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理想的诗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宿迁市 利益相关者 教育市场化 改革
一、宿迁市的教育市场化改革描述
(一)改革的背景。
国内教育界、政府、学者、家长和学生各方利益主体都认为中国的教育存在题,需要改革,而且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人们批判现有的教育体制主要集中在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低下,与社会需求脱节,教育机会不平等方面。与此同时,一些经济欠发达地方政府由于教育经费严重匮乏反而被逼在改革探索之路中先走一路,希望借助市场化来解决当前的主要矛盾:教育供给不足和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2001年宿迁市将教育作为社会事业改革的一部分开始实行“一保三放开”,“一保”是确保义务教育的发展,“三放开”是逐步放开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全市26所高中全部改制,14所职高转为民办民营性质。2003年《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宿迁市在基础阶段试行公办学校转制,鼓励名校办民校,非义务阶段和社会力量办学自由招生,学生自主择校,学校优胜劣汰。
(二)改革的成就。
1.教育供给增加,大幅增加入学机会,“上学难”问题得以缓解,基本解决教育供给不足的问题。
2.形成了多元化的办学格局,办学体制的多元化拓展了教育提供方式,满足了社会多层面的教育选择需求。
3.办学体制的多元化拓宽了教育投入渠道,弥补了政府教育财政支出的不足,提高了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
4.政府权力下放,学校获得了自,优质学校大量出现,教育质量大幅提高。
二、利益相关者分析
弗里曼1984年在《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一书中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指的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此后利益相关者管理理念的推行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由于这一理论的目标为多元化的,这也与教育功能的多重性是相符合的,因此在此引入利益相关者的分析方法是相对合适的。教育改革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是政府、学生、家长、学校和民办学校投资者等,无论他们对教育怎样作出选择,都将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一)政府。
政府实际上是此次改革最大的受益者。因为作为改革的主导者,政府的目的在于扩大教育供给、提高教育质量。改革后政府在教育投入没有大幅度增加的条件下增加了教育供给,满足了教育需求的基本目标。同时,市场化改革引入了竞争机制,学校间的竞争加剧,提高了教育的质量,优化了全市的教育资源。
评价地方政府是否履行了公共服务的职能,首先要回答的是在市场取向的改革中政府的投入是否减少;其次要考察的是基础教育的公益性是否得到保障。虽然地方政府对教育投入的绝对数并没有明显减少,但公办学校的公益性受到了损害。公办学校改制、利用国家的公共资源“寻租”牟利,将原本免费提供的公共服务变成需要高价购买的服务,违背了教育公平的价值原则。
(二)学校。
由于在改革前各个学校之间已经存在着差距,因此教育市场化改革对于学校的影响应该是分类考察的。在此可以把学校作简单的分类:重点学校、改制学校、民办学校和普通学校。
1.重点学校和改制学校是教育市场化改革的直接受益者,实行市场化后,他们利用本身较好的优质资源和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吸收到了更多的优质学生和巨额财富。在这里起主要因素的是择校政策,70%以上的学生要缴纳高昂的择校费入学。根据《关于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有关问题的通知》(苏教财〔2007〕21号、苏价费〔2007〕212号、苏财综〔2007〕38号)文件精神,宿迁市高一择校生择校费为不超过25000元。该政策带来的是市场化的负面效果,在学校间出现了强者愈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
2.民办学校在宿迁教育市场化改革中一直处于中心地位,但从收益角度来看却是中性的。一方面是由于民办教育从零做起,在优质教师和市场影响力方面没有先天优势,而且这一切都需要在付出巨大的努力之后才有可能获得,另一方面是来自公办重点学校的竞争,这都使得民办学校在发展初期处于弱势。“名校办民校”的政策同时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妨碍了真正的民办学校的发展,影响了教育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同时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是全免费政策,大量农村民办学校和城市普通民办学校处于破产的边缘。
3.普通学校成为宿迁教育市场化改革中最大的利益受损者之一。大量农村学生涌向城市优质学校,最终导致农村学校生源不足,而且生源质量下降,在市场化的竞争中处于弱势。以宿迁市泗阳县为例,现有农村高中只剩下一所王集中学在艰难支撑,而且学生人数不断下降,办学经费来源单一,在办学水平上也处于弱势。县城的人民中学也是因为学校的生源不足,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存在被兼并的可能。城市民办学校的发展需要的大量的教师,实际上主要从农村学校中挖优秀人才,而非从外部招聘,这几乎抽空了本地区农村教育的力量,导致农村学校和普通学校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普通中学的低价策略在家长和学生面前已经丧失了本应发挥的市场调节作用。义务教育的惠民政策已无法阻挡家长以比高于当地农村学校10倍的代价把孩子送往城市读书。
(三)学生和家长。
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和家长基本上是支持教育市场化改革的,但是这并不会影响最后分析结果的变化,即学生和家长成为最大的利益受损者之一。
从成本―收益原则来分析,家长和学生的收益主要是来自心理的满足和愉悦,缺乏真正的经济动因。以高中教育为例,改革前对学生入学收费只占很小比例,而改革后70%以上的学生通过缴择校费、赞助费、培养费才能入学,而且平均生均择校费在10000元左右。而宿迁的人均GDP仅为4500元,人均可支配收入4000元。参照经济学中食品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所形成的恩格尔系数,家庭教育消费占家庭总消费支出的比例,保守估计在30%―40%,因此可以说占了家庭总支出的1/3以上的教育消费,大大降低了学生和家长的其他福利。突出的表现在于比例越高,家长福利水平越低。家庭贫困的学生直接选择离开了校园;中等收入的家庭出现“因教致贫”现象。但传统社会“学而优则仕,士而优则学”、“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思想在苏北地区依然占据着一些家长和学生的大脑。也正是这些思想使得一些家长和学生在选择学校时,从不考虑自身条件,面对高高在上的学校时,常常发生全体盲从的情况。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急迫心情,使得本来相当健康的多元化供给的教育市场硬是被学生家长的强烈欲望给扭曲了。
(四)民办学校投资者。
民办学校投资者作为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急先锋,是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弄潮儿,他们靠着敏锐的眼光发现商机,利用政府的政策,积极开展教育市场化的探索,对教育改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可以说他们是最核心的利益相关者,所以对他们的了解和分析对改革的继续和教育实践的深化有重要作用。
从纯粹的市场规律来讲,对教育的投资是一个不太理想的选择。由于所需投入资本较多、教育投资回报率低、资本周转时间较长,要提供教育场所、教学设施,要聘请优秀的教师、管理者,同时投资者要对教育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因此市场的进入门槛相对较高。从教育的公共产品角度来看,社会上一直存在一种对于教育的不恰当的看法,总是认为公立的县中市中要比私立学校提供的服务质量高。所以对于改革初期的民办学校来说,他们可谓是历尽艰辛。直到学生和家长的观念改变,自身的办学水平提高后,他们才能真正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随着江苏省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义务教育对于政府来说已经不在是什么负担,相反,政府一改以往的态度,不仅对现有义务教育大规模增加投入,而且可能会实行义务教育向学前阶段和高中阶段延伸,这对改革初期的目的是个冲击,同时对民办教育投资者来说也是个危险的警报。
三、教育市场化中的利益协调机制
(一)政府跳出利益相关者的怪圈,摆脱利益的诱惑,走向公共服务型政府。
虽然教育市场化是在政府主导下实施的,但是政府要考虑到改革中所有利益主体的权益和合理要求。按照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政府扩大公共服务,并不意味着扩大行政权力;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并不意味着集中资源、强化行政控制,政府包揽一切;而意味着规范政府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行为,改变公共产品的质量和提供方式,建立新型政校关系,由直接提供服务,转变为用多种方式和途径满足社会需要,改善公共服务的品质。我认为政府应该快速转变自己的角色,退出对学校的直接管理和微观管理,由“划桨手”改为“舵手”,扮演好市场经济中的“守夜人”角色。政府要为学校服务,同时也要站在消费者的立场,对公共服务的结果进行评价和监控,形成服务导向。这也就意味着政府在制定教育政策时,需要更多地倾听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心声,关注社会和家长的教育利益,并尽量回应社会和家长的教育需求。只有基于他们的心声制定的政策,才能符合他们的意志,真正体现政府的服务功能。
(二)形成以学生和家长为中心,其他利益相关人为之服务的教育改革发展趋势。
首先,教育的总的目的就是使人得到更好的发展。现阶段社会主义下教育的目的是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理应被推到教育改革的中心地位。其次,教育市场化改革后,市场机制就要自然而然地发挥配置资源的功能。在市场经济下,家长和学生成为教育市场中的消费者,而政府和学校成为教育的供给者。同时应该关注到的是,学生不仅仅是消费者也是商品,他们身上不仅体现着他们能带来的收入,而且体现着他们在参加考试和测试中所体现出来的能力和潜力。这些都是价值的重要方面。这样很明显就形成了学生和家长在市场化中的中心地位。最后,由于家长和学生是比较分散的,在市场中时常处于弱势,因此家长和学生必须自发地组织起来,建立类似于家长会或者学生会之类的组织,选举出比较负责人的家长和学生来负责,并对学校进行常规的评价。同时要与政府、新闻媒体及学校管理层保持良好的沟通,形成一个完满的反馈机制。
(三)学校的改革应该是随着整体教育改革一并而行的。
一方面,改变学校在人们印象中的低效率、低质量形象的要求。市场化改革为学校带来了竞争,使得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注意到效率的重要性。同时,学校在改革之后获得了更多的自。另一方面,学校内部的改革并非市场化能解决的问题,应当看到加强学校内部管理的作用。在学校内部的管理方面,应该从改革学校运行机制入手,使之更为规范化和民主化。突出的措施是实行和完善学校董事会机制,并在学校董事会或管理委员会成员组织中规定校长、教师、家长的组成比例,特别是扩大家长和当地社区代表的比例,以使学校在办学的各个方面能够反映多元利益主体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美]鲍尔.教育改革:批判和后结构主义的视角[M].侯定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
[2][美]约翰・E.丘伯、泰勒・M.默.政治、市场和学校[M].蒋衡等译.杜育红校.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
[3]黄济,郭齐家主编.中国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
[4]韩映雄.高等教育质量研究:基于利益关系人的分析[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7.
一、速度选择器
如图所示,平行板器件中,电场强度E和磁感应强度B相互垂直,具有不同水平速度的带电粒子射入后发生偏转的情况不同。这种装置能把具有某一特定速度的粒子选择出来,所以叫做速度选择器。
其原理:1、粒子受力特点:同时受方向相反的电场力和磁场力作用。2、粒子匀速通过速度选择器的条件:电场力和洛伦兹力平衡:qE=qvB,即速度大小只有满足v=E/B的粒子才能沿直线匀速通过。
对于速度选择器需注意:1、速度选择器两极板间距离极小,粒子稍有偏转,即打到极板上;2、速度选择器对正、负电荷均适用;3、速度选择器中的E、B的方向具有确定的关系,仅改变其中一个方向,就不能对速度做出选择;4、速度选择器只选择速度,不选择电量和质量。
二、质谱仪
质谱仪是测量带电粒子的质量和分析同位素的重要工具。质谱仪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设进入加速电场的带电粒子带电量为+q、质量为m,电场两板间电压为U、粒子出电场后垂直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在加速电场中,由动能定理得 ,粒子离开电场时速度 ,
在匀强磁场中轨道半径 ,所以粒子质量 。
根据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大小就可以判断带电粒子质量的大小。
说明:①如果测出半径且已知电荷量,就可求出带电粒子的质量 ;②如果测出半径而粒子电荷量q未知,通过质谱仪可求出粒子的荷质比(比荷)
。
三、回旋加速器
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放在A0处的粒子源发出一个带正电的粒子,它以某一速率V0垂直进入匀强磁场中,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半个周期,当它沿着半圆弧A0A1到达A1时,我们在A1A1'处设置一个向上的电场,使这个带电粒子在A1A1'处受到一次电场的加速,速率由V0增加到V1,然后粒子以速率V1,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我们知道,粒子的轨道半径跟它的速率成正比,因而粒子将沿着半径增大了圆周运动。又经过半个周期,当它沿着半圆弧A1'A2'到达A2'时,我们在A1'A2处设置一个向下的电场,使粒子又一次受到电场的加速,速率增加到V2。如此继续下去,每当粒子运动到A1A1'、A3A3'等处时都使它受到一个向上电场的加速,每当粒子运动到A2'A2、A4'A4等处时都使它受到一个向下电场的加速,那么,粒子将沿着图示的螺线A0A1A1'A2'A2……回旋下去,速率将一步一步地增大。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回旋加速器是利用电场对带电粒子的加速作用和磁场对运动电荷的偏转作用来获得高能粒子的,这些过程在回旋加速器的核心部件――两个D型盒和其间的窄缝完成。
1.回旋加速器的旋转周期。在直线AA、A'A'处加一个交变电场,使它变化周期相同于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 ,就可以保证粒子每经过直线AA和A'A'时都正好赶上适合电场方向而被加速。
说明:①使带电粒子在回旋加速器的金属盒中运动,是利用了金属盒的静电屏蔽作用,不受外界电场干扰。带电粒子在金属盒内只受洛伦兹力作用而做匀速圆周运动。这样,粒子在装置内沿螺旋轨道逐渐趋于金属盒的边缘,达到预期能量后,用特殊装置把它们引出。②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时间可忽略不计。③当带电粒子的能量达到一定值后,其速度和光速就比较接近了,据狭义相对论原理,粒子的质量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的现实已不容忽略。因此,粒子在磁场中回旋一周所需的时间就变大了,导致电场变化频率与粒子运动的频率不同步,破坏了加速器的工作条件,使进一步提高粒子速度成为不可能。
2.带电粒子的最终能量。当带电粒子的速度最大时,其运动半径也最大,由牛顿第二定律 得 ,若D形盒的半径R,则r=R,即可求得带电粒子的最终动能。
四、磁流体发电机
〔关键词〕MBTI;时间管理倾向;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4)15-0007-04
一、引言
管理大师Drucker说过,“不能管理时间便什么都不能管理”。研究证实,时间管理同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业成绩、主观幸福感存在密切关系[1-3]。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个人成长和塑形的重要时期,也是充满激烈变动和挑战的敏感时期。因此,应重视青少年良好时间管理行为的培养。黄希庭等人认为,个体在时间管理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是一种人格倾向,称为时间管理倾向,并进一步提出“时间管理倾向由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三部分组成”,三者分别是价值观、自我监控和自我效能在时间维度上的人格特征[4]。随后,大量研究探讨了时间管理倾向同人格的关系。在诸多人格评估的工具中,由Myers和Briggs母女编制的迈尔斯-布里格斯人格类型指标(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简称MBTI)因其独特的理论根基、严格的操作规程和极强的实用性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团队建设、教育学习、婚姻咨询、临床治疗、个人发展等多个领域[5-9]。本研究立足于时间管理倾向和人格方面的已有成果,旨在探索MBTI人格特征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从而提出一种解释和改善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新途径。
二、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因素
(一)时间管理倾向理论
时间管理倾向体现了个体对时间的态度、计划和利用效能等的认知特点,是一种具有多维度多层次心理结构的人格特征,具有动力性,因而不仅能反映个人过去的时间管理状况,还可以预测个人未来的时间管理特点。在时间管理倾向的三维理论中(如下页图1),时间价值感是指个体对时间的功能和价值的稳定的态度和观念,是个体时间管理的基础;时间监控观是个体利用和运筹时间的观念和能力,通过一系列外显的活动来体现;时间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利用和运筹时间的信念和预期,反映了个体对时间管理的信心以及对时间管理行为能力的估计[10]。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黄希庭等人还编制了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dolescence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Scale,简称ATMD),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是国内时间管理方面研究的主要工具[11]。
在时间管理倾向的三维理论中,黄希庭指出,时间价值感是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的基础。个体只有具备较高的时间价值感,即充分认识到时间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才能有意识地监控自己的时间,学习和掌握相应的时间管理技巧,从而提升时间管理的信心;否则,个体会容忍时间的浪费,不想去改善自己的时间管理状况,导致时间管理水平原地踏步甚至每况愈下。黄希庭在编制ATMD时发现,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存在高度正相关(r=.684,p
控观。
图1 时间管理倾向结构图
(二)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特点
张志杰对1048名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调查结果显示,被试整体在时间价值感维度上得分最高(题均分为3.9),在时间效能感维度上其次(题均分为3.7),在时间监控观维度上得分最低(题均分为3.3),反映出中学生对待时间的态度是比较积极的,也具备较强的时间管理信心,但实际监控能力还有待提升。[12]Frank(2009)在对814名的美国中学生的调查研究中指出,被调查者把大量可支配的时间用于看电视、上网、玩电脑游戏和参加体育运动,在学业及相关任务上投入的时间十分有限,亟需时间管理方面的技巧[13]。由此可知,当代中学生在时间管理倾向上的软肋是时间监控观。
(三)影响时间监控观的人格因素
时间监控观反映了认知控制下的时间利用状况,即个体时间监控观越强,时间利用率也越高,这和Kelly编制的时间利用率量表(Time use efficiency scale)所测的内容类似。Johnson和Kelly在对105名大学生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时间利用率与大五人格中的责任心显著正相关,并认为责任心强的人能较早地设立目标,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计划,正确地对时间进行分配,使用更多更好的时间管理策略[14]。Frank的研究结果同样证明,大五人格中的责任心因素能显著预测中学生的时间管理状况(p
黄洪富的研究发现,Eysenck人格理论中的神经质因素能显著负向预测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而神经质反映的是个体的情绪稳定程度,得分越高情绪化越严重[15]。陈挺的研究结果表明,大七人格中的情绪因素与时间效能感存在显著负相关,即情绪越稳定的学生时间效能感越高,反之则很弱[16]。
闫文忠的调查研究显示,大五人格中的外倾型因素同时间监控观显著正相关[17]。孙圣涛等人在对282名大学生的调查研究中发现,社会外向性与时间监控观呈显著正相关(r=.198,p
以上研究表明,时间监控观与责任心、情绪稳定性、内外向等人格因素存在显著相关。这些关系通过个体的生活方式或与外界的互动方式表现出来,而MBTI是测评个体生活方式及其与外界互动方式极佳的人格工具,其理论来自《心理类型》的作者荣格(Jung),他曾指出,“该书致力于处理个体与世界、与他人的关系”。
三、MBTI对提升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的意义
(一)迈尔斯-布里格斯人格理论
MBTI是Myers和Briggs母女以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所创立的心理类型理论为基础编制的一个人格自陈量表。该量表包含心理能量、获取信息、决策方式、生活方式四个维度,每个维度由对立的两极构成(如下页图2),将人格划分为十六种类型[19]。经过几十年的发展,MBTI理论在美国应用心理学界已得到广泛认可,其量表信效度都很高,且不断更新,其中MBTI-M版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全球受测人数众多的人格类型量表[20]。
外倾―内倾,表示态度或心理能量的倾向。外倾的人喜欢关注外部世界的人和活动,通过与人的互动和实际行动获得心理能量,善于与人沟通;内倾的人喜欢关注自己内在的观点和经验,通过反思自己的思想、记忆和情感,从而获得心理能量,他们更倾向于花时间自己思考,而不是与人交流。
感觉―直觉,表示某种与获取信息相关的心理功能或知觉过程。感觉型的人会运用感官收集信息,更注重事件的细节和事实;直觉型的人倾向于通过预感来获取信息,更关注事件的意义、理论及推论,以自己的直觉做事。
思维―情感,表示某种与个体作判断相关的心理功能或判断过程。思维型的人善长逻辑分析,遵守制度,讲求客观和公正,倾向于冷静、理智地看待、分析问题,不受情感的影响;情感型的人恰好相反,他们倾向于根据主观评价作出决策,易受情感影响,注重人际关系,会考虑到他人的感受,有时也会表现得情绪化。
判断―知觉,表示与外界相处时的态度或倾向。判断型的人喜欢决定性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生活方式,倾向于制定计划,过有序的生活;知觉型的人更倾向于灵活、自发的生活方式,是机会主义者,更关注事情的可能性,具有好奇心,不喜欢受约束,也不会制定长远的计划,更关注自己此刻的感受,随性而为。
图2 MBTI人格维度结构图
实际上,MBTI因其独到的理论根基、严格的操作规程和极强的实用性已覆盖职场、教育、家庭、临床、宗教等诸多领域,尤其是在职业探索和教学改进等活动上应用广泛,正如美国咨询心理出版社所提到的,“MBTI已不仅是一种产品,还是一种通用的强有力的解决方案,帮助了全球数百万人更好地理解自己以及如何与人相处”。在国外教育领域中,MBTI已被广泛应用于学生学业建议、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许多方面。而在国内,关于MBTI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职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还很缺乏。实际上,青少年由于时间管理方面的弊端而导致学业拖延、焦虑已不是个案,亟需富含个性色彩的培训方案来提升时间管理倾向。
(二)MBTI测量的青少年人格特点
李支勇在对620名初中生的调查中得出,在MBTI四项人格维度中,外倾型学生显著多于内倾型学生,情感型学生显著多于思维型学生,反映出在心理能量来源上,中学生普遍表现出外向、喜好社交、倾向于探索外部世界的特点;在决策方式上,多把情感放在首位,有时也表现得情绪化。白雪对90名高中生的调查结果发现,在心理能量来源上,高中生普遍表现出外向的特点;在生活方式上,倾向于灵活、自发的生活方式。张丽在对560名中学生的人格调查中发现,除了在信息收集方式上没有显著差异外,被调查者普遍在心理能量来源上偏外倾,在决策方式上偏情感型,在生活方式上偏知觉型。这说明,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性格外向,对外界的人和事务充满新鲜感,希望能积极体验和尝试;在决策上倾向于根据主观评价作出决策,注重人际关系,会考虑到他人的感受,易受情感影响;更倾向于灵活、自发的生活方式,具有好奇心,不喜欢受约束,更关注自身此刻的感受。
(三)MBTI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家Furnham在大五人格因素与MBTI的相关研究中指出,“外倾型因素同MBTI的EI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责任心因素同MBTI中的JP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p
此外,Francis在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简称EPQ)与MBTI的相关性分析中指出“EPQ中的神经质因素(Extraversion)同MBTI中TF维度所测量的心理构念类似(p
责任心与时间监控观相关显著已被研究者所证明。而Williams等人(1995)运用时间管理问卷(Time -Management Questionnaire)发现,时间管理的所有维度都与MBTI中的判断―知觉(J-P)维度存在显著相关,时间管理问卷包括短期计划、时间态度、长期计划三个维度,其中,短期计划、长期计划都对应于时间管理倾向中的时间监控观,时间态度则与时间效能感非常相似,并且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与时间价值感显著正相关[4]。因此研究认为,JP维度与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及其各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偏向知觉型的中学生时间价值感较低、时间监控观较弱、时间效能感较差。原因在于知觉型学生往往渴望新奇、刺激和快乐,经常在多个目标之间游移,导致时间和精力的分散,且忽视了未来和结果,降低了时间管理水平。
(四)MBTI对中学生时间监控观的预测与局限
根据上述调查和分析得知,当代中学生在心理能量维度上表现出普遍的外倾型,这符合青春期充满活力与好奇心的阶段性特点,同时也预示着通过开展时间管理为主题的培训或辅导活动会收到较好的成效。国外心理学在20世纪90年代掀起了开展时间管理培训的,并且大量研究证明,时间监控能力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进入21世纪后,国内研究者开始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开展相关培训,迎合了中学生的阶段特征和实际需要。
在生活方式和决策方式维度上,调查结果并不一致,原因可能在于地域和统计上的差异。基于已有调查结果,中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特别是时间监控观不容乐观。偏情感型的决策方式会驱使中学生在面对任务时更多地采取情绪取向(emotion-oriented coping strategy)或逃避取向(avoidance- oriented coping strategy)的应对策略,而Choi的研究表明,面对压力情景时经常采用逃避取向或情绪取向策略的学生表现出更多的拖延行为(p
上述预测以及MBTI人格特征是否和年级、性别等因素存在交叉作用进而共同影响了中学生的时间监控观、时间管理倾向,都需要实际调查来检验和丰富。此外,MBTI 量表在美国得到不断的细化和深化,伴随着测量工具的日益精细,对使用者的职业化和专业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广大教师和教育者在对被试的分析、评价和建议上应当谨慎,最好参加相关方面的培训。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挺,张晓霞.时间管理倾向同人格及心理健康关系的综述[J].科技信息,2009,27:166-167.
[2]秦启文,张志杰.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2,25(3):360.
[3]徐亦潇. 中学生目标管理和时间管理能力水平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D].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2013.
[4]黄希庭,张志杰.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J].心理学报,2001, 33(4): 338-343.
[5]Kuipers B S,Higgs M J,Tolkacheva N V.,de Witte,M. C.The influence of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profiles on team development processes: An empirical study i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J]. Small Group Research,2009,40:436464.
[6]Moore,Linda S;Dettlaff,Alan J;Dietz,Tracy J. Using the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in field education super-vision[J].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2004,40(2): 337.
[7]Kong,S. S. Relationships between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MBTI)psychological type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divorce proneness,positive affect, and conflict regulation in clinic couples[J]. Journal of Korean Academy of Nursing,2010,40:336348.
[8]Srivastava S,Childers M E,Baek J H,Strong C M,Hill S J,Warsett K S,etal. Toward interaction of affective and cognitive contributors to creativity in bipolar disorders: A controlled study[J].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10,125(1-3):2734.
[9]Kennedy,R.Bryan;Kennedy,D.Using the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in career counseling.Journal of Employment Counseling,2004,Vol. 41 Issue 1,p38.
[10]黄希庭,张志杰.论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J].心理科学,2001,24(5):516- 518.
[11]汤露嘉. 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问卷编制及其初步应用[D].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12]张志杰,黄希庭,凤四海,邓麟.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相关因素的研究[J]. 心理科学. 2001(6).
[13]Liu O L, Rijmen F, MacCann C, et al. The assessment of time management in middle-school student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9, 47(3): 174-179.
[14]Kelly W E, Johnson J L. Time Use Efficiency and the Five-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J]. Education, 2005, 125(3).
[15]黄洪富. 不同人格类型的时间管理倾向的发展研究[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16]陈挺.大学生人格特征、时间管理倾向和学校适应的关系[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17]阎文忠. 初中生积极人格、时间管理倾向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 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2.
[18]孙圣涛,姚誉羚.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应对方式,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 14(2): 186-187.
[19]Myers I. B.,Mc Caulley M.H .,et al .MBTI Manual:A Guide to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Myers2Briggs Type Indicator[M].Palo Alto,CA: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1998:161.
摘 要: 新公共管理主义思潮对高等教育的转型有着多种启示价值,并引发了高等教育的新转向。新公共管理主义理论下的高等教育改革有三个重要的特点,一是关注市场,追求效率,认为高等教育不仅要扩大规模、更要注重质量管理;二是通过体制重组,重新设计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强调充分的赋权,以发挥最大的潜能,从而达到最佳的绩效;三是通过绩效对高等教育机构施加影响,以改善高校的办学质量。虽然新公共管理主义理论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它带来的问题与挑战。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主义;高等教育;质量管理
20世纪90年代以后,学者们普遍认为,高等教育中的新管理主义浪潮的流行趋势不可逆转。近年很多国家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往往将私营机构的管理方式和背后的理论引入到高等教育管理中,使得高等教育机构的运作发生重要变化。这种现象被冠以新管理主义或新公共管理(NPM,New Public Management)。[1]
在新管理主义发展的初期阶段,着重于经济和效率、成本抑制和分散化管理。后期则引入市场概念,着重于质量的持续改善,以及注意到使用者的期望,这就是现称的“新公共管理主义”。之所以引发新管理主义的变革,主要是原有的公共部门的规模与能力受到质疑。有学者指出,大而无当的公共部门消耗了原已稀少的资源。[2]因此,新公共管理主义学者们提出,应该引进企业的管理方法与市场的竞争机制,例如由中立机构来提供各种服务与劳务,公共部门的部分功能,改善原有的公共管理部门的缺乏效率、浪费资源的情况。新公共管理主义理论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效法私立机构,特别是企业的管理方式;二是运用一些手段,将官僚、权威式的作风转化为有效率的、顾客导向的新管理典范。新公共管理主义思潮对高等教育的转型有着多种启示价值,并引发了高等教育的新转向。
一、关注市场,追求效率的高等教育改革
进入21世纪,全球市场已然不是传统大工业生产时期的市场概念,它更强调的是高科技、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因此它更关注高校能否培养创新性人才。“通过教育投资,可以造就人才,而人才质量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保障。”[3]不仅发达国家,而且发展中国家为了要应对市场化的浪潮,提高科技发展的水平,都在不断改革高等教育。
在关注市场需求的同时,新管理主义者发现,20世纪60至90年代时期的高校扩张带来了问题。20世纪60年代,一些欧美国家受到福利国家政策和民主思潮的影响,为满足教育机会均等的社会需求,纷纷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很多非大学部门(如美国的社区学院、法国的技术学院)纷纷涌现,以吸纳迅速增长的本科生数量。如1980年,韩国、新加坡、泰国、瑞典、美国等的高等教育在学率分别为15%、8%、15%、31%、56%,到了1997年,则各飞速提升为68%、43%、22%、55%、81%。[4] 我们再以OECD国家的入学指数为例,2007年的统计数据表明,绝大多数的OECD国家其高等教育入学指数都在65%以上。
虽然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有其必然性与重要意义,但近年来,出于对效率和效能的关注,以及对全面、复合型人才的重视,新公共管理主义者们纷纷对高等教育机构之课程狭窄的问题提出了批评。学者们认为,为提升高等教育机构的办学质量,改善高等教育的品质,强化资源的有效运用,引入中立的私营机构,以追求效率的管理方式理应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特别是一味追求规模的扩大效应并未带来高等教育质量效益的提升,相反,学术竞争力、师资质量反而有所下降。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新公共管理主义学者们就提出了不仅要扩大规模、更要注重质量的管理思路。例如,2000年后,中国香港在市场化的影响下,开始思考如何培养“具备创新思维、灵活应变、善于沟通和精于分析判断的通才,以及各方面的专才,在竞争激烈的经济环境下,维持国际金融、经济和贸易中心的地位,并进一步发展成为世界级的大都会”[6]。
同时,新公共管理主义学者对市场化也作了重新的解读与思考。他们主张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教育机构尝试将其学术产品,推广至企业与商业领域。这被称为“由内而外的市场化”过程(marketisation inside-out)。二是按照企业管理的原则与方法对教育机构进行重组,此被视为“由外而内的市场化”过程(marketisation outside-in)。[7] 新公共管理主义学者认为新的市场化会给高等教育带来诸多优势(如表2所示)。
目前高等教育市场化所强调的是,高等教育主要应由市场来调控,开放市场与自由竞争。“市场化”的高等教育改革,所强调的重点是教育权威下放,教育系统向下授权,加强机构自主和学校本位的行政和管理,加强家长的选择和社会的参与。
二、充分赋权,追求自主的高等教育改革
新公共管理主义者主张通过体制重组,重新设计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使科层体制的组织更为扁平化,并且强调充分的赋权,以发挥个体的最大潜能,从而达到最佳的绩效。新公共管理主义者特别重视大学的自主性,认为大学的思想应该是活的思想,创生的思想,开放的思想。“大学不能遗世独立,但却应该有它的独立性与自主;大学不能外在于人群,但却不能随外界风向或社会风尚而盲转、乱转。大学应该是风向的定针,有所守,有所执著,以烛照社会之方向。”[9]我们同样也可以从传统管理主义与新公共管理主义的比较中发现后者对自主的追求。
事实上,早在公元前4世纪时,古希腊就已开始宣扬教育的自由精神。它强调,“不为其他目的,只为知识本身的知识”,认为这是最高贵的知识。高等教育的建立,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探索这种“纯理论”的知识,在追寻真理的过程中,使人成为自由人。从大学的校训中,我们可以看出赋权与自主是很多高校追求的目标。例如,哈佛大学的校训:“吾爱柏拉图,吾爱亚里士多德,吾更爱真理。”
新公共管理主义者认为,高等教育不仅要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更要发展学生运思的品质:筛选和提取有用的信息;超越偏见与迷信;批判和独立的思考。这就需要充分的赋权,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自由精神。“自由教育的精髓在于使学生具有正确的态度,熟知思考的方法,具有应用信息的能力,而不是记住一些事实,不管这些事实多么有价值。”[12]缺乏自主与赋权精神的大学,其学生往往也少有独立的思考意识,少有自我明辨的勇气与意志力,往往听从于外在的约束与摆布。例如,2006年,一项对葡萄牙高校教师的调研发现,大部分教师认为所在大学的自主权很缺乏、管理中人力资源的缺乏、官僚作风等是造成高校决策过程无效的主要障碍。
三、讲求绩效、追求卓越的高等教育改革
讲求绩效是新公共管理主义者非常重视的又一项重要内容。早在1997年,OECD就出版了《追求成果绩效管理之作法》(In search of results:Performance and management practice)报告,探讨各国推动绩效管理之经验。可见,无论是行政机构还是私人企业,均将提升行政效率,做好绩效管理,列为首要改革目标。作为教育机构的大学,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提升效能,落实绩效责任也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追求卓越、提高绩效也成为当代教育思潮之焦点。”[13]
近来,在欧美各国,已将绩效管理列为教育改革的方向。例如,美国在《教育责任绩效法》(Education Accountability Act)中明确规定,通过实施绩效责任,要求高校坚守高的学业标准,确保本科生获得高质量的教育。[14]2006年,美国教育部进一步公布了“2007 年绩效计划”(2007 Program Performance Plan),主张以改善高校学生的成就为目标。以弗吉尼亚州为例,研究发现,某些两年制学院的绩效甚至高于学术型的大学。
与美国相似,很多欧洲国家,如法国、英国、荷兰、德国、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等都采取了绩效责任模式。例如,英国1997年公布教育白皮书《卓越学校》(Excellence in Schools),强调教育成就对国家经济发展之重要。[16] 很多国家通过绩效对高等教育机构施加影响,以改善高校的办学质量。绩效责任要求通过建构一系列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指标,对高等学校进行评估,根据高校不同表现予以拨款和奖励,目的在于提高高等教育的效能。绩效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教学的效能和学习的效果。当绩效机制合理化时,能够对教职工和院系层级形成全面影响。
四、新公共管理主义理论视野下高等教育改革的问题与挑战
新公共管理主义的理论与思潮影响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与进程,特别是增强了高校的绩效,赋权增能,从而提升了竞争力与办学质量。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新公共管理主义在改革高校的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挑战。
一方面,过度追求市场化,以用人单位的需求作为高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这虽然增强了高校的灵活性与适应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本应具有的传承性与经典性。“当大学的‘客户’要求高校必须让他们更受就业市场的欢迎时,或要求大学的课程更为实践取向时,满足学生的需要可能就是件坏事。”[17]市场经济的呼声不断挑战大学的“围墙”,将大学变成职业养成所,而非“研究高深学问之所”。布鲁贝克曾提出“大学是否应落后于社会”这一命题,认为大学应当审慎地面对社会的变革,而不应随波逐流。 耶鲁大学就是一所坚守“保守”品性的大学。每当耶鲁出现改革激流时,都会出现保守的呼声。耶鲁的校长们通常都会呼吁学校要放缓脚步,消化和思考已有的变化,以其保守的品性营造出独具特色的大学。相比之下,我们国内有少数的大学和学院热衷于所谓的改革,社会要什么,大学就给什么;市场要什么,大学就提供什么,从而将大学变成各类“职业养成所”,大学不知不觉地被社会化、市场化了。
另一方面,追求绩效虽能提升高校的办学质量与效益,改变高校行政手续繁杂、办事效率不高的现象,但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绩效评估的指标往往依赖于外部标准,从而与高校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有所相违。近年,在知识经济、市场化的浪潮下,大学获得了空前的重视与发展,很多重点院校都在构想世界一流大学的蓝图。在大学繁荣的背后,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在追求创新的过程中,人们对大学应有的“保守”品性与精神世界有所淡忘。当高校只醉心于成为科学技术应用的孵化器时;当高校只追求成为专利技术的设计坊时;当高校只迷恋于扩张、做“大”做“强”,加速规模化效益时;当高校只看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教学,以将学生更好地“推销”到就业市场时,大学已然离它真正的精神世界越来越远。“商业化动作方式最大的影响或许是其对大学内部变革的影响,某些学科领域备受重视,而矮化其他学科领域。此种情形是如此地严重,甚至形成了学院资本主义(academic capitalism)。”[18]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与回应。
参考文献:
[1] Amaral, A., Magalhaes, A. & Santiago, R.A. The rise of academic managerialism in Portugal[A]. In Alberto Amaral, Lynn Meek and Ingvild M. Larsen (eds). The Higher Education Managerial Revolution? [C].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3, 101-123.
[2] Deem, R. New-managerialism and higher education: the management of performances and cultures in universities in the United Kingdom [J].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Sociology of Education, 1998, 8(1): 47-70.
[3] UNDP.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41.
[4] 张芳全.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贡献 [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102.
[5] Clancy, P. Exploring access and equity in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and performance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J]. Higher Education Quarterly, 2007, 61(2):136-154.
[6] 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教育制度检讨:改革方案 [M].香港:政府印务局,2000.13.
[7] Taylor, S., Rizvi, F., Lingard, B. and Henry, M. Educational policy and the politics of change [M]. London: Routledge, 1997, 89.
[8] 陈启荣.当前教育市场化实施成效之检视 [J].国民教育,2005, 81(8).
[9] 金耀基.大学的理念 [M].北京:三联书店,2001.24.
[10] Brown, P. and Lauder, H. Education, global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J]. 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 1996, 11(1): 1-25.
[11]Santiago, U., Carvalho, T., Amaral, A., & Meek, V.L. Changing patterns in the middle manage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he Case of Portugal [J]. Higher Education, 2006, 52(2): 215-250.
[12] William Bentinck-Smith. The Harvard Book. 350 Anniversary Edition [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23.
[13] 翁福元.教育政策社会学:教育政策与当代社会思潮之对话 [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342.
[14] Rutkowsky, L. Contradictions of school reform: educational costs of standardized testing [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hange, 2001, 2(1):75-78.
[15] The State Council of Higher Education for Virginia. Virginia Higher Education Performance Funding Model[EB/OL].schev.edu/Reportstats/fundingmodel.pdf,1999.
[16] Power, S., Halpin, D., & Whitty, G. Managing the state and the market: new education management in five countries [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 1997, 45(4): 342-362.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力调度;运行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文献标识码: A
一、电力调度的运行管理概述
如今,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竞争形势日趋激烈,电力系统发展规模日益庞大,其运行过程当中的各项操作技术也更加繁杂,在经济增长与居民生活不断进步的大背景下,对供电可靠性、安全性、连续性以及供电质量都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同时也对调度运行相关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标准。若配电过程当中产生操作性的失误,则极容易导致非正常的断电现象,情况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大型设备损坏以及人员伤亡的事故出现,将带来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以及间接的社会影响。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电网作为国家的能源载体,其规模不断扩大而且设计结构日益复杂,电力调度运行管理担负着指导、指挥、组织、协调电网运行的重要任务,保障着电网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目前我国的电力调度运行管理工作贯彻执行“宏观统一调度、微观分级管理”的核心原则,实践中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电力调度运行管理的高效手段之一。
二、电力调度的运行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电力调度运行管理中,电力运输设备是保证电力正常调度的基础,对于电力运输设备,就必须要定期保修,同时对于不符合电力调度需要的旧设备、老设备要及时的更换,由于电力的特殊性,往往在检修的时候必须要停电操作,并且在检修的过程中还必须频繁的警醒倒闸操作,通过改变系统的运行方式来确保供电以及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这就不可避免的导致在电力调度运行管理中的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庞大。
目前电力调度中,采用的形式多为人工操作,也就是通过调度人员自身工作的经验来对操作对电网的合理调控。但是因为这种情况的大量存在,调度失误总是不可避免的,在电力系统事故的统计中,其中因为人员失误调度以及误操作等电网操作事故就占40%左右。
电力调度管理中,管理制度的缺乏也是一种典型的问题。在电力调度中运行自动化系统之后,因为在运行和管理经验的缺乏,直接导致相关必要的管制制度没有及时的制定,以致于运行系统的维护工作没有一个明确的制度作为参考。
在自动化系统的运用之后,不仅带来了管理制度缺失这一种典型问题,同时还产生了一个“重使用、轻管理”的现象,没有充分的重视到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培训以及合理分配。很多情况下,当电力调度系统出现问题之后,往往选择过分的依赖厂家拉解决,使得故障维修的时间拖得过长,严重影响了电力调度的效率以及整个调度系统的连续、稳定与安全。
三、确保运行管理提高的各项措施分析
(一)对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进行提高,杜绝误操作与误调度事故的发生
建立健全的电力调度管理系统,提升调度人员工作责任心,加强调度人员业务素质成为电力调度各项设备稳定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通过如下几点措施的采取和应用可以达到上述效果:第一,加强调度人员工作责任意识,认真负责对待各项工作内容,培养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第二,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调度工作,杜绝违规现象的出现;第三,对调度工作人员、调度机构配合专业人员业务培训及业务实践进行加强,以学习、现场实习以及技术问题等多种途径实现技能培训工作,以此提升调度工作人员的电网控制技术和业务水平。
(二)强化调度的运行管理,保障电力调度正常运行
电力系统调度安全稳定的运行关系着电力系统长远的发展。要让安全生产的指导方针及责任制贯彻落实到位,则必须做好安全管理的进一步加强工作。健全企业内部的安全监督机制,强化内控体系,杜绝电力调度事故的发生。需提前进行施工方案的会审工作,针对电网的薄弱环节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风险预警充分体现出电网的运行方式指导作用,对电网运行进行统筹安全。另外,以年度为单位做好运行方式的规范编制,提升运行方式的工作效率;组织开展专项校核和滚动分析,确保运行方式适应性;对地区电网以及并网小机组加强管理,将小干扰的稳定性进行细化分析;杜绝人为的调度责任事故,严格贯彻“两票三制”;强化风险预控工作,对安全保障及应急处置方案进行科学完善。
(三)班组管理需进一步加强,提升精益化的管理水平
电力调度相关工作有效实施,需对班组管理进行加强。建立公平公正的管理准则和奖惩体制,将日常表现以及两票的实施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从而促进工作积极性的提升。并且,注重安全生产各项活动的开展,对于已发生的安全事故需认真反思,积累经验,避免类似事故的重复出现。
(四)强化电网建设,有效提高电网在抵御灾害方面的能力
电力系统安全事故的发生是由多方面因素导致的,其中电力设备的故障问题是主要因素,必须对电网设备的安全风险管理与控制进行强化,以长期运作的老设备、电网的主设备、系统运作关键设备以及电力通道等为重点,开展深入的隐患排查及治理,强化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加强设备的运行监控,对于即将老旧的设备进行必要的改造与更新,做好电力通道清理工作,杜绝安全隐患,消除安全风险。
(五)提升协同作业的能力,电力调度的标准化需确立
集团化的运作可以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管理水平,促进规范化工作督导体系的建立,重点检查和指导电力调度关键环节,并在此基础上提升业务水准。建立一整套科学全面的电力调度管理的评价指标系统,就电力调度各方面工作进行有效考评,从而提高调度管理整体效果。
(六)提高电网经济运行的管理
电网的经济运行也就是电网经济调度运行,在确保电网可靠、安全、经济运行以及满足用电需求、电能质量的基础上,按照经济调度基本原理,对各站(厂)的库容与机组最佳的出力水位及各站(厂)之间时间和流量关系进行制定,提升水源利用率,降低弃水量,进而取得经济上的最大效益。
(七)规范服务意识,确保调度“三公”
在服务意识树立的基础上,需保持调度上的“三公”,确保无偏颇。随着电力行业的改革与发展进程,电力企业与电网逐渐分离,在电力市场的众多环节当中都存在着竞争形势。竞争存在两面性,有时恶性竞争容易造成大众利益的损害。电力系统调度运行有效性的增加必须先做好对市场的规范工作,建立良性的经济秩序,调度部门在调度进行过程中必须保证公平、公正与公开,让众多市场上电力企业之间保持着良性的竞争循环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确保调度运行各项工作的高效性、稳定性。
四、结束语
为了确保供电工作的正常运转,电力行业发展顺利,社会经济水平和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必须对电力调度加强管理,严格执行调度纪律,坚持科学的统一调度秩序,保障系统命令的畅通,电力调度的各个控制中心必须合理科学地安排调度计划和运行方式,确保电网安全高效运行,提升电力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赵辉.电力调度运行管理及相关问题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4):1-2.
关键词:科研项目;项目管理;财务管理;高校管理
项目管理属于管理学科内的新生事物,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的,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社会活动项目的管理之中[1]。项目管理主要是运用多种渠道和方法,以项目有计划顺利进行为目标,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理论以及技能,确保项目进展能够通过管理达到资源优化配置,项目安排合理,组织计划有序。传统科研管理缺陷较多,已经不能够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在未来发展中必须要进行变革,通过技术更新,国际经验学习,创造新的管理模式[2]。
当前,在科研管理领域中,重点是加强项目管理理论研究,创建新的管理方法,从而带动整个项目管理的变革。在科研工作中推行项目管理理论,能够帮助科研项目实现科学管理,有效组织科研项目顺畅进行,提高管理效率,转变传统科研项目管理理念;从科研项目的运行来说,可以减少项目运行风险,促进科研效益提升。
一、科研项目管理分存在问题及改善意义分析
(一)科研项目管理的存在的问题
1.管理观念落后
我国的高校科研管理还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管理方面存在观念落后,,行政化等不利因素,整体管理缺乏创新。落后的管理观念导致整个高校科研进展缓慢,在有些项目进展方面还成为限制性因素[3]。
2.学校内部的科研经费、科研资源投入与产出不尽合理
在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方面,存在领导占用资源,不重视科研项目推进,真正开展科研项目的导师由于缺乏资金无法进行科研,从而耽误了科研的产出,最终导致了科研资源的浪费[4]。
3.重视短期行为,忽视长远规划
在高校科研项目中,存在项目管理费用过高,挤压了有限的项目经费合理使用;没有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科研的能动性,存在人才资源浪费现象;对于科研市场调研不足,缺乏对于市场导向的把握性。
(二)科研项目管理的意义分析
1.科研项目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科研课题的成本
在科研经费方面,高校科研基本处于被动局面,严重依赖国家投入,致使很多项目由于资金拨付不及时而延误,而在资金充足时期,又出现了资金浪费现象。项目管理的关键是成本管理,构成成本管理的要素有:成本估算过程、成本控制过程,资源计划过程和成本预算过程,对于成本从投入到最终完成整个系列都能够实现完全监控,确保每个程序都能按计划进行,减少偏差,确保成本精确使用[5]。
2.科研项目管理可以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项目管理应用起源于工业生产当中,最初的项目管理针对的是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和采购等方面的管理,在不断的管理中创新了很多管理理论。项目管理重点是加强各环节的管理执行,从项目整体运行的角度来监督和管理项目进程,提高项目进展质量。如果科研课题管理也运用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那么,对于科研课题的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国的科研工作能够起到规范和纠正方向的作用,促使科研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3.项目管理能够保证实际项目收益
项目实施初期,运用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能够让项目相关人员明确项目目标,进程以及环节,人员安排等各方面内容,从而使得整个项目的进程都能够妥善安排;对于项目进程的管理,运用的方法是认证,交付跟踪,确保项目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在控制之内,促使最终目标的实现。
二、基于财务视角下的科研项目管理机制改革研究
(一)基于财务风险的科研项目管理分析
项目风险对于项目进展具有重大影响,也是项目管理所要控制的重要内容,目的是预知风险,消除风险或者避免风险,让风险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项目风险存在于项目进程之中,具有不确定性,突发性以及危害性等特征。科研项目管理的风险指的是存在于科研项目中的那些隐藏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因素,每个项目的运行都会存在有风险因素,重点是对这些因素能够做到安全可控,使其危害能力减弱或者消除,确保项目能够顺利进展。面对日益复杂化的市场环境,项目风险因素也会随之增多,更加复杂化,这就需要强化项目风险控制的能力,避免其影响到项目的进程。相对来说,科研项目风险隐蔽性更强,危害性更大,在管理和控制过程中,难度也更大,需要更加注意科研项目的风险因素。
项目风险在危害的同时对于项目来说,也是一种机遇,需要在管理过程中能够抓住机遇,规避危害。科研项目风险管理,主要是立足项目运行整体,做好科研项目各环节的把控,包括时间,流程,成本,质量以及人员配置等方面,综合运用各种方式和资源实现对于项目的引导和监管。注重整体,重视细节,确保项目整体运行顺畅,细节管理精准,让项目风险都能够及时发现,做出应对策略,降低其危害性。项目风险管理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是,能够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控制和管理,分析其中的利弊,充分发挥风险因素中的有利方面,避免不利影响,让项目风险因素实现安全可控。
(二)科研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控制分析
科研项目管理是一种综合性强,细节较多,涉及到项目运行的各环节的一种管理模式。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指的是,通过制定出项目管理政策,以政策来指导项目经费预算和使用,对于项目执行的各环节经费运用都能够进行科学管理,并在项目结束阶段能够形成较为精准的经费决算和结余经费处理措施。
传统的科研计划项目财务管理属于是事后管理,而运用了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注重的是整个过程的管理,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注重整体管理的同时,还注重各个程序和细节的管理。事前,管理的程序包括项目的申报,审批两个方面内容,主要是由预算委员会对于该程序进行负责;事中,主要是管理财务工作进展,形成监督机制,通过财务资金使用情况的检查和评估,实现对于项目进程的管理和监督。事后,管理内容主要是项目验收,固定资产验收,财务决算验收,这三方面内容是同时进行的,确保项目能够按时或者提前完工。另外,在事后管理中,还需要评价财务管理工作,通过科技部,财政部制定出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进行项目整体的考核,评价工作。
高校科研活动主要是以项目组作为活动主体进行活动,高校科研管理主要是通过制定出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体系,确保科研资金能够科学合理的使用,推动和促进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目前所采用的是科研项目责任人负责制的形式进行管理。科研项目责任人负责制指的是由科研项目责任人自主决定科研计划,科研预算等方面的内容,该责任人选定是由项目中所涉及到的优秀项目组成员担任,整个项目组要求结构精干,人员稳定,能够共同完成项目计划内容。
(三)建立全成本核算系统
科研项目管理是针对高校科研项目所有程序和体系的综合性管理内容,覆盖到从立项到验收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实现科研项目的核算工作,确保预算精准性,进行全程班核算,这就需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全成本核算系统,保证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
高等学校全成本核算针对的是科研项目,将所有成本支出内容都能够进行精准核算,对于那些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成本费用都核算在课题范围之内,以此为出发点进行全成本核算。由于课题组会产生多个项目内容,全成本核算需要将成本费用进行多项目分摊工作。从而确保全成本核算能够体现出科研项目的各个环节和内容的费用支出情况,包括:成本投入,产出效益等方面内容,最中确保高校科研项目管理能够进一步规范和精准,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三、总结
科研项目管理工作需要有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做支撑,同时,还要对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让项目进展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实现降低成本,提升效益的目的,确保项目整体收益的增加,顺利实现项目完工。
参考文献:
[1]张碧玉.财务成本控制在公司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金融经济,2011,12:128-130.
[2]石磐,李磊,覃宁.项目管理在电网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J].电力信息化,2013,01:50-54.
[3]陈兰.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经费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J].商业经济,2009,12:110-111.
[4]何文兵.基于内部控制规范视角的高校财务项目管理[J].项目管理技术,2016,03:39-43.
关键词: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 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 户籍制度 人力资本差异
1.分割的劳动力市场
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经济学家们认为理想的市场模式应该是完全竞争的,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市场发挥出自我调节功能,产生较高的效率。但是,1954年,学者克拉克・ 科尔(ClarkKerr)在其著作《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一文中首先指出,劳动力市场并非是完全竞争的,并提出了“内部劳动力市场与外部劳动力市场”的概念。1971年,多林格和皮奥里(Doeringer and Piore)提出了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他们将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的特征是收入高、工作稳定、工作条件好、培训机会多、具有良好的晋升机制;次要劳动力市场的特征是其收入低、工作不稳定、工作条件差、培训机会少、缺乏晋升机制。这一理论构成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核心理论。
为了验证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在我国是否存在,我国学者利用国家统计局2000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引入邓肯的职业社会经济地位指数作为划分指标,得出我国存在主要和次要劳动市场分割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教育年限、工作年限在主次劳动力市场中的不同作用,以及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比较,最终得出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随着地区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下降的结论。(郭从斌,2004)王美艳通过统计计量分析,认为对外来劳动力的歧视在呈现下降趋势(王美艳,2007)。
也有学者在沿袭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元劳动力市场格局――包括完全竞争的农村劳动力市场、完全竞争的城镇劳动力市场(一级劳动力市场)和非完全竞争的城镇劳动力市场(二级劳动力市场)(朱镜德,1999)。类似的,徐林清将我国劳动力市场划分为农村就业部门、城市非正规就业部门、城市正规就业部门(徐林清,2008)。王美艳在研究城乡劳动者的岗位分布和工资差异等情况时,将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划分为四类,自我雇佣者、公有单位职工、非公有单位工人、非公有单位行政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王美艳,2005)。
针对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原因,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学者多将目光停留在对以户籍制度(张萍,2005等)为核心的制度性分割上。有学者认为,改革前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由统销统购政策、体制、户籍制度和城乡福利制度等共同造成。而随着制度的根本变革,这种分割也已经慢慢改善并会最终消失(蔡,2000)。对于户籍制度产生的原因,有学者进一步分析给出了结论。俞德鹏在给出了三个户籍制度产生的表象原因后,指出了最根本的原因――城乡发展不协调背景下的城乡利益对立,同时还指出中国的户籍制度还有浓厚的世袭身份制特征(俞德鹏,1995)。有学者通过对劳动力计划迁移数量的计量分析,并对改革后不同阶段北京市就业歧视政策变迁的实例分析得出结论:在改革之前是政府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需求,改革后则是城市利益集团的影响得以维持。(蔡、都阳,2001)。
也有学者认为,城乡劳动力的人力资源差异导致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王美艳测量出外地与城市劳动力之间的全部工资差异中,人力资本差异解释了57%。(王美艳,2005)韩秀华做了二元教育体制下城乡教育差异的研究,主要分析了农民的教育投资、城乡职工在职培训的差异,并结合教育自身的特征等因素分析了城乡劳动力异质性的原因,并指出其对劳动力流动的负面影响(韩秀华,2008)。赵耀辉在对四川农村劳动力的实证研究中却得到了教育程度对外出就业影响的不显著性这一结果,并对这一特殊现象从外出就业成本的角度做了解释,包括劳动者受尊重程度、外出打工的临时成本、住房费用等维度的分析(赵耀辉,1997年)。
2.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弊端
对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危害,学者的视角各不相同。学者们基于地区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公平性视角做了不同的研究,包括地区发展的贫富差异、劳动者的工资率、劳资关系、保留工资率的差异等等。还有学者将视角放的更远,在探究如国企裁员困难的问题时,也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的影响纳入其中。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人们偏向于流向收入高的领域和地区,在这一过程中,地区间的贫富差距得以缩减,对于地区间经济的均衡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对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流动与差异同时扩大的现象,学者从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造成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障碍的角度给出了解释(蔡,2005)。
有学者基于贝克尔(Gary Stanley Becker)等人的内生剩余和人力资本相互作用的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劳动力市场分割对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量和结构的影响――一方面刺激了劳动力需求,另一方面却抑制了劳动者进行人力资本积累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了农村人力资源数量不受控制的增加,但是质量却与将来的需求结构不匹配。(徐林清,2008)。
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劳动力自身发展的微观影响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王美艳,2005)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运用多项逻辑斯回归等模型,分析得出外来劳动力与城市本地劳动者就业岗位内工资差异的39%,由歧视等不可解释因素引起。姚先国和赖普清指出,农村和城市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包括户籍歧视、人力资本差异和就业的企业差异),还造成了劳资关系的差异(表现在薪酬、工作时间、福利待遇、劳动合同、公会组织、晋升、培训、离职率等多方面),并给出了影响的比例,前者影响20%―30%;而后者影响70%―80%(姚先国,赖普清,2004)。田永坡使用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7 年的职业介绍数据库,建立半对数线性回归方程,得出户籍制度是影响劳动者保留工资的重要因素,户籍所带来的求职优势会抬高城市劳动力的保留工资,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城乡就业率的差异和城乡收入差距。表现为使得城市劳动者的失业率高于农村劳动者,同时进一步扩大了城乡的收入差距。(田永波,2010)在对城市和农村大学生比较中,学者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通过对大学生的实证调查分析,学者发现户籍制度造成了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门槛”,使得人力资本大打折扣(张建武,崔惠斌,2007)。
李萍、刘灿在分析我国国企减员难的原因时将矛头最终指向了劳动力市场分割。(李萍、刘灿,1996)
3.解决措施
面对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学者也基于其研究给出了不同的对策建议。大多从制度改革上着眼,具体的改进措施有改革户籍制度(蔡等,2001;王美艳,2005;李芝倩,2007;田永坡,2010),如在有条件的地区加快实施城乡户籍一体化(王美艳,2005;李芝倩,2007)。有人进一步指出,改变户籍制度有赖于政府和城市居民的认识变化、以及城市福利体制的社会化(蔡等,2001)。有些学者通过消除劳动力市场中对外劳动力歧视可以缓解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同时也给出了消除对外劳动力歧视的三个方法――大力促进劳动力市场发育、政府用法律与政策手段直接干预、增加外来劳动力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等(王美艳,2000)。认为劳动力异质性是造成劳动力市场分割的重要原因的学者则指出,应对农村教育实行倾斜政策,保证城乡教育质量大体一致,从而减弱城乡的劳动力异质性。(韩秀华,2008)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降低劳动力流动的风险(李芝倩,2007;徐林清,2008)还有学者指出,作为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土地城市化虽然受到了一些负面的政策评价,但是其积极影响不应当无视,需要做的工作主要在于改革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和对失地农民进行补偿(李芝倩,2007)。对于农村劳动力可能对城市劳动力的威胁,有学者提出应当对城市劳动力给出经济上的补偿,而非制度性的保护(蔡,2000)。
4.总结与评述
对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划分,学者大多沿袭了经典的二元结构,也有学者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三元”“四元”论等等。在此基础上,对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原因,学者多从制度性歧视和人力资本差异的角度给出解释,并针对各自原因的分析做了不同的改善建议。
总的来说,我国学者对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研究不少,成果也颇为丰硕,但是基本上都是沿袭国外的传统理论,对于理论的创新不多。同时,还存在以下一些待改进的问题:
第一,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分析,微观研究较为缺乏。由前述可知,学者往往从户籍制度、人力资源投资等方面分析和解释劳动力市场分割这一问题。但是几乎没有学者研究过类似“外地劳动力的流入到底对城市当地的各种职业领域有多大的冲突”的基础性问题,也缺乏对个案的追踪调查和心理、行为的刻画等,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这方面还需加强。
第二,政策建议过多,实际操作性不强。不少学者在其针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问题的解决方案中都提出了诸如“改革户籍制度,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等政策性的建议,但是这些政策建议如何落实、以及落实的同时可能出现哪些附加效应或者负面影响、是否已有改革的地区、改革的效果如何等都鲜有学者做出较为系统的研究。
第三,学者大多认为人力资源差异与户籍制度等制度性问题作为两个平行的因素研究其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制度性的歧视造成了不平等,其中也包括教育的不平等,二元教育的格局已经对城乡劳动力差异产生了重大影响(韩秀华,2008)。那么制度性歧视和人力资源之间的影响关系是怎样的,相关性有多大,剔除这样的相关性影响,又分别对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有多大影响。这样的分析可以通过路径分析的方法来完成,此类有利于找出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关键性因素,因此也是值得研究的。
第四,目前我国学者对不同劳动力市场的特征与相互之间的差异还停留在沿袭国外经典及简单描述的基础上,深入剖析这些劳动力市场的结构与特征,有利于研究出更好的劳动力适配模型,从而对劳动力的培训、流动方向等具有较好的引导作用,从而对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的解决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因而也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晋利珍.国内外学者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研究述评――兼论对研究反福利依赖的启示.生产力研究,2011(1),206-209.
[2]赖德胜.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理论评述.经济学动态,1996(11).
[3]蔡.中国城市限制外地农民工就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0(4).
[4]蔡.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制度分析――解释流动与差距同时扩大的悖论.经济学动态,2005(1).
[5]李萍、刘灿.论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体制分割.经济学家,1996(6),18-22.
[6]俞德鹏.论现行户籍制度和城乡关系的改革.中国农村经济,1995(2)
[7]张洪铭.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农民工流动研究.博士生论文.
[8]郭从斌.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在中国的验证.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8),43-49.
[9]李芝倩.劳动力市场分割下的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型.南开经济研究,2007(1).
[10]姚先国、赖普清.中国劳资关系的城乡户籍差异.经济研究,2004(7),82-90.
[11]徐林清.劳动力分割对农村劳动供给行为的影响分析.经济体制改革,2008(3).
[12]田永坡.劳动力市场分割和保留工资决定.人口与经济,2010(5),20-26.
[13]王美艳.城市劳动力市场对外来劳动力歧视的变化.中国劳动经济学,2007(1).
[14]张建武,崔惠斌.大学生就业保留工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7(6),68-74.
[15]朱镜德.中国三元劳动力市场格局下的两阶段 乡―城迁移理论.中国人口科学,1999(1).
[16]王美艳.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就会与工资差异――外来劳动力就业与报酬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5(5).
关键词:于坚;当代诗歌;诗学观念;诗歌;二元对立因素
当代中国的诗坛上,云南诗人于坚的诗歌写作与诗学观念都是非常重要而独特的存在。在于坚的诗学观念中,隐含着一系列的二元对立因素,并深刻影响着他的诗歌写作。然而,由于二元对立模式“非此即彼”的思维缺陷,于坚的诗学观念和诗歌写作之间,实际上最终建立起了一种悖论,其诗学观念因而也就不适合作为一种单一的标准,用来评判当下中国诗人们的诗歌写作了。
一
在《棕皮手记1996》一文中,于坚探讨了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一书中文译名的译法,他认为:“《追忆逝水年华》不如《寻找失去的时间》译得好。年华一词,不具时间一词的中性,让人以为追忆的是某种有意义的生活,闪光的生活,所谓过去的好时光。失去的时间,不在于它的意义,不是年华,而是那些无意义的部分,正是隐匿在年华后面的灰暗的无意义的生活组成了我们几乎一辈子的生活。”[1]10笔者以为,这一段富有哲学意味的表述恰似一扇门,打开它,我们就可以在于坚的诗学随笔及批评文章中,发现一系列二元对立因素的存在,进而理解于坚的诗学观念。
(一)有意义无意义
通过对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寻找失去的时间》)一书中文译名的讨论,于坚事实上已经发掘出了“有意义”与“无意义”这一组二元对立因素。于坚认为:“真正的生活乃是无意义的生活” [1]10,“对于历史毫无意义的东西,也许恰恰是对于个人最有意义的东西。” [1]12而“《寻找失去的时间》是对无意义生活的回忆,这与我们所知道的回忆是不同的。不明白这一点,就不明白普鲁斯特”[1]10。因此,他主张在写下的文字里寻找失去的无意义的时间,而不是追忆“逝水”一般的有意义的年华。基于此,于坚的《棕皮手记1996》一文里出现了以下一组二元对立因素。
(二)历史日常生活
在从其个人的文学观念出发,对“无意义的生活”予以肯定、进而否定“有意义的年华”的基础上,于坚进一步将“日常生活”与“历史”对立起来,他指出:“历史的方向是形而上的。而生活则遵循着形而下的方向前进。……历史的形而上方向遮蔽着人们对活生生的生活的意识。” [1]11由此,他反对书写有意义的、形而上的、对存在实行遮蔽的“有结论的历史”,提倡写作无意义的、形而下的、有细节的日常生活,在他看来,“具体的形而下的写作活动,可能是能够使我们真正地回到过去的方法” [1]12。“历史”与“日常生活”,是我们可以在于坚的诗学批评中见到的又一组二元对立因素。
(三)集体记忆私人记忆
与上述两组二元对立因素有关,“集体记忆”与“私人记忆”也是于坚诗学观念中一组重要的二元对立因素。其中,“集体记忆”与上述“有意义的历史”紧密相连,“私人记忆”则与“无意义的日常生活”之间有着明显的内在联系。在于坚的内心或者说诗学观念里,生长着这样的焦虑:“记忆变成了仅仅对集体的所谓闪光的时刻的储存,这种储存又支配着作家们的能指。这样,从相同的价值认同出发的记忆,统一所有人的记忆,人们实际上成了没有记忆的人”[1]11,而“没有私人细节的记忆实际上只是遗忘” [1]12,所以,“历史的记忆方式是对存在的遮蔽” [1]12。于坚指出,为了不遗忘,就必须“进入被历史遗忘的时间中去” [1]12,在写作中反对“集体记忆”对“私人记忆”也即存在的遮蔽。
(四)知识写作神性写作
20世纪90年代末,在与“知识分子诗人”的论争中,代表“民间诗人”发言的于坚在上述三组二元对立因素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炼出了“知识写作”与“神性写作”这样一组二元对立因素。于坚明确提出:“诗人写作是神性的写作,而不是知识的写作。在这里,我所说的神性,并不是‘比你较为神圣’的乌托邦主义,而是对人生的日常经验世界中被知识遮蔽着的诗性的澄明。”[2]13-14
这一段话,于坚不厌其烦地在不同的文章里说了很多遍,我们可以在《棕皮手记:诗人写作》(《中华读书报》,1998年9月23日)、《穿越汉语的诗歌之光(代序)》(《1998中国新诗年鉴》,杨克主编,花城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于坚的诗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等文章里一再发现,于坚数次原封不动地、认真地把这一段话镶嵌进这些文章里去,来表达他对其所谓的“把诗歌变成知识、神学、修辞学、读后感”[2]13的“知识写作”的抨击与不妥协。
联系到于坚在1999年“盘峰诗会”前后相关文字里对自己诗歌处境的近乎不满的描述,我们也许可以认为,一种强烈的被官方和所谓主流话语遮蔽的焦虑长久以来一直在困扰着于坚,促使他发掘出了上述一系列二元对立因素,并对其中的后一类因素,如无意义、日常生活、私人记忆、神性写作等作了几乎不加限制的肯定,同时毫不犹豫地对其中的前一类因素,如有意义、历史、集体记忆、知识写作等,进行了否定。也许可以说,正是这样的越来越坚定甚至偏执的选择、坚持和张扬最终形成了于坚诗歌写作的特点。
二
在一系列的诗学批评文章中,于坚所体现出来的强烈的以“此岸”对抗“彼岸”的诗歌意识,指导着他的诗歌写作,影响着他的诗歌视角和诗歌姿态,以及其诗歌具体的操作方式,其诗学价值是不言而喻的。而“从80年代早期写的以云南高原为背景的诗作,到80年代中期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口语写作,再到90年代以来关注语言作为存在之现象的诗作”[3],明显的,于坚诗歌写作轨迹的演进与其二元对立的诗学观念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如前所述,于坚对上述一系列二元对立因素中的后一类因素,如无意义、日常生活、私人记忆、神性写作等,进行了发掘、坚持和张扬,而这样的发掘、坚持和张扬势必影响到他的诗歌写作。于坚的诗歌因而更关注私人生活中的细节,更关注无意义的日常生活的琐屑之处。非常自觉地,于坚试图在他写下的诗歌里消解被强加在日常生活之上的所谓的意义——而这样的“意义”通常是被代表着主流意识形态的“集体”所赋予的。因此,在具体的写作上,于坚的诗歌语言也就不可避免地要进行一种不同寻常的实验,于坚说:“我主张一种具体的、局部的、片断的、细节的、稗史和档案式的描述和度的诗。”[4]他说,我希望的是“清醒的,不被语言所左右的,拒绝升华的中性的写作”[1]6。
在这样一种自觉的、二元对立的诗学观念的指导下,如洪子诚先生所指出的,于坚的诗歌在诗歌取材、诗题上出现了一种“系列”与“符号”方式(如《作品第××号》,和《事件》系列)[5]219,这样一种中性的诗题模式,显然与他要求诗歌回到“日常生活”、“私人记忆”有关,并由此形成了其诗歌“朴素、直接的口语写作” [5]219倾向,在《罗家生》、《尚义街六号》、《女同学》以及《芸芸众生》组诗里,于坚的诗歌呈现出了对于日常生活和世俗经验的大面积敞开,而这些诗歌里所体现出来的口语化的觉醒与坚持,在长诗《档案》的写作里更是达到了极致,“《档案》模仿了一种档案式的文体格式。全诗300多行,通过对一位活了30年的人的档案的展览,呈现了他的‘出生史’、‘成长史’、‘恋爱史’和‘日常生活’的过程”[6]443。大量中性的词语的简单堆砌和不厌其烦的排比,反而造成了一种意外的张力,真实地定义并且客观地叙述了我们所处的时代,折射出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在每个人的生活中留下的深刻印迹。
于坚在此间接、直接引用艾略特的诗句,表明这六行诗句里所说的“那个作者”,正是对于中国诗人的写作曾产生重要影响的艾略特。若稍加引申,“那个作者”当喻指影响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写作”诗人们的西方诗人。
(2)“间或也用英语交谈”一句,系引用“知识分子写作”一方的代表诗人王家新文章的原句。1998年,王家新曾在《“中国”到什么地方去了》(《中华读书报》,1998年5月20日)一文中,叙述了他和西川、欧阳江河同法国当代“新抒情诗派”诗人让-米歇尔莫普瓦(Jean-Michel Maulroix)会谈的过程,文中有“间或,我们也直接用英语交谈”这样的句子。于坚在此引用此句,有着明显的讥诮意味,暗示王家新、西川、欧阳江河这些知识分子诗人的诗歌丢失了自己民族的语言——汉语。
(3)“会吸引了这么多平平仄仄的读者”一句中,“平平仄仄的读者”当喻指中国90年代“知识分子写作”的诗人们。而“这么多”一词,虽系引自查良铮译《荒原》的原文,但在这短短的六行诗句里,已是第三次出现,频率之高,显然已不是简单的引用,而带有某种讥诮的意味了。
综合以上诸点,可以发现,《飞行》中的这六行诗句,实则是暗喻9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诗人”的写作受到了西方诗歌太多的影响,而于坚则以饱含讥诮的口吻对此表达了轻蔑与不满。姑且不论于坚在这六行诗句里体现出来的不满是否饶有价值,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已经不是于坚所坚持的度的、中性的写作了,而是升华的、充满了隐喻的、有结论的写作了。我们惊讶地发现,于坚的诗歌在这里走向了他自己的诗学观念的反面。这时候,在我们面前的于坚尖刻、不安、大有深意,但是离他自己所倡导的诗歌标准却越来越远了。
五
本文最后想总结的是,拒绝隐喻,拒绝升华,拒绝书写有意义的、有结论的历史,拒绝呈现集体记忆的诗歌努力,作为于坚个人诗歌写作的一种选择和坚持,在当代诗坛上有着毋庸置疑的价值。但是,于坚这一二元对立的诗学观念,却应避免作为一种绝对的单一标准,用来评判当代诗人(包括于坚自己)的诗歌。如果于坚因为自己诗学观念的独特价值,就不假思索地借此为矛,刺向不同道路上的诗歌写作者,对其他诗人写作道路的选择进行简单的价值判断,那么,无论是对于他自己的诗歌写作,还是对于整个汉语诗坛而言,都将是十分危险的事情。不论于坚最初的动机是什么,在写于1998年的《穿越汉语的诗歌之光》一文中,于坚以不容辩驳的姿态给“知识分子写作”定性,指其是“对诗歌精神的彻底背叛”[2]7,指其是“平庸、萎缩、僵硬、小聪明、没有生殖器官的令诗歌蒙羞的垃圾”[2]9,多少显得有点偏激,不能令观者信服。可以说,于坚诗学观念中存在着的这一系列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虽积极而深刻地影响着他的诗歌写作,但是由于这一思维模式自身简单、粗暴的先天缺陷,却也不可避免地会带着于坚和他的读者走向他自己的反面,令其陷入奇怪的悖论之中而不能自圆其说。无论如何,这大约是于坚二元对立的诗学观念不得不始终要面对的、难以回避的一种尴尬。
参考文献
[1]于坚.中国当代先锋诗人随笔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于坚.1998中国新诗年鉴[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
[3]谢有顺.于坚的诗:站在诗歌的反面[N ].南方周末,2001-04-26(18).
[4]于坚.磁场与魔方[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311.
[5]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张柠.1999年中国新诗年鉴[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
[7]李振声.季节轮换[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8]王光明.以个人方式包容世界——90年代的中国诗歌[J].花城,2002(1):197-208.
[9]伊沙.于坚:喧嚣内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10]柏桦.从主体到身体——关于当代诗歌写作的一种倾向性[J].当代文坛,2005(5):44-47.
[11]洪子诚.在北大课堂读诗[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
[12]王晓生.于坚诗歌的意义[J].理论与创作,2007(3):67-68.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应用型大学
一、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效
1.教学内容:优化分解
在高校现阶段人力资源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学者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设计教学内容。一是按照模块设计各章教学内容。把人力资源管理分为六个模块,即人力资源规划、员工的招募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与劳动关系。在讲课过程中,动态化设计六大模块,既突出各自模块的功能,又强调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各种案例向同学们讲述每个模块的思路,同时结合目前社会上非常热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认证考试中的重难点内容进行讲解,为学生考取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资格证在人力资源管理课堂上做好知识的铺垫与强化,增强人力资源课程的应用型与实用性。
二是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内容,适时引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经典故事,用古典名著故事来分析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如根据《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历程中功劳的大小,用点数法计算各自薪酬和奖金的大小。根据《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排座次的故事,讲解岗位价值评估的来源和方法等等。
2.教学方式:六位一体
(1)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最早起源于哈佛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学科,虽然只有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但是却留下了丰富的案例。因此案例教学是本次教学方式改革中重点采用的手段之一。在每章节开始或最后,利用经典的案例强化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其主要包括以下六个环节: 一是精心选择和设计案例;二是和全体同学一起阅读案例,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三是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四是全班交流,分享成果;五是老师总结归纳,深化提高;最后达到强化技能的目的。
(2)情境模拟教学。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情景模拟教学的手段也得到普遍应用。比如在开篇,要求学生分成小组组建模拟公司,要有公司名称、组织架构、企业文化、人员分工、经营特色等内容,以后分组在班上向全班同学进行展示。在讲解招聘章节的无领导小组讨论内容时,将学生以5~7人为一组分为若干小组,围绕一个既定的情景问题,每组学生先轮流自由发言,然后要求该组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达成一致意见,最后再选派一名代表陈述该组的看法。通过类似这样的实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直观的感受,并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技巧,达到在情境模拟的过程中,实现对书本上的知识从感性到理性转变的目的。
(3)小组讨论法。在课程开始,先让同学们自由组建小组,再围绕课程中提出的热点问题或典型案例以及适合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学习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目的是集中大家的智慧,达成一致的效果。
(4)开展辩论赛。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引入辩论赛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同时也受到了好评。在该课程中有很多适合同学辩论的专业题目,比如人力资源管理者是专才还是通才,内部招聘好还是外部招聘好,男性更适合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是女性更适合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力资源部门是盈利部门还是消耗部门等等。通过开展辩论赛,使同学们对人力资源专业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
(5)网络教学法。在学校的网络课堂里开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在网络课程里设置大量的习题供同学们思考,同时开通互动答疑和教学讨论模块,同学们可以利用网络和同学们尽情交流。网络课程摆脱了传统上课时间和空间的限定,并且活跃了大家的业余生活。
3.课程考核方式:强化过程
由于该课程是核心课程,有大量的理论知识需要同学们掌握记忆,因此考试方式仍然采取闭卷考试方式。但在课程考核方式上,变终结式一次性考试为过程式考试,将学生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平时成绩拿不到一半将被取消考试资格。学生总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占60%,其中,平时成绩由上课考勤、期中作业、上课回答问题进行综合评定。满分100分。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学生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100分;
平时成绩=上课考勤(60分)+期中作业(20分)+上课回答(20分)=100分;每旷课一次扣5分,每回答一次问题加5分;
期末成绩=试卷成绩。
二、课程改革取得的经验
1.教学主体上:以学生为中心
教育是用生命激活生命的崇高事业,因此在现代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重庆文理学院是国内一所实施“三标一体”管理的高校,在学校“教育即服务、学生即顾客、质量即生命”的方针指导下,更要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秉承教师只是知识的引导者,学生是知识的创造者的理念,让学生行动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不但要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接受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教学内容上:引古典名著借古喻今《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作为中国的四大文学名著,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这些作品不但以恢弘的手笔描绘出了中国传统人文、社会、伦理、历史、地理、民俗、心理等方面的内容,而且还蕴含着深刻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用一个个大家熟悉的名著故事来阐述人力资源管理的道理,可以使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活跃课堂气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从而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和对知识的掌握。
3.教学方法上:多种方式多管齐下
单一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惰性,产生对知识的抵触心理,弱化思考能力。在课堂上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就是要求教师确立新的教学观, 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惯性,并能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同学们的好奇心理和探究心理,提高课堂效果。
三、进一步改善人力资源课程教学的建议
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曾说过:“带走我的员工,把我的工厂留下,不久之后工厂就会长满杂草;拿走我的工厂,把我的员工留下,不久之后我们还会有一个更好的工厂。”从现实意义上讲,学好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是对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每一位管理人员的要求,因此从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学好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非常重要。
1.从学生角度
首先学生在上课之前,要通读和精读教材,了解本节所讲的重点内容章节框架结构。其次学生要善于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比如互联网、网络课程、图书、杂志等,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开阔视野。最后学生要能在理论学习中联系实际,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同时还能通过实践辨明基本原理的适用范围,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2.从教师角度
一是教师作为知识的引导者,自身要加强学习,对本课程知识能融会贯通,在讲课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举一反三。二是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让授课老师能有在企业中锻炼的机会,增强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师的实战性。
3.从学校角度
人力资源管理是应用性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学校应加强校企合作,在相关单位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基地,给予学生到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实践的机会和平台,从而提升和积累学生人力资源业务流程的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薛琼,张延东.关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的探讨[J].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刊,2011(9):43-45.
[2]强国民.角色扮演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的运用[J].合作经济科技,2009(15):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