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实训个人总结范文

大学生实训个人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实训个人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实训个人总结

第1篇:大学生实训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毕业实践;软件实训;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当前高校普遍采用“3+1”模式教学,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大学生通过实习提高实践和动手能力,以达到企业需要的实际应用能力。但据我们这几年的实际调研发现,绝大部分软件专业毕业生由于知识和实践技能不足,无法找到合适的实习岗位,而软件公司基本不愿意花费人力物力培训大学生,而是需要有工作经验的人能立即进入工作状态,为公司创造效益。

在将近八个月的毕业实践期间内,部分同学由于找不到实习单位,无所事事,荒废了提高自己的关键时机,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也忘得所剩无几。另一部分同学在无法找到合适实习单位的情况下,选择参加各种培训机构,而往往项目实际开发能力的提高也十分有限,实际效果与宣传相差太远。

如何真正解决以上问题,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学院专门成立了工程实践中心,从财政预算上向实践教学倾斜,并下设各个专业的工程实践中心,高薪聘请在公司工作多年资深的工程技术专家担任实践中心负责人,实行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并重的教学理念。

2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对策

软件大学生无法成功就业的根本原因就是欠缺实际开发项目的能力,再加上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就无法通过企业的第一轮笔试关,即使通过笔试,在第二轮面试中,因为没有熟练的项目实际开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回答企业技术主管的各种实际问题,最终难免被淘汰。

学院充分认识到毕业实践在本科生培养中的重要性,专门成立了学院工程实践中心,全面负责大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在加强平时实验和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上着重改革毕业实践,校企合作,打造真正的毕业实践基地。

以软件工程实践中心为例,在毕业实践设计环节上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和创新。专门安排八个月的毕业实训环节、利用大连软件外包城市的有力条件、与多家知名软件公司合作,成立了校内软件开发实训中心,在实训课程体系、实训项目选择、过程管理等方面完全模拟软件公司的实际工作环境和氛围,高薪聘任著名的系统架构师、项目经理担任实训负责人,按照企业的要求培养毕业生,对全院毕业生开放,自由选择实训方向(目前提供J2EE、、嵌入式、数据库管理),全程免费。刚开始时,学生倾向校外培训,报名人数较少,现在由于效果显著,知名度不断提高,选择在校内实训中心实习的学生越来越多。

3毕业实践内容体系建设

软件专业毕业生不能满足企业需求的首个原因是所学知识落后于企业使用的最新知识和技能。据我们调查,大连高校软件专业方向课在Java方向只讲授到J2EE基础,甚至有的只简单讲授了JSP,而企业已经全面使用了SSHA和RIA软件开发框架体系。学生面试时被问起是否使用Struts、Hibernate、Spring和AJAX时,头脑中简直没有这些概念,使用经验更无从谈起。

在实训课程体系设计中,我们全面采用与企业衔接的最新软件技术和架构,如Struts2、Spring、Hibernate、AJAX(熟称SSHA)、SOA技术(Web Servie, SOAP, UDDI),尤其是最近两年逐渐兴起的WEB2.0、RIA开发技术,如DWR、DOJO、EXT JS和Flex等以及整合服务器端技术和客户端技术的方法,这些已基本超越大连绝大多数培训机构的内容,使我们的学生站在了软件开发技术的前沿。

实训软件平台全面采用企业最流行的产品,如数据库使用Oracle、MySQL、DB2等,应用服务器使用JBoss、WebLogic、WebSphere、GlassFish和Tomcat。开发工具选择大多数企业普遍使用的Eclipse、MyEclipse、NetBean、JDeveloper等开源产品。

毕业实践中,学习和掌握这些最新的技术和框架与课堂学习有所不同,我们是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边学边练边使用,重在自学,重在应用,每个技术都在项目中大量使用,保证同学们都能熟练精通。由于反复使用这些技术,同学们不像理论学习那样容易遗忘,他们基本能在不参考资料的情况下熟练编写相应的软件代码,这正是企业技术人员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4实践项目的选择和开发策略

以往毕业实践的课题都是学生成绩管理、图书管理、在线购物等简单应用项目,脱离企业实际,应用范围窄,实用价值小。

我们的毕业实践选题是针对大多数软件公司的热点应用领域,选择已开发完毕的实际项目来开发,实用性强,开发工作量大,能真正锻炼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和业务分析能力。经过认真筛选,确定了办公自动化(OA)、通用进销存、CRM、简化ERP、连锁店经营管理、物流配送管理等几个实际项目,学生们在开发过程中参观了实际企业的运作,如物流公司、服装连锁店等,实地了解软件在具体业务中的使用流程。

我们也利用各种渠道与各行业企业联系,免费为企业开发应用软件,企业也愿意与我们合作,因为不用支付昂贵的开发费用。如我们为大连今冶机械有限公司开发了外贸CRM管理系统,由项目经理带领15个实训同学,开发为期14个月,已经投入试运行,取得了企业的信任。今年初与大连北市汽车配件城合作开发大连汽车配件网,其他项目也在进一步的洽谈中。同时学院自己的所有项目完全由实践中心自主开发,目的就是锻炼学生,实现学院的无纸化办公。

在开发策略上,所有项目采用团队开发模式,每10~15人为一组,独立承担项目的分析设计和编程工作。在团队开发软件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和交流能力、工作的分配和调节能力、工作目标的确认和跟踪能力得到提高,这些是合格员工必需的,也恰恰是公司最看重而学生较欠缺的能力。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项目经理不断针对实际问题言传身教,讲解合作的策略、沟通的技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这些能力。

熟练运用软件团队开发工具也是软件工程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这在理论教学中涉及很少,学生欠缺较明显。在实训项目开发中,全面使用企业流行的团队开发工具产品,如CVS、Subvision、VSS等,所有学生都熟练掌握这些工具的使用,完成了项目的共享、更新、提交和版本管理等,为将来到软件公司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毕业实践过程管理体系

管理出效益。没有严格的管理,即使知识体系再先进,也无法保证每个开发小组都能按计划完成各自的开发任务。现在的大学生虽然对新知识渴望,对新技术兴趣浓厚,但做事普遍比较散漫,缺乏责任心,随意性严重,这些都是工作中的大忌,不及早改正这些不良习惯和作风,必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酿成大错。

我们在实训过程中完全实行公司化管理,为每个准员工配备工作卡,上下班使用电子指纹打卡器打卡,杜绝代考勤,将之与学分进行挂钩,违反纪律就得不到相应的学分,严重的延缓毕业,甚至得不到学位证书。

项目经理为每个小组制定详尽的日、周、月开发计划和进度,每个小组长对经理负责。每天小组开会,总结项目遇到的问题,并布置开发任务,每个人都要求仔细填写每日工作记录表,并汇总遇到的问题。每周由项目经理召开总结会议,小组长汇报各自小组的开发进度、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新思路新建议,并形成标准报告。这些环节和措施极大地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钻研、工作总结、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而这些技能是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学习和掌握的,必须在长时间的工作实践中才能领悟并潜移默化地掌握。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当今软件系统因为功能复杂,系统结构庞大,团队开发,客户要求高,开发时间短,因此对质量的要求更加严格。软件公司普遍成立了QA部门,专门负责软件测试、质量评估,对系统中的Bug进行检测。而在校学生普遍缺乏质量意识,为提高进度和工作量,编写的软件稳定性极差,初期阶段对此根本不介意,这也是历届实训在开始阶段一定会遇到的问题。

在软件实训中,专门强化学生对软件质量的责任感。项目经理和QA成员每天对各小组的项目进行测试,每周编写测试报告,统计Bug出现率,并进行学分扣除,每周召开质量会议,不断地灌输质量意识,提高每个学生对质量的重视程度。在项目的考核中,也把软件质量作为第一指标,加大质量在考核中的份额。经过长时间的教育、引导、督促和考核,到实训结束时,每个同学的质量意识都有了质的飞跃,有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

软件成功部署后,所有开发小组召开项目总结大会,对开发项目进行综合评比,从文档编写、架构设计、代码规范、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每个成员编写项目开发报告,总结在实训中的经验和教训、成功与不足。从每个同学发自内心的报告和发言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确实成长了,稳重了,成熟了,责任心强了,经验丰富了。

6改革成果和思考

经过我们精心打造的毕业生,得到了软件公司的青睐,每期实训生近70%能进入软件公司工作,其中20%能进入较知名的软件公司,这在目前经济危机企业普遍减少用人数量的情况下是难能可贵的。用人单位普遍反映这些学生知识和技能娴熟,到企业能很快适应,在质量意识、团队合作、做事认真、工作细致、责任心强等诸多方面都符合企业的要求,有几名同学刚工作1~2年就成为公司的主力,这些都说明我们的培养模式是正确的。

模拟软件公司不如真正的软件公司,我们计划成立软件开发公司,以零利润接揽实际的国内和外包软件项目。因为面临无法按时交付受处罚的风险,强迫我们更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这是模拟软件项目永远达不到的。我们已经和多家软件公司接洽了很长时间,他们也非常愿意把合作初期的非关键项目外包给我们,为他们节省巨大成本,同时锻炼毕业生的能力。

近三年毕业实践环节的改革和创新证明,加强毕业实践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大学生经过系统的毕业实践锻炼,自信心大大增强,就业竞争力提高迅速,能迅速地适应企业的要求,融入到实际项目开发中。

参考文献:

[1] 龚威,王赢,谢媛媛. 科学与工程教育并重的新型IT人才培养模式[J]. 计算机教育,2009(9):136-138.

[2] 赵国冬. 实验创新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计算机教育,2009(9):30-31.

[4] 刘书勇,张国印,武俊鹏. 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9(8):14-16.

[5] 邱钦伦. 对软件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思考[J]. 计算机教育,2009(9):23-25.

[6] 马润成. 计算机专业大学生供需现状、就业形势和工作对策[J]. 计算机教育,2005(10):68-70.

第2篇:大学生实训个人总结范文

一、工作室培训任务及效果

(一)培训任务

1.岗位模拟训练

让学生亲临模拟实训环境中参加实训。模仿员工与顾客的关系,完成迎宾、服务、送客的整个服务过程,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为培养后继人才做多方面的预演。

2.岗位体验

由学生自主参与,根据平时对学生的了解情况,暂时设计与其能力相适应的工作岗位。适应期为2-4个月,从中发觉学生的个性特点及能力表现,最终调整岗位,确定其适合于管理层还是基层。

3.定位指导

由专业指导教师、专业指导委员会企业资深人士和公司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定期进行岗位培训,分经营管理方法培训和服务技能培训。店长、领班岗位必须保证技术服务能力过硬,并且具有一定的敬岗爱业意识。要求管理人员完成月计划与月总结,总结分析存在的优势与不足。让学生明确岗位职责,理顺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直至能较好地胜任。

(二)培训效果

经过半学期的适应观察,笔者发现学生能较出色地、独立地完成本职工作。通过顾客意见反馈及经营的业绩证明,学生的技术服务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学生在暑期校外实践中受到了企业的认可与好评。因此,在该阶段,学生承担了另一项职责,就是在离岗之前辅助指导教师去辅导下一届参与到工作室来的形象设计专业学生。

二、积极参与产学研结合

如今,国内有很多高校申报与行业相关的形象设计专业、美容专业等,纷纷探寻人才培养的规格、就业的出路。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开设这一专业至今已有两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8%。在人才培养上注重“模拟式”实训教育。实践证明,通过实训,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只学理论而无法进行实际操作的现状。通过实训,大学生可以掌握一些专业领域的先进技术,增强对工厂、企业、公司等环境的深入了解,并对对口公司的基本设备能熟练操作,以利于以后求职。学生到毕业时既有学历证书,又有所学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学生的就业就有较强的竞争力。通过实训,大学生还能培养自己基本的职业道德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得学生能将书本上的知识融会贯通。

三、主要成效

1.为学生勤工俭学创造条件

学生以校内美容工作室为优越的平台,利用岗位职能,凭借自身的技术水平、服务特点、沟通交流能力,以勤工俭学的方式,获取了一定的报酬,解决了部分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问题,培养了学生积极乐观的进取精神,锻炼了学生的岗位能力。

2.提高专业学习热情

当初有学生怀疑,并抱着好奇的心进入艺术分院来学习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但如今通过个人的切身工作体验,很多学生改变了以往传统的观念,深层地认识到了专业的特点和发展状况,有效地增强了学习与工作的热情,提高了专业学习的浓厚兴趣,为今后就业、创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3.增进企业合作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工作室引进上海雨田公司的一些产品,成为加盟商,在内部环境建设上按照正规美容院的要求,包括设备引进、卫生消毒、管理、促销等,根据学生的特点,定岗定位,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挖掘其内在的潜质,培养技术服务型及管理型人才。

在建立初期,邀请雨田公司美导进行了为期两个星期的技术指导,经过为期一个月的强化培训,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职业意识、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学生的潜在能力,特别是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得到了院教师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4.增强岗位竞争力

对学生的培养,笔者认为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强化工业实训,很多大学生都需要补上技术、技能实训这一课。从美容工作室的成立可以看出,我们是可以解决大学生只学理论而无法进行实际操作的问题的。通过实训,大学生可以掌握一些专业领域的先进技术,增强对公司等环境的深入了解,并对对口公司的基本设备能熟练操作,以利于今后求职。通过实训,使得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践很好地融会贯通。

5.创收结果

经共同努力协作,分院获得了一定的创收,学生也得到了一定的酬劳。学生的技术、服务能力转化为物质财富,培养了学生较强的价值实现能力。

6.教学成果

在分院领导的支持与鼓励之下,在学院首届教学成果评比中,工作室获得了教学成果二等奖,同时也作为学院的代表之一参加了宁波市教学成果的报送和评选。

四、特色与努力方向

笔者相信,我们以“学之实、实之用、用之技”专业特色为依托,在仿真的工作环境中,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可以培养出很多协调能力强、具备良好的工作态度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第3篇:大学生实训个人总结范文

实践能力的高低最直接的影响是大学生就业,其工程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以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堪忧。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IT企业对实践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特别是在国家一系列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助推下,我国职业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和发展,大学本科工科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挑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正日益为社会所关注,就业难反映出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根据有关统计部门组织的面向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显示,有27%的大学生和57.1%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首要因素,有59.6%的用人单位在招收大学生时,首先考虑实习经历和实践能力。如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从用人单位、培养单位及学生等不同的角度调查和研究当前培养模式的不足,改革创新,加强实训教学,提高大学本科工科教育质量,是摆在高校工科院系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

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二字,要求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以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求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从教学体系建设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为了加强实践教学,探索新时期大学生实践教学的新模式,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围绕服务区域经济,对计算机专业进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改革探索与实践。有必要总结过去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经验,分析影响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各种因素,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索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以课程实践、专业实践为主线循序渐进地开展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新思路。结合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及参考了相关文献,建立了适合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特点的实践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3计算机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3.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制定计算机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型人才培养要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确立发展性的、多元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根据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计算机专门人才的客观需求,在正确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对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恰当的定位;根据培养目标,设计培养规格,制定培养方案;当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所反映出来的培养结果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时,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培养方案、培养途径进行调整。

3.2从专业建设视角培养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

专业作为高校办学的基础,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责,专业的特色建设更是高校特色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高校质量工程中,高等学校的特色专业概括为:“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特色专业是经过长期建设形成的,是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因此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人才方案的制定要突出特色,在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中集中安排时间进行实训,制订落实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实训计划、实训大纲,确定实训项目、内容和要求,编写相关实训讲义、指导书,培训实训指导教师。结合专业特点,围绕服务区域经济,以课程实践、专业实践和产业实践为主线循序渐进地开展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课程实践加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重,以课程实践、专业综合实践、产业实践为主线,体现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的渐进性和层次性。提出专业的特色化建设策略,从课程设置、知识深度广度、实践环节、授课模式和管理模式等方面探索计算机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新模式。

3.3加速构建生-校-企三方共赢的工科高等教育模式,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适应企业对大学生的实践工程能力需求,就要采取和企业结合的培养模式,接轨于企业,融入于企业。将计算机教学外包给专业培训机构,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刺激教师增强实践教学能力;根据本专业应用性型较强的特点,依托产学合作实习基地、校企联动,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基本模式,将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企业的发展提升中,参与企业的运营过程,通过融入和参与提升个人实践应用能力。技能竞赛不仅可以展示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一个集中的展现,同时为学生就业提供了一个平台,也是广大师生、学校、企业相互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因此以学生参与学科竞赛与专业综合实训等为驱动强化专业综合实践,以学生参加企业实习和参加大学生创业设计计划比赛或创业活动为载体推动产业实践。应高度重视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满足实践教学要求。采用校企结合模式可以建立企业和人才培养单位的交流平台,推促用人企业与人才培养单位间的互动,根据企业人才需求方向,营造“企培所需,人尽其才,服务企业,人企双赢”的互利局面。一方面在校大学生通过企业提供实践性活动的基础和平台,与企业进行零距离接触,在校期间能够深入了解到企业对所需人才的要求,进而有更充分的时间来完善提高自身;另一方面能够吸引企业直接进入高校,发掘、培养所需人才,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并为在校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平台。

3.4建设专业的创新教学团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高校教师中能够适应满足实践实训的总体上比重不高,大量年轻教师从高校毕业后进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本身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专门训练,难以胜任相关的实践指导工作。因此,实践教学师资力量有待提高。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数量及质量建设,聘请企业专业人员和技能专家作兼职教师,让生产一线最新的设备、技术直接进课堂。同时通过校内教师与企业人员相互沟通学习,取长补短,增加教师生产实践经验,使教师的理论教学更加贴近生产实际。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4总结

第4篇:大学生实训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ERP沙盘模拟;创业教育;创业胜任力;评价模型

Comparative study of colleagu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y: based on ERP sand table simulation

Zhang Min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325035, China

Abstract: ERP sand table simulation is the common mode in enterprise education. We built up an evaluation model of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y though the basic enterprise behavior in simulation to make enterprise education more pertinent. And then it compar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cores on the evaluating indexes of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y of colleague students in Wuhan and Wenzhou by using sequence research and T-test. This method will make enterprise education more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Key words: ERP sand table simulation; enterprise education;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y; evaluation model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于大学生创业教育,人们意识到创业及其相关内容是可以被传授的[1],创业教育项目能改变受教育者的创业意向[2]。创业是一种行为,创业动机、创业机会和创业技能都可以通过教育来提高。创业教育强调对大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形成自我就业意识,并在毕业时具有发展的眼光、创业的胆识、开放的观念、较强的组织与交往能力和社会责任感[3]。目前,各地高校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建立和完善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通过创业实训课程和创业情景模拟训练,结合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职业技能培训,进行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技能,特别是创业素质的系统教育。

但是,创业意识受到创业环境、个体特质等因素的影响,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的存在对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承认创业意识的差距,识别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差异并进行客观评价,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业课程的设计和创新技能的培养,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的创新型、创业型人才。

1 ERP沙盘模拟课程对创业素质培养的积极作用

近十年来,国内高校纷纷引入ERP沙盘模拟作为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载体。这种体验式、参与式、对抗式的教学方式,在强化理论知识运用的同时,加强了管理实践技能的训练;轮岗机制、监控机制乃至评分机制的有机结合,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决策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无论是机会识别、战略规划、融资投资策略、商务谈判还是团队管理,情景式的创业教育平台帮助参与者体会创业的心路历程,在不断反思中培养创新精神并激发创造性思维。这种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常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4]。ERP沙盘模拟在帮助学生建立创业教育所需知识体系的同时,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升,确保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得以实现[5]。ERP沙盘模拟教学对进一步培育大学生企业家精神起到了积极作用,包括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契约精神和学习精神[6]。

在ERP沙盘模拟实训中,学生的个性差异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担当哪个角色,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都反映出不同的决策行为,有的呈现出风险偏好,有的呈现出风险规避;有的言辞激烈,有的冷静异常。在这种真实的情境下,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融入到创业和运营管理过程中来,大家也深刻体会到不同角色胜任力对经营成败所起到的决定性影响。近年来,国内关于ERP沙盘模拟实训的教研文献非常多,但一般集中于对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以及课程内容改革的探讨,忽视了实训过程中学生的操作行为与其创业素质之间的对应关系,放弃了ERP沙盘实训所提供评价学生创业素质高低的机会。正是借助这一真实、具有工作表现要求的环境,通过观察ERP沙盘实训过程中学生的典型行为,建立基于典型创业行为的创业胜任力评价模型,对学生的创业素质进行客观评判。

2 基于ERP沙盘实操行为的创业胜任力评价模型

2.1 模型的建立

MeClelland认为,成功创业者一般具备下面6个心理特质:成就动机,内控倾向,风险承担倾向,不确定性容忍,自信和创新意识[7]。而那些拥有创业心理特征人员比不具备创业心理特征人员具有更高的实施创业行为的倾向。这说明可以通过观察创业者行为倾向来判断其创业心理特征。Markman和Baron提出了个人创业适合度模型,指出具有自我感知能力、机会识别能力、坚定不移的意志、丰富的人力和社会资本以及出众的社会技能,是影响创业者创业适合度的关键因素[8]。姚晓芳建立了科技型创业者素质评价模型,从基本素质、思想素质、一般能力素质以及核心能力素质4个方面对科技型创业者进行评价[9]。为了更好地量化创业者综合素质,Chandler和Hanks第一次采用创业胜任力来评价创业者所应具备识别、预见并利用机会的核心能力,创业胜任力的强烈程度直接影响到创业绩效[10]。Thomas提出可以通过机会、关系、概念、组织、战略、承诺等胜任行为特征测度创业胜任力[11]。张炜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入了情绪因素和学习要素,并认为创业胜任力体现在一系列焦点行为当中[12]。由于创业者经验、教育经历、家庭背景等因素会影响创业者的个性特质、创业技能和创业知识,并且在创业过程中可以通过创业者的实际行为来观察和识别,Siegfried就曾提出通过创造一个真实、具有工作表现要求的环境,来检验被测人员在真实世界中的多种能力[13]。由于胜任力特征是能显著区分优秀绩效和一般绩效的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的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结合ERP沙盘模拟具体场景和实际任务来设计适当的评价指标及其对应的典型行为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采用McClelland提出的行为事件访谈法,对参与ERP沙盘模拟实训的学生进行访谈[7],请参与者描述实训过程的主要经过,访谈问题如下:

(1)你是如何做决策的?是否经常产生新想法和新策略?

(2)你是如何处理团队成员和竞争者之间的关系?

(3)在运营过程中,令你感触最深的事件是什么?你是如何处理的?

(4)在运营过程中,你意识到的主要机会和风险分别是什么?

在分析访谈记录的基础上,结合已有文献成果,从ERP沙盘模拟过程中参与者的典型行为入手,建立基于典型创新行为的创业胜任力评价体系(见表1)。

表1 基于典型行为的创业胜任力评价体系

作为探索性研究,选取了武汉和温州两所高校商学院中参与ERP沙盘实训的学生作为分析对象,在实训过程中,特别强调岗位轮换以帮助他们获得完整的实训体验。在实训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及时获取学生的心理感受,要求其根据问卷进行自我评价。问卷采用Likert5级量表记录调查对象从很好到很差的评价,以5~1进行记分。正式开始问卷前对部分学生进行了预调查,并运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对问卷的信度进行了分析,问卷中各变量的Cronbach系数均在0.7以上,表明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此外,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不断提炼指标及措辞,量表的内容效度能够得到保证。

2.2 研究结果分析

从表2可以判断,在沙盘实训过程中,武汉和温州两地大学生所反映出来的创业道德和创业能力并无显著差异,但是在创业心理方面差异显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两地的创业环境、创业文化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有所不同。尽管武汉市近年来相继出台了一些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各大高校也相继开办了创业学院或者创业特色班,学生的创业心理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调整。但创业环境对心理深层次影响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的冒险精神、自信心、情绪控制程度以及对财富的渴望程度,都需要逐步得到锻炼。相比之下,温州独特的创业文化、城市精神早已深入人心,加之务实的创业人才培养方案、丰富多彩的创业课堂以及各项政策的扶持,温州大学生所表现出的创业心理已日趋成熟。

表2 一级指标总得分及差异检验

在对创业能力的6项指标分析后发现(见表3),学习能力、决策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两地大学生中呈现出较大差异,而执行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则差异并不显著。武汉高校资源密集,学习资源相对丰富,学生比较善于通过独立的学习来获取和更新理论知识;而温州经济发展较快,对市场机会能够敏锐察觉,只有通过快速决策并利用现有资源积极组织团队,才能抓住商机。这也进一步验证了学者们提出的创业能力受到创业意识、创业环境影响的论断。

表3 二级指标得分及差异检验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适应创业环境,武汉的大学生必须加强创业心理教育,强化挫折教育,多参与社会实战,培养自信心和自控力;而温州的大学生在创业技能中更应该突出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基本决策理论和创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并不断在实践中进行验证,进而对市场机遇进行准确判断和理智投资,最终形成独特的创业核心能力。

3 结束语

ERP沙盘模拟实训不仅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为客观评价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提供了平台。依托ERP沙盘实训,通过模拟真实的创业环境,提出了一个基于实际操作行为的创业胜任力模型,旨在对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层次分析法或其他方法对每一名参与实训的学生进行创业胜任力评分,以帮助大学生更为全面地认识自己的创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也为进一步实施创业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分析工具,最终实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Fiet J O. The theoretical side of teaching entrepreneurship[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0,16:1-24.

[2] Peterman N E & Kennedy J.Enterprise education: Influencing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entrepreneurship[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3,28:129-144.

[3] 刘动菊.开展创业教育,构建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模式[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1(2):67-70.

[4] 张竞元,赵越,王东娣.企业经营沙盘模拟与对抗课程“四阶段”教学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3):365-368.

[5] 郑祖起.ERP沙盘模拟与创业教育教学[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4):132-133.

[6] 傅前瞻,陈拥军.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培育:ERP 沙盘模拟教学的视角[J].皖西学院学报,2010,26(1):36-38.

[7] McClelland D C.Characteristics of successful entrepreneurs[J].Journal of Creative.Behavior,1987,21(1):18-21.

[8] Markman G D,Baron R A. Person-entrepreneurship fit: why some people are more successful as entrepreneurs than others[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2003,13:281-301.

[9] 姚晓芳,龙丹.合肥、深圳两地科技型创业者素质的比较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1:96-101.

[10] Chandler G N,Hanks S H,Market attractiveness,resource based capabilities,venture strategies,and venture performance[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4,9:331-349.

[11] Thomas W Y M,Theresa L,Chan K F,The competitiveness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A conceptualization with focus on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ie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2,17:123-142.

第5篇:大学生实训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课堂 大学生 知识 实践创新 学习方法

1 基础理论课特点及学习方法

大学期间,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特别强调基础课和实践课的重要性。基础理论课的学习强调了理解,鼓励创新思维的构建,特别要注意深入理解概念。如果说大学是一个进步的平台,那么这个平台的建立之本就在于基础课。

1.1 概念是理论的核心

概念是理论的核心,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反映对该理论的深入程度,所以必须重点花工夫对概念进行深入的理解。如高等数学中的极限、连续、可导之间的关系。大学理论学习和中学理论学习的最大不同之处,最难掌握的地方,就是概念需要重点进行探索研究。

1.2 勤于思考,多提问题

我们在学习中往往会遇到“看都‘懂’,用无门”的现象,咎其原因便是学习未深入。如果学过以后没有问题可提,说明我们还没有学懂。会学的学生,每次学过后都会提出问题,有一些问题经过自己的深入思考得到解决,有些问题则是经过和其他同学一起探讨、研究或请教老师解决的(鼓励自问自答和互相讨论)。要使学习深入,主要的方法是勤于思考,发掘问题,通过“认真思考——提出问题(怀疑)——解决问题(肯定)——提高认识”的途径,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才能逐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1.3 思路的学习和训练

思路的学习和训练是一个艰难和长期的过程,可以配合看些科学发展史、哲学史,经常请教老师,借鉴成功和失败的教训,“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一个客观认识的过程,是一种创新思维的构建过程。

任何理论的建立,规律的发现,都有思路可以借鉴,并进行思路训练,经过举一反三,学会灵活运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加强思路训练的直接法、筛选法、特殊值法、验证法、图象法、试探法等。学则变,变则通,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1.4 理论的系统理解——总结的重要性

华罗庚把读书过程归结为“由厚到薄” 、“由薄到厚”两个阶段。当我们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读书就由厚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如果在读书过程中,我们对各章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资料,那么,书又会愈读愈厚。因此,读书就是由厚到薄,又由薄到厚的双向过程。也就是说,在读书过程中总结就显得至关重要。如何总结:

(1)养成总结习惯。每次复习后都应归纳一下,每学一章都应有小结,学期最后总复习时要有总结;(2)总结应简明扼要,尽量采用列表等形象的方式表达,便于看清事物间的联系;(3)要有重点与难点,从而突出事物间的联系;(4)特别要总结理论的总体思路;(5)最好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6)把每次考试当作是一次课程总结和检验自己学习效果的极好机会。

1.5 通过实践,进一步深化认识,提高能力

求知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应从思想上认识实践在认识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中的重要地位。故应将课堂教学内容和实际相结合,注重第一课堂(特别是专业课)和第二课堂紧密结合,与实验结合,与科研结合。实践不能与理论割裂,注意动手与动脑的有机结合。

配合课堂教学做适量的习题。注意做习题应有复习——做题——复习的过程,通过做题,锻炼能力,发现未懂之处,可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做题切不可取中学的题海战术,解题鼓励采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以便活跃思维,发掘创新思路。

学好基础课不但是学习后续课程所必需,也是今后考研之必要,更为成就主体形人才打好基础。

2 专业理论课的特点及学习方法

2.1 课堂教学是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专业理论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类,专业基础课是必学的,专业课则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目标有所侧重和有所选择。大学课程和中学课程的学习方法有很大的区别(因为学习的要求和目的不同),有利于根据大学理论课特点学好本课程,故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1)首先大致了解一下全局有利于听课时对课文的理解,所以,课前最好能先预习5~10分钟,大致了解一下下堂课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对学习内容预先有一个总体印象,做到心中有数。

(2)上课用心听讲,必须使自己的思路紧紧跟上老师的讲解思路,特别对有些着重理解的基础课,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等,绝不可有一点点走神,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将会造成今后复习的很大困难(特别对新生来说),所以课堂纪律十分重要(不可迟到,迟到会打断大家的思路)。

(3)上课必须学会记好笔记,这点特别重要。这是和中学有很大的不同处。笔记要记提纲、重点和讲课新颖的地方。

(4)课后必须认真复习,并结合着做题,两者相互促进,不可偏废。要着重于理解(特别是概念)和探索问题。

在中学里,习惯于题海战术,但对课的内容不求甚解,在大学里绝对要不得,要重点予以纠正。当然,光看书不做题也是学不好的,俗话说“光看不练假把式”。

(5)学完每章内容要有小结,学完整个课程要有总结。

由于大学的学习和中学的学习有本质的不同,需要在建立信心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摸索大学的学习规律,总结科学的学习方法,小结每次的失败和成功,总结每学期的学习和生活,最终必然会很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取得学习的成功。

        2.2 掌握学习方法是获取知识的捷径

(1)重视基础课的学习,掌握系统学习的方法;(2)抓紧时间多实践,极早发现自己的兴趣并培养个人特长,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及较强的实践能力;(3)以创新精神对待自己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3 实践、实训课特点及学习方法

由于中国大学培养目标不同,中学注重学习知识,而大学是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地方,需要我们有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所以,实践方面的学习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学生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实践学习的重要性,特别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身就是偏重于技术,所以更应重视实践学习。

3.1 重视实验学习

实验学习是实践学习的基础,实验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的是《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技术实验》等。《大学物理实验》课是一门独立的课程,着重在实验技能、基本观念和科学素质、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强调对客观现象的观察和误差、结果的分析。它不但是一切实验课的基础,而且能使学生在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作风和科学态度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能够得到最基本、最充分的训练。《电子技术实验》课是专业基础课。

3.1.1 对实验课学习的基本要求分为:

四个充分:充分认识实验课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地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克服动手时不动脑子的偏向;充分发扬探索精神,即使是验证性实验,也要多进行一些实验探索,提高自己的创新(包括设计)能力。

两要掌握: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学会基本仪器的规范操作,树立误差观念,努力减小在实验过程中的测量误差;掌握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的科学方法。树立定量观念,培养综合定量分析、科学推理,做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一种态度: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1.2 为做好实验,要做到:

(1)加强实验前的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和任务,了解实验原理,理清实验操作的整体思路,做到实验前心中有数,以避免在实验中完全被动地按实验讲义中的操作步骤照搬照抄。(2)熟悉实验仪器的主要性能、参数,仪器的调整必须思路清楚,操作规范、严格,对于一些有可能会严重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注意事项必须做到心中有数。(3)重视原始数据的记录,要有对自己的测量数据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极端负责的态度。(4)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维护实验室整洁,爱护实验仪器。(5)写实验报告字体要端正,文字要简练,数据要齐全,图表要规范,计算要正确,分析要充分、具体、定量。

3.2 实训学习和技术水平

为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以适应今后实际工作和拓宽毕业后就业面的一系列技术考证的要求,应特别重视大学阶段的技术培训的学习。尤其是受大多数学生的青睐,说明大学生已开始重视实用技术了。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因人而异,但也有一般规律和通常做法。应当根据自身条件,尽快更新学习习惯和观念,努力探索适应大学生活的学习特点及方法,着重创新意识和素质能力的培养,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国家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孙昌龄.大学生学习方法[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7.

[2]维克托.p.梅厄拉纳,理查德.c.约克.大学生学习方法指导[m].文汇出版社,1987.12.

[3]熊文斌.大学生学习与谋职指南[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8.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学会学习--大学生学习引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7.

第6篇:大学生实训个人总结范文

其一,高校需要根据国家政策对创业教育做出相应的调整。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创业教育的优惠政策,2014年国家又了《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新增了几项优惠政策。通知要求,各高校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这就意味着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随时休学进行创业。笔者认为,政策的制定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便利,高校要有目的地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更应该抓紧学生在校时间,充分利用专业课程、实训课程和校企合作课程等,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课程融为一体,以学分制的形式,让大学生在休学之前接受创新创业教育,而不是等大学生毕业或者休学后再进行创业教育;不能孤立地对待创业实践,要让学生对创业产生兴趣而不是一味地按部就班进行创业教育。同时还要启发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开拓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技能。高校除了开设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外,还需要结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特点,在实践环节提高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的认识。其二,服务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大学生创业现状。在国家大力提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大环境下,数字媒体艺术已经成为现今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自数字文化创意产业被列为“十一五”大力发展的产业以来,电视、网络、广告以及游戏娱乐等文化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利用数字技术对产品进行包装设计等,因此庞大的市场需要大量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设计人员。我国的数字媒体艺术教育起步晚,但发展快,随着数字媒体艺术发展逐渐成熟,市场对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在客观上要求高校加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建设,以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择业的一个方向,他们可以通过创业实现梦想。随着数字媒体行业的崛起,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大学生开展自主创业的比率较高,但是在创业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创业能力不足、创业手段和模式较为单一等问题,创业实践成功率较低。在国家政策推动下,高校倡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寻找机遇,有的院校举办了创业大赛,鼓励大学生积极实现创业梦,但是创业是一个复杂、艰苦的过程,学生在创业初期往往会遇到诸多难题。如,大学生由于涉世不深,对数字媒体行业市场了解不充分,容易在创业之初的项目选择上出现失误,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创业失败的重要原因。此外,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创业项目运作时间较长,初次创业的大学生很难制订周密的项目计划,也往往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但这是创业者需要具备的精神。其三,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大学生创业首先需要对自主创业有充分的认识,关注自身专业发展,培养自主创业的能力,为今后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高校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也加大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力度。由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但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创业能力不足、创业模式单一等问题。高校应把创业流程包括政策法规、创业管理方面的知识也融入教学,让大学生从实践阶段开始积累创业经验。

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自主创业实践教学模式

其一,创业模式实训课程。创业模式实训课程旨在利用以开展创业指导和培训为核心任务的实训课程,改变以往实训课程模式,让学生以自主选择实训项目为主开展创业实训,也可以让学生组成创业团队进行集体创业实训。实训内容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就业岗位为标准,如数码艺术、传媒与广告、多媒体与网页设计等,学校聘请创业项目管理团队,如企业家或者专业教师对项目进行立项审核、指导以及全程监管。创业项目审核通过后,以师生双向选择的方式,给学生的创业项目配备相关专业方向的导师,在实训过程中导师负责解决学生遇到的专业问题和技术难题。学校可以根据不同实训课程设立相关校内创业基金,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结项阶段,学生可以依托学校的创业平台创业项目的成果,相关设计企业从学生的创新成果中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创新项目,加以推广,并在结项的基础上通过学校的创业平台与学生进行后续的深度合作。其二,校企合作培训模式。校企合作培训模式依托校企合作的项目开展,以企业项目为实践平台。学校组织学生进入企业,在不影响企业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让学生参与到企业项目中,学校和企业可以组成专业培训指导团队,根据不同学生的专业背景、个人能力以及专业技能将他们分配到不同岗位上。如,有的学生在数字媒体创意方面思维比较活跃并具有创新能力,可以被安排到创意、策划部门培训;有的学生具有扎实的后期制作基础,可以被安排到设计、制作部门培训;等等。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和设计岗位需求,安排企业一线专业师傅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二的实践培训,学生按照师傅的要求完成企业工作安排,这样学生在企业中既得到了锻炼,又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为创业经验的积累奠定了基础。企业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培训寻找适合企业发展的设计人才,还可以将一些项目以外包的形式提供给学校,以竞标的形式激励学生开拓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企业自身也获得了寻找好的创意方案的便利。中标者与企业签订合同,承担项目,学校也可以给予中标者一定的奖励。其三,创新成果转化模式。设计专业创新成果转化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设计竞赛获奖的作品成果转化模式。近年来,企业与地方政府合作举办的赛事成为设计比赛的主要形式,有的企业以冠名的方式开展以企业项目为内容的设计比赛,利用设计比赛进行创业扶持,吸引高校大学生,赛事奖励采用奖金的形式,让企业与学生形成双赢。此外,企业也可以通过比赛寻找具有市场价值的设计作品。二是毕业设计成果转化模式。毕业设计是学生专业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大学所学知识的一次全面检查和总结。学校与设计企业密切合作,根据设计市场需求拟定毕业设计题目供学生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或创业意向选择适合自己的毕业设计题目,确保所选择的毕业设计题目是紧贴企业需求的真实题目。学生从市场调研、制定创意方案再到现场设计,将设计成果直接应用到实际中。企业设计人员可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助指导,有效解决学生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样,企业能够寻找到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数字媒体设计人才,学生的创新成果转化也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三是跨学科合作成果转化模式。为了解决学生因专业局限所带来的就业面窄的问题,拓展他们的创业机会,高校可以让他们结合一些相关专业进行团队合作。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跨专业工作的能力。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属于交叉学科领域,涉及多门学科。如,产品造型设计与数字媒体设计跨专业合作开发数字产品,实质上是高校课程资源重组和开发的过程。高校应尝试适度打破学科界限,加强各门类设计学科的内在联系、渗透、融合。跨学科合作能够优化实践教学内涵,不仅有利于人才培养,更有利于拓展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方向。

三、自主创业实践教学质量标准的构建

数字媒体产业已经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与新兴经济的重要基础,有质量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教学才能培养出服务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构建以多元化、人性化为基础的公正、科学的自主创业实践教学质量标准,为文化创意产业注入创新人才提供了质量保证。自主创业实践教学质量标准的构建,需要分析构建实践教学质量标准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围绕自主创业实践教育,从实践教学实施过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和实践教学成果三个方面进行,然后根据自主创业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制定各个环节具体的考量内容。每个环节的质量标准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具有关联性,教师要综合把握,形成一套完整的质量标准体系。自主创业实践教学质量标准的构建提倡个性化特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和特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支持。自主创业实践教学质量标准的构建和实施终究是为了培养出复合型的应用人才。

四、结语

第7篇:大学生实训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 创业教育 模式

[作者简介]刘万兆(1979-),男,河北唐山人,辽宁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创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李学东(1973-),男,辽宁海城人,辽宁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创业和市场营销。(辽宁 鞍山 114051)

[课题项目]本文系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辽宁省新时期经济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模式与实践体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辽教发[2009]141号)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6-0085-03

一、引言

当前,我国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创业的比例不到1%,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也很低,只有2%~3%,大多数大学生的创业以失败告终,这不得不让人对高校的创业教育产生思考。中国目前的教育体系缺乏对学生创业、创新精神和技能的培养,高校的创业教育应该从当代大学生特点出发,构建符合实际的创业教育模式。因此,本文将以创业教育的本质为主线,结合目前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高校创业教育模式。

二、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创业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和培育企业家精神。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开拓精神,以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我国向创业型经济转型的大潮当中。由于对学生特点理解不够准确,创业教育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充满功利性

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来源于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加。构建与实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体系是从根本上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所以这种应急式的创业教育导致了高校的创业教育主要停留在创业知识、技能的层面,高校创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告诉学生创业的方法,而没有将培养学生创业能力放在首位。学生创业的动机是解决生存问题,而不是谋求个人的高层次发展。所以,功利性创业教育的结果会有两个趋势:一个是创业者数量不会很多;另一个就是创立的企业寿命很短,即使成功也是个别的现象,也不具有可持续性,不能体现高校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

(二)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不完善

近些年大部分省、市的高校按照教育部门的要求,相继开设了创业相关课程,并以必修的形式,面向各个专业开设。然而仅仅一门课程不能形成一个体系,难以形成对素质的培养。以辽宁为例,从开课内容来看,更多的高校停留在“创业的基本理论”,一般在12~24课时不等。这样的内容是必要的,但是从内容上不能培养大学生对创业问题的深刻思考,这种素质类课程和其他课程几乎是一样的。从授课形式来看,由于要面向全校开课,所以绝大多数高校都采用了合班上课,班级人数都在100~200人。这种形式的授课效果不能保证,且难以互动。对学生创业意识的激发存在较大局限性。另外,很多创业教育老师是学院派,授课大都停留在理论层面。即使有些高校在授课方式上采取了讲座的形式,但授课内容、教师等都是没有变化的,不能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三)创业教育的社会支撑体系不健全

从欧美等发达国家创业教育的发展来看,创业教育绝不仅仅是大学的事情,更大的责任在于整个社会,一个完善的创业教育支撑体系至关重要。社会支撑体系要求企业及其他相关部门与高校建立一种长期的支撑关系,不仅包括提供创业实训环境,同时也包括对高校大学生创业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

近几年,浙江、黑龙江、辽宁等地纷纷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很多企业成为创业实训单位,但是这样的实训基地并不多,数量远远不够,在操作层面还存有很多问题。同时除上海交大、北京大学等少数高校外,很少有社会风险投资商主动与大学生进行合作。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的创业实习基地不充足,大学、企业、政府没有形成一个支撑创业教育的体系。

三、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完善思路

围绕创业教育的本质,创业教育模式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激发创业激情,主要通过营造创业氛围、创业大赛、企业家论坛和创业初级课程(创业必选课)的形式来实现;第二阶段是培养创业素质,主要通过创业专题、创业案例课和校内外创业实训基地来实现;第三阶段是培育企业家精神,主要通过创业精英特训、素质拓展训练、企业家论坛等形式实现。在这三个阶段完成后,如果涌现出几批创业团队,就到了第四个阶段――孵化,将通过多对一的跟踪指导来使其顺利发展。这四个阶段都要涵盖在大的创业环境范围之内,将国家、地方和高校的相关政策落实到每个阶段的适当形式中。各阶段的逻辑关系如图所示。

(一)第一阶段――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

1 缔造出浓厚的校园创业氛围。以往的高校,看到的更多是充满书生意气的学生,培育出来的学生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当下,企业是社会的主体,校园资源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培育新时期的毕业生。高校是学生密集的场所,有着各种需求和市场,同时又有着相当一部分勤工俭学的学生。所以,建立浓厚的校园商业气息是一个趋势,校园宣传栏,总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商品出售信息,例如化妆品、打印、复印、照相摄像、电脑维护、课本、数码产品、高校商品交易网等。

同时,学校还要大力宣传校内外创业典型。大学生创业作为当今高校的热点,宣传工作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应该从四方面做好宣传工作:首先,成立专门的网站、期刊、报纸、橱窗,交流创业思想,宣传创业典型;其次,成立大学生创业协会,聘请校内外创业典型,交流创业经验,开设创业论坛;再次,由专门的教师负责对学生创业协会工作的指导,并定期与之交流创业知识;最后,创业教师与地方新闻媒体应该密切合作,定期推荐大学生创业团队。

2 创业大赛、创业论坛。校团委、学生处等部门应该定期举办各类创业大赛,同时更要设置较吸引人的物质、精神奖品。学校创业部门专门组织老师为各个团队细致地培训,这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团队精神。高校应形成制度化、水平化的创业论坛。每届论坛聘请两位校外企业高层领导、两位资深学院派老师、一位大学生创业者和一位学生主持人,就大学生创业的某一领域问题进行深刻讨论。激发灵感。学生从中不仅能学到创业技能,更能领受到企业家应有的气度和风格。

3 创业初级教育。创业初级教育是创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部分。应该以必修课的形式向低年级学生开设。授课内容上,主要介绍国家、地方、学校的创业优惠政策,市场环境,创业者素质,商机的把握,企业法律形态,企业注册流程,企业与国家关系,企业运营管理基本过程。上课形式可以采取合班的形式,采

用多媒体教学并配有相关图片和视频。授课形式也要体现出与一般课程的不同,塑造出创业所特有的气氛。可以采取讲授+互动的形式。对学生的要求也要鲜明,考试形式可以分组撰写简单的《创业计划书》。

(二)第二阶段――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

1 创业专题课。该课程是对创业初级课程的深入。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较掌握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各个部门的职能,以及策略。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财务会计、客户关系管理、生产运作管理、采购管理、公司日常管理、战略管理。教学形式以专题的形式授课,每个老师负责一个专题,这样便于学生系统的掌握。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将枯燥的理论浅显、通俗地表达清楚,适当配合图片、视频案例。考试的形式是分组撰写《创业计划书》,并答辩。

2 创业案例课。该课程主要体现了对创业知识的分析、运用。这门课的特点是引发学生对创业问题的深刻思考。该课程由十几个经典案例组成。案例的领域涵盖IT、快餐、酒店、商场、家政、中介服务等,案例的内容涉及市场营销、财务会计、人力资源、客户关系、采购、企业组织等各个方面。上课班型不宜过大,不超过60人,老师将学生随意分组,让学生讨论、分析案例。最后,老师做总结,当场对各组排名,并给予成绩。期末成绩,就是平时成绩的加总。我校实践证明,这种上课形式的效果非常的火爆,每个团队都深刻思考了案例中的问题,组内同学积极配合,积极主动地发言。

3 校内、外实训基地。创业是一种实践性活动。创业作为素质教育,实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创业素质是在实训中不断锻炼出来的。创业实训也应该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校生的创业实训,应该侧重在周六、日的时间或者假期,地点以学校所在城市为主。这样不仅不耽误学习,也可以到企业学习、锻炼。在这方面,学校起着重要作用。创业实训基地,学校可以从两方面来建设和完善。

一方面,建立校外创业实训基地。鼓励、支持大学生创业,不仅是高校的事情,更是全社会的事情。政府相关部门、高校、企业都应该通力合作。所以,高校应该从所在城市寻找一批典型的企业,作为学生创业实训基地,必要时政府相关部门要给予支持。这些企业涉及服务业、信息业、制造业等不同行业,并且给学生提供轮换岗位,帮助学生尽快了解企业,熟悉企业的运作,领会处理问题的思路。学生在企业实训,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企业管理的氛围,对其将来创业有着巨大的帮助。

另一方面,高校建立自己的创业基地。对于有激情、有条件的学生团队,学校要给予场地、资金、政策方面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部门对其管理、扶持,不能出现管理缺位。创业团队可以在学校指定的地点展开经营,并定期接受指导教师的审查。另外,学校还应该鼓励学生在校园内部经营一些小的项目,如二手书市场、产品的校园、家教中介、促销员中介、打印复印等。如果小项目做强做大,即可扶持进入创业基地。

(三)第三阶段――培育企业家精神

当代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普遍缺少脚踏实地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所以,在其系统掌握创业知识和实践的基础上,有必要对其思想进一步提升。这也是西方国家培养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方面。培育企业家精神,我们认为可以从创业精英特训班、素质拓展训练和企业家论坛来努力完成。其中企业家论坛前文已经有过描述,这里我们对前两者做详细叙述。

1 创业精英特训班。该班型的培训对象是具有很高的创业激情、较好的创业条件的学生。培训目的主要是近距离地分析企业,为创业中的问题提供系统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培训的内容侧重实践,诸如老板常犯的错误,如何激励你的员工,企业经常出现的危机,如何打开市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课人数控制在35人之内,便于良好地互动。培训的场地最好按照SYB要求,U型布局。上课的教师至少两位,其中至少有一位是企业管理层人员。培训完毕,学生会对创业充满信心。目前,我校已经在大学生科技园规划了专门的培训教室,正在组织实施特训班的建设。我们认为,学生在经历了系统的创业知识学习,亲身体验了企业运营的过程,再经历精英班的培训后,思想会呈现螺旋上升的态势。

2 素质拓展训练。创业是艰苦的,需要体力上、精神上的耐力。素质拓展训练可以在短时间内,锻炼一个人情商、智商和逆商,锻炼团队协作能力,所以在正式创业前经历几次素质拓展训练是必要的。素质拓展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完整创业者的人格。训练内容可包括户内游戏和野外生存能力训练、团队比赛等。在哈佛商学院,素质拓展训练与案例课是非常重要的课程,应用在我们学生身上,定会取得一定的效果。

第8篇:大学生实训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职业发展;就业指导

自2007年教育部颁布《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以来,各个普通高校都按照要求逐步开始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方面的课程和活动,让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贯穿广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去,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其将来适应社会工作的需求奠定良好的基础。高职院校作为专门培养职业化人才的院校,也纷纷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编写了侧重点不同的高职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方面的课程材料及活动安排,在人才培养、就业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但是,综观新形势下高职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课程实践,仍然存在着各方面的问题,影响了课程实际作用的发挥,而如何突破当前阶段高职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发展瓶颈、增强相关课程的实效性,成为了高职院校管理者和相关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现阶段高职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现阶段高职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太过注重对理论的教学,对技能的实训力度存在欠缺。从高职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来看,现阶段关于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的理论教材已经比较丰富了,但是实训方面的教材却很少,学生很难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因此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也变成了一门枯燥乏味的理论课,得不到高职学生的关注与重视。

二是现阶段高职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急功近利,只关注学生毕业之前一段时间的就业指导,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长期关注。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渐严峻,各大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职业发展与就业也不断重视,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成立了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就业等提供帮助,如专题讲座、模拟面试、组织企业招聘活动等,但这些措施都是针对于即将毕业的高职学生的突击式的服务,缺乏对高职人才社会需求、行业发展趋势、社会经济发展态势等方面的研究,忽视了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长期培养,很容易造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就业需求之间的不匹配。

三是现阶段高职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内容相对单一,忽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考量。从实践来看,各高职院校的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采取的都是针对于全体学生的大而全的教学方式,其课程内容相对单一,只考虑了高职院校学生共性的内容,而对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却很少涉及,这就影响了对高职学生个性特长、个人潜能的发挥,也使学生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大打折扣,影响了高职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实效性的发挥。

二、新形势下高职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措施

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应该是一个动态的、不断修正的过程,随着个人实际发展情况的不断变化,高职学生的职业方向、职业路线、职业目标和实施措施等相关内容也应该进行不断的修正和优化。因此,高职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加强学生的实训力度,让学生通过实践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长期的培养提高高职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的意识和能力。

首先,要不断提高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师的素质水平。鉴于学生自身经验的缺乏,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与就业非常需要专业的导师进行答疑解惑、指点迷津,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因此,想要解决高职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第一要务就是要打造一支专业化水平过硬的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教师队伍,通过引进高水平人才、提供专业的教育培训,提高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师的素质水平,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相关的全方位的服务。

第9篇:大学生实训个人总结范文

Abstract: Gets employed the difficult present situation in view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 College's employment work has not been able to limit in develops the graduate employment market, to expand the employment avenue, but should also introduce the professional profession plan education positively, develops the different emphasis point to the different grade's student the education, helps the university student to carry on the self-occupation design and the vocational choice well, promotes the university student by the professional profession plan to get employed.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Key word: University studentEmploymentProfessional profession plan Education

作者简介:姓名:郑菲,女 (1980――),广东汕头人,本科,研究方向: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

大学生就业难,已是近年来为人们所关注的一个社会现象。大多数人认为高等学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落后、就业环境欠缺公平等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实际上,高等学校扩招能够扩大教育面,使得更多的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全民族素质,也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体现,高等学校扩招与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因果关系。我们可以看到,伴随着大学生就业难出现的是企业招聘难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企业自身的实力条件限制、职位需求不明确等原因,另一方面更是大学生落后的就业观念所造成的。高不成低不就,好高骛远,急功近利使得高校毕业生在市场上分布得极不均匀,一些表面风光的行业、发达城市的就业岗位受到了大学生们的盲目追逐。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高等学校的就业工作已不能局限于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还应该积极引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大学生就业。

一、职业生涯规划内涵及教育现状。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一个事业奋斗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即在社会的需求下力求实现“我想做的事情”与“我能做的事情”的有机结合。在国外有很多职业指导机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已经非常深入,有的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孩子做性格测试,看他适合从事什么职业,他们的职业生涯教育从小学便开始了。而我国在这方面的起步较晚,职业规划专家李廷海对北京25所高校进行了一次针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的调查,在这个以1200人为样本的调查结果中,有3―5年职业生涯规划的占16.5%,有模糊想法或到时候再说的占26.8%,而不知道自己将来做什么的则达到52.5%。我国大学生职业规划严重缺位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二、针对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在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应遵循针对性、一致性、阶段性以及发展性原则,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不同侧重点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职业设计与职业选择。 大学一年级,这个阶段的教育重点是培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以及提供正确的自我评估的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以及对自己思维方式、思维方法、道德水准的评价等。大学二年级,这个时期应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方向,在准确地对自己和环境做出了评估之后,确定适合自己、有实现可能的职业发展目标。鼓励学生多实习,多接触社会,找到自己的职业兴趣,探索职业选择。大学三年级,选择职业生涯发展路线以及帮助学生了解市场需求是这个阶段的教育重点。在职业目标确定后,由于发展路线不同,对职业发展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必须对发展路线做出抉择,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工作以及各种行动措施沿着预定的方向前进。当学生主动进行职业生涯探索时,学校可以利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或校企合作方式为学生提供与学生职业发展设想相适应的实训、实践机会。就业指导部门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招聘会,让学生直接感受就业市场。 大学四年级,在确定了职业生涯的目标并选定职业发展的路线后,辅导学生制定行动计划及落实具体行动措施;传授求职要领和面试技巧;为学生提供就业心理调适方面的指导和帮助是这个时期的教育重点。应届毕业生应先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检验自己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同时要根据环境变化制定和调整短期行动计划,并针对具体计划目标采取有效措施,例如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顶岗实习等。

总之,我国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存在着专业师资不足、课程建设不完善、教材建设落后、研究缺乏系统性等现实问题,影响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进程。因此我们更应努力整合高校、社会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机构等社会力量,通过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来帮助和促进大学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