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心理测试范文

大学生心理测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心理测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心理测试

第1篇:大学生心理测试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心理调试 对策

大学生毕业阶段处于“第二次心理断乳期”,据权威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因职业选择而引发的心理障碍,已跃居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第四位(前三位分别是学习压力、情感困惑和人际关系)[1]。经历了大学四年的学习,毕业生在知识储备、综合素质和人格个性等方面都有了积极显著的发展,然而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和就业现状,初涉职场的毕业生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矛盾和心理不适。这些心理问题是否能够得到良好疏通和处理,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和国家、社会的稳定。笔者通过结合在高校学生工作的实际,把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归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就业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焦虑和恐惧心理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而引起的一种复杂情绪反应。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焦虑和恐惧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渴望步入社会,谋求适合自己的理想职业,另一方面又患得患失,对走上社会感到彷徨。这种就业焦虑和恐惧心理是由于意识到就业的客观形势与个人能力的矛盾而产生的心理体验。

(二)依赖和盲从心理

依赖表现为缺乏独立意识,优柔寡断,不敢或不愿面对激烈的就业环境,不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努力上,忽视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而是将希望寄托在家长托关系、学校推荐和亲朋好友找门路上。部分毕业生求职择业时,瞻前顾后、人云亦云,对自己的竞争能力缺乏信心,不能客观地分析社会的需要,因而在就业时产生了随波逐流的盲从心理。

(三)自卑和孤傲心理

自卑表现为在就业过程中的不恰当的比较,对自身的能力评价过低而造成心理上的劣势,部分或全面否定自我,在就业过程中缺乏大胆尝试的勇气。与自卑相反,孤傲则是过高估计自身实力而产生的一种优越感,以个人的主观标准去衡量社会需要,在就业的过程中对用人单位的要求不客观不现实,结果常常是高不成低不就。

(四)攀比和求全心理

攀比也是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极易出现的不良心态,一旦发现自己无法找到与别人相当的工作时,往往会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感到强烈的失落或不满,无法保持平和的心情面对身边的事物,损害身心健康[3]。这也是当事人对自身的不适评价造成的,对自身在社会中的定位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分析。求全心理体现在择业时希望一次到位,然而很多毕业生都没有社会经验,对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工作环境和岗位都不清楚,要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是有一定难度的[2]。

二、大学生就业择业常见心理问题成因

大学生就业择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学生自身的内因和其所处环境的外因进行分析。

(一)内因

1.就业认知偏差

这种偏差即上述自卑和孤傲心理导致的:一是自我估价过低,忽视自己的优势,夸大自身的不足,对外界种种评价产生忧郁、失望等自卑心理,不敢面对就业挫折;二是自我估价过高,不能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盲目自信或自负,在择业中,往往认为大多数的职位都与自己的才能不匹配,结果失去大量的就业机会,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择业挫折[3]。并产生偏执、自卑、虚伪等心理问题,并可能导致择业行为的偏差。

2.职业认识偏差

因经验和阅历有限,大学生对职业的了解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多数的学生对职业渠道和信息缺乏全面了解,对职业道德规范以及社会对求职者的隐性和潜在要求等就业知识了解甚少,对职业的认知仅靠他人的舆论,存在着什么职业“热”就向往什么样的职业的攀比和盲从心理。

3.社会认识偏差

因受年龄和阅历的局限,毕业生对社会没有全面、实际的了解和体验,对社会的复杂情况及影响就业的因素知之甚少,因而对就业的期望值往往偏高,不能准确定位自己,脱离了社会的实际要求。导致期望值越高,心理落差与冲突越大。

4.苛求专业对口

大部分学生认为就业必须专业对口,才能实现自我价值,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学以致用的心理,致使许多学生对于非本专业的只需稍做努力和调整就能够胜任的职业视而不见,人为的使就业渠道变得狭窄[3]。

5.个性倾向偏差

大学生就业时很少考虑国家与社会的需要,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地区和行业去工作,而是更加看重经济、待遇和个人发展等眼前利益,忽视职业的长远发展;其次,对职业的意义认识不当,求稳守旧,希望一次就能选定理想的职业,而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而且,现在的大学生不管在其生理、心理还是其他行为方面都表现出很强的过渡期的特点,即一直处于心理的幼稚与成熟、依赖与独立、情绪与理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之中,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中的各种各样的其他因素的影响,从而引发心理问题[1]。此外,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暴露出承受力差、缺乏自信心或过于自负、进取精神不够、人际交往能力差、合作性和冒险性较差等诸多不健全的人格特征,影响着大学生能力的发挥和就业求职中的表现,进而影响心理健康水平及工作后的角色适应。自我调节能力差,不能正确看待挫折,过度自尊自负的性格使他们遇到事情时往往不愿意向父母、老师以及学校求助,这种应对方法、策略与能力的欠缺,容易造成身心失衡。

(二)外因

虽然高校在不断扩招,但就业总需求仍增长缓慢,增大了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力。此外大学毕业生和社会需求之间还存在着结构性矛盾[1],我国的社会人才需求专业和层次与大学毕业生专业和层次经验等存在着不对等的矛盾,而且大学生的就业和社会需求的地区性差异也存在,虽然发达城市人才供给接近饱和,但很多大学生往往喜欢留在发达的城市工作,而更多需要人才的中西部地区却很少有人问津。同时,“知识不够用”和“能力不足”是导致大学生就业产生自卑和焦虑的主要因素,学科方向不太适应社会的需要、学科知识陈旧及缺乏实习实践经验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毕业生的就业。

在上述外因作用下,毕业生就业心理失衡及适应问题更显得迫切,但现今很多高校就业心理指导工作滞后,特别是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做得还不够,明显滞后于学生就业心理的发展变化。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调试对策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这种非理性情绪的不断发展不仅影响学生的顺利就业,还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对社会形成不稳定因素。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就如何切实改善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加强制度保障

鉴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当前态势,政府应通过加强宏观调控力度来促进市场按其规律有效运转,政府作为市场的监管者和服务者,应制定相关制度,采取一系列措施,提供相应的保障与服务,确保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良性发展[4],减轻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心理压力。

(二)转变教育观念,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及心理辅导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学校应深化教学改革,更新陈旧的与实际需要脱节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并定期通过专题讲座,心理辅导等多种活动形式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专门和科学的指导,专门设置就业心理咨询、心理测试及就业信息咨询,做到针对不同类型学生侧重辅导,并注重定期的检验和归档。

现在我国高校举行的各种就业指导工作往往只是针对应届毕业生,其内容都集中在对就业政策和求职技巧等的解读,这些内容由于缺乏深入介绍大学生的职业需求,这就需要学校不仅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更要加强关于职业生涯辅导的内容,帮助大学生逐步进行正确的、理性的自我认知与定位,发展他们的职业素质,这些做法对解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有效就业指导教育学生认清实际情况和就业形势,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观念,放弃过去那种择业就是“一次到位”的求稳观念,不能只考虑工作的经济收入、工作条件、地点等因素,更应看重职业能否帮助实现自我价值,在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观念的基础上重新定位,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逐步实现自我价值。

(三)广泛开展素质拓展教育,提高学生抗挫能力,促进学生人格完善

就业的过程是大学生重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主动调整自我适应社会的过程。面对就业压力,大学生的求职总会遇到各种困难、挫折甚至是委屈,如专业的冷热门、性别歧视等。学校在开展大学生成长导航等教育活动时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培养学生人际交际能力、创新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教育学生在求职中遇到挫折时,冷静、客观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归因,养成良好心态,把就业看作一个认识社会、认识职业生活的机会,树立信心,充分的挖掘自身潜力,发挥自身优势,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促进自我成熟,并正确分析自身失败的原因,适时调整自己的求职策略;教育学生通过对求职时出现的种种不良心态的分析,找出自己平时不容易察觉的人格缺陷,教育学生学会在挫折中完善人格,积极改变和发展自己,促进人格的成熟。

[参考文献]

[1]吴振宇.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对策[J].科技和产业,2011,11(3).

[2]左旭乾,李韶宏,石琛琛.浅析高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1).

[3]曾琴.新时期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分析及调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第2篇:大学生心理测试范文

大学新生是各个年级大学生中较为特殊的群体,其在生理上正处于青春期向成年期过度的阶段,在社会中刚刚经历了紧张的高考,在生活方式上结束了与父母同住的形式,转向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在各个方面都处于过度阶段的大学新生,心理尚未成熟,其生活观和价值观及其不稳定,自我认知易出现偏差。在进入到全新的大学环境初期,大学新生常常产生消极心理或不良情绪,进而产生适应问题。

1.环境的不适应

大学新生步入新的校园,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部分新生一时适应不了。首先,大学新生对生活环境不适应。经过高考洗礼过后,他们似乎习惯了那种三点一线式的生活,习惯于傲游在知识的海洋当中。每天的时间安排的特别紧张,每天都过得充实。但当他们步入新校园,他们会差异地发展,大学的闲暇时间多,而且在校园的很多角落里他们看到的是一对对男女手拉手散步。看似闲适的大学生活让他们突然间不习惯了,一对对恋人在他们面前走过让他们迷茫了。所以他们对新的生活方式不太适应。

其次,大学新生对学习不适应。高中的学习非常紧张,但进入大学后主要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没有像高中那样繁多的作业,更没有背不完的概念写不完的公式。一直都处于学习的高压下突然没有什么明确的学习任务了,他们会觉得失落,甚至有时觉得自己在浪费青春。

2.学习目标的不确定

从小学开始中国的学生就有一个学习目标,那就是考上大学,那样才能实现他们的人生目标和人生价值。所以他们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在拼搏,都想一举成名。但进了大学后,学习环境的改变,让大学新生多少有些失落。因为大学的学习环境和高中比较起来有了很大的变化。第一,老师授课方式的发生的变化,不再像高中那样有背不完的公式和写不完的作业。学生只要运用学过的知识加入自己的见解完成作业并不难。而且老师对课堂纪律要求也不高,如果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在课堂上可以不要如此认真听课。第二,进入大学后最让学生失落的?是他们突然间没有了明确的目标。一直都在为大学拼搏,但是当他们进入大学后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学习,也不知道学习之后会怎么样。第三,大学里映入他们眼帘最多的是成双列队的花前月下。而这与他们高中最忌讳的,不敢公然做的事在大学里居然视为平常事。这些新生会产生迷惑:来大学来到底是学习还是谈恋爱。

3.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高中时主要以学习为主,很少会涉及到过多的人际关系,而且高中时代离家也不远。另外,有些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同学。同学之间相处不会出现过大的问题。但是进入大学后,他们的新同学来自全国,一个班里几乎找不到高中同学,而且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的生活习俗,饮食习惯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所以相处起来不容易。再加之大学生对人生,社会和人际关系多少有了些认识,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会加进一些功利因素。所以很多大学生很难处理好和同学之间的关系。

二、克服大学新生心理适应过程出现问题的对策

1.培养自立能力

校园的一切对大学新生来说都是陌生的,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大学新生的自立能力。首先培养他们生活上的自立能力,其次培养他们待人接物的处事能力。大学可以象征性地开展一些社交活动,让大学生亲身体验学习以外的社会活动,动手实践,亲历亲行,增强自立能力。

2.确定学习目标

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往往不够明显,我们应开拓渠道,搭建由辅导员、班导师、学生干部、心理咨询老师等多级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平台,加强教育引导,适时干预。通过开展班会、班级座谈会等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另外,在班级中成立帮扶小组,鼓励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帮助辅导其它学生,增加自信,提升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

3.融入同学群体

通过学生会、大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开展一系列的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努力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团结、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例如组织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大学生英语角、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等活动,增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协同能力,帮助大学生消除孤独感,以更好地适应大学环境。

4.提升应变能力

“书呆子”顾名思义就是看书太多变成了呆子,因为他们很多时候是生活在书本中,傲游于知识的海洋。这些同学外表看起来温文尔雅,而且善解人意,通情达理。但是由于他们很多人尽信书而变成了现实生活中的书呆子。一旦遇到一些意外的事事,他们会手足无措,无法善后。或者出现新情况时他们的应变能力差,不知道怎么处理和解决。所以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

第3篇:大学生心理测试范文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就业心理 困扰及对策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女大学生的比例逐年递增,在社会总体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现实面前,女大学生就业困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由此引发的一些心理困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她们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为了解和掌握当代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困扰,制定积极有效的教育对策,帮助女大学生实现成功就业,本文对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二、心理困扰的主要表现

1.自负与自卑心理。女大学生往往存在自负心理,就业时易挑三拣四,对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很高,但同时又存在明显的自卑心理。由于性别原因,女大学生在接受用人单位选择中多受冷落,“宁招武大郎,不要穆桂英”这种“性别歧视”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女大学生的自尊心,挫伤了她们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她们产生了“女生学习再好,将来也难找到好单位”的自卑心理。

2.依赖与从众心理。一些从小到大都在被保护的环境中成长的女大学生,面对就业中的种种困难,依赖心理较大。有些女大学生缺乏自主性和竞争意识,盲目从众,追求大多数人特别是同性选择的“大企、名企、公务员、外企”等职业,而忽略了对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的分析。

3.焦虑与恐惧心理。就业前的一段时间内,既要完成学业,又要奔波于用人单位之间,身心疲惫。加上就业市场上男女机会的不平等,使女生就业受挫的经历更多,造成女大学生精神上紧张、烦躁不安,甚至产生彻夜难眠现象,行为上也表现得反应迟钝,手忙脚乱,无所适从,有些心理健康水平低的女生甚至出现“就业恐惧”。

三、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成因分析

1.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影响。社会刻板印象是指社会上对某一类事物所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与此相应,我们把传统的、广泛被人们所接受的对男性和女性的固定看法称之为“性别角色刻板印象”。解放以来我国虽然一直提倡女性解放、男女平等,但几千年封建意识的影响,“男主外,女主内”、“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根深蒂固。加之男女生理差异,人们在头脑中往往固执地认为男人的事业在工作,女人的事业在家庭,即使工作,女性也应从事安全的、文字性的、服务性的工作;体力的、野外的、创造性的、挑战性的工作是不适合女性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从主观上严重影响了女大学生的就业范围。特别是理工科专业学生,表现尤为明显。

2.学校就业指导教育严重脱节,存在明显缺陷。目前,我国大学虽然普遍开展了就业指导教育,但主要是一些就业政策的宣传,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人数需求的具体数字公布,缺乏技巧的指导、个性特点与专业匹配的分析。时间也比较少,一般为二至三次,每次1课时。不少女生到了四年级,还不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不知道哪些岗位适合女性,不知道如何推荐自己,就业受挫后,也不知如何调适情绪。

3.就业单位存在严重的功利主义倾向。由于我国目前法律还不健全,女性在怀孕生育期间的工资及福利支出由单位承担,所以不少单位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往往不愿招收女性,有的甚至在就业招聘中公开拒绝女性,表现出明显的性别歧视。

4.社会现实的影响。女大学生除了要考虑经济、文化和教育环境对自己今后发展的影响外,还要比男大学生更多地考虑上述因素对将来的家庭特别是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在座谈中,不少女生谈到,她们也知道基层和边远地区更需要人才,更可能发挥自我价值,但农村的条件太差了,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农村,将来成家后,对下一代的成长非常不利,所以,女生比男生更强调工作地域、工作环境。

四、女大学生自身就业心理能力的提高

1.认识自我是女大学生自身就业心理能力提高的首要前提。女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有其自身的一些特性。在择业过程中,女大学生需充分认识自我,发挥优势,克服劣势,方能脱颖而出,找到理想的工作。

(1)女大学生的优势。女性有很多男性无法比及的优势,女生从一踏入大学校门就应该认清自己的优势所在,并强化这些优势。第一,女性有语言能力的优势,女孩子天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就比男孩子强,因此女生往往具有更强的表达能力。第二,女性具有交往能力的优势,女孩子天性比较柔和,容易与人相处,善于体谅别人。第三,女性有管理能力的优势,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有着很高的修养和素质,女孩子容易与人相处的特点使女性能够较好地疏导管理过程中的矛盾。第四,女性的忍耐力比男性更强,女性能够适应一些枯燥单调的工作,而很多男性则做不到。这些都是女大学生的优势所在。

(2)女大学生的劣势。在看到自身长处的同时,女大学生更应清楚自己的弱点。目前男性和女性在科技素养方面的现状是:女性明显低于男性,在对科学方法、过程理解、俗语掌握、科学新发现、新发明等方面,女性总体上比男性低20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女性比较关注切身的工作范畴,缺乏高、新、深思维,安于现状,具有智力上的惰性。部分女大学生过于看重学习成绩,忽略了能力培养,在工作能力、社会经验和适应能力上与男生存在一定差距。另外,女大学生就业心态有待调整,很多女生由于缺乏经验,加上心理准备不足,稍遇挫折,就会造成心态失衡。由此产生的焦虑心理和挫折心理,不仅影响了她们的顺利就业,而且严重影响了她们的身心健康。

2.做好准备,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是女大学生自身就业心理能力提高的推动力。女大学生要想使自己在择业竞争中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自如地应付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必须做好各种思想准备、心理准备,增强心理的承受力,不要一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自暴自弃。要知道,在择业中遇到挫折是很正常的事情,应该把挫折看成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机会,放下思想包袱,认真找寻失败的原因。求职择业的过程,是一个全面展示自己的过程,必须努力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要有显示自己才华的勇气。作为女大学生,要坚持自尊、自信、自立。首先,在心理上要有自信心,要相信自己和男生一样有实力,要敢于竞争,克服自卑、胆小、怯懦等不良心理状态。其次,在行为上,要保持热情、端庄的仪表,切忌羞涩、忸怩或过于泼辣、随便,无所顾忌。

面对许多不利因素,女大学生更应确立主体意识,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勤于实践、敢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为受社会欢迎的高素质人才。女大学生要端正就业观、人生观,培养良好心理素质有利于克服甚至避免就业心理困扰的产生,在遭遇挫折和冲突时能客观分析自我与现实,有效地排除心理障碍,最终实现合理择业,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1]刘霞,厍玉霞.关于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调查与反思[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8,(1).

第4篇:大学生心理测试范文

关键词:大学 语文教师创新能力 提升对策

创新教育是大学教育的灵魂,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需要教师具有创新能力。大学语文教师是否拥有创新能力,这将直接关系到大学语文课程功能的发挥乃至大学教育的成败。

一、大学语文教师创新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理念保守落后。21世纪人才学的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学几年的学习生活是关系到一个人能否成才的重要时期。学生在大学阶段接受的教育怎么样,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这个人的将来。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所学的知识,在大学阶段应该是侧重训练能力,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更加重要。大学语文教学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文学、语言文字和文化等方面的教育。但是,今天,我们的大学语文教学仍然是教师占主导地位,让学生仅仅当听众,而不顾学生的能力培养。时代的变化与观念的演进,使得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显现出与社会发展的不兼容性。为了切实发挥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把大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所学的知识转化成能力。起码的常用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应该合格,摆脱“高四语文”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文学素质和语言文字写作及表达能力。

(二)教育科研创新能力、专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大学语文教师队伍中多数为青年教师,这些教师实践教学经验少,教育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学生能力培养训练。而老教师又缺乏创新意识,教学方法模式传统单一。一些大学语文教师对大学语文教育目标的理解仍停留在过去,教育科研意识和科研精神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要的形势。

(三)大学语文教材和教师创新意识的缺乏不适应创新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身缺乏创新意识。首先是教育当中表现出的陈旧的、片面的、急功近利的因素而导致教师创新意识的滞后性,使整个教育模式大幅度地向知识目标倾斜,在片面强化传承功能时,造成对创新的阻障和压抑。其次,教师不能大胆对教材内容提出创新性的质疑和自己独特的见解。把教材当成了核心,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教材只是教学所用的工具,因此,教师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就要求教师有大胆整合教材的意识和水平,把学生的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放在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因此,教材、课程、考试制度等必须改革,给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营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

(四)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较传统。目前,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围绕教材进行讲授。教师只是根据教材课文内容已经设计好的教学目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等稳步进行教学,学生也只是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课文成了教师指导学生的模本,而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一种被遗忘的状态。使学生在机械的语文课堂中逐步丧失了语文学习的兴趣。“填鸭式、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已经不符合创新教育的大势需要。当前,普遍存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唱独角戏,一味地注入,学生被动地接受”这种现象,而谁也不会在意教学质量的好与坏,其结果是教师和学生的激情都被吞噬了,这与创新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

(五)语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目前,大学语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数量短缺,质量有待提高。教师队伍中拥有的专家、学者型骨干教师较少。师资队伍的学历水平总体偏低,专业化程度不高,师资素质和创新水平不能满足大学语文教学发展的需要。

二、提升大学语文教师创新能力的对策

(一)提升大学语文教师的创新能力,应该为教师营造必要的相关条件。为教师创新教学提供必要的教学条件,营造以人为本、关注教师身心发展的教学工作氛围。通过教学科研立项来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把教学作为科研的实践场地,努力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并引导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学校要为教师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人文环境,为教师创造更多的外出培训学习和校内学习的机会和条件,满足教师自我提高的需要和创造的欲望。一方面,应为教师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解除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应该关注教师的精神追求,把教师的内心归属感充分激发出来。

(二)教师主动增强素质,是提升大学语文教师创新能力的核心。语文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作为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一的“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应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是时代赋予大学语文教师的重任。正如美国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指出的那样“思想应该在学生的大脑中产生出来,而教师仅仅起到一个产婆的作用。”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敢于突破教材,敢于突破自我,思维活跃,勇于质疑,方法奇特,激烈争辩的能力。教师尽可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去做。

(三)构建提升大学语文教师创新能力的评价制度。大学语文教师队伍的创新能力关系到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一直以来,对大学语文教师创新能力的评价制度研究实施始终不到位,不光是教学评价体系中关于创新能力的指标少,就连平时常规的评价也没有把创新能力作为单独的条件。应该把对创新能力的评价纳入综合评价中,并且要注意奖惩分明,通过这一评价制度来保障大学教师积极提升创新能力。构建创新能力评价制度的核心,是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大学教师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大学语文教师的创新能力,不能单纯看教师自身怎么样,主要还应该看教师指导学生创新能力实践的效果,把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作为评价教师创新能力的核心指标,引导教师把教学的重点向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倾斜。

(四)建立提升大学语文教师创新能力的激励制度。建立有利于提升大学语文教师创新能力的投入机制。要适度加大对教师能力创新的投入。从学校管理角度而言,对教师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要结合起来,这是激励的两个不同方面。虽然报酬有吸引教师努力提升创新能力的作用,但是教师对精神方面的要求并不亚于对物质方面的要求,特别是他们的职业属于精神劳动的范畴,更要重视精神激励,把物质激励和精神奖励有机结合起来,这样能使教师感到充实和满足。

(五)大学应完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为提升大学语文教师的创新能力,我们应该加强相关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的完善工作。提升大学语文教师的创新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进行全方面的综合制度、体制建设。这其中,重要的是应有一支优秀的管理队伍和好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因为大学的管理者就是决策者,这支队伍是否重视创新教育,关系着大学教师创新能力提升质量。因此,管理者要具有创新意识,勇于创新,并且紧紧围绕健全大学教育管理制度和体制这个目的办事情。

参考文献:

[1] 赵红梅,黄瑾.大学语文教学的观念转型[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6).

[2] 周应萍.大学语文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05(9).

第5篇:大学生心理测试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疏导;应激事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2-0085-02

高等学府的莘莘学子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与社会无时无刻都发生着紧密联系。自然的灾害、社会的公共卫生事件以及学子们本身的人际冲突、学业困惑、择业挫折、情感纠纷等多种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在心理上面临应激。应激事件的发生打破了原有校园的静谧和学生人际之间的欢乐,使学生们的生理、心理都处在高度的紧张状态。生活范围的扩展,交流领域的拓宽,活动空间的开放以及校内外活动安全、饮食卫生等问题引发的危机事件都是导致学生心理应激的应激源。

一、大学生应激事件的表现

(一)应激的含义

应激(stress)一词,最早提出该概念的是加拿大生理学家 Hans Selye在1936年提出,在机械物理学上,该词译为“压力”;在生物学及心理学科中,译为“应激”。所谓应激是机体在各种因素(环境、社会、心理等)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也叫应激反应。通常是在超乎寻常的紧迫与危险情况下引起的高度精神紧张的情绪状态。心理应激是个体在外界某种环境刺激作用下,自身由于客观要求和主观应付能力二者不平衡时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维系平衡的紧张反应状态[1]。一个人在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中,由于情境变化或外界刺激对其施以影响、当人们感知到这些刺激与影响并接收时,会对自身自主做出评价,认知其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围感受压力时产生的一系列相应的心理生理的变化。

(二)应激事件的种类及特征

应激事件的性质可分为,良性应激、恶性应激以及病理性应激(关于良性应激事件本文暂不讨论)。应激事件的特征往往表现为事件或刺激迅捷、快速,反应急速,刺激强烈,对个体自身影响较大。轻度的应激事件可以使人们躯体与情绪紧张,提升活动效率;重度的应激事件使个体产生生理及植物神经系统等方面的惊觉、抗衡力量衰竭、自我失去应变能力,社会功能受到影响,产生身心疾病[2]。

(三)大学生应激事件的表现

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应激事件通常是:自然的应激事件:自然环境变化产生的应激事件,属于不可抗力。如地震、海啸、水灾、火灾、寒冷、酷热、雷电等;社会的应激事件:公共卫生事件(非典、甲流)、火灾、射线、噪声;人为的应激事件:亲友生死离别、竞争失败、考试或事业失败、失恋、择业屡屡受挫、意外事故、严重疾病、食物污染等。这些应激事件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学生们躯体伤害,伤残、冻伤、中暑等躯体反应变化,也会在突发的自然灾害及负面的社会应激事件面前留下心理创伤的阴影。

二、应激事件对大学生的影响

应激就其性质来讲存在良性应激或生理性应激和劣性应激或病理性应激。应激带给学生们的影响有以下几方面。

1.生理的影响:适当的应激可以推动个体的潜能开发以及行为动力,长期处于应激状态的个体会头晕、头痛、腰背部不适、躯体麻木,消化不良,胃炎,存在睡眠障碍等。也较容易患高血压、冠心病等生理疾病。

2.情绪的影响:应激状态对个体情绪的影响很复

杂,但常见的是焦虑、愤怒、内疚、恐惧、抑郁以及习得性无助等。

3.行为的影响:初期的应激事件时,个体行为表现为惊叫、否认、刺激情景不断侵入、哭泣、尖叫或昏倒;情绪反应麻木、概念回避及行为束缚。

应激对健康具有双重作用,适当的、适度的应激刺激可以提高个体机体的适应能力,但过强的应激(不论是良性应激还是劣性应激)使得适应机制失效时会导致机体的功能障碍。出乎意料的危险情境,如绑架、群殴、火灾等突发危机事件以及公共卫生事件“非典”“甲流”等都可以使个体处在心理应激状态,引起情绪波动,产生生理激起、紧张、阻抗和衰竭等变化。大脑将外界刺激传至下丘脑,导致生理变化,心率、血压、体温、肌肉紧张度、代谢水平等方面均发生显著变化,进而增加肌体活力,用以应付刺激。使个体处在应激状态。适当的应激可以提高个体的活动效率和适应水平,但超负荷或长期的应激会引起个体身心系统的质变,心理层面会导致心理疾病或神经症;躯体层面会发生病变,严重者会猝死。因此,应激事件后的心理疏导尤为重要,可以有效地化解应激的很多负面效应,对个体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

三、应对大学生应激事件的心理疏导策略

人的大脑通过加工事件,对刺激事件做出相应的反应。即通过个人努力便可适应应激事件,如果个体对刺激需要做出较大的努力才能承受的话,在适应刺激的过程中,机体心理、生理平衡被打破,致使身心失调,出现紧张状态。

心理应激状态的出现可以有效地提升个体的警觉水平,开发自身潜能,应付各种环境变化。应激状态持续时间过长,会损害个体身心健康。

心理疏导的含义是指心理咨询工作者对存在心理困惑、矛盾冲突的个体,运用心理学原理与技术及干预的技能技巧对其进行心理引导、调适,以便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增进身心健康的心理干预方法[3]。运用科学的策略与方法引导大学生分析与化解应激事件过程中的心理冲突与困惑。以准确、适当、合理的语言诠释大学生应激事件中的心理感受、应激事件本身的特点、心理冲突产生的过程以及目前个体身心的影响,使之自我领悟、自我认识、运用自身资源自我矫治,直至消除症状,帮助当事人提高应付心理应激反应的能力,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一)尽可能地减少应激源的出现

作为应激源,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其一,刺激物对个体来讲是超负荷的,即刺激的强度超过个体的正常承受水平;其二是冲突,即刺激物引起个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矛盾冲突,无法抉择;其三是不可控制性,即刺激物不随个体意志转移,也不被个体行为变化所影响,可以引发主体恐惧、紧张、焦虑等心理。自然的应激源,如地震、海啸、水灾、雪灾等属于不可抗力,学会科学应对,减少应激负面效应;社会的应激源以及人为的应激源可以采取回避一些场合或相应的情境减少面临应激事件的概率。

(二)习得应对技巧

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遇到难题,在困难面前会感到压力,这就是心理应激,应激能调动体内的能量,对生命活动有积极意义。但强烈而持久的应激反应,往往使人心力交瘁,对心身健康起干扰破坏作用。学习应对应激的心理技能,控制应激反应,调整心态、放松情绪,学习放松技术,缓解应激状态的神经。训练个体在应激情境中采取新的应付技巧,是学者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积极与他人交往

突发的、重大的或长期的应激事件后,身心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些应激事件使得一些学生的性情发生了一些变化,如表现孤僻、不合群,容易出现离群索居,自己把自己孤立起来等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独处时,心理活动会转向内部,朝向自我。生活范围变窄变小,心理活动走向片面、局限,加重抑郁,负面情绪增多,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严重者导致心理危机。因此,应积极与人交往,宣泄负面情绪,调适心理健康状况。

(四)开阔生活视野,保持心理健康

被动的精神状态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原因。精神状态不好,凡事缺乏主动精神,遇到应激事件或怨天尤人,或自怨自艾,很难调整适应。当觉察愤怒、不安、焦虑、抑郁、沮丧、恐惧等负面情绪无缘由地侵扰着自己时,需要调整自己,保持心理健康。虽然心理健康的人也会感受这些情绪,但不是无缘由的,且频度较低。开阔生活兴趣,切忌心理失衡,参加学校举办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以及朋辈辅导等。

(五)健全学校监控机制

时刻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状况,成立四级心理卫生辅导机构,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应激事件有所发现、有所报告,全员重视,不留死角。健全监控机制,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疏导,将问题解决于未发状态。

(六)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主渠道作用

目前高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将应激事件可能带来的身心反应注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体系,使学生对应激知识有基本了解,做到预防为主,广泛普及,正确对待,科学认知,引起学生的共鸣,发现问题时处理效果才能达到更好。

(七)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支持系统

大学生们经历应激事件后,会有身心俱疲之感,此时需要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予子女关爱和呵护,学校心理工作者做好心理疏导,同家长密切配合,紧密联系,有良好的社会舆论,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各种媒介开展宣传、让学生感到自己不再孤独,有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在关爱着自己。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发展状况彰显“非稳定状态”。各种社会矛盾使得人的心理易于失衡,行为易于失范,易于诱发各种社会矛盾,致使应激事件层出不穷。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应激事件过强或持续时间过长都会给他们的心理留下阴影,需要专业人士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积极心理疏导。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肩负着重任。

参考文献:

[1]张全信.心理应激[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1).

第6篇:大学生心理测试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管理时效;策略

在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下,高校在大学生管理方面处于主动地位,学生们则被动地听从安排和指导,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的学生的自主独立意识增强,越来越关注个人利益、个人价值,面对这种变化,高校的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也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不能再按照以往的传统的方式,要积极地探讨和学习适应新时期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管理模式,从而提高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时效。

一、目前高校大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僵化保守,缺乏学生的关怀。目前,各高校都根据本校的学生管理情况制定了很多规章制度,如学生奖惩制度、宿舍管理制度、请假制度、社团规章等,以此来规范大学生们的日常行为,这些制度对于维护高校正常的学习生活,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管理中执行过程中对于这些制度的执行存在着程序化、强制化和生硬化,有时忽略了大学生们的心理接受和行为规律,从而产生一种僵化的模式,没有从学生的自觉自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对学生缺乏关怀,从而造成管理的效果不高,没有达到预定的目的。

(二)服务意识淡薄,没有以学生为主体。现在很多高校的管理者都存在忽略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工作,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地位不平等,管理者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为完成管理的任务,单方面让学生被动地去接受管理,总是强调自身管理者的地位,忽视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过多地强调了高校教育工作的单方面的价值而没有与学生的个体价值结合到一起,从而造成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滞后。

(三)重视教学,忽视管理,定位不明确。目前,高校工作目标主要观点“高校的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这样在实践中会导致高校的教育者只重视教学工作而忽视了学生的管理工作,实践中高校认为教学工作是天经地义的要占主导地位,而学生管理工作则没有什么专业性,属于比较繁杂的日常事务管理,所以学生的管理工作被忽视,其实与教学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学生的管理工作做好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任务。

二、提升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实效性的策略

(一)转变观念,采取柔性化的管理方式。柔性化的管理就是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采取各种灵活的方式使僵化保守的制度化管理变成将管理走进学生的内心,让学生主动地自觉自愿认同管理的各项要求。其管理方式不是靠生搬硬套制度来强硬地要求,而是遵循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心理,要从学生的接受方面考虑问题,更多地采取循循善诱,晓之以理的方式劝导学生主动接受管理,这也是符合以人为本的管理精神,从而提高高校学生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自我管理能力。要确定以大学生为主题的管理模式,是以人文本的理念体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的步伐加大,高校教育不但要培养出合格的专业性人才,而且也要使大学生们成为全面素质的现代公民,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服务学生的角度出发,采取各种灵活的管理模式,更多地区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愿自觉地遵守制度。

高校在制定各项管理的规章制度规范的时候要尊重学生的意见,要有学生代表参加,从而使得学生们能够,从而能够从源头上改变以前管理的模式。

(三)转变观念,加强服务意识。高校教育管理者要转变观念,加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加强为学生服务的职能是提高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高校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学生。这样会赢得学生们的充分地理解和支持,得到学生们的信任,使得管理工作事半功倍。

针对目前很多高校的管理教师的观念比较落后,学校要积极组织教师的培训,学习其他学校的先进的管理经验,从而转变观念,将以往单方面的灌输转为在管理中为学生服务的观念,从而使高效大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能够事半功倍。

在管理工作中加强服务首先要强化服务意识,为学生创造出轻松、和谐、活跃的氛围,有利于高校大学生的成长。其次要设立专门的服务机构,在服务细节上下功夫,建立起有效的服务体系。最后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意识,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开展个体服务,从而使服务性的意识贯穿整个管理的过程。

(四)加强学生会的作用。学生会在高校的大学生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会大学生教育的自我组织,是改进和加强大学生管理的重要力量,是依法治校,维护学生权益的重要渠道,在学校的决策机制中应该有学生代表,在关系到学生利益和学校发展的方针大策的问题上要征求学生的意见。学生会要发挥出真正的学生社团的作用,代表学生的利益建言献策,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对学校的管理制度提出建议,从而从源头上促进高校学生管理效果。

三、结语

因此,在新时期高校的大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种种的问题的情况下,加强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是提高高校的大学生管理水平,实现高校管理目标的重要措施。高校的管理工作者只有摒弃过去传统保守的管理观念,加强服务意识,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各种有效的管理模式和措施,从而使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的管理实效的提升,构建和谐发展的高校教育新环境!

第7篇:大学生心理测试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危机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136-02

大学生作为处于青年期的特殊群体,他们对自己和社会都有较高的期望,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但是,大学生自身的阅历较浅,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成熟,给他们对理想的追求带来了较多的心理困惑。尤其是近几年来,一些大学生在学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下,逐渐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危机,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主要表现

1 心理的负性状态加重。存在心理危机的大学生常常被心理的负性状态所困扰,他们经常处于恐惧和担心状态,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及未来的发展不知所措,害怕产生不良的结果,从而对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他们容易抑郁、情绪低落、淡漠,具有自我封闭倾向,不愿与别人交往,而时刻沉浸在自己失落的世界里。同时,做事缺乏自信,不敢正视现实,常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足。此外,他们反应力减慢,不能集中注意力思考、推理、判断问题,对周围事物反应较为迟钝,对生活毫无兴趣。这样一来,他们在学习、生活、交往各方面往往会处于劣势,把自己置于孤立无援之地。

2 生理上的不适感强烈。长期处于负性心理状态下的大学生身体机能也会逐渐走向衰退,易出现不适感。他们常常入睡困难,并伴随难以熟睡和早醒的症状,而且常有噩梦体验,醒后有疲乏感。此外,他们食欲也会减退,消化不良,肌肉紧张,头痛,心痛,有血压不稳、胸闷、心慌等症状,这些都会进一步地加深心理负面情绪的作用和影响。

二、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原因

1 自身生理和心理的矛盾。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生理发育基本成熟但部分心理发展相对滞后。在进入大学之前,他们生理上为成熟高峰,身高上甚至超过了老师、父母及身边的成年人,但心理上还没有摆脱童稚的“孩子气”,他们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呵护,独立性很差,事无巨细基本上都是由家长代办的。而进入大学后,凡事要自己动手,家长想帮也是鞭长莫及而无能为力。此时,需要他们照顾自己的吃穿住行,处理和改善自己的人际交往,去总结为人处世的经验教训。起初他们很难适应,一旦受挫便会无所适从,往往沉湎于网络,在虚拟世界里寻找满足,与现实生活脱离。此外,大学生的性生理已经基本成熟,性意识增强,有性冲动需求,对异性的友谊和爱情产生渴望。但由于性心理不完全成熟,生活经验欠缺,对青春期的性冲动和性要求理解不当,常会产生紧张、恐惧、羞涩甚至不正当的行为,还有学生因陷入感情旋涡、失恋、单相思等问题困扰而产生苦闷、惆怅、失望、悔恨与愤怒等情绪,给身心带来严重影响。

2 学习环境及方式的不适。大学生对大学学习生活环境及方式、方法的不适应是他们心理危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从小到大他们一直接受的是封闭式教育,学校约束力大,并且在学习的方式方法和环境上专一性强,而且教学一般采取的都是应试教育的死记硬背。而大学则不然,在新的学习生活和环境中,全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不再有昔日的老师从早跟到晚的情景,也没有了外界的约束。而且,大学老师只起指路的作用,至于你走不走或走得怎样,主要靠自己的主观性。这种巨大的差异让刚刚走进大学生活的“孩子们”一时还难以适应,认为大学老师讲课不如中学老师好,有不少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满意,从而影响了学习动机。一种自由散漫的作风便油然而生,随即而来的便是厌学情绪的产生,导致了学习成绩的下降。

3 社会环境急遽变化的影响。许多心理问题的产生都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社会环境的急遽变化也是当今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改革开放极大的激发了人们的商品意识、竞争观念和创新精神,这给社会注入发展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如分配不公、腐败、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这些社会问题对心智尚未成熟并且好奇心强烈的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此外,由于连年扩招,毕业的大学生人数有增无减,但是相应的工作岗位却显得很少,“毕业即失业”的现象更令他们忐忑不安。为了应对以上种种情况,他们唯有不断地给自己加压,除专业课程外,他们还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学习一些所谓的热门实用课程。这种长期的紧张状态,高负荷的压力,以及迷茫的前途设想,让他们的心理脆弱不堪,一旦努力失败则带来严重的心理挫折和失败感。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调适对策

1 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及咨询。(1)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卫生教育。开展心理卫生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疾病的有效方法,要把心理健康课程纳入大学生正常的教学计划之中,使其相关知识得到有效的推广,让他们掌握心理卫生知识,靠自我努力、自我有效调节和支配,进行积极的心理调适,防治心理危机发生。(2)要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基础上,掌握和了解每个大学生的心理情况,为之建立心理档案,按照其心理状况及其心理危机程度分级、分类,并实时进行更新修改,以此为育人管理和心理调试提供参考。(3)要开展个别心理咨询活动。教育机构和施教者要对心理危机严重的大学生施以重点帮助,对他们进行个别的心理咨询与辅导,使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和分析在学习、生活、感情等方面遇到的困惑,教会他们自我调节不良心理的方法,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保持良好的情绪以达到心理健康的目标。

2 丰富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思想活跃,活动积极,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强烈参与意识,活泼、好动、乐于展示自我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现天赋和才华机会,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缓解他们的学习压力,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具体而言,可对一些热点心理问题,举办专题讲座,进行适宜的辅导;利用墙报、板报等多种形式,组织栏目,进行心理保健宣传;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给他们施展才能与合理竞争、参与及表达的机会。如开展各种体育及竞赛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艺术及智力活动,使他们能够发挥特长,在参与竞争中得到自尊与自信,提高心理承受力,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3 运用有效的干预手段。采取精神支持、宣泄、有选择的倾听等干预策略是缓解心理压力的一个有效、科学的手段。通过精神支持,可以使大学生树立自信心,坚信自己有处理危机的能力,有助于疏导他们的愤怒、恐惧等负性情感。通过倾听可使处于危机中的大学生敞开心扉、消解压力。此外,还可以用劝告、直接建议和限制等方法,让他们理智地思考问题来化解危机。

参考文献:

[1]赵力非,谈谈高校心理危机干预问题[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9,(4):129-130

[2]王成果,刘应君,杨美新,大学生心理素质堪忧的原因及对策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35-38

[3]钟向阳,高校新生心理档案与危机干预模式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4,(2):80-82

[4]吴颖新,建立大学生危机干预体系的意义及措施[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7,9,(3)

第8篇:大学生心理测试范文

论文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教育管理对策

贫困大学生是近年来为社会广为关注的一个弱势群体,由于家庭贫困,他们来自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压力较大,其心理疾病发生率远远高于普通学生.从而出现了因经济贫困导致的“心理贫困”的“双困生”。由于心理能量不足,贫困生容易产生认知、情绪、意志行动等心理过程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从而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学习生活效率降低、社会功能受损等负性变化,严重影响了其学业的顺利完成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近年来,国家和学校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在经济上给予了贫困生很大的帮助,但在我们工作中仍能感受到贫困生精神状态的低落。因此针对贫困生的特点,不仅要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而且要研究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精神扶贫,帮助贫困学生摆脱精神压力。

一、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调查分析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笔者从九江市四所本、专科院校各个年级的学生中按照随机抽样原则抽取400名贫困生(月个人消费总额低于九江市居民最低生活标准)和40O名非贫困生,利用卡特尔16种人格测验量表fl6PF1进行统一测试.发放问卷各400份,回收问卷贫困生368份和非贫困生392份,问卷有效性分别为92%和98%。数据统计采用W_IZ心理测验与统计软件和SPSS软件包。

(二)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1.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人格因素比较贫困生与非贫困生16PF值如图l所示

从图l中的数据比较可以看出.贫困生在有恒性(G)、忧虑性(O)、独立性(Q2)、自律性(Q3)四个方面分值高于非贫困生,而在聪慧性(B)、稳定性(C)、兴奋性(F)、敢为性(H)、世故性(N)、实验性(Q1)六个方面分值贫困生低于非贫困生。通过统计分析。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聪慧性(B)和敢为性(H)两个方面差异显著.其显著性小于0.05,而在兴奋性(F)方面显著性明显,其值小于0.01.表明贫困生较朴实,做事审慎、保守,甚至有退缩倾向。

2.贫困生与非贫困生次级人格因素。比较卡特尔教授在研究人的l6种个性因素的基础上,认为有4个次元素可以进一步诊断人格特点根据卡特尔的次级人格因素分数的计算公式.利用图1中的相关数据计算出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次级人格因素从图2中的数据比较可以看出贫困生在内向与外向方面与非贫困生差距明显,其显著性差异小于0.05,表现在贫困生相对较内向,在人际交往中不主动,甚至缺少自信。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成因

社会心理学理论表明.生活在同一社会群体或相似的生活环境中的人会形成相似的人格特点笔者采用访谈法结合人格理论分析贫困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及特点,归纳出影响其人格特点形成的几点因素:

(一)生活状态落后.见识有限

本研究贫困生群体中有3O5名来自于农村.其中164名来自于边远山区.这些地区信息不畅通.消息相对比较闭塞.人们生活状态相对比较落后.导致贫困生从小见识少,对有些新科技不了解,没掌握:另外,这些地区的中小学教育相对落后.学生的知识面较窄所以进入大学后,贫困生在聪慧性方面与非贫困生有一定差距。同时,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也导致了部分贫困生产生了一定的自卑心理.兴奋状态较低

(二)缺乏安全感与归属感

本研究贫困生群体中有313名来自于多子女家庭,其中195名同学表示父母由于家庭压力较大.没有给他们足够的关爱和关注.致使他们从小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并且不自信。为了免受伤害.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往往采取逃避的方式封闭自己,不能主动与人交往,偏内向,极易产生自轻、自贱、自畏等自我意识的偏离,行为上也往往表现为退缩:还有65名同学表示习惯于用不平衡的心态面对一切,他们在交往中不能善待自己、宽容别人,叛逆的行为既伤害同学间的感情.又挫伤本人的自尊心.形成人际危机:另外.经济上的拮据也往往限制了贫困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机会.客观上强化了他们自我封闭的性格

(三)成就动机强烈

在访谈中有310名贫困生表示.由于从小家境贫寒.使他们更早体会了生活的艰辛.更早产生了为父母分忧的想法.并有强烈的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的动力,也就是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此,在高校里,贫困生在自立、自律、有恒性方面要好于一般同学,他们更能吃苦,更有韧劲。

三、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对策

(一)重视贫困生的思想教育

“扶贫先扶志”,在努力加大对贫困生经济扶助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对他们进行多方面的思想教育.以便形成教育合力在充分了解掌握贫困生心理、行为特征的基础上.要对他们的“心理贫困”问题予以特别关注如笔者在此研究其间。吸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12名。参与成立本校以贫困生为主体的“自强社”.“自强社”在为贫困生提供经济资助的同时,也通过社员们的自助、助人、服务社会等模式.将他们的个人需求与崇高的社会责任感联系起来.把当前的困难与远大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教育他们正确看待和认识贫困.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勇于面对现实。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能够成熟的为自己定位,进一步增强自信心。

(二)加强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帮助学生了解和分析自我心理健康状况,客观、勇敢地面对现实,恰当、全面地接受自我,既看到自己的外在劣势.又看到自己的内在长处笔者对学生进校后的心理健康档案进行筛查,并对其中有自卑感、自我封闭、自暴自弃等心理倾向的贫困生进行约谈,予以特别关注,让贫困生感觉到他们是备受关心的在学校层面通过点面结合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如采用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小型讨论会等形式.进行心理知识教育和典型案例教育.指导他们学会自我调适.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战胜自我。为了使贫困生打开心扉。笔者组织贫困生开展一些以他们自身为主角的活动,如“受助者助人”、“爱心传递”等,资助比自己更困难的人,为社会福利院、敬老院的困难群体服务等。通过这些活动.使贫困生从内心融入社会群体.逐步消除孤独感.并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中奉献才华,升华自我。

(三)开展人际交往和沟通方面的训练

笔者针对贫困生人际关系能力不高、乐群性分值低、较自闭等心理特点,尝试开展了一些人际交往和沟通方面的团体训练如在“肯定性团体训练”中.要求贫困生合理分析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距.寻找消极的自我意识.然后运用自我辩质训练向消极的自我意识挑战.最后通过角色扮演法及各种社交技巧的训练.变通方式.实现认知重建一位同学在参加完“信任之旅”活动后表示.能信任别人是温暖幸福的.被人信任是自豪的.给别人一份信任.给自己一种责任.人与人之间相处就会更融洽可见.贫困生在团体训练中能增强与人交往的能力和技巧.并体会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关爱.进而提高了兴奋性.增强了信心.学会了与他人积极相处.提高了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了积极乐观的心态

(四)帮助贫困生从实践活动中增强自尊和自信

从自身实践中增强自尊和自信.不仅在学习方面努力,而且要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勤工助学的意义不只在于能从一定程度上改善经济条件.更重要的是使贫困生通过实际行动来克服困难.从而增强自尊和自信笔者研究其问.尝试在学校勤工助学群体中组织开展“十佳服务标兵”、“意志坚强好青年”、“逆境中的英才”等评选活动,使贫困生认识到,真正的贫困是缺乏知识、缺乏信息和获取信息的手段.懂得拥有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就是财富,自身具有的如坚韧、勤奋、吃苦耐劳等品德都是自己独有的美德:认识到在人才济济的大学校园里.不要盲目通过追求成绩来满足自尊的需要.学习能力的获得、创造力的发展以及健康人格等都是学有所成的体现

第9篇:大学生心理测试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适应 心理问题 对策

每一个大学生从学校毕业到踏入社会、进入工作岗位期间,或多或少会表现出烦躁、易怒、压抑、失望、犹豫、冲动、沮丧等心理特点,存在一个心理上的不适应时期,医学上称为“亚健康状态”,心理学上称为“心理试用期”。该阶段的男性容易产生酗酒、嗜烟等不良的生活行为,而女性则会出现无故流泪、长吁短叹、情绪低落等现象。特别是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全方位的社会转型期,这种转型对大学生的社会心理调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大学生社会适应中的心理问题及其对策提出了几点思考。

一、大学生社会适应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一)工作适应方面――自信心弱

笔者曾经做了一个关于大学生社会适应现状的调查,发现:忽略性别和学科上的差异,大学毕业生对自身在工作上表现感到得心应手和比较顺手的占52.8%,感到一般的占29.8%,感到力不男暮兔闱坑Ω兜恼16.4%。不难发现,大学生在工作适应上的自信心呈以下变化趋势:刚踏入社会的莘莘学子满怀着对人生的理想和憧憬,对未来的工作和挑战充满了自信心,但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大部分大学生的工作自信心逐渐弱化,且存在毕业年限的差异,其中,毕业1~3年的大学生的工作自信心明显弱于毕业4年以上的大学生,剔除毕业4年以上的大学生调查数据,则毕业3年内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表现较为良好的人数还没有过半。由此可见,大学生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在社会适应方面存在工作自信心弱的严重问题。

(二)人际适应方面――压抑感强

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工作环境是帮助大学生提高对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催化剂,也是提高大学生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大学生在对社会的适应中,其对人际的适应与对工作、生活的适应表现相比最好,在与领导、同事的相处中,都能够形成较为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仍旧有一部分大学生表示在人际适应上存在一定的压抑感,并且这种压抑感在正式上岗工作时就开始产生,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呈增强态势,在达到顶点后逐渐回落,而其主要原因是个性的失落感。大学虽然是一个小社会,但与现实社会相比,其对学生个性张扬的包含程度远远要大很多。而团队工作往往更注重员工的共性发展。所以刚毕业的大学生不得不在工作中,甚至在生活上压抑自身的个性或者伪装自己。另外,层级的挤压感,特别是与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同龄人、同学、工作伙伴的攀比也容易引发大学生自身的压抑感。

(三)生活适应方面――矛盾感重

大学生对生活的适应主要内容包括对婚姻、家庭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等方面的适应。调查显示,对婚姻、家庭生活的适应感到满意、比较满意的占大多数,不满意、很不满意的占极少数;而对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感到一般的占多数,很差、比较差的占15%左右。总体来说,部分大学生对生活适应存在矛盾感重的问题,存在“恋校心理”等现状。告别校园生活,随着职业生涯的全面展开,大学生对从业的好奇心逐渐弱化,对所接触社会的激动兴奋之感趋于平缓,进而引发职业社会与学校社会之间的矛盾、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等。相对于社会来说,大学生在校园内所接触到的人和事较为简单,与职场环境的复杂、激烈相去甚远。不少大学生存在“恋校心理”,感叹职场生活的复杂及其工作的艰辛,存在苦恼、感伤等情绪。另外,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幅度落差,也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彷徨、苦闷、迷茫等心理问题。

二、解决大学生社会适应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大学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的高低是决定个人能否适应社会、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综合素质主要表现在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内在素质主要包括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外在素质主要指个人对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通俗地说,大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技能越娴熟,其外在素质就越突出。内在素质与外在素质两者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内在素质的提高一定离不开外在素质的积累,而良好的内在素质则是提高外在素质的重要保障。因此,大学生要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即提高内在和外在素质。要提高外在素质可广泛学习人文、科学等知识,提高知识素养,开阔眼界,或者在工作中虚心向前辈学习、请教;将外在知识进行内化,就能提高内在素质,实现从外在到内在的飞跃。需要注意的是,素质的提高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需要长期坚持,厚积薄发。

(二)高校要优化课程结构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大学生之所以在社会工作中存在强烈的矛盾感,主要是因为生活实践经验不足,在情绪控制、人际关系处理上不够老练。社会实践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学生内化理论知识,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的重要保证。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想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减轻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就要改革现有的课程结构。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智力和能力,高校要优化一系列的教学管理制度,在强化理论课程教学的同时,应创造性地设置能够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适应能力的课程,给大学生提供更多自学与研究问题的机会。另外,要想让大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接受社会和职场的双向挑战,高校应采取必要的激励措施。如将实践表现纳入到成绩考核中,对实践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等。

(三)大学生要客观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

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其品德、能力和贡献。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人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每个人不可能不去评价他人,也不可能不被他人评价。如果一个人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经常在想别人是否喜欢我,别人是否认可我,我在他人眼中是什么样的……久而久之,他就会丧失自我,对自我产生怀疑和迷茫。因此,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我,学会客观、公正地评价自我。对于他人的评价,可以采取综合打分法,即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只需要注意中间层次的评价即可。特别是在工作中,遇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要保持清醒的认识,要知道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只是认识自我的一个渠道,并不能代表全部。要正确认识自身的不足和优势,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发展自己的长处,不断改进与提高自己,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与生活。

三、结语

社会环境一直在影响着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力,大学生适应社会一般要经过3~5年的时间。调查表明,工作环境优越、人事关系简单的大学生,适应社会的时间更短一些。总之,影响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因素多种多样,除文中所提到的应对策略外,还应当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大学生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