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专业课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部分学校将教学评价简单地视为一种管理手段,通过教学评价评定教师的教学实绩与学生学业成绩
教学评价是推动物流管理专业专业课建设的有效手段,只有客观正视物流管理专业专业课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评价的一般原则,不断完善教学评价,才能真正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
物流管理专业专业课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部分学校将教学评价简单地视为一种管理手段,通过教学评价评定教师的教学实绩与学生学业成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关注学校教学评价指标,一味追求在教学绩效考核中取得较高积分,教学投入不足。这种利益定位使部分教师丧失了专业成长意识,工作缺乏事业心,自身教学专业素质得不到提升;部分学校还存在“轻教学、重理论”的现象,教师教学理论在教师教学评价中占据很大权重,导致部分教师盲目地追求数量,教师的理论水平与教学实际严重脱节;学生则根据学校的评价方式,一味地应付考试,一切学习活动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学生的思维与创造力得不到全面发展,导致部分学生毕业后适应不了岗位需求。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明确物流管理专业专业课教学评价的价值导向,明确教学评价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它最终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同时使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获得自身发展,收获事业成就感,并以此为动力,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努力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大多学校教学评价本质上还处于传统水平,评价手段简单,操作缺乏科学性。教师的评价大多停留在备课、作业布置与批改、教学实绩等方面,不能充分体现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要求,操作方法简单,评价主观化痕迹严重,量化程度不够;学生评价也主要围绕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出勤、文化考试等层面。尽管部分学校加强了对学生物流管理实践能力考查,但是形式化现象严重。教学评价主体也较为单一,教师评价主要是学校领导与教育主管部门,学生的评价结果基本来自于教师,因而不能得出客观的评价,迫切需要采取多元化评价方法。
职业教育具有自身的办学特色,因此教学评价也应当体现出“职业教育”特色。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毕业后直接走向工作岗位,它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目前职业教育教学评价过于重视学生文化素质,轻视学生的“职业技能”。教师层面重视文化课程教学,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学生大多是“高分低能”,以致走向岗位后出现顶不了岗位的情况。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突出物流管理专业专业课教学评价的“职业教育”特色。
物流管理专业专业课教学评价基本原则
教学评价是一种手段,最终是用来执行的。所以教学评价的相关理论必须要具有可操作性。它既要符合职业教育的一般规律,又要有助于实现评价的目的;既要具有理论的高度与深度,从宏观上指导教学评价实践,又要便于微观的具体实施。
教学评价应当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在一定时期内教学评价方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强调教学评价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教学评价是绝对稳定的,它还要有一定的发展性,我们要根据物流管理专业专业课教学自身特点与外部因素不断调整与完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物流管理专业专业课教学,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因此,教学评价无论如何实施,必须要紧紧扣住实效性原则,要有利于提升物流管理专业专业课教学效率,否则教学评价则是无效的。因此无论是教学评价方案的制定,还是教学评价具体实施都要遵循实效性原则。
教学评价最终是为了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物流管理人才。教学评价着力点在于“人”,在于激发教师教的主动性与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学评价要通过评价手段激发教师教学主动性,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因此教学评价必须要遵循激励性原则。
物流管理专业专业课教学评价
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是物流管理专业专业课教学评价体系中最重要的两个层面,下面着重从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两个层面来论述。
教师层面。 “高等教育质量的保证和提高,虽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毫无疑义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为关键的因素。”只有建立较为完善的教师评价体系,才能充分激发教师教学潜能,提升教学效率。概括来说,教师的评价体系构建应当着力于教师的管理能力、团队意识、教研能力、项目开发、服务能力等五个方面。
教师要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这样才能有效掌控课堂教学与组织实施教学;团队意识是发挥教师团体力量的保障,教师的教育教学、教学研究、项目开发等工作必须要依赖集体智慧,只有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才能有效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教研能力等;教研能力是教师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教研能力,才能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项目研发改变了传统教师撰写论文的考评方式,项目研发不仅体现出教师对物流管理专业课理论的理解深度,同时也能反映出一个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一个教师如果不能将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是难以进行项目研发的;服务能力不仅仅体现了教师服务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它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理念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率。教师树立服务意识既是构建新型教学课堂的需要,在自由学习状态下,学生的创造力最强,只有构建平等和谐的课堂,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是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需要。教师要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的一切工作要围绕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服务于学生的需要。教师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只有牢牢抓住以上几个方面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学生层面。“构建一套科学、准确、可操作、符合高职学生发展特点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到今天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职业生涯背景下,学生评价体系构建主要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在学生评价中,我们要继续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与专业理论等评价,这是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是学生评价中需要重点突出的评价内容,我们要改变传统“一专全能”的评价观,将学生首先打造成专业精品。对于学生专业技能评价,需要将之渗透在各项实践活动中,突出学生实践过程评价,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需要具体量化。
只有形成全面客观的教学评价,才能做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因此,我们要不断丰富教学评价方式,采取多元评价方式,确保全面客观地评价每一位教师、学生。
量化与定性结合。师生的教学活动既是相对稳定又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如果单单采取量化或一概而论的评价方式是不科学的,因此,要将量化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理性与人性相结合。在对师生进行教学评价时,一方面要严格对照制度方案进行客观评价,体现制度理性的一面。另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评价的主体是人,是鲜活的生命,评价要有利于激励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学评价要体现人性关怀, “人文关怀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它能更好地激励教学主体。
一、寓意于“行”,在“行”中施教
1. 结合社会实践,以事实对学生进行教育。将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开辟第二课堂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无私奉献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土建专业课教学中,为了确定社会需求对路的教育内容,我们组织学生参观、调查了我市新建和原有的一些规模宏大的建筑。调查中不仅了解了当地的资源、经济发展的形势和人才需求的情况,更目睹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建筑业迅猛发展的繁荣景象。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改善、居住条件变得更好,很多农民都住上了暖气楼。这些事实,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可爱的家乡,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激发学生振兴中华、报效祖国的情感,促使他们树立建设家乡、投身经济建设的雄心壮志。同时,学校利用自身资源,广泛与施工单位合作,广泛地给予学生实习和工作的机会。通过学校的德育与实习单位的实践性教育相结合,将学生培养成在理论、实践和道德等诸多方面均有所发展的优秀学生。
2 结合专业课的教学实践,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在专业课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对专业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对学生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如,教师在施工课教学中就如何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生产操作安全,明确提出劳动纪律观念、强调用材的节约观念。这既是对学生进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教育,使学生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从而加强传统美德教育。
二、寓意于“境”,在“境”中陶冶
在土建专业技术教育中,注重优化育人环境,是加强德育的一个重要措施。德育实践表明,青少年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青少年学生思想内部一系列矛盾的运动在一定条件下向着正确方向转化的过程。每个受教育者都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环境的好与劣,对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效果必然有很大影响。在新生入学初期,精心组织和开展以职业理想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定,使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和文明意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做文明守纪的学生。每学期组织的文艺晚会、专业竞赛、职业道德教育专题报告等活动,引导学生去感受专业的美、生活的美、人性的美,触发内心的感动,体验生活的美好。
职业高中学生的校园生活,大多数时间是在教室的课堂教学中度过的。所以,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将德育有机地渗透进来。如,介绍一下建筑的发展史,古今中外的一些宏伟建筑,开展行业史教育。建筑行业有着漫长、充满曲折的发展史。年轻一代对此不够了解,这是一个很大的缺憾。因而,要通过系统的回顾使人们了解过去,不仅要了解中国建筑行业的过去,还要了解世界建筑业的过去。中华民族的建筑行业涌现出一批杰出人物,他们技艺高超,为中国和世界建筑文明做出了杰出贡献,而且他们品格高尚,其乐业、敬业的道德风范为众人称颂。这些事迹要让青年一代了解、学习并效法。把课堂教学内容与唯物论、辩证法中的德育观点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在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中受到感染、熏陶。另外,在专业课的教育中,还要注重实践基地的选择。土建专业有“脏”、“累”、“难”三大特点,有些学生不想学,也不爱学,这就要向他们讲清本专业在祖国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帮助他们把个人理想、前途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并组织参观各个建筑公司的厂容、厂貌,领略那里领导、职工的精神风貌。同时,还要选择布局合理的实践基地,以工地老工人不怕脏、不怕累、吃苦耐劳的精神教育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以境育人,以情育人。
三、寓意于“管”,在“管”中求教
符合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学生认知规律。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交叉性强,知识体系更新快,专业课教学难度大。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符合人类认知过程中的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平衡”的认知过程。新任、新目标的提出打破了学生已有知识体系的“平衡”,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不断学习新知识,建立新的知识体系平衡。通过系列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任务”,培养学生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不断提升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任务驱动型教学以建构理论为基础,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究,而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组织者和指导者的作用,这种教学模式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理论性、交叉性较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会出现倦怠和畏难情绪,而任务驱动型教学法,要求教师将授课内容具体化为一个个实际的任务,学生在接到“任务”后,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解决问题的状态。通过查阅资料、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中,可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强化学生的体验感和成就感。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强调学生自主实践,亲自动手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堂中将相对抽象化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系列具体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的同时,必须亲自动手实践和验证新理论,这有助于提高对枯燥、复杂的专业课理论理解的深度,这种亲自经历形成的知识体系比直接被教师告知而获得的更具实际意义。此外,学生在亲历实践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会提升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意识,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也会获得成就感,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一个快乐学习的良性教学循环。
2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教学中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设计
2.1紧贴教学大纲进行任务设计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对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掌握达到相应标准要求。任务驱动型教学中任务的设计是关键,通过系统的“任务链”的设计,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层层深入,因此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教学中要紧扣教学大纲进行任务设计。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总任务、章节任务、课题任务等大小不同任务的设计,而且要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对任务的难度进行量化。只有紧贴教学大纲,紧扣培养目标,在任务设计中才能相互关联,具有统一的目标指向,而且每一任务都以前面的任务为基础或出发点,后面的任务依属于前面的任务,这样,每一课或每一教学单元的任务系列构成一列教学阶梯。
2.2结合学科新进展进行任务设计生物医学工程属新型交叉学科,学科知识更新快。这要求教师在对教材现有内容准确传授的同时,补充专业领域内新知识和新进展,并将这些新知识和新进展结合教学目标,转化成新的“任务”。与学科新进展紧密结合,可以避免“任务”内容设计陈旧,可以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通过查阅资料主动了解目前的学科进展和前沿,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科学意识。
2.3结合实际应用需求进行任务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以实际应用需求为例进行引导,是一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同样在任务驱动型教学中,将任务的设计与实际应用需求紧密结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种更为真实和现实的场景。通过任务设计创造出接近真实的场景,可以提升学生对任务的兴趣,而且也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好体现。例如,可以将教研室中的科研项目或医院中的一些现实需求,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指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这些“实际任务”中,解决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
3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对教师的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任务驱动型教学法中教师的角色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了使任务设计体现专业课程的系统性以及学科发展的前沿性,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提高教学水平,增强自己驾驭任务教学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注意不断补充新知识,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要提升自身的科研或应用实践水平。只有教师的素养提高了,才能使任务驱动型教学更加生动。任务设计要注重趣味性。任务驱动型教学法的目的是通过任务的驱动,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意识,所以在任务的设计中要紧贴大纲,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现有知识结构,尽量不要设计那些让学生有负重感的任务,任务设计的难度要以大部分学生能完成为原则。同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任务的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和多样化,首先是任务内容自身的趣味性,其次可以通过组织形式,如师生互动、分组比赛、一题多解等方式增加任务的趣味性。
任务设计要难易适宜。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进行任务设计时考虑所涉及知识点的难易度、连贯性。过于简单的任务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过于复杂的任务则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其次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基础和能力也有不同,所以在任务分配时可以考虑分组实施,最大程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尝试成功的体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具有知识连贯性和交叉性强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更需要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进行具体化和应用化分解,将每个分配给学生的“任务”变得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任务完成后要定期评价。评价和总结是提升和促进教学的关键,任务驱动型教学在学生完成任务后,要对每个“作品”进行评价。评价时侧重于实践过程和知识应用能力的点评,不需要太重视结果的表现形式。这样的评价和总结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提升分析问题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而言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也是一次激励的过程。如果缺少这一环节,任务驱动型教学就会变得有头无尾,学生在任务完成后就会降低积极性和驱动力。
4结语
一、学情分析
18级两个班的学生已经是旅游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专业积累上比高一新生要多。但是也有不少学生已经养成了不良学习习惯,比如缺乏兴趣和学习动力;在课堂上不积极参与,缺少主动发言的热情或根本不愿意发言;大部分学生学习上主观能动性不足,太过依赖老师;对书本知识不够重视,不能有效的利用课本,适时地回归课本;复习缺乏系统性、主动性。
19级两个班的学生是旅游专业一年级的学生,刚开始专业学习,学生学习热情较高,思维活跃,乐于实践,但是对相关知识的运用能力并不强。对专业的认识与学习比较依赖教师去引导。
二、与教材的处理
面对18级和19级的学情,在《服务礼仪》与《旅游文化》的教材处理上,我侧重课堂与实践、实际生活结合,尽量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学有所用。
三、教学过程的处理
1、提高课堂效益意识。有效的媒体手段有助于课堂容量、密度和速度的提高。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更能提高学生的参与面,能有效的吸引并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从而最终提高学习的听课效益;自己正好缺乏这方面的运用;其次,课堂效益还体现在如何设计教学。课堂设计要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有助于他们有效内化知识与信息,复习过程中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恰当地渗透中考的信息,拓宽教学内容。
2、及时有效获取学情反馈。有效地布置课前预习并进行课前回顾,课堂小结等环节的落实。制定激励性的旅游学习效果评价制度,对学生的听课、作业、笔记等方面进行跟踪,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复习情况,以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出针对性的调整。
3、注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切实抓好备课这一环节,即备课要精,练习要精,作业要精。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
4、强化分层次教学与辅导。通过分层次教学和辅导提升学生的成绩,从方法上,要抓住学生学习的薄弱点,区别不同情况,有针对性辅导。从策略上,加强学生实际问题的研究,做到缺什么、补什么,从对象上,要重点关注学科明显薄弱的学生,采用教师定学生、师生结对、辅导等有效形式,帮助学生成长。
四、总结不足方面与改进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因18级两个班的实际情况有差异,高职考和非高职考区别非常明显,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的侧重点不够清晰,课堂节奏把控也略欠缺。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需结合考纲、结合学情,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学情情况要有侧重的进行。而19级新生的旅游文化课我上的不够精彩,没有让课堂活起来,尽管我一直想让学生做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们,但目前的现状仍是比较依赖我的讲授。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动力主要源于兴趣,只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丰富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成绩。
首先,在学生入学之初,就进行必要的职业意识教育,培养学生兴趣,介绍农业的基础地位及其发展趋势,组织学生观看科教片,参观科技示范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并组织学生进行农村科技示范户经济效益的社会调查,通过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使学生深刻理解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对农村情况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卸下了学生思想上的一个沉重包袱,学农照样有奔头,产生了一种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和振兴本地农村经济的历史使命感。
其次,课上采用灵活多变教学方法紧紧吸引住学生。本来就很枯燥的农学理论专业课,如果只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厌倦,最终失去听众。因此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巧用比喻化解疑难。细胞膜的结构像花生糕:花生米像蛋白质分子,爆米花像磷脂分子,花生米以不同的深度覆盖、镶嵌或贯穿于其中。糖类和ATP比喻成家里的粮食和口袋里的现金。高温和低温对酶的影响比喻成人死了和睡着了。
(2)用科幻法展开联想的翅膀。如:光反应式ADP+PiATP若能科学利用意义更大。如果我们能制造模拟绿叶的绿色衣服穿在我们身上,通过特殊的导管把绿叶光合作用制造的ATP运到我们的体内,那么,我们一个月只需要吃几顿饭就足以维持我们身体生长的需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就让绿色衣服来尽情制造吧!非洲难民再也不必为粮食太少而发愁,人类从此再也没有粮食危机了!
(3)理论知识实际化。讲无氧呼吸时,可以引导学生从最真实的体会,最常见的例子出发:长跑后我们总感到腰酸背痛,为什么呢?因为长跑时氧气应不足,我们的体细胞会进行少量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组织里乳酸积累过多会使人腰酸背疼;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可进行乳酸发酵产生乳酸。适当的酸味正是我们所喜欢的,这就是泡菜比新鲜蔬菜保存时间长不易腐败、味美可口的原因;制酒时为什么要密封?因为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制酒时若密封不严,酒曲就会进行有氧呼吸降低酒精产量;如果酒曲不纯,混有乳酸菌,则制酒的同时产生乳酸,降低酒精质量。
(4)利用趣闻轶事引领主题。例如,在介绍“遗传”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美国的一位舞蹈女明星,拒绝了许多风流潇洒的公子哥们的追求,却写信向长相普通,不修边幅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求爱。她写道:“如果我们结婚,我相信我们的后代一定会像您那样的聪明,像我一样的漂亮。”请问:“如果他们结了婚,她能梦想成真,遂其心愿吗?”同学们议论纷纷,虽答不全,但对此都产生了浓厚兴趣。趁此时机,我再由浅入深,层层分析基因组合的特点和结果,同学们听来饶有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强调理论课的重要性
专业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技能,也是高考检验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同时也是强调理论的实用价值,理论一般是内在的,本质的,抽象的规律,其内涵较深,对职中学生而言,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指导实践。因而对理论课的讲解就要根据教学大纲,高考标准,针对农学专业技能的需要,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来把握深浅,讲法上尽可能做到深入浅出,灵活掌握,使学生容易接受。
三、专业实践是理论教学的延伸
专业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使通过理论教学获得的专业知识得以验证,增强感性认识,强化教学效果。同事又是检验理论教学效果的必要环节。通过实际观察与操作,学生可对自己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检测,找出不足,调动积极性。这样理论课的讲解始终要与实践结合起来。多方面多渠道地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田间实习,进行社会调查、参观学习,使学生学到最新知识,掌握最新信息,以弥补教材内容滞后的缺点。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去体会和增强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真正将理论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同时在动手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总之,唯有动手才能全面地检测到专业课的教学效果,才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一、对教材处理得失的反思
教材是老师撰写教案、设计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师生的一切教与学都是围绕教材展开。作为理解课程的一种重要形式,教材体现了编者的一种理解、一种诠释,但是教材设计的内容、编排的顺序结构、难易程度等是否符合课堂教学实际,是否符合现代学生心理接受方式,这些都尚需实践的检验;教师准确地理解、使用、评判教材的能力,已经成为现代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对教材中有关内容进行微调、增加、减少、替换、重组等处理,构成了对教材处理得与失反思的基本内容。
在长期的会计专业课教学中,我们学校曾多次更换《基础会计》的教材,在教育教学中我发现大多数版本的《基础会计》教材在账簿的登记一章中,都详细讲述了总账、明细账、日记账、三栏式账簿、多栏式账簿、数量金额式账簿等多种账簿的登记,如果这些账簿都一股脑地全部教给学生,学生就会因账簿种类繁多而犯迷糊,加之登记账簿的工作本身工作量就大,需费时较多,学生非常容易出现畏难情绪而放弃。针对这种情况,我决定只教学生做总账和日记账,剩下的账簿在其他会计专业课程中再要求学生做。学生在会计专业课程中摸爬滚打得久了,接触会计知识多了,积累了丰富的专业感性认识和经验,又掌握了总账和日记账的登记,再来做其他类型的账簿,可谓是轻车驾熟,小菜一碟,而且可以在《基础会计》教学中节省大量的时间来学习其他章节的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二、对教学细节的反思
细节决定成败。事实上教师在每一节课中都会有成功之处,也会有遗憾甚至败笔,这往往取决于教学细节的把握火候,如一节课的教学步骤如何规划,怎样开始、结束、过渡,提问设计如何做到既有铺垫又突出主要内容,多媒体手段如何有效有序地发挥其辅助功能,在某个教学片断中要运用什么样的手段与策略,等等,这些细枝末节在教学中悄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都是应该反思的重要内容。例如,在每节课教学开始,都会考虑如何引入新课的问题,会计专业课往往前后关联紧密,逻辑性较强,所以在引入新课环节,很多时候很多老师会注重从前后课之间的关联性和逻辑性入手来引入新课,缺少了趣味性,学生的上课情绪难以很快很好地调动起来,也给学生留下会计难学的印象,这也是困扰笔者并让笔者反思多年的教学难题。于是,笔者开始尝试从趣味性方面来设计新课引入。例如,在《无形资产的核算》一节的教学中,涉及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多种无形资产,其实在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大量商标,也非常清楚商标是某种产品区别于其它产品的一种标识,是不能随便仿冒的,笔者决定从大家都熟悉的商标入手,在互联网上找到了肯德基、麦当劳、雅芳、柯达等几种较为常见的商标标识图,利用多媒体将一幅幅的商标标识图及该商标的价值金额投影到大屏幕,询问学生认识哪些商标标识图。因为这些都是学生熟知的商标标识图,对学生来说没什么难度,不需要拥有会计专业知识就可以轻松地回答出来,所以学生的回答热情高涨,特别是平时会计学不好的学生更是争相回答,一扫平时的沉闷,学生的学习热情已经被点燃。此时,笔者抛出一个问题:请问谁知道哪个商标是去年价值最高的(答对者可以获得奖励)?学生跃跃欲试,最后在揭晓答案时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刚才大家看到的商标是不是会计学中的“无形资产”呢?这样,就非常自然地引入到新课。
三、对课堂预设与和课堂生成的反思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上课的过程就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教和学生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似乎就是完成预设的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教师期望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否则就努力引导学生,直至使其回答与预设答案取得一致;但是,课堂往往是不可预测的,我们身边的教育情境就像流淌不息的小河,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如果我们视而不见,任凭闪现在课堂上的智慧火花自生自灭,将精心设计的教案当成“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动着我们与学生围着它团团转,那么,课堂必然成为“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学生成为一种接受教师灌注知识的容器,知识技能目标可能容易达到,而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则很难实现。
关键词:专业课教学;辅助生产费用;代数分配法
会计专业的学生都知道,工业企业的生产车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基本生产车间,另一种是辅助生产车间。基本生产车间负责企业产品的生产,而辅助生产车间则是为基本生产车间、行政管理部门等提品或者是劳务。辅助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或者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费用构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辅助生产费用。将企业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各项辅助生产费用采用合理的方法分配给相关耗用部门,是企业准确计算主要产品或主要劳务成本的前提。
目前,企业若设有两个或者是两个以上辅助生产车间,其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代数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五种。
一、让学生了解五种分配方法
(1)直接分配法。直接分配法是将各个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收益产品、车间或者部门,而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的情况。分配率=某辅助生产车间费用总额/(该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总量-提供给其他辅助生产车间的劳务数量)。在这个分配率的基础上,根据受益原则,结合收益部门耗用的劳务数量直接计算出应分配的费用金额。
(2)交互分配法。交互分配法是将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收益产品、车间或部门之前,先将费用在相互提供劳务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交互分配率=某车间辅助生产费用总额/该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总量。相互提供劳务的辅助生产车间根据这个交互分配率先进行一次交互分配。交互分配后就可以求出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费用=辅助生产车间费用总额+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收益产品、车间或部门以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生产费用为基数求对外分配率,每个收益产品、车间或部门根据自身耗用的劳务数量,结合对外分配率进行对外分配。
(3)计划成本分析法。计划成本分析法是将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一律先按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分配给各收益产品、车间或者部门(包括辅助生产车间);然后再将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费用与按照几乎单位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之间的差额,进行追加分配,一般将这个差额计入管理费用。
(4)代数分配法。代数分配法是根据代数中解二元一次联立方程或三元一次联立方程的原理,计算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再将各收益产品、车间或部门(包括辅助生产车间)耗用劳务的数量乘以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5)顺序分配法。顺序分配法又叫作阶梯分配法。这种分配方法首先是将各辅助生产车间按收益大小顺序排列,收益小的部门先分配给各使用部门,一个部门分配完毕后,此后的部门不再向该部门分配费用,而将其费用分配给排列在其后的部门。
二、五种分配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辅助生产费用的五种分配方法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各有各的适用情形。把这五种分配方法进行横向比较的话,有以下不同的优缺点。
①直接分配法:适用情形――辅助生产车间相互之间提品或劳务较少或是价值相当。优点――方法简单,计算简便。缺点――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相互不分配费用,分配结果不准确,不利于成本控制。
②交互分配法:适用情形――辅助生产车间之间提品或劳务较多。优点――考虑了交互部门的交互劳务分配,分配结果准确性较高。缺点――需两次计算分配率,分配计算的工作量大。
③计划成本分配法:适用情形――计划单位成本接近劳务的实际单位成本。优点――省略分配率的计算,简化计算过程。缺点――计划单位成本不准确就会直接影响分配结果的准确性,带主观随意性。
④代数分配法:适用情形――会计电算化工作基础较好的企业采用。优点――分配结果最精确。缺点――当辅助生产车间较多时,未知数多,计算复杂。
⑤顺序分配法:适用情形――车间之间相互之间产品或劳务在金额上存在明显差异。优点――成本管理水准比直接分配法高,分配方法比较简单。缺点――排在前面的辅助生产车间不参与排在后面的辅助生产车间费用的分配,分配结果不准确。
三、优选方案
基于上述五种分配方法的优缺点比较分析,笔者倾向于选择“代数分配法”作为企业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其原因,从以下几点论述。
(1)有利于保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为企业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保证成本信息“准确性”,应是财会工作者放在第一位的奋斗目标。但是事实上,我们很多的财会工作者为了使自己的工作轻松简便,往往会以及时性作为自己工作粗放的借口。扭曲的、虚假的成本信息不仅没有任何价值,还容易误导我们的企业高层作出错误的经营决策,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在辅助生产费用的集中分配方法中,代数分配法是最准确的一种分配方法,采用代数分配法来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有利于保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为企业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2)目前大部分企业具备计算机应用技术及电算化技术支撑。随着全球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急速发展,企业的会计电算化水平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目前通过财政部评审的会计软件有40余种,加上各省财政部门认可并使用的,总计达200多种,已经出现了一系列实用、高效的会计软件。许多条件较好的企业已经可以直接利用会计软件使用“代数分配法”。就算是一些电算化水平较低的企业,自身使用的财会软件功能不支持“代数分配法”的计算,也都可以通过利用EXCEL软件等自行开发设计“代数分配法”的简易电算化程序。在目前会计数据处理电子化条件下,“代数分配法”计算复杂的缺点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既然我们已经有条件有能力去使用“代数分配法”,那我们就更应该积极使用这种最准确的分配方法。
(3)有助于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其会计软件操作能力。“代数分配法”是需要准确联立一次方程组并能准确求解。当辅助生产车间个数达到三个及三个以上求解过程就会显得更加复杂。这种情况的出现,看似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但是笔者认为正是这种方法与数学思想联系紧密,我们就更加应该多加使用。这样有助于我们的会计人员不断地去加强自身的数学知识,拓宽自身的知识面,而且笔者以为数学思想是一个会计专业学生应具有的专业品质。而且事实上这种方法的使用我们是在一些会计软件中进行的,这就有助于鞭策会计专业学生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及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技能。
四、应注意的问题
笔者通过对上述几种分配方法的优缺点的比较及可行性分析,得出采用代数分配法来对辅助生产费用进行分配是最佳的方法。那是不是说其他分配方法就一无是处、什么情况下都不能使用呢?这种认识片面的。企业在选择分配方法时还是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比如:如果企业本身只有一个辅助生产部门对外提供服务,那我们只需要选择直接分配法就可以准确方便地把辅助生产费用分配下去。又比如:有些企业本身规模较大,单是基本生产车间内部就设有辅助生产部门。这时其基本生产车间内部就要涉及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这时,我们就可以选择“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等辅助方法。
通过以上的教学,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际能力会得到提高,专业水平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杨点晶.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方法的比较与优选[J].财会月刊,2011(11).
关键词:中职学校;市场营销;教学模式
一、中职市场营销专业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来看,中职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师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教师不具备专业教学能力,很多教师兼任其他课的代课老师,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对市场营销专业没有正确的认识,未抓住教学重点。由于市场营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部分教师没有合理分配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时间,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不利于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此外,还有部分教师虽然考取了教师资格证,但是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为学生提供实践方面的指导。
(二)理论教学未结合实际需求
目前来看,部分教师仍使用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只注重基础知识教学,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本质,不能为社会提供实用性的人才,增大了社会需求与中职学校人才输出的矛盾。此外,部分中职学校不具备实践教学条件,缺乏硬件设备,如在市场营销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缺乏计算机设备,网络课程不能正常开展。
(三)缺乏实践场所
目前来看,虽然中职学校将实践教学作为教学重点,但是缺乏实践场所,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学习在实践课程这方面的资金投入比较少,不能支持相关工作的开展。此外,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比较落后,未将实践教学作为重点内容,过于夸大了理论教学的重要性,导致教学成为纸上谈兵,缺乏实践检验。
(四)考核模式单一
目前来看,针对中职市场营销学生的考核模式为试卷测试,这种单一的考核模式助长了学生的应试心理,导致学生死记硬背专业知识,未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理解这些知识,不利于提高教学有效性。此外,市场营销课程缺乏专题活动,不能根据学生的特长以及弱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二、中职市场营销专业课教学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
(一)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针对市场营销课程教师专业能力参差不齐的现状,中职学校应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培养一支专业的教师团队。首先,要对教师进行考核,分理论知识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两个部分,教师针对考核结果选择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其次,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学习,了解更多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积累更多的专业教学经验,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最后,中职学校要加强校企联合,让更多优秀的企业家走进学校,给代课老师做专业的知识讲解,通过举行讲座的形式交流专业问题,不断强化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理论教学要与实践相符合
首先,教师要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重新审视市场营销课程的重要性,注重实践教学。教师要明确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目的,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调整教学计划,注重学生的技能培训,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专业角度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行业岗位准则严格要求学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教师要合理规划教学内容,注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索专业知识,拓宽研究领域。最后,教师要保证教学环境的透明性,要做到一视同仁,给予学生基本的尊重。
(三)加大实践课程的投资
中职学校要加大实践课程的投资,建立专门的实训基地,增加计算机以及其他硬件设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其次,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带领学生参观企业,了解企业的运营模式,在实践场所中总结更多的专业知识,丰富实践经验。
(四)优化考核模式
学校要进一步优化考核模式,采取多形式考核,如口试、卷面测试或者课堂随机抽查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师还要丰富授课模式,采用比赛制,设置不同的专题活动,让学生在网上查阅与课程相关的剧本进行排演,采取组间竞赛的模式,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常规电子仪器 电路仿真 测前模拟 测后模拟
专业课是专业技术院校的核心课程,加强专业课的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提高专业课的教学质量是专业技术院校建设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
1、正确引导学员对专业课学习的认识
对本专业课的学习,由于经历和认识上的差异,也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漫不经心,重视不够;另一种是凭兴趣学习,带有盲目性。分析原因:学员对本专业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缺乏认识,直接影响了学员学习专业课的自觉性。我们认识到,教员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还应教育学员树立献身国家建设的思想,明确专业课学习的目的和针对性。因而,在授课期间,我们根据在实际工作的体验,客观地介绍工作单位的情况,解除他们对未来参加工作后的陌生感和担心,同时也避免那种盲目憧憬、一切理想化的想法。同时,我们还邀返校搞协作或进修的毕业班学员和他们接触、交流。当这些分配学员谈到社会急需专业人才,并感到自己在校所学知识干工作力不从心的体会时,对他们总是不小的震动。这种现身说法的交流,产生一种直接的教育效果。有几个学员在与毕业班的“老大哥”交流后发出感慨:我们选择了这个专业,注定要从事这个行业,如果专业课学不好,工作时咋办?其实这种感慨是一种压力,也是动力,是未出校门的大学生队社会现代化建设的责任和义务的承担。
另外,凭兴趣学习专业课也是一种认识误区,以“常规电子仪器仪表”课程为例:有些学员认为常规电子仪器不是高、精、尖的现代电子设备,不愿学;另一种则认为常规电子仪器易学、实用,偏爱这门课程。前一种倾向影响学习积极性,后一种倾向导致学习不深入,总之,都将直接影响专业课的教学效果。因而,我们结合技术工作体会,讲清常规电子仪器和现代电子设备对现代化建设的作用,摆正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关系,调动学员的学习自觉性,提高专业课教学效果,培养实用的合格专业技术人才。
2、课堂原理教学辅以电路仿真分析,增强教学效果
“常规电子仪器仪表”是本专业课时最多的本科重点评估课程。各种仪器原理,包括大学期间所学过的电路知识的全部内容,如微波、通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微电脑技术等。并且,常规电子仪器种类繁多,功能不同,原理各异,涉及的专业基础面广。这些对于没有接触过仪器的地方学员来说,都是全新的概念。因而对于所讲到的每一种仪器,除了讲清本仪器的用途、功能、性能指标、原理框图外,对电路的原理分析,采用庖丁解牛的方法,把整机电路分解为单元电路或典型的仪表电路进行详解,同时引进电路仿真软件PSPICE进行电路特性的模拟分析和测试,如直流工作点分析、时域分析、频域分析、数据域分析、器件特性的模拟分析等,并把分析结果和显示波形与对应的仪器检测结果联系讲解,既讲清了电路原理,又介绍了各种常规和专用电子仪器的功能、用途。这种方法,使一些过去似懂非懂的、抽象的理性概念上升为直观的、概念清晰的专业理论。电路仿真技术的引入,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激发了学员对于新知识探索的浓厚兴趣。许多学员通过学用仿真软件,复习、巩固了所学的电路知识,同时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领域。
3、电路仿真技术用于故障检修实习全过程,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故障检修实习是“常规电子仪器仪表”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员动手能力和工作后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学员有多参与实习的要求,教员从技术和方法上勤于指导。在故障检修实习过程中,除传统的检修方法、步骤外,要求学员用已掌握的仿真技术进行故障模拟。在动手排查故障前,用计算机进行电路特性的模拟分析,改变相关的元件参数,记录对应的电路特性,在理论指导下检修实习,减少故障定位的盲目性,即测前模拟法;或者根据检修过程中出现的故障现象,模拟电路中相关元件参数的变化情况,使之出现类似的故障现象,实现准确定位和快速排查故障,提高故障仪器的可维修度和修复率,即测后模拟法。我们把这种现代故障检修技术很自然地应用于仪器检修实习过程中,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论联系实际,在理论指导下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通过在多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应用,证明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