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语文笔记范文

初中语文笔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语文笔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语文笔记

第1篇:初中语文笔记范文

关键词:中学语文;随笔训练;作文;教学方法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思想情感的表达、语文素质的体现,甚至关系到全民族文化素养的提高。很多初中学生对写作文不感兴趣,不知道该如何下笔,这也使得作文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而随笔训练的方式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本文对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进行探讨,分别论述了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随笔训练的主要特点以及有效的中学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方法,它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写作文的水平,让学生写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水平。

1 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

1.1教学方式落后,训练形式单一

作文教学的模式基本上就是:写前指导、学生写作、教师评改。这样的方式多年来都没有变动。教师在进行作文讲学的时候,十分看重学生完成作文的速度及其作文结构和技巧,对作文内容的真实性全然不顾,而且有的作文题材用了再用,老话常谈的结果,就是让学生对写作逐渐失去了兴趣。现在的作文教学,把学生困在狭小的教室内,让他们写人、叙事、议论、说明,周而复始地训练,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消磨了学生写作的热情。由此看来,写作兴趣的培养是写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1.2学生积累少,阅读量窄

阅读是一个增加底蕴和涵养的过程,丰富的阅读能够打开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路,能够为学生的作文注入思想灵魂。但是在现实中,很多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不知该如何下笔,很大原因就在于他们的积累不够。阅读量少、知识面窄,导致他们的目光短浅、思维局限,反映到作文上,使得文章缺乏灵气和思想,这样很难写出有意义的文章。

1.3作文教学与学生生活脱节

作文表达的是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和感触,脱离生活的作文教学无法让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而缺乏真情实感的作文,内容是空洞的,很难让人产生共鸣。初中作文教学,把学生限制在教室里面,让他们闭门造车,这种封闭式的作文训练,导致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不断地东拼西凑,文章内容苍白,毫无生趣可言。

2 中学语文随笔的特点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随笔相对于其他写作形式来说具有其独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写作形式更加的随意和灵活。学生的随笔可以天马行空,议论、抒情或者是记叙都是可以的。学生对于随笔的选材也是宽泛的,写作题材可以来源于阅读、生活体验、自身经历等。同时随笔是没有字数限制的,追求的是自由、内涵和多样化的内容和感受。第二,表情达意真切丰富。随笔是在学生借助具有表达自身情感和思想的文字将自己的心声和真切的情感展现出来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学生自身思想和内涵的寄托和承载,要求将真切和丰富的情感融入到语言文字中,传达自身的期盼。第三,随笔语言呈现个性化特点。随笔是一种随意性的写作形式,因此,学生使用的语言也可以展现出自己的个性特点。

3 有效的中学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方法

3.1制定随笔训练目标

明确随笔写作的目标,是初中语文随笔训练的关键。根据学生年龄、年级、认知能力的不同,进行学情分析,情制定不同的随笔训练的目标。在《感受自然》《这就是我》的孙碧训练中,可以这样制定随笔训练目标:一是让学生学会摘抄优美文句,并用简单的话语表达自己阅读后的感受;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用自己的文字来复述课文;三是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自然的感受,对自己的认识。在《献给母亲的歌》中,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文章进行观察,教会学生用不同的说明方式进行随笔的写作。

3.2营造随笔训练氛围

确定了随笔训练的目标之后,还应该为学生营造舒适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自主投入到随笔写作中来。为营造一个良好的随笔写作的氛围,应从以下两方面重手:一是鼓励学生选择精美且质地好的笔记本作为随笔写作的专用本。如果学生随手拿一个练习本作为自己随笔写作的记事本,那你激发学生随笔写作的兴趣,同时难以引起学生对随笔写作的重视,如果能精心选择自己喜欢的笔记本,学生会从内心油然而生一种愉悦感,并将随笔写作当成一件乐意且有趣的事情去完成。二是命题时应贴近生活,引起学生的兴趣。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题目作为随笔训练,如在《金钱,我们共同的话题》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课文进行续写。还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观看电影、课外实践等,让学生写观后感、学习心得等。

3.3鼓励学生积累素材

初中学生的阅读面相对较窄,写作素材不充足,老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素材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得到积累:一是让学生多阅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与兴趣,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二是引导学生养成摘抄的习惯,不管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遇到优美的文句摘抄下来,反复阅读;三是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写作思维,因为想象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形成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在在随笔训练中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有具有极强的推动作用。

3.4选择学生感兴趣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作文命题

为了有效地开展中学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点,选择学生感兴趣或者是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有帮助的作文命题。首先,教师可以将课本内容进行延伸,锻炼学生的随笔写作能力。这一方法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课本知识,也能有效提高训练效果。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写作素材的积累。丰富的语文课外知识是学生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开阔视野、积累知识和提高作文赏析能力。

第2篇:初中语文笔记范文

本文所说的语言教材,主要是就教科书而言。由于条件限制,本文仅将中国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课本与加拿大小学相应年级的英语课本内容进行了对比。他们分别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五年级 上册)和加拿大大众书局出版的《超前英语》(“English Ahead”,grade 5 )。经比较,这两本教材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课文内容。

在加拿大五年级英语课本中,每个语法知识部分都包含有趣的故事,每篇课文也由漫画或者有趣的图片而引出。这样编排不仅符合孩子的天性,还能给学生提供学习的乐趣。书中的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且内容相对较新。

中国五年级语文课本中,虽然有的也贴近学生的生活,但大多是古诗词和与历史有关的文章和典故。很明显,在中国语文教科书中,古文,历史性的文章占的比例相对较多。

2.课后练习。

加拿大英语课本的练习没有过于重视单词拼写和语法,它只在非常重要的语法部分作强调。除复习课本知识外,练习中有许多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了空间去思考和讨论。每课的练习结束后,有“自我评估”部分,旁边附有参照标准。“评论”部分是留给老师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自我评估”部分不仅可以提供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的机会,也为学生提供了评估自己学习情况的空间。

在中国语文教科书中,各单元后有一个“综合练习”,“综合练习”的最后是“总结”。语文课本里的练习及生学习情况的评价都由老师给,没有做自我评价的机会。

3.前言。

加拿大英语课本中的前言非常简短,其内容是关于此教材对于学生的学习所起到的作用及好处。它强调教材的目的是使学生建立起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享受学习的过程。

中国语文课本的前言比较长,内容主要是有关对教育工作者,专家,和权威的感谢。它强调编书者以及有关学者对教材的贡献。

语言教材的一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文化方面的差异。引起这两本语言教材差异的文化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过去取向&未来取向。

Hall曾这样说过:“如果有什么能改变生活本性的话,那就是时间是如何使用的。”(Hall,1959:1-20)中国一直是一个传统导向的社会,传统的思想方法延续至今,为大家所认同,规定着人们的行为。这意味着在时间上中国是一个以过去取向为主的社会。与中国文化的时间取向相反,西方人,尤其是北美人,一切着眼于未来,未来取向是他们的重要价值观念。由于这种取向的影响,西方人很少循规蹈矩,很少崇拜祖宗,也不像中国人那样尊老敬师,年龄和经验也未必值得敬仰。

对待时间的态度反映到语言教材上来较明显的就是在中国语文课本中有更多古诗词,典故,以及与历史有关的文章。虽然加拿大学生也要学习诗歌和名着,但是大多数文章与历史都不太相关,没有太强调过去,而十分重视课本对学生的适用性。

2.寻变&求稳。

我国传统文化是以农耕经济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在农业社会中人们满足于维持简单再生产,社会运行缓慢迟滞。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易滋生永恒意识,反映在文化中,则是“求久”的观念。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大部分公民来自欧洲大陆,他们人格独立、思想解放、他们富于创新,“求变”是他们普遍的文化心理。西方文化具有一种不断超越不断改进的意向。不同的文化心理折射到教材上,使中西教材呈现明显差异:中国教育特别突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西方语言课文以及课后练习没有过分强调拼写以及语法的重要性,而是根据课文的主题,引出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

3.依赖&相对独立。

第3篇:初中语文笔记范文

一、合理制定随笔作文训练目标

在展开作文随笔训练前教师首先要确立合理的随笔作文训练目标,这一点很有必要。虽说随笔训练并没有那么多明确的要求,可以让学生随意发挥,但是这不等于完全没有要求。想要让随笔训练收获更好的教学成效,这仍然需要教师给学生们确立一定的写作目标。对于文本的文体、语言形式、题目等都可以让学生自行确立,这也是随笔训练的一个特征,然而,对于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文章应当表达的一些主题,教师应当有明确限定。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有针对性的作文,并且抓住一条明确的主线来合理的进行发挥。这才是随笔训练的合理教学模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深入研究教学内容,为学生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随笔训练目标。例如:在初中初级阶段,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爱自然、观察事物等良好习惯,树立良好的写作习惯,并坚持每周两到三篇随笔。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有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教师也可以在每周的随笔训练中给学生们设定一些相应的主题,可以让学生们记叙这一周以来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件,也可以让大家描写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人物。不一定要做硬性要求,但是,给学生设立一个明确的写作目标才能够让大家更好的展开作文习练。

二、激发学生随笔作文的写作兴趣

随笔训练的另一个教学优势在于它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一直是困扰很多学生的一个难题,一提到要写作文学生就开始各种抗拒或者是畏惧,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对于写作兴趣的缺乏,以及大家对于写作技能的匮乏。随笔训练则能够一定程度化解这个问题,随笔作文通常写作范畴都更为宽广,学生的写作自由度也更大,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自由表达的机会,这种方式也更受到学生们的喜爱。教师可以以随笔作文为突破口,首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这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将会是很好的推动。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随笔训练过程中,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学生在随笔训练初期并没有积累大量的素材,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难度相对较低的作业,例如:教学内容的延伸,在进行课文教学中,截取一段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延伸,或者让学生对自己阅读过的文章写读后感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同学面前分享自己的读后感,让听的同学给予建议,让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丰富学生知识面,还能够培养学的生赏析能力。这种灵活的随笔作文训练不仅化解了学生对于作文的畏惧心理,也是对于学生写作兴趣的一种很好的培养。

三、注重写作素材的有效积累

教师还可以透过随笔训练的形式来引导大家更好的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这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同样会很有帮助。很多学生在写作时会觉得头脑空白,找不到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这很大程度是源于学生写作素材的匮乏。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深化学生对于写作素材的积累,要鼓励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多留意观察,将自己看到的想到的都可以在随笔作文中表达。这种灵活的记录方式不仅促进了学生随笔作文的良好展开,也为学生写作素材的有效积累提供了帮助。

写作与阅读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多阅读,通过大量阅读,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为随笔训练做好铺垫。另外,单纯的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无法满足学生写作需求,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并让学生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看到的经典段落记录下来,为写作积累素材,也可以多写写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的读后感,这同样是透过随笔积累写作素材的一种方式。教师一定要深化学生对于写作素材的积累,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写作水平有良好进步。

结语

随笔训练是一种十分灵活的作文训练形式,这种方式对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很有帮助。随笔训练在展开时首先要确立合理的训练目标,并且教师要有意识的借助随笔训练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随笔训练还能够为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提供帮助,这对于学生写作能力与写作水平的提升都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本文由WWw. dYlw.NE t提供,第 一论 文网专业写作职称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1] 顾立颖. 浅谈预初年级随笔写作指导[J]. 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27期.

[2] 袁小萍. 新课标指导下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思考[J]. 快乐阅读,2011年12期.

第4篇:初中语文笔记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概述的介绍了何为比喻教学法,然后指出了比喻教学法在计算机文化基础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结合运用比喻教学法的成功案例以及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自身特点,讲述如何运用比喻教学法把课程中相对抽象的知识讲授变得浅显易懂。

1. 比喻教学法的含义

所谓比喻教学法就是通过打比方的方法,将两个本质上有异曲同工之处的事物建立联系,通常情况,选择一个熟悉的事物,引伸到未知事物的影子,从而达到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新事物的目的。恰当的比喻有时胜过千言万语,让人豁然开朗。

2. 比喻教学法在计算机文化基础中的作用

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授课群体是大一年级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其中有部分同学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另外一部分同学尽管对计算机的基础操作有些了解,但是他们的知识网络还很缺乏,就更不用说对一些网络技术的操作了。所以,在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中,有不少基本概念和理论性的教学内容,往往令教师感到束手无策,令学生感到抽象、枯燥、记忆较困难。如果讲解时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运用比喻教学,将抽象、费解、空洞的教学内容转化得生动、浅显易懂,就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运用“比喻法”进行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深入理解,又可以便于学生记住一些烦琐的操作。

3. 比喻教学法案例分析

我们先来看看怎样组织计算机硬件组成的这节课程,用于教授知识点的时间大约为25分钟。

首先给出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电脑,然后针对图片进行如下的讲解:先认识显示器、鼠标、键盘、耳麦、摄像头,这被称作“外围设备”。主机箱内包括的所有硬件的集合被称为“主机”,“主机+外设” 就构成了一个完成的计算机。在此用一个FLASH演示主机的内部构成(如图),可引导学生去学习每个硬件有那些功能。

中央处理器CPU:CPU是计算机机的核心器件,它就好比人类的思维与控制中枢,正是CPU控制着计算机的一切行为举止。CPU主要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这个运算器就有这样的功能,而我们的大脑还可以支配我们的行为,CPU的控制器就有这样的功能。接着还会给学生展示单核的CPU和双核的CPU,讲到双核CPU的时候,我会说:如果我们人类又有两个大脑是不是会变的更聪明啊!是不是运算的速度会变快,而且,我们还可以利用两个大脑同时去完成一件事情,比如说我们又想唱歌又想说话,这在一个CPU的时代是不能完成的,而到了现在就可以了。其实,这个比喻就是想说明双核CPU是可以把同时完成需要占用同一资源的两件事情。

存储器Memory:人脑除了有思维的功能,还有存储的功能。电脑也不例外,在电脑中存储器主要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存储器,这就是电脑中的内存人脑的记忆是有限的,所以,要把我们记不住的东西储存在自己的资料库中,这就像为什么我们要有自己的书房,而这个硬盘就好比我们自己的书房。当手中的资料无法满足我们所需要的资料的时候,我们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去公共的图书馆借书,这个公共的图书管,就好比光盘、U盘、软盘等。

输入输出设备I/O:生活中我们总是把电脑和人脑加以类比,但实际上更确切的类比应该是把电脑比作一个完成的人。电脑有与外界信息交互的装置,人类有听声音和说话的能力,电脑也有。音箱就好比人的嘴巴,麦克就好比人的耳朵,但计算机所能处理的只有数字信号,而现实生活中的声音是模拟信号,这样就需要一个设备能够把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进行相互的转换,这个设备就是声卡。人类表达自己的想法除了可以通过说话,还可以通过写字来表达,计算机则可以通过现实器和打印机来完成书写的功能,可是计算机并不能识别文字和图像,这需要显卡来完成数字信号和图像信息进行转换。

主板Motherboard:主板是微机的核心链接部件。微机的硬件系统的其他部件全部都是直接或间接的通过主板相连接的。主板是一块较大的集成电路板,电路板上配以必须的电子元件、接口插座和插槽。结合实物和图片给大家详细讲解主板上的芯片和插座与插槽,其中插座与插槽就好比人类的关节,人的很多骨骼都是通过关节链结起来的;而芯片则是一座架起各个插槽之间数据传递的桥梁。

连接线:主板要和硬件连接必须有电源线和数据线,这就好比人的血管和神经。

第5篇:初中语文笔记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毕业设计;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60-02

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始建于1965年4月,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院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和优势的学科体系。农业水土工程专业拥有“农业工程”一级博士点;“农业工程”和“水利工程”一级硕士点;“农业水土工程”和“水工结构工程”二级硕士点;下设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本科专业。

就业方向:可以从事农业水利、水资源、水环境、水保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以及相关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毕业设计是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学生在毕业前最后的学习和培训阶段,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深化和拓宽,是对学生整体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检验[1],是实现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培养具备农业水利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农业水利、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等部门从事水利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实验研究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一、毕业设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毕业设计时间紧任务重

毕业设计安排在第四学年最后一学期,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正是忙于找合适工作的关键时期。因此,参加各种招聘会和单位面试会花去同学们的较多时间。另外,一些考研的学生要到被录取的学校复试。因此,真正用于毕业设计的时间少于教学计划安排的时间。毕业设计教学计划安排的时间一般是十二周,要完成一个好的毕业设计成果,需要学生们查阅大量资料、计算大量数据和绘制十几张成果图纸,工作量较大,要想在有效的时间内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们的压力就会很重。

(二)对毕业设计的设计思路不清楚

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培养的是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不管学生将来是做技术工作还是继续深造,在专业上都会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然而,学生在选择毕业设计选题后往往没有一个清晰的设计思路,不知如何思考,不知从何下手,不会设计技术路线,对设计对象、设计内容、主要设计方法感到茫然,不知如何进行下去。

(三)创新能力不强

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在选题上没有创新。指导教师的选题大部分多年不变,或选题略作改变,内容和要求没有本质改变。另一方面:学生在大学四年中学习了专业知识,也完成了许多阶段性的课程设计,为完成毕业设计做好了专业准备,但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应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往往不能把各知识点有机结合,缺乏创新能力。

(四)学能力差

学生完成毕业设计,首先要根据指导教师的毕业设计布置的任务和要求,查阅适当的文献和资料。查阅文献和资料的方式,如图书馆,新华书店,上网,但学生使用这些手段获取信息的能力相对较弱。学生往往是把指导教师当作他们的“资料库”,可以通过专业书籍和相关信息的访问解决的问题,他们也要指导教师解决。比如,水电站厂房毕业设计中一些新疆当地的雪荷载系数、一些屋盖的设计数据,很多手册上都有,但是学生不会找,即使教师提供了相关的手册,也不会在上面寻找适合自己选题的合适的数据。

二、解决对策

(一)定期检查,落到实处

为了建立有效的毕业设计质量控制,本院农业水土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在第二周安排了开题报告检查、第六周中期检查和第十周毕业设计预答辩检查。开题报告的检查除了指导教师的批阅外,督导专家还要进行批阅,给出分数。中期检查由督导专家根据学生的设计进度和出勤等质量控制指标给学生评分,及时反馈,督促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内容。第十周毕业设计预答辩检查是全面检查毕业设计整个过程。检查不流于形式,扎实到位,督促教师和毕业生在有效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设计。

(二)重视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提纲包括:

(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

(3)大致的进度安排;

(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

(5)尚需增添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用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

(6)经费概算;

(7)预期研究结果;

(8)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及人员分工等。

毕业设计开始时,指导老师就要非常重视开题报告的撰写,促使同学们查资料,把毕业设计的设计思路搞清楚,为主动思维、创新设计做好准备。

第6篇:初中语文笔记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22—0062—01

初中语文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近年来,新课改对教育工作也有了一些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受长期以来教育习惯的影响,我国西部偏远地区的语文教育一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与不足,本文主要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满堂灌”。初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这一现象,就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教授课本内容时,通常采用讲解和板书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记录,有时还要求学生背诵。教师把一切都做好,也就使得学生不愿主动动脑思考,而且教师也很少会去考虑学生的思想,一切都按照教师的准备进行,这使得学生只会被动填鸭。

2.对教学目的认识存在偏差—“以考定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目的存在偏差,大部分教师都是为考试而进行教学,很多知识内容都是跟考试有关,逐渐淡化了语文教育的本质目的。使教学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而学生也就不能正确地进行学习。因为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的教学,所以在课堂上很难提起学生的积极性,使得课堂气氛过于沉闷。

3.教学所面对的对象不够全面—“抓大撂小”

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大部分都很看重自己的教学成绩,因此,就重点培养那些成绩处在中上等的学生,而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放任不管,这种做法普遍存在。这是由于教师对教学本质理解的偏差,初中语文教学的本质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说读写能力,让他们能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而不是只单纯的提高卷面成绩,卷面只是对成绩的一方面考察,并不是全部。

二、 初中语文教学中问题的改善对策

1.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只有对科目感兴趣,才能很好地学习该科目。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先激发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这样在教学方面才能事半功倍,否则无论教师如何努力讲解,学生在没兴趣的时候都不会用心去学习,更不用说提高文学修养了。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问题改善措施的第一步。

2.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改善措施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接下来就应该进行第二步,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习惯能决定一切,正确的习惯更能带来好的成效。初中语文教学在整个教育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程,所以该环节中有一个正确的学习习惯会对之后的高中学习带来很多便利。这就需要教师做一个很好的引导,比如说,在每篇课文学习之前,教师让学生提前进行阅读预习,开始时学生可能很不喜欢,把它当成一种任务来完成。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自主预习的习惯,这需要教师来进行合理的引导。

3.鼓励学生提问和发散思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常都是教师授课,学生记笔记的教学模式。这就是教育主体的缺失现象。在语文教育中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所以要解决这一现象就应该将这种枯燥的教育方式打破,教师应该在授课前先让学生对要讲的内容进行预习,从中找出不会的问题,在授课的时候向教师提出疑问,也可以向其他学生提出疑问,让他们找资料进行解决,而且在回答同一个问题时,教师不能强调答案的统一,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都是不相同的,所以不能局限答案,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第7篇:初中语文笔记范文

【关键词】初高中语文教学 衔接与过渡 举措和目标

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是指初中与高中两个学段在语文教学方面的相互连接。在新课标背景下能否搞好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将直接影响到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效果:一方面影响到高中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另一方面影响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笔者曾有十几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经历,近十年一直在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在实践中发现,高一新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感到高中语文难学,以致不少学生很难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导致一部分学生产生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死记硬背,机械做题,不求效率;另一种是灰心丧气,漠视语文,敷衍应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在于教师没能做好初高中这两个学段教学的衔接与过渡。基于此,笔者有意在这方面初步做了一点探索,以期方家指正。

实践证明,要做好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与过渡工作,首先要求教师在深谙新课标理念的基础上,能充分认识初中语文与高中语文的联系和区别,同时能在起始课上及时引导学生弄清二者之间的衔接与过渡规律。

1.教学内容增多了,语言学习投入的时间相对减少。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提高听课的质量,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听课方法,在课外有限的时间里,通过改进复习方法来消化、巩固知识,提高语言的理解、运用能力。

2.语文学习的要求提高了。初中语文教育就是熟练掌握通用现代汉语听说读写的能力,而高中语文教育则侧重于文学鉴赏和更高级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的变化:

变化之一,教学内容加深了。从教材看,初中学的是一般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高中学的是复杂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从教学要求看,学习的内容也明显加深了。如议论文,“教学大纲”规定:初三要“能把握文章阐述的观点,了解论证方法,领会语言的严密性”,而到高中则要求“能理清层次,把握中心论点,分析论证方法,注意文章的逻辑性”。

变化之二,语言应用的要求提高了。“教学大纲”规定,初中“要扩大识字量和词汇量”,“积累和掌握常用词语”;到高中则要求:“能够准确地理解其含义和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这样对把握词语的要求更精细了,而且对词语的理解从“知其然”发展到“知其所以然”。

变化之三,学习的载体更加模糊。教材是教与学的载体。难度加深、要求提高,但涉及这些学习内容的基础知识在高中教材中不再出现。那么学生应该学什么、达到什么要求,就显得模糊不清。因此如果学生没有必要的措施和方法,就很难适应了。

3.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更加强了、能力的发展要求更高了。高中语文教学,更需要把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猎取知识、获得能力的过程。

在高中语文起始课时,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明白如下几点规律:

1.知识层次的衔接规律。语文知识本身是有系统序列的,语文教学的进程也是循序渐进逐步加深的。初中语文与高中语文在教学要求、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例如:从初中语文知识的结构层次来看,从每册教材到每个单元再到每篇课文都有详细的重点说明和预习提示,课后的练习设计也较全面具体,体现了初中语文教学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而高中教材的课文不仅长,而且课后练习和单元练习题相对少多了,它是在初中知识层次的基础上的拓宽加深,体现了语文知识和其它学科的交叉性、渗透性。

2.思维能力的衔接规律。根据初中生年龄的特点,初中语文教材主要要求学生加强对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培养一定程度的理解能力,而高中语文却在此基础上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因此从知识的识记理解到分析综合和运用,这一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又一关键。

3.学习方法的衔接规律。对初中语文教学,首先还是扎扎实实教好本学科的课程,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那么,学生只要认真听课做笔记,课后认真复习并完成有关练习就可以了。而高中语文则强调能力的培养,高中生就应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逐渐培养和发展自身的学习能力,广泛阅读,拓宽知识面,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技巧,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做好上面这些准备工作之后,接下来需要教师在常规课中“对症下药”,不断地落实以下各项举措和目标,扎扎实实搞好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和过渡工作:

第一、明确要求,有的放矢。学生刚进高一,教师就要给学生讲明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具体要求,让学生明白在阅读、写作、说话及基础知识方面的具体目标。明确了具体要求,学生才会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点滴知识的积累,注重听说读写思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第二,培养习惯,打好基础。良好的习惯既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也是语文素养的一种体现。良好的习惯包括:课要集中精力地听,字要规规矩矩地写,文章要仔仔细细地读,作业要认认真真地做。学生必须有严肃认真的态度,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持之以恒的毅力才行。所以,我们高一的语文教学要以课本为依托,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为学生“学会学习”打好基础。

第三,讲究方法,循序渐进。进入高一,语文教材的内容增多。仅必修课本第一册,与初中相比,篇幅就明显加长。另外,高中阶段作业、考试容量加大,向课外延伸多。教师可抓住重点篇目仔细讲,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授之以渔”。让学生明确学习方法,做到能举一反三。

第四,巧用初中课本,铺路搭桥。高中语文课本的有些知识,看似难点,但只要教师巧妙运用初中语文课本,铺路搭桥,学生就会轻松掌握。如学习《烛之武退秦师》,预习时就有不少学生问“何厌之有?”如何翻译,我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举了两个例子“学而不厌”、“何陋之有?”让学生理解,结果学生一看就轻松解决。

第五,激发兴趣,调动激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学中我们可灵活采用多种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如新颖活泼的开场白,提问激疑,小组间竞赛,课文比较欣赏,模仿课文片段即兴写作等等,力争调动学生多方感官,使之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在学习语文的实践中,自觉地提高认识,增强能力,发展智力。

第8篇:初中语文笔记范文

姚四岳

鲁迅说“要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然而,多少人,倒在了命运的轮转下;又有多少人,只信仰着“谋事在天”,而忽略了“成事在人”;还有多少人,在面对人生纵横交错的的十字路上失去了踏上未知人生的勇气,甘于平凡,死于庸碌。

如是,那么不妨去读读《鲁滨逊漂流记》,或许他会告诉你一个别样的人生。

《鲁滨逊漂流记》是我读的第一本外国名著。因为年代已算久远,已不记得当初是怀揣着怎样一种心情翻开这本书。只是读完之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息的那种震撼抑或说感动还记忆犹新。

故事的主人公鲁滨逊原本有个富裕的家庭环境,但喜爱航海与冒险的他,毅然拒绝了父亲的建议——继承家业。他的冒险精神,他不甘于平凡的寂静,使他放弃了殷实的生活,毅然决然的踏上了未知而凶险的航海之路。

或许会有很多人说他傻。有着这样优裕的生活条件却不要,甘愿去过那种时时处于危险之中的犹如与死神舞蹈着的水手生活。但我却佩服着他。佩服他能够如此轻易的放弃那唾手可得的财势。

但我更为佩服的是他能够忍常人之不能。他的坚强,他的毅力,他的勇气,于孤寂困厄中开出了生命灿烂的花。鲁滨逊在一次航海中遭遇风暴,独自一人流落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我想许多人在面对如此绝境定然会心生惧意抑或干脆就心灰意冷了。然而他没有。他靠着从遇难的支离破碎的船上寻到的一点食物及物品,开始了他在荒岛上一过就是二十多年的孤独生活。

鲁滨逊不是没有绝望过。当他看到他刻在木桩上用以计时的刻痕日益增多时;当他手中那有限的物资日益减少时;当他踏遍小岛也寻不到一点人烟时。绝望的情绪就犹如潮水般侵袭入他的心底。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放弃他的人生。出乎意料却又似乎是在情理之中。那样一个不甘平凡充满激情的人怎么可能就此被打败、被击溃?

他靠着他的双手开荒种地、圈养山羊、修造船只、砍树建房。他用他辛勤的劳动,在荒芜人烟的孤岛上建造了一个美丽的家园。

二十多年的孤独,他没有遇到一个人。陪伴他的,只有他手中的猎枪,圈养的山羊,那一片金黄的麦地以及忠诚的野人“星期五”。但他凭着那份不屈、那份勇气、那份坚强的意志,战胜了恐惧,斗败了孤独,开出了生命更为绚烂的花。

后来我时常在想,笛福笔中那样的生活究竟能有几人挨得过。那样孤寂的生活,恐慌以及寂寞难道不会日复一日地啃噬人的心灵吗?

我不知道像鲁滨逊这样的人是否存在,但我却着实是钦佩他的。而我也不想追根究底地去证实他是否存在。毕竟震撼我们、感动我们的是他那样的精神——不放弃。他那坚强的毅志,他那面对困难的勇气,折服了许多人,也感动了许多人。

读过《鲁滨逊漂流记》,难道你不为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吗?

人的一生,艰难险阻在所难免。没有谁能够一帆风顺,总会在人生的河流中遭遇急流或风暴。有些人害怕了,被惧意打败了,任阴影占满了心底。有些人,挣扎着掌握住人生的船舵,凭着自己坚强的毅志,终于迎来了明媚的阳光。

当我读到鲁滨逊在荒岛中生活了二十多年,终于在一次机遇下回到阔别已久的家园之后,我在想,他或许应该就此安家了吧。靠着父亲留下的家业,平静的过他的生活。毕竟人生能有几个二十多年。然而,我还是错了。或许因为那二十多年的折磨,确实消减了他对冒险的兴致。他开始了他平静的生活。他建立了自己的庄园,购买了许多奴隶,过着富实的生活。然而,这样的平静下,他内心对航海冒险的渴望也随之而来,如潮水般势不可挡。一旦萌发,便一发不可收拾了。特别是当他听说海港来了一艘船并将要航海的时候。于是,充满激情而不甘平静的他再一次踏上了他的航海冒险之路。一如当初的毅然决然。

几经波折,几经风险。鲁滨逊的生活无疑是丰富的。他那样的活着,虽然一度与死亡作伴,与孤寂为伍,还要时常忍受恐惧的阴影的侵蚀。但他的精神境界却是许多人所不及的。所以他该接受我们这些人的折服、我们的钦佩。

想起他在荒岛上的形象:蓬乱的长发,犹如虬枝横生的大胡须,勉强蔽体的“衣物”。看来是如此的邋遢而不可入目。但他在我心中的形象却是高大的。他高伟的精神感动着我,感动着许许多多在人生困厄中苦苦挣扎的人。

后来再读《鲁滨逊漂流记》,依然影响着我。每每在面对困境有退意时,我脑海就不经意闪现鲁滨逊的形象。他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时刻鞭策着我不断前行,告诫着我要充满对人生的激情,在面对苦难时要有不放弃的坚强毅力。

第9篇:初中语文笔记范文

一、以生动的开场白吸引学生

第一次和学生接触,的确是非常关键的。老师的这一个亮相要是博得了满堂彩,下面的教学就会顺畅些,圆满些,要是讲砸了,当然还有弥补的机会,但是,实际弥补起来却是很困难的。因此,第一堂课的开场白一定得精心设计,让其能达到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兴趣的效果。我曾引用了这样一段开场白作为初中语文学习的导入语:

语文是什么?是一笔好字,是庞中华;是一张铁嘴,是晏婴;是秦汉明月,是先秦诸子;是历史的见证,是司马迁;是壮美的山河,是李白;是对百姓的同情,是杜甫;是爱国的情怀,是岳飞;是开阔的胸怀,是苏轼;是田园的闲逸,是陶渊明;是对社会的解剖,是曹雪芹——是灿烂的中华文化。

多读胸中有本,多写笔下生花。读得多才能写得好,写是读的运用,读是写的基础。写真事、描真景、抒真情,写下丰富多彩的生活,写出生活的丰富多彩;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努力使文章情文并茂。

爱好语文吧,同学们!他能使你腹满诗书,出口成章;他能使你洞察历史,志存高远;他能使你心灵纯洁,感情丰富;他能使你聪明智慧,善思善辩;他能使你文思如泉,笔下生彩。

这样的开场白是否激发了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呢?等到看学生的日记时,我心中就有底了。一名学生这样写道:老师的几句开场白就让我更加喜欢上了语文,爱上了那绝妙的语言文字,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语文。赵飞写道:过去我一点也不喜欢语文,所以我的语文成绩不好,今天的语文课才上了几分钟,我就喜欢上了语文。

二、以亲切的形象感染学生

第一,告诉学生要珍惜缘分。中国有句俗话,叫“十年修得同船渡”,是指缘分的巧妙和难得。通常,人们喜欢把老师比喻成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古诗有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对老师职业的极至赞美。我更喜欢把老师比喻成撑船的水手,三年一调头,送走一批学生就送走了一批渡客。老师、学生,水手、渡客,这就是缘分。

第二,先入为主夸自己。介绍自己的姓名、求学从教的经历,适当放大自己的优点。这是最吸引学生的,有助于学生了解老师的过去,促进师生友谊的建立,让学生在你的介绍里去感受到智慧之美、拼搏之美、进取之美,让学生以“师”为荣。

第三,挥洒自如展形象。先把自己修饰一下,做到容光焕发,情绪饱满,突出自己儒雅亲切的形象。讲课时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做到吐字清晰、声音洪亮。书写时既精心设计板书内容,又着意展示书法的艺术。课堂上,保持微笑,多些幽默,语气温和,鼓励学生参与,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距离。

第四,真心实意爱学生。教师爱学生,应当像父母爱自己的孩子,出于真心和真情。我时而送学生一个赞许的目光,时而给学生一个轻轻的抚摸,或是递上几句真诚的赞美,或是传达一些殷切的期勉,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间把我的爱传递给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因爱而产生亲近老师、学好语文的动力。

三、以明确的目标引领学生

首先,讲清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强调语文学习是其他各科学习的基础,要想学好其他各科知识,就必须学好语文,我引用了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的一句话:“如果允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的话,我建议第一堂先考语文,然后再判其他卷子。”许多同学事后谈论:“我还真不知道语文这样重要,看来是要花些工夫好好学习。”

其次,树立语文学习的榜样。我从小升初考试中选出语文成绩在前三名的,让他们谈谈学习语文的方法。被点名的同学异常兴奋,他们从知识点的积累谈到作文的训练,从课内的学习谈到课外的阅读,口若悬河,喜形于色(当然这是事先通知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