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学女生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发展心理学;学习适应;心理健康;生活适应;学业效能;学业成绩
高一高二学生处于心理和行为发展的第二次飞跃期,具有其独特的心理和行为特征,这突出反映在学习适应问题、生活适应问题、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学习自我效能4个问题上。王凯荣等(1999年)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直接对学业成绩产生影响;李荟等(1999年)研究表明,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其学习成绩(语文和数学)都存在着显著的相关,佐斌等人做了学习自我效能对学业成绩回归系数的显著性和路径分析,学习自我效能对学业成绩的总效应表明,学业自我效能感是学业成绩的一个良好预测指标;托马斯・约翰(Thomas John)等人的研究发现自我效能与学业成绩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那么。学习适应、心理健康、和生活适应水平对学业效能是否有影响作用呢?这三者之间,以及与学业成绩又是怎样的关系呢?本文探讨了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学习适应性、心理健康、生活事件以及学习效能因素上的差异,并对四者之间以及与学习成绩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山东省潍坊中学中,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高一、高二年级4个班的学生为被试。共发放问卷203份,收回有效问卷166份,回收率为81.8%。其中独生子女127人,非独生子女39人,分别占总人数的76.5%和23.5%,平均年龄17.5岁。
1.2 工具
1.2.1 学习适应性测验(AAT)采用周步成、方真等人编制的学习适应性测验,共150个题目,得分越高学习适应性越好。本测验的折半信度为0.71~0.86,重测信度为0.75~0.88。亦尚具建构效度。
1.2.2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共60个题目,5级评分,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问题越严重,量表重测信度在0.716~0.905之间,同质信度在0.601~0.8577之间,分半信度在0.6341~0.8726之间,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在0.7652~0.8726之间,内容效度比较理想。
1.2.3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共27个题目,6级评分,得分越高,生活事件带来的负性影响越大。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2.4 学生学业自我效能问卷 由王振宏(2000)根据Pin―trich和De Gr00t编制的自我效能问卷发展而成,问卷共24题。有关研究报告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问卷各题的区分度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9,信效度符合要求。
1.3 数据处理 所得数据运用SPSS11.0进行描述性统计、t检验和相关分析。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学习适应、心理健康、生活适应和学习效能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2.1.1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学习适应及其因素上的差异分析见表1。
表1表明,高一、高二学生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学习适应总体水平和4个因素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
2.1.2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心理健康及其因素上的差异分析见表2。
表2表明,高一、高二学生群体,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适应不良和心理不平衡两个因素上,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存在显著差异,在情绪不平衡因素上二者的差异十分显著。
2.1.3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生活适应水平上的差异分析 见表3。
表3表明,高一、高二学生在生活适应总体水平以及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和其他六个因素上,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1.4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学习效能水平上的差异分析 见表4。
表4表明,高一、高二学生的学习效能不存在是否独生的显著性差异。
2.2 学习适应、心理健康、生活适应、学业效能、学成绩的相关矩阵见表5。
表5表明,心理健康因素与生活适应因素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0;心理健康因素与学习效能因素也呈现显著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37,生活适应与学习效能呈现显著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31;学习效能因素和总成绩的相关显著,相关系数为0.20。
3 讨论
3.1 学习适应状况 高一、高二学生的学习适应状况在是否独生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无论是独生子女还是非独生子女,“学习环境”因素的得分是相对最低的。“学习技术”一项,无论独生子女还是非独生子女,其得分都是最高的,两者没有显著差异。这充分说明了该校学生在学习技巧上的探索和教师对学生学习技巧培养的重视。而且这种培养已经初见成效。对高一、高二学生进行适当的学习辅导,加强学习适应的理论和技巧的培训,强化学生、教师和家长对“学习环境”因素的重视,是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重视的问题。
3.2 心理健康状况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3个方面,即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有研究表明,在大多数家庭中,子女同母亲的关系较密切,母亲文化程度的高低和自身性格修养的高低以及其行为直接影响子女的心理发育过程;单亲家庭的学生有更多的问题,父母离异对子女的身心健康影响较大。因此,在学校开展学生健康教育的同时,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向学生家长介绍有关家庭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知识,不断改善家庭气氛和教育方式,配合学校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调查发现,学生对学习成绩的自我评价、是否住校这2个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较大,而学生是否是学生干部其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学习成绩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直接的,作为学生其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成绩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社会、学校、家庭及同学、朋友对自己的评价,因此,教育工作者要有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尽量减少分数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有研究表明,学生自身因素主要涉及性别因素、年级因素、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等。男女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可能是家庭、学校、社会对他们的期望不同所致,体育锻炼也是其
中一个很大的因素。另一项研究发现,在高中阶段,高一年级是各种心理问题的多发期,这可能是由于高一学生刚刚进入一个新的学校。对于新的学习环境还不太适应,因而易产生一些情境性、状态性的心理问题。新生对学校、老师、同学都要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新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可能导致学生的种种不适应,再加上有些农村学生第一次离家生活,也可能出现不适,但随着自我的调整以及对新环境适应性的增强,进入高二、高三后,其心理逐渐地调整过来,开始进入正常状态。
因此,为了全面提高高中生的心理素质,要继续做好全体学生心理健康、心理保健、心理卫生等方面教育工作。要创建一个有利于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家庭、学校形成合力。同时,着重针对少数心理上有障碍的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方面的教育工作。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其自身保健能力,使其掌握应付挫折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和技巧,塑造坚强的性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另一方面,在改善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本研究表明,学习效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强相关,这就告诉我们,学校除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立心理咨询室之外,还应该提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同时,学校还应该采取措施,使学生家长也认识到学生良好学习方式的重要性,从另一个角度去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3.3 学习效能 作为动机变量,学习效能感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学习效能感是指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主观推测或判断,它会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能量的投人、学习策略的运用,从而影响其学业成就。
摘 要 现在的中小学教学都采用男女生合班上体育课的教学模式,一起学习体育教师讲授的体育常识与运动技能。男女生因生理结构上的差异,使得体育课上的教学方法也有差异,就是同性别但不同体质也会有不同,所以,为了学生学得更好,也为了更好的提高体育课得教学质量,采用男女分班上体育课的模式也不失为一好办法。
关键词 体育课 男女分班 教学
一、实行男女生体育课分班上课的必要性
(一)男女生个体生理差异使体育课男女分班上成为必要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部分女生喜欢一些对抗性项目,而多数女生喜欢的“柔韧类”项目中也有男生。所以,在这不是说分班后对男生就只能发展对抗性项目,对女生也不是只发展柔韧性项目,只是侧重点不同。体育教学中为了针对性的发展男女生的生理机能,还是非常有必要在中学阶段进行男女生分班的体育教学,保证体育教学的有效组织形式。
(二)男女生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和身体素质要求
中学阶段的体育课实施男女生分班教学,有利于教师教材的选择和编排,节约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有利于更有效的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活动,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兴趣,加强区别对待。
(三)男女生体育课分班上在一定程度上受体育这门学科性质和特点影响
“男女生体育课分班上”符和体育课程教学特点,体育学科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掌握运动技能、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实践类技能性课程。中学阶段学生进入青春期,男女生在生理、心理、体能、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承受的运动强度、生理负荷都不同,故他们愿意接受的运动项目也不同,从而对男女生身体练习的手段实施、要求掌握的运动技能、身体素质的发展方向及运动能力的强弱都会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将男女生分开上体育课会方便解决这一问题。
二、男女生分班上课的好处
(一)有利于教师编排课时计划
教师要对所教教材进行分析研究,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运动负荷、练习次数,还要在备课中分析学生情况。男女生分班上课,教师可根据所教学生性别特点和情况,备好课编写好教案。
(二)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管理
体育教学以学生在室外进行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活动范围大、形式多样、干扰应诉多,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必须不断组织与协调学生的学习行为、组织教学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如果分班上课,教师采用分班不论换的组织形式,减少了不安全因素,更方便教学组织管理。
(三)有利于合理安排运动量
学生在中学阶段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男女生理发育、体质等出现差异,承受运动负荷能力存在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大。男女生分班教学有利于运动负荷的和理安排,教学更容易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让男女生各自发挥自身的最大优势。
(四)场地和器材也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极大的使学校体育资源得以合理利用
根据不同的排班方法选出两名体育委员,每班一位,辅助体育教师观组织管理课堂,这样一来在体育课上为分组教学提供了便利,使体育教学组织管理更加严谨,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男女生分班上体育课时教师的对象性别只一种,实行男女分班教学从时间上保证了体育教学的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的顺利实施,使体育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落到实处;实行男女分班教学,体育教师按照设定的教学计划实施技能教学的完成过程,每个单元只设定一个项目的技术学习,这样就能够保证有足够的精力教会学生,这也就保证了体育教学技能学习的系统性。而男女和班教学就得设定男女生各一个项目或层次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就会大打折扣。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教师数量不足,是制约“男女生体育课分班教学”的重要因素。女生体育课分班教学,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女生班最好由女教师授课,这样教学内容比较容易符和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也比较好,但按目前教师队伍中女教师的比例看,还远不到这个数量,而男教师为女生班授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上所受的制约比较大,男老师很少能教健美操、舞蹈这类深受女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需要。反过来看,女教师又不具备男教师在一些项目上的教学能力,如篮球、足球、举重等。因此,在男女教师比例失衡的情况下,要求男女教“一专多能”,全面发展。
(二)建议
男女生分班的体育课上,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安全防范教育,在进行体育知识技能教学的同时,对学生开展运动伤害事故的防范教育,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从而减少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同时,我们要加强教研活动管理,提高教研工作的规范性,为教师提供进一步学习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机会;从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出发,开展教研活动,增强教学研究工作的针对性,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与业务水平,引导体育教师关注体育教学,关注日常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编.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28-129.
[2] 陈国英.试析高中体育课男女分教学的必要性[J].中国学校体育.2002(3):32.
[3] 杨文轩,杨霆著.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关键词 女生体育课 体育活动 身体形态 代谢功能 高中女生 内倾性 青春期
女生进入高中阶段一般年龄在15-19岁左右,其身体形态、机体的代谢功能都已日见完善,她们具有旺盛的精力、蓬勃的朝气,能较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其生理和心理在不断地向成熟发展。在生理方面,此时期高中女生身体形态发展已不断完善,这一阶段她们的皮下脂肪增厚,但仍保留青春期的一些特点,即发展的不平衡和不稳定。这个时期由于内分泌活动发生了变化,性腺活动加强,使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影响。
一、合理安排体育教材,是提高女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关键
为了合理地安排体育教材、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我在高二女生中作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女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为羽毛球、乒乓球,比较喜欢的运动项目有:排球、篮球,最不喜欢的运动项目有:800米、铅球。从调查结果来看,高中女生喜欢运动量不大,易于练习的运动项目,而对于诸如800米铅球这样运动强度大,脏的项目则有明显的排斥心理,调查中还显示由于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某些项目的学习周期太长,不集中练习,学生容易生疏、忘却。达不到教学效果,比如:排球,从小学到中学都有练习要求,而调查表明有74%的同学不懂得如何打排球,有23%的同学表示从未打过,她们对排球的了解仅从电视上的得到的一点经验。
二、组织教法得当是提高学生兴趣的基础
我们在教学中发现一节课如果教法组织的好,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会有很大的提高,即使是铅球等一些枯燥的教学课。反之如果教法组织不当,即使是游戏等一些学生爱玩的运动,学生练习起来也如同嚼蜡。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精心设计,布置一个宽松的练习环境和良好的锻炼氛围,能够诱发学生对学习极大的兴趣,引导学生较快地进入角色。比如在教排球移动时,我没有单纯地进行移动教学,而是在教之前,用绳子绑住球,两人一组进行一个投一个躲的游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练习了脚步移动,然后再把移动步伐融于排球练习中,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提高起来。
三、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融洽是提高学习兴趣的保证
教师应善于调控学生的情绪变化,使他们保持愉快、积极上进的心境,这对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有良好情绪的人容易让人接近,也有利于倾心交谈,教师只有多接触学生,多了解学生,多关心学生,以情感人,倾注“母亲”般的爱去关怀他们,真诚相待,学生才会理解教师,信赖教师。 因此在教学中我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一)多用激励的语言。学生在学习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从不会到会,在这其间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会出现反复。有进步,也会有波动;有成功,也会有失败,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以平常心来对待,寓情于教,循循善诱。当学生有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表扬,遇到困难时要耐心细致地加以引导、启发,帮助解决;当学生成功时要及时给予赞赏和肯定,失败时要及时帮助找原因,并给予积极的鼓励。使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二)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相处,切忌居高临下,以威压人,情投入厚此薄彼,这样会在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伤害,对教师的教学没有好处。特别是高中生,她们感情细腻丰富,又羞涩,对男教师即渴望又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作为男教师在女生交往中要做严师,更要做益友,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真挚的关心和爱护,唤起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使师生感情达到和谐、统一,师生间就能配合默契,教师每个意图、每句话学生都能很快理解接受。教师与学生的这种高度和谐,在教学中能收到半功倍的效果。
四、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提高学习兴趣的因素之一
在教学中发现,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交流,相互鼓励,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在练习中我提倡技术好的同学多和技术差的同学练习。因为在练习中动作差的同学,能够边练习边观察好的同学动作,还可以向对方请教,且使练习密度加大,可以打好几个来回,提高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动作好的同学在练习中体会到做老师的感觉,要想教别人,自己技术必须要提高,在练习时对方给的球或左或右、或高或低,而自己回球要到位,这样给自己也加大了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刺激她们积极性和兴趣的提高。注意发展学生的示范作用。
五、提高理论知识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
在体育教学与锻炼中,理论知识的提高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学生理论知识的提高可以使学生在体育实践中提高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能够更快地掌握运动技术。动作的理解增加了学生的欣赏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排球教学中,我加强了对排球知识的传授,教学生如何去观看比赛,欣赏比赛。学习排球的发展史,及排球裁判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有学生说“我非常喜欢看排球比赛,但是就知道哪边得球,哪边胜哪边负,而解说员讲得快攻,交叉配合等听懂看不懂。现在体育课上老师教我们如何去欣赏排球比赛,也了解什么是前交叉、背交叉、后交叉,什么是梯次、夹塞。看排球内行多啦!坐在电视机前也可以指手画脚的了,有时候还和同学一起去试一试呢”。可见,体育理论知识的提高可以使体育学习兴趣得到提高,使学习兴趣得到了升华。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女生;体育课;教学效果;情感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6-0068-01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笔者发现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学生的情意表现是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目前教学中教师关注不够的地方。由于体育教学中的情意表现对女生,尤其对处于青春发育后期高中女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针对教学中所涉及的情意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了解情意表现对高中女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影响,情意因素在教学中的运用以及与其他因素之间关系等,从而为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一、影响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情意因素分析
实践证明,现代体育教学模式正处于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而高中体育课受情意因素的影响愈来愈大,包括情感、意志、社会责任、团队精神、合作学习等方面的内容。发挥这些情意因素的积极作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认识和目标导向教育的重要环节,有着教育、锻炼、实用能力培养等多方面的功能。
二、女生的年龄特征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处于青春发育时期的高中女生,在体育活动中经常表现出胆怯、怕羞、怕脏、爱美、不相信自己等特征,具有畏难和怕苦的情绪,尤其是在对抗性较强的运动项目中则表现被迫、消极等心理特点。从生理角度来看,由于发育明显,皮下脂肪增厚,较男生相比,女生躯干相对较长,下肢相对较短,有重心较低、肌肉力量较差等特点,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她们对技能和体能方面的学习。只有采用适合她们的教材内容和组织形式,运用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才能激励她们主动参加健身活动,提高她们对体育课的积极性。
三、情感表现对课堂效果的影响
1.情感和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喜欢才能学好,所以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与能力。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情感和认知是非常重要的。女生都非常爱美,特别注意身材形体的变化,利用这一信息,在教学中,给她们讲述哪些锻炼内容可以改善她们的体形。例如,练习双杠支撑摆动,可以提高她们手臂的肌肉力量,去掉多余脂肪,使手臂显得长而美。女生腹背易堆积脂肪,教学中就采取多种手段,传授科学锻炼方法,使她们的练习兴趣提高。同时,还针对个别女生的身材特点,给她们制订“练习处方”,鼓励她们循序渐进,坚持不懈,逐渐改变不良的形体。通过这些措施,女生对体育锻炼的情感得到了加强,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2.个性与努力
个性学生是学校教育中最有争议性的话题。但是个性学生可能是体育活动中的活跃人物,也可能是健身活动的影响者和组织者。有哲学家认为,个性是人最大的财富。因此,体育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部分高中女生“体育个性”不突出,能力较差,但她们学习认真刻苦,能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按以往的体育成绩评价标准,她们的体育考核可能会“不合格”。如何对这部分高中女生进行教学,激l她们的努力程度,培养“体育个性”,是体育教师需要研究的课题。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思路,为激发这些女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提供了可能。注重过程性评价可为这些女生的学习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也拓展了教师的教学空间。
3.课堂教学与自我健身
体育学习中有这样的说法,好的技术有时并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刻苦“练”出来的。因此,体育课教学应该“教什么”“怎样教”等,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体育教学应该从高中女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她们的特点、能力、兴趣爱好等,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措施,而不是使她们被动接受。女生通过自己“练”,来获得真实的体验,也包括对教师所教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学会自我学习和改进,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关键词:高中女生;体操;教学内容;教学效果
高中女生爱美,喜欢体操运动,本文根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个性发展”的基本理念,从女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着重研究女生对体操课内容的选择与教学效果,旨在为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实验依据。
一、研究目的:上好高中女生体育课
学校体育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上好高中女生的体育课,既能丰富校园文化,又能使女生的兴趣爱好得到满足,更能充分发挥她们的个性特点。
二、研究的重点
在准备活动内容和素质训练部分选择那些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发育、增强学生体质、塑造健美体型的体操内容,研究两种不同状态下女生的学习效果,以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实验班:高一(1)班、高一(2)班的47个女生,平均年龄15.64岁。
对比班:高一(3)班、高一(4)班的47个女生,平均年龄15.75岁。
2.试验时间:2012年9月~2013年5月,两个学期。
3.研究过程和方法
a.采用实验对照法和文献资料法。
b.问卷调查法。
c.实验班在不改变原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每次授课的准备活动中以徒手健美操代替一般性徒手操;根据授课的任务,将体操一般素质练习分别安排到每次上课的身体素质练习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进行了燕式平衡等形体练习,并穿插了健美操。对比班按原教学计划上课。
d.对同一批试验对象进校时所测指标与第二学期末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e.测试使用的器材:秒表、皮尺、实心球等。
四、试验结果与对比分析
1.身体素质
入学初期身体素质指标对比
2.身体形态
入学初期身体形态指标对比
a.从平均数看身高增长不大,胸围的增大是青春期发育的必然现象。
b.体重:从平均数看两班都比进校时增大。腰围、臀围:无显著差异。
c.经过一年的教学学生的身体姿态得到改进,实验班提高幅度大。
五、试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
1.我校高一年级女生的体育课加强体操素质的练习能有效增强体质。
2.在我校高一年级女生的体操课,不但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韵律感和美感,满足学生追求轻松愉快、高雅和谐的运动方式的要求,而且能培养节奏感和提高协调能力,富于时代气息。
3.有计划地选择和组织发展腰腹肌力量、骨盆底肌力量、弹跳力和柔韧性以及身体形体等体操素质练习内容,有助于女性提高肌肉用力的灵敏性、准确性,并对塑造健美体型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生理差异 初中体育 教学 运动
中学体育学科承载着传授女生一定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进而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运动锻炼方法,强健体魄、培养坚韧的意志品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中学体育教学也越来越被重视。这也给中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作为中学体育教学的落实者,必须要结合新时期课堂教学的新要求,结合教学对象即女生们的实际,科学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使女生们在快乐中体验体育课堂的魅力。另外,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加强体育教师的再培训力度,使其成为“多元化、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在中学体育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女生相对于男生出现状况的时候更多,这里面部分女生在自身生理上出现的状况往往会影响她们在体育课中的状态,甚至会使一部分女同学因为处理这一问题不当导致对体育课堂失去兴趣,这不仅会影响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更不利于她们的成长,因此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果非常重要。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一、女生特有的生理特点
初中阶段的女生们,正处于身体成长和发育较快的一个阶段,但是在这一阶段女生大多数进入了青春期,这期间的月经往往会影响他们的身体状态和学习情绪,而此阶段的女生逐渐有了自己独立的思维,很多问题不愿意和别人交流也不愿意被发现,特别是当面对男教师时这一问题尤为明显。所以在内心里她们是需要一定的关注和体谅的。她们也需要调整体育课上的运动量,否则不仅会影响她们的身体健康,也容易在心理上给她们留下一定的阴影甚至是障碍。
二、中学女生体育课心理障碍的成因分析
关于月经对人体工作能力的影响,目前的看法很不一致。在月经前和月经期内应稍减小强度和稍缩短运动的时间,并强调多做些准备活动和放松的练习。要避免或大大减少由于运动引起的强烈刺激,避免因负荷过大而导致月经周期紊乱,影响胚胎腺的机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尤其对于月经初潮的出现,尽管她们有一定的生理知识可还会感到很突然,于是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和恐惧,甚至感到害羞而产生孤立和自卑感,在体育活动中会表现出胆怯,不相信自己的实力,尤其在男生面前不愿做练习,因此在体育课上经常以月经为由请假来逃避练习。
三、选择教材内容,合理安排运动量
(一)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应充分挖掘女生的潜力,激活女生创造性思维
要积极革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女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她们的好奇心、学习需求和爱好,充分发挥她们的求索精神。女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教师应多尊重和采用女生的想法,让她们在自主中求得创新,而创新能力的提高又作用于促进个性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生动的主角。精心选择广场舞、竹竿舞、韵律操、花式跳绳、毽球、搏击操、太极球、箜竹等具有民族特色、以及一些自选、乡土教材特色项目,既保证了活动的多样性,又让女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新课标的目的是面对全体女生、人人参与;宗旨是:“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预防小肌群的拉伤、痛经等现象的发生。最大限度地激发女生自觉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促进阳光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
(二)引入多媒体现代化器材,教材安排要合理化、多样化、科学化
青少年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由于其身心发育的原因,往往容易产生兴趣的转移。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能使学生在不同的刺激下,保持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掌握体育技能,克服传统教学容易出现的厌学情绪。通过多种媒体的运用,还能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智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体育教学媒体主要包括挂图、模型、便携式音响、投影、幻灯、电视、计算机、以及现今最时尚流行的电子白板等设备及其载体。
体育教学是以技术活动的难易程度为其发展顺序的,因此体育教材通常根据女生的认识规律和身体机能活动的特点来安排,适当的时候开展一些徒步旅行运动,感受野外清新的空气、叠翠的山峦、清澈的湖底、潺潺的流水,在那里露宿、野炊、考察和狩猎。使更多的女生参与到“阳光体育”这项活动中来,体验快乐体育、享受锻炼带来的快乐和喜悦。
(三)教学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性活动相结合
在教学中,教师把女生当成朋友看待,女生争强爱胜,对独立练习感兴趣,尤其是在独立练习中,充分尊重学生兴趣爱好,打破年级、班级界限,在全校范围内成立乒乓球、羽毛球、毽球、跳绳、等专项体育俱乐部,并派专业教师组织指导。精心选择街舞、呼啦圈、剑术等特色项目,以班级为单位,以一月为轮换周期,既保证活动的多样性,又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在体育大课间,穿插学生自选的趣味游戏和乡土游戏,融趣味性和教育性于一体。开设心理健康辅导、安全自救演练等课程,最大限度地充实了体育卫生的课程内涵。要提倡团结互助,使这些女生感到集体的温暖,从而激发她们的学习兴趣。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尝试男女分班教学。尝试分层教学,“让距”教学,使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喜悦,从而使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让学生在不同的范围内自由选择,只限定最少运动量,而不是统一要求。让尖子生做综合性、全面性的较高层次的要求,让学困生做一些重在参与的项目。合理安排运动量和密度,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从根本上解决男生“吃不饱”,女生“吃不了”的现象。进行男女分班教学情况来看,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学生出勤率达90%以上,凡出勤的学生都能按老师的要求积极进行活动,也能积极参加轻量活动,学习、锻炼积极性得到普遍提高。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不知不觉地提高了成绩也增强了她们的自信心,同时也提高了上体育课的兴趣。
总之,初中体育教学要本着全面育人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发展。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既是对学生的尊重,也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邓树勋,王健,乔德才.运动生理学[M].昆明:人民体育出版社,1983.
[2]李印东.体育与健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G 442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2-0156-02
【关键词】 教育;学习;适应,心理学;成绩不良;学生
心理控制源分为外在控制(外控)和内在控制(内控)。外在控制是指结果不由个人努力所决定的一种普遍信念,而内在控制则指事情结果与个人努力相一致。外控的父母将孩子的发展归因于自身难以控制的外力。由此,他们很可能认为,让孩子发展自己的能力进行自我调控和对环境施加影响的努力是无用的。外控也可能导致高压和专制的育儿方式,这种育儿方式已被证明与孩子的行为问题有联系。相反,内控的父母认为他/她的行为会影响孩子的发展,父母示范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孩子的理解力和自我调节及对环境的控制[1]。现有的关于心理控制源的研究主要涉及到心理控制源与人格、心理健康和应对方式等方面[2-4]。国外的研究表明,父母的心理控制源与孩子的社会交往技能、行为问题等显著相关[1]。本文探讨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与高中生学习适应性及其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为父母的教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某市职业中学和普通中学各1所,每校选择高一至高三各2个班,共12个班。发放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630份,收回有效问卷550份。同时发放学习适应性量表630份,收回有效问卷625份。用量表本身的效度量表删除无效问卷,既有心理控制源得分又有学习适应性得分的有效被试为494人,其中男生310名,女生184名。
1.2 方法 采用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The Parenting Locus of Control Scale, PLOC)[5],该量表包含了5个因子:教育子女成效、父母的责任、子女控制、运气或机遇及父母的控制。学习适应性的测查采用《学习适应性测验》(AAT)(初中、高中使用版)[6],该量表由4个分量表组成,每个分量表又包括3个内容量表,分别为学习态度(包括学习热情、学习计划和听课方法)、学习技术(包括读书和记笔记方法、学习技术和应试方法)、学习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朋友关系)和心身健康(独立性、毅力和心身健康)。
以班级为单位团体施测,职高生和普高生在同一时间段内施测,施测时间差不超过半个月,以防止考试来临等重大外部事件对测试结果造成干扰。所得数据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由于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没有建立常模,所以,首先对总量表分和各分量表的总分进行标准化,用Z分数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 控制不同类型学生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与学习适应性的相关非常显著(r=-0.211,P=0.000)。职高学生、普通高中学生父母的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与孩子学习适应性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43和-0.173,P值均<0.05。但从平均数可以看出,普高学生的父母在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方面的平均分(M=-0.196)低于职高学生的父母(M=0.237)。
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5个分量表与学习适应性的相关:教育子女成效、父母的控制和子女控制3个分量表与学习适应性的相关显著(r值分别为-0.201,-0.144和-0.100,P值均<0.05),父母的责任、运气或机遇分量表与学习适应性的相关不显著(r值分别为-0.058和-0.023,P值均>0.05)。其中,教育子女成效与学习态度、学习技术、学习环境、心身健康都达到非常显著的相关;子女控制与学习环境相关显著,父母的控制与学习态度、学习技术和身心健康相关显著,见表1。
2.2 不同性别、不同类型学校学生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得分比较 学生类型分为普高生和职高生,对不同性别、不同类型学生的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性别学生在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得分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1,490)=0.307,P=0.58),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90)=15.314,P=0.000)。
经多元方差分析表明,在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方面,性别和不同类型的学生交互作用差异不显著;不同类型学生因子主效应达到非常显著的水平F(1,488)=8.024,P=0.000),其中教育子女成效、子女对父母的控制2个分量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验结果分别为:F(1,488)=18.058,P=0.000;F(1,488)=27.710, P=0.000)。在父母的责任、运气或机遇及父母的控制3个分量表上差异不显著(检验结果分别为:F(1,488)=3.489,P=0.062;F(1,488)=0.01,P=0.92;F=(1,488)=2.019,P=0.156)。
2.3 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施测高中生期中考试的6门学科成绩的总分,经标准化后作为学生的学业成绩。考察子女教育控制源与高中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发现子女教育控制源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显著(r=-0.144,P=0.015)。进一步研究发现,心理控制源中的教育子女成效和父母的控制与学业成绩相关显著(r值分别为-0.156和-0.142,P值均
3 讨论
从结果来看,虽然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与学习适应性总体相关显著,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5个分量表的教育子女成效、父母的控制和子女控制3个分量表与学习适应性的相关显著,说明父母的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与孩子的学习适应性确实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父母的教育信念会影响孩子的学习适应性,但是相关系数都在0.3以下,是一种弱相关,这说明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虽然是影响学习适应性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受自身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父母的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可能更多地从教育方式、家庭环境间接地影响孩子的学习。
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的教育子女成效、父母的控制和子女控制3个分量表与学习适应性有显著相关,而父母的责任、运气或机遇2个分量表与学习适应性的相关不显著,结果与已有的研究结论基本吻合:那些在教育子女方面有问题的父母,在成效、子女控制、父母控制量表上外控性的得分较高,而运气或机遇量表却未显出任何区别[7-8]。这说明运气或机遇分量表的效度有待提高。
4 参考文献
[1] BERIT H, GUNILLA B, ANNIE H. The role of parental perceived control in child development: A longitudinal study. Int J Behav Devel, 2001,25(5):429-437.
[2] 郝振,崔丽娟.自尊和心理控制源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心理科学,2007,30(5):1 199-1 201.
[3] 赵国秋,陈树林,王义强.心理控制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探讨.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7,8(8):472-474.
[4] 姚梅玲,刘丽.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与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7,18(3):172-174.
[5]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3:1-21.
[6] 周步成.学习适应性测验(AAT)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1991.
[7] 孔德荣.学业不良儿童家庭环境与心理控制源的对照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9):813-814.
关键词:心理生理特点 调动方式 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1
1 提出问题
高中体育教学中女生年龄在17~20岁,进入青春期后期,由于身体形态,心理,生理,情绪方面都发生一系列变化,特别是第二性征迅速发育,使她们出现了好静,害羞,好美,怕苦,胆小等心理变化,还有错误的审美观,以至于对体育课兴趣下降,出现了“看课”,“站课”的不良现象,为了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掌握女生心理生理特点,调动女生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增强体质。那么如何根据女生特点进行教学呢?
2 根据女生心理生理特点多角度调动积极性
体育教学特点是以体育活动为基本,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教学过程,所以要做好思想工作。在生理方面,随着年龄增长,皮下脂肪增厚,体重增大,肌肉力量则相对下降,做动作变的困难,协调性,柔韧性反应能力都有变化。心理方面,女生怕苦怕累,怕身体练出肌肉块,怕晒黑,自尊心很强,对涉及力量,技巧方面信心不足,甚至出现以生理期为名集体请假的现象,那么如何上好女生体育课呢?笔者将从下面几点进行分析。
(1)在教学中,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规定,端正学习动机。
(2)针对女生特点,少责备,多鼓励,培养体育骨干带动后进生,培养女生自尊、自信、自强品质,培养兴趣。
(3)通过谈话方式了解女生心理特点及其变化,有目标的进行引导教育,要利用好体育理论课。,讲述体育与健康关系,并介绍古往今来的科学家,名人锻炼身体喜爱体育事例,激发学生上好体育课。
(4)通过生物老师,讲解生理知识,帮助她们正确对待经期的身体锻炼,注意经期体育卫生,稳定情绪,克服心理压力,在经期避免大强度跑跳动作,如跳高,跳远,从高处跳下,快速跑等,而不是什么都不能做。从而让她们适当参加体育活动,有利于身体健康,杜绝女生“看课”,“站课”的现象发生,使女生懂得生理期合理运动重要性。
(5)现今,随着媒体广泛使用,女生审美观受到很多不良影响,错误认为瘦为美,柔弱为美,所以出现了,不吃饭减肥,不爱参加锻炼,怕长肌肉等错误观念,所以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观,使女生有个健康的形体美观念,剔除娇柔为美瘦弱为美的错误观念十分重要。
(6)通过与家长联系形成良好体育氛围,鼓励女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兴趣培养。
3 女生特点及应对办法
(1)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如运动知识储备,性格,参加动机尤其对后进生多做辅导。
(2)根据女生特点,选择适合女生特点的运动,多采用竞争性集体活动。尽量避免单独锻炼,可进行分组练习法,可适时利用竞赛法来激励提高参加练习的兴趣。
(3)针对女生胆量小安排教学。教学中注意,讲解基础上先示范,先让胆量大、基础好的练习,然后,通过保护等措施,鼓励胆小学生进行试炼,只要突破一个,其他胆小女生则会渐渐有信心。
(4)因体质较差,信心不足,不敢练习。
①降低难度,使胆小女生,素质差学生敢于练习,增强信心。②保护帮助消除学生胆小的心理。
(5)针对学生自尊心强独立进行教学。女生爱美,怕晒黑,自尊心强,不让说,爱面子,性格软弱,娇气,怕脏累,教学中应注意。
①树立正确审美观。通过多媒体教育学生正确形体美观,使学生不怕长肌肉,怕晒黑,使学生敢参加训练。②做练习,更多鼓励,少指责,树立榜样,让大家学习。自尊心强说明女生不愿意落后于其他女生,通过取得小成绩就进行鼓励使女生获得信心,进而取得更大成功,巧妙的运用自尊心强喜欢鼓励的心理特点。③多采用集体竞赛教学式。培养集体主义思想,在团体中鼓励学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克服性格软弱,怕苦,怕累等不良心理特点,让竞争引导学生不断向前。
(6)针对爱好进行选项教学。
高中生进行选项教学,可使女生在自己喜欢的项目上多下功夫,取得很高技术水平。不喜欢的项目,学习基础技术,互相促进,各种项目教学整合,促进身体全面发展。但应注意以下两方面。
①了解不同女生兴趣爱好,有的放矢。
②对女生不喜欢的项目变换教学方法,使教法新颖,要重点突出,生动具体。喜欢的项目提高难度,使学生掌握更高水平。
(7)教师讲课是传授知识的最基本方法,要让你的话最精炼,最易懂,而且要具有信服性,有吸引力,所以要注意语言艺术培养。
①首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例如,做一个动作,做好了,做美了,学生才信服你,你说的话才有说服力。你自己都做不好,就不用说学生会怎么看你了,所以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②对学生易发生错误,要研究其实效的解决办法,要及时纠正,要不断实践检验解决办法的实效性。你帮助学生很快改正,学生也会信服你。有了信服力后,学生才会认为你可信,才能使你的语言更有穿透力,信服力,进而使教学更容易。
③注意语言准确,生动,形象,幽默。例如,推铅球时身体像一根大弹簧,身体预摆像“弹簧纵轴旋转”,这样就会很生动,也很形象,便于学生接受。
综上所述,高中女生体育教学科学性强,复杂性强,我们要勤于观察,细心研究,及时帮助她们排除心理障碍,关心爱护她们,就一定能上好体育课。
【关键词】体育教学 高中女生 教学质量 组织教学
高中女生是十七八岁,发育普遍接近成熟的女孩,她们对参加体育课学习普遍存在不同的心理障碍,大多数女生较害羞,怕运动,不喜欢体育活动,同时,又爱面子,自尊心强易闹情绪,爱使小性子,与初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比较,高中女生开始更加重视自己的外貌,体型变化,爱美之心显得更加突出。运动中抱有消极对待感,经不起失败的考验,怕别人嘲笑,不愿做垫上技巧及投掷等与身体有接触的运动,锻炼积极性不高。但是,高中女生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较好,艺术感,韵律比男生强。针对女生的这些特点,结合大多数女生的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注意教材之间的搭配,突出重点,使她们掌握最基本的技能,技术和练习方法,把单个枯燥无味的练习巧妙地加以组合,提高她们对体育课的兴趣。
1.在生理方面,此时期高中女生身体形态发展已向着成熟发展,这一阶段她们的皮下脂肪有所增加,青春前期的一些特点还较为显著,即发展的不平衡和不稳定
第1和第2信号系统的活动相互关系更为完善,分析能力与综合能力明显提高了。由于神经过程的灵活性高,神经细胞物质代谢机能旺盛,易出现疲劳,但恢复较快。脑细胞内部的结构和机能迅速发展,为提高思维能力创造了条件。这个时期由于内部分泌活动发生了变化,性腺活动加强,使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影响。表现为动作协调能力暂时下降、动作迟缓等。
在心理方面,高中女生的心理特征处于不稳定和不成熟的时期,她们的情感比较内向、含蓄、敏感、自尊;在意志上表现为畏难,经受不起失败的考验;在体育课上表现为情感内倾、懒动、对疲劳的耐受力差,怕脏、怕晒、胆小、怕别人的嘲笑等等。鉴于以上特点并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我们发现,高中女生体育课的内容要尽量安排刺激性小,难度适中,运动量、动作频率便于调节的项目并注重全面身体锻炼。宜围绕发展其运动器官,特别是满足她们希望自己体型匀称、身材健美的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和方向。组织教法上运用多样、多变、多层次的方法,采用启发、鼓励、循序渐进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高中女生已有的体能和经验,发扬她们主动学习的精神,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发挥高中女生的独立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她们对体育课的兴趣。体育锻炼不仅能满足发展高中女生体力的需要,而且也能满足高中女生发展心理素质,实现自我完善的需要,在体育教学中要强调加强高中女生的自我锻炼效果评价能力,达到增长知识、锻炼意志、陶冶情操、完善自我的目的。因此,了解高中女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是体育教师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的重要依据。
1.1 合理安排体育教材,是调动高中女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初中、小学体育教学选择的教学内容,一般以田径、技巧、篮球、游戏为主,而且这些项目反复进行,致使大多数同学对教材失去了兴趣,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入高中以后,她们对体育课有很高的期望值,希望高中体育教学有新的色彩。为此,对我们学校2007学年各年级100名女生作了题为“我喜欢的体育项目”随机抽样调查,共收有效卷262份,统计结果见下表 。 300名高中女生喜欢的体育项目调查:项目(%)田径(13)羽毛球(57)健美操(69)篮球(32)乒乓球(36)技巧(14)排球(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