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教育范文

文化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教育

第1篇:文化教育范文

关键词 多元文化教育 本土化 困境

中图分类号:G520 文献标识码:A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China

ZHANG Yanping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Urumqi, Xinjiang 830054)

Abstract Research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education ideas, to explore localized so far, mainly through the five stages. The article related to the core concepts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minority education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 local curriculum and other issues were discussed, and proposed the current lack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research exists in some areas.

Key wor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local; dilemma

1 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基本历程

本文按照多元文化教育在我国的脉络发展,将多元文化教育研究在我国的基本历程分为五个阶段:

1.1 概念介绍阶段(1993年-1996年)

这一时期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主要特征是对国外多元文化教育概念、方法等基本理论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落实过程中,多元文化教育格局逐渐形成。因此,这一时期的研究相对自由、社会比较和谐,这都为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外部环境。但我国对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才有学者陆陆续续对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介绍。

这个阶段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对国外多元文化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做了初步介绍。如万明钢(1993)的“论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演变及其对课程改革的影响”,①王鉴(1994)的“当代西方国家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几种认识”,②谢宁(1993)的“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两本书的介绍”③等文章分别就国外多元文化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初步介绍。主要包括西方国家多元文化教育兴起的背景、历史线索、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理论范型和实践模式等内容,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维空间。

1.2 理论渗透阶段(1997年-1999年)

随着多元文化教育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这个阶段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主要特征是除了继续介绍国外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之外,开始逐渐向我国少数民族教育领域渗透。以王鉴(1998)的“多元文化教育论纲”,④滕星、苏红(1997)的“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一体化教育”,⑤滕星(1998)的“民族教育概念新析”⑥等文章都开始思考如何将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与我国民族教育、多元文化课程建构、女童教育、贫困儿童教育等一些实际问题相结合,在明确了国外多元文化产生的背景与我国民族教育的背景存在差异的基础上,开始思考如何将国外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与我国的国情、区情结合起来,厘清中国民族教育中的一些认识,促进中国民族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1.3 理论拓展阶段(2000年-2008年)

在进入新世纪以后,对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也呈现出一种逐渐升温的状态,这一阶段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主要特征是更加全面、深入,开始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践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如苏德(2008)的“少数民族多元文化教育的内容及其课程建构”,⑦阿娜(2007)的“浅谈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下我国民族教育的改革”,⑧吴永忠(2003)的“略论民族教育本土化与多元文化教育”⑨等文章分别对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女童教育、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教学领域等实践问题进行了探索研究,致力于实现多元文化教育的中国化、本土化,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1.4 批判反思阶段(2009年-2010年)

这个阶段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主要特征是开始对多元文化教育研究进行批判反思。在进入新世纪之前我国多以分析总结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的历史经验为主,而缺乏对自身理论的建构。但经过近十年所有学者的努力,我国介绍国外的论文与自身建构的论文数之比由新世纪之前的3:1,发展到现在的1:2,可以说这是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取得的进步之一。虽然介绍国外的理论与实践是我国发展多元文化教育必不可少的程序之一,但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要联系我国国情和具体情况,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文化教育。

1.5 本土化阶段(2011年-至今)

我国的多元文化教育在经过一系列的批判反思之后,开始进入到本土化研究阶段。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不仅能够彰显各民族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而且各民族文化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范(2011)的《多元文化教育对我国发展的意义》,⑩钱民辉(2011)的《略论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等文章都肯定了多元文化对文化的重要性,虽然不同的文化所展现出价值和表现形式不同,但不同文化之间是没有优劣之分的。因此在提倡多元文化教育的同时,也要注意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使得我国的多元文化教育能够适应并融入不同地区的文化中去,更好地实现多元文化教育的本土化进程。

2 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困境

我国是拥有 56 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虽然民族成分不同,文化多元,风俗习惯各异,但大家都和睦地共处于华夏大家园,形成一个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团结的民族大家庭。多元文化教育是为了满足、适应不同文化需要的人,在同一地区享有平等交流、教育的机会而生成的一种理论,它的应用性很强,不是纸上谈兵。

通过对在CNKI中查阅到的所有文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现有的对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虽然由最初对国外基本理论、方法等的简单介绍,开始转向试图构建适合我国自身国情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构架,从而更好地实现多元文化教育在我国的本土化发展。但是在这种宽松的政治环境下,我国多元文化教育却没有提出多少具有重大意义的成果,这种情况是所有关心多元文化教育的人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一,通过查阅到的文献分析,除去个别没有标注职称的文章,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人员主要有博士生、研究生12人,相关研究人员9人,助教、讲师3人,副教授10人,教授26人,这些研究者当中多数都从事与民族教育相关的研究,还有其他一些从事文化哲学和发展哲学、社会学系等研究的人员,仅有一名从事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人员。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队伍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大部分研究还是将多元文化教育看成是研究(少数)民族教育的一种方法、手段。虽然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一些学者试图从多元文化教育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对国外一些国家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教育目标、教育实践的模式进行比较,阐述了在我国民族地区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也提出了开展多元文化教育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而这些研究主要是从多元文化视野下进行的,缺乏从横、纵向上更加深入、密切联系实践的多元文化教育研究。

第二,多元文化教育最容易受到批判的一点就是过分强调“多元”,而忽略“一体”。虽然一直倡导多元文化教育,尊重个民族的文化,在教育上要平等对待各少数民族,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统一。文化是具有开放性和发展性的,不能固守成规,要想发展各民族的文化,就要有创新、有发展,与现代文化元素相结合。

注释

① 万明钢.论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演变及其对课程改革的影响[J].比较教育研究,1993(4).

② 王鉴.当代西方国家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几种认识[J].外国教育研究,1994(2).

③ 谢宁.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两本书的介绍[J].民族教育研究,1993(2).

④ 王鉴.多元文化教育论纲[J].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8(3).

⑤ 滕星,苏红.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一体化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7(1).

⑥ 滕星.民族教育概念新析[J].民族研究,1998(2).

⑦ 苏德.少数民族多元文化教育的内容及其课程建构[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1).

⑧ 阿娜.浅谈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下我国民族教育的改革[J].民族教育研究,2007(1).

⑨ 吴永忠.略论民族教育本土化与多元文化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03(4).

第2篇:文化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光辉灿烂、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的结晶和精神风貌的体现,包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内容。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它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影响甚深,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现实让我们不得不承认: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严重缺失了。参酌学界既有成果,本文拟就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试作论述。

一、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主要表现。

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的今天,平心而论,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已经沦为“岗前培训机构”,学生人文教育尤其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力度不大,已是严重缺失。详而论之,主要表现如下:

(一)传统文化知识欠缺。

在一所职业学校的调查中,中国传统文化竟然被爱玩的学生误以为点燃鞭炮,被有经济头脑的学生误以为能卖高价钱的老古董等。有了这样一种中国传统文化冷漠症,在许多学生眼里,中国传统文化就可以简化为“帝王戏”、“辫子戏”、“戏说风”等等。所以,不知道周杰伦、“超女”在同龄人面前就无地自容;对中华民族自己的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相当冷漠,遑论该节日的来源、意义。有人曾在北大做过一项问卷调查。结果令人深感遗憾:如今的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底不深,知之不多。大多数大学生表示他不太了解孟子(52.2%)、荀子(69.2%)、墨子(68.6%)、王充(78.1%)、董仲舒(71.6%)、朱熹(70.3%)、王阳明(95.9%)、黄宗羲(71.4%)、魏源(61.9%)等古人的生平事迹和主要思想。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北京大学的学生对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北大第一任校长严复表示比较了解的仅40.1%,而不了解的达59.9%。有93.2%的大学生未看过《说文解字》,77.2%的大学生未看过《孙子兵法》,未读过老子的《道德经》的达86.8%,未读过《资治通鉴》的占72.4%,未读过《史记》的占58.9%,就连《三字经》未读过的也达69.4%。而且,我们在与大学生的交谈中发现,即使表示自己了解某些古人和古典著作的,深入了解后发现,也有不少水分在其中。大多数大学生写不出几个自己所熟悉的中国传统曲目或古典曲目。在调查问卷中,填的最多的三个曲目如《窦娥冤》、《高山流水》、《牡丹亭》分别仅占34.1%、31%、23%。[1]错误地认识传统文化,国学底蕴深厚的北大尚且如此,遑论以职业技术教育为己任的高职院校。

(二)传统美德观念淡薄。

《论语·先进》中所列的孔门四科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儒家将列于德行首位,深深寄寓有德行是人之为人的首要问题。相反,高职学生在美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恰恰十分严重。他们不是不懂得道德,而是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严重脱节。在公共道德方面,一些大学生在公共场所,如乱涂胡画于教室的墙壁,大声喧哗于安静的自修室,乱扔垃圾于美丽的校园等等。在人际关系道德方面,高职学生交往的对象主要包括同学、朋友、老师、父母等。他们在学校和以同学为主的他人关系淡漠,表现为同学关系尤其是寝室关系紧张,彼此之间互相猜忌,以至发生殴打等校园暴力事件。对老师的态度也不端正。古代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换句话说,学生对待老师,应该像父母一样尊重。现在的孩子从上幼儿园直到高校毕业,有几十甚至上百的老师教过课,让学生们把每一位教师都牵挂如父母,似为苛责。但对老师不应失去最基本的礼貌,当代的一些大学生上课迟到、说话、睡觉之现象,不绝如缕;在外面见到老师不打招呼,也成家常便饭。就此,清华大学教授张岂之,在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时曾指出:“中国的大学毕业生虽然拥有优秀的学业成绩,但缺乏合作精神,待人接物缺少文明礼貌”[2]。对父母态度不端正。儒家文化提倡“孝道”,子曰:“唯父母之疾是忧”。对待父母的态度是考察一个人的品行的基本准则。而现在一些高职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却连基本的孝道都不能保证。其所接受的新鲜事物当然比他们的父辈要多,但部分学生却视父辈为老腐朽,对父母的好言相劝,轻则沉默抵抗,重则大声呵斥;更有甚者,经不起形形的物欲诱惑,将父母当成了印钱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无视父母挣钱之艰辛与生活之俭朴。[3]另外,一些学生缺乏诚信,考试作弊、骗取助学金等不良现象时有耳闻。

(三)传统生存理念扭曲。

《周易》言曰:“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一语中的,道出了人之为人应有的人生态度、生存理念。君子应该胜不骄、败不馁,直面人生中的挫折与逆境,依靠自身的智慧、能力和意志不断克服困难、超越自我,从而实现自身的目标与价值。而一些高职学生入学以前,往往都是当地的成绩不错的孩子,一来到高手如云的大学,由于压力过大,便产生自卑心理。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现象十分令人震惊,每年都有学生因受不了或生活或学习或情感的压力而自杀,甚至还出现了残杀同学的发指事件。人本群体动物,固有群体意识。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中国古代士人对民族和国家有一种庄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譬如,屈原为楚国大夫,本可衣食无忧,而他却偏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国忧愁投水而死;大诗人杜甫贫困潦倒,却“每饭不忘君”,“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这些都是将自身与天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典型。大学生受教育的目的小则为己为家,大则为民为国。而当前大学生学习的目的则过于指向“为小”。据调查,有25.7%,也就是1/4还多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找一个舒适、称心的工作,这失去了国家每年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培养大学生的根本意义[3]。

二、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主要原因。

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院校的缺失,不是一时一地的原因,而是有着多方面因素。究其要,盖如下:(一)高等教育的失误。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范围内,传统文化教育逐渐被专业技术教育所取代,“人”的培养逐渐被“才”的训练所取代。18世纪中叶,美国开始出现专业教育,最初出现的是神学、法学和医学讲座。

19世纪以后,技术教育(technicaleducation)也开始出现。一些技术学院开始建立。传统的文科学院也开始建立工程学院或系科。1847年哈佛建立了劳伦斯理学院。同年,耶鲁也建立了一个新的科学技术系[4]。中国19世纪后期开始学习西方,发展专业技术教育。20世纪专业技术教育得到蓬勃发展。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工程技术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到了20世纪中叶以后,这种忽视人自身素质培养的专业技术教育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如核扩散、环境污染、精神危机,出现了所谓的“发展综合症”这些问题,是专业技术人员无法解决的。一些著名的大学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并试图加以改进。哈佛大学1945年发表了题为《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的报告,将教育分为通识教育和专门教育。通识教育要关注学生作为一个认真负责的人和公民的人生生活需要。专门教育则给予生活某种职业能力训练。根据这个报告,哈佛提出了核心课程计划。其他大学也纷纷模仿,以必修或者选修等各种形式提出了自己的一般教育课程。由此可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人类教育史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普遍趋势。我国高等教育从1952年院系调整和全面学习苏联模式以后,急于摆脱落后面貌培养大批人才,工程技术专业教育过度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忽视。这虽为时代使然,但却给整个高等教育包括高职教育带来了人文教育,自然含有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5]

(二)深层文化的冲突。

传统文化与职业技术文化存有诸多龃龉之处,造成其在高职院校的冷落。譬如,教育价值取向不同。

传统文化忽视个人在职业活动中的价值,学习主要为求得功名,以改变其社会地位,而现代的职业技术文化则重在赋予读书人某种生存技术。故而,我国历来没有培养劳动者的教育观念。不论是“官学”还是“私学”,皆以科举取士作为目的,视技术、技能为“奇技巧”,职业技能的继承发展仅存在于民间,以师带徒、口传手授。这种较强的轻视技术的倾向,至少从隋唐开设科举考试之后就已经十分明显了,使得中国人对技术有一种道不清、说不明的鄙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一语道破天机。或因实用知识、职业技术教育代表着被压迫阶级的生活,意味着低下的社会地位,导致人们一段时间对实用知识、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这种轻视。再如,思维方式不同。传统文化中,教育多以传授知识为主,比较看重“顿悟”

和“体悟”,不甚讲究严密的逻辑推理,一切都无须作具体分析,只要体会领悟即可。职业技术文化却不同,其所面临的生产现象纷扰变化、不可预测,而且生产过程不尽相同,静态的领悟大多劳而无助。即使要想体察也只能是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进行,而不是在课堂上纸上谈兵。[6]如前所述,在高扬职教大旗、技术教育在高等教育位置如此之高的今天,由于传统文化这种固有的缺陷不能与时俱进,受到高职院校的冷落,个中原因也就不言而喻。甚至因噎废食,索性敬而远之。新晨

(三)民族心理的伤痛。

之后100多年,是中国历史上大转变的时代。外强侵略使中国遭受空前屈辱。有识之士奋勇急起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经过到,然后发起了和“五四”爱国运动,展开了波澜壮阔的文化斗争。这期间他们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切的反思,将其与西方近代文化作了比较后,发现中国确实落后了,必须改弦更张、急起直追,于是高举科学与民主两大旗帜,作为前进的目标。这对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但,“五四”则集中地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性的研究,其影响虽遍及思想界、学术界、文化界、教育界,但以教育界为甚。当时一些比较激进的人士要求全面抛弃旧传统,认为中国“百事不如人”,于是提出“全盘西化”的观点。在今天看来,无庸赘述,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有过诸多误区。在过去几十年里,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对传统文化也基本持否定态度,过分强调封建糟粕一面,而对其批判有余继承不足,“”期间更是予以了彻底的否定和扫除。这种民族心理的伤痛,导致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教育的巨大断裂,直接的后果是造成了整整一代人特别是高校学生,尤为高职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了解和认识上的空白;间接的也是更重要的后果,是在人们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了普遍忽视传统文化的意识。“”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逐步形成,这种错误的思想意识虽已得到了根本纠正。然因历史惯性,社会上仍缺乏对青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的充分认识,使得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严重缺失。[5]P25-26总而言之,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不是博物馆里德陈列品,而是有着活的生命”[7]。它的缺失已经造成高职学生文化素质的总体较差,现状堪忧。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更是凭借综合国力的强大、文化传播方式的发达,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冲击。而在强调职业技术文化的高职院校,更是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至于如何开展这项教育,那当是另文讨论的话题,此处不赘。

参考文献:

[1]陈占安,等。当代大学生与中国传统文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53-58.

[2]范绪锋。著名史学家张岂之谈入世后传统文化教育:立足本土拥抱世界[N].中国教育报,2002-01-05(2)。

[3]王培军。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0):129-131.

[4]陈学飞。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32-35.

[5]廖赛娟。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中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25-26.

第3篇:文化教育范文

一、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内容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差异及其对学生带来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称呼语

人教社JEFC教材Book 3 Lesson 14 The man upstairs中,出现过“I'm sorry to trouble you, comrade.”的道歉语。“comrade”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特有的称呼,在英语国家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常用Sir和Madam。如果我们和英语国家的人以comrade相称,他们将会感到莫明其妙。在JEFC Book 3 Lesson 34 Uncle Wang's Factory中,学生们称呼一位工人为“Uncle Wang”,这也是中文思维套用英语的现象。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Smith”、“Auntie 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Tom”。

2.感谢和答谢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 drink ?),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 就不必推辞,说声“Yes, 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 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语国家人坦荡直率的不同风格。

3.赞美

在英语国家,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的工作等。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因此赞美别人发型的很多,赞美别人漂亮头发的很少。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如,

A: Your skirt looks nice. B: Thank you.

4.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如在JEFC Book 1 Lesson 16中有这样的对话:“How old are you, Mrs Read? ”“Ah, it's a secret!”为什么Mrs Read不肯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

5.打招呼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Have you had your dinner?)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6.介绍

人教社JEFC Book 1中“What's your name?”出现的频率相当高,但对于它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却鲜有解释。实际上,英语国家的人在谈话时一般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如“I am…”对方自然会即刻说出自己的姓名。即使在填写表格、面谈等场合需要问及姓名时,一般也只说“ Your name, please?”或“May I know your name?”如果使用“What's your name?”,他们将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

7.节日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着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 Day)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 the Dragon Festival, Mid―Autumn 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 April Fool's Day(愚人节),Mother's Day(母亲节),Thanks Giving Day(感恩节)和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这在人教社JEFC教材中有充分地体现,如JEFC Book 2 Unit 3 Mid―Autumn Day和Book 3 Unit l3 Merry Christmas! 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当面不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8.词汇的文化内涵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比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 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 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英语中的“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引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 the 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

二、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方法

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1.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第4篇:文化教育范文

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采取的方式要灵活,使学生对于文化意识的敏感度上升,使他们在学习中能够自主的把文化内涵融入其中,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1在教学中要融入文化的因素,并且要贴近生活在教学与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书本的作用,以书本为源头,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多讲解关于西方国家的行为习惯,可以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也要注意贴近实际生活,导入的文化也要与使用英语的国家日常生活实际相关,对于学生容易产生歧义的地方要多多的更正,最终使学生能够得心应手,也是文化教育的初衷。

1.2文化的知识的讲解要符合学生的心理,针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深刻认知在英语教学的时,文化的导入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征,选择合适的文化知识,由表面深入到内涵,逐渐扩大学生对于外国文化的理解。现行的英语教科书的取材范围就比较广泛,许多文章都涉及到典型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文化,在此类文章的学习中,我们不仅仅要让学会学习其中的语法知识,更要通过这类文章使学生学会挖掘西方的文化内涵,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掌握英语国家的文化。另外,对于中西方存在语言,文化的不同,要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各种日常用语的方法。

1.3采取多元化的渠道,使学生了解西方的文化采取不同的方法,吸取不同国家的文化底蕴,利用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通过英语艺术的展示,利用幻灯片,电影等等的方式,给学生以实际的外语感受,通过实际的耳濡目染,增加学生对于外国文化的理解。通过积极的方式鼓励学生扩大视野,鼓励学生阅读英语小说,报纸,文章等等,学生们可以利用这些东西的阅读,间接的理解我国与西方国家存在的差异,对于西方人的风土人情,文化特征,社会关系等等都能有一定程度上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对于外国文化有一个整体上的理解。

1.4文化可以渗透到英语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文化的教育包括情感,行为,生活等等,在课堂上帮助认知外国文化的时候,要有目的性的使学生理解中西的文化差异,并让学生自己思考会产生文化差异的原因,并且让其表达出来,掌握语言的实际文化内涵。理解异国文化,能够解释不同情境中,不同语言所要表达的思想,文化的教育与技能的训练不同,要更加注重对于人文的影响,生活、工作、学习都可以进行外国文化的渗透。

1.5英语教育中文化的导入要具有层次性,合理性以及综合性英语教学中一定要考虑学生的接受水平,注意学生的身心发展,知识的不解会让学生把自己的解题产生错误,但是文化的不合理渗透,将导致学生的价值观进入歧路。所以文化的教育必须有度,层次性的帮助学生接触西方文化,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于中外文化不同的理解。英语教学中重要注重文化的合理性,在教学方法和知识的传授上,教师要精选教学的教材,注重质量的提升,引导学生发现异国文化,感悟文化本身的魅力。文化没有国界之分,好的文化就要积极鼓励学生去吸取,综合性的使学生理解文化的内涵,实际教学中理性和感性相互结合,使学生在个人意愿对于英语的教学和文化的导入都产生喜欢的情绪,从而让学生对于外国文化有整体上的把握。

2结束语

第5篇:文化教育范文

关键词:台湾;多元文化教育;政策

中图分类号:G40;D633;D618

解严后,多元文化在台湾不断得到认同,台湾逐渐演变为一个多元文化社会。在多元文化精神的影响下,教育体制也积极作出回应,多元文化教育逐渐得到发展,制定了很多落实多元文化精神的教育政策。

一、台湾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多元文化教育”一词开始出现在台湾。当时的台湾,缺乏相应的实践基础和理论探讨,多元文化教育的起步与发展多依赖于对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借鉴。但是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多元文化教育在台湾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教育现象。

“多元文化教育”一词在政策中首次出现,是在一九九六年行政院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的《教育改革咨议报告书》中。报告书指出:“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在于肯定人的价值,重视个人潜能的发展,使每个人不但能珍惜自己族群的文化,也能欣赏并重视各族群文化与世界不同的文化。在社会正义的原则下,对于不同性别、弱势族群、或身心障碍者的教育需求,应予以特别的考量,协助其发展。此处我们特别提出现代多元文化教育的两个主题,一为原住民教育,二为两性平等教育。”由此可见,台湾的“多元文化教育”从一开始就涵盖了特别多的主题,不仅重视原住民教育,而且也关注不同性别、身心障碍者等社会弱势群体,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同时,尊重不同族群的文化差异,肯定不同族群文化的价值,重视“多元文化观”的培养。

1997年,台湾《宪法》增修条文第10条第9项,出现了多元文化的字眼:肯定多元文化,并积极维护原住民族语言及文化。这项规定从根本上肯定了多元文化以及原住民族语言与文化的地位,并且从侧面反应出原住民文化是多元文化别重要的一支。

1998年,《原住民族教育法》正式公布,原住民教育有了专门的法律依据。其中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相关课程及教材,应采多元文化观点,并纳入原住民各族历史文化及价值观,以增进族群间之了解与尊重。”这可以说是台湾最早明确规定多元文化课程必须纳入学校教育的正式依据。自此,各级各类学校课程之中开始处处融入多元文化观念,不仅原住民各族的历史文化及价值观得到教育的重视,多元文化观也成为衡量所有学生的一个重要指标。

多元文化不断得到理解与认同,多元文化观不断形成的同时,多元文化教育也开始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的处境,为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而进行不断努力。2000年后的多元文化教育政策逐渐跳脱族群面向,而以“弱势学生”统称所有需要特别协助发展的对象。2003年7月,有百余位专家学者发起的“重建教育连线”,发表重建教育宣言,把“照顾弱势学生”作为四大教育诉求之一。同年,台湾召开教育发展会议,再次提出“落实弱势照顾,实践社会公平正义”。

2007年台湾教育部制定《辅助国民中小学及幼稚园弱势学生实施要点》,辅助对象范围很广,包括原住民学生、身心障碍学生、低收入户学生、身心障碍人士子女以及新移民子女等,辅助的具体内容包括免学费教育计划、推动教育优先区计划、携手计划、国民小学儿童课后课后照顾服务等。希望通过这些计划为弱势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与更多的教育资源,使其获得良好之发展,并能有效解决地区性教育问题,以平衡城乡教育差距。最终达成教育均等目标。2010年,台湾第八次教育会议把“多元文化、弱势关怀与特殊教育”作为十大中心议题之一。

随着台湾外籍新娘数量的增加,新移民子女数量也不断增加,这些新移民子女由于特殊的生长环境,不仅面临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而且多数家庭条件比较差,可以说他们是多元文化群体与弱势群体的综合体,所以新移民子女日渐成为多元文化教育关注的焦点之一。其实早在2003年就制定了《外籍与大陆配偶照顾辅导措施》,其中强调:“加强外籍配偶及其子女教育规划,培育多元文化课程师资。”随后在2004年教育部又制定了《辅助执行外籍及大陆配偶子女教育辅导计划作业原则》,主张举办多元文化或国际日活动、开展华语补救课程和咨询辅导方案,同时针对教师进行多元文化研习和全国性多元文化优良教案甄选。内政部与教育部自2012年3月起共同推动的“新住民火炬计划”以关怀辅导为主要任务,以家庭为服务对象,以多元发展为对策,以推展多元文化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对于新移民文教生活辅导体系的建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台湾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特点

(一)保护多元文化与关注社会正义并重

20世纪60年代,很多西方国家尤其是拥有多种族或者大量移民的美国、加拿大、澳洲等都经历了民权运动,此后,多元文化逐渐得到广泛重视。为适应多元社会发展,多元文化教育作为一种运动、过程与策略,试图构建一个满足各族群文化并存的教育模式,以解决族群间的冲突,进而提升少数民族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和促进社会公平。 由此可见,多元文化教育的产生,就是为了促进文化的并存进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最终目的。但是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却逐渐呈现过于强调文化多元,忽视社会正义的现象。

台湾在借鉴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结合自己的实际,努力发展本土化的多元文化教育,不仅重视文化的多元而且关注社会的公平正义。纵观台湾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演变,不难发现,台湾不仅重视对原住民以及新移民文化的认同与保护,而且也特别关注身心障碍学生、身心障碍人士子女、低收入户家庭学生等弱势学生的利益。

(二)关注所有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

2000年后的台湾多元文化教育政策逐渐跳脱族群面向,而以“弱势学生”统称所有需要特别协助发展的对象。从此,台湾多元文化教育的重心由原住民教育转向所有弱势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台湾多元文化教育主题十分广泛,从原住民教育到新移民教育,从关心身心障碍学生到重视两性平权。这不仅是台湾多元文化教育本土化的重要体现,并且在实践开展中体现出很多优势。

(三)亦重视主流文化学生多元文化观的培养

《原住民族教育法》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相关课程及教材,应采多元文化观点,并纳入原住民各族历史文化及价值观,以增进族群间之了解与尊重。”除此之外,台湾多数的多元文化教育活动在开展过程中也努力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

三、台湾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给我们的启示

(一)更好地发挥促进文化多元与社会正义的功能

大陆的多元文化教育是多元一体的教育,就像王鉴在《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教育》中所说“以主体民族为基体,以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为依托,借鉴吸收外来文化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王鉴在《西方多元文化教育与我国民族教育之比较研究》中还强调“西方多元文化教育注重文化的保持与发展,致力于反映民族教育的多样性和民族的平等性,我国的民族教育更注重少数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致力于解决教育与经济如何衔接的问题。这是二者最明显也是最根本的差异。”由此可见,大陆的多元文化教育在很大程度上窄化为民族教育,并且更加关注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问题。这虽然是结合中国实际的结果,但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所以在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中,首先应该加强少数民族本身的主体性,让他们更加珍视自己民族文化,在此基础上,实现结合本民族实际的发展。其次,可以适当扩大多元文化教育关注的对象,维护部分弱势群体的权益。从而真正实现多元文化教育保护多元文化,促进社会正义的功能。

(二)把社会弱势群体适当纳入多元文化教育体系

留守儿童、身心障碍学生、偏远地区儿童、少数民族学生等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目前都是大陆比较关注的教育问题。虽然民族教育、特殊教育不断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少数民族儿童和身心障碍学生在教育中面临的问题,也有部分专家和学者在从事留守儿童、偏远地区儿童等的教育问题研究,但是在理论和实践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可以尝试把这些弱势群体统一纳入多元文化教育体系之中,这样不仅可以在理论研究过程中相互借鉴,并且在实践中也可以统一开展一系列活动或者制定一系列措施,促进问题的更好解决。

(三)重视对所有学生多元文化观的培养

首先,多元文化观不仅强调发掘个人的价值和潜能、珍惜自己族群的文化,也重视欣赏不同族群以及世界的优秀文化。所以只有努力培养所有学生都具有多元文化观才能更好地构建多元文化社会,同时这也是多元文化教育的必然要求。其次,弱势群体的学生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要和主流学生共同的学习与生活。只有主流文化学生也理解了弱势的文化与处境,才能真正改善弱势群体的处境,更好地实现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研究院.我国百年教育回顾与展望.台湾:国家教育研究院,2011.199-251.

[2]万明刚.论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与面临的困境.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58―62.

[3]王鉴. 西方多元文化教育与我国民族教育之比较研究.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 91―94.

第6篇:文化教育范文

关键词:孝文化教育;现实情况;缺失原因;教育途径

B82-092

一、引言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漫漫长河中,孝文化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一直展现着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孝敬和赡养父母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也是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作为当代大学生,至少在某一领域具有一定的学习钻研能力,也会在同一问题上有各自不同的见解。

孝文化教育是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更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当然,我们需要用“扬弃”的态度来看待孝道。因为每个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应当发扬孝道中符合时展要求、对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益的积极方面,舍弃那些封建的保守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孝文化教育的现实情况

首先需要分析一下大学生这一群体,独生子女较多,自我意识也比较强。近些年来,随着西方各种事物进入中国,人们的意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英美国家比较重视个性、强调个人主义,这也是我们这个群体中很多人比较“独”的原因。西式思维的灌输让我们讲求个性、注重独特的人格,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行动。

根据群体的特点,可以看出目前传统孝文化教育中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 子女和父母之间的观念差别较大。很多人从农村走向城市,逐渐适应了城市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因此在很多观念和生活方式上和父母之间产生差异,于是在许多方面和父母产生了冲突。2. 子女承担多重角色,尽孝道的方式也出现了偏离。在这个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时代,一个人承担着许多角色。会有多个角色,比如老师、丈夫,需要赡养四位父母,还要面对这个社会剧烈的竞争,全方位考虑家庭里里外外的各个方面。有时候不得不面对事业角色和子女角色的冲突。因而会容易因为工作的压力而忽视父母的需求。3. 生存方式的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都住上了楼房,越来越重视私人生活空间。子女和父母不住在同一屋檐。

三、孝文化教育在这个时代缺失的原因

通^分析和论证,可以得出孝文化教育缺失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时代特点。在这个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时代,人们的功利性太强、过于看重经济效益。社会竞争的加剧和流动性的增强,也影响了人们的孝意识。使得我们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孝文化教育,对于孝文化的宣传力度也远远不够。2. 教育体制。中国目前的应试教育体制,不可否认,为不同社会阶层的学子们提供了一个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但也正因为过于看重考试成绩,造成了学生只重视数学、英语等容易提升考试成绩的科目,而忽视了道德层面的提升;也造成了学校对于道德层面的教育是不够,很多知识流于形式、流于表面。3. 独生子女政策。这一政策虽然控制了我国的人口数量,但却使得子女在家中唯我独尊,家长难以管控,缺乏家庭孝教育。同时,由于各方面条件太过容易满足,导致他们缺乏感恩之心,不懂得回报,对父母不尊重,孝意识更是不强。4. 舆论导向。当今社会,我们了解知识的途径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以前的电视、报纸,网络媒介、各种社交媒体所的信息都是我们获取知识,对我们思想和行为产生冲击的手段。诸如新浪、腾讯这样的网络媒体,更多关注的是娱乐信息,注重如何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缺乏对像孝道这样的社会正能量的传播。

四、当代进行孝文化教育的途径

孝文化的教育仅凭一己之力很难去弘扬和提升,社会各个层面必须给予足够重视才可以有所提升。

1. 国家政策。从国家的角度而言,我们党和政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应该弘扬像孝文化这样的社会正能量。党和国家所领导的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提升像孝文化这样的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思想层面的地位,旗帜鲜明地倡导孝道。2. 学校教育。从学校的角度而言,学校的课堂教学应该是进行传统孝文化教育的主渠道。从基础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再到研究生阶段的教育都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弘扬传统孝文化,高等学校应该作为主阵地。对于我们研究生来说,学校应该在思想教育中国增加孝道的相关内容,把“孝”的教育纳入学校的德育教育体系,激发学生们内心深处对于孝道的重视。同时,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孝道教育,增加课堂的趣味性。3. 网络传播。网络作为当今社会一种非常强大的传播媒介,对信息的传播占有举足轻重的的地位,它以其快捷性、方便性、开放性、生动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特别是我们青年学生。我们要努力利用网络。比如:建设与孝文化有关的专门网站,让广大青年学生和网民受到孝文化的影响。同时,还要抵制和克服落后的孝文化,去粗取精,增强孝文化的吸引力、亲和力、感染力和在网络中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

4. 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作为父母,要孝敬孩子们的祖辈,为他们树立榜样。作为子女本身,要懂得体谅父母为家庭这么多年来所做的事情,尽孝是一个人做人的起码准则。每一代不断去传承孝道。

五、结语

总而言之,孝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面对目前中国孝文化一定程度上缺失的现象,我们应当去正视这一问题,从社会不同层面去思考和解决这个问题。党和国家、学校、社会以及个人自身都应该去思索解决之道,让我们把这一传统文化继续弘扬下去。我们应当重视孝文化教育,让这种文化滋养我们青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参考书目

[1]黄南永,2009,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孝文化教育的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11期。

[2]李伟,2000,《以孝树人:孝与教育》[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3]卢智增,2006,论传统孝道及其现代意义,《湖北社会科学》 [J]。

第7篇:文化教育范文

关键词传媒 文化教育功能 拓展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2-143-02

一、传媒文化教育功能:内涵、优势与问题

(一)传媒文化教育功能的内涵及其优势

在日常的传播活动中,传媒通过记录、保存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智慧、知识、价值以及行为规范等信息,使后人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发展和创造,让一代代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习、认同社会传统、经验和知识。这一传播过程在有意无意地履行着文化教育功能。因此,大众传媒虽然不是学校,但同样在扮演着培育社会新人的角色。

可以说,现代传媒是西方自由市场经济培育出来的理性工具,那么西方学者关于传媒对人类的教化作用是如何表述的呢?美国传播学研究者哈罗德・拉斯韦尔在《传播的社会结构与功能》里认为传媒有三种社会功能,其中之一即为传衍社会遗产,亦即传媒是知识的传播者,使社会的精神遗产代代相传,而这也即传媒的文化教育功能。

由于新闻传播是在特定的社会制度设计下进行的一种制度化传播,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其社会功能的发挥或表述各不相同或同中有异。在前苏联,新闻学家E・普罗霍洛夫是以文化娱乐功能来表述文化教育功能的,“在群众中传播广泛的知识,传播和介绍文艺作品以及供闲暇时间欣赏的报道”。P而在我国,学者们一般将文化教育功能表述为传播知识。

相较于学校教育集规范化、系统化和渐进性于一体,全面兼顾德智体美而言,传媒的教育相对分散和随意,其作用也不易被人察觉。但是,传媒教育具有独特优势。首先,受众范围广。通过传媒进行的知识传授基本上不受时空限制,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地点作出安排。同时,网络的发展打破了国家和区域文化的界限,传媒教育国际化具备了实现的物质基础。其次,受众层次多。传媒传播的内容丰富多彩,涵盖广泛。传媒能够根据不同层次、多种类信息接受者的需要设计相应的内容。再次,传播知识新。传媒传播的信息,多是新近出炉的知识,并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同时,传媒提供的知识,以其鲜活和多样的形式得到受众的欢迎,能够产生更为显著的效果。

(二)传媒文化教育功能所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并由此带来了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媒介工具的普及,与此同时,传媒工具的公众化拥有客观上使受众的思想不断得以解放,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也不断提高。然而,传媒也面临着人文关怀的缺失和对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等原则的严重背离问题,而人文关怀的缺失不可避免地弱化了传媒的文化教育功能。

1、传媒人文关怀的缺失

阿伦・布洛克认为,人文主义的范畴与内涵应始终坚持“两个核心”,第一,人文主义以人和人的经验为关注对象;第二,人文主义尊重人的尊严,因为每个人都是有尊严、有价值、有权利的,无论弱者、强者。因此,大众传媒对人文关怀精神的解读也不离这两层含义。Q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文关怀理念开始深入到新闻人的意识之中。然而,随着新闻传媒逐渐市场化的运营和媒介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也存在一定误区,具体表现为在态度上歧视某些人群、漠视人的尊严;在报道中对弱势人群的人文关怀流于表层,注重表现他们落后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的不幸,而忽视了深层次挖掘他们与恶劣生存环境作斗争的顽强精神,以及他们人性中的崇高品质。可以说在题材上越来越琐碎,在立意上越来越市井,在取向上越来越娱乐化。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了传播活动的急功近利,新闻报道也难免肤浅并有失偏颇。

关于灾难新闻的报道是人文关怀缺失的“重灾区”。 有些新闻工作者在灾难新闻报道中缺乏基本的人文关怀精神。汶川大地震的新闻报道,实现了媒体对灾难新闻报道的重大突破。但在关注灾情与抗震动态,弘扬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的同时,部分传媒工作者人文关怀精神的缺乏值得我们反思。

2、建构传媒人文关怀精神的紧迫性

传媒在人文关怀方面的不良表现弱化了其文化教育功能。人文关怀精神的缺失将导致部分受众受到不良影响,认为对弱者、不幸者、受灾者的漠视是人类的普世价值观,从而对社会产生悲观情绪。

因此,建构传媒的人文关怀精神迫在眉睫。一般社会新闻应尊重各个阶层的群体,以热忱的态度面对他们,注重深层次挖掘弱势群体与恶劣生存环境作斗争的顽强精神,以及他们人性中的崇高品质。在灾难新闻报道中,除及时报道灾难,科学分析灾难之外,新闻记者还应力求尊重被采访对象的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以救助伤者为第一考虑;尊重、理解被采访对象的心理感受,不诱导幸存者回忆痛苦,坚决不去触碰他们的痛处。正如梅尔文・门彻所指出的,对那些可能受到新闻报道负面影响的人表示同情。在对待儿童和无经验的消息来源或报道对象时,具有特殊的敏感性。在寻求和使用那些遭到悲剧或哀痛打击的人的访问记和照片时谨慎行事。认识到采集和报道信息可能会造成的伤害和不适。R

二、传媒文化教育功能的拓展

哈贝马斯从传受互动的角度,给传播活动赋予了新的功能。他认为,在大众传播、文化工业中由于工具理性极度膨胀给人造成种种束缚,因此传播的终极目的不在于效果,而在于把人从束缚中解脱出来。为此,他提出了“交往理性”等命题,为拓展传媒的文化教育功能提供了思想支撑。

(一)传媒具有公众交往理

传媒文化教育功能的目的是使受众获得知识,传承文化,而其终极目标却是使公众获得理性的生存和交往的方式,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1、公众交往理性的重建依附于现代传媒

哈贝马斯认为,公众的生存离不开交往行为,这种行为有三个有效性要求:真实性、真诚性和正确性。这三个同样原初的有效性要求体现了一致关联,因此他将其称之为合理性。所以,所谓交往行为合理化是公众个体平等地借由语言不停地进行交往、互动、沟通实现的。它具有主体间性并符合一定社会规范,是一种在对话中、在交往者之间达成协调一致与相互理解的理性化的行为。

可见,这是以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为核心的理论,该理论主张人们以真诚的“对话”来解决社会矛盾、社会争端和冲突。重建交往理性,达到交往行为的合理化是协调社会的重要手段。因此,公众交往理,就是人们加强沟通促进相互理解,以解决人际矛盾、社会矛盾。现代传媒在公众交往理性的重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2、传媒与受众的互动是公众交往理性实现的重要途径

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现代传媒业的结构形态产生着重要影响。人类从口头沟通信息发展到文字传播,继而进入到模拟图像传播,现代传媒正逐渐走向大众,越来越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一些纯个人问题求助类节目逐渐成为受众关注的节目,而这些节目完全是在一种公共性的媒介平台上来解决某些纯粹私人化、非公共性的问题。可以说,这就是现代传媒公众交往理的表现形式。

在此基础上,传媒公众交往理实现的最主要途径就是传媒与社会公众的互动。德国学者齐美尔率先提出了社会互动理论。按照人们的习惯性理解,社会互动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简而言之,互动的基本含义是互动双方之间基于共同存在而产生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相促进。

(二)传媒公众交往理的意义

1、提升公众的社会交往理性

哈贝马斯认为,理性化是未竟的事业,应该运用交往理性来化解一些社会生活走向分裂的非理性因素。T传媒的公众交往理的意义,正在于去除唯理性化的单向度思维,建构立足于日常生活、肯定感性世界生活的新理性。

传媒和社会公众的互动直接影响社会主体的活力和方向,社会的演变也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在现代,传媒强势社会信息过剩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现实。关注纯个人性的、平常而琐碎的栏目应运而生。江苏卫视的《人间》、东方卫视的《幸福魔方》等,都是针对普通老百姓在人际交往间产生的误会、冲突,充当“中间人”的角色,悉心调解,切实地化解一批人际矛盾,弥补个人间的一些情感伤痕。

2、弘扬社会的人文关怀精神

人文关怀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的维护、价值的追求和命运的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U

在现代社会,单纯地解决某些纯粹私人化的心理困惑、情感焦虑、家庭纠纷等非公共性问题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代社会在物质淹没下亲情日益疏离,个体人的精神越来越陷入孤独,需要传媒来拯救和关怀,以全面创造技术理性背景下的人与人的和谐,进一步弘扬人文主义关怀精神、肯定个体人的主体地位。

3、实现和谐共处的社会目标

当前,我国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而邻里和睦、家庭融洽、夫妻恩爱,正是传媒公众交往理所要达到的目标。同时,传媒通过展现他人矛盾的成因及化解途径,还为受众提供了解决自身问题的教本。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传媒公众交往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公众交往理关注的是纯个人性的、平常而琐碎的事情,是私己性的,与公众利益无关或关系不大。另外,公众交往理性面向的是琐碎事件中的当事人,以切实地化解他们的人际矛盾,弥补个人间的情感伤痕。总之,传媒功能的拓展需要其担负起公众交往理,使公众的生存、交往方式更趋理性。

注释:

[前苏联]E・普罗霍洛夫等著,赵水福等译.新闻学概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年版,第60页.

孙丽萍.人文关怀精神对大众传媒的影响和意义.新闻大学,2001年夏季号,第13页.

[美]梅尔文・门彻著,展江译.新闻报道与写作.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755页.

第8篇:文化教育范文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方法与对策

一、现状与问题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表现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遍较低已是不争的事实。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1)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传统教学理念的根深蒂固严重误导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由于对语言的狭义理解,教师对于语言的较深层次,即文化背景知识及其与语言结构层次的结合方面通常只是一带而过,不仅没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甚至使很多学生对此“充耳不闻”。(2)学生浅薄的意识和心态。我国的外语教学远离目的语文化的环境,受整个教育体制和考试体制运作方式的制约。受正规教育的高校学生,他们学习英语的直接目的可能只是通过考试,拿到文凭,所以考试通常起着指挥棒的作用。(3)跨文化教育内容的欠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一直未把文化教育列到教学中,直到1999年新出台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从21世纪创新人才培养的目的出发,增加了“提高文化素养”这一新的教学要求。相对于目前《大纲》中已有的语言三要素教学的完整体系,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还没有形成体系,文化教育还无纲可循。(4)跨文化教育的方法相对简单。目前,大多数英语教师还不能掌握各种现代教学法,特别是还不善于根据具体教学目的需求选择各种教学法中最适用的一种。教学中偏重语法和句法,偏重语言交际,忽视文化因素及非语言交际。

二、方法与对策

1.明确教学目的,增强教师跨文化教育的意识和能力。首先,教师作为跨文化的理解者和推动者,要有全面的中西文化观念。摒弃狭隘的民族文化本位主义,树立多元文化的视野,理解多元文化和跨文化。其次,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当遇到有争议的社会历史问题,要力求以多元的、开放的方式进行跨文化、跨国界的讲解,促进不同文化的调解、交流、认同和相互尊重。最后,教师应具备批判性、创造性思维。英语教师要明确英语教学教授的不仅仅是英语的躯壳,应是有灵魂的英语。

2.加强教育引导,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跨文化心态。对学生跨文化教育应贯穿整个英语教学过程。要开发多种方式,将跨文化教育渗透到阅读、口语、语法、词汇及写作教学中。拓展文化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将整个英语教学视为一种文化过程教学,将文化教育融入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教学活动,学会以目的语文化的相关理念、思维方式等为参照,反思我国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改变一些落后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转变师生角色和课堂教学模式,使师生双方都能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拓展思维方式,对中西文化进行扬弃、整合,将静态的语言文化知识的学习转化为动态的文化素质建构。

3.科学选择教材,增加跨文化教育内容。教材是课程的核心组成部分,既直接反映课程内容,又间接反映课程设计中规定的活动方式,是传输知识、传播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所以英语教材首先要从社会需要和培养跨文化教育人才的目的出发,协调好社会、学生、知识三者之间的关系。编辑英语教材的内容要兼顾以下三方面:结构是否科学、层次是否合理、覆盖面是否宽广。

4.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跨文化教育的效果。(1)适当使用传统认知派的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认知法传授知识,结合具体情况以语法翻译法和自觉对比法为辅助。(2)引结派教学法。联结派教学法是以经验主义的哲学观点为基础,重视外语话语与实物、观念、概念等外部世界和思维的直接联系,侧重口头操练,强调反复模仿,大胆尝试,从习惯到自然地掌握外语。(3)引导学生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索和创新。学生通过自身的相互合作和研究,通过发现本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欣赏目的语文化的过程,形成理解异民族文化的能力,对不同文化进行比较、批判,进而形成批判性思维。(4)采用整体语言教学法。整体语言教学法是“自上而下”的语言教学法,提出应将语言作为一个整体,不是孤立、零散的部分学习。它试图在真实的上下文情景中教授或学习语言,提出语言的功能是建构意义,语言学习的目的是为满足学习者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需要,进行有意义的人际交流,不是为学习语言而学习语言。(5)教师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21世纪,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它使得受教育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永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1)

第9篇:文化教育范文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同缺失原因有很多,有现实环境与社会思潮的影响,有不良传媒与网络传播的影响,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受传统教育模式弊端的束缚。就音乐教育而言,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从开始就是以西方为摹本确立的,当时在文化进化论的影响下盲目的认为西方音乐比中国音乐更先进,要使中国音乐摆脱落后的局面必须膜拜西方。这种一味效仿西方的观念严重影响了我国音乐教育体制、内容、评价标准的制定,并且左右了百年来我国高等音乐教育的发展,对几代人的音乐听觉审美造成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在高等大学的音乐素质教育课程中,西方音乐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较常见的有西方交响乐、歌剧、钢琴等作品的赏析课程,而传统音乐相关的戏曲、民族器乐、民歌等的课程却不多见。这样一种在高校教育中西方音乐占主流,传统音乐非主流;西方音乐是模板,传统音乐要参照的现象造成了大学生主体意识的盲从,久而久之形成了西方音乐“高大上”,中国传统音乐“低俗下”的认知。不仅如此,长久以来传统音乐教育所具有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传统音乐在作为单一的音乐形态存在的同时还包含着广阔的文化形态,仅仅从音响符号的层面不能体现出传统音乐的丰富文化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精神,在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中,在中国传统音乐审美中重视人声的传统正是符合这种人文精神的体现。最早见于东晋陶潜的《晋故征西达将军长使孟府君传》中记录了著名的美学命题“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反映出中国人视人声为最高旨趣的审美趋向,传统的演唱艺术中,都共同的保持着人声嗓音演唱的自然状态。这是传统文化以生命为本体,注重情感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写照。传统文化的自然观、哲学观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所以传统乐器的制作更注重天然材料的选择,西周依据乐器制作的材料将乐器分类为“八音”就是很好的佐证,“金、石、土、木、丝、竹、匏、革”中除“金”以外都是纯自然材料。传统音乐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其重要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功用,传统音乐对加强民族凝聚力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在高校的艺术课程中应加大传统音乐课程的比例,完善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内容,不仅在课堂上传授传统音乐文化的知识,更要把对传统音乐文化认同的理念灌输于教学理念之中。让大学生熟悉优秀传统音乐,理解音乐中的传统文化及传统审美,重新构建音乐文化的价值观,树立起对中国文化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二、通过传统音乐文化教育促进大学生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在当今的国际社会中,多元文化背景下,对世界各民族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和理解已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大学艺术教育也应该把这一宗旨贯穿在大学生音乐素质的教育中。引领学生了解世界不同民族多样性音乐风格,理解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挖掘其音乐巨大的艺术魅力,通过音乐以及艺术、舞蹈、戏剧、文学和社会研究的角度来对不同文化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先生曾说过“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的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中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能够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2]。以正确的文化视野对待传统文化,承认并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健全理解多元文化的能力,也是当代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我国传统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东方音乐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传统音乐中体现出的宇宙观、世界观、审美价值对东方音乐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可以很好的促进大学生理解东方音乐文化,理解世界民族音乐文化,了解人类音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以东亚为例,东亚音乐文化在音乐审美上最大的特点就是追求古朴典雅的横向旋律的音乐美。东亚各国普遍存在的音阶是五声音阶,一种无半音的五声音阶在我国、朝鲜、韩国、蒙古的民族音乐的应用中都非常普遍。在节奏方面非均分律动的自由节奏也是这一地区的共同的特点,我国戏曲中的散板及信天游、花儿等山歌的节奏中得到充分体现,在日本这种类型的节奏叫“八木节样式”,在蒙古称为“短调”。西亚、北非地区的音乐文化最引人注目的是作为世界音乐史的源流之一而存在,古代的许多乐器种类沿着文明的潮流东渐西流,传播到欧洲和中国,对我国传统音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国民族器乐中琉特体的弹拨乐器琵琶、齐特尔类的击弦乐器扬琴,还有胡琴类乐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源头。由此可见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音乐文化长期的相互交流中,以自身强大的文化魅力辐射影响着周边国家,也以自身兼蓄包容的文化力量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文化的继承者,也是优秀世界民族音乐文化的承载者。因此,通过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实现世界音乐资源的共享,提倡采用全球性的视野看待一切音乐事项,彻底打破以一两种音乐文化代替全世界的音乐文化或以某一种音乐的审美观为标准来评价其他音乐的片面价值观。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的全面发展,以开放的眼光面对多元文化并存的21世纪。

三、重视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