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院成本核算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将医院定位于行政事业单位,对医院而言,面临当前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以全成本核算带动医院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是医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医院医疗服务体系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从医院的管理模式看,医院虽定位于行政事业单位,但医院的管理是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会计核算更加趋同于企业化,既要核算药品、器械、部门等成本,又要确定收益的产生以及盈利的实现,以保证经济活动的持续进行。因此,医院会计的成本核算按照管理的要求划分为院级、科级、单病种以及单项成本等成本核算模式,这种模式也是目前大多数医院开展成本核算的主要形式。目前,有相当多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成本会计核算管理模式单一,仅仅围绕院级和科级成本核算的某些项目而进行,而没有真正按照成本核算管理的要求进行。其中院级成本核算是以会计科目分类进行,反映全院各成本项目的总体情况和会计信息对外上报情况;而科级成本核算仅仅是作为业务科室奖金分配的一种措施。在科级成本核算中,因没有专门的成本核算人员,加之科室管理者对成本、费用认识不够,导致科室在确认费用归属方面不规范,成本费用分摊的随意性大,涉及的人为因素多。使科室成本、费用的管理缺乏科学性、系统性,从而造成科室成本核算不实、不准,使院、科两级在利益的界定和利益的分配中矛盾重重,也给医院的财务状况带来了一定的财务风险。
2实行成本核算,严格成本控制的关键点
2.1建立医院成本核算管理体系、完善成本控制制度
医院成本核算管理是全员参与的一项经济管理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医疗服务成本复杂,医院和科室之间联系密切,综合性强,需要各部门分工协作,共同配合。划分成本核算单位,是进行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关键。对此,医院应设立一系列相关配套的成本核算管理机构。如:建立经济成本核算中心、医疗收费价格管理小组、固定资产清产核资小组、固定资产报废审批小组,设立科室或部门成本核算员,从而为医院和科室成本核算管理的良好运行奠定基础。医院在建立成本核算管理体系的同时,还应该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核算管理制度,如:《采购与付款管理办法》、《成本核算管理实施细则》、《成本费用归集与分摊标准》、《院科成本测评考核办法》、《固定资产管理细则》、《资产清查核对制度》、《医院收费定价与管理规定》等。另外,科室或部门在医院制定的规范制度下,还要根据本科室或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具体细则,以便更好地开展科室或部门成本核算,从而完成各项成本目标,使科室或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效益都有所提高。
2.2做好成本核算原始数据的搜集、记录和归集。建立成本核算分析报告制度
原始数据是反映医疗服务活动的原始资料,是进行成本预测、编制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核算、分析消耗定额和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依据。所以,医院要组织成本核算人员会同各相关部门,认真制定出既符合成本核算规定,又符合各方面管理需要,既科学又简便易行,讲求实效的原始数据登记、归类、传递、审核和保管制度;以便正确及时地为成本核算和其他有关方面提供翔实的资料和相关的信息。
建立医院成本绩效分析考核报告制度,是开展成本管理与核算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成本管理反馈的主要途径。成本绩效分析考核报告的内容,应该符合医院的实际状况,并且能反映和说明一定的同题。其成本绩效分析考核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管理目标实际完成了多少和应该完成多少,和上期比较是增还是减或者相一致;(2)实际和上期两者之间产生的差异,是谁的责任;(3)分析发生差异的原因;第四,奖励与惩罚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如何杜绝偏差的产生等。
2.3提高信息网络对成本管理和质量控制能力
由于医疗服务涉及面广,其专业分工精细,各学科和保障部门之间的联系密切复杂,加上医疗服务成本核算数据庞杂,若用手工统计核算,工作量大且不准确。因此,医院要适应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时展的需要,运用现代计算机网络实现成本核算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自动化、科学化。要在医院建立一套功能完善、包括成本核算管理功能的计算机模块系统,在模块系统中应包含在临床科室设立的“医生工作站”和“护士工作站”,还应包含各临床和医技科室的检查治疗发生地、各实物管理库房、行政后勤部门、各收费结账网点及账务核算管理处等,并实行联网,争取最大限度地实现成本核算数据的收集、存贮、传输、汇总,以便对取得的数据及时、准确的分析。从而使科室和部门之间便捷、共享成本核算数据,使全院成本核算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
2.4降低采购价格。加强物资管理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各种设备、材料在医院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有效的物资管理在医院成本控制中变得至关重要。目前,医院应该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降低物资采购成本:(1)通过集中采购、联合采购等方式降低物资采购成本,尤其是在大型器械采购中联合多个单位或参与政府的批量采购可以降低采购成本,并能为医院节约大量的资金。(2)加强材料的库存管理,减少浪费与损失。通过引入计算机网络系统,提高物资管理的人出库制度以及盘点工作的效率。尝试直接将药品、物资供应实行托管。减少医院的管理成本。(3)加强诊疗过程中消耗材料的使用。通过设立药品、消耗器材的使用标准,给药剂量、途径、手术方式的改进达到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同时,合理使用药品及消耗材料,降低成本。
关键词:医疗改革 医院 全成本核算
近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医疗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在收入不足和政府补贴力度不够的情况下,医院必须改变旧模式,以新的、科学的、健全的经营管理方法,在保证治疗质量和服务态度的前提下,降低医疗成本,提高自身竞争力,一手抓经济效益,一手抓社会效益,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实现高效、优质、节约的良性循环。由此可见,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势在必行。
一、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内涵及意义
医院成本主要是由运行过程中人力、物品、资金的消耗和医院的仪器设备、设施、建筑等固定资产的折旧组成。而医院全成本核算是指医院按照项目类别、阶段时期、具体范围等方面,将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服务、治疗等所有费用,进行汇总、分类、分析,得出医院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以此来达到对医院成本的控制和考核。
可以看出,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从政府层面上来说,全成本核算可以为政府提供最基础的经济评价体系数据,使政府从宏观的角度准确把握我们当前卫生行业形势,更好地制定出适合的财政补偿政策以及医疗服务的收费标准;从医院层面上来说,全成本核算可以有效地控制医疗成本,改善医疗环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从而提高医院的公信力,促使医院收益不断增加,分配更加合理,形成健康的运行模式。从患者层面上来说,全成本核算,可以在保证得到良好的治疗的同时,降低治疗成本,减轻医疗负担,也有利于缓解日趋严重的医患矛盾,为日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打下基础。
二、医院全成本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强有力的全成本核算相关政策的指导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部门缺乏对医院财务和资产监管的政策指导,医疗行业也没有出台具有权威性的成本核算制度。政策指导的缺乏,往往会导致医院对于成本核算容易出现盲目性,在开展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客观性,造成思想“轻视化”、行动“迟缓化”、责任“模糊化”。
(二)未建立起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和组织机构
医院现行的成本核算方法,多是采用了原来的医院会计制度。目前医院也没有建立起一种成熟的、科学的、专门的全成本核算制度,在机构上也没有专门设立的核算机构,审核机构,在人员上也没有配备专门的核算人员,监管人员。这些都已经不能够应付满足医院不断改进的经营模式,制约着医院降低成本,提高效益[3]。
(三)医院上下对全成本核算的重视程度和认识不够
目前,医院上下一部分人存在着成本核算的工作属于财务工作,不是医务人员的工作的想法,导致了医院科室及工作人员在遇到成本核算工作时产生抵触心理,甚至是反对心理。还有一部分人,没有正确的认识全成本核算,盲目过度降低成本,忽略了治疗效果、技术创新、医德精神等方面,反而造成了更坏的影响,不利于医院的长久发展。
三、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建议
(一)政府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相关配套政策
在市场经济下,医院以其公益性的特征,不能完全参照企业来进行成本核算,要想更好进行成本核算,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及时对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进行调整改革,制定出台出能够适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会计制度和相关配套措施,为进一步规范医院财务核算,降低医院成本,为医疗效果和医院效益并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医院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组织机构,加强成本管理
医院应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的成本核算机构。根据现代医院经济核算管理的模式和特征,建立完善一套适应医院的实际情况的会计制度规定。细化成本核算,优化资金配置,强化监督监管。由财务部门牵头,会同各科室,根据制定的细则,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变“被动管理”为“主动节约”。同时还应加强对成本核算人员的培训,提高成本核算人员的工作能力,以便更好的完成各项核算工作。
(三)多措并举提高成本控制意识,不断提升认知度和认同感
通过教育培训等多种手段,加强对全成本核算的宣传,形成领导重视、职工参与的良好氛围,使医院的广大干部职工,正确认识把握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内涵,抵制高消耗,乱消耗。通过提供优质服、提升治疗水平,提高节约能力,来增加医院以及个人收益,真正做到“开源节流”。
四、结束语
医院全成本核算,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复杂的工作,需要所有的工作人员共同努力。我们要以新医改为契机,加强医院成本核算,严格控制医院预算,着力控制医院支出,只有这样医院才能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浪潮中扎稳脚跟,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苑萍,魏田.强化医院经济管理大力推行全成本核算[J].医院管理杂志,2001,6(8):232-233
[2]裴轶,珉韩鹏.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的意义和作用[J].财税研究,2012,(8):56-58
Abstract: The article reveals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carrying out full cost accounting work through study on developing process of hospital cost accounting work at home and abroad, focuses on full cost accounting procedure in hospital, proposes that full cost accounting is the effective means to reduce hospital costs, and raise economic benefit.
关键词: 医院;实施;全成本核算
Key words: hospital;implementation;full cost accounting
中图分类号:F7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6-0314-02
0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卫生改革政策先后出台,作为医院的经营管理者,只有顺应国家的政策导向才能使医院获得长足的发展。在全院范围内推行全成本核算方案,是医院加强经济管理的核心手段,也是医院实现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1 国内外医院全成本核算进展情况
1.1 国外医院全成本核算进展情况 在国外,医院成本核算已经开展了数十年,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成本核算的国家[1]。美国也早在20世纪60年代实行医疗保险时引入医院成本核算,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按病种付费时[2],在其医院经济管理中大规模地应用现代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核算形式,已被认为是能够真正降低医疗成本费用的一种方法。至20世纪90年代末,在美国的医院和卫生保健组织中开始引入ABC成本核算法[3],均使美国的医疗服务成本相对降低,据报道,美国医疗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13.6%[4]。
1.2 我国医院全成本核算进展情况 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医院先后尝试了目标管理责任制、定额管理、奖金提成等经营管理手段,因为没有成本核算作为基础,逐步暴露出了很多弊端[5],“粗放型”的经营管理模式,不能适应市场竞争需求,严重制约了医院发展[6]。
2 医院现行医院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医院目前实行的是不完全的成本核算制度,核算结果仅作为奖金分配、绩效考核的依据。而且,管理人员成本核算意识不强,尚未树立全员、全过程参与成本管理的经营理念。
3 医院开展全成本核算的意义
医院在经营过程中有效地开展全成本核算,能更加全面反映医院成本信息,降低医药成本,减轻患者负担,提高医院绩效,增强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同时,为准确核定医疗收费标准、实施单病种付费、完善医疗保险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4 医院实施全成本核算方案具体措施
4.1 项目准备阶段
4.1.1 组建项目小组 进一步完善项目计划书,选择适当时间向院长做了一次专题汇报,阐明实施该项目对加强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意义,说服其作出决策,同时给予大力支持与关注,组建项目小组,进行岗位分工,并拟定岗位工作职责,进行任务分解。
4.1.2 开展基线调查 设计调查表,集中组织对本院90名专、兼职核算人员进行了现状调查和培训需求调查,由专人发放特制调查表,填写完毕后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111份,收回111份,有效率100%,被调查的人员年龄为35~50岁。调查内容涉及对本院实施全成本核算必要性的认识,成本核算知识培训需求和自我评价等项目。在住院部的内、外科选择医生、护士各15名、高年资科主任、护士长各10名、职能科室负责人及工作人员3人进行访谈,预设访谈提纲,涉及对现行核算制度的认可程度,存在哪些缺陷,进一步改进工作的合理化建议等等。整理调查表和访谈记录结果表明,红旗医院开展全成本核算势工作在必行。
4.1.3 进行同行交流 组织部分重要岗位人员,到率先实施全成本核算的北京朝阳医院实地考察、调研、进行同行交流。
4.1.4 拟定培训方案 ①确定培训内容和时间:培训内容包括成本核算规程讲解、计算机操作技能培训。做好培训时间的安排。与主管院长及科室主任沟通协调进行有效人员调配,保证训练时间、场地。端正培训人员学习态度,本项目被培训者多为一线医护人员,对核算知识接触少,为了使培训者认真对待,保证培训质量,首先开展了思想教育工作,提高认识,尽可能调动每位人员的学习积极性。相关科室的支持程度是培训时间的保证。协调各科室进行有效人员调配,保证训练时间。尽最大努力降低对科室工作产生的不良影响。
②选择培训方式:采用幻灯教学、集中授课、确保每人一台专用计算机,预先安装应用程序,进行实际操作示教、演练,并对操作人员培训和维护人员培训做出系统分析。
③选择培训教材、制定考核标准、选择测评手段、签订培训教师责任书、印发学员考勤记录簿,完成基础数据准备及分摊参数确定等前期准备工作。
4.2 项目实施阶段 将全成本核算系统与HIS系统作接口,采集历史数据,进行数据转换,核算软件上线完成系统试运行。重新确定了核算单元,将原来粗放的23个核算单元细分为86个,系统推行过程中严格执行预定的运行规范,项目组对每一项工作环节,都指定了专人负责,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录入及时,各个成本核算单元都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数据核对,各核算单元对本部门数据负责,指定专人核查,发现问题及时与核算组联系。系统运行初期,为了促使科室利用核算系统提供数据,项目组制定了一系列临时措施,采取对数据签字确认、上报统计数据分析等方法,效果明显。
4.3 项目评价阶段 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核算流程改进研讨会”,选取项目实施前后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对项目实施过程及对成本管理产生影响作出综合评价。对培训内容和教师培训质量进行监督;对参加培训人员受训态度、出勤情况进行监督;定期检查督导,动态管理,保证培训效果。培训结束后,组织全体受训人员进行理论、技能操作模拟考试;收集整理理论、技能操作考试成绩单、专家观察记录、考勤记录,培训教师对被培训核算人员的综合评价表。采取业务水平与工作能力相结合、平时成绩与最终考核相结合的培训模式。
5 讨论和建议
5.1 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医院科室成本支出的透明度,科室的自我经营意识明显提高。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实际问题。建议医院出台相应配套措施,使医疗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利用问题得到控制。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给科室定岗定编,把用人权下放到科室,实行双向选择。
5.2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成功地对担当核算的人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培训,使核算人员掌握了业务理论知识,拥有了实际运用能力,规范了成本核算工作流程。
5.3 本项目的研究不仅提高了患者收费情况的透明度,还在一定范围内杜绝了科室滥收费现象。
参考文献:
[1]高鸿司.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124):334-335.
[2]胡善联.21世纪卫生系统改革对卫生经济学发展的影响[J].中国卫生资源,1999,(593):3-4.
[3]韩玉珍,周胜利.国内外医院成本核算进展[J].中国医院管理,2003,(12):55-56.
[4]李信春,王晓钟.医院成本核算[M].北京:人民军区出版社,2000,(25):122-124.
(一)对成本核算和控制认识不清,核算基础薄弱
在医院经营和成本意识上面,医院的决策者并没有一个总体的概念,通常情况下,全额或者是差额的预算拨款补助是医院比较常使用的手段。医院的财务管理在成本预算上并不精通,没有专业人士方面的专业素养,成本控制上只是墨守成规,并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通常都是事后进行弥补,而不能在事先做出预算。对于采购方面,没有一个总的计划,比较随意和盲目,于是造成医院在收入和开支上无法达到平衡,于是医院为了财政上的问题,而对患者下手,造成了治疗费用节节攀高,而这也影响了医院未来的发展。
(二)对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过于片面,核算信息化欠成熟
医院的财务人员在成本预算和控制上没有一个很好的总体把握,认为只是走走过场,将成本的核算和控制割裂开来,成本核算和成本的控制没有进行很好的联系。但是在实际的情况中,成本预算和成本控制二者之间是无法分开的,只注重一方面,势必会造成不平衡。当下,网络联网结算的方面在医院中已经得到了普及,这是为了改正以往那种单纯的进行结算业务而研发出来的。
(三)缺乏成本核算和控制的科学性、规范性
在医院每个部门都不是割裂开来的,他们都处于联系之中,在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的时候也是如此。因此,在成本核算的时候,要考虑到每个部分之间的需要,切实考虑到他们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够提高他们的热情。然而当下,科学性和规范性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却并不常见,往往只注重经济上的效益,而忽略了对成本的控制,这样一来就造成医院的无序管理,医院的进一步发展也受到了阻碍。
二、完善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成本核算意识
成本核算强调医院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要以尽可能少的消耗取得尽可能多的效果。比如对固定成本采取相对固定原则,既正确体现当月或季度的固定成本水平,又加强对固定成本的控制,防止了资产的重复设置和浪费;对新购进或报废的仪器设备,按照全成本核算的原则适时地对其收取或减除折旧费,鼓励科室发展新科技,优化设备结构。在成本管理中实行全员管理,因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每个人的活动都与成本费用的形成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从领导到每个医护人员及职工都要明确自己的成本责任,使其提高成本意识,把搞好成本管理,不断降低成本变成大家的自觉行动,使成本管理工作建立在可靠的群众基础之上。
(二)降低人员经费与采购、库存成本
在医院总成本中,其中人员的费用使用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医院在工作人员的聘用方面要着重关注,在工作人员的选择方面要将不必要的人员资源降低,实现管理费用的合理分配,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还有一方面就是关于设备和药品一类的采购,其过程必须透明化。而且,在购买一系列的药品的时候要尽量的购买有用的,防止药品、设备的浪费。将医院现有的资金实现最大化的利用,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提高资金的投资效率和杜绝资金浪费。
(三)完善相关的财务法规与监督体系
只有加强了财务的相关监督体系,才可以进一步的实现完善成本核算。首先,想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就必须要制定出严格的管理制度,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依靠。其次便是要保障工作人员的清廉,保证上报数据的真实性。还有就是要依靠社会全体人员自愿的对医院制度进行监督,共同对医院的效益、经济和服务进行管理。最后比不可少的就是对会计部门的管理,只有将会计部门建设的最好才可以将医院成本核算做到最好。
(四)提高核算人员的专业知识素养
只有对医院各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素质的培养,将成本核算的核算队伍壮大,只有人人都注意成本核算,才可以进一步的将医院的整体工作风貌提高。
(五)提高医院有关科室的密切配合度
医院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庞大的企业,其运作过程必不可少的就是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只有全医院的每个科室之间都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医院的管理工作。在领导的带领下,全体员工共同做好核算工作,每个科室之间工作责任分配好,各自做好自己的工作并相互帮助。
(六)结合医院预算管理,加强全员全过程成本控制
只有将全体人员的思想意识提高,增强每个人的工作效率,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最求自身的利益。只有全体工作人员都对成本核算开始重视,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制度推广这一问题。而且,要注重预算和核算两者相结合,在遵循预算的基础上对消耗的成本进行核算,只有像这样严密的工作才可以更好的为医院创收益。
三、结语
【关键词】 医院 成本 核算
成本管理应该是成本效益的管理,其目的是从成本与效益的对比中寻求成本最小化。用成本效益的观念看待成本,把成本管理的重点放到战略竞争上去,只有从效益方面进行成本管理,才能真正实现成本管理的目标,使成本管理的工作变得更有意义。
1. 夯实医院成本核算基础重要性分析
1.1能够有效地降低医疗费用,促进医院优质高效低耗。医疗收费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医疗经济效益与医疗费用挂钩,实行成本核算,可以促使核算单位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只有提高质量和效益才能更具有竞争力。病人对医疗质量的评价是以自身的满意程度来衡量的,这种满意不仅仅是要求诊断快、疗效好,还要环境美和耗费少,合理地耗费已逐渐成为衡量医院质量的要素之一。医疗收费由政府统一定价,因此医院提高效益的重点只能是减少浪费,降低消耗和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人员和仪器设备闲置。
1.2完善医院补偿机制提供考核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从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建设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使我国的经济不断增强,就要通过经济管理,而成本核算又是经济管理的重要途径。加强医院成本核算管理,能准确及时地计算医院业务活动中成本消耗,客观反映不同成本对象、成本的变化情况,促进医院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改革医院经济管理,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增强医院员工的成本观念,节支降耗,增强医院竞争力,促进医院走优质、高效、低耗、可持续发展之路,使人民群众享受质优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也为科学制定医疗服务价格和完善医院补偿机制提供考核依据。
1.3医院走优质、高效、低耗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服务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成本核算已成为医院管理的一种主要手段和组成部分。医院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加强内涵建设,增强成本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合理配置和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从而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强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使医院走优质、高效、低耗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4成本核算是经济管理的重要途径。加强医院成本核算管理,能准确及时地计算医院业务活动中成本的消耗,客观反映不同成本对象、成本的变化情况,促进医院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增强医院员工的成本观念,节支降耗,增强医院竞争力,促进医院走优质、高效、低耗、可持续发展之路,使人民群众享受质优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2. 加强成本管理是现代医院经营的必然要求
2.1增强成本效益观念。在评价成本工作绩效时,往往把成本升降作为唯一标准,这在理论上是讲不通的,因为成本又是表现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各种劳动消耗,至于这种耗费效益如何,却不是产品成本指标本身所能反映出来的,所以成本工作绩效考核应通过投入与产出关系进行评价:一是产出的投入越少越好;二是投入的产出越多越好;三是投入增长慢于产出增长为好;四是投入减少快于产品减少为好;五是投入下降产出上升为好。在实践中片面强调降低成本,势必挫伤科室为未来增效而支出某些短期看来高昂却必要费用的积极性,从而影响科室技术革新和设备更新换代,致使一些科室降低成本使用一些陈旧的设备,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和检查效果,不能满足病人的要求,长期发展下去影响医院的声誉和经济效益。如有的医院为降低成本买一些淘汰的CT机,CT片不清晰,影响病人的检查结果。
2.2针对问题,不断改进。医院实行成本核算尚无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各家医院一般都是根据自己医院的实际情况,按照和的要求来实施。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在所难免,关键是要及时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使成本核算不断完善和合理。我院在成本核算的前期运作过程中,由于在科室结余的提成和管理费用的分摊上考虑不够全面,对科室和职工的利益考虑欠周,影响了科室和职工的积极性。后期通过对成本核算方案进行不断的整改,目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3进行医院成本控制差异分析 标准一经制定后,就必须作为各方面应共同遵守准则和依据,并加以贯彻和执行,目标成本作为一种标准成本,是通过精确的调查、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的,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预计成本。在实际工作中,实际成本常会与目标不符。二者之间的差额即为标准成本的差异或成本差异。成本差异是反映实际成本脱离预定目标程度的信息。为消除这种偏差,要对产生的成本差异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和对策,以便采取措施加以纠正。
2.4实施医疗成本核算 需要更新观念,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医疗成本核算涉及医院工作的方方面面,不仅仅是临床医技科室,更需要技术支持和后勤保障单位的参与配合。因此,实现医疗成本核算首先要有医院各级领导观念更新和充分重视;需要有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和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在成本核算实践中院领导亲自挂帅,组建成本核算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在全院各级部门宣传、组织学习和培训成本核算有关内容。只有各级领导明确了成本核算的目的意义,概念、内容等,才能充分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在全院员工中增强经济意识,从而在工作中自觉减少浪费、控制成本。
2.5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组织,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医院成本核算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医院各部门、各科室和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为保证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医院从上到下要建立一个有序的成本核算组织。以经济核算部门为成本核算中心,科室、班组配备兼职核算员,形成一个从上到下,从领导到职工,从行政后勤到临床医技部门全院全员互相配合的成本核算系统。同时,完善各种原始记录,健全各科室、班组的计量、验收、领发、盘存制度。医院在医疗活动中,要使原始记录正确,就必须有完善的计量验收、领发等制度。医院内部各种材料物资的收、发、领、退都要认真计量,并认真填写材料物质流转凭证,严格办理好各种收发领退手续。对消耗量大的水电气,应由专职人员经常检修计量器具,保证计量结果的准确无误。
2.6加强资产管理,提高医院效益 首先加强流动资产管理,确保资产运行的安全、高效,利用资金和借贷资金投资于新的医疗服务领域,提高医院创收能力,促进医院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加强库存管理,对药品、器械、总务等库房实行限量库存,运用现代物流配送方式,最大限度的减少库存,定期组织人员对各库进行清查盘点,掌握库存情况,防止超计划购进物资,在保证供应的前提下,减少资金占用,提高医院资金使用效益。
结束语
关键词:新财会制度;医院;成本核算;绩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4-0158-02
随着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医院要在众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吸取成功医院的管理经验调整自己,提升自己,增加竞争能力,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加强成本控制,提高工作效率,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新财会制度也明确提出公立医院应有效实行成本核算与控制,实施绩效考核。新财会制度加大了医院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同时也加大了医院财务制度的管理难度,尤其是医院的成本核算方式的提出,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新医院财会制度对原有的财会制度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进一步完善了医院的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体系。
一、实施成本核算与绩效考核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实施成本核算与绩效考核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医疗行业竞争激烈,以及医疗机构内部运作规模的扩大,对医院内部的财务成本核算及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传统的财务制度显然无法满足现实的发展和需要。在传统的财会制度下,缺乏规范的资本核算,成本核算对象划分及管理费用分摊方法不科学[2]。医院的财务只能计算收益部门的损益情况,而对医院的服务项目成本及支出情况则不能进行量化统计和计算,要进行统计或计算,则必须进行复杂的专项统计和研究;其次是医院的机构设置和科室分类是极为复杂的,不同的科室之间有不同的要求,对收入、人员安排的分配无法达到公平,许多时候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再次是医院的绩效考核缺乏规范和标准,传统的绩效考核方式缺乏公平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在绩效考核中传统的考核方式过多的重视经济因素,忽视了医疗服务等非财务因素。由于传统财会制度未能使医院的绩效考核真正做到多劳多得,优质奖励,劳动与收入平等,在管理上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新财务制度能科学合理编制预算,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实行成本核算,强化成本控制,实施绩效考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二)实施成本核算与绩效考核管理的意义
成本核算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医院在深化卫生改革的大形式下的必然选择,其意义:(1)维护患者的利益,医院通过实施成本核算,降低医疗成本,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增强职工的成本核算费用意识,节支降耗,降低服务成本,以较小的投入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医院走向优质、高效、低耗持续健康发展,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能力。(3)实施绩效管理模式下的成本核算,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率获得有效提高,各科室在购买新的医疗设备前,都会经过反复预算,对其医疗服务收费项目进行的成本核算,考核项目的盈亏,优化医院收支结构。同时,随着工作效率的提高,科室不再盲目地增加人员,医护比例趋于合理化,既降低了人力成本,又以学科带头人的形式加快学科发展,带动医院的整体进步。
二、实施成本核算和绩效考核的管理
(一)医院成本核算和绩效考核的关系
医院成本核算是医院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各项耗费进行分类、记录、归集、分配和分析,提供相关成本信息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是对医疗服务、药品销售、制剂生产过程中所发生费用进行核算,通过成本核算,真实地反映医疗活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绩效管理是医院近年来引入企业管理模式,是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制度确保组织及其子系统(包括部门、流程、工作团队和员工个人)的绩效成果能够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相一致,并促进组织战略目标实现的过程。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让组织能够持续地发展,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员工的绩效,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
医院成本核算是绩效考核的基础,绩效考核是成本核算综合评价,做好成本核算可有效降低医院成本支出、提高医院绩效,而绩效考核的成功可促使员工主动参与成本控制,提高医院成本核算。医院成本核算和绩效考核是目前医院管理者高度重视的课题。
(二)实施成本核算和绩效考核的方法
1.实施成本核算的方法。医院成本核算是以科室成本中心为核算对象作为基础,主要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核算。直接成本是医院在开展业务活动中可以直接计入医疗支出的费用,包括人员经费、药品费用、材料物资消耗费用、折旧费用、管理费用及其他费用等。间接成本是不能直接计入医疗支出的费用,包括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和后勤部门发生的各项支出,以及职工教育费、科研费、报刊杂志费等。根据科室设置情况、业务性质及管理特点分成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医疗辅助科室和行政管理科室等四大类核算单位,其中临床、医技为直接成本中心,医辅和行政管理科室为间接成本中心。推行全成本核算,收入减支出,结余部分按一定百分比提取作为核算单位奖金[3]。以科室或班组为基本核算单位,质量考核和管理目标考核与科室效益挂钩。
2.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在医院成本核算中进行绩效管理,首先要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成立绩效考核小组,确定医院的目标,设定各科室目标与员工目标,制定《岗位说明书》与制定绩效考核实施细则和奖惩制度。实施绩效考核必须执行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分配制度。医院的每个部门的工作职责、难度、强度、风险系数等不同,应根据医院各部门的工作性质的实际情况,完善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医院绩效考核管理与职工的经济利益有密切关系,绩效考核管理的有效实施,能充分调动全院职工的积极性,增强服务意识和控制成本意识,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实现优质、高效、低耗的管理目标,促进医院健康发展[4]。
三、建立健全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一)医院绩效考核的原则
绩效考核按照临床科室、医技科室、行政后勤三类岗位及相应岗位分别构建相应的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实行院科两级考核,坚持按劳分配、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以质量为核心,向临床一线和技术风险高的科室倾斜,重技术、重业绩、重责任、重贡献,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充分调动全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真正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机制作用。坚持民主集中制和规范管理原则,有效落实绩效考核标准,促进医院健康发展。完善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制度,跟踪并评估科室绩效情况,总结成功经验,发掘失败原因,指导科室改进管理缺陷,对存在问题及时提出改正措施。对有争议的绩效考核项目,通过绩效考核管理小组讨论,确定考核方式。在绩效管理中,管理者与职工之间双向交流沟通,注重绩效反馈信息,动态地实施绩效考核管理方法,不断提高绩效考核管理效率。
(二)绩效考核管理方法
绩效考核就是对科室和员工的工作状况和结果进行考察、测定和评价的过程。从员工角度,绩效是经过考核并被组织认可的工作行为、表现及结果;从组织角度,绩效是工作任务在数量、质量和效率等方面完成的情况。绩效考核是管理过程的一种控制,是通过了解和检核员工的绩效以及组织的绩效,并通过结果的反馈实现员工绩效的提升和组织管理的改善;同时,考核的结果还可以用于确定员工的晋升、奖惩和各种利益的分配。
绩效考核内容是根据各类、各等级岗位的不同特点和要求,依据岗位职责,考核其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医德医风、职业道德、服务对象满意度、成本费用控制、岗位业绩及贡献等情况。
绩效考核方法有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关键业绩考核指标法和360°考核。KPI即关键业绩考核指标。360°又称交叉考核,即将原本由上到下,由上司评定下属绩效的旧方法,转变为全方位360°交叉形式的绩效考核,是由被考评人的上级、同事、下级及本人担任考评者,从多方面对被评者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再通过反馈程序,达到改变行为、提高绩效等目的。
(三)绩效核算分配方法
以科室或班组为基本核算单位,以该科室收入减支出,结余部分按一定百分比提取作为核算单位奖金基数,结合科室工作指任务、医疗质量、科室管理和经济等各类考核指标进行考核计分,最后,确定科室实际发放奖金数量。
执行科室二级考核与分配方法。(1)各科室成立以科室主任、护士长和兼职核算员组成的核算小组,参照医院绩效考评办法,制定本科考核标准。(2)科室可根据本科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科特点的分配系数,根据工作内容和性质、工作经济效益、工作数量及质量考核进行量化积分,参照医院制定的岗位系数核算绩效工资[5]。(3)各临床科室按医生、护士的绩效分开核算,合理拉开医护之间、不同专业技术水平之间的分配档次,解决医护之间因工作性质、技术侧重点不同导致的分配矛盾。科室奖金重点向业务骨干、成绩突出、高技术、高风险岗位倾斜,体现优绩优酬的原则。(4)各科室根据本科工作人员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劳动态度与工作实绩、技术含量,成本消耗等因素,进行二次分配,合理拉开差距。有效的合理的分配和考核是实现医院内部激励机制,调到员工的积极性和有效成本控制。
综上所述,在新财会制度下实行成本计算和绩效考核,规范医院的财务工作,完善内部控制和监管,为医院的经营管理提供有效决策依据。同时,在进行医院全成本核算和绩效考核管理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特点和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才能充分发挥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执行有效成本控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增强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王淑琴.探讨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财务预算[J].会计师,2013,(2):57-58.
[2] 陈沐.对新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与绩效的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4):184-185.
[3] 俞敏炎.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方案的模式探讨[J].中国医院,2010,(8):35-36.
关键词:全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公立医院
一、现阶段公立医院推行全成本核算的背景
近年来,国家对公立医院改革成为医疗改革的重要内容,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也成为改革的主导思想。一系列改革政策的落实,必然导致公立医院的收入来源和补偿机制发生重大改变。在这样的背景下,公立医院必须提高经营效益,加强成本管理,通过开展全成本核算工作,降低不合理支出,准确核算公立医院开展医疗卫生服务的消耗情况,为科学地制定补偿标准提供依据,为政府实现多渠道补偿机制做好基础工作。
2012 年1 月1 日起,公立医院全面施行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新制度明确了进一步完善了医疗成本核算体系要求,除了要求公立医院进行床日和诊次成本核算以外,还要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开展单病种、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新财务制度的实施,推动了医院对全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
二、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运行常见问题
医院全成本核算就是将医院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成本,按照企业成本核算模式进行全面核算。包括:人员成本、物资消耗、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计提的医疗风险基金以及其他维持医院运行的管理成本等内容。它是一个从成本基本数据形成整理汇总分析控制的过程。每个环节紧密配合,按职责要求实施。但是从目前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实施过程来看,尚有部分环节和现象弱化了成本核算结果的应用。
1.物资设备管理部门对相应成本控制较弱。公立医院的物资及设备折旧成本达到医院总成本的60%以上,其成本控制成效直接影响医院收支结余。但从目前公立医院成本控制情况来看,物资及设备成本控制较弱。一是物资管理部门对临床科室的物耗成本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流于形式;二是对物耗没有实行动态定额管理,没有制定物耗定额指标、事中管控干预和事后分析职能较弱;三是大型设备购置后,其使用效益分析结果对设备使用科室没有约束力,对提高设备使用效益没有指导作用。
2.人员成本与科室实际工作需要脱节。大多数公立医院未能全面实现因岗聘人、因事用人,有部分科室存在人员配置闲余或个别人员工作量不足、出岗不出力的情况。
3.职能部门对数据采集分析参与度较低。医院成本部门大多设立在财务部门,成本数据的采集、录入主要由财务部门完成,未形成一个成本控制部门采集、分析 、上报的作业过程。因此,职能部门对当期成本数据的确认及分析职责缺失。
4.成本运行系统提供的项目成本、病种成本数据不能为医院工作起到指导作用。从大部分医院现状来看,均未能开展真正意义上的项目、病种成本核算。成本软件中提供的项目成本、病种成本计算方法较简单,只是为出报表而简单进行了分摊计算汇总,未能真正反映项目、病种实际成本,对医院降低项目、病种成本没有指导作用。
5.全成本核算结果在绩效考评系统中权重较低。在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中,全成本核算结果作为成本控制目标执行结果并未作为医院重点考核指标,所占权重较低,相关职能部门成本控制执行得好与不好区别不大。
6.数据产出可利用性不高。(1)部分医院人员科室变动仍以手工统计为主,信息传递不及时,存在人员信息不准确;同一个科室工作人员在门诊与住院服务时间没有完全统计,造成门诊成本住院成本数据偏差。(2)材料成本与材料收入未对应。尚未实现收费与消耗联动的医院,卫生材料、化学试剂成本以领用数为主,实际消耗数据与当月实现的收入关联较弱,不能全面反映当期收入的物耗成本。(3)水电汽成本核算数据以分摊为主。一些医院成本分摊基本计量工具未安置到位就开始成本核算工作,造成如水、电、汽等需要进行计量的成本分摊较为简单。存在科室用多用少一个样,不节约用水用电但因面积小成本反而不高的现象。(4)成本数据采集信息化程度未普及。有些医院供应室服务量、总务洗涤、维修工作量等医辅科室的数据统计仍以手工为主,统计量大、及时性差。成本核算单元责任人对数据的发生没有及时获知的平台,不利于成本控制。
三、解决全成本核算运行问题的相应对策
1.加强物资采购部门的管理。医院要严格对临床科室制定每床日消耗定额、医技科室每百元消耗定额等,对材料消耗领用实行定额管理。物资管理部门实时掌握科室定额使用情况,建立定额使用预警机制。对当月形成的材料成本及时分析,提出控制建议。精密测算大型设备的购置前效益分析,不购置效益低的设备;在设备实际运行后,跟踪设备使用效益,将结果及时反馈临床,提出控制要求。
2.人员定岗、定编。控制医院用人成本,临床科室根据工作量定岗定编,增加编制必须与业务收入同步,与医院进行项目成本、病种成本的人员匹配。
3.强化各职能部门在全成本核算体系中的作用。医院各职能部门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成本数据的核算、管理、分析和考核工作,对下达的各项成本计划指标全面负责,分解成本计划、定额,落实到相关科室、班组或个人实行责任管理。
4.完善物资管理系统。对可收费材料的管理实现与收费平台数据相结合的管理方法,以记到费用作为材料耗费成本,做到领用成本与收入成本相符合,杜绝漏费成本。对固定资产采用条码管理,摸清家底,科室固定资产持有成本与实际相符。
5.提高现有信息系统的效率。建立和强化人员考勤系统,科室加强人员考勤系统的管理,准确提供多重角色人员各岗位的出勤天数,为人力成本的合理分摊提供基础,满足全成本核算下对人力工时成本的精细化要求。充分利用医院信息化平台,实现供应室、维修班等医辅服务部门服务量的信息化统计分析。
6.提供可计量工具。明确电费、水费大用户,加装水表、电表,并逐步推进到各成本单元。
7.逐步开展项目成本、病种成本计算。使用标准的项目成本计算办法,逐步开展项目成本核算。以此为基础,明确病种构成项目,开展病种成本核算。通过准确反映项目病种成本,为进一步加强成本控制提供支撑数据。
8.加强全成本核算结果的考核。医院应将成本控制指标作为科室考核目标下达,以全成本核算结果为基础,强化成本控制指标实行结果的考核,定期进行考核和反馈,同时提高成本控制目标在绩效考评系统中的权重,以考核杠杆的作用促进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李健,杨谢菲.数字化条下公立医院成本控制体系研究[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4,(1).
[2] 臧芝红,廉爽.公立医院加强成本控制的主要途径[J].医院院长论坛,2013,(4).
[3] 郑大喜.新《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下的全成本核算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2,(11).
[4] 医院会计制度[S].2012.
关键词:全成本核算;军队医院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一、更新观念,营造全成本核算意识氛围
军队医院实行成本核算的目的是将有限的卫生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功能效益,从而改善医院经营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实现医院优质、高效、低耗运行。为此,各级领导首先要带头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医院开展医疗全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要性;各部门要密切协调配合,主动想办法解决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职能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医疗成本意识,使医务人员明确实行成本核算的目的及重要意义,让大家认清了全成本核算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卫生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是提高医院管理效益的有效途径,切实使员工在医疗服务的过程中树立成本核算的意识,自觉培养开源节流、堵漏降耗的良好习惯,从而有力地推动全成本核算工作在全院各科室的有效实施。
二、夯实基础,健全全成本核算管理体系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在现有条件基础上,整合财务、经管、收费机构和人员,成立财务、经管、收费“三合一”的医院财务结算中心。财务结算中心在医院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直接对院领导负责,统一对医院的经济活动进行集中统管。财务结算中心下设预算会计、预算外会计及成本核算员。其中,预算会计主要负责预算经费的管理(如正常的事业经费等)、预算外会计主要负责预算外经费(如对外医疗收入等)。这样,既能预防职务犯罪,又符合“预算经费和预算外经费收支两条线”的要求。成本核算员主要负责医院全部成本费用的统计与核算工作,即全面统计医院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所有收入和成本,根据相关会计核算制度进行成本核算,并监督收益分配执行情况。
二是规范管理制度。一方面要制定细致的核算管理办法。通过规范医院全成本核算组织管理体系、工作制度和标准等,明确全成本核算单元的划分成本范围、成本的核算办法、报告体系等,使医院每一个核算单元,从管理部门、后勤部门、医技部门到临床部门都承担其相应的医院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让每一位科室人员都负担自己所产生的成本,从而推动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另一方面要制定严格的考核评价制度。将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各个作业环节、每个具体进程都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中,细化考评指标,科学确定评价标准,合理考评办法,严格奖励分配,切实为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
三是统一信息平台。要加快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建立以医疗为主的数字化采集、传输、储存和处理系统,并根据全成本核算管理的内容和要求,建立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全成本核算管理所需各项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分析、共享和评估的及时、准确和可靠,为全成本核算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三、完善机制,确保全成本核算有效运行
一是在全成本核算模式上,采取“院科”两级核算。为有效降低核算成本,同时兼顾管理操作的可行性,一般应分为院、科两级核算。院级成本核算主要是对医院所有经济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的所有支出进行监督与控制,以真实反映医疗活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科级成本核算是以部门、科室、班组为成本归集的核算单元,对科室医疗收支进行的统计核算。科室成本核算主要包括科室直接支出,按受益原则接受的与之相关的临床、管理服务分摊的医疗支出、管理费用等。通过科室成本核算,掌握和控制科室成本消耗,准确考评科室绩效,使科室人员既是医疗业务的能手,又是科室综合效益管理的行家。
二是在全成本核算方法上,实现“五全”管控制度。即全要素核算,凡是医院的经济活动要素都要纳入核算体系之中,合理地进行归集纳入、成本划分、费用分摊和收益分配等;全资产管控,通过清查建账、预算调控、集中采购、调剂使用、计提折旧、报废处置等方法,对医院资产物资实行一体化管理,实现资产物资有价运行和保值增值;全过程封闭,从经费决策、开支使用、联审会签、民主公开的源头到末端形成一个封闭的闭合回路,实行有效地监督控制;全绩效考评,定期不定期地对医疗质量、经济效益、经营成果进行量化评估,综合衡量医院的运行状态和建设质量;全自动集成,运用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自动传输、数据自动提取、成果自动统计分析、报表自动生成的全自动化处理。
四、强化管理,充分发挥全成本核算效能
一是增强成本意识,加强成本管理。要坚持向成本要效益,事前强化预算管理,事中加强成本控制,事后进行绩效分析,切实降低成本消耗,树立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优的服务和最大效益的理念。要坚持合理组织收入,严格控制支出,降低各项费用,重视医院整体运营状况和综合效益的分析,同时要把降低成本和提高技术水平与服务质量结合起来,创造最佳效益,以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完善管控措施,降低成本消耗。要严格划分成本范围,把与医疗有关的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全部计入成本,对各科室消耗性支出实行计量核算,确保收益真实准确;要通过全面预算为各项支出定出限额,使成本费用得到事前控制;要积极推行药品耗材采取批量、招标和试行网上采购,用规模优势节省采购成本,有条件的医院还可进行药库、材料库的托管尝试,实行“零库存”减少开支;要对科室的部分费用实行经费包干,鼓励增收节支,使科室的一些可控费用的消耗得到有效控制。
三是严格绩效考评,发挥激励作用。首先,要建立完善相关的情况通报和经济考核制度,定期开展科室成本分析,进行成本差异揭示与控制、成本结构分析评价,使各科室对自己科室的收支情况账目清楚,便于各科室查找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积极挖掘内部潜力,从而实现控制支出,节能降耗的目的,形成全面成本管理的新局面。其次,将考核结果与科室效益及奖金分配挂钩,充分调动和激发医护人员的自觉性、主动节支的积极性,更好地降低医疗成本,改变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提高工作质量,扩展医院服务市场,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整理
关键词 成本核算 成本消耗 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3-000-01
医院的成本,是指医院在一系列的治疗、康复等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物资价值、人员劳动价值和技术价值等的货币体现。医院的成本核算则是根据医疗过程中的各项支出,进行记录、计算并且做出分析,是医院管理运营的重要措施。根据医疗过程的具体情况,对医院成本核算方法进行一定的调整、创新,促进医院经济的发展。正视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不足之处,制定解决方法,有助于促进医院的效益增长,提升医院的综合水平。
一、目前成本核算工作的不足之处
(一)管理人员不够重视
目前医院的规划建设,基本上都是由国家制定并全权规划。因此、上级的规定和建设方针是医院医疗服务的重要依据。并且管理层多数是医疗专家,促进了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但财务管理能力相对缺乏,以致对成本管理忽视。此外,加上医院财务规划或管理成本人员对成本核算认识不足、核算不全面,造成其提供的核算数据不准确,让管理人员对成本效益错误估计,导致管理效能缺失。
(二)成本管理核算体系不健全
医院没有完善的成本核算部门,成本核算由财务人员完成,而财务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缺乏专业知识,对成本核算工作缺乏积极性,无法全方面、准确的分析医院成本,达不到成本核算工作的经济效益和预期效果。
(三)对经济效益规划不合理
医院成本核算完成后,管理部门为了降低成本消耗,从医疗设备入手,减少成本的消耗,导致医疗技术发展落后;甚至于一些医院减少医疗服务人员,控制成本,损害患者利益,这些做法都脱离了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不可采的行为。
(四)缺少技术支持
最开始的成本核算,都是人工操作。因而,成本核算系统的初步建立需要大量资金,效益回收也慢,所以部分医院对于成本核算系统的建立缺乏行动力,或者成本核算系统停留不前,不能实现系统化。
二、对于成本核算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一)加强全院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
开展讲解、培训活动,提高各层医疗人员的成本意识,了解、领会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和成本核算工作相关的人员。可以每月或者每季度召开会议,让成本核算部门提交各科室的医疗消耗成本,财务部和采购部提交近期财务进出数据,方便成本核算数据的记录也培养全体员工的节约意识,让员工知道,成本核算工作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实现全院人员共同管理成本,最终达到降低医院成本的效果。
(二)建立成本核算组织
在财务部门中,建立一个负责成本核算的组织体系。制定成本核算的具体操作方法,设立成本核算考察机构,制定各级部门的职责,并实施奖惩制度;给各部门领导规定责任,使其加强日常工作的管理监督。而财务部是核心部门,它对全院的成本统一规划管理,并且还要为成本核算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完善成本核算组织体系,对成本全面、科学而有效的进行分析报告。财务部门是成本管理的首要条件,而成本核算管理则是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延伸发展。
(三)逐步完善网络系统
成本核算工作是一个庞杂的计算工作,需要大量准确的数据、信息。而计算机系统的更替需要一定的资金,目前最好的方法,就是整合各医院的现有系统,在改造过程中加入财务部门的支持,在现有系统基础上,加上成本核算机构和财务核算系统的联合融入,最大程度完善数据信息,提高数据准确性。优化了数据平台的同时,也逐步完善了计算机系统,实现数据共享。
(四)正确理解经济效益
减少成本的消耗,是为了有效控制成本,促进经济效益,但是总体的医疗质量不会改变。不能只求减少成本消耗,而减少技术的资金投入,要不断引进先进医疗技术,促进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三、结语
在医疗改革和医保改革的双重推进下,医院的市场竞争不断加深。以高质量的医疗技术为患者服务,借此加深市场影响力,提高效益。因此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的意义重大。医院要重视目前成本核算工作的缺陷,推进成本核算工作,提高管理能力,最大化减少成本的消耗,实现医院的高效益,从而推动医疗事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娟,何钦成.我国医院成本核算的研究现r及发展趋势[J].中国卫生经济,2009,28(6):73-75.
[2] 李信春,苏元福,王晓钟等.医院成本核算的思考与实践[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16(4):19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