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范文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第1篇: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范文

【关键词】人才;技能型;教学质量;考核

在我国各大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是技能型、应用型,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已经是高校教师共同的教学目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方向是:培养出能够在电子产品生产设计、质量检测、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后续电子专业课程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课,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好坏将影响整个专业课的学习,我们学习知识是从理论-实践-理论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从对理论知识的一知半解,没有完全明白其意思,没有感性认识;到通过实践环节的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通过实验实践现象建立感性认识,真正明白其含义;再回到理论知识中去、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相关的知识点。在这个过程中实践环节很重要,起着一个连接作用,是一个能够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建立感性认识、加深印象的环节,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是在这个环节培养出的,因此《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践课程教学质量就重要了,如何提高《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是教师教学的目标。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践课程包括《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两门课程。目前在各高校《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开设的基本上都是验证性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课程大多是在一周内完成一个已经设计好的项目。可以看出《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践课程的实验内容简单、实践训练强度低下,这样的教学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实验课中的验证性实验基本都是验证各种芯片的基本功能,而对于芯片的使能端该怎么使用基本上没有训练,使能端使用的变化是该芯片的功能扩展的核心,实验课中开设的验证性实验不足以让学生真正掌握芯片的功能,学生只能了解芯片的基本功能,而通常在设计中都会用到芯片的扩展功能。《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本来检查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验学习的掌握程度,是检查学生电路设计能力和电路制作能力的一个综合训练,而现实的课程设计是要求学生在一周内按照教室给定电路进行焊接,这样不能检测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电路设计能力也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没有太大的帮助。

鉴于传统的实验课和课程设计课无法满足学生技能培养的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我们必须对《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践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首先,《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的实验课不能只做验证性实验,我们应该设计出一些新的实验内容,尽可能的将使能端应用于新的实验内容中去,让学生了解到使能端的变化会实现更多的功能,让学生真正的掌握芯片的功能,为后续的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奠定基础。数字电路课程设计以前是在一周完成一个项目,老师基本上都是给给定的电路,学生只需要焊接,然后写一份实训报告就结束了,这样在内容上和强度上都不够,因此数字电路课程设计也必须改革,首先,是改变课程设计的上课时间,将原本一周的上课时间分解到8周,每周4节课,在8周内学生要完成6-8个项目,其次,也是最为关键的,就是考核方式,以前该课程基本上都是考查,学生根本就不重视该课程,所以课程设计考核方式的改变是必然的。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改变是必须的,以前以一个作品和一份实训报告作为考核的依据,这种考核方式不够严谨,而且不能反应学生的实际能力。因为在这个考核环节的实训报告大部分同学是抄袭的,而作品也都是老师给定的电路,没有设计环节,学生的设计能力没有得到体现。这中不严谨的考核方式容易导致学生有敷衍的态度,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不了教学质量。为此我们将《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6-8个电路的设计与制作,并对学生的每个作品进行打分,最后求平均分,占课程考核总评成绩的30%,其中如果学生有1/3作品没有交的同学就可以判定该课程不及格。

第二:将实训报告改成答辩环节,每个同学回答教师随机提出的10个问题,每个问题2分,共20分,占课程考核总评成绩的20%,答辩时学生带着电路板,老师从电路板随机提问出10个问题,每个学生的问题都不一样,这样可以让学生能独立去思考问题,不会出现抄袭的问题。

第2篇: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范文

关键词:实践能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创新

前言

根据国家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的要求。数字电子技术这门课程是工科专业学生主要的工程技术方面必修的基础课程,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实践性,这就要求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多引入一些案例,分层式的教学,但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缺少对新的知识、技术和方法的引入,忽略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对传统的课程进行改革和教学方法以及模式的创新,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一、数字电子技术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调整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内容

根据这门课程教学存在的,缺乏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的方面对课程进行优化问题,根据学校学生的需求构建具有特色的数字电子数字课程体系。调整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内容,传统的课程中内容比较多且复杂,知识零散,缺少一定的合理性。因此,要对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内容根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要求作出调整,比如,适当减少电路中存储器和数字比较器等的理论知识,增加一些与电子技术实验为主的课程内容,从而更好让教学内容对学生有针对和有效的学习,以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基础为相关的重点知识,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课程目标的要安排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内容,高等教育学校以电子技术实验中多增加验证性、综合性实验教学内容为主,增强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在学习中循序渐进,以此达到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目标。

(二)利用多媒体平台进行教学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电子技术教学的内容在不断的增加,但有学校安排课程的课时数少,教学内容增多,原来的教学课时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板书的形式对重点知识的讲解的方式,无法完成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在电子技术课中利用多媒体平台进行教学在能够提高教学的速度和效率,减少了老师对教学的重点知识板书和画图列表时间的浪费,为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节省更多的时间对重点知识的讲解以及课堂的提问,让老师对于具有抽象和理论性的知识讲解得更加透彻,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刻,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以学习掌握更多的数字电子技术的知识。此外,这种教学方法能同时使用影像、视频、音频等功能,为学生营造一个现代化、信息化的课堂教学环境,培养学生思维和实践能力,在优化课堂教学的同时,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教学工作的效率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三)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互动

在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中,通过应用网络信息化的平台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加强学生预习和老师教学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课前的预习、教学课堂以及教学后等环节都有全新的体验感,提高学生的学习的效率。使用知到、学习通,慕课等,教师在教学中有把带有视频、音频、习题的课件通过学习软件传到学生的手机,学生打开手机就能学习,方便老师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互动;在教学的过程中为活跃课堂的气氛,进行答题、弹幕、互动、回答等的环节,解决传统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这些学习软件的应用,加强教学课堂的互动以及师生间的交流。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在电子技术相关内容的概念和原理教学时,更好的让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讨论,能够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在电子技术应用的实践能力。在软件上加强师生的交流教学方式让老师在教学时可以提问,也可以让学生集体的讨论和交流,能很好的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程创新

随着课程改革的要求,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基础,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改革偏向较强的实践的教学,通过开设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实验课程,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验证性的实验主要用芯片验证性能,主要有触发器和电路,能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理解芯片的功能和作用;进行设计性的实验主要有组合电路和时序电路的设计两个方面的内容,学生在进行数字电路的设计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在学期末进行综合性的实验,主要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运用的情况,但有实践操作起来难度。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字电子技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思考的能力,从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的能力。具体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程的安排要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定。

(二)数字电子技术采用案例式教学

许多高等教育学校开设电子技术课程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学习和掌握电路设计的知识,培养实践应用的能力能够解决以后遇到电路问题。学生只有认识到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学习的实用性才會有学习的动力,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采用实际的案例进行教学,通过实际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运用到的知识进行讲解,能让学生了解课程的目的和教学内容以及对自己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除此之外,老师选取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案例案例以分析和讲解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数字电子技术知识实际的运用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实际的问题的意义,通过进行综合性的分析问题,和设计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的最合理的方案。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应用能力。

(三)采取实验教学法进行教学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具有一定的逻辑和实践性,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要求很高。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实验教学的方法,进行现场的示范和演示能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对掌握知识的巩固,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根据教学的内容开展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课,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减少在教学中不必要的理论知识的讲解。在课堂多采用实用的实验教学多留时间给学生进行实际性的实验操作,在课堂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结束语

第3篇: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范文

【关键词】技能;教学方法;测试

《电子技术基础》是职业学校电子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基本功能电路的基本功能、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应用实例;熟悉电子线路工艺技能和常用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初步掌握查阅电子元器件的能力;具备阅读和应用常见的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能力;具备测试常用电路功能、性能及排除简单故障的能力。为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门课程由于其所具有的理论程度高,抽象性、实践性较强,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几年又由于招生原因,职高生入学时素质较差,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探索。

一、个性化教学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培养出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有一定专业技能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才。针对我们的学生的特点和教材难度,遵照学生的志愿,分为技能型和对口升学型。对技能型学生,强化技能训练,制定出系统的、具体的技能训练方案,设置好每项训练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心中有数,知道要学什么,达到什么样水平。比如:基本放大电路故障排除,要求学生多长时间排除故障,一个个过关。期末技能成绩是每次检测成绩总和,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适当降低理论知识难度。对于对口升学型的学生,在加强技能训练的同时加强理论学习,为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改进教学方法

1.低起点

大部分中职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掌握初中基础知识的缺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这两年春季招生的学生不用参加中考就可以进入职高学习。面对这样的学生,要求教师首先摸清学生相关准备知识,基础知识和心理准备等实际情况。通过谈话、问卷、诊断性测试。口头或书面提问等形式了解学生水平,确定适当的教学起点。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把本节课所用到的初中物理知识以及数学知识、单位换算等知识,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复习,然后再讲新课,使学生不会因为基础知识较差而形成学习障碍,顺利实现初中到职高的过渡。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放慢节奏,把教学内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合理的层次,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内容确定合适的教学进度。采用启发教学,力求学生听懂听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进而形成学生的动力。

2s.重视直观教学

中职生的基础较差,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弱,在学习理论知识感到枯燥乏味,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直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此,我在讲述理论课的同时,力争多做实验,并根据学校实验设备的现状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验条件,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比如我在讲特殊二级管时,把这节课设计成几个小实验,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测试实验数据。掌握二级管的特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开展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可以提高部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还可以激发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我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开展第二课堂的兴趣活动。例如:讲授数字电路时,我组织学生制作触摸开关、定时器。在制作、调试过程中不仅使学生巩固了理论知识,而且锻炼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采用多媒体教学

第4篇: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范文

就我国目前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的现状来看,它的教学工作主要还是针对理论方面,实验教学在教学工作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小,这就使得教学工作出现了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实验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合理,在进行实验教学的时候,大多数进行的时验证性的试验,它占到了实验内容的一半左右,而对于创造性和综合性的实验,教学内容涉及的不多。对于现代化计算机设备的使用和辅助的教学手段也没有很好的运用,更不用说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第二,电工电子技术技术实验教学内容涉及的方面非常多,包括许多课程,比如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集成电路基础等,但是这些知识点和内容之间的联系性不大,非常零散孤立,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整个课程的连贯性不强,学生对其的理解也不是很好。第三,学生在进行实验课的时候,自己的独立操作非常少,这造成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极差。所以,当前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的教学工作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需要对其进行多方面的改进,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技术性的人才。

2提高我国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的具体措施

2.1转变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的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得电工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再加上其它工艺的快速发展,如集成电路,都使得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工作必须要和当前的市场发展相适应,运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对其进行有效的学习。比如,学生应该利用计算机作为实验学习的辅助工具,对电路进行分析和设计,将计算机的仿真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像典型的EMB虚拟电子工作平台和Pspice电子仿真平台等等,这些先进的技术都可以进入教学中,这样不仅能为学生电路理论知识提供更好的验证,也能够激发学生进行创新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2.2调整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的内容,完善实验教学体系

只有调整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的内容,完善实验教学体系,才能使教学工作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才能从实际出发,由浅及深、循序渐进的进行实验教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涉及很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计性的实验教学、基础性的验证实验教学、仿真实验教学以及综合性的实验教学。基础性的验证试验教学,这是我们对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验证方式,它是基于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实验教学的基础。设计性的实验教学,是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对学生提出相关的设计要求,学生在这个要求之下进行项目的设计和操作,在这个过程中从实验总结出具体可行的方案。仿真性的实验教学不仅要在课堂上具有电工电子技术的实验台,同时还要利用电子仿真平台进行实验,不断提高实验教学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我们将教学内容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比如,针对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可以进行彩灯、电子琴控制电路的实验,针对设计性的实验可以进行晶体管收音机的安装、调试以及印制板电路的设计制作等以及进行声光控开关的创新性实验。

2.3大力推行开放式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推广开放式的实验教学,并不是学生提前准备实验的内容,也不是将实验的场所打开、延长实验时间,而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实验任务,独自完成实验电路的设计作业,通过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案,自己完成实验的过程,最终教师对学生设计的方案进行审查,要求实验内容要具有创新性、开放性,通过教学对实验结果的评价,学生能够得出启发和引导。推广开放性的实验教学,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验环境,能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在这个开放的空间里不断进行思维的碰撞,开动脑筋进行实验的设计和操作。也能够满足不同水平的学生对于实验的要求。这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3结束语

第5篇: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范文

一、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低效的原因

1.生源方面

中职生源的素质降低,多数学生在中考的时候分数较低,学生具有严重的分化情况。根据调查统计显示,热衷于自己专业的学生仅占32%,他们来学校的目的就是希望自己以后能够有所发展。而大概35%的学生是受其同学影响而就读此专业的,剩下的33%为听从父母的意愿。由于职校在招生上没有分数的限制,所以入学的门槛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中职生的整体表现为文化基础薄弱,没有足够的信心去学习,并且没有足够的动力,没有较强的是非观念、组织观念,而且没有足够的自控能力。有的学生有时还会出现不尊敬教师的行为,这样就会对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最终造成了整体的教学质量偏低。

2.教材方面

当下,中职学校电子技术教科书中的内容过分追求对理论的系统教育,注重知识的严密性,在编排内容方面严格根据知识的逻辑关系,在讲解电路原理的时候过于深奥而却忽视了实践。中职学生并不能接受这样深奥的知识,他们应该学习的是实用性较强的基础知识以及专业技能。这些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大多是检测、装配、维护以及维修等,没有必要掌握过于繁杂的理论知识。

3.教学方面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落后的观念和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仍然用你听我讲、你记我念的方法,观念没有一定的更新,在教学上缺少创新。同时,缺少实践的内容,很少有符合课程教学的实验,现在,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已经无法再接受落后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没有或很少进行过程性的鼓励教育,这样的教学必然没有较高的效率。

二、提高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的措施

1.优化教材内容

“服务为宗旨,就业为目标”的理念是职业教育的主要方向。在优化教材内容上一定要将这一方向体现出来。此外,教材要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及专业素养。应该注意以下内容:(1)优化中专学校《电子技术基础》的教材内容,必须注重知识点的布局以及难易深度的掌握,把握好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尽量遵守“需要、够用”的原则。由于中职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向社会提供一线的服务、生产以及管理方面的人才,因此在培养专业知识方面一定注意实用性和针对性要强。(2)对《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进行完善,主线应该是如何能够提升毕业生的应用能力和技术,这应该是教材重组的核心和重点。在这一基础之上,进行去粗取精,删繁就简,突出教材的实践应用性,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3)为强化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应该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之上,结合校内、校外的实验和训练,增加编写《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实训指导书》和《电子技术基础综合项目实训———收音机的组装指导书》。(4)深化革新教学内容,最基本的方向应该为教学任务设计。在现在的时代背景下,教学任务不但能够让学生学到知识,更应该能够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应的,在任务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到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对原高教版《电子技术基础》,可以从内容层面进行整合,将其整合为包含如下七个项目的新教材:半导体器件基础、放大电路、信号发生与处理电路、直流稳压电源、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组合逻辑电路以及时序逻辑电路。

2.优化教学手段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教学气氛的和谐,提出问题之后应做适当的引导,让学生产生对知识的好奇心,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如通过情景教学的手段将载流子的定义讲解给学生:在教室中将学生作为电子,把座位看作是空穴。让几个学生承担自由电子的角色,通过电场的作用,它们均能够定向移动最终形成电流。这样就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学生就会对知识产生兴趣,进而在轻松的氛围下轻而易举地学到知识。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模式来讲解放大电路的定义:学生可以搭建一个简单的面包板电路,将小型的功放器件连接起来,通过万用表的HFE档对所有三极管的β值进行测量,对音量大小进行调节,在对各种实验产生的现象进行观察后,学生脑中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就会更加清晰且深刻。

3优化实践环节

(1)要逐渐提高学生的技能训练水平:要想掌握任何的技能都需要一定的过程才能完成。在学习电子专业方面更是如此。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熟悉知识,然后通过功效、外形以及特点,让学生先对电子元件进行了解,这样学生再学习书本中的知识就可以通过实物得以加强,学生后期再学习技能,这样就具有了最主要的基础性知识,进而巩固了学生的知识技能。根据教学的积累和对教材的反思,笔者认为在学习电子基础知识以及技能实训的时候,重点应放在万用表的使用上(测量电流、电阻和电压),所以,首先可以通过对万用表的基本结构进行学习,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电阻测量,最终,组接基本的简单电路,测量电压和电流,让学生一步一步地掌握和学会正确的使用万用表。具体到教学过程中,为了巩固和提升学生使用万用表的熟练度和技能,还可以每学习一种元器件,就让学生使用万用表检测一次。在完成一般电子元器件的学习以后,教学生进行焊接。最后,让学生选择已掌握的一两个元器件,自己研究组装简单而又有意思的产品,这样就会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以及分析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2)通过电子小制作进行教学:在高一年级学习电子工艺的综合运用课程方面,电子制作是一个有效的技能训练,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升,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路径。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先让学生对常用的电器元件进行学习,比如二极管、三极管,变压器、电感器等,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借助于电子小制作教学课程的开展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第6篇: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教学;职业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广泛的运用。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教学相比较有其明显的优点,特别是在《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中,传统教学很难把抽象、动态、复杂的物理现象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现在可以借用多媒体技术清楚地呈现在技工学校的学生面前。

一、多媒体技术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过程中所用的教学手段

(一)电子挂图的运用

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教学内容需要用图说话,如模拟电路图、波形图、数字电路等,对于这些图有些简单,有些相对复杂,上课临时画图可能要花费很多时间。在对技工学校学生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电子挂图,把不同时刻、不同位置、不同电量的数值及其相对应的数量关系通过动态的形式显示出来,特别是利用一些公式,经过再动态地讲解出来,学生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样上课的效果很好。

(二)电子课件的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多媒体电子课件软件有Powerpoint和Authowwar等,这些软件可以清楚地表达出电路中电量的方向和变化过程,使学生在学习时具有较强的感性认识[1]。教学内容通过图形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化繁琐的教学内容为简单,化枯燥难懂的内容为形象生动,进而揭示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

(三)电子仿真软件的运用

在技工学校的《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由于理论和现实实践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学生在课堂上总感觉上课枯燥无味,由于没有参与实践操作效果,很难理解,从而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因现行实验室条有限,无法完全采用边讲理论边做实验的方法上课,通过电子仿真软件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及时用实验来验证所学理论知识,理解复杂变化的电路,而且把电子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在一起。

二、多媒体技术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一)多媒体技术使教学课程具体形象

在多媒体技术运用在《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教学内容中的难点易化、重点条理化。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加深对教学知识内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2]。在实践中,可以利用多媒体电子课件里的电子电路图,使其与实际物件完全相同,将抽象的电子电路图具体化,增加学生理解知识点的感知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加学生的信息量

《电子技术基础》是技工学校电子专业的学生的基础课程,课程所涉及很多的电路图表和电路格式,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讲解起来比较复杂。多媒体课件节省了教师板书和作图的时间,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对教学内容的难点进行突破,扩充学生信息量。

(三)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在《电子技术基础》课堂教学中,所涉及电子技术理论知识都是比较抽象、枯燥、难懂的[3]。多媒体技术可以把难懂抽象的知识内容具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并且激发学生对学习电子技术内容知识的兴趣,促使学生去自觉学习、自愿去学习,并且从中获得乐趣。

(四)创设模拟情境

《电子技术基础》的实践性强是其最明显的课程特征,因此需要借助实验来演示很多难点,但是有些实验只能靠任课教师的经验去讲解描述,很难发挥良好的效果。通过EWB仿真软件创设模拟情景,把问题分解成若干具体的步骤,明白清晰地讲述给学生,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三、运用多媒体手段应遵循的原则

(一)坚持实际应用原则。

要注重操作方便,界面简单,它的制作和使用应该以实现教学目的为宗旨,以表达教学内容为主体,应该是简单、直观、实用、明了。要充分展示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要尽可能多地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使之不会成为动画了的“电子图书”[4]。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根据课程大纲要求,对知识点进行筛选,将重点知识点以课件形式展示,突出重要知识点的实际运用。

(二)坚持教师主导,不照本宣科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坚持并发挥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媒体技术的利用只是任课教师组织教学过程的教学活动的一个辅工具。要达到教学目标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5]。在制作多媒体电子课件的时候要以有利于学生更高地去学习为出发点,而不应该以更好地方便教师教学为出发点。

(三)坚持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

所谓互动教学就是指学生与教师之间某些功能之间可以相互联系、反馈、跳转。一个好的多媒体软件应具有强大的互动性,避免传统教学的单一、呆板、繁琐等缺陷,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多媒体课件设计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一原则,激发学生的参与性,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起来,另外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四)坚持不断更新,勇于创造

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我们在使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对多媒体课件进行更新修改,使多媒体课件不断更新完善。同时,教师也应走进学生中间,了解并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情况,并根据反馈情况适时作出调整。教师应注意吸收学科新近发生的动态、追踪学科动态前沿知识点,不断地对课件加以改进补充和完善,使教师的授课内容与学科发展、行业发展保持一致。

(五)坚持利用网络教学

网络化教学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它不仅能充分利用学生对电脑的喜爱,强化课堂教学效果,针对许多“个性化”的问题,为学生个别指点迷津,而且为学生预习、自学、复习和进一步学习提供了可能。在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中要充分注重网络功能。

四、结语

以上通过多媒体技术在《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运用,阐明了在继承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合理应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同时,必须正确认识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地位,以便更好地发挥它的优点,为教学活动服务。

参考文献:

[1] 蒋小艳.《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J].内江科技,2006,(07):48.

[2] 李双胜.多媒体技术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34):251.

[3] 孙绍荣.教育信息理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123.

第7篇: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范文

关键词: 《电工电子技术》 教材 教学改革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气化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要求工程技术人员掌握越来越多的电工和电子技术知识及技能。《电工电子技术》是高校理工科非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一门关于电学科的综合性、导论性、实践性的课程。这门课程的建设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我校该课程计划学时80学时,全校每年有14个专业,大约60个班,近2000名学生必修该门课程。近年来,我校对这门课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教材建设。

一、背景

目前正式出版的《电工电子技术》的教材不少,但大部分教材主要存在以下几大问题:部分内容过时、与工程实际联系不够紧密、数学推导过多、定量分析过多、元件内部结构过细不能适应于各高校学时压缩的特点,因此有必要写一本注重基础,突出先进性,注重应用性,突出工程背景,适合我校各专业,使学生最大限度受益的《电工电子技术》教材。

二、教材特点

《电工电子技术》教材根据国家教委颁发的“电工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学校具体情况编写,全书共分15章,分别是电路模型及电路基本概念、电路分析方法、暂态电路分析、正弦交流电路、半导体二极管与整流滤波电路、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数字电路基础、直流电源、磁路和变压器、交流电动机、电气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工厂供电与安全用电、信号采集系统等。

1.精选内容,注重基础。

对于非电专业来说,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内容多,学时少。因此,在编写教材时我们注意了基础内容的精选,突出了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分析和计算方法。在阐明物理概念和基本定律的前提下,对解题技巧等方面予以弱化,对一些经典定理,不再进行数学推导而直接加以引用,如电路理论中的戴维南定理、叠加原理等。采用工程近似方法进行计算,略去一些不必要的数学推导,淡化分立元件电路,最大限度删减半导体器件物理过程内容及单元电路的内部特性分析,加强对中、大规模集成电路功能和使用的介绍。对某些电路如差动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只介绍概念,少做定量分析。对于电机及控制部分,重点介绍三相异步电动机及其控制电路。同时在讲述基础理论时兼顾介绍实际元件的建模背景及电路的实际应用,在讲述学科主要内容时兼顾介绍学科发展历史和前景及电学方面的新技术。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

2.突出先进性。

尽量反映国内外工程界与学术界在电工电子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等最新成果,保持与世界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同步。如根据我校各专业的特点,增加介绍大规模集成电路、VHDL、信号采集系统等。

3.注重应用,突出工程背景。

注意各章节内容的实际应用,大部分章节含有与之内容相适应的工程实例,为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奠定实际背景基础,我们的很多工程实例都是在科研实践中得来的,不少工程实例都与我校非电各专业的后续课程相关。例题和习题大部分来自工程实际,使读者在做题的过程中,对电工电子技术在其他学科方面的应用亦有一个初步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最大化提高教学效果。

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用于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书中大部分章节都有仿真实例,使教学模式生动形象,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路,提高学习兴趣,可大大提高电工电子的教学质量。

本书中电路仿真软件采用Multisim10,Multisim10是美国NI公司最近推出的Multisim新版本,是该公司电子线路仿真软件的最新版本。Multisim10自带了上万个元器件、电源和仪表及十几种电路分析方法,利用它可进行教学、实验,既能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感受到电路动态与静态的真实状态,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及分析能力,大大提高电工电子的教学质量。

三、结语

本书的试用稿已应用于教学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当然,在使用该教材的过程中还发现某些内容还需要修改更新。因此,我们制定了新的修订计划,同时该书的配套教材《电工电子实验教程》也在编写当中。

参考文献:

[1]刘静.电子类实验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2).

[2]朱晓萍.应用型本科电工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15.

第8篇: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范文

【关键词】行为导向;项目教学;电子技术基础

1 概述

《电子技术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类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学好这门课程对学生后续其他课程的学习及其在日后在电子行业的发展都有较大影响。但该课程理论性强,原理抽象,采用传统知识灌输的教学形式已不适应现代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不适应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现状,应当对本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2 传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传统教学以理论为主,轻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结构的特点是以理论体系为主线,配合实验、实践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分离,先理论,后实践;重理论,轻实践。另外,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多,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往往以考察理论知识为主。这样就造成学生以理论学习为主,轻视技能训练,影响了实践能力的提高。

2.2 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积极性不高:本课程理论分析抽象、难理解,故为了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习惯被动接受。未以实训引领的教学使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常常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课程实验、实训也往往流于形式。最终使学生认为《电子技术基础》在专业实际工作中没有用处,只为应付考试而被动学习。

3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项目教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的普遍特征以及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扭转理论与实践在教学中的地位,提高课程有效性。采用行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针对学生形象思维较好的特点,有利于增强学生感性认识。以项目作为载体,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以任务作为领引,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过程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即从向学生灌输知识转变为引导和辅导学生学习。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采用项目教学实施过程如下:

3.1 为了能够有效地实施项目教学,需要对课程原有理论和实践内容进行整合,打破原有教材体系,以项目、任务为载体,重构课程知识点。

根据课程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要求,这些项目有制作含整流元件的电子器件、制作含放大元件的电子器件、制作含振荡电路的电子器件、制作含数字电路的电子器件等(每个项目又可含若干任务,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设置,如含整流元件的电子器件项目包括制作可调直流稳压电源,制作单向、双向可控硅调光灯电路等)。这些综合性的电子制作项目要涵盖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通过完成这些项目,学习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训练相应的技能,使学生获得课程所要求达到的能力,如常用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常用仪器和工具的使用,电路图识图,印制板设计和制作,典型电子电路的故障分析和检修,典型电子电路的初步设计能力等。

3.2 项目任务的实施,要制定项目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计划好每次课程教学的项目内容和进度。并对学生进行分组(便于学生讨论、交流)。现在以制作可调直流稳压电源为例说明:

(1)知识引领。教师先介绍要制作的电路功能、电路的组成及其各部分的作用。然后,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的有关内容。分任务学习电路所用到的二极管及其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三端集成稳压器、电路图识读等相关知识。期间,师生、生生间要多开展讨论,并解答学生的疑问或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还要根据学生实际设置不同难度的思考题,让学生在课本和实践中寻找答案。

(2)实训操作,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训练识别和检测电阻器、二极管等电子元器件、识读电路图、设计和制作电路印制板以及焊接、组装、调试等基本技能。再根据实训数据探讨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知,利用实践进一步印证、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学生遇到问题时,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项目评价。项目任务的考核和评价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作为评定学生总成绩的依据。检查内容和形式应包括学生完成电路制作的情况,应会应知的掌握程度。此外,还应考查学生的学习表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4 在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1)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同时要求教师要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2)学生整体素质偏低,自控能力、文化基础、学习能力不强,有较强的厌学情绪和依赖心理。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对项目教学法带来较大的困难;

(3)项目教学的核心是要完成某个具体任务,过程中应避免学生只顾完成项目制作任务,而忽视理论学习的倾向。

5 项目教学的实践效果

项目教学法将枯燥的理论学习转化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活动,学生热情和兴趣明显提升,积极参与项目制作,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还能学以致用,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都得以提高。教改符合中职学生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的一般特征,实现了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有效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在各种技能竞赛中的成绩也越来越好,对其职业发展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

参考文献

[1] 李新华, 葛立臣.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民营科技, 2012第1期

第9篇: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范文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 教材内容 教学方法 实用性

前言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高等院校工科电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由于课时数少、内容覆盖面广、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等特点,学生们普遍认为该课程比较难学。为此,笔者就该课程的改革作一探索,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1 教材内容探讨

限于篇幅,本文不讨论整个教材的编写提纲,但总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服务于培应用型人材。本文就各章节内容提出一些重点实例,与同行交流。这些内容,在不少教材中很少提及,或者提到了但没有就它们的实用性作较多的讲述。

1.1 常用半导体器件

介绍半导体基础知识;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应增加介绍二极管的位作用和三极管参数与命名方法的实用意义;根据三极管的三个电极电位判断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及应用实例。

1.2 基本放大器

* 共射基本放大器,通过它学习基本知识,包括静态工作点、微变等效电路、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与输出电阻计算方法。应增讲设置合适工作点的重要性。

* 工作点稳定放大器。应指出:工作点稳定不是说工作点绝对不变,而是变化很小而已。

* 共集放大器:重点介绍三大特点及用途。

* 共基放大器:重点介绍其特点及应用场合。适合做高频放大器。

* 要求掌握三类放大器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相位关系。

* 多级放大器的耦合方式及其特点。

1.3 直接耦合放大器

直接耦合放大器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差分放大器工作原理和计算方法。

1.4 放大器的频率响应

讨论影响放大器频率响应的因素、增加研究频率响应的应用实例;了解波特图的概念。

1.5 放大器中的反馈

反馈的概念,反馈性质的判断方法;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放大倍数的估算方法。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增加介绍实用意义和应用实例。

1.6 信号的运算和处理

* 要求掌握基本运算电路:比例、加减、积分运算等。利用“虚短”和“虚断”的概念分析各种运算电路的运算关系,用实例讲解如何选择运算电路。

* 增讲测量放大器(在单片机测量系统中常用)。

* 几种常用的运算放大器型号及应用实例。

1.7 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

*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判断方法;方框图;分类。

* RC、LC正弦波振荡电路;增加正弦波振荡器应用实例。

* 单限、滞回、窗口比较器的特点及应用实例。

1.8 功率放大器

* 只讲两种功率放大器:OTL和OCL。用实例讲解功率管的选择。

* 介绍几种集成功率放大器。

1.9 直流稳压电源

* 整流(半波、桥式)、电容滤波。

* 可调晶体管串联型稳压电源及其输出电压的计算。

* 集成稳压电源及应用实例。应特别指出:电源变压器内阻大小的重要性。

1.10 实验仪器使用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一环,增加讲解一些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很有必要。仪器的工作原理可不讲,需用实例讲解并演示各种仪器的操作方法。这些仪器是:指针式和数字式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通用示波器、低频和高频信号发生器、晶体管毫伏表。

如课时少,本部分内容可不讲,但应要求学生们自己阅读。也可安排在实验课中讲解。

1.11 增加仿真技术在辅助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解决学生反映的“枯燥难学”问题,应该把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结合起来,这样可以使模拟电路的知识形象化,学习生动有趣。为此在教材中应增加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用它来辅助教学,效果非常好[2][3]。每章可通过实例,增加EDA辅助教学内容。

2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材编写的原则

编写教材的原则是:以学生为本,因为教材内容首先是给学生阅读用的。即使教师没有讲的内容,学生也应该去阅读,因此所编写的教材就应是让学生读得懂的教材。教材不是专著。

不少学生反映:有些教材若没有教师讲,根本就看不懂。打个比方:有的教材绝大部分是用“文言文”写的,语言简洁、扼要;有的语言像写专业论文似的,学生看不懂,有的教师也看不懂。为此,我们建议:用“白话文”来写教材。所谓“白话文”就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编写教材。深奥难懂的地方,绝对不能用一两句话一带而过,而必须多用些具体材料或实例加以说明,深入必须浅出。

其次,本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教材内容的编写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真正成为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所举例题及习题均应突出解题思路及方法。

3 教学方法探讨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笔者就体会较深的方面提出以下三点:

(1)建议用多媒体和传统粉笔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而绝对不能照课件内容一念了之,绝对不能丢掉粉笔。

(2)教学方法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教师用什么“语言”来讲课?是用大多数教材中的语言――“文言文”――来讲课?还是教师在对教材内容充分理解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白话文”――来讲课?笔者积极赞成后者。用教师自己的语言讲课,比较生动,学生容易接受,容易理解,效果很好。

(3)如果教师本人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那么能结合自己做过的课题讲课,会更生动、更能吸引学生,效果会更

好。

4 考试应增加一些实用性强的试题

考试往往是从理论到理论,这是不妥的。我们认为应增加一些实用性强的试题。例如:如何利用万用表检查放大器是否正常工作?如何测量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如何测量放大器的频带宽度?如何设计一个最大不失真功率为2W的功率放大器?如何设计一个输出电压为6―9V的晶体管串联型稳压电源?等等。

参考文献:

[1]华成英,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