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学概论范文

社会学概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学概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学概论

第1篇:社会学概论范文

关键词:反身性教学法;OBE理念;教育教学活动

社会学概论课程反身性教学法的实施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我校“OBE”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是构建我校“113”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在教学方法方面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所谓反身性教学法就是借用英国南安普敦(Southampton)大学社会工作系主任丽娜多米内利(Dominelli,2002c)提出的社会工作“反身性—治疗性”观点[1]所实施的一系列相关教育教学活动,从而完成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

一、反身性教学法的基本观点与教学实践

OBE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善用示范、诊断、评价、反馈以及建设性介入等策略,来引导、协助学生达成预期成果。“反身性—治疗性”观点十分符合OBE理念,它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持续不断的互动螺旋改变学生的观念,并让教师得以影响学生;同样地,在教师体验学生世界时,学生也影响着教师对学生世界的理解。这个互相影响的过程,使教育教学活动得以具有反身性,这样,在教师从事教学时能够捕捉到社会关注,并获得理解,如此,教育教学活动便对这些社会关注做出反应。[2]反身性教学法的实施目的在于改变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教什么、怎么教都由教师说了算,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安排来完成学习。通过反身性教学法的实施,使学生获得素质和能力来掌控他们自己的感觉和生活方式。借着这种个人力量,他们能够克服学习与生活的痛苦和困境,从中自信起来、站立起来、富有起来、强大起来,完成社会所需要的学习成果(毕业要求)。这种方法:一是体现了教育教学活动中关于个人发展和实现方面的特点,强调的是情绪和人际关系的反应,关心的是人的改变(协同化育人、家庭化培养、个性化指导)。二是体现了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反身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改变了教师和教育教学活动的特性,还因此改变了教育教学活动的“理论”(教学相长、教学方法改革等)。因此,在“协同化育人、家庭化培养、个性化指导”中深入贯彻落实这一教学方法意义重大,本学期我们在社会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中尝试践行了反身性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例如,本课程拟达到的特定教学目标(4)规定“培养学生能以社会学的观点分析一个具体的社会现象或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通过对“第四章社会和社会运行第三节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的理论学习,开展了社会学概论课程反身法教育教学活动———课堂辩论赛:老人跌倒扶不扶(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的角度)?再例如,本课程拟达到的特定教学目标(5)规定“对学生进行社会角色扮演和社会互动能力的训练,掌握常见的社会角色扮演和社会互动的技巧,初步具备对常见的社会角色扮演进行设计与分析的能力,为将来深入研究和解决社会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通过对“第三章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第二节社会运行的机制”和“第七章社会角色、第九章社会群体”的理论学习之后,开展了《社会学概论课程反身法教育教学活动———课堂讲课比赛》(角色扮演)。通过对“第八章社会互动第三节社会互动的类型”的理论学习之后,开展了《社会学概论课程反身法教育教学活动———小游戏1:心有灵犀》(暗示)和《社会学概论课程反身法教育教学活动———小游戏2:看动作猜词语》(模仿)。这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一方面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专业沟通、互动和社会角色扮演能力,应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社会焦点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对教师也给予了较为深刻的影响,使教师进一步走进了学生的世界,了解学生的需求、兴趣爱好,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促进了“协同化育人、家庭化培养、个性化指导”,也进一步改变了教师和教育教学活动的特性。

二、反身性教育教学活动建构的场域

反身性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社会建构是一个由社会(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意识形态等)、学校、个人[教师(包括其他教工)、学生]参与相互影响而成的复杂体。社会建构的三个场域对反身性教育教学活动很重要,每一个场域都会影响其他两个场域。一个是政治—社会—意识形态场域。在这个场域中,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改革形成了指引学校的政策,并形成了学校为自己而建立发展的目标。教师通过职业协会和其他组织,通过参与到社会议题中,作为行动分子、投票人或者著者,还通过学校的影响力,在其中起作用,从而提升教师本人和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另一个是学校—职业场域。在这个场域中,学校是教师(包括其他教工)和学生的集体组织,学校的上级机关和行业协会,就教学活动将如何运作这些更具体的要素上相互影响(如“OBE”理念和CDIO培养模式的提出和应用)。第三个场域是学生—教师—学校场域。本文主要是关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因此它是本文所涉及的最重要场域,我会随后进行更全面的探讨。这其中的每一个场域都会影响其他两个场域。每一个场域中包含的各个要素也会相互影响。例如,学生能够通过投票、集合行为及其他很多方式(如教学状况、教育教学质量、就业率、就业质量等),影响政治—社会—意识形态场域。他们通过大规模聚集行为或其他形式(如校长信箱、举报、教学反馈等)要求改善教学环境和条件,能够影响学校—职业场域,这将引发政策和教学活动的实质变革。在本文中,我们的焦点聚集于教育教学活动中影响力螺旋的一个方面,引导教育教学活动的理论:学生—教师—学校场域。教育教学活动总是从三个要素构建而来:学生、教师和学校。因此,关于教育教学活动一般性陈述及其理论,必须能够表达一个理解———一个关于建构如何发生的理解。在社会背景脉络里和现实的互动之中,社会建构得以发生。在教育教学活动的互动中,我们创造了教育理论,反过来,教育理论又和社会进行更广的接触。构建教育教学活动的力量有三种:一种力量能够创建并控制教育教学活动,使之作为一种职业活动(主要是第二种场域);一种力量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生,主动寻求教育教学活动的帮助,或被派送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主要是第三种场域);第三种力量编织了社会背景脉络,让教育教学活动在此之内进行运作(主要是第一种场域)。

三、教师、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关系

我们可以把教师、学生和学校之间的关系描述为中心三角关系。教育教学活动是一项特殊的活动,人们用诸如“高校教师”和“大学生”等特定社会角色在其中互动,从而让这些角色部分地勾画了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有时,教育教学活动的其他形式,如家庭化培养,制造了“家长”和“孩子”这对特殊角色;协同化育人,制造了“师傅”和“徒弟”这对特殊角色;导师制,制造了“老板”和“雇员”这对特殊角色。理解教育教学活动,涉及分析那些因素———它们建立了在社会关系复杂体中这些“演员”的社会位置。这些因素长期互动,在权力的背景脉络中互动。由过程性结果(比如参与者之间的关心和信任:家庭化培养、个性化指导的结果)而使得互动富有成效,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毕业要求)。教师是在与学生的相遇之中通过职业期望和教育教学过程建构而成的。职业期望是对教师是什么的有组织的陈述和理解;而教育教学过程把某些人定义为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多方面历史,以及它和其他职业团体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教师作为一种职业的特性。这种特性会随着社会变化而改变、增强,也可能消退。因此,教师所使用的知识和思想,也会随着社会变化而改变。许多教育者的著述忽视了学生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学生仅仅只是为理论所定义的一项活动目标。事实上,我们认为,他们通过成为所谓的“大学生”这一特殊人群的过程,部分地构建了该项活动。这个“大学生”的制造过程,依赖于社会对教育教学活动本质的一般理解,因此它本身就是由社会建构而成。过程稍有不同,会建构不同的学生,如“大专生”或“高职生”。当学生带着外面的世界进入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时,他们改变了教育教学活动的特性。在这个意义上而言,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反身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改变了教师和教育教学活动的特性,还因此改变了教育教学活动的“理论”。从特性来说,教育教学活动的特点是它在一个学校的组织性背景中进行,也就是说,人们组织在一起,来实现特定目标。学校是另一种形式的社会关系,社会建构通过它来影响教育教学活动。在形式上,学校受到代表所服务地区的党政机关、行业协会等的控制。作为组织,它们受到各种影响,经济的、政治的、组织的或理论的,等等。它们所受到的这些影响,不同于那些教师和学生所受到的影响。我们正在探讨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社会建构思想,把教师、学生和学校之间的关系脉络描述成是反身性的,其中的一方都会影响并改变另外两方。任何令人满意的教育教学活动模型,其本质特征是能够提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教学相长。一个理论,如果不能像学校体现学生需要一样,阐明学生的真实需要,可能仅会部分地被接受,或被其他理论取而代之。迄今为止,我们已经指出教育教学活动本身是反身性的,因为它回应着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会影响到教师。理论发展反映了这一点,因为那些理论如果没有满足实际所提出的需求,我们就会拒绝它们或对之进行修正。因此,理论经由参与者的中间媒介,在观点和现实的互动之间建构而成。学生如何经历他们的现实,会影响到教师如何思考其教育教学理论;学校对两者同时进行约束,也同时做出反应,它们一起就完成了一些教育教学活动。它们所做的教育教学活动,会影响“教育教学活动是什么”,以及它在其他领域是怎么被看待的。因此,一个教育教学活动理论必须通过学生、教师及其社会环境,去回应当代现实的社会建构;如果该教育教学活动理论没有做到这一点,那么它就是不成功的。认识到理论需要具备如此的反身性,是更现代的教育教学活动理论的一个特征,如生态系统理论和批判理论,就非常强调和环境的互动。根据这种教育教学活动理论观点,教育教学活动理论必须经常变化,以反映其参与者对教育教学的建构。因此,对教育教学活动特性的阐释不可能是普遍性的。相反,教育教学活动是各种活动,这些活动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大多数社会构建中具有共同的特征。即一个社会建构是一个(至少部分地)经过共同认可的世界观,它在社会团体里作为一个“现实”而被接受。也就是说,大家对此达成共识,至少是对世界的合理描述,帮助我们处理外在于我们的事务。因为理论描述并解释教师所做的事情,它必须也对其社会建构的种种现实做出反应,否则,我们就会拒绝它或修正它。所以理论是反身性的,允许我们通过教育教学来改变它、发展它;但同时,理论在我们之间也是确定的,改变它、发展它,要通过一个创造“正式理论”而不是“非正式理论”的过程。

第2篇:社会学概论范文

形考任务1

主题讨论:留守儿童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在我国快速的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样本数据来推算,全国有留守儿童6102.55万。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着学业失教、情感失落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这个群体的关注,妥善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刻不容缓。请点击观看凤凰大视野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实录和视频贵州山区留守儿童真实生活,然后,从社会学的角度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社会学视野下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探析

一、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背景及其心理发展现状

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祖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度的进一步加快,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留守儿童”的队伍不仅不会缩小,而且必将进一步扩大。这支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中的很多孩子,

因为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健康和安全难以得到保证,无法享受到同龄孩子的花季、雨季,有的留守儿童从小就染上了诸多不良的社会风气,有的则因心理长期压抑而导致了行为的偏差或性格的扭曲,部分则成为让人难以置信的一系列恶劣事件的主谋者或被害人。

二、社会化程度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发展

(一)留守儿童社会化的概念

个体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环境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社会标准的过程,通过与社会的互动,学习知识、价值、技能、动机和适合他们在群体或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的过程,个体能够根据社会规范来控制和调整自己的行为,适应社会生活,得以独立地参加社会活动。

(二)从个体社会化的内容看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

哈维格斯特在《人类发展》中将人的一生分为六个阶段,其中,在儿童期,通过游戏学习一些动作技能,学习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学习文化知识,发展道德感。顺利完成这些早期社会化的任务,其实也是完成该阶段心理发展的社会任务,需要留守儿童有一个积极的社会化行为,

三、社会环境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发展

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一书中认为,行为是个人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综合因素下的结果,笔者认为,留儿童心理发展出现偏差与其处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联系。从宏观上看,社会环境涵盖了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宗教社团、社区环境、传播媒介等所有的组织机构。留守儿童作为社会化的主体,其社会化的效果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不理想的心理特征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

(一)家庭功能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

家庭教育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第一课,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儿童今后心理的发展。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都是在儿童时期完成的,人格与心理相通,健康的人格有益于心理的健康,可见儿童时期是多么重要的一个阶段。而人格和心理的形成离不开家庭,家庭是儿童时期最重要的社会化机构,家庭功能的完整,无形之中使儿童完成社会化要求时拥有亲情力量的支持与指导,社会任务的完成作用下的心理反应也是积极的。

(二)同龄群体在社会交往中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

同辈群体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来说,影响尤为显著。儿童正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他们日益力图独立,都喜欢与同辈在一起而不是父母。据调查发现,70%以上的儿童遇到困难而心理烦恼时,不是首先与父母商量,而是与同伴商量(包括异性朋友)。

(3)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

学校是家庭之外的最主要的社会化主体。学校的角色在于将儿童统一起来接受国家的正规教育,同时承担了儿童成年前的社会化职责。学校侧重在校时段的教学管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对那些“问题儿童”难以管理。学习过程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发展,在掌握学习的知识的过程中,留守儿童不但心理活动的内容有了改变,而且各种心理过程也起了变化,但是有的学校注重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关心,而对成绩差或一般的学生态度冷淡,有的学校教育无效时干脆放任不管,一推了之。

第3篇:社会学概论范文

一 、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活动采用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1、 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选择了山东建筑大学校内的学生。,此次调查问卷共发放120份,回收116份,无效问卷10份,有效问卷106份

2、 调查问卷

本次所用的调查问卷采用以固定答题为主,有关大学生共同追求并与之相关的内容包括:一部分是围绕专业是怎么确定的,大学的主要目标,现在的在校状况,旨在了解被调查者的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另一部分是围绕大学生的共同追求与追求的认识的问题,了解学生对共同追求的理解和关注;最后一部分是关于影响大学生共同追求的因素,了解是什么影响了大学生的共同追求。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以及基本经验

(一)关于大学的学习生活现状

1.在上大学,填报志愿专业时,你是如何选择的( )

a、自己选择的理想专业 b、别人帮你选的

c、自己随便选的 d、服从学校安排的

调查数据显示:20%选a,13%选b,27%选c ,40%选d

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数据,入学即对专业的选择上大家只有20%的人是自己选择的理想专业,80%的人对自己的事情根本没有自主权;

2.你认为你上大学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

a、好好学习 b、混个文凭 c、交朋友 d、其他

调查数据显示:60%选a,14.5%选b,15.5%选c ,10%选d

调查分析:我们还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应使警钟长鸣。

3.你觉得目前你是哪一类大学生( )

a、有理想,有抱负,积极为自己的目标努力着,抱着乐观的态度

b、不小心把日子混过去了,失去的追不回来,就干脆混到底

c、知道未来形势严峻,但现在很茫然,没有找到想干的事

d、对自己的前途很悲观,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e、其他

调查数据显示:41%选a,19.5%选b,20%选c ,15.5%选d,4%选e

调查分析: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有的人迷茫了,但是说出了真实的自己。

4.你的大学生活现状是( )

a、非常忙碌,过得很充实,很精彩,自己很满意

b、虽忙,但不知道忙些什么

c、整日无所事事或沉迷网络世界等,非常颓废,感觉只要混过大学就好

d、虽很休闲,但生活很令自己满意,就是自己要的大学生活

e、其他

调查数据显示:30%选a,29.5%选b,18%选c ,15%选d,7.5%选e

调查分析:大学是一个人生十字路口,在这里难免会出现各类现象,只想对那些苦苦挣扎的人说,你的人生方向错了。

成因分析:

经过高考前长时间的备战和高考场上的紧张应考,在进入大学之前,我们的脑子里就有,大学就是个来玩的地方,我们瞬间从天天有人监管的环境进入到大学这个十分自由的环境中,我们变得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干什么,于是我们就开始堕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状况变成了我们的习惯。

(二)大学生的共同追求

5、接受高等教育主要是为了什么?()

a、就业谋生 b、自身塑造 c、建设社稷 d没有想过

调查数据显示:42%选a,40%选b,10%选c,8%选d

调查分析:人都有私心的,当今社会人们为自己的考虑的很多,为国家为社会考虑的少。

6.你是否有明确的人生追求( )

a、有,且很明确 b、有,但不明确 c、没有

调查数据显示:32%选a,56%选b,12%选c

调查分析:多数人有目标,但有明确目标的人是较少 。

7.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你会( )

a、被亲友的态度影响 b、遇到困难想退缩

c、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d、其他

调查数据显示:21%选a,23.5%选b,48.5%选c ,7%选d

调查分析: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大多数人都有信念,但不知这个信念能让人坚持多久?

8.对于给自己树立追求目标,你的看法是( )

a、没必要,走一步算一步 b、应该树立,但还没树立

c、已经树立 d、以后要有,但现在还没有

调查数据显示:10.5%选a,25%选b,48.5%选c ,16%选d

调查分析:多数大学生都树立了目标,但让人惊讶的是,还有为数不少的人目标不明确。

9.确立追求目标,你会( )

a、充分考虑后决定 b、仍在思考未决定

c、一时想到而决定 d、从没想过这回事

调查数据显示:40%选a,22%选b,24%选c ,14%选d

调查分析:这说明大学生还是有一定的理性的,但是也有不少学生处在迷茫之中。

10.对你追求自己人生目标时,你觉得谁对你影响最大( )

a、父亲 b、母亲 c、老师

d、朋友 e、祖父母 f、其他

调查数据显示:35%选a,20%选b,20%选c ,8%选d,8%选e,9%选f

调查分析:主要是父母和老师影响了我们的追求。

11.同时作为人生追求的方面,你更愿意得到金钱的满足还是精神上自我实现的满足( )

a、前者 b、后者 c、金钱和精神上寻求某种平衡 d、不清楚

调查数据显示:30%选a,18%选b,45%选c ,7%选d

调查分析:在“鱼与熊掌”的问题面前,更多的人偏向了金钱,让人深思。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是盲目的,大学校园里依旧有纯洁的点点痕迹,但是更多的是浮躁中的浮躁。市场化元素悄悄侵入大学校园,社会的个性化亦被学生带入学校。当代大学生面对自己的人生追求时,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陷入了矛盾的抉择过程。

12.想过将自己的人生追求与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 )

a、从来没有,也觉得两者之间没多大联系

b、想过一点,偶尔会关注国家各方面的发展情况,但是不会主动将自己的前途与国家前途联系起来

c、很认真的想过,密切了解国家发展动向,以便更好的投身到国家的建设中

d、其他

调查数据显示:18%选a,32%选b,30%选c ,20%选d

调查分析:在这个问题面前,太多的人犯难了,也许是国家的概念并没有时时出现在我们生活中,但长期的传统教育让我们做出了选择。人并不是时时都能知道真理的。在一些大学生看来,提倡集体主义就是泯灭个性、否定自我,强调集体利益就是否认个人利益。要帮助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集体主义、转变思想,首先就要实事求是地分析过去几十年对集体主义的宣传和解释上的偏颇之处,让大学生正确认识集体与个人的辩证关系。

成因分析:从此类问卷中不难看出很多大学生还是处于一种盲目的状态,没有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在社会竞争日益残酷的今日,大学生的人生追求已经不在满足于单纯的精神追求了,对优越的物质生活的向往占据了他们为生活定义的大部分空间,在大学中经常听到有人在说生活很无聊,而比起上个世纪甚至更早的大学生来,这一代大学生的生活水平要高出很多,他们的业余生活也是相当的丰富,可是以前的大学生在物质贫乏的年代却能感到生活的很充实,主要原因是那时的人们想的很单纯,他们对精神的追求要高于物质,一个人可以为了一个无法触摸的理想不息奋斗,而我们的大学校园中还有多少这样的人呢?

然而时下,一些大学生价值观念呈现功利化,有的甚至认为“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盲目消费,攀比消费,赶潮流消费等负债消费现象比较普遍。有些大学生经常借助扑克牌、星座为自己算命,恋爱要算、工作要算、前程要算……”热衷程度令人吃惊。理想信念是“总开关”,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体现。失去了理想和信念,就失去了根,失去了本,也就失去了奋斗目标。当代大学生应自觉增强爱国意识,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思想,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引领,砥砺品质,修身养德,特别要注意培养无私奉献、艰苦奋斗、诚实守信、勤俭节约、遵纪守法等优良品德,努力创造亮丽的青春年华。

(三)哪些因素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追求

13.你目前最想做的事情是( )

a、好好学习 b、多交朋友 c、恋爱

d、打工 e、寻找信仰 f、发展兴趣

调查数据显示:46%选a,18%选b,8%选c ,2.5%选d,3%选e,22.5%选f

调查分析:大家最想做的事情各部相同,但还是以学习为主,还是很令人欣慰的。

14.你觉得下列哪些事最让你消沉( )

a、感情受挫,来自恋人的伤害 b、空虚,无所寄托,没有人生目标

c、人情冷淡,孤独,不被人理解 d、没有成就事业受挫

调查数据显示:18%选a,45%选b,29%选c ,8%选d

调查分析:“空虚,无所寄托,没有人生目标 ”竟成了本该拼搏努力学习的大学生的致死因素,实在出乎人的意料,这还不算那些隐藏起来的不安分因素。

15.处于低谷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

a、听天由命,希望神的庇护 b、重新振作,再接再厉

c、一蹶不振 d、其他

调查数据显示:5%选a,40%选b,12%选c ,43%选d

调查分析:在面对这个问题是时,多数大学生不再不知所措,令人担忧。

16.最能激励你奋斗的原因是( )

a、过上幸福的生活 b、父母不容易,尽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c、为钱 d、超越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e、为国家的发展 f、为人民大众的利益

调查数据显示:25%选a,30%选b,16%选c ,13%选d,11%选e,5%选f

调查分析:人情还是我们最难以放下的东西,作为大学生我们还是该具备自己的理想、追求。

17.你认同下面那些观点( )

a、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 b、但尽人事,人凭天命

c、走自己的路,让别说去吧 d、只要努力过,就应该坦然面对一切得失

e、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f、其他

调查数据显示:35%选a,9%选b,20%选c ,20%选d,8%选e,8%选f

调查分析:我们都知道面对困难时该做什么,但真正遇到困难时我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18.你认为以下哪种人生才算是幸福的( )

a、家庭美满 b、事业成功 c、腰缠万贯

d、不求闻达,只求奉献于社会 e、其他

调查数据显示:28%选a,33%选b,20%选c ,9%选d,10%选e

调查分析:我们不能否定别人的选择,在利益面前我们还是失败者。

成因分析:从调查资料的分析中可见,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积极方面突出表现为:有明确的自我观念,独立意识性及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有了较高程度的发展,他们表现用自己的眼光去看社会并解释问题,不愿受他人的干涉;自我评价趋于成熟,并意识到自己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应将所学的知识贡献给社会的发展。

三 、 存在的基本问题

本次调查围绕当代大学生的共同追求的问题,针对当代在校大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

结果表明,当代在校大学生的追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并且出现了总体性的和根本性的危机。在这场追求危机中,追求呈现混乱和无目标无计划的状态。大多数的学生知道要树立目标,但是还没有很多人没有明确的打算。

当前,处于社会急剧转型时期的大学生,在学业、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困惑与困难已经超过了从前传统意义上的学习观、爱情观等。面对日益复杂多元化的社会,大学生如何选择自己的道路,如何应对人生的抉择。

人们面对现实生活中“人究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选择的困惑。原因是社会中多元化文化的存在,给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同时树立多种价值标准,造成人们无法判断现象的对错。比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律领域内的唯一标准,然而,由于权利关系和亲情关系,甚至金钱关系的干扰,这一价值标准却失去规范力,遭到扭曲,以至于权、情、法关系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对这种诱惑的选择导致大学生追求出现危机。

大学生的就业其实是关系到世界上最大的大学生群体和他们背后的家庭的重要问题,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也具有高度的意义。它不仅仅牵涉大学生自身的生活状态,而且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中国的平稳持续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也会影响到全球经济的供应链。中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既和全球所面临的经济的挑战和问题息息相关,有和世界各国现在面临的就业问题相一致的特点,也有中国社会和大学生的自身的独特的问题。

既要让社会关心每一个大学生的未来,也应该听到社会对于今天大学生能力和水准的抱怨;既要让大学生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期望,也要让他们现实地看到就业市场和经济环境的变化;既要让他们有必要的保障,也要让他们在全球的竞争之中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四 、 今后应该采取的措施

我们就在身边的同龄人身上深深地感受到来自社会的种种气息:有清新的,有偏激的,也有其他的……但是不管怎样,我们都认为不应悲观地看待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观的状况。毕竟,他们是渴求发展渴求进步并努力迎合社会的一群,在这一次的调查当中,大部分大学生的共同追求是科学的合理的,他们以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来看待这个世界,来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几乎全部的大学生都将“一种有活力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作为最重要的价值观,从这里可以看到他们朝阳般的气息和生命力,的确社会需要这种生机勃勃的干劲和理想才得以不停的往前发展。这种不甘平庸,积极创造的精神特质也是现代大学生身上非常可贵的品质。但不容忽视的是,有近30%的人追求上存在问题,需要特别的关注和加以正确的引导。

针对高校大学生的共同追求,高校应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使学生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1.要加强唯物论、无神论和科学精神的教育。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贯穿理想信念教育。

第4篇:社会学概论范文

论文摘要:论证国际范围内税费改革的发展路径,可以从宏观趋势上把握税费改革的合理性。当前,引入科尔内的“短缺经济学”对我国社会保障税费改革进行分析非常必要。从国际趋势和基础理论的平台分析中,可得出结论:社会保障费的征收形式更加优于社会保障税。

一、引吾

2007年,国务院起草的社会保险法草案中,涉及的社会保障费改税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争论。2008年12月,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草案))征求意见的通知》,社会保障税费改革问题至今尘埃未定。事实上,社会保障税费改革的实质,就是社保基金的筹集问题。对国际趋势性的探讨正是问题分析的先导,而且“短缺经济学”的理论模式对于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有相当大的契合度,对于我国社会保障的税费改革也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国际背景下的社会保障税费改革情势分析

面对制度改革,国内许多学者往往将“国际大趋势”作为其中的理论支点之一,但是在考量这项背景的必要性之前,需要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社会保障的税费改革国际上究竟存在什么潮流、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郑秉文对此问题已经做了细致研究。全世界社会保障制度的融资形式大致上经历了个“费一税一费”之字形的曲折改革道路。第一阶段,“二战”之前,社保具有强烈的行业和职业性质,无预算、非财政性、现收现付,几乎所有国家实行的都是缴费制,即德国的俾斯麦克模式。第二阶段,“二战”之后至2O世纪8O年代,英国普享型的贝弗里奇模式奠定了全球社会保障费改税模式的基调,共创了资本主义现收现付制的鼎盛时期,是西方福利制度历史上真正的费改税时期。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至今,经济危机导致各国财政收入紧缩,普享型现收现付的福利支出给各国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随即出现了世界范围内的税改费问题。

第二,我国社会保障税费改革究竟是和哪股国际潮流接轨?为什么要接轨,如何接轨?

我国简化的福利制度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949年以前的无社会保障系统;1949年以后的苏联社会保障模式:从1979年开始的分散化社会保障体系,由此产生社会保障政策架构“碎片化”和社会保障制度架构“统一化”之间的矛盾。现在,比较世界上两个具有代表性、社会保障制度相对完善的国家:德、英。

首先,从社会保障的目标看,德国模式的出发点主要是为了维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英国模式的出发点主要是为了维持国民的最低生活保险。其次,从社会保障的组织机构和管理看,德国模式以私人机构为主,社会保险机构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实行自治管理——“自治模式”:英国模式则由政府机构管理,属于公共管理范畴——“共济模式”。最后,从社会保障覆盖的范围看,德国模式主要覆盖于进入劳动就业领域的就业者,待遇较高。英国模式则覆盖于全体居民,实行普遍和强制性原则,待遇较低。但是,从社保基金的筹资方式来看,德国的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来源于雇主和雇员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英国的社保基金以国民保险缴费为融资来源,其性质与美国的工薪税相同。相比之下,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存在巨大差距,与2O世纪80年代欧洲在经济萧条大背景下推行的紧缩福利政策有些类似。至此,引入科尔内的“短缺经济学”对我国的社会保障税费改革进行分析就显得尤为必要。

三、“短缺经济学”的适应性分析

短缺经济理论是匈牙利著名经济学家亚诺什·科尔内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学的理论,研究的是政府和国有企业之间的联系,其对应到社会保障领域,就是政府和每个社会保障对象的联系。

1“短是计划经济国家常见的现象。社会保障领域是典型的资源限制性态势,公众的社会保障需求相对于政府能依靠财政、政策提供的社会保障公共产品和服务严重不对称,必须依靠计划的形式分配。

2“投痖”。任何一家国有企业都想争取到政府更大的投资,风险由国家承担。任何一个社会保障的参保人都想尽可能多地获得政府的福利保障,而付出自身最小的成本。

3“遵”氓源来自国家与介业存存着父子”关系。计划经济时期,追求的是产品的数量而非质量,政府与企业共担风险。社会保障领域,政府提出“广覆盖、低水平”的政策主张,现阶段主要关注社会保障的参保基数而非参保质量。

对于社会保障税改费的争论,支持“税”的一方都是从政府的层面上考虑问题,却几乎不从参保人的层面来考虑。“短缺经济学”从政府和受保人两方面的角度出发,从以下三个主要理论特征展开分析。

第一“约束”。其根源基于两点:(1)资源的供给方缴费人群小于资源的需求方收益人群,从而产生短缺:(2)作为拥有有限资源的政府相对于无限的需求存在着的短缺。

对于社会保障融资制度框架设计的逻辑起点,就在于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最大的需求。

一方面,对各级政府而言,正是因为现收现付制的存在导致大量资金缺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保障税快速融资的背后所产生的正效用会大于其带来的负效用。对于社保融资体制来说只是融资渠道的差别,其实质就在于短缺经济中的强制替代。正如科尔内所言,这种强制替代只是在短缺状态下进行瞬时调节的一种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形式。而且,从社会保障经济理论的角度来看,社会保障税作为一种现收现付的融资方式,将会对强制储蓄具有一种“挤出效应”,即要减少强制储蓄。反映在现实中的“挤出效应”,就是缴费率的下降、隐性征缴成本的加大以及扩大制度覆盖面方面的困难增加等。

另一方面,从受保人的角度看,缴费者实际上是在依靠自己的力量平滑其生命周期收入。理性行为的实现导致的结果却未必理性。实际上存在缴费者过度储蓄的可能性,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政府以征收社会保障税的形/式介入个人的这种理性为,就肯定会得到一个充分理性的结果,事实上也无法保证个最优税率。正如郑秉文教授所指出的:“加强缴费与待遇间的联系是中国社保改革制度的一个根本原则”。然而,税费的明显差别就在于“补偿性”。税收是无偿的,政府可进转移支付,国家统筹安排i而费的缴费数量与受益程度之间本存在着“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在缴费者与国家之间存在种“明显的有偿交换”,具有一定的返还性质。这就决定了社会保障费的缴纳模式更加符合受保人的利益。

第二.“投资饥渴”:“饥渴“存在于两方面:(1)级地方政府(2)受保人个体。

一方面,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架构趋向于“碎化”,社会基金积累逐年加大,会涉及到社保基金管理主体的利益导向问题,分歧点在于社会保障费改税存在的征收主体和资金安全问题。支持税的一方认为:实行社会保障费会形成缺乏监管的“寻租”和腐败行为,应该由财政、税务介入管理:在预算制度的角度上说,由于“费”不纳入财政的统一预算调配,形成单独的社会保障预算体制不利于我国的财政预算管理,缺乏效率,应该在财政的层面上统一协调。

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但其安全与否和税或费的征收形式并无太大关系,主要漏洞在于社会保障制度大的设计框架。由于中国尚未成熟的税收制度,甚至也不能简单地断定依靠税务部门征收社会保障税就是安全的资金管理模式。有关专家指出:我国每年因腐败造成的损失至少有数千亿元,其中税收流失性腐败,是造成经济损失的主要形式之一。‘、在世界范围内,依靠费的征收形式,形成良好的资金安全管理模式有很多,例如,美国社保制度实行的是“工薪税”,德国、瑞典等许多国家实行的都是费,法国的社保费征缴一直是由一个叫“社会保险费与家庭补助金联合征收机构”的非官方组织来管理,但他们社保基金的安全性都很好。所以,郑秉文教授认为降低社保基金安全性的主要威胁在于:一是资金投资渠道窄,仅限于协议存款和国债,投资收益率低,易产生寻租和腐败;二是统筹层次低,主要以县市级统筹为主,资金过于分散,中央无权管理,更无权调动。

另一方面,任何一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其理论支点就在于接近帕累托最优。科尔内指出:“最好能设计一种帕累托最优的改革,每一个人都不是失败者,而且很多人都是赢家。我们不能保证这种情况一定会出现,但是忠实于个体的改革计划长远来看是会接近此目标的’。对于个人来说,社会福利保障的需求是长期且多样的。由于税收具有很强的转移支付功能,且缺乏相对的抵抗周期性社会保障风险,从而使得以横向的年度收支平衡为基本目标的社会保障税缺乏吸引力。在世界各国,一般实行比例税率,雇主和雇员适用相同的税率,各负担全部税额的50%。个别国家雇主和雇员分别适用不同的税率。计税依据一般是雇主实际支付给雇员的工资、薪金额,没有扣除额和免征额。这对于社会保障需求相对较少的高收入者来说,要承担较大的费用支出。莫斯里认为,“对社会中的高能者征求税收会使其产生隐藏知识的冲动”,对于任何一个理性的决策人来说,他们均会采取投资福利保障途径,比如商业保险。然而对于低收入者群体来说,其资金有限,但却最需要政府全面深入社会保障服务,而其缴纳的税款却不多,从而可能产生“逆向选择”效应。同时,相对于受保障人群数量的庞大和复杂,分散化社保管理体制,更容易强化社会保障领域的“道德风险”效应。但是,由于社会保障费是基于“一对一”的有偿性特征,每个缴费人都是基于未来的收益而付费,资金的转移支付功能相对较低。同时,建立个人账户就等于建立了个人产权,这就是费的意义(费改税以后就不可能进入个人账户了)。这种产权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多缴多得,这就是费所具有的激励作用。

第三,“父爱主义”。即国家对于企业亏损的无偿补助。用科尔内的话说:“在国家与微观组织的关系中的父爱主义程度,是一种体制重要的本质特征。”它探讨的是微观层面对社会效率的影响。涉及到社会保障领域,就需要考量两个问题:如何在现有制度前提下设计出不依赖于政府这个“父亲”角色的社会保幛资金筹集模式;实行社会保障税对于整个社会经济效率的影响。

第5篇:社会学概论范文

【关键词】载体;转变;教学;传统观念

1.教育与教学的主体,任何时候都少不了教师和学生两大载体

1.1教师改变“自我”

1.1.1教师由原来的管理者变为组织者:新课改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在学习中处于平等位置,教师需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创造思维潜能,让学生参与制度的制定,结果的评定,使学生具有自觉性和自信心;

1.1.2教师由原来的传授者变为参与者:新课改观念强调,教师不再在课堂上以多讲题、多问题、多考察为形式,而是打破格局形成民主,与学生共同探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答问题;

1.1.3教师由原来的主导者变为引导着:新课改要求一改过去那种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位置关系,而是要以思维为核心,训练为主线,精心设计,赖心引导,使学生质疑时探究、探究时思考、思考时学习、学习时解答,从而提高素质,促进发展;

1.1.4教师由原来的教学者变为研究者: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成为教育教学中的学习者和研究者,在上过每一堂课后,对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全部内容进行反思,研究而总结出经验、措施和策略;

1.1.5教师由原来的执行者变为决策者:新课改的理念是强调因材施教的重新研究、运用和发挥,让每一位学生都要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不是一味的执行教学任务、完成规定的教学计划,而是要多策略的灵活性的实施用好教册,在不同层次上层面上掌握学生,完成教学任务。

1.2教师学会如何“认识”学生

1.2.1学生需要发展中认识:每一个学生从小学,初中到高中都是在教师指导下成长起来的,所以教师应当正确掌握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掌握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密切的关注、有效的发展、规则的促进,使学生愉快的健康的成长;

1.2.2学生需要了解中认识:每一个学生是独立的个体,由于因材施教的实施用运,必得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性格、智力等等方面的不同特点,由于遗传来源、社会环境、家庭条件、生活阅历的绝对不同而差别很大,掌握这些宝贵财富的目的,为发挥特长优势和改变不足为目的,教师需要了解学生;

1.2.3学生需要教育中认识:新教改要求教师要时刻关心,关注每一位学生,深入了解、及时沟通、必须在教育教学中认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传统教学的陈旧观念造成很多弊端及其改变策略

2.1很多弊端

2.1.1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只能按照教学程序学习考试升学所必须的知识;

2.1.2轻视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只能听取名词解释、跟老师背诵习题答案和做大量的应试习题;

2.1.3教学效果不佳:教师备了很多教案、讲了很多内容,但是不知道学生学了多少知识;

2.1.4社会效果太差:学生在初级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要历时三年,所学习的内容包含法制纪律、理想情操、伦理道德、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等,应该说是“能够适应社会现状的需要”。

2.2改变策略

2.2.1教学要研究:似乎看起来“研究”二字不是一线教师的“职责范围”,但是细细思考“研究”就是“更加深入细致的学习”――

2.2.1――1提高自身素质: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是获得、懂得以及知道更多知识的基础,是提高自身素质的先决条件;把教册读通找出重点精华、把资料找多寻出参考价值、把教案写好总结真实有用;

2.2.1――2关注时事政治:课本的思想政治内容似乎是固定不变,而时事政治则是一个地区、国家以及世界随时随地发生,具有生动性、联系性和影响性,地区的、国家的、国际的,既能够唤起学生学习和了解的兴趣,也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是促进学生学好思想政治课的“副食品”;

2.2.1――3综合运用实践:在教学实践中,把案例融于理论实践让学生思考、质疑和讨论,教师可以在学生“突破”思维的“闪光点”中获得方法、取得经验、得到研究教学的第一手资料。

2.2.2教学要探索:探索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理论、方法和实践过程进行总结,也是“沙里淘金”的方式方法;

2.2.3教学要创新:法国教育家卢梭指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的接受说教,或单纯从书本上进行学习。”

2.2.3――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论书本知识、教学参考或者网络资料,都属于理论范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详细掌握了就应该付诸于实践;

2.2.3――2时政与兴趣相结合:时事政治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学生了解这些就能提高学习思想政治的浓厚兴趣,但是必须具有正确的思想意识、政治态度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2.2.3――3写作与爱好相结合:真正热爱写作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如果把所学习的思想政治理论用来指导写作,那么他的写作一定很优秀;现在的思想政治课本编辑了很多阅读资料,就是引导学生提前阅读、自由思考、实践写作、提高兴趣爱好、实现学用结合。

3.《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起着中介作用,同时也是主要作用

3.1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来选择:教学目的和要求是教学要达到的目标,方法是为其服务的,因此,选用的方法必须与其相适应才能行之有效,当然这种方法不是唯一的,还要根据课堂实际,以“一法为主,多法相助”为原则进行选择;

3.2适应教材内容的需要:教学方法受教材内容的制约,因此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可能考虑到教材的特点,在掌握好教材的特点后,再选择;

3.3切合学生的实际,体现学生主人翁特征:《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学要具有针对性、注重全面性和思维合理性,这是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生命力所在;

3.3.1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正常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将抽象的道理和道德概念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

3.3.2要针对学生的文化基础和理解能力,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是道德观点的讲解能够被学生接受;

第6篇:社会学概论范文

论文摘要:课程管理权的变革是课程改革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课程管理权涉及课程的设里权、课程内容的选择权、课程的组织权以及课程的评价权等一系列问题。当代课程改革中这些权力的变革无不与知识观的变革有着密切的关系。后现代知识观时现代知识观的挑战构成了其中这些权力演变的重要理论基拙。从知识观演变的角度出发来审视当前语文课程管理权的变革,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作为课程的一个重要门类,语文在中国教育史上一直居于绝对的主流地位。而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轨迹也与人们的知识观息息相关。其中现代知识观与后现代知识观对语文教学改革影响极其巨大。

一、两种知识观的比较

近代知识观呈现出客观性、中立性、确定性、普遍性等特征。建立在上述特征基础上的近代知识观念呈现出强烈的独断性和专断性。

1.客观性、中立化的知识观念排除了认识主体在知识生成过程中的地位。真理成为了一种单纯的符合论,只有与外在客观本质相符合的认识才能被视作真理。无疑,这种知识观念假定了一个超验本质领域的存在,它是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隐藏着的永恒不变的本质。这样真理的获得无非是一种镜式的反映过程。

绝对主义真理观念必然导致专断主义和精英主义意识。客观化的真理观念要求真理的“发现者”祛除掉价值关切,以完全中立化的立场来客观地认识世界,发现现象背后的本质。然而,芸芸众生却难以摆脱自身的一己私利和偏见。这样,真理的掌握大权便责无旁贷地落到了社会少数精英身上。精英主义的真理意识排斥了普通民众对真理的分有权利。在绝对主义真理观念之下,现实社会分化成为全知的圣人与无知的民众之分。在此,具有嘲讽意味的事情出现了:主张客观性、中立化的绝对主义真理观却受到了权力等级话语的无情浸染。也正因为绝对主义真理观念的虚伪性,后结构主义者福柯认为知识是与权力控制分不开的。亦即“任何时期的·知识型’同时就是权力机制”。基于现代知识观的客观性、中立性、确定性、普遍性等特征,后现代知识观明确提出反价值中立性、反本质主义、反唯科学主义原则。

2、后现代主义认为科学是与利益、权力密切相关的,科学甚至已经成为了意识形态。美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大卫·格里芬认为,社会对科学造成的影响是实质性的。他指出:“科学是一个相当偏私的参与者,利用自己的地位使某些社会、政治和经济力量合法,而使另一些力量非法。法国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福柯则认为,科学与权力之间具有一种内在的互动关系:科学亦施行权力,权力亦能产生知识。“科学同样也施行权力,这些权力迫使你说某些话”。科学和权力相互交织,所谓的科学价值中立只不过是人们一厢情愿的事情。

后现代主义认为,现代知识观力图建构一种总体性的知识,但这种努力有近乎痴情妄想。它认为,外在世界处于一种破碎的状态,“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客体支离破碎的时代,那些构筑世界的砖块业已土崩瓦解……我们不再相信有什么曾经一度存在过的原始总体性,也不相信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有一种终极总体性在等待着我们”。不仅如此,主体也在经历着一个碎裂过程,没有任何恒久的、稳定的东西存在,一切都是短暂的。这表明,试图依靠被肢解的主体在支离破碎的世界当中寻求内在本质的努力都将不可避免的失败。

这样,在后现代主义知识观看来,没有什么西是确定的、一成不变的,没有什么东西具有绝对的权威。所谓的权威、圣贤都不过是人们一厢情愿主观杜撰出来的东西而已。在当代课程改革中,这种知识观反映得异常明显。通过课程选择权与评价权的变化,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其内部隐含着的知识观的变革。

二、课程选择权:由“封闭”到“开放”

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学校课程得以形成的重要基础。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可以进人到课程当中去,这是因为,课程是知识中的精华部分,进人课程的知识必须经过一定的选择和过滤,也就是说,只有符合一定标准的知识才能进人到课程体系当中去。但是,究竟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不同的知识观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这也就导致了课程选择标准的差异性。

课程选择问题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来的:(1}谁拥有课程选择的权力?(2)课程选择的标准是什么?(3)课程的选择范围有多大?遵循上述思路,我们也可以从两个方面对这次语文课程改革进行追问:(1)语文课程的设置主体有什么变化?(2)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向度有什么变化?

(一)课程设置主体:由“国家垄断”格局,转为多层次共同开发课程的新模式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管理体制中,国家在语文课程的制定中扮演的是主导性角色。1985年前,我国基础课程教材建设,基本上采用的是国家统一管理的单一模式,全国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这种全国上下“大一统”的局面尽管有利于国家对教育的控制,但很难适应各个地区的差异,造成了实际教学中的很多困难。

针对这种情况,在原国家教委199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首次提出了“国家安排课程”和竺地方安排课程”,实现了建国以来课程管理政策的较大突破。但地方安排课程的比例依然很小,留给各地管理课程的余地还不大。以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课程计划》为例,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中,“国家课程”达9 458课时,占总课时(10 162课时)的93.1%,“地方安排课时”只有704课时,仅占总课时的6. 9%,而学校安排课程则完全没有。也就是说,尽管80年代以后,国家对课程设置的权限有所放松,但是地方与学校的参与仍然是微乎其微的,国家仍然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

在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基[2001]17号)中,对课程管理的“国家主导”模式进行了较大改动,而是突出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并且明确规定了各级管理者的任务,即教育部主要负责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地方则拟订国家课程的实施计划,规划地方课程,而学校则获得了明确的课程开发的权利:“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我们可以看出,这次的语文课程改革非常注重打破语文课程设置的一元化,赋予了地方和学校课程开发及管理的权力,力图让多种力量参与其中,以求设计出符合教育实际的语文课程。

文课程改革的这些举措表明,地方和学校正在由课程设置的“象征性主体”转向“参与性主体”,语文课程的设置正在由“完全国家课程”走向“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共存的格局。当然,在课程设置的三个主体之间的权力不是同等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必须符合国家的宏观课程政策。

(二)课程内容选择:从单一的“学科向度”到学科、社会、人本的“多元向度”

传统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非常注重“双基”,即语文基础知识与语文基础能力,在选择向度上极其关注语文学科本身的知识体系及逻辑顺序,并严格按照语文的知识体系编排教材。这种“学科向度”的选择方式的结果是,语文教材内容严格遵从学科逻辑系统,从而呈现高度的稳定性。这样做的所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是,语文教材漠视社会的发展变化,漠视学生的兴趣爱好,以至于本来应该丰富多彩的语文课程变成了语文知识的组合,学生对语文学习毫无热情。

在语文课程新标准中,力图改变语文课程这种只面向学科自身的封闭状态,恢复语文课程的人文色彩,面向不断发展的社会,面向学生个人价值的提升。在教材的选文方面,新课程标准强调:

教材内容安排应避免烦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选文要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可见,这次语文课程改革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向度上也有多元化的趋势,即力图避免完全的“学科向度”,而要兼顾“社会向度”与“人文向度”,既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又要促使学生关注身边的社会,提升自己的整体素养。

从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通过这次语文课程改革,语文课程的设置主体、选择向度、选择范围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呈现出一种一致性:它们都在由一种“封闭”的特征转向“开放”,即开放课程的设置主体,开放课程的选择向度,开放课程的选择范围。

语文课程的选择之所以会呈现出这样一种由“封闭”到“开放”的态势,这可以从知识观向度加以阐释。从知识观角度而言,传统语文课程选择的“封闭”特征是与现代科学主义知识观对“绝对真理”的推崇分不开的。绝对主义知识观具有精英主义气质,它剥夺了普通民众对真理的分有权。绝对主义的真理观反映到国家对课程的选择上,便表现为,只有少数的专家、学者才是某一个知识领域的权威人物,才可能接受国家的委托制定课程。而真正的教育实施者和接受者,教师与学生对于课程是没有任何发言权的,他们必须绝对地相信课程的制定者,相信课本的知识就是本学科的精华,是最客观的、最有用的知识。而他们自己的个人经验和个人知识在教学大纲以及教材面前是绝对微不足道的,是不应当进人到课程中去的。

后现代知识观对这种所谓的“专家知识”提出了质疑:是否专家的知识就意味着绝对的真理?在后现代知识观这里,“真理”的客观性并不存在,它所看到的是知识与权力的结合:真理只是一种话语上的霸权而已。传统知识观以“真理”的名义把知识进行了分等:最具有客观性的、可证实的自然知识在知识王国中具有最高的地位,而那些难以达到客观性的、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的知识则是没有科学价值的,或者是次级的知识。现代知识观的这种认识直接导致了课程设计中的专家霸权,导致了对生活世界和社会真实的遗忘。不管愿意接受与否,在实践当中,原有的课程设计方式在事实上压制了差异性,漠视了知识的分立性和个人性存在。

这样,课程内容应当是开放的,整合的,变革的,没有固定的、不可逾越的框架与结论,没有谁应当包揽课程的制定,也没有谁能够为课程内容设置一个固定的选择尺度。赋予地方、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权利,也有助于使课程更加符合各地的实际情况。而课程内容选择向度和选择范围的扩大,也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多向度”的人。从这个角度来说,语文课程标准对传统语文课程的改革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三、课程组织权:由“紧密”到“松散”

所谓课程组织,即选入课程的知识以何种方式加以组织和实施。在传统的课程改革中,人们关注更多的往往是对内容的改革,而很少把目光投向课程的组织问题。但是,近年来,随着新教育社会学派等的崛起,人们逐渐开始关注这个问题。而在本次语文课程改革当中,也十分注意在课程知识的组织方面进行改革。在语文课程新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方面的陈述。这种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组织重心由“微观”走向“宏观”

原有的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详尽而又细致的规定,并且对教师执行教学内容的过程也有严格的控制。在20世纪50-60年代的教学大纲中,甚至对每个年级的教学篇目、课文的中心思想都有明确的“规定”。教师在教学中更多R的是“被动执行”,甚至,在“应试教育”盛行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对教学大纲具有绝对的“忠诚”,因为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与考试是息息相关的。

与教学大纲相比,语文课程的新标准在对课程组织的控制上要明显宽松许多,课程标准的重点是对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作出规定,因此,对教材的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给教材、教学与评价的选择余地和灵活空间都很大。从课程标准的内容上看,它所着力的部分主要是从“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实施建议”的宏观角度展开阐述,而很少就细小的类目进行规定。这样一来,学校与教师在课程设置和实施中的权力明显增大了。这也是语文课程所推行的“三级课程”的基本精神的反映,即要改变国家对语文课程的绝对主导地位,而让学校、教师等多种主体参与进来。

(二)打破学科本位,提倡学科之间的开放性

在过去的课程组织组织中,是以“分科课程”为基本理念的。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分科课程有助于突出教学的逻辑性和连续性,有助于组织教学和评价,但是,“分科课程容易导致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容易导致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容易导致将学科与学科之间割裂,从而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为了改变这种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学科之间缺乏整合的现象,新课程标准非常注重在保留语文学科特色的基础上,使语文课程向其他学科开放。

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课程标准强调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这些表述表明,语文课程标准已经对过去的完全学科本位的课程设计有了完整的认识,因而比较注意强调语文学科向其他学科的开放,以培养学生完整的语文能力。

(三)注重生活化和实践性,首次提出“语文课程资源”的概念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围绕一本语文教材而展开,语文课程的实施也主要是在课堂中进行,在充满权威性的教材面前,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以及教材之外的知识是没有任何作用的,课程的组织几乎从未将它们考虑在内。但是,在语文课程新标准中提出了“课程资源”这一概念。“‘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应该说,这个概念的提出大大扩大了课程的外延。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意识”的强调也是显而易见的: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课程资源”概念的提出意味着课程组织理念的一个重大转变:日常生活知识和语文学科知识的界限正在趋于模糊或融合之中。这样,生活知识的地位得到了认可,大大丰富了语文学习的空间。这些现象表明,对语文知识进行严密区分与组织的理念已经被淘汰,课程组织呈现出由“严密”转向“宽松”的趋势。新课程标准已经认识到,传统语文课程的“科学化”倾向正是语文课程不受欢迎的原因,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显然,只有在生活世界当中,语文课程才能找回自己的价值。

四、课程评价权:从“一元”到“多元”

由于现代知识观确立了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中立性,排斥非理性在认识中的合法地位,使得评价出现了一元化、单向度的特点,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张扬,内在的丰富情感得不到理直气壮的表现,这也正是传统教育被斥为“应试教育”备受谴责的深层原因之一。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是革除传统教学评价的这些弊端,并明确提出要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在这个体系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它既保留了传统评价理念的一些要素,同时也将后现代评价观的合理要素融人了其中,体现出了二者相结合的特色。概括地说,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体现了教学评价的下列走向:

1,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传统教育评价中,“评价内容仍然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察”。这表明新课程改革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工具理性主义泛滥给教育评价所带来的危害,因此,明确指出,评价既要关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使学生在情感世界和认知世界内获得同步发展。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与结果并重。评价要“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终结性评价面对的是学生的“过去”,关注的是结果,只求学生能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对学生究竟是如何获得这些答案漠不关心,“学生获得答案的思考与推理、假设的形成以及如何应用证据等,都被摈弃在评价的视野之外”。因此,新课程的评价更为关注学生求知与探索的过程,要求教师深人了解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探索精神,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3、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新课程要求打破被评价者的被动地位,并倾听来自多方面的声音,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和专家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这样,在评价学生的发展上,各个评价主体都有发言权,既保证了评价的全面性,同时也有利于被评价者的自我反思、自我改进。

第7篇:社会学概论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热点事件;教学改革

所谓社会热点事件是指在当前国内国际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一些领域内出现、存在着的,涉及到国际形势或影响到国计民生,引起官方或民间高度关注的重大现实社会问题。主要是在某一时期引起人们集中关注、议论的焦点问题,它既有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政问题,也有关系人们现实利益的社会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世界政治格局大调整和国内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突显期。新旧体制的摩擦与碰撞,不同利益群体的矛盾与冲突,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每时每刻发生的社会热点事件牵动着人们的每一根神经。作为信息社会大背景下的大学生,他们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对各类社会热点事件有着广泛的了解,但受到社会阅历浅、理解片面、媒体误导等因素的影响,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认识往往流于表面、有失偏颇。当大学生们把所学理论与社会热点事件相联系时,很容易产生困惑和疑虑,甚至影响他们对世情、国情的正确认识和判断,影响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认同和接受程度。因此,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确有必要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探求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以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目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能否真正发挥作用。实践中,我们不断探索与社会热点事件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方法。近年来,主要从热点事件的选取、热点事件的切入途径、热点事件的教育方法等方面开展实践研究。

一、精心筛选热点事件,充分组织教学材料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重视对社会热点事件的研究和分析,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课程特点和教学目的所决定的。正确认识和分析社会热点事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为完成这样一项重要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重视结合教学内容分析研究社会热点问题,解惑答疑。

首先,教师要充分关注并深入研究社会热点事件,尤其是大学生广泛关注的热点事件。大学生对社会热点事件具有较为敏锐的触角,他们十分关注社会重大政治问题和身边的热点问题。能否正确认识和分析社会问题,成为大学生能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产生认同的关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以为指导思想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调查研究并科学解答社会热点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把教育内容同时代特征相结合,紧扣热点难点问题展开教育,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育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其次,教师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需要,选取适当的热点事件作为教学材料。归纳来看,按照不同的标准,社会热点事件有不同的分类形式。例如,按照教育意义的不同,可分为具有积极意义的材料和具有消极意义的材料;按照事件的真实程度,可分为现实存在的事件和虚构捏造的事件;按照事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时政大事和现实社会问题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热点事件的不同特点,精心筛选事件为教学服务。

二、适时切入热点事件,合理安排教学环节

社会热点事件不仅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材料,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热点事件筛选好后,就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相结合。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切入热点事件,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关于热点事件的切入,既可以课前导入,也可以课程讲授过程中导入,也可以课程结束之前作为教学总结的一部分。教师要根据热点事件本身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热点事件切入契机的把握,直接决定着教学能否取得良好效果。譬如在讲授《形势与政策》课时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提出问题,“如何看待在反日浪潮中的烧自已同胞的过激行为”,请学生思考后对问题作出分析。这样,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内容中来,并且使他们能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要认真给予点评。并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逐渐引导学生认识到,决定要行动之前必须对事情的来龙去脉有清楚的认识,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三、充分借助热点事件,有效开展教育教学

第8篇:社会学概论范文

>> 正确发挥文化的功能,建设民族文化强州 打造察哈尔文化品牌 建设民族文化强旗 弘扬草原文化 建设民族文化强区 加快文化改革发展 建设民族文化强区 广西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路径选择 大力推动民族文化强区建设 快速推进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 广西精神与民族文化强区建设 海北州民族文化发展研究 做强民族文化本土企业 弘扬鄂尔多斯文化促进民族文化强市建设 提升文化软实力 推进民族文化强市建设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民族文化强区 努力打造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新名片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民族文化强省建设 推动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再上新台阶 借西开东振之机建设民族文化强区 贯彻落实十精神 努力建设民族文化强市 结合实际 不断探索 扎实推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 在新起点上推动民族文化强区建设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何凡.“枝江花牌”冲刺“省级非遗”[OB/OL].三峡新闻网,

[4]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5]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周先旺.民族研究领域的一件盛事[R].2006.

[7]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注解

①参见“上大人”,http:///view/842447.htm

②参见何凡:《“枝江花牌”冲刺“省级非遗”》,http:///html/20101/20/233309.shtml

③张佳茹,传统蒙学教材对当代启蒙教育的启示,《大学》,2012.

④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409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⑤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67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第9篇:社会学概论范文

主考学校

星期六(1月10日)

星期天(1月11日)

代码

名 称

上 午

(9:00-11:30)

下 午

(14:30-17:00)

上 午

(9:00-11:30)

下 午

(14:30-17:00)

050105  汉语言文学

(本科段)  福建师范大学  00813 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选考)  00812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选考)  00815 西方文论选读(选考)

00821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选考)  00422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选考)

050201  英语

(本科段)  福建师范大学

00840 第二外语(日语)  050426  环境艺术设计(本科段)  福州大学  00975 工程概预算

00701 人体工程学应用

*100804#

中药学

(本科段)  福建中医药大学  03052 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  03034 药事管理学

03053 中药制剂分析  03050 药理学(三)

03049 数理统计

03047 分析化学(二)  020104#

财税

(独立本科段)  厦门大学  00069 国际税收  00071 社会保障概论

020106  金融

(独立本科段)  厦门大学

00079 保险学原理

*020110

国际贸易

(独立本科段)  厦门大学

00045 企业经济统计学

*020210

旅游管理

(独立本科段)  福建师范大学  06011 旅游学概论

00199 中外民俗  05034 旅游地理学

06944 中国旅游文化  06120 旅游专业英语

00197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06123 导游学概论

00200 客源国概况  020213  企业财务管理

(独立本科段)  集美大学

00207 高级财务管理

020256  项目管理

(独立本科段)  福州大学  05065 项目管理法规

05066 项目论证与评估  05058 管理数量方法

05063 项目时间管理  05059 项目管理学

05060 项目范围管理

05062 项目质量管理  05061 项目成本管理

05064 项目风险管理  030203  社会工作与管理

(独立本科段)  厦门大学  00281 社区社会工作

06947 犯罪社会学  00282 个案社会工作

00283 社会行政

06948 婚姻家庭  00279 团体社会工作

00284 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

00285 中国福利思想  00278 社会统计学

00280 西方社会学理论

00286 福利经济学  040102  学前教育

(独立本科段)  福建师范大学  00399 学前游戏论

00886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  00403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00881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00882 学前教育心理学

040107  教育管理

(独立本科段)  福建师范大学

00459 高等教育管理  040112  小学教育

(独立本科段)  福建教育学院  00542 文学概论(二)

06230 小学艺术教育  06231 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  03330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03329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050302  广告学

(独立本科段)  厦门大学  00641 中外广告史  00640 平面广告设计  00639 广播电视广告

071502  应用心理学(独立本科段)  福州大学  06053 变态心理学

07048 心理诊断  07051 学习心理学  06059 心理学研究方法

07049 心理咨询原理与技术  02106 普通心理学

*100805  药学

(独立本科段)  福建医科大学  02087 分子生物学

05524 药用植物与生药学  01757 药物分析(三)

01759 药物化学(二)

05522 有机化学(五)  01763 药事管理学(二)

06831 药理学(四)  01761 药剂学(二)

02051 物理化学(二)  050425  环境艺术设计(基础科段)  福州大学

05412 专业制图

00688 设计概论  *020209  旅游管理

(专科)  福建师范大学  01793 旅行社管理实务

04929 旅游市场营销  00193 饭店管理概论

01521 导游基础知识  01792 旅游企业公共关系

06124 旅游文化学  03959 旅游政策与法规  030202  社会工作与管理

(专科)  福州大学  00266 社会心理学(一)

00273 社会工作实务  00071 社会保障概论

06097 社会问题(二)  00274 社会政策与法规

06095 社区服务  00272 社会工作概论

06096 社会传播学

050303  公共关系

(专科)  泉州师范学院

00638 企业形象与策划  050405  室内设计(专科)  福州大学  00712 建筑工程定额预算  00706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  00708 装饰材料与构造  00688 设计概论  082201#  管理工程

(专科)  福州大学  02625 现代企业管理(一)  06135 数据库在企业管理中应用  02151 工程制图  02626 现代企业管理(二)  *100801#  药学

(专科)  福建医科大学  02068 人体解剖生理学

02535 有机化学(三)

03027 植物化学

03023 药物化学

03033 生物药剂及药物动力学

03034 药事管理学  02911 无机化学(三)

03024 生物化学及生物化学技术

03026 药理学(二)  02175 分析化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