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图书管理基础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施工要点 施工难点 质量控制
1、工程概况
由我司承建的中山某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用地面积14023平方米,构、建筑物占地面积7304平方米,建筑物建筑面积227平方米,主要构筑物包括:曝气沉沙池一座,周进周出二沉池两座,生物池两座。池体结构形状不规则,对混凝土外模要求高。本工程为地下构筑物,且作为储污水结构,结构防水要求高,对砼抗裂,防腐要求较高。本工程对目前在建的同类项目有一定的代表性,为同类工程的施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 城市污水处理厂土建阶段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分析
2.1 砼施工
作为蓄水构筑物,砼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工程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防水措施,主要有:提高混凝土抗裂、防裂措施,提高混凝土的防腐蚀措施,预埋管防漏措施等。
具体做法:⑴ 在现有条件下选用中低热普硅或全硅水泥配制混凝土,减少混凝土凝结时的发热量;
⑵掺加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量,减缓水化速度;或掺加缓凝型减水剂,除有以上效果处,还可减缓浇灌速度和强度,以利散热;
⑶掺加粉煤灰,可减少单方水泥用量50~70㎏,显著推迟和减少发热量,降低温升值20%~25%;
⑷合理配料和优选混凝土配合比,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减少收缩,降低水泥用量;
⑸利用混凝土后期(60d、180d、360d)强度,可降低混凝土水泥用量;
⑹热天施工,砂石堆场设遮阳装置,必要时喷冷水雾预冷却,或利用冰水拌制混凝土;运输工具加盖,防止日晒,以降低混凝土初始温度;
⑺混凝土采取薄层浇筑,以加速热量散发;
⑻加强通风,降低浇灌入模温度和升温;
⑼ 配制优质混凝土,控制砂、石含泥量,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提高极限拉伸;
⑽ 制定合理的温控指标,控制混凝土表面与内部最高温差不大于25℃;内部温差不大于20℃;温度陡降不大于10℃;
⑾ 做好混凝土的养护(覆盖养护)延长拆模时间,提高混凝土强度,减少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梯度;必要时采取保温养护,使缓慢降温,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徐变松弛效应,削减温度收缩应力;
⑿ 掺加混凝土膨胀剂,配制补偿收缩混凝土,以部分或全部抵消干缩和冷缩在结构中产生的约束应力,防止或减少温度与收缩裂缝的出现;
⒀ 加快基础回填土,避免基础结构侧面长期暴露;适当停止降水,避免降温收缩与干缩共同作用,导致应力累加;
⒁ 实行情报、信息化施工,加强测温监测与管理,及时进行研究分析,采取相应措施,使温差控制在允许的限度内;
⒂ 对于大跨度及天面结构掺加合成纤维,提高混凝土的拉伸应力,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抗渗,增强其抗压、抗拆性能;
⒃ 混凝土构件进行二次振捣和压光搓毛,可增加混凝土的抗拉强度5%~20%。
2.2 模板施工
本工程中使用木模板施工,对拉螺杆采用45*60布设,对拉螺杆之间加有三条止水钢板,连头设止水胶粒。
其控制要点:
①保持模板平整、直顺;拼缝严密不漏浆,无错台现象;模板表面光洁无锈。
②模板及其支撑体系、刚度、强度安全可靠;在浇筑混凝土施工荷载作用下无超标变形,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砼的重量和侧压力及施工中产生的荷载,确保混凝土施工成形后几何尺寸和相互位置准确。
③止水带模板保证止水带位置准确。
④侧墙与基础混凝土的施工缝无漏浆、“流泪”现象。
⑤模板拼装水平缝、垂直缝布置均匀,不影响混凝土外观效果。
⑥适应工期要求,能快速进行模板拼装及拆卸
2.3 施工缝处理
1、 变形缝、施工缝的合理处理。
用于伸缩的变形缝不宜减少,本工程中生物池采用塑料止水带的形式,每个池体共设置3个施工缝。施工缝使用塑料止水带、嵌缝板,密封胶共同形成密封体 ,既满足止水,又满足因温度引起的伸缩变形。止水带的安装必须注意一下几点:1、对止水带的材料认真检验,严禁使用不合格产品。2、止水带在底板与外墙壁必须采用L或T字型接头,在纵横相交节点必须采用十字形接头,且各种接头的每一支长度不宜小于500mm。3、止水带应尽可能在工厂定制,如必须在现场连接的接头,应采用橡胶止水带生产厂家提供的热压机进行热压硫化胶合。4、必须清洗止水带上的污物,保证其与砼紧密贴合。5、钢筋绑扎和支模时,确保止水带的位置准确,使其中心线与变形缝中心线对正。6、支模、拆模砼浇筑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止水带不受损伤。变形缝两侧混凝土不能同时浇筑,当一侧砼强度达到70%时方可拆模。7、变形缝处的砼必须振捣密实。
2、水平施工缝的处理
池壁水平施工缝一般采用止水钢板作为防水构造,设置在底板以上300mm处水平池壁施工缝上,并注意焊接、固定和砼浇筑钱的准备工作复合规范要求。
3、嵌缝材料的嵌填、钢筋焊接固定,对拉螺杆安装等施工细节的把握。嵌缝材料嵌填施工时的细节处理,如缝内两侧应平整、清洁、无渗水,并涂刷基层处理剂。结构钢筋的焊接不得接触模板,砼的保护层应符合规范要求。对拉螺杆胶粒,模板拆除后,留下的凹槽采用膨胀水泥密实封堵。
4、预留套管的安全和预埋件的防渗处理。预留套管是为外力和温度变形设置的,套管要加焊止水环,并要加强套管周围尤其套管下部砼密实性,套管要去除表面油污、铁锈,防止与混凝土粘结不良。
3、 城市污水处理厂质量控制关键点
3.1 施工方案的细化和优化
施工方案的优劣直接决定施工成本、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要先有施工方案,有预防措施,再进行工程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遵循先深后浅、先大后小的原则,合理安排人员、机械和材料,按照规范要求和现场条件对施工方案进一步细化和优化。在土建施工阶段,钢筋混凝土工程师主要工程,如果施工方案不细化,往往忽略给排水预埋工作,极易造成预埋不准或遗留,后期不漏将严重影响防渗防漏效果;另外,优化止水带,对拉螺杆等细部构造等施工方案的细化都是非常必要的。
3.2 施工要点的把握和施工技术的提高
土建阶段设计专业较多,管网施工,水工结构,设备安装的衔接。因此,在土建阶段必须对照施工方案,进一步消化设计意图,详细核对施工图纸,了解施工重点和难点,把握施工要点,结合新的施工工艺和新型施工材料,大胆采用新工法进一步提高施工技术。
3.3 组织协调的顺畅
施工中土建与安装专业的协调至关重要,因此,项目工程师应与质检、监理人员只懂配合,规范各工种行为,明确质量目标和要求,落实项目经理与各专业施工队伍责任,明确验收标准、安全文明施工规定、现场管理制度,定期沟通。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注意施工单位与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交流、协调处理工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和矛盾。总之,通过强化监督制度、顺畅组织协调关系,规范施工,保证工程质量。
结语
一、图书馆馆员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影响因素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的标准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宣言中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1989年,该组织又在健康的定义中增加了道德健康内容。但实质上,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都可归于心理健康的范畴。因此,我们将健康归结为生理和心理健康两方面的内容。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又要有健康的心理。只有身体、心理都处于良好的状态时,才是真正的健康。
具有心理健康的人,人格是完整的;自我感觉是良好的;情绪是稳定的,且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平衡;能自尊、自爱、自信,有自知之明,一个人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且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他人的欢迎和信任。心理健康的人,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并能切合实际地不断进取,有理想和事业的追求。
目前,有关心理健康的标准尚无定论。有人认为心理健康应是一种积极、丰富而持续的心理状态。目前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心理健康是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地说,它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无心理疾病;其二是能积极调解自己的心态,顺应环境,并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
(二)图书馆馆员心理健康的标准
1.奋发向上的精神。高职图书馆员的职责是向读者提供良好的服务,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必须树立奋发向上的理想,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图书馆员奋发向上,能激起读者的敬佩之情,
2.执著追求事业的热情。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图书馆工作,对工作充满热情,对图书馆事业有神圣的追求,谙熟图书馆的业务技能,身体力行,把本质工作作好。
3.较高的专业素养。现代图书馆的发展,馆员必须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尤其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以及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一定的外语水平。
4.热爱和尊重读者。要热情主动、耐心细致地为读者做好服务。以诚待人,给读者以真挚的爱。把服务读者放在第一位,不盛气凌人,以势压人,要与人为善,热心助人,做到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个读者。
5.乐观的人生态度。这是心理健康的图书馆员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图书馆员经常以愉快、乐观的情绪、状态潜移默化地感染读者,使读者也能产生一种轻松愉快的心境,并以这种心境为背景,投入到工作、学习、生活之中。
6.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重要条件之一。图书馆是一个群体性合作的职业活动。能否协调并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是馆员心理健康的指标之一。
(三)高职图书馆馆员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
1.社会适应不良。高职图书馆中相当一部分馆员对自身的角色、学校人际关系、工作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从而产生压抑、偏激或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
2.人际关系紧张。图书馆内的人际关系包括馆员与馆员之间,馆员与馆领导之间,馆员与读者之间等。受不良心理的影响,一些馆员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对他人缺少耐心,态度恶劣,致使图书馆员与读者关系恶化,形成孤独、无助、郁闷、焦虑、自卑等不良心态。
3.情绪不稳定。由于种种主观原因,一些馆员常处于情绪低落、心境不佳的状态,不能调节和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甚至恣意发泄,借题发挥,造成人际关系恶化。这种恶化反过来又刺激不良情绪的滋生与蔓延,以致形成恶性循环,使他们长期处于紧张焦虑和忧郁状态。
4.心理失衡。一些馆员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不能正确处理好理想和现实的矛盾,遇到挫折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失衡,并诱发不良情绪,乃至形成失落情绪,如嫉妒、自卑、妄想、愤懑、抑郁等。有的还会出现思维不灵活、反应迟钝、自我封闭、过于敏感等现象。
5.不良个性特征。某些不良的个性特征也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如心胸狭窄、意志脆弱、过于争强好胜、自我封闭、过于敏感等。
高职图书馆馆员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往往是由诸多原因引起的。一方面,积淀下来的许多传统管理模式难以改变,造成馆员的思想矛盾与困惑,压抑了馆员个性的发展;另一方面,现代化图书馆的发展对馆员的素质要求愈来愈高,而不少馆员由于年龄、知识、技术等的欠缺和素质发展的滞后,难以适应,因而心理的焦虑、困惑日渐增多,职称评定、岗位聘任、按劳取酬等新制度也让馆员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二、保持健康心理,促进图书馆馆员职业道德修养的自我内化
(一)图书馆馆员健康心理的维护
高职图书馆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馆员工作的复杂性与艰巨性,这必须要求图书馆馆员具有较强的心理调节适应能力。馆员的心理健康是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在基础,因此要提高馆员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程度。增进图书馆员心理健康措施有:①转变管理观念,发扬民主,创设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②为提高馆员的业务能力创造条件,使图书馆员在日常工作中体验到成就感;③千方百计为图书馆员排忧解难创造乐观的条件和环境;④要保持平静的心态,善于协调与控制自己的情绪;⑤善待读者,尤其要善待学生读者,图书馆员必须保持同情、友善、信任的心态,不能猜疑、威胁、敌视读者,不可制造紧张情绪;⑥要正确对待挫折,必须加强个性修养,培养理智感,做到有自知之明,既不狂妄自大,也不过分自卑,既了解自己的长处,也坦然接受自己的不足,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培养兴趣,丰富生活;⑦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善待自己,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⑧强身健体,为心理健康提供物质条件,应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增强体质,振奋精神,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
一、思想道德素质
图书馆馆藏资源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的记录和总汇,是各行各业的人们进行学习和参考的知识源泉,承担着传播人类文明和智慧结晶的使命,图书管理员要意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自己的职业,做到爱岗敬业,干好干精,更好地发挥自己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的职能作用。图书管理员从事的既是一项学术性、技术性、创造性都很强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细致、繁琐而又默默无闻的工作,需要管理员具备严谨细致的作风和埋头苦干的精神,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尽心、耐心、细心的工作态度。
二、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服务态度
随着高校图书馆的规模越来越大,藏书越来越多,新旧更替频繁,专业越来越细,图书管理工作日趋繁重,这就要求图书管理也要走专业化道路。面对庞大的知识库,图书管理员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这就要求图书管理员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图书管理员在工作中要主动探索文献信息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耐心细致地整理规范图书资料,面对读者同样需要耐心周到地解答相关图书资料借阅问题,并耐心认真按管理流程借阅图书资料。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服务态度也是图书资源有效管理的基本素质要求。
三、专业技能素质
专业文化技能素质是图书馆管理员做好管理工作的根本要求,是胜任本职工作的必要保证,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
1、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一个合格的图书管理员首先要熟练掌握图书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图书馆的功能、构成、作用等,熟知图书、期刊等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的分类和检索知识,掌握图书学、版本学、文献学、信息检索、分类编目等专业知识。
2、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通讯知识。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工作是以计算机的应用为核心的,并辅以缩影、光盘、声像、通讯等新技术,针对读者需求,开展电子资源的检索服务、网上信息资源的导航、信息传递、电子邮件推送、拓展专利查询、网上咨询等服务形式,形成了高密度存贮、远程传输、快速检索的图书情报处理特点,这就要求管理员不仅有扎实和丰富的图书馆基础专业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使用操作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系统开发和维护、信息存储技术、信息检索与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从而对管理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
3、丰富的外语知识。作为网络化图书馆的图书管理人员还要掌握外语知识,提高服务水平。虽然多数图书馆均有一定数量的外文文献,但这些外文文献的利用率并不高,主要原因之一是图书管理员和读者对外文文献种类、内容不太了解。因此,图书管理员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外语素质,才能将外文文献、外文数据库有效地处理并推介给读者,才能在互联网上搜索更多有价值的外文资源为读者服务。
四、综合素质
1、宏观思维能力。信息时代的图书馆管理人员,不能埋在资料堆里,必须要有宏观思维,做到从积累资料入手,从大处着眼,收集积累细小的信息;注意信息的旁系性,善于从某些信息资料中分析推断出有用的微观信息,开展立体思考,通过点滴资料的积累去揭示未来的发展。
2、综合分析能力。图书管理人员要把纷繁复杂的资料收集、整理归纳、研究、储存、检索,然后对各种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认识其内在的联系与发展变化规律,为读者提供方便。而综合分析的质量关键在于资料的准确性和可能性:一是要提高选择素材与国情的适应性;二是精确地辨别、选择素材的可靠性与可信性。
3、主动创新和服务意识 。创新是信息时代科学技术进步的原动力。图书管理作为知识储存、传播、交流的载体,更离不开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信息时代下科学技术发展速度迅猛,新的科学思想和技术不断涌现。图书管理员只有不断学习、主动创新图书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扩宽创新思路,才能积极挖掘信息资源的服务功能,使图书馆成为新知识信息资源和信息传递桥梁。因此,建设信息时代的高校图书馆,离不开主动创新和服务意识的素质要求。
[关键词]信息化;个性化服务;图书馆管理;创新
图书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在传播知识传承文明创造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管理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尤其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给图书管理工作带来了质的飞跃。
在信息化时代,对于图书管理工作来说,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一般来说,个性化服务指的是服务时空、服务方式以及服务内容的个性化。因此,作为信息提供者的图书馆等机构要根据不同个体的需要提供具有个性化特征的特定图书及相关信息。
一、开展个性化服务是信息化时代图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种文献信息呈现出爆炸性增长态势,不仅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丰富,而且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更加迫切。这种不断增长的海量信息与人们信息利用中的困难之间产生尖锐的矛盾,这就对图书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信息化时代的图书服务要更加具有针对性,要根据不同读者对于文献信息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图书信息服务。一方面,人们对于图书信息需求的差异性要求图书管理及服务的个性化。相关研究资料表明,读者由于年龄、性别、身份、职业、兴趣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对于图书及各种文献信息的需求是不同的,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性化特征。这种需求的变化就要求图书文献信息服务必须要转变服务方式,从过去着眼于满足一般读者的普及型服务方式向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服务方式转变。另一方面,图书管理观念的变化促成图书信息服务的个性化。当前我国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图书管理工作中也在强调要“以人为本”,而要在图书管理及服务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就要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价值观与服务意识,积极关注并尊重读者及客户的实际需求,真正按照读者的图书资料等信息需求开发信息资源,为广大读者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服务,以充分满足读者对于图书等信息的个性化需要。因此,图书管理工作就是要通过根据读者的行为、兴趣、爱好等各种信息为他们量身打造出更具针对性、合理性及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总之,在信息化时代,图书管理机构重视做好个性化图书信息的服务工作,为广大读者获取知识或图书信息提供技术支持,从根本上提升服务能力,创新服务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全新的个性化图书信息服务体系。
二、图书馆开展个性化图书服务的方式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图书管理工作如何在引进和应用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创新管理机制,提供更具有个性化的服务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开发用户信息数据库
在信息化时代,为了做好个性化图书服务工作,开展个性化服务,图书馆等图书服务机构一定要在掌握和了解读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兴趣、职业等,这是开展个新化图书服务的基础。在掌握和收集读者基本信息的基础上,开发和建立读者信息数据库,并将其作为对读者进行个性化分析的主要数据来源和依据。在此基础上,要认真做好读者个性特征数据结构的设计及数据的分析,要确保读者信息及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因为这些数据决定着个性化图书信息服务的科学性。
(二)深化图书信息资源建设
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图书信息咨询与服务机构,要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对馆藏图书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努力为读者提供更加专业化的图书信息服务。一方面,加强图书信息资源的系统化建设。不仅要注重图书馆内部各种图书资源之间的联系,更要强化图书馆与其他图书馆、出版社等机构之间的联系,推动不同图书馆之间的协调与图书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不断完善图书信息提供体系建设。提供个性化图书服务是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图书馆要开发个性化图书资源和信息产品,就要注重对图书等各种资源的深度加工和精细化处理,以满足读者的专业化与个性化的要求。
(三)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
提供个性化服务是信息化条件下图书管理及服务的重要职能。但是,由于读者在处理图书信息方面的能力有所区别,造成了图书管理及服务系统自动检索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信息化时代的图书个性化服务,需要图书机构及工作人员的参与和协助。图书馆要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制定出符合用户使用习惯的检索策略,以提高图书信息服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要切实围绕满足读者的真正需要这一服务主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化解图书管理及服务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提高图书信息的个性化服务质量。
(四)认真做好图书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信息化时代的图书管理离不开专门的技术人才。不仅需要一定的文化修养,而且要掌握专业的基础知识;不仅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而且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及网络操作技能。因此,要高度重视培养和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要安排图书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学习,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或管理知识,另一方面,要强化图书管理人员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及信息化管理能力等的培训与考核,切实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结束语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图书管理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重视并做好个性化图书信息的服务工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提升服务能力,创新服务方式,为广大读者获取知识或图书信息提供有效支持。
参考文献:
[1]付永华,周九常.我国图书馆知识共享调查分析报告[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1).
[2]徐菊香,黎明.新形势下的图书信息化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7).
一、当前高职高专图书馆信息化管理面临的问题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需要融合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规范,将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储存、整合、分类、标注等步骤,最终实现书籍、文献等资料的数字化,而信息化管理的先期基础便是充足的资源储备量和完善的信息技术与器材。虽然高职院校图书馆对于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但在其建设过程中对于存在的难点与问题需对症下药。
(一)图书、设备等方面资金投入的不足
由于高职院校每年学校建设经费有限,所以对于图书馆的建设投入力度较低。随着近年来图书价格的上涨以及器材价格昂贵等问题都将对图书馆的资料补充和信息化建设都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积累少、经费紧、技术落后造成了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先天积累”不足,而起步晚、投入低则成为其“后天营养”的不足。
(二)图书内容构成的比例分配不均
许多高职院校是通过中等专业学校升格或几所专科学校合并而成,这些院校的图书馆藏书大多专业单一、内容良莠不齐,很多图书都是几十年前的报纸期刊,内容已经严重落后于现实发展。这是由于高等院校的办学模式、目标、程度和办学历史等长期建设不足所遗留下来的问题。而且其图书馆藏书量也远远落后于国内院校图书馆藏书量平均值。
(三)校园信息网的局限
虽然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已经呈现了普遍化态势,但是单个院校的数据库都彼此独立存在,数据标注、存储等工作的标准各异,数据库存在着巨大的互通限制。而检索系统差异、网络稳定性差、数据库资源质量不平衡都是校园信息网的局限和不足。各个图书馆之间兼容性差也导致了数据库数据重复建设、遗漏缺失多的问题。
二、对于加强高职高专图书信息化管理的对策探讨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地位与作用都要不断的提升、扩充。对于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作用要明确,要寻求多种途径加快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高效化的建设进程。
(一)加强成本的合理化、科学化分配与使用
高职院校图书馆在资金的需求上需要学校和社会的支持,高职院校应该保证图书馆建设资金到位,并尽力增加投入,将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纳入学校未来建设规划中并将之作为重点建设项目。图书馆自身要制定符合自身基础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规划,将院校资金与社会捐赠进行合理分配,平衡文献资源的扩充与开展信息化建设所需投入之间的比例分配。
专业资料内容的限制与学科的单一,都是图书馆进行书籍采买时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对采集的资料进行深度筛选,要按照资料的时效性、专业性与实用性进行综合排序,进而将资料数字化工作的时间安排进行调整。对于年代久远、专业落后的内容进行淘汰或延后采集,将真正是学生、老师关心的、需要的资料进行优先处理、整合。
(二)针对学生实际课业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与完善
图书馆建设究其根源是服务于师生,加强文献资源的专业性和全面性有助于师生专业学习的顺利开展和研究的深入。根据校园检索系统对于师生所需资源的反馈,需求与图书馆已有资源进行比对,统计缺失的资料类型,在之后的采集中重点选取、优先采集。
同时也可以不定时对于学生、老师进行需求调查,采取网络填表或图书馆网站留言形式,对师生的需求进行深度掌握。制定资料扩充、更新期限,每次资料更新后在校园网上进行书目、刊目内容目录公示,开辟一个信息更新及时的校园网络平台。将需求反馈切实反应到图书馆后续建设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需求的学科数据资源。
(三)加强同其他省级、国家级高校、科研院校的联系和联网构建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建设究其根源,是数据库的建设。信息资源的管理系统是整个数据库能够发挥作用的关键,而稳定、全面的校园网则是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推广普及的最好平台。
新时代的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完善本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和扩充藏书量、数据库资源的同时,更要加强校与校之间的数据共享。高职院校可以与其他高校、科学院建立合作关系,使数据库能够互通共享,如此既减少了资源的重复浪费,更能够开拓数据库容量,减轻高职院校的财政压力。
[关键词] :图书管理;管理手段;网络信息时代;
引言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网络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网上潜在的巨大的图书资源使我们读书更加的方便, 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大量的阅读。图书馆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社会,图书馆工作流程、服务方式和管理方式及图书馆智力结构都发生了变化, 给图书馆带来了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迫使图书馆进行改革,迫使人们重新认识图书馆。因此,图书馆要积极面对新世纪的挑战, 充分抓住难得的机遇,以适应21 世纪社会对图书馆的新要求。
1图书管理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在网络环境下, 图书管理及其功能与形式、工作方式、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对象都将发生革命性的变革。目前, 由于受到传统思维、信息技术的影响和制约, 我国图书管理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 制约了信息化的发展。如何按照信息化的要求, 对传统的图书管理工作进行革新, 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1. 1 数据资源不能共享
传统图书馆的馆藏、分类、编目、查询、传递等固有模式是数字图书产生与发展的基础, 而当前计算机的大规模普及和Internet 的畅通为数字图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图书馆馆藏资源已经不仅仅包括本馆实际馆藏, 还包括网上资源的虚拟馆藏。在数字化处理方面, 受到现行技术条件的制约, 导致传统图书资源的数字化程度不高, 目前通用的如超星数字图书等数字资源只是作为一种共享资源存在,相对于各自的图书馆而言, 由于不是在统一标准、统一规划和联合攻关的环境下研制的, 各图书馆又自选软件系统, 导致各馆之间不能有效衔接, 数据资源不能共享, 更无法有效地实现文献书目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共享。
1. 2电子图书利用率不高
网络数字资源是图书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传统观念的制约和束缚, 再加上图书馆对电子图书的宣传力度不够, 造成目前社会各界对电子图书的知晓率不高, 很多人不知道数字图书馆, 还有一部分人虽然知道有数字资源, 但是对相关用法却知之甚少, 电子图书的数字资源利用率较低。
1. 3 用户信息获取能力低
数字资源对于使用者的文化程度、网络检索技能都有一定程度的要求, 用户必须熟练操作计算机, 掌握上机及检索技巧, 具备阅读各种数字文献信息的能力, 掌握必要的数据库检索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一定的网络技术。目前社会用户突出表现为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不熟练。虽然多数人具有计算机知识和网络基础知识, 但利用数字资源时仍存在诸多障碍, 基本的文献信息检索知识和检索技能低, 不少人缺乏信息检索知识, 不懂得数据库检索的基本方法。
1. 4数字资源的实际利用率偏低
可供选择的数字资源虽然极为丰富但从各个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使用情况统计来看, 数字资源的利用率不能让人满意, 数字资源的利用率并未与数量同步增长, 在数字资源的购买与利用上出现了一方面广大读者的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 另一方面资源闲置浪费现象普遍存在。
2 创新图书多样化管理,有效应对挑战
图书管理创新要破常规, 改善管理流程,尽可能提高管理效率, 图书管理行业的管理者应以敏锐的观察力, 密切关注未来变化的新趋势、新动向及新问题, 从而能以超前的意识果敢决策, 适应未来图书发展的新要求。因此,如何实现图书馆管理的创新以满足新时代的要求成为图书管理行业必须解决的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
2.1 创新管理理念
在思想上明确管理创新是新时期深化图书馆管理改革、增强图书馆发展活力的原动力,是应对图书管理面临的挑战,从而促进图书管理不断信息化要求的客观需要。只有树立新的图书管理理念,才能为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因此,管理思想必须实现以下转变。首先,从一般化建设向特色化建设转变。网络时代的图书馆站在一个宏观角度来考虑资源建设问题,把资源建设在合作和共建的基础之上,各个图书馆在分工的基础上,应加强自己的特色化建设。其次,在图书馆的发展途径上创新,图书馆必须转变发展观,树立竞争与协作的思路,克服传统图书馆独立、封闭的办馆模式,实现跨地区跨部门的协作,建立图书馆联盟,加强合作,走共同发展之路。再次, 在图书馆的职能与功能认识上创新。在图书馆管理活动中有许多新问题需要以创造性的思路来解决,管理者只有主动探求新的管理方式方法,图书馆的发展才有新的活力。
2.2 创新管理的制度体系
制度体系创新是图书管理的基础,创新制度体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综合性制度,主要包括管理机构和业务部门的设置、工作内容、职责范围的制定、管理权限及编制、管理者的职责及部门责任制和岗位职责等。二是行政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对各类人员的要求标准及考核、晋升、奖惩的方法,还有人、财、物的管理原则等。三是业务工作制度,是为业务部门和专业人员就具体的业务工作制定的操作规范, 主要涵盖文献工作的采、编、藏、阅、咨询等相关制度,以及信息技术服务等相关规则。四是读者服务规范,主要明确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权利和义务,体现图书馆服务至上的原则和主客体的相互依赖关系。只有不断创新图书管理制度才能最大程度地释放图书管理中蕴藏的活力,尽可能地满足读者的要求, 促进图书管理,有效应对时代挑战。
2.3 创新人员管理
创新人员管理,首先要树立人员管理的竞争观念、开放观念、信息观念、市场观念、系统观念、效益观念等全方位服务理念,重新定位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变金字塔式的机构管理为扁平式管理, 建立馆员个人发展计划,形成图书管理人才更新知识、不断成长的培养机制,走通才型、多元知识型及专业化协同共进的道路,坚持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终身培训的方针,使馆员成为复合型基础上的专业型高级人才。其次,建立人员的选拔和培训制度, 形成科学的人才竞争和激励机制。在人员的选拔上,首先根据学科设置情况,划分学科的工作范围,圈定图书管理员重点及次重点服务对象;在此基础上,根据岗位设置要求,在全馆范围内进行考试考核并结合工作业绩, 选拔出优秀人才进行脱产或不脱产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形成人才梯队,以保持学科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图书馆要鼓励馆员特别是中青年人才自觉结合本单位学科专业设置及自己的专业兴趣,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多种形式学习相关专业知识, 成为优秀的人才。
2.4 加强网络化、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化条件下,图书管理工作必须大胆并努力应用网络与信息技术。目前, 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图书产品的生产与知识传递进入了电子时代,为此,在图书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不仅要分析、研究、提炼电子图书类别、适读人群分类, 还要积极采取有效策略,构建适合电子图书的新的管理模式,以充分发挥电子图书便捷的信息传播途径的最大效用。图书馆应该加强基础设施与设备建设, 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要坚持以人为本, 以服务于读者为根本宗旨,充分利用自身掌握的信息资源,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及时向读者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 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尤其是在服务方式上,要改变以往的单一的收藏功能, 更好地履行信息采集、信息检索、信息分类、信息传递、信息提供、信息反馈等职能, 从而实现服务方式的创新。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网络化的浪潮下,图书馆正在走向数字化和虚拟化, 图书馆要顺应这种潮流, 积极进行变革、创新, 要摒弃传统的“重藏轻用” 图书管理思想, 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图书管理人员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掌握现代的管理技术, 具备一定的开拓创新精神, 树立起全心全意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 才能使图书管理工作不断地得到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柯平.知识管理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4
[2] 赵双梅.创新是新世纪图书管理的必由之路[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
[3] 钟守真, 李培. 信息资源管理概论[M] .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
【关键词】当代;图书管理者人员;素质;通才
21世纪的图书信息管理人员应该是集体图书馆信息管理者、组织者、信息传播者、能力培养和技能教育者为一身的通才。这是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读者服务工作的需要。 随着现代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人类知识加速膨胀,各种信息也在不断地充实和更新。在面对如何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找出自己需要的资料,一般读者是难以做到的,这就在客观上对图书人员提出了要求,尤其对知识型馆员的需求日显突出。根据图书馆的工作特点,笔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当代图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一、政治思想素质
图书管理人员素质中,政治思想素质处于主导和说明地位。没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即使有再高的专业才能和组织才能,也难于发挥出来。图书管理人员还应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要有甘为人梯的崇高职业素养。政治素质包括: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时刻关注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具有政治敏感性;具有高度的社会主义事业心和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正义感,原则性。具有执著的敬业精神,具有不断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高尚情操。很多人对图书管理人员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观念上。
二、知识素质
知识经济时代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知识将成为发展经济的资本,在生产要素中居于最重要的位置,其他所有部门的发展都依赖知识的增长,因此,知识将被作为最重要的资源得到充分地开发、传播与应用,知识的不断创新成为推动时展的根本动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图书馆学逐渐走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应用科互相渗透、相互交叉、彼此结合的综合性科学。因此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知识素质的要求不论在文化知识的广度方面,还是在专业技术的专深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是人类智力资源中心和文献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因此,图书管理人员必须重视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培养。这里所说的文化素质是指一个人掌握文化基础知识的程度,一般与所受教育的程度相适应。文化基础知识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政经法”和外语等基础知识。要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长期的知识积累,还要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和写作能力,能够亲自写工作计划和总结,起草报告、文件等,高工作效率,同时提高学术研究著述能力。
专业素质:既具备丰富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熟悉图书馆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熟练掌握自己工作岗位的业务技术,对图书、期刊、报纸的采访、订购、验收、登记、分类、编目、入藏、借阅、查询、读者管理、统计等的计算机图书管理集成系统的操作及科学排架、规范上架、保管、装订、维护等人工劳动。图书馆业务是一项知识性、技术性、创造性、学术性很强的工作,对图书馆人员的知识素质要求较高,还要有远见能力、综合、归纳能力,单一的专业知识已无法满足文献服务,培养全方位的“复合型人才”,是图书馆、特别是报刊业图书馆的当务之急。
三、信息专业素质
现代电子学与通信技术的进步,为社会信息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推动力,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的结合,实现了资源的网络化,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使用价值,拓宽了信息处理的应用范围。这对于数字图书馆中的图书馆员的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传统图书馆员工作已越来越不适应时展的客观要求,而一批具有多元化知识结构层次的人员,成为数字图书馆网络化环境下图书情报资料工作的主力军。
1.对参考咨询及查新人员的素质要求。要求既熟悉传统检索工作,又熟悉数字图书馆全文检索的查询。网络为检索人员查询资料提供了新的可选择的途径。如何有效利用网络、光盘、联机、书本式刊物等检索手段为读者提供满意的服务,成为目前数字图书馆检索人员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因此,在今后数字图书馆的检索工作中,除了必须掌握图书馆学、分类学、目录学、计量学、情报学、文献信息学、计算机学与检索参考咨询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巧以外,在平时工作中还应掌握网上资源的检索,包括网上各检索引擎的使用技巧、网上各学科网址的搜集,及时掌握网络检索引擎动态方面的研究。只有精通和了解网络资源,才能更好更有效选择利用各种检索,引擎进行检索,更好地担当起数字图书馆的检索咨询工作,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2.图书馆员的综合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数字图书馆的实现对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要求是非常高的,不但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计算机知识,又有较强的分析、判断和综合能力。
四、性格作风素质
图书管理人员的性格作风素质直接关系到读者服务工作。读者服务工作是一项典型的基础服务性工作,也是图书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图书的采访、订购、编目、分类、典藏、书目检索都是围绕读者服务工作开展的“读者服务工作”是指图书馆围绕读者在使用馆藏图书过程中的各种需求而进行的各项直接为读者服务的活动,包括图书流通、宣传、书目检索定题服务和参考咨询等,通过馆员在读者和信息图书之间所担负的中介作用,来满足读者各种阅读需要,起到“为书找人”和“为人找书”的目的。时刻关注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读者服务是联系读者和图书馆藏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无论是传统的基础服务还是现代的网络服务,读者服务都是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新形势下,艺术类图书已成为工科院校图书馆藏书中一个重要的藏书类别,包含了多样化的图书资料,比如,舞蹈、摄影、书法。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艺术类图书管理并不完善,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该类图书合理排架问题,造成该类大量破损、图书利用率低下。就艺术类图书管理较难的原因而言,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艺术类图书开本大、小没有统一的标准。就开本而言,在图书馆中,艺术类图书是最复杂的,开本大、小的差别很大。比如,通常情况下,大型画册为六开本,38cm,字帖以十六开本为主,26cm。图案开本类型较多,比如,15开本、24开本,还有多样化的形状,比如,长开本。对于艺术类图书来说,根本无法使用普通高度、宽度的书架来排架。第二、厚薄不均匀。在厚薄上,艺术类图书的差异较大,比如,一些精装本有八厘米以上的厚度,而一些平装书本的厚度却不到0.3厘米。在图书管理中,如果图书太薄,很容易倾斜滑倒,书页容易被损坏、卷翘。对于这类厚度的图书来说,如果开本较大,图书特别容易被弯折,管理难度也比较大,传统型的竖排方式根本不适用,如果平躺叠放,会占用较大面积,在查阅下面书籍的时候,必须翻动上层图书,加速了图书损坏的速度,也带来了整架、查阅麻烦。第三、艺术类图书装订具有多样化的形式,特别是美术、音乐等图书开本很多,比如,袋装、线装。对于一些画册、曲谱等来说,都属于活页装订,想要查找相关资料信息,必须一一抽出,才能查找到需要的信息,非常麻烦。
二、工科院校艺术类图书管理优化策略
就艺术类图书管理较难来说,采取可行的策略优化其管理已成为新时代下迫在眉睫的事情。这是工科院校美学教学、完善图书馆完善的必经之路,也是对时展客观规律的一种顺应。当然,工科院校艺术类图书管理优化策略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比如,提高图书资料员自身的专业技能。因此,本文作者对其中一些予以了分析。
1、以网络技术为基点,完善图书馆信息服务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优化,立与开展已成为工科院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经之路。同时,在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已成为占据重要地位的信息枢纽。因而,在工科院校艺术类图书管理中,需要充分利用电子商务,构建对应的网络平台,实现一系列的操作,比如,数据库检索、网上信息查询、多元化文献传递。这样在解决艺术类图书管理难问题的基础上,还能为师生查阅相关资料信息提供便利,缩短查阅时间,能够提高艺术类图书在工科院校中的利用率。
2、需要提高图书馆资料员的综合素质
对于这方面来说,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入手。首先,人员录用方面。工科院校需要提高人员录用的条件,聘请一些从事相关专业,具备一定实践经验的专业资料员,并对他们进行专业技能测试,合格者才能被录用。还需要进行专业化的岗前培训,使其更好地胜任这份工作。其次,学校要定期对资料员进行再教育学习,不断更新他们已有的理论知识结构体系,具备图书馆学文献资料管理方面的业务知识,实践操作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最后,还需要定期对资料员进行各方面专业技能的培训,比如,计算机数据库、网络方面的专业技能,不断提高资料员的综合技能,能够有效帮助读者选取所需的画册、书籍。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更好地管理艺术类图书,资料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专业基础知识,降低工作出错率,提高工作效率。
3、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规章制度
在管理机制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图书馆沟通机制,把资料室购买的图书与图书馆已建立的自动化管理系统相融合,使那些新书能够及时被编目到对应的共享系统中,更好地发挥该系统具备的功能。需要建立完善的开放、共享机制,使各种艺术类资料资源得到优化利用,实现资源信息共享。此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经费保障机制,使对应的联合自动化系统能够处于有序的运行中,及时更新资料信息。在规章制度方面,需要完善图书馆人员管理制度,建立适宜的工作考核制度,定期对他们进行考核,完善各种管理条款,比如,电子阅览室管理制度、艺术图书管理职能制度。以此,提高艺术类图书资料信息的共享效率。
三、结语
关键词:图书馆 图书管理人员 素质要求
当前,人们对图书馆工作有一个认识误区,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足轻重的,认为在现阶段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图书馆所发挥得作用越来越小。殊不知图书管理事业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还是一个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问题。根据图书馆的工作特点,笔者认为图书馆管理人员应该在职业道德、文化专业知识、业务能力三方面对自己提出较高的要求。
1 职业道德
图书馆职业道德是图书馆这个职业集团为圆满完成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基于图书馆员的自觉意识,向社会公示集团性的职业伦理、专业素养与行业规范。自图书馆诞生之日起,图书馆事业就与人的发展和人类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以人为本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全方位服务好读者是图书馆员职业道德素质的核心方面。因此,爱岗敬业、读者第一、勤奋好学、礼貌待人是图书馆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1.1 爱岗敬业:爱岗就是应该热爱图书馆本职工作,安心于本职岗位,恪尽职守地做好本职工作。敬业就是应该充分认识本职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能认识其社会意义和道德价值,具有荣誉感和自豪感,在职业活动中具有高度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性,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从事图书馆管理工作。
1.2 读者第一:读者是图书馆直接的服务对象,图书馆工作的任务之一是为读者服务。因此,图书馆员对事业的忠诚,对图书馆工作的热爱,都体现在对读者的认识上,这也是一种职业责任。这就需要培养一种精神,一种以服务为荣、以服务为乐的精神。
1.3 勤奋好学:勤奋好学不仅是图书馆事业发展对员工的基本要求,也是职业进取精神的一种体现,图书馆员只有不断的吸取新知识,学习新技术,才能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增强图书馆行业的竞争力;并且要有终身学习意识,要经常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有了能力才能为读者做好高质量的服务。
1.4 礼貌待人:礼貌待人就是对他人的尊重,在与人交往态度上的诚恳和气、言语上的谈吐文明,行为上的举止谦恭的表现。它反映一个人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精神风貌。在读者服务中,要求图书馆员热情文明、真心实意地搞好读者服务工作。
2 丰富的文化专业知识
图书馆是人类智力资源中心和文献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因此,图书管理人员必须重视文化和专业知识的培养。
文化基础知识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政经法”和外语等基础知识。管理员要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和写作能力,能够写工作计划和总结,起草报告、文件等,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提高学术研究着述能力。
专业知识是实行内行领导的基础,缺乏专业知识是难于胜任图书管理工作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知识是图书馆各级管理者的必备专业知识。只有具备丰富的图书馆情报专业知识,懂得自己的管理对象,了解有关业务的具体情况,才能对本馆本部门确定恰当的目标,作出科学的决策,实行内行的领导。专业知识还指各行各业、各层次、各岗位管理共同需要的科学知识,如信息科学、控制论、系统论、决策科学。
随着新的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图书馆学逐渐发展成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互相渗透,相互交叉,彼此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知识素质的要求不论在文化知识的广度方面,还是在专业技术的专深方面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此外,图书馆是自动化、电子化、网络化、虚拟化的多功能知识服务场所。计算机将成为现代图书馆的重要标志之一,利用其管理数据库,不仅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可以迅速、准确、灵活地为读者检索资料,满足读者的需求,有效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3 较高的业务能力
随着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要求除掌握多层次知识外,还应具有宏观思维、科学的逻辑推理、预测分析、灵敏的信息与心理研究等能力,这样的人才结构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
3.1 宏观思维能力。信息时代的图书馆管理人员,不能埋在资料堆里,必须要有宏观思维,做到从积累资料入手,从大处着眼,收集积累细小的信息;注意信息的旁系性,善于从某些信息资料中分析推断出有用的微观信息,开展立体思考,通过点滴资料的积累去揭示未来的发展。
3.2 综合分析能力。图书管理人员要把纷繁复杂的资料收集、整理归纳、研究、储存、检索,然后对各种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认识其内在的联系与发展变化规律,为读者提供方便。而综合分析的质量关键在于资料的准确性和可能性:一是要提高选择素材与国情的适应性;二是精确地辨别、选择素材的可靠性与可信性。
3.3 较高的心理素质。图书馆管理人员是根据不同用户与读者的需求提供各种不同服务的。图书馆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要直接为读者与用户提供信息和资料,并从他们那里获得反馈信息,这就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具有分析用户与读者的心理特征、活动过程和行为需要等能力。
总之, 在新时期, 图书馆要争取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就必须适应时展的要求, 加强自身建设。图书馆的主体是馆员, 要适应时展的要求, 就必须加强馆员的自身素质建设。唯其如此, 我们才能在实现图书馆业更快更好发展的同时, 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