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可持续发展理论范文

可持续发展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1篇:可持续发展理论范文

关键词:城市;可持续发展;景观设计

Abstract:The city as the social human main settlement, it is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main carrier. The city landscape is the city social and cultural system of the basic components.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urban society, economy, history, culture, and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actors. Now, global environmental is degradation, and energy is shortage.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city landscap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definition, essence, principle and design. Look forward to in the city construction in the application.

key word:the cit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andscape design

中图分类号: K9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城市作为当今社会人类主要的聚居地,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突出所在,因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点。城市景观作为城市外部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进行室外活动的主要场所,其发展与城市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城市建设正在快速发展,城市环境承载着巨大负荷,显然,城市系统在自然演变与城市发展间的相互关系中是脆弱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现城市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城市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并且能够进而为城市在社会、环境、经济各个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城市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实质

当今社会,“可持续”已成为事物发展理想状态的代名词,并深入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不同领域,有不同的解释。就景观设计学科而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可持续”,即保持自然界、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可能性,避免人为使其间断,出现不可逆转的后果。保护现有的物质文化资源。使当代与子孙后代享有同等的使用权。二是“发展”,即在保证“可持续”的基础上寻求合适的发展道路,使人类社会朝着更文明、更进步的方向持续发展。因而“城市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具体理解为:保护有价值的传统城市景观,使其在当代与未来之间延续与发展;同时努力创造优良的城市景观环境,促进城市景观的有序健康发展,满足城市居民对城市景观的生理、心理需求,并体现时代的特征,简单说就是“保护与发展”。这两点看似矛盾实际是统一的、互相促进的。保护是为了城市景观更好的发展,而发展是保护的目的,是传统景观的有力支持。可以说,“城市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如何将城市“连接历史,通向未来”。这种观念体现了现代人对待城市景观的历史、发展态度,也体现了城市发展的未来取向、整体性原则和公平原则。

如果对城市景观发展的历史进行研究,我们发现大多数传统城市的景观发展是持续的,这正是城市魅力与生命力的体现。究其原因,主要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延续性相关。人类社会自蛮荒时展至今,虽历经战争、灾害、政权制度的更迭,但其发展的轨迹始终是在波折中连续向前,一个时代的发展进步总是建立在上一个时代的物质、精神成果之上的。

二、城市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性发展原则,是从景观生态学的观点,对城市系统进行分析研究,以最小最少的资源消费最大限度满足人类的要求,同时保持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保证城市自然演变过程中开放空间系统和城市发展系统之间的平衡。联合国在《人与生物圈计划》第57集报告中指出“生态城市规划即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诱发人的创造性和生产力,提供高水平的物质和生活方式”。城市系统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同样是以生态城市的目标作指导,从“自然的”和“生态的”着手,用环境保护的最新成果指导城市景观规划设计,达到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

目前关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主要是从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角度,运用系统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概括来说,城市景观可持续发展原则包括以下几方面:土地使用的高效性原则;能源的高效性原则;植物配植的生态性原则;对自然群落的保护及利用原则;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原则。

三、城市景观的可持续设计

城市景观的可持续设计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上的设计理念。目前,许多学者对可持续景观理论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一套成功的可持续设计模式还需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

1、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城市景观可持续发展首先要维护并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在进行城市建设时,一方面要对自然环境采取尊重的态度,合理利用现状地形、水文、植被、动物等条件,以不破坏生态和谐为设计的附加条件,进行必要的最小限度的改造,从而维持原有的、健康有序的自然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在保护的前提下,城市建设要求为城市创造和谐、健康的生态环境。追求绿地的合理布局,选用乡土植物并模拟自然群落结构进行栽植,为动物创造多样的生息环境,有效控制人为干扰,从而多角度、多方面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景观资源的合理利用

城市建设是一项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景观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要求城市建设合理有效的利用各种资源,寻求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一方面,对基地现有的景观资源进行必要的保留并合理利用,通过巧妙的景观设计手法重新激活其内在的潜力,寻求崭新的功能用途。另一方面,在使用新的景观资源时,引入“节约型园林”的设计思想,寻求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第2篇:可持续发展理论范文

【关键词】排球 可持续发展 理论研究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原本从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目标和模式,有其特定的涵义和具体所指,而把其引入到体育的发展中来,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举措,体育,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价值和意义也有了不同。作为一项具有体育运动一般特征的运动项目,排球运动从属于社会文化活动,是一种带有一定产业性质的社会公益事业,因此它既不同于纯粹的经济活动,又不同于普通的社会活动,更不同于生态和环境保护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排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将很难从具有各自特定的研究内容和着力点、且学科限制明显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传统三大方向的研究中获得直接的借鉴和启迪。

一、我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987年,由原挪威首相G・H・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向42界联大“环境与发展会议”提交了一份名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报告中首次明确地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进行了定义。该定义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够成危害的发展。”将其理念与体育结合后,形成了拥有体育特点的发展理念,北京体育大学的潘迎旭在2006年发表的博士论文中认为排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为使排球运动能够长期持续,健康和稳定的发展而从数量、质量和时间三个维度上对其系统结构和要素进行综合调控的目标及其过程。

二、我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特点

第一、与经济等社会活动相比,排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不直接与自然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发生联系,它的环境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发展水平和状况。中国的排球运动要持续发展,就不能超越现实阶段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发展水平及其承载能力的限制。

第二、与同为“三大球”运动的足球和篮球相比,排球运动蕴涵着包容、协作和团队精神等文化、教育价值,并且在竞技场上有过攀登世界顶峰的辉煌经历,而其普及程度和市场规模却不如这两个项目,因此我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条件、发展前景和发展道路将有别与足球和篮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一)管理体制的现状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排球运动实行的是计划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有助于政府集中有限的人、财、物力发展竞技排球运动,但却限制了社会和个人力量对整个排球运动发展过程的参与,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原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排球运动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对排球运动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已势在必行。1997年11月24日,“中国排球运动管理中心”的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中国排球运动项目的管理体制改革又向前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其成立后,对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有自我发展活动、以“依靠国家办与社会办相结合”为特征的排球运动管理体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二)职业化发展现状

1,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排球人才

十几年来,张越红、陈静、王丽娜、冯坤、杨昊、刘亚男、周苏红、张娜、赵蕊蕊、张萍、李珊、宋妮娜等一批优秀排球运动员脱颖而出,迎来了中国女排重夺世界杯和奥运会冠军的辉煌局面,楚金玲、王一梅、马蕴雯、薛明、徐云丽等新人已成为现阶段中国女排的主力军;中国男排历史上获得的4次亚洲冠军有三次是在实行职业联赛以后获得的,周建安、卢卫中、安家杰、王贺兵、张利明等新一代年轻教练相继走上了国家队及各俱乐部的主教练位置。

2,联赛的管理趋于规范化

中国排球协会在十几年的办赛过程中,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继出台了联赛《技术手册》等规章制度和文件,并逐步完善,是、使参赛队伍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中国联赛的管理趋于规范化并与国际排联赛事接轨。

3,排球市场逐步扩大,联赛形成稳定的规模

排球联赛在创办初期,由于错过了占领市场的最佳时机,曾处于没有杯名等非常困难的境地,贴上了排球运动管理中心积蓄的800万元才得以顺利进行,在度过了创办初期资金匮乏的艰难后,排球联赛的身价从第三届起每年都有增长,目前已经超过了2000万元。目前,中国的联赛拥有男、女俱乐部共32支,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招纳世界各地运动员参加的意大利国际性职业联赛。

四、我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根据中国排球运动的发展实际和对有关专家的调查访谈意见,影响我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职业化程度、市场化运作、后备人才的培养、管理体制及其改革、竞赛规则的修改、科研的介入情况等六项。

五、结论与建议

根据对我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分析和探讨,得出以下三点结论与建议:

第一、在排球管理体制方面,我国通过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管理部门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了对一些具体活动的操办上,不能充分发挥其对全国排球运动开展的监督、指导等管理工作。所以我国应该进一步深化排球运动管理体制的改革,应加强对基层排球运动的管理、监督和指导工作,做到全国的排球协会统一组织,发挥其指导全国排球运动发展的职能,提高管理效率。

第二、我国排球运动的职业化发展有待进一步改革,俱乐部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对此,我国应该大力促进专业运动队的改制,走职业化改革之路,同时大力发展俱乐部,加,强俱乐部的制度建设,完善转会制度,促进球员的自由转会和流动

第三、由于我国排球赛事的发展还不够成熟,所以在不同赛事的关系和排球竞赛制度等方面还要进一步完善,在这方面首先要巩固全运会排球赛的最高地位,理顺全运会与联赛的成绩目标,其次,通过完善联赛赛制吸引国际选手加盟,促进中国选手在与不同风格的交融中成长。

【参考文献】

第3篇:可持续发展理论范文

1.1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城市污水强化一级处理工艺,是根据絮凝动力学和生物吸附理论发展出的“絮凝吸附-沉淀-活化”工艺,具有有机物去除效率高、能耗以及运行费用低的优点,因此应用范围比较广泛。但此工艺主要是以去除BOD和SS为主要目标,对脱氮和除磷的效果不明显,容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为了适应城市污水处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在此工艺的基础上,通过技术的不断改进,衍生出了许多新工艺,如A/O法便是在此工艺基础上增强了脱氮功能,A/A/O工艺实现了脱氮除磷功能。

1.2氧化沟法氧化沟实则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主要是在水力流态上不同于传统活性污泥法,通过首尾相接的循环流,采用延时曝气的方法,在污水净化的同时使污泥得到稳定,是我国目前采用较多的一种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氧化沟法具有脱氮性能、负荷能力强、操作简单、出水水质稳定、运行费用较低的特点,虽然一次性投资成本较高,但综合成本偏低,在中小型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应用比较广泛。氧化沟法在工艺上有奥贝尔氧化沟、DE型氧化沟和三沟式氧化沟、卡罗塞尔氧化沟工艺等类。

1.3SBR工艺SBR工艺具有多种类型,对于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较好,其基本特征是在一个反应池中完成污水的生化反应、沉淀、排水和排泥,具有一定的均化功能及稳定性,控制适当的工艺条件可实现脱氮除磷的功能。SBR工艺大体上可分为传统SBR法、间歇循环延时曝气法、循环活性污泥法、连续进水/间歇出水式活性污泥曝气池法、Unitank工艺。

1.4其他工艺除上述工艺外,我国一些地区也采用A/B法,A/B法污水处理工孟庆影吉林省双辽市蓝天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吉林双辽136400艺由于其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对pH值变化和有毒物质具有明显缓冲作用,因此在污水浓度高、水质水量变化较大的环境下应用效果较好。传统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虽然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大部分能耗及费用较高,随着污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一些新兴的处理技术不断涌现,如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和土地处理法、氧化塘法以及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等。这些新兴的处理技术大多具有与生态处理相结合的特点,能够实现深度处理的功能,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地应用逐渐增多,近年来在我国部分乡镇地区也有应用。

2、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现状分析

我国污水处理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至今,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从目前我国已建成运营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来看,近80%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还是采用活性污泥法。近年来,随着我国在污水处理、再生利用以及污泥处理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工艺逐步从过去单纯的去除有机物发展为具有脱氮除磷等功能的复合工艺,正在逐步适应我国对于水环境治理以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及利用的要求。但就现状而言,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形势仍是不容乐观的。虽然近年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规模不断增加,但大部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状况不尽如人意,很多污水处理厂的年污水处理能力低于设计能力的20%以上,有些地方的污水处理厂甚至是处于半开半停的状态。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不能满负荷运营的这种现状,导致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造成一部分污水未经过处理而直接排放,对地区环境治理造成较大影响;另一方面是对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设施的运行造成较大影响。长期低负荷运行,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去除率势必受到较大影响。我国大多数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在管理上存在着诸多问题,自动化程度不高,管理方式落后是主要问题,由管理水平导致的污水处理厂运营状况不佳,处理能力低下已成为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发展不容忽视的一大问题。

3、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选择

我国当前的城市污水处理在处理工艺设计和选择过程当中,往往只是片面的追求出水水质,而忽略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符合当前环境下对于城市污水处理的要求。因此,在城市污水处理工艺选择过程中,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选择污水处理的工艺和技术,综合考量各种污水处理工艺的优劣,从中筛选出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技术组合和工艺流程。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从概念层面上、意识上充分理解和重视起来,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理论上,要根据我国城市化建设与发展、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与手段,制订具有远景规划的城市污水处理可持续发展标准,要不断开发高效率、低能耗、低成本的先进工艺技术,要对现有的工艺技术以及新兴的工艺技术,在工艺特性、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采用科学的手段进行工艺筛选及组合方式,使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而为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设计和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4、结束语

第4篇:可持续发展理论范文

(一)我国小额信贷可持续评价

1.非政府机构主导阶段小额信贷可持续性评价

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一是资产质量不容乐观。对159个重点地区的调查数据显示,小额贷款组织小额信贷的不良率很高,由1999年的15.53%大幅增至2002年的27.25%,并且增速加快,形势不容乐观。二是贷款成本普遍偏高。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2004年一份调查报告显示:1999―2002年,各非政府组织年度平均贷款成本率分别为13%、10%、10%和12%,平均亏损额在10000-30000元之间。而按照一般规律,贷款成本率低于l0%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使得大部分小额信贷机构面临较为严重的亏损。在目前我国300家左右的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机构和项目中,能正常运行的不到1/5,真正能达到操作可持续的机构屈指可数,达到财务可持续的机构更是微乎其微,不少小额信贷机构面临严重挑战,贷款资本金不断缩减,如果没有进一步的外来资金支持,我国现有的绝大多数非政府小额信贷机构将在未来三、四年内陷入困境,最终停止运行(程恩江、徐忠,2006)。

2.金融机构有限介入小额信贷可持续性评价

这一阶段小额信贷可持续性仍然不容乐观,以扶贫贷款为例:据中国农业银行统计,截止2002年底,全行扶贫信贷资金的不良贷款率高达38%,其中发放到户的扶贫贷款不良比率更高达60%。而到了2004年6月末,农行381亿元的扶贫贴息贷款余额中,贷款不良率上升到70%。对岳阳扶贫贷款的调查显示:截止2006年12月31日,该行全部扶贫贷款余额为26993万元,按四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26243万元,占比97%;按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26178万元,占比97%,扶贫贷款基本上全部成了呆账。

另外,在这一阶段开展的下岗失业小额担保贷款也呈现较大的地区差异,有些地方开展得好,而有些开展得并不成功,如岳阳下岗失业小额贷款,由于市级财政300万元担保资金以及贴息资金没有到位,主办银行于2005年初基本上停止了该项业务,至2006年6月末,全市各金融机构共有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余额934万元,比年初减少了1794万元,贷款覆盖面由年初的2323人下降到531人。助学贷款也由于居高不下的违约率同样面临严重的可持续发展困境。来自岳阳的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上半年,岳阳辖内国家助学贷款全部或部分还贷的仅为1513人,而未清偿人数为3053人,违约率高达55.4%,主办银行岳阳市工商银行两度遭遇其省分行停牌的尴尬。

综上,我们可以认为这一阶段小额信贷处于较低的可持续发展层次,其中扶贫贷款更是处于最低层次的可持续水平。

3.农信社主导阶段小额信贷可持续性评价

近些年来,中国农村信用社的资产质量不断恶化,出现了高额的不良贷款和严重的亏损,“如果核照严格的贷款分类,在亚洲金融风波之后的两三年内,农村信用社总体不良资产比例最高曾经达到50%左右。农村信用社作为一个整体,其净值是一个严重的负数,这个负值是过去农村信用社账面资本金的两三倍(周小川,2004)。在这种严重负净值和高比例不良资产的情况下,农村信用社缺乏持续为农业服务的能力,对各种补贴和捐赠的依赖性日益增强。实际上,在2003年开始的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中,按照2002年全国农村信用社实际资不抵债额的50%计算,中央支持的款项就达到了1600亿元以上。来自岳阳辖内各信用社的调查也表明,农信社可持续经营状况不佳。农信社改革前的2002年末,岳阳各农信社不良贷款率平均水平为58.71%;资本充足率平均水平为-24.2%;经营利润总体亏损达4736万元。这些数据显示:无论从哪个角度,农信社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的困境。农信社作为一个总体,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家的资产注入,并未实现财务可持续,更未达到机构可持续。

4.探索阶段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由于这一阶段小额信贷还处于试点阶段,运作时间还不长,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还有待时间检验。但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仍然可能对其可持续发展形成制约:一是资金来源渠道狭窄,目前一些贷款公司和非政府组织都还不能吸收公众存款,除自有资金外,几乎没有其他形式的资金介入。二是规模偏少。如目前试点的几家小额信贷公司中,四川全力小额信贷公司注册资金2000万元,山西晋源泰公司1600万元,日升隆公司注册资本1700万元,这无疑对小额信贷通过财务杠杆提高收益形成了限制,不利于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

二、制约我国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因素分析

1.政策性限制使小额信贷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我国,从决策层到各级政府,就小额信贷可持续性往往关注不够,这种理念表现在政策上,就形成了对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诸多限制:一是利率高低的限制。二是资金来源的限制。三是合法身份的限制。比如对第一类试验项目,长期发展的合法性问题没得到解决。这使得这类小额信贷机构在开展业务时产生较大的盲目性,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对未来也缺乏明确的预期,因而也就没有长远的规划,缺乏创新的动力。

2.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使小额信贷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是不能有效抵制普遍存在的政府干预。与国外小额信贷组织不一样,我国地方政府的作用相当强,加之我国小额信贷机构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使得小额信贷机构很难拒绝和抵制来自地方政府的种种不正当和不合理的干预,形成对小额信贷机构可持续发展致命伤害。

二是权责不清导致的内部管理失控。如政府扶贫小额信贷在体制上存在明显的体制性弊端,两者的责、权、利关系模糊不清或不对称,且难以监控,政府部门和农行金融业务部门间存在明显的“两张皮”现象,在工作中相互指责的情况时有发生,协调成本相当大,其最终结果是谁也不负责任,扶贫贷款在绝大多数地区转变为“扶贫拨款”,扶贫小额信贷陷入严重不可持续的境地。

三是我国一些非政府小额信贷组织带有典型的人治,构成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隐患。一些小额信贷机构之所以运作成功是建立在个人威望和道德素质基础上,一旦这些关键人员离开或者犯错误,这些小额信贷机构往往陷入不可持续的境地。同时,一些没有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机制的小额信贷组织在发展初期,由于规模相对较小,凭个人能力还可应付,但随着规模的扩大,一些深层次问题可能暴露出来。

3.成本补偿机制的缺乏使小额信贷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外部支撑

小额信贷自身的特殊性决定它必然承担更多的成本。这些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用风险造成的贷款损失成本。当前,在农村一些农户信用意识淡薄,赖债、逃债思想较严重,并且往往容易形成连锁反应。据对岳阳平江梅仙信用社的调查,去年新放小额农贷952笔367万元,到期归还贷款本息的廖廖无几,进一步调查显示,这种现象在该县其它许多乡镇同样存在。二是市场风险造成的贷款损失成本。由于小额农贷的借款主体大部分是弱势群体,且小额农贷以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经营为主,承受风险损失能力有限,一旦遇到较大的自然灾害,对生产造成的影响必然有一部分会转化为信贷资金风险。三是从小额信贷自身的操作成本。小额信贷具有点多、面广、线长、量小的特点,其工作人员要频繁的上山下乡进行调查、催款、放款等工作,有的还要承担一部分技术培训等非金融服务。以上这些原因决定了小额信贷高成本特征,但我国到目前为止,尚未建立健全、合理、科学的风险补偿机制,这些成本大部分由小额信贷组织自身承担,形成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又一重要制约因素。

4.规模(业务)偏少使小额信贷机构难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临界点”

国际经验表明,小额信贷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从理论上讲,小额信贷总是存在一定的固定成本,比如工作人员的工资、场地的租用成本、注册资金的机会成本等,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水平,小额信贷机构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2004年一份调查报告提供了进一步证据:贷款规模超过500万元的小额信贷机构经营绩效普遍优于500万元以下小额信贷机构。但由于受到诸多政策限制和体制制约,使得我国部分小额信贷机构规模过少,特别是我国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机构,其规模普遍偏少,客户数量一般在几百户到几千户之间,超过5000户的很少,这样必然难以发挥规模效应。

三、促进我国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政策建议

1.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优胜劣汰功能,增加小额信贷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压力。

良性的竞争局面可以对现有小额信贷机构形成生存压力,促使其加强管理,降低成本,积极创新。

――要降低小额信贷准入门槛。在政策上降低小额信贷准入的标准,比如降低对资本金的要求、降低对法人资格的要求,针对不同类型的金融设立不同的准入标准和监管标准等。

――充分发挥微观主体自下而上制度创新的积极性。允许在不吸收公众存款的前提下,大力支持各微观主体放开手脚,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多种形式小额信贷组织。

――积极引导现有正规金融机构进入小额信贷领域。首先,邮政储蓄银行、农发行可以进入以三农为对象的小额信贷领域,与现有的农信社形成竞争;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应该引导进入小企业、微小企业、城市自我雇佣者领域,相互形成竞争。

2.多种途径提高小额信贷收益,提高小额信贷机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提高小额信贷的利率水平,提高其贷款收益。目前我国应该尽可能提高小额信贷利率上限,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比如小额信贷市场形成较为充分的竞争格局),实现利率市场化。

――充分发挥非市场机制的正向激励功能,提高其预期收益。有关部门要建立一套合适的评估指标来评价小额信贷扶贫效果,使捐助资金流向那些扶贫效果突出的小额信贷机构,使这些小额信贷机构逐步做大做强,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注重发挥政策的正面导向功能,提高其隐性收益。监管当局应该制定适当的制度,使那些经营效果好,具有较为良好内部治理结构并显示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小额信贷机构,允许其吸收一定比例的公众存款或者批发贷款,如果继续有较好的表现,可以逐步允许其扩大吸收存款比率和范围,直至最后向商业化小额信贷金融机构转型。

3.多种途径降低小额信贷成本,减少小额信贷机构可持续发展的阻力。

――政府要在优化信用环境上下功夫,降低小额信贷组织的预期成本。

――政府要提供一些准公共品,外化一部分小额信贷的操作成本。这些准公共品主要包括基础设施、项目培训、信息传播等,比如政府可以将与小额信贷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财政预算。

――政府要努力完善小额信贷风险分散机制,降低小额信贷贷款损失成本。这些风险分散机制包括建立担保基金,完善农业政策性保险等,各级政府可以从扶贫款中或者国家救灾款中拿出一部分建立担保基金。

第5篇:可持续发展理论范文

三峡库区位于长江中上游结合部位,是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由东向西推进的重点开发地带。三峡工程修建后,可根本改善川江航道,使万吨船队直达重庆。三峡库区的发展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有着重要战略意义。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增加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特别是三峡工程水库淹没与移民安置,也对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三峡库区的可持续发展只能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持久、稳定的支撑能力为基础。为了促进三峡库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抓住三峡工程建设的机遇,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加强环境的综合整治,保护好生态环境,以实现环境与发展的双赢,人和自然的和谐,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统一。

2、支撑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与环境条件

2.1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水热资源丰富

三峡库区位于我国中心腹地,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山地、川东平行岭谷、鄂西山地向长江中下游平原过渡地带。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分别占总面积的74.0%和21.7%,河谷平原只占总面积的4.3%。三峡库区行政区域指三峡水库涉及的湖北省所辖的宜昌、秭归、兴山、巴东四个县和重庆市所辖的巫山、巫溪、奉节、云阳、万州市三区、开县、忠县、石柱、丰都、涪陵市二区、武隆、长寿、渝北区、巴南区和重庆市近效七区和江津市16个县区,共20个县市,土地面积5.4万km2,人口1966.44万人(2000年)。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1)土地利用开发程度高。三峡地区由于历史悠久,人口稠密,土地垦殖率较高。但坡地水土流失严重,耕地少,人地矛盾十分突出。

(2)水热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本区地处中纬度,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温度15~19℃,大于10℃积温5000~6000℃。年平均降水量1200mm。长江横贯全区,过境客水丰富,水资源总量约4000亿m3。区内水能蕴藏量除长江干流外,尚有409万kW,其中可开发利用220万kW。水资源开发潜力大。

(3)生物资源丰富,具有林、果、土特产品优势。重庆库区森林覆盖率为21.8%,湖北库区为32.9%。库区经济植物超过2000种,其中药用植物1000余种。柑桔生产规模大,已形成长江三峡柑桔产业带,2000年柑桔种植面积达28331hm2,总产量24.55万t。其它林特产品如桐油、生漆、榨菜、山羊皮、蚕丝等驰名中外。

(4)旅游资源开发前景广阔。本区历史文化悠久,山川景色秀丽。有闻名遐尔的长江三峡、圈椅淌原始森林、龙门河森林公园、高岚河、神农溪等自然风光;亦有白帝城、张飞庙、石宝寨、白鹤梁、丰都鬼城等人文景观。三峡工程建成后,库水延伸可辟更多旅游景点,为旅游资源开发展示更广阔空间。

2.2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三峡库区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有较大幅度增长。200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38.89亿元,比上年增长9.4%。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库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5875元,比上年增长7.7%,农村人均纯收入1868元,比上年增长2.5%。三峡工程的兴建,为库区建材、矿产开采和化工工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建材业成为新的增长点。

2.3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城市江段受到污染

2000年监测库区长江干流水质状况总体良好,除个别断面外,各断面年度水质评价结果为Ⅱ类。库区城市江段枯水期和丰水期总体水质良好,平水期较差。据主要城市江段16个断面统计:枯水期城市江段Ⅰ、Ⅱ类水质江段占56.3%,Ⅲ类水质江段占26%,Ⅳ类水质江段占18.8%,水质Ⅳ类的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城市江段岸边水质受污水影响的江段总长约为27.55km,宽约2~120m,其中严重超标污染带总长约7.81km,宽2~45m。重庆江段的超标污染带长约5.5km,占库区超标污染带总长的70%。

3、面临的发展机遇和环境压力

3.1主要机遇

3.1.1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根本的长期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将使三峡库区的增长方式从忽视环境,甚至以牺牲环境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转变为以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科教兴国的实施将使三峡库区经济增长方式从依靠资源超负荷消耗的粗放经营模式转变为依靠科学技术和提高人力素质的集约经营模式。两大战略实施,不仅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为做好环境保护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3.1.2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加快基础建设和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三峡库区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地区之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加快大批水电能源、西电东送、高速公路、铁路交通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并将继续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和技术改造的力度,限制或淘汰工艺、设备落后的生产能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降低产品的能源消耗、原材料消耗和水资源消耗,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和发展环保产业,逐步建立生态工业体系,为从源头控制污染和全过程的保护环境提供最有力的支持。

3.1.3加入世贸组织,为经济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将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有力推动三峡库区产业开发和技术进步,促进我国环境政策和标准与国际接轨,提高政府和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三峡库区环境基础设施投资和污染治理投资占GDP的比例将会明显提高。《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已于200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复实施。初步测算库区水污染防治工程,“十五”期间投资达244亿元,规划的实施将极大改变水污染状态,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

3.1.4三峡工程将大大促进库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峡工程是开发治理长江的关键工程。三峡工程建成后,不仅在整体上对长江流域带来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效益,为库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而且工程建设还直接为库区发展各类市场,改善投资环境,调整经济结构,推进城市化进程等各方面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3.2面临的环境压力

(1)人地矛盾突出,环境污染加剧。三峡水库淹没、人口增长将对环境带来沉重压力。三峡库区将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如不采取有力措施,近几年内,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将比2000年增加10%~20%。

(2)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任务紧迫。城市化加速发展和环保基础设施的滞后矛盾日益突出。库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不到10%。生活垃圾、工业固废岸边随意排放,处理率低。城市大气环境面临煤烟型污染和汽车尾气污染双重压力。城市化水平提高带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投资也急剧上升。

(3)水污染日趋严重,水污染亟待加强治理。2000年三峡库区废水排放量为11亿t,长江干、支流水体污染日趋加重。三峡水库初期蓄水后,水体稀释自净能力减弱。乌江和其它次级河流,受水库回水顶托影响,河口江段污染将有所加重。水污染形势不容乐观。

(4)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保护和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需坚持不懈地努力。由于乱砍伐森林和毁林开荒,森林植被减少。2000年库区水土流失面积3.58万km2。水土流失造成大量面源污染进入江河,加剧了水环境污染。

4、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对策进入新世纪,三峡库区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三峡工程进入攻坚阶段,2003年初期蓄水发电,2009年全部建成。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也面对新的形势,必须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密结合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贯彻污染防治和2生态保护并重方针,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改善生态,治理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4.1推行可持续发展农业,妥善安置农村移民,实现农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三峡水库涉及农村直接淹房人口34.87万人,淹没耕地1.68万hm2、园地0.72万hm2。农村移民采取了种植业安置为主,结合养殖、二、三产业安置、养老金安置和投亲靠友等多种方式,使移民生活达到或超过原有水平。为促进库区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农业。主要措施是:

4.1.1合理开发土地资源,改造利用荒山草坡,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农林移民安置要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将环境保护与长江上游水土保持治理工程、长江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和坡耕地改造工程相结合,实现农业人口人均拥有0.053~0.67hm2稳产高产农田,0.02~0.033hm2经果林,使林草覆盖率达到45%以上,土壤侵蚀量减少70%以上。大于25°的坡耕地逐步退耕还林,小于25°的16万hm2坡耕地实行坡改梯工程。山、水、田、林、路进行统一规划,综合治理,采取改良土壤,科学种田措施,使农田生态改善,逐步实现库区优质高效生态农业。

4.1.2科学施用化肥,采用绿色肥料,发展生物农药2000年,库区化肥按纯量计算,施用总量15.37万t,农药折纯使用量为765.7t。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成为长江水体污染重要来源之一。要改善施肥结构,鼓励综合使用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大力开发和推广使用高效、无污染的生物菌肥料、叶面肥料等绿色肥料;建立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工厂化无土裁培车间,推广无公害综合性农作物技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推广压低害虫基数、保护害虫天敌和科学施用农药的综合技术,完善农药生产和使用的管理法规、标准,保证农药使用的环境完全。

4.1.3严格控制乡镇企业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三峡农村移民规划二、三产业项目768个,安置移民7.86万人。为了使库区乡镇企业进入可持续发展轨道,必须强化乡镇企业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预防和整治。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大,又无力治理的小型落后生产点和企业应依法取缔或责令关闭。现有超标排放污染物的企业,必须限期治理,达标排放。加快乡镇企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大力开发资源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附加值高的新产品和名特优产品,进一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建立并延伸生态农业;加强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不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总体上削减资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在水源保护区和三峡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保护范围内不得兴建有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企业;加强人才培养,加快技术改造、科技开发和鼓励扶持治理环境污染的政策,为预防和整治环境污染提供基本保证。

4.1.4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作为可持续发展农业的重要途径和重要组成部分,三峡库区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和探索,生态农业出现良好势头。2000年以来,万州生态环境实验站继续开展了地下地膜截水墙试验、坡耕地粮经复合垄作模式构建试验、裸岩石砾地开发利用试验、陡坡地生物篱农业技术模式构建试验,优良作物、蔬菜、经济果木、药材及引种试验等;秭归生态环境实验站开展了移民安置区水土保持与小流域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坡耕地综合治理试验示范,经济作物合理施肥,库区反季节蔬菜基地建设等研究。这些成果应大力推广,促进高效优质生态农业的发展。

4.2结合城市和县城迁建,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三峡水库淹没涉及2座城市、11座县城。淹没线以下城集镇49.88万人,其中城市和县城迁移线下总人口达39.55万人。库区应结合城镇迁建,对所有城市、县城进行统一规划,使城市(镇)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1)制定和完善城市环境规划。库区进行了初步移民安置区环境规划,为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新老城区应进行统一环境规划。要保证将环境规划纳入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国土规划、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并与这些规划相互协调、同步实施。

(2)治理城市水污染,保护供水水源。要编制完善水功能区划,加强水源保护;提倡城市节水,完善城市排水设施,发展污水集中处理;加强城市港口船舶污染管理。

(3)改善能源结构,加强城市绿化,防治大气污染。到2010年,库区城市和县城气化率将达到85%,减轻机动车尾气污染;城镇要按生态要求进行绿化美化,落实迁建区的公共绿地、道路两侧绿化、居民区绿化、工业区绿化、城市防护林带和护岸林带建设,有效控制城镇扬尘。

(4)加强环境噪声防治。对产生较大噪声的工厂企业,在迁建时应增强其隔音减噪能力,对产生较大噪声的生产设备进行消音和减噪处理。城镇迁建中要改善道路条件,改善车辆运行状况,控制交通噪3声污染。

(5)妥善处理处置固体废物。三峡地区历史堆存和近期排放的固体废物较多,应结合库底清理和城市迁建进行妥善处理处置。

4.3加强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1)有效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三峡库区列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为保护三峡自然生态要进一步加强长江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和重要小流域治理,加强支流的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的保护和建设,以提高库区生态环境功能。

(2)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为保护库区生物多样性,在三峡工程环境保护规划中,已拟定建设宜昌市天宝山森林公园、兴山龙门河常绿阔叶林自然保护区、巫山小三峡景观生态自然保护区。三峡库区已建立陆生植物物种资源保护站,开展了龙门河地区气象、物种多样性、固定样地、生态系统多样性监测。1995~2000年,相继进行了优质果树、观赏花卉、资源植物的引种繁殖示范试验。珍稀濒危植物保存达到47种。此外,在巫山地段进行了疏花水柏枝和荷叶铁线蕨珍稀植物的繁殖试验,已可满足保存该物种需要。神农架生物多样性定位站保存了库区31个濒危植物物种,为库区的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奠定了基础。今后应进一步加快有关自然保护区建设,制止捕杀或采挖野生动植物违法行为,提高保护区管理水平和生物安全管理能力。

(3)推进生态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发挥生态农业在生态环境建设、农林面源污染治理和无公害基地建设方面的示范推动作用。力争在三峡库区建设一批生态示范区、生态农业示范县。建成一批以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为主要特征的生态精品示范工程。已建成的万州生态环境实验站、秭归生态环境实验站已起到良好生态示范作用。今后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加试验示范项目;建立健全生态建设的管理和技术、信息服务体系;开展生态示范区的规划更新,形成滚动发展机制,促进生态建设健康持续发展。

(4)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对库区因森林乱砍滥伐的坡地,迁建施工,矿山、建材资源开发采掘废弃的土地,应结合区域环境与发展规划、移民迁建安置规划、水土保持规划,进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实施改土造田,开展农田基本建设,植树造林,以发展森林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使生态得以恢复,环境得以改善。

4.4综合防治库区水污染,保护水环境三峡库区水环境状况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为确保三峡工程长期安全运行和库区水环境安全,必须加强库区水污染防治。经国务院批准的《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所规划的总目标是:

2005年,三峡库区及其上游主要控制断面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人为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基本得到遏制;到2010年,三峡库区及其上游主要控制断面水质整体上基本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库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提出了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和污染治理目标,要求库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工业废水COD排放量削减3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为实现这项宏伟目标,必须认真落实以下措施和任务:

(1)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库区所有市县(区)和沿江建制镇、影响区所有城市和县城所在镇、上游区所有城市都必须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要科学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工艺和规模。为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有效运行,必须配套建设和完善雨污分流的污水收集系统。

(2)抓紧治理城镇生活垃圾。为确保库区的水质安全,有关城市、建制镇必须在蓄水前分期完成135m、156m、175m水位以下堆存的垃圾清理。所有清库垃圾必须做到无害化处理,危险废物与一般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分开处理。

(3)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实现稳定达标排放。认真搞好工业结构调整,坚决关停生产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并把削减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主线,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和技术进步,实现工业污染物全面达标,促进工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4)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控制三峡库区上游的水土流失,减少面源污染和入库泥沙量。控制农药化肥使用量。所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水粪便应综合利用和处理,实现达标排放。

(5)全面治理船舶流动源污染。长江三峡库区及上游河流通航3000km,各类运输船舶9000余艘,年产生垃圾4.2万t,生活污水约1500万t,含油废水100万t。特别是200艘危险化学品运输船,存在发生事故的隐患,严重影响库区水质安全。为保护库区水环境,要配套建设污水和垃圾收集上岸的辅助设施,实施船舶废弃物接收工程、船舶生活污水集中治理工程和化学危险船舶洗舱基地工程。

参考文献

第6篇:可持续发展理论范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理论;绿色建筑;绿色建材

绿色建材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改变着人们的观念,绿色建筑,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生态学及其他技术科学的成果,把住宅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生机盎然,自然气息浓厚,方便舒适并节省能源,没有污染的居住环境。本文的“绿色”的本质是物质系统的首尾相接,无废无污、高效和谐、开放式闭合性良性循环。通过建立建筑物内外的自然空气、水分、能源及其他各种物资的循环系统来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并赋予建筑物以生态学的文化和艺术内涵。

1、中国绿色材料的发展

在1988年第一届国际材料科学研究会上首次提出。1992年国际学术界给绿色材料定义为: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应用过程和使用以后的再生循环利用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最小和对人类身体健康无害的材料。目前,住宅室内装修热方兴未艾,人们除了讲究装修格局、色调、材质、做工和价格外,更关注所用装修材料对人体健康有无危害。近一段时期一些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时有报导入住新装修的房主发生人身伤害事故。这一方面提高了人们选材的环保意识,提醒厂家生产中少用有害物质,另一方面也使百姓在选用装修材料时不知所措,因此,已经到了为绿色建材建立正确概念的时候了。提倡绿色经济,建筑材料的发展也要根据人们的需求,走上适应当今社会发展趋势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技术水平,改善传统工艺及制造流程,并且寻求节能环保的新材料作为替代品,提高资源与能源的综合利用率,尽量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所以,我国建筑材料要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要改变传统的以大量消耗能源与资源为生产模式的方法,提倡绿色建筑材料的普及和应用,用科学的方法开发出更多具有节能、环保、安全、健康等功能的新型绿色建筑材料。

绿色建筑的发展依赖绿色建筑材料,绿色建筑材料的大力发展,可以推动绿色化建筑产业的发展,帮助建筑产业实现全新的发展与突破。在绿色建筑发展的过程中要利用可持续化的发展动力打开绿色建筑市场发展的新局面。首先、从原料的使用方面看,传统的建材大量采用低品位矿石作为其主要原料,而绿色建材在这一方面做了积极改善,其所用的原料一般都是工业废渣、垃圾与废弃物等其他可再生资源。这不仅减少了因燃烧天然矿物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也解决了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其次、从技术的改善方面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制造工艺以无法适应当今的社会需求,而绿色建材是在高新技术的应用与实验过程中,研发出的新型材料,是具有节能、环保等功能的高科技产品。

2、绿色建筑体系的研究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以不触动环境基本生态平衡为目的而建造的一种建筑物,也是业内人士致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2.1规划设计导则和评估体系

结合中国的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国情,研究确定绿色建筑的概念,界定绿色建筑的范畴,建立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制定绿色建筑规划与设计导则。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的特点,探讨政策控制和市场机制结合,引导和推广绿色建筑的途径。

2.2结构体系评价方法

主要进行五方面的深入研究:建筑结构体系全生命周期技术经济分析;建筑结构绿色评价体系研究;提高建筑结构体系绿色性能的技术手段研究;绿色建筑结构选型技术导则研究;钢结构(含公共建筑与住宅两类)推广应用的制约因素和成套关键技术的研究。

2.3建材技术与分析评价

绿色建材及建筑部品评价分析技术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新型环境协调产品的研究开发。包括:绿色建材技术及分析评价方法的研究、绿色建材分析评价技术的研究、建筑部品分析评价技术的研究、绿色建材及建筑部品基础数据库和评价软件的编制、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及其配制新混凝土的研究、建筑垃圾循环再生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在新型建筑材料中应用研究中、室内湿度调节及抗菌防霉功能建筑材料关键技术的研究、产生负离子功能建筑装饰品关键技术的研究、高效净化空气材料和技术的研究。

2.4水的综合利用技术

围绕绿色建筑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开发水安全综合性保障技术与两种专项技术。结合工程项目,通过对供排水系统的分析、工程性试验及跟踪研究,从水量、水质两方面提出不同地域生态、不同自然条件、不同水资源状况的绿色建筑水安全保障的综合控制策略与技术。

2.5降低能耗关键技术

针对影响建筑能耗的围护结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和建筑能源供应与转换系统,以及新建建筑能耗标识制度,瞄准国际前沿,从我国实际和潜在需求出发,联合科研机构、设计院、设备产品制造商等技术转化过程主体,集中力量于智能可调节型围护结构、独立控制型低能耗环境控制系统、以天然气为动力的建筑高效热电冷联供系统、以及新建住宅建筑单元能耗标识体系等关键问题,开展系统研究、瓶颈突破和产品开发,并在清华大学和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集成示范平台上安装、调试、测试和评价,形成降低建筑能耗的关键技术系统集成,加快技术产品化和产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2.6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技术

针对已有建筑和新建建筑存在的室内环境问题,从室内空气质量、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和室内综合环境等方面系统开展源分析、源传播途径、源作用机理研究,探索不同因素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规律,研发室内环境设计预测、检测评估和控制改善等实用技术体系,为绿色建筑的决策、设计、实施、管理提供有效、可靠的室内环境控制与改善技术手段,提高我国在绿色建筑室内环境领域的研究水平,推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

2.7建筑绿化配套技术

致力于建立绿色建筑适生植物资源信息库,资源信息库中植物种类不少于500种;不同的绿色建筑植物群落的生态效益测试;编制绿色建筑绿化配置技术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

2.8技术集成平台建设

为绿色建筑的设计、建设、运营与管理提供关键技术集成平台。结合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导则及评估体系的研究和绿色建筑关键技术,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建造绿色建筑关键技术集成平台,为绿色建筑关键技术提供测试、实验、技术改进和展示的平台,并成为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的教育和培训中心。分别针对墙体、门窗、内外装饰、管材等各类建筑部件做全生命周期分析,总结指导性的选取原则与推荐作法。水的综合利用研究则是从节水技术、雨水收集利用、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等方面给出建筑节水与综合利用的全面解决方案和具体技术措施。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和降低环境控制系统能耗两方面研究系统的节能方案与相关的关键技术与产品。室内环境控制与改善则着重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声、光、热环境,研究相应的解决途径与关键技术,营造健康、舒适、高效的室内环境。在充分利用植物的生态效应和景观功能的基础上,提出绿色建筑绿化配套技术和标准,为建设绿色建筑绿化示范区提供指南。

舒适、健康、高效的人居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追求。在改善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同时,如何促进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建筑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也是我们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责任。

参考文献:

[1]袁辉 《环保型建材在住宅建筑可持续中的应用》 《河南科技》 2010年12月下

[2]陈士信,周颂鲁 《绿色建材为世博场馆添光彩》 《绿色建筑》 2010年第五期 37-39

[3]应雪丹,蒋涛 《论建筑材料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技术途径》 《山西建筑》 2011年2月 99

第7篇:可持续发展理论范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6-0071-03

我国马世骏院士从生态学角度于20世纪70年代起先后提出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从国内经济学方向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状况看,主要集中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笔者仅就国内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进行简要的述评和展望。

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梁晓波(1998)认为区域经济由区域经济要素、区域经济结构、区际关系三大部分构成。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区域经济要素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以及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三部分决定,其实质是生态可持续性和经济可持续性的和谐统一。魏建中等(2004)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概括为:在现有自然资源(包括环境)约束条件下,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有效增长。其中,经济增长是在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基础上的专业化集约型经济增长;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度要小于其再生速度,不可再生资源利用应约束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之下;废物的产生应小于环境的吸纳能力。何爱平(2005)认为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指不同区域尺度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即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发展要建立在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逐渐改善环境质量的基础上,使其保持良性循环,并且应当促进不同类型区域发展的协调,缩小区际发展水平的差距。朱国传(2007)认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一定经济区域范围内,以人为中心的主系统与自然、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子系统之间存在着协调的发展关系,即在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前提下,建立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代人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也不危害和削弱其他区域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显然,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就是人类生产经济活动的持续经济增长和可获利性,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其他子系统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整体中,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处于主导地位。

笔者认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应当是在协调区域经济、区域资源、区域生态环境以及注重区域民众生存的基础之上的共同发展。区域资源的开采,小则影响区域民众的生存与发展,中则影响区域所在国家的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大则波及到世界上引进该区域资源以获取生存与发展动力的国家的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阎聪线(2001)认为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以可持续观点分析研究了甘肃省区域经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以城市为主提出了甘肃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任务及具体政策和配套措施。李林等(2001)通过运用模糊可拓经济控制论原理,提出了一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实施模型。运用该模型,在确定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当前状态和最终目标后,于中间设立阶段性目标——驿站,再经过各个具体的实施步骤逐步达到各个驿站,继而实现最终目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一致的,但在考虑地区利益时又有所区别,因此,学者依据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和相关文献,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发展状况评价指标定义为:S=﹛地方经济增长水平,地方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地方技术进步水平,地方经营管理水平,地方对外贸易水平,地方就业水平,地方区域发展平衡程度﹜,其中,地方经济增长水平、地方产业结构优化程度等指标亦可看作是为实现总目标S而设立的各个分目标,每个分目标按满意度又可进一步分为快(合理、平衡、高、充分)、较快、一般、较慢、慢(不合理、不平衡、低、不充分)等五级,每个分目标达到其满意度的上限值时即可视为其已达到发展的最终目标。通过案例研究,利用所构建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湖南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各阶段策略。

关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任务方面的研究,学者们往往运用案例研究分析方法,主要依据其研究的具体区域发展的现实特点,提出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总目标、分目标等,鲜见通用的指导性较强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任务模型研究。

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已有研究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展开了系列探讨,主要观点集中于发展、协调、可持续、共同、公平等原则。笔者认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优先事项在于“发展”,而“发展”的核心应当归结于“人的发展”,特别是“人力资本的发展”,在涉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应遵循的原则问题时,应当将“以人为本原则”视为首要原则。

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1.均衡发展模式。关注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均衡性,注重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的投入、支持力度,努力促进经济欠发达区域与经济发达区域的基本同步发展,以实现社会公平、缩小经济欠发达区域与经济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维护社会稳定;侧重于经济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2.梯度推进模式。首要关注经济发展效率,重视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非均衡性,注重进一步加快经济发达区域的发展步伐,继而通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列要素(人力资本、技术等)从高梯度的经济发达区域向低梯度的经济欠发达区域的转移,促进经济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3.增长极模式。主张把有限的稀缺资源集中投入到发展潜力大、规模经济和投资效益明显的少数部门和区位,使增长点的经济势力增强,同周边经济区域形成一个势差,增长点再通过市场机制的传导媒介力量引导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从而促成整个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点轴发展模式。组成点轴发展模式中的“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强劲增长极,发挥着特有的极化和扩散功能,它可以是城市、城镇,也可以是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特区等;“轴”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强劲增长带,它或是由自然轴线(海岸轴等)组成,或是由人文轴线(铁路轴、公路轴等)组成,也可以由自然轴和人文轴共同交叉组成复合轴线。点轴开发是一种地带开发,它不仅重视“点”增长极的作用,而且还强调“点”与“点”之间的“轴”的作用,因此,点轴开发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要大于单纯的增长极开发,更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网络发展模式。所谓网络,在区域发展研究中是指一定区域内结点与结点之间的经济联系以及经济增长轴线和轴线之间按照一定的经济技术规律经纬交织而发展成的点、线、面统一体。其中,结点是指区域内部的各级中心城市和城镇,它们充当着各级层次的增长极;相互交叉的轴线则是指在接点间起链接作用的线状通道,这些通道可以是河流等自然通道,也可以是铁路、通讯(包括信息高速公路网)等基础设施类的人文通道。该模式侧重于加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注重实现整个区域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五、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关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学界观点主要集中于人力资本、创新(科技创新)、产业集群等。王翊(2006)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城郊生态公园建设综合效益的测算,从生态公园建设对带动短期经济增长、提高长期经济增长质量、平衡代际间利益、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等方面分析了城郊生态公园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郊生态公园建设对城郊当前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未来的生态和社会效益更为显著。在充分考虑当代人与后代人利益平衡及效率的基础上确定最佳建设规模有利于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并举的目标,从而不断带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姜玉鹏(2007)认为在资本体系中,人力资本具有智能性的特征,可以聚合自然资本和创造资本,可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以人力资本为载体的知识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人力资本所掌握的科学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开发人力资本是可持续发展的命脉,人力资本的再创造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总而言之,人力资本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叶宝忠等(2008)指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产业集群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在我国,以产业集群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催生了新一轮的区域经济发展浪潮,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的龙型产业集群隆起带,成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先进产业制造基地,支撑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永恒推动力。李雪峰(2009)认为西部地区作为欠发达地区,要想迎头赶上,须不断识别和培育区域核心竞争力,因为只有具备了核心竞争力;才能保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而区域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在于创新。该研究集中探索西部经济欠发达区域如何通过创新形成特有的西部欠发达区域的核心竞争力,以使得西部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获得永久动力。

六、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即研究如何衡量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状况,为相关决策者提供进一步的决策支持。目前的研究主要方向为指标体系的选取方法、权重的确定方法、综合指标的求取方法及协调度模型的建立,但研究中有的侧重于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性,有的偏向于经济与社会的协调性或技术、经济与社会的协调性分析,评价指标的选取庞杂而缺乏实用性,有的指标过于片面,有的指标获取的成本太高。权重的确定及评价方法的选取也都没有突破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缺乏创新性,而且在评价方法的说明上,很多论文过于简单,有些变量的解释模糊不清。指标无量纲处理过程中,往往忽略了指标间的相互作用。现有的种种协调度测量方法并不能解决所有的协调发展测度问题。如有系统并不要求子系统的相似性、同步性,如果用相似性方法测度就会产生大的偏差。在协调度研究方面,不同的研究者研究的切入点有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各个角度全面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程度,否则不仅不能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咨询,而且有可能形成信息误导。

七、区域经济循环可持续发展研究

关于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互动关系的主要观点包括:1.循环经济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2.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3.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4.循环经济是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5.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在研究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时,应当合理引入循环经济理念,在发展区域经济时,区域资源必须得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区域环境必须得以充分有效的保护,即在发展区域经济时,保持“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这个过程的循环往复,从而将“节约区域资源、保护区域环境”的理念转化成不间断地实践活动,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八、结论与展望

总的来说,国内现有的经济学方向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方法略显单薄。在相关研究中,学者们往往主要采用融入案例分析的规范研究方法,鲜见实证研究;往往仅就一个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展开研究,而缺乏对该区域纵向经济发展状况的历史比较以及该区域与其他国内的或者是国际的类似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横向国内、国际比较。因而在今后的相关研究中,应当首先关注以下研究方法的革新:

1.加强实证研究力度,将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2.注重纵向与横向的比较研究方法,不能总是孤立地去研究某个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要积极主动、科学合理地借鉴国内、国际类似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所研究的理论须源于实践活动,研究的最终目的须归根于指导实践活动;

4.在相关研究所需数据的搜集处理方面,可采用包括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在内的技术集成或者说是强大的数据采集、更新、处理、分析的技术体系,对所需区域数据进行科学、及时地搜集处理。

综合考察以上述评内容,国内经济学方向可持续发展理论需要深入、细化研究的问题还应包括:

1.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条件。不同的区域划分,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条件各异。一般而言,自然资源型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条件乃是该区域目前尚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石油、天然气、煤等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型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条件乃是该区域目前尚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低廉的劳动力资源;而经济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条件往往囊括了自然资源以及低廉的劳动力资源。

2.“资源诅咒”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李天籽(2007)利用1989—200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自然资源丰裕度对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地区层面检验了“资源诅咒”命题。邵帅等(2008)以1991—2006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证明了西部大规模的能源开发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经济增长,“资源诅咒”效应确实存在。如何走出“资源诅咒”魔圈以实现资源型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迫在眉睫。

3.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有关此方面的文献资料相当匮乏。今后可主要从如下几方面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1)法律法规制度保障;(2)产业制度保障;(3)金融制度保障;(4)投融资制度保障;(5)教育制度保障;(6)就业制度保障;(7)科技创新制度保障;(8)产权制度保障等。

4.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分类后的进一步细化研究。将区域划分为经济发达和欠发达区域;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区域;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型区域,自然资源型、人力资源型和科技型区域;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等,针对各个具体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一步强化专门的研究,以期科学化、全面化指导相关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实践活动的理论内容,继而注重展开每一大类中具体类别间的比较研究,以调动区域实践活动的互动、共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除此以外,还可针对一些特型区域,如土壤沙漠化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专门的研究。

5.循环经济与不可再生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主要应当展开的研究如何在不可再生资源型区域引入并实践循环经济理念,发展循环经济产业,与此同时,扩大经营范围、延伸产品链和价值链,走出一条不可再生资源利用的开发生态化、生态循环产业化、产业发展持续化、产业与区域共同发展的新路径,最终实现不可再生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梁飞.海洋经济和海洋可持续发展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3.

[2]梁晓波.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理论与改革,1998(4):94-95.

[3]魏建中,李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多目标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科研管理,2004(5):140-144.

[4]何爱平.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导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第8篇:可持续发展理论范文

关键词:契合度理论;任职教育;教员;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一个教学培训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上,而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乃是教员的能力素质,因此,教员的可持续发展是单位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石。

教员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组织中,具有胜任当前和未来工作的能力素质,有不断扩展的专业成长和自我完善的空间,能通过学习、培训获得发展和超越的动力,有较强的职业满足感。

然而,任职教育显著的实践指导性、动态性、综合性等特征和要求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教学队伍的人才分层。通过对三所军队院校和两个教导大队的调查发现:在理解组织目标、适应任务需求等方面,任职教育教员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的教员,能够完全理解组织目标并与之相一致,能主动根据任务要求调整努力方向,重视学习,善于合作,一专多能,有较强的职业满足感,是任职教育的中坚力量。

第二层次的教员,能够理解组织目标并努力趋同,在组织的帮助与培训下能够胜任某些任务,愿意学习与合作,在不断进步中获得职业满足感,是需要时间历练、实践磨砺的可用之才。

第三层次的教员,基本不理解组织目标或不能与之相一致,对任职教育的任务特点与要求缺乏深入了解和研究,教学质量低,不重视学习与实践,职业满足感低,是需要组织下大力帮助或者转岗交流的对象。

由此可见,作为任职教育质量建设之核心的教员队伍在与组织和任务的契合上还存在着参差不齐、供给和需要不平衡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阻碍着单位和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二、契合度理论

契合度理论又称为个人-环境契合理论,其研究最初来源于心理学,它指的是个人和环境互相得到供给和需要的平衡。在契合度理论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即:个人-组织契合度和个人-工作契合度。

(一)个人-组织契合度

个人-组织契合度自20世纪50年代提出以来,就一直受到学者们的极大关注。它是指个人人格特性、信仰、目标、价值观与组织文化、策略性需求、组织规范、组织目标及组织价值观的一致性程度。研究表明:个人-组织契合度与员工的绩效、组织认同、工作满意度、缺席率、参与度显著相关。

Kristof (1996) 认为个人-组织契合度可划分为如下四类:(1)个人与组织文化价值观契合度;(2)个人与组织目标契合度;(3)个人需求与组织结构契合度;(4)个人人格特质与组织文化的一致性。以上对比的相符合程度越高,个人与组织的契合度就越高。

1.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契合

朱青松等将员工价值、组织价值进行组合,得到个人价值与组织价值契合的四种类型,当前者与后者契合度高时,个人满意度和绩效较高,组织绩效和组织发展较好。

其它研究揭示:当员工与组织具有相符合的价值观时,可以降低员工的角色模糊与角色冲突,使其更加投入地工作。

2.个人与组织目标契合

Schneider(1987)认为员工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间相似程度愈高,个人与组织的契合程度就愈高,这有助于组织达成预定的目标,而员工也可实现个人目标,获得组织与员工的双赢。这样,不仅组织绩效提高了,员工也得到了成长。

3.个人需求与组织结构契合

员工提供其工作能力以换取组织所提供的报酬或福利,而与之相对的组织也提供各种生理或心理上的工作条件以吸引员工为组织作贡献。当彼此间越能符合对方的要求,双方就越契合,越能激发员工内在的动力,支配他为组织的发展作出额外的努力。

(二)个人-工作契合度

个人-工作契合度是指个人与其工作的匹配程度。它是个人的特质与工作的特性比较后得到的结果,反映了二者之间的相容性和一致性。

个人-工作契合度可以分为三种:供给-需要契合(Supply-Value Fit,即:S-V)、要求-能力契合(Demand-Abilities Fit,即:D-A)和自我概念-工作契合(Self Concept-Job Fit,即:SC-J)。

S-V是当组织能满足个人需要、欲望或喜好时产生的契合,组织的供给如财务资源,成长机会等。D-A是当个人能力达到组织的需求时的契合,员工的供给如经验,对组织的承诺,努力等。SC-J是指个体的自我知觉和工作任务的特点及必须的工作行为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前两者属于互补性契合(Complementary Fit),是一种外在契合;后者属于一致性契合(Supplementary Fit),是一种内在契合,它解决的是“工作是否让我成了我想成为的那种人”的问题。

美国学者Kristof强调组织和工作与个体特征之间复杂的交互契合作用才是个体态度和行为的深层次影响因素。根据Hertzberg的理论,工作特征也可分为外在特征与内在特征两大类。外在特征包括有合适的实体工作环境、恰当的薪资水准等;内在特征包括别人的肯定、自我的成长等。

此外,国内外有学者对员工需要及激励问题的研究显示:员工对自尊、自我实现的需求都十分强烈。根据工作特质和马斯洛的激励理论,自我概念-工作契合度,这种深层次的内存契合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员工的敬业度。

三、契合度理论视角下,任职教育单位促进教员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

任职教育是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层面教育,任职岗位、学员成分与任务要求的多样性造成了学历教育时期的许多学科不再适用,导致了新兴学科的出现和学科间不断的交叉与融合,这就需要教员积极探索任职教育的特点与规律,主动提高多方面的能力素质与之相匹配,在为组织创造高绩效的同时获得广阔的个人成长空间。

然而,理解组织目标、适应新型教学工作并非一蹴而就,时间、实践、学习缺一不可。这既需要教员善于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更需要单位从多方面给予支持和引导,促进教员的可持续发展。

在提高个人-组织契合度方面,首先,要增强和深化任职教育新理念。对于绝大多数部队教育工作者而言,自穿上军装的那一天起,便以军人核心价值观引领着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在宏观的价值观方面与组织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但在微观方面,还存在着如何理解组织文化的问题。各个任职教育单位不仅需要打造特色鲜明、推动发展的组织文化,更需要将任职教育的新理念融入到文化观中,并通过反复宣传、细化分解、环境营造等手段使之深入人心;让每个教员自愿认可组织文化并成为其中能动的一员,主动去研究任职教育特点,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在动态的任务需求中将角色模糊与冲突降到最低,尽快进入新的工作角色。

其次,要强化顶层设计,合理制定组织目标。任职教育单位要对当前及未来的承训能力进行科学分析,统筹规划任务结构和教学人力资源,公开明确单位所承担的及可能承担的培训任务对教员在学科专业、知识结构、综合技能等方面的要求和期望,在充分结合教员个体及群体职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制定组织目标。这样,组织目标既为广大教员所知晓和认同,又可使教员将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与单位的中长期发展有机融合,有效避免教员在确定自身发展方向时出现定位盲目和方向错误的问题,从而提升敬业度和职业满足感。

在提高个人-工作契合度方面,主要是通过对个体因素和工作特征施加影响,采取与个体和工作相关的措施来激发和满足教员的内在成就欲望,进一步提升组织绩效。

第一,提供多渠道的学习和培训。单位应鼓励教员以服务任务需求为中心,通过在职自学、外送培训、换岗实践、交流代职等方式,拓宽自己的专业范围,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开辟新的任职教育领域;同时,创造条件引导教员向“一专多能”发展。坚持每年选送优秀教员攻读硕士或博士,不断提高教员的专业素质和文化素养。充分发挥老教员、优秀教员的传、帮、带作用,对年轻教员制定和落实培养计划,使其尽快适应任职教育的需要,以保证教员整体业务水平的稳步提升。

第二,营造课题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良好环境。任职教育单位应坚持“教研并举”,引导教员在致力于教的同时,要善于思考和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课题研究能力、教学改革能力、论文撰写和成果应用转化能力。可抽出专门经费支持教研课题的开发,经常组织教员参加部队内外的技术交流、学术年会和科技讲座等活动,鼓励他们积极撰写学术论文、申报教学成果,使其在多方面找到与工作的契合点,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量与自信。

第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任职教育单位应本着以人为本、注重激励的思想,强化督导功能,不断激发教员的内在活力。对那些积极承担教学任务,教学课时多、教学质量高、完成情况好的教员,应从行政和经济等方面进行奖励。同时,将教员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情况与教学津贴的发放挂钩,将教员的业务素质、学术能力、研究成果与年终的评功、评奖挂钩;每年开展评选优秀教员和创先争优标兵活动。在单位内形成向先进看齐、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

四、契合度理论视角下,任职教育教员得以持续发展的努力方向

首先,充分理解组织目标,使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与之相一致。组织目标不是空泛的大话、套话,更不是与己无关的东西,它是每个任职教育教员发展方向的引领和指南。对于组织宏观的目标,教员应该认同和把握其精髓;对于微观的目标,教员应当清楚其细节并把它作为对自身的要求。通过对照组织目标与个人现状,客观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奋斗的方向和成长途径,制定出既符合自身特点又与单位发展相一致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这就不仅能满足单位需要,又能满足个体内在需求。

其次,坚持学习,持续提高任职教育的能力素质。任职教育学时少、周期短、岗位指向性明显,要求教员在知识整合、对前沿知识的把握和对岗位任职能力的认知方面始终走在学员前面。而要满足此需求,教员必须重视和坚持学习。只有学习,才能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才能传授理念、触动思维、引领求索,才能厚积薄发,实现教员个体的可持续发展。

教员要有自主学习的思想,自主承担学习责任并主动为自己的学习创造机会。要奉行多元取向策略,学习广博的自然、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系统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全面的教育科学知识,善于总结和反思。要有合作学习的意识,将个体所拥有的知识与智慧通过学习与交流的方式实现集体共享和优势互补,产生“1+1>2”的效应。

第三,重视校本研究,不断拓展专业成长空间。校本研究不仅满足组织对教员能力深层次的需求,也有助于促进教员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转变,是教员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要培养问题意识。教员要善于发现那些制约和阻碍任职教育的因素,就此展开课题研究。再以研究结果指导实践,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升教学质量和系统思考能力。

要增强团队协作。任职教育中所出现问题的新颖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决定了教学研究课题的综合性,需要教员从孤岛式的独立研究走向合作。通过团队协作,不同教学能力和知识结构的教员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有效激活差异性个体的创造性思维,形成对教学与学术的独特见解和认识,促使高质量成果的产生。同时,在协作研究的团队中,每一个智慧闪光都可以得到其他教员的肯定与赞赏,每一次研究过程和结果都可以促进教员个体的能力跃升,这便事半功倍地增强了教员与组织、与工作的契合度,为教员的可持续发展拓宽了道路,拓展了空间。

五、结束语

总之,在任职教育条件下,教员的可持续发展决定了军队院校和培训机构的走向和兴衰。要使教员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量与动力,就必须不断提高其与组织、与工作的契合度。任职教育单位要在合理的顶层设计框架下,提供良性的政策引导和外部条件支持。教员个体要根据组织目标规划自身发展方向,坚持学习与创新,善于研究与合作,实现自我完善与超越,不断增强职业满足感,实现个人与单位的双赢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Kristof A.L. Person-Organization Fit: 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Its Conceptualizations, Measurement, and Implications [J]. Personnel Psychology. 1996. 49 (1).

[2]陈久明,赵滨.论任职培训条件下的教导大队教学管理体系建设[J].继续教育,2010,(5).

[3]李傲,李红勋.基于契合度的企业员工敬业度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6).

第9篇:可持续发展理论范文

【关键词】城镇形象;环境艺术;可持续发展;设计;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之后,我国城镇环境设计、城镇规划一改过去的做法,逐步朝着可持续性方向发展。对于我国而言,由于我国的人口众多,因此在城镇形象与环境艺术的设计工作中,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原则,避免造成恶性循环。另一方面,我国的城镇化速度在不断的加快,很多乡村的修建甚至超过了城镇的水平,在环境艺术设计上,也达到较高的水准,今后应有效的结合乡村设计,提高设计的有效性。本文主要讨论城镇形象与环境艺术可持续发展设计的理论研究。

一、城镇环境艺术概述

(一)城镇形象

从概念上来讲,所谓的城镇形象,其实指的就是城镇内在属性的一种外观表现形式,通过不同的元素,将城镇的内涵凸显出来。设计人员将会把城镇独有的特色,体现到城镇景观之中,让前来居住或者是旅游的人群,在看到的第一眼,就感受到城镇的独有内涵。同时,设计人员还会将城镇的本质表现到具体的现象之中,不断的延伸内涵。例如,我国的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当步入这些城市的时候,第一眼就会觉得人流攒动,生活节奏快等等。再加上高大的建筑、密集的交通、广泛的商铺,都会给人一种现代的都市气息。城镇形象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一线城市即便到了现在,依然是商业气息浓重,竞争压力较大,各种开发区都在不断的建立,地价和房价的增长,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二)城镇环境艺术

除了城镇形象之外,城镇环境艺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从概念上来分析,城镇环境艺术主要指的是,通过利用艺术手法,设计出理想的城镇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城镇环境对每一个居民的影响都非常大。例如,在大雨天气,排水问题将会困扰所有的小区;在干燥天气,如何保证自来水的正常供应,都将与城镇环境艺术息息相关。综合而言,城镇环境艺术,主要是为了和谐人-城市-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促进城市的更好发展。

二、城镇形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整体目标

城镇形象与环境艺术设计是未来城镇设计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城镇规划建设的主流趋势。该设计理念重视生态人文的统一、现代与历史的统一、艺术与科学的统一,既继承了城镇历史文明,又引入了现代科学,实现了设计创新。城镇环境艺术设计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系统,注重生态平衡,促进城镇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对城镇形象以及人类生活质量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从整体目标来看,在今后的理论研究工作中,必须考虑到城镇形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最佳效果,提高我国的城镇和谐程度。

三、城镇形象与环境艺术可持续发展设计的理论

(一)对设计原则和范围的研究分析

由于城镇形象与环境艺术的可持续发展设计理论,需结合客观上的条件限制以及主观上的大众诉求,因此必须对设计原则和范围进行研究。本文认为,人本身以外的人文要素、人工要素和自然要素可以说是都处于城镇当中,从较大方面来说是整个城镇形态,从较小方面来说就是每一片砖的形、质、花饰和色都包含在环境艺术和城镇形象设计的范畴当中。城镇环境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建筑设计,更是一种深化设计或者观念设计,在建筑设计和城镇规划的策划初期都有参与,并且不断强化环境艺术意识。所以,在设计原则方面,城镇形象与环境艺术的可持续发展设计理论,应不超过城市的承受限度,考虑到时代的需要,不可操之过急,应考虑到国家的整体发展,而不是仅仅在单独的某一个城镇上努力。在设计范围上,应包括整个城镇,仅仅在中心区域设计,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设计的要求,对整体的设计,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环境艺术和城镇形象设计

现阶段的人口众多,一个城市的环境艺术和形象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来进行。在我国,南北方的差异较大,无论是在环境艺术还是在城镇形象方面,都具有各自的特色。南方温暖湿润,水乡气息独特;北方寒冷干燥,大山大河一览无余。这些都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环境艺术和城镇形象设计为基础的。本文认为,在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设计理论当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在环境艺术方面,应通过投票、大面积调查等方式来决定。例如,长春市将假绿化带钉到真松树上,并未得到市民的广泛认同。长春市西南湖大路自工农广场到南湖广场沿线绿化带灌木丛外侧都用假绿化带挡住了,可是为了支撑起这假绿化带,有一部分竟用木头钉在了路旁的松树上。这种行为在今后应通过调查研究决定,而不是直接实施。第二,具体的设计工作,应通过多个领域的人员共同研究决定,走路线,单凭当地人员并没有办法看清事物的本质,应结合多方观点,力求最大的发展空间。

(三)对设计要素和设计结构的研究分析

城镇形象与环境艺术可持续发展设计的理论,除了上述的两个方面以外,还需要在设计要素和设计结构上进行研究。以淮南市为例,近年来,淮南市委、市政府按照“五彩淮南”的形象定位、“两型城市”的目标定位、“一主两翼”的战略定位、“四煤”发展的转型定位、“四宜”城市的功能定位,闯出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新路;把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区域规划、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全部纳入环境管理范畴,使所有建设项目符合生态、环保的要求;着力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矿区发展规划、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四规合一”,努力建设淮河明珠。目前,淮南市的设计已经得到了国家的广泛支持,充分说明了设计要素和设计结构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工作当中,需进一步提升设计要素的有效融合以及设计结构的充分更新。第一,城镇形象与环境艺术的设计要素,必须符合该城市的具体定位,应根据国家的相关要求来设计,不要盲目的借鉴其他城市的案例,应着眼于自身的发展方向。第二,城镇形象与环境艺术的设计结构,必须符合和谐的标准。类似于长春假绿化带的情况,基本上不要再次出现。绿化带本身的积极意义较大,但假绿化带不仅没有达到较好的效果,而且影响到了真松树的正常绿化功能,所以并不提倡。

总结:本文讨论了城镇形象与环境艺术可持续发展设计的理论思考。从客观的角度来说,目前的城镇形象与环境艺术可持续发展设计的理论正在不断的健全,理论的可行性较高,逐步告别了纯理论研究,而且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可持续化的设计理论会更加健全,在结合客观实际后,能够得到更大的成果,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文剑钢,张晓乐,王立新.新型城镇化中的老城形象优化策略[J].城市观察,2014,05:134-143.

[2]肖亮.环境艺术设计在整个设计学中的作用和意义[J].大众文艺,2014,18:66-68.

[3]欧阳尚海.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对城镇形象设计的启示[J].科技传播,2014,19:13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