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真心话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你会做菜么。
3、每天上网几个小时。
4、请说出在座谁昨天没有洗澡。
5、今天晚上要做什么。
6、异性知己有几个。
7、上厕所后洗手么。
8、你最受不了别人对你做什么。
9、觉得失去什么最可怕。
2、如果看到自己最爱的人熟睡在你面前你会做什么?
3、如果时间能倒流你希望回到哪一时间?
4、如果有一天,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离你而去了,你会怎么办?
5、如果跟你喜欢的人约会,碰到前任的男(女)朋友,会有什么表现?
6、如果你爱的人不爱你怎么办?
7、和男/女朋友进行到哪一步了。
“未来几十年中国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改革开放30多年来,快速城镇化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标志。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2.57%。十开启改革新起点,新型城镇化作为中国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发展战略,中央高层将其提到新的高度,各地亦纷纷出台举措推进城镇化新一轮发展。
在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中,人们对新型城镇化各有各的理解,其间涉及到诸多关乎全局的问题,尤其是一些核心问题亟需厘清。我们在征求相关领域30多位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初步整理出新型城镇化讨论最多、争议最大的几个核心问题:“快点好还是慢点好”、“大城市化还是小城镇化”、“政府主导还是市场说了算”、“:同地同权还是二元并行”、“农民进城:过客还是居民”。从国际、国内两个角度邀请该领域的知名专家进行讨论和辨析。
策划专题中呈现了很多富有见地的观点。如专家认为,中国的城市病已经蔓延到省会城市甚至二三线城市,地方政府推进城市化心情太急、速度太快,新型城镇化应按照舍得放、慢一点、可持续的发展理念,积极稳妥推进“人的城镇化”。
“人的城镇化”的关键就是要对住房、土地、户口制度等进行改革,让农民进城后享受公平待遇,真正使农民变成市民。要充分尊重农民的产权、自由迁徙权、自由择业权、自由交易权,强调在公平竞争下让人口和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土地制度改革尤其要注重顶层设计,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有专家指出,城镇化的本意就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和城镇的过程,那种将新型城镇化理解为舍弃大城市、发展小城镇的看法是根本错误的。一方面,我国的大都市与日韩美等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结合我国目前发展阶段也应积极培育小城镇。二者并行不悖。为此,城市规划发展应切合当地实际,不可盲目求大求全求新。
城镇化是推进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未来相当长时间内我国的城镇化预计还有较高速度的发展。与此同时,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也面临日益严重的用地两难问题。一方面我们要坚守耕地红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要保障城镇化发展的必要用地,促进科学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加快发展,但城镇的用地过快增长,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加大了土地的管控力度。有这么一个概念,就是现在大概每年国家给的用地指标差不多只够三分之二,缺口有三分之一,所以现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用地空间不足。与此同时,还出现两种声音,一种是要求放宽土地供应,另一种是减少土地供应,对这两种声音我们要客观分析。
一方面放宽土地供应,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到目前为止,我们的粮食生产主要还是依赖于耕地,未来的城镇化要在更大规模上推进的话,如果不能够有效遏制城镇用地的过快扩张,那势必会占用更多耕地,这恐怕会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威胁,所以不能用继续扩大用地规模来推进城镇化。另一方面,严格土地管控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现实需要,现在的长三角、珠三角和首都经济圈,土地的开发强度都比较高,很多地方超过了30%。我们也知道国外很多发达国家控制在10%,高的也不超过15%,再高的话会使得生态环境质量得不到保障。但减少土地供应也不明智,不利于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推进城镇化需要稳定的土地供应保障,从国外情况看,工业化、城镇化中期建设用地仍会较快增长,这是一个刚性的增长。在这个阶段,如果建设空间受限,不仅产业发展受到限制,土地成本的抬高也会制约或者降低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另外,加强民生建设需要稳定的土地供应保障,目前大家在城市都感觉到生活、生态空间不足,感觉不舒服,未来在这方面用地需求还是要增加的。还要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终究要靠城镇化发展。
所以,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精神破解城镇化推进中的用地两难问题。一方面要转变观念和方法,另一方面是全方位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因为城镇化发展本身需要更新观念,而节约集约用地也需要转变观念、转变方法。节约集约用地不是朝夕之功,所以要梳堵结合,还要尊重群众和基层首创精神,加强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我们要突出重点,着力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一是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着力推进城镇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这项改革的实质是对存量用地和增量用地实行差别化管理。二是稳妥地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挂钩,促进农村土地整治深入开展,还要推动低丘缓坡土地开发,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金融支持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5(5)-0077-06
一、引言
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与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相比,我国的城镇化质量不高,还存在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城镇用地粗放低效、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病”现象日益严重等突出问题。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如果没有一个完备的金融系统作保证,单靠国家的行政投入是很难对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发展提供良好保证。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在快速推进之中,预计到2020年,城镇化率将从2013年的53.6%提高到60%以上,城镇化将引发巨大的融资需求。在这一情况下,全面系统地分析城镇化发展的现状、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探讨分析新时期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建立完善的与之相适应的金融支持体系,充分发挥金融融通资金、引导市场要素配置等功能,实现金融资源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效对接,使其成为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最强劲的助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
二、酒泉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一)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酒泉市撤地设市近十年来,城镇化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人口城镇化水平、城镇化规模和质量、城镇建成区面积及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尤其是近年来,酒泉市全力推动经济跨越发展,城镇集聚和辐射功能不断增强。截至2013年,城镇人口较2003年增长19.91%,十年间年均递增1.83%;城镇化率由2003年的51.31%上升到2013年的53.64%,高于全省(40.13%)13.51个百分点,低于全国(53.75%)0.11个百分点,在全省排第四位,居兰州、嘉峪关、金昌之后。根据雷.诺塞姆S型曲线三阶段理论,酒泉城市化进程处于中期加速阶段(30%<城市化率<70%),从所辖的7个县(市、区)看,除金塔、瓜州县城镇化率较低外,其他县(市)城镇化已达到较高水平(见表1、表2)。
(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统计数据显示,酒泉市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由2003年的23.49%下降至2013年的12.11%,十年间下降了11.38个百分比;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也由2003年的47.58%下降至2013年的39.72%,十年间下降了7.86个百分点。酒泉市经济结构转型正在带动就业结构逐步趋于优化,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结构性偏差,经济增长主要依赖第二产业的拉动,而资源消耗强度、环境污染强度较小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不足。截至2013年,全市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12.1∶53∶34.9,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第三产业比重仍低于城镇化水平18.7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于城镇化进程,影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见表3)。
(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总体来看,酒泉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在不断地趋于完善,为城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硬件基础。自2002年撤地设市以来,酒泉市加快推进新城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提升,肃州、玉门、敦煌等市区新城区、开发区的拓展速度加快,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城市的整体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品位逐步提升。截至2013年,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103.56平方公里,较2008年扩大25.46平方公里;其中酒泉市区建成区面积由建市初期的24.5平方公里发展到48平方公里。全市城市日供水能力达到30.03万立方米,供水普及率达到100%;污水日处理能力8.5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为82.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3%;城市集中供热率达到80%以上;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4.32%,绿地率达到27.6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91平方米,人均城市道路面积17.33平方米,为城镇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提供了物质基础,对地区发展水平及其文明程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三、金融支持酒泉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情况
(一)金融支持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银行信贷融资方式。银行信贷是地方政府推动城镇化过程中融资的第一选择。地方政府债务中,银行贷款占据绝大部分份额。银行贷款是以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为融资主体,形成各种政策性、商业银行贷款,主要用于市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土地收储。自2011年至2013年,酒泉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由13.27亿元增加至17.79亿元,三年间增长34.06%;占全市贷款余额的比重由3.76%上升至4.41%,增长0.65个百分点。其中,贷款主要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改造(见表4)。
城投债融资方式。城投债是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作为发行主体公开发行的企业债券,主要用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或公益性项目,可以视为市政债券的一种变通形式。与期限单一的银行贷款相比,城投债发行不仅还款期限分散,摊薄了短期还款风险,还能大规模虹吸社会上的闲散资金。城投债一般采用土地抵押、第三方担保等增信措施或者无担保信用债等发行方式,投资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券名义上以项目收益作为还款来源,绝大多数由地方政府提供隐性担保。酒泉市企业城投债融资形式总体较为滞后。2013年,酒泉市经济开发投资(集团)发行16亿元城投类企业债券,是自2009年国家发改委核准甘肃发行企业债以来,酒泉市发行的第一支城投类公司债券,也是酒泉市首次采取直接融资方式向资本市场融资,占甘肃企业债焕奂品⑿凶芄婺58.74%。
信托融资方式。近年来,信政合作快速发展,信托机构的可投资范围与特殊通道功能助推了信政合作扩展,并成为向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平台输血的第二主力。信政合作的具体操作模式一般包括:一是由信托公司募集社会资金,然后将资金贷给地方政府发起的项目投资公司,同时在贷款过程中引入地方政府作为第三方为信托提供担保。二是信托资金受让融资平台对地方政府的应收账款债权,到期由平台公司或地方政府财政回购。三是综合前两种操作模式,即信托计划中既有债权设计又有股权设计,采用结构化的方式运作。四是由选定的商业银行发行用于信政合作项目的银行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委托信托公司设立指定用途的单一资金信托,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以股权投资的方式阶段性入股平台公司,将资金投入政府指定的项目,待阶段性持股期满时,由政府指定机构按约定的价格溢价回购上述股权。目前,酒泉市发行的信托贷款基本采用第一种模式,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设施建设。2012年11月23日,酒泉市发生了第一笔信托业务,资金由甘肃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募集,结算业务由当地金融机构代办,地方财政提供担保,尚属酒泉市第一次面向社会公开募集城市建设资金,开辟了酒泉市城镇化建设融资的新途径。
(二)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酒泉市金融机构按照“规范准入、突出重点、集约经营、严控风险”的思路,围绕市政府制定的“365”现代农业发展意见和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培育和建立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农产品基地,目前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农业专业化生产格局,特色产业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4%。
1、探索和推广现代农业服务模式。辖内金融机构大力深化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抓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这一核心环节,重点为龙头企业扩大生产提供信贷支持,为龙头企业产业链延伸提供金融解决方案,为龙头企业上市、兼并、重组、收购等市场化资本运作提供融资和服务,带动产业链上的广大农户扩大生产经营。如酒泉市华龙证券公司持续加强面向涉农企业的上市直接融资项目培育,支持效益好、规模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甘肃酒泉奥凯种子机械有限公司及祁连山制药厂择机上市,支持敦煌种业积极整合评估资产,利用新型债务融资工具,通过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企业债券,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2、积极创新抵押担保方式。辖内金融机构坚持“重心下沉、贴近三农”的原则,紧紧围绕解决“三农”贷款难、抵押担保难这一核心问题,开发了一批适合当地特点,适应“三农”实际需求的信贷产品。如辖内涉农金融机构创新研发了“农机宝”、“活物”浮动抵押贷款,推出牛羊蔬菜产业贴息贷款,有效缓解了农村抵押物不足的问题。与此同时,积极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的规范统一,产权租赁、转让、抵押市场的完善等一系列政策条件,创新尝试土地流转收益抵押、林权抵押、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农民专业合作社担保等新的实现方式。根据地域差别和农业经营实际,实施差异化的担保抵押方式,不断扩大农村贷款抵押担保物范围,使金融服务能够有效适应新型经营主体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截至2013年12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348.35亿元,占全市贷款总量的47.65%,占贷款增量的59.39%。
(三)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2010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把酒泉列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新能源产业成为推动城镇化进程的新引擎。酒泉市金融机构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适时跟进,积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止2013年末,酒泉市银行业累计发放新能源贷款170亿元,新能源贷款余额占全辖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36.41%。从表3可以看出,在2008-2013年的5年间,金融对二、三产业的信贷支持呈上升趋势,说明通过信贷资金的引导,从而促使城镇产业部门和地区结构更加合理化,形成了产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相互协调的良好格局(见表5)。
辖内金融机构应对中小企业快速崛起的变化和需求,不断创新和改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全力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针对中小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的融资需求,积极开办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各种贷款业务,如动产抵押、仓单质押、联保互保等贷款,切实加大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客户的信贷支持力度。止2013年12月末,全市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53.51亿元,较2009年增长了1.96倍;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的比重达54.3%。
四、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建设融资渠道单一,资金供给不足。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政府始终是基础设施建设唯一的营运与承担主体,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投入,其次是银行贷款,通过招商引资及吸收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少之又少。酒泉市也不例外,从酒泉市城镇化建设资金来源看,地方政府可用财力毕竟有限,如果未来仍由地方政府独力承担,城镇化资金缺口将会进一步扩大。从融资结构看,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占比高达48.06%(见表6)。从具体信贷支持情况看,目前除个别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及国家开发银行积极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业务以外,拥有金融资源垄断地位的各类商业性金融机构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城镇化进程中响应迟滞,止步徘徊观望,被动应付,鲜有主动出击开拓新型金融服务领域的显著作为(见表7)。
(二)金融资源区域分布不均,配置效率低下。金融机构与城镇化之间可以产生良好的互动效应,金融机构可以帮助城镇化聚集资本,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中小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反之,城镇化发展的深入也可以大量补充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和客户来源。目前金融机构的分布状况并不能实现这种互动效应,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当前交通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陆续入驻酒泉,不断丰富着酒泉市金融市场体系,但新设机构的营运仍选择在市府所在地,而偏远落后的县域及农村地区无人问津。酒泉市目前设立县以下金融机构营业网点的仅有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乡镇金融服务工作主要由农村信用社来承担。尽管2013年以来,国有商业银行网点在县域重新恢复,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网点有限,恢复进程较慢。据统计,截至2013年12月底,酒泉市共有5个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占全市乡镇总数的五分之一,县域金融资源的匮乏,使县域和农村地区长期处于传统金融服务链的末端,难以享受现代金融带来的便利,也难以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
(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过度膨胀,蕴含财政金融风险。酒泉市在解决城镇化资金问题来源方面进行了诸多尝试,诸如搭建政府融资平台,但融资平台借款相当于政府的隐性负债,在缺乏有效制度保障的情况下,容易形成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造成财政风险向金融风险转移。当前地方政府债务均采取财政兜底还本付息的融资模式,其中土地出让收入是政府性债务偿还的主要来源。而自2013年以来土地出让价格在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下出现了大幅下滑。酒泉市也不例外,2013年全市土地出让收入总额为10.13亿元,增速较2012年下降27.68%;2014年土地出让收入6.5亿元,同比下降35.83%。政府的偿债能力直接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如图2)。
(四)金融工具同质化与单一化问题并存,无法满足城镇化多元化需求。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同时服务并促进这种新型经济增长方式的金融工具也应该独具特色。就目前来看,城镇地区的金融工具同质化与单一化问题并存,城镇地区可以选择的金融工具种类十分有限。如农产品的加工、土地流转、生产周期过渡等需要以特定的工具为载体。再如城镇小微企业与“三农”融资需求具有规模小、频率高、时间急的特征;就业、创业等民生领域融资需求则主要以小额、低成本为特征;城镇居民还有投资理财、资金汇兑等各类综合性金融服务需求等。从现阶段金融供给看,金融机构在金融服务方面同质化现象严重,竞相把信贷资金投向大项目、大企业、房地产,而新兴产业、现代农业、服务业及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却得不到满足,降低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难以满足新型城镇化结构调整的需要。
(五)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突出,产业升级受阻。中小企业是推动城镇经济增长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中小企业崛起速度很快,但资金难题未能有效破解使企业发展面临较大的困难。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无外乎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外源融资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间接融资主要是指银行贷款,直接融资包括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是来自非金融机构的款项。尽管近年来,中小企业贷款数量和比重都逐年增加,但是中小企业所获得的贷款却仍在低位徘徊。目前酒泉市中小企业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达90%以上,但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仅为54.3%。融资难使中小企业无法充分发展,无法利用产业集聚效应带动人口集中,不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进而使产业升级受阻,抑制经济增长,影响城镇化进程推进。
五、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探讨
(一)创新融资方式,构建多层次的城镇化融资体系。一方面探索发行市政债券。要创造条件争取市政债券发行资格,并设计规范的市政债券发行框架体系,让发债主体与偿债主体一致的地方政府债券取代城投债,以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显性直接债务取代隐性间接债务,改变地方债务管理的被动局面。另一方面要引导民间资本等各类资金支持城镇化发展。要探索运用PPP、BT、BOT、BOO、BTO、TOT等新型融资模式,扩大社会资本的参与程度,达到以较少财政资金带动更大规模社会资金投入的放大效应,提升市场化融资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二)构建功能互补的金融组织体系,扩大金融支持覆盖面。一是从制定完善政策入手,引导金融机构调整功能定位。城镇化的重心在县域中心城市、小城镇,与之相适应的金融体制则应在微观金融、民生金融,在普惠制、均等化金融服务上实现突破。二是找准金融机构市场定位,开展差异化金融服务。农业发展银行应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优势,加大对具有较强公益性领域的金融支持;大型商业银行要发挥资金实力雄厚的优势,以大型基础设施、城镇大企业为主要市场定位;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应坚持面向县域、城镇社区的发展定位,发挥地缘、人缘优势,着力做好支持就业创业的金融服务工作。三是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要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发展各类“接地气”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组织,健全完善农村金融“毛细血管”,满足对中小微企业、农业产业化企业、家庭农场等领域的金融支持。
(三)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管理,有效防范金融风险。要加快建立管理规范、风险可控、成本合理、运行高效的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城镇化项目立项和实施中的调节作用,使城镇化融资成为市场调节、政府引导、自然发展的过程。规范政府担保行为,明确银行债务的偿付责任主体,既要防范政府过度发债与滥担保,又要严格防范财政风险向金融风险转移。此外,要加强风险研判。要着重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潜力、地方政府负债水平和偿债能力进行综合考量,保持对城镇化相关的县域房地产、地方政府平台等重点行业的关注。前瞻性研究城镇化新业务、新主体潜在的风险,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要关注民营企业、资产管理公司、县级融资平台等日益多元化的城镇化项目主体,以及城镇化实践中出现的新型运作模式,做好新业务、新产品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缓释。
(四)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提高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比重。企业上市融资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市政公用企业上市将吸引民间资本以及国际资本的进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目前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资金困境。其次,中小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以及上市融资将会推动城镇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必由之路。再次,对于利用当地资源禀赋发展起来的企业,上市在提高企业形象的同时宣传了本区域的城市特色,对城镇品牌的树立起了积极作用,从而提高了城镇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了产业升级与城镇化的深度融合发展。
(五)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为城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一是探索制定城镇化信贷投入外部激励政策,对参与城镇建设程度较高的金融机构在再贷款、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等方面给予倾斜,在相关金融市场准入、新金融业务开办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对城镇化建设薄弱环节给予贴息贷款支持。二是发挥财政对金融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通过财政资金的先期投入、财政补助、资本金注入、信贷贴息和减免税等多种方式来吸引全社会投资,弥补建设项目现金流量与还贷能力不足的问题。三是探索建立城镇建设风险补偿基金制度,对银行投放的农村“五权”质押贷款坏账损失,由银行和各级财政按一定比例承担损失。同时,加快建立农村产权流转机制,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贷款融资提供足够的抵质押担保资源。
参考文献
[1]方显仓.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金融支持机制建设研究[J].经济纵横,2013,(12):16-20。
[2]李凯丰.新型城镇化建设与金融改革创新[J].经济论坛,2013,(3):80-82。
[3]李振宇.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考[J].青海金融,2014,(2):12-15。
[4]楼文龙.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J].中国金融,2013,(16):12-14。
[5]周恩静.新型城镇化对金融支持的需求、难点和路径分析[J].西南金融,2013,(10):53-55。
The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type
Urbanization and the Financial Support
――A Case of Jiuquan City of Gansu Province
Research Group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战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3-0070-02
新型城镇化是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策略,党的十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并确立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动力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之后,新型城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有所作为、有所创新。
一、漳州市城镇化建设主要成效
(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
2012年,漳州市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4949元,比上年增长18.3%,与全市经济增长速度相比,高出5.7%。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看,2011年,漳州市居民收入超过2万元,之后2012年农村居民收入突破1万元,增长13.8%,近九年来连续快速增长,增长幅度超过城镇居民。城乡二元结构逐渐被打破。漳州市城镇化率不断提高,2012年达到了52%,比2011年提高4.1%,在福建省九个设区市中增幅最大。
(二)经济增长速度加快
2012年,漳州市GDP总量20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2.6%。财政收入205.48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在福建省九个设区市中,增幅位居前三位,可观的财政收入在保民生、促增长方面提供了保障。近年来,漳州市工业化水平也快速提升,由此带动了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2008年,漳州市三次产业比重21.3:44.5:34.2,到2012年,三次产业比重为15.9:47.9:36.2。三次产业比重不断趋向合理。
(三)城镇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中心城市和小城镇框架进一步拉开,市区建成区面积由42平方公里扩大到55平方公里。全市形成一批高标准的新型农村社区,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及村容村貌。近年来,漳州市提出建设“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并取得显著成效,符合中央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精神。之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漳州市城市文明指数测评从全国第51位上升到第8位。
(四)城市空间结构支撑体系初步形成
漳州市持续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把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为新的发展目标。在中心城区和城市组团建设上充分发挥中心城区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提升城市品位。形成“一中心六组团”的“大漳州”,即中心城区、圆山组团、角美组团、石码组团、滨海组团、九龙组团、靖城组团。
二、漳州市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总体水平低
漳州市多年来城镇化率一直排在全省后几位。“十一五”末的2010年,福建的城镇化率为57.1%,漳州市只有46.7%,居全省第八位。2012年福建的城镇化率为59%,漳州市只有52%,虽然比2010年提高了5.3%,增幅为全省最大,仍然低于全省7个百分点,因此,推进城镇化的空间还很大。
(二)城乡发展不协调
城乡发展差距明显,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特别是在农村的教育、卫生、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要赶上目前城市水平至少需要十几年。此外,农村饮用水处理远不如城市,设施简陋,一些地方水质达不到国家标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三)缺乏本地文化特色
部分城镇的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有的照搬照抄外地的规划思路,导致城市面貌洋不洋土不土、缺乏自我缺乏特色、城镇面貌大同小异,看不到优秀的闽南文化元素。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有的地方为了追求高大全,追求政、追求经济效益,短视行为比比皆是,不惜拆毁历史街区与建筑,珍贵文物遭到破坏。城市文化内涵与特色逐渐丧失。
(四)产业支撑不足
一些乡镇产业支撑不足,难以形成支撑城镇发展的支柱产业,缺乏提供居民就业的城镇产业群,经济聚集效应不明显。不少乡镇产业基础薄弱,产业总体技术水平低。中小城市缺乏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支柱产业形成发展缓慢,产业没有明显优势,经济增长仍然依靠消耗大量的资源和破坏环境来实现,粗放型经济增长特征仍然很明显,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令人担忧,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
三、漳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新型城镇化的“新”,在于新的观念、新的体制、新的技术,在于新的文化内涵,新型城镇化的“新”,还在于“四化”(新型工业化、区域城镇化、社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重在绿色低碳,重在文化个性,重在提升质量,重在以人为本,重在城乡一体。漳州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要从以下几方面拓展。
(一)树立生态理念指导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最大特征就是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漳州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把漳州建设成为更加宜居宜业,更具吸引力的“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目标定位以来,全市上下通力合作,城镇建设成效显著。一是郊野公园建设,即“以水为脉、以绿为韵、以文为魂”的建设思路。二是生态公园建设。通过生态公园建设项目竞赛,在县、市、区确定16个参赛项目。项目建设正积极推进。
生态文明指导城镇化,就是走绿色低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确保自然生态不被破坏。既不能象以前发展污染后再慌忙的治理,也不能死守环境什么都不发展,也就是走低碳化、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之路。当前,城镇建设要按建成面积、常住人口密度制定刚性绿地绿化指标。
(二)传承闽南文化融入城镇化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没有文化的城市不可能有活力,没有文化个性的城市不可能有前途。漳州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文化就是闽南文化、祖地文化,漳州是一座典型闽南文化特征的城市,新型城镇化必须注重融入优秀闽南文化元素。包括开漳文化,闽南建筑文化,闽南民俗文化,闽南宗教文化,闽南民间艺术,闽南宗族文化,开台文化,闽南方言等。
漳州市在建设“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过程中,应重视对上述八种文化的研究,加强对上述文化的保护,既要融入闽南文化,又要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确保城市的“个性”。当前郊野公园、生态公园建设及规划中的城镇标志性建筑必须融入闽南传统建筑元素。
(三)壮大特色产业支撑城镇化
1.突出“一县一品”,做大特色农业。漳州水仙花和蘑菇、平和管溪蜜柚、天宝香蕉、长泰芦柑、云霄早熟枇杷、漳浦保鲜蔬菜、华安铁观音茶、南靖绿麻竹、诏安青梅、东山水产品等规模效益明显,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现代农业“名片”。
2.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石油化工、特殊钢铁、装备制造、食品工业“四大”主导产业和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与新医药“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4+4”产业格局,构建以高新技术为引导、依托传统优势产业、拓展基础产业和制造业、提升现代服务业的现代产业体系。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当前要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重点在各工业园区和主要农产品产地规划建设一批为产业集群服务的专业物流配送中心和现代农产品物流中心。同时要加快金融服务业发展,加大金融业对服务业的扶持力度,将金融业发展作为服务业新的增长点。
(四)统筹城乡一体推动城镇化
1.中心城市与小城镇统筹发展。各地要根据资源、环境、产业布局统筹发展,在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科学合理的分享利益蛋糕,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要有分享机制和补偿机制,形成层级分明、功能互补、共同发展机制。
关键词 西咸新区 城镇化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2)04-000-03
2011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已达到49%,进入到了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然而,西咸新区的城镇化水平还处在较低水平。如果这一地区的城镇化维持现状或者低速发展,这将妨碍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等建设战略。因而,西咸新区的城镇化值得研究和关注。
一、西咸新区城镇化概况
西咸新区位于西安、咸阳两市建成区之间,规划控制区总面积882平方公里,建设用地272平方公里。行政区划涉及西安、咸阳两市的7个县(区)、23个乡镇(街办)。西咸新区内有乡村人口688万人,农民人均收入情况明显地呈现出三个不同的层次,而三个层次中又是参差不齐的。年人均收入在1000-2000元的属于低收入阶层,占38%左右;中等阶层年人均收入在2000-3000元,占了47%;年人均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属于高收入阶层了,只占了15%。区内23个建制乡镇(街办),大多数镇是传统的农业型、商贸型城镇,产业化水平很低;从人口分布来看, 2万左右人口的镇有5个;3万左右人口的镇有12个;4万左右人口的镇有3个;5万人口镇1个;7万人口镇1个;9万人口镇1个。大多数镇的人口(非农人口)在1万以下。
2011年,西咸新区城镇化水平仅为2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24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很低。同时也滞后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不但严重阻碍了西咸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而且也制约了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全局发展。
二、西咸新区城镇化的问题
西咸新区地处关中平原,具有优越的区位和交通条件,农产品丰富,利于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电力供应充足,而且人文环境优越。加之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良好发展机遇,新区的发展有很好的前景;另一方面,新区承担着国际化大都市产业和资金转移的任务,承载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产业、优化城市空间形态”的重任,但是西咸新区城镇化水平低,1城镇化水平低,建制镇职能单一
西咸新区共有23个建制乡镇(街办),从城镇职能来看,共有16个乡、镇属于农业型城镇;占696%;工业型城镇2个,占87%;仅有一个镇属于农业商贸性;3个镇属于工业商贸性;1个镇属于工、农业商贸性。可见,大多数城镇职能单一,属于城镇发展职能的初级阶段。从空间结构来看,城镇分布呈点状,属于点的集聚型发展,处于点域发展阶段,距离发展成为点、线、面结合的空间结构还有很大差距。
2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生产链短
西咸新区位于西安于咸阳两市建成区之间,区内生产以农业为主,也有从90年展起来的乡镇企业,但大都规模很小,城镇化水平很低,农业生产大多以村、户为生产单位,产业化水平低,一般以自产、自销为主,生产链条短。
3建制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落后
从西咸新区内城镇建设状况来看,住房大多属于自建房,数量多,档次低。人均居住面积低,公共建筑和生产性建筑少;市政设施滞后,大多城镇以路当街,以路为市,制约了城镇规模扩张和人口、产业集聚。由于市政设施滞后导致镇的环境卫生、镇容镇貌较差,出现“镇镇象农村”的聚落形态,与村居民点没有比较优势,对其周围农村居民普遍缺乏吸引力。有些镇区位优势比较明显,但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也极大的影响了小城镇形象和功能。
4乡镇企业布局分散,环境污染严重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西咸新区乡镇企业发展迅速,例如,斗门造纸企业,三桥以造纸业为主体的化工、机电、铆焊、面粉、服装、建材、机械加工、汽车贸易,永乐镇的面粉加工,大王镇的食用醋、保健醋企业等,随着工业的兴起,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这些乡镇企业大都分散于不同的村庄,生产排放物一般都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对环境污染严重。
5城镇管理水平较低,管理和技术人才缺乏
西咸地区乡镇大都是传统农业乡镇,农业人口仍然是大多数,因此,教育文化水平低,加之,乡镇企业的条件还不能很好地吸引外来人才,使本地区规划、管理、建设的人才以及乡镇企业技术人才极其缺乏。对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有很大的束缚。很难适应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需要,也影响了城镇的进一步发展。
三、积极稳妥推进西咸新区城镇化进程的建议
1以经济为基础来助推城市基因的成长
城镇化的内在动力,不是依靠政府的行政动员和财政支撑,而来自于本地区生产力的自然增长。自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兴起以来,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虽然发达国家已进入城镇化的成熟期,但广大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城镇化的初、中期阶段,人们都意识到传统发展道路带来一系列的城市病,必须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以本地区经济社会包括工业化一定程度的繁荣发展为基础,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培育城市基因的成长。注意避免“平铺摊子、乱搭架子、到处甩票子,最后一片空壳子”的错误做法,以经济为基础来助推城市基因的成长,使人、财、物集中投入到具备城镇发展条件的区域。
一、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
新型城镇化在“三化”协调发展中起着战略性、全局性和关键性的作用。具体可以体现在如下六个方面:
一是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河南来讲,最重要的就是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转变为消费、投资协调拉动,必将带来消费观念的更新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带来巨大消费潜力的释放。
二是引领城乡发展一体。河南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涵盖了农村的城镇化,更加注重破解“三农”发展难题,把新型农村社区纳入城镇体系,推动城乡分割向城乡统筹、城乡一体转变。
三是引领城镇功能完善。发挥新型城镇化引领,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既对城镇功能完善提出要求,又为城镇功能完善提供机遇,促进城镇以提高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就业承载能力为核心,实现城镇功能完善化、发展机制良性化、公共服务配套化,实现城镇功能提升与城镇人口增长的协调同步。
四是引领产业集聚发展。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城市新区、城市组团、产业集聚区、特色专业园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等载体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为工业化、服务业的发展集聚生产要素、创造宜居环境、营造良好氛围、带来集聚效应,必然加快工业项目集中布局。
五是引领农业现代化进程。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只有调整产业结构才能发展现代农业,只有转变生产方式才能转变农村生活方式。这正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发挥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的根本目所在。
六是引领资源节约利用。资源节约、生态宜居、环境友好是新型城镇化区别于传统城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根据目标要求,河南发展每年实际需要新增建设用地约80万亩,国家每年下达的指标不足30万亩。同时,河南18多万个自然村(47766个行政村)星罗棋布,面积总和比城乡居住和工矿用地总面积3/4还多。推进新型城镇化,制定符合河南实际的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节约集约用地标准,将有效推动城乡发展向节约集约和生态宜居转变。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引领存在的问题
尽管河南新型城镇化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效应开始凸现,但从发挥引领作用的角度看,我省城镇化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制约了新型城镇化各项工作的推进和引领作用的充分发挥。
1、城镇之间协同发展水平较低。河南探索构建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现代新型城镇体系。但是,从当前的情况看,郑汴都市区与地区性中心城市之间、地区性中心城市与县域中心城市之间、县域中心城市与小城镇之间的功能定位、产业分工、重大基础设施衔接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2、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较弱。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直接决定了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的发挥程度。河南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欠账较多;二是吸纳就业能力有限,多数中小城市和中心镇缺乏产业支撑,新型农村社区配套的产业园区发展相对滞后;三是保障房建设过程中土地供应和资金筹措压力较大,影响了城镇对农村转移人口的吸纳能力,降低了城镇化质量;四是由于政府财力相对薄弱,融资能力不强,建设资金缺口较大,直接制约了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完善。
3、城镇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以及河南创造性的将新型农村社区纳入五级城镇体系,对各级城镇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城镇精细化管理还有待于完善,环境提升、交通道路秩序整治等工作推进亟待加快,管理长效机制急需健全;二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民进城数量将持续增加,给城市管理带来巨大压力;新型农村社区的并村调整,势必引发原有的村民自治制度向社区管理制度转变。三是保障房的监管体系还不健全,迫切需要由以建设为主向建管并重转变,由多种保障房并重向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转变,由注重建设数量向提升建设品质转变。四是社会管理理念落后、社会管理手段单薄、社会管理法规缺位、社会管理人才缺乏等一系列问题更加突出,影响新型城镇化和谐发展目标的实现。
4、资源利用方式亟待转变。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用地需求快速增长,加上国家实行较为严格的管理政策,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但是,土地利用方式粗放加剧了用地紧张。河南省20多家省级产业集聚区中,饱和度最高的达到85%,最低的仅32%,多数饱和度不足50%。同时,生态环境脆弱和环境容量不足也是新型城镇化不能忽视的制约因素。在转型发展期,河南以资源型为主的偏重的工业结构在短期内仍然存在,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加重了经济的高碳发展,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必须在资源环境制约加剧的情况下来运行。
5、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新型城镇化推进及其引领作用发挥的体制机制障碍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区域之间规划协调机制不健全。二是土地制度改革缺乏顶层设计,现行一系列土地制度创新的效果受到抑制,无法发挥。三是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尚未完全打破,以户籍制度为核心,包括就业、就医、就学、养老在内的一系列制度造成进城农村居民无法享受到均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四是行政区划调整不能满足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市县同城问题也无法得到根本解决。五是城镇公用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亟待突破。六是城镇化统计考核体系不完善,不能全面评价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也不能及时发现城镇化进程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
三、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完善现代城镇体系
1.构建“核心+亚城市群+放射状发展轴线”的中原城市群空间组织框架。第一,加速郑汴都市区的发展,形成河南省的核心增长极,加强洛阳作为副中心的发展。第二,根据城市群发育程度,构建郑汴焦新亚城市群、豫北亚城市群、许平漯南亚城市群、洛济三亚城市群和黄淮亚城市群等五个亚城市群。第三,构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米”字型城镇空间发展轴线。
2.强化中心城市和周边城镇的组团式发展。近期,各个城市的中心新商务区规划陆续获批、开始建设。在以中心城市市区为中心的3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和中心城市关系密切的周边卫星城镇(县城、县级市市区和特定功能区)。通过城市中心商务区的发展,强化中心城市的商业服务功能,藉此可强化中心商务区和周边城镇的联系,同时也可以加速中心城市的增长。
3.实现城市与产业集聚区、城市新区互动发展。河南省共规划建设了180个产业集聚区,每个省辖市、县均有产业集聚区。每个县市中心城区通过商业、金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工业的发展承担区域增长核心的功能,产业集聚区通过特色产业的集聚发展承担产业发展功能,城市新区通过三化协调、城乡统筹,探索新型城镇化的实践模式。
(二)提升城镇功能
1.打造全省核心增长极——郑汴都市区。作为全省的增长极,郑汴都市区主要承担着区域经济增长的组织和带动作用,对周围区域具有辐射带动作用。其承担着作为区域现代服务业中心、金融中心、技术研发和扩散中心的功能。
2、提升地区性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在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战略下,地区性中心城市是其周边区域的组织核心,主要发挥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主要承担该区域的商业服务、产业发展功能,也是重要的宜居之所。
3、壮大县域中心城市发展实力。县域中心城市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是新型城镇化推进的主要载体和主导,是接受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的理想之地、首选之地,它对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4、完善建制镇和新型农村社区的居住和服务功能。建制镇和新型农村社区是更低层面的区域发展核心,其为城乡居民提供居住、生活服务功能,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5、加快城区改造,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旧城区、城中村和棚户区是不同等级城镇快速发展的产物。旧城区是城市发展的历史纪念和见证,但生活环境较差,城中村和棚户区生活环境更差,对它们改造势在必行。
(三)推进城乡统筹
坚持政策引领、规划先行、突出主体、保障权益、规范有序、拓展创新、互动联动、一体推进”的原则要求,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一是强化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和镇总体规划引导作用。二是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和小城镇发展的融合。充分发挥小城镇的关键节点作用和新型农村社区的战略基点作用,统筹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人口分布、产业布局、就业结构的合理化。三是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构建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险与救助等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增收;农民
一、新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增收的特点
在新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新疆农民的收入也在逐年增长。在其增长过程中,表现出以下特点:
1.城镇化过程中新疆农民收入普遍增加,增长缓慢
新疆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近10年来持续增长。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245元,2013年达到7296元,累计增加5051元。在城镇化推进的近十年来,新疆农村居民收入保持不断增长,但速度缓慢。十年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才增长了2.4倍,这与我们城镇化的发展速度相比是明显落后的。
2.城镇化带来的农民收入增长滞后于新疆经济增长
城镇化对农民的收入增长有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需要较长的时间。新疆农民收入的增速缓慢正好印证了这一规律。将农牧民收入的增速与同期GDP的增速进行横向比较,不难发现,新疆GDP 增长率快于新疆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2005―2013 年新疆农民人均纯收平均年增长 14.05%。同期新疆GDP年增长率为16.12%,后者比前者高出2.07个百分点。
3.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新疆农民收入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
新型城镇化推进以来,新疆各地区农民的人均纯收入都在持续不断的增长。但新疆农民的收入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并有不断拉大的趋势。以2013年为例,农民人均纯收入收入最高的地区为昌吉州13014元,人均纯收入最低的地区为克州3857元,两地区相差9157元,昌吉州的农民收入为克州农民收入的3.4倍,呈现出巨大的差异。且南疆农民收入总体低于北疆农民收入水平,排在全疆农民收入水平最后三位的恰恰是南疆不发达的三地州喀什、和田、克州。这种差距正好反映出一方面新疆城镇化是建立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基础上;另一方面新疆新型城镇化的区域差异导致了区域间农民收入差异。
4.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新疆农民收入构成逐渐变化,但传统农业生产仍是主要经济来源
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是中国农业人口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工资性收入是农民受雇佣所得。家庭经营收入主要是指农牧民直接从事第一、二、三产业生产经营所得,其中最主要的即农产品买卖收入。财产性收入是农牧民家庭的动产和不动产为农牧民所带来的租金、利息、增值收益等。转移性收入指国家、社会等对农牧民的各种无偿的价值单方转移。近十年间,新疆农牧民的收入结构在发生缓慢的变化。
新疆农民收入结构呈现一定程度的变化:2005-2013 年,新疆农牧民收入主要还是来源于家庭经营性收入,但它在农牧民总收入中的比重却在持续下降:2005年占92.36%,2010年降为88.51%,2012年下降到83.9%,2013年占81.87%;工资性收入所占总收入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2005年占比4.2%,2010年占比6.3%,2012年占比7.4%,2013 年工资性收入所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 8.8%。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比例波动幅度不大。家庭经营收入近十年比重都保持在70%以上,说明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仍然是新疆农牧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其绝对数虽然不断增长,但在农民总收入中占比不断下降,反映出这种依赖传统农业收入的状态正在缓慢发生变化。其余收入占比虽少,但持续增长。这也反映出在城镇化推进中,农村劳动力正在缓慢转移,政府各项惠农政策效果正逐渐显现,农民收入在逐渐增加。
从家庭经营性收入构成的变化来看,自2000年―2013年,新疆农民第一产业收入占人均总收入的比重比较大,第一产业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第一产业的平均增长率为14.37%,而第二、第三产业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76.68%和20.08%,都远远高于第一产业。
可以看出,在新疆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农业作为农民收入的基础地位没有改变,但其产业化水平正在逐渐提高,传统农业正在向二、三产业融合,农民未来的收入增长潜力巨大。
二、新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增收制约因素分析
1.一般制约因素
(1)时滞因素
任何措施的实施到其收到效果都会有时间差,即时滞。从现有的城镇化研究来看,普遍的一个现象是:城镇化建设对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效果。这可能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城镇化内涵之一是农业产业化及第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过程,只有真正实现了产业的升级转化才能真正实现农民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而产业的升级转化需要数年甚至更久的时间。二是城镇化是一个素质相对较低的农牧业人口向高素质非农人口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耗时较长,农牧民需要花费较长时间适应新的生产方式、学习必要的生产技能,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而这恰恰与城镇化建设周期高度耦合。
(2)成本因素
相较于城镇化带给农民的收入增加,同时带给农民的城镇化成本也较高,这使得农民在增收的同时,各项有形开支和无形成本也上升,成为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开支和成本包括:(1)生活成本。与在农村生活相比较,转移到城市居住农民要支付更高的生活成本。其一是各类生活资料价格更高,如食品、服装等;其二新增各项必需的城市生活服务开支,如交通费用等,更有数额不少的医疗费用、子女教育费用等。(2)就业成本。农民转移到城镇就业,在技能和人际关系都缺乏的情况下,不得不通过中介机构介绍谋得工作,其所支付的佣金也成为收入的抵减项。(3)隐性成本。农民在城市中的特殊身份使得他们无法享受和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服务,同时由于缺乏组织保障和得力的法律救济,他们要承担比城市居民高得多的风险成本。这些无法准确捕捉计量的损失构成农民城镇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成本,制约着其实际收入的提高。
(3)素质因素
在城镇化过程中,农牧民向城镇人口转化也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表现出按照个体素质差异分批次转移的特征,笔者也将其称之为优序转移,即素质较高的农牧民先转移,素质相对较低的农牧民较晚转移。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或掌握了一定技术的农民,与城市有一定契合度,也较容易为城镇化所接纳,因而较快的成为城镇人口。农牧民本身受自然经济制约整体素质不高,其中相对较高素质部分人口的流出,会对农牧业地区整体人口素质产生巨大的影响,导致农牧区剩余下来的人口整体素质水平更低,发展更为局限,从而会更加制约剩余农牧民收入的增加。同时由于先转移入城的农牧民在进入城镇生活工作时会将他们在农村积累的各类财富和先富的带动效应一并转移,这就进一步弱化了今后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加剧了剩余农牧民增收的困难。
2.特殊制约因素
(1)自然因素
新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制约新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成为影响新疆农牧民收入随城镇化推进增长的一个特殊制约因素。一方面新疆生态环境先天脆弱。新疆地处亚欧板块内陆,远离海洋,常年缺水少雨,气候干旱,荒漠面积超过一半,发展农业的基础条件本身非常有限且薄弱;另一方面新疆生态环境后天遭破坏较严重,致使很多农牧民赖以生存的耕地和草场失去使用价值,削弱了新疆农牧业发展的基础,影响了新疆农业总产出的数量和质量。加之新疆历年来大风、霜冻降温、雨雪、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发,而农牧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基础设施条件落后,自然灾害对农牧民的影响直接又深刻,使得农牧民增收困难,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瓶颈因素。
这是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无法人为改变的制约因素,是阻碍农民增收的不可抗力,是新疆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增收的独特约束。
(2)人文因素
农牧民素质是决定新疆农牧业人口市民化转移的核心因素。新疆域内农牧区范围大,并且多为贫困落后地区,贫困人口多,受教育程度低、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是客观实际。这成为新疆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制约农民增收的另一个特殊因素。它不仅使得农民参与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困难,同时也形成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困难。
新疆农村人口的特点决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困难,择业范围狭窄。以南疆为例。南疆四地州劳动力共计287.57万人,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157.66万人。具体来看,和田59.26万、喀什71.51万、阿克苏17.02万、克州9.87万,剩余劳动力占南疆劳动力总额的54.82%。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因素就是新疆农民文化受教育程度不高,素质普遍偏低,对新鲜事物接受较慢,对城市劳动力需求缺乏必要的了解,同时缺乏适应城镇劳动力需求的基本技能,这必将导致城镇化过程中的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结构性失衡,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镇就业选择单一,收入增长缓慢。
(3)科技因素
科学技术是推进农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衡量地区农牧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因而其转化应用也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农牧民的收入增加。但这一重要的推动力量在发挥促进新疆农牧民增收作用方面表现不足。与内地等省区相比,新疆科技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农业产品科技含量低,科技成果转化量少、科技在农牧业中应用效率不高,农业科研单位与市场、企业对接不畅通,缺乏适应新疆农业发展要求和符合新疆实际情况的农业科技转化机制。同时新疆农村教育落后,缺乏既会总结新疆农业生产特点和规律又具备一定的农业科技知识的现代农民,这就使得科技推广应用和转化的难度更大。因而,新疆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更加重视科学技术的地位,构建与新疆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在科学技术带动下,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让科技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好帮手。
(4)体制因素
制约新疆农民增收的体制性因素主要是指新疆的农业产业基础相对薄弱,成为影响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增收的掣肘。新疆农业产业起步晚,发展速度缓慢,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
从农业产业化的主体来看,新疆农业企业不能充分发挥带动作用。一方面农牧业企业在全疆各地区的分布非常不均衡;另一方面在全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农产品加工企业比重不足40%。并且从规模上来看,大、中型企业很少,大部分是小型企业,且大多数是只进行初级加工、粗加工的企业,发展精细加工、深加工的企业凤毛麟角。
从农牧业产业化的水平来看,新疆农牧业并未形成真正的产业,多以农牧业初级产品、粗加工产品为主,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缺乏竞争力,难以推动新疆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新疆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低,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也是新疆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的集中表现。
参考文献: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2015》[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