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健康教育改革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 要 针对目前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脱离了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落后于职业教育发展所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就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价等方面的改革进行探讨。
据调查,我国教育内部结构有了大幅度调整,有些地方职业学校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人数比逐步接近1:1,职业教育逐渐占据着重要位置。而体育健康教育仍停留在普通教育的模式,不能反映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且与专业实际相脱节,难以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的发展逼迫着职业学校体育健康教学的改革,使其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价等方面有所创新,更加适应择业、就业的需要,最终适应社会的需要。
一、职业学校体育健康教学目标的更新
(一)职业学校体育健康教学具有特殊性
职业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因培养目标的特殊,故有着自身的特点:
1.教学时数少
因专业、学历层次不同,故学制一至三年不等,并常有实习穿插其间,教学时数少,连续性差。
2.对身体素质要求高
职业学校培养的是直接参与生产劳动的最基层的工人、技术人员,对身体素质要求高。
3.有专业要求
各专业不仅仅对身体各部位力量、柔韧、抗疲劳等指标要求不同,并且对学生组织、管理、表达等方面能力的要求不同。因此,同年级不同专业的体育教学目标也大大不同。
4.理论教学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专业要求,还需要介绍卫生知识、救护知识、健康保健知识等。
(二)职业学校体育效益观的更新
职业学校体育健康教学不应仅把视野局限于职业教育的内部、局限于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活动。而应把视野扩展到职业教育的大系统中去,扩展到社会宏观系统中去。在进一步提高短期效益的同时,重视长远效益,为学生从业与终身发展着想。
(三)职业学校体育健康教学目标应从单纯强调体质向兴趣化、习惯化、终身化方面转变。
学生是否积极、自觉、经常持久地参加体育锻炼,应作为学生是否受到良好体育健康教育的标志。职业学校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健康的教育已成迫切之任务:即“提高锻炼兴趣,养成锻炼习惯,掌握锻炼技能,使之毕业后继续坚持体育锻炼。使学校体育功能进一步延伸”,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能力。
二、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更新
(一)结合专业精选教材,实用为本
因为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时数的限制,需精选教材,突出实用性,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教材体系。要以“少、精、活”为原则,应包括娱乐、健身、竞技体育等多项内容。譬如:增加健美操等新型项目,适应学生求新的心理,也为毕业后独立健身提供方法与手段。
(二)根据专业选择教材,因材施教,预防职业病
学生参加工作后,其动作轨迹多为固定持续的,易产生职业病,结合专业特点,选择教材,编排不同性质的徒手操,有针对地加强不同肌群肌力的训练。如:对长期伏案工作的电脑、财经、会计等专业学生,应加强肩带肌力,训练指腕灵活性,大脑反应速度等;而对机械类专业学生,则应加强上、下肢肌力与腰部力量的训练。
(三)扩展理论教学的广度,加强健康教育,普及救护知识
职业中学多数不开设生理卫生、健康教育等课程,而与此联系最紧密的莫过于体育教师。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生活中系统地向学生介绍这些方面的知识。补充书本上没有的健身知识,要利用讲座、板报等多种形式,讲授保健知识(如家用推拿术);普及救护知识(如心肺复苏等);讲解运动创伤的预防与处理等。促进学生体育锻炼的科学化。
三、职业学校教学方法的更新
(一)在组织教学中,应更多地采用健康分组、能力分组等多种因材施教的形式。对于不同层次需要的应有不同的措施与方法,不能以简单的自然分组贯穿教学的始终。
(二)设计课的结构不应拘囿于单调的“三段式”,应根据课的任务、要求不同而不拘一格。
(三)合理运用教学方法,突出专业特点,重视能力培养,注重心理与个性发展。如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编操、带操,并给予讲评与评分。从编操中,发展想象力;从带操中,锻炼了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符合专业培养目标。
四、职业学校体育教学课程评价的更新
原有的体育教学评价,基本上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缺乏师生互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同一年级不同体型及体质状态的学生,均采用划一性的标准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原有基础及经过努力提高的幅度,在评价中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体育教学评价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共同构建的多元价值判断过程。因而,主体取向强调参与者、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相互驱动,强调评价是一种多元化的过程。评价标准多元化。现代体育教学提倡学生“全面+个性”的共同发展,尊重和鼓励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坚持个性发展和教育共性要求的统一,这就要求评价必须兼顾个性和共性两个方面,采用多元的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要从对学生的认识评价扩展为对学生全面、综合的评价。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由被动等待评价向主动参与评价发展。学生评价从关注结果向重视过程发展。在评价方法上,从仅强调测验分数向评价方法的立体、综合、多层次、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困境;出路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由于我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起步晚,相关的研究文献比较少,所以现有的经验并不是很成熟。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部逐步认识到心理健康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所以先后出台文件要求教育部门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但并没有给出相关的实行方案,所以在课程改革中出现诸多问题[2]。
(一)课程重视度不够
从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情况来看,有些领导和职能部门对课程开设的随意性较大,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这门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意义,虽然教育部要求以必修课程出现在高校课程体系中,但这项要求并没有落实到位。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程存在误解,总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针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准备的,在课程教学中,根本不关心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技能,只注重教师怎样在学期中考核,所以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没有得到重视,从而也没有发挥出其作用价值。
(二)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
由于国内对心理健康研究的时间短,所以在课程讲授时倾向于对基础知识的讲解,着眼于矫治性与预防性,所以设置的学生发展目标重点偏低。教育部并没有对课程的属性做出规定,所以有些学校直接将其设置为心理学专业的基础课,要求学生背诵心理学相关知识,没有做到完善学生人格和发展学生健康心理的作用。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在课程学习中没有得到提升,忽视了学生情感体验在学习中的地位。还有些学校的德育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交织在一块,模糊了两者的概念。
(三)组织形式单一
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推进,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学习中的主体,但心理健康教育授课仍然采用单一传统的讲授制。从课程性质来划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操作性、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但由于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业研究不足,所以无法安排有效的实践活动,带给学生更多的心理情感体验,从而忽视学生相关技能的培养和情感价值的塑造,无法有效挖掘出学生的潜能。
(四)课程评价缺乏科学化、专业化
从当前的评价体系来看,考试被认为是衡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标准。这使得学生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背诵,无法评估出学生真实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不符合教育部要求开设这种课程的初衷[3]。课程评价是通过信息的采集,针对目前开设课程的实施计划作出有效调整的一种方式,如果其评价体系不能反映出科学化、专业化的真实现状,那么这种评价标准就是失败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正处在没有正确指导的狭隘化评价体系中,阻碍了课程改革的进程和评价工作的开展。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出路
(一)加强宣传,提高重视程度
高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基地,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伟大使命,这要求学生必须全面发展,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不仅具备完善的科学理论知识,还要求有健全完整的人格。所以学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课程体系中的设置,真正鼓励每位学生参与到课程的实践活动中,注重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心理感受,教会学生学会主动调节自己的情绪,养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认清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认知水平。
(二)明确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定位准确
从教育学家杜威和罗杰斯教育理论中得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健全的人,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认清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区别,心理健康教育教会学生怎么更好地认识自己,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心态,所以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应该具备完整、独立的课程目标。从学生的身心健康出发,教会学生面临困难的解决办法,在人生的发展中保障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遵循个人身心成长规律对课程的设置做出调整,确定正确的目标。
(三)丰富教学手段和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一般采用“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从杜威《我们怎样思维》中可以发现,教学分为五大步骤,即教师创设真实的情境、在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产生对问题的思考判断、设想假设问题解决的办法、检验方法解决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这些方面对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教学[4]。多媒体技术逐渐走入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学会利用多媒体技术,更加容易为学生创设情境,不断丰富教学体验,更加关注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通过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未来的发展后劲,才是高校开设这种课程改革的成功,比如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
(四)创新评价体系
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性质的特殊性出发,其评价体系不是依靠传统的纸笔测验做出就可以衡量出来的。除此之外还应结合其他方法进行课程评估,比如平时课堂中的参与表现、心理测试和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和师生交流方面考核,主要考验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面对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诸多方面,所以在评价体系中需要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多样化评价方法,构建以发展性评价为主的评价体系,从科学、客观、全面的角度根据大学生心理成长规律,重视实践课程的拓展,结合课程开设的设定目标,促使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促进作用。
三、结束语
一、防止心理健康教育治疗化
在实践中,一些地方和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误认为是心理治疗,把开展心理测验作为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由于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认识不清,加之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与训练,一些学校将学生视为有心理疾病的患者,通过对学生的心理测验,用医生记录病史的办法建立心理治疗档案。在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和进行心理测验是一项支持技术,它的目的主要是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信息与服务,侧重于描述学生心理发展的现有状况,了解在咨询、辅导、教育之后学生心理发展出现的变化与改善。但有些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与心理测验划等号,具有很大的片面性。由于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与训练,一些学校在心理测验量表的选择,实施,心理测验的过程等方面都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并违背心理测验中的保密原则,将测验结果随意公开,或将一些学习困难学生随意判定为智力低下而剔除于集体之外,来提高班级的升学比例。把测验结果作为给学生随意分类、贴标签的依据,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教育的原则,也给学生和家长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走上与心理健康教育背道而驰的方向。
科学分析和正确估计中小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的程度,是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前提。有关专家认为,目前大多数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健康的,学生中存在的某些心理与行为问题是一些发展性的问题,是社会环境变化所带来的。现在的孩子面对的很多问题大都是从前的孩子不会遇到的,而适应这种变化是一个艰难的、缓慢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在学生适应这种变化的过程中起疏导、帮助的作用。
另外,在心理测量中,由于测试量表、测试人群和抽样样本等方面的问题,尤其是测试标准不同,许多测验结果的效度和信度还需要进一步通过其他方式验证,不能以一次测验就完全确定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即使是被认为较科学的心理测验量表)。由于我国心理测量科学发展的滞后,目前学校所使用的心理测验量表,绝大多数是直接借用外国现成的。心理健康的标准自身受制于文化背景,因此,在使用心理测验量表时要慎重选择,尽量选用经过实践验证、在我国信、效度均表现良好的国外量表,或我国自己编制的心理量表。
心理咨询和治疗面向学生个体,是一种心理问题的矫正手段。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服务”,作用是指导和协助所有学生健康地成长和发展,因此,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每一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有一个如何认识自己、认识环境、调整自己、适应环境的问题。因此,每个学生在校期间都必须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而且应该是越早越好。
二、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情绪调节、情感体验,是心灵的沟通、理念的认同,而不是干巴巴的说教。当前,有一种倾向值得我们注意,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着成人化、课程化、知识化的趋势。有些学校采用简单生硬的说教,生搬硬套心理学概念,心理教育课以传授心理学知识为主。有的还不恰当地、无足够科学根据地按学科知识体系的方法,规定不同年级每个学期的训练目标与任务。
对于在中小学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实践过程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应为有机地融心理健康教育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于日常的班主任工作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之中,于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之中,并辅之以适当地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结合学生学习与生活实际问题的有关活动。这是因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他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与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亲子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等密切相关。
在学校教育中,通过教师的行为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因素。教育过程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早已表明,教师对学生的心理暗示会在学生身上引起预期的反应。因此,通过教师健康的心理品质营造良好的群体心理氛围,师生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中陶冶心理品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条件。
其次,应多渠道、多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教师的参与下,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或分享各自的经历和体验,利用学生群体间认同的特点,帮助学生认识心理问题并找出解决的办法。
另外,心理健康教育还应向学生的日常生活渗透。心理知识的介绍应与心理教育活动相结合,对全体学生的心理教育应与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咨询相结合。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化将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趋势。
三、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从不同的角度促进个体人格的完善和品德的发展,具有促进个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共同目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不容忽视的德育功能,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依据的理论基础、运用的方法、涵盖的内容与运行的机制等均存在很大差别。
长期以来,很多人把心理问题与思想品德问题混为一谈,在德育过程中,往往把心理问题当成思想品德问题来处理,导致了心理问题的德育化。这种倾向的出现是有其原因的。
首先,在一个温饱尚未解决的社会,是顾不上什么心理问题的。由于人们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温饱问题的解决上,因此很多心理问题没有受到关注。
其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容易把个体的动机和需要简单地看成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而忽视社会变革给人们内心带来的种种冲突和不安。
第三,在教育观念中,过分强调政治因素,对人的素质要求上只重视思想觉悟、知识水平,而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往往把心理问题归结为品德问题,甚至把心理疾病同思想认识上的错误混为一谈,导致了教育工作中的心理问题德育化倾向。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政治、思想和道德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给教育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过程,它是一种技术,根本指向在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它们二者的最终目的都是培养人格完善的全面发展的人,但是它们的理论依据、包含内容及其实施方法是有区别的。
首先,二者的理论基础侧重不同。德育主要以的基本原理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则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
其次,二者的内容不同。德育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劳动观念及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观念等;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为心理卫生、学习生活、智力发展、人际关系、人格评定、行为适应等。
第三,二者的实施方法不同。德育工作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规范的过程,个体被迫适应它提供的价值体系、行为模式,“符合”就予以肯定,“不符合”就予以公开否定、批评惩处等,具有公开性特点。心理健康教育中也有一定的心理健康的参照标准,但这是一个学生主动构建、改造其心理世界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本着尊重、理解、信任、保密的原则,没有对学生的心理予以否定的权利。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人才是社会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我国积极开展教育改革,实现现代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一方面,注重人人才教育的理论积累的多元化、全面化发展;另一方面,注重现代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保障与提高,本文对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实现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引导,以高职健康心理教育课程的开展情况为例进行分析,促进我国教育系统逐步完善。
一、积极心理学简述
积极心理学是对传统心理学知识进行总结,同时又结合现代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形成的心理学理论,积极心理学从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和身体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入手,进行系统的信息辅导,从而引导人能够建立正确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在我国高职教育中应用积极心理学进行分析,符合高中职学生不同层次的心理发展特点,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心理素质,实现我国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全面性发展[1]。
二、我国高职开展心理教育课程的应用现状
(一)心理教育课程内容缺乏趣味性
高职心理教育课程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平台,但从我国高职心理教育课程的实际实施情况开看,我国高职心理教育课程内容额趣味性较低,心理教育课程内容的教育结构中依据存在“三段论”式的教育模式,教育内容以理论教育为主,同时教育内容中大部分为书面式教育内容,高职学生的课堂学习氛围处于被动状态,高职心理教育课程的实际作用性较低[2],对高职学生的心理辅导作用性较低。
(二)心理教育课程形式僵化
高职心理教育课程在实际开展中,教育形式受到学科教育的影响,导致高职心理教育课程的课堂教育中教育形式上缺乏灵活性,例如:高职心理教育课程课堂中坚持“教师讲,学生听”的教育模式[3],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育中,缺乏适当的教育互动,导致课堂教育的模式循环处于恶性循环中,心理教育课程变成枯燥的理论知识,大大降低了高职心理教育课程设置的实用性作用,是我国实施全面化改革的重思想教育阻碍。
(三)心理教育课程的主体作用性较低
高职心理教育课程在我国教育中的设置是为了引导高职学生能够培养正确的三观和坚强的意志力,从我国高职心理教育课程的实际实施情况来看,高职心理教育课程教学中,教师依旧占据着教学主体的作用,课堂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高职学生的课堂学习主动性和发散思维的引导上,主体地位缺失严重,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心理教育状态,缺乏积极心理状态的调整,从而对高职学生的心理教育课程的课程教学学习主体性较低。
(四)高职心理教育课程的目标整体性过强
此外,高职心理教育课程的目标整体性过强,我国大部分高职学校开展心理辅导教育课程时,采用设定高职心理教育课程的目标整体,对高职院校中的学生进行统一心理辅导,心理教育的主体性和目的性较强,严重限制了高职心理教育课程的实际作用的发挥,对我国高职心理教育的实际应用造成阻碍。
三、实现高职开展心理教育课程优化实施的措施
(一)心理教育课程内容的完善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相对完善爱的心理学指导理论,在我国高职教育中的应用,体现在高职教育心理课程的教育内容的进一步完善,随着我国理论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的转化,心理教育作为高职学生教育的辅助部分,在心理课程开展中,也应当对心理教育内容进行丰富和完善,例如:开展心理教学内容中侧重引导学生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主体地位,实现心理教育可以启发和挖掘高职学生自身价值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种心理教育措施,有助于树立高职学生的自信心[4],培养学生的发展内在动力。或者,建立高职学生的教学课堂中设置问题情境,采用困难教学理论,教师给予学生学习困难中心理知识的正确引导。此外,高职心理教育课堂的丰富,也体现在教师进行课堂教育时,要以书本为基础,同时突破书本知识,使高职心理教育内容逐步丰富。
(二)心理教育课程形式层次化
实现高职学生心理教育中应用积极心理学进行心理辅导,优化高职心理教育的极教育形式。社会思想多元化使当今高职学生的思想选择空间增加,实现高职学生的科学性应用,注重对学生教育形式的层次化管理。例如:部分高职学生的思维模式为传统型,教师实施心理教学时,实施激发式教学法进行教学;相对的,如果,高职学生的思维模式为活跃型,教师开展心理课程辅导时,要选择抑制教育法开展教学,实施高职心理辅导教育课程的开展,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特征入手,合理实施层次化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教育教学法的开展实施层次化教育,可以进一步优化高职学生心理教育的依据学生心理发展趋势开展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应用聊天的形式进行学生的心理教育引导,或者协助学生建立自我发展与完善的心理理念[5],实现高职信息教育课程的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全面性特征,发挥高职学生心理教育对高职学生的积极引导作用。
(三)心理教育课程目标多元化
高职学生心理教育的开展与实现,从高职学生的实际教学情况出发,实现心理教育课程目标设定的多元化。高职学生在身心发展阶段处于青春期向成年过度阶段的,合理实施心理教育辅导,发挥高职学生心理教育开展的实际意义。例如:实施心理教育的目标设定与学生身心发展相适应,心理教育目标不仅对学生具有心理辅导的作用,学生将心理学习内容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打破传统心理教育仅仅作为指导理论,缺乏实践作用的教学观点。教师开展心理教育中要充分深层的挖掘其内在发展动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优越感,树立多元化的教育环境,例如:教师可以设置课堂情景模拟环境[6],为学生提供优势展示平台,召开小型辩论会等,引导高职学生能够树立辩证的思维观念,发挥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的启发激励作用。
四、结语
积极心理学是指导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稳定发展的重要指导理念,从积极心理的基本理念出发,分析高职学生开展心理教育课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优化措施,实现了我国教育改革取得成效的实际教育中的完美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雅婷.小学高年级学生生命教育系列课程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14.
[2]高明.积极心理学理念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111-112.
[3]顾问.江苏省高职院校拓展训练开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4.
[4]梁成艾.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2.
关键词:医学新生;心理档案;心理健康;团体咨询
医学生承担“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重任,他们的心理健康,关系未来医疗卫生人才的质量。调查显示,医科院校有近三成新生受心理问题困扰,难以调适。而新生不适应,会使5年学业蒙上阴影。教育部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提出,坚持“新生心理健康教育重点放在适应新环境等内容上,帮助他们尽快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与适应”。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以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为抓手,随跟踪教育覆盖到全体学生,做到心理问题早预防、早发现、早应对、早转介,以达到“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的目标。
一、建立新生心理档案,加强对重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
建立个人心理档案,首先要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评定量表”对学生进行心理普查,测试学生是否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状态。学校将对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长期跟踪,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对问题比较轻的学生则进行间断跟踪。具体办法是:在大一上学期,对医学新生进行心理测评。测评材料包括“UPI大学生人格问卷”“症状自评量表”,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新生心理档案。心理测评结果显示,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对心理测评显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实行个别访谈,弄清其心理问题的实质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二、开展“新生心理健康”“生命教育”等系列讲座
在军训期间,为医学新生发放“环境适应”“人际交往”“情绪调控”等心理知识宣传单和书签,保证人手至少有一份宣传单和两枚书签。在国庆节左右,以合班为单位开展“新生心理健康”心理讲座。以最快的速度,让心理知识走进医学新生生活。近些年来,高等学校常发生自伤或伤人事件。加强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大一上学期中旬,开展“生命教育”学术讲座。通过向学生讲述生命的起源、个人的发展史等内容,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来之不易。开展“危机干预”学术讲座,向学生传授一些简单的辨别心理异常的方法和危机干预的策略。由于有些学生的心理问题存在隐蔽性,若不是朝夕相处的很亲近的人,根本不能觉察,所以培养学生心理骨干是十分必要的。在实际工作中,近50%的心理异常学生是由参加过心理培训的学生骨干发觉的,并及时采取了相应的干预措施,从而避免了恶性事件的发生。
三、针对医学新生的特点组织新生团体咨询
针对新生群体高发的环境适应困难、人际交往障碍、情绪困扰、问题行为和学习困难,研制人际关系训练、价值观探索、职业生涯设计、团体凝聚力提升、珍爱生命、压力应对、不良行为矫治等为主题的团体咨询活动内容,构建平等、真诚、尊重、安全、温暖的团体小组,营造描述、启发、自然、支持、共情、可商榷的接纳气氛,运用反应性技术、影响性技术、互动性技术、行动性技术等指导团体小组活动,使团体成员在其中传达信息、宣泄情绪、灌输希望、人际学习、行为模仿,找到普遍性、学习利他主义、发展社交技巧、提升凝聚力、原生家庭的矫治性重现,并从中吸取健康的信息和知识,学习新的观念和行为,建立新的社会支持,健全自我概念,获得成长。并将团体学得的延伸到现实学习生活中,达到自助、助人的效果。
具体团体咨询内容包括“相知相识”“突围开关”“渴望光明”“我的优势大家找”“原生家庭探索”“医学生大学生涯规划”等。经抽样评估研究证明,科学、有效并易操作。对多期受试活动前后对照测验、活动结束问卷、离团一年后问卷显示:99%受试离团后能回忆起自己参加活动的名称;67%承认能提高社会能力;54%认为能促进成长;75.1%认为能提升团体凝聚力;74.3%认为提高了社交技巧;69%认为能模仿先进典型;71.1%承认找到了归属感;67%承认能积极面对困难;100%的受试承认在团体内交了新朋友。运用SCL―90和16PF心理测验显示,参加团体后,SCL―90多数因子得分较入团前下降,而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16PF测验显示,受试的心理健康指数提高,对受试认知、情绪情感和应对方式有积极影响。受试C因子分增加,心理更平衡,认识倾向于客观现实。E因子与Q3因子分增高,M因子和O因子分降低,表明受试面对世事更积极、独立,不拘泥于陈规陋习,更安详、沉着、自信。
实践表明,通过平等、安全、真诚、尊重、温暖的新生团体小组,学生以进小组为乐,从这里获得适应、成长,并将健康信息和行为延伸到学习生活;医学生涯规划,提升团队凝聚力,价值观探索等团体活动内容系列,整合了国内外主要学派心理咨询理论的成果,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全面健康观,适应了医学生心理需要,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工作实践,使受试学生从求助到助人,成长为心理健康教育骨干,从而储备了团体指导者,解决了团体心理咨询的关键性难题。
参考文献:
[1]任桂秀,李成军,文彬.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对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8.
【关键词】云时代;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大学生
云时代就是云计算的时代。云时代的带来,不仅给人们的思维习惯带来了冲击,也造成了人际价值的变迁,给自我价值认同带来了新的危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课程,要时刻关注这些变化,并结合社会特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对应的教学改革。
一、云时代的基本特征
1.信息交流的即时互动性。随着云科技的快速发展,我们无论身处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只要利用互联网或是智能手机上的通讯软件工具将信息出去,其他人借助网络就能够立即共享这些信息,并进行即时反馈,从而实现双方的交流互动。在云时代网络中,多元化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而微博、微信等通讯软件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实现信息传播的双方互动,最大限度的拓展了单个用户的信息传播能力,使得普通的社会个体成为云时代传播环境中不容忽视的主体。2.个人思想的独立化、个性化。传统时代的媒体信息传播的特征主要是精英化和格式化,而云时代的传播过程中,则体现出草根化、碎片化等特征。传播媒体进行信息传播的门槛较高,需要具有较高水平的文字表达能力、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且创作过程往往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在云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软件的不断发展,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媒体”,并在不违规的前提下,在网络上表达个性化的思想,发表个性化的信息,从而实现了人和媒体之间的高度结合。3.社会群体的关系化。在云时代的传播环境中,社会个体通过信息传递进行人际交往的需求会被进一步强化。人们在互联网媒介上发表言论,不仅仅是个人思想的自我表露,更是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回应和认可。持有相同观念的人形成一个相互的关系网,以圈子或是群体的方式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流。随着交流的深入,这种关系逐渐由网上发展到网下。
二、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心理诉求
1.获得休闲消遣。云科技的快速发展及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突破了时空上的限制,大学生借助智能手机,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随时随地从互联网中获取并传播他们喜欢的信息、参与他们喜欢的娱乐。调查显示,56.7%的大学生的日常休闲活动与互联网有关,55.8%的大学生认为他们业余时间消遣的第一选择是网络休闲活动,43.1%的大学生认为网购的乐趣更胜于实体店购物。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在2016年进行的一项名为“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的报告显示,大学生群体对网络娱乐类活动的使用率为88.04%。2.获取对称信息。互联网世界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多元化信息资源。随着移动新媒体的发展,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发现并获取自己感兴趣的新事物,极大满足的大学生对“信息对称”的内在心理需求,同时也使得互联网成为大学生学习、工作、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一种工具和手段。根据CNNIC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大学生群体对互联网搜索引擎的利用率达到98.10%。3.寻求认同归属。大学生自我意识不够完善,容易出现任性、自负等行为,导致在现实世界中处处碰壁,从而产生严重的失落感。因此,大学生对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动机是最为强烈的,他们依赖互联网的虚拟空间寻找心灵的“港湾”。CNNIC调查报告显示,沟通交流类通讯软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应用率明显高于网民的总体水平。4.渴望被关注认可。在云时代网络中,大学生渴望被关注和认可的心理需求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得到了极大唤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前网络亚文化中蕴含了对否定和质疑的调侃因素和娱乐因子,在一定程度上是网民心理层面上无奈、消遣的一种宣泄方式,是大学生关注自身话语权、展现自我价值、寻求被他人认可的一种体现,
三、云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对大学生心理成长和发展的双重影响
1.认知方面的影响。多元化的信息一方面有助于拓展大学生的认知范畴,另一方面受鱼龙混杂信息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大学生认知上的偏差。云时代下的传播方式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信息、共享信息、交流信息提供了多种渠道,可以说或,云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式增强了大学生和社会之间的关联性,促进了大学生向社会化发展的进程。但是,由于大学生在心理上尚处于不成熟状态,又具有较强的好奇心,面对如此庞杂的信息潮,缺乏独立的判断能力,无法准备判断虚拟互联网中的匿名信息,导致大学生容易受到大量负面垃圾信息、网络谣言及碎片化信息的诱导,严重影响他们的信息认知和价值观的确立,做出一些违背社会公德良序的行为。2.情感方面的影响。多渠道的信息传播平台,一方面有助于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由于过度沉迷计算机网络或智能手机,容易造成大学生情感上的缺位。大学生心理上不成熟、社会性发展不平衡,情感尚波动性较大,具有较强的情感体验需求。云时代网络中形成的信息交流平台成为大学生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缓解心理压力的主要途径之一。但同时,一些学生长期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导致其在现实世界中的人际交往行为逐渐减少,人际交往能力逐渐减弱,容易出现孤僻、淡漠等心理异化现象,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在大学生中的发生率大大提高。3.意志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云时代创造了一个开放性的互联网空间,促进了大学生广泛参与到社会生活中;但另一方面,复杂多变的互联网环境容易使大学生走向极端。例如,自微博、微信朋友圈盛行以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借助这些载体发表自己对于某个社会热点信息的见解,或是某个难点问题的诉求,锻炼了大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彰显了大学生独立自主的人格。虽然很多大学生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思想水平,在对面大是大非问题时,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但是我们并不能否认,政府难以有效监管作用的互联网上存在着亿万种声音,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在对待诸多社会问题时容易受到这些声音的左右,严重者甚至会成为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4.行为方面的影响。云时代带来的虚拟化环境,一方面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自主成长,另一方面却可能导致大学生道德失范及网络犯罪行为的发生。大学生对于外界未知信息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云时代的虚拟空间有助于大学生自主学习行为模式的形成,为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了平台。但是,过度依赖网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交际能力。例如,受云时代的影响,计算机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也都习惯使用计算机,导致当前很多学生在书写方面的能力正在逐渐弱化,经常出现“秀才提笔忘了字”的现象。加之互联网并不受传统社会的束缚,一些原本就缺乏自律精神的大学生在社会责任方面更加容易被淡化,导致会做出一些违道德的行为。
四、云时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宏观策略
1.树立适应云时代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理念。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有效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提高学生自我认知、自我管理及应对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理念。因此,教师应全面了解和掌握云时代背景下学生的心理状况,树立适应云时代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新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人格的教育,将促进大学生成长发展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根本价值取向。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一些教师在“以生为本”理念的贯彻和践行仍然远远不够,导致教学在对云时代及学生的心理诉求方面存在认知上的偏差,进而影响到实际课程教学。因此,树立适应云时代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理念的首要任务是解决认知偏差,要重视学生的人格和尊严,满足学生的主体意识。既不能对云时代在学生思想、行为中的影响视而不见,也不能片面的只见其害或只见其益。2.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模式构建取向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医学模式取向,主要是针对少数患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从医学角度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第二种是教育发展型模式取向,服务对象为所有学生。这种教育模式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潜能。第三种是教育综合型模式取向,它强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实现教育、医学、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发展。由于每个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方面的师资力量不同,学生的心理状况也是千差万别。为了提高向心力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性,各高校应对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摸底,根据摸底的结果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3.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机制。云时代背景下的教学对教师队伍提高了更高要求。就当前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而言,并不能满足云时代的新要求。因此,在树立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的基础上,健全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是势在必行的。当前我国各大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构建主要有医学或心理学专业人士、心理教师或德育教师、班级辅导员三种模式。其中,专业心理医师所占比例最小,德育教师和辅导员占比相对最大。但是,由于德育教师和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定位模糊,且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学和学生辅导工作存在质的区别,这两种模式并不利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为此,各大高校应借鉴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模式,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云时代的认知水平,强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
五、云时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微观策略
1.加强对学生网络人际经营的教育。云科技带来的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使得虚拟世界中的人际互动更加快速和便捷。现代网络中的流行话题虽然更加容易获得大家的认同,并通过形成群体关系建立社群影响力,但是这种关系的建立缺乏稳固的根基。当你不认同这个观点或这种思想时,即可以随时退出已经形成的关系网。云时代网络中人际关系错乱,在一些即时通讯软件或涉及个人隐私的APP中,经常出现信息泄露造成的网络安全隐患,学生内心的不安全感进一步被激发,也更加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云时代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人际价值,加强对网络人际经营方面的教育,使学生能够在网络中学会取舍,学会用人际智慧驾驭人际关系。2.引导学生加强对自我价值的认同。自我价值认同对于社会个体具有非常大的社会影响力,却也是每一个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无法避免、无法轻视的突出问题。每一位个体的学生都是社会中的一员,要将自我价值认同搁置于社会关系之中,并从社会实践和社会经验中逐步获取。在未进入到云时代之前,学生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更容易形成稳定的自我价值认同。但是云时代带来的网络虚拟社会,打破了评价机制的时空限制,个体很容易从网络上获取来自各方的评价,导致学生个体自我价值认同呈现出多重化和多变化的特点,从而产生了缺乏稳定性和整体性、呈现多样性和破碎性的自我。这是因为在认识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学生个体往往习惯于向外求索答案,但是外界所给出的答案却又是不一样的,导致学生个体出现迷茫和困惑,无法正确认知真正的自我,从而产生自我认同危机。云时代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引导学生加强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引导学生将向外求索转变为向内倾听,从而找到自我内在的价值。
六、结语
在云时代网络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需要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建立完善心理教学工作者队伍,加强对学生网络人际经营及自我价值认同的教育和引导。只有这样,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为学生心理成长和发展提供服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邓如涛 单位: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罗盈安.云时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6(10):64-65.
[2]梁芳美.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亚太教育,2015(8):86-86.
[3]王美琐.云计算和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16,29(3):129-132.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业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中职教育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目前的形势表明,体育教学发展已经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而社会对中职教育越来越重视,因此,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中职学校作为培育人才的教育机构,它的教学改革模式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但是很多学校依然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兴趣。因此,本文对健康体育理念在中职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健康体育教育;中职体育;教学改革
0.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健康第一”的理念已经成为体育教学的基本理念,渗透于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职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及其自身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必须要加强渗透健康教育。在整个中职学习生涯中,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身体状况,还要注意题目的心理健康,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心理素质,让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1.健康体育教育对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影响
1.1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健康观念
健康教育是中职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素质教育的实施也具有推动作用。学校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服务环境、健康教育和教育环境充分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健康标准,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做好准备[1]。从目前来看,推行健康教育的主要措施就是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开展健康教育课程,并结合学校的资源和设施,设计出符合学生基础的健康体育活动。学校设立的健康活动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将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结合在一起,以健康为教学的最终目的,制定出符合学生发展情况的体育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1.2有利于推动因材施教理念的实施
不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水平都存差异,中职学生也不例外,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意志力和身体条件上。在此基础上,学校开展的体育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将因材施教原则落到实处,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对于男女同学也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案,教师要重视这一点,男生可以着重进行力量训练,女生则偏向形体训练。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教学,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2.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理念的策略
2.1以学生为发展中心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导,而教师大多数情况下是起到指导作用。体育教师在设计体育活动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以学生为发展中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从而提升他们的健康水平,教师在开展体育活动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身体机能,只有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在活动设计中体现出这些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2.2体育课程要为专业服务
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都需要以健康的体魄为支撑,没有良好的身体机制学生也无法发挥出自身的能力。体育课程作为中职学生的必修科目,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校在开展体育课程教学时,应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特点和对身体的要求来设计活动,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区分,活动内容也要体现出不同专业的要求。根据调查表明,只有三分之一的体育教师会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来设计体育项目,所以教师今后开展体育教学就要打破传统的活动模式,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2]。
2.3健康教育要循序渐进
健康体育教学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所以教师在设计课程内容的时候要循序渐进,首先是设立的课程活动要从难到易,逐步培养学生的活动执行能力;其次是中职学生的身心发育还未成熟,各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要以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为前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人性化服务,根据专业特点设计不同的活动项目。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进行监督,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从而增强自身的体能。
2.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的教学水平对于提升教学效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水平高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由此可见,培养一支强有力的健康体育师资队伍,对于推进健康体育教育工作具有积极作用。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是体育教师都是按照传统的教学理念执教,所以教学活动内容呈现出单一枯燥的特点,学生很难提起兴趣参与其中,这也o素质教育的推动带来了困难。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体育游戏对于体育活动的开展具有推动作用,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参与游戏形式的体育活动。因此,中职学校要组织教师接受培训,让他们学会如何利用新理念和新方法设计体育活动,让学生能够积极的融入到体育活动中,从而实现体育教学目的和素质教育目标[3]。
3.结语
中职教育是为社会提供全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所以学校和社会要充分重视,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发展中心,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开设的课程也要能够为学生的专业服务,这样才能培养出服务社会的高质量人才。同时,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培养健康意识。另外,还要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和体育设施投入,将健康教育理念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参考文献:
[1]张锡熙.浅谈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速读旬刊,2015,17(05):23-24.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引言
新媒体技术主要是以网络及手机为代表,在现如今人们的生活、学习及工作中都已离不开新媒体技术,而这也逐渐影响着人们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变化。对于高职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面临着日益残酷的社会竞争环境,加上本身自控能力和学习习惯不是很好,就会容易依赖手机、网络,长此以往就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冲击了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要想为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提供帮助,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价值,就需要结合现如今的实际情况对此进行改革。
一、新媒体技术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型媒体,其主要是基于数字技术,可以使传播的速度加快、传播的信息扩展、传播的方式丰富,相较于传统媒体有着较大的差异,而这主要是基于网络、手机等技术平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手机普及程度的扩大,新媒体凭借灵活的传播方式、先进的传播技术以及个性的传播内容获得了广大高职学生的喜爱,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1.新媒体技术使用不正确会对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产生影响新媒体技术是比较强调用户个人体验的,这一特点与高职学生的媒体使用心理是相一致的,在高职学生群体中,新媒体技术可以满足高职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个性化以及主动性的心理需求,可以帮助他们在相应的技术平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促使了他们对于新媒体的使用频率和程度都非常之高,推动了他们的个性发展以及自我认同,为他们提供了宣泄和倾诉的空间,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需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些影响,他们由于自身自制力以及认知能力的不健全,会对此产生依赖,甚至会被其中所传播的不良信息所影响,最终导致不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同时,高职学生的学习认知心理也在新媒体技术独特的传播方式上发生了变化。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知识信息基本都是教师向学生进行一对多的单向传播,学生的反馈没有比较合适的渠道,使得教学的有效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2.新媒体技术改变了学生传统的思维习惯新媒体技术对于学生的思维方式也有一定的改变,这主要是因为新媒体技术的超文本阅读方式,相较于传统阅读方式的固定,这打破了原有的思维逻辑,可以使阅读更加丰富多彩,所以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高职学生更倾向于通过新媒体技术平台来获取知识信息的内容,而这不仅会使学生的学习和接受教育习惯产生影响,还会改变他们的思维习惯。
二、新媒体技术对高职心理健康课程体系的冲击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就是心理健康课程,这也是整个教育的主体和核心。此课程的基于促进高职学生心智发展和心理健康发展为最终目的,在教育中来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促使其可以充分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内容、特征以及方法等,引导他们能够进行自我调节,学会通过借助外部心理辅导的力量来改善和化解不良的心理情绪,促使其身心健康的发展。1.新媒体技术的个性化功能使心理健康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相较于本科学生而言,高职学生也有着相类似的特点,都存在着内隐情况、情绪多变以及心理封闭等问题,也都有着比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不过,高职学生与本科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还是存在一些不同,主要是来源于个性发展受限以及自身认知能力情况,加上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的不同,就会导致高职学生在心理上存在自卑的情况,并且容易出现学习上的负面情绪。而新媒体技术,以自身强大的个性化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尤其是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代表,不受环境、地域的限制,可以快速获取信息等特点,被广大的高职学生所喜爱,同时高职学生在课外也通过智能手机、互联网来缓解自己的压力以及负面情绪,而这对高职心理健康课程体系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冲击。2.新媒体技术丰富了高职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方式高职心理健康课程在很多高职院校都是属于选修课程,虽然整个课程的体系比较完成,不仅符合高职学生的实际心理发展需求,也有着一定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将心理健康课程的应用性和学科性进行了有效的融合,并且还在内容上有着特色性和普适性的特点,满足了广大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需求。不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以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为主,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教学的重点还是局限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都被新媒体技术所带来的教学环境所影响。
三、基于新媒体技术的高职心理健康课程的改革
1.基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学习需求设计课程在课程的设计方面,需要基于学生的需求进行,引导学生参与到选择、确定以及运用课程内容的过程中来,特别是在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影响下,学生的学习更加强调自主性和个性化,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效果。因此,高职心理健康课程的设计应该基于对学生实际情况的充分了解,根据他们的实际需求进行。对心理健康问题和需求进行模块的划分,一是结合整个高职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心理需求进行;二是根据学生未来所从事的不同行业进行;三是面对一些特殊的心理需求学生群体进行。这样就可以确保整个体系的完整性和针对性,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2.围绕学生的职业发展和需求组织课程内容在组织课程内容方面,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和需求后,基于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进行课程内容的重新组织。在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心理健康课程需要服务于学生的个性生活发展,也要结合学生的阶段性的心理发展需求,进行课程内容的组织,还需要针对不同心理问题有侧重的安排课程内容。在心理健康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主要应该包括生活、学习以及个人的职业发展几个方面,针对这些安排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3.根据学生的媒体使用类型和习惯改革教学方法现如今,如果还是采取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其教学的效果依然会比较差,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负面情绪。所以,高职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方式必须进行改变,要尝试与学生所使用的媒体类型和习惯融合,以此来提升教育的实效性。首先,可以利用构建心理健康网站来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网络课程,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其次,教师也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方式对心理健康课程教育内容进行推介,并与学生进行交流,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的接受,从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
【关键词】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学;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一、以幸福理念为导向,设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积极目标”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积极目标”应该定位于使全体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并生活幸福。唯有此“积极目标”定位,才能真正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效用,防患于未然,而不只是简单地防治心理问题,仅为少数学生服务。
二、以培养积极人格特质为核心,建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体系
就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来看,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主观水平上的积极体验研究;个人水平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群体水平上的积极社会环境研究。
(一)积极主观体验研究
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它主张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体验。在对待过去方面,主要研究满足、满意等积极体验;在对待现在方面,主要研究幸福、快乐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将来方面,主要研究乐观和希望等积极体验。
(二)积极人格特质研究
积极人格特质研究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具体包括围绕6大美德的24种积极人格特质。六大美德包括:“智慧”、“勇气”、“仁爱”、“公正”、“节制”、“超越”。作为个体获得这六种美德途径的人格特质有24种,它们分别是:智慧:创造力,热爱学习,好奇心,开放思维,洞察力。勇气:真诚,坚持,勇敢,热情/活力。仁爱:爱,善良,社交智力。公正:公平,团队精神,领导力。节制:宽容,谦虚,审慎,自制。超越:审美,感恩,幽默,希望/乐观,信仰/信念。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框架可以安排如下:以六大美德为纲领,以24项积极人格的培养为具体内容,再辅以潜能开发。还要加大对积极心理学尤其是积极人格的研究力度,并组织专家学者编写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不仅有助于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潜能开发,为他们将来的就业乃至一生的幸福打下良好基础。
(三)积极社会环境的研究
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指出,当孩子的周围环境和教师、同学和朋友提供最优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孩子就最有可能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相反,当父母和权威者不考虑孩子的独特观点,或者只有在孩子符合一定的标准才给予被爱的信息的话,那么这些孩子就容易出现不健康的情感和行为模式。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视社会背景下的人及其体验的再认,意识到积极团体和社会机构对于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另外每次课教师可以推荐一些积极心理学书籍和视频及弘扬正能量的电影,我推荐过的书籍有:《幸福的方法》、《持续的幸福》、《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活出最乐观的自己》、《活出生命的意义》、《专注的快乐》等。视频有:哈佛幸福课(网易公开课),电影:《叫我第一名》、《面对巨人》、《风雨哈佛路》、《把爱传下去》、《尽善尽美》、《肖申克的救赎》、《当幸福来敲门》……。这些书籍和视频要求学生课下完成,教师课上可以展开讨论,参与讨论的同学要计入平时成绩。
三、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注重开展积极心理学常用的体验式团体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