1034.5X4041%2.55.44.6
1-80.32110优质2034.5X4041%35.84.8
1-90.32123合格1034.5X4041%36.95.1
1-100.32118合格2034.5X4041%44.64.5
--------------------------------------------------------------------------------
表2混凝土性能试验成果表
--------------------------------------------------------------------------------
抗压强度(MPa)劈拉强度(MPa)28d抗冲磨强度
试验编号
--------------------------------------------------------------------------------
28d抗冻28d抗渗
7d28d7d28d(h/kg/m2)
--------------------------------------------------------------------------------
1-147.259.52.743.771.51>D250>S11
1-242.760.82.363.091.48>D250>S11
1-340.456.32.502.911.19>D250>S11
1-446.558.22.613.601.38>D250>S11
1-543.357.42.263.351.22>D250>S11
1-639.948.82.452.891.38>D250>S11
1-737.351.62.253.091.32>D250>S11
1-834.243.42.002.581.24>D250>S11
1-935.549.62.103.081.27>D250>S11
1-1037.250.82.372.961.16>D250>S11
--------------------------------------------------------------------------------
不同水胶比不同粉煤灰掺量的混凝土抗冲磨强度对比见图1。
从图1可知:混凝土抗冲磨强度与粉煤灰掺量关系较明显,粉煤灰掺量增大,混凝土抗冲磨强度降低。粉煤灰掺量由0%增加到10%,抗冲磨强度降低约2%~8%;粉煤灰掺量由0%增加到20%,抗冲磨强度降低约10%~22%。
因而,从抗冲磨性能考虑,粉煤灰掺量不宜大于10%。
图1不同水胶比的混凝土抗冲磨强度~F关系曲线
(3)抗冻、抗渗性能
从表2中,各种混凝土的28d抗冻均大于D250,28d抗渗均大于S11,因而,它具有良好的抗冻和抗渗性能。
(4)干缩变形
干缩变形试验与同水胶比的掺用ZB-1A拌制的混凝土进行对比试验。各配合比的干缩变形试验成果见图2。
从干缩试验结果可看出,掺用X404拌制的混凝土(以下简称X404混凝土)的干缩变形均小于掺用ZB-1A拌制的混凝土,这是由于X404的减水率较高,掺用其拌制的混凝土,每m3混凝土可减少胶凝材料用量30kg,使混凝土干缩减少。室内试验成果表明:
(1)针对R28450#混凝土,宜选用水胶比为0.30,粉煤灰掺量不宜大于10%。
图2水胶比为0.30的混凝土干缩变形图
(2)采用X404,在优质一级粉煤灰掺量10%的情况下,单方混凝土可减少胶凝材料40kg,抑制混凝土温升约4℃,对夏季温控较为有利,对混凝土性能也有较大提高。
(3)抗冲磨混凝土宜采用优质Ⅰ级粉煤灰。
(4)R28450#混凝土推荐配合比如下:
--------------------------------------------------------------------------------
配合比参数每m3材料用量(kg)
设计水泥
--------------------------------------------------------------------------------
标号品种C/WWS(%)F(%)水水泥粉煤灰人工砂碎石X404(%)DH9
--------------------------------------------------------------------------------
R28450#、D250、S10/二中热525113341011333938657131612.50
0.30
107342010728671664132713.00
--------------------------------------------------------------------------------
3生产性试验
考虑深孔抗冲磨混凝土的施工特点及应用要求,生产性试验配合比做了如下调整:
(1)X404掺量由1%下调至0.8%;
(2)在满足抗冲磨性的前提下,适当降低DH9的掺量,现场按1/10000控制;
(3)抗冻标号由D250下调至D150。
X404混凝土的现场生产性试验采用掺X404和掺JG3的R28400#对比,在泄洪坝段进行了机口、仓面检测及仪埋内温观测,以验证室内试验成果,调整配合比和工艺参数。
3.1拌和时间
试验开始以240s为基点进行拌和,拌和好后目测拌和物均匀性。最后确定搅拌机时间按采用150s生产。
3.2机口及仓面检测
机口及仓面检测成果见表3、表4、表5。
表3
--------------------------------------------------------------------------------
凝结时间(h:m)混凝土用水量(kg/m3)仓面坍落度
标号坯层减水剂取样坍落度含气量温度
--------------------------------------------------------------------------------
品种时间(cm)(%)(℃)初凝终凝实际加水量与预定量差值
--------------------------------------------------------------------------------
JG39:353.62.610.0//126.4+5.46.6cm
一
X4049:506.53.09.06:378:43109.2+2.27.2cm
二JG3////////
R28400#X40412:459.04.17.0//110.8+3.8
三JG314:402.12.78.0//128.1+7.1
X40415:025.43.08.0//109.2+2.2
四JG317:452.53.510.0//128.1+7.1
X4043.03.59.0//109.2+2.2
--------------------------------------------------------------------------------
注:①凝结时间在室外进行,环境温度在28℃~34℃,湿度为36%~60%
②拌和用水量栏“+”为超水
表4X404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落度、含气量损失试验成果表
--------------------------------------------------------------------------------
损失率/测值环境条件
项目初始值
--------------------------------------------------------------------------------
30min60min90min120min
--------------------------------------------------------------------------------
坍落度(cm)6.536.9/4.149.2/3.363.1/2.476.9/1.5环境温度30℃~34℃,湿度57%~60%
含气量(%)3.06.7/2.820/2.46.7/2.813.3/2.6
--------------------------------------------------------------------------------
表5混凝土性能检测成果表
--------------------------------------------------------------------------------
抗压强度(MPa)劈拉强度(MPa)极限拉伸(×10-6)
混凝土减水剂坍落度含气量
--------------------------------------------------------------------------------
28d抗冻
标号品种(cm)(%)3d7d28d3d7d28d7d28d
--------------------------------------------------------------------------------
R28400#JG33.62.628.139.051.32.072.283.0093.4102>D150
X4046.53.035.143.256.72.312.473.9793.2110>D150
--------------------------------------------------------------------------------
3.4混凝土内部温度观测
现场共埋设三支电阻式温度计,其中编号为T1温度计位于掺用JG3的R28400#混凝土部位,编号为T2温度计位于掺用X404的R28400#豁凝土部位,编号为T3温度计位于掺用JG3的R901300#三级配混凝土部位。
最高温峰及温峰出现时间见表6。温度变化过程线见图3。
表6混凝土最高温峰及温峰出现时间一览表
--------------------------------------------------------------------------------
标号极配外加剂品种最高温峰值温峰出现时间(h)
--------------------------------------------------------------------------------
R28400#JG346.349
R28400#X40440.340.2
R28300#JG339.3113.5
--------------------------------------------------------------------------------
根据现场试验可看出X404混凝土具有以下特点:
(1)流动度好,施工和易性能得到大大改善;
(2)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X404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及含气量损失较小,对高温季节混凝土施工有利;
(3)X404混凝土比JG3混凝土抗压和劈拉强度略高,极拉值接近。但JG3混凝土坍落度和含气量控制偏低,若坍落度和含气量相同,X404混凝土性能优于JC3混凝土;
(4)在同等条件下,X404混凝土比JG3混凝土可降低胶凝材料47kg,可使混凝土温峰值降低5℃~6℃,对防止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和保持混凝土体积的稳定性较为有利。
3.3仓面浇筑
采用塔带机平浇法浇筑,手持振捣棒振捣,骨料集中有专人分散、撒匀,仓面喷雾、保温及时,模板周边二次复振一般在振捣后20min内进行。浇筑时即开始通8℃制冷水,收仓后养护情况良好。
仓面坍落度测值见表4,说明在高温条件下,X404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较小。
X404混凝土在某些方面的特性不同于普通混凝土:
(1)当振捣停止后,混凝土就停止流动,说明X404混凝土的触变性较好,在复振情况下,混凝土有可能过振。插入式振捣器插入的间距更紧密,比普通混凝土更深入。要特别留意各坯混凝土间的界面,需要振动以预防冷缝产生,即使很少的混凝土量也是如此。
(2)X404混凝土的通水及养护在振捣结束后必须迅速实施,否则混凝土塑性开裂的几率将大大增加,这是由于X404混凝土的低泌水性造成的。
(3)X404混凝土对水很敏感,坍落度有突变现象,因而,施工中对用水量的控制要精确。
(4)X404混凝土经振捣后骨料容易下沉,表层浮有一层气泡和油脂状物质,但收仓后冲毛的混凝土表面可见粗骨料,初步分析原因为X404混凝土内摩擦力小,自流平性能好。
图3温度变化过程线
4结语
通过对X404混凝土的试验,可以得如下基本结论:减水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加冰困难、坍落度突变控制等问题尚要在今后的施工中进一
(1)X404混凝土抗冲磨性能好,干缩变形小;
虽说我们国家的道路建设工作开展的比较到位,但是具体来讲还面对很多的问题。针对文章讲述的沥青混凝土道路来讲,它在施工时”就面对许多的不利现象,接下来具体分析。第一,结构相关的不利现象。经由对相关车道的分析检测得知,因为降雨或是别的一些要素的干扰,主车道中会进入很多的水,但是因为此道的混凝土板与基底间存在很大的缝隙,所以水就会残存到缝隙里面,进而流到一侧的辅车道并且集聚到一起,如果有较多的车辆通行,此时积存的水就变成有压水了。长此以往,会使得板脱空,导致其出现严重的裂缝现象,干扰到道路的功能的发挥。第二,没有做好排水设计工作。一些区域由于未认真的设计排水装置,使得道路在遇到降雨时”残存非常多的水,并且在短时间内无法很快的释放出来。此类水就会侵蚀道路,导致基底发生严重的变形问题。第三,没有做好具体的建设活动。在开展具体的建设活动时”,一些单位过分的看中进度,导致许多的工作都不符合要求,此时道路的密度等都不合乎规定。除此之外,为了缩减时间,当前面的工序做好以后,还没有来得及修养就开展后续的活动,导致基础不牢固,产生许多潜在的问题。第四,不按照规定通行。众所周知,在设计时”都会给道路设定一个具体的数值,以此来确定它的最佳受力能力。不过一些道路特别是距离城市较偏远的道路,因为它的独特性,导致监管不力,此时就会发生超载现象,导致其受损严重。
2道路建设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要求
第一,要确保其有着非常优秀的受力水平。要保证此类路面的受力性良好,可以负担车辆带来的压力,在多次的重压之下也不会出现形状变化或是坍塌之类的问题。第二,要确保此类路面可以很好的应对高温气候。沥青材料本身的特点使得它本身的稳定性会伴随着气温的改变而改变,一般来说当气温变高时”,它的稳定性就变差。所以在气温较高的夏季时”,由于本身外界的温度就非常高,加之车辆长久通行带来的压力,导致路面经常会发生变形现象,有时候还会生成辙印。第三,要确保它可以承担较低的气温。当气温非常低时”,沥青就会拉伸,此时就会导致集料分散,最终生成缝隙。总的来讲,当前的道路建设工作在开展时”必须注意路面的平整性,保证它能够有效的应对摩擦。所以在具体的开展工作时”,必须强化管控力度,使用优秀的机械,防止人为要素带来的负面干扰。
3针对问题提出的应对策略
对于此类道路建设工作来讲,要想控制好品质,就要从项目最初的材料选择开始就注意项目的品质。接下来具体的分析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认真分析的事项。
3.1控制好材料的品质
因为交通的性质很独特,所以在建设时”必须要保证它有非常优秀的稳定能力。在各种物质之中,纤维稳定剂的意义非常重要。在运用以前时”先要接受现骨干的测试,分析它所有的数据等是不是合乎相关的规定。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确保集料的品质良好。针对粗集料来讲,在选取时”必须要认真分析碎石。具体来说要认真具体的检验碎石,严禁随意的使用设备打压制作。其表层应是非常粗糙的,也不能过久的放置。其表层还不能有残存物质,这主要是因为过多的残存物质会干扰到它的粘性。最后要做的就是控制好沥青的品质。此物质对于该项建设工作来讲,发挥的意义之显著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述的。它对道路的性能以及品质有很大的影响。它的类型非常多,在实际的工作中必须结合具体状态选择类型。除此之外,还要确保它的存放正确,禁止放到那些水分较大的区域之中。在具体的使用时”还要检测它的性能。
3.2沥青混凝土的拌和质量控制
沥青混凝土的配比是分阶段进行的。首先要对相关的配合比进行设计,设计完成后要进行验证,看这个配合比是否合理适用。最后就是施工阶段投入使用了。配合比已经确定是不能随意更改的。另外,还要注意沥青混凝土拌和机的选择。确定规模之后进行选择,必须要保证拌和机的性能以及生产能力能满足工程的需求。同时,拌和站要配备相关的必备设备,如除尘设备、沥青加热设备等。为了保证拌和出来的效果和要求的一致,材料拌和的时间和温度应该严格进行控制。除此之外,拌和站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考虑到要对温度进行控制,拌和站离施工地不能太远。另外,为了除尘方便,要离水源比较近。在正式使用前,要对拌和站的所有设施设备进行检修,测试,以防在使用时出现偏差。
3.3沥青混凝土的运输及摊铺过程控制
首先,是运输过程的控制。运输沥青混合料的车辆应该保持内部干净整洁,防止杂物沾染在混合料上面。由于温度影响混合料的质量和施工效果,所以应该采取良好的保温措施。运输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行驶应该平缓,以免破坏封层。其次,是摊铺过程的控制。要对温度进行控制以便达到最好的摊铺效果。摊铺过程要连贯,一次性摊铺,尽量避免第一次摊铺和下次摊铺之间出现接缝,不利于连贯和稳定。最后就是碾压。碾压时要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初次进行碾压时,温度要控制在160-170度之间,再次碾压的温度要控制在140-150度之间,这样才会有好的效果。在压实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在初次碾压之后及时对平整度等进行检查,及时进行补修和弥补。防止离析现象的发生。压路机在压实的过程中必须沿着同一轮迹返回,而且应该从路边向路中心压。
3.4完成后的检测和弥补工作
1.1混凝土在公路工程中的施工工艺
1.1.1搅拌。在施工工艺中,对于减半工艺的要求最为基础,为了使混凝土与其它物质及添加剂的均匀结合,同时还要保证混凝土强度、硬度始终的情况下,混凝土的搅拌工艺极为严格,首先是采用强制式的搅拌机进行搅拌,在搅拌的同时添加水,同时注意材料添加时的顺序,严格控制各个材料的调配比例,将所有工艺按照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某公路的混凝土加固和维修工程施工中,使用了JZC350锥形反转出料混凝土搅拌机,采用“先将砂、石子、水泥、粉灰煤搅拌30s,然后加水和高效减水剂搅拌150s,最后出料”的投料顺序,得到的混凝土比较均匀、粘聚性好、保水性强。
1.1.2运输和浇筑振捣工艺。搅拌完成的混凝土应及时运输到施工现场,运输途中,拌筒应以1~3r/min的速度进行搅拌。在浇筑和振捣上,搅拌均匀的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分层厚度不大于800mm。振捣时采用插入式高频振捣器,局部采用插入式和附壁式振捣器共同振捣。振捣时应快插慢拔,每点拆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不再冒气泡为止。在某公路工程中,一般将搅拌过程就近选择,通过运用小型的运输方式进行输送就能满足施工需求;在混凝土的浇筑与振捣环节中,利用振动棒进行振捣,同时采用人工将混凝土面抹平。以上的施工方式,大大的为公路工程降低了成本的投入,为企业节约资金。
1.1.3养护工艺。养护是获得优质混凝土的关键工艺之一,混凝土由于水灰比小,基本不泌水,因此养护比普通混凝土更为重要。混凝土在浇筑完毕后,必须立即加以覆盖或立即喷洒或涂刷养护剂,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防止混凝土开裂,养护期间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不宜超过75℃,并应采取措施缩小混凝土内部与表面的温差,防止表面受环境影响因素(如曝晒、气温骤降或浇水造成降温)而引起的激烈变化。
1.2混凝土在公路工程中的施工质量控制
1.2.1施工前质量控制。混凝土施工前质量控制主要包括:
1)施工原材料控制,对水泥、粉煤灰、水、高效减水剂和粗细集料等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和对混凝土各原材料的配合比进行合理确定。
2)施工人员控制,即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及详细的技术交底;
3)施工设备控制,必须挑选合理的施工设备,并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维修、保养。在上述某公路的混凝土的施工准备阶段,除改换高效减水剂外,其余原材料均与实验室相同,施工前的质量控制较为合理有效。
1.2.2施工中质量控制。
1)混凝土的搅拌上,首先注意原材料、外加剂的投料顺序,并对原料的配制量、搅拌时间进行严格控制;
2)混凝土的运输上,应尽可能控制混凝土的运输距离,运输预拌混凝土的罐车要有减小坍落度损失的隔热措施,在运输过程中要严格防止漏浆;
3)混凝土的浇筑上,要特别注意混凝土的水化热和环境温度对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的影响,尤其是炎热天气下的大量施工,必须采取降温措施和保证混凝土坍落度的措施;
4)混凝土的养护上,需按照预先制定的养护办法加强养护工作。
1.2.3施工后质量控制。混凝土施工后质量控制主要是对混凝土的强度验收,看配制出来的强度是否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必要时应对影响耐久性的抗冻性、抗渗性等进行试验。
2结语
1.1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
在购买混凝土相关原材料的时候,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应当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工程的材料。不同的土木工程,对混凝土的体积、承载力的要求都是大不相同的,混凝土的特性也是不同的。举例来说:桥梁的大体积混凝土和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所要选择的混凝土类型就有很大的差别。混凝土的性能直接取决于材料,所以在购置原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工程本身的需求。除此之外,还应当注意在选购原材料的时候选择质量和信誉有保障的正规厂家,避免在采购环节就出现质量隐患。上述原则是对于选择骨料和水泥等的要求,对于水来说,很多施工单位都不注意,认为水都是一样的,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不同地区的水质是不同的,水也有酸碱性等性能上的差异,在选择水之前必须要进行细致的检验工作。除了骨料和水,必要时还要根据工程的需要购置一些外加剂。
1.2注意混凝土材料及混凝土的运输
原料的运输一般来说没有特别的要求,但是一定要注意尽可能地减少运输时间和减少振动,因为不断地颠簸很可能就会使混凝土的性能发生改变。运输时还应当特别注意的就是在阴雨天气下的运输是需要做好防雨工作的,否则,如果运输的是原材料,就会影响其性能,直接变成不能使用的材料;如果是混凝土的话,将会直接影响其混合料的配比要求。
1.3进行混凝土的配置
混凝土的配置并不是简单地将所有的材料堆放在一起进行搅拌即可,各种材料的比例和放置是有顺序的。当然这个顺序也不是固定的,是要根据当天的气候状况、施工进度等等外部的因素决定的。在配置混凝土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前期的相关实验数据进行,特别是水量的控制一定要精确,结合当天的天气来对水量进行控制。例如:在非常炎热的夏天,要考虑到水蒸发的作用,要适当地多放一些水,而在冬季还要防止水凝固成冰,要不断地搅拌。
1.4做好前期的其他准备工作
除了混凝土材料的购置、运输与配置外,还应当做好其他的一些前期准备工作。举例来说:很多桥梁的施工工程是需要大体积混凝土的,这些大体积混凝土往往需要多层浇筑,前期就要把场地清理干净,也要观察上一个处理环节是否已经完成。要对相关的隐蔽工程进行验收处理,也要确保模板支撑体系的牢固。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做安装好温度的测量工具,能够实时地了解混凝土的温度情况。
2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相关技术分析
在施工中,也有很多的要点需要注意。要点有很多,文章拘于篇幅问题不可能一一罗列,在这里仅将重要的几个点进行阐述。首先,就是温度的控制。在前期的准备工作已经准备了测温管,但是还应当了解混凝土发热的原理来进行针对性的处理。混凝土的内部热量绝大部分是由水泥造成的,水泥遇水会发生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量。那么在某些工期比较紧,天气比较炎热的情况下,混凝土的配置和浇筑尽量选择在太阳落山以后,或者尽可能选择一些水热化较低的混凝土类型,例如:硅酸盐水泥制成的混凝土。而在寒冷的冬天,则需要进行相关的保温措施,因为混凝土表面的迅速凝结会使内外的压力不尽相同,成型以后会造成裂缝的出现。其次,在浇筑时应当注意一些要点。第一,应当严格按照既定的工序来进行浇筑活动,即先自然流淌、水平分层;进而斜向分段;最后一次到顶。在配置的时候可以加水调整,但是在浇筑的过程中,严禁随意地向混凝土中间加水,这样会造成离析等现象的出现,严重降低混凝土的强度。第二,在分层浇筑的时候一定要确定之前浇筑的一层是否已经被覆盖,并且要对两次浇筑之间的时间间隔进行把握,防止裂缝的出现。第三,混凝土的振捣工作应当对不同部位进行多次振捣,振捣的位置和强度都应当有具体的要求。
3结语
1.1施工准备工作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施工准备给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施工材料的准备、施工场地的平整准备、施工机械的调试准备、施工材料的优化比例准备、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以及其他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准备工作内容等等,施工单位应该严格按照施工图纸的设计,具体完成上述施工准备工作内容,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材料、机械、技术以及场地等相关内容的准备工作充分完成,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建设应用的过程中不会存在,因为准备不足而造成的施工质量或者施工进度受到影响的现象。
1.2路面摊铺工作
路面摊铺工作是公路工程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核心工作内容,施工单位应该在摊铺工作之前完成对水泥混凝土混合材料的准备工作,同时对混凝土混合材料在摊铺过程中的诸多参数,例如摊铺位置、摊铺高程、摊铺稳固程度等等参数进行调试设置,达到上述参数的最佳优化效果,同时在摊铺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该严格注重混合材料摊铺过程中路面结构的整体平整性,保证路面摊铺过程中具体的参数符合工程的设计要求,保证路面摊铺工作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
1.3路面振捣工作
路面振捣工作也是公路工程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核心工作内容,路面振捣工作能够有效的提升公路工程路面结构的密实度、耐久度以及抗性,对公路工程的路面结构施工质量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在公路工程路面结构振捣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该切实控制好振捣工作的工作质量,采用科学合理的振捣顺序完成路面正道工作,保证振捣工作完成后路面结构的平整性,同时积极注重整体路面结构的振捣范围,没有存在遗失的地方。
1.4混凝土收面
混凝土收面工作,事实上就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的应用过程中,施工单位针对摊铺、振捣工艺流程结束后的混凝土路面的痕迹、裂缝进行补救的一种施工工艺,混凝土收面工作直接关系着公路工程路面结构的平整性以及使用安全性,是施工单位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的一项工作内容。具体来讲,施工单位应该采取双重压实、精心养护的方法完成混凝土收面工作,施工单位可以使用滚杠、人工木抹子等相关工具完成混凝土收面工作,确保路面结构整体不会再存在不够平整的现象,确保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养护工作达到施工标准的要求。
1.5混凝土接缝
混凝土接缝工艺主要是针对水泥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路面结构缝隙进行具体的弥补施工,同时针对水泥混凝土施工过程路面结构出现的裂缝问题进行补救,例如混凝土路面结构的胀缝、施工缝、锯缝以及封缝等诸多缝隙结构,确保混凝土路面结构的施工质量和使用性能不会因此而受损。施工单位应该根据不同的路面结构缝隙类型,完成相应的接缝工作,例如在胀缝接缝工艺的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可以采取油、木材等混合材料,使用钢筋支架焊接、浇灌的方式完成对混凝土路面结构胀缝的有效治理。
2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在公路工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施工应用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以达到提升公路工程路面施工质量的目的。具体来讲,施工单位应该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1做好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
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是施工单位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应该首先做好的质量控制工作。施工单位在材料的质量控制过程中,应该科学合理的选择水泥混凝土施工材料,确保所选择的施工材料符合当前的施工设计要求,尽量选择强度较高、干缩性小、耐磨性好以及抗冻性好的水泥材料,同时要求水泥含碱量不会超过0.6%,做好其他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做好水泥混凝土混合材料的配置比例优化工作,保证施工材料能够从基础上对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做出更加有效的提升。
2.2做好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
施工单位应该做好上述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应用流程中,诸多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工作,施工单位可以采取人员旁站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奖惩制度等诸多制度内容,完成对施工工艺质量的控制工作。此外,施工单位在施工工艺质量的控制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对施工操作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做好对施工图纸设计要求的对照工作,确保施工工艺的最终施工质量符合当前公路工程的具体要求,避免施工返修的现象。
2.3做好施工质量的检验审核
施工单位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应该在每一项施工工艺结束之后,在最终的路面结构施工结束以后,要求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技术人员以及建设单位共同参与到公路工程路面结构施工质量的检验审核工作中,按照工程施工的具体要求完成对路面结构施工质量的检验审核工作。如果在检验结果中出现了质量不达标的现象,则应该立即要求施工单位进行补休、返修,知道施工质量符合要求为止。
3结语
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之前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从而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提供条件。第一,施工图纸的审核。施工图纸对具体的施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在施工之前,相关工作人员要联合图纸设计方、工程业主方以及监理方对施工图纸进行严格审核。在审核过程中,一旦发现图纸中存在一些问题,要立即采取一些措施进行解决,保证施工图纸的科学合理性。第二,明确施工内容。在混凝土施工之前,不仅要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还要明确和细化施工内容,对施工中的每个环节和内容都要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尤其要对混凝土施工中的施工缝、后浇带等一些特殊部位要特别关注。总之,通过明确施工和细化具体的施工内容,能够在后期具体施工中做到游刃有余。第三,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方面。在施工人员方面,施工前要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保证混凝土施工中的每个工作人员都熟悉施工技术和施工流程以及施工工艺等,并在施工中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在施工设备方面,在施工机械进入施工现场之前要对它们进行检查和维修,保证施工机械的正常运作,为混凝土施工的开展做好准备。
2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2.1混凝土配合比的问题在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配合比是一个非常关键性的问题。在混凝土配合比方面,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依据施工的相关标准,对水灰比和坍塌度进行严格控制,减少混凝土施工中泌水状况的发生。第二,把握好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一般来说以7h为宜。第三,混凝土各种材料的选择。首先,选择水泥的时候,尽量选择一些硅酸盐类的水泥,并确保水泥的强度。其次,在选择骨料的时候,一般选择那些强度较大、颜色相同的碎石,对于细骨料则选择中粗砂,并对其中的杂物进行清除,严格控制泥沙量。最后,选择减水剂的时候,要选择那些高效能的;选择掺和料的时候,最好选择矿物的掺和料。另外,在混凝土中还可以加入一些粉煤灰,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增强混凝土后期的强度。
2.2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模板施工技术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个重要技术。在具体的施工中,首先,在对模板进行设计的时候,不仅要保证模板的硬度和强度以及平整性,还要充分考虑到模板安装和拆除中的方便性。其次,在对模板材料进行选择的时候,一般来说要选择那些表面光滑平整并且耐腐蚀性和吸水性的材料。具体来说,要依据不同的规格来选择材料,比如,对于圆形的一些构件,我们可以选择钢模板材料,而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构件,我们可以选择竹胶模板材料。总之,通过选择合适的模板材料,才能保证模板的稳定性和平整性,在应用的过程中才能避免由于模板变形等问题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
2.3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浇筑和振捣是混凝土施工中两个重要环节,在这两个环节的施工中我们要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第一,在混凝土浇筑方面。首先,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绝对不能在拌合好的混凝土中掺入别的材料,以免造成各种质量问题。其次,要掌握好浇筑的时间,必须在上下层凝固之前进行浇筑,从而确保上下层能够达到充分融合,避免浇筑后出现横向的分层情况。最后,在施工缝处理方面,施工缝的设置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来确定,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后期路面的平整度。第二,在混凝土振捣方面。在混凝土进行浇筑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振捣,从而使混凝土能够较好地摊铺、填充。在振捣的时候,一方面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控制振捣的次数和频率,使里面的气泡得到充分排出;另一方面振捣要分层进行,保证混凝土与上下层融为一个整体,增强路面的平整性和密实度。
2.4混凝土施工的后期养护在施工中,混凝土材料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凝固才能达到相应的强硬度,发挥它应有的功用。如果我们不做好养护工作,就很可能会因为混凝土中的水分流失导致色差或者裂缝等各种问题的出现,影响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因此,我们必须做好混凝土施工后期养护工作。鉴于此,我们需要在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中依据具体的施工环境和情况,在模板拆除后,可以运用浇水法、遮盖物覆盖以及混凝土养护膜和养护剂等方法对混凝土进行养护,而养护周期一般来说要在12h小时以上。通过养护工作,保证混凝土的强度,降低路面开裂的几率。另外,混凝土施工中可能会存在一些施工缺陷,比如,模板漏浆问题,混凝土泌水问题等,对于这些缺陷,我们要在后期养护时对其进行适当的修补,力求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3结束语
1.1气泡问题
公路工程结构物混凝土外观存在的常见质量问题为气泡。现今的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无法做到对此问题完全避免。气泡外观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在混凝土的振捣中,施工力度偏弱,浇筑厚度缺乏科学合理性或是在进行拌合操作时,未对相应的坍落度进行有效控制。气泡外观问题作为混凝土外观问题中最为主要且常见的一大问题,对其实行必要有效的控制措施,极为重要且关键。
1.2粘膜问题
有部分公路工程在施工中,混凝土表面在完成粘膜施工后悔簇拥那种缺损问题。粘膜问题的产生对整个混凝土的外观质量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还可能会对整个结构物的内部结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粘膜问题的产生原因为:在对公路工程进行浇筑操作时,整个混凝土的下落距离未控制在科学范围内,存在过大的问题。从而致使混凝土在掉落至地面后,又反溅于模板之上。或是施工中机械设备存在故障,无法及时进行浇筑操作,或是中间暂停时间偏长,致使混凝土材料出现逐渐硬化的问题,最终导致粘膜问题产生。另外,公路工程施工作业时,整个气候环境较为恶劣,温度偏高,致使脱模在经过阳光直射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发散,继而出现粘膜问题。粘膜问题的产生因素多种多样,模板的表面光滑度问题也是一大影响因素。
1.3露筋问题
露筋问题主要是指混凝土结构物内部的受力筋未完全被混凝土所覆盖,出现外露问题,严重影响了钢筋与混凝土的握裹,无法将应力进行充分传递。极易导致钢筋因缺乏必要的混凝土保护而出现锈蚀问题,影响整个结构物的安全性及使用寿命。露筋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振捣工具与钢筋相接触发生碰撞,整个钢筋垫受到影响而发生移位,在拆模后便出现露筋问题。结构物的断面太小,而钢筋的密集性又较高,一些石子卡于钢筋之上,混凝土泥浆无法充分覆盖整个钢筋周边,暴露区域便产生露筋问题。材料配合比失常致使混凝土内部发生离析显效,模板出现严重漏浆问题。
1.4表面裂纹
在结构物混凝土的表面出现一些成网状,较为浅细的裂缝,其花纹表现为六角形,具体深度范围为5~10mm。裂纹外观质量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在对混凝土实施灌注操作时,受到温度、阳光照射、湿度等气候环境变化因素的影响。或是整个公路工程地基出现不均匀的沉降问题,拆模操作实施时间过早等也会知识混凝土出现裂纹问题。这些外观质量问题都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对其采取必要科学的控制措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公路工程结构物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措施
2.1气泡问题的控制措施
在选取相关拌合设备时应尽可能地选取具有自动计量装置的设备。在拌合操作前,对设备的计量装置进行实验认证,确保其计量准确性。对外加剂进行计量时,应选取小台秤,并提前进行称重操作。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严格控制。如在进行拌制施工时,需依照砂料的含水量对水灰比进行调整,从而有效减少气泡产生。在拌制及浇筑施工地点进行坍落度的检查,及时运用拌合物,避免延长其停放时间,从容有效减少坍落度损失。
2.2模板问题的控制措施
在进行模板选择时,选取一些富有丰富经验及较强实力的厂家进行加工操作。在模板进场前对其进行严格检验,对钢板的尺寸、焊缝平整度拼缝精度等进行严格控制。依照结构物的尺寸大小进行模板设计,运用钢模替代木模。在装模操作前,可运用小砂轮对其进行除锈处理,擦净后涂抹机油。整个模板内部应保证不存在杂物或是污点。确保模板的牢固性,对其接缝的拼装严密性进行严格检查,接缝应保持在2mm上下,运用双面型泡膜胶完全密封操作,避免出现漏浆问题。新模板还需对其进行打磨处理。对于模板材料的运用应尽遵循随立随用原则,避免其产生不必要的砂线、锈斑。
2.3露筋问题的控制措施
对垫块进行稳固处理,在水泥砂浆垫上放入铁丝,将其绑于钢筋之上,从而有效避免位移现象出现。在振捣操作中避免振捣棒与钢筋发生碰撞。对于石子的选择,应确保其粒径大小应保持在整个结构物截面最小尺寸的四分之一以内及钢筋净距的四分之三以内。对于一些存在严重露筋问题的部位,需指定专业方案对其进行修补。通常所采取的修补方法为:将露筋上的混凝土残留物及锈迹清除,运用水对其实行冲润操作,之后再运用1∶2或是1∶2.5的泥浆进行平抹操作,对其进行养护。
2.4裂纹问题的控制措施
针对裂纹问题采取的措施主要为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对于已浇灌完的混凝土进行早期完善的养护,避免出现干缩问题。在冬季进行施工时,加强养护操作避免冷缩型裂缝的产生。进一步加强施工管理工作力度,结合实际施工条件采取科学的施工措施。针对一些细小裂缝,可在冲洗后,采用泥浆进行平抹修补;如为大面积裂缝,可在将其薄弱区域凿除之后,在进行冲洗及泥浆平抹操作。
2.5施工材料及相关配合比的质量控制
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操作时,需对其原材料的质量及骨料的粗细量进行科学严格的控制。在进行原材料的选取时,需选取一些完全符合科学配合比标准的材料,对不符合相关标准的材料进行筛除处理。依规范进行混凝土的材料配合比实验,尽可能地选取出完全符合规范的合理级配,从而为骨料的粗细度合理配比提供保障。在进行水灰比的明确时,应将多次实验的结果作为基础依据。在进行了反复对比研究之后,选取其中最为优质的比例方案。如果在一些气候环境恶劣条件下进行工程的施工作业,还需对气候因素给予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影响进行全面充分的考量,尽可能地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较为科学的配合比选择是:采用施工现场实际运用的材料进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而所选取的混凝土材料,在保证其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选取一些色泽度较为同等的砂、石、水泥。
3结语
该防渗渠道工程位于新疆境内,全长4.9km,为改善原有的老渠水资源浪费现象,特对老渠进行防渗改造,但受施工地区农场灌溉因素的影响,将本工程分为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水渠引水口处的节制分水闸以及标号为0+000~1+650渠段工程,第二阶段是标号为1+650~4+900段渠道防渗工程。防渗渠道初体设计是双层防渗。施工工序:测量放线基础开挖地质验收模板支立仓号验收混凝土浇筑振捣质量检查及处理混凝土养护。
2混凝土工程施工
2.1基础清理按照相关设计规范对防渗渠渠底进行基础清理,清理工序结束后要填土并且碾压密实,所用土料的干密度控制在1.55g/cm3以上,土方填筑时各分层厚度≤30cm。砂料进入施工场地前要将其中的大块胶结物、植物根系等杂物清理出去,填筑砂料要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填筑土料中的黏料含量不得高于设计规范要求。
2.2模板支立本项目混凝土墙采用木模的形式,木材和其他材料的质量达到2等以上标准。模板制作要满足结构施工图纸设计要求。在模板安装前应该进行测量放样,为了保证重要结构物的尺寸和控制点应该在模板安装的过程中进行校正。为了防止模板变形和倾覆,在模板安装过程中应该进行加固处理。在采用木烤石蜡模板时,表面涂层或采取其他防护涂层。注意模板拆除时限,根据施工图纸拆除。
2.3止水、伸缩缝按照施工图纸的相关规定来确定所用止水设施的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式、尺寸以及埋设位置。在安装使用橡胶止水带的时候,要特别留心止水带的变形撕裂。止水带安装好之后要进行必要的加固和防护。施工完成的伸缩缝混凝土表面应该及时进行整平和清扫,防止出现蜂窝麻面。
2.4混凝土浇筑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标号为C25、W6、F200。对于各种不同标号混凝土配合比必须进行配合比的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遵守施工技术规范以及听从监理人员的指示,在混凝土搅拌站和施工浇筑现场分别安排相关人员对混凝土的工作进行监控。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混凝土运输设备和运输能力,以保证混凝土运输的质量,充分发挥设备效率。本工程混凝土运输采用具有保温作用混凝土专用运输车。所选用运输设备要确保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出现分离、泄漏、严重泌水以及过多降低坍落度的情况,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应该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因为某些原因停止时间太长,混凝土产生初凝时,按废料处理,在任何情况下,严禁中途加水后运入仓内。混凝土运输设备和浇注位置,要有必要的覆盖或防雨设施。无论运输设备的类型,混凝土入仓要防止离析,最大骨料直径80mm三级配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最好≤2m,超过这个限度应该采取缓降措施。
2.4.1混凝土分层浇筑作业根据监理人批准的温控措施,对混凝土的浇注采取温控措施,浇筑分层分块,按浇筑程序进行施工。在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要自低而高逐层浇筑到保持水平面为止。入仓的混凝土质量必须符合标准,如仓内的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合格应该及时处理并安放到固定的地点。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所用混凝土和易性不符合标准,不允许往仓内加水,可以采用适当加入减水剂和加强振捣的措施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
2.4.2浇筑时间混凝土浇筑应该保持连贯性,当混凝土出现间歇时应该以混凝土试验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为理论依据进行控制或按SDJ207—82有关规定确定允许浇筑间歇时间。浇筑混凝土超过允许间歇时间,这一分层的混凝土接触面要按施工缝进行处理。
2.4.3混凝土浇筑厚度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和混凝土搅拌、运输和施工现场的浇筑能力以及施工振捣和现场施工的数量、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一层浇筑厚度≤30cm,在进行分层混凝土浇筑前,如果出现了施工缝应该进行凿毛处理。
2.4.4混凝土表面修整及缺陷处理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偏差不能超过施工技术规范中对混凝土结构的数据。多孔混凝土表面,如混凝土内凹隐藏的缺陷或其它损坏,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处理。对出现缺陷的混凝土应该及时的进行修复或采用措施除去缺陷混凝土。
1.1混凝土内在质量的因素水泥混凝土内在的质量主要是指水泥混凝土硬化后应该达到的强度、长期使用的耐久性。水泥混凝土是将水泥、水、粗细集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而成的,在实际的生产中,如需必要可以添加一些外加剂或者其他改性材料,经过搅拌后,在一定的硬化时间内形成人造石材。水泥混凝土这种非均匀的离散性材料,影响其内在质量的主要是水泥、集料、水、外加剂的品质及配合比组成及现场浇筑振捣施工等因素。
1.2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的因素水泥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主要有露筋、空洞、蜂窝、麻面、裂缝、棱角不平直等,影响的因素主要有模板的施工、现场的浇筑振捣施工和水泥混凝土实体的养护等。
2对水泥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办法
针对影响水泥混凝土质量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对水泥混凝土质量进行控制
2.1原材及配合比试验阶段的质量控制
(1)水泥的检测:主要检测水泥强度、比表面积或细度、安定性及凝结时间等项指标,确保所用水泥产品质量合格并注意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和标号,避免高标号水泥配低强水泥混凝土或低标号水泥配高强水泥混凝土。水泥标号选择不合适,很难配出和易性和强度、耐久性符合要求的水泥混凝土,要么水泥用量少,粘聚性差,要么水泥用量多,影响后期实体耐久性。
(2)集料的检测:主要检测粗细集料的级配、含泥量及粗集料的针片状、压碎值等项指标,粗骨料级配好坏及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大小对所配水泥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强度影响很大,针片状、压碎值、含泥量对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影响大特别是高强混凝土的强度影响。所以,在施工使用前必须对以上指标进行检测,确保所用集料符合施工规施要求。
(3)水质检测:可根据水泥混凝土施工规范的具体要求进行水质项目的检测,一般有PH值、氯离子含量、三氧化硫含量等检测项目,要特别注意海水一般是严禁使用的。
(4)外加剂的检测:现代水泥混凝土施工中外加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道路工程中,最常用的外加剂是减水剂,特别是在高强混凝土的配制中,必须要使用减水剂,外加剂除了要进行必要的均质性检测以符合合格产品质量要求外,主要进行添加外加剂的混凝土性能的检测,以评定外加剂对混凝土拌和性能、凝结时间、施工性能及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5)确定试验室配合比。通过以上对原材料的试验检测,选用合格合适的水泥品种及标号、调整最佳集料级配、外加剂用量并进行最终的强度及耐久性的验证,配制出经济高质的水泥混凝土室内配合比。
2.2水泥混凝土拌和楼的生产控制拌和楼是水泥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拌和楼启用前,应对物料供应运输系统进行计量,长期使用的拌和楼,特别是老式拌和楼,拌和用水供应的控制往往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而现场操控工人对拌和用水量的重要性也往往认识不够,以至供给每盘拌和水泥混凝土的用水量的多少随意性很大,并为了施工的方便,用水量往往供应偏大,使得水灰比偏大,严重降低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很多现场水泥混凝土实体强度检测偏低,问题多出在此,因此必须重视拌和楼用水量的控制问题。影响拌和楼水泥混凝土质量的另一重要因素是集料的含水量,只有对集料含水量进行准确的测定才能将试验室的配合比数据调整为施工配合比数据。总而言之一句话,拌和楼水的控制是质量控制的重中之中。
2.3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现在模板施工、现场浇筑等方面
(1)模板施工:模板施工控制重点为刚度、垂直、平整度、接缝,模板施工出现问题往往会造成跑模、漏浆甚至影响到施工安全,水泥混凝土很多外观质量缺陷如麻面、裂缝、棱角不平直等往往都是由模板施工不当造成。
(2)现场浇筑:混凝土自搅拌机卸出后,应及时运输到浇筑点,不允许中途加水,如有离析要在浇筑前二次搅拌,要注意浇筑时间,从水泥混凝土拌和到浇筑完毕不能超过初凝时间,混凝土浇筑过程要避免离析,分层浇筑分层振捣,不过振不漏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以防露筋。
2.4水泥混凝土实体的养护水泥混凝土实体养护的重点就是保温防冻湿养,保证水泥混凝土水化作用所需温度、水分,控制实体与外部、实体内部与实体表面温差,减少干缩裂缝、温度裂缝,并达到规定的养护时间。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