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医相关技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 要 目的:了解乡村基层医生脑卒中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脑卒中知识的临床应用能力。方法:对大洼县15个乡卫生院、41个社区诊所、127个村卫生室中分层随机抽取8人、16人、83人,共计117名医生采用闭卷笔试及临床问答的方式,进行乡村医生脑卒中相关知识调查。结果:91.5%医生认为对脑卒中发生起最重要作用的因素是高血压,76.1%的农村基层医生掌握高血压的诊断标准,40.2%的医生掌握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7.4%的医生掌握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急性脑卒中规范治疗选择的正确率55%。提示乡村医生最后学历、年龄、医院级别分别是基层医生脑卒中防治知识的独立影响因素(P
关键词 脑卒中 高血压 糖尿病 高脂血症 乡村医生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0.274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大洼县15个乡卫生院、41个社区诊所、127个村卫生室具有合法行医资格的所有全科医生。
调查方法:按3个级别分层随机抽取乡卫生院8人、社区诊所16人、村卫生室83人,总计117人。2008年5~6月,将被调查医生召集到各乡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自填封闭式问卷集中调查及现场问答的方法,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笔答内容和口答内容,调查问卷当场收回,口答部分现场打分。
调查内容:根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的内容设计乡村基层医生的调查问卷。主要内容有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的诊断治疗知识;高脂血症的诊治知识;急性脑卒中规范治疗。
统计学方法:用EPI INFO软件建立数据库,由两人分别录入并进行核对。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和X2分析。按照笔答每题2分的标准,口答每题2分的标准计算乡村医生脑卒中防治知识掌握情况的得分,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医院级别的医生脑卒中防治知识是否存在差别。
结 果
乡村医生的基本情况:共有15个乡卫生院、41个社区诊所、127个村卫生室参加了调查,共调查了117名医生(其中15个乡卫生院8人、41个社区诊所26人、127个村卫生室83人)。男女医生分别为50人(43%)和67人(57%),年龄25~63岁,平均年龄为41岁,且16.2%的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56.4%是中专学历,27.4%具有中专水平。
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掌握情况:有91.5%的医生掌握“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和独立的危险因素”;76.1%的医生掌握高血压诊断标准;40.2%医生掌握糖尿病诊断诊断标准;27.4%医生掌握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56.2%认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可增加脑卒中的风险;77.8%的医生认为高血压合并脑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26.3%医生认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在日常工作中,对所有脑卒中患者测量血压和血糖的分别占89.7%、40.2%。建议并帮助脑卒中患者戒烟、限制饮酒量分别为76.1%、57.3%,建议并帮助脑卒中患者减肥和限盐的分别只有47.9%和42.7%。
急性脑卒中规范治疗情况掌握:大部分乡村医生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血压处理不当,只有38.5%和36.7%乡村的医生掌握脑卒中急性期血压降压指征和降压目标,36.0%的医生选择心痛定片等降压作用较为快速的降压药,采用口服或舌下含服的方法快速降压;溶栓治疗时间窗30.8%的医生掌握;31.6%的医生掌握溶栓适应证和禁忌证;脑卒中阿司匹林使用率仅为40.2%。
影响脑卒中相关知识掌握的原因:不同级别的医生脑卒中防治知识水平不同,每个知识点2分,共36分,乡村医生平均得分为19.1分,说明乡村医生对脑卒中的防治知识及规范治疗掌握的不好。①性别:不同性别医生脑卒中防治知识掌握情况差别不大;②年龄:随年龄增加,平均得分下降;③学历: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医生疾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好于中专及相当于中专水平的医生,后两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④所在医院:乡镇级医院医生脑卒中相关知识高于社区诊所医生,社区诊所医生脑卒中相关知识水平高于乡村医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讨 论
本调查提示乡村基层医务人员对脑卒中防治知识内容的认识与掌握显然有不足之处,广大乡村医生对脑卒中知识的掌握与医生的年龄、学历、工作年限、职称和所在医院级别有关系 ,学历高,工作年限长,医院级别高的掌握的相对要好。本调查结果也显示,大洼县基层医院医生年龄大、学历低、职称低,这也符合中国农村基层医生的特点[1],也是我国农村卫生工作长期面临的一个问题。
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能降低脑血管病的人群发病率,二级预防可以达到预防或降低再次发生卒中的危险,减轻残疾程度。本次调查显示,乡村医生对此认识不足,知识陈旧,不良生活方式的干预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而被调查的医务人员对减肥、限盐的认知只占半数左右。大多数乡村医生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及治疗知识部分缺如,认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缺血性脑卒中重要危险因素的仅为26.3%。只有27.4%医生掌握高脂血症对缺血性卒中的不良影响及其诊断及治疗标准。乡村医生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的时间窗、溶栓的适应症及禁忌症的掌握低于35%,对急性脑卒中血压的管理不当,往往使患者血压下降过快,导致梗死加重或者脑出血量加大,对病情造成不利影响。
在“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规范化治疗”的实施过程中,由于乡村医生水平有限,承担防治脑血管病的重任还有一定困难。因此,在“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规范化治疗”的实施过程中,应该首先提高乡村基层医生对脑卒中一、二级预防的认识,提高其对脑卒中的诊治水平,可以通过多种培训方式使基层医生的能力得到切实提高。
项目成员:张冬菊,张桂华(124200辽宁大洼县第一人民医院);李宁(110005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会医学与健康研究所)
关键词: 工作记忆 外语阅读水平 外语综合能力
记忆在心理语言学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心理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习得(包括母语和二语)和使用(包括语言的理解和产生)的心理过程,这两方面都和记忆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记忆与阅读理解之间的关系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有研究者推测工作记忆能力对阅读推理加工及语篇表征的建构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阅读能力的重要预测者(井世洁,2003:26)。工作记忆容量显示个体在完成各种认知操作活动的过程中认知加工系统的存储能力,是工作记忆能力的有效指标。本研究试图通过对中学生工作记忆容量的测量,探讨工作记忆与外语阅读水平及综合能力的关系。
1.工作记忆相关内容
工作记忆的概念主要是以认知心理学界对短时记忆的研究为基础而提出的。Baddeley和Hitch提出了工作记忆的模型,认为工作记忆是一个由中央执行系统(central executive)、语音回路(phonological loop)和视空模板(visuospatial sketchpad)三个相对独立的成分组成的模型(DavidW.Carroll 2008)。在记忆的三级模型(感觉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中,工作记忆是一个信息加工环节,它主要负责从长时记忆相关信息的提取及加工处理从感觉记忆中传递出的信息,然后将某些结果储存至长期记忆,未进入长期记忆的信息则从工作记忆中抹去。因此,工作记忆的特点表现为加工储存的能量有限(Baddeley 2003:829-839),在包括言语理解、学习和推理等在内的高级认知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杜英姝,吴飒,2010:31)。
2.工作记忆与阅读理解能力及语言知识水平的关系
Engle等的实验证明,不仅数字计算与阅读能力呈正相关,而且从较大的词库中选取词汇进行记忆广度测量时,其成绩与阅读能力呈正相关。据此,Engle认为工作记忆能力应该是一种一般能力而不是与任务相关的特殊能力(王恩国,2007:80)。
韦雪艳对语言知识水平、阅读理解监控能力、工作记忆能力与大学生英文阅读理解水平的关系的研究表明:语言知识水平、阅读理解监控力及工作记忆能力都与阅读理解成绩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它们都与阅读理解成绩有密切的关系;其中语言知识水平与工作记忆能力是成功地完成阅读理解任务的有效的预测变量,它们都对中国大学生的英文阅读理解水平产生重要的影响;三者相比较,工作记忆能力与阅读理解成绩之间的偏相关水平最高。因此,工作记忆能力是最有效的预测变量。
通过以上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工作记忆的研究大多数都集中在探讨工作记忆与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上,工作记忆与外语综合能力关系方面的研究少,这就为研究提供了空间。本研究主要是探讨工作记忆与外语阅读水平及综合能力的相关性,以进一步了解工作记忆对外语阅读水平及综合能力的影响。
3.研究方法
3.1被试
本研究对象是江西省鹰潭市某中学高二年级某理科班的学生,学生总人数为52人,48人参加了本次测试,4人未参加测试,1人的成绩无效,总共有47份有效的测试。
3.2测试材料
3.2.1阅读理解水平测试题
本研究采用了学生双语报的阅读理解测试题,共有20道阅读理解,每道题目两分,总分一共40分。之所以采用学生双语报作为阅读理解水平的测试卷,在于考虑到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双语报是全国教育教辅类报纸质量检查免检报纸,测试题目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阅读水平。第二,咨询了相关的英语任课教师,教师对双语报的题目难易程度有较为肯定的评估。
3.2.2学生综合水平测试题
本研究使用了三次学生月考的平均成绩作为学生综合水平的依据,根据理科班的英语老师,这三次阅读的平均成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反映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
3.2.3工作记忆能力测试
根据Deneman和Capenter提出的阅读广度测验,采用Deneman和Capenter制定的句子一尾词测量法。根据高二学生的英语水平自制了一套卡片,例如:
A:测试句:It has become extremely common to see someone sitting at a Starbucks listening to music.
A:句子的大概意思?
B:相对应的词尾:music。
B:句子的大概意思是:看到某人坐在星巴克听着歌是很普遍的一件事。
首先给学生呈现一组两个句子的测试题目,如果学生能够正确地作答,再给学生呈现一组三个句子的测试题目,继续测词尾及单词的大意,以此类推,直到被试不能完全正确地回忆全部尾词,或者不能完全正确地对判断句的意义做出正确的判断为止。此时,被试通过正确理解并记忆尾词而测试的句子数,就是被试的工作记忆广度,以此可以作为判断被试工作记忆能力的重要指标。
4.实验结果
4.1工作记忆与学生外语阅读理解水平、综合能力的关系
本研究使用SPSS13.0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了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工作记忆与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的相关系数是.427(p=0.003
从表2可以看出工作记忆与英语综合的相关系数是.361(p=0.013
4.2工作记忆与阅读理解水平、英语综合能力的回归分析
以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为因变量、工作记忆为自变量,我们可以考察工作记忆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解释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表3结果所示,R2=0.183(p=0.003
以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为因变量、工作记忆为自变量,我们可以考察工作记忆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解释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表4结果显示,R2=0.130(p=0.013
5.分析与讨论
5.1工作记忆与外语阅读理解水平的相关性
在本实验中,工作记忆与外语阅读理解水平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是.427(p=0.003
5.2工作记忆与外语综合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工作记忆与外语综合能力也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是.361(p=0.013
6.结语
工作记忆与外语阅读水平及综合能力有显著的相关性,外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工作记忆容量,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对一些信息进行分类和整合,这样大脑中的工作记忆容量就可以去处理较难的任务。然而,工作记忆对外语阅读水平及综合能力的解释度却不是很大,原因可能是中学生的外语阅读水平受到词汇量、阅读量等方面的影响,而外语综合水平与学生对外语的兴趣、努力程度、花在外语方面的时间有很大的关系。本研究也存在些不足之处,第一,本研究的被试人数相对较少,不具备一定的广泛性,需要进一步扩大研究对象的范围以进一步检验笔者的观点。第二,学生的阅读水平除了用多项选择题测量之外,还应该结合一些陈述题,这样有利于提高外语阅读水平测试工具的信度和效度。
参考文献:
[1].Baddeley,A.D.Working memory:looking back and looking forward[J].NatRevNeuroscience,2003.4(10):829-839.
[2].DavidW.Carroll.Psychology of languag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
[3].Montgomery,J.W..2000.Verbal working memory and sentence comprehension in children with 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J].Journal of Speech,Language & Hearing Research,43(2):293-309.
[4].Montgomery,J.W.Understanding the language differences of children with 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does verbal working memory matter?[J].American Journal of Speech-Language Pathology,2002.11(1):77C92.
[5]Micheal,E.J.Masson and JAnn Miller.working memor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comprehension and memory of Text[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83.(2):314-318.
[6]王恩国.工作记忆与学习能力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07(3):78-84.
[7]井世洁,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工作记忆的关系[J].宁波大学学报,2003(4):26-29.
[关键词]中班幼儿;词汇广度水平;阅读理解;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3)10-0034-04
当前,国内外幼教界越来越重视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幼儿正处于单个字词的阅读阶段,其口语词汇水平对阅读能力的影响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
美国国家研究院早期阅读教育委员会的研究者们根据过去20年的研究成果,指出儿童词汇的丰富性是其阅读乃至学习能力展的基础。以Nation K为代表的研究者们通过对幼儿口语词汇水平所作的调查现,除了智力水平之外,口语词汇水平是儿童阅读能力和单词认读水平的有效预测因素;C2JAnderson R C和Freebodv P等研究者对小学阶段的儿童进行的阅读能力测试则表明词汇量较大的儿童成绩更好。Vellution F和Scanlon D等研究者现,幼儿早期词汇展不足会导致个体后期的阅读困难,而对其进行训练矫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阅读能力。国内余晓琦的研究现,3~6岁幼儿口语水平与早期阅读能力总体呈显著正相关。李林慧的研究也现,3-6岁幼儿的阅读能力与口头语言的展水平存在相关性,与3岁幼儿相比,4-6岁幼儿阅读成绩的提高与其口语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关于幼儿口语词汇广度水平与其阅读能力之间的关系,目前尚无定论。
本研究拟进一步调查幼儿口语词汇的丰富程度、阅读能力及口语词汇广度水平与阅读能力之间的关系,并思考如何从提高幼儿的口语词汇广度水平着手帮助幼儿提高早期阅读能力的问题。
一、研究设计与实施
研究者选取江苏南京市62名家庭背景及智力水平相当的中班幼儿为研究对象。在征得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儿童词汇研究者Li Sheng博士同意后,使用其《儿童图片指认测试图》对幼儿的口语词汇广度进行测量;在前人已有研究基础上,根据本研究目的和测试对象的年龄特点,用自编阅读能力测试工具《图画故事阅读理解测试题》进行测量。其中,Li Sheng博士的测试图内部一致性系数高达0.8,表明信度良好;自编测试题在正式测试前经过两次小范围预测查,并根据预测查结果进行了适当修改和调整。研究者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幼儿口语词汇广度测试结果与分析
《儿童图片指认测试图》含65个刺激词语和65组与幼儿生活相关的图片,每组图片有4张小图片,它们与刺激词语的关系由序号1-4分别为完全相同、语义相关、语音相关和完全无关。幼儿指认出一张与刺激词语含义完全相同的图片得1分,指认其他则计0分。如下图所示,刺激词语为“米饭”,幼儿指认序号3的小图则计1分。口语词汇广度测验满分为65×1=65分。
统计表明,绝大多数被试幼儿能正确指认三分之二以上的图片,表明幼儿的口语词汇广度水平比较高,即口语词汇量比较丰富。
研究者还选取部分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物对幼儿的口语词汇水平进行考察,考察所得的情况可归为:(1)“自造词命名”,例如幼儿s将“梯形”命名为“大方形”,幼儿D将“三角形”命名为“三角尖”;(2)“张冠李戴命名”,例如幼儿Q把戴帽子“防晒”命名为“防止照明”,幼儿R将钢琴的黑自琴键命名为“白色的长方形”和“黑色的长方形”;(3)“无法命名”,例如幼JLW把“山”描述为“下面一横,旁边有一斜,上面有一点尖”,幼儿Z在向研究者描述“飞机”时,手忙脚乱地一边比划一边说:“就是这样、这样的,然后这边再有两个这样的东西……”
幼儿在描述日常生活中常见事物时之所以出现“自造词命名”“张冠李戴命名”或“无法命名”等现象,主要原因可能在于缺乏相关的生活经验。试想,如果幼儿从来没有听说过“琴键”这个词汇,那么即使他知道这个东西是钢琴的一部分,也只能根据其形状和颜色等,从自己已掌握的口语词汇中寻找或者创作出一个“名字”。就整体而言,幼儿已掌握的口语词汇中,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占多数,虚词较少。
为进一步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研究者对幼儿在口语词汇广度测试中出现的错误类型作了统计分析。统计表明,被试幼儿在口语词汇广度测试中出现的三种错误类型按比例依次为:语义错误(9.78%)、语音错误(3.72%)、完全无关错误(1.44%)。由此可知,语义错误是影响幼儿口语词汇广度测试成绩的主要因素,语音错误次之,完全无关错误的影响最小。因此,我们认为,对词义的理解准确与否是影响幼儿词汇广度水平高低的主要因素。
(二)幼儿阅读能力的整体情况
本研究对幼儿阅读能力的考察包括对故事结构和故事内容的理解两部分,被试幼儿阅读测试得分情况见表1。
1.幼儿对故事结构要素的理解
统计表明,有30.65%的幼儿能说出1-2个故事结构要素,46.77%的幼儿能说出3-4个故事结构要素,22.58%的幼儿可以说出5-6个故事结构要素,表明被试幼儿对故事结构要素的理解情况较好。
为进一步分析幼儿对故事结构要素的掌握情况,研究者统计分析了幼儿在自主叙述图画故事书《蚂蚁和西瓜》时对故事结构要素的理解情况(见表2)。
由表2可知,故事结构要素按幼儿的理解程度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角色、解决方法、结局、引事件、目标/问题、背景。进一步分析幼儿所使用的讲述语料现,大部分幼儿没有“背景”意识。
2.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本研究对幼儿故事内容理解能力的考察分两个不同的层次,即对故事表层内容的理解和对故事深层内容的理解。
统计表明,幼儿对故事表层内容没有出现完全不理解的情况。对于故事深层内容,则有17.74%的幼儿完全不理解,有41.94%的幼儿处于较低的理解水平,11.92%的幼儿有较高的理解水平。这说明被试幼儿对故事表层内容的理解明显优于对深层内容,例如主题、推论、预测等的理解。
(三)幼儿口语词汇广度水平与阅读能力的相关性情况
1.不同口语词汇广度水平幼儿阅读能力的差异
由表3可知,处于三种不同口语词汇广度水平的幼儿在阅读能力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可以说,口语词汇广度水平影响了幼儿的阅读成绩。
2.幼儿口语词汇广度与阅读能力的相关性
为深入探究幼儿口语词汇广度水平与其阅读能力的相关性,研究者对相关数据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口语词汇广度水平与阅读能力的相关系数为0.028(p
(四)幼儿口语词汇广度水平对其阅读能力成绩的预测作用
研究者对幼儿口语词汇广度水平与阅读能力的相关性作了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并对这个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方差检验。统计分析表明,此项回归模型中,口语词汇广度的标准差F值=5.070,p=0.028
研究者接着考察了口语词汇广度水平对阅读能力成绩的预测作用。以被试幼儿的口语词汇广度水平为自变量,以被试幼儿的阅读能力成绩为因变量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常量=1.923,口语词汇广度=1.44。根据回归分析结果可知,我们可以根据被试幼儿的口语词汇广度水平粗略预测被试幼儿的阅读能力成绩。
三、研究结论
首先,中班幼儿对词义的理解准确与否是影响其口语词汇广度水平高低的主要因素。研究现,语义错误是中班幼儿口语词汇广度测试中的主要错误类型,若幼儿因对某词意义理解错误而没有正确运用该词,那么该词就不在幼儿的口语词汇广度之中。
其次,中班幼儿对故事图画书结构要素的理解优于对内容要素的理解,对故事表层内容的理解明显优于对深层内容的理解。研究现,中班幼儿对结构要素理解的平均分与标准分十分接近,但对故事内容理解的平均分远低于其标准分。这说明中班幼儿对故事深层内容的理解水平较低。
最后,中班幼儿口语词汇广度水平与阅读能力呈显著正相关,口语词汇广度水平能够预测其阅读能力成绩。这一结论与国外研究者得出的结论“口语词汇是阅读能力、单词认读能力的有效预测因素”是一致的。
四、教育建议
本研究使研究者对学前儿童的口语词汇广度水平与阅读能力情况及口语词汇广度水平对阅读能力的影响有了初步了解。根据研究结果,研究者认为,幼儿园教师在开展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实践时。宜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帮助幼儿提升口语词汇水平,从而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一)关注幼儿在词汇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并及时给予指导
幼儿认知水平较低、生活空间较为狭小,这些因素使得幼儿的口语经验较为缺乏。本研究表明,幼儿在学习新词汇时容易出现语义、语音混淆错误。教师要密切关注幼儿在词汇学习中出现的各种类型的错误,并及时给予指导。例如,当教师现某幼儿将“各种各样”说成“各种一样”时,就要及时告诉幼儿“一样”是“相同”的意思,形容“各不相同”要用“各样”;当某幼儿认为“手掌”就是“手套”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告诉幼儿,“手掌”和“手套”确实都有一个“手”字,也都和手有关系,但手掌和手套是不同的东西。我们要知道,如果只是要求幼儿机械地记忆词汇,而不是运用适宜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词汇意义,那么这些词汇对幼儿阅读能力乃至语言能力的展没有实际意义。
(二)引导幼儿通过关键词汇理解故事结构要素和深层内容
图画故事中使用的句子多为简单句,每句约有1-3个关键词汇,如图画故事书《蚂蚁和西瓜》背景结构要素中有一个关键词汇是“炎热”,掌握这个词有助于幼儿理解整个故事的背景结构。幼儿对图画故事深层内容的理解依赖于其整体阅读水平,包括对关键词汇的掌握。教师在开展早期阅读活动前宜分析文本中的关键词汇,在阅读活动开展过程中要用幼儿能接受的方式帮助其理解这些词。
(三)多途径帮助幼儿扩大口语词汇广度
按照全局工作安排,质监站组织科室全体人员对《关于开展“集中整顿作风提升工作效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活动实施方案》进行了集体学习讨论,要求全体人员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落实执行。
实施方案对作风纪律、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整治范围和内容、整治方法和主要步骤以及工作要求进行了明确,结合方案要求及科室实际工作,重点对照对照作风纪律大整顿问题清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治理问题清单,梳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工作纪律、服务群众、担当不够等方面的问题,逐项反思检查,开展自查自纠。
作风纪律整顿进一步明确了日常管理制度、强调了工作纪律,通过学习科室全体人员认识到当前开展专项整顿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我们要认真解决存在的考勤外出报备不严格、工作氛围不突出等问题,一是要严明工作纪律、做到不迟到早退,不擅自离岗,保持对局各项工作制度的敬畏心;二是强化服务意识和效能意识,热情服务,明确工作改进目标,真正做到落实。
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治理为牢固树立为企服务的理念提供良好的指引,通过反思学习,我们要在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坚持底线思维,不越红线,把好廉政关,深入了解企业面临困难,换位思考,站在企业和群众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提高主动服务能力,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切实将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建立长效机制,确保质量监管工作的深入推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一、强化工作纪律,提高工作效率。全体人员要从思想上认识到严肃工作作风纪律的意义,在行动上严格遵守工作纪律,认真履行工作要求,切实改变工作作风。同时将各项规章制度深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并内化于心,找准工作与制度的平衡点,增强合规理念和合规意识,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各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二、加强质量监管,优化营商环境。坚持“放管服”改革理念,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提前告知,主动帮扶,进一步规范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流程。在质量监督检查的过程中,多与辖区各建设项目沟通,了解项目企业需求,主动解决项目反映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加快整改进程,减少对建设项目工期的影响。努力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落实监管责任,以良好的工程质量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保障。
三、采取“双随机、一公开”的质量监管手段,对涉及工程实体质量、质量行为、建筑材料、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以及事关人民群众安全的重点领域实行全覆盖监管,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与日常监管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提升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构建相对独立的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体系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如何增加学生的理性和感性认识,提高其动手能力,是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的重点。在逐步改革和建立新的实验教学体系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为改变实验教学的附属地位,我校将原来分散在性质相近、互相联系的多门临床课程中的实验及临床技能训练内容集中在一起,组建单独的临床技能实训课程《中医临床技能实训课程》,课程分为3个部分:基本临床技能训练项目、专科临床技能训练项目和综合临床技能训练项目。时间分别安排在第2至第4学年。实验课教师仍属于原来的学科,即不设固定的实验课专任教师,实验课教师由学科选派。由教务处及实验中心组织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后,再将任务分配到相关学科,委托相关学科派出教师队伍并组织实施,实验课教师同时也承担理论课教学任务。形成了以中医技能教学实验中心为平台、临床实习医院为支撑的立体式教学模式,促进了中医技能模拟教学-床旁教学-临床实习的有机结合。
同时,临床技能实验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实验教学中心的教学设备、场地分布、课表、教学人员等信息实现网络化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内部建立了局域网,并通过中心的服务器与校园网联通。将实验课程主要实验内容的教学课件、实验教学短片、相关知识挂在网上,供学生自学;校园局域网还可借助学校现有国家、省及校级精品课程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开展网上实验教学,拓宽教学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医学基础知识,掌握更多的临床技能。中医技能教学实验中心和相对独立的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体系,旨在倡导利用一切模拟手段创设出模拟患者、模拟场景、各学科技能训练考核模拟实验室、模拟病房、模拟手术室乃至模拟医院等软硬件条件,以尽可能贴近临床真实环境和更符合医学伦理学的方式进行临床实践教学,正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注重临床实验教学中学生的能力培养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特别是中医技能实践教学更重视基本技能、诊疗思维和综合处理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就是强调了作为医者须直接面对患者进行诊治实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为了培养和启发学生的临床辨证思维能力,该校将医学研究中的新技术、新成果应用到实验教学当中,如自行研制开发的教学软件“WF文锋-III中医(辅助)诊疗系统”,将中医学理论联系实际,是临床诊疗活动的真实再现,可以对学生进行完全诊疗思维的能力培训,其所涉及的知识点覆盖《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中医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等多门基础临床课程。通过模拟临床常见中医病证诊断练习,提高学生辨证思维能力。另外中心构建了模拟标准病房、模拟ICU实验室,引进了高端模拟人,通过模拟临床疾病及危重症演变的过程,拟在加强培养学生的临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全面提高医学生的临床诊断能力和各项临床操作能力、培养敏捷、正确临床思维,可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在临床实践中的发生。
不断摸索临床实验教学考评方法
对医学生临床能力的评价一直是该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0年,湖南中医药大学就组织了以“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的评估与监控”为主题的教学研究课题,并制定了《湖南中医药大学临床基本技能操作考核项目与评价标准》、《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技能操作考核项目与评分标准》及《针灸推拿技能操作考核项目与评价标准》等质量标准,用于考核评价临床实践技能教学效果。2008年推出了医类本科毕业生毕业考核改革方案,取消毕业论文答辩。借鉴职业医师临床技能考核方法,分别设置中医辨证思维、中医临床技能和西医基本技能、专科技能等多个考站,对医类本科毕业生进行毕业考核,客观评价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通过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以了解学生掌握中医临床技能情况,并反馈到临床技能实验任教老师,做到相对应地强化训练。
中医技能教学实验中心教学效果
目前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技能实验教学中心,面积达到9200平方米,仪器设备2700余台件,总价值达2600余万元。设立实验项目184项,涉及13个学科,实验总学时161时,综合、设计性实验占实验项目的80.4%。面向中医专业、中西结合专业,临床医学专业、五官专业、外科专业,骨伤专业、口腔专业、针灸推拿专业、康复治疗专业、护理专业,中医专业7年制、中西结合专业7年制、针灸推拿专业7年制13个本科及7年制专业开设医学临床技能实验课,参加实验的学生数每年达10776人。每年为社会开设“急救培训班”、“中医技能培训班”、“职业医师考试培训班”,参加培训人数每年约1500人。另外,本中心已成为全校中医技能实验课程教学中心、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中心,国家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和全国医师资格考试湖南省考区省直考点。
【关键词】西医院校医学生中医学课程见习带教中医基础临床技能
【基金项目】2019年度昆明医科大学教研教改课题基金(课题编号:2019-JY-Y-105);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项目(项目编号:ZLXS201919);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培训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9-0122-02
据调查,大约90%以上的中国人都接受过中医中药治疗。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历经两千多年的时间,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积累总结而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及丰富经验的中国传统医学[1]。中医理论博大精深,是我国在传统生命科学中最具自主创新能力的领域[2]。数千年来,为中国人民的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3]。所有的综合医院都必须设立中医科室,同样,中医学这门课程也是西医院校医学生的必修课,旨在为非中医专业的医学生奠定基本的中医学知识基础,拓宽医学生的视野,使其今后在临床工作中多一种运用中医学技能治疗疾病的方法[4]。然而由于中医学课程教学内容多、分配课时少,普遍没有相关前导课程作为铺垫,中医概念较为模糊、抽象,学生难以接受,导致很多西医专业的学生对中医认识不够,存在偏见,或者不感兴趣,认为对自己今后工作的帮助不大,那么,如何让西医院校的医学生正确认识并能接受中医,适当掌握中医基础临床技能,加强中西医之间的沟通、协作,变得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中医学课程开展的意义及必要性
大多数的医学生毕业后都会进入医院工作,成为医务工作者,尤其是临床专业的医学生,今后面对的工作对象是患者,现今各大西医医院都在开具中成药、中药针剂治疗,有一定的中医基础,可以针对患者先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后,再选择对症的中成药或中药针剂治疗,会增加治疗疗效,让中医中药能够得到合理适宜的使用,避免浪费医疗资源,同时也可以确保医疗质量安全,降低医疗纠纷,让患者受益。
虽然西医院校都将中医学这门课程设置为必修课,但通常都只有一个学期的授课时间,而见习带教课通常都只有一天,甚至有的西医院校仅为中医学这门课程开设了理论课时,而省略了见习课时,因此西医院校的医学生在临床上见习中医学课程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那么如何利用这有限的临床见习的时间,让学生能够更加走近中医临床,将理论课所学习的中医学的内容运用于临床实际,在面对中医患者时能够结合中医四诊收集到的资料,作出初步的中医诊断,并能对患者进行恰当的中医辨证分型,制定适宜的中医治疗方案,在选择中成药和中药针剂时能够合理选择用药,中西医优势互补,培养出具有中西医结合思维方式及在现代医学领域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是中医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中医见习课在西医院校的开展现状
西医院校中医见习课的设立是为了使医学生从中医理论学习向临床实践应用进行过渡,是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在临床进行实践的第一阶段,然而传统的中医教学较为注重对中医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但是现代教育观则要求通过教学互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中医的兴趣。因此,如何能通过老师的带教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并真正接纳中医学,是有效提高中医教学质量的关键。为了更好地提高西医院校学生对中医课程的兴趣和探索意识,实现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的教育理念,有学者引入了SOAP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5]。也有学者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方法(FlippedClassModel,FCM)[6],两种见习带教方法相互结合,取长补短,以学生为主导,老师为引导,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解决问题的思路过程来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查阅文献发现,虽然国内也有学者针对西医院校的医学生在中医学见习课的带教方面展开研究,但是文献数量非常少,研究得不够深入,而且大多是从教学方法的选择方面进行研究,并没有从整个中医基础临床技能的见习带教方面进行研究,也没有形成一定的中医见习带教体系。
由于中医学这门课程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在查阅外文文献时发现,几乎查不到国外学者针对西医院校医学生中医学这门课程的临床见习带教做相关研究。但是,中医药走出中国大门是势不可挡的,作为东南亚华人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新加坡中医专门学校结合自身特点,贯穿中西医汇通思想[7],自行编撰中医教材来施教。同样,虽然加拿大中医的教育历史很短,其五个省的立法法规以及中医教育亦不尽相同,但是均对中医进行系统监管,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制定了加拿大中医教育的国际标准[8]。
三、中医见习课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作用及意义
《中医学基础》这门课程是医学生的必修课,对于非中医专业的医学生来说,要掌握中医基本临床技能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这门课程的见习课时一般是9个学时,安排一天的时间在中医临床科室见习,想要利用这短短一天的临床见习时间让非中医专业的学生提高中医基础临床技能是非常困难的,然而对于非中医专业学生来说,了解祖国传统医学有利于加强中、西医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通过分析国内外对非中医专业医学生中医基础临床技能见习带教的现状,了解到在非中医专业医学生的中医基础临床技能见习带教方面还未形成完善的体系,医学生进入中医科室临床见习的时候,大多都是走马观花式的大致了解一下中医科室开展的中医诊疗项目,参观一下科室的中医诊疗仪器、设备,并未能得到全面系统的中医临床基础技能的见习带教,导致非中医专业医学生在面对需要进行中医诊治的患者时动口和动手能力都不足。
因此,提升带教老师对非中医专业医学生中医基础临床技能的见习带教水平,逐渐形成中医基础临床技能见习带教体系,力求让非中医专业学生在见习带教后能够提升中医基础临床技能。在給医学生作相关培训的同时,也不断提升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体表现为:
(1)对医院及整个医疗环境而言,很多西医医院都在使用中成药、中药针剂进行治疗,有一定的中医基础,对于中成药以及中药针剂的辩证用药方面会有一定的帮助,确保医疗质量安全,降低医疗纠纷,同时还可以保证医院的经营管理,为医院带来最大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对于教学质量而言,在提高学生中医基础临床技能的同时,也提高教师的教授方法与技巧,推动教学工作发展。通过非中医专业见习生中医基础临床技能的提高,加深西医院校对祖国医学的认识,加强中西医之间的沟通、协作。
(3)对于医学高等教育而言,《中医学基础》是医学生的必修课,结合非中医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形成适合的中医基础临床技能带教方法,可以促进非中医专业学生中医见习带教体系的建立。
就制度运行而言,要践行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即统筹临床专业研究生导师的学术科研指导、学科集体培养与管理部门动态监督与管理。实践证明,通过建立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践行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可以起到导师与其他临床教师优势互补,学生可以兼容并蓄的效果。
二、设置合理的临床型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
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合理知识结构的设置是保证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临床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大多从事临床以及相关工作,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要求在研究生培养过程别注重临床技能的养成以及形成良好的科研习惯,这就要求他们的知识结构科学合理,一方面,临床专业研究生要修完教育部规定的课程,取得相应学分;另一方面,研究生还要具备从事临床工作所需的技能与素质,因此,医学院校在课程设定上要注重专门知识与临床衔接的要求,设置合理的临床型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
三、加强临床技能训练与知识的综合应用
临床实践是对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最为直接的考核,考虑到临床专业研究生毕业后从事工作的特殊性以及服务对象的特定性,在中医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质控体系中要特别强调以临床技能训练与知识的综合应用为重点的内容。本校的做法是要求临床专业研究生将主要学位课程集中在1个学年内修完,然后转入临床实践,跟随临床教师提升诊断治疗能力,同时在实践过程中继续选修相应的专业课,参加专题讲座,考察临床诊疗技能。实践证明,这种方式能调动临床专业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兴趣并能提高其学习效率,有助于其科研素养、学术素质以及临床技能的养成,有利于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
四、搭建临床专业研究生质控体系平台
搭建临床专业研究生质控体系平台的意义主要在于便于考核临床研究生对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养成其对临床知识的运用与思辨能力,应用其临床实践技能并进一步培养起临床科研能力。
1、考核临床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
通过利用临床专业研究生质控体系平台随时考核临床专业研究生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以多种形式进行考核,如经典医籍的临床应用、相关疾病的中医临床进展、中医辨证思维的临床体现等。
2、养成临床知识运用和思辨能力
临床知识运用和思辨能力的养成既需要通过培训,即临床专业研究生需要通过在医院转科,实际接触病患、参与疾病的诊疗以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临床知识与技能,同时查找缺漏与不足;同时,专科培训也必不可少,通过大密度地接触专科病例,熟悉和掌握相关专科的基本技能以提升思辨能力与临床诊疗水平。
3、培养临床操作能力
培养研究生运用所掌握的临床知识对疾病进行诊治的能力,主要通过质控体系对临床专业研究生进行培训,重点培养其对常见疾病的高效诊疗能力以及对疑难杂症的处理能力,并注重其对急重症的应对能力,同时,还要借助质控体系平台培养其与相关科室进行协调诊治的能力。
4、提升临床科研能力
目前,就大多数中医院校课程设置安排的情况来看,《临床中药学》理论课多设在大一第二学期或大二第一学期,这个阶段的学生中医基础及中医诊断知识薄弱,尚无临床实践,而临床实习往往安排在最后一年,两者之间间距长达三四年,临床实践机会不够,导致学生学习中药多死记硬背,对中药的性能理解不够深入,缺乏对药物功用的理解和应用意识。因此,中医类或中药类学生在毕业后也普遍存在着中药学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中医专业类学生因缺乏实践机会,导致了动手操作能力、中医辩证思维能力、对疾病综合处理能力、理法方药运用能力等临床能力不强,并且对于中药的采集、炮制、中药饮片辨识等实践相关内容及方法知识欠缺;中药专业类学生因缺乏实践机会,导致了对中药理论开拓研发能力不足,科研课题的动手操作能力不强等问题。目前,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正在成为中药学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全国各中医药院校也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主要集中在饮片观摩、上山采药或开展中药房实习、门诊见习等实践环节教学活动。这些都从不同侧面体现了对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对中药学相关科研、职业技能训练的环节和方法,尚未做明确而具体的开展和实施。针对上述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临床中药学》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非常有必要进行改革。教高[2007]1号文件规定,要“大力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改革,重点建设500个左右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推进高校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二、实践教学的改革目标和措施
《临床中药学》课程涉及知识面广,内容庞大,根据专业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淡化《临床中药学》课程中一些非重点药物的讲授,集中课时用于《临床中药学》实践环节的教学。目前国际先进高等教育着重于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侧重于实践技能训练。因此,我们实践教学的目标就是要着重关注科研和职业两大技能的实践培训,并根据医药类专业的不同,灵活选用各种合适的实践教学模式,各有侧重,从而强化学生各种科研创新和职业实训实践能力。
1.科研技能。《临床中药学》作为中医专业基础课,其教学内容主要体现以中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技能为主体的特征,要求学生牢固掌握临床中药学药性和药效,以发扬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考虑到中医药专业类的学生后期会学到药理学、中药药理学等药效相关课程,为避免重复性实验,因此在科研技能实践环节中我们主要强调中药药性理论。中药药性即中药性能,是中医药理论对中药作用(主要是功效)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也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中药,并用以阐明其药效机理的理论依据。中药药性实验研究,是对临床中药学总论部分的补充,是整个实践教学的基础,对中医学类专业学生在临床实践中有较高的指导性,有助于学生在未来从事临床工作时更好、更准确地处方用药,提高行医的能力,同时对中药学类专业学生后期开展药效实验或进一步科研深造也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实践实施中,我们采用启发式、引导式等实践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增设紧贴学生相关专业要求的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的经典中药药性实验,制定中药性能理论实验讲义,同时也增加部分探索性实验,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行选择规模较小,周期较短、难度适中的题目或结合教师科研课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科研意识和科研习惯。最后通过研究报告、实验设计标书或者毕业论文的撰写来评估学生综合运用药性理论的实践教学效果。以大学生实践科研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系列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作为主要指导老师,我们已经指导数名本科生获得省级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主要围绕药性理论的五方面展开:①四性,如选用寒热两性不同的中药附子、干姜和知母、石膏分别观察对发热动物解热或导致动物体温升高等作用。②五味,如观察辛味中药紫苏与紫苏芳香挥发油在辛味“能散能行”(刺激汗腺分泌、扩张皮肤毛细血管、抗菌、扩张血管、改善血循环等)的区别。③归经,如选用示踪剂,经尾静脉注入动物体内,不同时间取动物器官组织,测定各器官组织的放射性强度,将其换算成示踪剂含量,即可反映药物在体内的定位分布及特点,间接提示其作用于机体内敏感的靶器官,验证其归经部位。④升降浮沉,如观察黄芩生用、酒制、炭用等不同炮制方法对升降浮沉的影响。⑤毒性,如选用附子、细辛等有毒中药灌胃实验动物,观察其毒副作用。
2.职业技能。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引导普通本科学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加快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注重培养实践能力的同时,兼顾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响应国家号召,我们按社会对中医药类技术岗位的要求,采用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建立以培养职业技能为目的的实践教学模式。首先,考虑到真实工作环境的局限性,我们采用现代创新教育技术的方法和手段,结合《临床中药学》课程的特点,建立生动形象的多元化模拟实践教学环境———互动式模拟中药房,并配合计算机软件应用,让学生身临其境,就像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参与相关工作,真正体会到所学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并为学生走上社会和工作岗位做好充分的准备。互动式模拟中药房就是仿真中药房架构空间布置,将中医师用药处方和中药师调配等一系列过程融为一体,既节省教学时间,又降低教学成本。利用互动式模拟中药房交互特性,首先在CNK“I中国典型病例大全数据库”搜集典型病例,把一些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患者”提出所患疾病的不适,“中医师”推荐正确的中药,“中药师”鉴别、炮制等调配和制备中药。对中医学类专业学生来说,互动式模拟中药房是培养临床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好办法,能够让学生对所示病案进行分析、确立治法、选择用药,使学生提前进入中医师角色,加深理解选择用药的技能,体会到中药运用的规律性和灵活性。对中药学类专业学生来说,利用互动式模拟中药房交互特性,熟悉如何审方,如何规范拉斗、如何抓药、称量和倒药等,对中药的动植物形态、中药饮片的形状、中药炮制的具体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特殊中药的煎服方法等有基本的认识了解,让学生能更好记住中药的性能、功效及主治。
为使临床中药学的实践教学模式不仅仅拘泥于模拟实践环境,真实环境下的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两个阶段对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必不可少。社会实践阶段,主要利用课余时间去药用植物园辨认中药,熟悉中药的形状和功效,或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到野外开展中药资源分布调查,辨认采集动植药物并制作成标本或建立宣传中医中药的社会服务实践平台,向社会大众介绍中药相关的知识,弘扬中药文化,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收获课堂上所没有的知识。毕业实习阶段主要指加强与医药企业的联系,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建立校外大学生教育实践基地,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学生深入到实习基地,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获得第一手感性知识,真正体会到所学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实际工作的能力。最终,通过资源调查研究论文、研究调查报告或者毕业论文的撰写来评估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的实践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医护理学 教学难点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058-01
中医护理学是中高等职业卫生学校护理专业中较为重要的一门中医类专业课,其在国家或者省部颁发的教学大纲中属于重要考查课的范围。目前在中医护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方法较为死板,授课内容落后,学习的目的也不明确等问题,导致学生厌学以及教学质量低下的情况普遍存在,而这严重影响了该课程的学习有效性和适用性,对学生的护理培养也造成障碍。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显得非常重要,本文结合本人多年教学经验,针对中医护理学的教学难点进行探讨。
1 中医护理学教学中存在问题
1.1 学生基础与学习接受能力差
由于中高等职业卫生学校的办学能力和条件所限制,造成就读该类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较为薄弱,也没有养成良好的主动自我学习习惯,抽象理论知识的接受能力差,同时也对理论学习没有兴趣,特别是中医护理学相关基础理论,例如,脏腑经络、阴阳五行、精气血津等抽象理论知识,所以造成中医护理学实际效果较差。
1.2 学生对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中医护理学在国家或者省部颁发的教学大纲中属于重要考查课的范围,但并不属于考试课,因此,造成众多学生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对该课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课堂上不注重老师的讲述,对老师在课后布置的学习任务也不认真的完成。同时对于期末课程考核,往往抱有一定的侥幸心理,将考试过关寄托于作弊或者补考中,不求高分只求通过。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严重影响了授课老师的授课兴趣,导致教师不满和抱怨的现象发生,从而也采取听之任之的教学态度,进一步影响课程教学效果。
1.3 教学内容不优化
传统的中医护理学往往将医护联合在一起,并且更加偏重于医。不同版本的中医护理教材也大多是《中医学概要》的缩编和改写,实际与护理岗位相关的内容显得非常的少,有些教材甚至缺乏中医护理基础理论和护理评估等最基本的知识,对临床护理的工作指导性也较差,与现时代护理理念不相符[1]。同时由于教材中的学习目标并不明确,进一步导致了与实践脱节现象的发生。
1.4 教学方法粗略单调
尽管近年以来国家不断加大了对中职教育的投入和重视程度,学校的办学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招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中职类院校仍然存在教学设施落后和教学经费不足的难题。虽然大多数学校都配备了现代多媒体教室,但仍然不能满足每堂课都借助多媒体教学的要求,许多的教师仍在处于“一本教材、一份教案、一只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上,教学方法单调,激发不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1.5 考核模式不明确
目前,中医护理学的考核方式仍然与其他课程一样,采用传统的理论考试方式,并不能实际考核学生的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同时成绩判定的方法也比较单一,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以上几种教学中出现的难题既不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在一定程度了影响了授课教师的授课热情,严重制约着中医护理教学的质量和成果。根据多年教学经验,针对于上述难题,提出了以下几种教学应对策略。
2 中医护理学教学中应对策略
2.1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中医理论往往都是枯燥无味的,授课过程中也比较沉闷,无法有效的吸引学生学习动力,而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和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则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中医护理学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互动可以通过有效的提问和团队合作来体现,首先是提出问题的有用性和实效性,要使设计出的问题能够真正的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以免出现提出问题后学生沉默应对的尴尬场面。因此,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问题设计,化繁为简,深入浅出,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其次是增强团队合作的力量,团队合作是创新的源泉,也是有效学习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建立相应的学习小组,开展团队学习工作。
2.2 实训课程注重技能培养,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中医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其所阐述的理论知识需要靠实训和技能操作来实现,因此,在确保实训课程开课率的同时,还要保证实训课程中实际技能的培养。在实训课演示时应该尽量做到简单而精炼,遵循“够用、可行”的基本原则,把更多的实训时间留给学生,让其充分的进行练习和体验。如在脉诊“寸口诊脉法”讲授与实践过程中,教师在简单讲述完相关基本要领后,可以进行模拟临床演示,安排学生之间相互把脉诊断,同时教师应该巡回指导,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诊脉的技巧,实现与临床护理顺利对接。
2.3 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中职生大多存在自主学习能力差、学习目的性不强的特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因此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较为抽象的中医护理理论知识,可以采取问题教学的方法,利用启发式的问题带领学生进行思考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药物外治法、药物内服法护理等内容,应当采用情景教学的方法,借助相应的道具设置情境,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状态,激发起求知欲;对于外、内、儿、妇科等临床护理,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方法,选择典型的案例贯彻中医防重于治的护理观念;对于针灸推拿疗法的护理讲述,可以以实际操作训练为契机,有效实现与临床实习的接轨。
2.4 创新考评模式
中医护理学考核仍采用传统的考察办法,不能够与中职院校培养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技能型的护理人才目标相符合,因此应该创新课程考核模式[2]。可以将课堂表现、出勤情况、作业质量、操作与创新成果等平时成绩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纳入学生期末总成绩,同时加大实际操作技能的测量力度,增加其在课程成绩中的比重,使得考核多样化,培养学生创新力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3 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中医护理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难点及问题,同时针对相关问题,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能够有效提高中医护理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技能操作能力,也为后续教学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