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纳兰性德名句范文

纳兰性德名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纳兰性德名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纳兰性德名句范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7-0067-01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由此可见,意境是诗词的根本,进入意境方能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情趣。而意象是诗词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用来兴寄思想感情的人、物、景、事等。诗歌的意境就是透过这样的意象浸润出来的。朱光潜在《诗论》中说:“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见到这份意象,从而体会到那份美妙的意境。

1.见“人象”,达意意境自成。

诗人常常透过人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里的人就成为意象中的一种表现形式――“人象”。紧紧抓住诗词中的人,见到那个独立自主的意象,就成为诗词的意境。如:苏教版五上《清平乐 村居》中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生活画面,借助这些“人象”,就能见得意境。我先让学生找出词中有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以此引导学生想象他们的生活,学生觉得他们的生活虽然辛苦但很幸福。然后,我和学生一起探讨他们的幸福所在。这样的情境,无数的意象已是纷至沓来,此时适时介绍当时的历史背景,想象辛弃疾看到这户人家时在想什么。那是一种希望,一种向往,一种心揣百姓的胸怀。至此,在“人象”中见到了完整的形象,感受到了诗词的生命,情感融化于“人象”之中,意境自成。

2.见“景象”,寄情意境浑成。

“景象”是诗词中所描绘的景和物,亦是一种意象,一切景语皆情语就是这个意思。如:苏教版三上《枫桥夜泊》这首诗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钟声”“客船”这些“景象”,写的是落寞的秋景,这种秋景,创设的是沉郁悲凉的意境,浸透的是羁旅愁思的情怀。教学中抓住这些景物进行想象:这个晚上张继看到了怎样的月落,怎样的江枫,怎样的渔火,听到了怎样的乌啼,怎样的钟声,感受到了怎样的霜满天,反映了客船中诗人怎样的心情。景与物的意蕴,在这样的想象描绘中跃然于眼前,在“景象”与物象之中,见到了鲜活的意境。

3.见“事象”,明情意境天成。

所谓“事象”,是诗人用来兴寄思想感情的事,借助这样的“事象”,就能体会到那微醺的意境。王崧舟老师在教学人教版五上《长相思》时紧紧扣住“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这句话中的“事象”,让学生思考作者纳兰性德征途中做了哪些事。通过“作者的身,身体的身,身躯的身,作者的身在哪里?身在何方?”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在想象中见到了具体的“事象”。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回答依次站着,王老师描述:“孩子们,这里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位同学。作者的身在哪儿?七位同学就是作者的身经过的点,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小河大川,他经过了山海关外,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身在何方。一句话,作者身在征途上。”通过现场的模拟,这就将想象中的“事象”变成了一个具体可感的境象,催发了学生情感。王老师接着追问:“纳兰性德的心,心情的心,心愿的心,心在哪儿?”学生回答:“心在故乡。”自此,句中所含有的征途中的相思之情悠悠地回荡在学生心中,意境生成。

第2篇:纳兰性德名句范文

1、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2、竹引花满街,疏篱茅舍月光筛。(宋·刘?《鹧鸪天》)

3、西塞山前白鹭飞,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

4、驿寄,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宋·秦观《踏莎行》)

5、光风吹香洗游尘,隐芳莸笑人。(元·王冕《幽兰咏》)

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

7、兴尽晚回舟,误入深处。(宋·李清照《如梦令》)

8、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村。(唐·杜牧《清明》)

9、沾衣欲湿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志南《绝句》)

10、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秋瑟瑟。(唐·白居易《琵琶行》)

11、五月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宋·朱熹《题榴花》)

1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3、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4、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向日晴。(宋·司马光《客中初夏》)

15、试问卷帘人,却道依旧。(宋·李清照《如梦令》)

16、万里关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唐·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17、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愁杀人。(唐·李益《汴河曲》)

18、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宋·杨万里《初夏睡起》)

19、待到重阳日,还来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20、人闲落,夜静春山空。(唐·王维《鸟鸣涧》)

21、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宋·戴复古《江村晚眺》)

22、有情含春泪,无力卧晓枝。(宋·秦观《春日》)

23、簌簌衣巾落,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宋·苏轼《浣溪沙》)

24、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5、西风恶,夕阳吹角,一阵落。(清·纳兰性德《点绛唇》)

26、孔雀行穿鹦鹉树,锦莺飞啄花。(明·杨慎《滇海曲》)

27、新槽酒声苦无力,南湖一顷白。(唐·李贺《江楼曲》)

28、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花如雪。(唐·白居易《村夜》)

29、背人不语向何处?下阶自折花。(唐·李贺《美人梳头歌》)

30、花开仙子容,满城歌馆延秋风。(元·王冕《芙蓉山雉图》)

第3篇:纳兰性德名句范文

关键词:诗词 夕阳意象 运用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098-01

1 引言

中国古典诗歌有很多典型的意象,意象是客观物象与审美主体(诗人)情意的组合,诗歌鉴赏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意象的理解,掌握意象就能掌握诗人感情,就能破解思想内涵。意象一说,古已有之。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就有许许多多的美丽意象为世人所称道。比如说:蒹葭、大雁、明月、细雨、寒鸦等等。而“夕阳”,以其独特的审美情怀,一直为文人所共赏。“夕阳”的美学境界神秘而空远。所以,纵然一直被各朝各代文人所沿用,却仍可经久不衰。每每成为诗词佳作中的美丽点缀,却仍有深意可循、新意可观!

2 夕阳意象的运用

夕阳意象的运用研究经久不衰,其研究成果众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先秦时期诗词中的“夕阳”意象

先秦诗词,集大成者,当数《诗经》,而《诗经》中的意象运用,也是极早采用“夕阳”这一意象的。在其名篇《君子于役》中曾有“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这样的诗句流传。另在《诗经・陈风・东门之杨》中也有“东门之杨,其叶。昏以为期,明星煌煌。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这样间接运用意象的体现。夕阳时分,落日光景,便是黄昏时候。而在先秦的另一著作《楚辞》中,也间接使用了“夕阳“这一意象。里面也以黄昏为意象,而其本质据学者考证,应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由此可见,“夕阳”意象在先秦时,主要用作表达思念(如《君子于役》)或者单纯的时间运用(如《东阳之门》、《楚辞》)。在先秦时候的古朴想象年代,“夕阳”仍被赋予了时间和思念这一美好含义象征。这也一直流传下来,是为人所熟识的象征意义。但,随着朝代的更迭,人类智慧的积累,人们对“夕阳”意象的想象延伸,也变得更为宽阔广泛。

2.2汉至魏晋时期诗词中的“夕阳“意象

纵观汉至魏晋的诗词,受汉赋影响,喜用一些浩瀚壮阔的意象,直至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才逐渐有一些诗人作者用“夕阳”这样一些精致却寓意广泛的意象。曹操在其《观沧海》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暮”字,代替了夕阳的寓意,这时的“夕阳”意象,便不只是单纯的由景象而发,而是融入到人的存在中去,而与人生相契合。

2.3唐宋诗词中的“夕阳”意象

唐宋诗词已经发展到了异常成熟的地步。“夕阳”也由早期的象征符号经由魏晋时间的人文化而发展成更适合诗人抒情之用的古典意象。光是唐宋有关夕阳的诗词名句,便让人数不胜数。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又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2.4元朝文学中的“夕阳”意象

元朝时,最有名的有关夕阳的诗句,不用旁人道明,大家便已知晓。那就是冯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写着望尽天涯路的旅人孤苦的羁旅生涯。元朝多旅人。“夕阳”意象的运用,便是突出这一悲凉,凄楚的境地。将自己满腹心酸寄予在夕阳西下中,借景抒情。这在当时是极具普遍心理的。

2.5明清诗词中的“夕阳”意象

明清诗歌中延续了元朝文学中写夕阳的那一种悲凉凄清之美。但明清作品风格却不尽一致。这在他们对夕阳意象的运用可以看出。明代诗人将其融入历史长河中,历练而成一种沧桑却不失通透的观照。如诗人杨慎的《临江仙》“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和夕阳象征着自然界和宇宙的亘古悠长,尽管历代兴亡盛哀、循环往复,但青山和夕阳都不会随之改变,一种人生易逝的悲伤感悄然而生。

清代诗人对其的运用就显得谨小慎微。仍逃不过前人的寄景于情,却也有自鸣得意的地方。清人纳兰性德的《浣溪沙》“一片晕红才着雨,几丝柔柳乍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或借景抒情,或描绘景物,都透露着一股时代的沧桑感,个人的际遇与家国情怀融入其中,巧妙中不乏精致,更为“夕阳”意象增添了几处妙笔。

在历朝历代的“夕阳”意象的运用及研究中,可看出:不同时期,不同作家对“夕阳”有不同的理解及运用。或描写单纯景物,或寄寓相思之意,或抒写国仇家恨,或发泄个人情怀。无论如何,这一意象都尽到了其职守。能够形象生动的予以表现,象征。而人类利用其丰富的想象联想能力,也不断丰富着“夕阳”这一古典意象的内涵。使之能表达更多,更贴近人类的思维。

3 结语

综上可知,古典诗词中的“夕阳”意象使用广泛,寓意深刻,已为文学界所共识。然而不同学者,只是对不同作家或同一朝代的诗人诗作中的“夕阳”意象进行研究。却没有从整个诗歌的发展史上综合进行研究叙述。从该意象的使用史和发展史,我们还可进一部研究国民的心理成长变化过程。“夕阳”意象,越到后面越体现出国人悲观凄凉的心境。将研究史与国人心灵史结合,或许将赋予“夕阳”这一古典纯美意象更为深刻的人文内涵。

参考文献:

第4篇:纳兰性德名句范文

关键词:古诗词 雨 意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12-0009-02

作者简介:周(1977―),女,江苏南通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江苏启东市汇龙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综观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中的古诗鉴赏部分,有近十个省市所选的诗词不约而同地都含有“雨”的意象,可见在古代诗词中,除却风花雪月这些常见的意象以外,细绵轻柔的雨也常诉诸于诗人的笔端,雨中有欢喜,雨中有哀愁,雨中有悲愤,雨中有雅趣,雨中有禅思。

一、欢喜

诗人常把令人欢喜的雨与生机勃勃的春天联系在一起,这里有生命的蓬勃,也有人生的希望。2011年广东卷考查了苏轼的《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最是一年出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等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其中“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化用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那绵绵的细雨飘洒下来,如梦如幻,草色因它的笼罩时隐时现极淡的青色,格外惹人喜爱。望着这眼前的早春景色,诗人顿觉欢喜、新鲜。2012年北京卷考查了金銮的《柳堤》:“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其中“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一句令人叫绝。诗人爱煞了这眼前的春景,啼莺、飞燕、暖风、落花,连本无香的雨因诗人的欢喜也变得有些许清香。

二、哀愁

诗人常把令人哀愁的雨与离愁别恨、失意愁苦、孤独寂寞等情感联系在一起,时间大多是秋天的黄昏或夜晚。最有名的莫过于李清照的《声声慢》。2011年浙江卷考查了纳兰性德的《蝶恋花・出塞》:“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他长叹道:如果有人问我对理想的执著有多深?那就去看看深山中的夕阳与深秋中的细雨。“雨”这个意象悲凉凄冷,让人产生一种挥之不去又无法形容的伤感。诗人虽然志向高远,却无法实现自己的志向,所以他的心头郁积着太多的郁闷,正如深秋的细雨挥散不去。在词中作者情感的表达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对“雨”这一意象的描绘展现出来,婉约深沉,耐人寻味。2012年山东卷考查了晁补之的《吴松道中二首》(其二)。2013年安徽卷考查了金朝赵秉文的《和韦苏州〈秋斋独宿〉》:“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淡淡的月光冷冷地映照在即将熄灭的烛火上,窗外雨滴落在竹叶上,声声入耳,更添悲冷凄凉。这里的“雨”流露出作者无限的哀怨孤独。

三、悲愤

诗人常把自己不被朝廷重用,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和雨联系在一起,在雨中抒发自己的不平,释放自己的怒意。最有名的莫过于岳飞的《满江红》。2013年全国新《课标》乙卷考查了陆游的《鹊桥仙》:“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当时的陆游被迫赋闲乡里,貌似享受渔歌唱晚的生活,实则仍心系国家,渴望收复中原。上阙中作者先深情回忆了他最难忘的戎马生活,与同伴纵情赌博,快马飞驰,这是何等的快意恩仇,自在豪迈!下阙苹洲烟雨,作者驾一叶扁舟,在蒙蒙烟雨中“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无拘无束,独往独来,给人以孤傲之感。这里的雨与其说是渲染作者的哀愁,不如说是抒发诗人的悲愤,一种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直指当时的最高统治者。2013年四川卷考查了苏洵的《九日和韩魏公》:“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当时诗人手持张方平、雷简夫的推荐信进京拜谒韩魏公韩琦时,已四十八岁了,当他发现他那“萧萧华发”与金光闪闪的酒器相映衬时,心中是何等滋味,有羞愧,有伤感,何从向人诉说!尾联诗人在暮色中归来,窗外阴雨绵绵,寒气逼人,无法入睡,只能反复吟诵韩琦的新诗。韩琦久居高位,一生富贵,那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在自己的诗中自然流露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但落在敏感而又才华横溢的苏洵眼里,对照自身,万般滋味,情何以堪。这里的“雨”渲染了一种凄冷、悲凉的气氛,作者在此情此景下,更添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悲愤。2013年重庆卷考查了清代钱继章的《鹧鸪天・酬孝峙》:“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闲倚杖,戏临罾。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未解池亭署,捧出新词字字冰。”钱继章是明末清初人,作为当时有节操骨气的知识分子,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面对满清鞑虏充满凛然正气。他长相怪异,发短须长,眉有棱,有病容,但却如终南山石缝里那千年的藤蔓,任凭寒霜侵蚀,暴雨击打,视若平常,毫不动摇。这里的“雨”映衬了诗人面冷、心灰、骨硬的形象,也衬托了诗人那孤傲不羁、伟岸独立的风姿。但何尝没流露出作者的满腔悲愤,空有满腹才华,却只能如遁入空门的高僧一样隐居山林,无为终老。

四、雅趣

诗人常把富含雅趣的雨与自己恬静惬意、高雅闲适的人生意境结合在一起,诗人的心灵也因雨的洗涤变得雅致起来。2011年四川卷考查了陈与义的《怀天经智老因访之》:“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是陈与义的名句,自然清新,曾经得到宋高宗的激赏。诗人生活虽然贫贱,但日子却过得宁静淡泊。诗人吟诗作赋,坐看杏花春雨送来春天的消息,还有老友与之心灵相契,怎一个“雅”字了得?这里的“雨”自然清新,充满雅趣。

五、禅思

第5篇:纳兰性德名句范文

关键词:樱桃 古诗词 社会风俗 文学意象

樱桃,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许多人都曾极力赞美樱桃。人们不仅把它当作珍馐,更把它作为一种特殊的观赏植物。例如,李世民在《赋得樱桃》中写道:“昔作@中实,今来席上珍。”宋代赵彦端的《豆叶黄》:“绿葱葱,几颗樱桃叶底红。”尤其在唐宋时期,樱桃成为文人墨客喜爱的抒情对象。如李煜的《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宋代词人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等等。

不论是樱桃花还是樱桃果实,都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是重要的抒情对象。通过对此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中窥见古代中国的习俗,能够体味到樱桃所承载的中华传统文化。同时,樱桃花和樱桃果实在文学作用上又有微妙的差别。

一、樱桃花

樱桃属于蔷薇科落叶乔木果树,站在生物学的角度,樱桃和樱花同科但不同属,因此樱桃花有别于我们常见的樱花。

在今人看来,樱桃花的观赏性并不如樱花。但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不乏描写樱桃花的诗词名作,如元稹的《樱桃花》、李商隐的《樱桃花下》、刘禹锡的《和乐天宴李周美中丞宅池上赏樱桃花》、白居易的《樱桃花下有感而作》《题东楼前李使君所种樱桃花》《樱桃花下叹白发》,等等。古人对樱桃花的喜爱可见一斑。

通过众多描写樱桃花的文学作品,我们能够窥见古代文人常常将特殊的情感寄寓在樱桃花上。作为诗词意象而言,樱桃花的意蕴是极为丰富的。

(一)借花怀人

借花怀人是古代诗词中一种常见的手法。花朵绽放,却已是物是人非,曾经的人早已不在身旁。于是,赏花与怀人便联系在了一起。而在春季盛开的樱桃花,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人们借景伤怀的对象。

白居易在《题东楼前李使君所种樱桃花》中写道:“身入青云无见日,手栽红树又逢春。唯留花向楼前著,故故抛愁与后人。”无疑,这首诗中的“红树”便是指樱桃树,是友人李使君亲手种下的。枯木逢春、盛樱开放,却不见当年的栽树人。而这栽树之人,已经身入青云、难以相见。偏偏留下盛开的樱桃花还在这里,让故地重游的人不得不想起旧日时光,勾起一阵阵回忆,令人心中郁结难捱。白居易借用逢春绽蕾的樱桃花表达了故友之思,是借花怀人的佳作。

元稹的《樱桃花》则别有一番风味:“樱桃花,一枝两枝千万朵。花砖曾立摘花人,@破罗裙红似火。”开头便开门见山地写出樱桃花盛放时的灿烂绚丽,一枝两枝便盛开千万朵,体现出樱桃花繁茂的特征,雅静的樱桃花也有了一种热闹、绚烂的爆发之势。第三句则睹物思人,由辉煌娇妍的樱桃花联想到亭亭玉立、美丽可爱的摘花人。而这摘花人虽然如樱桃花一般美艳可人,却也只是“曾立”,如今她身在何处已不得而知,只剩这一树恢弘的樱桃花还在原处。满树盛开的繁花与远在他方的摘花女子形成对比,令樱桃花染上热闹之后的凄清。

诗人刘商《杂言同豆卢郎中郭南七里桥哀悼姚仓曹》也借此表达了生离死别的伤痛,令读者唏嘘。“桥边足离别,终日为悲辛。登桥因叹逝,却羡别离人。桥下东流水,芳树樱桃蕊。流水与潮回,花落明年开。可怜三语掾,长作九泉灰。宿昔欢游在何处,花前饮足求仙去。”经历了死生相隔的别离之苦,诗人内心痛苦郁结,流水东流、花蕊盛放,循坏往复、年复一年,却唯有那人,永远都无法相见。

另外还有许多作品中也体现了樱桃花在借花怀人上的作用,如王维在《送钱少府还蓝田》中所写的“每候山樱发,时同海燕归”等。

(二)感慨身世

古诗词常借物抒怀,诗人常常触景伤情,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际遇,感慨万千。樱桃花于春日盛放,红花恢弘、覆满枝头,然而人生无常、世态炎凉,俯首间苦涩之感油然而生。

李商隐在《樱桃花下》中写道:“流莺舞蝶两相欺,不取花芳正结时。他日未开今日谢,嘉辰长短是参差。”樱桃花开放最盛时,流莺舞蝶却没有如约而至,空留一树繁华。正如诗人的际遇,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候,才华横溢而无人赏识。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不得志,见到此情此景难免有所感怀,于是便将感情寄寓在鲜明的意象上,通过诗歌来排遣心中的愤懑与郁闷。樱桃花开风华无人赏,暗喻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白白耽误了大好嘉年。李商隐借樱桃花表达仕途困顿的愤懑,达到了形象鲜明与寓意深刻的统一。

白居易也曾在《同诸客携酒早看樱桃花》中一抒忧愤之情。“晓报樱桃发,春携酒客过。绿饧粘盏杓,红雪压枝柯。天色晴明少,人生事故多。停杯替花语,不醉拟如何。”首联和颔联描写了樱桃花初开,作者便和友人相约赏花。酒香醇厚,樱桃花如红色雪花压在枝头,人生乐事也不过如此。然而接着便笔锋一转,感慨人生无常。阴晴不定的天气,就如世幻的一生。“天色”既是指气候,也暗指了政治变幻。“停杯替花语”实则是作者借花来表达自己仕途困顿,遭际落拓。这首诗借赏花抒发忧愤之情,感慨身世,是借物抒怀的典型代表。

(三)赞美春色

相对于借花怀人和感慨身世来说,赞美春色则是无数作者借樱桃花而做的一种更为简单纯粹的表达。因为樱桃花开放于四、五月万物复苏的仲春季,这是一个适合游玩观赏的季节,诗兴大发多半在游玩之时,所以惊叹山樱之美,盛赞大好春色的作品数不胜数。

如王维在《游化感寺》中所写:“抖擞辞贫里,归依宿化城。绕篱生野蕨,空馆发山樱。”这首出自王维之笔的诗,读来也确有其独特味道,素有“诗佛”之称的他,所写的诗更被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而这种感觉在这首诗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游玩之时遇到山樱,突觉此景甚好,又是谁说空馆野地就无趣呢?这种因山樱而发的简单的感慨,纯粹的赞美与欣赏也总能让人动容。

当然,注意到如此美景的自然不止王维,“诗豪”刘禹锡也曾在《和乐天宴李周美中丞宅池上赏樱桃花》中写到:“樱桃千万枝,照耀如雪天。……同此赏芳月,几人有华筵。杯行勿遽辞,好醉逸三年。”仲春芳月,与友人同道赏樱桃花实在是件使人心情愉悦的事,千万枝樱桃花所带来的震撼也使春色更为赏心悦目。

这种通过赞美樱桃花之美感叹春色的诗作较多,例如皮日休的《樱桃花》等等。总之,在古诗中,提到樱桃花的诗作有许多,每首诗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所要赋予的含义也各有不同,需要我们细心去体会。也正是这种意象使古诗词更为光芒万丈,留下了深远持久的影响。

二、樱桃果

相较于樱桃花,更受人欢迎的是樱桃的果实。樱桃果实饱满、色泽鲜艳、玲珑剔透,模样十分可怜。唐代樱桃已经很普遍,上自皇宫御苑,下至寺院花圃,均有樱桃园。

樱桃味道鲜美,是颇受古代上层阶级和文人雅士喜爱的珍馐。唐朝的戴叔伦在《春日早朝应制》中提到:“丹荔来金阙,朱樱贡玉盘。”可见,樱桃在当时和荔枝一样,都是只有上流社会才能享用到的。同时,这样的珍果也被用于宗庙祭祀中。另外,樱桃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在《本草纲目》《名医别录》《食性本草》等药学著作中皆有对其医用功效的记载。

正因为樱桃外观可爱、味道甜美,它也成为了古典文学中的“常客”。通过阅读各种有关樱桃的名句,我们可以窥见,文人墨客笔下的樱桃在文学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寄寓了他们对离别的伤感、对时光流逝的叹惋等丰富细腻的情感,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重要的植物意象。

(一)宴请宾客

在中国古代,樱桃的种植远没有当今普遍,再加上运输和储存上的困难,使得它成为了珍贵的美食。享用樱桃在当时是非常奢侈的,只有少数贵族阶层得以品尝。因此,倘若宴会上设有樱桃将是一件令人欢欣的事。词人辛弃疾就曾在《菩萨蛮・坐中赋樱桃》中写道:“香浮乳酪玻璃碗,年年醉里尝新惯”。

唐朝皇帝常以樱桃赐群臣,设“樱桃宴”招待新科进士,被招待的进士,认为是殊荣。就如晚唐诗人韩在《恩赐樱桃分寄朝士》中写道的:“未许莺偷出汉宫,上林初进半金笼。蔗浆自透银杯冷,朱实相辉玉碗红”。

在众多写有樱桃的诗词中,白居易的《宴周皓大夫光福宅・座上作》可谓淋漓尽致地描写出樱桃在宴会上的光彩:“绿蕙不香饶桂酒,红樱无色让花钿。野人不敢求他事,唯借泉声伴醉眠。”一幅上层人士饮酒作乐、酣然自足的热闹图景顿时浮现在眼前。而樱桃无疑为宴会增添了一抹色彩,红樱在盘、举觞饮酒、嘉宾满座,着实是令人身心愉悦,不禁便诗兴大发、把酒吟诵。

又如唐代宰相、文学家权德舆的《酬裴杰秀才新樱桃》:“新果真琼液,来应宴紫兰。圆疑窃龙颔,色已夺鸡冠。远火微微辨,残星隐隐看。茂先知味易,曼倩恨偷难。忍用烹H骆,从将玩玉盘。流年如可驻,何必九华丹。”全诗用热情洋溢的基调描绘出品尝樱桃的愉悦,在诗人笔下,樱桃已不仅是一道珍馐,反而更像一件难得一遇的艺术品。唐人对樱桃的喜爱,在此诗中可见一斑。

此外,在韩愈的《和水部张员外宣政衙赐百官樱桃诗》、陆龟蒙的《和袭美春夕陪崔谏议樱桃园宴》等作品中,也都表现了樱桃在宴会时的熠熠光彩。

(二)宗庙祭祀

樱桃作为宗庙之祭的贡品,最早可以在《礼记》中找到记录。《礼记・月令》中记载“羞以含桃,先荐寝庙”,其中的“含桃”就是指樱桃。樱桃罕有珍贵,色泽红润如玛瑙,口味而甜美,如此可遇不可求的珍果,普通平民百姓不可轻易享用,而是要先作为贡品用于宗庙祭祀中。同时,《史记》中也出现了类似的记载:“孝惠帝曾春出游离宫,叔孙生曰:‘古者有春尝果,方今樱桃孰,可献,原陛下出,因取樱桃献宗庙。’乃许之。诸果献由此兴。”可见,樱桃在宗庙祭祀中发挥的作用由来已久。

正如北宋的女词人朱淑真在《樱桃》一诗中写道:“为花结实自殊常,摘下盘中颗颗香。味重不容轻众口,独于寝庙荐先尝。”这首诗中,除了对樱桃芳香鲜美的描述,更多地表达出了对它的珍视喜爱,将樱桃作为重要宗庙礼仪的一部分来对待,是祭拜先祖的佳品。

(三)庭院观赏

中国古代的庭院观赏植物种类繁多,其中,樱桃也有其一席之地。

每年三四月份,樱桃花如期开放。时至五六月份,果实成熟,晶莹剔透的红色珍果挂满枝头,亦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庭院增添不少情趣。另外,樱桃成熟后还可采摘来食用或是入药。因此,樱桃获得了部分上层人士的青睐。

唐代诗人白居易描写了众多有关樱桃的作品。如他在《伤大宅》中所写的:“绕廊紫藤架,夹砌红药栏。攀枝摘樱桃,带花移牡丹。”该诗便极力描绘了富贵人家庭院的华丽气派。从中我们能够窥见,在庭院中种植樱桃,已成为当时官宦名士的高级趣味,以彰显他们的地位。樱桃甚至同紫藤、芍药、牡丹一般重要、必不可少。

韦庄在《李氏小池亭十二韵》里写道:“花落鱼争唼,樱红鸟竞k。”李峤在《五月奉教作》中写道:“果院新樱熟,花庭曙槿芳。欲逃三伏暑,还泛十旬觞。”这些诗句都描写了樱桃在私人庭院中成熟时的风光,可以见得樱桃在唐朝时期颇受世人宠爱,作为一种观赏植物被广泛种植。

三、文学意象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中,植物意象的运用极为普遍,以草木喻情成为中国文学传统的抒情母题。中国古典文学中,植物常被当做抒情对象,草木意象中蕴含了丰厚的内涵。夏之放在《文学意象论》中对意象一词的解释是:“作品中的‘象’已都不只是客观事物的物理现象,而是主w的心理现象,是意中之象,渗透了主体的理解、情感和行动倾向的象”。

樱桃在初春盛放,满树灿烂、一派美好,之后慢慢成熟,红果玲珑可人,让人心旌摇曳。但旋即,恢弘渐渐走向糜烂、衰败零落,令人喟然长叹,悲凉之意袭上心头。在众多的植物意象中,樱桃这一意象虽称不上非常普遍,但却独树一帜,许多诗词名作都依托樱桃意象来抒发感情。

(一)临别抒情

送别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有较高的地位。在交通不便、通信不发达的古代,一旦别离便经年难见,因此,古人重视送别。歌咏别离愁绪,成为了古代诗歌的重要主题。古人常借物抒情、寓情于景,其中,樱桃也成为了古人借以抒发离愁的对象。

唐人项斯曾在《欲别》中写道:“花时人欲别,每日醉樱桃。买酒金钱尽,弹筝玉指劳。归期无岁月,客路有风涛。锦缎裁衣赠,麒麟落剪刀。”友人相聚在树下,畅意饮酒、高谈阔论,然而情随事迁,短暂的相会过后便迎来长久的离别。樱桃依旧红艳、美酒依旧醇香,而友人却身在天涯、归期难寻,这让人不得不无比伤怀。

清初诗人钱谦益的《吴门春仲送李生还长安》也体现了浓浓的别离伤感之情:“阑风伏雨暗江城,扶病将愁起送行。烟月扬州如梦寐,江山建业又清明。夜乌啼断门前柳,春鸟衔残花外樱。尊酒前期君莫忘,药囊我欲傍余生。”诗人拖着病躯,在风雨连绵的仲春起身送别,杨柳依依、樱桃靡靡,一樽清酒寄托他对后辈的无尽期许,无奈他自己已年老多病,余生却只能和苦味之药度过。迟暮老者在送别之际的悲凉之情,跃然纸上。

可见,樱桃虽然精巧可爱,但在特定的场景中,它依然可以勾起人的伤感悲情,成为送别诗中寄寓别离愁意的对象。

(二)借喻女子

以植物来比喻人,是古典文学中常用的方法。不同的植物有其不同特征,被文人赋予了各种不同的个性和秉性。

现今,当我们形容美丽的女性时,常用“樱桃小口”一词。事实上,这一词汇有很长的渊源。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以樱桃来借喻女子,尤其是指女子的双唇,是非常常见的。

樱桃小巧别致,成熟时直径只有约一公分,且呈精致的球形,惹人喜爱。而在古人的审美中,女子的嘴唇倘若小巧而红润,则为美丽。因此,古代女子的妆容中,就有“点绛唇”这一说法,将嘴唇中间涂上一抹圆形的红色,如樱桃般小巧可爱。所以,形容一个女子美丽动人时,常用“樱唇”来形容。

例如,宋代诗人白玉蟾所写的:“梅花体态香凝雪,杨柳腰肢瘦怯风。螺髻双鬟堆浅翠,樱唇一点弄娇红。”这四句话,体现了当时古人对女子外貌的审美要求,而“樱桃小口”就是其中之一。宋代赵福元的《鹧鸪天》中写道:“裙曳湘波六幅缣。风流体段总无嫌。歌翻檀口朱缨小,拍弄红牙玉笋纤。”将女子的双唇喻作朱樱,芊芊之手喻作玉笋,一个动人美艳的女子形象自然而然地浮现于眼前。而吴礼之则在《雨中花》里写道:“忆湘裙霞袖,杏脸樱唇。眉扫春山淡淡,眼裁秋水盈盈。便如何忘得,温柔情态,恬静天真。”以及纳兰性德的《眼儿媚・咏红姑娘》:“骚屑西风弄晚寒,翠袖倚阑干。霞绡裹处,樱唇微绽,H红殷。”这些作品中,都直接写到了“樱唇”,女子的嘴唇已和“樱桃”难分难舍,在文学中具有自然而然的联系。

王之道在《西江月・赏梅》中道:“酒面初潮蚁绿,歌唇半启樱红。冰肌绰约月朦胧,仿佛暗香浮动。”虽然没有直接写“樱唇”二字,但也以樱桃借喻了双唇。女子轻声吟唱、双唇微启的美丽仪态被刻画得形象生动。

(三)感慨时光

在我国古代,衡量四季变化、时光流逝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植物。无论是农作物还是果树、观赏植物,它们的兴荣枯败都预示着时间的流转。

而樱桃在春末夏初时成熟,之后便很快零落殆尽。于是,它也成了文人笔下季节变幻、时间流逝的象征。

南唐后主李煜在《临江仙》中写道:“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在这里,樱桃的零落不仅暗示了春天逝去,更烘托出了一种寂寥伤感的气氛,为全词奠定了感情基调。春归的惆怅无奈与樱桃落尽完美融合在了一起。

宋代词人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中有一名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首词,也同样表达了伤春的情绪。时光匆匆向前、不舍昼夜,流逝的速度让人措手不及,不知所措的人们就像被时间抛在了身后。在季节的无尽变化中,樱桃红熟,芭蕉染绿,春天就这样悄然逝去。

另外,还有许多诗词都以樱桃的生长成熟暗示了时间。例如,韦庄在《思归》中写道:“红垂野岸樱还熟,绿染回汀草又芳。”白居易《三月三十日作》:“今朝三月尽,寂寞春事毕。黄鸟渐无声,朱樱新结实。”等。

同时,由于樱桃和春笋都在农历三月上市,所以,古人以“樱笋”(或“樱笋时”)来指代阳春三月,并由此引申“樱笋年光”一词。唐代郑谷《自贻》诗云:“恨抛水国荷蓑雨,贫过长安樱笋时。”范成大的《西江月》:“樱笋园林绿暗,槐榆院落清和,年年高会引笙歌,戏彩人随燕贺。”以及清代陈维崧《丁香结・咏竹茹》词:“樱笋年光,饧箫节候。”等作品中,都出现了以“樱笋”指代农历三月春天的情况。

“樱桃”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承载着极为丰富的意蕴,表达了许多复杂的情感。随着文学的进步和文人的创新,它在更多的地方得到运用,所包含的意味并不止以上所陈述的内容,而是会不断地丰富发展,变得越来越具有光彩。

参考文献:

[1]黄钧等.全唐诗[M].长沙:岳麓书社,1998.

[2]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65.

[3]林尹.周礼今注今译[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

[4]朱彝尊.明诗综[M].北京:中A书局,2007.

[5]潘富俊.草木缘情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