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生科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某种程度上,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主要原因有:(1)人们的日常活动总是依照原有的生活经验或是社会常识进行,这些经验和常识都是在问题基础上进行验证的,一般不会轻易出现问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发现问题。(2)人们在生活的过程中,总是过多地依赖过去的经验进行日常活动。因此,原有的经验意识掩盖了对发现新问题的意识,导致人们不会主动寻找问题。同时,还有一些问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隐藏在事物的背后,极不容易被人轻易地发现。除了隐蔽性外,问题还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不知道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在哪一个环节问题就出现了,寻找问题没有具体的方向。如果问题一旦被提出,那么就有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因此,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样也是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重要体现。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质疑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要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机会,使他们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吸取和总结经验教训,让学生不断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针对某些知识点故意留下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发现探究。如在人教版生物教材“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首先进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的研究,调查光合作用产生的条件、原料以及产物。通过研究表明,植物的生存需要阳光、水、空气和无机盐。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根据这些概念,我们可以进行相应的实验活动。在进行实验活动之前,我们首先根据概念提出问题,例如,“不同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是否相同”“植物生长如果缺少了其中一个条件会产生什么后果”等问题。
二、重视研究计划的制订
科学探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进行研究计划制订,提出问题并做出假设后就需要我们制订一个实施计划,然后按照计划一步步地实施,最终会得到预想的结果。而且研究计划的制订难度是非常大的,它需要制订者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探究经验,还要有快速的应变能力。因此,要加大对制订研究计划人才的培养力度。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首先,加强对生物基础知识的了解,只有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在这些基础上进行拓展;然后,要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生物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究,仔细了解和掌握制订科学探究计划的思路和方法;接着教师要有充分的设计探究计划意识,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学和教育;最后,可以进行专业的讲座,加强学生的认识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1.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师生互动可以展示学科的本质。
在初中数学中,教学内容可以体现数学的价值,给人比较好的数据,同时也能证明学生的思维逻辑发展,在整个教学中可以挖掘出数学逻辑的特点,还能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事情,促进数学水平的改善。
2.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师生互动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比较高的学科,相对于其他的学生加大了数学学习的难度。因而,在数学教学课堂上,要引导学生的智力发展和数学思维,就要求师生之间能有比较好的交流和合作。
3.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师生互动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两个分开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设想,进而比较好地设计出问题,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而,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给了学生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可以采用比较新颖的方式回答问题,尤其对于一些不同的见解,更是需要鼓励和培养。
4.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师生互动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必须强调师生间的互动,才可以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程度,学生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利用时间查漏补缺。课堂教学要按照学生的思维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培养对问题和理解和知识的掌握。
二、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较落后,缺乏一定的学习。
现在的教学课堂中,很多教师仍然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教师讲,很少有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教师讲得越细越好,这样就代替了学生的想法,使得很多学生被动地听讲,在教师的安排和管理下学习。这种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却忽略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培养情况,给学生的个人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和阻碍,同时也和新课程改革的观念相违背,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和人才培养的要求。
2.师生互动只是形式,不能从本质上重视。
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很多教师对师生互动的本质不能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对于学习的目的和动机也没有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会为了体现师生互动而进行互动,但是这种互动可能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得不到提高,这样教师随意地分组和讨论,没有使教学得到改善,只是在形式上保留而已。
3.师生互动进行太多,没有目的性。
很多教师为了能够顺应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认为在课堂中师生的互动越多越好,这种想法就片面性地夸大了互动的作用。这种互动缺乏目的性,不能真正地起到作用。如果教师一直在课堂中提问,也会使课堂重点失去偏差,使学生不能应对,尽管课堂气氛比较好,但是学生不能真正地学到知识,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思维要得到提高,单单依靠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是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的。
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策略
1.建立师生平等的关系。
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是处于同一地位的,是平等的。教师不能独占课堂,将时间都用于给学生的讲解方面,而是应该作为学生的引导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和指导。只有在这种平等的地位下,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否则,就会出现学生不敢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不能表达自己的意见,从而就不能形成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可以说,师生间的平等性,是教师和学生能够进行互动的前提,必须引起重视,从实际教学出发,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2.以生活为基础,巧妙地进行互动。
在教学课堂上的互动,都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为了达到学生的发展要求,进行丰富的实例指导,从而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教学,主要强调的是教师进行的情景创设,从现实生活中掌握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能够生活化,使他们觉得所学到的内容和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同时这也是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中教师利用丰富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从而找到其中的规律。
四、结束语
所谓的开放式教学,就是废除掉传统的“封闭式”学习指导,使用动态的、差异的、开放学习指导。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的内容都是动态的、开发的。跟传统教学的注入式、满堂灌比较起来,使学生的创造了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初中生物课程本就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且更新速度快的学科,因此,其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是课程的本身就拥有,自然就需要开放的理念去对待与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可以对教学资源的开放、教学目标的开放、作业的开放、教学空间与时间的开放、评价开放这五个大的方面进行开放。比如,在初中生物绿色植物相关部分内容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进行开放式的教学,带领着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让学生能够亲自的对不同的绿色植物进行观察了解。木本与草本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双子叶与单子叶植物之间的器官有什么区别等,通过对这些相似类型的观察与比较,增强学生的记忆。又如,在进行环境的保护与污染的教学时,教师把学生带到学校外,让学生自己去调查分析环境污染给人类生存会带来哪些影响以及其污染的原因,并且让学生在通过亲自了解之后制作出保护环境的有效预防措施,利用这样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且考核的方式也能运用开放式,将考场由枯燥的教室转移到新鲜的大自然之中,通过观察学生科研素养、科研的态度以及实验操作技能等来进行最终的评价,这样让学生的考核成绩更加的具有含金量,实现考核成绩能够代表真实的实践能力。
2提高初中生物教师的教学素质
我国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意思就是,如果领导者本身的言行正当,即使没有下命令,下面的人也会跟着其行动;相反,如果领导者本身的言行不正,哪怕是三令五申,下面的人也都不会听从。因此,教师是教学课堂上的第一人,其一言一行,都能够直接的影响到学生。据有关调查表明,学生在很多年之后,仍然可以清楚的记得某老师曾经做过的一些特殊动作和独特的观点,更有甚者,往后的价值观与兴趣也都跟随着某位老师。所以,想要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思路创新,对教师的素养进行提升将是关键点。增强教师与学生相处的能力、完善其和学生间的沟通技巧、丰富自身的知识影响学生。比如,在初中生物心脏的结构特点教学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的记住知识,教师就可以与学生一起进行编制顺口溜来辅助记忆。事先教师将准备好的“房在上,室在下;房连静,室连动;上下相通,左右不通”写在黑板上作为参考,之后教师与学生进行公平的比赛,看谁编的更简单,更容易记,在激发起学生爱表现本能的同时也拉近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起到正确引导学生的作用。
3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中,都是追求的人人平等,不管学生的智商高低、知识背景、学习能力以及情感因素等的差别,都进行统一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肯定会有“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现象出现,从而导致因材施教难以实现。因此,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每个班级里的几十个学生都是来自于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小学、所受到的教育不相同和智力的发育程度也不一样,这些众多差异的存在,是教师必须要正面看待的。只要能让学生努力的去学习,达到自己的目标,就是教学的成功,因为每一个人所能到达的高度肯定是不一样的,如果强制的去要求,只会适得其反。而分层教育法,就是完全根据学生的这种状况所改善出来的教学方法,它把根据学生的真实水平进行区别的教学,使得学生能够最大化的吸收所能够吸收的知识,同时树立起学习的自信,也就实现了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比如,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对学生成绩的了解,把学生分成甲、乙、丙、丁四等,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进行教学目标的分层、课堂教学的分层、作业与考核的分层等几个方面,并且分层并不是固定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做实时的调整,以刺激学习提高学习成绩的动力。
4结语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堂讨论 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
语文教学中异彩纷呈,最具活力的莫过于课堂讨论了。课堂讨论犹如“旋转的大舞台”,师生竞相登场,充分体现“学为主体”;课堂讨论好比“新闻会”,信息渠道畅通,可以实现多维交流,优化效果;课堂讨论也似“原子反应堆”,思维互相碰撞,可以达到能量转换,教学相长;课堂讨论还像“新年茶话会”,课堂气氛活跃,可以做到教学民主,和谐共振。在教学中讨论呈多种形式,但我们在语文课中通常采用的是小组讨论式教学法与问题讨论式教学法,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准备,科学组织和在讨论中进行适时的引导、评价。课堂讨论的组织必须把握好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分组
要组织好课堂讨论,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组,这是组织好课堂讨论的基础。一般分组以就近原则,4-6人一组为宜。在每一小组内应该指导以明确的分工,如设置组长、记录员、报告员等角色便于各司其职组织好讨论,角色在定期内进行互换。其中应该考虑到学生性格的互补、知识结构、特长的发挥等因素,让学生在合作中可以取长补短,如将性格内向的学生与外向的学生分在一组可以帮助内向的学生克服自己性格上的不足,同时,也可以多种小组形式出现,如把学生进行配对,一个高一点,一个低一点,一个擅长口头表达,一个擅长书面表达等的同学组成“同伴系统”,这样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对于眼下一些公开课堂、示范课上较为流行的“自由组合”我觉得宜少用。课堂讨论小组不是纯粹的交友或娱乐,而是一个团队,要让学生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培养其合作的意识和在集体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要关心那些交往能力弱、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愿意倾听他们的声音,帮助他们,争取共同进步。总之,目的都在于创造机会让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学生在小组内能自主、合作的去探究,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在互补互助中反省深化,在讨论探究中提高;能获得生活的体验和人生的感悟。
第二环节:教师认真准备,确定好讨论的形式和问题
首先,根据教材的内容确定好讨论形式和讨论的问题。确定讨论问题时要注意几个问题:(1)紧扣课文内容,体现教学重难点。(2)问题的难度要适度,与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相适应,难度过大,讨论也就无法深入,失去了讨论的意义;(3)问题的设置,由浅入深,便于引导学生挖掘文章主旨,形成观点,体会情感。如,在学习《珍珠鸟》一课时,根据课文内容及教学重难点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让学生合作讨论:a.“这是一种怕人的鸟”,我是怎么照顾它的?小鸟还怕我吗?找出相关语句。b.小鸟为什么不怕我了呢?c.作者仅仅是给我们讲述这个故事吗?他想告诉我们什么?这几个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让学生由鸟“怕”我到“亲”我的过程中理解“信赖,创造出美好的境界!”,领悟到“爱”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4)拓展问题,延伸有度,具有可操作性,又有一定的思想意义。
其次,指导学生做好准备。要有一个科学、高效的课堂讨论,学生就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一定的实践体验作为“支撑”,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搜集资料,做好课堂讨论准备。如,我们在学习《云南的歌会》让学生查找资料(四人一小组):收集一些你喜欢的民歌、民谣,有兴趣的同学不妨学唱一两首,准备唱给同学听。由于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堂讨论中再让学生分组交流,看看哪些属于“见景生情,即物起兴”,哪些属于“用提问的方法,等待对方回答”,哪些属于“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的?这样,学生在讨论中就话可说,有歌可唱,有情可表,既丰富知识,又陶冶情操。
第三环节:课堂讨论要全面落实“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课堂讨论中组织讨论是关键。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注意:一是充分尊重学生,全面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在讨论过程在中应尽量讲得少,让学生多说,尤其是那些成绩较差、在平时很少发言的学生在这时候也加入到讨论中,这时教师切忌不能过多干涉,当知识的“裁判员”,而更需要以鼓励的眼神予以赞赏。同时要以一个讨论成员、巡视员的双重身份加入到各组的讨论中,相信学生,鼓励大胆发言,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打开心扉,去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一点对农村中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组长、记录员、报告员在讨论中各尽其职,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言或者代表小组发言,避免成为个别优生的一言堂,把个别的思想代替全组。讨论的结果也并不一定来自老师,尽量多的由学生来归纳讨论结果,教师要善于放手让学生去做,不要因为课堂的“乱”或得不到老师的期望答案而指指点点横加干涉或是束手无策作壁否上观。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讨论时间的安排要适度,不宜过短或太长,否则就会有讨论之形而没有讨论之实或是偏离中心,难以达到课堂讨论的目的。
二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讨论是让学生自由讨论,但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在表面的、外在的问题上去图热闹,而要让学生围绕所学的知识、所探索的内容、问题积极的去思考、交流,因此教师的“导”显得犹为重要。这就如同“放风筝”,要让风筝在天上自由自在飞翔,就必须要抓好手中的线,只有这样风筝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第四个环节:适时进行总结和评价
讨论中进行适时的总结和评价是很关键的一步。一直以来许多人都提倡及时总结,其实,有时候及时总结可能适得其反,正好抑制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我们可以选择延时评价,即在学生在讨论中产生反映后找个适当时机进行评价,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评价,教师可以表明自己的观点,若学生还不能理解时,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观点,切莫急于求成。对于学生创新性的想法,则要及时给予鼓励、评价,有利于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产生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灵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的确,教师要想拨动隐秘在每一个孩子心中的“话语权”这根弦,就得事先校音定调。学生由于受知识、能力、性格、兴趣等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个体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因此教师提问的“音调”应立足学情,音域宽泛,尽可能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如我教授《背影》时,提出“‘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和“谈谈你眼中的‘父亲’”,两者对调控学生话语权所起的作用大相径庭:前者是一个问题,问的结果直接指向了提问者的标准答案。处于被动地位的学生话语权活动空间较为狭窄;后者是“谈”,是一个导向丰富的话题,学生的话语权可以由一个中心向四周辐射,并生成许多高质量的问题。在这个话题情景下,学生摆脱了“牵”的处境,思维空间拓展了,主体意识和独立思考受到了鼓舞,学生话语权的参与率就会明显提高。
2.拣选重点,主导学生话语权的主体探究性
如果教师的提问缺乏轻重主次显得繁杂而无边际,那么学生的言语活动只能是蜻蜓点水。学生的话语权因缺乏探究性,就可能蜕变成翻版的“满堂问”。宋代王安石说过:“词之不切,则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取之不固。”教师提问要做到既“专”且“固”,就必须删繁就简,问在知识的关键处。如我教《最后一课》时,放弃了原定的结构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主题归纳、写作特点小结等繁琐而陈旧的教学设计,而预设了“小弗朗士是不是一个好学生、韩麦尔先生是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这样两个大问题,让学生从文本中找话由找根据。“牵一发而动全身”,结果学生个个有理有据,争得面红耳赤,引出了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前后变化的原因,理解了失去国土对人心的震撼,自然而然就深入到了爱国这一主题。学生也为自己能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而兴奋不已。
3.无中生有,拓展学生话语权思维空间的多向性
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不是凸现在文字的表面,而是需要“尽可能用自由大胆精神去关照和欣赏”(歌德)。“无中生有”就是大胆想象,这种“自由大胆精神”的实践和尝试。教师要在文本的“无”处通过对比辨析、求异论辩、迁移创设、联想拓展等思维方式,制造“有”的内容,引导学生的话语权向空间思维的多向性发展。
如我教《最后一课》,讲到“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呆在那里,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做了个手势”时,我让学生联想拓展:此时时景如果要你设计韩麦尔先生想说什么,该如何设计?比较你设计的话题跟原文的“动作”哪一个更有说服力?通过想象对比,学生既能感受到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又能领悟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4.,立足学生话语权的持续发展性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已决定了课堂教学的重点应立足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上。法国教育家第惠斯多曾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有时教师急功近利而忽略了“教学艺术的本质”。如对学生的一些错误答案或置之而不顾,找别的学生继续回答;或简单否定其回答;或者就事论事地引发一番,不得要领。这种缺乏甄别和宽容的评价,必然影响学生话语权的积极性。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求异,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在的发展观中最终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如我教《我的信念》一课时,当讲到居里夫人拒绝申请镭的专利时,我问了一个问题:“你们同意居里夫人的这种做法吗?”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很多学生认同居里夫人的做法。有一位学生提出他自己的观点:“我不同意居里夫人的这种做法。”“那你该怎样做呢?”我反问道。“如果我是居里夫人,我会申请镭的专利权,用获得的报酬来改善实验条件。”我当时给予的评价是“从现实出发,更利于搞好实验,是一种很切合实际的做法”。这一评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行使话语权的积极性。以后提问,该生总是踊跃发言。
5.收放并举,调控学生话语权的价值取向性
关键词:班主任;学生;手机
当下,手机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学生也配备了个人专属手机。手机走进校园,带来了众多教育新问题,这其中,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就是一种极其常见的
现象。
面对这一行为,大多数教师会怒火冲天,甚至相当一部分会让学生将手机上交。笔者所在的地区已连续几年发生了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发现学生玩手机,并在收缴的过程中同学生发生冲突的真实案例,造成的不良后果影响深重。那么,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如何正确处理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的问题呢?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理性是基础:巧妙应对,进行机智处理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叛逆发展的青春期,对外界事物有着较强的逆反心理。因此,面对学生课上玩手机的行为,班主任不能采取“以暴制暴”的措施,即一味地采取高压管制对策,要么当众给予学生严厉的批评,要么让学生将手机上交,要么责罚学生到教室外进行站立……这些不恰当的应对策略一来势必将诱发学生的逆反心理,使他们表面上服从管教,日后却仍旧我行我素的在课上玩手机;二来当众的批评教育行为也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致使其逐渐失去对课程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
鉴于上述应对方式所存在的巨大负面影响,初中班主任在发现学生课上玩手机时可以巧妙应对,进行机智的处理。如,当发现个别学生在课上玩手机时,班主任不必急于率先发难,相反,可以对玩手机的学生进行眼神、动作上的巧妙暗示;假设学生仍旧沉浸在手机之中,教师就可以以“咱们班上大多数学生都在认真听讲,但是,我知道有一个人没有认真听讲,希望你能尽快调整自身的注意力”“上课听讲的过程中,好像不能开小差、搞小动作吧,希望有的学生尽快调整”等类似的语言予以提醒。这种“并不公之于众”的小范围处理方式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更有利于他们积极认识到自己在课上玩手机是不正确的行为,相信,在班主任这种善意的处理方式下,玩手机的学生也会不好意思继续玩手机,而转为认真听讲。如此,既轻松处理了学生课上玩手机的问题,又密切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二、长效是核心:制定规则,形成规章制度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这一道理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同样适用。初中阶段学生的心智尚未真正发展成熟,因此,有时候仅靠教师在课堂上的巧妙暗示或者提醒很难获取预期中的理想教育效果,这就需要班主任充分发挥自身在班级管理中所发挥的组织作用,带领学生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笔者在自身的班级管理实践中,就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可能会发生的情况,并依据各种情况尝试自主制定相对应的“手机责罚制度”。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涨,并纷纷自觉且主动地投入到了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之中。制定好的规则内容主要包括:创建班级公共“手机容纳箱”,全体学生在课前将各自的手机设置成静音状态,并存放到容纳箱之中,课下可自由取出;若是出现课上玩手机的行为,任课教师有权“代为保管”手机一段时间,并可向玩手机的学生提出一定的换回要求,即学生要想向学科教师要回手机,必须完成教师所提出的要求,如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课下按时完成作业,考试获得特定标准的分数等;同时,对于课上屡次玩手机的学生,班主任老师有权通知其家长……
由于上述规则都是学生自主制定的,因此,他们基本上都能做到积极遵守。即使仍旧会出现课上玩手机的情况,班主任或者其他学科教师也能做到依章办事、以规则办事,而不会采取过于激进的行为。这样一来极大地减少了学生课上玩手机的情况,二来更是避免了师生因为玩手机、上交手机所可能出现的剑拔弩张的对抗情况,教学反响异常良好。
三、引导是关键:导入正轨,确定使用范围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教师在觉察到学生课上玩手机之后通常会极为恼怒,可却很少有人沉下心来认真反思:为什么在我的课上会出现学生玩手机的现象。
其实,在笔者看来,学生在课上玩手机的不良行为恰恰可以作为教师及时反思自身教学中所存不足与缺陷的重要信号。要知道,学生若是对学习内容具有浓厚兴趣,他们是不会分心玩手机的;学生若是能深刻理解学习内容,也是不会分心玩手机的……因此,初中班主任可以密切联系学科教师,尝试同他们一起反思各自教学中的不足与缺陷。如,针对学习基础较差、产生自暴自弃倾向的部分学生,教师可以精心设置符合其学习实际情况的教学内容,这将有利于满足学生的主观实际学习需求;再如,针对抽象、复杂的内容,教师可以采取直观化、形象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并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适宜的教学情境,这有利于将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更加活泼、有趣……实践表明,教师从自身教学实际出发,合理优化教学方法是减少学生在课上玩手机的重要手段之一。
总而言之,面对学生课上玩手机的行为,班主任应当巧妙应对,进行机智处理;要制定规则,形成规章制度;更要密切联系学科教师,尝试同他们一起反思各自教学中的不足与缺陷,并积极优化、改善教学方式方法,如此,才能大大减少学生课上玩手机的现象,也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师生之间由于手机而引发的强烈矛盾与冲突。
参考文献:
摘 要: John Schumann 于20世纪70年代末创立了文化适应理论。该理论从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角度探究了二语习得过程中出现的语言休克和洋泾浜化现象。而之后Anderson又进一步提出二语习得要经历本土化和去本土化的过程,即本土化模式。本文着重阐述文化适应模式以及本土化和去本土化的基本内容,并试图探究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言休克现象及对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 文化适应;语言休克;本土化和半本土化;教学启示
一、 文化适应理论和本土化模式
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是“对一种新文化的适应过程,是对新文化的思想、信仰和感情系统及其交际系统的理解过程,是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的 社会和心理结合” 。早在1978年,社会心理学家Schumann就提出:二语习得是文化适应的一个方面;学习者对目标语社团的适应程度决定了其二语习得的水平。所谓社会距离,“就是学习者作为特定社会群体中的一员与目标语群体接触时所产生的影响因素”(武英杰、张玉双,2010)。而心理距离是指学习者作为个体的情感因素。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决定了学习者接触目标语的量以及面对语言输入时的接受程度。
此外,Schumann还从文化适应角度探究了二语习得中的“洋泾浜化现象”。当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较大时,学习者就会停留在语言学习的早期阶段,语言也出现洋泾浜化趋势。而Anderson在此基础上,从认知角度提出了“本土化模式”(the Nativization Model)。他将二语习得视作本土化和去本土化的结果,进而形成了本土化模式。
二、 本土化阶段、半本土化阶段中国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言休克现象
根据文化适应理论,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决定了学习者接触目标语的量以及面对语言输入时的接受程度,从而深深地影响了二语的习得水平。在目标语环境下习得二语时,社会因素的影响是占主导地位的。心理因素只在社会距离无法确定时才发挥作用。而在外语教育环境下,情况就另当别论了。本文中所指的语言休克主要是指本土化阶段、半本土化阶段中国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错误。
关于语言错误的探讨并不少见。然而,这些探讨多从语言学和跨文化角度进行分析,却很少从认知角度出发。事实上,“语言并非是独立的自然现象,语言意义与人类的一般认知能力和方式具有密切的关系”(李颖,2013)。正如王文斌转引Humboldt所言,“每一种语言都是民族思维的历史积淀,折射出一个民族观察、感知和理解世界所独具的思维范式”(王文斌,2013)。因此,中英文缘于各自不同的人文历史递演,衍生出殊异的表达方式也就不足为怪了。但是这也成为了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一大障碍。根据Anderson的本土化模式,二语习得要首先经历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想方设法使输入的目标语符合“内在规则”(内在的语言知识系统),即不断地通过已掌握的语言知识构建语言假设。在语言学习的早期阶段,内在的语言知识系统主要是在母语思维模式上构建起来的,母语和目标语之间认知和思维模式的相似程度影响了二语的习得水平。这也就从认知角度解释了母语的正迁移和负迁移现象。当相似程度高时就产生正迁移,母语语言系统就有助于二语的习得;反之,当相似程度低时就产生负迁移,母语语言系统就妨碍二语的习得。在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本土化和半本土化阶段中所遇到的问题主要分为两大类:思维模式迥异引起的问题和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困扰。
1、 思维模式迥异引起的问题
由于不同民族所处的人文地理环境不同,社会历史演变也各异,所以不同民族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也不同。这就造就了各民族思维模式的迥异,而这种差异也进一步体现在语言上。因此各民族描述同一个事物时的表达方式就会有所差异。
汉语思维模式体现了整体性的特点,而英语思维模式则具有分析性的特点。中国人自古就对“现象”有着特殊的兴趣。因此,也就有了“格物致知”一说。对于中国人来说,各种现象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周围事物有着密切联系且富于变化的。故而中国人的思维倾向于整体性和辩证性。所谓整体性就是将各个部分联系起来置于一个整体中来考虑问题,因此事物所处的背景和环境不容忽视。汉语就很好地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大多数时候,词语、句子和片段无需通过各种连接手段就可以自然地放在整个语篇中。通过各个部分之间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的逻辑关系就可以实现行文意义的连贯。这也就是常说的汉语是“意合”语言。与此相反,英语思维模式则更具分析性。古希腊人喜好哲学,乐于探究事物自身的特性及其永恒不变的本质,故而,一元性、分析性思维更加突出。所谓分析性是指将一个完整的对象看作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每个组成部分都有自己的属性、特点。因而,英语中的每个语言元素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相对完整的部分,各个部分之间通过连接词等手段标明相互之间的关系,构成了英语“形合”的特点。
2、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困扰
除了思维模式迥异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之外,在英汉语码转换时,中国学生往往也会面临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困扰。这些困扰分为两类:其一,“文化空白”;其二,“文化陷阱”。
首先,来看“文化空白”。顾名思义,“文化空白”就是指在一种文化中存在,在另一种文化中却不存在。
其次就是“文化陷阱”。 “文化陷阱”实质上就是一个一个的雷区,所描述的文化现象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物,表面看起来是差不多甚至是一样的,但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其内涵可以说是千差万别。如果在学习语言时,仅限于语言表面的对应,那么就很容易踩到“地雷”。 一旦掉入这些 “文化陷阱”,就会导致语言休克。
“红色”在汉语中象征着喜庆、吉祥,那么英语中“see red”和“in the red”是否也象征着喜庆呢?事实上,英语中红色常常代表着血腥、危险、生气和亏损。所以,“see red”是生气、勃然大怒的意思;而“in the red”表明一个公司处于亏损状态。如果想当然地忽视英汉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那么英语学习中就会遇到许多语言休克现象。
三、 给中国英语教学的启示
文化适应理论是针对二语习得提出的理论模式,对我国外语教学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中国学生学习外语时,必然会经历一个本土化和半本土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无法有效地缩短心理距离,克服语言休克,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就很有可能出现洋泾浜化现象,进而阻碍学生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和交际。而如何帮助学生调节心理距离,缩短本土化和半本土化的时间,尽快做到去本土化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去本土化呢?Schumann的文化适应理论和Anderson的本土化模式为我国英语教育工作者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些思路。
(一) 心理调适
为了更好地掌握一门外语从而顺畅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和交际,必要的心理调适是不可或缺的。根据Schumann的文化适应论,二语习得同文化适应一样,都要受到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的制约.但是由于中国英语教学基本上与目标语群体没有直接接触,因此社会距离的影响就微乎其微。看起来问题似乎简单了。教育工作者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缩短心理距离。根据Schumann所述,从影响心理距离的四个因素着手即可:克服语言和文化休克,选择合适动机,提高语言的自我透性。以往对如何克服语言和文化休克,怎样选择合适动机的研究较多,却对如何提高语言的自我透性谈及较少。
所谓心理调适就上要在宏观上要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语言是一个民族思维的历史积淀。了解到这一点,就不难承认英汉两种语言折射出的是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演变和思维方式。因而,在面对英汉两种语言差异时就能理性对待,从而减少困惑、 焦虑和恐惧等语言和文化休克现象。本土化和半本土化中对待英语输入也不会一味地朝着汉语语言系统靠拢,而是尝试着去了解英语语言系统,逐步构建起目标语语言系统,从而达到去本土化的效果。而教育工作者就需帮助英语学习者形成这种意识,在英语学习的初期阶段就向学生传递这样一个概念。
(二) 跨文化知识学习
心理调适让英语学习者找到一种积极良好的心态,就好比磨好了刀,接下来就要“砍柴”了。所谓“砍柴”就是一点一点地积累跨文化知识。跨文化知识至少是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
1. 英语语言学知识。语言学知识涉及语言的各种属性、语音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语言与心理、语言与文化、语言习得等。从微观的构词法到宏观的社会语言学,语言学知识可以有效地帮助英语学习者构建起英语语言语法规则,形成一整套相辅相成的英语语言系统。
2.英语语言发展史。正如前面所说,每一种语言都带有历史的痕迹,英语亦然。英语语言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古英语(Old English),中世纪英语(Middle English)和现代英语(Modern English)。尽管85%的古英语词汇现在已经不再使用,但一些常用词汇还是保留下来。中世纪英语(11001500)时期,法语一直是英国的官方语言,成为统治阶级用语,而平民百姓说的英语被认为市低等语言。在近四百年时间里,诺曼人给英语带来了近一万的外来词,深深影响了英国人的社会和生活。英语语言在这一时期借用了较多法语中的派生词缀。当然也有一些拉丁语直接进入英语,而且多用于书面语。由于贸易的发展,还有少量的荷兰词语在这时期融入英语中。 现代英语(1500至今)时期词汇拼写开始趋向规范化,标准化,固定化,读音和拼写之间的差距扩大。另外,随着探险、殖民、以及贸易等各方面走向世界化,给现代英语带来一定的冲击。超过50种语言的外来词涌入英语,如阿拉伯语,法语,德语,荷兰语,俄语,希伯来语,西班牙语,汉语,意大利语等。另外,一些外来语仍保留了原来词语的复数形式。还有一些更保留了当时的拼写和发音。
英语语言发展史有关知识的输入使得中国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英语语言的各种现象,譬如大量不符合英语构词法的外来词的输入等等。
3.英语国家社会历史文化。
英语国家社会历史文化涉及对方的政治、历史、社会和文化,有助于英语学习者了解语言背后的故事,对于揣摩语言背后的思维方式是大有裨益的。此外,这类知识的补充对于英汉语言不同的文化内涵以及俗语、谚语的习得是很有好处的。
当然,这些跨文化知识的补充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对于青少年来讲,这些知识可以是循序渐进,即需即学的;而对于年龄较大、思维较成熟的成年人来讲,这些知识的补充可以是集中的、系统的。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Ellis,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2] 李颖.学习者“错误”的认知与思维形态研究[J].外语界,2013.
[3] 钱月琴.五颜六色辨心情――论英语中颜色词的内涵[J].职校论坛,2011.
[4] 王文斌.论英语的时间性特质与汉语的空间性特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