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包身工教学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浅俗化;形式化;盲目性;不均衡性;少教多学
从2010年开始,甘肃省进行了高中新课程改革,三年过去了,我校的新课程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课程改革的最大变化体现在课堂上教师教得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多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了较大提高,但是新课堂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却常常被我们忽视。通过三学年的教学、实践和反思,笔者发现新型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还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急需我们改进。
一、语文课堂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探究活动呈浅俗化倾向
语文课堂的探究活动需要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学生只有在精读文章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更高层面的探究活动。但学生受知识积累与生活阅历的限制,对文本的把握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要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可以说,课堂中问题设计的优劣决定了一节课的成败。因此,教师设置的问题要细致,要紧贴文本,要有操作性和引导性。但是在这几年的新课程改革中,很少有语文教师能设计出极具启发性和艺术性的问题,而表面化、浅层化问题却层出不穷。教师机械快速地提问,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课堂气氛看起来非常活跃,然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思考能力并没有得到训练,探究能力也没有得到提升。
讨论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交流见解、观点、思想、看法或者为完成特殊学习任务的重要手段。这本来是一种很好的活动方式,但在实际教学中,讨论的问题一般由教师设定。由于讨论的话题不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所以讨论是在被动的情绪中进行的,学生的讨论显得很突然、很机械,这样的讨论缺少认知深度和思维的拓展,很难激活学生的思维。另外,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们只是对活动本身感兴趣,真要让他们在科学课上耐心地倾听,深入地思考,则有些难度。在我自己的课堂上,很多时候看着学生投入的样子,我都不忍心打断学生的活动,常常要等到下课铃声响时,学生才有些不舍地停止活动,学生常常没有足够的时间交流与深入思考。这样,学生的活动是“热闹”了,可充分的“思维”却没了保证,探究成果甚微。
(二)课堂活动目标存在盲目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是语文教师备课时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它关系到课堂教学的高效与否。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语文教师设定的课堂目标往往具有随意性、盲目性,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多头目标。比如,情感态度一个、过程方法一个、知识技能一个,几个目标之间互不相干;二是目标玄虚,大而空。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立缺乏系统的观照,缺乏有序的操作,所设立的课堂目标也就成了动听的空话。
(三)课堂活动流于形式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改革与以往教学方式的不同,或者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设计一些新颖的活动,这些活动对于完成教学目标和提高学生的能力没有多大效果。例如,一些教师教文言文时,很少涉及比较重要的文学常识、文言现象、句子翻译等内容,却花费大量时间讨论人物形象、写作特色等较空的方面。更有甚者,讨论的话题远离了学生生活,甚至有些“高深莫测”。如教学《包身工》时,有教师就曾组织学生围绕“包身工与富士康工人是否具有相似性”的话题进行讨论,表面上是探究资本家对工人的严酷压榨和剥削的罪恶,实际上学生的发言却与课文毫不相干,可以说是貌合神离。这样的互动讨论名义上是讨论,实际上是在浪费时间。
课堂活动流于形式还体现在学生的参与不均衡方面。在语文课堂上,不同学生发言的机会有很大的差距,口头表达能力好的学生一堂课回答二、三次问题,特别活跃的学生甚至达到四、五次;而一部分性格内向的学生始终是课堂上的听众,是旁观者,成了课堂活动的边缘群体,这种只有少数固定学生参与的课堂活动是走形式,谈不上高效。
二、解决课堂活动中问题的措施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探究能力
在课堂活动的设计上,教师要始终秉承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理念,注重培养中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问题的设置要注重学生认知的深度和思维的延展性,避免出现浅俗化倾向,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在语文阅读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质疑,通过自主探究,师生或生生讨论得出结论,达成共识。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思维碰撞以及相互砥砺,往往能够产生照本宣科地念标参考答案所不具备的效果,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考质疑的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二)注重实效,明确课堂目标,不要流于形式
课堂活动,就是为了在活动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绝不能为了活动而进行活动,不能为迎合检查或公开课而进行作秀式的表演,这不仅影响了教学的质量,而且还会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所以,课堂活动的设计一定要注重实效,教师要设计有效的教学导航,注重语文能力的提高,明确课堂目标,使学生清楚课堂上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此外,学习小组要分工明确,任务落实到人,要让学生在有限的四十分钟时间内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在每一次高效的课堂活动中都能有所收获。
(三)打破课堂活动的不均衡性,构建自由、和谐、平等的课堂活动平台
案例一:一位教师在教学《祝福》时,谈及祥林嫂的死因,让学生进行讨论。有的学生说是祥林嫂自身原因;有的说是鲁镇的人所逼;有的说是孔教所逼;最后,教师总结:同学们说的不无道理,下面我们看看专家是怎么说的,请同学们记下来。
案例二:另一位教师在教学《祝福》时,用了两课时,第一课时带领学生理出文章结构,疏理文章主要内容,第二课时则主要抛出三个问题让学生理解文章。(1)体会文章的写人技巧;(2)鉴赏文章语言表达特点;(3)重点赏析文章中柳妈与祥林嫂的一段对话,领悟文章的深刻内涵。
案例一中,教师完全抛开学生的意见而代之以专家的观点,让学生自由发言是假,独断是真。从学生的角度看,是完全被动的接受,这种阅读我们可称之为顺从性阅读。
案例二是以赏析体会为主的阅读,教师一般问这篇文章好在哪里,有哪些东西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我们可以称之为欣赏性阅读。
这两种阅读方式是目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常态,具有普遍性。顺从性阅读完全是一种被动式的,灌输性的阅读,它培养的是一种听话顺从性的人格,在新课程理念早已深入人心的今天,这种阅读方式,其实早就应该抛弃了;欣赏性阅读让学生用赞美的眼光去学习名家名篇,这对学生阅读水平乃至语文素养的提高所起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如果一味地欣赏则丧失了基本的判断,这其实与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探究精神相悖。时展到今天,新课程进行到现在,都在呼唤着一种批判性阅读,来作为欣赏性阅读的有效补充。
二、批判性思维与批判性阅读
批判性思维是英语Critical Thinking的直译。Critical Thinking在英语中指的是那种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基于严格推断,富于机智灵气,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维。
通俗地说,它指善于从实际出发,严格根据客观标准评定是非,不仅能评价别人的观点、思想方法和行为,也能严格地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评价。批判性思维指的不是挑剔别人的错误,也不是指责负面的影响,而是要求读者以客观公正的心态广泛接受信息,并且对这些信息做出自己的合乎公正的判断。它的反面是盲目崇拜,主要表现为轻易相信结论,不善于反思、总结经验、提出问题等。从教学的角度来界定,意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活动内容、形式、结果进行优劣、是非评判所表现出来的严密的、全面的、有自我反省精神的思维方式。
批判性阅读是一种对课文作出个人反应、对读物作出个人判断的阅读,不只是描述作品中提出的观点,还要对它所写的内容做出自己的回应。有时可把不同的作品联系起来,指出它们的差别和矛盾,并突出它们缺乏的东西。传统阅读总是习惯于把结论硬性地灌输给学生,不允许学生有其他个性化理解。事实上,阅读的意义远不只如此,它还能激发人们思考,引导人们关注相关的社会问题,而批判性阅读就是使学生在阅读、评价、争论中一步一步走向成熟,这也是一种自我教育的过程。
在批判性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得到有关教学情况的反馈信息,了解教学的得失,提升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学生主动地学,创造性地学,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而这一点,目前不少语文教师做的远远不够,课堂上的阅读教学也只单纯成了教文本和学文本。在教学过程中,对所教的教材既不敢怀疑,也没有思考,更不会形成批判和质疑,结果是学生为知识所支配,最终压抑了个性的发挥,使学生成为盲目服从、缺乏批判精神和创造精神的单向度的人。
三、批判性阅读在课堂中的实施策略
(一)为学生提供发表不同意见的时间和空间
叶澜教授指出:“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尊重。”长期以来,传统的“封闭式课堂”以教师绝对权威和支配操纵为特征的师生关系,是专制式教育的集中反映,它所造成的学生的消极、被动、盲从等心理,正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大忌,也是“创新”之大忌。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进行有效的批判性阅读,必须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要让学生从师生关系中体验到平等、自由、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不同看法,怀疑书本结论,怀疑教师和同学的观点,鼓励学生不拘泥于现成的知识,勇于“异想天开”,为学生创设一个心理自由、安全的课堂氛围。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才敢于作出判断,质疑问难。教师心中要确立这样一些观念:①每个学生在教师的心目中有一定的地位;②不剥夺任何学生的发言机会;③能耐心听完每个学生的发言;④信任学生,尊重学生;⑤能采纳学生的正确意见;⑥能引导学生补充、完善自己和他人的不全面的意见;⑦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多角度思考问题;⑧允许学生对教师提供建议和批评。
具体来说,要尽量做到以下两点:
1.努力做到四个“多”
多让学生有反馈、评价的机会;多让学生拥有表扬的机会;多让学生有质疑问难的机会;多创设相互学习的机会。这四个“多”奠定了学生敢于批判的心理基础。
2.消除心理障碍
虽说批判对学生个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接受学生的批判,可能还有一定的顾虑,尤其是在公开观摩课上,学生的批判常常会令教师忧心忡忡,担心一时下不了台阶。因而,教师须有一定勇气。
(二)增强学生质疑精神
怀疑是批判性思维的起点,要加强这种思维的训练,教师首先应该明确并积极引导学生认识怀疑在学习中的地位,努力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曾这么说,语文课应该“让学生大胆地冲破迷信权威的思想牢笼,冲破盲从书本的思想牢笼,冲破膜拜师长的思想牢笼,冲破固执己见的思想牢笼!总之,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不但提高语言表达技巧,而且养成善于质疑、勇于否定、独立思考、积极创新的治学方法和人生态度。”这里道出了批判性思维的几个特征,即不迷信权威,大胆挑剔;不迷信教科书,敢于质疑;尊重老师,更尊重真理;不墨守僵化,敢于说“不”。
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这种思维。比如《涉江采芙蓉》一文,究竟谁采芙蓉?作品的主人公究竟是谁?谁写的诗?与其把争议或某种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还不如放手让学生讨论,言之成理即可,如此,岂不是教学的真义?
单从教材来说,它作为我们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凭借,但它同时也可以成为我们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的工具。事实上,现行教材无论从编写体例到教材选材,从单篇文章甚至个别词句,都存在着许多见仁见智的地方,只要不过分迷信教材,我们是不难找到一些问题的。如把《包身工》当作报告文学,其文学性体现在哪里?是说报告文学还是说新闻调查更合适?
(三)教给学生批判性思维方法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想有效地进行批判性阅读,首先必须诱发学生具有批判的意识,而学生批判意识的诱发,又依赖于教师创造出各种机会,探索出多种方法。研究中,笔者确立了以下四个方法。
1.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任何事物都可一分为二地看待,单纯地从某一方面去面对往往会失之偏颇,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可有效地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看问题,这样往往会有一种全新的认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对现有的观点,心中既存的印象作出补充、修正,有时甚至是颠覆性的再认识。这样的阅读将是高效的,也有助于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以《祝福》为例,有不少人认为鲁四爷是杀害祥林嫂的主凶,但我们从书中也可以读出,每次祥林嫂走投无路的时候,都是鲁四老爷毫无条件地收留了她,并付给她相应的报酬。甚至当祥林嫂被婆家人抢走后,鲁四老爷还将她的工资托中人带给她,认识到这一点,将会极大地改变鲁四老爷在我们心目中的印象,当然,这些认识都是课文提供给我们的。
2.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多层面看问题
仍以《祝福》为例,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是鲁四老爷为首的鲁镇人合谋害死了祥林嫂,至于怎样合谋,为什么要合谋却又讲不出什么根据来。笔者在教授此内容时,重点引导学生分析柳妈与祥林嫂的一段对话,然后针对学生的阅读感受,提出以下问题:①柳妈作为一位信佛的老太太,平日里都不杀生,为什么要诱导甚至强迫祥林嫂再提伤疤之事?为什么从这次谈话后别人都知道了伤疤的故事?②作者塑造柳妈的意义何在?③这件事反映了怎样的现实,你有怎样的认识?学生思考了这几个问题对文章的认识就深刻多了,就会对作者的创作意图,良苦用心也有了更深的体会:同处社会的底层,仍免不了要相互倾轧,即便是信佛的老太太!改造国民性,任重道远!这个结论,迥异于一般的礼教杀人这一主题,这几个问题分别从作品、作者、世界(作品反映的现实)、读者四个方面加以分析,搭建起四个方面沟通的桥梁,这样综合性地认识文本对原有的认识是个不小的冲击。
文本本身就容易有多义性,它的多层面意蕴需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以认识,这样就避免了认识的单一化,简单化,甚至错误化,作为教师要教给学生从不同角度与层面认识文本的方法,像上例中的读者、作者、世界、文体四位一体角度即为一例。
3.学会用比较的眼光看问题
比较的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通过比较进行肯定、反思,这是促成学生通往一条高质量批判之路的捷径。
现代的课堂教学实行的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书本和教师都不应是绝对的权威,否则都会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教学中,当学生通过思考得出批判结论时,就要适时引导学生与书中的结论相比较,评判一下。
此外,笔者还要求学生在专心听教师、同学批判的基础上予以比较。从仔细听课对照中摄取批判的材料是提高批判质量的又一有效途径。在这一点上,徐江教授在《的合题教学》中提出:“……教者要以存在的特定语文现象有关结论、评价或者活动为正题,明确提出自己的反题,即对正题的局限、缺限进行质疑或批判,并引导学生对两者进行辩证分析,作出自己的选择、判断,从而产生合题性结论……”笔者很以为是。例如笔者在教授《过秦论》一文时,文中提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论点时,有学生就根据一些史实提出“秦灭亡并非由于统治者的不施仁义”的反题,直接对原文论点提出质疑。当然,有时学生由于认识水平、经验阅历、知识储备等诸方面的不足,常常也会出现错误的判断、质疑和非理性的批判。但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因为我们需要培养的是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辩证分析的能力、独立的而非人云亦云的思维品质。
(四)精心设计 灵活把握
要达到高效的批判性阅读效果,教师可以在备课时精心设计出利于学生进行高效批判性阅读的问题。例如杜甫的《咏怀古迹 其三》 一文可这样设计:
①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像首句这么气象雄伟的诗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身上是不妥的。你认为呢?
②从现在的观念来看,昭君在汉宫不过是后宫中的一位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皇后),做了千里草原之上最尊贵的国母,根据我们今天一般人的理解,她应该是草原上最幸福的那个人,又何来怨恨之说呢?分析诗句探究她究竟怨什么?
③思考:诗人写王昭君用意何在?
好的设计利于学生进行积极阅读。在积极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进行积极的思考,并且调动已有的语言知识和阅读策略,体验复杂的阅读过程,理解文本的意义。
另外,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把握住批判的契机,当阅读中学生出现与教师或课本不一的看法时,当学生为某个问题争论时,当发现某个矛盾时,教师要适机引导,挑起“争端”,让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质疑、辨论,从而得到不一样的结论或获得新鲜的体验,比如教学《荷塘月色》时,就有学生提出,文中作者的情感并不一直是淡淡的忧愁,在回想江南采莲时,作者是忘却一切的;作者也并不是因为政治原因而心里不平静,而是因为生活压力,并找出书面佐证。这时笔者便及时让同学们再读课文及相关材料,并让持不同意见的学生相互质疑,最终,学生们虽没有完全说服对方,但对课文及作者的认识,深入了不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参考文献:
[1]李镇西.听老师李镇西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