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员工工作思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医院;共青团;新思路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共青团组织建设和团的工作遇到了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共青团必须在工作思路、工作方式、自身建设上不断创新,以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青年群众工作。在医院,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也应贯彻到共青团工作中去,如何抓住这个中心,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提高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年、服务医院、服务社会的能力,是摆在每一位共青团工作者面前严峻的课题。
一、新形势下医院共青团工作的特点
(一)团干力量不足一些医院没有专职团干,只有兼职团干,一些团干对团的学习研究不够。
(二)团员思想多元化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现代通讯工具的迅速普及、大众传媒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其次,医院中团员多次通各类病人交流思想,医院团员的思想也逐渐多样化。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们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渴望得到精神需求的满足,也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随着团员思想多元化,弱组织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青年自组织在发展,团组织对青年的号召力和吸引力在下降。
(三)团工作载体缺乏吸引力表现在活动吸引力降低,活动形式单一,无法吸引团员参加,有些单位还在搞“演讲比赛”,几十年前的方法。根本吸引不了青年团员的参加。相反地,很多社会化的组织,比如各种俱乐部、协会等等,他们拥有较强的动员和组织能力,这点值得团干认真学习。活动要精心策划。
二、医院共青团工作的新思路
(一)善于权力下放,调动团员积极性、充分发挥集体力量
在具体的工作当中,医生兼做共青团干部其自身精力已然不足,即使能够做到每一件具体任务,但也不能做好。因此,医院共青团工作中首先要调动组织的积极性,比如根据团员的自身情况和特长细化分工、并建立工作责任制,让任务落实到人。同时加强团员的思想教育工作,让团员组织在具体的工作当中能够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共同做好每一个工作任务。另外,为了培养团员的创造精神,可以通过让团支部及团员自行设计安排活动来机械牛,从而使医院共青团的工作和活动更加活跃。
(二)建设“服务型”团组织,培养青年团员成长
在建设“服务型”医院团组织的具体工作当中,医院团组织必须要以全心全意为青年团员服务为宗旨,并争取把任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定在服务青年之上。切实维护好、实现好、代表好青年团员的利益。在工作方法上,要深入基层、主动积极的同青年团员交流、服务,替青年做好事、办实事,从而为青年的成长和进步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丰富文化生活,让团员青年参与医院文化建设
青年是医院最活跃的一个群体,同时也是推动医院文化建设的一个主要动力。通过丰富医院共青团团员文化生活不但可以提高青年团员的积极性,还能够有效增强医院工作人员之间的了解。从而在整体上推动医院向和谐、团结发展。在具体的文化生活上,可以通过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让医院青年员工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和慈善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医院公益形象水平,而且能够丰富青年员工们的业余生活。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组织设计比赛的形式来让青年员工们评选各类称号。另外,还可以通过网络等大众传媒来对医院的一个文化理念进行宣传,增进青年员工对医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让青年员工能够自发的自主的参与医院文化建设。总而言之,通过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定能在医院形成一种勇敢创新、积极向上的文化气氛,进而实现医院文化百花齐放的局面。
(四)积极对外交流,创新医院共青团工作新局面
正所谓,有交流才能发展,才能进步,因此医院共青团在建设和工作当中一定要积极与外界交流,吸取他方的先进经验并加以改善应用到自身发展当中。在交流中可以通过相互探讨青年工作中所出现的难题和困局,吸取双方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医院共青团提高工作水平、创新医院共青团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戚俊军.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共青团工作[J].现代医院,2010.10(5):129.
关键词:高职辅导员;新思路;高职学生特点;就业指导教育与服务
近年来高考人数逐年减少,2013年全国有912万考生报名参加高考,人数较2012年减少10万人。湖北省今年高考报名人数为43.8万人,比去年减少2万人。湖北省高考报名人数已经连续第五年下降。与此同时,全国高考录取率逐年上升,近八成学生可升入大学。湖北省2013年高考录取率达74%,200分即可就读高职院校。近一半高职院校计划数招不满。与此同时,2013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在700万左右,比2012年的680万人数增加20万左右,另一方面是计划招聘岗位数的下降――据2月初对近500家用人单位的统计,今年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约为15%。高职院校就业率虽然较高,但就业力和就业质量不容乐观,高职院校面临着招生与就业双重压力。
在这种大背景下,作为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更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抓住职业院校学生的自身特点,不断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学生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一、新时期下高职学生特点
高职学生生源素质普遍较差且参差不齐。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有三类:一是参加普通高考的高中生,二是通过技能考试招收的职业高中生,三是高职高考招收的中专、职中生。无论是从不同类别生源的横向比较还是同类生源的纵向比较看,生源素质普遍较差且参差不齐。由于入学成绩普遍偏低,文化知识基础差,综合素质也明显下降,这对于学生本身的自信以及对他们的管理带来了很多的困难。主要体现在:
(1)学习没有动力,自主能力差。高职生普遍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不足。由于文化基础差,自主学习能力弱,学习方法不得当,持续学习能力十分有限。
(2)缺乏自主规划能力和明确的人生目标,管理难度大。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缺乏长远的理想和人生规划,学习不主动,责任感较差。缺乏自我约束力,缺乏纪律观念。
(3)个人主义重,组织纪律差。集体观念淡薄,缺乏集体主义荣誉感,喜欢我行我素。家庭过多的照顾使他们怕苦怕累,在独立生活能力、自主性、判断力、适应力等方面显得相对薄弱。
(4)法律意识淡薄,缺少自我约束能力,容易受不良风气的影响。网络游戏、早恋、相互攀比等不良习惯,也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学生。上课睡觉、迟到、早退、聚众斗殴、喝酒吸烟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校园学生盗窃案与故意伤害事件也有出现。
尽管高职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综合素质差别较大,但他们尚处于长身体、长思想、长知识、学做人、学做事的阶段,是未定型的阶段,他们不仅可塑性强,而且必须有人引导。高职院校辅导员应该按照合格人才的要求去塑造,有信心、有恒心、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塑造,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和条件科学开发,使之成为社会有用之人。
二、高职辅导员工作新思路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科学管理机制
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不仅要掌握学生的群体特点,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真诚关爱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从学生发展需求出发,把职业发展、心理健康、帮困育人作为人生指导的重要内容,把教育着力点从消极防范和控制转向积极引导和真诚服务上来。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给予学生相对自由的空间发挥其自主性和创造性。 现阶段“90后”学生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喜欢竞争且个性独立,他们希望被尊重,不喜欢被强迫接受某种观点和理论,根据这些特点应该提倡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学生管理者应担当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学习和工作的方向,并且在其过程中给予提示和警告。
(二)与时俱进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1.要及时地做好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适应性教育及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
适应性教育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首要内容,目的是让新生尽快熟悉学校,熟悉所处环境,尽快适应学校生活,以较短的时间完成多种转型。适应性教育包括学习方法适应、生活环境适应、生活节奏适应、生活心理适应等诸多方面。辅导员要结合学校周边的主要生活设施、场所和环境特点,多和学生沟通接触,教育学生学会如何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会如何自理,学会如何与新同学相处,帮助他们克服陌生感和孤独感。
通过入学教育第一课、第一次主题班会、第一次中秋节晚会、第一次适应性教育团体辅导、第一次宿舍才艺比拼、第一次大一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让学生了解大学的生活和学习、认识新朋友、思考大学学习目标与方向,提高学生兴趣;通过QQ群聊天、晚宿舍查寝、一对一谈话,了解学生信息动态,获学生信任和尊重,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创造集体舆论和风气组建好一届班委会,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岗位;通过学校制度纪律的宣讲学习,促进新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乐观向上的学习兴趣、勇于创造的激情持续发展的后劲、奉献社会的责任感。
2.引导学生找到学习目标、学习方向,增强学习动力
这个“学习”并非单纯的书本知识的学习,而是职业技能学习、实践能力学习、特长学习、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学习。让高职学生了解自身的优势所在,缺点所在,兴趣所在,特长所在,并在学习生活中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取长补短,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辅导员在工作中要细心,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挖掘自己的潜能,开发内在的动力,一旦发现学生的某种特长潜能,就满腔热情地因势利导,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中,帮助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树立自信心。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比别人强,自己并非事事不如人,不必疑心别人歧视自己时,自信和勇气就油然而生,并逐步走向成功。在此基础上辅导员要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人生规划,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在校几年的时间努力学好专业,培养专业技能,切合实际地树立正确的目标并鼓励帮助学生达到目标。其次,辅导员还应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品行和严谨的作风,这也是职业教育最重要的要求。
(三)为了高职院校长远发展,高职辅导员要配合学校作好就业指导教育与服务工作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订单培养,以传授过程性知识为主,倡导在学中作,在做中学,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人才培养与社会(企业)需求紧密结合。
部分高职生对自身的知识能力基础和毕业后的基层就业面向缺乏清醒的认识,不具备适应基层岗位工作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而只是盲目追求好的工作条件和经济待遇,以致造成就业高不成低不就。因此,相对于普通高校来说,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指导学生就业和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责任更大,任务更艰巨,工作更辛苦。
首先,辅导员要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
通过“请进来”――企业人士漫谈成功、校友话择业和就业、举办模拟招聘会,采用“走出去”――人才市场、企业参观等就业指导活动,使学生了解要从事岗位的各项要求,如知识、能力、经验等要求。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特长及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开展职业辅导,制定生涯规划。充分利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机会,开展适应社会、企业文化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处理好眼前和长远、理想和现实、困难和机遇、挫折和成功、人和环境的关系,努力改变学生不正确的就业观。
其次,辅导员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原理,研究大学生思想和行为规律;要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即将从事职业特点,开展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技巧和职业基本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指导;要掌握相应心理咨询知识,成为学生就业心理健康发展的咨询者。辅导员必须加强就业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知识,要成为专门家、多面手。根据高职院校特点,辅导员尤其要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克服焦虑,强化自我。
第三,辅导员要做好学生就业各项服务。做足就业推荐的前期准备,拓宽就业信息的渠道,积极参与创业教育树立“创业促就业”观念,使职业院校毕业生不仅是现有岗位的竞争者,而且是新型岗位的创造者。做细就业相关的繁杂工作,完善学生就业的跟踪调查,辅导员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跟踪回访工作,将往届毕业生成为学院就业工作的丰富和宝贵资源的同时,让毕业生感受到母校的关爱,激发他们努力工作,不断完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同时通过毕业生良好就业质量提升学校社会知名度及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郑克俭,王作廷主编.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创新[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
[2]姚贵库.浅谈高校辅学员应具备的品质和观念[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2).
[3]周慧君,析刍议高职辅导员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2009,(3)
关键词:主体间性;辅导员工作;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003-02
一、主体间性的含义
“主体间性”一词是由英文单词“inter-subjectivity”翻译而来的,它还可以翻译为“主体际性”或者“互主体性”等。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德国精神现象学大师胡塞尔提出的,而后经过哲学家们的不懈研究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胡塞尔对主体间性理论进行了完整地阐述,他认为主体性意味着自我,而主体间性意味着自我共同体,包含着集体主义、互助互为之意。“主体间性”与“主体性”是不同的概念,具有不同的意义。作为“主体性”发展的新阶段,“主体间性”是各个独立主体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主体间或主体际的关系。哈贝马斯在其“交往理论”中提出了“互主体性”这一概念。他认为,主体性一定是在人际间的交往活动中生成的,而这种交往最终一定会转变为“交互主体性”。这是由于交往是人与人的关系而不是人与物的关系,人只有在广泛而有效的交往活动中,才能获得现实生活真正的意义。“主体间性”所展现的是一种各个主体之间相互融通、相互包容的关系,处在这种关系之中的各个主体都具有自身独特的人格,主体的特征在这样的关系中得到充分地展现。
我国也有很多学者在研究“主体间性”这一概念,其中以张耀灿教授的理解最为全面和透彻。他认为:(1)主体间性具有哲学本体论的意义,因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互依存是现实世界的客观现象;(2)主体间性是一种关系,即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主体间性不是把自我看成单个式的个体,而是看成与其他主体的共在;(3)主体间性是一种方法论,这种方法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方法,即对待他人要尊重、同情、设身处地将心比心,这也意味着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灵世界,让他人理解自己。
笛卡尔曾经提出“我思故我在”的思想观点,这为西方近代主体性哲学奠定了基础,同时,人的主体性与主体地位得到了确定。笛卡尔强调的是个人对自身以外的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这种思想体现在教育上,就是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最终必将造就“异化的人”、“单向度的人”。主体间性这一概念逐渐被引入到教育实践中,实际就是在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两个因素应该是互为主客体的关系,意在突出二者的联系性、统一性和协调性,这就与传统的主客体二分法相区别。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的好坏取决于两方面的主导因素,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辅导员工作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离不开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和共同努力。
二、当前辅导员工作中主体间性的缺失
(一)主体、客体二元对立模式明显
在以往的辅导员工作中,辅导员被视为唯一的主体,这也同时意味着,学生处于客体地位。辅导员往往比大学生接受了更高层次的教育,拥有相对较高的知识和能力,他们凭借自己在管理方面的权威,对学生进行思想和行为的改造活动。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的出发点,学生是主体加工的对象,是活动的终点。辅导员作为主体,总是优先于作为客体的学生。这种“主体―客体”思维模式,造成学生认知的片面化,使辅导员工作成效不理想。
(二)学生主体之间的交往缺失
“90后”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衣食无忧,自我意识很强,不太考虑别人的感受。他们特立独行、张扬个性,在团队中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表现自我,缺乏团队忠诚感。在以往的思想教育和学生工作中,同一教育活动中的交往大多仅限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而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反思以及工作实践中的交往则占少数。学生工作过多地追求一般号召和轰轰烈烈的形式,着重于实践建功活动,忽视了受教育者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三)辅导员工作主体单一,难以形成教育合力
目前的情况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多是辅导员自己在唱“独角戏”。大学校园里,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而主要由专业任课老师上课,辅导员很少授课,除此之外的专业课很难起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另一方面,学校的教学与管理被分割为互不相干的两个部门,两个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和沟通,因此很难发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在高校组织机构设置中,教学和行政管理都应该把育人看作是部门的首要职能。而现在高校中,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学生辅导员在忙完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之余,还在不遗余力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种情况下,大学生从辅导员这里获得的教育难以在其他大学生活中得到呼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无法形成一种合力,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也会因此大受影响。
三、辅导员工作的新思路
(一)转变观念,由管理者向服务者角色转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世界都在积极倡导独立和个性、尊重人性等,这些已然成为各个国家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如今的高校辅导员面对的是一群充满活力、思维活跃的在校大学生,因此广大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尽力避免以往简单育人方式,变指示、命令为帮助或者引导,要做学生思想政治上的引领者、学习和生活上的指导者,要将学生看作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客观个体,把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开发与挖掘作为工作的重点,切实维护学生人身和财产权益,了解并尽力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求。辅导员在工作中要自觉树立“互主体”意识,即辅导员和大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主体之间相互交往的关系,辅导员和学生都是主体,而知识、工作等才是客体,是需要双方共同面对的对象。双方的主体性由于客体的调节而得到充分发挥,并以主体间性为指导,不断地在思想层面上进行沟通和交流,在认知层面上进行更新与再认,最终形成共识,以指导大学生活中的实践行为,完成交往的全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辅导员日常工作。
(二)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搭建交流平台
网络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工具,学生们获取各种信息的途径也是通过网络。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也要具备基本的网络运用知识以及分辨、搜集、整理网络信息的理论和方法,主动了解并准确把握大学生的心理态势。通过网络和他人交流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因为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更自由地展现个性,还可以避免现实场景中的尴尬局面,他们也更愿意向一个虚拟的网络人物倾诉自己的心声。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立本班的QQ群、微博、微信群、飞信群等,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通过网络多与学生聊天,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情况。当然,网络媒体的创建及其功能的有效发挥,不仅需要辅导员全身心的投入,还需要辅导员们达到一定的计算机水平。网络媒体所传播的内容需要辅导员用情感来认真经营,时刻把握学生们的需求、爱好和兴趣,用爱和共感来与学生分享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网络媒体的建立是一个不懈完善的过程,需要辅导员与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效果,辅导员们自身的网络形象需要用爱、责任和个人魅力来塑造。
(三)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主体参与的体验
认识论和实践观认为,“社会实践是人的正确思想形成发展的源泉,是人的思想发展的动力,是人的思想认识的目的,也是检验人的思想观念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辅导员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组织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包括校内和校外两部分。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们走进生活、体验生活,首先,有利于强化认知,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增强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其次,有利于学生创新,在实践体验中,学生们会总结出新的观点,并将这些观点在实践中检验。因此,辅导员要经常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通过亲身看、做、悟,可以起到单纯说教所无法达到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此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彼此的认识,积极交流,相互传递信息,达到主体参与的效果。
(四)在师生群体中倡导自我教育法
“自我教育法”是指受教育者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对自我提出任务,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克服错误思想和不良行为,以提高和完善自我的一种教育方法。自我教育法具有自主性、创造性、主动性等特点。
自我教育是辅导员工作的内在要求。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与大学生是相互依存的两个主体。如果学生不了解辅导员,对辅导员工作不积极配合,那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很难有效地开展。同样,要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学生主体的信念和自觉行为,大学生就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辅导员工作中来,自觉地开展自我教育活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自我教育是个体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自觉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是个体实现自我发展目标而进行的自我培养活动。如今,教育的发展趋势正朝着国际化、现代化、大众化的方向迈进,自我教育也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只有加强自我教育,才会培养出全面而均衡发展的人,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符合时展需要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田九霞.试论主体间性诠释下的交往式思政教育[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2]张奎山.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体系构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月*日,我院召开职务犯罪预防中心领导成员及相关科室负责人会议,专门研究部署200*年的预防犯罪工作,形成共识,确定新一年预防犯罪工作思路。
第一,提高思想认识,继续牢固确立四个观念。
就是牢固确立预防工作要在党委领导下进行的观念。使干警充分认识预防犯罪是全党和全社会的一项长期的共同任务,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检察机关开展的预防犯罪工作是社会大预防中的组成部分。同时,要经常性地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等部门汇报工作,自觉接受他们的指导和监督。牢固确立结合检察职能开展预防工作的观念。这是法律监督性质的要求,要将各项预防措施贯穿于检察工作的各个环节,把预防工作落到实处。牢固确立人人都要抓预防的观念。做到人人关心、个个参与;责任明确、严格考核,确保预防工作任务的完成。牢固确立预防工作要讲效果的观念,通过采取多种预防措施,使预防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第二,调整机构设置,加大预防犯罪工作力度。
今年*月,我院已专门设置了预防犯罪科,有*名干警专司预防犯罪工作,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全院预防工作计划的制定;针对职务犯罪和未成年人犯罪的新情况,确定预防新举措;负责相关科室预防工作的检查和督办;及时总结和推广预防犯罪工作经验等。同时,我院对职务犯罪预防中心领导成员作了重新调整,检察长蒋宪平继续兼任预防中心主任;四位副检察长均兼任副主任。预防中心办公室设在预防犯罪科,由该科科长以及相关科室的中层干部分别兼任预防中心办公室正副主任,以加强对预防犯罪工作的领导。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德育 显性德育资源 隐形德育资源
高校德育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大的方面看,可分为显性德育资源和隐性德育资源。显性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得到了高校领导和教育工作者、班主任、辅导员的高度重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发挥了较好作用。隐性德育资源指创造活动所形成的各种因素渗透地、潜在地、内隐地、间接地影响受教育者的政治认识、思想意识、道德行为、心理素质、法纪观念等方面的一种教育过程。隐性德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未得到充分利用,是当前有关德育的重要热点话题。随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深化和改革,随着德育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随着教育现代化的趋势,重视并充分利用隐性德育资源促进高校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或近一个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或发展趋势。因此,我认为开发高校四大隐性德育资源,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选择。
一、开发教师和课程的隐性德育资源
首先应重视开发高校“两课”教师的隐性德育资源。“两课”教师应当具有坚定的信念、崇高的理想及明确的奋斗目标,应当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应当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应当诚实守信,具有较强的法纪观念,言必行,行必果。“两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权威者转变为知识的引导者和协商者,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创新者,由说教者转变为平等学习的倡导者,及时解决大学生思想认识中各种复杂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把以教材为“圣经”转变为利用课堂教学,综合利用讨论式、启发式,多媒体教学,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教学方式,让大学生成为德育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两课”教师要改变对学生教育效果的评价手段,将一次考试定成绩转变成为参考日常行为、平时表现等评定成绩,使评价的方式既符合实际,又多种多样。
高校教师还要利用各学科教学教材中的隐性德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同学科的教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各有千秋,各有特色,本身具有丰富的隐性德育资源,要充分发挥和利用这些德育资源,充分发挥各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从学生健康成长方面出发,使学生精神世界得到净化,受到洗礼,满足大学生的成才需要。
二、开发网络同辈群体的隐性德育资源
同辈群体是指同学之间、大学生之间的一种群体。同辈群体之间的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是对主流文化的有效补充。大学生同辈群体的亚文化有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与主流相偏离的成分。而亚文化对大学生群体成员道德行为起着规范作用,高校要引导同辈群体亚文化向积极、健康、有益的方向发展。大学生同辈群体是帮助大学生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方面,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伙伴。大学生之间的价值观念、道德行为、思想观念、言谈举止对道德教育、道德发展起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促进大学生的道德与认知及道德践行能力的发展。高校应该积极引导和协助大学生建立健康有益的同辈网络文化,引导大学生在社会主流文化的旗帜指引下建立正确的网络交流平台,不管是思想认识、价值观念,还是对当今热点和难点的评价、情感交流、思想碰撞都符合时代潮流、核心价值体系、民族习惯,使大学生在同辈网络文化交流中始终符合社会主流文化并和时代同步,得到智慧的启迪。
注意推广道德模范典型,发挥道德模范作用。教育和引导是正面教育最基本、最主动、最常用的方法。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榜样教育是可以通过无意识来进行的,因而它是教育中最早的,而且也是最有效的形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模范作用是巨大的,由于青年大学生普遍崇拜偶像,敬畏榜样,追随标杆,因此周围的榜样人物能对大学生起到教育和感化的作用。出于崇拜和喜爱,大学生会在潜意识中追随模仿榜样人物,因此应高度重视先进人物的示范作用。要把评选道德模范、先进个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优秀党员,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等先进人物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过程,要采取报告会、宣传板报、座谈会、校园媒体、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等形式大力宣传和弘扬榜样的先进事迹,学习先进事迹,发扬先进事迹,引导和利用大学生中的核心人物、新闻人物成为道德榜样。
三、开发校园文化隐性德育资源
校园文化是在校园内孕育、生产、发展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校园文化是高校合格人才培养的催化剂和助推器,具有深刻而又重要的意义和独特的功能。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建设优良校风、学风,培育教书育人优良环境的途径和手段,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深厚土壤,是实现高校发展目标的重要平台和支撑点。优秀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隐性的教育资源,既可以调动师生教和学的积极性,又可以凝聚成为优良传统、价值观念、人文精神,成为宝贵精神财富。
隐性的校园文化是通过整个学校环境,氛围、校风(教风、学风)所施加给学生的影响,起到教育作用。它主要通过物化形态和观念形态发挥着德育的教育作用。物化形态主要是校园建筑,如办公楼、实验楼、教学楼、食堂、宿舍楼、文化体育活动中心、校园道路、校园健身房、娱乐设施、校园美化绿化等。观念形态主要包括文化积淀、历史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这两种形态深刻而持久地陶冶着受教育者的情操、认识和行为。因而高校要十分重视各种建筑和道路的设计和布局,要重视美化、绿化校园,特别要重视校风学风建设、规章制度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既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受到教育,又要充分发挥隐性德育资源的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是建设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是指弥漫在整个学校校园的一种精神和文化氛围。它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集中体现和反映了学校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师生的共同价值观念、目标追求、道德情操和行为模式,是最富穿透力、渗透性的一种教育资源。高校要提升大学生品位,重视校训提炼和宣传,不断加强校风学风建设,体现以学生为本、学生时刻在我心中的理念,营造浓浓的、健康文明、蓬勃向上的校园精神,以启迪激励学生。由于学校精神环境是通过学校成员共同实践活动、并经历史的积淀和选择凝炼发展而成的,它所传承和倡导的道德价值和校园精神已流传并附和在校园内的各种环境因素及成员身上,而且赋予学校独特的个性魅力和品牌特征,从而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位学生都深受影响和教育。
高校要加强学校活动建设的领导组织和管理,通过课程设计与教学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传承优秀文化和特色文化。高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符合青年大学生特点的各项活动,丰富学生的大学生活。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不要只是热衷网上聊天、网络游戏。高校有责任对通宵上网、网络成瘾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输导,帮助这些学生走出误区。通过教研活动、学生班团活动、党员组织生活,逐步形成本校特色的文化特点,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新颖活泼、符合学生特点的文化活动,让大学时时拥有独特文化,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四、开发校园网络隐性德育资源
网络的一大特征是互动性。可以利用校园网互动性主动建设德育平台,为学生提供交流信息、倾诉衷肠的平台。要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利用互联网内容丰富、生动直观、交流互动、时空无限、联系便捷等特点,准确快速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关注大学生的热点难点和最现实要解决的问题,开辟学校道德教育与法纪教育的新天地、新空间。高校要把校园网络建设成为信息沟通、师生交流的主要阵地和平台,成为了解情况、凝聚人心、营造和谐校园、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高校应该建立德育网站,开辟和发展网络教育课堂创办网上交流互动平台,运用网络通讯工具,创设时空交流互动平台,进行对话、协商、讨论、沟通、答疑等德育活动,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实现心灵互动,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把网络道德的教育内容纳入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或计算机课程。增设网络道德教育课程,要鼓励大学生建立个人网页,培养和树立自信心,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思想实际和掌握的计算机技术知识,建立独具特色和风格的博客网页,不仅在网上推销自己,展示才华,扩大知名度,提高辨别力,提高综合素质,而且通过访问别人网页,在比较中增强自信心。要经常开展学生个人网页的评比活动,提高网页制作的水平,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隐性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尤其是文化建设,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淀才能达到。由于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迁,高校隐性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与时俱进。高校隐性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注重平时积累,在建设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
参考文献:
[1]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出版社,1997.
关键词:新医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必要性;改革;知识管理;信息技术
医院档案管理是以单位科室作为基本单位,对其日常工作中所涉及的工作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和保存,实现管理服务机制。医院档案管理的主要对象就包括了文书档案、基建档案、病历档案和人事档案等等。可以说,医院档案就是医院的无形财产,它真实记录了医院在临床诊治、学术研究方面的实践理论内容,也是医院历史发展的宝贵见证。尤其是在社会对医院医疗服务及建设提出更高要求的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就显得更加重要。
1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实意义
客观讲,医院档案资料是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向前发展的重要依据,所以医院有必要强化档案管理,这直接涉及到医院未来发展的各项计划决策、工程合同、财务审计数据,也包括人事资料及会议记录等等。管理这些高参考价值的档案资料,一方面能全面提升医院各个部门在各个方面的管理水平,一方面也能大力推进医院自身的文化体制建设,反映医院财务收支的实际状况,同时达到监督医院经营状况的作用。
在倡导信息科技化发展,普及新医改环境的今天,医院档案管理的改革就势在必行,这也是医院自我调整管理运作机制的良好契机。在这种背景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就已经凸现出来,借助合理的机制规划、丰富的知识管理导向以及高科技技术来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奠定基础,使医院始终保持在正常、高效的运营轨道上,也是医院在新医改环境下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1]。
2 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新思路
新医改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提出更多要求,也带来更多机遇与可能性,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朝多元化方向发展,这也是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本文认为,新医改下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应该突出创新特色,走个性化道路,除常规的以工作机制改革为主的档案管理思路外,还应该多从先进社会发展需求和医院发展方向来寻找突破口,另辟蹊径,走个性化管理道路。
3 基于知识管理导向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改革思路
知识管理是对医院档案管理及其业务领域所有知识的集中汇总,它展现了一个系统复杂的管理过程,这就包括了对知识的收集、整合、应用和保存。知识管理就是基于知识创造、贡献与共享这一套完整机制来提高医院档案管理的知识应用水平,促进医院和谐发展建设。知识管理迎合了现如今知识经济型与网络信息型社会高速发展,在管理工作中求新求变的重大特色,它针对医院这样一个知识密集型组织为核心,将知识管理导向引入到医院档案管理环节中,形成化学反应,希望以医院档案作为知识资源,构建新医改下的全新档案管理模式。具体来说,基于知识管理导向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4点。
1.构建档案知识管理人员制度
以知识管理为基本导向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首先要以人为本,围绕人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因为是人的知识能力决定了医院档案管理的应用程度和应用水平。所以首先要基于知识管理理论来培训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者,其培训内容就包括了医院档案信息系统的操作理论与实践学习、医院各科室部门日常工作资料的信息挖掘学习等等。再者,培训过程也应该强调和督促档案管理者要主动与临床科室、职能科室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以便于更快更准确的获得第一手数据信息资料,进而做到第一时间形成医务档案,保证医院档案管理的流通性。
2.构建医院名家名医档案体系
医院除这些实际存在的医务档案以外,还有隐性知识,它存在于医务工作者的头脑中。所以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应该充分挖掘这些隐性的知识资源,让他们也成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改革过程中的新内容,即建立医院名家名医档案体系。可以说,这部分档案管理工作非常生动,它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也是传统医务档案所无法比拟的。因为这里就包括了名家名医在医疗实践活动、真实病例中所总结的诊疗经验,在医学学术研究中所总结的宝贵理论等等。所以医院应该在日常工作中多多收集这些名医名家在行医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效资料,归纳提炼他们的个人观点、医疗技巧和经验,同时将一些可能并未开发出的隐性知识同时挖掘出来,就比如说某些名医名家在会诊过程中对病人的口头建议、他们所撰写的诊断病历等等,将这些资料编撰成册,然后保存于医院档案管理中心,日后供医学学术研究或者供年轻医学学者学习。
3.构建数字化知识管理体系
基于知识管理的医院档案管理也应该走信息技术路线,构建数字化管理体系,逐渐向全面信息化管理机制发展。在新医改环境下,医院的所有文件、档案都应该以互联网作为主要工作交流平台,以数字化技术为主要路径,将传统档案扫描技术转化为数字化,逐渐形成新一代医院档案知识管理体系。同时,也要实现医院档案管理的有效分类,主要分为档案信息综合管理与网络信息共享两大部分。档案信息综合管理主要基于各部门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归纳,而网络信息共享则实现了部门之间信息的有效交流,这也正符合了目前新医改背景下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新要求,那就是全面、快捷、合理有效的构建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体系,实现科技与传统管理模式的相互有机结合。
4.构建档案管理模块
医院档案管理模块也是基于知识管理系统所构建的,它是在医院档案库中所形成的分支知识库,其中就包括了医疗电子档案、医学图书期刊、临床医务规程规范等等。这其中涉及了医院的大部分医疗事务,同时档案管理模块也发挥了医院对电子档案整合的技术优势,实施了各个部门、各个医疗科目的有效分类,使医务电子档案管理模块在医院的医疗服务中发挥巨大作用。以主题知识库为例,它就作为医院档案的知识地图出现,它基于医院综合档案构建,并且由医务工作者和档案管理者进行了系统化梳理分类,它基本实现了基于知识管理的横向纵向交叉关系,使医院的各类档案在逻辑上被组织联系起来,形成了全新的知识资源体系,供各个医疗部门共享[2]。
4 基于法律基础的医院档案管理电子安全机制
信息化之于医院档案管理的真正意义还在于安全性,基于法律法规的医院档案管理电子安全机制构建也是必不可少的。举例来说,应该为医院档案管理构建入侵检测防御系统,它被设置于医院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数据存储设备前,当有网络入侵状况发生时,即使攻击源头在任何位置,入侵检测防御系统都会报警将入侵信息汇总传输给数据中心,确保对可以访问业务的监督检查。为此,医院应该设置基于网络入侵防御的专业硬件设备,例如IPS( 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计算机防御系统或者专业防火墙,基于它们来构建网关病毒防御体系,实现对自身数据的实时检测与有效保护,同时也确保数据共享的安全性,做到以法律法规为基本原则的双向智能技术保护[3]。
5 总结
综上所述,基于新医改背景下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应该走多元化、全方位发展路径,在保留传统优秀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也要创新意识思路,结合新医疗业务发展理念和信息化时代来创建新管理体系及系统模式,为医院档案管理提供更有效保障,进而实现对医院档案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芹.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方法[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2):150-150.
关键词: 独立学院学生工作 国外模式 创新思路
独立学院作为国内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学院内部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水平和思想政治教育素养方面责无旁贷。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独立学院是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民办成分、私立性质较强,但是与公办高校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围绕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来培养人才的。独立学院介于二本与大专之间,学生录取是低门槛高收费,大部分学生家庭条件优越,接触互联网较早,过早地被网上虚假信息、不实信息所侵蚀。因此,在对独立学院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时的难度要比一般的本科或高职高专院校难度要大很多。特别是现阶段,如果不借鉴国外发达国家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先进经验、故步自封,则很难应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给独立学院学生工作带来的新难题和新挑战。
一、国外学生工作的管理体制和模式以及特点
西方大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建立的“Academy”,它主要教授哲学、数学等科目,这被认为是欧洲大学的先驱。近代西方大学的雏形形成于十一世纪到十二世纪之间,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西方高校能够不断地吸收和借鉴别国先进的经验,再经过本土化后逐步融入到自己的办学理念中,由此高校学生工作便应运而生,其后一步步地不断完善体系,使其逐步规范化和专业化。现将国外学生工作的管理体制、模式和特点作如下归纳分析。
(一)西方高校学生工作体系与模式。
西方发达国家的学生工作与国内学生工作不同,它侧重于学生服务工作。“二级管理体制”在国外学生工作体制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但不同于国内高等院校的二级管理体制,它的二级之间没有隶属关系,不存在校级领导院系一级或者是管理院系一级的说法,二级之间独立开展工作,以相互分工合作的形式依存。学校一级的学生工作部门不直接参与学生的管理,而是主要在学校一级的学生事务委员会负责学生管理服务工作政策和战略实施的把握与研究,而且有学生代表直接参与其中,更有利于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的开展及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国外高校也不像国内高校一样有专门负责党建和学生工作的书记,在院系一级,学生事务管理与服务工作由院长或系主任负责,除此之外全是兼职人员参与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没有专人负责学生管理工作。但是,他们为每一个学生安排一名导师,类似于国内的班主任负责学生的学业生涯规划和专业辅导工作。还会安排有牧师之类的教辅人员,类似于国内高校的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他一些与学生个人成长发展相关的事务。
西方高等院校最初的学生事务是因高等院校注重学术和科学研究的改革,由学术事务派生而来的,起初没有明显的界线划分。伴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高校人数的增多和生源的多元化产生许多与学术事务不相关的事务之后,专门从事学生事务管理的部门和机构及相关工作人员才应运而生。主要是以学生服务和学生发展两种模式为主,学生服务包括学生住宿安排与管理、课外活动的组织、健康关怀以及指导生活和咨询服务等;学生发展包括职业生涯辅导、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指导和道德监督等方面。学生事务管理模式还还可以细分为被动反应模式、优先练习模式、主动服务模式和积极应变模式,最终的主题都落实在学生。
(二)西方高校学生工作的特点。
1.学生工作法制化特征明显。
西方国家的法制化程度比较高,公民崇尚法律,不仅遵守法律,而且充分利用法律来维权,高校学生也不例外。高校在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时会充分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对高校学生的权利、义务、责任界定细致明确,这样学生就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一旦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将会担负什么样的责任;同时又有一套完备的纪律监督和申诉、仲裁系统来保障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充分保障了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2.尊重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在西方国家的高校中一直将学生视为学校的主体、学校的主人,因为高校一切工作和活动的开展都是在围绕着学生进行的,没有学生高校就无从谈起,并且学生交费上学,要求学校应该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服务,明确服务学生的意识,将学生的成长放在中心位置,从新生入学教育到毕业生就业各方面的工作上均为学生提供高效的服务。
3.科学性、专业化的培训工作体系。
西方国家为了满足高等教育中学生事务工作的专业化要求,针对从事学生服务工作的人员构建了一套科学、专业化的培训工作体系。学生工作人员在入职之前都会经过岗前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围绕着高等院校学生常见问题展开,而且内容不断更新,以适应学校发展的要求,只有培训合格取得上岗证才可以从事相关工作,并且在入职一年内,每周都要接受一次专业培训。之后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也要按要求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工作,针对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在培训过程中可以展开讨论,以便获取帮助或为其他同事提供相关处理意见和经验。除此之外,相关的州或郡都有大学设立学生服务相关专业,内容涉及学生冲突的调节、学生发展理论、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等方面,以便为学生事务工作培养专门的人才。
4.多元化与职业化的学生工作团队。
西方高等院校随着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教学科研工作,使得教师的主要精力集中于学术事务上,学生事务从他们的工作中逐步摆脱出来,从而促成了职业化的学生事务管理人员队伍的形成,这一队伍与前期的学生导师形成了学生工作队伍专兼职并存的局面。同时,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在校生规模的扩大和生源的多元化,仅靠单一化的学生工作队伍已难以应对新问题和新挑战,针对这种情况,西方高校将学生事务工作分工越来越明确而且职责越来越清晰,对相关的职业化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在人员选拔的过程中,除了会操作使用基本的计算机办公软件、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以外,对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有明确的要求,以便于多元化和职业化队伍的形成。
5.学生在学生事务工作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在西方国家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并且在其中起到主导作用,高校学生会主席和学生会主要学生干部都是由在校学生选举产生,专职从事学生事务管理和协调,有薪资报酬,学生会财务独立,来源于市政府或州政府与学校。学生会与学校的职能部门处于平级地位,是相互合作关系,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学生会主席代表学生提出诉求、发表意见和建议,参与到学校各委员会的会议、讨论和决策中,并定期与学校高层管理人员会面,对于学生事务管理和学校发展有发言权。
二、国外高校学生工作模式与特点给国内独立学院学生工作带来的启示
独立学院是国内高等教育的新兴产物,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属于公益性事业,目前全国有300多所,广西有9所独立学院。独立学院在我国的发展起步比较晚,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完善的学生管理工作体系,大部分是照搬母体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但是随着独立学院规模的扩大和生源数量的增加以及生源的多元化,以往的学生工作管理模式根本不能适应独立学院的发展需求,因此独立学院必须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在此借鉴国外发达国家高等院校的学生工作管理模式和特点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国内独立学院学生工作提出新的思路。
(一)学生工作状态应由“保姆”向“经理人”转变。
独立学院由于兴建时间比较短,许多部门的职责分工相对模糊,使得独立学院中与学生相关的事情全由学生工作人员来负责,辅导员由此变成了“全职保姆”。随着近年大学城由城市向郊区的迁移,许多独立学院地处城乡结合地或城市的新兴开发区。这一地带距离城市中心较远、周边设施不完备,而且学校的硬件设施配套不完善,学生的课余生活较为单调,有些学生精力过于旺盛,无法正确利用过剩的精力导致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一旦出现问题,辅导员只能哪里有情况就往哪里冲,工作很被动,成效不大。伴随着独立学院的规模扩大和生源数量的增多,如果辅导员还像保姆一样地工作,就会对本职工作失去信心,出现工作倦怠。所以,在此提出的学生工作状态由保姆向经理人的转变。
在管理学中,“经理人”被定义为“对其他人的工作负有责任的人”。将经理人一词引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中可将其定义引申为“对所负责年级学生成长发展负责的人”,改变以往被动的学生工作状态,为学生提供服务,但同时肩负起管理和教育的职责,特别是在国内,辅导员还要担负起思想政治教育的重担。所以学生工作人员要学习经理人的高瞻远瞩、预见性及把控全局的意识,经理人要充分调动手下各个部门员工的积极性,学生工作人员就要充分调动起学生干部的积极性,使自己从琐碎事务中解脱出来,真正开展思政教育、管理和相关的服务工作,有时间梳理工作才会找到工作中的兴奋点,从而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二)学生工作模式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国外高校将学生工作称之为学生事务,也有用学生支持、学生服务等词来表达这一含义的,他们趋向于通过提供服务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而国内的学生工作则更侧重于学生管理,很少将学生工作与服务联系在一起,与国外相比我们这种学生工作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成才。因为,在学生看来管理者与服务者的角色是不一样的,国内教育的“家长制意识”较强,学生在学校面对老师或者是管理人员往往存在敬畏之感,感觉老师就是权威,讲的都是正确或者是不可反驳的,因此,交流起来就会存在代沟,很难去正确表达内心诉求并提出内心的想法或建议。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来说,也存在这种现象,年龄越大这一意识越强,这是学生工作偏向于管理型带来的弊端。所以,国内高等教育中的学生管理工作一定要向西方国家学习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特别是独立学院的学生工作一定要加强学生服务工作的比重。独立学院的学生大部分来自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甚至部分学生家长是单位或部门领导,从小娇生惯养,自我意识较强,缺乏服务的意识,如果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学生工作侧重于服务,学生受到服务意识的熏陶,可能会给其人生观的改变产生积极的影响,从侧面对学生进行了正确的三观教育。
(三)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工作的中心是学生,不管是学术事务还是学生事务,都是围绕着学生开展的,如果得不到学生的支持和积极参与,高校的工作将会是被动的、徒劳的。国外高校很注重学校事务中学生的积极参与以及学生作用的发挥,他们在学校各委员会中安排学生助理参与到实际的部门工作中,并给予一定的薪资报酬,学生会主席代表学生参与到各委员会的会议中,代表学生发表意见和建议,有权利对学校的意见、安排提出反对和质疑,学生所提意见也会得到重视和采纳。根据我们国内实际情况,想要达到西方国家高校中学校事务学生的参与度是有一定困难的,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折中的办法。即在国内高校试点将与学生管理和服务相关的工作单列出来,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其中,并在其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因为只有学生最清楚他们需求是什么、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最终有利于学校的发展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例如在班级管理中,我们曾做过实验,从同一专业高年级中挑选优秀学生到低年级的班级中作班级辅导员助理,将其算作系部学生工作的一分子,与辅导员一样参与到系部的学生工作例会中,协助辅导员处理班级琐碎事务,帮助辅导员做好新生面对大学生活的适应工作,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提出解决方法和处理意见,身为学生又兼任辅导员助理,提出的意见和想法,既有利于学生又从管理者角度出发思考,最终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永山.英国高校学生事务专业化发展及其启示[J].高教探索,2008(5):68.
[2]余开业.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建设及启示[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3):135.
[3]杜学元,王小红.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一版.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班主任 管理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12.034
Practice Explor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Head Teachers' Work New Ideas
XIONG Qian
(Zhejiang Economics & Trade Polytechnic,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Abstract The author as a head teacher concludes that "a main line, two armrests, three keys" ideas, and actively work in practice throughout the clas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briefly explores new ideas of some actual cases of class work.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headteacher; management; practice
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和组织者,对一个班的学生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在班集体中发挥主导作用。作为担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 指导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班级导师,班主任工作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育人的质量。因此,班主任管理和教育工作应针对学生的特点来开展,把握工作重点、讲求工作方法,才能管理好班级。笔者自2013年起,担任了本校文秘专业两个班的班主任,在此期间,通过努力探索新时期管理育人的规律和方法,总结出“一条主线,两个扶手,三把钥匙”的工作思路,积极贯穿于班主任工作实践中,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文秘131班获得学院“文明班级”荣誉称号,学林雅苑1号楼902、905寝室分别荣获“中国大学生百炼之星”二等奖和三等奖。笔者结合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实际案例作简要探讨。
1 牢牢把握“爱字当头,严在其中”的主线,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风
“严字当头,爱在其中”是以往班主任管理的核心理念,然而,随着自我意识越来越浓厚的90后学生进入大学校园,“严”与“爱”的份量逐渐发生了变化。学生不再以老师的意志为转移,班主任如果用压制或强行的手段去要求、约束学生,不仅得不到正面响应,反而会遭致学生的集体对抗。班主任需要放低姿态,主动了解并接受90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思维方式,成为学生认可的朋友,才能真正发挥教育引导作用。“爱字当头”,主要从细节上去关心爱护学生,给他们以师爱的温暖。坚持与学生多谈心,通过谈心全面了解到学生的家庭、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充分利用班级QQ群作为交流平台,经常表现出关爱之心。当节日来临时,向他们送去祝福;天气冷时关照他们多穿衣服;学生生病了主动表达关心问候。甚至要习惯跟学生聊他们感兴趣的一些话题,比如一些综艺节目、影视节目的观后感,还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使用90后流行的时尚语言,以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当然“无规矩,无以成方圆”,班主任管理除了爱,还要体现出“高标准,严要求”。在日常管理中,笔者首先给学生讲明学院的规章制度及日常行为规范,针对班风特点作细致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做到心中有数,并告诉学生这是必须做到的,没有折扣可打。全年两个班均未发生大的违纪事故。对个别旷课的学生,在了解情况之后,在耐心劝导的同时告知后果,有效地防止了学生无故旷课现象的多次发生。针对学生上课玩手机现象,笔者也给予了高度重视,除在班会上反复强调外,还多次进行教学巡查,一旦发现有学生违规立即给予严肃批评。2014年12月,全省中职文秘专业教师技能大赛在学院举行,笔者安排了文秘132班14名学生参与接待工作,她们的文明素质和热情态度赢得了参赛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高度赞誉,富阳职业高中的邱老师说:“把我们的毕业生放到你们学校来深造,我们最放心!”
2 以班干部和寝室长作为协助管理的两大“扶手”,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的实效性
大学班主任不同于中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大学生有独立的思考习惯和行为方式,并不乐意班主任事无巨细地横加干预。另外,文秘专业绝大多数是女生,男老师担任班主任也存在一定的客观障碍。在很多情况下,笔者必须积极借助班干部和寝室长作为协助管理的两大“扶手”,通过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和特殊情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而班干部和寝室长就犹如班级的火车头。跑在前头,起带头作用;放在中间,起骨干作用;排在后头,起推动作用,真正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实效性。比如文秘131班一位班干部反映,某寝室6名同学发生了三人对三人的分裂,互相对立,互不相让。得知此事后,笔者及时联系该寝室的寝室长了解情况,原来都是一些生活小事逐渐积累形成的矛盾,笔者于是主动担当起了“老娘舅”,帮她们及时化解矛盾,通过调解有效地缓和了她们之间的关系。
3 用三把钥匙解开特殊类型学生的心锁,营造和谐乐观的班级氛围
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焦虑、恐惧、神经性忧郁和情感危机等心理障碍所引发的大学生恶性事件更是触目惊心,给学生个人及其家庭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对社会和学校都产生了负面影响,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这些特殊群体是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如果班主任在开展工作时不掌握情况,有问题的苗头显现时未能及时发现并给予关注,势必很容易产生严重后果,也会对班级工作开展造成很大的阻碍。笔者在日常管理中,重视对特殊群体进行全面摸排,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笔者将其比喻为用三把的钥匙打开三类不同特殊群体学生的心锁,使他们尽快摆脱心理阴影,在身心健康的环境下追求自己的理想。
第一把钥匙打开的是“学历失落型”学生的心锁。一些学生因高考失利未能考上本科院校,一些学生因填写志愿出现问题,导致上了本科线却未被录取,他们从进校开始就带有明显的失落情绪。针对上述情况,笔者一方面通过面谈交流或QQ聊天的方式,向有志于专升本考试的学生传递各种重要信息以及学习方法。文秘131班一位同学一心想报考幼师专业,但笔者在了解到幼师专业不是文秘专业专升本的对口升学专业时,及时告诉她这一情况,让她尽早作出专业选择上的调整;另一方面针对因未被本科录取而有些自暴自弃的学生,笔者采用耐心劝导的方法,告诉他们学历并不是衡量能力的标准,鼓励他们振作精神,及时做好成长规划。
第二把钥匙打开的是“家庭贫困型”学生的心锁。笔者所带的两个班有8名学生来自非常贫困的家庭,她们因此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很多同学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流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对这些学生,笔者采取了谈心的方式和鼓励的手段,让她们积极乐观地融入到班集体之中。文秘132班的马缀退淄Ф际瞧独幸淮畏⒍绦潘迪氩渭友г禾粽奖匆荡笕收吒枇巳惹榈墓睦⒆栽柑岢鲎鏊堑闹傅祭鲜Γ胨嵌啻谓薪涣鳎职咽值刂傅妓侨绾窝√猓绾巫龊貌呋椋绾瓮怀霾呋拇匆夂褪敌В怂呛艽蟮钠舴。014年4月,文秘132班学习委员因个人原因提出辞职后,笔者有意将这一重要的班委职务交给孙淄А?蓟沟P乃辉敢猓峁词撬廊坏亟邮芰搜拔瘢⑶乙恢弊龅煤艹錾玫搅巳慰卫鲜腿嗤У囊恢潞闷馈?
第三把钥匙打开的是“情商欠缺型”学生的心锁。这类学生主要是因为优越感过强或自卑感过重,游离于集体之外的学生,也包括一些情绪波动大、心理脆弱、价值取向迷茫的学生,尽管人数很少,但一定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因为他们是心理问题高发的人群。笔者首先通过侧面了解来掌握情况,做好记载。然后,只要有机会就多与他们谈心,帮助他们调整好心态,适时适地对他们展开情感教育、心理适应和心理动力教育。文秘131班一位同学,在奖学金评定期间突然用QQ给我发了一条极不礼貌的短信:“凭什么我没有奖学金?”这看似平常的一个举动引起了我的高度关注,笔者在回复他时,除了告诉他奖学金评定的基本要求,同时也跟他分析了存在的差距,并鼓励他努力,争取下一学年能拿到奖学金,他在得到笔者的回复后,意识到自己的鲁莽,并主动、诚恳地表达了歉意。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门永远钻研不完的管理艺术,不断更新工作思路,才能找到解决学生各种问题的方法。班主任对自己的学生付出了多少,就会得到多少的回报。当然,这种回报往往以满足感、成就感作为呈现形式,其价值是物质回报所无法比拟的。
参考文献
[1] 李立红.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技巧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9(4):102-103.
【关键词】医院宣传工作 思路 成效 浅谈
随着当前医患矛盾的日趋加剧,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特征逐渐变得显著,人们接受信息的自主性、选择性、判断力增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任务尤为重要。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需要通过新闻宣传的方式,进行正能量的宣传报道。它不仅成为医院对外展示的“名片”,还能增强医务人员的凝聚力。因此,医院宣传工作引起越来越多医疗单位的高度重视。针对新形势下如何认识和做好医院宣传工作,已成为医院宣传工作者感兴趣的话题。我院通过不断探索实践,总结出一套独特的医院新闻宣传方法。
一、医院宣传工作的特点和作用
(一)医院宣传工作的特点。
医院宣传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向社会传播医疗服务信息,展示医院风采、树立医院形象的一项重要工作,医院宣传必须保证信息的客观真实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医院不仅要一如既往地抓好对内宣传,同时更要重视抓好群众所需求、喜闻乐见的对外宣传内容。并将此宣传内容和宣传形式成为医患、护患、医院与外界交流的平台,通过宣传让群众更加及时地了解医院各方面工作情况,真实地反映医生的职业精神,从而为更好地开展医疗服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医院宣传工作的作用。
1.新闻宣传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新闻宣传工作对于医院良好公共形象的塑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容,因此,医院新闻宣传工作应从医院实际出发,结合不同时期医院的工作特点,进行专题策划,?从而将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理念进行充分体现和展示,提高全院职工的凝聚力,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2.新闻宣传是展示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的一种方式 医院中的每一个医疗信息都与患者的生命健康密切相关。及时、宣传医院新技术、新项目,使更多的群众了解医院的最新医疗动态,更好地方便群众就医。例如,我院在纸媒上定期以患者问答、专家科普知识普及、多发病常见病的讲解等形式宣传,取到了非常好的社会反响,经常有患者拿着报纸来医院咨询就诊。
3.新闻宣传是打造职工精神文明建设的舆论阵地 医院新闻宣传在做好对外宣传的同时,更应加强医院舆论阵地建设,做好舆论导向,不仅对医务人员进行医德教育外,也要充分利用宣传媒介,将医德医风建设所取得的成果传播到社会,将医院不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行业新风及对医疗卫生事业做出贡献的专家大力宣传报道,有利于树立职业精神,?提高社会满意度。
二、我院创新宣传工作的途径
医院宣传工作要遵循“五位一体”的宣传战略,即电台有声音、电视有图像、网络有网页、报纸有文章、路边有标识,积极创新多种途径的宣传方式,打造医院新闻宣传的主阵地。
(一)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媒介的作用。
1.充分发挥院报的作用。借鉴报刊的形式、内容及质量,及时将医院的“三重一大”事情及最新诊疗信息等通报给全院职工、患者及家属。
2.利用宣传栏、宣传展板等开展全方位宣传。及时更新宣传内容和动态。利用宣传展板重点介绍医院的品牌项目、仪器设备及知名专家。
3.通过编印相关疾病手册。让广大患者及家属了解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诊疗及预后。我院内分泌科针对广大糖尿病患者设计一本《糖尿病病友手册》,包含专家团队介绍、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药物饮食及运动干预措施等,受到广大患者及家属的好评,还定期开展糖尿病患者的小型运动会,给他们提供健康的活动平台。
4.加强与传统媒体宣传的合作力度。选择重大节日、时政信息和医院开展的各类活动进行宣传。与张家口电视台合作《相约健康》,以电视直观的特点多视角、访谈、全程跟踪的制作形式向广大患者传递健康、了解健康、拥有健康。三是运用通俗易懂,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医疗保健知识进行广泛宣传,如与《张家口晚报》合作的栏目《一附关爱您》,在每周二第12版,宣传报道季节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宣传期间,许多市民拿着报纸来医院进行询问就诊,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医学常识,同时也让广大市民对我院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5.注重拓展网络医疗市场。在做好报纸、电视宣传的同时,也开始尝试运用互联网进行新闻宣传,加强与张家口新闻网的合作,开展网上形象展示、预约挂号等服务,一段时间以来受到了广大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的赞誉和好评,有效缓解了挂号难、看病难问题,提升了医院的服务能力。
6.成立出院患者电话回访中心,并有专人负责。开通“回访热线”,对出院患者进行定期回访,听取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及建议等。
(二)创新医院宣传内容。
1.以职工文化活动为载体,推进医院新闻宣传新局面。我院近年来以开展职工文化节活动为内容,营造和谐氛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男子篮球比赛、长跑比赛、护理礼仪展示、书法表演、演讲比赛、征文、学术交流、医学年会等活动。通过两年一届丰富多彩的医院文化节的举办,展示职工奋发向上、充满活力的精神风貌,积淀了深厚的医院文化;通过组织职业培训、技术练兵、业务竞赛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员工医疗技术水平,展现医院内部团结和谐,亲如一家的温馨气息。
2.积极开展科普宣传,以重大节日策划组织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公益活动,如“服务百姓 健康行动”,“送健康 送文化 送医送药送温暖”等,结合糖尿病日、爱耳日等,到社区、县乡举办咨询、讲座、义诊活动,将科普宣传知识传播到千家万户。
3.专业有特色科室有专长的宣传。加大对专家、教授、学科带
头人的宣传力度,努力宣传他们的临床经验、科研成果、特殊病例治愈方法等,不断提升专家的社会知名度,从而推动医院学科建设。
4.新技术、新项目的宣传。将医院具备的有特色、有创新的新项目,新技术,新疗法,及时向社会推介,扩大患者知晓率。
5.医德医风、优质服务的宣传。大力宣传医院正能量,树立广大职工良好的医德医风,积极倡导医务人员服务意识,激励他们的职业精神,从而赢得患者的信任和认可,促进和谐医患关系。
三、加强医院宣传工作的保障
(一)领导重视 我院领导充分认识宣传工作的重要性,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本院宣传工作者进行业务培训,并坚持宣传部门抓、大活动亲自抓的工作作风,使干部职工在做好医疗服务工作的同时,全院上下形成了网络健全、责任明确、人人动手、个个参与的宣传工作氛围。
(二)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宣传队伍提高素质 通过各病区和处室的遴选,我院逐步形成一支自上而下的宣传队伍,保证宣传工作的有效性。为加强这支队伍的建设,医院宣传主管部门通过培训、学习、实践等诸多方式对其进行建设,力求达到专业精、业务强、作风硬、效率高的队伍,确保医院宣传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
(三)加大投入,完善宣传奖惩机制 我院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宣传工作的资金投入,为宣传工作配备摄像、照相等设备。同时,在宣传队伍中引入激励机制,采取物质和精神奖励的办法激励宣传队伍做好宣传工作,将宣传工作取得的成绩与年终评优、职称晋升、职务晋级等挂钩,在宣传队伍中形成争先创优的氛围。
(四)加强同外界联系 主动联系外界媒体、单位及个人,通过开展行风评议活动,让社会增进对医务人员职业的特殊性,取得认同和理解,争取成为医院同社会、患者沟通的桥梁。同时,采取公正客观和谦虚谨慎态度,改善医患关系,对病患的投诉建议做到最短时间得到完满解决,将医疗纠纷消失在萌芽状态。
四、我院宣传工作的成效
近年来,随着医院宣传工作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医院新闻宣传工作越来越科学化、规范化。通过通讯员自下而上的信息上报―宣传部整理―领导审核等工作环节,逐步形成了人人参与宣传、各临床科室各展所长,科有特色,业有所长的良好局面。此外,医院全年新闻报道次数逐年提高,为医院树立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同时,通过正面新闻的频繁报道,健康类的咨询解答等宣传形式,更加贴近群众,为患者方便就医提供了良好平台。
总之,医院宣传工作要不断适应时代的需求,紧紧围绕医院中心工作,牢牢把握宣传导向,扩大宣传工作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为医院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刘爱澜,谌洪亮.新闻报道在医院管理中的几点思考[J].新疆医学,2011(41).
[2]杨敦干,徐琨,段文利.内聚人心 外塑形象―北京协和医院新闻宣传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院,2014(5).
[3]王玉玲.浅谈医院新闻宣传的重要作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9,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