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平行四边形面积教案范文

平行四边形面积教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平行四边形面积教案

第1篇:平行四边形面积教案范文

听过潘小明的课的同行都有这样的感受:用“真”和“深”可以高度概括其课堂特色。这样的课堂,到底蕴藏着什么玄机呢?让我们一起走近上海名师、名校长潘小明,走进他的数学课堂。

课堂上,学生的一举一动,一个表情,一声叹息,都逃不过潘小明的眼睛。

一次,潘小明给学生上《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一开始上课,他就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印有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纸,让学生想办法求纸上这个没有注明尺寸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如此开放的教学方法,如此大胆的教学设计,令在场的每一位听课教师都捏了一把汗:要是教学中出现什么问题,该怎么办?老师们仿佛看见了学生茫然、探究夭折、教程断裂的“悲惨”场景。

明确任务后,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地进行探究。8分钟后,学生们展示出自己的答案:①(7+5)×2=24(平方厘米);②7×5=35(平方厘米);③7×4=28(平方厘米)。

“怎么有这么多的答案,你们说说?”在潘老师的课上,学生是主体。很快,学生们通过讨论(生生互动)排除了做法①,而对做法②、③却久久争执不下。

这时,潘老师让采取这两种不同做法的同学大胆求证。采取做法③的学生展示了剪拼法来求证自己的做法;而采取做法②的学生认为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可以把它拉成一个长方形,这样,平行四边形的两条相邻的边就变成了长方形的长和宽。这时,很多学生领悟过来了,原来采取做法②的学生认为把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只是形状改变,而面积没有改变(其实面积变大了)。

之后,潘老师利用课件演示了平行四边形“底不变,高改变”引起的面积改变。学生们终于明白了,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同底和高有关!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计算公式,更重要的是化归了数学思想方法,特别是对割补转化、实行化归有了深切体悟。

“教师只有在教学前十分清楚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尚未获得哪些学习经验,才能开始新知识的传授;只有清楚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锚桩’(即起点)在哪里,才能使满载新知识的航船停靠。”这是潘小明在多年教学中的体会。他也因此形成了自己的课堂特色:每一次提问,出发点都是学生。

上海市名师研究所的教学专家们在听了潘老师的课后,颇有感慨地说:“潘老师上课,其最大特点在于,不是从教案上起,而是从学生上起,整个教学过程是围绕学生的问题展开的。”

第2篇:平行四边形面积教案范文

一、要继承传统教学中的许多备课“经典”

如明确教学目的;把握一节课中的重点、难点;安排课堂教学流程、制定严谨的教学结构;课堂练习设计以及教师对学生真诚的关爱等内容,在现在乃至将来,仍值得教师进行进一步的认识、理解。

二、要改进教师备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分析学生流于形式。考虑了学生“应该的状态”,而忽视了他们“现实的状态”。

(1)以教师的水平看学生,结果把学生看高了,课堂上学生“跳了又跳,还是摘不到果子”;学习新知识前把学生看成一张白纸,忽视了他们的生活经验,这又把学生看低了,课堂上学生“根本用不着跳,便摘到了果子”,从而不利于他们的发展。

(2)把学生看作是永恒不变的教育对象,忽视了地区的差异、城乡的差异、不同学校的差异、同一学校不同班的差异。

2.处理教材未能很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大多只限于补充、调整一些习题,而很少更改例题;把着眼点放在理顺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上,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忽视了他们的学习心理。

3.制定目标时过分重视认知性目标,而忽视了发展性目标,即使有所涉及,也只是“走过场”,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

4.设计教学过程时忽视了其生成性。把错综复杂、动态的教学过程以“剧本”的形式加以具体描述,所形成的教案是“直线型”的,对教学重点或难点可能发生的“教学资源”没有充分应对,一旦遇上便“置之不理”或“束手无策”。

5.撰写教案模式化。一些教师认为,一节课必须要有“旧知铺垫―学习新知―巩固练习―全课小结―布置作业”这几个环节,但笔者认为,有些课不需要“铺垫”,有些课则不一定要进行“巩固练习”,一切都应从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需要出发。

三、要执行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策略

1.客观分析教材,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人教版第九册“一般应用题”: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应做多少套?根据对四年级和五年级两班学生的调查发现,不需任何提示,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例题。基于这个事实,假如我们将教学目标定在学生会做上,就太肤浅了。实际上,编者的意图是以例题为信息载体,以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培养解应用题的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意识、能力,要有自觉验算的意识,并努力掌握验算方法。只有经过这些方法的训练,才能为进一步探究复杂的应用题做好知识、能力、方法上的准备。

2.运用“原创思维”,筛选学习资源,推动教学进程。当学生面临问题时,首先有一段含有价值判断的“似真推理”,窥测方向,然后才是带有一定逻辑意义的行动,并用可以言传的方式表现出来。我们把学生面临问题时最初的思考方向称为“原创思维”,它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学习资源,现以《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一课的教学为例,加以说明。

(1)在格点图上出示平行四边形,创设问题情境:凭你现有的经验,你觉得怎样才能求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经过最初的价值判断后,引发了丰富的“原创思维”: ①受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迁移,认为“邻边×邻边”;②经验比较丰富或通过其它渠道得到信息,认为“底×高”;③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后再来求面积;④可以用小方格来摆出它的面积;⑤其它方法。

(2)教师根据课堂上出现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安排好桌位,提供给学生探究的材料,并提出探究的要求。)

对第一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提供三个平行四边形,相邻的两条边一样长,但面积明显不同。(每生一份)

要求:根据你的猜想,请算一算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对第二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提供若干个平行四边形,要求证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的道理何在?

对第三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同样也提供若干个平行四边形,要求:请想办法求出手中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对第四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提供(1)、(2)、(3)号三个平行四边形,其中,(1)号:底4厘米,高1厘米;(2)号:底4厘米,高2厘米;(3)号:底5厘米,高3厘米。

要求:用面积单位为一平方厘米的小方块尝试摆出这三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师在各组独立探究的过程中,巡视指导,及时调控。同时,允许学习快的小组参与其他小组的活动,或指导、或质疑。这样,不同的想法在课堂上产生了碰撞,并开始逐渐融合。最后,各小组进行学习情况汇报,师组织辨析,并引发争论……

经过思考,同学们发现:虽然“出发点”不同,但最终都聚焦为一点,即运用“化归”的数学思想,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并利用长方形面积计算、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教师关注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得,最重要的是以学生借助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为“载体”,拓展学习内容,改变学习方式,尊重学生人格,并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3.学习提高,刻苦锤炼“隐性”基本功。一直以来,人们都把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有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作为一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但随着教育形势的不断发展以及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教育基本功含义的理解又有了扩展,其中包括了教学中动态生成的调控能力、对学生的语言评价能力、对课堂环境的营造能力,等等。如果把前者称为显性基本功,那后者则可以称为隐性的基本功。随着新课程的不断实施,后者逐渐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面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教师的隐性基本功主要表现为: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中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管束者”,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出的各种信息资源的“重建者”。教师在面对各种资源时,要学会筛选,以去掉无用的信息,并利用、重组有用的信息,从而推动教学进程。

4.智慧引领,使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加适应学生主体的要求。常有学生感叹:“老师在课堂上只给我们压力,不给我们魅力。如果老师的课堂教学充满魅力,我们何尝不愿意好好听呢?”是呀!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多的是压力、是纪律的约束、是制度的约束、是规矩的约束、是习惯势力的约束,缺少的就是魅力:缺少思想的魅力(只有编者的、作者的、参考书的思想);缺少文化的魅力(课堂上无文化魅力的语言,无诗一般的语言,少一份人文气息);缺少情感的魅力(“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仍然是情。“亲其师而信其道”亲其师而乐其课也);缺少艺术的魅力(停留在技术的层面,如何导入新课、如何提问、如何评价学生、如何板书、如何布置作业等都已成为了一套固定模式,千人一面,连表扬学生的方式都一样);缺少个性的魅力(本来人如其面,千姿百态各不相同,犹如白花园中的花朵:牡丹雍容华贵,芍药娇嫩鲜艳,月季月月吐新,迎春花小而灿烂。可是我们的课堂神州960万平方公里竟然惊人的相似。)因此,我们希望严谨的教师创造出严谨的课堂,豪放的教师创造出豪放的课堂,灵秀的教师创造出灵秀的课堂,幽默的老师创造出幽默的课堂。

四、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且行且思

第3篇:平行四边形面积教案范文

一、重视阅读理解训练,提高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

此类试题首先提供一定的材料,或介绍一个概念,或给出一种解法等,让学生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获得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加以运用去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通过这类问题的训练,可以强化学生认识新知,让学生通过类比、联想,去分析转化、探索归纳等。

例1 (2013年山东菏泽中考题)我们规定:将一个平面图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的直线叫做该平面图形的“面线”。“面线”被这个平面图形截得的线段叫做该图形的“面径”(例如圆的直径就是它的“面径”)。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则它的“面径”长可以是__________(写出1个即可)。

本题侧重于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通过对新概念的理解,知道问题的关键点是“等分面积”。从分析图形,我们会发现符合条件的“面径”不止一条。为了解题方便,联系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不难发现以下两种比较简单的解题思路:一是利用等边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将其面积二等分;二是利用平行线构造相似三角形,利用相似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可以将面积问题转化为边长之间的关系。

二、重视图形变换操作,开拓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师教学时应精心设计教案,要从简单的操作情形出发,认真比较、发现规律。通过联想、类比进行的简单应用,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辨证观点,彰显了在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二者相辅相成。

例2 (2013年青海西宁中考题)在折纸这种传统手工艺术中,蕴含着许多数学思想,我们可以通过折纸得到一些特殊图形。把一张正方形纸片按照图①~④的过程折叠后展开。(1)猜想四边形ABCD是什么四边形;(2)请证明你所得到的数学猜想。

本题是一道操作探究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平行四边形、菱形的判定。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学生易猜想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或菱形,再启发先怎样去判断你们的猜想,学生会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定义证出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然后根据一组邻边相等证出该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解决与图形的折叠有关的问题时,一般需要关注折叠中的对应角或对应边之间的相等关系,并利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

三、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提高学生的辨证能力

教师应当改变那种害怕浪费课堂时间,片面追求提高学生方法运用能力的做法,应当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动态知识生成过程认知的教学环节,把知识的形成过程、方法的探索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公式定理的归纳过程等充分暴露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动态知识生成过程成为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从而提高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例3 (2013年内蒙古赤峰中考题)如图,在RtABC中,∠B= 90°,AC=60cm,∠A=60°,点D从点C出发沿CA方向以4cm/秒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点E从点A出发沿AB方向以2cm/秒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D,E运动的时间是t秒(0

第4篇:平行四边形面积教案范文

[论文摘要]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不能正确认识、合理制定和有效落实三维教学目标,致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环节或内容意识,教学行为存在盲目性与随意性,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发展因此,正确认识、合理制定和有效落实三维目标是引领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许多新课改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特别是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的要求,广大教师已经耳熟能详了,目前,大多数老师对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的设置,从备课簿上看都能够较好地体现出来(也许应归功于教师用书和参考教案的引领),但具体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却不尽如人意,有两个问题非常突出:一是对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实质缺乏正确的理解,有的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解和曲解;二是出现了走两个极端的两个教师群体,年轻教师只关注新课程理念、新教学方法、新教学形式,忽视了优秀传统教学理论和方法的继承;老教师则一时很难适应并接受新的教育教学思想与理念,认为新课标要求下的课堂教学“太虚”,结果还是死守着旧有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进入活生生的课堂,而所有的问题集中表现在教师缺乏目标意识和对新课标要求下的三维目标存在片面或错误的理解与认识。

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是新课程的灵魂基于对新课改和对当前课堂教学现状的认识与思考,笔者认为:用三维教学目标引领数学课堂教学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切入口。

一、静下来倾听,正确认识三维目标的正确含义

许多数学教师对新教材的使用有不同程度的误解与排斥,很大的原因在于他们还用原有的纯知识本位的标准去衡量新教材与课堂教学,以致产生了诸如“量太大,知识不够扎实”“太灵活,学生反应不过来”“知识呈螺旋式上升,每次教学新知的度很难把握”等困惑,而不明白三维目标的真正含义是既要重视知识、能力,又要重视过程、方法,同时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要关注每一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而许多数学教师淡化甚至没有这一目标意识,从新课程理念的考察中,就会发现存在着不少问题:

其一,草率盲目,兴之所至,不假思索,或照教参一抄了之,或仅凭感觉随意而定,缺乏合理性、系统性与渐进性。

其二,大而空,笼统模糊,对学生学习缺乏明确的指导,许多教学目标里充满了“学习”“认识”“理解”“体会”“培养”等要求,这些要求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达到或不能达到,其中每一个要求要经过哪几个阶段或层次,都很难操作、观察和测定。

其三,停留在认知层面,不能将学生智慧、情感、意志上的发展和成长放在重要地位,传统教学目标大都是一个个肤浅的、答案明显的、没有思考价值的知识性问题,这是造成封闭、机械、僵化的教学的主要原因。

鉴于此,笔者曾收集了一些身边的案例和问题就三维教学目标的认识与制定组织数学教师进行学习与讨论,之后,一位数学教师深有感触地写下了自己的感受:

当了这么多年的数学教师,还真没想到教学目标还有这么大的文章可做,以前我走进课堂从来没有想过教学目标有没有问题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想着自己要教什么内容或按怎样的步骤去教,根本没考虑到我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怪不得有时候我的课堂那么散乱,原来我连自己要干什么或学生要发展什么都不知道,看来我得先要有目标意识。而不仅仅是环节意识,此外,三维目标是根据学生作为人的发展需要而制定的,所以我首先要真正把学生当人看……

身边的案例、身边的事实让老师们理解了三维目标以及认识到三维目标的重要性,也让老师们深刻地知道三维目标就在自己的课堂,就在自己的身边。

二、动起来实践,在课堂中体验三维目标带来的惊喜

新课程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我们的老师经过新课程的各种培训,已经基本解决了关于新课程认识层面的问题,但把认识转化为行动还需要解决实践层面的问题,尤其是课堂教学,许多教师虽然面对新课程能说出很多观点,但是在实施新课程的时候仍感到困惑或不知所措,突出表现在课堂教学目标意识的缺失或淡薄,笔者曾组织数学老师就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落实进行“滚雪球”式的校本研修活动,发现以教学目标为切人口引领课堂教学实践是课改的关键。

1.带着目标走进课堂

以一位教师上五(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为例,

第一次设计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解题方法的多样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不难看出,这位老师已经认识到新课程倡导的目标具有三维性,能按照三维来设计,但对照课堂教学,第一次教学时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1)按部就班地教学设计,没能适时把握生成的课堂资源,没有明显的增量。

(2)没有遵循学生动手操作的特点进行教学,准备的材料过于单一,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3)机械化地追寻转化方法多样化,缺少学生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的参与,也浪费了时间。

(4)缺少评价意识,没能真正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学习现状。

显然,出现以上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位老师只有环节意识而没有目标意识,一切的教学都是在走教案,都在“意料之中”,而且从制定的形式上可以反映出她将目标的三维性机械地割裂开来,情感目标的失落直接导致了其他目标的落空,经过大家的讨论与教后反思,这位老师重新调整并进一步明确了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操作,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操作,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带着修改过的教学目标进行第二次教学后,很好地解决了第一次出现的问题,正如这位老师在第一次教后反思中所描述的:“……教学的盲目性与随意性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我没有树立真正的目标意识,教学目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二次的反思后,这位老师再一次调整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操作,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操作,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第三次走进课堂,这一次她已经轻车熟路了:

(1)猜一猜,如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剪一剪,拼一拼,让学生通过剪、移、拼等操作活动,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同时明确“沿高剪”的必要性、重要性。

(3)分析比较,推导公式,比较、分析剪拼前后“底”“高…‘面积”的变化,让学生感悟平移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4)巩同应用,发展能力,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感受、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

这一教学过程诠释了《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这一和谐统一的整体目标理念,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有效,而且达到了高效。

2.带着目标观察课堂

假如说,目标意识让教学实施者有了一步步感受“三维”的生命力,那么目标意识也让听课者走近“三维目标”这个课改的灵魂。

笔者第一次组织学校的数学老师来听试教课就是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对照教学目标观察课堂,有的关注知识教学的落实,有的专看学生的操作和合作能力,也有的专门留意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大家坐下来讨论问题并寻找解决办法时,不再像以前那样不知从何说起或无话可说了,而是针对各自关注的方面阐述观点提出建议,下面是一位数学老师三听《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针对情感目标落实的三次思考:

第一次:……我觉得学生合作的不够,同时练习的时候与生活的联系没有体现,所以要提倡多合作,以加深学生对公式推导的理解……

许多数学老师有同感,也都提议说要合作,但从其观点中可看出,老师们只凭感觉,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停留在对教学方法的机械运用,还是属于经验层面。

第二次:能够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体会转化后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并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公式的应用,较好地达成了情感目标。

显然,经过第一次试教后的讨论与交流,这位老师能够有意识地运用教学理念评价课堂,而且意识到了教学目标具有三维性的特点,经验层面的观点开始向理论层而的理念提升。

第三次:能够体现数学的思维能力,在猜想中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在验证中,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再比较,引导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操作中培养他们合作的精神,同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如果在运用公式解决问题时,能有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练习,会更好地体现情感目标。

这次的思考比起上两次的观点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可想而知,这位老师的思考和执教老师的反思是同步的,她已经有意识地转向思考型的专业学习了,这个评价的背后有她对课标的理解,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解读,对课堂学生生命发展的关注。

3.带着目标自主实践

有了倾听、观察、思考、交流带来感悟的喜悦后,许多数学老师开始关注自己的课堂,他们跃跃欲试,于是,在自己的课堂里,老师们感受到了实践与尝试带给他们的惊喜:

“我们班的学生知道如何和别人合作了!”“我觉得数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我发现评价语的作用很大,能够让孩子知道我们在关注他,欣赏他,帮助他………‘这堂课我的心情很好,孩子们怎么那么可爱呀!”……

三维目标的灵魂在于它对生命发展的关注,老师们开始关注到生命发展了。

三、沉下来思考,走“三维目标教学案例研究”式发展之路

“一个精彩的案例不亚于一项教学理论的研究,而且只有教师自己才最适合于这项研究……”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最终要通过一次次的反思和教学实践来落实,于是,基于落实三维目标的案例研究便应运而生。

1.对照三维目标精读经典案例,寻找教学研究的切入口与方式

许多教师仍错误地认为案例只有那些具有高深理论知识的学者才做,因此,引导教师精读那些来自名师课堂的典型的又能引起老师共鸣的经典数学案例,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找到数学教学研究的切入口和研究方式。

2.对照三维目标反思自我教学行为,变日常反思为专题案例研究

第5篇:平行四边形面积教案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班班通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9-0242-02

一、“班班通”给现代教学带来的改变

(一)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主要依靠粉笔、黑板和教具结合自己的语言讲解来实施教学,对于一些较为复杂和抽象的数学问题来说,不是十分奏效,而且无法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学习气氛低迷,教学效率不高。而在网络环境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得到了革新,教师可借助网络上现成的课件、教案、图像视频等资源来丰富数学课堂,通过交互式白板来吸引学生的探知兴趣,优化自己的教学过程。

(二)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有了互联网,学生可以通过搜集引擎自主查询到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学习具有了很强的自主性,尤其是在前置预习的阶段,可按照教师出示的学习目标或导学案,带着问题进行自主预习,即“独学”。而在正式学习阶段,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成员间的“独学”所得,针对一些共性问题进行探究讨论,即“群学”。不管是“独学”还是“群学”,都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表现,这与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模式是全然不同的。每个学生在完成了各自的学习任务后与小组成员共同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体验到了自学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心,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有效的发挥,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三)改变了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

基于网络的多媒体设备,教师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学生的学习也变得更加灵活有效,因而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权威和主导,而摇身一变以一个指导者和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进行知识的探究和思想的交流,不光要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和情感发展。在“班班通”的环境下,学生成为了知识建构者,正式成为了教学的主体,不仅拓宽了视野,也培养了能力。

二、“班班通”在教学中运用的优点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互联网的强大搜索功能和多媒体设备的完美整合使得我们的课件兼具智能化和互动性,显示屏上的幻灯片、flas、音频等将陌生的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极大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而在回答课堂问题时,学生也能从显示屏上的画面得到启示,使回答的准确率得到提高,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所以更踊跃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课堂气氛自然就活跃了起来,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提升教师教学热情

“班班通”的数字化教学模式把教师从粉笔加黑板的单调教学形式下解放了出来,“班班通”不仅能帮助教师设置教学情境、立体呈现知识,还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交流讨论提供依据,这使得教师获得了更多的时间去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提升课堂效益的前提下实现了双赢。而从另一个层面上而言,“班班通”的教学环境改变了教师才能帮学生获得对知识内容的高水平理解的状况,如今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表达自己的机会增多了,在获得知识的同时综合素质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所以学生的这种提高无疑也感染了教师的教学热情,让教师更加积极地备课,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三、利用“班班通”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数学是基础学科,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举足轻重。我们数学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还要培养他们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所以在新的教学形势之下,数学教师要善于利用“班班通”的诸多优势,为学生们营造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中的很多概念和公式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十分抽象和复杂的,学起来难免有些枯燥,因而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但是“兴趣是引导孩子学习的第一动力”,教师不得放弃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引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数学教师解决了这一难题。我们可以通过声音、图形、动画等的插入,突破教材和空间的限制,直接形象地再现客观事物,吸引学生的目光,使他们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例如,在引入图形的周长时,教师使用课件再现了运动会上田径运动员跑完800米的过程,用闪光的红线把整条赛道围住,让学生不得不注意到运动场的“周长”,从而开始琢磨教师这样做的用意,不知不觉就把心思转移到了对“周长”的探知上来。又如,在《统计与概率》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同样可在导入阶段设计一个转盘抽奖活动,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显示屏上出现一个电子转盘,被平均分成了五份,每一份的颜色各不相同,转盘不断沿着顺时针在转动,学生随机喊“停”。当转盘完全静止时,若指针停留在红色的区域内,学生就可得到一颗糖果,否则没有奖励。在玩了几轮之后,教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想不想多得糖果?”“想!”“那么我们把这个转盘改一下,该怎么改呢?”有学生提议将整个转盘都涂成红色,并得到了一致的赞成。教师再问起这样做的原因,学生只说指针可一直停留在红色区域,却说不到其本质,直到预习过的学生说“概率变大了”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教师顺势便可成功引入“概率”的概念,在学生情趣高涨之时学习新知识,使事半功倍。

(二)充实内容,启迪学生数学思维

“班班通”通过声情并茂的图片、声音、动画等手段赋予了课堂教学内容无限的活力和表现力,让学生享受到了数学审美的乐趣。同时“班班通”还具有扩展教材知识外延、扩充课堂容量的作用,来帮助学生获得数学思维的启迪。例如,在认识三角形的时候,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分析判断,学生已经能够按角度的大小把三角形分成三类了,而为了让他们更加牢固地掌握并灵活运用知识,教师接下来可利用“班班通”中的希沃软件开展“猜猜看”的课堂活动。具体过程如下:首先出示一个直角三角形,但只露出直角,把其他两个角都遮住,让学生判断出是什么三角形。接着又如法炮制,只露出钝角三角形的钝角,学生也能很快就准确地分辨出是钝角三角形。但是轮到锐角三角形时,仍然还是用屏幕遮住两个角,只露出一个锐角,学生的说法就开始不一样了,有的一口笃定是锐角三角形,有的则不敢确定。这时候教师就要出言引导:“如果要确定这个三角形是不是锐角三角形,我们还需要知道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还得再知道一个角的角度是多少!”“为什么呢?”“也许藏起了一个直角,可能是直角三角形”;“也许藏起了一个钝角,是钝角三角形”……这时学生们的精神非常振奋,思维也在互相激发中得到了启迪,“要弄清一个三角形是不是锐角三角形,至少要知道它的两个角是否都是锐角”,并把“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这一性质牢牢记在了脑海中。

(三)灵活转化,有效突破重点难点

就算一个专业知识过硬又善于表达的数学教师,在面对一些抽象的知识内容时,也难以轻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这些抽象的知识又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学生务必理解掌握。而“班班通”的优质资源整合功能,能够轻松实现静态到动态的转化、平面到立体的转化,帮助教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例如,在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关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问题,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猜测,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探究,然后把自己的想法提出来。如果学生中有想到正确推导方式的,教师就可通过“班班通”把学生的描述再现一次,如果学生中没有人想到哪怕一种推导方法的,教师就把事先准备好的割补视频播放一遍: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一个三角形,把这个三角形平移到平行四边形的右边,使其拼成一个长方形,此时用红线突出长方形的长就是原平行四边形的底,宽就是原平行四边形的高,自然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底X高。“班班通”就是这样利用了“转化”的思想方法成功突破重难点的,让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固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巧设练习,逐层提高学有所用

小学生的心理稳定性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所以教师只有不断改变课堂练习的形式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保证做题效率。“班班通”的引入为高效练习搭建了良好平台,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容量大、花样多的课堂练习,在增强练习趣味性的同时及时做到反馈和矫正。仍然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例,在学生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后,可采用“闯关”的形式进行巩固练习(只有完成了上一关卡才能进入下一关卡),循序渐进、逐层提高。

第一关:口算题。让学生利用公式准确地计算出所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考察学生对公式的熟练程度和口算水平。

第二关:变式题。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72平方厘米,底和高都为整数,求底和高分别是多少。主要是考查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创新思维,以及计算能力。

第三关:判断题。判断图中所示的几个同底不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哪一个的面积最大,并说一说为什么。以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度。

同样都是练习,但由于信息技术的介入使练习更多了一层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兴趣,同时也缩短了“学生练习―教师批改―学生订正”的周期时间,使得反馈更及时。这样的课堂练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巩固,也是对新知的深化和提升,提高了课堂练习的时效性。

第6篇:平行四边形面积教案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对话教学;应用

一、对话教学概述

(一)对话教学的含义

对话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间借助有意义的交流,不断探究和解决教学中生成的问题,通过师生彼此展示自己,聆听他人,不断更新自我认识,以增进教学主体间的理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过程。对话教学具有三层含义:第一, 对话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在知识探索中平等体现的教学; 第二, 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 对话不是为了热闹, 而是要深人情感的层次, 共同交流自己对文本的体验;第三, 随着对教师信赖感的建立, 在安全、自信的心理环境中, 学生的智慧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对话教学的步骤

根据场论(field theory)理论, 教师、学生、文本是独立、平等的“对话源”。 教学中设计不同教学方法和手段, 激活这些“对话源”, 使之相互作用、彼此对话, 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的多项“对话流”,再通过“对话流”的相互交流、碰撞, 从而形成一个动态的、富有无限潜能的“对话场”。

对话教学可以分为三个步骤:(1)课前的积蓄准备阶段。这个阶段的“对话流”包含“教师一文本”和“学生一文本”两方面内容。教师通过解读文本侧重考虑如何创设课堂对话的问题和情境, 学生通过富有个性的文本解读, 唤醒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 为对话做准备。(2 )课中的能量转变阶段。教师、 学生、 文本之间形成”对话流” , “对话流” 之间相互作用, 构建成开放的”对话场”。在对话过程中, 每个对话源都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学生因对话而获得思维和个性发展; 文本因对话而得到全新的诊释和理解; 教师因对话而体现主导作用和自身发展。(3)课后的应用拓展阶段。这个阶段的“对话流” 体现为教师与更多文本的交流和学生与更多文本的交流, “对话场” 由有限的课堂空间拓展到更加广阔的课外天地, 学生因对话而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与数学知识的魅力。

二、 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在对话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并不是教师的”施舍” 或“赠予” , 而是基于一种教学理念的转变, 一种对话意识和对话精神的觉醒”而教师作为成人世界的代言人, 不愿轻易放弃自身的权威与优越感, 这使得教师难以以一种平等、 民主的心态与学生交往, 使得有些数学课堂的教学忠诚于学科、 却背弃了学生, 体现着权利、 却忘记了民主, 追求着效率、 却忘记了意义。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 师生之间是一种情感上的默契, 课堂应成为一种生活状态, 不是教师的”独角戏” , 而是教师、 学生和数学材料之间进行的一次次平等对话。对话教学的课堂是师生“近距离”的沟通, 是师生敞开心扉、 放飞思想的真情对话, 是学生个性张扬的舞台, 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载体。

(二)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在实施对话教学中, 生生对话更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没有教师参与的对话活动中, 学生不再畏惧教师的权威而拘谨, 在宽松的氛围中有了自由、 大胆表达的机会。学生在独立思考中, 放松心情, 驰骋思维, 对问题的想象无拘无束, 酝酿着独特的想法并准备对话。在小组交流与分享过程中, 会有平淡的对话, 也会有激烈的辩论, 同学们虽然都会急于表达自己的独特观点, 但也会认真倾听伙伴的想法, 在不同的思维碰撞中, 通过吸纳别人的意见, 或坚持自己的观点, 或修正自己的看法, 达到不断更新自我认识的效果。学生在充满智慧的对话过程中, 不仅收获对知识的理解, 更是享受一种平等交流的快乐, 感受到同学间的心灵沟通和彼此信任。

(三)教师与文本的对话

在对话教学中, 教师与文本成为平等的主体, 文本总带有编者的意图和思想, 教师在认真钻研文本的同时, 也带有自己的特殊体验和情感, 使自己的教学源于文本, 又高于文本。由于网络快餐文化的便捷, 下载、 模仿、 拼凑教案等现象已成为很多教师正常化的工作。教学实践中, 没有深人地解读教材, 叨卜能有精彩的预设与生成, 更谈不上有高效的课堂教学。 因此, 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应从深人解读教材、 与教材深层的对话开始。

讲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时,教材中呈现让学生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特别指出不满一格按半格算。如果教师以此照搬文本教学, 势必影响学生探究效果。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就在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让文本更好地为学习服务。教学中, 教师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但不出现不满一格按半格算的提示语, 而是改为问题: 哪个同学能用好方法快速数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样的问题设计就逼着学生先数满格的, 再数不满格的,而不满格的面积不一样, 怎么办呢? 学生细心观察后发现, 原来图形中藏着秘密, 最左上角的不满格移到最右上角的不满格的位置上, 刚好拼成一个满格, 这个发现就是移拼的转化方法。应用这个方法, 学生观察整个左边的不满格都可以与右边的不满格拼成满格, 但拼成的是一个不规则的图形, 难于快速算出面积。再次观察后发现, 如果沿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 把左边的方块移到右边, 就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再数方块就是最便捷的方法, 学生对转化思想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最后, 学生用所带的平行四边形图形进行剪拼实践, 通过操作、 观察、 交流、 推导, 自主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 底x 高的结论。可见, 只有教师与文本的深人对话, 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 合理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才能使学生在最近发展区有效探索, 提高学习质量。

(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文本自己是不会说话的, 但文本是有思想的, 它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人类知识的精华, 对学生传授知识、 发展思维、 培养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而这种意义只有学生对文本的深人解读、 丰富体验、 深刻领悟, 才能真正为学生所接受, 文本也才能真正体现其内在价值。

第7篇:平行四边形面积教案范文

一、以充分的课前预设促成精彩的课堂生成

课堂教学中的生成与预设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课堂因为有了生成,才充满生命的气息,才拥有撼人心魄的感动,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从某种意义上说,预设也是一种生成,一种“意料生成”。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重点预设。

1?郾预设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即教学应达到的要求。教学目标的设计,实质是把特定的教育价值取向具体化,它要求设计者站在学习者的立场考虑:需要学什么(文化价值),学了有何用(工具价值),学了能怎样(育人价值)。进而结合现实的教学内容考虑:让学生学会什么(知识、技能),如何助其会学(认识能力、自学能力),如何使其乐学(兴趣、习惯、责任感、成功感、自信心)。由于教学活动及其内容所具有的价值多样性与活动设计者价值追求的相对专一性之间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便不可避免地发生着价值选择。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教学目标,坚持立足课堂,面向未来,确定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可以从“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个维度进行预设。例如,教学三年级“可能性”一课时,教学目标如下:①通过“投硬币”、“摸球游戏”和“转盘游戏”,初步了解有些事物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有些又是必然的。初步感觉到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理解“一定、很可能、可能、不太可能、不可能”的含义。②通过参与摸球和转盘游戏的操作,经历观察、猜想、实际操作、推理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分析归纳的能力,③从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郾预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教师在预设时,应尽量将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联系起来,预设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内容的亲切感,增强数学学习的内驱力。如,教学“按比例分配”时,我创设了如下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分过东西吗?(生:分过。)二(1)班体育老师要把18个球分给男、女两组同学进行练习,你们能帮老师分一分吗?(同桌互相交流后反馈。)

生:男同学9个,女同学9个。

生:男女同学分得一样多。

师:分得一样多,这样的分法我们称之为“平均分”,可以吗?有没有不同意见?(没有学生发表不同意见。)二(1)班男同学有意见,因为二(1)班男同学有22人,女同学有14人。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我认为平均分不合理,因为男同学人数多,但他们只分到9个,所以他们有意见。

生:我也认为这样分不合理,应该按男女生人数的多少来分,人数多的多分,人数少的少分。

师:我也赞成大家的意见,这里按人数的多少分,也就是按人数比来分比较合理。

3?郾预设教学过程。以往单一化的教案流程是固定不变的:复习铺垫――新课导入――新课展开――巩固深化――课堂小结。这样的流程显得呆板,不能适应活跃的学生、开放的课堂。因此,根据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复习铺垫”环节应灵活设置,进行新课时,如果学生对需要掌握的知识不甚掌握,也可适时铺垫,或把复习旧知融入某个情境中。“课堂小结”环节可放在巩固练习之后,也可放在练习之前,根据教学实际而定。

有个比喻非常妙:一个普通的棋手能够预想招后几步棋,专业的棋手能够预想招后几十步棋,大师级的棋手从一开局就能看透整个棋局。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可见,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在课前进行精心预设。

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拓展有效的课堂生成

教学活动本身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开发和适时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在交流互动、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中,要求老师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不断捕捉、判断、重组来自学生学习中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并加以汇集、丰富,形成更为综合、完善的新认知,引出新的开放性问题,把教学过程向更高水平推进。如,在教学“角的度量”时,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量角器,通过观察,学生提出了自己的发现和疑问:为什么会有内外两个圈?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刻度,量角器为什么是半圆的?量角器是怎么量角的?90°为什么只出现一次?在这些问题中,我重点选择最后一个问题展开教学。先让学生在量角器上找到90°的角,再引导学生发现半圈的度数是180°,顺势解答了第三个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发现1°,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读出各种角的度数,在读数过程中,利用学生的争议来学习内圈和外圈,确定测量方法。最后放手让学生自主测量,归纳方法。教学中充分利用课程资源,适时选择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又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教师首先在电脑上出示一个长方形,接着将这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猜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不少学生受负迁移影响认为是相邻的两边相乘。此时,教师巧妙地运用电脑动画将平行四边形图移到长方形图上,引导学生比较两个图形大小。通过直观图的演示,多数学生能说出将长方形外的小直角三角形平移进来,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上述教学表明:正是教师捕捉到学生动态生成的亮点资源,并作及时、灵活的应变处理,生成了符合学习实情的教学新资源,引发了学生主动思考,把学生引入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境中,让课堂增添了精彩。

第8篇:平行四边形面积教案范文

现在的公开课上,几乎少不了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与以前相比的确改观了许多,鲜活了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许多。但我总有一种感觉,觉得很多课要么流于形式,没有实效;要么教师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其自主探究,出现讲不完的现象,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往往是草草收兵,带来一些遗憾。例如《求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课,教师首先用了十多分钟时间复习了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及每个公式的推导过程。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把这几种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画成关联图。学生用了几分钟时间就完成了。于是纷纷要求上台展示,并讲解。有的还要求把自己的关联图画到黑板上,然后像小老师一样绘声绘色地讲解自己的想法。还有的同学说:“长方形就像‘母亲’,其余的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就像‘子女’。”课堂上学生表现得非常出色。看到同学们个个自告奋勇当小老师的热情,教师实在不忍心因为时间关系而把此环节结束了。等同学们都表现得差不多的时候,教师一看表,还有5分钟就要下课了。于是匆匆忙忙出示了一道实际应用的题目,学生还没做完,下课的铃声就无情地敲响了。

本节课上老师的确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角”。从公式的推导到知识网络的构建,80%的数学语言都是由学生讲出来的,教师退而居其次。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施展,学生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孩子们构建的网络图,虽然有的不太合理,但毕竟是他们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探究、自己的创造……然而,遗憾的是,本节课在汇报交流过程中,花费的时间太多,而且没有结合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表达与交流的形式不同,方法也就不一样。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注意教给学生进行表达与交流的方法。如如何发言,如何仔细倾听别人的发言,如何评价别人的看法,对不同的看法如何质疑、讨论,组长如何组织组员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如何集中意见向全班汇报,等等。通过这些训练,学生由交流时无话可说到争论不休,由不会抓重点与关键到引出具体讨论的话题。如在一节平面图形的复习课中,各小组共同整理出完整的知识结构图后,教师提出了一个讨论点:根据图形特征,联想公式推导,哪些公式可以合二为一?学生经过讨论,当一组同学说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可以合用一个公式时,另一组同学马上说梯形也可以合用一个公式(当梯形的上底为0时)。几秒之后,一组同学说如果知道梯形的中位线,那么梯形和平行四边形也可以合用一个公式。其次,要及时把握表达与交流的时机。常言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表达与交流也不是什么问题都可以进行的,从学生角度来讲主要是当学生产生疑虑的心理状态时或主动提出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时,要及时交流。

请看特级教师徐斌的教学案例:二年级乘法意义

师:(课件演示)一张电脑桌上有2台电脑,100张电脑桌上共有多少台电脑呢?用加法算式怎么算?

生:(开始列加法算式2+2+2+2+2+……)

一会儿,有几位同学想到了什么,停下来,开始和同桌轻声讨论,绝大部分同学还在认真地加。

师会心一笑,什么也没说,课堂上只有学生的动笔声音,这种情况一直维持了几分钟时间。

生终于都停下来了,并且纷纷举着小手,有的嘴里还在议论。

师:(轻声地问)怎么啦?有什么问题吗?

生1:老师,我们发现100个2相加太麻烦了!

生2:100个2加起来,算式纸上写不下了!

生3:有没有简单一点的办法呢?

……

师顺水推舟,自然而然地引入乘法教学。

其实,在平时,好多老师在教学“乘法意义”的过程中,类似徐老师创设的情境有很多,但在教学时,绝大部分老师没有像徐老师那样耐得住寂寞,点到为止,点而不止。往往当一、二个学生有所感悟时,马上就揭示课题。于是,绝大部分学生奉命停下,仔细倾听那一、二位同学发表意见。其实,这样的探究活动,只是少数思维灵活的同学探究而已,而绝大部分同学还没有感悟,没有发现,他们的学习活动就被叫停了。而徐老师却做得比较到位,他没有被那寂静的课堂打乱教学进程,而是放足了时间,真正让每一位学生在深刻体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真正做到此时无声胜有声。

在某教师教学《梯形的面积》时,先让学生猜想: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推导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方法,猜想可以把梯形转化成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来推导。还有学生说:“以前我们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时有很多种方法,我猜想推导梯形面积公式也有多种方法。”然后教师就鼓励学生来证实自己的猜想,并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尝试推导梯形面积公式。有的学生用两个梯形,有的用一个梯形,有的用直角梯形,有的用等腰梯形,通过剪拼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得到了8种不同的推导方法。有位学生把一个等腰梯形对折,剪下一个角,拼成平行四边形(如图)来推导梯形面积公式。当这位同学说完,就有一位同学问道:“你用的是等腰梯形,那么一般的梯形能否用这个方法呢?”这时教师再及时点拨:如果是一个任意的梯形要剪拼成平行四边形的话,这一刀该怎么剪?学生就想到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是平行的,所以这刀剪得要与另一条腰平行才行。在这节课中把知识获取与形成思维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学生“转化”思想的培养,使学生理解知识间的关联,并在知识的转化中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学不仅需要我们重视知识技能的获得,而且需要我们十分重视学习体验、情感熏陶。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形成需要学生的参与,和学习者的个人体验。教学之所以强调学习体验的重要,就是因为学习体验可弥补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缺口。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身参与创造实践活动,在体验、内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觉指导创造行为的个人观念体系。

回归教学常态,尊重实际需求。自从课堂教学的育人目的被功利性所取代,如以单一传授双基为目的,为获取考试好成绩,我们的课堂教学就逐渐远离了常态,失去了真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不到生活的乐趣,“像“训兽场”上的动物,因为不能自主体验喜、怒、哀、乐而感到孤独”,甚至在“头悬梁,锥刺股”古训的教诲下,形成自虐性的上进心理。生活对这些学生来说,是学习以外的事情,而学习,则是为了未来的生活。有人问过一位教师教学中最深的体会是什么,他直言不讳地说:“我不愿绞尽脑汁去详尽地设计教学过程,不愿将教案写得像剧本,极富现场感,而是设想师生如何轻松愉快地投入课堂;我尽可能用简单的手段,极少的教具取得最佳的效果,因为我每周担任十几节课,如果不这样,只能吃力不讨好。其实,一开始并不容易,因为要轻松自然地上好每一堂课,不仅需要吃透教材,而且需要了解学生,更需要广泛的知识和灵活处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日子久了,就不感到很难了,而且上课没有做作感,觉得平常而自然,师生情感融洽,学生也很欢迎。”可见,上好常态下的课是不容易的,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但这种付出,是非常有价值的,必要的,因为它是一个教师真正走向成熟与成功的标志。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教学中小组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也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要让学生活泼而有序,自主又高效地活动,必须有教师恰到好处的控制,学会“点穴”功夫。活动的策划、准备、落实、实施等,都需要教师从宏观上进行管理。为了提高小组活动的实效,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小助手,让他们在活动中起组织带头作用,让小组活动活而不乱。在学生活动时,教师是敏锐的信息收集者、热心的学习顾问,根据从学生那里收集到的反馈信息灵活应变,将活动设计在课本和生活的结合点上,设计在学生兴趣与思维的兴奋区内,让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让活动激活学生的潜能。当活动时间达到一定程度时,学生也就成为了学习的合理设计者。“什么样的教育最有价值?能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感受到真实生活的教育才是最有价值的教育”。因此,“真实”是课堂不竭的生命力。又如特级教师林良富的三角形的稳定性教学,可谓打破沙锅问到底,点到为止而又点到不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很多老师只是通过拉三角形框架演示,就可以得出结论。细想一想为什么三角形具有稳定特性呢?怎么会存在这种现象呢?林特在教学四年级“三角形的认识”一节内容时,在学生通过举例,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后,他出示篮球、空调的支架图,问学生:“这些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实物支架为什么要做成三角形呢?”学生异口同声说出是由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老师问:“你们是怎么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学生说:“三角形不容易拉动。”于是老师让学生到讲台上拉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框架。得出结论: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易变形。按照常规教学做法,到此就可以为止了,可以就此收场了,但林老师并未就此作罢。继续问到:“有没有想过,三角形为什么具有稳定性?”教师引导学生用小棒摆出一个三角形。想一想,用同样的小棒能不能摆出不同的三角形?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发现用同样的三根小棒只能摆出一个三角形。教师继续追问:假如给你四根小棒,你能摆出几个四边形?学生通过操作后发现可以摆出无数个不同的四边形。由此学生在教师的点而不止的探究中领悟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性。教学一但如此处理,就会让学生深谙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存在依据,这样教师从存在的角度揭示了三角形的这一特征。

如果学生始终处在一种紧张与和谐、团结与协作、民主与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学习,学生就会体验到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气氛很活跃,学习劲头高涨,学习效果很好。教师的角色应由过去的传授者变为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根据教学内容特点,教师可以无需过多讲解,只需引导、组织学生活动,并真正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通过这一次次探究性学习,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等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学得轻松,学会探索,学会学习。

第9篇:平行四边形面积教案范文

一、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的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正襟危坐,一味地听讲,死啃课本。老师则过分迷信教材、教参和教案集,受这些框框的限制,不敢对教材作大胆的处理。上课时常常不敢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这样,学生被束缚在教师和课堂的圈子中,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不利于思维的发展和创新。

我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克服上述弊端,启发学生的思维,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进行了适度的超内容范围的提问设计,有意创设情境,促进学生思维的创新。例如,在三年级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的过程中,在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时,按照教材是教学分子相同和分母相同的两种形式的分数大小比较。当学生掌握了这两种形式的分数大小比较后,我提出下面的问题:“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能比较大小吗?”学生一听感到很新奇,纷纷议论起来。见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我紧接着把问题具体化:“你知道5/7和3/8谁大吗?”学生又展开了一番讨论。最后,我让一位举手的同学回答,这位同学的回答完全正确:“5/7大于3/8。”“为什么?”“因为5/7大于3/7,3/7又大于3/8,所以5/7大于3/8。”我立刻面向全体问:“他回答的有道理吗?”这时学生很兴奋,齐答:“有!”我紧接着鼓励:“太棒了!”就这样,全体同学共同得到了一种通过确定“中间量”来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解决了到四年级学习“通分”后才能解答的问题。从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唤起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也让学生感受了发现与探究的乐趣。

二、鼓励质疑,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生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数学问题可以在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认知矛盾”,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引发求知欲,激发创新意识。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都是在长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利用割补图形的方法得到它们的计算公式的,其推导根据都源于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然而,我在教完“梯形的面积”时,有一名学生提出疑问:梯形的面积S=(a+b)÷2,三角形的面积S=a×b÷2,那么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能用“上、下底之和与高的乘积的一半”去解答呢?我认为该同学的想法很独特,便和同学们一起尝试、验证,发现这个同学的想法是正确的。他将由前面知识得出的结论,反过来应用于前面知识的解答,发现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侧面发生的提问其实已发现了一种新的几何定理——任何规则的平面图形的面积都等于上、下两底之和与高的乘积的一半。我及时进行了引导,并对该生的质疑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其他同学的情绪也受到感染,创新激情由此而生。

三、鼓励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发散思维是根据问题提供的信息,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探索,寻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发散思维的创造人吉尔福特说:“正是在发散思维中,我们看到了创造性思维最明显的标志。”也就是说,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1.一题多解,诱导创新。

一题多解是让学生从一个问题出发,根据所给的条件,突破固有的解题思路和思维定势,探寻不同的解题方法。如解答:A、B两地相距300千米,汽车从A地到B地3小时行了全程的五分之三,照这样计算,再行几小时到达B地?我首先让学生审清题意,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示,寻找不同的解题方法。大部分同学得到的算式是300÷(300×3/5÷3)-3,300×(1-3/5)÷(300×3/5÷3)两种,要进行四步以上计算,超出大纲要求。可也有少数同学很具有创新能力,他们另辟蹊径:假设A、B两地路程为“1”,得出较新颖的另外两种解法,一是1÷(3/5÷3)-3,二是3÷3/5-3。我让他们说自己的解题思路,让其他同学也长了见识。由此可见,学生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关键是老师如何让他们发挥。我认为,教学中常设计些类似的有多种解法的题目,有利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培养求异创新能力。

2.问题开放,训练创新。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部分无固定答案的题目,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发现问题,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我设计了如下题目:请你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这道题有无数个解,仅整数解就有20×1,10×2,4×5,且对于任一整数解又有无数个解,因为同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都相等,而形状却不固定。又如,学习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后,我设计了下面的题目:已知一个四边形有一个角为直角,这样的四边形是什么图形?问题提出后,学生立刻展开了活跃的思维,试画了各种各样的图形,我根据他们所画的图形引导分类。根据四边形的概念和所学四边形的特征,学生很快找出了五种答案。

问题开放,不仅能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而且能促进学生思维活跃,有利于培养增强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

感知是数学学习的初始环节。它是指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对提供的数学材料、数学事实进行最初步的区分和认识,它是向学生提供学习抽象知识的认识支柱。数学中的一些抽象知识如果没有让学生感知老师就讲解,因为学生头脑中没有相应的表象,所以往往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要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首先应让学生观察。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比较持久的感知活动,在课堂上应让学生多观察。例如: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的认识一课中,让学生在课下收集一些常用物品,如墨水盒、牙膏盒、皮球、乒乓球等。在课上让同学们将带来的物品放在一起,在组内交流,并将其分类。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按形状分上。通过这一收集分类活动,就是引导学生观察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得对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的初步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