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贸易专业毕业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美国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的运行机制
1973年巴以战争导致中东石油供应中断,石油价格猛涨,引发世界性石油危机,一度造成美国石油进口中断,给经济带来巨大损失。1974年11月,在美国等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倡导下,国际能源机构(简称IEA)成立,其主要职能是协调成员国的石油储备行动。197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能源政策和储备法》(简称EPCA),授权能源部建设和管理战略石油储备系统,并明确了战略石油储备的目标、管理和运作机制。
(一)企业商业储备超过政府战略储备
美国的石油储备分为政府战略储备和企业商业储备。尽管,美国政府战略石油储备规模居世界首位,但企业石油储备远远超过政府储备。目前,全国的石油储备相当于150天进口量,政府储备为53天进口量,仅占1/3。
美国的企业石油储备完全是市场行为,既没有法律规定企业储备石油的义务,政府也不干预企业的储备和投放活动,企业根据市场供求和实力自主决定石油储备量和投放时机。政府主要通过公布石油供求信息来引导企业,免除石油进口关税和进口许可费等政策也起到鼓励企业增加石油储备的作用。
(二)政府战略石油储备的功能是防止石油禁运和供应中断
联邦政府的战略储备是非军事用项目,其目标是防止石油禁运和中断石油供应,平时不轻易动用。中断石油供应是指某些石油输出国的石油出口突然中止或急剧下降,导致国际石油供应量在短期内出现日平均供应量减少数百万桶的情况。国际能源组织把某个或某些成员国石油供应缺口达到7%以上,作为实行紧急石油分享计划的主要量化指标。
根据EPCA,联邦政府向市场投放战略储备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全面动用。当石油进口中断和国内石油产品供应中断,以及遭遇破坏或者不可抗逆的原因造成的“严重能源供应中断”,导致相当范围和时间内石油产品供应大幅减少,价格严重上涨,对国民经济产生严重负面影响时,可以全面动用战略储备。二是有限动用。当出现大范围和较长时间的石油中断供应时,可以部分动用战略石油储备。但动用总量不能超过3000万桶,动用时间不能超过60天,储备石油低于5亿桶时不能利用。三是测试性动用。主要是为了防止在紧急动用时发生故障,测试储备设施系统是否能够正常运行,测试动用总量不得超过500万桶。全面动用和有限动用都需要总统决定,测试性动用和分配授权能源部部长决策。
还有一种轮库(exchange)形式的动用。通常,轮库是解决因油品品质或短期内区域性能源短缺造成的石油供应企业交货问题,用联邦储备与企业储备进行临时交换。如,2000年美国西部地区的石油天然气紧缺,克林顿总统批准用2300万桶储备石油与企业轮库,并要求企业在2001年3月以前归还。
自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以来25年间,美国政府仅在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以直接销售的方式向市场投放了3300万桶储备原油。1985~1990年间,进行了两次试销售;1996~2000年间,进行了4次轮库。
(三)根据综合因素适时调整战略石油储备规模
决定战略石油储备量时主要考虑进口绝对量、经济对石油价格的敏感性和储备成本等因素,同时还要考虑石油中断的可能性。EPCA授权的最大联邦战略储备规模为10亿桶,计划储量是7亿桶原油和200万桶加热油。从1977年正式储油开始,1994年达到最高储存量5.92亿桶,1985年达到相当于114天进口量的最高储备天数。目前,联邦战略储备的实际储量是5.67亿桶,相当于53天进口量。
政府和国会根据国内需求和国际局势适时调整战略石油储备量。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放松了石油储备。“911事件”以后,石油储备受到重视,布什总统于同年11月宣布要增加战略石油储备,到2005年达到EPCA规定的计划储量。
(四)政府所有和决策,市场化运作
美国战略石油储备的运行机制可以概括为:政府所有和决策,市场化运作。战略石油储备由联邦政府所有,从建设储库、采购石油到日常运行管理费用均由联邦财政支付。联邦财政设有专门的石油储备基金预算和帐户,基金的数量由国会批准,只有总统才有权下令启动战略储备。战略储备的决策程序是由能源部、财政部和白宫预算办公室会商,向总统提出方案;总统同意后,再向国会提出建议,由国会批准,才能生效。增加石油储备的预算是由财政部门一次拨给战略储备办公室。销售石油回收资金的使用不必经国会批准,可以用来补充石油储备。如果扩大储备规模,追加资金需经过国会讨论批准。
由于战略储备量比较大,其采购和投放可能影响石油市场价格。为了避免对市场价格的冲击,战略石油的采购和投放基本上采取市场招标机制。储备石油一部分来自政府招标采购,还有一部分是以联邦石油资源的租金(royalty)征收来的。招标采购中,40%来自与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签订的长期供应合同,其余是市场现货招标采购。通常选择价格低弥时采购,即要避免引起市场价格波动,又要防止造成石油储备资金损失。
战略石油储备的投放也采取招标机制,政府向石油公司招标,再由石油公司按市场价格销售,回收资金交财政部的石油储备基金专门帐户,用来补充石油储备。
战略石油储备系统的运行管理方式是,政府制定规划和政策,委托民间机构管理站点日常运行。联邦战略石油储备办公室设在能源部华盛顿总部,由一位能源部部长助理主管,负责储备政策和规划;设在新奥尔良的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项目的实施、运行管理。石油战略储备办公室与民间公司(DdynMcDermott)签订管理和运行合同,由其负责站点的日常运行、维护和安全保护。
(五)根据成本效益分析确定石油战略储备技术路线和储备量
政府在确定石油储备技术方案和储备量时,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石油储备的效益是中断石油供应可能带来的损失。据美国能源部的分析,石油价格增长1倍,GDP将下降2.5%左右;每桶石油价格上升10美元,将给美国经济造成1年500亿美元的损失,经济增长率将减少约0.5个百分点。石油储备的成本包括四个方面:储备设施的一次性投入,采购石油所需资金,运行维护费用等。美国具有得天独厚的石油储备条件。墨西哥湾附近的路易斯安那州和得克萨斯州境内集中分布着500多个盐穹,靠近石油化工产业带。联邦政府利用这些盐穹建成了四个大型储备基地,既临近码头,又距大型炼厂不远,还有发达的
管道设施可以快捷地把储油传输到用户手中。盐穹储油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成本最低的石油储藏技术,在美国修建盐穹储库的成本大约是每桶容积1.5美元;每桶储备石油的日常运行和维护费用是25美分。如果采用地上储罐设施,每桶容量的设施投入需要15~18美元,至少是盐穹的10倍。美国政府用于战略石油储备投资共约200亿美元,其中40亿用来修建储油设施,160亿用来采购石油。每年的日常运行和管理费用约为1.6~1.7亿美元。
二、美国石油储备体系与其他国家的比较
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模式,IEA成员国因地制宜建立其石油储备体系,各有千秋。为了广泛借鉴国际经验,重点介绍日本、德国和法国的石油储备模式,与美国模式进行比较。
(一)多层次的石油储备体系,多样化的民间储备运作机制
IEA成员国的石油储备体系都是由政府和民间储备组成的,政府战略储备只是石油储备的一部分。政府战略储备管理体制大同小异,企业储备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差别较大。
美国的石油储备体系分为两个层次:政府战略储备和企业商业储备。政府和民间储备体系相对独立,企业储备完全市场化运作。
日本、德国和法国的石油储备体系不同于美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政府储备、法定企业储备和企业商业储备。法定企业储备是法律规定的企业储备任务,政府对法定储备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德国的石油储备体系分三个层次:政府战略储备、政府参与的企业储备联盟,以及企业储备。法律规定了政府和储备联盟的储备义务。政府战略储备由联邦财政支付,承担17天储量。储备联盟是德国石油储备的主体,由大型炼油企业、石油进口、销售公司和使用石油发电厂组成,承担90天的储备义务。储备联盟根据联邦政府的指令投放石油,储备费用来自银行贷款和消费者交纳的储备税。另外,德国的法律还规定石油炼厂要保持15天的储备,石油进口公司和使用石油的发电厂保持30天的储备量,政府不干预企业储备的投放,费用也由企业自己承担。
日本的石油储备分三个层次:国家石油储备、法定企业储备和企业商业储备。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有关法律就规定了企业的石油储备义务。1974年日本加入IEA,建立了政府石油储备。政府建立石油专门帐户,通过征收石油税筹集储备资金。根据日本石油储备法,一定规模以上的炼厂、销售商和进口商都要按规定比例承担石油储备任务,企业向市场投放储备石油时要经过通产省批准。政府为法定企业储备提供低息贷款、加速折旧等政策。法律规定以外的企业商业性储备由企业自理。
法国是最早建立企业石油储备制度的国家,以法定企业储备为主。早在1925年,法国的石油法就规定,在发放进口原油、石油副产品的经营许可证时,要求经营者有前12个月经营量的储备能力。1993年实施的新石油法规定,每个石油经营者都要承担应急石油储备义务,并维持上一年原油和油品消费量26%的储量,相当于95天的储备量。法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专业委员会(简称CPSSP)代表政府负责制定储备政策和战略储备地区分布计划,向石油公司征收建立和维护石油储备的费用等,并一部分企业的石油储备任务。1998年CPSSP管理和支配950万吨战略石油储备,占全国储备义务的58%。CPSSP并不具体运行和管理石油储备站点,而是委托石油公司和安全储备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运作管理。
综上所述,各国分配法定企业储备义务的主要方式,一是按经营石油企业的规模分配储备义务,如,日本。二是根据销售额或消费额按比例分摊储备义务,如,德国和法国。法定企业储备的管理和运作机制有三种。日本模式:政府规划指导下,规模以上企业分散储备。德国模式:企业组成联盟,统一规划和布点,集中筹集资金和运行管理。法国模式:政府授权专门机构部分法定企业储备。
(二)石油储备规模与一次能源结构和石油进口依存度有关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研究和规定,成员国应该保持相当于90天进口石油量的储备(包括公共和私人部门的储备)。但是,实际上各国的石油储备总量都超过了90天。各国的石油储备模式与一次能源结构、石油资源分布和进口依存度有密切关系。总的来看,一次能源中石油比例越高、石油进口依存度越大,石油储备的规模就越大。
首先,石油储备规模直接与进口依存度挂钩。美国的石油消费量约占世界供应量的1/3,进口依存度为60%左右,其石油储备规模与石油进口量挂钩。日、德、法的石油进口依存度在98%以上,石油储备规模与消费量挂钩,见下表。
美日德法石油储备
注:①德国石油储备联盟为储备主体,拥有90天的储备。
②法国战略石油储备专业委员会和支配的数量
资料来源:日德法的数据根据内部研究报告整理,美国的数据是美国能源部提供的2001年的数据。
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由于就业率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评价指标,高校多把注意力集中在就业上,学者的研究也多是以企业需求为主进行教学体系研究。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在校期间持续时间最长的动态教学过程,是总结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探究、研究和发现的最重要的表现方式。但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的建立和运作问题近年来呈现出“两极化”的认知态势,国家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和一些专家学者的质疑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根本原因就在于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下滑。
从形式上讲,国外的很多大学在本科阶段没有毕业论文,也没有毕业论文答辩,但这不代表对学术论文没有要求。实际上,国外的许多大学,每一门课都要写许多小论文,每门课程的成绩往往是由多个小论文成绩组成,从某种意义上讲,课程的学习过程就是研究与写作学术论文能力的训练过程。需要写毕业论文的国家也会给予足够的教学延伸、时间、政策等方面的支撑,澳大利亚的大学将学术研究与写作纳入课程体系,日本留给大学生一年的时间专门用来写论文,德国的论文答辩只有一次机会。国内有相当数量的学者在研究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原因以及提升措施,归纳影响论文质量的原因主要有学生的不重视、缺乏写作时间、师资不足以及教学管理方面的不完善等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提高论文的方法和措施,如加强过程监管、增加指导经费、增加撰写时间、改革评定方法、改革教学模式等。但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特别是广西的物流管理专业进行的论文质量研究还很少见。加强对本科毕业论文的管理,从而形成一套强而有效的管理制度,已经成为各高校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1。
我国还没有形成以物流科技创新型和知识型物流人才为核心的物流教育目标体系,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深入发展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地位的提升,广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物流通道和交通枢纽作用越发突出,广西政府在近年来对公路、铁路、港口、机场以及物流园区等物流硬件设施建设上不断加大投资,物流业的规模也随着传统物流企业的壮大、新兴专业物流企业的发展以及物流企业装备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而不断扩大,但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制约是在物流业硬件提升的同时也急需解决物流人才方面的软件配备。在广西物流产业飞速发展的形式下,从物流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入手,构建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广西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评价体系的建立
本文通过对2010级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开题答辩、论文写作以及论文答辩过程的调查分析,总结出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五个方面。
第一,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即使进行第二次答辩也肯定会通过。这样导致了学生在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没有认真地去完成,极少数学生到了论文提交时才着手去做,从而严重降低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第二,由于物流业在国内的发展时间短暂,许多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只是从其他专业中转化过来,缺乏足够的物流活动实践经验。造成了在选题过程中为了向物流方面靠而牵强地将相关理论生搬硬套。因此导致论文选题狭窄,过于追求论文的创新点以及追求论文的层次,而没有考虑论文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以及与自身能力相结合,导致最终脱离实际。选题应结合学生兴趣与特长、体现专业特色、难度适宜和选题可与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2。
第三,时间不够,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不能等同于某一门课程或传统意义上的某一个教学环节,而应视为一个必须谨慎规划的、长期的、动态的教学过程。但实际情况是,毕业论文的撰写时间与求职、备考研究生等学生认为更为重要的事是冲突的。造成了真正用到毕业论文的时间很少。
第四,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交流也是比较重要的部分,很多学生在做毕业论文期间与导师没有任何交流,最终的方向也可能与之前的方向相差较大,论文的质量在撰写期间没有控制。导师指导风格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是有一定影响的。
第五,评阅者给出的评价和导师给出的评价是基本一致的,在论文质量特别是跟研究方法方面评阅者往往会给出比导师低的分数。
本科毕业论文的实施包括三个关键环节,即选题阶段、实验阶段和论文撰写阶段。因此建立的指标体系需要在这三个阶段的不同时期,通过阶段性小组答辩的形式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的成绩对学生的毕业设计状态进行追踪,通过成绩的反馈及时调整学生的工作状态,从而使毕业设计的质量最终得到整体性的提高。
为了评估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结合前文的分析,本研究设计了毕业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为重视度、选题质量(难度)、论文工作量、互动性、导师评价成绩、答辩成绩。其中选题质量这一指标是为了改善物流管理专业论文选题与实际的偏差而提出的,与专业结合越紧密则分数越高;互动性指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交流越多、效果越好则互动性的得分也越高;导师评价成绩为该轮答辩中,导师对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评价;答辩成绩为答辩小组在该轮答辩中给出的学生答辩分数。各准则层和指标的重要性由参与教授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老师共同制定。而制定的原则是从教师以往教学、指导毕业设计中的经验中总结。
3.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现
对于学生每次论文阶段性答辩成绩的评价,考虑使用专家调查法进行评判,通过反复汇总不同教师的意见,得到六项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1,0.1,0.1,0.2,0.3,0.2]。从成绩结果来看,学生A的总分在三轮之后有所提高,从原来的平均分之下提高到了平均之上,说明提高了重视程度以及导师的指导力度。学生B的总分在第二轮答辩中有所下降,从分值来看,是与导师的互动性降低了,实际原因是该生在第一轮与第二轮答辩周期中忙于找工作,因此减少了论文工作的投入,在第三轮答辩中又恢复到了正常的毕业设计中了,所以总分又提高了。学生C的总分一直低于平均,从分值来看该生对于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比较低,工作量也不够,需要在后面的阶段加强进行管理。
本科毕业论文致谢信一:
四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四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伟人、名人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平凡的人,我的导师。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您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雄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宏伟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从论文题目的选定到论文写作的指导,经由您悉心的点拨,再经思考后的领悟,常常让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谢意!
人生的道路有许多的坎坷,不是一条通往光明之路,有痛苦,有伤心,有无助,也有面对一切所不能忍受的,这就是生活。但是生活中确实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有些时候你不会看到它的本身的色彩,如果你用这一种方式感受不到的话,不妨换一种方式去感受,也许它正是你所需要的那种生活方式。千万不要放弃生活,你放弃了它,生活也就放弃了你,人生贵在的是感受,会感受才会有幸福,在生活中如果你感受的多了,那你才会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你才会知道你在前世所选择的是今生的最正确的人生路。
本科毕业论文致谢信二: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的心情万分激动。从论文的选题、资料的收集到论文的撰写编排整个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的热情帮助。
我首先要感谢xxx老师,是他将我领入了信息安全的大门,并对我的论文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使我的研究工作有了目标和方向。
在这近二年的时间里,他对我进行了悉心的指导和教育。
使我能够不断地学习提高,而且这些课题的研究成果也成为了本论文的主要素材。同时,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也令我十分敬佩,是我以后学习和工作的榜样。还要再次感谢老师对我的关心和照顾,在此表示最诚挚的谢意。时光匆匆如流水,转眼便是大学毕业时节,秋云,聚散真容易。离校日期已日趋临近,毕业论文的的完成也随之进入了尾声。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一直都离不开老师、同学、朋友给我热情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最后要感谢在整个论文写作过程中帮助过我的每一位人。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质量;提升;对策
毕业设计对高职教育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高质量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有利于高水平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毕业设计一方面对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水平具有检验作用,另一方面能进一步提升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高职教育扩招持续加大,我国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职旅游管理学生的毕业设计在质量上存在很大问题,如选题脱离实际、缺乏原创性、毕业设计的答辩流于形式等。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分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现状,进而找出导致这一不良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提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的举措。
一、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存在的问题
(一)毕业设计选题不当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第一步。能否科学合理的选好题,就关系到毕业设计的质量能否得到保障。而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中,选题不合理是最主要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选题没有针对性,由于学生自身的基础知识有限,在选题的过程中,往往会避繁就近,即繁难题目选择主动放弃,就近于参考书和网上能找到相关资料,如:《某酒店管理机制模式研究》就缺乏专业针对性。第二,所选题目范围把握不够准确,不是太小就是过于宽泛,太小则无法体现专业所学,过于宽泛则研究主题难以确定,这都将会对毕业设计造成阻碍。如:《某市的旅游研究》《某省旅游旅游开发的对策》等;第三,立意创新不足,容易落入陈俗旧道。由于学生在选题时参考的资料都是确定的内容,选择《某旅游景区问题分析》等旧题目时,只是一些简单的重复,没有新的观点和论据提出。
(二)缺乏良好的设计指导
在做毕业设计的时候,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已经在某旅行社或者酒店进行岗前实习或培训,这给指导老师的指导工作带来了一定阻碍,具体表现为:第一,指导老师和学生就毕业设计进行的面对面交流机会很少,以至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指导老师大多情况下是通过电话、微信等移动通信方式和学生进行沟通,无形中指导工作难以落实到位。第二,学生被动应付,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心理,指导老师不联系,学生就不问,导致毕业设计的很多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第三,理论与实践脱离,教师长期在校研究理论而疏于实践,导致学生在相关实际工作岗位碰到的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三)毕业设计进度的监控有待提升
根据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毕业设计规范,毕业设计一般需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如切合旅游管理专业进行选题、下发任务书、书写开题报告、列提纲、完成初稿、检查、校改、定稿以及答辩等。不过,因为毕业设计的时间和学生岗前实习、培训的时间相冲突,导致学生难以按计划完成毕业设计的进度。同时,企业目前对学生是否已经完成毕业设计或者完成的质量如何等问题关心不够,无法发挥监管作用。另外,指导老师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情况不了解,学生对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指导老师沟通相对缺乏,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的态度和认识发生偏差,进而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
(四)形式主义的毕业设计考评
毕业设计的最后一步是答辩和成绩考评,主要是检查学生毕业设计的整体情况。考评实际存在的问题可能远比想象的要多,如毕业设计流程缺失、指导老师对毕业设计的监督和指导不到位等。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和学生的毕业实习存在关联。一方面指导老师对毕业设计出现的问题需要与学生进行及时沟通和交流时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工作和毕业设计任务的双重压力下,不能有效完成,导致毕业设计的考评容易走过场。最后,答辩过程中,老师在较短的时间里面无法针对论文中的细节把握,只能抓要点而疏于毕业设计考评质量的把关。这不仅影响了毕业设计的科学性、严肃性和公正性,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认真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得不到端正。
二、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
(一)恰当选题
恰当选题是有效提升毕业设计质量的第一步。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学生选题:首先,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毕业设计的理论保障,所以学生应当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教师应该结合自身经验或者相应案例进行讲解,充分缩小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如:《浅论如何加强我国旅行社的市场竞争力》;其次,教师和学生应该都需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从生活中发现教学的素材,从酒店管理工作中积累毕业设计的素材,比如:《酒店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性》、《星级酒店宴会筹办问题分析》;最后,就如何准确选题,教师可以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选题环节,采用发现教学法提问导游行业的发展如何?一方面在设定问题情境的同时,又提出了选题的内容,另一方面利用问题情境充分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掌握毕业设计选题的关键,选择《我国导游业高离职率原因分析及相关对策》这个题目。
(二)实行双导师双向指导
旅游管理专业的指导老师由于自身实践经验的缺失,学生无法有效控制毕业设计的进程,导致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难以进行。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可建立新型的双导师制度,即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双重指导。校内导师主要负责学生毕业设计的理论知识部分,而校外导师主要负责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样一来,既加强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提升,又增加了实践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建立双师指导制度以后,两位导师应该始终参与到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双师制度的作用,使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通过双重指导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建立校企多维监督制度
为了有效解决学生由于实习原因导致毕业设计监督工作不到位的问题,建立校企多维监督制度显得非常有必要。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第一,形成制度,明确责任。企业应该就毕业设计考核问题给予学校一定协助,特别要强调指导老师对学生毕业设计考核次数的考评。第二,应用网络科技,建立毕业设计信息管理平台,通过学生不同时期在网上对自我毕业设计的进度进行汇报,实现企业和学校的动态管理模式,积极构建新型师生交流渠道,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联系。第三,强化学生的诚信教育,建立相应制度,以降低抄袭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从而营造积极、公正、创新的毕业设计制作氛围。
(四)建立校企考评体系
企业以往对毕业生是否已经完成毕业设计并不关心,或者对毕业设计完成的质量是否优秀也不关心,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不认真对待毕业设计,同时为企业的人力资源队伍建设带来了很大阻力。学校和企业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对学生的毕业设计严加要求,以提高毕业设计整体质量。首先,在毕业设计内容的评价方面,应当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评价,但是也应该注重理论联系实践,这又这样才能体现出毕业设计的实际意义。其次,在毕业设计考评的方式方面,不仅要重视流程的完整性,而且还要确保流程的合理性、科学性、有效性,严禁论文抄袭现象的发生,加强工作的落实,从而真正将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提高。
三、总结
毕业设计的完成对学生自身旅游管理知识、技能和素质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毕业设计的过程也是学习能力提升的一种体现。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学生在校学习的情况,对其日后工作影响较大。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毕业设计时,需要将平时所学知识进行整理、综合,形成稳固的知识结构,高校教师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解决论文提出的实际问题,重视毕业设计的作用,努力提高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最后,学校和企业之间应该加强合作,保证高校学术力量的提升,加大对旅游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作者:王春丽 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
参考文献:
[1]陈祥章,魏勇.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1(04).
[2]温显斌,王法玉.构筑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应用能力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0(10).
[3]伍慧玲.突出湖湘特色:发展湖南高职旅游教育的新视野[J].科技和产业.2007(12).
【摘
要】在我国2006年2月15日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首次泛起了金融资产概念, 它是金融工具的主要内容。因为金融资产内容广泛, 既包括基本金融工具也包括衍生金融工具,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既存在于金融企业也存在于一般企业, 情况比较复杂, 其会计确认和计量的难度较大。尽管会计准则对其确认与计量进行了较具体的规范, 但仍有些题目需要进一步完善。
【关 键 词】金融资产; 确认; 计量
on improv ing the accountingtrea tment on financ ia l assets、
abstract: the comcep t of financial assets, first appeared in enterprise accounting principles published on 15 th feb 2006, is themain content of financial instrument. since the content of the financial assets is broad and comp lex, which includes thebasic and derived financial instrument, and exists in financial enterp rises and non - financial enterp rises, its accountantconfirmation and measurement are difficult. although the p rincip le, confirmation and measurement have been regulatedparticularly, some p roblems should still be imp roved comp letely1
key words: financial assets; confirmation; measurement
一、 金融资产的确认企业的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款、垫款、其他应收款、债权投资、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衍生金融资产等。《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规范的金融资产包括: (1)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2) 持有至到期投资; ( 3)贷款和应收款项; (4)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四类; 而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则由《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予以规范。其中有些金融资产存在活跃的交易市场, 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1 ]。对于在活跃市场有报价的金融资产, 既可能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也可能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假如某项金融资产有固定到期日, 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 则该金融资产还有可能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某项金融资产详细应划分为哪一类, 主要取决于治理层的风险治理、投资决议计划等。有些金融资产不存在活跃的交易市场, 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企业会计准则将金融资产根据是否存在活跃交易市场、公允价值能否可靠计量以及持有该金融资产的目的, 分别进行了归类, 对其确认和计量作了较为具体规范。各项金融资产的确认归类如表1。表
1金融资产的分类特
征内
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1 ) 以交易为目的;(2) 存在活跃的交易市场; ( 3) 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从证券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持有至到期投资( 1 ) 有固定的到期日; (2) 有明确的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3) 存在活跃的交易市场从证券二级市场购入预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贷款和应收款项(1) 不存在活跃的交易市场; (2) 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贸易银行和一般企业的贷款和各种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 存在活跃交易的市场; ( 2) 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 3)预备长期持有但需要资金使用时可以将其出售变为现金资产(1) 从证券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2) 企业没有将其划分为其他三类的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以控制、共同控制和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为目的(1) 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2) 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3) 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4) 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 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125
二、金融资产计量金融资产与其他资产一样, 其计量包括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 并且与金融资产的分类紧密亲密相关。目前企业会计准则对各类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划定如表2:表 2金融资产项目初始本钱计量收益确认期末后续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支付的价款减包含在价款中已宣告尚未支付的现金股利和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利息。支付的交易用度计入当期损益(1 ) 持有期间的应享有的现金股利或利息于宣告或收到时确认; ( 2 )处置时确认按公允价值计量,将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支付的价款加发生的交易用度合计(1 ) 期末定期初账面价值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2 ) 处置时确认按摊余本钱与预计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 发生减值的, 应确认减值损失, 以后价值回升时可以在原确认损失金额的范围内转回贷款和应收款项(1) 贸易银行的贷款按发生的本金与交易用度之和计量; ( 2) 一般企业应收款项按应收本金计量(1 ) 期末定期初账面价值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2 ) 处置时确认按摊余本钱与预计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 发生减值的, 应确认减值损失, 以后价值回升时可以在原确认损失金额的范围内转回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支付的价款加发生的交易用度合计(1 ) 持有期间的现金股利宣告或收到时确认;(2 ) 利息收入期末定期初账面价值与实际利率计算确认;(3 ) 处置时确认按公允价值计量,将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同时要进行减值测试, 发现永久性减值的, 应确认减值损失长期股权投资按取得股权的来源采用不同的方式确定本钱法于收到时确认;权益法于收到被投资单位报表时按持股比例计算确认按本钱与预计可收回金融孰低计量, 发生减值时应计提减值预备,即使以后价值回升也不得再转回
三、需要完善的几个题目
--> p>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时, 其计算利息收入的基础是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仍是摊余本钱, 仍是要分析确定, 会计准则没有明确根据会计准则的解释, 金融资产的摊余本钱是指该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1) 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2) 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 3) 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从这一解释可以看出,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本钱不包括期末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额, 也不包括已计算确认但未到期的应计利息。而对于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因期末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和已计提未到期的应计利息也构成了资产的账面价值。假如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 其增值部门金额要进行账务调整, 从而使资产的账面价值增加, 但并没有实际发生本金支出, 取得该金融资产时计算的内含报酬率也没有包括这部门价值, 因此不应该作为计算各期利息收入的基础, 这是公道的做法。但假如期末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小于其确认减值损失前的摊余本钱时, 企业会计准则划定应确认其减值损失, 并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调整至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这部门调减的金额实质是对已经发生的初始本钱进行的调减, 在计算取得该金融资产的内含报酬率时已考虑了这部门价值。又因为取得金融资产时计算的内含报酬率考虑了按复利因素计算的货泉时间价值, 假如按账面价值或摊余本钱作为计算利息收入的基础, 笔者觉得有些不妥, 由于利息计算的三要素是本金、时间和利率。期末计算利息收入的基础应为期初金融资产的本金, 而该本金应为不含公允价值变动升值但含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及应计利息的摊余本钱。
2、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的债券投资, 期末应先计算确认利息收入仍是提高前辈行减值测试, 这一题目的处理顺序不同, 得出的会计处理结果不同【例】a上市公司于20 ×7年5月1日, 按面值从债券二级市场购入b公司发行的三年期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1 000 000元, 票面利率3% , 发生交易用度20 000元。公司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按年计息。假定取得该金融资产时计算的内含报酬率为219%。20 ×7年12 月31 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900 000元。20 ×8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950 000元。20 ×7 年5 月1 日该金融资产的初始本钱为1020 000元。20 ×7 年12 月31 日, 假如是先计算确认利息收入, 后确认减值损失, 则期末应确认利息收入= 1 020 000 ×219% = 29580 (元)应计利息= 1 000 000 ×3% = 30 000 (元)期末摊余本钱= 1 020 000 - ( 30000 - 29580)= 1 019 580 (元)期末应确定减值损失金额为: 900 000 - 1 019580 = 119 580 (元)该债券2007年末的账面价值为900 000元。假如是先确认减值损失, 后计算确认利息收入:期末应确认的减值损失金额为: 900000 - 1 02000 = 120 000 (元)期末应确认利息收入= 1 020 000 ×219% = 29580 (元)126应计利息= 1 000 000 ×3% = 30 000 (元)期末该金融资产的摊余本钱= 900 000 -(30000 - 29580) = 899 580 (元)因为本期末资产的摊余本钱又是下期计算利息收入的基础, 摊余本钱不同会影响以后各期利息收入和摊余本钱计算的正确性。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当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时, 在何种情况下, 其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在何种情况下要确认资产减值损失《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第三十八条第二款划定,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 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泉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额外, 应当计入所有者权益,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 计入当期损益; 该准则的第四十六条划定,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 即使该金融资产没有终止确认, 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应当予以转出, 计入当期损益。该转出的累计损失, 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取得本钱扣除已收回本金和已摊销金额、当前公允价值和原已计入损益的减值损失后的余额。当公允价值低于摊余本钱时, 会计处理是作为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仍是作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现行准则没有一个判定参考尺度, 目前一般的表述是, 假如公允价值低于摊余本钱是暂时性的, 应作为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假如公允价值低于摊余本钱是较长久的, 应作为转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2 ]笔者以为, 对这一题目的处理会计准则应制定一个参考判定尺度, 好比按跌幅比例或公允价值低于摊余本钱的时间确定一个参考划分尺度, 这样才利于操纵。
4、已经发生减值的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的债券投资, 在以后继承持有期间应否还要定期计算确认利息收入《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第四十九条划定, 金融资产发生减值后, 利息收入应当按照确定减值损失机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采用的折现率作为利率计算确认。即已经计提减值预备或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的金融资产, 仍应按计提减值预备后的账面价值(摊余本钱) 和重新计算的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不论金融资产是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仍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 假如确认了减值损失, 意味着该债券的预计可收回金额已低于期末的账面价值, 假如泛起这种情况, 不仅计提的利息可能收不回, 很可能其本金也难以全数收回。假如再继承定期计提利息, 一方面会导致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当期损益增加; 另一方面因为计提减值预备、确认减值损失使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当期损益减少, 即资产价值和当期损益总额并未引起变化, 但增加了会计核算的工作量。这一题目可从上例得到验证。根据谨严性、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笔者以为已经发生减值的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的债券投资, 在以后继承持有期间应休止计提利息收入, 于实际收到时再确以为当期损益。
【参考文献】
[ 1 ] 会计毕业论文范文编委会1会计法规轨制大全(上) [m ] 1上海: 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7158 – 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