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发展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音乐艺术音乐文化文化文化相对主义
在当下有关中国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是否具有可比性,中国音乐文化是否可走现代化发展道路等问题的争论中,“音乐文化”是一个被大家频繁使用的名词,但同时也是一个被误解,误用最多的概念。最为常见的误解之一就是将它的内涵等同于“音乐艺术”。在某些学者的言论中,“音乐艺术”与“音乐文化”常常被混为一谈,不加任何区分。于是便出现类似“音乐的现代化”,音乐价值的相对性等等一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表述。
一、“音乐艺术”与“音乐文化”概念的提出
严格的讲,“音乐艺术”所指代的是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即由有组织的音乐所构成的听觉审美对象。对这种艺术形式的价值判断,尤其是审美价值的判断,无论是在不同的民族之间,还是在不同时代,不同流派之间,都难以形成一个划分高低优劣的统一标准,只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因此,在“音乐艺术”这个概念所限定的层面上,我们可以说:“音乐的价值是相对的”。
然而,“音乐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已远远超出了“音乐艺术”所限定的范围。音乐文化包含音乐艺术,但却并非指音乐艺术。“音乐文化是多种性质不同、形式不同、作用不同的音乐现象的综合物”,他所指代是一些特定的文化现象,这些现象与音乐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们也有着自身的特征、性质和作用。总之,“音乐文化”是一个大的概念,而“音乐艺术”是一个较小的概念,我们不能用小的概念来涵盖大的概念,我们必须懂得,我们探讨的是“音乐文化”这个概念属下的诸多文化现象,而不是某种艺术形式的审美属性和艺术品位。
文化,按照广义,通俗的理解,就是指人类的创造,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音乐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具体形态,它必然也是物质、制度、观念的综合体。从历史的,文化人类学的全部观点来看,审美价值是音乐文化多种价值中的一种,而不是其全部价值或唯一价值。因此,我们不能够仅仅从意识的,艺术的,审美的层面去看待一个国家的音乐文化,更要结合着物质的,制度的,观念的层面去看待一个国家的音乐文化。
二、中国音乐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音乐文化发展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到了二十世纪初期,音乐课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应用于课堂。但是,中国的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从近现代到如今近百年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世界音乐文化发展。这也就是说,中国音乐文化与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音乐文化之间存在着水平上的差距。
中国的音乐文化无论在物质的,制度的层面,还是在观念的,意识的层面,都没有能够适应当今世界音乐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没有能够充分的满足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以音乐教育为例:就物质层面而言,教育设施的匮乏,办学经费的短缺,师资力量的不足,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就制度层面而言,中国的教育体制亟待改革,大量音乐人才的分布与流动极不平衡,一些专业音乐院系人满为患,而大量的音乐普及教育岗位则无人问津;就观念层面而言,音乐教育观念陈旧、闭塞、学术视野短浅、狭隘。以上三个层面是阻碍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新音乐文化与传统音乐文化之间的摩擦
中国的音乐文化,需要在物质的、制度的、观念的各个层面上,全面地吸收和借鉴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成果,从而尽快跟上当今世界文明发展的步伐。现代化的音乐文化是开放的,其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交流范围的广泛性,足以使任何一种传统文化中的人们带来各种新意的、富有个性的艺术形式。中国近百年来音乐文化的发展变迁事业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果不向世界敞开国门,如果彻底拒绝现代化的进程,或许我们的音乐文化会保持更纯正的中国口味,会赢得那些喜欢异国情调的老外们更多地赞叹。但是这样以来,我们中国人就必须放弃发展的机会和选择的权利,我们就只能为别人去做传统的守护神,而不能为自己去做新文化的创造者。
当然,新文化的产生并不意味着必须将传统文化一概“淘汰”。举个例子来说,一对年轻人结婚,如用传统的拜天地,坐花轿的方式来举行他们的婚礼,这一举动显然有着传统的中国味道,从而得到旁人的赞美和羡慕。但是,假如一位家长不顾“婚姻自主”的原则,硬要按照中国传统的老规矩为自己的儿女包办婚姻,这就有理由遭到人们的反对。再假如那位先生还想效法旧时代“一妻多妾”的传统,要给自己添上几房“姨太太”,那么这一行为不仅要为已经“西化”了的中国人所不齿,而且还要受到国际法律的制裁。这个例子说明,传统文化中与现代文化不相抵触的东西,自然可以继承和发展,反之,便决没有不被割除的道理。
四、中国音乐文化发展道路探索
20世纪的中国新音乐是整个新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选择“新方式”来做事情,过生活的结果之一。“新学堂”的建立,“学堂乐歌”的兴起以及其成熟的发展,中国的无调性作品,中国的十二音作品的陆续出现,等等。所有这一切,均说明我们中国人“听音乐”,“做音乐”的方式有了明显的质的改变。这些行为令那些不习惯接受中国新音乐的外国学者感到费解。其实赵元任先生早已说得明白:“中西音乐有异,中国音乐有自己的‘国性’,只得保存跟发展。但我们中国人得在中国过人的日子,我们不能全国人一生一世只穿了一种学博物馆的服装,专预备你们来参观。”可见,那种要求我们中国人的音乐文化永远停止在1840年以前的想法不仅是不现实的,更是“不人道的”。
自宋代以后,中国音乐主要是以本土繁衍、变异的方式在发展。直到清末,外来音乐文化,尤其是西洋音乐文化与日本近代音乐逐渐传入,音乐由此兴起。而这种现象确实为中国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知识经济发展加剧了东西方音乐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弘扬中华传统音乐文化、使中华文明在信息大潮中绽放异彩是音乐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电子出版物和远程教育的发展,东西方音乐文化将形成全方位的碰撞,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命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方面各民族音乐文化在冲突和融合中会增加统一和普遍性;另一方面,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繁荣和生存面临着威胁。全球信息网络一体化极易使西方社会的人生观、价值观长驱直入。在这场以文化渗透为主要途径和手段的新的“世界大战”中,中华民族的文化、文明和社会价值观关系到国家的兴衰、统一的成败。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产力。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革命的英雄气概,中国人民有着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为此,我们要主动出击、积极应战,大力开发音乐文化信息资源。将伟大的民族精神、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音乐文化信息送上国际互联网,使中华灿烂文化绽放异彩;激浊扬清,用中华文化抵御外来腐朽的文化的侵蚀,在我们民族的精神广宇里筑起思想文化的万里长城。
五、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伦理思考
但是,还有一些人反对将音乐纳入现代化进程,这类人被称为“文化相对主义者”。他们以“文化相对主义者”作为理论依据。在这里,我们应当看到,“文化相对主义者”原本是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宽容,相互理解,尊重,各尽所长,共同发展。就这一点而言,我们应当赞同。但同时也应当看到,一些“文化相对主义者”否认存在着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否认人类文化发展的共性,否认社会历史进程的阶段性、规律性、否认生产力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对此,我们必需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深入细致地分析,弄清那些文化现象以及这些文化现象的哪些价值具有相对性,共通性,普遍性,进而在中国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相比较中,分清哪些是“不同”的不同,哪些是“不及”的不同,决不能一概而论,人云亦云。
然而,一些信奉“文化相对主义者”的学者们却没有这样去做,以至于“文化相对主义”在他们的手上完全变了味,走了调,成为一种妄自尊大,盲目排外,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借口。他们以一种对立的心态,来看待中西方音乐文化的相互影响,彼此通融的历史与现实,以虚无主义的观点来否定现代化对于人类文化的普遍意义。由此可见,这些学者手上的“文化相对主义”,其实只是,狭隘民族主义及“国粹”论的结合物,它既不新鲜,也不先进,用它来解释文化历史现象,或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必将造成观念上的混乱和行动上的失误。
总之,文化、音乐,都是为了人而存在的,20世纪的中国音乐文化首先是为20世纪的中国人民而存在。中国音乐文化朝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自主的,正确的选择,同时,也是21世纪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现代化进程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新型的、开放的,有生命力的同时也是在审美趣味上更加多元化的音乐文化。它是中国音乐文化与世界音乐文化之间完美的交融。中国的现代化任务任重而道远,而中国音乐文化的现代化则是整个社会现代化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2]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地方文化发展的方向问题,是决定文化发展性质和成败的关键,那么到底应该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以什么形式发展,并如何在发展中扬长避短和趋利避害等,这些都可以和地方高校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高校本身就是一个“小社会”,是整个大社会的“缩影”,高校文化发展本身就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代表;另一方面,高校是地方的最高学府,其中的师生都有着较高的素质,所以高校文化较之于社区和一些企事业单位来说,更加先进和丰富。特别是一些专业契合的教师,还能够通过自己的科研或创作,为地方文化发展添砖加瓦。所以说,高校文化正是地方文化发展的风向标,能够给与其多方面的理论指导和借鉴,从而保证其沿着一条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2.为地方文化发展营造氛围
氛围是指某一种情调和氛围。具体到地方文化发展来说,就是人民群众对某一种文化的认可和接受程度。换言之,就是文化发展的群众基础。群众基础越牢固,文化发展就越迅速、越丰富。而如果群众基础比较薄弱的话,那么这种发展将会是举步维艰。而且这种氛围的形成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多个部门多年的努力和积淀才能形成。而高校大学生作为地方社会的一员,他们的众多文化行为,正在丰富着这个城市的文化氛围。比如有的同学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积极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等;有的同学加入到当地举办的一些文艺活动中等,一时间都成为了当地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所以从整个城市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的身影是无处不在的,他们本身的文化行为,正在丰富和提升着这座城市的文化氛围,从而为后续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为地方音乐文化发展扩宽渠道
一个城市的文化发展可以有特色,但是决不能单一。如果文化发展十分单一的话,无异于一种固步自封。而因为地方高校的存在,从客观上给地方文化发展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视角,大学生们的很多尝试,都使文化发展的渠道得到了拓宽。比如很多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纷纷组建了自己的工作室。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则和当地的旅游资源相配合,对一些传统的旅游项目进行革新等。虽然他们现在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都十分有限,但是谁也不能否定他们的这种努力,而是要予以充分的鼓励和支持。必要的时候,地方政府和高校还可以展开积极的合作,联手打造一个新的文化项目,让学生放手去尝试,并给与人、财、物等多方面的支持,相信一定能够有新的收获。
二、地方文化对高校发展的影响
1.为高校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
上个世纪末,高校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扩招,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了圆了众多学子的大学梦想,但是也从一定程度上让高校各种资源和设施陷入一个紧缺的状态。以各种文艺设施为例,多数学校的音乐厅、乐器等,要么比较陈旧,要么在数量上十分缺少,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但是与之相对是,地方一些文化资源和设施却十分充足和完善,并长期处于一种空闲的状态。所以能够给高校以充分的支持。比如将地方的音乐场馆向高校开放,既满足了活动的实际需要,也吸引了广大群众观看演出,可谓是一举两得。所以作为地方政府部门来说,理应为高校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正所谓“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在给予高校以多方面的帮助同时,地方文化发展也会以此而受益匪浅。
2.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高校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出既有着扎实理论知识,又有着娴熟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众多大学生们都是明显缺乏实践技能,即难以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践。受到多个方面的影响,大学教育还是以理论教育为主,没有充分认识到实践的价值和意义,相关实践活动的缺乏,自然导致了学生实践技能的不足。而在与地方文化互动的过程中,则可以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充分的锻炼。比如参加公益演出的音乐专业的同学们,参加健康公益活动的医学专业的同学们等,都由此获得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技能和知识的平台,既为各种活动的开展贡献了一份力量,又使自己的技能得到了充分锻炼。彻底改变了之前那种闭门造车的状态,真正做到了学有所长和学以致用。
3.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全社会所关注的话题。其实从本质上来说,之所以出现就业难,就是因为岗位数量和就业生数量之间的矛盾。所以增加岗位数量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但是这种增加并不是盲目和机械的,而是要符合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的。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文化事业,涉及到的方面众多,所需要人员数量较大,从客观上缓解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整个文化发展是一个产业链,伴随着这个链条的变粗变长,也就从客观上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能够使学生在学校中将所学到的技能充分发展出来,既实现了个人价值,也实现了社会价值。
4.促进高校自身的改革
作为高校来说,其培养目标是要以市场需要为导向的,有什么样的市场需要,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方能保证学生的顺利就业。但是从实际来看,高校自身教育改革的步伐,始终都赶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地方文化的发展,因为和高校密切关系,则可以成为高校的一面镜子,让高校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积极做到查缺补漏和扬长避短。比如结合专业实际,新开设一些实用课程等,如果学生能够在学校内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则又为自己的就业增添了一个新的砝码。所以说,地方文化的发展,正是高教育改革的助推器。高校应该主动将自身建设和地方文化发展相比较,真正认识到现实需要和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而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
三、结语
1.1政府主导力度不够,使传统炮龙节文化魅力逐渐缺失。
炮龙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主体是政府,它通过制定具体的法律法规、投入经费、设计保护与发展规划、宣传政策、引导社会大众等行为对炮龙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政府部门在对炮龙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工作中做的还不够,没有制定出具体的政策法规、具体的保护与发展意见,没有形成整体规划和布局,没有明确分工和组织专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保护与传承工作。政府的宏观主导虽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诸如在保护炮龙节原貌等的细致工作上还不够,没有将舞炮龙的完整形式保护好,致使原有的吹八音、虾兵、虾将等表演形式逐渐的消失,而且在城乡之间炮龙节发展极不平衡,使散落在民间的炮龙文化元素逐渐消失,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1.2没有形成炮龙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职能管理机构和分级体系。
广西宾阳炮龙节在2008年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关于它的保护与传承的相应职能管理机构和分级体系没有建立。从2007年宾阳县政府提出“百龙舞宾州”,由政府主导开展炮龙节开始,政府主管炮龙节的职能部门仅是招商局和文化局,政府的主导目的主要是由招商局引导炮龙节的经济开发,由文化局主管炮龙节的整个活动安排,针对炮龙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没有设立专门的行政管理部门,而且没有相应的分级体系建设,致使各级职能部门针对各自相应的分管区域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处于随意状态,影响了炮龙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发展。
1.3关于炮龙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相关法律法规缺少。
社会秩序的良好运行是以法律法规的保障为基础的,炮龙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基础同样是法律法规,它不仅为炮龙文化提供制度保障,还维护其他主体对炮龙文化的保护行为,并促进对全社会力量的整合。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少主要体现在针对炮龙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出台,针对炮龙文化保护工作的法律法规建设,以及对保护工作规划的实施与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依然处于停滞状态,这对于炮龙文化保护与发展的规范性将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目前,还没有正式的法律法规提出对炮龙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因此,炮龙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处在了一个无法可依的境地,社会力量不能最大限度的整合,行为主体不能受到相应法律法规的规范和约束,这种状态将最终阻碍炮龙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发展。
1.4专业人才的缺乏。
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核心元素是人才,人才的缺乏将最终导致文化的消亡。目前,掌握舞炮龙吞云吐雾技术的人已很少,诸如扎龙、吹八音、敲锣鼓等技艺也已经陷入了后继无人的境地,年轻一辈崇尚新奇事物,对舞炮龙技艺毫无兴趣,导致舞炮龙的艺人进入高龄化,后继乏人。此外,炮龙文化市场缺乏专业的管理和开发人才,导致炮龙节发展机制的制定滞后,宣传和产品的开发跟不上炮龙节的发展需求。
1.5城镇化水平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安全隐患严重。
近几年来,随着宾阳炮龙节的影响力逐年增大,宾阳县政府也在不断的改善城镇化水平、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一系列的消防安全举措来防止安全隐患。但是城镇化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仍跟不上炮龙节的发展步伐,安全隐患形势依旧严峻。首先是宾阳县城的街道拓宽难度很大,丁字街较多,炮龙节时,参与的人多,就不利于交通疏导,安全隐患大;其次是接待、服务能力跟不上。由于炮龙节每年的参与人数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在接待宾阳县以外游客的住宿、餐饮、停车等方面始终跟不上炮龙节的发展步伐;再次是停车场、交通工具等基础设施的配置无法满足游客的需要。由于在炮龙节当天的下午四点,宾阳县城只准汽车出而不准进。因此:第一次来宾阳的外地游客会因找不到地方停车而错过进城时间;另外,宾阳的交通工具主要以三轮摩托为主,没有统一的规范,数量多且混乱。
1.6科研工作不够深入,人们的文化内涵和保护意识淡化。
文化内涵是炮龙文化的灵魂,是民俗文化旅游竞争力的体现。因此,不论是对炮龙文化旅游的开发,还是对炮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化内涵都是很重要的。对于宾阳炮龙节文化的研究还是不够深入,没有依托相关科研机构和借助专家学者们的力量进行深入研究,这直接导致了人们对炮龙文化内涵和保护意识的淡化。在炮龙老庙的修建上就曾出现过一次遗憾,即在修建过程中舍弃了一些原来老庙的石柱、牌匾和石刻,这些都是明清时期的东西,具有非常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因此,对历史古迹的修复应在专家学者的指导下进行,要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尽量保存历史性的事物。宾阳炮龙老庙的修建从筹资到修建都是依靠民间的力量完成的,尽管新的宾阳炮龙老庙气势辉煌,但还是让人感觉缺少了历史文化底蕴。
1.7经济效益扩大,文化价值淡化。
经济效益是推动炮龙节发展的核心动力,但淡化文化价值势必会对炮龙节的长远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旅游经济的效益很快显现,特别是人们喜爱和崇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更显现出巨大的经济价值。为了扩大经济效益,带动宾阳经济发展,建立炮龙文化旅游品牌,广西宾阳县从2007年开始重点发展炮龙节,每年参加的炮龙数增加至上百条,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到来,受到国内外的关注,宾阳炮龙节一时间声名鹊起。在找寻发展经济路径的同时,社会各界对宾阳炮龙节文化的不清晰认识,以及相关政策的落后,导致宾阳炮龙节的旅游开发仅是追求了经济效益,而逐渐使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淡化。
2、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广西宾阳炮龙节发展策略
2.1政府加大主导力度,加强与企业、民间组织的合作,扩大宣传。
政府加大主导力度,首先是通过制定宾阳炮龙节的相关政策法规,以此来约束各级主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的行为规范;其次是出台具体的保护和发展意见,将宾阳炮龙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工作细化,做到保护和发展工作无疏漏;再次是加大财政投资,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长期的、完整的规划,以此宏观把握宾阳炮龙节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政府要主导扩大宾阳炮龙节的宣传力度,整合主流媒体和新媒体,除了运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进行宣传之外,还要运用手机信息、街边广告宣传牌、车体广告等新颖的形式进行宣传。广西宾阳炮龙节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俗体育文化,对于炮龙节的开发,政府应首先放弃以往用行政指令为主的安排活动方式,根据炮龙节文化市场的需求来办节,还要动员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关注炮龙节,以经济创收带动炮龙节的发展。政府可以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调节,民间办节”的机制来开发炮龙节,这其中要按照市场和民间的需求来选择发展方向,将整个炮龙节活动按一项系统的旅游、文化、招商的形式来运作。政府部门在运作成熟后,将操办权归还给民间,由政府进行支持、引导和监控,民间进行操办,以此来推进炮龙节的正确发展,做到按原汁原味的形式传承发展炮龙节文化。
2.2建立炮龙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职能管理机构和分级体系。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职能管理机构,其目的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能够落实到实处,建立多部门协作的形式,并且明确各自的职责,避免了分工不明确和出现问题后的互相推诿等问题,有效的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正常进行。其中,分级体系的建构将会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更加系统化,使保护与传承的工作从上级主管部门到下级执法部门都能明确各自的职责划分,依职责办事,将会推动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有条不紊的进行。建立宾阳炮龙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职能管理机构,可以以县委县政府为主导,职能划分给各个县直部委办局。县一级别的职能管理机构建立后,将这一模式引入乡镇和村,以此形成县到乡镇,乡镇到村的分级体系。
2.3构建炮龙文化的相关保护和发展法律机制。
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可以有效的对广西宾阳炮龙节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规划的实施进行监督,并且可以有效整合社会力量,为炮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提供思想指导和政策保障。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出台是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依据,宾阳县政府可以根据宾阳炮龙节的特性和需要来制定符合其发展的法律法规,如制定《宾阳炮龙节保护与传承计划纲要》、《宾阳炮龙知识产权条例》;另外,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化发展法律法规机制,以“市场运作模式为主,政府监督为辅”,综合把握市场发展规律,整合与炮龙节文化相关的,以及与宾阳发展文化旅游相关联的文化内容、景点,通过整合制定完整、统一的规划,形成一条专业的炮龙文化产业链。还可以对炮龙节文化品牌进行商标注册,从法律上对炮龙文化品牌进行保护,规范炮龙文化产业的发展,扩大知名度。同时,要缩短城乡间炮龙文化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需要政府统一规划,制定城乡炮龙发展规划责任书,整合具有举办炮龙节历史的村寨,给予政策与资金的支持,鼓励他们至少在正月十一的当天举行炮龙节活动。
2.4建立炮龙文化展示馆,提高炮龙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建立炮龙文化展示馆是来自于博物馆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启发,博物馆具有收藏、保护、展示、研究四大功能,是以实物的陈列来展示历史记忆,提供表现人类社会文明的历史进程。在宾阳建立炮龙文化展示馆对炮龙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也是利用了收藏、保护、展示、研究这四大功能,这其中,收藏和保护的是历史上有关于炮龙文化的文物、产品、用品、书面记载等,然后将这些对炮龙文化的记忆展示给社会大众,让他们从中了解炮龙文化,并从炮龙文化底蕴中体验到中国传统民俗体育文化的精髓。研究的功能体现在通过对这些历史记忆的研究,可以了解到炮龙文化的萌芽、产生、发展的过程,在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以及通过对历史上炮龙文化发展较快时期的研究和解读,有利于结合当代实际制定现代炮龙文化发展的策略。
2.5开展炮龙文化普查工作,加大科研力度,建立炮龙文化遗产数据库。
通过开展基层普查,收集整理关于宾阳炮龙的相关资料,建立起完整的炮龙文化数据库,还原宾阳炮龙的历史风姿。在现有的科研基础上,应依托广西的高校或相关科研机构,对宾阳炮龙节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凭借宾阳完整的炮龙文化,借助专家和学者们的力量,将宾阳创建成为中国特色龙文化的研究基地;另外,要加强炮龙文化的保护意识,对现有的炮龙技艺和炮龙文化事项进行最大限度的保存和记录,并建立相应的文化保存数据库。对于诸如扎龙、吹八音、敲锣鼓等濒临失传的技艺,要尽快将普查、教授、征集工作提上日程。想方设法搜集存在于民间的炮龙文化产品和用品,以及有关于炮龙文化的历史文物等,并将它们放入炮龙文化展示馆,以此保护和传承丰富多彩的炮龙文化艺术。
2.6注重对炮龙文化中人的保护和关注,加大培养专业人才的力度。
在当地,可以评选出杰出炮龙传承人和优秀炮龙技艺人,让他们定期给舞炮龙者和爱好者进行培训,特别对于那些濒临失传的炮龙技艺,要进行专门的培训。政府要给予特别关注,并给予他们经济扶持和场所支持,保证他们能够专心从事于炮龙技艺的研究和传授。此外,通过学校教育培养专业人才也是传承炮龙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民族地区的民族院校有选择性的开展炮龙文化教育活动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在大中专院校的体育专业中开展民俗体育项目课程和管理课程,以龙为取材点的策划、营销、导游、翻译、包装、宣传等特色课教学,以此来培养炮龙活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专业的管理、市场开发人员。在中小学的体育课和文化兴趣课的教学中开展民俗体育项目和民俗体育文化的教育,将炮龙文化作为民俗体育文化中的一枝奇葩介绍给年轻一代,培养他们从小热爱民俗体育和了解炮龙文化知识,为将来发展炮龙文化打好人才储备基础。
2.7保护与传承炮龙文化表现形式的同时,注重其文化空间的保护与改善。
文化空间,即炮龙文化存在的空间和环境。保护和改善其文化空间,就要提高城镇化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安全隐患防范宣传。政府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大力吸收社会资金,为提高城镇化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前期准备。首先是加快旧城区的扩建与改造,积极的进行城区的美化和亮化工程,尤其是拓宽旧城区的街道,将丁字街打通,配套完备的路灯、路标、公厕等基础设施;其次是修建一批宾馆酒店,同时规划和建设一些大型的停车场,提高服务接待水平的同时,缓解交通压力;再次是积极开发农家乐,缓解住宿压力的同时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安全隐患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一方面提醒游客们注意一些炮龙节存在的潜在安全隐患,如要戴口罩参与活动,活动时不要抓龙身、不要拥挤,注意踩踏事件的发生等;另一方面,要在路边制作安全隐患及应急处理的宣传栏,以此供游客观看熟悉。此外,当地的工作人员和消防人员还要提前制定好出现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配备足够的应急设备,以免出现火灾、踩踏事件时可以从容应对,减少伤亡损失。
2.8经济与文化并举,并驾齐驱促发展。
宾阳炮龙节作为一项民俗传统节庆活动,在大力提倡旅游开发的同时,要注意加强文化传播,既要以此带动经济发展,也要注重积极发展炮龙节的文化底蕴,不断的丰富和提高炮龙节的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新时期的炮龙节发展,应是经济与文化并举,并驾齐驱促发展。政府应加大投资,并积极鼓励社会投资,加强政府与企业、民间组织的合作,同时,以文化协商为前提,了解民间对炮龙节活动举办的意愿,加大炮龙文化底蕴的挖掘和传承力度,使经济与文化共同发展。
2.9加强国际间交流。
事实上,不但群众文化的形成离不开社会信任,其良性发展也同样离不开社会信任。那么在群众文化的发展中,社会信任应当如何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呢?一般来讲,影响社会信任的主要原因有政府、社会以及参与群众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所有成员。其中最关键的影响因素还是在于群众文化的参与者。只有参与者在参与和发展群众文化的过程中一直表现出能够使人对其产生信任的言行,才能促进社会信任的深层发展,才能使群众文化在此基础上得到更深远的发展。若群众参与者本身无法证明自己是可以被信任的,那么群众文化也就很难得到良性发展。那么,群众文化的参与者应当怎样表现自己的言行,才能被其他参与者信任呢?笔者认为,参与者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1正确处理“公”“、私”之间的关系一些群众文化是以家族式或师徒式进行的,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在这样的关系中,“公”与“私”常常混同,祖辈所掌握、孙辈所习得的技艺究竟是属公共财产还是私人财产呢?师傅与徒弟的关系是公共关系还是私人关系?从道理上,多数人并不难明白并可以接受传统工艺、技艺等都应属于公共财产、师徒关系也应纳入到客观的社会关系之中的正确观点,但许多人在实际的行为中却与此认识发生脱节,仍然继续着公私不分、公私混淆的做法,结果就可能使一些很有价值的群众文化私人化,渐渐失传。特别是在今天,只有真正将群众文化视为公共财产,才能唤起公众关心群众文化、参与群众文化的热情。
1.2始终以促进社会发展为目标群众文化往往具有地域性,这一特性既使群众文化获得了当地群众的广泛支持,融入到当地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同时又使群众文化变得各自为政,有些群众文化就表现出了以邻为壑的狭隘性,所以,必须超越群众文化固有的地域性,把群众文化视为整个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从促进整体社会发展的高度看待群众文化,使不同的群众文化相互理解,相互借鉴,建立彼此信任的良好关系。
1.3以追求合理的人文价值为发展方向中国正处于剧烈的社会变革时代,其间既有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的变革,又有传统政治观念向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变,同时还伴随着熟人社会的瓦解和陌生人社会的兴起。群众文化深受考验,究竟是以市场取向来决定群众文化的走势,还是以政府的意志来制约群众文化的发展,抑或完全听任自发力量让群众文化自生自灭?为回答这一问题,又必须回到有关群众文化存在及其本质这样的原初问题上。只有以人文价值为导向,才能使群众文化不断获得新生力量,迎接各种挑战。政府应扶持那些与人类精神相符合、对民族整体价值最有益的群众文化,而对那些既有人文价值又有市场竞争力的群众文化则可以创造舞台,任其自由发展,让市场决定其胜败。
2社会信任在群众文化中的落实目标
(一)农村文化对农业文明的挣脱与疏离农业文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源泉,也是中国农村文化的根基。但是在多元文化的包围中农业文明的现代境遇不容乐观: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村庄文化日益萎缩,农村文化发展趋向失却了特色内涵的、与城市趋同的复制工业文明之路。在现代与传统的整合过程中,农村土生土长的文化资源日渐式微,不仅民间艺术在现代化的车轮挤压下,生存空间日益萎缩,农村传统文化活动也在社会转型中与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究其原因,一是生发于农业社会的农业文明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现不充分,因不能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对农民失去了吸引力。二是农业文明的现代转轨不能适应现代生活转变和现代社会转型的实际需要,使其失去了对农民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于是,疏离了农业文明的农村文化失去了发展特色,成了拥有现代化外壳的城市文化的翻版,城乡统筹成了城乡统一,不仅不能代表农民的根本利益和需求,反而会加重农民的文化匮乏和精神失落。“结果,维系传统村庄秩序的制度被破坏了,而现代的制度又生长不起来,农民合作不能达成,村庄共同体不能建立,在村民原子化的基础上,内生村庄秩序没有根基,村庄越来越不能为农民提供基本的生产生活秩序,也越来越不适合农民居住,越来越不能为农民提供安身立命的场所。”[2]伴随农村社会的现代转型,建设以农业文明基础,反映现代农村社会生活的农村文化是农村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农村文化发展必须继承和发扬农业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念,保持农村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色。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变化,农业文明也需吸纳现念、科技革命成果和时代精神的精华,实现其现代转轨。
(二)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不均衡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进程加快,我国城乡文化差距不断拉大,发展不均衡特点更为突出。具体表现为,城乡文化资金投入失衡,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失衡,城乡文化服务失衡,城乡文化消费失衡,城乡文化人才严重失衡。[3]“统计显示,我国城市文化投入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70.6%,农村仅占29.4%;城市人均文化事业费达到了33.27元,而农村人均文化投入只有12.1元。”[4]资金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城市相比,农村文化基础建设较为薄弱,存在设施陈旧简陋,软件建设落后于硬件建设,利用率低等问题,农村文化建设流于形式的现象较为突出。农村文化教育设施匮乏,现代化的电视网、宽带网、通信网等网络设施严重不足。在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原有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活动悄然退出,而新的能满足农民精神需求的文化活动缺失。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深刻地改变和影响着城乡文化,逐步形成了城市文化的强势地位并不断改造和解构着乡村社会的文化价值,农村文化在城市文化的强势冲击下日渐边缘化。伴随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文化优势地位凸显,不断通过传媒、教育、市场、人口流动等各种途径向农村辐射,形成了对农村文化的巨大冲击。与此同时,农村文化却在机械接受、模仿城市文化中走入了迷失的误区,在对城市文化的简单复制和追随中失却了特色,面临着被强势城市文化挤压、挤占而萎缩、退却的困境。在城市文化的辐射和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农民在农村文化中失却了表达自己的话语权,逐渐失去了对这种文化的认同,迫切需要发展自己的文化重建精神家园。
(三)农村文化与人的疏离改革开放以来,“民工潮”的出现,中国快速城镇化和人口非农引致农村空心化问题日趋严峻。“空心村”的出现客观上形成了农村文化与人的疏离,造成农村文化发展主体缺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文化建设的难度。“空心村”状态下青壮年外出打工造成农村文化发展主体缺失,农村的留守群体“386199部队”对文化基础设施使用率偏低,已经建立起来的农村活动室,图书馆不少处于闲置状态,成为花架子工程。由于工作、居住环境和现实生活心态的张力,农民工成为游离于城乡文化之外的文化流浪者,受自身文化水平、生活习俗和社会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在城镇化过程中难以融入当地社会,离土离乡导致其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度不高。任由这种状况继续发展下去,农村文化建设难免流于空泛和形式。农村文化与人的疏离还体现为农村文化发展中忽视主体文化需求,导致文化发展难以激发人的参与热情,或在参与中难以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造成隐形主体缺位。这种隐性主体缺位对农村文化发展的影响更为恶劣,往往虚耗了大量的文化投入,造成文化资源浪费,使农村文化发展流于形式化,文化建设效益低下。农村文化建设要依靠主体的自觉和能动参与才能发挥文化软实力作用,但是在当前的文化发展中,文化滞后固化了文化主体素质低下和能力不足问题,使农村陷入文化与人的疏离的恶性循环模式。文化发展主体的缺失和能力的匮乏使文化难以发挥精神支撑和价值引导作用,不利于新农村建设全面和谐发展和城乡统筹目标的实现。
二、城乡统筹下农村文化发展的出路
文化发展是人类行为与环境互相适应的动态过程。突破城乡统筹下农村文化发展困境,需要理清思路,抓住关键,选准切入点,实行重点突破,使人类行为在理性指导下不断适应环境变化要求,推动农村文化进步与发展。
(一)以先进文化引领,形成冲破农村文化困境的精神支柱以先进文化作为观念指导,结合农村社会的实际发挥文化规范引导、凝心聚力功用,对于冲破转型条件下的农村文化困境具有根本性意义。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因而先进文化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特点,当前中国先进文化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植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反映与体现当代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先进文化能为新农村营造文明的社会风尚,塑造合于时代的价值理念和精神,为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型的高素质的现代化农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用先进文化武装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要求,也是新农村文化发展的根本出路。冲破社会转型下农村文化困境,切实发挥文化凝聚力作用,必须以先进文化引领社会风尚,发挥先进文化的精神支撑作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指导,为新农村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建设主体,树立营造文明的社会风尚,形成建设新农村的强大内聚力,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传承农业文明,发展乡土文化,夯实城乡统筹下农村文化的根基农业文明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农村文化生存之基。多元文化包围中农村文化的发展,不是回归传统文化,而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用现代元素加以改造,在传承中弘扬、发展农村乡土文化,夯实农村文化根基。传承农业文明要注重结合运用当地农村文化资源和农业资源,结合时代特点和现代需求进行现代价值挖掘,并赋予其丰富的时代内涵和多样的表现形式,增强农村文化发展活力和生命力。要重视教育在当代农村文化传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城乡统筹战略下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扶持力度,通过倾斜性的政策吸引和制度供给形成稳定农村教育人才的保障机制,实现城乡之间教育资源、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同时,还要推动农村传统文化的现展,实现传统农业文明的现代转轨。要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创造性地转换传统的文化和价值体系,使传统文化的合理内容与现代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如农业文明中的群体和谐观念和道德教化,在现代社会中就具有积极意义,可以弥补现代文化的个体倾向和疏离状态,在调整社会秩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推动农业文明与农民现代生活联系,以市场经济,法制,科学等现代元素,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创造性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丰富现代农村文化内容。
(三)以文化资源整合、创新提升农村文化发展水平,形成文化发展特色优势文化资源的整合是多元文化共存下农村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农村多元文化的客观存在及其对农村社会的现实影响要求必须对其进行整合,以促进农村文化良性发展,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合力。由我国的社会性质决定,当代中国农村文化资源整合必须坚持文化在农村文化资源整合中的主导地位,发挥其甄别,发展,批判,净化功能,为农村文化顺利整合提供方向保证和可行路径。在城乡统筹战略下农村文化资源整合,要在充分利用、整合传统与现代资源、城乡文化资源、中外优秀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以现代要素拓展文化载体、丰富文化内涵,不断提升文化发展质量,在整合中增强农村文化发展整体实力和水平,形成农村文化发展特色优势。另一方面,文化创新是形成农村文化发展特色优势的重要保证。创新是农村文化发展的核心和动力,是农村文化的兴衰关键。只有创新农村文化,才能把农村宝贵的文化资源优势变成现实生产力,形成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推力。农村文化创新要植根于农业文明和乡村传统文化,以城乡统筹下多种文化资源及其整合为基础,以农村广阔的文化市场为依托,形成农村文化发展的特色优势,真正实现城乡统筹下城乡文化共生共荣的文化发展目标。农民是文化创新的主力军,要以广大农民作为文化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坚持文化发展反映和体现农民的文化需求,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农民在文化发展中的创新意识,培育其文化创新能力。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农村文化发展价值追求文化是人的文化,发展农村文化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培育新型农民,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城乡统筹下发展农村文化,要清醒认识当前农村面临的新形势,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着力提升农村文化内涵,满足农民在巨大的社会变动中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发展需求,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对送来的文化消化不良,文化公共产品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文化发展的热情不高,文化发展中主体缺位现象较为突出。从根本上解决文化与人的疏离问题,要渐次改变城乡二元体制这个导致农民主体缺位和能力素质不高的制度根源,在城乡统筹下通过“以工哺农”,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实现城乡统筹下资源环境要素的合理流动,通过增强农村文化的吸引力实现文化主体的回归。实现主体回归,关键要培养人的主体意识和提升主体的文化能力,从根本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成效。首先,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培育农民的文化自觉。
1.示范作用文化馆的建设也是群众文化的一种综合体现,因此文化馆建设的层次和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当地群众文化的建设层次。同时,文化馆的建设在当地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也发挥着示范的作用,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以文化馆的建设为引导,才能实现积极健康的发展。
2.传承作用在全球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很多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受到了影响,因此,文化馆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方面的作用也更加凸显。文化馆的建设,融入了很多优秀的民族文化,并且在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促进文化馆的健康发展。通过文化馆的建设,能够为优秀的文化提供交流的平台,从而使得民族文化在现代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得以传承。
二、加强文化馆作用发挥的策略
1.明确文化馆的主导地位虽然党和政府赋予了文化馆的主导地位,但是由于不同地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对文化馆的作用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对文化馆的作用产生了一定的削弱,文化馆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便对群众文化的开展产生一定的阻滞。因此,必须要肯定文化馆的主导地位,并且通过相关的政策和方针予以明确规定,才能使群众更加深刻的认识文化馆的作用,从而促进其作用的充分发挥。与此同时,要关注群众对于文化馆建设的需求,不同的群体在开展群众文化的实际过程中,对文化馆也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要扩大文化馆的社会影响,促进其健康的发展。
2.深化文化馆体制改革体制改革是促进文化馆作用充分发挥的基本保障,通过文化馆内部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积极推行人事制度改革,使文化馆的主导作用能够充分发挥。与此同时,在文化馆的各种职务的聘任制方面,要根据文化馆的特点,对人员机构组合进行优化;对收入分配制度进行改革,定期对人员的工作成果进行考核,并且通过多种分配方法的有机结合,促进分配制度的完善。总之,文化馆必须要从内部机制方面进行不断的改革,促进自身管理机构的完善,才能保证其作用的充分发挥。
3.积极创新文化馆的管理文化馆想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解放思想,在工作方式方法、工作机制上不断创新。应着眼于文化馆的健康发展,创新活动方式和活动载体,进一步通过文化馆活动推动群众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满足广大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4.加强人员队伍的素质建设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员,是保证群众文化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也是促进文化馆作用充分发挥的基本保证。因此,在精神文明需求日益提高的新时期,必须要加强人员队伍的素质建设,通过定期的培训和学习活动,增强人员的理论知识基础,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的开展。同时,也需要培养更多具有文艺专长的人员,只有具备文艺专长和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能更好地指导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并且促进文化馆作用的充分发挥。
要研究学校的发展,就要在学校的需要与利益主体的需要之间找到结合点,因为它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双方之间的价值取向冲突是学校发展需要解决的基本矛盾。因为学校发展的基本取向是一种资源选择,政府的取向是社会性的,家长的取向是对子女价值的选择,学生的取向是一种发展选择和生活选择,社区的价值取向是文化性的,教师的价值取向是自我实现和谋生手段。在这个结合点的基础上,不同价值取向冲突,我们不难看出其最终的结果是,学校的发展就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传承人类文明,推动社会进步,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业成绩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教职工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
在学校发展的各因素中,显而易见学校文化的构建是起到决定作用的,我们从中不难推测,学校的发展就是学校文化的孕育、生成、提升、积淀与发展。
学校文化是什么?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一种学校精神、价值观和师生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学校文化以具有学校特色的精神形式、制度形式和物质形态为外部表现,并影响和制约学校群体成员活动方式、精神面貌与文化素养。学校文化的构建,是通过培育师生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每一人的思想观念、感情信念、行为方式和整个学校有机的统一起来,形成相对稳固的文化氛围,凝聚成一种无形的合力与整体趋向,以此激发出学校师生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指向学校的共同目标,构成学校发展的动力。当前,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发展的关键。
我们的学校文化建设既然是整个社会文化建设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就必须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使命,整个学校文化建设度应该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学校文化建设必须把系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青少年自信心和自豪感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学校文化建设的每个部分都应该是具有民族的精神和民族的气魄,体现鲜明的民族性。学校文化建设要注意克服数典忘祖、崇洋的心态,辩证的看待一切外来的文化,自觉抵制不良文化价值的渗透,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促进健康平等文化交流与对话,体现文化的开放性。学校文化建设必须把主流价值观教育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大力弘扬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青少年学生正确的价值理想和基本的价值共识,坚决和各种消极庸俗、腐朽的以及自私自利的价值观念作斗争,显现出学校文化的教育性。
教师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学校文化中的核心,也是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资源,因此学校文化建设就要把教师文化建设作为首要工作来抓。教师文化指的是教师特有的精神风貌和特质。教师文化的内涵可以从文化内容和文化形式两个方面加以分析。所谓教师文化的内容,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它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态度倾向与行为方式等。其中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属于深层因素,内隐于人的内心,属于隐性文化;而态度倾向与行为方式是表层因素,形发于外,是可直接观察到的,属于显性文化。其中隐性文化对显性文化起制约、支配的作用。市教科院朱建人老师认为,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作用于学生的主要是以物质为载体的信息,教师通过教育实践引起学生信息状态的变化,而不是物质形态的变化,并逐渐导致学生内在结构的发展变化。因而,教师的“信息存贮”在其中就显得十分重要。这种信息是全息化的,具有“显性”和“隐性”两种特征,其中的“隐性”部分便是蕴涵在教师体内的文化。
因此,作为教师文化的核心的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决定着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直接产生影响的态度倾向与行为方式。
教师文化建设的途径:
第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建设教师文化首先要选择并形成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明确办学的目标定位,贯彻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价值追求。在这个前提下,形成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教学观和质量观,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学校的全面发展还体现在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的协调上。它是一种柔性的管理文化,富有人性,潜移默化地实现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学校的协调,呈现出和谐发展的校园氛围。
第二,要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教师的职业道德道德建设是教师文化建设的核心,师德的建设是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依据,以造就让老百姓满意的教师队伍为目标,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准则,以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基本要求,以提高教师政治思想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的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提高师德水平。特别要把“爱”与“责任”的教育放的师德建设的首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是师德中最重要的因素,有了爱与责任,我们的教师就能志存高远,爱国爱教,肩负起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关爱生命这三大使命。就能肩负起岗位责任,社会责任,国家责任三大责任。就能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严格执教,模范履行师德规范,就能严谨笃学,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师德建设要确立“以人为本,言传身教”的育人理念,坚持从我做起,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真正做到以德立身,以身立教,还要增强教师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体现自豪、合作、拼搏、向上的教师风貌。
第三,要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现代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教师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作为社会的特殊职业,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有资格当教师的,特别在今天,时代要求教师进行角色转换,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智慧和专业水平,要由单一的教学实践工作者转向教育思想的研究者、探索者、创造者,要由单一的实践型教师专项学者型、研究型、智慧型、复合型的教师,要由教书匠水向教学艺术家境界发展。因此对教师专业成长的评价必须选择以教师发展机会“最大化”的方式制度标准,激励教师在能力极限的边缘工作,促进教师专业的不断发展。发展教师的专业,必须实现教师师资的常规型管理向深层次管理转变,从管理文化的角度展开。对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和期望值,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教师有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为教师创造各种教科研条件。
第四,教师合作文化的创建。合作教学是现代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教师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合作胜于竞争,同伴互动胜于个人奋斗。我们要十分强调从以往的关注教师个人奋斗向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动和合作的文化。首先要增强教师的共同合作意识,强调教师之间同伴互动、相互依赖于相互欣赏、相互合作与相互支持,确定同一目标,形成共同价值观。其次要增强团队凝聚力,强调构建教师团队,形成教师教育教学共同体,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对话、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再次,要尝试集体(小组)考核机制,改变以往个体评价为主的方式,可以采用“捆绑式”的评价,将竞争机制扩展为团体与团体之间的竞争,用外力促进教师的合作和互助。在合作教学中,特别要重视集体备课制度的建设,不断加以完善,要倡导不同学科之间、学校之间的交流,加强成熟教师与待发展教师之间的结对工作,加强在校本课程建设中的教师间的合作。
第五,增强教师的服务意识。教育就是服务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教育服务于社会,教育服务于家长,教育服务也是教师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教师都是社会的服务者,因此作为教师,要成为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就必须树立服务意识,自觉服务于教育教学,成为服务型的教师,要全心全意为社会服务,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聚精会神教书育人,诚心诚意接受社会、学生和家长的的评议,以“学生发展为本”,增强服务的自觉性,提高服务的本领。
【论文摘要】:总书记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是民族生存的魅力、国家发展的动力、社会繁荣的实力,推动文化建设对于民族生存、国家发展、社会繁荣都有着极为重大意义。应改变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的观念、重城市文化轻乡村文化的偏差、重西方文化轻民族文化的偏颇、重大众文化轻精英文化的偏至,应处理好四个协调问题,健全"三个体系"和"五个机制",从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处理好四个协调问题
第一、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协调。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二者相辅相成。物质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为精神文化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有利于促进精神文化的发展。精神文化的发展,为物质文化的发展提供智力保障,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谐社会和党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第二、一元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协调。一元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多元文化是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共存的、相互联系且各自具有独立特征的文化。
第三、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化的协调。传统文化为时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保证,是时代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没有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就不会有时代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时代文化是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保持传承性。
第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协调。繁荣中国文化,争取更多的优秀文化艺术成果走向世界,不仅有利于提高中国文化在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有利于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引进世界文化,不仅有利于扩大我国人民的视野,更多地了解世界、认识世界,也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在促进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关系。
二、着力健全"三个体系"和"五个机制"
1."三个体系"
首先,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要全面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牢牢把握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从全局上找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着力点,大力实施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尽快形成全面反映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用党的创新理论统领意识形态阵地。要坚持"三贴近"原则,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使理想和现实要求与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有机地统一起来,通过科学、有力的舆论导向、文化辐射、制度安排等,统一思想,尊重差异,引导民众。
其次,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要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投入,采取以政府财政投资为主、综合利用多种投融资渠道,改造落后的文化基础设施,建立健全文化阵地。加强管理,真正发挥现有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阵地的作用。培养和挖掘基层文化建设人才,鼓励和支持热衷于社区文化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的文化爱好者充分发挥带头作用,激励和引导人民群众自己组建文化活动队伍,自办文化活动,发挥他们自身的作用,使人民群众既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同时也是基层文化建设的主体,打造人人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再次,建立健全文化政策法规体系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力保障。现有的文化建设法规和政策主要以行政监管和限制为主,缺少硬性指标和详细规划,而且文化政策涉及部门多,协调难,容易造成政策棚架,流于形式。要加快文化建设立法,通过详细规划、合理布局,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同时制定多种形式的财税优惠政策,积极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2."五个机制"
首先,建立合理、有效的文化创新机制,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不竭的动力支持。一是要树立新的科学的文化发展观,不断创新文化发展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发展之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工作。二是要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不断促进思想文化理论创新,形成具有现代化指向和浓郁的民族特色的新型思想理论和文化价值体系。三是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文化体制机制,逐步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四是要激发文化创造活力,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其次,建立公平、公正的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支撑。要利用现有文化阵地和师资力量对文化人才队伍进行经常性的培训与学习,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开阔他们的视野,努力培养一批业务精、视野宽的文化专业人才。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大胆引进,破格提拔。要创新人才任用,职称评聘、评价和奖励机制,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努力促进人才的交流与积聚。要搭建文化交流的平台,充分尊重知识产权,特别是对创意策划的保护,并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要把民间文艺人才纳入管理范围,进一步加强对基层文化骨干的培训和培养。
第三,建立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市场运营机制,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条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综合作用共同构成市场机制,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作用同样突出。针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产品生产者在生产出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文化产品的同时,还要在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上下工夫。此外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还要开发市场机制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发展机制等内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和激励功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四,建立科学完善的文化发展评价机制,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手段。建立科学完善的文化发展评价机制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评价机制,二是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评价机制。其中,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评价要以公益性、公平性、便利性、多样性、基本性为原则,对政府投入和综合投融资总量、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公益文化活动品牌、基层文化生活、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和内容、数字文化建设工程、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机制、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针对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等指标进行评价。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评价要以文化产业总产值、总就业人数、总固定资产存量规模、政府投入、发展水平、经济效益、市场化程度、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等指标进行评价。
最后,建立新型的投融资机制,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积极借鉴国际文化发展经验,探索公共财政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发展的新型投资机制,鼓励支持非国有经济和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扩大文化市场准入,实行文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社会化。
参考文献
[1]黄晓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把握"四个协调"[J].理论前言,2007,(24).
论文摘要:企业文化形成的结果将引发相对封闭、相对孤立的企业文化系统形成,从而导致系统的熵不断增加的自然发展过程发生。这样的结果使系统文化呈现出一种不断稳定、不断单一的文化发展趋势,以致产生文化差的完全消失,达到文化的完全均衡。企业文化的重建在于打破这种封闭、孤立的文化发展体系,延缓熵的自然增长过程,从而完成适应市场经济的多元文化体系的构建。
文化之所以是一个极其重要而又复杂的概念,是因为人们都能体会到它的存在与作用,而又难以把握它的演变及发展。若我们把视野放到一个相对狭小的时空领域——企业文化的范围去考察它、分析它,这种存在与作用则更加明显。问题的关键在于根据这种存在与作用找出企业文化更具规律的东西。或者说,我们要在这相对狭小的时空领域里寻找出企业文化的存在原理和作用依据,进而推导出它的演变和发展的普遍规律。这对于现代企业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和非常有益的。
一、企业文化的时空观
马克思指出:“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仅是人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发展的空间。”[1](P532)这里的“人的积极存在”,实际上是讲人的能动存在。而一旦将文化和人的社会存在联系起来,文化的时间和空间就成为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从区域文化——企业文化的视野看待企业文化的时间和空间,它们也呈现出不可分离的性质。下面我们根据企业文化的特点分别予以讨论。
(一)企业文化的时间性
根据企业文化的历史性与现实性,企业文化起始于企业结构的最终形成,而终止于企业发展的终结。可见企业文化的时间是以自然时间为基础但并不等同于自然时间,它是企业文化活动所能涉及的时间范围。从广义的文化范围来理解,企业文化的时间也就是企业文化的空间。从企业文化活动的角度来考察企业文化的时间,它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有向性。既然企业文化的时间起始于企业文化的形成而又终止于它的终结,那么,企业文化的时间方向也就只能从它的起始直指它的终结。即有向性是和企业文化诞生的时间先后时序相一致。有向性揭示了企业文化的连续性和过程性。就象一个生物系统的生命过程一样,既不能停顿也不能转向。停顿将更换生命的历程,转向就会使生命“返老还童”。这在现实生活中都是不可能的。
2·不可逆性。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创造完全相同的条件让过去了的企业文化现象重演,这就是企业文化的不可逆性。日常生活中这种不可逆性的例子很多。“将钉子和便士混合起来的方法比把它们分开的方法更多;将花生酱和果冻相互混杂在一起的方法比将它们分离的方法多得多;将氧气和氮气混合起来的方法比将它们分离开来的方法更多。”[2](P218)
3·一维性。企业文化时间的有向性和不可逆性事实上确定了企业文化时间的一维性。如有向性确定了时间的不能转向,不可逆性确定了时间的不可交叉等,这在客观上都确定了企业文化时间的一维性。
(二)企业文化的空间性
企业文化的空间是企业文化活动所涉及的空间范围。由于和企业文化的时间相关,致使企业文化的空间反映出以下几个特殊的性质。
1·区域性。企业文化的区域性是在欧氏空间里的企业文化活动范围,它是企业文化存在和发展的主要依据。也就是说,只有在这个空间范围中,我们才能感到企业文化的存在;离开了这个空间范围,我们将再也感不到企业文化的存在。
2·不均匀性。由于与企业文化时间的关系,企业文化氛围的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一般地说,越靠近企业文化的中心,其文化氛围就越浓。就像我们走进一座文化古城一样,越走向古城的中心其文化氛围就越浓。这种现象的存在是由文化的差异性(也叫文化差)所造成的。同理,虽然企业文化的边缘地域较之其中心的文化氛围较弱,但却存在着其它文化较强的渗透力。这就导致边缘地域存在着较大的多元文化差。在后面我们将要提到这种文化差是企业文化演化与发展的直接推动力。
3·可变性。前面已经说过,从广义的文化角度讲,企业文化的时间也就是企业文化的空间。那么,企业文化时间的变化必然引起其空间的变化。但是,由于这种变化不是线性的关系,从而在空间表现上呈现出平稳、递增、递减、突变的企业文化态势,进而在现实中形成了继承、稳定、发展的企业文化模式。
二、企业文化的存在与作用
企业文化的存在与作用是在企业文化的时空区域内进行的。要准确的把握这种存在与作用,必须对企业文化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黄明杰教授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组织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集体意识和行为规范”。[3](P184)作为人本管理的核心,黄明杰教授把集体意识作为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个性的代表性因素,而将行为规范作为企业制度、道德规范、行为准则风尚习惯等的代表性因素。从广义的文化角度来理解,集体意识和行为规范都是“化人”,即人的社会化(在这里是企业人化)的结果。而“人化”则是这种“化人”过程中的企业劳动产品。那么,企业文化的形成也就是这两种因素的相对形成和渐趋稳定。它是企业组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形成的,是企业个性的展现和被市场承认的依据。人本管理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就就在于这种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将企业的价值观作为全体企业人的价值观,并始终把企业人置于管理过程的中心地位,以企业人的集体行为作为行为规范的基础,达到调动企业人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的目的。这种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下是这方面的两个典型事例。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伦纳德·R·塞尔斯曾经这样描述了一个先进班组的工人们劳动的情景。“这班人深知自己能干。他们常常要猛干二三十分钟才休息一会儿——以便向自己、向旁观者以及向其它班组展示技术高超,善于自我克制的全厂最佳班组是一个什么样儿。”
中国海尔集团的总裁张瑞敏先生也以同样的口吻描述了企业文化对职工劳动热情的影响。“它们(指企业文化,笔者注)变为企业职工的热情和责任感,继而转化为一般的、无差别的物理力量,耗费在劳动对象中,以致我们在看到日益渐增的商品堆积体外,再也找不到文化的蛛丝马迹。”[4]
企业文化的这种存在与作用使企业人全都沐浴在价值实现所引起的自豪和生产高效所带来的喜悦之中。尽管“人本管理”仍保持着企业人角色的不同,但价值导向的一致性和行为规范的同一性使企业人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都能达到一定程度上的默契与和谐。即:共同认可的理性战略架构是企业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热情主动的工作精神和能动有效的工作效益是企业人崇高的神圣职责和行为指针。正如马克思在描述资本主义生产的二重性时所揭示的那样:“当耕作是自发地进行,而不是自觉地控制(作为资产阶级,他当然达不到这一点),则留下来的是沙漠——波斯,美索不达米亚,希腊等等”。[5](P190)企业文化的发展也在自发地进行,而不是自觉地控制(作为自豪喜悦的企业人,他当然也达不到这一点),则留下来的是对市场信息的忽视, 以及对其它企业文化的轻蔑,像美国的费尔斯通公司及英国的阿什利服饰公司等等[6]。伦敦商学院战略和国际管理学副教授萨尔先生用铁的事实揭示了企业文化背后所隐藏的这种隐患,并把它称之为企业的行为惯性。他指出:“行为惯性是一种沿袭着以往的行为模式的组织趋势——即使目前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7]然而,萨尔在分析企业行为惯性的四大特征时,指的恰恰是企业文化所极为推崇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例如,对于团结和激励企业员工的价值观,萨尔指出随着公司的壮大“会演变成僵化的准则和规则,他们的合法仅仅在于他们已经成为惯例。”对于行为规范激发出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萨尔指出它会使职工们将新的工作方式慢慢地转变为某一固定的程序,它阻止了职工的创新的工作和思维,而最终“将手段变成了目的。”最重要,也是这种隐患的核心,萨尔指出的是它会“蒙蔽经营者的视线”。“妨碍人们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妨碍人们去发现新的选择和机会”。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信息已成为企业重要的“生存空气”的情况下,这样的企业是会被摧毁在毫无知觉之中的。
问题在于人们对企业文化的赞扬声还没消去,现实的教训却要人们对它的作用加以重审。这不仅仅是时展的要求,也是企业文化自身发展的要求。因为市场的急速变化必然要求企业文化的内部结构适应市场对它的要求。而企业文化的内部重构是否适应于这种要求或和这种要求是否有对抗性的机制,这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企业文化的自然发展过程及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我们这里的自然发展过程,指的是企业文化在相对孤立的情况下的文化状态变化过程。我们这里的相对孤立的情况,指的是信息的相对隔绝,即在企业文化空间的边缘不会有文化差的现象存在或者说文化差的现象存在很弱。一般地说,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经济实体是不会处于绝对的孤立状态的。但是,企业文化空间的文化差的消失、会使企业文化信息的交流处于单向锁定的状态。这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能向市场辐射信息(如产品的特性、数量、质量等)而阻止市场信息(如同类产品的特性、数量、质量等)向企业内部辐射。这种信息单向锁定的系统我们就称之为企业文化的相对孤立系统。下面是我们对于这一结论的基本论证。
首先,我们知道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企业和企业人的共同价值观、行为规范形成的结果。
其次,共同的价值观、行为规范的形成使企业的个性特征不断的增强,从而使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个性形象、即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不断地增强。
第三,企业整体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的不断增强,使企业逐步的完成了一个独立特定的实体在市场经济中自主生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企业文化个性化(特征化)的产生。这样,原来企业文化的条件和因素(如价值观、行为规范等)已经成为这个独立整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适应各种情况的变化和发展,就必须重新考虑自己的生存方式和手段。在这里,我们想到了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讨论人的精神世界和存在世界的关系时的一段著名论语,“人出现在自然的创化之后,他并且构成了同自然的对立;他是一种将自身提升的第二世界的生物。”[7](P170)同理,企业文化出现在市场经济的创化之后,它也构成了同市场经济的对立,它是将自身提升到第二个世界——企业精神世界的“生物”。
企业文化相对孤立状态的形成,会导致企业成为一个相对孤立的系统。如果我们把信息作为决定这个系统状态的主要参数,那么就完全可以运用“熵”的原理。事实上,控制论的创始人,美国科学家N维纳很早就把信息和熵联系在一起,他说:“信息量是一个可以看作几率的量的对数的负数,它实质上就是负熵。”[8](P65)盖尔曼也认为:“熵与信息密切相关。事实上,熵可以被认为是无知的量度。”[3](P220)
引入“熵”的概念以后,作为相对孤立系统的熵将存在有无限增加的过程。对企业文化来说,熵的无限增加将意味着文化结构、文化差的不断消失直至完全消失,达到系统内文化分布的完全均衡(不发展),以致最终被市场经济所淘汰。
这里要着重说明的一点是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就象自然界的“新陈代谢”、“吐故纳新”一样,它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前面提到的美国的费尔斯通公司、英国的阿什利服饰公司的接连失败,无疑是文化差、文化结构的完全消失进而导致文化整体的完全一致化所造成的恶果。
四、企业文化重新构建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企业文化的重新构建是在原有文化基础上的改组或修复,而不是打破或重建。因为打破原有的文化基础无疑于打破原有的企业个性及企业特色,而文化的消失也等于企业的消失。因此,萨尔认为企业文化的重构“是复兴而不是革命。”[6]
企业文化重新构建的原理是:阻止或延缓相对孤立的文化系统的产生或形成,使企业文化系统长期地处于增熵与减熵的相对平衡状态。这里的增熵,指的是企业文化的形成所导致的信息外向辐射而引起的企业个性特色增加的程度。这里的减熵也就是维纳所指出的负熵,它实质是给系统造成的一定文化差进而促进系统文化结构保持有序的信息的作用。依维纳自己的说法,“就是我们对外界进行调节并使我们的调节为外界所了解的而与外界交换来的东西。”[9](P191)我们认为:所谓“对外界进行调节”就是寻找外界文化(以某种信息的形式)对企业有用的东西,“并使我们的调节为外界所了解”实质就是调整我们企业内部的结构,并使它适应外来文化的渗透。“与外界交换来的东西”对企业文化来说也就是信息,是促进企业文化结构有序调整的“文化差”。我们这里要说明的是:虽然相对孤立的系统的熵的无限增大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负熵的存在则是阻止系统的熵的无限增大的唯一手段,它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现代系统理论与非平衡态热力学方法的结合,证明了负熵的这一作用实际上是“物质由无序向有序结构转化的自组织机制问题”。[10]它有一种自觉调整企业文化内部结构的功能。针对一个具体的企业系统来说,它实质上就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企业和企业人面对市场发展的需要的重新调整。为了保证这种调整的正确进行,即就是说要保证企业文化“自组织”的有效实现,我们认为企业文化在重新构建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居安思危,灵活应变
一般地说,企业文化的成型之时,也是企业个性的成熟之日。这时整个企业上下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全体职工团结一心,同舟同济,企业经营产销两旺,产品闻名遐尔;战略规划科学严谨,前景辉煌。恰恰在此时,“行为惯性”将悄无声息地牵制着企业脱离市场运行的轨道。这种牵制往往以种种表面的昌盛为诱饵迷惑兴高采烈的企业人。如企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的需求前景完全融合,其它同类产品和本企业产品相比始终自觉形秽等等,从而更加怂恿企业人按照自己的行为习惯大踏步的前进而意无反顾。事后人们再回顾这段失败前的辉煌时总解释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回光反照”,而事实却正是企业文化“惯性”直接作用的结果。
因此,我们认为企业经营者或企业人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保持高度的警惕,这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这就要求我们应采取以下的步骤:
1·大量的收集和分析市场信息,特别是同类产品的需求信息和市场反应信息,并科学地预测这种信息的发展走向。
2·应常常向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进行思考,如:我们为什么这样干?他们为什么那样干?这样干和那样干的差别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各有什么发展前途?等等。
3·如以上各点在管理层或一部分企业人中达到共识,应立即向企业或全体企业人阐述清楚,及时地调整企业的战略规划和企业人的行为价值观念,以应付各种复杂的局面出现。
(二)和睦相处,寻找差距
这里的和睦相处,指的是各个企业文化之间的同存共容,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家都是平等、公正的竞争对手,又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战略伙伴。现代社会的市场规范或者说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规范是在自由、平等基础上的责任意识。它是在契约基础上企业经济实力的角逐。而特权、欺骗等不道德的市场行为不仅和时代的精神相去甚远,而且也和市场经济的道德规范相去甚远。[11]各企业间的和睦相处,恰好为企业各自本身提供了信息交叉、相互流动的机会,从而为企业文化空间的边缘文化差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一般地说,这种文化差的最初形成是以信息渗透的形式开始的,而文化差的最终形成则经过了企业自身文化结构的转换和作用,这种转换和作用必须以下面的形式进行信息处理。
1·从产品的特色、质量、销量等指标上找出同类产品与相同指标间的差距或不同点,并分析这种差距存在的生产背景、文化因素和技术原因。
2·根据这些背景、因素和原因再找两种产品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根据本企业在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文化因素等探索生产这种产品的可行性和不可行性,并把这两种特性以他们大小程度的差异决定其差距点,作为市场竞争和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依据。
3·根据市场发展和企业生存的需要,这种数据在必要的时候可成为调整企业文化结构、实施战略规划的重要数据。
(三)调整结构,继承发展
必须指出,结构调整是在原来企业文化基础上的价值观、行为规范、规章制度、方针政策、组织形式、管理方式等企业文化因素的调整。它的目的是把上述文化差转化为重振企业活力的巨大能量,从而为企业的继续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准备。因此,调整结构和继承发展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从原有的产品特性向新的产品特色方向转变,从原有的企业文化观向适合新的产品要求的新的企业文化观转变。这实际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生产出即保留原有优质成份,又符合适应市场需要和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新的产品。
2·新产品的生产和企业文化因素转变的完成,标志着企业文化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从而也标志着新的企业文化发展的开始,并为新的企业个性产生创造条件。
3·从文化差的存在到新的企业文化的生成,对企业文化内部结构来说是一个“自组织”的过程。尽管这个过程渗透着企业人艰辛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但对于整个企业系统来说它仍然是企业内部系统的作用。因此,新的企业文化诞生的阵痛除对外界显示出新的生命力的巨大能量,而且也为企业的更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 M.Gell-Mann.The Quark and the Jaguar[M]·Londol:Little,Brown,1994
[3] 芮明杰,杜锦根·人本管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
[4] 傅华·经济活动背后的文化之手[N]·光明日报,1998-04-16
[5] 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6] 萨尔·为什么好公司会变糟:“行为惯性”理论的一种解释[J]·新华文摘,2000,(6)
[7] 舒远招·理性与激情[M]·长沙:湖南师大出版社,1994
[8] 维纳·控制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9] 维纳·人有人的用处[M]·商务印书馆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