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师德师风建设制定范文

师德师风建设制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师德师风建设制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师德师风建设制定

第1篇:师德师风建设制定范文

师德师风是职业道德的一种,是教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也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近年来,社会和学生对高校师德师风的总体评价是好的,但也不排除师德师风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有的教师思想政治观念淡薄,工作责任心不强,不安心本职工作等。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虽然各类学校针对师德师风建设制定了实施方案、工作方案和奖励制度,但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及实施仍存在很多不足,不能将“长效”进行下去,导致师德师风具有瞬时效应和短暂效应,在教师和学生中影响力不够。针对这种现象,2014年9月,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师[2014]10号),就深刻认识新时期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具体要求。因此,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将会成为当下高校内涵建设的常态工作,是引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社会发展与进步需求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必备工作。

一、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必要性

2014年教育部的“意见”中规定,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教师崇德修身的基本遵循,促进高校教师带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师德为上,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找准与高校教师思想的共鸣点,增强高校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贴近性,培育高校教师高尚道德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关注高校教师发展诉求和价值愿望,落实高校教师主体地位,激发高校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坚持改进创新,不断探索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规律特点,善于运用高校教师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增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实际效果。

自“意见”以来,同满宏认为,从师者的内在和外在环境分析后,应从多角度思考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即从招聘、考核与激励、培训等环节,全方位促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形成学校和社会都满意的的高校师德师风氛围。并重点强调,实践层面的重要性、绩效考核的公正性及激励保障的力度,并最终形成人性化、自律化的师德师风常态效果。牛乐德等结合实证调查的结果分析,提出了深入探讨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相关对策和建议,强调提高教师待遇、适当激励和完善管理机制是塑造良好师德师风长效机制的关键。李娜也着重认为,为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教育现状,建立长效机制的师德师风,应在完善政策机制,建立强硬的规章制度和考核制度,在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方面,真正实现师德师风的常态化。

2013年,李明芳和赵志伟等认为,应注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教育机制、示范机制、激励机制和考评机制在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中的重要性。因此,在重点强调培养青年教师时,高校全体教职员工,包括一线所有教师、教辅人员、教学管理人员和员工,都应属于师德师风建设的对象。其它研究者认为,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应注重激励制度和完善制度。

基于以上研究现状,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强调激励、提高、考评和示范等成为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已成为当下高等学校适应环境发展的必然。在良好、长效的师德师风教育环境下,可以解决诸多的教师教育观念不强问题、责任心不高的工作态度,最主要的是给学生一个健康、向上的受教育环境,使教师无愧于“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二、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现状

我校2007年制定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农垦校党发〔2007〕18号),2009年制定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09年度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方案》,自实施方案和工作方案颁布以来,先后涌现了以王永珍和王霞为代表的9名省级师德师风先进个人和楷模,成为引领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表率。进一步激励我校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热爱教育事业,增强献身祖国教育事业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我校还成立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人事处和教务处、二级学院等机构负责,全面制定了师德师风建设的系列管理办法和制度。

但是,我校还没有实施“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师德师风的建设仍停留在起步阶段,存在管理机制不完善,奖惩机制不健全,宣传力度不足等方面弊端。这些不足也可能是许多学校面临的现状和问题,因此,寻求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新模式成为当前教育背景下高校工作者的共同目标。

三、基于“制度+平台”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新模式的探索与构建

分析我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现状与不足,提出构建“制度+平台”师德师风建设模式,希望实现真正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态势,以期为提高我校内涵建设水平,促进教师整体水平和素质提高,积极提升教学水平和学生培养质量提供指导。

1.“制度+平台”模式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实施方案

“制度+平台”模式是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和工作方案的文件和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师[2014]10号)中提到的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教育、宣传、考核、监督、激励、惩处六项举措为制度依据,为建立我校常态的师德师风运行体系,构建形成长效的“制度+平台”师德师风运行模式,具体实施方案如图1。

构建“制度+平台” 模式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运行机制,体现制度建设,包括有效的监督和激励,也包含良性与人文的平台建设,将师德师风融入日常教学和学生生活,既符合教育部“意见”的原则要求和举措要求,又与师德师风建设相关文件吻合。

2.良性的制度建设是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保障

良性的监督和激励制度建设是执行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保障。每所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执行工作组可能不尽相同(见表1),有工会、宣传部、人事处或多部门联合办公,其中,华中农业大学较早的提出《华中农业大学建立健全学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办法》(校党发〔2014〕51号)得到了教育部的认可。

比较各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监督机制,多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将师德师风与评优、职称和教学紧密相连,使得师德师风成为评价教师好坏的“硬指标”。同时,借助于各学校完善的校、院、学生三级师德师风评级机制,将监督机制浸入到教学单位和课堂,将每位管理人员和学生纳入评选系统。借此评价方法,将良好、人性的监督制度用于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即教学活动与评价活动紧密结合,使得监督制度更为有效人性化、具象化和大众化。

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阶段成果和榜样的作用,长效机制模式中也应注重完善师德师风激励制度。通过制定师风师德评比、师风师德周等具体形式,评选优秀师德师风标兵和教书育人典范,让榜样的力量引导和辐射至全体教师,建设高素质的育人典范。传统的激励范例是仅利用教师节时间评比先进,不能将激励的原动力置于平时的教学活动。因此,应利用身边的教师师德师风典型事例,按周、月等不等时间内进行评定和宣传,将评比激励具象化和平常化更利于师德师风建设的常态化和长效进行。因此,以“长效”为目标,通过监督和激励制度的建设和实施方面的思考,找到这种常态下“长效”机制的运行关键点,并希望最终应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提升高校教师整体师德师风水平。

3.现代的交流平台可促进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常态化

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我们,信息交流平台迅速、快捷而有效。“平台”模式内容是形成以网络和硬件两种形式的宣传平台,将“平台”印在校园网、手机微信、教室、教学区里,宣扬身边的师德师风楷模和事迹,培育重德养德的良好风尚,对教师起到长效的促进效果,拉近教师与学生、学校与社会之间距离,并最终提升高校整体育人水平,提高高校知名度和竞争力。

通过这种平台建设,将传统的条幅和版画与现代的网络和微信结合,创新师德师风宣传交流模式,强化榜样和领导的力量,监督组织和学生互动交流,扬长避短、广开言路,宣扬身边的师德师风楷模和事迹,培育重德养德的良好风尚,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供长效方式。

第2篇:师德师风建设制定范文

高校学风 师德建设 对策

师德是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赋予学校以活力并反映学校历史传统、校园意志、特征面貌的一种精神文化形态,是一种群体意识和品格,体现了教师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

学风从广义上讲,包括学校领导治校、教师治学和学生的学习风气。从学生的角度讲,是学生思想作风在业务学习上的具体体现,是学生在学习方面所展示的精神、态度、风格、方法和习惯等要素的综合体现。

一、高校师德学风建设的现状

目前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价值取向不端正――个别教师不是把这一职业当作一种报效祖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崇高事业,而仅仅当作一种谋生手段,丧失了事业心、责任感和工作的原动力;精力外流――个别教师以单纯挣钱为目的,从事一些同自己业务提高关系不大的工作,进而对本职工作投入不足,教学、科研水平下降;学术功利化倾向严重――个别教师治学不严谨,心态浮躁,科研成果经不起推敲,甚至还出现剽窃等弄虚作假现象;整体协作精神不强――当代重大科研项目的成功,需要跨学科的共同合作,需要一种团队合作精神,而这种精神风格正是当前高校部分教师所缺乏的。

当前从大学生整体来看,学风的主流是勤奋上进、刻苦认真的,但是,学风不正的现象在大学里是确实存在。这些学风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态度不端正。有些大学生心无理想,又缺乏自控能力,思想上认为上大学只为捞张文凭,行动上缺乏组织纪律观念,学习散漫、迟到、早退、无故旷课;学习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有些大学生只看重学习成绩,导致应试倾向严重。思想上只重视业务知识的学习,忽视道德品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个人综合素质难以提升;贪图玩乐,追求享受。有些大学生不能处理好学习与休闲、学习与恋爱的关系。一直沉缅于谈情说爱、上网、玩游戏、聊天、看小说等,白白浪费了青春时光,严重破坏了学风和校风。

二、高校师德学风建设的成因分析

高校师德建设存在上述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思想认识不到位――在一些教师看来,学校中心工作是教学、科研,至于思想政治工作师及德建设等虚的东西,没有硬指标,做多了反而会冲击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机制不到位――要搞好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必须建立信息畅通、责任明确、反应迅速的工作机制;方法不到位――大学教师总体来讲是一个高素质群体,他们有着广泛接受信息的渠道,但高校针对教师工作性质和自身特点开展的师德师风建设很少。

目前高校学风问题的成因主要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由于专业选择的不理想,往往学非所愿,学非所长,影响学习兴趣,影响着高校学风建设;个人功利色彩严重――在学习目的上,注重追求个人实际利益,重应用学科,轻基础学科,重专业知识,轻政治学习,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这无疑影响了高校优良学风的建设;教风的负面影响――有的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心浮气躁,备课不充分,治学不严谨,不仅直接影响了课堂的教学质量,而且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

三、高校师德学风建设的对策

加强高校师德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认真分析师德学风建设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更新教育理念,理清建设思路,积极探索师德学风建设的方法、途径,全方位、多层次搞好师德学风建设。

1.大力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抓好学风建设主体

加强学风建设首先要从学生的思想教育抓起。思想教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和信念教育、诚信教育以及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等。这种教育应该贯穿学生大学生活的整个过程,并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形式和内容。采用多样的思想教育方式,可采用专题报告、座谈讨论、个别交流、典型事例宣传等方式。

2.加强师德建设,端正教风,以教风促学风

教风与学风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此,首先高校应加强对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思想的培养,大力提倡严谨治学,从严治教的作风;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进修学习,积极探索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3.加强制度建设,对学生进行严格科学管理

学校应围绕学风建设制定一套科学而严格的规章制度,并狠抓制度落实。在管理上要严格,是非分明,奖优罚劣,对于违反制度要求的学生要严格按照规定给予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同时大力开展评选学习标兵、学风优良班集体、科技活动先进个人等活动,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起学风建设的长效激励约束机制。特别要重视考风考纪建设,加强考试纪律的管理。

4.深化教学改革,建立起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和环境

深化教育改革,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学习能力、自学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在教学改革上,要建立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教材的机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使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学管理制度上,实行更加灵活的学分制,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并通过大量开设选修课程,加强以文学、艺术和科技创新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校风和学风建设,首先要致力于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培养广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其次经常举办学术报告和讲座,在师生中广泛进行学术交流,同时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竞赛,增加校园文化的知识含量。再次,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利用报刊、广播、橱窗和校园网等形式,加强校园文化的宣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教育。

参考文献:

[1]刘杰,许运清.“以人为本”与师德建设[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2]唐秀丽.高校学风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3]卢霞辉.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探析[J].理论建设,2006,(6).

[4]叶平.关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若干思考[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专题研究),2008,(4).

第3篇:师德师风建设制定范文

 

1民办高校中青年老师队伍建设的意义

 

民办高校近些年来的规模化发展,不仅仅体现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同时也推动了现代化教育发展进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民办高校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凸显各种矛盾,同样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现状,往往有着多种问题。

 

对于我国民办高校而言,办学过程,往往存在多种类型。不仅仅是本科文凭颁发的高校以及专科文凭颁发的高校。同时也存在普通民办自考本科的_些学校,函授和置业培训形式同样也是一种民办高校,并综合反映了学校整体师资队伍的建设发展情况。

 

教师的职业相对特殊,教师不仅仅要有着较高的专业精神,同时也要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较高的专业能力。教师专业精神的体现,往往是做好敬业奉献精神和教育理念的直接体现。而专业知识的体现,往往是做好学科专业知识的具备,并掌握先进的教育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测试,不仅仅是对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评价,同时也是教师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的综合评价。民办高校中青年老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对于人才的创新培养有着积极作用。通过和中青年老师进行座谈,民办高校对于课堂的学科教育有着极大的重视,往往将隐性课程直接忽略,这种隐性课程也即是校园文化的建设。教师职业精神的基本体现,难以实现青年专职教师责任心的培养,教师爰岗敬业精神缺乏。尤其是一些中青年教师,缺乏主人意识,不仅仅对于高校民办教师队伍的建设发展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同时对于民办教育的发展也有着直接性的影响。

 

教师业务的发展,主要是教师教学经验的有效积累,而学术氛围中关于教育教学问题的有效探讨,往往需要结合自学交流的形式,将自身的业务水平显著提高。然而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阶段,缺乏对教师的职后培训,以至于各种问题的存在,难以做好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校园文化难以独特性的构建,教师队伍同样也有着不合理的设置,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缺乏,对于民办高校教师业务的根本成长有着一定的限制。

 

因此,民办高校中青年老师队伍建设,不仅仅有着不稳定的教师的队伍,同时教师队伍结构也有着不合理的分布,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同样也缺乏完善性,师风师德建设难以加强,教师实际的业务成长受到根本上的限制。而做好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就要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做好针对性的建设和发展。

 

3关于民办高校中青年老师队伍建设的思考和学校文化的创新

 

知识作为现代化教育的核心部分,教师作为知识传播的主要引导者,对于教育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而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不仅仅要结合高校内外部环境,同时也要从自身做起,从当前教育的形式主流进行分析,实现师德师风的完善,将自身学术水平提高。而高校更要实现自身学校文化的创新,为教师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一)民办高校中青年老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1)优化中青年老师队伍建设的外部环境

 

民办高校中青年老师队伍建设的发展,就要将国家法律法规建设加强。政府通过对民办学校发展有利的师资政策制定,将教师资源配置的最大化效率实现,进而提高整体教育的水平。我国教育法律完整体系的逐步形成,基于法律的角度,对民办高校教师中的权益基本确定。在民办高校立法的保证过程,加强民办高校的宏观管理,结合扶持和政策的形式,做好教师职称的评聘,并推动现代化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的根本建设和发展。

 

结合社会舆论的基本知道,对民办高校社会中的地位综合提升,注重教师队伍的根本建设和发展。通过采取先进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优势,对办学条件和经验进行总结,进而对民办高校健康的社会文化构建,将教师的自身价值提升,实现教师自身才华的积极展示。

 

(2)及时转变观念,培养师德

 

民办高校的领导者,就要将思想观念及时的转变,对合理结构的中青年教师队伍进行建设。一般而言,民办高校发展的基础往往是有着健全的管理,对于管理者而言,就要注重自身素质的积极提高,在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体现阶段,实现企业思路的有效性办学。注重教育思想办学,并逐步形成先进的教育思想,留住高素质青年教师。

 

通过对教师的各项基本待遇有效性的落实,在民办高校的稳定性发展阶段,做好师德建设的基础发展,加强人文环境的建设,注重教师之间情感的交流,并实现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有效发展,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3)做好职后教育的制度建设

 

职后教育制度建设的加强,往往是对教师培训状况的有效分析,在教师培训知识的优化过程,结合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注重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完善学校规章制度,教师培训制度的制定,做好教师的基础培训,并在学校建设制度的应用中,保证教师有着稳定的模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结合制度的形式,对教师培训的提高进行有效保障,落实培训工作。河南民办高校通过对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基础培训,并举办研究生课程班,并对教师进行选送课程学习,将教师的学历水平全面提高。

 

民办高校中青年老师队伍建设阶段,注重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结合民办高校长远的发展目标,不仅仅将教师的能力水平提升,同时也注重学校办学实力的增强。广东省民办高校更要成立科研处,基于科研项目的综合分析,加强科研培训,促进高校科研的发展,及时开展科研情况,提升学校科研力量。

 

(二)学校文化的创新

 

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发展,同样也要实现学校文化的有效创新。通过做好学校师德师风的建设,结合多种形式,做好中青年教师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培养,并将中青年教师的核心教育价值观认同能力提升。在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阶段,深入社会的调查,建立学术骨干组织,提高学术科研能力以及水平。注重提高中青年教师专业化水平,加强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并在学校文化的创新发展过程中创建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民办高校更要做好教学的有效性改革,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转变,提高教师教学改革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发展特点,完善师资队伍配套管理。

 

4结语

 

总而言之,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就遵循知识分子工作规律的原则,提倡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性,积极营造浓厚人文氛围,实现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的有效性,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及时的解决对中青年教师的住房难题。民办高校积极引进高端拔尖人才的,并做好政策上的扶持。

 

因此,现阶段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更是时代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在现代化人才市场培养目标的分析过程,对于人才的创新培养和教育创新发展有着积极推动作用。2民办高校中青年老师队伍建设的现状通过对广东省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学分,企业实践60学分)可以获取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ABB公司对”双元制”的评价是这样的:稳定、高质量的就业,入学就有津贴收入,对年轻人有很大的吸引力,大大增加了企业选拔优秀年轻人人的空间;其中70-80%的毕业生留在企业,工作一年就可把企业投入的教育经费挣回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真题真做真用,成果归企业,对于提高企业生产率和竞争力很有查,关于民办高校中青年老师队伍建设中问题的存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起:

 

(一)教师队伍稳定性不佳

 

在民办高校初期的创建而言,老教师占70%,而中青年教师仅仅占30%。随着民办教育的发展,这个比例在发生变化,由于目前广东省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居多,这部分教师队伍不稳定,主要是民办高校的教师和公办教师的待遇差别大,特别是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差距很多,公办院校教师的退休工资和职称挂钩,而民办高校教师养老金是参照企业执行。很多年轻教师会以民办高校为跳板,流动到公办院校或报考公务员或进入大型企业,选择前两种的情况比较多。

 

(二)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当前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结构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上。从年龄结构看,民办高校师资队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这部分比例达到了60以上,教师主要是从高校招聘应届毕业生,也聘请一部分退休的高职称教师,应届毕业生刚从学校毕业,缺乏从教经验,没有职称,退休人员年龄偏大,无法胜任专业带头人的工作,整个教室队伍缺乏中青年骨干教师,影响了学科专业建设。从职称结构来看,90%以上的中青年教师为初级职称或中级职称,副高以上职称的比例很小。从学历结构来看,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较少,大多数为在职研究生,学术理论基础薄弱,难以职称今后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

 

(三)不健全的教师队伍管理制度

 

现代化民办高校的发展阶段,更要提高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而教师队伍管理往往需要有着科学的制度规定。基于外部体制的发展而言,民办高校的主管机构设置不明确,在民办高校教师的体系评价阶段,难以实现学校管理体制的健全管理,教师的培训工作落实不到位。教学质量难以根本上提高。课程体制设置不合理,教学质量难以统一性的进行检查和评估。

第4篇:师德师风建设制定范文

关键词: 青年教师 培养体系 构建实践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等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要有大批优秀的教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目前,普通高校40岁以下的专任教师的数量已经占全国高校专任教师数量的70%以上,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主力军。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长远大计,是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首要任务。只有构建完整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才能更好地解决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

一、青年教师培养体系的构建

1.建立青年教师培养目标系统,确保大学教师专业化。

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首先要使其养成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各种基本素质,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理念、知识、能力、个性品质或人格特质。在此基础上,要对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进行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推动创新团队建设,培育青年学科带头人,使青年教师培养体系与学校的战略目标相统一。

2.建立青年教师教育培训系统,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教育和培训涉及师德、教育业务素质和学科专业知识三个层面。首先要加强师德建设,教师的师德和教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也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直接影响。其次要充分考虑教师的职业特质,教育业务素质和学科专业知识二者不可偏废。教师职业具有双专业性,既要具有学科专业的功底,又要具有教育专业的知识。学科专业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育专业解决“如何教”的问题。这是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重点所在。

3.建立青年教师培养激励系统,促进青年教师不断进步。

青年教师的培养离不开成长过程中的激励。培养要经常化、规范化,激励要政策化、制度化、人性化。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激励机制,可以激发青年教师投入教学工作的热情,是高校加强内涵建设、保证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教学激励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方面,要结合学校实际,建立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重、以精神激励为主的青年教师教学激励机制。“教师要以育人为天职,教学工作的好坏是衡量教师工作的主要标准,也是考核教师工作和教师职务聘任的关键条件”。在对青年教师培养的整个过程进行检查落实的同时,还要把青年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作为衡量其培养效果的重要手段,以促进青年教师不断进步。

4.建立青年教师培养保障系统,保证培养目标顺利实现。

从领导、制度、经费三个方面保障青年教师的培养。首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形成校领导、职能部门、学院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其次,要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强化青年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规范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最后,要进一步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经费投入,资助青年教师参加培训、进行国内外访学、参加学术会议、提升学历层次,等等,帮助青年教师提高素质和水平。

二、青年教师培养的实践

青年教师培养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构建青年教师培养体系离不开学校的工作实际。必须以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师德、教育业务素质和学科专业知识为重点,认真研究教师培养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有力措施,确保青年教师培养取得实效,实现青年教师培养与学校战略发展的协调统一。

1.明确目标,制订规划,加强制度建设。

围绕青年教师培养和内涵建设的主题,将青年教师培养纳入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此外,还应列支专项经费用于教师培养,为教师国内外访学、培训进修等提供经费支持。

2.加强师德教育,注重良好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的养成。

围绕师德建设制定规章制度,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求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对教师资格认定和职务评聘,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组织青年教师学习有关文件、制度,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大讨论,加强宣传教育,多方位、多角度地加强师德建设。

3.采取多种手段,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为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对青年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基本素质、教学艺术、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研究、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等等。要对青年教师培养进行全过程跟踪指导,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等教学各环节的指导;严格助课制度,督促青年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书育人水平;落实青年教师导师制,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全过程,包括备课、授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应用、作业批改、课后答疑辅导、考试命题、试卷评阅等环节进行跟踪指导,发扬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加强教育技术培训与观摩教学,在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教学、题库建设等方面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组织青年教师参加观摩教学,随机听课,提高教学基本技能。同时,还要加强评比与竞赛,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评比。

4.多角度、全方位加强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培养,提升教学科研水平。

首先,加强科研扶持。鼓励、引导青年教师参与教学和科学研究,定期对青年教师进行科研培训,在科研立项、论文写作等方面进行指导,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科研工作,支持青年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其次,鼓励新进教师进实验室、下生产现场,提高青年教师的动手能力。最后,加强青年教师访学进修。安排青年教师定期进行国内外访学进修,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开拓视野,掌握学科前沿发展动态,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

5.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重,建立青年教师教学质量考核机制。

物质激励包括酬薪激励、奖金激励、经费激励等。根据不同的教学岗位和贡献大小发不同的酬薪,对在教学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和在教学竞赛获奖的青年教师进行物质奖励。对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的教师,给予经费资助。开展教学成果奖、教学名师、教学能手、课堂理论教学改革奖、实验教学改革奖等教学荣誉的评选活动,鼓励青年教师成长;引导广大青年教师参与教学管理,参与教学质量监控,实现教学管理的民主化,营造平等和谐的工作氛围等。对工作表现不好、教学不负责任的教师,进行批评教育;对长期教学效果差、学生意见大、不能胜任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教师,及时予以调整。

青年教师培养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只有围绕质量建设这一主题,切实保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和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构建科学合理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并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才能保证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青年教师培养体系具有系统性、长效性、开放性的特点,需要立足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地调整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2007.

[2]隋延力.高校教师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3,(4).

[3]谢安邦,朱宇波.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完善[J].教育发展研究,2007,(7).

第5篇:师德师风建设制定范文

【关键词】教师,团队建设,教学改革

1.概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加强英语教师团队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顺应时代要求,英语教学以团队为基础的工作方式尤其重要。团队合作精神的正在向社会工作的各个层面延伸。团队教学要重视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大力加强教师团队建设,以教师团队为核心,带动学科建设,全方位提升英语教师教学质量,并结合其他专业发展特色,调整本专业结构,以教学质量为核心,在顺应国家经济、社会、文化、产业各方面发展的情况下,要求团队成员相互合作、共同进步。所以在高校英语教师团队中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精神非常重要。

2.当前的高等院校英语教师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2.1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完善。教师队伍中职称、学历、年龄等结构不尽合理,部分专业人才短缺。

2.2教师能力有待提高。部分青年教师在学习、实践和国际交流的能力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在英语教学创新方面也存在着欠缺,需要更大的提高。

2.3学术队伍需要进一步整合,缺乏领军型的人才。尤其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中青年学术骨干、教育部跨世纪学术骨干、国家级教学名师、省部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等学术大师、教学大师匮乏。

2.4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尚需进一步完善。学校人事制度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分配制度不合理,高校内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仍有弊端,配套体系和相关政策不够协调,还不能完全达到新建本科院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

3. 塑造高校教师团队的要求

3.1教师团队的规模

想城建一个高绩效团队,成员是不宜太多,合理的成员安排,可以有效的管理形成凝聚力,团队成员之间可以相互信任,给予对方忠诚感,完善团队规模,才能培养出一个高素质、高绩效的队伍。

3.2团队成员的结构

3.2.1能力结构。一个教师团队需要配备能力互补的成员。需要具有知识和高专业的人员;需要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善于聆听和反馈意见的成员;需要权衡建议并作出有效选择的成员;需要解决冲突以解决人际关系技能的成员。

3.2.2学科结构。伴随着教育教学工作的日渐复杂和学术研究的日趋困难,单一的学科知识已经很难解决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诸多问题。应该优化学科特色,积极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科学制定学科发展规划,拓展学科门类、优化学科结构,从学科上建设成一个高水平的团队。

3.2.3职称结构。打造一支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学术思想端正、科研思维活跃的学术队伍,应在团队教师职称结构分布上,教授、副教授、讲师比例分配应当均衡。团队中的教授可以与其他职称人员交流经验。讲师、副教授之间也要相互交流、共享共创,有利于团队整体实力的提升。

3.2.4学缘结构。学缘结构即指一个教师团队中所有教师成员最终学历学校的构成状态。团队中的教师,要具有坚实宽厚的寄出理论和广博的知识,团队建设要有自然科学类知识系统和社会科学类知识系统,还有要有两者交叉类的知识系统,从而更好的实现学缘结构的合理化。

4加强团队成员间的合作与交流

协同合作是团队精神的核心。只有发挥协同合作精神,使各成员的矢量和最大化,以实现教师团队的整体目标。教师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事事从他人角度着想,要互帮互助;相互沟通,保证团队与环境协调一致。使得成员之间相互合作的同时可以逐步巩固团队的凝聚力,从而在实现团队目标的结果中也实现自我的价值。

5. 高校英语教师团队建设的基本思路

教材建设是教学团队建设主要任务之一。大学英语教学团队要结合本专业自身发展的阶段和特色,选用适合英语团队教学改革的高质量教材、新教材充实到教学中,组织编写大学英语教辅材料。大学英语教学团队要加大科研教改力度,不断促进科研转化教学工作。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教学制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教学理论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学术研究,促进教学建设,巩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学英语教学团队是以教学水平高、有一定学术成就的教授或副教授为骨干,以广大大学英语教师为主体的团队。一个优秀的团队应该引进一批高学历教师;加强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交流;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积极开展观摩课、示范课、讲课竞赛等教学研讨活动,提高全体大学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充分利用好现有教学资源,发挥好现有教学资源的作用;不断开发新的教学资源,为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活动提供物质保障;发挥网络作用,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良好的语言交流环境。通过开展多媒体教学研究和教学课件研发,利用和完善网络教学的效能,促进新的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在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内部或其它相关专业之间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等方面的共同研究,开展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任务型教学等教学方法改革。

6.结语

由强调和重视教师个人发展到强调和重视教师团队建设,是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趋势。简言之,对学校而言,一个优秀的教育团队远远胜过学校有少数几个名师。高等院校要想持续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关键在于构建适合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的新模式,进一步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开阔教师视野,促进合作和交流,以满足国家在经济、社会、文化、产业各方面对于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发展的需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于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彭万.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J].宜宾学院学报,2011(7)

第6篇:师德师风建设制定范文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学校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及《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内部控制,是指我校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

第三条本内部控制的目标:合理保证我校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服务效率和效果,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奠定基础。

第四条校长对本校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

第五条建立学校内部控制组织机构。为切实做好我校内部控制工作,我校成立内部控制工作领导组,统筹、协调本校内部控制工作。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全体管理人员

内部控制工作领导组设办公室,肖海波兼办公室主任,缪校长负责牵头、组织我校具体的内部控制工作。

第六条学校预算业务管理制度。

1.学校应按规定的程序和时间编制年度预算计划。全部收入纳入预算,并根据收入情况统筹安排各项支出。预算外资金必须按规定全部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

2.学校须严格执行经批准的预算计划,坚持收支平衡的原则,不得超预算增加支出。因特殊情况需调整后逐级上报。

3.学校的银行存款帐户的开设和变更均应报财政部门批准。

4.学校在每个预算年度末,应编制本年度决算草案,并在规定期限内上报。并在校务公开栏内公开。

第七条财务收支业务管理制度。

(一)学校正常经费的管理控制

1.学校收入管理

(1)收入是指学校为开展教育教学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包括财政预算拨款、预算外收入、事业及经营服务性收入、租赁收入及依法取得的其他各项收入。

(2)学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收费规定,依法组织各项收入,筹措教育经费。任何部门不得缓交、截留或擅自坐支应交款项,更不得隐匿不报。

(3)学校的一切收费行为须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所有收入都要开列合法的收据,禁止一切乱收费。

(4)学校的一切收入均要入帐,并及时解入学校开设的银行帐户。

(5)学校公用经费、营养餐经费由专人管理接受监督。

2.学校支出管理

(1)支出是指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及其他活动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和损失。

(2)学校须根据支出预算,体现勤俭办校的原则。

(3)根据支出计划,建立申购制度,按金额额度分级审批。

(4)支出凭证须有经手人、验收人、分管领导签字等方可入帐。

(5)注重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做到内容完整,凭证合法,手续齐全。

3.学校合理设置岗位,学校的各项收入应当由财会部门归口管理并进行会计核算,严禁设立账外账。业务部门应当在涉及收入的合同协议签订后及时将合同等有关材料提交财会部门作为账务处理依据,确保各项收入应收尽收,及时入账。财会部门应当定期检查收入金额是否与合同约定相符;对应收未收项目应当查明情况,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催收责任。有政府非税收入收缴职能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项目和标准征收政府非税收入,按照规定开具财政票据,做到收缴分离、票款一致,并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挪用或者私分。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票据管理制度。财政票据、发票等各类票据的申领、启用、核销、销毁均应履行规定手续。学校应当按照规定设置票据专管员,建立票据台账,做好票据的保管和序时登记工作。票据应当按照顺序号使用,不得拆本使用,做好废旧票据管理。负责保管票据的人员要配置单独的保险柜等保管设备,并做到人走柜锁。学校不得违反规定转让、出借、代开、买卖财政票据、发票等票据,不得擅自扩大票据适用范围。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支出内部管理制度,确定学校经济活动的各项支出标准,明确支出报销流程,按照规定办理支出事项。

学校应当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支出申请和内部审批、付款审批和付款执行、业务经办和会计核算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学校应当按照支出业务的类型,明确内部审批、审核、支付、核算和归档等支出各关键岗位的职责权限。加强支出审批控制。明确支出的内部审批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审批人应当在授权范围内审批,不得越权审批。加强支出审核控制。全面审核各类单据。重点审核单据来源是否合法,内容是否真实、完整,使用是否准确,是否符合预算,审批手续是否齐全。支出凭证应当附反映支出明细内容的原始单据,并由经办人员签字或盖章,超出规定标准的支出事项应由经办人员说明原因并附审批依据,确保与经济业务事项相符。加强支付控制。明确报销务流程,按照规定办理资金支付手续。签发的支付凭证应当进行登记。加强支出的核算和归档控制。由财会部门根据支出凭证及时准确登记账簿;与支出业务相关的合同等材料应当提交财会部门作为账务处理的依据。属于重大经济事项,应当进行充分论证,并由学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学校应当做好债务的会计核算和档案保管工作等控制制度内容。

(二)学生食堂(含营养餐)管理控制。

学校建立学生食堂(含营养餐)资金管理制度;设置学生食堂(含营养餐)管理经办人员;明确经办人员职责权限;建立学生食堂(含营养餐)管理资金公开、公示制度。我校成立账务审核成员对相关经费进行审核,每月都进行账务审核,平时参与食堂卫生、食品质量、数量的监督。

(三)学生营养餐管理控制。

学生营养餐管理人员职责是领、发学生营养餐。坚持领多少发多少,不挪用,不截留。

(四)营养改善计划管理控制。

雅周镇王垛小学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孙月明(校长)全面负责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相关事宜。

副组长:徐达负责营养改善计划的具体事务,监督营养改善计划,账务管理,营养餐质量和数量等。

成 员:各班班主任

具体落实每天营养餐的具体事务,监督学生吃营养餐,做好相应表册资料的收集整理。

第八条政府采购业务管理制度。

1.采购制度的建立:学校开学初建立健全大宗物品或固定资产采购制度。

2.经办人员设置:采购计划:

采购预算:

3.职责权限:

校长:根据学校的需求和资金使用情况,计划采购项目,并上报教办审批。

总务主任:进行采购预算并进行采购。

学校要按照预算和计划组织政府采购业务,按照规定组织政府采购活动和执行验收程序,按照规定保存政府采购业务相关档案,建立健全政府采购预算与计划管理、政府采购活动管理、验收管理等政府采购内部管理制度。

学校应当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政府采购需求制定与内部审批、招标文件准备与复核、合同签订与验收、验收与保管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学校应当加强对政府采购业务预算与计划的管理。建立预算编制、政府采购和资产管理等部门或岗位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根据本学校实际需求和相关标准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按照已批复的预算安排政府采购计划。学校应当加强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管理。对政府采购活动实施归口管理,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建立政府采购、资产管理、财会、内部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或岗位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机制。

学校应当加强对政府采购申请的内部审核,按照规定选择政府采购方式、政府采购信息。对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变更政府采购方式等事项应当加强内部审核,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学校应当加强对政府采购项目验收的管理。根据规定的验收制度和政府采购文件,由指定部门或专人对所购物品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和其他相关内容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证明。学校应当加强对政府采购业务质疑投诉答复的管理。指定牵头部门负责、相关部门参加,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政府采购业务质疑投诉答复工作。学校应当加强对政府采购业务的记录控制。妥善保管政府采购预算与计划、各类批复文件、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评标文件、合同文本、验收证明等政府采购业务相关资料的内容。

第九条资产管理制度。

1.管理制度的建立:学校固定资产实行定期清查、定期盘盈盘亏情况、采购物品及时登记上册、专人保管制度。账本与实物保管实行分开管理制度。

2.经办人员设置:我校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是吴梅。

3.职责权限:

我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实行资产归口管理并明确使用责任,定期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对账实不符的情况及时进行处理,按照规定处置资产,学校对资产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资产内部管理制度。

学校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资产安全和有效使用学校建立健全货币资金管理岗位责任制,合理设置岗位,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出纳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严禁一人保管收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财务专用章应当由专人保管,个人名章应当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负责保管印章的人员要配置单独的保管设备,并做到人走柜锁。按照规定应当由有关负责人签字或盖章的,应当严格履行签字或盖章手续。学校应当加强对银行账户的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开立、变更和撤销银行账户。学校应当加强货币资金的核查控制。指定不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会计人员定期和不定期抽查盘点库存现金,核对银行存款余额,抽查银行对账单、银行日记账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核对是否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对调节不符、可能存在重大问题的未达账项应当及时查明原因,并按照相关规定处理。学校应当加强对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强化对配置、使用和处置等关键环节的管控。对资产实施归口管理。明确资产使用和保管责任人,落实资产使用人在资产管理中的责任。贵重资产、危险资产、有保密等特殊要求的资产,应当指定专人保管、专人使用,并规定严格的接触限制条件和审批程序。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相关规定,明确资产的调剂、租借、对外投资、处置的程序、审批权限和责任。建立资产台账,加强资产的实物管理。学校应当定期清查盘点资产,确保账实相符。财会、资产管理、资产使用等部门或岗位应当定对账,发现不符的,应当及时查明原因,并按照相关规定处理。建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做好资产的统计、报告、分析工作,实现对资产的动态管理等内容。

第十条建设项目管理制度。

学校对建设项目管理控制,按照概算投资;严格履行审核审批程序;建立有效的招投标控制机制;绝对不能存在截留、挤占、挪用、套取建设项目资金的情形;按照规定保存建设项目相关档案并及时办理移交手续。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建设项目内部管理制度。

学校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内部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项目建议和可行性研究与项目决策、概预算编制与审核、项目实施与价款支付、竣工决算与竣工审计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学校应当建立与建设项目相关的议事决策机制,严禁任何个人单独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决策过程及各方面意见应当形成书面文件,与相关资料一同妥善归档保管。学校应当建立与建设项目相关的审核机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概预算、竣工决算报告等应当由学校内部的规划、技术、财会、法律等相关工作人员或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审核,出具评审意见。学校应当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建设项目招标工作,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学校应当采取签订保密协议、限制接触等必要措施,确保标底编制、评标等工作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学校应当按照审批学校下达的投资计划和预算对建设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挪用和超批复内容使用资金。财会部门应当加强与建设项目承建学校的沟通,准确掌握建设进度,加强价款支付审核,按照规定办理价款结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建设项目,学校应当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相关规定支付资金。学校应当加强对建设项目档案的管理。做好相关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经批准的投资概算是工程投资的最高限额,如有调整,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经批准。学校建设项目工程洽商和设计变更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建设项目竣工后,学校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及时办理竣工决算,组织竣工决算审计,并根据批复的竣工决算和有关规定办理建设项目档案和资产移交等工作的内容。

第十一条合同管理制度。

学校实现合同归口管理;明确应签订合同的经济活动范围和条件;有效监控合同履行情况,建立合同纠纷协调机制。学校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合同的授权审批和签署权限,妥善保管和使用合同专用章,严禁未经授权擅自以学校名义对外签订合同,严禁违规签订担保、投资和借贷合同。学校对合同实施归口管理,建立财会部门与合同归口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实现合同管理与预算管理、收支管理相结合。学校加强对合同订立的管理,明确合同订立的范围和条件。对于影响重大、涉及较高专业技术或法律关系复杂的合同,组织法律、技术、财会等工作人员参与谈判,必要时聘请外部专家参与相关工作。谈判过程中的重要事项和参与谈判人员的主要意见,予以记录并妥善保管。

学校对合同履行情况实施有效监控。合同履行过程中,因对方或学校自身原因导致可能无法按时履行的,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学校建立合同履行监督审查制度。对合同履行中签订补充合同,或变更、解除合同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审查。财会部门根据合同履行情况办理价款结算和进行账务处理。未按照合同条款履约的,财会部门应当在付款之前向学校有关负责人报告。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加强对合同登记的管理,定期对合同进行统计、分类和归档,详细登记合同的订立、履行和变更情况,实行对合同的全过程管理。与学校经济活动相关的合同,同时提交财会部门作为账务处理的依据。学校加强合同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未经批准,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合同订立与履行过程中涉及的国家秘密、工作秘密或商业秘密。学校加强对合同纠纷的管理。合同发生纠纷的,学校在规定时效内与对方协商谈判。

党支部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