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三峡的诗范文

关于三峡的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三峡的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三峡的诗

第1篇:关于三峡的诗范文

关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这个暑假,怀着一份让自我的暑期生活变得更充实的心态,我加入了学院的社会实践。在刚刚入学的时候,就听师兄师姐不断得在说他们实践过程中的开心而又难忘的故事,让我好羡慕。此刻,最终有机会亲自体会一番了。

此刻已经在家了,可每次吃饭的时候却还是会想起在惠来等待开饭的日子。不是因为我们贪吃,而是因为等待开饭的时间都是我们自娱自乐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会有很多开心的事会发生,有很多时刻都将让我铭记一生。最难得是和言川、其灌那一顿真正的“大餐”,此刻即使有一模一样的饭菜放在我面前,恐怕也很难吃出那种感觉来了。永远得怀念那一句:“老板,开饭啦!”

回忆准备工作阶段,辛苦的排练伴随着紧张的复习。这个阶段我的工作算是比较多的。有《歌舞青春》要排练,另外要负责教会那些男生《青花瓷》。一下子要记好多舞蹈动作,对我这个记性差的人来说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可是自我没有放弃过,一向坚持着把两个节目都搞定了,虽然辛苦,却觉得很充实,很值得。

在文娱工作的准备阶段,我和很多队友都培养了深厚的友谊。因为跟进了多个节目,跟每个节目的成员都有接触,所以很快就跟整个实践团的人混熟了,看来文娱工作还帮了我不少忙。在文娱工作方面还德到了很多人的帮忙,在那里要多谢他们了。至于文娱组那群家伙就更不用提了,大家打成了一片,一齐工作,很是开心。

实践的最终一个晚上,就是我们的文娱晚会了。晚会在《街舞》秀中开场了,虽然演员都不是专业,可是动感的舞姿却赢得了观众的片片掌声。双胞胎姐妹用她们优美的歌喉展示她们《手心的太阳》,《鸿门宴》和《青花瓷》将晚会推向了,在一曲《朋友》歌声中,所有惠来的朋友们一齐高歌,一齐铭记我们以往相聚在惠来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晚会由此落下了帷幕,但我们的友情却得到了升华。

在惠来,我还负责了去敬老院的演出工作。当时决定了要迎合老人家的兴趣,发挥我们在广工学习太极拳的优势,表演一个太极拳。结果到了前一天晚上,发现几乎没有人记得太极拳是怎样打的。当时晓通很想帮我,很努力得回忆动作。最终这个节目还是被取消了,仍然很感激晓通帮忙。去敬老院之前,我还被团长派去买水果慰问敬老院。但当时买水果的时候也很为难,觉得各种水果都不适合,有得水果过酸,有得水果过硬,有得容易上火。当时研究到老人牙齿不好,所以特地买了香蕉。结果回来后,团长告诉我,有些老人不能吃香蕉的。虽然说水果只是我们对老人们的一片心意,但事实上意义并不是很大。并且老人们还说不期望我们这些学生为他们破费什么,能来和他们聊聊天就已经很好了。老人们虽然年纪大了,却还能为我们着想,值得我们敬佩啊。在敬老院,由于语言上的不通,虽然我很想做点什么,却似乎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帮忙打扫一下卫生,其他的也做不了。刚好我们打扫完后不久便是老人们的冲凉时间,所以之前准备的小表演也就取消了。仅有那些会讲潮汕话的队友能跟老人沟通了一段时间,我在旁边听他们交谈,听得是一头雾水。

在义教方面,我收获颇大。与我一齐搭档的是来自华农的yc,她是学商务英语的,所以在英语方面也异常厉害。她的讲课也十分的精彩,我从她身上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当然,我自我也有投入到义教工作当中去。第一次义教,由于一些临时的变动,剩下给我的时间并不是很多,所以临时又对我要讲课的资料作了一些调整,只是利用前面的教学资料,跟小朋友们玩了个游戏,结果效果是很好的,至少充分调动了小朋友开口说英语的进取性。期望他们以后也会多开口,这样对他们的英语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忙。英语,我实在不怎样擅长,可是这一次,我不仅仅大胆得说英语,更大胆得去教学生说英语,这种感觉实在是太棒了。

第二次,我是以教小学生唱歌的形式,教他们以另外一种方式来记忆单词。因为我之前听说小朋友们记单词都只是死记硬背,所以想到期望以此教会小朋友们学会记单词不仅仅是死记硬背,记单词需要的更多的是方法:联想记忆法、归类记忆法、图物记忆法、比较记忆法等等。这样以后单词多了,才不会措手不及啊。

可是,第三次主题班会的时候,尽管yc在上头讲得很精彩,但小朋友们还是不买她的帐。一个上午下来,气氛都不是很好,可是我觉得在场的每一位“教师”都已经尽力了。在下头,我也向其中一个同学了解到,这个班是刚刚组织起来的画画班,学生彼此间都不熟悉,有一批比较活跃的学生还被调到隔壁班去了,想要调动学生们的进取性,的确不容易啊。

在最终一天去葵春学校教那些高一的学生,我们进行的是一对二的辅导。临走之前,有个男生说我讲解得异常好,他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听到这些,我真的很高兴,因为我的付出得到了认可。

义教结束,很怀念当教师的那份感觉。在惠城这边是每一天每一天都给不一样的学生上课,与学生的感情,自然不如其西埔那边的好。可是,当第二天听到前一天的学生叫我的名字的时候,我感到发自内心得高兴。至少,有学生记得我的名字,至少我讲的课,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学生一个个找我签名的时候,真的异常自豪。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实践就结束了。可是相信每个人都很怀念在惠来那段异常的日子。实践虽然没有回家舒服,但却收获很多,也很值得。在增长见识之余,我们收获了友谊。虽然一切都结束了,但我们会将实践的欢乐一向延续下去。

关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本来报名参加三下乡的动机十分简单,可是是当作一次乡村旅行。我以为艰苦的乡村生活是一种惬意,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些完美的憧憬一向维持到我去到学校,见到简陋的宿舍没有水电,见到冲凉要十几个人排队,见到十九个人吃30元一餐的饭。我那时绝望地感叹:自我怎样不好好在家呆着,非要跳入火坑呢

但渐渐地,我发现三下乡的魅力所在了。我们在清凉的仲夏夜吃西瓜,一齐谈天说地,那时的西瓜比任何时候都甜;或者热热闹闹地吃饭,温馨的感觉此刻想起暖暖的;深夜夏蚊成雷,闷热难寝,则起身漫步走廊,夜那么静,所有人都睡了,仅有我仰件星空,感受清风,不禁心旷神怡,逸兴湍飞,仿佛心主天地,动静由我,深山间静谧将我震撼住了。所以我总是最晚睡的一个,因为我享受那份彻底的静!

七天,把童心重拾。

我本是后勤组,只是负责打杂,没有上课。有个队友平时很内敛,但上了一次课后兴奋得像个孩子。“你上课就明白了,学生太可爱了,他们的眼神让你很感动!”于是我就找了个机会当了助教,走进课堂。学生们带着尊敬叫我教师,他们好奇地围着我问各种奇观的问题,他们的眸子里写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他们的笑容憨厚而朴实。在7天里,我感受到了!感受到童心的无邪、圣洁、庄严!我改变着他们,他们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我!我收获着感动,也开始从心灵上回归童真,开始摈弃成人世界的虚伪。我想,我的改变应当归功于这群天真烂漫的孩子,我的学生。

七天,我收获着友谊。

第2篇:关于三峡的诗范文

关键词:天命;人事;悲剧;颂诗

关于《三国演义》的主题,学界有拥刘反曹说、人才说、悲剧说、乱世英雄颂歌说、天命说等十五种观点。笔者则认为,《三国演义》既是一幕理想幻灭的人间悲剧,也是一曲意气扬厉的英雄颂诗,而这看似背道而驰的“悲”与“颂”正是在天命和人事的观照下集中展现的。

《三国演义》的悲剧性在于天命与人事的激烈矛盾的结果:人在操纵一切、不可逆转的天数面前的渺小、软弱。这一点在作品最后引用的古风中有着明显的流露:“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魏、蜀、吴三国其实都是失败者,相对弱小的蜀汉、孙吴固然破灭,强大的曹魏也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

《三国演义》中最为深切感愤的悲剧在于诸葛亮北伐事业的失败。诸葛亮是小说中作者倾注了极大的笔力、寄托了深刻的思想情感与理想追求的人物形象,而北伐事业则代表着复兴汉室的正义努力。小说中的诸葛亮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也不是历史上蜀汉贤相的民间化、通俗化,他代表的是斡旋天地、补缀乾坤的人事之极致。如果说刘备关羽身上都存在着足以致其败亡的性格缺陷,那么小说中的诸葛亮则近乎完人,在作者的理想上、在大众的心目中,这样的人物是应该而且必然能够完成自己的事业、实现“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宏图大志的。然而现实却与之正相反对,他的事业固然有过多次的辉煌,甚至是接近成功的境地,然而最终还是失败的结局,这也就给六出祁山的故事情节打上了浓厚的悲剧色彩。一出祁山时,“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进展迅速,然而终因误用马谡、丢失街亭,不得不无功而返。小说第一百回“汉兵劫寨破曹真,武侯斗阵辱仲达”中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开始取得重大胜利,但是后主却听信谗言下诏班师,他再一次在遗憾中退兵。最富于戏剧性和象征意味的是第一百零三回“上方谷司马受困五丈原诸葛禳星”中诸葛亮本已将司马懿诱入葫芦谷却突因“天降大雨,火不能着”而让这个最大的对手死里逃生,他只得慨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这里作者借孔明之口表达了对冥冥中主宰一切的天命的无奈心理。接下来“陨大星汉丞相归天”中秋风五丈原一节更是将这幕悲剧推向了。“姜维入帐,直至孔明榻前问安。孔明曰:‘吾本欲竭忠尽力,恢复中原,重兴汉室;奈天意如此,吾旦夕将死。’” “孔明强支病体,令左右

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敌矣!悠悠苍天,曷此其及!”作品在这里反复提到天命的观念不是偶然的,它突出了一个基本的叙事模式:“人事”(以诸葛亮为代表)向“天命”(汉室将亡的历史趋势)发起强烈的挑战最终遭到了毁灭(北伐事业的彻底失败、蜀汉集团的最终覆亡)。

然而《三国演义》又不是简单地宣扬天命观念、鼓吹安时处顺,它的确显示了人事与天命斗争的失败、人在不可抗拒的命运面前的脆弱,但整个作品给人带来的阅读享受却不是消沉失落,而恰恰是充满力量的。毛宗岗在对作品进行加工润色时将杨慎的《临江仙》移诸卷首,这其实是弱化了小说的思想内涵,这首词集中表达的是一种“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对历史及现实的空洞、虚无的感受,而罗贯中及其作品传达的是一种强烈用世之心、为政之志,是对历史、现实的深切关怀。在这个意义上,《三国演义》又是一部仁人志士的颂诗,因为作品真正指向的是人事对天命的反抗斗争,体现了人的力量与价值。小说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中记载刘备途遇崔州平的谈话,崔州平宣扬“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乎”,刘备则答称“备身为汉胄,合当匡扶汉室,何敢委之数与命”。第九十一回“祭泸水汉相班师伐中原武侯上表”中面对谯周“臣夜观天象,北方旺气正盛,星曜备明,未可图也”“丞相深明天文,何故强为”的反对意见时,诸葛亮坚称“天道变易不常,岂可拘执”,这已经是对天命的否定了。三国时代的英雄们不仅以言辞怀疑乃至否定天命,更以实际行动来张扬作为天命对立面出现的人事,他们一个个地竭尽全力与天命搏斗,构成了小说中光彩夺目的人物形象、扣人心弦的情节篇章。正如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陈述的那样:“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曹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背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料。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这段话虽然是诸葛亮个人的认识,却完全可以用以概括《三国演义》中一切仁人志士的精神信念。

《三国演义》在天命与人事的矛盾冲突中既悲悼了人的毁灭,又歌颂了人的反抗,不愧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历史小说。

第3篇:关于三峡的诗范文

关键词:地下管网;三维可视化;GIS技术;空间数据模型

中图分类号:TP3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5-0000-02

GIS-based Campus Underground Pipe Network 3D Visualization

Qin Hua,Zhou Lichun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Fuzhou3440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presents a system of underground pipe network data according to the nature and the concept of layering to create a specific campus underground pipe network model,the specific data structure introduced in the grid vector forms,and use of space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he campus database underground pipe network to the intelligent data storage devices,and be handled accordingly.Finally,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LOD models and GIS models to achieve the campus network system of underground pipe and three-dimensional visualization of real-time roaming function.

Keywords:Underground pipe network;Three-dimensional visualization;GIS technology;Spatial data model

一、前言

校园地下的各类管网是一个学校十分重要的设施,但由于种种的原因的限制,如许多学校现有的地下各类专业管网的具体信息缺损严重,易造成重大事故如。在校园管网的传统信息系统中,由于大部分管线都埋在地面一下,在使用二维的图形显示时,就没有直观性,工作人员对地下管线的布置状况就很难进行识别,所以依据这些二位地图对地下管线进行施工时,常常会引起一些事故的发生,直接给学校的管理和生活带来巨大的不便,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学校的现代化,学校必须使用新的技术及三维图形对校园地下管网进行科学的管理。

校园地下管网信息系统(Campus Underground Pipe Network Information System)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和其他专业技术,采集、管理、综合分析和处理校园地下管网信息的一种信息系统[1]。校园地下管网信息系统是建立在数字校园的环境之下,所以,我们需要对它的具体含义进行理性的扩充。地下管网的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是校园地下管网信息系统的核心,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 technology)、数据库管理技术(DBMS technology)、信息可视化技术等对校园地下管网进行综合管理,为学校的管理部门和请来的施工部门提供地下管网的精确走向和具体的填埋深度等信息,并最终通过对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为学校领导部门进行管网的改造、规划等提供有价值的辅助信息,实现校园地下管网管理的智能化和科学化。

二、校园地下管网的数据分析

校园地下管网的空间数据模型在传统的方面看来是空间数据模型的分支,在地下管网的空间数据分析中和地下管网的具体数据表达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校园地下管网的数据特点。学校硬件设施的生命线就是校园地下管网,它主要包括给供热管网、电信管网、排水管网、水管网、燃气管网、电力管网和排污管网等;因此它有着校园地下神经网络的称号。而对于每一类管网大都有一种分布图如:环状、树状和辐射状等,组成一个独立的系统体系,系统内部的各组成部分之间互相作用,共同起影响。作为一种基层的网络数据,校园地下管网数据具有一般网络的特性,它由节点和弧段组成。其中弧段表示为相邻节点间的管线段;而节点由三类基本特征点和管网基本点状实体共同组成,三类基本特征点为:地下管网的交点、管径的变化点和填埋深度得变化点。

(二)校园地下管网的数据结构。在空间关系数据库中,空间数据的具体表示方法主要有矢量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以及栅格矢量一体化结构等[2]。

1.矢量数据结构。矢量数据结构主要用点串序列表示空间关系实体的边界分布和形状[3]。在这种结构中,点状实体表示坐标;而用线上的一系列点的坐标来表示线状实体,用面的边界弧段序列来表示面状实体。

2.栅格数据结构。栅格数据模型由矩形或正方形栅格组成,一个栅格代表1个像元,栅格数据结构就是像元阵列,像元则由行列号确定它的具置。在栅格数据结构中1个像元用点状实体进行表示,而用在一定方向上连接成串的距离为1的像元集合来表示线状实体,用聚合在一起的距离为1的像元集合来表示面状实体。

(三)管网系统的栅矢融合和地图匹配。作为校园地下管网系统的地图,我们想要既要充分利用二维图的优势如:画面无级缩放和精美等,又要充分利用栅格图的特点:能反映校园最新风貌和数据更新快。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主要的解决方法是:以学校现有的矢量地图作为基础,从而建立校园地下管网的专业图层,同时应用相应的方法和技术等手段将矢量底图与栅格图进行精确的配准,从而达到将两者的优点合理的结合起来的目的。

三、校园地下管网的可视化分析

校园地下管网的三维可视化就是将大量存入计算机中的数据和信息,通过相应的方式或方法等技术手段变成能看到三维视频界面或三维图片。但是空间数据的具体空间坐标系的含义是可视化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基层工作,所以准确分析和确定GIS系统的空间坐标系对校园地下管网三维可视化的目标的实现十分的重要。

(一)GIS坐标系及其具体的投影。GIS中的坐标系定义由地图投影和基准面两组参数确定,而基准面的定义则由特定椭球体及其对应的转换参数确定,所以,要想正确定义GIS系统坐标系,就要首先弄清地图投影(Projection)、地球椭球体(Ellipsoid)和大地基准面(Datum)及三者的基本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所谓的基准面,就是通过国际上特别定义的椭球体对特别定义的地区的地理表面的近距离的逼近,所以,地球上的每个有的国家和没有的地区都有它们各自不同的基准面。正如我们通常具体所说的两大坐标系:即西安80坐标系和北京54坐标系,实际上就是指我国的两个比较大的基准面。如今在国际上,WGS1984基准面主要采用的是WGS84椭球体,WGS1984基准面是地心坐标系,就是把地球的球心看作椭球体的中心,现如今很多测量都以WGS1984基准面作为依据,如:GPS测量定位等。

椭球体与基准面之间的关系是一对多的关系,也就是基准面是在椭球体基础上建立的,但椭球体不能代表基准面,但能定义不同的基准面。而所谓的地图投影就是一种数学变换,即将地图从球面变换到平面,例如北京54坐标系中,某点坐标值为x是4231898,y是21655933,其实际上指的是北京54基准面下坐标系的投影坐标,也就是说,它的经度坐标和纬度坐标是北京54基准面在WGS1984面坐标上的具体投影得出的结果。

眼坐标系或视点坐标系具体就是是进行取景和需要变换所需要第一个坐标系。原点为视点坐标系的视点就是我们眼睛所在的方向,视线方向作为z轴负方向我们眼睛看过去的方向,即正向与眼睛看过去的方向相同。具体如图1所示。

图1、视点坐标系

我们常常使用齐次坐标来具体表示三维图形变换后得到的坐标值。然而齐次坐标的详细表示法就是表示一个n维向量要用n+1维向量,设用四维齐次坐标 来表示三维空间点 ,变换后的空间点为 。具体的变换公式为:

其中 为几何变换矩阵:

纵向刨面分析:在表示坐标系时,纵向刨面坐标系的纵坐标用沿着管线走向、投影到路面的长度进行表示,横坐标用管线的所埋的深度进行表示(如图2所示)。

横向刨面分析:跟纵断面图相似,横向刨面分析的横坐标轴为横断面线,原点为横断面线的起点,纵坐标为管线的埋深(如图3所示)。

图2纵向刨面的分析图 图3横向刨面的分析图

(二)三维信息的可视化和LOD模型的建立。三维显示通常采用立体块状图、多层平面、截面图和等距平面等多种表现形式,大多数三维显示技术局限于绘图纸和CRT屏幕的二维表现形式,虽然人们可以观察到三维形状的地理现象,但却不能将它们作为离散的实体进行分析,如立体不能被改变形状、测量、拉伸或组合。为了实现实时的数据信息的具体交互,就要提高场景具体的显示速度,而人们在实际的三维可视化显示中通常使用降低地下场景的相对复杂度等方法,为了减少图元数据对象的具体数目在每帧中的绘制,大都是从计算机硬件绘制的角度进行考虑。

人们所称的LOD模型具体是指采用精度各部相同、根据不同的可视化显示的方式对相同的对象的几何描述方法,如果物体的具体描述程度很低的话,则它的数据量就会变得很小,对它描述也会显得很粗糙;反之,则信息数据量就会变得很大,对其描述也会很精细。

LOD模型:即是针对原来的几何模型,按照特定的算法和技术进行简化后得到的具体模型的总称。在空间代数数量上,因为简化后的具体模型比原来的几何模型,在数据量上减少了很多,从而降低了对各种设配硬软件的需求,进而大大缩短了人机交互操作的所用的时间,提高了操纵数据的速度,所以,会使图像在渲染速度上得到巨大的提高。在几何结构上,LOD模型的种类可以分为3种类型即:几何结构自身的LOD模型、不连续的LOD模型和连续的LOD模型。

(三)数据在漫游中的实时处理分析。在三维可视化管网研究领域,使用地形R-Tree空间索引技术和LOD模型对大量的三维数据进行实时漫游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但是同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在:空间索引的技术、数据状态互助交换和内存高速交换机制上等还有继续提高和研究的可能。传统的看来,校园地下管网的数据量比较大,导致了很难实现实时的漫游。所以,当前的一个主要瓶颈就是实时绘制出相应的结果。我们针对地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Underground Pipe Network Information System of GIS)可以在漫游过程中实现绘制的特点,而主要通过使用改进的相邻帧间的连贯性关系、平行投影技术和空间跳跃重采样三种方法来实现实时加速方法。

在数据或信息漫游时,依据距离为1的两个视点在视线的方向和位置上变化比较小,同时距离为1的帧的场景只有小一部分不一样,很大一部分都是相同的,故而,实现实时处理就要通过利用相邻帧的这些连贯性特点。同时使用光线投射这种先进的技术,我们对沿视点即横剖面的-Z方向投射出的光线进行具体采样的时候,会产生很多空体素即没有数据的空间点,但是利用改进的Space―Leaping(空问跳跃技术)就可以跳过这些无用的数据空间点,从而加快绘制图像的速度。

依据距离为1的帧的连贯性特点,我们提出了一个分两个步骤进行数据两步的技术方案;就是将当前取到的帧的处理分成解成两个步骤:近景的处理和远景的处理。近景在处理时,主要是使用改进了的比较先进的两阶段光线段投射技术,远景的处理上面,则是主要使用改进了的比较先进的加速对象投影技术,不仅要处理远方位视点区域,同时还要考虑到距离为1的帧的连贯性特点,距离为1的帧的场景发生变化将会局限在一定范围内,我们根据近视点场景重新进行具体的计算就可以得出结果,剩下的部分利用前一帧的具体场景处理的结果进行处理,然后再将两部分重新合成。

双缓存技术是OpenGI中有部分漫游功能的技术。双缓存技术在绘制画面时使用两个缓存和两个前后台。该技术在工作的时候,具体工作原理为:前台缓存显示画面信息数据的时候,其后台缓存却在绘制下一个的具体画面信息数据;如果后台缓存绘制完毕画面数据的时候,后台缓存便会把图片数据显示到屏幕上,而前台缓存又要开始绘画下一个画面信息的具体内容,如此一直循环下去,使得我们的屏幕上总会显示己经绘制好的图片,从而使我们看起来所有的图片都是连续的、跟视频一样。

四、结束语

校园地下管网信息系统采用GIS技术和三维图像处理技术实现了校园地下管网多媒体显示等功能。在GIS这种相对比较成熟的技术支持下,三维可视化技术使得传统二维的地图向三维的场景方向发展,同时再加上空间关系数据库的支撑,使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不仅可对空间的数据信息进行多方位的交互影响,同时还可以对其中的数据信息等进行深度得挖掘,以探索出它们之中所具有的逻辑关系,最终实现对未来状况的预测,以得出可行、合理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李培君.基于GIS的地下管网可视化研究[D].信息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集,2006,3

第4篇:关于三峡的诗范文

关键词:言语幽默概论;许三观卖血记;黑色幽默;意译

1.引言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黑色幽默文学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一直都被公认为黑色幽默作品中的佳作。时代周刊曾这样评论:在小说中,余华选择了用黑色幽默的方式来阐释了这个社会的荒谬,并成功地结合了正义与讽刺。

2.理论基础

言语幽默概论(GTVH)是Raskin和Attardo于1991年共同提出来的。Antonopoulou教授则这样称赞道:言语幽默概论可以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唯一羽翼丰满的研究幽默的语言学理论。言语幽默概论包括两个方面:构成幽默的六大知识资源以及幽默相似度测量系统。该理论指揭示了笑话表征的六层模式,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分别是:叙事策略(NS),语言(LA),情景(SI),目标(TA),脚本对立(SO),逻辑机制(LM)。幽默相似度测量系统则认为:幽默相似度测量系统是指六个知识资源根据幽默生成能力和幽默相似度区分能力的强弱呈层级排列系统,排列顺序从高到低依次为:脚本对立逻辑机制语境对象叙述策略语言。戈玲玲教授(2012)提出,“修辞手段是汉语幽默文本中叙述策略这一知识资源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关于语料库的建立,以言语幽默概论的六个参数为依据,以文本句为句子切分单位,考虑幽默的生成特征最后,运用检索工具检索,建成英汉双语平行数据库。

3.语料分析

语料分析的过程分为两个步骤: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将原文与译本做成电子文本整合制定小型数据库,基于GTVH的六个参数,主要以文本句为句子切分单位,进行人工标注,然后进行数据统计,从而得出初步结论,为定性分析做准备。我们发现《许三观卖血记》中,幽默的片段的总数为113处,其中有11处的幽默翻译采用的是意译方法。定性分析就是指运用言语幽默概论,对所得出的定量结果进行系统分析,从而探讨该理论对翻译汉语言语幽默的指导意义。在对比了原文及其英文版本之后,进一步发现:在这113处幽默片段里面有11出的幽默是用意译的翻译方法,并且这11处幽默均处处体现出中外文化及语言上的差异。根据统计显示,意译均成功地将这11处幽默片段中的幽默效果保留到译文中,也就是说,在遇到这种含有中外文化差异特点的片段,意译是最佳选择之一。

4.案例分析

在分别完成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之后,还要做的就是案例分析。在言语幽默概论的指导下,利用GTVH中的六个参数对案例进行标注,运用幽默相似度测量系统进行对比,然后得出结论。本文选取了平型数据库中几个典型的意译案例。

例1:原文:“卖血时就是两条腿有点发软,就像是刚从女人身上下来似的。”(P.231)

H{SO<真实的vs.非真实的(卖血时的感觉vs.从女人身上下来的感觉)>LM<类比>SI<上下文>TA<抽象的对象(卖血时的感觉)>NS<对话(比喻)>LA<比喻词(就像……)>}

译文:“When you selling blood,your legs will probably feel a little weak for a while.Its a lot like the moment after you have finished with a woman.(P.231)

H{SO<Actual vs.Non-actual(the feeling of selling blood vs.the feeling of having sex with a woman)>LM<analogy>SI<context>TA<sth.abstract(the feeling of selling blood)>NS<dialog(simile)>LA<figurative word(like…)>}

在例1中,“从女人身上下来似的”则蕴含中国文化暗示,在缺乏中国文化学习的外国读者看来就很难理解其中的含义。所以,译者采用了意译方法,直接将其译为“finished with a woman”,译文不但很好地向外国读者解释了原文的内涵,而且还没有让幽默丧失。

例2:原文:李血头说:“等日子好起来了,我还是不会去拿群众一针一线的。”(P.125)

H{SO<真实的vs.非真实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vs.从事卖血的暴利勾当)>LM<否定>SI<上下文>TA<具体的对象(李血头)>NS<对话(讽刺)>LA<不会拿群众一针一线>}

译文:Blood Chief Li said:“When things get a little better,Ill go back to the old policy of being a man of integrity and always work in the public interest.”(P.126)

H{SO<Actual vs.Non-actual(being a man of integrity and always work in the public interest vs.doing business of selling blood)>LM<negation>SI<context>TA<sth.concrete>NS<dialog(irony)>LA<being a man of integrity and always work in the public interest>}

在例2中,“不会拿群众一针一线”则是含有浓厚中国政治色彩的表达,这对于外国读者来说,理解其中的内涵是非常困难的。译者巧妙地运用了意译,并将其译为“being a man of integrity and always work in the public interest”,从而很好的阐释了其中的内涵。

5.总结

在基于言语幽默概论和双语平行数据库的统计,我们完成这篇论文。最终我们发现:首先,含有中国文化色彩的语篇是汉英翻译的一大障碍。其次,作为常用的翻译方法之一,意译可以很好解决翻译中文化差异的问题。在遇到这类问题时,意译可以作为首选。(作者单位:南华大学)

参考文献:

[1]昌根花.国内幽默的语言学研究综述[J].读与写,2008,(4):37~51.

第5篇:关于三峡的诗范文

一、“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给指标管理带来的变化

1.绩效指标体系。以往国网公司仅制定省级电力公司及其他直属单位的年度绩效指标体系,地市供电单位的绩效指标体系由省级电力公司负责制定。但随着“三集五大”体系在国网公司的基本建立,地市供电单位的管理模式、组织机构趋于统一,为地市供电单位的绩效统一奠定了基础。

2.同业对标指标体系。国网公司2012版同业对标指标体系改变安全管理、资产经营、营销服务、电网运行、人力资源和电网建设六个部分的基本结构,提出了将业绩与管理、结果与过程指标分类,构建“业绩对标+管理对标”的基本体系框架。业绩对标指标围绕公司发展目标,从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和业绩优秀四个方面,体现各单位经营发展的实际成果,客观反映“一强三优”目标实现程度。管理对标指标以“三集五大”为核心,从管理规范性、管理成效和管理手段三个方面,体现各单位管理的执行力和努力程度,客观反映“三集五大”体系管理水平。

二、地市电业局指标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1.新的指标体系带来新的管理压力。不同的指标体系,往往意味着不同管理侧重点,甚至有可能带来重大的管理变革。如2012年版新同业对标指标体系,对同业对标工作进行了重大调整,也相应会要求企业对经营管理模式进行重大的调整。

2.“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给指标管理带来的新课题。“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实施后,必将带来组织架构变革、业务模式整合、业务流程优化等,如何通过实施绩效管理,建立客观反映岗位特征、专业能力、工作业绩和贡献情况的量化指标体系,明确工作标准和管理要求,实行严格考核,促进企业发展质量和管理效率的提升。

3.新旧指标体系的有效衔接成为新难题。如何确保绩效、同业对标管理的有效衔接成为一个新课题。目前以信息系统为主的数据采集评价方式,对专业基础数据、企业职能管理的精益化水平提出了更严格要求。

三、采取的应对措施

1.做好导入新指标体系的预试和准备工作。做好2012年版同业对标和综合绩效指标体系调整预试与分析工作,对比优劣分析,细化分解责任,梳理明确数据采集方式。按权重大小区分核心、重要、一般指标分层分级管理,分专业建立预测模型,提高专业管控的针对性和预测能力,认真开展新指标体系的宣贯培训工作。

2.加强指标过程管控。一是精益企业经营目标分解。将绩效指标、同业对标指标等企业经营目标与任务按月细化分解,建立绩效指标溯源机制,落实部门管理责任,月度重点评价、季度全面评价。二是建立全口径目标优先和平稳争先激励机制,建立基础管理与指标绩效并重评价机制,调整优化县公司差异化同业对标体系,强化专业部门和县公司过程点评评价,设立全口径突出贡献指标和单项指标领先的激励加分项目,促进市、县管理绩效整体共优。

3.注重短板指标的改进。一是建立企业管理短板项目库。综合2011年指标绩效、同业对标等短板项目,结合内外部各类检查、评比中发现的短板项目、存在问题,动态梳理和整合建立企业管理短板项目库。二是全面实施短板项目整改提升闭环管控。项目化明确每个短板项目整改提升计划、责任主体、完成时限,组织项目团队攻关,持续自我提升。三是常态开展企业管理评价。围绕部门(单位)运用管理综合评价卡的常态自评价,滚动修编与跟踪评价短板项目整改,提升各级组织自我管理能力。

第6篇:关于三峡的诗范文

关键词: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三化实践教学模式

目前,企业需求大量经管类专业人才,然而许多经管类毕业生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问题的根源在于当今社会需要的是懂技术、会管理、能管理,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管理人才,而不少院校培养的是理论型管理人才,专业缺乏技术含量,学生缺乏经验,专业动手能力不强。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合理,课程教学脱离实际,偏重纯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技术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让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有动手技能,成为地方高校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面对困境,湖南工学院和湖南科技经贸学院对经管类专业进行了实训课程“项目化、模块化”管理的应用及推广,大胆探索应用型经管类人才培养新思路、新方法。

一、“模块化、项目化、课程化”三化实践教学模式的主要内涵

“模块化、项目化、课程化”三化实践教学模式主要依据的是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作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一种新的主流思想,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建构主义是在认知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的学习观,它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也就是说,学生学习过程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它主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是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过程。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社会性。依据建构主义理论,立足地方院校实际,根据学校服务地方建设的宗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战略转型,培养经管类专业学生动手技能的需要,构建了专业实训课程“项目化、模块化、课程化”管理体系。为此,湖南工学院和湖南科技经贸学院从六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教学内容的深化:

1.对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动手技能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湖南工学院和湖南科技经贸学院先后完成《关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状况的调查报告》、《关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状况的调查报告》、《关于会计学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状况的调查报告》。

2.制定了培养学生动手技能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社会对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和会计学等经管类本科专业人才质量、规格和技能的要求,为强化培养学生专业人才动手技能。湖南工学院和湖南科技经贸学院都在2008年制订了《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0年再次修订了《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该培养方案在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了学生动手技能的培养。

3.构建了经管类专业动手技能模块和专业实训实习模式。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对各专业人才专业技能的要求,构建了管理类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综合能力三大模块。根据模块设置和专业学生职业发展需求,就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和会计学三个专业分别构建了多个专业动手技能模块。以旅游管理为例,在专业基础能力模块下,构建了语言表达能力、商务写作能力统计分析能力等专业技能模块;在专业核心能力模块下,导游能力、旅行社经营管理能力、酒店服务管理能力、景区景点管理能力;在专业综合能力模块下,构建了职业综合能力模块。为保证学生实训、见习、实习有实效,湖南工学院除有经管实训中心外,还在校内外建立了11个实习实训基地,建立了“实训+企业见习+毕业实习”三位一体的管理类专业学生实习实训模式和管理机制。例如在旅游管理专业中,湖南工学院和湖南科技经贸学院把校内项目训练划分为:形体与礼仪实训、导游模拟、旅游资源调查、市场调查与营销、商务公文写作实训、旅游景点规划、旅游资源开发实训、旅游线路设计和酒店管理综合等;企业见习划分为:旅行社管理见习、酒店管理见习、风景名胜见习等;毕业实习主要是通过毕业带薪顶岗实习等完成。

4.建立了经管类专业动手技能实训项目体系,推行“项目化”管理。根据专业模块设置和学生专业(职业)发展对技能不同的要求,湖南工学院和湖南科技经贸学院构建了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和会计学等专业动手技能实训项目体系。旅游管理专业设计了23个实训项目,其中,专业基础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演讲与口才实训、旅游英语口语实训)、写作能力(旅游应用文写作实训)、统计分析能力(市场分析与SPSS统计应用实验)4个实训课程(项目);专业核心能力包括导游能力(旅游礼仪实训、导游资格考试辅导、导游模拟综合实训)、旅行社经营管理能力(旅游市场调查与营销设计实训、旅行社管理见习、旅游策划实训、旅游电子商务实训、旅游线路设计实训)、酒店服务管理能力(酒店前台实训、酒店客房实训、酒店餐厅实训、酒店管理软件实训、形体实训、酒店管理综合实训)和景区景点管理能力(旅游资源调查实训、旅游地理见习、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实训、景区景点综合实训)18个实训课程(项目);专业综合能力即职业综合能力,主要是开展带薪顶岗毕业实习实训课程(项目)。同样,在工商管理专业设计了26个实训项目;在会计学专业设计了28个项目。实训项目实施“项目化”管理,每个项目作为必修课,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各项目实训任务。先后完成《旅游管理专业实训课程“项目化”实施方案》、《工商管理专业实训课程“项目化”实施方案》和《会计学专业实训课程“项目化”实施方案》。

5.建立了校内外专业实训基地。在校内外建立专业实训基地,搭建了动手技能培养“学校-见习实习基地企业-就业单位”三位一体的技能训练平台。两所高校先后建立了实验实训中心,搭建校内实训平台,中心拥有的仪器设备都在600万元以上,如湖南工学院的旅游管理综合实训室有旅游规范与线路设计、旅游工商管理、旅游电子商务、酒店餐饮管理、客房管理、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旅游会计学等多套教学软件。湖南工学院近5年还在校内外建立了19个实习见习和就业基地,如:衡阳神龙大酒店校企共建实习基地、恒飞电缆公司校企共建实习基地、衡阳亚新科校企共建实习基地、林隐假日酒店校企共建实习基地、常宁移动校企共建实习基地等。其中珠海昌安实习基地还被评湖南省首批校外优秀实习基地。

6.制定了动手技能培养严格的管理制度。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先后制定了《经管类专业动手技能培养实施意见》、《经管类实训课程教学管理办法》、《经管类实训课程教学质量监督体系》等规章制度。坚持专业实训与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建立了动手技能培养效果检测机制。

二、“模块化、项目化、课程化”三化实践教学模式的主要功能

“模块化、项目化、课程化”三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主要是基于培养动手能力强,具有一定专业动手技能的应用型管理人才的目的而进行的,但学校并不忽视学生理论学习,湖南工学院和湖南科技经贸学院通过实施教考分离等手段,引导学生自学,保证学生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证明,“模块化、项目化、课程化”三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很好地解决了目前管理类专业教学中“重理论、轻技能”的传统教学范式;解决了理论教学脱离实际和实训教学实效性不足;突破了“以教师为中心”传统的课堂教学范式,有效地激发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培养了师生的专业技能,提高了师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就业。“模块化、项目化、课程化”三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模块化、项目化、课程化”三化实践教学模式把管理学中的项目化管理理论和建构主义的理论融入到“项目化”管理之中,创造性地实施实训课程“项目化”的管理,提升了实训教学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突破了原有的实训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偿的困境。

2.“模块化、项目化、课程化”三化实践教学模式建立了“工商管理”、“旅游管理”、“会计学”三个专业学生动手技能培养的“项目化、模块化、课程化”实训体系,完成了各实训项目的实训大纲、实训方案,提高了学生系统的、完备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和能力。

3.“模块化、项目化、课程化”三化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学校-见习实习基地企业-就业单位”三位一体的动手技能培养平台,即把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需求和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市场适应能力、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

湖南工学院和湖南科技经贸学院对经管类专业进行实训课程“模块化、项目化、课程化”三化管理以来,不仅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和技能,使两校经管类学生一次就业率达96%以上,而且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也有了显著提高,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化水平的教学带头人和优秀主讲教师,教师实践操作能力大大提高,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等各种证书者,占工商管理学科专业教师75%以上,打造一支“双师型”教学团队。特别是通过专业实训课程“项目化、模块化、课程化”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学生的工作能力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不管到一般企业还是到重点企业就业,其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在短期内都得到了领导、同行和认可与好评。衡阳雁城宾馆总经理邓衡午、华天旅游酒店管理学院副院长、湖南华天大酒店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唐元炽、衡钢总公司等一些就业单位老总一致认为湖南工学院和湖南科技经贸学院的经管类专业毕业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强,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高,角色转变快,工作适应快。

[参考文献]

[1] 严佳琪.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2012-2-29] 省略/new/287_294_201202/29li846987284.shtml

[2]许华丽刘毅: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对我国会计教育改革的启示[J].北方经贸,2006.04

[3]刘在云.关于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8.5

第7篇:关于三峡的诗范文

滔滔江水,带走了多少令人感慨的风物?一泓湖水,又淹没了多少饱经沧桑的遗迹与秘密?比如三峡古栈道,曾经与猿鸣、悬棺并列为三峡三大谜,令无数人为之神往,如今,它已大部分沉入水中。而三峡古栈道中,瞿塘峡段无疑是最令人叹绝观止的。

但是,这长达10公里古栈道,在三峡蓄水至175米以后,仅有80多米长的古栈道还露于水面,向世人昭示着它曾经的传奇。瞿塘峡古栈道即将消失,如同历史上许多曾经惊心动魄、绚丽多姿的人文奇迹一样,被时光的手指无声地隐藏、遮蔽,最终归于彻底的沉寂。如果我们不抓住最后的机会去搜寻它、抚摸它、铭记它,那么,关于三峡,我们便遗失了一页最精彩的传奇……

古栈道是秦王修的,

还是刘备修的?

“上有万仞山,下有千丈水。苍苍两岩间,阔狭容一苇。”――白居易寥寥二十言,道尽瞿塘峡的险峻。自古以来,瞿塘峡就以狭窄险奇著称于世,峡谷间“无路可走”,除了水路,能与外界相勾连的,只有这挂在悬崖绝壁上的古栈道。

瞿塘峡古栈道主要指从奉节县草堂河口东岸起,至巫山县大溪对岸状元堆山,长约10公里的这一段古栈道,也就是夔巫古栈道的西段。这一段是三峡古栈道的精华,也是三峡古栈道的标志。它悬于赤甲山壁,与长江平行,连接了奉节与巫山,使两地百姓可自由往来。

那么,瞿塘峡古栈道究竟修建于何时呢?笔者走访多位专家学者,整理出其中比较主流的几种看法。

一种看法是栈道为战国时所修。据史载,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已出现了栈道。秦惠王始建陕西褒城褒谷至d县(今眉县)斜谷的褒斜栈道,长235公里。《战国策•秦策》记载,秦国丞相范雎向秦昭王献计“栈道千里,以通蜀汉”,秦昭王采纳了他的建议,在秦岭一带修建了著名的“金牛栈道”,凭借此道灭了蜀国和巴国。这条栈道也就是李白在《蜀道难》中所说的“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的那一段蜀道。秦灭巴蜀后,即沿长江和乌江进攻位于东南面的楚国。据有关专家分析,秦军可能在瞿塘峡一带开凿栈道,便于水陆同时行军。

一种看法认为:栈道乃三国时刘备进攻东吴时所修。公元221年7月,刘备为报荆州之失和关羽张飞被杀之仇,亲率蜀汉军队10多万人,进攻东吴,后在夷陵(今湖北宜昌)被陆逊用计火烧连营,大败而归,逃至白帝城,郁郁而终。这一段历史也成为三峡旅游著名的典故。据称,刘备进军是“水陆并进、夹江直下”,败退是“烧铁铠塞山道,以阻追兵”。有人分析,刘备败退时焚烧铠甲堵塞的“山道”,就是瞿塘峡古栈道。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认为刘备退军线路是从山后绕到白帝城的。不论情况如何,但大多数专家认为,秦汉三国时,瞿塘峡一带已有栈道。

另外,还有南宋军队修筑栈道阻挡元军等说法,只是因为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所以无法证实。

关于瞿塘峡栈道,真正有文字可考已在晚清时代。据《奉节县志》记载,该栈道为清代夔州知府汪鉴等人集资修建。于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九月动工,历时3年完成,有4公里完全是从峡江峭壁上开凿出来的石槽,远望如刀削。该栈道的建成,连接了巫山至奉节的陆上交通,成为当时贯通三峡的要津。后人在风箱峡绝壁上刻下“天梯津隶”、“开辟奇功”八个大字,来纪念这一千古壮举。

但有专家指出,汪鉴所修的栈道,其实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将栈道加宽、加固,并将若干毁损路段连接为一体,并不是在绝壁上重新开凿一条栈道。不然,秦军进攻楚国,刘备攻打东吴,又怎能“水陆并进”呢?

由此可见,瞿塘峡栈道古已有之,但究竟是哪朝哪代所修,也许会成为巴渝文化中一个永恒之谜。

比栈道更奇迹的,是槽道

栈道,是人类交通史上的奇迹,大部分建于绝壁湍流之上,凿石插木,凌空飞架,是穿山越岭的重要载体。许慎《说文解字》说:“栈,棚也,竹木之车曰栈。”宋人戴侗《六书故》说:“栈,……编柴木为栈也。……险道悬道,栈木以通者谓之栈道。”……综合古人的说法,栈道其实是以木结构为主的一种悬空式道路。中国古代栈道的构造,主要是在石壁上凿孔安桩、架设道路,如剑门关古栈道,还有大宁河古栈道,都是这种形式。

而瞿塘峡古栈道则不同。

瞿塘峡草堂河至状元堆的那一段栈道,岩壁上并没有凿孔、插木为梁的痕迹,而是在悬崖中硬生生挖出一条“凹”形的石槽来,在地势稍缓处,则主要是在倾斜的山坡上开凿砭道或以石垒砌道路。如此看来,瞿塘峡古栈道实际上应称“古槽道”更准确些。但长期以来,人们已将“栈道”的概念泛化了,凡是建筑在悬崖绝壁的道路、桥梁等,不管结构是木质、石质或铁质,也不管是插桩铺梁、垒石铺砭或“凹”形开挖,习惯上都称作栈道。

从工程难易度而言,开凿槽道已比修建普通的木栈道艰难得多。再加上瞿塘峡是三峡中最窄的一个峡谷,北有赤甲山,南有白盐山,两山对峙,似欲合拢,将江水紧紧锁在峡口,赤甲山壁陡如削,要在这近乎垂直的陡峭岩壁上开凿出一条槽道来,工程更是难于登天。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瞿塘峡槽道并非“羊肠小道”,而是“康庄大道”:据记载,栈道落成之时道面之宽、交通之胜,能让纤夫与车轿在道上并行,据说还能通行夔州知府的八抬大轿――那么,这样高难度、高质量的“精品工程”,在古代简陋的技术条件下,是怎样炼成的呢?

考古专家说,这在光绪年间编撰的《奉节县志》中有清晰的描述:“施工之始,工匠无所凭借,乃对壁凿孔,层累而上。每开一大窦,实以火药,燃引线而炸之。旋炸旋凿,使千仞峭壁之腰,嵌成五六尺宽平坦路”……这百余言的记载,在数百年后的今天读起来,仍然惊心动魄。晚清时修筑瞿塘峡栈道,还有火药等工具可利用,工程都殊为不易,堪称人工奇迹;而在宋明火药之前,峡江先民要在瞿塘峡上筑起栈道更是难上加难,但先民们硬是靠一双手和铁锤、錾子等简单工具,在绝壁上一寸一寸地凿出了一条条“生命通道”。

经过多年风浸雨蚀,岩石不断风化、剥落,当年能够跑马行轿的瞿塘峡古槽道逐渐变窄,最宽处有1米多,有的地方仅几十公分宽。槽道最长者为石板岬槽,长约220米,人在槽道内行走,如蚁附石壁,侧望即是滚滚奔流的长江,其势十分凶险。但是即便如此,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古栈道仍能通行。后来随着山区公路的修建,栈道的作用逐渐降低,才慢慢被弃用。 如今,滚滚长江将瞿塘峡古栈道的绝大部分都封存于水下,仅有80余米长的古栈道还露于水面。乘船接近古栈道,不胜唏嘘:数年之后,这一奇迹也许将完全没于水中,不知道谁是最后一个见证者?

那些苍凉的纤夫曲

当地的居民告诉笔者,瞿塘峡古栈道在从前除了用于军事和供山民通行外,还有一项更重要的作用,那就是作为纤道,供三峡纤夫拉纤时行走。

古代行船,主要靠人力,下水容易,上水甚难。长江在三峡一带水流湍急,顺流而下,一日千里。正如李白在诗中所描述:“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但上行是逆水行舟,就十分艰难了,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提到:“自蜀至此(指夷陵,即今宜昌)五千余里,下水五日,上水百日也。”这说的还是空船在行船条件良好情况下的速度。如果是重船,再遇风浪险滩,行进速度还要慢得多,有时一天走不上10里路程。没有机动船之前,在三峡上水行船,必须靠纤夫拉纤。三峡纤夫,就成了峡江最苍凉的一道风景。纤夫将一滴一滴的汗水甚至血泪,洒在了古栈道上。

现在于所剩无几的瞿塘峡古栈道上,还可以看见这样的景象:那些坚硬的石头,被纤绳磨得油光发亮;那些平整的道石,也被纤夫们长满茧的脚板踩出一个个深窝。一年一年,一代一代,他们在冷冽的峡风中,在毒辣的烈日下,喊着沙哑的船夫号子,把生命的辛酸、苦难与梦想一点点拉进历史的纵深。

历朝历代中,有许多著名诗人穿行三峡,如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苏氏三父子、黄庭坚、王十朋、陆游、范成大、赵孟\、刘基等,有的仗剑出蜀,有的因任职或贬谪入川。他们在三峡写下了许多优美传世的篇章。光《巫山高》这一诗题,就有100多位诗人写过。杜甫寓居夔州一年零九个月,写诗436首,占他现存诗作的七分之二。但是,非常奇怪的一点,这些诗人对瞿塘峡古栈道和栈道上的纤夫似乎熟视无睹,基本没有留下什么吟咏,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文化遗憾。

好在瞿塘峡栈道上的纤夫是天生的诗人,在风浪与悬崖之上,他们有属于自己的诗歌――那就是著名的川江号子。未经文人加工的川江号子,更显得朴素和原生态。如川江号子名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邦贵和李华安吼的《闹岩湾号子词》:

纤头:抬头望――嗨!

纤尾:把坡上――嗨!

纤头:大湾子――嗨!

纤尾:九十个――嗨!

纤尾:前松后紧――嗨!

纤尾:腰的使劲――嗨!

纤头:司到――嗨!

纤尾:扯到――嗨!

纤头:只合号子不合脚――嗨着!

纤尾:爬岩跳坎各照各――嗨着!

这样的号子曲,即使只看文字,不闻声音,一股裹挟着生命雄性呐喊的峡风,也会狠狠地打在脸上,令人血涌如潮。

随着三峡航运的改善,川江号子早已在江上随风而逝,成了舞台上的文化消费品,而它的传承人陈邦贵和李华安,如今也廉颇老矣……

向烟波深处追寻

徘徊在白帝城赤甲楼,江面宁静,江风习习。这里是夔巫古栈道的起点。那段承载了三峡文化血脉与历史创痕的古栈道,已几乎没入烟波。短短80米长的残道,是我们能抓住的瞿塘峡古栈道最后的片影。

正对瞿塘峡口,长江与草堂河之间的半岛型山嘴名叫铁柱溪,江水中有锁江柱遗址。史载,唐朝将领张武和南宋将领徐宗武都曾在这里铸铁索和铁柱,锁断大江。事实上,瞿塘峡历史上曾有多次“断江”、“锁江”的记载。在交通不便的时代,一索锁江,万舟断行,真可谓“瞿塘峡锁全川水”。如今,这些已成历史烟尘。

对岸的白盐山绝壁上,是中外闻名的夔门摩崖石刻。自宋朝到民国初年,摩崖石刻有13幅。如今,南宋著名书法家赵公硕书写的《中兴圣德颂》碑被切割后存放在三峡博物馆,民国将领孙元良所题“夔门天下雄、舰机轻轻过”等题刻,被切割搬迁到下游700米处的黄金洞绝壁上复建。

175水位蓄水以后,瞿塘峡的江面虽然没有增宽多少,但是水面异常平静,再也听不到哗哗奔涌的波涛声,两岸的高山绝壁显得格外威严。据说,2003年135水位蓄水时,北京一位学者来此观察几天后,深有感触地说:“千古夔门呈现出静态之美,这种美更具神韵,更让人遐思。”

第8篇:关于三峡的诗范文

图画是一种感性的、形象化的语言,它可以生动地再现课文,使学生体会山水入情、情景交融的妙境,因此,图画运用在讲解山水游记散文时有突出的效果。例如,在讲授《三峡》一课时,北方孩子因地区差异对三峡的概念很模糊,不管郦道元写的山水有多美,在学生心中却体会不到。于是,我找了很多关于三峡的图片让他们在脑海中形成直观印象,再运用古人赞美三峡的诗句拓展迁移,比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与三峡一课中相对应的文字有哪些?学生通过情境感悟、问题引导,就能很快地走入文本,强化思维。

二、音乐法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来选择适当的音乐,让学生通过聆听来想象当时的画面,也可在音乐中去诵读文本,进一步感悟作者的情感。

例如,在讲授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我为学生播放歌手龙军的歌曲《打工行》,引导学生去体验漂泊在外的游子那种孤独无依、无家可归、有家难回的凄苦之情。

事实证明,音乐与诗歌这两种艺术形式的结合在教学中确实能化无形为有形。在实际应用时,我喜欢提前布置学生学习某一首歌,在上课的时候齐唱,让集体的力量去感染每一个人的内心。

三、语言渲染法

教材中的许多古诗文情境是无法用形象来表现的。这就需要教师利用朗读、语言描述来创设教学氛围,把课文描绘的情景变成“我情我景”,引导学生进入想象的境地,触景生情,具体感知、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作品中蕴含的情感。

例如,在讲授李煜的《虞美人》一课时,我用的课前导入就是一段抒情文字与音乐《琵琶语》的结合:

圆月自明,好花自芳。

如此良辰,心却幽幽荡在故国的土地上。

是梦,在南唐。车如流水马如龙的盛况。

恍然惊醒,依是满园的寂寞,深锁清秋的忧伤。

华灯高悬,丝竹彻响。

只是……

故国已亡!身在异乡!

却是不禁要忆,南唐的草木,是痛。

却是无心闻听,南唐的丝竹,是伤。

低低吟唱,嘤嘤成泣。一场庆生怎料得如此下场。

一斛毒酒,映着烛光,在后主面前,不住的荡。

荡碎了心,荡断了肠。

亡国悲痛,换来竟是这无可回拒的“奖赏”。

君愁几何?东流不尽,如春水一江。

却永远,永远也流回不到你的故国,你的乡。

还记得当我在课堂上读完这段文字时,孩子们的表情一下子就严肃起来,眼神中透露出了点点哀伤。尽管李煜离他们比较遥远,但那个时候,大家都能被音乐和文字所感染,很快地融入到了文本中。

四、角色互换法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我们还可以在教学中毫无保留地将权利全部交还给学生,让他们通过预习感悟、交流学习心得,通过角色扮演感知人物形象,由此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来掌握。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以对话、动作、表情为主的文章。例如,在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时,学生课下自发地组织、交流,以小组为单位,排演了其中的几个小片段。孩子们通过这样的表演方式,对人物性格和时代背景就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和体会。这是通过其他教学手段都不能达到的最佳效果,但是课本剧表演准备时间过长,不能经常运用。

第9篇:关于三峡的诗范文

一、教导学生树“立”开放意识,落实大语文教学思想。

叶圣陶曾说:“语文教材是学生举一反三的范例,例子尚且不会,何以反三?”所以语文教学首先要学好课本。但要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仅凭教师在课内的讲授也是不够的,所以,语文教学应从封闭单一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教导学生树立开放意识,实现开放式教学,为学生的知识迁移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1.与课外阅读结合。。即运用先前的知识学习后来的知识。如教学《海燕》一文后,可通过《鹰之歌》进行纵向迁移,把阅读《海燕》时所掌握的象征、拟人、对比等手法的运用和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的方法用来学习《鹰之歌》。

2.与生活结合。借助生活经验在课堂中设置生活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觉、自由地进行迁移。比如,结合《马》《松鼠》等课文教学,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小狗小猫等小动物;学习《端午的鸭蛋》时,联系家乡的端午节风俗。这样,无形中如春风化雨,用生活的甘露滋润教学花朵,架起语文与生活的桥梁,形成语文教学的开放式结构,拓宽学生学习迁移的空间,促进学生迁移能力的提高。

二、运用比较阅读,促进学习迁移

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地选择与所教课文的意蕴相一致的文章,通过比较阅读,达到难文易懂的目的。如教授郦道元的《三峡》一文。为了更容易地理解这篇文章,我要求学生阅读了李白的诗《早发白帝城》、刘白羽散文《长江三峡》、余秋雨的《三峡》等关于描写三峡的名作,让学生在相同与不同的文体间互相比较,充分理解本文的结构特点与思想内涵。

又如教授刘禹锡的《秋词》,该文章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体现了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为了理解此文,也为了使学生对“秋”有个整体认识,我选录了毛志诚的《京华秋韵》、吴勋的《秋天》、许辉的《秋之黄昏》等关于秋的吟唱文章,引导学生在读懂理解了这些文章的基础上,去理解内蕴比较浓厚的《秋词》。

这样,既不脱离课文,又不拘泥于课本;既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和学生的阅读量,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三、引导启发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

“概括能力是把抽取出来的事物的共同的一般属性或本质属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的能力”。迁移,是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概括,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就显的非常重要。概括的方法主要有:

1.抽象概括。要了解文章的内涵就需要通过对外部形象的分析,找出事物的本质。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都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好材料:小说,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的具体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变化;杂文,通过表层语言的分析,提示其深层含义等等。又如文言文,句法语法中有很多规律性的东西我们可以从具体实例概括出来。这种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行抽象概括,为知识迁移打基础。

2.归纳概括。这种概括能力应当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