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黄浦江夜游范文

黄浦江夜游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黄浦江夜游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黄浦江夜游

第1篇:黄浦江夜游范文

听妈妈说,上海世博园区规划用地5.28平方公里,围栏区域(收取门票的区域)范围约3.28平方公里,整个园区位于南浦大桥与卢浦大桥之间及卢浦大桥以西区域,沿黄浦江两岸南北分布。

世博园很大,一共分成了五个片区,区:中国馆.外国国家馆.世博演艺中心(中南亚洲国家)。B片区:主题馆.东南亚.大洋洲部分国家馆.国际组织馆.公共活动中心.世博文化中心。C片区:外国国家馆.(欧洲.美洲和非洲国家)。D片区:企业馆。E片区:企业馆.城市文明馆.城市最佳实践区。

工作人员说:“我知道世博会期中6月较空,5月10月有黄金周,7月8月有暑假,9月天气比6月好,因此,6月游人相对较少。非双休日,大风下雨天,高温天游人较少;欲避日晒,亦可夜游。”

第2篇:黄浦江夜游范文

《春江花月夜》又名《夕阳箫鼓》,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和韵味的名曲,是中国古典十大名曲之一。《春江花月夜》原是一首琵琶曲,在《今乐考证》“江南派琵琶曲目补”中收录了《夕阳箫鼓》的曲名,称为“中曲”。至今据考证最早的曲谱是1843年张兼山手抄琵琶谱中《檀槽集》中的《夕阳箫歌》,《夕阳箫歌》分为三小段,没有标题。鞠士林手抄琵琶谱中的《夕阳箫鼓》分为七小段,也没有标题。李芳园琵琶谱中改名为《浔阳琵琶》分为十小段,有标题。1925年,上海大通乐会的柳尧章将《浔阳月夜》改编为丝竹乐合奏曲。大同乐会会长郑觐文改名为《春江花月夜》分十小段,且有标题。《春江花月夜》的标题向来多有争议,可靠的考证是南朝乐府歌曲曲名或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春江华朝秋月夜”的诗句。也有一些音乐家认为《春江花月夜》是描写黄浦江景色的,“春江”指黄浦江,因为黄浦江又称“春申江”,简称“春江”或“申江”。后经长期多次的整理与改编,日臻完美,流传至今。1982年,著名音乐家、教育家、作曲家黎英海把《春江花月夜》改编为钢琴曲发表于中国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上。后成为华人钢琴演奏家刘诗昆、殷承宗音乐会的经典曲目,也使这首著名的中国古典乐曲为更多的人所熟知。《春江花月夜》还先后被刘庄改编为木管五重奏,被陈培勋改编为交响音画。

一 中国古典诗歌文化对音乐的影响

中国的音乐作品以及乐器形式,无论是内容以及表现形式都是深深地扎根于传统民族文化的根基上,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层价值都体现着民族文化的缩影。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受多方面的影响。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诗歌是影响最为深远的民族文化。诗歌的主题一般是歌颂友情、爱情,赞美自然,抒发个人情感。这些主题都是雅致而有意境美的。诗歌注重塑造的是朦胧美、意境美,着意突出的是意境和气氛,注重写意美。传统的美学观念对中国的绘画、书法、文学、音乐、建筑、手工艺品等各种文化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的民族音乐很大程度上也受到诗歌的影响。民族音乐特色诗意的音乐形象,旋律雅致、富有情趣,注重写意美、意境美和朦胧美。古典音乐善于形象地描绘美轮美奂的画面。和西方音乐表达的戏剧性冲突和强烈的对比不同,中国民族音乐擅长旋律的温和平静,清新灵动,雅致优美,而略带伤感与诗情画意。

《春江花月夜》描写的是泛舟夜游的愉悦心情,春江月夜的迷人景致,月色撩人的清雅意境,处处充满了诗情画意。生动地描绘了“夕阳映江面,熏风拂水?”的优雅景色。明月、花影、江楼、渔歌、春江、归舟,好一幅如诗如画春江的美月夜啊。乐曲旋律色彩柔和、清丽、淡雅,节奏流畅多变,乐曲形象温婉质朴。清丽的旋律和雅致的意境是中国民族音乐的瑰宝。古曲《春江花月夜》是对自然景象的感悟,表达了我们中华民族高尚雅致的审美内涵。

二 富有民族特色的乐曲结构

中国的艺术文化无论是音乐、书法、绘画都极其重视写意性。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点。不拘泥于具体的形式与章法,刻画形象但又超脱形象。这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文化素养所形成的独特文化特点。所以,这一重要的特点也深深地影响了音乐文化。中国的古曲都极其重视写意性,那么固定的乐曲结构是无法表达这一特点的。所以,中国古典乐曲的结构大多都采用了衍展体的手法,一般由散拍子和自由的、缓慢的速度开篇,经过一个过渡逐渐进行到一个中速,再逐渐加快,推向之后,逐渐变慢变弱,回到散拍子结束。《春江花月夜》就采用了这一手法,乐曲结构使音乐形象更具有诗意性与写意性,不拘泥于形式,使音乐形象有一种意犹未尽感。

在音乐的乐曲结构上这一点上是与西方音乐大不相同的,西方音乐遵循的是A+B+A的结构,或者是A+B+A+C+A+D这样的固定结构,音乐有稳定的拍子。而中国的乐曲是层层推进,一环一环向前发展。中国的乐曲讲究韵味,曲子开头缓慢的散拍子和逐渐变快的主旋律,过后渐渐消失的意境感。这样的结构使乐曲的形象更加灵活多变,灵动自然。

三 个性化的乐器体现的独特民族风格

丝竹乐合奏的《春江花月夜》乐谱有多种乐曲参与演奏,如:古筝、箫、鼓、琵琶、中胡、木鱼。中国的民族乐器都具有独特的音色。古筝,它的音色优美华丽,所弹奏的波音如同微波荡漾的江水。箫,箫的音色忧郁唯美,如泣如诉,箫声的儒雅飘逸的气质超凡脱俗。优美的箫声所奏出的主旋律宛如在耳边低声吟唱。鼓,它是中华民族最为悠久的乐器,由弱变强的同音重复的鼓声,如同远处的钟声,悠悠的鼓声由远及近,飘然而至。琵琶,它的声音铿锵有力、清丽华美,琵琶演奏旋律高高低低,娓娓奏来,琵琶奏出的反向琵琶音,描绘的是波光粼粼的江水,琵琶的扫弦增添了热烈欢快的气氛与情绪。琵琶与中胡在低音区齐奏,音色深沉唯美,如泣如诉。箫在琵琶、木鱼的伴奏下奏出主旋律,速度时快时慢,有如江中放歌时远时近,节奏错落有致。旋律轻盈,乐思如流,意境超远,令人心醉。丝竹乐的合奏形式,以完美的编曲,使一首乐曲中表现了多种乐器的音色特点,各种乐器相得益彰。丝竹乐改编曲丰富了音乐的结构织体,多种乐器的合作演奏,既突出了乐器自身的音色特点,乐器的音色和音乐的需求完美结合,使音乐自身的音乐形象更加鲜明,是一首经典的丝竹乐合奏曲目。

四 富有民族特色的创作手法

中国的古典音乐大多采用的都是传统的民族五声调式。《春江花月夜》的主题旋律也是以五声商调式为基础的乐曲。《春江花月夜》运用了传统的支声织体手法,乐曲中运用了许多四度、五度和声,加入了很多在主题上作五声音阶的自由模进和变化。例如,乐曲第一段主旋律进行了向上移高四度的模进,第二段主旋律移高模进,转入上方五度的“宫音”,第四段第三次移高,音乐通过节奏的变化,速度加快,时高时低的模进,加强了音乐的活力。第五段,音乐突然变慢,而后由慢及快,节奏大尺度的变化,音乐旋律变得简洁动听,原谱只用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节奏非常规则,两个四分音符一个二分音符,通过速度的加快表现音乐的律动,推动音乐主题的发展。

《春江花月夜》在旋律的创作上独具匠心,每一句旋律的末尾音都与下一句的开头音相同,这种乐句首尾相连在创作手法被称为“鱼咬尾”,这种创作手法增加了乐句的流畅性和趣味性,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创作手法。

五 现代钢琴改编曲对古典文化的传承

20世纪30年代,鲁迅在“且介亭文集”中写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来自民族大众的东西,经过千百年提炼升华,才具有生命力和持久力,才能被世界认同。五千年中华文化的魅力灿烂辉煌,民族精神的文化依然光彩耀人。1982年,著名的作曲家黎英海把《春江花月夜》改编为钢琴曲,更名为《夕阳箫鼓》。保留了曲子的原貌,去掉了标题,压缩了篇幅,使音乐更为紧凑。改编后的曲子分为引子加七个变奏加尾声。

引子用由慢及快,黎英海运用了巧妙的、多变的、灵动的装饰音,把主旋律突显得美轮美奂。

变奏一,与原谱相同主旋律进行了向上移高四度的模进,但结尾处稍加修改,删减了原谱旋律的再现,改为提高八度的琶音,左手密集的快速琶音如同琵琶的扫弦音,用长颤音作为此段结尾和下一段的开头,承上启下浑然天成,使音乐结构紧凑,改善了原谱的松散感,使两个音乐段落的衔接巧妙自然。

变奏二,开头颤音结束后,十六分音符的六连音,如箫似筝,左手是分解和弦,如同琵琶的轮指。节奏逐渐加快,运用了很多长颤音、六连音、相叠的琶音、八度重复音增加旋律的动感,展开曲子的音乐形象。左手的伴奏是五度的和弦,音色如同低沉的琴音,韵味十足。

变奏三,在旋律不变的基础上加入了大量的上行与下行长琶音与短琶音。音乐音色清澈明亮,精巧多变的装饰音音乐错落有致,活泼跳跃。如同江边清风拂面,江水的浪花嬉戏,歌声四起。

变奏四,音乐通过节奏的变化,速度加快,时高时低的模进,加强了音乐的活力。钢琴创作手法前半段,右手是优美的旋律,左手精巧的三连音,句尾为长琶音,如同古筝的抚琴,左手用琶音和音阶模仿琵琶的铿锵顿挫感,结尾处右手坚定有力的同音重复的和弦,是音乐形象如同水墨画的浓淡晕染之美,渲染的音乐层次丰富多变。

变奏五,音乐突然变慢,而后由慢及快,节奏大尺度的变化,音乐旋律变得简洁动听,原谱只用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节奏非常规则,两个四分音符一个二分音符,通过速度的加快表现音乐的律动,推动音乐主题的发展。钢琴改编为大量的长颤音,左手为有力的和弦,增加了旋律的紧张性。

变奏六,延续了变奏五的手法,进一步加快,把音乐推向。原谱只用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节奏也非常规则,两个八分音符一个四分音符,比变奏六整体加快了一倍。为的到来做好铺垫。前附点的节奏,长音用颤音,增加了音乐的紧张感。一长串的六连音琶音,把音乐推向了。

变奏七,音乐的,钢琴改编曲改为全部是八分音符,八度音与单音的交替出现,增加了厚重感与紧张感,音色错落有致,速度再加快,把上一段一长串的六连音琶音变为九连音,音域加宽,使箫声、鼓声、琵琶声齐鸣,一片欢腾热烈的气氛。

第3篇:黄浦江夜游范文

一、海南省旅游发展概述

海南,四面环海,是中国最大的海洋省。其旅游发展经历了以下4个阶段即萌芽阶段(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前)、起步阶段(1988-1997年)、发展阶段(1998-2010年)、提升阶段(2011至今)。萌芽阶段:海南创立了旅游管理机构和旅游经营企业,初步开发了一些旅游设施,确立了旅游作为一个产业的地位;起步阶段: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成为海南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和支柱产业,带动了各相关行业的发展;发展阶段:2009年海南被定位为国际旅游岛,旅游业发展初现突飞猛进态势。提升阶段海南省旅游业发展将不断优化,旅游产业体系建设将逐步完善。如图1所示,从接待过夜游客与旅游总收入我们可以看出海南省旅游发展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从发展阶段到提升阶段,海南旅游总收入、旅游接待过夜游客人数均不断增加,发展阶段旅游总收入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游客人数在不断增多,旅游业发展不断增强。

二、海南、上海、北京旅游发展条件对比

1.旅游资源条件对比

海南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具有我国最大的海域。海南省的自然旅游资源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热带自然景观地域性。海南有分隔河海最长的自然沙堤博鳌玉带滩、五指山的秀美景观等。第二、火山景观的独特性。海南省拥有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岛城市火山群地质公园海口石山火山口公园,具有我国最长的火山隧洞。第三,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珍稀性明显。海南有唯一的国家级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唯一的金丝燕自然保护区及我国最大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第四、3s(海水、沙滩、阳光)景观的优质性。如三亚的天涯海角风景区等。海南人文旅游资源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特有的贬谪文化。由于海南岛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程度低,古代贬谪常选此,海南岛由此注入了中原文化,文化遗产更加丰富多彩。第二,历史古迹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永久力量。如三亚的天涯海角、鹿回头、海口的五公祠、文昌市的文笔峰塔等。第三,各市县的职能清晰显著,拥有历史韵味。海口市是海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闻名中外的滨海旅游城市。三亚是海南省南部的中心城市和交通通信枢纽。第四,骑楼文化。海口骑楼老街展现了骑楼历史和海南历史的印记。

北京的自然旅游资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季节性。北京四季分明,城郊名山香山的红叶仅在秋天的时刻具有最佳的欣赏价值。第二,增智性。北京延庆的木化石是获取古生物知识的旅游园地。第三,医疗保健性。北京小汤山温泉便是突出体现了这个特征。第四,世界文化遗产丰富。北京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至2011年6月,共有6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9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2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北京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都城皇家历史性。厚重的三千年历史文化,六朝都城的灿烂文化遗留使得北京拥有宏伟壮丽的宫廷建筑、帝王宫殿、庙坛和陵墓。第二、精神文化浓厚。京剧文化、胡同文化、四合院文化、燕京八景、庙宇、中轴线等为北京的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三、厚重的学术氛围。高校云集,厚重的学术氛围,为人文旅游资源注入了新的力量。第四、国际性显著。北京的旅游发展对内对外具有国际性,世界性的文化资源丰富。

上海的独特地理位置,所造就的各具特色的滩涂海滨,佘山、淀山湖的山水风光,为上海的自然旅游资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上海自然旅游资源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岛沙类自然资源的独特性。上海拥有我国第三大岛、第一大沙岛的崇明岛。第二、滨海湖泊类水系构成了上海水域风光。最典型的水域风光黄浦江是上海旅游的重要内容。第三、山地类资源丰富。诸如佘山等。第四、动植物类资源较多。如国家森林公园,上海树王“银杏树”。上海人文旅游资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以国际化都市为背景,都市现代气息浓厚。浓郁的都市社会风情反映了上海人的饮食习惯、穿着风格、生活情调、城市氛围。第二、园林文化的艺术性。园林文化集合了古典园林和现代主题公园或者游乐园;第三、宗教文化的多样性。宗教文化蕴涵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丰富内涵;第四、最享盛誉的建筑文化。昔日的“万国建筑博览会”和今日的新现代高楼,构成上海都市风光中最享盛誉的建筑文化。

总体来看,海南与北京、上海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相比,海南的优势体现在其热带性、海岛性、气候性及海洋性。海南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由热带性所带来的自然资源丰富,已开发和未开发资源较多,旅游资源价值大。海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在北京、上海冬天来临之际,海南成为了旅游的最佳地方。从岛屿性质来看,海南岛是中国第二大的岛屿,其资源丰富,拥有世界一流的热带海岸带资源,可开发利用程度高,潜力大,提升空间广阔。从海洋性来看,海南具有我国最大的海域,海洋资源丰富,这就为海南的旅游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海南人文地理旅游资源与北京、上海相比,有一定差别。海南应当注重对海南的热带海岛边疆文化、热带海岛生态文化、黎族文化、苗族文化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突出对海岛生态文化的建设,加大对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促进旅游资源的扩大。

2.区位条件对比

海南省区位优势明显。位于中国最南端,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毗邻香港和澳门,经济增长飞速的珠江三角洲影响着海南的发展;从旅游的角度看,其所处纬度带与夏威夷、巴厘岛等世界著名旅游圣地相近,区位优势明显。

上海市发展都市旅游其区位条件得天独厚。地处扬子江入海口,长江三角洲前缘,面向太平洋,位于长江入海口使得中国与世界相互促进。上海是世界重要的航运中心之一和世界主要的航空枢纽港,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成为经济核心并引导周边地区共同发展。

北京市作为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是重要的洲际航空门户和国际航空枢纽,国家铁路、公路枢纽。作为环渤海经济地区的一部分,环渤海地区所处的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地带联系着各优势地理位置,优势的地理位置促进了环渤海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总体来看,在区位条件方面,海南、北京、上海各有其区位优势。区位优势所带来的区域性市场联动将会加强,海南可以更好地分享两广、泛珠三角、泛北部湾、东南亚等周边不断壮大的客源市场。海南省离中国的海南岛主要门户香港和澳门很近,靠近经济增长速度居全国前列的珠江三角洲的区位优势将不断受到前者的辐射作用,旅游发展也将得到快速发展。

3.经济产业条件对比

(1)经济水平对比

结合表2中数据及实际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海南自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经济实力不断提高,综合实力不断加强。而上海经济增长迅速,2013年,上海GDP总量位列全国第12。上海因设立第一个国家级自由贸易试验区等综合因素的驱动与影响,为2013年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北京经济实力雄厚,以发达的第三产业为主导,以先进的第二产业为依托,以现代化的第一产业为基础,其2012年的全国31个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处于上游区第3位.

总体来看,海南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北京、上海。2013年北京旅游总收入达到3963.2亿元,占GDP的20.323%,上海旅游总收入达1400.8亿元,占GDP的6.48%;海南旅游收入达到229.96亿元,占GDP的7.3%。这一系列的数据表明海南旅游业提升空间很大。在未来的发展空间上,海南省的发展空间较大,发展潜力较大。

(2)产业体系对比

海南、北京、上海的产业体系也有不同(如表3所示)。海南要建设多样化、品牌化的旅游产品体系,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发展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北京则要构建服务经济时代的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提升先进制造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上海则要构建首都现代产业体系,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

三、海南、上海、北京旅游发展的特点对比

海南、北京、上海旅游的发展各具特色,各有各自的实际特征。归纳起来北京旅游发展可以归纳为如表4所示的特点。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已从海南、北京、上海的旅游发展的旅游资源条件、区位条件及经济产业条件进行了分析,分析了三地的差异性,同时对北京、上海、海南的旅游发展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了以下几个结论:

(1)海南与北京、上海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相比,海南岛的优势体现在其热带性、海岛性、气候性及海洋性。海南人文地理旅游资源与北京、上海相比,有一定差别。海南的特色文化为海南的人文地理旅游资源增添了一笔亮丽的色彩,为海南旅游发展提供了人文地理旅游资源的保障。

(2)在区位条件方面,海南、北京、上海各有其区位优势。区位优势所带来的区域性市场联动将会加强,海南可以更好地分享两广、泛珠三角、泛北部湾、东南亚等周边不断壮大的客源市场。海南离香港和澳门很近,靠近珠江三角洲的区位优势将不断受到前者的辐射作用,旅游发展也将得到快速发展。

(3)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海南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北京、上海。但海南旅游业提升空间很大。在未来的发展空间上,海南省的发展空间较大,发展潜力较大。北京、上海、海南三地在产业完善发展中都取得了相应的成绩。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