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组合作学习范文

小组合作学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组合作学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组合作学习

第1篇:小组合作学习范文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探

《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倡导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相互切磋,彼此交流,共同进步。新课程一脉相承,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说:“加强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有利于建立新型和谐的师与生、生与生的合作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不断发现新的学习目标,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并获得不断发展的快乐,达到丰富情感,健全人格的目标。

要搞好合作学习,既要借鉴“杜郎口”和“昌乐二中”的做法,同时也要结合本校实际,以及学段、学科特点,做好以下几点:

一、合理构建合作学习小组

合理分组是保障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重要前提。考虑的因素主要应该包括小组的规模、分组的原则、小组成员的角色搭配、任务分工以及教学环境的改变等。每个学习小组规模应以4人为宜,成都大学陈大伟教授认为从注意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和合作效果角度出发,2人一组更科学。笔者在实践中有时采用4人一组,有时采用2人一组,主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来确定。

二、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

我的做法是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抓住机会,点拨和指导学生:如学会表述,表述前,对自己的观点加以整理,表述时力求明白,条理清楚,简明扼要;如学会倾听,不随意打断他人的发言,在情绪上要予以配合;如学会总结,善于在众人观点的基础上总结交流的结果,完善已有的观点,甚至生成新的观点,产生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等等;如学会欣赏和接纳,尊重别人,培养自己开阔的胸怀,既能欣赏别人的优点,又能适度宽容别人的缺点或不足,在互相取长补短和彼此鼓励中携手共同进步。

三、正确定位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是良师,应设计好合作学习的目标、过程和方法;是益友,应该是合作学习的参与者;是顾问,应该在学生困惑的时候“授人以渔”,使学生走出迷津;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应该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具体的学情,对合作学习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

四、正确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在该用的时候运用,在适宜的时候运用才会收到效果,因此教师必须把握好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任务较多,需要分工合作的时候;需要突破重点难点的时候;当学生思维受阻的时候;在学生意见产生分歧的时候。

五、认真搞好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设计

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是围绕问题的解决来进行的。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因此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前提。因此,问题设计要注意:问题要有价值,使学生感兴趣;问题要有开放性,开放性的问题能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问题的难度要适中,“要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合作学习问题的难度应该处于最近发展区内;问题要有层次性,创设有层次的问题情境,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提出符合个性发展的问题,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问题要有探索性,有一定的深度,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六、合理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

第2篇:小组合作学习范文

探究议题一:如何保证合作学习能够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我以为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合作学习的内容是关键。内容应该是围绕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当然也可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提出争议性的问题,但这些问题一定是学生感兴趣、愿意探讨的内容。

在教学北师大版四册《称象》一课时。我进行思维拓展训练问:谁还能想出更好的称象办法?教室里寂寂无声,孩子们你看我我看你,一时没有了主意。此时,爱动脑筋的小姑娘刘妍君缓缓地举起手来:老师。我认为称石头太麻烦。还需要人搬来搬去,如果把石头换成人会更方便。孩子们似乎茅塞顿开。被我称为小天才的杨林青不甘示弱:我觉得用人代替石头称大象的重量结果会不准,如果差一两斤再上人岂不超重了?所以,用大人加小石头替换大象的重量结果会更准确。大家点头称是。心悦诚服。聪明的李雨晨风每次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她并不认同此观点:我觉得曹冲的办法更好,因为石头比人更重,称重量的时候会少称几次,比较简单,而且石头有大有小。称得也更准确,所以我认为还是曹冲的办法好。

我很欣慰有几个聪明孩子会进发出如此智慧的火花,立即组织小组讨论:你认为谁的办法更好?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全班沸腾起来。现场激烈的争论在“七、八、九”的口令中结束,孩子们达成统一认识,“大人+小石头=大象”的办法简单省力,最好。这是全班智慧的结晶,是基于前三位同学想法之上提炼出的精粹,我不禁为之拍案叫绝。这一现象引发我的思索:先前的沉寂为什么会变化为现在的热烈辩论?如何调动思维不活跃的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事实证明,由思维活跃的学生先行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再交由全体学生讨论评议,以此刺激群体思维,效果显著。最关键的还在于讨论解决的问题是学生感兴趣、愿意探讨的。通过群体讨论孩子们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思维、智慧的碰撞,从而大大提高学习的效果,孩子们也从中享受到学习和思维的乐趣。

紧接着。我又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感悟:经过讨论,你有什么收获和认识?李郅歆:我知道了以后遇到问题要找最简单、最省力的办法。杨林青:遇到问题一条路走不通,要换一条路,拐个弯可能就会成功。王子睿:我觉得要能听进别人的意见,不管他是大人还是小孩,只要对就要按他的办法去做。我想,这节课的讨论学习给孩子们的收获不仅仅是学懂了课文,认识了曹冲,更重要的是为他们播下了积极有效解决问题意识的种子,我为之感到欣慰。

探究议题二:如何提高并保持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及其连续性?

教学《称象》第四自然段时,我让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一起读读第四自然段,弄清曹冲称象的过程:分工画出曹冲称象的流程图;按流程顺序讲一讲自己所画的图,组员评议并修正错误。此时组长责任重大,既要组织大家学习讨论称象过程又要协调分工、组织评议,自己还要参与其中。组员更需各司其职,才能高效完成任务。当然,这种读、画的理解方式很受学生的欢迎,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孩子们在动手动脑中真正感受到曹冲的智慧,此时的合作学习可谓高效。因此,在小组学习时,我们更应当注重创设孩子们乐于参与的学习的方式。这样的合作学习就不会成为虚设的课堂装饰,此外。前两名完成的小组可以上台展示的评价手段也促使所有学生积极紧张有序地学习合作,保持了此次合作学习连续而高效地进行。

第3篇:小组合作学习范文

一、科学组建合作小组

1.小组的划分

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我将班内的52名学生分成8个合作小组,1-4组每组8人,5-6组每组10人。

2.小组的建设

(1)组内的划分:为了实施真正的合作,还要缩小规模,小组内再划分为A,B两个小组(以4人一组为主),实施组内竞争;在此基础上我还推出2人小小组的合作形式,即根据学科成绩好坏,取长补短,实施优略互补,成立的2人互帮互助小组,为后进生谋求出路。这样就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合作组(大组8人、小组4人、小小组2人)。小组一旦建立,一段时间内要保持稳定,一般不作调整。

(2)组长的指导:组长是小组的灵魂,是教师的好帮手。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组长:①如何调动、保持全体组员的积极性;②如何把握激励组员的时机;③如何组织实施小组的合作学习;④如何推荐汇报交流的代表;⑤如何对小组合作学习目标、方法、过程和成果进行总结;⑥如何以身作则、全身心投入小组工作。

(3)起好组名:学习小组的命名源于小组成员,凝聚着小组全体成员的智慧,体现了他们对学习、生活的共同认识和向往。我以为,班主任应引导学生在小组的命名上多下功夫,力争在命名上就体现出小组特色。例如:3组起名为星耀(群星闪耀之意),可组徽画着杂乱的几颗星,我建议他们:要画8颗,一大两中五小,大的代表组长,两颗中等的代表小组长,其余五科代表组员,而且要画成扇形,象征着小组的团结与和谐,人人努力发光。

(4)合理分工:做到“两个明确,一个到位”。 一是明确小组合作的规则与方法,使学生能合作,会合作;二是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设立了七个岗位,分别是:仪容仪表;学习态度;文明礼仪;纪律素养;劳动卫生;爱护公物;体育锻炼。每组组员可根据自己的爱好报岗,对全组其他成员实施管理。最终实现: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一个到位是指及时将合作学习评比结果在固定展示台上公布。

二、以评价为保障实施动态管理

1.学习方面评比周最勤奋团队

(1)出勤与学习。早晨到校排在前15位且认真学习的学生,每人次加1分;迟到一次扣2分。

(2)课堂上的学习。①解答问题积分制。对学生“劳动成果”按照设定好的加分制度及时记录,每节一记录,一天一小结,一周一总结,总结结果要及时上评比台,做到公开公正透明,不断激励学生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出于对学生的尊重,根据前面划分的组号,一号解答问题正确加1分,8号解答问题正确加8分。这样有利于调动后进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②“订正对方”加分制。经过一段的实践探索,一些问题令老师们困惑。课堂上,老师将本节内容分成若干“板块”由各小组分工完成,这时就出现了小组成员只关注本小组的探究内容,对其它小组的内容漠不关心,更有甚者,在小组成果展示时,许多学生不知其它小组展示的内容,课堂实效大打折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一是要注重预习内容的分工。在预习课的前期,没有分工,教学的全部内容也是全体学生预习自学的内容。到预习的后期,小组再重点突破若干“板块”。二是要在展示课堂上,每个小组展示的内容是其他小组评价的内容,凡指出一处错误,扣除展示小组1分,加到指正的小组身上,如果别的小组还有更加科学合理的解释,根据“学术价值”进行加分。这样一来,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提高了,关注其他小组问题程度加强了,课堂效率明显提升。③“创新性答案”奖分制。每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我们都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采取发散思维方式创新性地整合答案,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对于角度新又简洁的答案给予加分奖励。创新性答案给小组加5分,有新意的答案加3分,照本宣科式的答案加1分。

(3)课下作业完成情况。 被老师点名批评不完成作业或不认真完成作业,每次扣4分。

以上得分记录周末由学习委员汇总,得分最高的组获周最勤奋团队。

2.纪律方面评选周最守纪团队

3.卫生方面评选周最卫生团队

4.整体方面评选月金银牌团队

5.注重精神激励和奖励

第4篇:小组合作学习范文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分组策略 合作

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逐渐成为新课程教学实践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多是形式上的合作,没有完全体现出合作学习真正的作用,实质上耗费了有效的教与学时间,导致学习效能低下。我们就这一内容着手研究,以使我们对合作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实现有效性的课堂教学。

一、小组合作学习科学分组的重要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学生独立思考,在小组内进行合作、研讨,形成初步的小组共识,达到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为了让学生进行愉快和谐、富有成效的合作学习,提高积极高涨的学习热情,必须科学地构建合作小组。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求异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得到锻炼和提高,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健康的、全面的发展。随着现今社会竞争领域的日益扩大,在义务阶段,合作和协调是学生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所必需的心理品质。

二、科学合理分组策略合作学习,

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的分组问题,这也是合作学习能否取得成功的前提。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差异、性格差异等因素,合理地安排,使之成为一项有目的和有准备的教学活动,而不是随意组合的一项活动。

1.合理安排小组人数

学习小组人数一般为偶数,以2人为基本互助单位(互补、互助),根据班额大小,分成4―6组。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大的问题由组长布置分工、安排学习,小的问题2人组交流,难的问题全组解决,组内每个学生都有展示、交流的参与机会,有利于小组成员的共同发展。

2.精心搭配小组成员

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不提倡学生自愿组合,学生个人意愿只能作为参考。合作小组的人员搭配一定要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教师应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创设了公平竞争的宽松环境。

3.适时进行组间调整

小组合作的成员在一段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有利于学生间的互相了解、优势互补。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一段时间后,各小组的发展如不很平衡,甚至出现教大差异时,教师应根据测试成绩,学生个别差异,以及教师平时观察,了解到的各小组的合作状况,进行及时的人员调整,使之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进一步增强合作能力。

4.明确组内成员分工

在构建好学习小组后,教师还要帮助各小组进行合理的人员分工,明确任务职责,学习时才不会盲从。一般情况下,在每个合作小组内要设一名常务组长,负责本组学习活动的组织、分工、监督等,让小组学习有序开展。本组每个成员都要有分工,如根据学习成绩或兴趣爱好,每个学生都负责1―2门学科,可以指导本组学生的学习,也可以对本学科所学知识进行“过关”检查;还可以施行值日组长轮换制,每位同学都有参与本组管理的机会。各种角色分工并不是长期固定的,组内成员要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实现小组角色的互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三、分组管理与评价体系

合作学习小组形成后,管理及评价还应跟上,否则就会出现自由散漫、低效混乱的局面。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全体任课教师应形成合力,变纪律约束的课堂组织形式为自我展示、积极竞争的课堂组织形式,通过四层反馈的评价方式进行学生的自我管理。

1.第一层――小组长管理。常务小组长对全组进行全面管理,从学习行为、习惯养成到思想教育,小组长都要对全组负责。小组长(值日组长)应对全组同学的一天表现进行定性或定量记录。小组长在放学前把签名的记录表交至值日班长处。

2.第二层――值日班长管理。值日班长由各组常务小组长担任,每天管理班级日常事务,对各组进行检查管理、考核评价,根据各小组长反馈上来的记录表第二天早读课前五分钟,将小组积分公布在教室评价栏内,并评出一个优秀小组。(如:公开发言或展示一人次1分,违纪或没按要求完成任务扣除相应分数,班级可以自定)

3.第三层――常务班长管理。常务班长对全班进行整体管理,履行副班主任的职责。每周对各组学习活动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形成书面材料,上交到班主任处,并在每周班会课上公布一周小组总积分,并组织小组长探讨班级内存在问题,给班主任提供班级管理的积极建议。对班级内各组出现的矛盾或问题进行处理。

4.第四层――班主任及课任教师管理。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班主任的管理理念、管理热情直接影响着班集体的发展。因此,班主任应善于调动班干部的管理积极性,支持班委的工作,公平公正的评价各组的学习展示活动,对月优秀小组进行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班主任还应协调好任课教师,经常到班级听课,对存在问题提出宝贵建议,对学生反馈意见及时联合教师进行整改。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分组合作学习”这种高效课堂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充分地体现教学民主,也给予了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的有效手段。它能激励学生发挥出自己最高水平;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关键是要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取得最理想的效果,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对学生一生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蒋波,谭顶良. 合作学习:种种误识与基本要素[J]. 全球教育展望. 2006(12)

[2] 曾琦. 合作学习研究的反思与展望[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03)

第5篇:小组合作学习范文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心得 篇【1】

运用小组合作之后,我发现上课不再那么累了。比如数学的试卷讲评课。原来自己一个人讲,从第一题到最后一题,题题不落,就怕学生有不会的。有些优秀学生就会很不耐烦,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如果只讲难题又怕待优生懒惰不问。可是小组合作讲解试卷就解决了这个难题。小组里先讲优秀学生简单的题会讲解的很详细,小组里都不会了,还可以组间讲解。这样不会的题一定是全班同学的疑点或难点,教师再讲,事半功倍。小组合作还锻炼了优秀学生的能力。到黑板讲解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小组成员的能力。小组间的竞争,小组内的互帮互助,团队意识,集体荣誉感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小组捆绑评价制更是使每个组员都不敢懈怠。班级中极少有破罐子破摔的学生,因为每个小组都在努力,每个小组都不放弃,谁会轻言放弃啊?班上有个男生,基础很差,成绩也不好。但是他最大的优点就是集体荣誉感特别强,小组合作的春风对他而言真是成长的转折点。刚进班时数学成绩不及格,在小组长和其他组员的鼓励和带动下,只要有发言的机会,他就会高高的举起手。老师和同学们都为他高兴为他鼓掌,渐渐的他的信心建立起来,期末考试成绩居然达到优秀线。同学们都以他为榜样,特别是后进生找到了前进的动力。合作的魅力真的是无穷的。

我认为合作不仅是学习方式,更是教学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学生在讨论时应该相互尊重,学会倾听,这也是人际交往必备的素质。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会倾听他人的评价,唯我独尊,是现在孩子的通病。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影响讨论效果,还无法使讨论深入。因此,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孩子在互相尊重中把合作搞得更加融洽,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合作。 再次,要运用教育评价鼓励合作。讨论结束时,不仅注重学习结果的汇报,更要注意对合作过程的评价。比如,师生可共同评出“最佳沟通奖”“配合默契奖”“共同进步奖”等。这样,使小组合作学习更积极向上,使学生更乐于参 小组合作之我的困惑和疑问 培养优秀学生到黑板上演示来代替教师讲,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师只在关键时机点拨引导。可是我培养的优秀学生似乎总是不尽人意,不是声音太小就是面向黑板不好意思转过头,要么就是思路不清晰,到黑板上就紧张。似乎培养一个小老师真的很困难。

怎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马潇南呢?另外,许多课型都已经总结出了固定的模式了,这些模式时间长了会不会让学生失去兴趣呢?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学习方式,我们要通过不断的指导,长期的熏陶,积极引导学生吸收、内化。我们教师也应该不断反思改进,使自己的课堂适应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心得 篇【2】

这学期,我根据总课题组研究方案,积极开展了《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课题立项研究,在课堂上,小组合作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小组分工明确,共同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在合作中体会到与人分享与人交流的乐趣。现将课题实验情况小结如下:

一、实验方法

1.学习理论 确定目标

一开始,我们根据子课题实验要求,精心编写了实验方案,保证实验活动的有序、正常开展。通过学习《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以及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确定开展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中学生分组方法、学习内容选定、学生学习方式、学生合作方式、学生积极性提高方法以及合作学习中评价体制等的研究。

2.定期研讨 促进提高

课题研究的主阵地在课堂。课题研究实施以来,我们就把课堂研究作为重点,在具体的教学中去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实验期间课题组每位老师始终坚持两周开展一次公开研讨的课堂教学活动,再进行集中研讨,利用集中研讨的时间,针对实验目标,开展评课、教学反思交流、集体备课等活动。

二、实验过程:

1.确定分组方法。

分组时我们根据每个学生的认识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通常为四人一小组。通过分组活动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混合编组的形式比较好,小组成员能够互补。

(1)小组中好、中、差的学生,不同特长的学生混合编组。按照每个学生的特长和学习能力,分配给他们不同的任务,使这些同学有相互学习的机会,而有不同特长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还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男生、女生混合编组。因为男女生生理特点不同,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也不同,有利于互补。

2.选定学习内容

选择好有价值、最有利于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逐步习得合作学习的技能,提高学习效率。在实验中我们发现以下教学内容比较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1)有新旧知识衔接的内容。

(2)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

(3)复习课的内容;

(4)“开放性”问题;

(5)需要学生操作实践的知识内容。

3.探索合作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打破了过去那种全体学生面向黑板,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的束缚,让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面对面地合作交流、共同提高。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探索合作学习的方法。在小组合作中学生轮流发表自己想法,形成统一观点;合作分工进行实践操作、探求结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辅导。这些合作方式都能从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4.正确进行评价

正确的评价对每一位学生都有激励促进作用,对小组成员的评价我们在课堂评价中通过比较发现以下几点结论:

(1)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学习过程的评价,要体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理念;

(2)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正视学生的客观差异,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

(3)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活动的秩序,组员参与情况,小组汇报水平,合作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

(4)教师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为主,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寻找改进的办法。

三、存在问题与努力方向存在问题:

1.理论水平不够。实验老师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不能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

2.学生已有学习习惯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影响短时间难以克服;

3.缺乏足够的研究时间,实验的老师教学任务繁重,既要搞好实验,又要赶教学进度;

4.班级人数太多,分小组教学时,各组间的交流机会少;

5.小组合作讨论内容是否有价值;因为激烈的讨论,打乱了授课计划,拖延了授课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等。

6.学生个体差异体永远是合作的障碍。安排组长组织合作学习,但少数后进生他们不善于倾听别的同学发言,不在乎别的同学在说什么,不愿意思考问题,对小组内别的成员产生依赖性,影响自主性的培养。

7.有的教师思想尚未解放,课堂教学未能大胆放手,牵着学生走的现象在教学中时有发生。

8.在课题研究不断深化和总结的同时,如何提高教师们的理论水平,促进实际教学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努力方向:

1.今后我们依然要认真学习新课标的精神,借鉴各种成功的教学经验,加大教研力度,钻研新教材,探索新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2. 要树立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极大地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学习的潜能,发扬每个学生之所长,使每个学生都有发展。

3.要继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使合作与交流发挥它的优势。

4.继续加强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指导作用的研究。由于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还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我们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通过上网查阅资料,阅读有关国、内外有关合作学习的经验材料,提高自己驾驭这种新课堂的能力,并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出教师指导合作学习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总之,我们课题组将继续注重收集多方面的资料和信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合作中的每一细小环节入手,去探索出一套真正的、行之有效的课堂合作学习新方法、新模式。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心得 篇【3】

随着新学年的到来,我们课改组的教学工作也进入了第二学期。经过课改组全体教师的辛勤工作与努力,上学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绩,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将课改更好地深入贯彻下去,现在将上学期课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如下总结,以便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一、存在的几个问题

1、小组内不能有效互动。可能是一开始,学生比较害羞,有些不能主动的表达。

2、学优生和学困生的表现不均衡。结合小组实际,小组内同学之间的表现很不一致。

3、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要强调合作不仅是学习方式,更是教学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学生在讨论时相互尊重,学会倾听,这也是人际交往必备的素质。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会倾听他人的评价,唯我独尊,是现在孩子的通病。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影响讨论效果,还无法使讨论深入。在交流时,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4、学优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学困生则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在合作学习时,学优生往往具备了合作交流的某些条件和要求,成为小组内最活跃的一分子,他们的潜能得到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而一些学困生因为基础薄弱,参与性主动性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等生半步,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学习的权利。

5、课堂秩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听不清究竟谁的思维不严密,谁的思维缺少条理性。

二、方法指导

1、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需要教育指导。

《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阐述数学教学活动时指出: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确立了“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地位和作用,成为教师指导课堂教学重要思想。同时,小组合作学习做为一种实现“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重要手段,必然成为学生学习中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2、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技能,需要培养训练。

小组合作学习即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学习技能。技能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学习与训练。上述的片断也反映了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技能未经较好的训练,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如何训练学生这种学习技能呢?我作如下探索:1、示范作用。2、反馈调控。

3、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习惯,需要强化养成。

第6篇:小组合作学习范文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发展

合作学习,互助探究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最有效途径。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才能不让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或成为一种形式化的表演,而真正成为“以生为本,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主导方式呢?我认为要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教师要树立平等意识

生生平等是合作学习的基础。目前课改中出现的合作学习模式有四人小组,师友结对等。不论哪一种形式,班级中组建的各学习小组在学习能力上要大致均等,这样便于形成竞争的氛围,各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中是平等的,教师只指导而不应干涉组内成员的分工,这样可以提升合作学习每一个体的积极性。各合作学习的小组在展示交流时机会均等,教师不能凭个人的好恶、主观感受指定哪一个小组来汇报合作学习的成果,否则,其它小组容易慢慢丧失自信和动力。

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师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这就要求教师有师生平等的观念。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发展的共同过程,交往就意味着师生平等。教师要信任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当好倾听者、引导者,甚至参与到小组活动中。这样学生就愿意与教师、同伴一起探索、体验,学生的动力才会被激发出来,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二、课前预习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

我们倡导或者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实际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探索的领悟力,提升课堂最大化效益。可以在本节内容结束后布置下一节的预习任务,预习作业要紧扣重点内容,坚持“根本、开放”的原则。要让每一位学生通过预习后能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较清晰的认识,课堂交流时有话可说,有问题可提。提倡学生从多角度预习,鼓励学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生带着成果和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可以使讨论做到有的放矢,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展学习的深度,提高课堂效率。

三、抓住合作学习的契机

目前,很多课堂的合作学习还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形式重于实质,教师不分问题的难易和可探究的价值性,滥用合作学习,追求课堂热闹的表象。首先引入新课之后,可以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开展合作学习,以解决预习中遇到的困惑。通过合作学习,扩大预习成果,通过兵教兵,兵强兵的形式,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深化。其次,在学生展示讲解的过程中,出现了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可引导小组合作,力争出现思维火花的碰撞,使问题得以解决。再次,为了突出重点,比如讲解《菱形的性质》时,学生的展示讲解可能是零散的,教师为了强调菱形的性质和重要的解题方法,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对性质进行再总结,对解题的思想方法进行归纳概括。最后,教材上的数学活动,一般宜用合作学习的方式,突出学生之间的合作,共同完成综合性较强的学习任务。

四、教师指导要到位

现行的合作学习,不仅是生生之间的合作,也体现为师生之间的合作。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却常常游离于学生之外。有些教师甚至不管不问,这很难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在合作前,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或强调每个学生对合作的内容进行独立思考,没有独立思考的学生,在合作中只能充当观众或听众。要留给学生必要的思索时间,为下一步小组成员相互交流、合作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便更好地达成合作学习的效果。

小组活动时,教师不是更清闲了,而是担负起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教师一般要关注小组学习任务的进展和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交往情况两个方面,针对观察的结果要及时做出决断。比如,小组讨论的声音过大,就可以提醒纪律监督员或让他们靠近一些。有些小组讨论时跑题,要提醒他们合作的方向,抓住重点。探究时出现难关,要给予提示,从方法稍加指导。另外,教师还要关注个别学生,在小组活动时总有一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对这些学习态度较差,对合作学习缺乏兴趣的,要加强监控和指导,为他们提供情感动力,使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正能量,促使他们能积极参与。合作过程结束后,教师要组织进行交流展示,对小组合作中遇到的共性的疑难问题、重点思想和方法等进行小组间的交流或全班展示,对其中的关键部分进行点评、总结。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组间交流也是一种合作,要学会用积极的语言告诉学生学会从欣赏的角度去倾听他人的见解,为学生营造愉快的交流氛围。

五、完善的评价机制

第7篇:小组合作学习范文

合作交流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有明确分工的相互性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改善课堂气氛,能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地促进性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使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解决组内冲突,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二、小组学习的基本形式

1.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强化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我班的小组成员有4人,并且在小组中注意各层次学生的优化组合,以利于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合作学习不但要发挥组内每个人的作用,还要发挥集体的作用,在学生已获得大量感性材料但尚未得出结论之前组织讨论。

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很快掌握了新知识,有的学生一知半解。这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练习,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开展合作练习的初始阶段,学生讨论的合作意识可能不强,这时教师可以加强指导,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合作练习的意识。

3.合作评价,认真倾听。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以便学生了解自己的情况,及时改正错误。在合作评价中,教师应要求学生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

1.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二年级的学生天真、爱幻想,新教材编辑了大量情境教学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生活,为我们创设情境提供了生动有趣的素材,将数学知识融入现实生活。例如:我在教学一册的《比一比》时,创设了一个“小牛帮小羊盖房子”的童话故事情境,将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生活。

2.明确学习任务。为了让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学生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也就是教师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共同参与。例如:在教学第二册《统计》这一内容时,我向学生提出了学习任务:明天下午第二节课老师想安排一些你们喜欢的运动项目,到底安排哪些运动项目呢?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与统计一下吧。孩子们明确了学习任务,便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完成自己的任务。

3.合作学习要选择好内容:(1)学习内容应为个人无法完成的。(2)学习内容应为学生个人探索有困难的。(3)学习内容应为学生意见不统一的。(4)学习内容应为开放性问题。(5)合作学习应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4.合作、探究。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后,教师应立即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这是小组合作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并且学生每个人都必须有一定的责任分工,都应担任一种特定角色。例如:在学习“量长度”时,我让孩子们分组测量,于是孩子们有的指挥,有的手拿粉笔做记号,有的充当标杆,有的用尺子量,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5.交流、评价。交流、评价就是学生间总结学习成果、教师接受信息反馈并作出判断的过程。在学生交流时,我要求学生尽量清楚表达个人或小组的意见,同时要求学生学会真诚地征求其他组的意见或评价其他组的见解,以博采众长。在倾听了学生的交流、汇报后,我对各小组的合作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并用小五星或小红旗以示奖励。在教第三册《乘加、乘减》时,四人小组在组内讨论的基础上,4人一起大步走上讲台,按他们自己的分工,四个学生都有事做,即一个说题意,一个说确定算法的依据,一个板书算式,最后一个向大家征求意见:“请问同学们还有什么意见吗?”“还有一种算法:12-1=11,你们怎么没发现呢?”“都学习了乘法了,你们为什么还要用加法算呢?”等等。面对这每一个问题,台上的小组均派出代表作了认真回答和补充。我抓住时机,对这个小组的交流进行了简短评价,并在这个小组的组号后面贴上了一个红红的五星。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1.科学组建合作小组。教师应根据班内的实际,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其目的是在学生的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此外,小组的成员还应有一定的分工,即每一位学生都应担任特定角色,如激励者、检查者、记录者、报告者、操作者等,而且小组角色应该互相轮换,提高生生互动的有效性。例如:在开展数学活动课“小小商店”时,教室里开张了近十个小商店,有经理、营业员、收银员、顾客。

2.以小组集体的学习效果为评价依据。在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注重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使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

3.优化师生关系,当好合作者。教师除了要适时地组织、引导外,还必须置身于学习小组中,在内容、时间、学生的情绪等方面,适时进行调控,以达到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目的。教师要采用一种友好的、平等的、建议性的态度和行为。

第8篇:小组合作学习范文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

小组合作学习具有一定的优点,但也不完全适用于每门学科。

1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

所谓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具有共同学习任务,明确任务分工的情况下进行的合作性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的分工合作,是小组成员间互动交流的过程,个人的任务是小组整体任务的一部分。

2小组合作学习涉及的基础理论

小组合作学习涉及的基础理论有: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让•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是人脑在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构建联系的过程,所有的新知识都不可能从空白学起,必定是建立在以前旧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的,更加注重的是知识结构的构建。[2]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引导学生进行旧知识和新知识的联系,让学生能通过自己的认知能力构建出符合自己思维逻辑的知识体系。让•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发展人。[3]从认知发展的角度讲,注重的是儿童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比如思考能力,分析能力,认知能力,判断能力等等。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应该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全方面的综合发展。

3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注重的要点

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的好处,它能促进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同时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有一定的提高,但这并不是说小组合作学习就适用于所有的学习课程。在这里我把学习内容划分成2个种类,第一种是必须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第二种是采用和不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都可以的。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注重的要点进行了讨论。

3.1从数的认识中谈分组原则:数的认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学生认识数学的第一步,这部分的内容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分组,在分组的时候我采用了一个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之所以采用这个原则,是为了保证每一组的学生都能达到相同的学习任务,毕竟老师不可能根据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同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但是为什么又要求组内异质呢?这是为了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孩子都有事情可做,通俗的讲,就是让聪明的孩子进行任务的分配,让平常一点的孩子进行具体任务的完成。这里可能有的学着会认为学生应该一视同仁,觉得我这个老师的教学理念有问题。在这里说明一下,“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正是对学生一视同仁的表现,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时候,应该认识到不同的学生认知能力是有差别的这个事实,要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不能对所有学生都进行一样的教学目标设定。比如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中,有的学生一节课就可以学会所有的知识,老师给了100分的课堂评价,而有的学生只能学会1-5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有的学生能掌握加法,但是不是很熟练减法,这些学生老师在给课堂评价分数的时候应该是40分?50分?不及格?都错了,同样应该是100分,有人说这样的课堂评价分数还有意义吗?所有的学生都是100分。这里提出我的另一个观点,课堂评价分只有0分和100分,虽然说的有点极端,但这正是我的想法,下面说下理由,首先,人和人之间是有差距的,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会根据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对他做出不同的要求,如果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都很强,那他掌握1-5这5个数字并且学会5以内的加减法就会很轻松,如果学生能力较差,那他能认识1-5这5个数字的时候,跟那个既能认知1-5这5个数字又能学会5以内加减法的学生所花费的时间,精力是一样的,他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已经是他最大努力的结果了,我凭什么不给他100分。要知道所有的学生都用了相同的时间和相同的精力进行了相同内容的学习,能掌握多少是他们自我认知能力的结果。这里可能就有人问,虽然是同样的时间同样的精力同样的学习内容,但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玩耍导致他没有学到自己应该学会的内容呢?这就是我把课堂评价分数设置为0分和100分的原因,这部分学生我会给他们0分,我的100分是对认真努力学习学生的一种表扬,而0分则是对上课贪玩不好好学习学生的告诫。

3.2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认识图形”的教学中,我把学生分成了5个小组,并在课堂上举办了一次竞速比赛。游戏背景和游戏道具:学生有很多学习文具和娱乐道具,比如笔筒,文具盒,足球,手帕纸盒。墨水盒,水杯,甚至还有健力宝,肥皂等很多小物品,我把这些东西收集起来胡乱放在一堆,告诉学生,这就是今天游戏的道具。游戏规则:游戏中,小组的5个成员要把这对乱七八糟的小物品放置到教室前面名字的大箱子里,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最后哪个小组速度快,哪个小组获胜,获胜的小组成员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作为奖励。我告诉学生,“今天老师作为裁判,在讲台上进行计时,现在同学们有3分钟的时间进行作战计划的交流,现在3分钟倒计时开始”。我按下秒表之后走下讲台巡视,听学生们讨论的作战方案,我发现平时比较活跃的学生这时候会主动积极的出谋划策,平时人缘好的学生会进行任务的分配,平时比较内向的学生会受到其它同学的鼓励,让他选择一种类型的物品搬运。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对于教师而言,最终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参与的过程,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图形,了解图形,让学生在回家后能自信的指着足球对爸爸妈妈说,“这是球形,我还知道咱家的茶几是长方体,我睡的床也是长方体。”从上面的教学案例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学科,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加入日常生活元素,以玩游戏,讲故事,画图画等各种方式把生活元素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运用。结束语:小学数学是学生认识学生的基础。本文从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和理论出发,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注重的要点进行了讨论。

作者:黄春英 单位:浙江省义乌市青口小学

参考文献:

[1]王作浩.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3):41-42.

第9篇:小组合作学习范文

关键词:合作学习;优越性;作用

合作学习是以学生的合作为前提,是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提出的重要理念。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基本单元,以活动为主体,以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作为评价依据。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同学间的合作意识,可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合作学习的优越性

1.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合作学习的形式看,小组合作学习采用几人围在一起的形式,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学生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激励,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精神。从合作学习过程看,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根据学习目标,有讨论交流、有操作验证、有成果展示、有分工协作、互相帮助等,从而使每位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进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愉快的合作中完成学习任务,使同学间的友谊得到升华,使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得到加强,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学《阿基米德定律》一节时,首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猜想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素,接下去的环节是验证猜想。此时学生八仙过海,各抒己见,集思广益,采用物理学中常用的“控制变量法”设计出一组组简便合理的实验方案,接着学生分工协作,顺利完成了实验,再对数据进行分析、概括、归纳得出结论: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即,F浮=ρ液gV排。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得到了加强,真正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功效。

3.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合作学习中,合作小组由兴趣相同或相近的学生自由组成,合作学习的方法、过程以及学习结果的呈现方式,都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制定。与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型相比较,小组合作学习避免了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参与机会而处于游离课外的被动地位,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合作学习降低了教师对学习过程的主导地位,教师的作用由讲授变为引导和激励,从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4.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在合作学习时,学生对学习内容不但要自我体会、自我理解,而且要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咨询、学会赞赏、学会包容、学会说服、学会采纳,等等。因此,合作学习不仅能满足学生学习和交往的需要,更有助于形成学生学习和交往的技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发展。

5.小组合作学习能让学生获得类似科学研究的体验和技能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通过讨论交流来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方案,收集学习资料,分析处理资料与实验数据,从而完成学习任务。这一合作过程,类似于科学研究的过程。这种合作,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这种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的团队精神;这种合作,通过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相互帮助,发展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如,在排除电路故障的教学时,出示一个两灯泡串联的电路。当开关闭合时,发现两灯均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故障在哪儿?怎样排除故障?学生以组为单位交流讨论,由学生分析和处理信息。并请学生演示解决问题的实验,这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信心。

二、合作小组的组建

合作小组是由性别、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实验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个性等各不相同的学生组成。小组人数以4~6人为宜,应根据个性差异来合理调配,让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能发挥独特的作用,让每个人的价值作用相互依存,相得益彰,不过按此原则组合学生时,应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既要做到组与组间的平衡,又要兼顾组内学生的可接受性,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最大的效益。

三、布置难易适当的任务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学习方式,要使小组合作有成效,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实际情况来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具体来讲,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难易要适当。如果太简单,学生不需要合作就能完成,就失去了合作的必要;如果问题太难,小组通过很大的努力,始终达不到目标,就会失去信心。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难易程度应确定在学生“跳一跳摘得到”的层次,这样才具有挑战性,才有利于激发学生个体的主动性和小组合作的积极性,才能发挥小组这一“学习共同体”的独特性、创造性。凡是遇到具有挑战性的、有一定难度的值得探索的创造性问题,都应利用小组合作学习。

四、评价是检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绩,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又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1)评价的内容的多元化。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而且要关注学习的过程;不仅要关注学习成绩,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2)评价参与对象的多元化。评价不仅是教师做出的,它更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家长和社区的合理介入,共同承担评价的责任,确保评价的客观性。(3)评价手段的多样化。评价不仅是考试,更是等第、是激励性的评语,是电子作品,是成长记录,是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一切资料的总和。

五、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引导作用是关键的,教师要观察各小组的学习动态,积极地参加小组的讨论,及时地指出小组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以商量的口气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灵活地调节各个教学环节。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引导小组活动在正确的轨道进行。当小组活动存在疑难时,教师要及时点拨引导,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起到强化新知的作用。教师要适时促进师生互动,促使学生系统化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顺利达成学习目标。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转变角色,由传统的讲授式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把教学的中心由教师教转变为以学生学上来。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生生互动,使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