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业发展意见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软件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优化产业结构、加速经济崛起的先导性产业。为进一步促进我省软件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发展思路和目标
“**”时期我省软件产业的发展思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方针,以提高软件企业创新能力、增强软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中心,重点扶持一批有核心技术的软件企业和良好市场前景的软件产品;加大软件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嵌入式软件系统,不断增强系统集成能力,提高软件服务业水平,促进软件外包、出口;继续改善产业发展环境,鼓励资源整合,发挥行业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加快公共平台建设,努力打造行业发展支撑体系,促进软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目标:培育一批骨干龙头软件企业,到“**”末,形成一批具有品牌优势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秀软件产品,具有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骨干企业20家,其中5亿元以上企业6家,全省软件产业销售收入100亿元,年均增长35%。
二、发展重点
1.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在加快现有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配套体系,提高园区综合服务功能的同时,打造一批新的特色园区。汽车电子软件园:以奇瑞、江汽等自主品牌汽车整车生产为依托,加强汽车电子软件产品研发,提高汽车电子软件本地化配套水平;出口外包软件园:对园区软件出口或外包骨干企业给予政策上的重点扶持,促进软件外包人才培训中心、外包业务服务中心等中介服务平台建设,将合肥逐步建成软件“出口加工区”。嵌入式软件园:以提升传统产业和满足数字家电、移动终端发展需要为目标,建立较为完善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支持一批能形成规模效益的嵌入式软件生产企业加快发展。高校软件园: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设立高校软件园,培育由产学研项目派生出的产业化项目,并接受合作单位入园发展。
2.优先发展面向重点行业的应用软件。包括工业制造、数字广播电视及家电、汽车、交通、电力、农业、通讯、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行业领域的应用软件系统。
3.加快发展语音产业。发挥科大讯飞国际领先的语音技术优势,将我省建成国内最大的语音软件研发生产基地。创建国家语音技术工程实验室,组建语音平台、语音数码、无线增值业务、口语评测及语言学习等研发中心,实现语音产品开发、生产的系列化、工程化。
4.着力构建软件技术支撑平台。推进软件构件库、软件工具库、软件综合服务与管理平台、软件开发实验平台、软件测试与安全评估平台建设。
5.重点发展为本省信息化服务的软件产品。配合“861”行动计划、“数字安徽”建设,为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提供软件技术、产品和服务支撑。
三、政策措施
1.加强对软件产业发展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建立由省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为召集人,省信息产业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人事厅、省商务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统计局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省软件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协调、解决软件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2.加大对软件产业发展的投入力度。省财政将逐步加大省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投入,重点支持软件产业的发展。省级科技、企业技术改造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向软件产业倾斜,支持软件产业发展。鼓励社会资金投资软件产业。
3.加强软件园区建设和管理工作。合肥、芜湖市要加强合肥软件园、芜湖软件园管理机构的建设,切实为园区内软件企业的发展做好服务。鼓励特色软件产业园区发展,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建立省级软件园区的申报审批制度,对于获得批准的省级软件园,省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省级其他相关专项资金将给予支持。
4.鼓励支持软件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建立和完善国家和省级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鼓励软件企业建立技术中心,构建软件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结合的软件技术创新平台和支撑体系。对财务核算制度健全、实行查账征税的软件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技术开发费,按规定予以税前扣除。软件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在按规定实行100%扣除的基础上,允许再按当年实际发生额的50%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企业年度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当年不足抵扣的部分,可在以后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中结转抵扣,抵扣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软件企业20**年1月1日以后新购进的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和设备,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下的,可以一次或分次计入成本费用,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其中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应单独管理,不再提取折旧;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上的,允许其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或年数总和法实行加速折旧,具体折旧办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软件企业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转化职务科技成果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科技人员个人奖励,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5.加强软件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建设示范性软件学院和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加强对高层次软件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鼓励省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软件企业开展国际交流活动,积极组织从事软件教育的大学教师出国培训,在省管专家中适当扩大软件人才的比例。加强软件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鼓励软件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软件人才培训。对企业当年提取并实际使用的职工教育经费,在计税工资总额2.5%以内的部分,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6.支持软件企业建立智力、技术、管理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机制。建立股票期权等激励制度,通过奖励股权、出售股权和技术折股等方式,稳定优秀人才,确保软件企业的长远发展。
7.鼓励以软件技术成果投资兴办软件企业。技术成果经评估确认后,其作价出资额可占到企业注册资本的35%;比例超过35%且作价金额超过100万元的,须经投资各方约定;登记注册资本在50万元以下的,其注册资本中高新技术作价的部分,经全体股东确认,可不经评估直接注册。
8.鼓励、引导各行业软件开发部门转变经营机制,走社会化、专业化、企业化的发展道路。积极开展软件产业化试点工作,支持汽车、机械、电力、建筑建材等行业的软件开发和信息技术应用服务部门的软件产业化。大力发展与传统产业结合,符合传统产业改造需求的软件产品。
9.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认真落实鼓励软件出口的有关政策,支持软件企业通过服务外包、工程承包、项目承包、开拓国际应用服务市场等多种方式,扩大软件出口,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大力吸引境外企业来我省兴办出口型软件企业。对软件出口企业,按现行外贸出口促进政策的有关规定予以支持。进一步完善软件出口管理办法,按现行出口退税政策对软件企业给予优惠,软件企业可享受便捷通关等服务。简化软件从业人员出入境审批手续,实行一次审批、年内多次有效的办法,方便其赴境外培训、考察和开展国际业务交流活动。对通过CMM(能力成熟度模型)、CMMI(能力成熟度集成)认证的软件企业,从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和省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给予不低于认证费用30%的补助。
10.鼓励采用国产软件产品和服务。政府采购优先使用国产软件产品和服务,涉及国家安全的系统必须使用国产软件和设备。对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建设项目,在质量、性能、服务等同等条件下优先购置、使用本省软件产品和软件技术,优先享受省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在实施省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工程中,对使用本省软件产品和服务的单位,从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给予一定补贴或贷款贴息。
11.大力培育和规范软件市场。继续开展软件正版化工作,各级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必须使用正版软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软件侵权盗版行为,规范软件行业市场秩序。
一、工作目标
2012年,我区以建设“市城郊休闲旅游度假中心”为目标,加强规划引导,强化措施落实,加大旅游产业融合、旅游项目建设、旅游设施配套、旅游宣传促销、旅游管理服务工作力度,争取全年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均增长15%以上。
二、工作措施
(一)实施产业融合战略,多方聚集旅游发展要素
1、推进无花果采摘游,带动乡村休闲游。深入挖掘无花果文化内涵、医药保健价值和“无花果”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品牌价值,进一步扩大无花果文化旅游月活动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精心打造“无花果之乡”;加快推进“一带八园十五个基地”建设,加强与旅行社合作,大力发展无花果采摘游,使无花果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农业旅游品牌之一;带动草莓、樱桃、有机蔬菜等采摘游农家乐旅游项目,将分散的旅游产品串珠成链,捆绑营销,争取皇冠办事处列入省旅游强镇,泊于镇瑞亿山海田园列入省农业旅游示范点。
2、升级《神游华夏》演艺,推进文化旅游。投资3000万元,整体包装《神游华夏》演艺,推出《龙的传人》新篇章,新增《草原雄鹰》蒙古马术表演,促进旅游与文化相融合,打造夜间旅游亮点。
3、加快旅游商品开发,发展工业旅游。扶持引导清华紫光、安然纳米、健人科技等国家级、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企业开发旅游商品,通过展示生产环境、生产流程等途径扩大商品销量;大力开发具有地域性、纪念性、艺术性和礼品性旅游商品,重点推广无花果干果产品、钓鱼竿、海产品等旅游地产品,形成品牌化、系列化、规模化的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网络,提高旅游商品在旅游消费中的比重,争取将好海蓝色食品有限公司列入省工业旅游示范点。
4、着力推广韩国特色,打造韩国风情游。充分发挥我区韩国人聚集优势,借助中韩建交20周年的契机,加大韩国风情街、韩乐坊、时代广场韩国馆、韩国美食街的对外宣传推介力度,大力发展韩国美食、韩国服装、韩国风情、韩国文化等特色旅游,把我区打造成为市韩国特色旅游购物首选地。
5、培育绿色餐饮品牌,打造欢乐美食游。成立餐饮业协会,在全区星级酒店、特色社会餐馆、商场美食城开展不使用任何添加剂的“裸烹”和倡导使用现榨花生油等绿色健康美食活动,推出“经区十大美食”,重点推广无花果系列美食和正宗韩国料理,着力打造经区特色餐饮品牌。
(二)实施项目支撑战略,加快推进旅游项目建设
1、推进4A级景区华夏城综合景区建设。完成总投资2.4亿元的华夏城黄金小镇、东方文化区始祖庙、人防科普体验馆等景区工程,打造休闲旅游新亮点。
2、推进3A级景区老虎山生态园综合建设。加快建设投资2000万元的老虎山婚庆文化主题公园、忠孝文化主题公园等项目,不断完善景区道路、防护栏、景区导示牌等基础设施。
3、推进旅游购物项目建设。重点推进韩国风情街、韩乐坊、海港城等商贸旅游大项目建设,九龙城休闲购物广场、万象城步行街、好天地妇女儿童精品商场、韩国风情街等项目,争取年内开业运营。
4、推进九龙湾休闲度假区建设。做好九龙湾区域规划,完成九龙湾岸线整治,加快推进五星级酒店建设,打造高品位休闲度假和现代商务中心。同时,结合海上公园、九龙河、海峰河改造,规划建设海上休闲运动区和九龙湾游艇俱乐部,加快推进海上乐园、海上拓展、体育竞技、观光游艇等设施,进一步拓展九龙湾的旅游功能。
(三)实施设施提升战略,努力改善旅游基础条件
1、实施旅游道路畅通工程。按照游客进得来、散得开、出得去,景点成串、景区成片的要求,加大道路交通建设,形成直达景区的快速通道。
2、完善采摘园基础设施配套。各镇、街道办事处要指导各采摘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建设旅游厕所、停车场、通讯设施、旅游标识系统、游客服务中心以及资源环境保护、旅游信息网络平台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接待能力和水平。
3、加快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按照建设“数字化旅游”的要求,积极参与省、市旅游信息平台建设,开通12301服务热线,成立经区旅游公共服务中心,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持续加大宣传促销力度
1、旅游推介。参加台湾“两岸乡村旅游百分百”活动,在台北设立经区旅游窗口;以中韩建交20周年和丽水世博会为契机,赴韩国旅游推介;赴俄罗斯雅库茨克、伊尔库茨克等城市参加“2012中国俄罗斯旅游年”巡回促销。参加市旅游局大篷车巡回促销活动,推广我区旅游产品;组织旅游企业到省内重点客源城市巡回促销,重点做好与烟台、青岛等周边城市旅行社对接工作;组织区内涉旅企业参加国内三大旅游交易会;举办第四届无花果文化旅游月活动、首届经区韩货节等节庆活动。
2、广告投放。借助市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积极参与市捆绑营销的旅游形象广告投放,进一步扩大经区旅游的知晓度和影响力,打响经区“滨海休闲旅游购物”品牌。
(五)实施质量兴旅战略,努力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以游客满意度为基准,以标准化管理为手段,以旅游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为契机,努力提升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在全区推行旅游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通过业务培训、组织参观、举办技能比武、厨艺展示、评选服务明星等多种形式,提高专业素质和技能,规范经营行为,逐步推行旅游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和技能鉴定制度,建立人才引进和培训的长效机制。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市场有效供给为目的,以科技为支撑,以产业化经营为方向,扎实推进基地建设、市场建设和科技服务,全面推进我县蔬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到2015年,全县发展蔬菜基地面积6万亩,其中专业菜地4000亩;全县蔬菜种播面积20万亩,产鲜菜30万吨,产值5亿元,优质率92%以上;无公害产地认定面积3万亩,产品全部通过无公害认证,绿色食品认证5个,有机食品认证3个,创建2个以上知名品牌;蔬菜产业占种植业的比重提升到45%以上,努力把宜章建设成为粤港澳的“菜园子”。
三、布局规划
(一)城镇专业蔬菜基地。城镇专业蔬菜基地4000亩,主要布局在城关镇城东村,城南乡寿福、新田、法堂、曹家、廖家湾、吴家、南湾、樟涵等村,沙坪乡沿江、留军、樟桥村,白石渡蔬菜村和梅田镇。
(二)外向型蔬菜基地。根据我县实际,分三个区域布局蔬菜产业:东部平和、里田、长策、新华等高山区发展以萝卜、辣椒、茄子为主的反季节蔬菜;中南部城关、城南、黄沙、长村、东风、麻田等低海拔区发展以食用菌、韭菜花、香芋、茄子为主的外向型订单蔬菜;莽山周边的莽山、天塘、一六发展以苦笋、蕨菜、慈菇、野山椒为主的特色野菜。同时,以莽山为品牌,大力招商引资,发展高海拔区特色山野和绿色蔬菜,建立与旅游休闲观光和现代蔬菜产业蔬菜加工企业,实现蔬菜产业产、加、销一体化,拉长蔬菜产业链,提升全县蔬菜产业整体效益。
四、工作重点
(一)加强基地建设
1.城镇专业蔬菜基地建设。巩固改造城镇专业蔬菜基地2000亩,补充新扩城镇专业蔬菜基地2000亩。加强基地基础建设,重点加强水电路、大棚、喷滴灌、遮阳网、防虫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2.外向型蔬菜基地。建设3个外向型标准化生产基地,以此带动5.5万亩外向型蔬菜生产。
3.食用菌生产基地。积极扶持三农科技、新田野和麻田食用菌基地建设,规范食用菌生产经营秩序,发展食用菌产业。
(二)加强科技示范工程建设
1.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展示园。建立占地50亩的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园,每年引进筛选新品种5-10个,示范4~5个新品种,示范推广3-5项年亩产值超万元的高效种植模式,展示园联系50-100户种植大户,并负责将展示成功新品种和高效益生产技术推广到生产园区及大户。每年定期开展专业大户培训、技术骨干培训。
2.集中育苗站。在专业蔬菜地,建设占地20亩的集中育苗站,建设连栋温室和塑料大棚及辅助设施,以蔬菜良种供应、种苗生产,特色新品蔬菜栽培示范,国内外蔬菜科技引进、消化、吸收,信息和技术产品服务为主要功能。到2015年,优良蔬菜种苗(穴盘育苗、嫁接苗等)生产能力达到100万株/年。
3.专业种植大户培植。为进一步形成蔬菜规模化、集约化,在规划期内培育建设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蔬菜专业种植大户20户。
(三)加强现代蔬菜物流体系建设
1.改善流通设施条件。根据产业布局和市场需求,规划建设蔬菜专业批发市场。积极做好蔬菜基地对接超市工作,加强社区菜店建设,方便市民购菜。
2.加快现代蔬菜物流企业组建步伐,建立以物流企业为龙头,5万亩外向型蔬菜基地为基础,建设蔬菜冷链系统,扩大净菜、小包装加工、冷藏,构建蔬菜直销配送现代物流体系。
3.加强信息网络平台建设。蔬菜、商务、物价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支持建立覆盖基地和批发市场的产销信息服务平台,规范信息采集标准,健全信息工作机制,定期收集“菜篮子”产品生产、供求、质量、价格等信息。
(四)加强蔬菜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积极做好蔬菜产品质量标准、生产技术规程、生产加工等地方规范的制修订工作,构建蔬菜地方质量标准体系。积极开展标准菜园创建工作,推进蔬菜生产向统一品种、统一购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六统一”发展。加大品牌培育和认证力度,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有机蔬菜。加强县蔬菜检测中心建设,在基地、重点乡镇建立蔬菜检测站,在重要示范片、重点村建立蔬菜检测点,健全蔬菜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形成生产有档案、产地有准出制度、市场有准入制度、产品有标识和身份证明的全程质量追溯体系。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宜章县“菜篮子”工程领导小组
(二)加大资金投入。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县财政设立蔬菜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按县城镇常住人口人平7元的标准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明确相应的蔬菜工作经费,以后视财力情况逐年增加。二是依法加大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征收力度,做到足额征收、专款专用。三是每年县财政安排20%以上的价格调节基金,作为蔬菜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四是加大项目扶持力度。整合发改、国土资源、水利、农业、科技、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资金100万元,用于蔬菜生产和蔬菜基地建设。
(三)加强城镇专业蔬菜基地管理和保护。认真贯彻执行《省城镇蔬菜基地管理条例》和湘政发〔〕31号文件精神,落实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保护并利用好城镇专业蔬菜基地。严格实行占补平衡和补偿机制,及时扩补城镇专业基地面积,并将城镇专业蔬菜基地建设纳入县城总体规划范畴。要把城镇专业菜地作为基本农田保护的重中之重,细化到村、组、户和丘块,登记造册归档,划定红线,严格管理。规范城镇专业蔬菜基地征用程序,依法缴纳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
(四)优化发展环境。切实做好土地流转工作,积极引导农民进行土地置换和流转,确保蔬菜集中连片种植,向区域化、规模化、设施化方向发展。蔬菜生产用水、用电按照农业用水、用电标准执行。积极开展设施蔬菜保险试点,探索设施蔬菜风险补偿机制,努力降低设施蔬菜风险。
一、充分认识加快肉兔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肉兔养殖具有饲料来源广、繁殖能力强、产出率高、生产周期短、调整迅速等优势,其营养结构丰富而全面,深受广大消费群体的重视和青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发展肉兔产业具有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三大优势,是发展现代农业、现代畜牧业的优选项目之一。我镇肉兔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好,具有较强的潜力。加快肉兔产业发展,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破解农民增收缓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村、镇直有关部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加快全镇肉兔产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集中力量,细化措施,抓住关键,千方百计促进肉兔产业的发展。
二、明确肉兔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我镇肉兔产业发展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目标,以家庭养殖为基础,以产业链延伸为突破口,以规范众帮兔业合作社运行为总抓手,以科技和人才为支撑,加强品种引进、改良、饲料供应、养殖技术和动物防疫等薄弱环节,按照产业化思路、工厂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坚持政府引导、龙头带动、市场运作的原则,走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之路,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改进方法、优化服务,加快肉兔产业化经营步伐,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发展模式。以农户庭院养殖为主,积极培植养殖大户。以众帮兔业合作社为龙头,积极与各大肉兔龙头企业联合,实现全镇肉兔养殖“产、供、销”和技术服务一条龙,努力把我镇建成全市最具影响力的肉兔生产专业镇。
(三)工作目标。2012年将全镇没有固定产业的40个村,培养成为肉兔养殖专业村,实现出栏优质商品肉兔400万只左右。肉兔生产专业村的标准是:村两委主要干部参与肉兔养殖,养殖肉兔2组以上的农户占全村总户数的70%,并建成5个年存栏基础母兔100只以上的养兔大户。
三、突出肉兔产业发展的工作重点
(一)加强众帮兔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肉兔养殖专业村要以村为单位成立肉兔养殖协会。按照“入社自愿、民主管理、利润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健全合作社内部运行机制,实现“技术、信息、防疫”和“良种引进、饲料供应、肉兔收购”全方位服务,促进肉兔养殖利润和养殖效率最大化。
(二)强化良种引进繁育体系建设。根据市场需求,引进和培育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的优良品种,种兔良种率达到80%。同时,强化种兔管理,规范市场行为,保护养殖户利益。
(三)培育发展肉兔养殖小区。按照“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分户饲养、连片集中、适度规模、配套服务”的原则,坚持五个统一(即,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繁育用种、统一防疫用药、统一专用饲料、统一收购加工),大力培育发展肉兔养殖大户和养殖小区。
(四)切实加强肉兔防疫工作。建立镇、村肉兔防疫体系,严格执行肉兔防疫目标责任制。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能作用,坚决防止疫情发生和大面积扩散蔓延的现象。健全疫情测报网络和疫情报告系统,建立肉兔疫情快速反应机制。加强兔用药监督管理,确保肉兔产业健康发展。
(五)完善科技服务功能。健全肉兔养殖技术服务体系,依托康大集团、聘请专门技术专家指导我镇肉兔产业的发展,加快肉兔产业高新技术的引进和转化,提高科技贡献率。建立健全肉兔产业信息网络,打造信息交流平台。
四、落实肉兔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一)加大项目资金扶持政策。一是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支持,建设生态养兔示范园,支持肉兔产业发展。二是对鸡棚改造和大棚养殖大户,提供三万元以内的贴息贷款,予以重点支持。
(二)建立养殖大户扶持政策。对年内建成规模以上(基础母兔100只,或出栏商品肉兔50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户),享受众帮兔业合作社给予社员的一切优惠待遇,并由众帮兔业合作社提供上门技术服务和销售便利支持。
(三)实行防疫体系建设扶持政策。对规模养殖户(基础母兔100只,或出栏商品肉兔5000只以上)年内对商品肉兔和种兔提供免费防疫;对年出栏商品肉兔5000只以下,500只以上,或存栏2组以上基础母兔的养殖户,年内提供商品肉兔和种兔免费防疫药品;对不能形成规模的散户,只提供商品肉兔防疫药品。
(四)加大物质和政策激励。年内全镇交售商品肉兔40万只以上,年终按每只肉兔0.2元奖励协会负责人。对加入众帮兔业合作社的社员,提供零利润肉兔饲料,零利润优质种兔,免费技术培训,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肉兔,并签订肉兔保护价收购合同。
五、工作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肉兔产业发展快、带动强,是农民群众增效促收的有效途径之一。为切实抓好此项工作,镇党委政府决定成立肉兔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监管、政策制订和业务指导等工作。各相关部门要结合本部门特点,抓好肉兔发展的相关工作。达到肉兔养殖专业村标准的村庄要成立兔业协会,并推选出协会负责人,没有达到专业村标准的村庄,要推选出一名骨干代表。协会负责人和骨干代表为本村肉兔养殖直接责任人,负责对本村肉兔产业发展的组织指导和服务管理,参与众邦兔业合作社的管理和议事。
年。全县上下真抓实干,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开展了草畜突破年活动,通过政策扶持、政府引导、抓点示范、部门帮建、市场拉动等措施,全县草畜产业开发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县共出栏商品牛2.2万头、羊5.6万只、猪11.5万头、鸡31万只,肉类总产量达到1.6万吨,鲜蛋产量达到2000吨,实现牧业产值2亿元。草畜产业开发在两个方面有了突破:一是政府强力推动和各部门共同努力下,全县共投入养殖资金1755万元,其中启动民间资金1520万元,新发展规模养殖场58个。其中养鸡场20个,养猪场30个,其它养殖场8个;依靠整村推进项目,建成畜牧养殖示范点40个;引进畜禽良种6个,完成黄牛冻配2200头;初步建成了乡4个养殖小区;全县新发展规模养殖村30个,累计达到76个,发展养殖大户累计达到5400户;新增万只养鸡场4个,新建百头肉牛育肥场1个、千只肉羊场1个;规模养殖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二是通过招商引资,与“山东雅致畜牧发展有限公司”签定了合作开发滩子牧场10.8万亩草原的协议,成立了县惠民草畜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注册了县原野草原产业化发展有限公司”修通了滩子牧场乡村公路14公里;邀请甘农大专家,完成了草原普查,为制定开发规划打下了基础。同时,与江苏悦达集团协商,做好了合作开发兴化草原的前期准备工作。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县草畜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扶贫开发为总揽,围绕打造畜牧大县”这一主题,调整养殖结构、转变生产方式,立草为业,草畜互补,舍放结合,大力发展牛羊草食畜。依托招商引资,加强草原合作开发、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和养殖小区,建设养殖基地,培育畜产品龙头企业,走“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之路。
三、奋斗目标
养殖专业村30个,全县新发展养殖小区3个。规模养殖场18个,规模养殖大户850户;结合退耕还草,种植优质牧草6.8万亩;加大草原开发力度,力争年内饲养牛5000头、羊15000只;全县畜禽饲养量突破100万头只,存栏40万头只(其中牛4.5万头、羊5.5万只、鸡18万只、猪12万头)出栏60万头只(其中牛2.5万头、羊6.5万只、鸡36万只、猪15万头)比上年增长18.8%;组建5个县级养殖专业协会;完成黄牛冻配2200头;建设县级高标准草畜产业示范点10个,乡级示范点25个。
达到400元,比上年增长43%。肉类总产量达到1.8万吨,比上年增长25%;人均牧业纯收入净增120元。牧业总产值达到2.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禽蛋奶产量达0.24万吨,比上年增长20%;水产品产量达到60吨。
四、主要任务
大力发展养殖专业村。1整合项目资金。
结合整村推进和新农村建设项目。发展养殖大户850户。全县新发展养殖专业村30个。共发展养牛户100户;发展养羊村8个,共发展养羊户100户;贾河绿园、彭都村,新城子乡老树川村,两河口乡寨子村,南河乡任藏、脚力铺、路固村,沙湾镇寺下村发展养猪村8个,共发展养猪户200户;发展养鸡村3个,共发展养鸡户300户;发展养蜂村3个,每村50户,户均30箱,共养蜂4500箱。努力使畜禽养殖业在规模养殖村的覆盖率达到80%以上。
2扎实开展养殖小区建设。
一是充分利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暖棚养殖项目资金。按照“布局合理,建设标准化养猪小区3个。相对集中,人畜分离,综合利用”要求,采取项目扶持加农户自筹的方式,村建设养猪小区三个,入住农户分别达到100户、127户、200户,每户建暖棚圈舍2间33平方米;各发展养殖户50户,甘江头乡谢家坝村发展养殖户250户,每户修建暖棚圈舍1间16.5平方米。每平方米暖棚圈舍由中央专项资金补助200元,农户自筹200元,每户购仔猪3头,每头200元。827户养殖户共建暖棚圈舍18595.5平方米,购买仔猪2481头,共需资金793.44万元。二是依托已申报的养殖小区建设项目,村选址实施养殖小区建设。
3全力抓好规模养殖场的巩固提升和新建扩建工作。
扩建18个规模养殖场。出栏商品猪达1000头;车拉乡小寺麻养猪场出栏商品仔猪600头;贾河乡赵家河科茂养猪小区年出栏育肥猪500头;贾河乡坑里大自然养羊小区饲养量达到2000只;南河乡茹树恒泰肉牛育肥场年出栏商品肉牛300头;南河乡前贯养猪场出栏育肥猪达200头;何家堡乡白杨综合养殖场基础母猪存栏100头,使甘江头通北口养鸡场年存栏蛋鸡达到1万只、出栏肉鸡达到4万只;城关大草滩祥凯瑞养鸡场年饲养总量达到6万只;将台乡下巴山羌源生态土鸡放养场青脚麻土鸡年饲养总量达到3万只;临江乡白杨坝养猪场存栏母猪60头。蛋鸡存栏达1万只,年出栏肉鸡5万只;沙湾寺下养猪场出栏商品仔猪500头;沙湾峡前养鸡场年出栏商品鸡1万只;甘江头谢家坝杨闹生养猪场年出栏商品仔猪达到500头;岷江总场奶牛养殖场存栏奶牛10头,城关下坝马吉利奶牛场存栏奶牛15头;新建哈达铺上街养猪场、南阳毛羽沟土鸡放养场;多渠道筹措资金,全力启动理川绿园养殖场和星月冷冻厂,确保年内投产运营。
4依托招商引资。加快草原合作开发进程。
一是要加快滩子牧场开发进程。建好龙头带基地”要求,按照“围绕龙头建基地。发展“公司+基地+农户”养殖经营模式,前半年内完成草原围栏、种畜引进、草原灭鼠、草原改良、办公用房及圈舍修建等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改良草原10万亩,发展牛羊2万头只,带动农户450户,实现年内见效的目标。二加强与江苏悦达集团的协商对接,加快以兴化乡葱滩为中心的黄蒿子牧场的合作开发进程,力争在上半年工作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三是要依靠退耕还林还草项目,大力发展优质牧草种植,南河、贾河、八力、车拉、木耳、兴化等乡镇种植优质牧草3万亩,年内全县牧草种植面积达到6.8万亩。
5积极启动良种工程。加快畜禽种畜引进步伐。
积极开展新品种引进与改良。计划全年共引进荷斯坦奶牛50头(主要在城关两个奶牛场)早胜牛200头(重点给整村推进村)欧拉母羊5000只、南江黄羊、陶赛特等种公羊20只(重点给滩子牧场、大自然养羊场)引进良种母猪1000头、长白、大约克、杜洛克等种公猪30头(投放给良种猪繁育场)引进良种蛋鸡10000只(重点是城关四大养鸡场)滩子牧场、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要加强“五良”配套措施。
6加强科技示范点建设。
年在巩固和提升18个规模养殖场的规模和效益的同时。坚持因地制宜、市场引导、突出特色、扩大规模、创新模式的原则,25个乡(镇)每乡建立1个乡级科技养殖示范点。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办特色产业和区域性养殖产业科技示范点。通过县、乡两级采取各种有效途径,示范引导农民突出发展草畜产业。同时,建立激励奖励机制,要进一步落实《县农业特色产业扶持奖励办法》等优惠政策,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和广大群众加入到畜禽养殖行业上来,通过资金扶持、模式转变、畜禽品种更新等一系列措施,培育一批养殖业先进示范典型,充分发挥规模养殖科技示范点的辐射带动作用。
7积极兴办龙头企业
依托星月冷冻厂扩建年加工肉品500吨、贮藏肉品200吨的肉品加工厂1个。城关镇官鹅村依托官鹅养鸡场建设年加工1万吨的饲料加工厂1个。
8创造条件。力争年内有突破性进展。积极发展水产养殖业。
南河金海养殖场改造鱼塘8亩。投放虹鳟鱼、岷山细鳞鲑共2万尾;城关鹿仁村新建高标准示范性塑钢温棚流水生态鲟鱼养殖场1个,养殖虹鳟鱼3万尾;贾河科茂养殖场建设10亩规模化鱼池养鱼2万尾;南河前贯特种养殖场完成10亩规模化鱼池后续建设。养殖面积2亩,修建鱼池4个,年示范养殖中华鲟5000尾。
9加大冻配工作力度。巩固黄牛改良成果。
要充分利用已建成的10个冻配点。加快黄牛冻配改良步伐,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其生产性能,力争全县黄牛冻配达到2200头。
10全力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为全县草畜产业开发保驾护航。
要一如既往的坚持动物疫病“预防为主”防制方针。密切配合,周密部署。切实加强以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蓝耳病为主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同时要加强对规模养殖村、重点养殖区域的动物疫病监测,全力保障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健康发展。
11加强县乡两级动物防检疫体系建设及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农牧局要在以往防检疫体系建设、乡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基础上。积极论证,抢抓机遇。加大项目申报争取力度,做到申报一个,批复一个,实施一个”通过项目建设,改变乡(镇)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提升草畜产业服务功能和重大动物疫情监测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明确分工。把草畜产业开发放在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农口各单位要在县农业特色产业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协调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精心部署,科学谋划,狠抓落实。对重点项目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全力抓,全体干部职工要全身心投入,形成强大的草畜产业开发合力。同时,要立足全县草畜产业开发形势,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制定科学的工作规划,严格组织实施,排除一切不利因素,为顺利推进特色产业开发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狠抓落实。采取有力措施,强化工作责任。县上特色产业开发领导小组要从产业发展规划、基地建设、龙头企业、产销信息服务等各个环节入手。狠抓工作落实;包乡县级领导要按照所包乡镇草畜产业建设内容抓好12个示范点,帮扶部门要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强化服务意识,资金上重点向养殖业倾斜,实打实帮扶;各乡镇要着眼各自的养殖产业,巩固年的畜牧业发展成果,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确定领导班子,制订具体规划,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责任,严格绩效,量化考核制度,切实把草畜产业开发的责任、任务落实到村、社、户和广大干部身上。
三)科学指导。搞好示范,提升服务水平。切实抓好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服务工作。抓好指导,培育一批产业示范户,使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同时要加强对养殖龙头企业和规模养殖大户的技术指导,确保出栏率和商品率双向提高,稳定发挥效益,进而带动和帮助周边群众加快发展养殖业步伐。农口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工作特点,加强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选准突破口,新办一个县级规范化示范点,促进草畜产业大规模、高水平、高效益稳步发展。
四)多方筹资。既要争取国家投资和银行融资,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创新投资机制。更要注重启动民资、招商引资,改变投资主体单一的局面,形成国家、集体、个人、客商多元投资的体系;涉农各部门要深入研究国家和省市发展草畜产业的投资政策,编写相关项目报告,积极开展项目申报与争取工作;引导和协调金融部门通过小额信贷、风险投资等方式,投资开发草畜产业,支持有潜力的企业发展订单生产,解决企业、农民发展草畜产业投入资金不足的问题;有效整合财政专项、扶贫、畜牧养殖、退耕还林还草、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等项目资金,重点支持草畜产业发展。
五)健全完善市场营销体系。实现市场信息共享,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为草畜产业开发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二是积极扶持各类养殖业协会,组建养牛、养羊、养猪、养鸡、养蜂等5个专业协会,按照产加销一条龙服务的要求,抓好制度、规范化建设,使其在草畜产业开发中发挥助农增收作用。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九次党代会精神,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由大变强,现就加快全省产业集群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意义
产业集群是某一产业领域相关联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地域内的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体。发展产业集群,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等资源,集中进行环境治理;有利于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扩大社会就业,提升区域和产业竞争力;有利于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省产业集群发展迅猛。目前,全省营业收入过5亿元的产业集群246个,从业人员476万人,实现营业收入12708亿元,利税1212亿元。全省产业集群拥有省级以上名牌产品、驰名商标、著名商标577个,部分产业集群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产业基地县(名城、名镇)。产业集群已成为我省中小企业重要的产业组织形式和载体,对促进全省经济结构优化、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省产业集群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有些地方对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按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招商引资和凝炼项目的意识,对当地工业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和引导,工作力度不够;二是县域或一定区域内的企业关联度低,企业自我衍生能力弱,产业集群数量少、规模小,自主品牌和创新能力缺乏;三是政府为产业集群服务的人才、信息、质量监测、现代物流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能力比较弱。各级、各部门要从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快产业集群发展。
二、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一体两翼”总体发展战略,实施工业发展“新、特、优”工程,突出优势和特色,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特色产业镇为重点,加强规划引导,大力实施品牌带动、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和特色产业提升计划,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特色明显、结构优化、体系完整和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着力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及家电、纺织服装、化工医药、食品和农产品加工、建材六大产业中培育出300个营业收入过10亿元、100个营业收入过50亿元、50个营业收入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
三、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工作重点
(一)搞好产业集群规划和定位。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布局合理、适度超前”的原则,从实际出发,遵循产业集群形成、演进、升级的内在规律,准确把握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特征,结合本地区域经济、企业优势和特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定位,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抓住几个有特色的产业集群,提升整体优势。推进东部加工制造型产业集群向创新型集群发展,加快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中西部地区要以特色产业和自然资源为突破口,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延伸产业链条。要健全专业化协作配套机制,促进东、中、西部地区合作,发展一批新型制造业集群。在具备条件的中心城市着力发展文化产业、创意设计等新兴产业集群,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着力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在同行业中具有较大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二)培育特色产业镇。县城所在的镇和中心镇是全省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实施特色产业提升计划,培植“一县一品、一县多品”,提升特色产业的发展质量、科技含量、品牌知名度、产业集聚能力,促其做大做强。引导特色产业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软硬环境和条件,提高吸引力和集聚力。对于产业聚集度高、产业特色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大、综合经济实力强、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大的特色产业镇,经考评合格命名为山东省特色产业镇,给予重点扶持。“十一五”期间全省命名140个特色产业镇,重点指导、扶持,促其做大做强。
(三)加强产业园区建设。产业园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各地要从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采用产业链带动、品牌带动、市场带动等多种模式搞好产业园区的规划发展。要充分利用现有各类工业园区的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提升,不断提高投资强度和土地集约化程度,促进产业集聚和升级。要加强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确定园区主导产业,引导龙头企业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实现聚集。横向就是促进配套发展,实行专业化分工协作,提高配套能力;纵向就是按产业结构的上、中、下游产品扩展,特别重视深加工,拉长产业链,增强园区的集聚效应。
(四)壮大龙头企业。实施龙头企业带动,引导中小企业集聚。积极培育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发挥其产品辐射、技术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中的龙头作用。引导龙头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剥离专业化强的零部件和生产工艺,发展专业化配套企业,提高企业间专业化协作水平。推动龙头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升产品档次,将劳动密集型产品实行梯次转移。支持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具有相关配套条件的企业延伸产业链。
(五)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以构建产业群、延伸产业链为主线,以高新技术企业和开发区、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着力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性技术,促进其推广应用。引导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技术人才合作,鼓励支持企业通过委托开发和联合开发、共建研发机构,建立长效机制,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和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鼓励企业大力开展技术改造,实施工业发展“新、特、优工程”,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结合,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加快产业升级。支持有条件、有潜力的集群内企业在关键技术、关键工艺上进行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合作,构建企业间技术转让的交易平台,实现技术创新在产业集群内的整体效应,加快区域内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逐步形成区域技术联盟和创新体系。加强人才培养,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开展就业培训和岗位培训。加强校企合作,培育产业和科技带头人。
(六)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大力实施质量兴省和品牌带动战略,提升产业集群内企业品牌意识,推动生产要素向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流动,通过品牌企业聚集效应,培养形成区域品牌。加强企业自主创新和标准、计量、质量等内部管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鼓励企业建立综合品牌,引导企业开展企业形象和品牌标识的策划与宣传活动,促进名牌产品企业多层次、全方位的联合协作,实现共享。进一步开展质量论证,不断完善标准体系,全面提升产品质量。积极培育国家、省名牌产品,对评选为“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给予大力宣传和重点扶持。加大名牌推介力度,以名牌产品为依托,着力提升企业、产品的国内外知名度、美誉度,打造一批产业名市、名镇,实现由产品名牌向区域性品牌的转变。
(七)扩大对外对内开放。坚持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不断拓宽发展空间。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加强与跨国企业合作,搞好协作和加工配套,延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优势。引导外资投向高新技术、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支持纺织、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集群引进先进技术实现升级换代,引导加工贸易产业集群由加工装配为主向设计制造、自主研发延伸,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和滨海新区的产业对接,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八)构建公共服务平台。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原则,引导和推动产业集群建立行业协会、同业商会、信息网站和电子商务、金融和物流市场、校企合作培训中心、技术研发中心、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等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生产业,特别是加强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十一五”期间,全省重点扶持100家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四、发展产业集群的政策措施
(一)扶持一批重点产业集群。各地要选择一批具备条件的产业集群作为工作重点,加强指导,加大扶持力度,发挥其在产业升级、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的示范引导作用。要按照规划科学、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环境友好等要求,促进产业集群做强做大。要加强情况调度,搞好跟踪服务。支持产业集群环境建设,加强对重点产业集群的宣传,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和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大政府资金的扶持力度,形成共同扶持产业集群发展的合力。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的产业集群、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龙头企业,现有各项财政专项资金应予以重点支持。认真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山东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的有关规定,逐步扩大各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从2008年起,把扶持产业集群发展纳入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范围,采取贷款贴息、专项补助等方式,重点支持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共性关键技术和产业链的延伸。
×××县委
×××人民政府
二×年畜牧产业发展工作
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市有关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要求,切实把畜牧产业抓紧、抓好、抓实,现就200×年畜牧产业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略)。
二、任务目标
200×年全县实现生猪存栏××万头,出栏××万头,牛存栏××万头,出栏××万头,山羊存栏××万只,出栏××万只,家禽存栏××万只,出栏××只以上;全县肉类总产量达××万吨,禽蛋产量××万吨,水产品产量××万吨,畜牧渔业产值××亿元以上;畜牧税费征收××万元以上;农民来自于畜牧水产养殖业人均增收达××元以上。
三、工作措施
(一)加快畜牧结构调整,优化布局,切实抓好畜牧养殖示范小区建设
切实按照专业化、高效益的发展方向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中实施示范小区建设。200×年巩固、完善和发展畜牧养殖示范小区××个,其中:××养殖小区××个,××养殖小区××个,××养殖小区××个,××养殖小区××个,××小区××个。重点实施好××个示范小区,其中县级示范小区××个,各乡镇示范小区××个。养殖小区标准为:相对集中连片发展养殖户,××小区连片××户以上,平均每户养殖××××头以上;××养殖连片××户以上,户均出栏××××头以上;××小区连片××户以上,户均××××头以上;××小区连片××户以上,户均养×××只以上;××小区连片××户以上,户均出栏×××以上;××小区连片××户以上,户均××亩以上。小区建设必须按照环保和农村公共卫生要求实施,规范配套实施品改、防疫、饲草饲料、圈舍改造等工作。坚持因地制宜,突出优势产业,要以××和××项目建设为依托,通过抓小区示范建设,逐步发展形成产业带。
(二)切实抓好畜禽品种改良,优化畜禽品种结构,提高畜产品质量和效益
发展养猪要坚持走“引、繁、育、推”的综合路子,在巩固去年实施的××小区建设,加强饲养管理的基础上,继续引进优质××××头,按标准配备好良种××并挂牌,加快优质××繁殖基地建设步伐,提高优质××覆盖面;实施的商品××养殖小区必须建立××××点,全县建标准××点××个,对所布局的冻配点必须按《××管理条例》搞好劣质××××工作,提高××;积极引导农民引进饲养良种××,努力发展名、特、优养殖,增加农民收入。
(三)加大优质饲草饲料推广力度,努力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户发展种草养畜的积极性
坚持优化种养结构,积极推广三元种植,大力推行引草入田,人工种植优质牧草,坚持养畜必须种草、草畜必须配套的原则,做好种草与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相结合,积极引导养殖户推广饲草加工青贮技术,降低畜牧养殖生产成本。
(四)切实加强动物防疫工作,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防疫质量和效果
认真贯彻《动物防疫法》及《动物防疫条例》,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切实加强领导,依法履行政府包防疫密度、部门包防疫质量的职责。落实动物防检疫工作责任制,任务到村、责任到人,重点搞好春秋两防和推行仔猪窝边防疫,确保防疫质量和免疫效果。控制和消灭国家规定的动物疫病,按照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要求,促进畜牧养殖业健康快速发展。
(五)加大科技兴牧宣传和培训力度,全面实施科技兴牧战略,努力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
一是必须狠抓养殖科学适用技术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养殖户成为养殖能手,各级干部成为指导畜牧产业建设的行家;二是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科技和科普工作宣传,让广大养殖户自觉接受和使用科学的养殖方式;三是加强畜牧渔业行政执法力度,把科技兴牧和依法治牧结合起来,努力提高畜牧科技含量;四是层层抓点办示范,采取县级领导挂帮乡镇,乡镇领导挂帮村,畜牧干部挂包小区建设,畜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系×个畜牧养殖示范小区建设点。推行行政干部包发展,业务干部包技术的目标管理责任制。
四、保障机制
(一)加大畜牧业发展投入,增强畜牧业发展后劲
在全面加大对畜牧业发展的同时,一是×××组织信贷资金××万元,用于畜牧养殖小区建设农户购良种畜禽和圈舍修建。××贷款发放方式由养殖户申请,村委会、乡镇畜牧站、×××调查摸底,并共同签署意见,经审批后按程序发放,严禁新贷还旧贷;二是×××安排××万元产业发展资金重点用于贷款贴息;安排××万元财政扶贫资金重点用于引进××和××的补助。对200×年新发展饲养××头××××以上的大户,按每头×××继续补助××元,×××补助××元。相关乡镇按项目要求实施,凭相关依据到×××报帐(属于用项目资金发展的大户不再另行给予补助);三是全县安排××资金捆绑用于畜牧小区建设。×××安排小水池建设资金,××部门安排×××项目资金,×××部门安排×××项目资金,×××部门安排×××建设资金,××部门安排××,×××安排××及培训经费,乡镇必须实行集中捆绑到畜牧养殖小区;四是安排××万元项目资金及×××资金等专项用于山羊小区建设,必须按照项目要求实施,抓出效果;五是其它渠道来源的畜牧业发展资金也要全面专项用于畜牧产业建设。
(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推动畜牧业快速发展
对新发展的规模养殖大户继续享受上年规定的用地、用材等优惠政策,国土、林业部门简化手续办理程序,免收两金;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支持和鼓励畜牧科技人员带职带薪领办、承办畜牧养殖业,承包养殖大户和畜牧养殖小区建设,领办加工或销售等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等,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完善工作机制,健全技术支撑体系,强化服务体系建设
1、稳定畜牧技术干部队伍,提高畜牧兽医技术服务水平。一是乡(镇)不得随意抽派畜牧技术人员从事非专业性工作,已抽派的专业技术干部,必须于×月底前安排从事畜牧工作,加强养殖小区建设;二是对畜牧兽医技术干部严格工作目标量化管理,将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与年度考核、选拔任用和职称评定相结合;三是充实调整乡镇畜牧兽医技术干部,对人员少的乡镇站要调整平衡,合理配备,对严重缺乏的技术人员,可从历届未分配的大专院校毕业生中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考聘用;四是对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推行竞争上岗,并将活动津贴的×与工作实效挂钩,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使其更好地为畜牧产业建设服务。
2、加强村级基层畜牧服务网络建设。一是组建××××××,明确×××兼任××××,择优两名×××为站员;二是必须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对××人员通过清理、整顿、培训、考核、竞争上岗,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以适应新阶段畜禽防检疫工作的需要;三是畜禽产地检疫任务必须落实到×,在×推行报检制度,具体由×××全面负责,具体工作职责是:负责建立畜禽户口档案,按月核查登记,核销畜禽出栏变动情况,实行“××”制度,切实做好××,严格坚持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原则,每月××日前上缴××,××按规定标准及时划解到××作为防检疫经费及村级服务站人员工资。严禁座支、挪用。
3、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加强畜牧业发展中介组织建设,努力提高组织化服务水平。一是加强养殖协会建设,建章立制,引导协会有效运作,统一组织饲料购进及畜产品销售,减少中间环节盘剥,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效益;二是支持、鼓励并引导有经济实力和能力的经纪人,组建畜产品营销服务公司,疏通畜产品流通销售渠道,拓展畜产品销售市场;三是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扶持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发展“龙头企业+基地+协会+养殖户”的产业链模式,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依托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推动畜牧养殖业健康有序发展。
(四)建立奖惩激励和约束机制,全面调动完成目标任务的积极性
1、全面完成本年度目标任务的乡(镇),通过对养殖小区建设、畜禽品种改良、种草养畜、动物防疫、畜牧规费征管工作检查验收,年终参与考核评奖。年度综合考评设一等奖×个,奖金××万元;二等奖×个,奖金各××万元;三等奖×个,奖金各××万元。其中奖获奖乡(镇)的书记、乡(镇)长、分管领导、畜牧办主任、畜牧站站长:一等奖各××元,二等奖各××元,三等奖各××元。具体考核方案另行制定。
2、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对作出贡献的县畜牧产业建设领导小组按乡(镇)奖金总额对等奖励,其中奖畜牧技术部门××万元,用于对在畜牧产业化建设工作中,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干部奖励。
3、对畜牧养殖规模大、效益好、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养殖户给予表彰奖励。
4、上述奖金从××和××中列支。
5、对未完成考核任务目标的乡(镇)给予××,对县畜牧事业局因工作不到位,措施不力造成重大损失或负面影响,对局长、副局长实行××。
(五)加强领导,强化职责,推动畜牧业快速发展
1、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切实加强畜牧业领导,层层成立畜牧生产领导小组,明确职责,签订畜牧产业建设责任状,成员单位必须履行相关职责,建立抓好畜牧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主要领导必须亲自抓,分管领导必须具体抓。
2、畜牧技术服务部门,必须严格按照职能职责要求,切实搞好畜牧生产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做好各阶段各环节相关的物资调运和供应,做好畜牧养殖项目申报,争取发展资金,努力做好畜禽品种改良、种草养畜、动物疫病防治、科研课题、科学养殖技术的推广运用。
3、×××必须努力做好畜牧养殖项目的立项申报,争取畜牧产业发展资金和培训经费,加强项目实施监督,严格项目资金管理,确保畜牧养殖项目资金专款专用。
4、农行、信用金融部门要加大对畜牧养殖业的贷款支持力度,促进畜牧养殖业发展。
各级各部门要团结协作,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形成畜牧生产合力,共谋畜牧产业发展,为全力打造生态畜牧业强县和推进小康社会进程作出贡献。
×××县委
×××县人民政府
二五年五月二十日
主题词:农业畜牧200×年工作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有竞争力的产业,节约利用资源,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政发[]69号),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意义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是在特定领域内相互关联的企业在同一区域形成产业链接和聚集发展,并形成一定规模和竞争优势的经济群体。产业集群是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工业生产社会化的必然过程。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产业集群规模,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生产要素的有效集中,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迫切需要;是提升区域综合实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各地、各部门要围绕“争进十强”的奋斗目标,抓住襄樊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发展机遇,充分认识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快产业集群的发展。
二、明确发展产业集群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现有优势产业为基础,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坚持政府扶持引导和企业自主发展相结合,紧紧围绕培育壮大区域特色经济,加速生产要素的集聚和产业提升,细化专业分工,延伸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打造区域经济竞争优势,促进我区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按照产业集群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进一步确立企业在发展产业集群中的主体地位,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公共服务,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环境。
2、集聚发展原则。增强集聚功能,强化专业协作,发挥群体优势。把优化产业布局与加快城市化进程结合起来,把加快园区建设与促进产业聚集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产业集聚。
3、技术创新原则。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技术进步,打造产业名牌和区域品牌。
4、内外兼顾原则。注重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开发利用,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利用外资渠道和领域,实施“走出去”战略,广泛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5、可持续发展原则。把发展产业集群与建设生态、绿色结合起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环保生产,最大限度地推动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
三、发展产业集群的工作重点
(一)加强工业园区建设。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及各镇工业园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要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全力推进经济开发区建设,重新配置工业园区,使工业园区发展规划与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相衔接,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明确界定主导产业,鼓励产品相类似的企业相对集中生产。
(二)继续壮大企业规模。以构建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为主线,突出抓好规模以上企业的培植和改造,充分发挥其产品辐射广、技术示范精、信息扩散宽的作用。重点抓好规模以上企业尤其是产销过亿元企业发展壮大。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企事业科研成果转化。鼓励规模企业采用多种形式,利用多种途径,对其周边企业进行并购和改造,不断形成新的产业集群。
(三)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大力实施名牌战略,重点扶持技术含量高、有市场潜力的名牌产品和知名企业。鼓励名牌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技术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加大名牌产品的推介力度,促进名牌产品升级晋档,以名牌企业、名牌产品的地缘优势为依托,提升本地区产业集群的知名度。
(四)实现产业集群内企业优势互补。加大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沟通力度,引导集群内企业构建新的生产秩序,实现既有专业分工、又有系统合作的局面。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弥补产业集群基础建设、空间布局、横向联系等方面的不足,使产业集群的功能更加完善。
四、发展产业集群的主攻方向
围绕自身优势,集中发展一批规划科学、主业突出、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重点抓好机电汽配产业、纺织服装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现代物流产业等3个产业集群建设。
(一)扩大汽车零配件生产规模,发展机电汽配产业集群。以经济开发区为平台,充分发挥毗邻高新区的地域优势,以长源东谷、荣华集团、轴承工业园为重点,大力发展汽车主导产品、汽车零配件以及与汽车生产相关的各种服务,形成上下游产品相衔接、大中小企业相配套的汽车零配件产业群,增强汽车零配件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从为现有厂家配套向全方位、系列化方向发展。到“”末,汽车零配件产业的产值突破100亿元。
(二)提高纺织服装、粮油食品生产能力,发展纺织服装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重振纺织服装工业雄风,提升和改造我区现有纺织服装企业,加快对落后的设备进行彻底更新换代,提高生产能力,扩大生产规模,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纺织服装基地。同时,充分利用我区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产业化经营手段,实现工业与农业、农村与城镇的有效对接,把农业生产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势。以鲁花、万宝粮油、襄樊正大、希望、安华纺织、金安泰制衣等企业为重点,用工业化的理念培植纺织服装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到“”末,以纺织服装、粮油加工、饲料加工、蔬菜加工为主体的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00亿元。
(三)加快商品流通速度,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群。充分发挥我区地处全国铁路、高速公路交接点和通讯网络“八纵八横”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从我区实际出发,重点建设两大物流中心:一是围绕东风汽车公司庞大的购销业务,依托华中光彩大市场、天润汽车大市场、新世纪建材及一批汽车4S店,在316国道旁建设一个功能齐全的仓储区,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物流中心;二是以新规划的襄樊铁路东站为核心,抓住货物运输将从城区转向市郊的机会,在肖湾东站建立一个物流产业中心,为各大专业市场及其他用户开展服务。到“”末,物流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
五、完善产业集群发展的服务体系
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自主经营、有偿服务”的原则,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打造一个以信用担保、管理咨询、信息服务、市场开拓、人才培训、技术攻关为重点的企业服务体系。
(一)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在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中,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产品检测中心、产业信息中心、人才培训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采取政府重点扶持、社会共同资助、企业投入为主的方式进行,利用现有产业技术基础,实行市场化方式运作,有效整合各种服务资源。
(二)加快信用担保机构建设。一是充分发挥现有担保机构作用,壮大资本金规模,拓展担保业务,支持产业集群发展。二是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信用担保领域,创办商业性的民营贷款担保机构。三是开展企业诚信评价工作,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一个有统一标准、客观公正的信用数据库。
六、进一步强化产业集群的政策措施
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工作的指导,把发展产业集群作为打造产业优势、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将产业集群发展纳入本地、本部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积极制定并落实各项扶持措施,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培育要素市场,完善服务体系,强化工作措施,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为产业集群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一)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区经济、发改等部门要结合《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科学拟定全区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及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规划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布局合理、适度超前”的原则,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地方优势和利用地方资源的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布局与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
(二)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区级各商业银行对我区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应根据国家投资政策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对效益比较突出、有还贷能力的企业所需的流动资金给予优先安排。从今年开始,区财政每年拿出50万元设立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年拿20万元),重点用于公共服务平台、集群信息化建设以及技术攻关和产业链的延伸,由区财政局和区经济局共同制定经费使用办法。科技部门要从中小企业创新资金、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向产业集群发展项目倾斜。区经济局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扶持的同时,要不定期开展银行和企业对接活动,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
一、充分认识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将社会经济信息化与信息产业作为推动“南融北接”战略实施的助推器,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优先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市电信光缆达到2.45万皮长公里,已覆盖所有乡镇,并延伸到80%的行政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用户分别达到131.16万户、250.4万户和19.87万户。全市电子政务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各县(市、区)政府门户网站和市直部门政务网站全部开通,全市电子政务一期工程稳步推进,已完成了网络铺设、政府门户网站改版等工作。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促进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和服务业信息化快速推进,社会信息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信息产业保持了较快增长,2007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4.77亿元、利润5.9亿元、利税9.4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4%、51%、60%。无线电管理工作领域不断扩展,技术手段逐步增强,空中电波环境明显改善。但是,与我省其他市相比,仍存在信息化建设投入少、信息资源分散、传统产业比重大、信息产业企业规模小、人才缺乏等问题,已远远不能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需要。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及信息产业发展,有利于实现信息化与传统产业的融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利于加强自主创新,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有利于扎实推进电子政务,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有利于大力推进社会信息化,促进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把信息化建设与信息产业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突出重点,全面推进,促进我市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统筹规划、协调发展,需求主导、稳步推进,资源整合、互联共享,鼓励创新、产用结合,深化应用、确保安全为原则,以体制、机制、技术创新为动力,以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及信息产业发展,切实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为实现新崛起、建设新*作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到2010年,信息基础设施日渐完善,全面建成能够支撑多媒体综合业务的宽带信息传输网络,数字电视普及率明显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信息技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应用取得明显进展,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电子制造业及信息服务业销售总额达到135亿元,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明显提高。三、工作任务
(一)加快信息化与传统产业的融合
1.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在化工行业,重点推广集散控制(DCS)、安全连锁装置及资源计划管理(ERP)等技术,应用计算机监测、监控,实现闭环控制,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安全系数,减少环境污染,增加经济效益。在纺织行业,加强产品设计、加工、管理和营销等环节的信息技术改造,运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提高服装生产小批量、多品种、个性化生产的能力和纺织工艺的控制精度。在建材行业,把降低能耗、提高产品质量作为重点,提高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水平。在机械行业,大力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等技术,抓好设计、生产等环节的信息技术改造,优先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的数控设备、数控加工中心等机电一体化产品。在食品医药行业,重点推广应用自动化生产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全面提升检测和生产控制水平。在造纸行业,强化解决企业的疑难参数在线测量问题,实现造纸自动控制,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应用自动化装置,减少环境污染。电子产品制造行业,注重通过网络、智能化信息系统和生产优化系统改造,提升生产流程的自动化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2.扎实推进信息化与农业融合。在农业生产方面,加强信息技术在品种选育、模式化栽培、配方施肥、节水灌溉、农作物病虫害诊断等方面的应用,逐步提升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水平。在农产品加工方面,促进信息技术在农产品研发、生产和管理等环节的应用,全面提高农业龙头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在农产品流通方面,建设一批县域经济特色网站,拓宽销售渠道,形成品牌效应,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产品运输、销售环节的应用,实现供需对接,积极推动订单农业。在农村管理方面,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切实开展“信息化下乡”活动,加快涉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推进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的深入开展。3.积极实现信息化与服务业融合。推广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物流管理技术,特别是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应用,促进物流企业、商贸企业资源共享,推进物流信息化,逐步实现企业物资采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的自动化、网络化运作。重点培育发展新兴电子商务和网络金融服务。进一步健全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完善信用信息服务系统、第三方在线支付系统、电子商务认证服务系统,组建电子商务诚信联盟,抓好一批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和示范工程建设。
(二)加强电子政务建设
1.强化政务网络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原则,建立全市电子政务建设管理规范和安全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政务内网服务平台和政务外网服务网络,建设基于MPLSVPN(多协议标记交换虚拟专网)等先进技术的政务网络示范应用,重点解决网络分离、条块分割、信息孤岛问题,推进各级政府的区域性横向互联和政府机关或行业管理部门的纵向虚拟网络互连。全面整合现有设备和网络资源,提升视频会议、IP电话、多媒体数据等电子政务多业务的融合能力,探索无线政务网络部署的安全解决方案,建立完善的市级高速网络交换平台。2.加快政府门户网站的改造升级。突出完善市政府门户网站的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公众参与三大功能,整合各县(市、区)、各部门网站信息和服务资源,形成市、县(市、区)政府门户网站和市直部门网站的政府网站群。建立信息报送、整理、、维护、考核制度,确保网站信息内容的全面、准确、及时、完整。积极开展网上互动交流业务,促进政务公开、行政审批、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便民服务,使政府网站成为为民办事的重要渠道。3.突出抓好政务管理及服务系统建设。围绕财政、税收、工商、质监、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食品药品监管等业务系统建设,促进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市场监管能力。进一步完善城市应急指挥信息系统,促进公安、消防、交通、医疗、气象、地震、安全生产等部门信息资源共享,有效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进一步完善社会诚信系统,促进工商、质监、税务、金融等部门信息资源共享,改善市场信用环境。不断完善发展改革、经贸、统计等经济运行信息系统,促进对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全面跟踪、监管。进一步完善行政服务大厅“一站式”电子政务服务系统,在纳税、年检年审、资质认证、劳动保障、建设管理、破产登记等方面提供更加便利的电子政务服务。4.加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优先建设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三大基础数据库,加大宏观经济、企业信用、市情资源、政府公共信息资源、法规文件等数据库的建设,加强县(市、区)、市直部门节点数据库建设,明确各层次数据库的信息采集、整理、更新、维护和归档权责,整合各类政务信息资源,构建我市数字资源中心。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制定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明确各级各部门的信息共享责任,保障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围绕社会公众和企事业单位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充分利用互联网、数字电视等新闻媒体,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各类政府信息,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办事效率,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三)努力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
1.加快发展城市信息化。建设和完善城市建设与管理信息系统,提高自来水、电、煤气等城市基础设施服务的信息化程度。继续完善城市交通信息系统,基本建成城市交通信息网络和公共交通管理调度指挥信息系统,方便市民生活。2.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加强校园网建设,提高学校计算机拥有量,普及信息技术课程,开发教育信息资源,建立各个层次、多种类型的网上学校,积极发展远程教育。3.强化推进医疗信息化。搞好各级医院内部管理的信息化,进一步实现医院网络互联互通,发展规范化的医疗和药品网上咨询及服务,逐步推进远程医疗。4.大力发展文化信息化。积极开发适合于宽带信息网络传播的多媒体音视频内容等文化娱乐信息资源,建设数字化图书馆、资料馆、档案馆和音像馆等,发展网上新闻宣传和电子出版业。5.稳步推进社区信息化。逐步建立县(市、区)、街道(乡镇)、居委会(村)三级信息网络,增强社区户籍、外来人口、市政、物业、治安、环境、劳动保障等管理的效能。改善社区的信息化服务设施和居民上网条件,大力推进和发展家庭上网,切实开展社区劳动就业、帮困扶贫、助残育幼、法律援助等信息服务,努力建成一批社区信息化示范小区。
(四)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1.努力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面向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技术和产品需求,重点在晶体材料、光电子器件、电力电子器件等新型元器件、电子材料产品领域形成特色和优势。优先发展数字化仪表、家用中央空调变频系统、高性能卫星电视接收设备的自主生产,提高关键零部件的配套能力。重点推动光电子、半导体照明和太阳能光伏电池等技术攻关及产业化,打造名副其实的“中国太阳谷”。加大节能型电子技术研发力度,促进电子信息产品生态用能设计。推动发展环保型电子材料和电子元器件,逐步建立电子电器回收利用和污染防控体系。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向高技术、高附加值转变。充分发挥天衢工业园省电子信息产业园的品牌效应,促进人才、技术、资本和企业聚集,拉长产业链条。2.加快发展软件产业。积极开展“双软认定”,努力提升软件企业的档次和水平,做大做强我市软件业。加大宣传力度,严格落实软件企业及已登记软件产品有关优惠政策,促进软件产业发展。围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城市信息化、传统产业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等各个领域,支持与鼓励有条件的经济园区、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单位联合设立软件研究与开发中心,大力开发应用软件,提高应用软件的技术水平和集成服务能力。以全球软件外包服务产业转移为契机,积极扶持软件企业转变业务模式,拓宽业务渠道和市场。以电子政务等信息化工程建设为契机,吸引和培育领军人物和实用人才,提升设计开发能力,提高软件企业自主创新和服务能力。3.积极推动信息服务业。继续加快“村村通光纤”工程,切实提高电信和广播电视传输等基础性信息传输服务能力,大力发展计算机服务业,努力开展面向社会公众和政府服务的各类信息咨询、信息增值服务,电子信息产品销售、租赁和售后服务,为各类重要信息系统提供外包服务。抓住下一代互联网、IPTV、数字电视、手机加快普及的机遇,加强发展动漫、游戏、数字媒体等新兴数字内容产业,积极推动系统集成、工程监理、项目咨询、安全评测、专业培训、电子认证服务等行业发展,引导系统集成企业开展资质认证,努力培植信息服务企业。加大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信息服务项目的支持力度,逐步完善全市信息服务业产业体系。(五)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1.加强政务、重点行业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要求,加强和规范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身份认证、授权管理和责任认定机制。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监测系统,提高对网络攻击、病毒入侵的防范能力和网络失泄密的检查发现能力,并统筹规划应急响应与灾难备份建设。完善密钥管理基础设施,充分利用密码、访问控制等技术保护网络与信息安全,促进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定期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采取措施保障信息系统安全。2.加大无线电管理力度。进一步完善无线电管理基础设施,有效发挥技术设施的作用,为无线电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和支撑。加大无线电管理的周边协调力度,加强我市频率资源的科学管理,严格技术审查,切实提高频谱利用率。提高对各种无线电波和频率使用状况的技术监测能力,加大无线电干扰查处力度,切实维护空中电波秩序。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在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把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优先安排,重点支持。市信息产业局要加强规划和工程建设管理,对从事信息工程设计、开发、施工和监理的单位具有的资质证书进行严格审查,坚决杜绝未取得或超出资质证书许可范围承揽工程。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对政府投资的信息工程项目按照程序审批前须报市信息产业局审查,并由投资主管部门会同信息化主管部门组织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各县(市、区)也要加强对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科学规划,大力推进,努力促进我市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大资金投入。根据《山东省信息化促进条例》要求,各县(市、区)应安排信息化专项资金,市发改委、经委、科技局、财政局等部门要合理调配市其他各项扶持资金,引导和推动我市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要重点对有关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的国家、省、市已批复项目、工程中心、产业园区进行扶持,对获得资质认证的企业、列入国家、省、市推荐目录的产品、示范工程和有突出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同时,各级各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各种优惠政策,并强化企业投资主体意识,扩大投融资方式和渠道,加大对信息化和信息产业的投入。
(三)抓好示范引导。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协调、部署、推进和实施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示范工程工作,每年评选出部分示范工程,召开现场观模会,总结工作,推广经验。各级各部门要学习借鉴先进市地和我市示范工程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明确任务目标和工作重点,完善政策措施,有效组织推动我市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