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一学习计划范文

高一学习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一学习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一学习计划

第1篇:高一学习计划范文

值得注意的是,高一的学习量很重,很多学生往往在第一学期还不太会调控。因此,高一学生第一学期的功课或多或少都会有落下的地方,这就需要利用寒假进行调整、提高、填补工作,甚至可以说,寒假能否利用好,对未来三年的状态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高一寒假学习计划时间安排:

7:00 起床

7:20 洗涑完毕

之后跑步:绕楼2楼(7:20----8:00)

8:05 吃饭

8:20---8:50 背单词

8:55---9:25 背课文

9:35---10:35 数学

10:45---11:45 英语

11:45---12:00 课外书

12:00---13:00 午休

13:10---14:10 化学

14:20---15:10 物理

15:20—16:20 语文

16:20---吃晚饭前 free

第2篇:高一学习计划范文

2、从7:00到12:30:根据老师的安排,高效的完成课堂任务。

3、从12:30到14:00:吃午饭,然后午睡30分钟。

4、从14:00到17:30:专心听讲,记笔记。放学后做半个小时作业,之后吃晚饭。

5、从19:00到22:30 :抓紧时间完成当天的课堂任务之后,复习弱势科目。

第3篇:高一学习计划范文

学习前先预习。在认真投入学习之前,先把要学习的内容快速浏览一遍,了解学习的大致内容及结构,以便能及时理解和消化学习内容。在重要的地方,稍微放慢学习进程。

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课堂上要及时配合老师,做好笔记来帮助自己记住老师讲授的内容,尤其重要的是要积极地独立思考,跟得上老师的思维与节奏。

课堂上做的笔记要在课后及时复习,不仅要复习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重要内容,还要复习那些仍感模糊的认识。坚持定期复习笔记和课本,并做一些相关的题目。

找一个安静的、舒适的地方学习。图书馆,安静而没有干扰。开始学习时,应该全神贯注于功课,千万不能“身在曹营心在汉”。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掉以往学习的粗心、边看电视边写作业、边写边问、不独立思考等学习恶习。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并严格遵守。严格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和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除了上课时间外,晚自习时间做完各科作业,记5个英语单词,预习下一章的数学课本,复习本章内容,做适量习题,加以巩固。背诵所有科目必背的课文。利用课外时间多阅读中外名著,加强写作,开阔视野。

上课前预习,找不懂的地方,上课时学习,解决不懂的地方,上课后复习,温故而知新。

认真上每一节课。集中注意力,思考老师讲的每一个问题,没有听懂的地方课后向老师提问,做到当天的知识当天融会贯通。

学习态度端正,认真改正自身的不良学习习惯,对待大小考试的成绩要有正确的认识,深刻的自省,不骄不躁。

第4篇:高一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 高一化学 学习状况 对策

一、学习状况

高一是使学生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学习,进一步保持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在这段时间内做好学生的工作,对于避免学生出现成绩分化和下滑,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通过对我校高一学生的调查,发现:

1.影响高一化学学习兴趣的因素主要在学生本人的学习目的、学习基础、教师的学识、人格魅力等。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的思想比较严重。这必然导致兴趣难以持久、学习劲头不足的不良后果。

2.高一新生结束了初中毕业紧张的复习考试阶段,一迈进高中门槛,在心理上、身体上有一种疲惫的感觉,加上高一是高中的起始阶段,距离高中毕业还有三年时间,自身压力较小,这些是导致学生动力不足、自主学习时间较少的原因之一。同时,这一阶段是学生成绩容易出现分化的时期。

3.能够升入高中,说明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相当的学习能力,高一阶段的新生在潜意识里对高中阶段的学习普遍比较乐观,认为自己在初中积累的学习经验足以应付高中的学习,心理上有踌躇满志的良好感受,稍有挫折,这种脆弱的自信就会产生动摇,并导致兴趣丧失。

4.学生大多已经适应了初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当学习的内容、目标、环境的改变而引发教师教法发生改变时,相当一部分学生就会因没能及时进行调整而导致成绩下滑,学习兴趣降低。

5.学生对化学实验特别感兴趣,因此化学实验和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其学习能力的有效措施。

二、对策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保持持久浓厚的兴趣。

良好的动机是动力的源泉,同样,正确的学习目的是持久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源泉。高一学生一入学,教师就应该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深入挖掘化学自身的德育功能,加大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的力度。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维系学生持久的学习热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而为今后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奠定基础。

2.重视实验教学,全面培养学生能力。

应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呢?从化学的特点看,主要包括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能力。其中观察能力是基础,思维能力是核心,实验能力是关键,自学能力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集中体现。我认为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喜欢化学实验的特点,使学生通过五颜六色、变化无穷的实验现象,以物质结构和反应规律为依据,以性质为中心,深入探讨事物的实质,消除学生对化学的畏惧心理,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样做既能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又能增强教学的说理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达到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同时,实验教学中要注意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为主体原则,主要通过实验质疑、探索进行教学,鲜明地体现学科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引导、点拨、评价的主导作用,让学生自己实验、探索、推理、归纳、总结、练习,即动手做、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进行活动,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现行教材的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只起到验证和示范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把其中一部分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在探索中认识事物,获取知识。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使其学会主动探索问题的方法,也就可以改变化学课那种听得懂、不愿记、不会做的局面,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未来社会需要更多的创造型人才,在高中的起始阶段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学实践中,摒弃“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法,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构建逻辑关系明确、多层次、开放的课堂知识体系,发展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注意创造性思维的发散性特点,应该有意识地使用创造教育的教学模式,在实验中设疑,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对已知事物进行怀疑和再思考,能够打破习惯性思路,提出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一题多解”,提倡“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使学生从不同角度,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注意多种联想能力的培养。因为化学学科有利于培养学生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能力,所以在化学实验和教学过程中,可以强化对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例如实验室制取气体时,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①要在实验中添加酸液,装置应如何改进?

②若想使反应随时开始或停止,如何改进装置?

③不用大试管、长颈漏斗,选用其他仪器,如U形管,如何设计装置?

④还可以用什么仪器代替完成反应?

通过启发探讨,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

4.分化知识难点,循序渐进。

知识中的难点往往是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学习热情会因难点无法突破和理解而丧失信心、失去兴趣。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把知识难点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逐步理解。如对于元素周期表的认知,由于初中学过这方面的初步知识,因而在适当时候可以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部分知识,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元素周期率时减少陌生感,从而降低接受的难度,提高学习效率。

5.努力创设“情境教学”环境。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创造一种不协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是:①问题要小而具体,②问题要新而有趣,③问题要有适当的难度,④问题要有启发性,⑤问题要符合学生的原有的认知水平。

第5篇:高一学习计划范文

论文摘要:高教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趋向呈现多样化选择态势,加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出现了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对大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了冲击,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发挥好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设计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校园文化,对提升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已完成了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令人担忧。如何发挥校园文化的引导和激励功能,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学习动力,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已成为新一轮高教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指校园中所有成员共同创造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创造形成过程,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校园文化是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一面旗帜。先进的校园文化对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大学生学习动机结构及种类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启动机制。

1.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包括了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个方面。学习需要是指全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从需要的作用上来看,学习需要即为学习内驱力,奥苏伯尔把内驱力分成了三个方面,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并指出三种内驱力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在动机结构中占的比重是不同的,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学习期待是指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它是一个构成学习动机结构的基本要素。学习期待从作用上来说就是学习的诱因。

2.学习动机的种类。学习动机的作用是非常复杂的,根据不同的观测点,我们可以把动机分为:高尚的、正确的动机与低级的、错误的动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及一般动机和具体动机。

三、高校校园文化对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作用

校园文化对学生学习动机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价值导向。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学校倡导的价值观对学生价值取向有很强的导向作用,通过对这种价值观念的传播和灌输,使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意识到自己在不久的将来是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肩负着祖国繁荣昌盛的重任,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目标导向。学校结合办学实际确定的办学目标,以及在学校办学目标引领下个人的发展目标,是学生行动的强大诱因,使学生有了努力方向。正确的人生目标会激励学生奋发向上、有所作为。

3.风气导向。学校的风气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如果学校的学习学术风气浓厚,学生就会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反之学校不良风气盛行,势必会分散和影响学生的精力。

四、基于校园文化功能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路径选择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交费上学与就业市场化全面推行,“大学毕业面临失业”已在大学校园内广泛流传,“学习无用论”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抬头,如何基于校园文化的功能来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以期构建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先进校园文化,笔者对建设路径进行了粗浅的探索。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校园文化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校园文化建设,更能发挥大学校园文化的思想引导力和精神凝聚力,以便让师生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和价值认同。

2.进一步优化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是无意识教育的形象教材,对激发学习动机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首先,对学校的整体规划要符合学校的性质、发展底蕴,并有机融入当地的历史文化。其次,对学校的建筑、绿化、道路、桥梁要精心设计布置,为其注入灵性,使其更具人文气息,提升学生的审美品味。第三,要加强校园媒体建设。网络是当代大学生熟悉和容易接受的传播媒介,通过对网络的监控和引导,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网络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育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高校建设以人为本的民主与科学规范相一致的制度文化。一方面,完善的制度为学生公平竞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通过制度保障的评价激励体系,对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重要的作用,采用适当的奖惩等措施可以将大学生心中的学习愿望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

4.大力弘扬校园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由校园的学风、教风和校风体现出来的师生共享的价值观念、道德和行为规范、文化传统、校园舆论和师生认同意识,核心是凝聚着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精神追求,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能催人奋进,开拓创新,是一种无形的巨大推动力量。建设高尚的精神文化,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立共同愿景,明确学校发展目标,加强宣传和教育,使每一位教职员工对学校的发展目标接受和拥护,成为学校的共同愿景,以共同愿景感召每一个个体,同时,要引导大家在学校大愿景下结合自身特点,为自己的发展进行规划,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第二,开展校史教育,充分挖掘学校的办学成果及优秀校友,以优秀的成果感召人,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及成才的自信心。第三,加强教风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努力培养各领域中的大师级人物。教师是大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其教学的方法和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渊博知识和严谨治学态度的教师会引起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5.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有效载体,寓教于乐,形成强大的拉力。第一,大力开展榜样教育。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感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他把强化分为三种: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其中,替代性强化就是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开展榜样教育的方式:(1)广泛开展评奖评优,大力挖掘和树立校园英雄,以身边的典型教育学生,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2)开设精英论坛,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精英成才的路径,引起学生学习先进的强烈愿望。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满足大学生兴趣多样性的需求,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兴趣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活动中体会成就感,提升自信心,从而有效促进学习活动的开展。第三,全面推进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奥苏伯尔指出成就动机的三个组成部分,分别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并强调青年期,人们的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自己的求知需要,并从中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满足大学生求知的有效载体,通过活动可以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大学生的探索欲望。

参考文献

[1]姚申建,崔全会.论高校校园文化的功能与内涵[J].教育研究,2006(3).

[2]彭文亮.论高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J].消费导刊,2008(2).

[3]林崇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胡秀英.高校先进校园文化建构中的德育功能[J].求索,2004(5).

[5]王德勋.试论高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及实施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5).

第6篇:高一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课前预习 能力的培养 知识重组 巩固知识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和高考科目、高考内容、能力要求的变革与提高,特别是当今“3+X”高考模式的逐步推广,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高中化学教师,怎样使学生牢固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四种能力”,进而提高综合素质呢?作为老师必须向学生提出合理的学习要求,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学生,要牢固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自己的“四种”能力,也必须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化学学科既体现了理科重视实验、重思维推理一面,又体现了文科重视读书、强化记忆的一面。那样才能学好化学呢,笔者在这有以下几点建议可以帮助学生记忆高中化学中的知识:

一、有效进行课前预习预习对于学习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

任一个学习有成就的人,都非常重视这一点。预习对于事先熟悉将要学习的内容,理解里边的重点难点定自己听课的目标和方向都有很好的作用。在化学学习中,面对一节将要学习的知识,学生何了解里边的知识点呢,如何进行有效预习呢?笔者为有以下几点:一是要学生会读,读懂内容才能理解,首先要通过读弄明白课本讲了哪些内容,它要解决么问题。然后根据初读要深入思索,对于这一章节的容,自己哪些是比较熟悉的,是通过自学就可以明白的,哪些是不甚了解,需要在课堂上听教师点拨的。这些是完全陌生的,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仔细讲解才会白的。教师要教会学生在这些地方标上记号,以便在堂上有侧重地听课。对于那些重点和难点尤其要仔认真地听,不要疏忽,避免为以后学习留下隐患。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习状况,去发现问题,并尝试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锻炼他们的质疑能力。

二、认真阅读化学课本

化学课本是依据教学大纲系统地阐述教材内容的教学用书,抓住课本,也就抓住了基础知识,应该对课本中的主要原理,定律以及重要的结论和规律着重去看、去记忆。同时还应注意学习化学中研究问题的方法,掌握学习的科学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因为它能提高学习的思维能力。看化学书的程序一般分三步。1.全面看。全面看一节教材,把握一节书的整体内容,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初步整体印象,要做到能提纲挈领地叙述出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关键和本质的问题。2.抓关键。在全面看的基础上,抓住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用语重点看,认真反复琢磨。3.理思路。看书时要积极思考,重点知识要掌握,难点知识要逐步突破。总之,看书的程序可概括为:“整体-部分-整体”,即整体感知,部分探索,整体理解。

三、重视复习,巩固知识

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步骤,它对于学生对知识查补遗漏,巩固深化有着重要作用,通过科学的复习,学生可以将知识总结概括,条理化、系统化地进行掌握,从而将书由厚变薄。因为化学知识繁多,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复习方法,例如比较法:化学很多知识点之间存在异同,如果在复习的时候能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其共同点和不同点,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物质的溶解度和溶液的百分比浓度,可以从定义、条件、范围、计算公式等方面来对比分析,找到联系与区别,以便灵活运用。再如联系实际法:要反复通过实例,联系实际,究竟联系什么和如何联系,逐步学会联系实际。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联系实际的重要方面,按上面所述,重视复习实验,对生产和社会主义建设,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要结合教学加以联系,

作为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准确地讲解化学概念、化学知识、化学规律以及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学科间的联系和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以及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同时,老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

作为学生,在听课学习过程中,必须做到“三要”:一要认真听课,这是每个学生必须具备的学习态度。听课时,注意力应高度集中,全神贯注,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二要积极思考,这是听好一堂课的重要一环。思考时,要注意理解知识内容本身以及知识内容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认真领会老师在分析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而提高自身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要加强记忆,这是听好一堂课的基础。

在注意力集中,积极思考的同时,必须强迫自己边学边记,积累新的知识。作为学生,在听课学习过程中还必须做到“四到”,即“眼到”、“心到”、“耳到”、“手到”。

四、结语

通过对以上要求和方法的实践和探讨,在指导所教高中学生的化学学习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法无定法”,同学们在学习化学时应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灵活应用,因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参考文献:

[1] 台建民.化学学习方法的选择与优化[J].太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114-115.

[2] 刘艳丽.引导探究在高考化学总复习中的应用[J].化学教育,2006,27(3):37-38.

[3] 钟维新.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5):40.

[4] 陈学涛,郑长龙,杨筱瑜.论化学教学中学生化学学习活动的引发方式[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10):12-15.

第7篇:高一学习计划范文

2、确定近期目标,明确努力方向;

3、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认真做好每一天。每天给自己列出一个学习任务清单,即把每天要看、要练的内容列出来,完成一项就打一个勾,做到“日日清”;

4、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在第一阶段复习中必须找出自己的基础薄弱点或者知识体系中的断层,找准基础知识的起点和却失点,然后强化薄弱点。必须认识到,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其实就是课本,最重要的练习就是基础练习;

第8篇:高一学习计划范文

记忆是思维之钥的储仓,没有记忆,思维就是断层的,记忆是智慧的母亲,没有记忆,学习就是失败的.化学知识点的繁多让许多原本喜爱化学的高中学生望而却步,甚至在高三几轮复习中,因为基础知识、基本规律的记忆的偏差和缺失而导致解题正确率、速率停滞不前,得分不高从而沮丧抑郁,对其他学科的复习产生消极影响.但如果学生可以掌握一些巧妙的记忆方法,将化学知识清晰地存储于脑海中,随时随地快捷地提取,压力山大的高中生涯将会轻松一点,胜人一筹.

常见可应用于高中化学知识体系中的记忆术有:

一、关键词记忆法

关键词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钥匙,是对广泛的文字信息的综摄.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将已有的具体信息进行重新构思,产生更多的新的构思,由此发现和掌握问题的实质.一些枯燥的化学理论、规律同一幅幅由关键词串起的画面联系起来是记住它们的好办法.首先,要能够回忆起理论、规律中的关键词,其次要记住这些理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全面考虑有无特例.

比如,电离能和电负性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变大的趋势,但价电子为ns2和ns2np1的元素相比较,由于第ⅢA族的元素原子p轨道上有1个成单电子,不稳定,比第ⅡA族的相邻元素更容易失去一个电子,故同周期ⅡA族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ⅢA族的元素第一电离能.与此类似的还有第ⅤA、ⅥA族的元素,第ⅤA的元素p轨道处于半充满状态(ns2np3),属于稳定结构,第一电离能数值大于相邻的第ⅥA族的元素;而电负性,描述的是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的大小,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变大.该规律圈出关键词后可简化为“三字经”言:电离能,看充满,左到右,趋变大,有特例,或二三,或五六;电负性,比引力,左到右,渐变大.

利用关键词进行记忆不仅能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将这种提取关键词的能力应用在对化学问题的具体分析过程中,同时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联想记忆法

联想指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是将你想要记住的东西和已知的东西之间形成智力联系的过程,它能够帮助我们在具有某种共性或者共同点的人、物体、图像等之间建立联系.在高中化学知识体系中,我们习惯于将化学物质联想为枝繁叶茂的大树,每一次分类就是每一处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系统构造;我们将纷繁复杂的化学反应联想为形态各异的大厦建造,每一种生成物的出现都是微粒样砖瓦的重塑,演绎着决定和被决定的因果逻辑.对于抽象的化学基本概念的记忆,此法较为有用.

例如,记忆氧化还原反应中关于还原剂和氧化剂的概念,到底还原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还是氧化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常有学生混淆,此时介绍联想记忆法,会使概念清晰化,易于辨析.我们尝试将氧化还原的过程联想成一次好朋友之间赠与和接受电子的过程,初中熟悉的氧化剂是氧气,那么我们就将氧化剂联想成氧气,氧气的化合价为零,只能降低成负价,这是氧气接受了别的物质的电子造成的,下次它就要将电子再“还给”其它物质,所以生成物叫“还原产物”,这一过程氧气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而还原剂作为赠予电子的那一方,也就是把电子还出的那一方,化合价因为电子的离开而升高,下次它就轮到“像氧气那样接受电子”,所以产物叫“氧化产物”,这个[JP3]给出电子的过程就是还原剂被氧化的过程,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JP]

三、路线记忆法

路线记忆法是将联系、位置和想象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强大、完整的记忆技巧.首先选择一个比较熟悉的地点,比如你的家、学校、或者公园,用这个地点构思一小段旅行的路线,包含你最为印象深刻的地方,比作站点,每次运用这条线路时只要清空原有路线上的站点的内容,重新储存要记住的新信息;然后按照记忆内容的顺序安排站点的顺序,用这些站点储存要记住的东西,站点的选择最好与记忆的内容有关;接着是记忆这条线路,一边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在旅行,沿途是自己熟悉的风景事物,一边数着每个经过的站点,直至终点站;最后是记忆内容,可以配合使用许多手段,比如夸张、色彩、动作、味道等等.

熟练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中离子得失能力顺序是我们熟练解决氧化还原相关题目的依仗,阳离子得电子顺序与金属活动性顺序相反,比较容易记忆和使用,但是阴离子等的失电子顺序(S2->I->Fe2+>Br->Cl->OH-)较难记忆,我们可以尝试使用位置记忆术.假设我们学生高中学习期间常往来的地点有宿舍、食堂、操场、教室,高中学习压力大,大多数学生缺乏睡眠,希望留(硫S2-)在宿舍,更聪明一点得去食堂补碘(I-)这个智慧元素,途经操场大门上栏杆上都可以看到铁(Fe2+)锈(溴Br-)斑斑,绿(氯Cl-)草茵茵的操场.

四、谐音记忆法

利用汉字中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的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轻松诙谐地句子、故事总使人心情愉悦,短时间里加强有意注意,大小之余,印象深刻.高中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的时期,对有趣的事物充满求知欲,并且勇于模仿和超越.合理利用谐音记忆,不仅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同时可以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在今后的学习中,融会贯通,继承和发扬祖国文化瑰宝.

第9篇:高一学习计划范文

一、引入化学历史故事增强化学学习的人文厚重感

化学知识的历史故事,积淀着人类化学知识研究的人文思想,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人文精神,折射出许许多多化学学者与专家们的精神追求和品德操守。显然,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化学历史故事,可以更加有力地吸引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关注,大大提升他们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度,提升他们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性,同时,还有助于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对于他们的德育教育的积极作用也非同小可。

例如,对于有关“化学材料”引入,可以通过展示我国古代人们所使用的石制器具、瓷制器具、青铜器具、铁制器具等各种各样的图片,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远古人民对化学知识早有探究,对工具的生产从粗制到精制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具有较高的生产工艺水平,促使学生产生较为浓厚的民族自豪感,并激发他们对化学学习的热情,从而为他们更加自觉地进行化学知识学习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又如,引入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瑞典化学家诺贝尔、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兰籍法国著名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夫人、我国化学家侯德榜等事例等许多名人的故事,促使学生在这些科学巨匠身上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奥秘,增强他们对化学知识的求知欲与探究欲,同时以这些名人为精神引领,促使他们对化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积极引入生活化教学情境增添化学知识的朴质感

化学是一类紧密联系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性自然学科,对于高中生来也一门较为重要的必修学科。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引领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必须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研究与深入考究,紧密贴近学生身边生活中的各类事例,将化学知识融入于自然现象、社会常识和现实生活实际,构建更加朴质、更加真实的情境,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化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促使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好奇心和探究欲。因此,广大高中化学教师,要积极引入生活化教学情境增添化学知识的朴质感,促使学生更加积极、更加自觉地加强化学知识的学习与研究,并促使他们产生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对于“氯气”的有毒性学习过程,可以引入氯气在军事上的应用,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中,1915年3月氯气就被悄悄地投入了战场,在伊普尔的英法与德军的交锋中,德军为阻止英法联军的进攻,便投入了氯气这一化学武器,酿造了一场空前的毁灭性屠杀。此外,可以引入“欧洲蒂萨河化学污染事件”、“温室效应”、“印度博帕尔毒气渗漏事件”、“溶洞奇景”、“热水瓶除垢”、“臭氧层空洞”、“铁制品防锈”、“食品相克”等诸多生活化事例,展开生活化教学,促使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新近感,从而不断激发他们对化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性和自觉性。

三、积极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提升知识的生动形象性

高中化学教学实践表明,引入信息技术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可以让教学内容以图片、图形、图像、声音、影视、动画等多种元素有机地融合于一起展现出来,让知识体系、知识架构和知识逻辑以更加形象、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更加有效地化解知识的抽象度和疑难度,更加有效地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宏观知识展现得更具规模性,让微观知识展现得更加细致精密,从而让他们对知识的体验更加深入,对知识的认知更加深刻,从而更加有效地激发他们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水电解产生氢气与氧气”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引入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用1个红色的大球代表氧原子,而用1个蓝色的小球代表氢原子,那么1个水分子就可以用1个红色的大球和2个蓝色的小球来代表,并将其设计成一个倒V字形结构,即2个蓝色的小球肩并肩地扛起1个红色的大球,当通电进行“电解”时,2个水分子同时分解,产生2个氧原子(红色的大球)和4个氢原子(蓝色的小球),然而2个红色的大球合二为一产生1个新的红球即为氧气分子,4个蓝色的小球两两合二为一产生2个新的蓝球即为2个氢气分子。如此一来,让学生对整个过程产生一目了然的感觉,并产生深刻的印象和浓厚的兴趣。

综上,兴趣是进行知识学习的最好老师,是对特定活动、事物或对象的积极的具有倾向性的心理趋势和情绪融合。广大高中化学教师只有不断加强深入研究,积极创设出更加丰富的教学情境,才能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激发他们对化学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参考文献】

[1]高良王.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形式和手段探析[J].教育教学研究,2014(2)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