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会计从业考试总结范文

会计从业考试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计从业考试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会计从业考试总结

第1篇:会计从业考试总结范文

【摘要】《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自2012年1月全国开展无纸化考试模式以来,该课程的通过率一直是考证科目中最低的,影响了学生的考证通过率,因此,有必要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关键词】无纸化考试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教学改革

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改革背景

(一)无纸化考试的特点及带来的挑战

为适应21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贯彻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财政部2009年4月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为会计信息化的全面推进和展开,2012年1月以来,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全国多个省市和自治区由原来的单独出题改为全国统一的会计从业资无纸化考试。

在传统的笔试考试模式下,《会计基础》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成绩通过后一年内,通过《会计电算化》上机考试,考生就可以领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无纸化考试模式下,每个考生的考试试卷都是随机组成的,并且考试成绩即时生成。考试方式为实行《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三科连考,考生各科成绩必须一次性同时合格才能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基本的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知识,是会计工作岗位要求其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岗位能力之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高职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极其重要的一门课程,也是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既有会计法的知识、又有票据法、税法、财政法等法律知识,容量大、知识点多。为降低同一考场不同考生试题重复率,采用无纸化考试的模式下,题库的题量非常大,考核的知识点既全面又细致,教材上的任一知识点都可能被抽到。因此,《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中通过率最低的一科,意味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科目是否通过直接决定了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通过率。

(二)我院会计专业学生的考情和学情分析

我院财经管理系会计电算化专业成立近40年来,学生在校期间会计从业资格证通过率一向高达90%以上,远远高于全省和全国的平均通过率。然而,2013年7月起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全国范围内实施无纸化考试,三科连考且必须一次性通过的考试新模式,使得从业资格考试难度加大,考证通过率迅速降低。截止到离校前,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2013级学生考证通过率累计37.44%左右,远远不及以前传统试卷模式下的通过率。

和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我院会计专业学生入学的录取分数要低很多,也就是说,学生本身文化基础薄弱,而且高中时代在学习上就养成了懒散的习惯,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内容枯燥无味,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多,多数学生根本没有主动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在传统纸质考试模式下,教师根据多年的教学和考试经验给学生梳理该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做笔记加上记忆进行强化巩固,多数学生都可以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通过该门课程的考试。但在无纸化考试模式下,随着考核的知识点范围的扩大,教材上任一知识点都可能成为考试试题的命题点,这一变化导致部分学生认为即使再怎么努力学习,也不会记住这么多的知识点,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和考试的自信心。

二、无纸化考试下我院《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

学生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学习的难点较为集中,考试时模棱两可,主要原因是内容枯燥,没有兴趣学习,因而无法记住相关知识点。本文以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和探讨。

三、无纸化考试下我院《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和方法

(一)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1.教学内容与资格考试考点融合

为激发学生学习《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学习动力,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当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考点结合起来。教师在教授该课程的过程中,应当选择既适合教学又适合考证的教材,并且根据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对零散的知识点和考点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归纳,便于学生进行理解、记忆并掌握。

2.建立模拟考试平台并丰富网络教学资源

在无纸化考试模式下,由于有些学生对计算机操作不熟练,再加上对考试操作界面不熟悉,容易造成考试时慌张,进而影响发挥。

通过模拟考试和相关练习,有利于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难点,并促进教师对此部分教学点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变通。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利用兰贝斯会计无纸化考试模拟教学软件、长沙青蓝软件系统和网中网会计技能竞赛等学校网络资源平台进行测评练习,可以使学生通过考试测评检查自己学习过程中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并且通过无纸化考试模拟测试丰富实际考试时的经验。

3.改革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案

整合资源,改革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案,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1)引入情景式教学法。任课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技术,通过形象生动的图片、影像和flas视频等再现教学内容中所描述的教学情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将该课程与专业技能比赛、课堂知识竞赛相融合。①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强其对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知识点的记忆和巩固,在本专业技能比赛方案的设计中,应增加《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知识点的比赛内容和项目。②为营造班级内部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任课教师应经常组织课堂知识竞赛,并制定一系列的的奖惩措施。

(3)引入案例教学法。首先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自己动手寻找章节案例,然后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归纳总结出重点和难点,最后再由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二)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

我院《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往年的可准标准给定的考核c评价标准虽然包括过程性考核(40%)和期末理论考核(60%)两部分,但是过程性考核只包括考勤(10%)、作业(10%)和章节测试(20%)三个方面,尤其作业和章节测试可能存在相互抄袭的现象,并不能真正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需要调整过程性考核的组成部分,除考勤、作业和章节测试外,还需加入学生与教师平时上课时的互动,包括个人表现和小组表现。教学评价改革后过程性考核依然占期末总成绩的40%,但其组成内容改为考勤(10%)、作业(5%)、章节测试(10%)、个人表现(10%)、团队表现(5%)。

四、无纸化考试下我院《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改革成效

备注:由于15级会计专业学生仍在校学习,数据不具有可比性,因此不做统计。

通过对13级和14级会计专业学生离校前考证累计通过率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2014级学生离校前考证累计通过率75.45%左右,和2013级学生37.44%的通过率相比,明显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为了排除考证次数增加带来的考证通过率提高的因素,我们对不同年级学生考证次数及通过率做了调查问卷,由调查问卷的数据可以得出:13级会计专业学生单次考试通过率平均为47.67%,14级学生单次考试通过率平均为60.53%,15级学生单次考试通过率平均为73.53%。由以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我院《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改革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朱小娟.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与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学模式转变[J].职业教育.2014(26).

[2]雍媛媛.基于课证融合、课赛融合模式下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方式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2(10).

第2篇:会计从业考试总结范文

关键词: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学习方法;答题技巧;应对策略

现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难度高,合格率较低,一般通过率在20%左右。而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苏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2013年11级四个班187名学生170名学生通过,合格率为91%,2014年12级五个班226名学生202名学生通过,合格率为89%,2015年13级五个班204名学生184名学生通过,合格率为90%,连续三年一次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均在90%左右。他们的学生是如何取得这样优异的成绩,老师教学有哪些法宝,学生学习有哪些经验,学生考试有哪些技巧。本人想就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基本情况,结合多年会计从业教学及辅导考试经验,提出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试题分析

全国题库是以财政部印发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作为考试范围和命题依据。其中,容易的题目占试题总数的50%,适中的题目占试题总数的40%,较难的题目占试题总数的10% 。考核内容全面,覆盖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中的所有知识点,涵盖了各科目的每个章节,题广量大,真正实现了对考生的全面考核。

二、考生考试通过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1)目标计划成空。考生刚开始时有一个宏伟目标,详细的学习计划,三门功课要一次通过,具体到每门课程都有多少天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可实际上坚持不了几天就不能按照目标计划来学习了。(2)考生不自信,心理素质差。一些考生一考试,就特别紧张,心理素质差。(3)学习方法不当。考前临时抱佛脚,短时间内死磕书本,对许多重点难点一知半解。(4)不适应无纸化考试,计算机操作不熟练。《会计基础》以前一直都采用纸质试卷,无纸化考试换成上机考试,特别是会计实务题,答题的方式变化很大。一些在纸质试卷能正确答题的考生,换成机考试都不会进行上机操作。考试时间紧,计算机操作不熟练。

三、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应对策略

(一)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学习方法。(1)制定目标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科学可行的学习计划会让学习事半功倍!按照计划复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2)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建立自信。考生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行。(3)要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1)会看书,注重知识点的掌握是取胜之匙。2)带着问题思考学习。多问为什么,给自己出题,与教材结合起来多思考。3)针对考试内容多做题。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考试通过,考试就是要多做题才能成功。4)关注错误,错题重做。在平常做试题中,把做错的题目整理出来,并对错题进行分析总结。

(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答题技巧。(1)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相对于其他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是最简单的。解答单项选择题时可采用下列技巧方法:1)运用排除法。一般单项选择题的正确答案都来源于教材,绝大多数只涉及到一个知识点,都是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其他备选答案或由命题者自己设计,或为与正确答案相似的干扰项。如果答题时不能一眼看出正确答案,应先排除明显错误、荒谬或拙劣的答案。如:ROM是( )。

A、只读存储器 B、内存储器 C、外存储器 D、辅助存储器

分析,此题中的C和D选项表达的是同一个含义,因此可以排除。内存储器包括ROM(只读存储器)和RAM(随机存储器)二种,再排除了B,只剩下了A,故正确答案为A。

2)运用比较法。比较法是直接将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并分析他们之间的不同点。如:CPU的含义是( )。

A、操作系统 B、中央处理器 C、显示器 D、数据库软件

分析,经过比较,此题中的B和C选项属于一组,都是硬件,A和D选项属于一组,都是软件。若能确定CPU属于硬件,则A和D可以排除。在B和C中进一步选择,确定正确答案为B,即中央处理器。

3)运用猜测法。如果在考试中,想尽方法仍然无法确定哪个是正确答案,那也不要放弃,则充分利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猜测。在所有没有任何把握的题目中不仿都选择同一个答案,或是B,或是D。

(2)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评分标准又高,多选、错选、不选均为错误,相对于其他题型,多项选择题是最难的。在答题技巧方面,多项选择题与单项选择题基本一致。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多项选择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因此在运用排除法时应注意,只要能够准确地排除掉两个错误项,另外两个选项就一定是正确答案了。

如:对于未经批准从事记账业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

A、吊销营业执照 B、责令改正 C、予以公告 D、追究刑事责任分析,财政部门无吊销营业执照的权限,A排除,财政部门无追究刑事责任的权限,D排除,因此只能选择B和C。

(3)判断题。判断题是两个答案中选一个也是比较容易的题,基本上是模棱两可的,着重于基本概念。1)分清绝对概念和相对概念。表示绝对概念的词通常包括“总是”、“完全”、“决不”、“只能”等,表示相对概念的词通常包括“通常”、“一般来说”、“多数情况下”等。判断题中含有绝对概念的词,根据统计,这道题错误的概率性较大。如:账户的余额总是和账户的增加额方向一致( )。分析,账户的余额一般和账户的增加额方向一致,故此题是错的。判断题中含有相对概念的词,根据统计,这道题正确的概率性较大。如:会计法所说的“会计主管人员”通常所说的会计主管或财务经理( )。分析,会计主管人员指的是会计主管或财务经理,故此题是对的。2)试题中只要有一处错误,该题就是错的。有些判断题通常前半句对后半句错,或前半句错后半句对,根据评分标准,只要题目中有任何一处错误,即为错误。如: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操作系统属于应用软件( )。分析,该题前半句正确,后半句错误,操作系统属于系统软件,故此题是错的。3)酌情猜测。如果在考试中,实在无法确定哪个是对和错,那也不要放弃,在所有没有任何把握的题目中不仿都选择同一个答案对或错,答对的机率可是50%啊。

(4)实务操作题。会计电算化中的实务操作只要熟悉操作软件,注意三点:选对操作模块、选对操作路径、确定完成答题,就一定能够准确作答。

(5)计算分析题。基础会计的难点,主要涉及会计经济业务、会计报表等。会计经济业务处理难度大,具体应多做些习题加深理解。

(6)案例分析题。会计法规案例综合性强,重点掌握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中一些经典的案例。建议考生动手做一些知识结构图,理清各章节之间的关系,巧妙的联想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只要考生能树立信心,明确目标,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抓住知识点、全面复习,掌握考试技巧,加上努力就一定能够顺利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参考文献:

第3篇:会计从业考试总结范文

关键词:会计从业资格;会计电算化;软件规范;功能缺失

笔者曾于2013年调查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软件会计电算化软件的问题,在《关于统一会计电算化考试软件的探讨》中对于全国会计电算化考试采用的软件厂商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其中用友软件占53%,金蝶占19%,其他如金算盘、新中大、等软件厂商占据零星市场。在《统一会计电算化考试内容的探讨》一文中,对于考试内容以及时间的多样性也进行了分析。2014年全国试行财政部软件,2015年推广,财政部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表面上解决了软件厂商控制从业考试,影响市场竞争的问题,笔者对于最新的财政部软件进行了详细的测试和分析,最后发现问题依旧突出。

一、问题以及解决方式

(一)总账部分存在的问题

经过对多种版本财政部软件的测试,在填制会计凭证这一重要环节存在的问题最为典型,突出表现为:1.可以直接录入上级科目,而不是只能录制末级科目。2.填制凭证时填写只有借方或者只有贷方的凭证时,不做提示。3.金额借贷不平衡不做提示。4.不填写摘要不做提示。5.录入会计科目编码,不自动产生会计科目,且提示“会计科目无效”。原本2211应付职工薪酬下级有多个二级会计科目,但选取科目时,依据可以选取总分类科目2211应付职工薪酬。借方会计科目选取1001库存现金而将原本属于贷方的应付职工薪酬置于借方依旧可以保存,即使将金额由100改为200,依旧可以保存。在“摘要”栏内无需录入摘要内容即可保存。1994年颁布的《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第十五条规定,在输入记账凭证过程中,会计核算软件必须提供以下提示功能:1.正在输入的记账凭证编号是否与已输入的机内记账凭证编号重复;2.以编号形式输入会计科目的,应当提示该编号所对应的会计科目名称;3.正在输入的记账凭证中的会计科目借贷双方金额不平衡,或没有输入金额,应予提示并拒绝执行;4.正在输入的记账凭证有借方会计科目而无贷方会计科目或者有贷方会计科目而无借方会计科目的,应予提示并拒绝执行;5.正在输入的收款凭证借方科目不是“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付款凭证贷方科目不是“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的,应提示并拒绝执行。而第二十条明确规定会计核算软件提供的原始凭证输入项目应当齐全主要项目有:填制凭证日期、填制凭证单位或填制人姓名、接受凭证单位名称、经济业务内容、数量、单价和金额等。

(二)固定资产以及工资管理存在的设计缺陷

固定工资考试内容相对较少,但是在生成凭证的典型题目上有问题,例如下图:按照操作员身份登陆后首先选择“2014年1月全员工资表“,第二步选择”2014年1月全员工资表,应发合计“(这一步骤存在指代不明的问题,只能依据经验判断);第三步”设置科目“,其实无论如何选择都不起作用,首先默认的就是2211应付职工薪酬,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属于上级科目(有末级科目不选择上级科目),选择后亦无效。(见图2)

(三)其他问题

其他问题例如导航栏设计不合理,基础编码下拉列表中有客户而应收系统中也存在客户,基础编码下有会计科目,而总账下面同样有会计科目,基础编码下有供应商,而应付下亦有供应商,关键问题在于,不仅设置多余,后者根本无法激活,不能使用。应收应付中,存在对方科目输入科目编码,可以出现科目名称,而表体内则并不可以,而且必须选择才可以,手工录入无效。

二、总结

总体而言,财政部题库自带软件适当弱化了软件厂商对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控制,起到存进市场公平的作用,但是由于没有摆脱对于原有厂商的依赖,例如后台数据库的简单挪用,前台则更改界面内容,导致控制条件失效,出现冗余的设计以及一些原则性错误。固然财政部无需经过商业软件的严格测试,但是对于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功能规范应该遵守。

参考文献:

[1]么秀杰.王飞.关于统一会计电算化考试软件的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18).

[2]么秀杰.统一会计电算化考试内容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3(7).[3]1994年财政部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S]

第4篇:会计从业考试总结范文

关键词:财会人员结构 现状 分析

■一、我国财会人员结构现状

(一)从学历构成可以看出,北京、上海、深圳地区的高学历会计从业人员所占比例最高,本科以上学历(包括本科)占到了16.59%,大专学历占到了70.12%,两者合计占到总从业人数的86.71%;而新疆地区的大专以上学历(包括大专)的从业人员的比例仅达为59.97%,比全国水平低9.1%。

(二)从职称的构成可以看出,北京、上海、深圳地区拥有中高级职称的会计从业人数所占比例最高,约占23%,而新疆地区拥有中高级职称的仅达到1.66%,这之间存在的差异,显示了我国财会人员分布的不均。

■二、我国财会人员构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无职称人数占很大比例

我国的会计从业人员中约有59%的人员没有职称,新疆等偏远地区的无职称人员所占比例更高,约占76%。职称是一种具有专业技术资格任职的凭证,会计职称分为初、中、高三级,相应地代表着三个级别的任职资格,而缺少职称即代表其不具有从事会计专业的任职资格。这反映出我国会计人员整体的素质还需要提高。

我国2009年会计职称考试的通过率仅仅为15%。无职称人数占很大的比例,一方面和我国财会人员整体的教育层次相联系,另一方面也与职称的受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现行很多企业单位执行的是职务工资、岗位工资制度,对薪酬和晋升,职称的影响力显的过小,人们就大大降低了对提高职称的动力;同时,会计职称考试的一般难度较高,如果人们确实需要提高职称时,也可通过较为容易的方法,比如参加相对来说难度较低的经济师考试,来获取经济师资格,同样属于中级职称,也同样会得到单位的认可,但难度却小了很多。

(二)学历程度与职称不相匹配

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主要学历结构为大专学历,本科以上及中专以下所占的比例较小,基本上属于正太分布,学历结构算是比较合理。但是从职称结构与学历结构对比的角度可以发现,在我国,全部会计从业人员中约有70%都拥有大专以上的学历,而拥有职称的仅为30%。其中高级职称所占的比例仅为8.34%,这与结构的学历不相符。

取得学历之后却没有相应的任职资格,追根溯源,一方面的原因是我国的学历教育制度,近些年来的教育改革使得人们能够多途径的获得学历,但是学历的提升,并不代表这能力也得到提升,当遇到严格的能力考试时就无法通过,现行“宽进宽出”的体质培养了许多不合格的“人才”,另一方面,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和许多企业单位的用人机制存在了密切的联系。第一,我国经济的主体为“财政经济”,对财会人员的要求比较低,这使得大多数会计从业人员没有继续参加学习,来提高自身职业能力的动力;第二,在我国,无论企业还是政府在用人机制上非常的谨慎,各企业单位的领导对财务人员的作用大多仍停留在“做账”上,对高素质财会人员缺少了机制上的吸引与激励,吸引不了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只会导致局部的财会人员固步自封。

■三、建议与措施

(一)对继续教育进行规范,提高整体从业人员的素质

在短时间内,要使得会计人员的学历和职称得到提升是比较困难的。我国会计人员知识的更新速度应该跟上会计改革的脚步,这就要求进行日常的会计业务培训,来对会计人员的再教育进行规范尤其是对我国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会计人员的培训学习。会计进行继续教育的形式应该采用大规模、分层次的教育为主,按专业只是、文化学习、操作技能与工作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与层次性对整体的教育进行划分;在内容上应以专业化和适应性为主;在手段上应对开放性和现代化进行体现;在时间上坚持循环性和长期性。于此同时,还应该紧抓对继续教育的工作考核。

(二)对职称考试制度进行改革,来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能力

我国的现实是,职称结构和学历节后存在着一些不合理,这在对高校教育培养不合格人才进行批评的同时,也应该对我国的会计职称考试制度进行反思。现在的职称考试难度一年比一年高,考试的内容与实际严重脱节,很多已经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和经验丰富的会计,如果没有足够时间的复习,也无法顺利的通过。即使通过了职称考试,也不代表用有了强的工作能力,对薪酬和晋升没有很大的直接影响。所以必须对我国的职称考试制度进行改革。职称考试制度改革的方向应该抛弃单一模式的考试制度,向综合能力测试的方向进行发展,可对综合从业人员的资历、绩效、同行的评价等进行综合考核,并结合全国统一职称考试难度的降低,来赋予用人单位一定的认定自。这样就可以避免能力与职称的脱节,变考试认定为其综合能力认的定。

总之,我国财会人员的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具有地域和民族特点,但在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上存在的问题却是相通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不断提升财会人员职业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民.职称在会计用人单位中的角色[].经济出版设.2008(3)

第5篇:会计从业考试总结范文

关键词:准入制度;专业能力;综合素质

财务会计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与实践性强、业务繁杂,法律制度规范性及其规定的变更变化繁多,是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它通过一系列会计程序,可以为管理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并积极参与经营管理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和健康有序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因此,需要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职业技能和良好的综合素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强,当前国内使用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正逐渐趋同,与财务有关的各类法规政策的不断更新完善,各种财务现新理论、新业务、新规则和新方法也不断涌现。随着铁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与外部联系愈加紧密,需要大量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因此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财务人员对各铁路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一是可以加强资金管理,防范资金风险。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的血脉,是企业得以存在发展的前提。优秀的财务人员能合理高效地使用资金,降低资金使用风险。二是可以防止资产流失,保护财产安全。高素质的财务人员能够更好地执行财务政策,严格监督资金流向,制定切实的资金计划,最大限度防范资金浪费和流向不明等情况的发生。三是可以提高财务核算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高素质的财务人员会根据本行业特点和法规要求实现岗位互控,确认收入支出,保证成本费用的真实、完整;及时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按时上报决算报表。为企业提供各类数据资料。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使之适应当前铁路的经济发展呢?

一、严格执行专业准入制度

专业知识是财务人员的立职之本。财务工作因其特殊性和专业性,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背景。这些专业知识包括财务知识(资金的筹集、使用、保管、投资)、会计知识(经济业务、会计凭证、记账、算账、结账、报表)、法律知识(经济合同、担保知识、结算知识等)、税务知识(税法、纳税申报、汇算清缴等)、统计知识(统计报表、分析等)。这些都需要从业人员经过专业的学习和系统的训练才能掌握并熟练应用。因此,财务从业人员是否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背景是衡量其能否胜任企业财务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鉴于财务管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战略决策和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具备专业知识、没有受过系统训练的财务从业人员,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因此在招聘财务人员时,应对其进行必要的文化和业务能力考核,优先录用文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人。

二、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专业能力

财务会计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在全国实行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从事财务会计工作和财务会计技术职称全国统一考试等管理制度,是在我国最早实行上岗证及职称考试制度的行业。我们铁路部门的财务系统也早已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财务从业人员实施了资格审查、认定和职称考试制度。尽管如此,在当前的实际财务会计工作中,还是常常存在一些核算上的问题,这相对于很多财务会计核算难题可能是微不足道,但却随时都可能给单位或个人造成不良的影响或损失。

如何才能进一步提高财会人员的专业能力呢?个人认为一是学习,二是实践,三是交流。

由于财务工作与国家的经济环境密不可分,随着国家经济环境的变化,国家必然要对相应的财务准则进行不断调整。在财务制度、会计准则不断的修订的环境下,如果只靠吃老本,不出两年,基本就属于被淘汰之列。所以财务人员必须终身学习,否则就不能适应财务发展的要求和现状。

财务从业人员学习的最根本方法是——工学和合,既工作与学习的和谐、合一。学习是为了不断地充实自己、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因此我们不仅要在工作之余进行学习,又要在工作之中进行学习,既要学习本岗位所需的业务知识,更要广泛涉猎相关的财务知识。因此只有在工作之余进行学习,容易直接针对当时工作的需要;工作之中进行学习,更能直接促进工作,快速提高本领。只有工学和合才能彻底避免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学非所用,使学习低效甚至无效;用非所学,使工作无知无能、缺知缺能、少知少能。

个人再勤奋,能读得书终究有限,能经过的岗位能换的工作也终究有限,这就需要交流。这其中包括和财务的同事交流,分享专业知识;和其他同事交流,增加对业务的了解,有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推进,也有利于管理的有的放矢;和单位之外的交流,工作圈子周边的人交流,和专业论坛交流,都有助于开拓眼界、加深理解、获取信息,总结先进的经验。所谓独学而无友,斯陋而寡闻。交流是必要的,有益的。实践好过读书;交流胜过实践。但是三者能结合是最好不过的了。

动车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其运营和维修过程中涉及的资金、费用、材料、配件管理与既有车辆存在相通之处、又有较大的区别。动车维修费用之庞大、相关零部件之庞杂是此前工作从未遇到的,所能借鉴的经验也很少,一切工作都要在不断地摸索中进行,这就更加凸显和学习的重要性。作为动车段的财务人员,没有前人经验教训可以借鉴,必须加倍努力地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将自己以前的经验、教训和专业知识不断总结提高,并结合动车工作实际进行融会贯通,才能更好地做好动车维修的资金、配件管理工作。

三、重视业务考试和业务考核质量

资格认证考试有助于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对于财务人员来说,应该鼓励他们多参与各类资格认证考试,比如全国会计职称统一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等,通过各类资格认证考试,可以查漏补缺,将平时工作中的实践问题与系统理论知识再度结合起来,既能强化财务从业人员对财务活动的理解,同时也帮助他们更为深刻的理解财务工作的内涵,对财会人员素质的提高有做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在业务考核方面,单位应规范财务考核流程,完善财务考核制度。首先应将财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作为考核的一项重要标准,对于违反纪律的财务人员应进行惩罚,必要时吊销其会计证,考核的指标应包括会计人员管理、会计机构、会计工作以及会计监督等方面;其次严审财务人员从业资格,必须保证财务在岗人员百分百持有会计证,保证财务在岗人员全都具备专业知识背景。

四、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协调能力

当代企业经营和管理不仅要求财务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会计业务能力,同时还需要财务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综合协调能力。首先,财务从业人员需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准确、精炼的书面、口头表达,可以有效的帮助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减少误会、消除矛盾,增强财务管理的力度,提高处理财务公共关系的水平,创造和谐的财务经济管理内外环境;其次,财务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财务工作是一项综合性、交叉性非常强的工作,财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需要协调多方面的财务关系,因此需要财务人员具备内部沟通能力,内外部的传达能力,部门间的沟通协作能力,优秀财务人员的协调能力有助于妥善处理重大财务问题,化险为夷;再次,财务从业人员需要具体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矛盾冲突是财务从业人员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面对问题的时候,财务人员要善于倾听,保持良好的心态,通过耐心的解释、仔细的分析,找到问题的所在,解决问题。

第6篇:会计从业考试总结范文

关键词:税收法律制度;资格考试;教学模式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问题的提出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一门必考的科目,在这门课程中《税收法律制度》这部分内容又是这门考试科目中的重点与难点,一方面需要记忆的考试知识点比较多,在本门课程考试的总体分值中占得比重比较大;另一方面涉及到计算,有些税种的计算还比较复杂,如何进行本部分内容的教学和辅导对于提高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通过率至为重要。

这门课程在教学时过去大多都是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学生处于被动的局面,这种传授方式显然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对知识的掌握巩固,不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运用,因此对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教中学、学中练、练中学” 在侧重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还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2.本课题的主要目的

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教中学、学中练、练中学”提高学生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考试通过率;同时,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税收法律基本知识,为学生后续的工作就业打下良好的专业知识基础,提高其运用法律特别是税收法律的技能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和主要内容

1.实施途径

研究《税收法律制度》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选择出适合“教中学、学中练、练中学”的教学内容并进行教学实践尝试;

对常见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总结出适合《税收法律制度》应试教育不同教学内容教学的主要教学模式和方法;

2.研究及开发阶段

本课题通过调查、资料收集、不同教学模式探索、教学内容、方法改革的实践,来提炼和总结出适合我校学生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实际情况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课题主要成果说明

经过课题教学实践活动的实施,改革结合工作岗位进行税收法律制度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项目,已经圆满的完成了课题的研究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

1.形成 “教中学、学中练、练中学”在《税收法律制度》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研究方案

有效的师生互动,既要体现课堂教学的指向性,突出重难点,又要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所以,教师在利用“教中学、学中练、练中学”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维度:

1)必须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

众所周知,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向活动过程。教师的教学活动,都是针对学生的,教师把已有的学识、能力传授给学生。教学中,必须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一般来讲,采用教中学、学中练、练中学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学生平时能够感觉到的或是容易理解和体验的,这样可以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不会感到为难。比如在《税收法律制度》这门课中我就选择了个人所得税等税种,作为使用教中学、学中练、练中学的实例,经过实践检验,效果十分良好。

3)必须给予学生练习的空间和时间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就紧紧围绕教学活动的设计,努力体现开放性。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充分的准备,要求他们在准备过程中能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方法。尽量体现真理面前师生平等,让学生敢于各抒己见,逐渐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教师要适时进行点评和总结,及时给出恰当的评价

在具体实施教中学、学中练、练中学时,为了能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亲密、真挚的师生感情,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互动研讨后要及时给予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这样才能为后续的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才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形成“教中学、学中练、练中学”在《税收法律制度》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改革总结

以案例分析、随堂练习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思考的积极性。将《税收法律制度》的相关内容大致设计成讲解型案例、练习型案例,同时设置各税种案例,通过案例演示能够较好地将教学内容向学生展开,以工作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学中练、练中学的进一步深化,可以强化学生的职业情感。将考证知识点设计为相应的课堂学习行为,学生共同探讨完成练习所需的知识点,并举一反三;主讲教师向学生演示各税种的主要知识点,设计练习,然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

3.完成了《税收法律制度》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课件制作

在整个课题研究实践过程中,一直要遵循的原则之一是师生共同教学,共同评价,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中的“教”的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让教学活动“动”起来,师生互为补充。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评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民主意识,教师还可通过学生的评价全面了解学生,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题研究中的不足及今后发展方向

应试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会计类专业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学生对税收知识掌握情况最终将影响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与职业迁移能力的养成。本课题研究重点在教中学、学中练、练中学的应用,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能够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为出发点,以实际工作需要来构建知识结构,注重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尽可能地实现模拟练习与实际考试的一致性,从而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应试能力。

六、结论:

第7篇:会计从业考试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会计;课证融合;资格考试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改革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行‘双证书’制度,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根据财务人员社会需求调查,高职会计专业学生需要具备岗位职业技能、社会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等职业能力。无论是从政府还是社会层面都表明,职业资格证书是职业能力的体现。因此,大多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都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作为必考证书,同时鼓励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初级会计考试,以利于更好就业。但是,由于近年来会计类资格考试形式、内容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初次通过率比较低,初级考试通过率更低,对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提出了挑战。通过长期实践,本文认为“课证融合”的教学模式在提升会计从业考试、初级考试通过率方面效果较好。

一、目前会计职业证书考试的现状

会计类考试主要有从业资格考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初级、中级、高级)、注册会计资格考试等,鉴于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就业需要,学生考试主要集中在从业资格考试,部分学生会参加初级考试。近几年来,从业资格考试、初级考试的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全部采用无纸化考试,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初级会计电算化》(珠算)三科联考,每科60分钟;初级考试《初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时间为2小时,《经济法基础》科目考试时间为1.5小时,全部科目合格才能获取证书。很多考生对于无纸化考试不习惯,对考试大纲内容不熟悉等导致通过率比较低。据统计,无纸化考试形式刚实施时,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不足20%(包含社会人员在内),初级考试通过率不足10%。近年来,随着“双证书”制度的推行,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教学中越来越重视会计职业证书考试,围绕“考证”的教学改革在不断深入,学生获证率有所提高,笔者认为“课证融合”的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考证通过率大有帮助。

二、课证融合中的“课”与“证”的关系

一般认为,课证融合中的“课”是指课程,课程是为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目标服务的;“证”即指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反映了职业标准,是要从事相关职业的最基本要求。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要求从业者具备基本的职业能力。但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除了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体现教育的“高等性”,因此,从这个角度讲,“课”要高于“证”,课证融合只能是融“证”入“课”,以“课”为主,将职业技能理论考核内容与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相融合,将职业技能操作考核内容与实习、实训教学内容相结合,其专业教学计划涵盖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将专业的职业资格标准融入高职学历教育要求,根据能力、知识、素质要求,进行课程整合,使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与职业考证的内容、要求和时间相一致,使绝大多数学生毕业时获得“双证”,培养出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课证融合”的融合方式

(一)课程融合

1.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平台。单独的课程训练的可能是某项技能或某些知识点,系统化的课程则能满足学生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培养的需要,因此,课程必须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规律序化,形成课程体系。会计专业必须按照职业发展所要求的技能和知识对课程进行科学设计、系统整合,将职业考证需求融入其中,一般而言,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大多包含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电算化课程,初级会计实务、中级财务会计、经济法、财务管理等基础课或核心课程,这些课程都是专业中重要课程,也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初级会计考试、中级会计考试科目相符,基本能满足考证需要。在课程开设时间的选择上,尽量安排在职业考试之前。在课时安排上应加大考证课程的课时数。

2.课程内容整合

按照“课高于证”的原则,课程内容主要服务于学生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同时为了照顾考证需要,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必要整合,以提高考试的通过率,对原本不在课程标准但属于考试大纲的内容应纳入课程标准,对属于考纲的内容应该提升其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予以强化。3.课程考核方式职业教育中课程考核已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会计执业资格考试中,考试形式已经无纸化,题型固定,因此,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考试环境和考试方式,在与考证相关的课程考核中应尽量采用无纸化考试,题型和考点等尽量与考证贴近。目前多数院校都已配备用友、金蝶、网中网等财会类实训教学软件,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另外,由于专业课程的衔接原因,有些课程开设时间与考证时间并不完全一致,如果学生在课程考试之前已经获取执业资格证书的可以免考相关课程或获取相应学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课堂融合

课堂改革主要是课内和课外的有机融合。课内教学主要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按照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全面把握本课程的内容,还应该认真分析梳理职业资格考试的考纲、考题,总结考试规律,在教学中要突出重点。对于知识点的学习应该多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把握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于技能点的训练,要加大实训的力度。此外,会计专业的教学基本上已经实现信息化,在教学手段上应该充分利用信息化的优势,制作高质量的课件。课外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学习,为此,学校应该统筹协调教学、管理、后勤保障部门等多方面力量,开辟第二课堂,提升学生积极性。教师应该开发丰富的课程资源,建设课程网络平台,实现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机结合;学生管理部门可以考虑制定更科学合理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促使学生走出寝室,走进教室、图书馆、实训室;后勤保障部门要加大学生职业资格考证软件、硬件的投入力度,购置考证训练平台,开辟考证的课外专用练习场地。另外,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考证进展状况,对于考证通过确有困难的学生,可考虑组织免费培训学习班,进行重点突破。

(三)课本融合

课本改革主要是教材的开发和选用,根据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初级会计考试科目的要求,课本选用上尽量选用针对性强、时效性强的“课证融合”教材。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自己或联合其他院校开发“课证融合”教材,教材开发内容要涵盖考纲的全部内容;编排体例上要与考纲贴近;在章节内容设计上要突出学习的重难点和考试的重难点,在涉及到的考点内容上要列举考题例题;配备适度的课后练习。另外,教材不是孤立的,应该是立体的,所开发的教材应该建立相应的课程网站或慕课平台,将教材的配套资源上网,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作者:宋建军 单位: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曹文涛,王学明.“课证融合”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03).

第8篇:会计从业考试总结范文

关键词: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高职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4-28

2014年起,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以下简称“会从考试”)在全国采取材、统一题库、统一题型,但各省具体安排还是存在一些差异。近两年,湖北省每年均安排两次会从无纸化考试,考试科目为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和会计电算化,三科连续考试,总时长180分钟,各科均为60分合格(各科满分均为100分)。自从2013年实施无纸化考试,以及2014年统一题库以来,学生普遍反映会从考试的难度有增无减。但是,所有准备从事会计岗位的人员都无法逃避这项考试,只有通过参加考试才有可能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证明能够从事会计工作的唯一合法凭证,是进入会计岗位的“准入证”,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必经之路,只有拥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得到承认。笔者通过搜集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长工院”)会计专业学生会从考试通过率的相关数据,了解会从考试现状,进一步分析原因,从而提出如何提高会从考试通过率的一些对策。

一、长工院会从考试现状

近两年,湖北省乃至全国范围,会从考试通过率均比较低,不到20%。在这么低的通过率下,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考试通过率甚至更低。

2015年11月份的会从考试中,长工院会计专业大二学生有约140人参加,最后通过人数为8人,通过率仅为5.71%,低于湖北省平均水平。从三科考试情况看来,财经法规不及格的占多数,其次是电算化。

在历经多次会从考试的大三学生中,通过考试的人数也只占到总人数的50%左右。在已经毕业的学生中,至今还有一部分未取得会计证。这种低通过率的现象并不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而是这两年才呈现出来的,这已经引起了专业老师和相关领导的高度关注,并在努力地寻找解决办法。

二、长工院会从考试通过率低的原因分析

1.考试难度加大

自从开始实施无纸化考试后,学生普遍反映考试难度更大。主要体现在: ①从考试本身来看,三科连续考试的模式无疑会让学生感觉到紧张和先入为主的难。②题库很大,考点很多,考法很细。学生即使做了很多复习题,最终还是很有可能碰到没有复习过的题目,或者碰到极其相似但又角度完全不同的题目。有的时候,学生感觉不是在考会计,而是在考语文,抑或总会让人感觉很多时候还要看自己当天的运气。③还有一种说法,通过率是存在人为控制的。因为参加会从考试的人越来越多,既有科班出身的也有业余的,所以,就出现了控制通过率的说法。这样就导致了很多学生距离通过考试就差一分。所以说,会从考试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通过考试,而且还要跟其他人比较。

2.学生目标不明确

很大一部分学生之所以会选择会计专业,主要是因为家长的安排,所以,他们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这样的学生往往会缺乏复习的动力,走一步算一步。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是自己选择了会计专业,但对未来的职业生涯缺乏规划。这部分学生总想着未来不一定会做会计,以此来搪塞会从考试。其实,不管是家长的要求,还是老师的教诲,都是成就不了学生考会从考试的动力的,唯有其认识到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才可能有明确的目标和足够的动力。

3.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

对于这种湖北省统一的考试,为什么本科院校的通过率大大高于高职院校呢?其实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学生自己。虽说高职与本科没有等级的划分,但高职的生源要比本科的差。高职学生从高中开始就懒散习惯了,更何况大学老师还没有高中老师那样时时刻刻盯着学生学习。在高职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学生上课不听讲,下课不自学,考前投机取巧。关键的问题是,会从考试不像平常的期末考试,题库之大,根本不允许投机取巧。

4.缺少正确的学习方法

有部分学生确实投入时间进行复习备考了,但最终还是没能顺利通过考试。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①大部分学生没有制订复习计划,没有对复习进行全面规划,导致复习时间不足,没能进行全面复习。②未能全面认真地学习教材,只是对重点知识点进行复习,导致一些小知识点的考题失分。③真题做得太少,没有找到出题规律,只知埋头苦干,最终却迷失方向。④未能进行归纳总结,未能形成知识体系。

三、提高会从考试通过率的一些策略

1.激励学生

在学院层面,可以制定以证代考的政策。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学生,期末考试可以免考一两门相关的基础课,这样既可以鼓励学生参加会从考试,提高对专业课程的重视程度,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课程压力。在专业教师层面,教师可以将会从考试通过情况与学生平时成绩挂钩。

在辅导员层面,大一的时候,辅导员就应该给学生做相关讲座,化解学生内心的一些疑惑,帮助学生明确专业学习目标。

2.专业课学习与会从考试接轨

从2014年开始,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电算化这三门课程的学习已与会从考试接轨,包括教材的选择、课程内容的学习和期末考试等。这样的安排已达到一定的效果。除此之外,今后还可以将这几门课程的辅导教材与会从考试接轨。那么就相当于,老师上课给学生教授一次,学生课后练习一次,然后在考试之前又系统复习一次。这样效果会比较明显。

3.强化无纸化考试的适应性训练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需要对现有软件和硬件设备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加强学生的无纸化会从考试模式的训练,从而使学生在参加实际考试时,做到游刃有余。在制订授课计划时,应分配更多的实训课时给专业基础课,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相关概念。教师可以每周安排学生进行至少一次上机操作,在操作中熟练无纸化考试的模式。

4.加强监督指导

虽说大学学习主要靠自己,但鉴于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太薄弱,所以,专业老师必须加强监督和指导。笔者在与兄弟院校的交流中发现,课后辅导班的开设和进行模拟考试,可以大幅度提高通过率。所以,可以在高职院校推广这种方法。具体做法,除专业课程外,另外开设专门的会从考试辅导班,可以由本校老师来上,也可以聘请外面培训机构来做。每周一次的模拟考试,查漏补缺,反复做题,反复考试,在反复中提升。

5.结成学习小团队

与本科相比,高职院校缺乏学习的氛围。那么我们可以把学生组成学习小团队,一个带一个,你学我也学,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学习氛围。好的学习氛围,可以让学生静下心来,好好复习,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优化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邵红霞.提高高职会计专业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的教学策略――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广西教育,2015(43).

第9篇:会计从业考试总结范文

一、领导重视,组织工作到位,会计继续教育培训任务圆满完成。

经xx省电网公司决定,xx电力培训中心举办培训班8期,每期学习6天。从 2011年 7月 19日开始到2011年 9月 10日培训工作圆满结束,历时2个月。本年度的继续教育重点讲授《电网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基础》这一门课程,参加培训的人员达 704人。由于培训中心领导重视,学习抓得及时,组织工作到位,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学员普遍反映虽然学习时间短,但学习收获比较大,学以致用,对省电网公司直属单位会计队伍思想建设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二、坚持“三严”,突出重点、结合实际是确保学习效果的关键。

第一,坚持严格挑选授课教师,请理论水平高、会计实务能力强、授课效果好、又能联系企业实际的老师上课。

第二,坚持严格的学习纪律,不允许无故缺席迟到早退,严格考勤制度。

第三,坚持严格的考试制度,凡参加培训的学员都必须参加考试,考试成绩记入学习档案。今年会计人员的培训强调以《电网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基础》的教育为重点。学员们认真参加考试,从答卷中能感受到学员们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思想和业务素质上获得提高。

三、严格教学纪律,制定管理流程,促进培训工作规范化运作。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责任重大,要认真负责,严肃对待,表现在严格教学纪律等措施上。同时,围绕培训内容这个中心,抓好教师、纪律和教学三个环节,严格把关、严格选材、严格考试。

长期以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在有些社会培训单位流于形式,对会计人员造成很多消极的影响。本培训中心本着为省电网公司负责,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与管理方法,确保在本培训中心进行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扎实有效、规范操作。为此,在整个培训班的运行过程中,本培训中心工作人员严格纪律,规范继续教育报名、授课、考试等工作流程,使2011年度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圆满结束。

四、认真组织,周到服务,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本培训中心的老师都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参与培训的组织和管理工作,热情为学员学习生活服务。例如,为了让学员们能安心参加培训,培训中心提供相应的住宿和餐饮服务,竭力使培训工作的后勤保障做到温馨体贴,无微不至;对考试试卷认真阅卷评分、记入档案;对表现突出的学员及时进行表扬鼓励。由于培训中心的认真组织、严格管理,这样大大促进了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积极性。

五、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继续教育工作。

所聘请的授课教师认真备课,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克服材内容针对性不强的局限,探索财政部统一法律法规与企业会计实际工作的衔接。尤其是,结合本省供电行业的特点,讲授的内容也倾向于将现有财经法规与电网企业的财务工作紧密结合,用案例教学法,深入浅出,达到很好的授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