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品德与生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6-00-01
新课程理念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一切源于孩子的生活,再回归于孩子的生活”的这一教学理念。我们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对进行孩子理论上的德育教育,更要珍视孩子们的童心世界,通过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生成并加深印象,根据其切身体验来引导,共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我想再逼真的虚拟构造,也不如真实的感受。苏霍姆林基说“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孩子们感到厌烦,就不要把他们引入一种疲惫和对一切漠不关心的状态。而要使他们的整个身心充满欢乐。”因此,我很少完全按《品德与生活》课本上的程序走,大部分的时间我把课堂留给孩子们,因为丰富多彩、条理清晰的图片很容易让孩子们去理解文章的意图。让他们自学,从愿学到乐学,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自学能力,也能充分发挥孩子们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
一、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引进课程资源
我在教《我爱家乡山和水》一课时,在两个班都进行了同样的教学设计,但是由于一个班的孩子没有准备充足的关于家乡的材料,课堂上仅靠我的引导显得很单调,很被动,教学效果不好。而另一班的孩子在课前搜集到了许多素材:有的带来了家乡的照片,有的带来了图片,甚至有的还带来了家乡风光介绍的VCD光碟,许多是老师都没有准备到的东西,这些“小家伙”们却找到了,这节课的效果当然是可想而知的。这让我在感慨学生潜力的同时,还让我感受到课前探究活动关系到整堂课活动的开展,要引起老师们的足够重视。但值得提醒的是课前探究活动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自发的“生成”,“规则”没有先行,教师不给予指导,也不加以掌握,让孩子们开着“无轨电车”,课堂上就很容易出现“散乱”的答案,显得“有形”而“无神”了。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前探究活动做出明确的要求和必要的引导、示范,这样才有利于孩子们高效地进行活动。
由于我的教学设计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在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二、“从小入大,从浅入深”,抓住生活中的每个细节,体验中引导认知
案例:活动课时间,孩子们都在自由活动着,一个女孩子跑来给我打报告说班上的某某男生把操场旁边的一朵很漂亮的花摘下来了。听说我要叫那个摘花男孩,很多的孩子马上就拉着那个耷拉着脑袋,好象犯了罪的男孩走到了我的面前,同时还有一个男孩手中拿着“证据”――被摘下来那朵花。看着孩子们满脸“疾恶如仇”的表情,并好象很得意抓住了一个犯错的孩子,此刻就等着老师狠狠的责罚那个犯错的孩子。
看到那样的情景,我当时真的是感觉又喜又忧,喜的是孩子们很明确的知道摘花是一件不该做的事情,忧的是孩子们那不能原谅同学的态度,对于他们来说抓到别人犯错是一件很可喜的事情,而对“宽容”两个字却并没有什么意识。
我回头看看,孩子们都已经在我身边了,我想何不就此展开讨论呢?让孩子在这件事中意识到宽容的概念,并学会去宽容。
于是,就在学校的操场上,我们席地而坐。首先我表扬我的学生们,表扬你们长大了,懂事了,知道摘花是一件不该做的事,班里大部分的孩子都做的很好,好好的保护了小草小花,我想小草和小花肯定很愿意和你们做朋友了,孩子们都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同时又有很多的孩子,开始指责起刚才的那个小男孩,而小男孩明显也感觉到自己的行为是错的,一直在旁边坐着不发一言,摆弄着自己的手指。
师:不知道小朋友有没有去观察某某同学的表情?学生很迷茫的看着我……
生:他好象很难过,他快哭了,他一直低着头……。
我:那你觉得他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很伤心,知道自己做错了,很难过。
我:我也看出了,某某同学很难过。那若是你是某某同学,你现在想什么?
摘花男生:我不是故意摘花的,下次再也不了。我已经知道错了,可同学们还一直责备我,我很难过,希望同学们原谅我。
我:是呀,要是我,听见那么多的同学在批评我,我也肯定很难过,我们请摘花男生来说说自己现在的感受吧!好吗?
此时,孩子们的眼神已不如先前那么的锐利了,柔和了很多。
摘花男生:我知道自己做错了,我下次再也不了。
我:那小朋友们,这时的你想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某某同学?
“我们要……”
“我们不能……”
一、灵活选择教材内容
品德与生活每节都在向儿童叙述一个个生活事件,却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展示社会生活的全部,这就要求教师大胆取舍,补充需要的主题。如教学《中秋与重阳》这个主题时,我们的学生生活在农村,家庭条件差,阅历很浅,对中秋及重阳并不了解。可以这样设计:首先,安排学生先画看到过的月亮形状,顺势模拟表演在一个有月亮的晚上一家老小吃月饼的情境,从而引出中秋节的来历,并道出中秋节的寓意――思亲人。
二、恰当运用书中图片
图片反映的是儿童生活中的小浪花,是某个生活场景的简单写照,它可以激发儿童对真实问题的反思、探究。如教学《神奇的手》一课时,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由手影引出手的神奇,并以此为主线,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探究“手”神奇在何处?手为什么会这么神奇?从而引导学生要关注生活中一些细微的现象。
三、科学利用校内资源
学校小记者站、图书馆和电脑室等可与品德与生活的教学有效地联系在一起。如,在教学《我们的学校》一课时,老师可带领学生参观学校的各种建筑,让他们知晓学校的各种设备及功能,让学生产生对学校的爱慕之情,然后引导学生要努力学习,为家乡的变化作贡献。
四、适时利用家庭资源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教师,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如我校一位老师发现班上有几位同学长期不完成家庭作业,经了解是他们太爱看电视导致没时间做作业。这位老师就在班上开展了一个活动《换位》,即模拟表演母亲与女儿换位做事,然后这位老师叫女儿谈谈表演母亲看到
女儿未做作业时的感受。这位女儿讲得很入境,对全班同学甚是鼓舞。通过本次活动,本班学生几乎没有不做作业的,电视迷也消除了。
关键词:小学品德 社会化
品德教育应当立足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让他们从自己生活的实际出发去观察社会、感受社会、研究社会,最终实现品德教育社会化。在小学品德教学中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做到源于生活,体现生活,回归生活。
一、课程资源的取材:教材―生活
小学品德教育的教课程资源不单单是教材,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感知的都可以成为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课程标准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这就是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儿童生活实际,避免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我尽力做到把课本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例如在教授《生活需要消费》一课题时:在课前我布置学生调查父母的工作情况,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做成调查表格,再布置学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一些劳动体验,比如卖酒瓶废品等来获得收入等。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先展示自己的劳动所得,然后学生谈谈自己在劳动过程中的感受。这样学生就会把自己的生活体验与课本中的知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顺利的进入本课主题。通过小组活动分别介绍自己对经济收入的来源的深刻体会,从而使学生更加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学会勤俭节约。在此过程中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位学生带来了他妈妈亲手缝制的一个小布兜,里面都是些角币、硬币,这是他和妈妈捡废品,卖废品的劳动所得。通过这个活动学生更加体会到父母劳动的艰辛,让他们深刻理解劳动创造财富。这样的教学设计自然就把课本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实现了品社来源于生活,回归到生活的理念。
我的设计意图就是让学生自己把生活与课本内容联系起来,将理论种植在实践在这片沃土中。这样在课堂上学生才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记忆,也会使他们耳濡目染关注生活、理解教材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方式注重生活在课堂中再现
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受到社会的影响深刻。作为小学生,他们的品德和思想发展,很容易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影响,而关键是生活中的经历和体验。
(一)角色扮演、情景再现
通过小短剧等形式的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对课本进行重设、对话,通过“导入―明理―导行”的模式让学生把课本中的示例真实地显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引起他们的生活经验和体验的共鸣,同时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进行评判,并知道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例:我们在学习《做聪明的消费者》,在“我是聪明消费者”这一小标题时,我让学生依据教材中的活动要求,结合自己平时买东西的经历进行表演。这样有真实生活经历的角色扮演,不仅能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课本中的内容,同时学生交流提供了一个机会。通过观看表演,学生们对“购物中遇到难题怎么办?”、“作为消费者,我们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了更加形象的认识。
(二)重现日常生活事件,引导形成价值观
学生在学习课本内容的基础上,重现自己的生活经历,让他们自己设计、编排场景,身临其境,注重理性的辨析。最重要的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学生正确提示,让学生观看、体会、探究,然后从中得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初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如教学《交通安全每一天》,在扩展探索这个环节,为了让学生深刻了解交通秩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作用,我首先出示一个假设题目:假如生活中没有交通秩序会怎样?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最后,我对学生的结果进行价价值引导。在此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你还知道哪些交通规则?如果没有了这些规则,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学生说说理由。学生通过观察、评价,感悟到安全上学,安全回家是社会、学校、家长对每一位同学的渴望。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为了提高认识,我和学生们又深入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管理条例》以及交通标志和信号灯的作用。由此提高学生自觉遵守交通秩序的自律能力。
(三)回归生活,理论指导行为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品德与社会的目的就是指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并规范自己的行为。如《遵守交通规则》,我组织学生在校园内模拟走人行横道和过红绿灯,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在切身体验的同时,也牢记我们应该怎样遵守交通规则。
三、理论回归到生活,引导行为
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从课堂内容拓展到儿童的现实生活中去,尽可能地利用身边的各种可用资源。鼓励学生参与社会、体验生活、发展自己,用课本中的理论升华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总之,回归生活是我们品德教育的最终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关注学生的个体行为教育,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品德和技能教育。既注重他们生活经验的积累,由感性到理性;又要注重用理性的知识去指导孩子的行为习惯。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能够对自己和社会中的现象做出初步的判断,并约束自己的行为向着积极地正确的方向发展。
时下的一些思品教学,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往往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儿童所经历的书本世界无法与周遭的生活自然地沟通起来。思品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影响。所以,《品德与生活》教学必须回归儿童的世界,回归生活的世界,回归现实的世界。只有让儿童自主实践,才能愉快地生活,积极地生活。
一、结合课程设置,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感悟
教学时,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教育寓于学生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学生的生活中形成。
例如,教《我和小树一块长》这一活动时,我让学生利用双休日,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去种树,并了解种树的好处。首先,植树造林为人们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提供了许多有用的原料和用品。如在吃的方面,有各种香甜鲜美的水果;有芳香四溢的茶叶;还有滋补身体的冬青树上的女贞子,鲜美可口、清肺平喘的银杏等珍贵药材。其次,植树造林可为人类提供氧气,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我们知道,人每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树正好相反,它的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不断进行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植树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操,又学到了很多知识,从而保护大自然,不去破坏环境。
二、体验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基本环节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6―0071―01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学生生活为载体,德育教育为先导,道德能力培养为重点的一门社会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它以重现学生生活,通过多形式的体验、探究活动来落实教学目标。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教好这门课,必须准确把握和理解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理念、课程本质及内容,才是实施好这门课程教学、落实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快乐健康成长以及全面发展的关键。
一、坚持生活为本
生活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础。但是综观近年来多数教师对这门课程的教学就能发现,多数教师把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视为外部行为的内化过程。在教学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不顾学生心理的发展特点和需求,而是一味单纯地进行说教,强制性地对学生灌输规范要求,或是以奖励做诱饵、以惩罚做威胁,对学生进行强制性品德训练。这样的教育,在短期内似乎“成功”了,但是是否真正触动了学生的心灵?是否使学生完全理解和接受了这些品德教育,使其形成了良好的道德行为和规范呢?未必如此。其实,品德生活是学生自由、自觉的生活,它贯穿在学生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教材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才以大量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使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景图来揭示对学生教育的内容,而不是以刻板、僵化的文字来规范学生。因此,教师要以生活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及时捕捉和整理教学素材,适时安排参观访问、调查走访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地接触社会,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活动中体验、感知和了解品德教育,从而形成基本的品德行为和能力。此外,教师还要时时刻刻正视学生的校内生活,挖掘学生学校生活中的教育价值,遵循学生生活的特点和规律,把课程的实施始终根植在学生点点滴滴的生活中,从而让学生在探究中自觉地融入生活,热爱生活,快乐生活。
二、落实育人目标
对学生进行基本的道德养成教育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品德与生活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因此,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要素,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折不扣地落实德育教学的培养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通过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如,观看录像、角色表演、和学生交谈等,引导学生认识真善美,辨别假恶丑,进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行,让他们成为具有现代文明公德和社会规范的一代新人。
三、突出能力为重
1.重视学生道德能力的培养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重点。教师应关注学生日常生活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从中去捕捉、提取和开发品德课程的德育教学资源,寻找教材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能力和水平的结合点,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如,开展“平安上学”、“认识好朋友”、“走近大自然”等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创造性”,把那些强制学生要做、要落实的道德规范和要求,贯穿到学生的生活实践当中,让他们动手去做、动口去说、动脑去想,从而让学生在幸福快乐和有创意的生活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2.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探究生活的能力。首先教师要有爱心和耐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歧视和体罚学生,要在班内积极开展活泼有趣的活动,使他们感到上学很快乐。其次就是要围绕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通过组织绘画、舞蹈、器乐、写作、手工、观看影视和动画片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幸福快乐。再次就是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校园或社会实践活动,随机走访和调查周围的生活,从而让学生懂得生活的幸福美好。
一、注重课前准备,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新课改形势下的教育是把学习内容拓展到课前、延伸到课后,给孩子们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课前的准备活动是教学活动的需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处理信息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乐于探究、敢于探究的有效途径。通过组织学生课前进行参观、访问、调查、收集资料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积极感性认识,对活动的主题进行资料搜集、课前体验、准备素材,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课前探究的过程中,孩子们就可以去体会、去感受,为提高课堂实效打下基础。
二、亲身参与、直接体验,使学生既玩到又学到
体验是维系品德与生活的重要中介环节,没有体验,德育过程就不完整,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发展能力,达到道德认识和理念的升华。
美国华盛顿大学有这样一幅横标:"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它深刻地概括了现代教学这种"开放式、探究型"的新理念。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实际,努力创设情境,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实践体验,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课堂上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有实地采访调查、动手操作、快乐的教学游戏、合作学习的小组讨论、生动形象地模拟表演等。孩子们是充满童趣的,这些活动能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在快乐的游戏中,孩子们流露出真我,也轻松地体验到道德认识;合作交流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团结协作的意义;模拟表演中,学生亲自做一做、比一比、试一试,亲自体验,悟出道理,激发了道德情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教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课时,我组织学生进行洗手帕、系红领巾、穿衣服的动手训练,看谁做得又快又好,这一活动能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良好的道德情感转化成道德行为。
由此可见,体验是多么重要。我们只有生动的开展活动,才能实现活动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能。
三、联系生活实际,引发良好的道德情感
《品德与生活》课,要培养的是在实际生活中发展的儿童。只有来自于真实生活中的东西学生才能乐于接受。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在执教《我最喜欢的动物》一课时,我让学生从家里带来小动物和观察日记,收集有关动物遭到杀害的具体事例。课堂上小学生和小动物玩一玩,摸一摸;读一读观察日记和虐杀动物的事例,由于来源于真实,学生能畅所欲言,引发了学生保护动物,争当环保小卫士的美好心愿,课堂教学达到了激情明理的好效果。
四、师生共同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爱玩不仅是童心的集中体现,也是人的天性。英国教育家洛克曾经说过"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玩的权利还给孩子的同时,还应乐意做和孩子一样的人,同学生共同做游戏,和他们融合在一起,彻底放松,做学生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与儿童一起建构课程。通过师生的共同合作,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合作精神。一次活动课,我有意识拿来8个小皮球,让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玩,这就必须合作,让学生自由组合,学生们兴趣盎然,寻找玩伴,开心极了,他们在寻找时的商量,玩球时的默契,让我感到了合作的力量真是无穷的,团队精神可贵无比。
五、课后延伸,拓展学习渠道
低年级是进行养成性教育的关键时期,从课程的性质来看,应尤其关注行为规范的养成。教师虽然通过课堂上的40分钟教学帮助学生明确了生活中的正确做法,但活动的结束并不等同于教育的结束。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能力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离不开反复的实践,因此,本课程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而应拓宽学习渠道,使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学习生活、感悟生活、享受生活。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教材;生活;拓展;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3-0072-01
学生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与感悟。因此,小学《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更应该突出教学的生活化,这就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唱响教学生活化的主旋律,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更多的知识,在生活中运用更多的知识,在体验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实现让学生走进生活、让品德融入生活的教学愿望。
一、以教材为主体,结合生活实际,编写教学预案
小学《品德与生活》涵盖了历史、政治、社会、地理等多学科知识,这就需要教师结合生活实际,以教材为主体,根据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来渗透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爱国教育、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要科学整合教学内容和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增、减、添、改,使教学不再局限于教材,通过拓展让课堂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主动性。
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我们赢了》时,教师可以先结合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在逆境中夺冠的事例,用女排精神来激励学生,让学生谈谈自己心中的“女排精神”来导入教学。其次,教师结合学校开展的运动会,让学生谈谈赢了拔河比赛之后的感受,使学生明白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取得胜利。再次,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胜利和失败的比赛,或者事情,谈谈胜利和失败后会怎么做,从而让学生感受胜利的喜悦,学会正确面对失败。
二、巧用生活资源,使教学生活化,提高课堂效率
1.联系学生的生活,使课堂教学更加真实
小学《品德与生活》选编的教材内容其实是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的,不管是哪个方面的教育,都与学生的生活有密切联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来收集学生身边的事例,运用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教学,让教材活起来。这样教学,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真实性,让抽象、复杂的问题具体化,又可以触发学生的内心情怀,使课堂教学更加真实。
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想想他们的难处》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在上学、放学的路上碰到的残疾人,先让学生说说残疾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其次,教师让学生分小组模拟残疾人蒙眼走路、单手穿衣等,在体验中感受残疾人生活的不易。再次,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从内心深处尊重残疾人,从而主动帮助残疾人。
2.巧用学生生活资源,使课堂教学更加鲜活
小学生的心智发育还未成熟,这就要求《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都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以学生经验为起点,类似于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用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情境去呈现教材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他们用恰当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让课堂真正鲜活起来。巧用学生生活资源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与生活零距离接触,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品德课堂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例如,教学《抄袭害了谁》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抄袭作业的事情,让学生谈谈抄袭作业的原因,并换位思考:“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做”。这样可以使抄袭作业的学生明白不能由于自身的惰性和上课的不专心影响以后的学习,也要让被抄袭的学生敢于对抄袭作业的学生说“不”,并做到热心的辅导和帮助。
三、走出课堂教学,开展实践活动,积极参与体验
学生良好的品德培养离不开社会实践与锻炼,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调查、访问、游戏等实践活动,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因此,教师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教学,开展实践活动,才能使课堂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
一、将学生的现实生活与课程资源整合,丰富课堂教学
真正的品德教育,永远不是停留在对“教材”的“看图说话”上,而是要引领孩子走进生活,用孩子熟悉的生活事件引发、激活引导孩子回顾自己经历的普通生活事件,日常生活事件等,唯有植根于丰富的生活情境,品德课程才有源头活水,才能激起学生共鸣,惟有与自己真实经历相关,才有真情投入,才能使品德教育发挥对善对美的向往作用,让学生快乐地成长。在品德教学中,我尽力做到把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如教学《家长关爱我成长》一课时:课前,我先把班上一名学生婴儿时、幼儿园时、小学时的三张照片做成课件,再布置学生准备一些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上课时,我用课件展示三张照片,请照片中的学生谈谈成长中的感受,让鲜活的生活现实与教科书结合成一体,引出了教学主题。再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别介绍一件自己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并讲一讲有关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学生带了大大小小十多双手套,都是他妈妈一针一线亲手勾出来的。这位疼爱孩子的母亲打动了很多人的心。从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学生体会到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从而让他们在心中油然升起对家长的爱。
由于我的教学设计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在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二、开展角色扮演活动,丰富课堂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可以在各种活动中实现。
1、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与文本对话。
课本剧的角色扮演旨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融入文本之中,让文本中的情境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唤起他们已有的经验和体验,并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参与辨析。
如教学《寸今难买寸光阴》,在“快!快!不能快点吗?”这一环节,我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提供的几个事例,结合平时的实际进行演出。这些事例有很大一部分是班上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表演起来入情入境,对学生的触动较大。这样的角色扮演,不仅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获得体验,而且还为师生、生生对话搭建了舞台。表演之后,学生对“时间是宝贵的,要珍惜时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
2、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进行价值引导。
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旨在让学生阅读文本,加上学生已有的经验,再现生活中的某个行为片断,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情境中总是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可供他们观察、体验、探究,从而得出自身的价值判断。
如教学《我要向你学习》,在“什么是真正的取长补短”环节,可让学生凭借文本范例和各自的生活经验,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些场景,再在组内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然后全班展示。在展示过程中,教师随机进行价值引导,诸如:谁有过这样的体验?这是真正的取长补短吗?说说理由。学生通过观察、倾听、评价,感悟到真正的取长补短应该是大家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的过程。诸如:相互利用、武力征服他人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在教学中,要交给儿童通向生活的钥匙,要使他们成为生活的主人,不能仅仅把教育局限于书本上,还要把他们的书本学习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参与实践,发展他们的各种生活能力。例如教学辽师大版《品德与生活》第一册第二课《请跟我来》一课时,根据我校的传统德育活动――为每届的一年级班安排一个高年级班做为联谊班级,开展手拉手活动。我设计了“大手拉小手,校园走一走”活动。为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活动前我在高年级布置了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活动一、校园探秘;活动二、与老师交往;活动三、认识新同学。并且对高年级同学做了相关的培训,将高年级同学分成三个大组,每组选择一个活动内容,让每个同学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活动时我将一年级小学生每三到四个同学编一个组,每组由两名高年级同学带领,有顺序地进行“大手拉小手,校园走一走”活动。如“校园探秘”组不仅了解了学校设施,认识了老师的办公室及各个专用教室,而且高年级的同学还对一年级小学生进行了一些安全常识教育,如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靠右行等。“与老师交往”组模拟表演了与老师交往时的情景,如在操场上或放学路上遇到老师时、进老师办公室时、老师到家里来家访时该怎样说、怎样做。在反复的模拟表演中使小学生真正掌握了与老师交往的基本礼节。“认识新同学”组更是别有一番风景:他们手拉手围成了一个大圈,正在一边唱着找朋友的歌一边做找朋友的游戏,对游戏中还不知道名字的同学便主动上前问清楚……这样从儿童生活实际中捕捉主题,设计活动,学生乐于参与,一节课下来学生兴犹未尽。
二、模拟现实生活,获得情感体验
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小、阅历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生活中的真实体验相对来说比较少。特别是一些难以身临其境的体验、经验、常识等。如学习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在紧急情况下的求助和自救、交通安全标志的认识、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我常常在课堂上创设某种特定的情景,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去体验,从而有所收获。模拟活动的关键是让学生获得体验,演技的好坏并不重要。例如在教学《感受他人的困难》一课时,考虑到孩子们对残疾人的生活缺乏了解,有的孩子还附和着大人们叫“蔡瞎子”、“王瘸子”、“董哑巴”……甚至故意模仿周围腿脚有残疾的人一瘸一拐地走路,以此来引发他人的哄笑。殊不知,身体的伤残已经给残疾人带来了太多太多的缺憾,而健康人的歧视和戏弄更深深地伤害了他们的心灵。于是,我在上课伊始播放一段青海玉树大地震后,救出的那些身体残缺的灾民的录相。在播放录相的同时,教师进行饱含真情的旁白:玉树大地震,掠走了多少同胞的生命,也剥夺了多少人的健康。那些失去双腿的人们,从此只能靠轮椅来行走,那些失去光明的人们,从此只能在黑暗的世界里摸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他们将要面临的困难吧!然后,引导学生分组进行体验探究活动:蒙上双眼踩石头过河;用单腿走路;用单手穿衣服;不许说话,用动作或肢体语言来告诉大家一些事情……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了残疾人所面临的困难之后,懂得了残疾人渴望有人帮助的心理。我们作为一个健全的人,不应该歧视、侮辱残疾人,更不应该给残疾人起外号。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帮助残疾人,哪怕是给盲人领一次路,帮坐在轮椅上的朋友跨一次门槛……这些对于我们健全的人,付出的只是举手之劳,而带给残疾人的却是极大的温暖。一节课下来,从孩子们那严肃的表情上,我仿佛看到了一颗颗美丽善良的心。
过后几天,有学生向我汇报:“老师,现在我们每天中午打饭时都帮肖清雨(患先天性脑瘫,不能独立行走)先打回来,然后我们再去打自己的,这样肖清雨就能吃上热乎饭菜。”孩子的话是幼稚的,也是真实的,从这里我看到了情感体验所带来的收获,虽然这收获及其细微,但我相信经过努力,它一定会成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三、贴近身边生活,升华道德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