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竹林深处范文

竹林深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竹林深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竹林深处

第1篇:竹林深处范文

越来越觉得岁月是条河,缓缓流淌着,裹挟了一路风尘,冲击着那些曾经柔弱稚嫩的心。几经冲刷和浸泡后 ,留得几许原生的真和纯便是生命最大的造化。

那些相信星星会开花的顽童不知道藏到哪里去了,当我们疲惫的奔波在谋生之路上,早已经忘记了还有蝉声,还有花香,还有会开出花的星星,仿佛这才叫成长,成熟。真的不希望自己是他们梦想的扼杀者和磨砺者。圆润了固然适应潮流,但是每一个都一样的姿态,世界将多么单调乏味!

喜欢在我的竹林深处聆听自己心灵之音,喜欢灵魂的清泉流过山际的轻响,喜欢看山花在思想的风中摇曳 ,喜欢竹林上空的明月朗朗……然而竹林深处 只是我用寂寞孤独敲打着黑夜的墙 ,织成竹林一样茂密的 ——惆怅, 惆怅与彷徨……

红尘滚滚里,真希望在每个孩子的心里植一丛青竹,随着岁月之河的流逝她们能茂密的伸展,茁壮。飞累了,能在这里听雨看月,洗心静思。疲惫了,在这里仰望星空,抱一轮明月,寻回自己的梦想,就像圆明园的残荷擎着孤高自信的衰蓬,诠释什么叫沉默里的不屈与坚强。

可是, 那些思想的琴键,哪一回能让自己弹响? 我们自己的心灵,哪一回能自信的孤傲的飞翔?

第2篇:竹林深处范文

【关键词】超深基础;高水位;防水;后浇带;预埋注浆管

预埋注浆管施工技术主要运用在混凝土中的施工缝、冷接缝等之中,其主要是对该缝进行永久性密封。通常来说,它适用于新浇筑与既有的施工缝之中。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可在施工缝中注入水泥浆、聚合物浆液等多种固化材料,此时如果流水渗进接缝时,我们可以采用PVC管将水泥浆液注入,从而达到密封的效果。下文结合某工程为例,主要分析了预埋注浆管施工技术在地基工程中的应用,以此作为参考性依据,具有一定指导性作用。

0.工程概况

本工程大致分为地上结构和地下室,其中地下室主要有3层,地上结构主要为4层,其总建筑面积达到12万平米,该工程的建设规模极大。该工程地基凹槽的南侧有某池塘存在,其基坑主要分类高低两跨,其高跨的标高为-20.800m,低跨的标高为-21.700m,其整个凹槽的深度最深达23.400m。该工程地处四面环水的位置,其竣工之后测得以下数据:其东西向长度为225.90m,南北方向宽度为111.65m,在地下室的南北方向设置了6条后浇带,东西方向设置了2条后浇带,其中有些后浇带的宽度相对较大,而且我们需要等到基础施工以及养护工程完毕之后才对其进行封闭,这无疑给施工人员加大了难度,极不容易控制后浇带的施工质量。

本工程基础底板后浇带部位防水:(1)阴阳角部位3lmm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附加层;(2)满铺1道3mm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3)满铺4mm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4)在后浇带底部中心位置设置1道通长橡胶止水带。虽然整个防水施工过程都已保证了其施工质量,但是我们还需要在其中加一道预控措施,即在后浇带施工缝部位中采用预埋注浆管施工技术,这一施工有利于解决因基坑大而带来的地下室施工缝出现渗水的问题,提高了地下室后浇带部位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其不再出现渗水的情况,提高了其补救能力以及社会经济效益。

1.工艺原理

在地下室的后浇带部位,由于预留了适当的施工缝,这就加大了防水工程的施工难度,所以在进行防水工程中,施工人员应该对其进行综合分析,采用预埋注浆管施工技术进行合理的施工,等到对后浇带的施工缝彻底清理干净之后,施工人员应该在其施工缝周围每个3m之处设置一段注浆管。

在设置注浆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其固定在后浇带的止水钢板中,另外,我们需要对每段的注浆管增加一段增强型PVC注浆管,并将其两端暴露于外部,以便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对其进行合理的养护,从而达到防水的效果,并提高其渗漏的补救能力。

2.材料要求

(1)预埋注浆管采用一次性DB19型不锈钢弹簧注浆管。其具体参数如下:注浆管外径20mm;注浆管内径10mm;骨架与外层编织布之间应完整,不得有松开和脱落现象;外径变形30%的压强不小于70N/mm2;滤布渗透系数不小于0.003cm/s:等效孔径应小于0.074mm。

(2)注浆导管采用配套使用的XZ-I-6x2型PVC导管。其主要参数如下:注浆管外径10mm:注浆管内径6mm;最大工作压强1.0MPa;最大爆破压强3.0MPa。

(3)连接件为配套的喇叭接头。

(4)固定件为专用固定夹。

(5)注浆液采用化学注浆液(水性和油性聚氨酯、丙烯酸盐浆液和环氧树脂)或者超细混凝土。

(6)封口材料选用环氧树脂胶泥。

3.操作工艺与注意事项

3.1施工操作工艺

(1)注浆管在后浇带封堵前安装。安装前首先剔凿后浇带侧壁表面,剔掉浮浆、碎石团等疏松部分,清除表面的油污,保证侧壁表面坚实、平整。

(2)DB19型不锈钢弹簧注浆管两端分别套入喇叭接头,保证连接牢固、严密。喇叭接头的柱端套入增强型PVC管中,增强型PVC管末端套上保护套,并用绑丝绑扎牢固,保证导管封堵严密。

(3)预埋注浆管设置在结构构件中轴线位置。基础底板后浇带中间埋设止水钢板,注浆管采用专用固定夹固定在止水钢板或混凝土侧壁上,固定夹间距不小于250mm。注浆管放置在靠近侧壁阴角部位,采用专用固定夹将注浆管与止水钢板固定牢固,管上部与底板上部钢筋绑扎牢固且注浆导。

(4)注浆管每3m一段(一段最长不得超过6m),分段放置,相邻注浆管采用搭接连接,搭接长度不小于300mm,搭接部位两注浆管用火烧丝绑扎牢固。

(5)调整、恢复底板后浇带部位的上部钢筋,并绑扎牢固,达到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3.2施工注意事项

(1)在防水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该工程的特殊性,我们应尽量选择水性聚氨酯化学注浆液以作注浆材料。通常来说,等到地下室后浇带施工完毕之后、养护完成之后再进行注浆施工,其实施工人员需要注意的是:保证基础底板浇筑的混凝土为抗渗混凝土,要求混凝土的养护不得小于14天。如果后浇带某部位出现渗漏情况,可及时对其注浆处理,从而保证其达到防水的效果。在本工程施工中,由于建设规模较大,我们需要对底板浇筑的混凝土进行20天的养护,而且在注浆之前,由施工人员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然后再根据基础底板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注浆。

(2)在注浆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采取低压低速的灌浆方式进行,而且设备在施加压力的过程中严格控制,以免骤然加压,达不到防水的效果。在注浆过程中,我们需采用高压注浆泵进行注浆,其注浆措施是:从注浆管的某一端进行注浆,而另一端应自然放置,此时施工人员就可对其进行逐一注浆。

(3)整们主浆过程中须监控压力计数据,化学灌浆压力宜为0.2~0.4MPa。当注浆管另一端开始出浆后,保持压力3~5min,即可停止本管道注浆,改注相邻注浆管。

(4)待管道内浆液达到初凝而不外流时,平地面切除外露PVC导管,再用环氧树脂胶泥把灌浆嘴处抹平、封口即可,没有进行注浆的注浆管,在注浆嘴部位向下剔凿出20mm的凹槽后,同样用环氧树脂胶泥进行抹平、封口。

4.结束语

在本工程建设中,由于四面环水,就需要施工人员对工程进行防水工程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采用了预埋注浆管施工技术,这一技术方法适用于对施工缝、冷接缝等永久密封中,首先,采用该施工技术提高了施工的质量,有效的避免了地下室后浇带部位出现渗水的情况;其次节约了工程造价,提高了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最后,这种技术方法能够及时的、有预见性的将质量隐患排除,大大的提高了该部位的补救能力,并且更容易找出渗水的部位。总而言之,相对于其他施工技术而言,该施工技术具有实用性、经济性的特点。

【参考文献】

第3篇:竹林深处范文

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阿司匹林预处理组。各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动物模型。比较各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脑梗死体积、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含量及脑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cz)含量。结果阿司匹林预处理组可使神经功能缺损减轻、脑梗死体积缩小、血清NSE含量降低,均较脑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同时脑组织IL-1β和TNF-α含量亦较脑缺血再灌注组降低。结论阿司匹林预处理可诱导脑缺血耐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脑组织再灌注损伤时IL-1β和TNF-α的表达有关。

关键词:阿司匹林;预处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

中图分类号:R743.3 R2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08-D710-02

近年来发现预先给予一些药物可诱导脑缺血耐受(ischemictolerance,IT),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的脑损伤,此现象称为药物预处理。阿司匹林(aspirin/acetylsalicylic acid,ASA)具有抗炎、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是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阿司匹林除有抗血栓形成作用外,还有直接的脑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是否与IT有关,报道尚少见。现利用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ASA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影响。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选用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36只,由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重250g-320g,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脑缺血再灌注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2h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再灌注22h后处死;阿司匹林预处理组:ASA(由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批号:0506338)60 rag/(kg・d)溶于2 mL生理盐水中,灌胃,3d后造成2h MCAO,再灌注22h后处死。

1.2 缺血再灌注模型制作采用Longa等的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并加以改进。以10%水合氯醛(0.35 mL/100.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后,分离出左颈外动脉、颈内动脉及分叉处,结扎并切断左颈外动脉及其分支,将左颈外动脉残端下拉与颈内动脉呈一条直线,在左颈外动脉残端剪一小口,插入一根顶端粘有石蜡的尼龙丝线(直径0.20ram)向上深入至颈总动脉分叉以上(19-21)mm阻断大脑中动脉造成大脑中动脉缺血,2h后将尼龙线抽出形成再灌注,22h后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后断头处死。模型成功的标志是大脑中动脉缺血后同侧即刻出现Honer征,动物清醒后爬行时向右转圈,严重时向右跌倒,提尾时右前肢内收屈曲且一直存活到再灌注22h。假手术组除不插入线栓外,其他操作步骤同上。

1.3 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按Longa等的5级评分法评分:0级,无功能障碍;l级,不能伸展右侧前肢;2级,向右侧旋转;3级,向右侧倾倒;4级,无自主活动伴意识丧失。

1.4 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的测定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完毕后,取心脏血2mL,离心后取血清,置-20℃冰箱内保存,整批待测,按照NSE-ELISA试剂盒说明操作测定,单位为ng/mL。

1.5 脑梗死体积测定取血完毕后,每组各随机选取6只动物,以10%水合氯醛深麻醉后处死,取左侧大脑半球,冠状面均匀切成2mm厚脑片,迅速放入2%的TTC(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溶液(37℃)中染色30min,然后用10%甲醛缓冲液固定。24h后照相,测量每个层面梗死灶面积,将各脑片梗死面积之和乘以厚度(2mm)为总的梗死体积。

1.6 脑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测定每组另外6只动物用10%的水合氯醛深麻醉后处死,迅速取出鼠脑,剥离左侧皮质,称重后按400 mg/mL加生理盐水制脑组织匀浆,匀浆液3 000r/min低温离心15min,取上-清液置20℃冰箱内待测。后采用FT-DF7-晶体闪烁计数仪(北京核仪器厂生产),测定脑组织IL-1β和TNF-α的含量。试剂盒均由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放免所提供。

1.7 统计学处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多组比较进行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q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t或t’检验。

2 结果

2.1 各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血清NSE含量、脑梗死体积比较假手术组无神经功能缺失表现,脑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均表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失。假手术组无肉眼可见的梗死灶形成。脑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均表现不同程度的梗死灶形成。ASA处理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NSE含量降低,脑梗死体积缩小,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2.2 脑组织IL-1β和TNF-α含量脑缺血再灌注组脑组织IL-1β和TNF-α含量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升高(p

3 讨论

脑缺血后的再灌注往往引起较缺血本身更为严重的损害。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特征主要为中性粒细胞浸润。在某些动物实验中应用抗中性粒细胞抗体使中性粒细胞减少,能使受损部位的面积缩小,提示在再灌注损伤中,中性粒细胞为主要的介导因素,各种炎症因子的释放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对ASA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其有神经保护作用,抑制缺血后的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的神经损伤。本实验发现,提前给予ASA可以使再次缺血时神经功能缺失减轻,梗死体积缩小,均较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有明显差异。并且还发现提前给予ASA可以使再次缺血对血清NSE含量下降,较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有统计学意义(P

第4篇:竹林深处范文

关键词 丹参注射液 山莨菪碱 多发性脑出血 临床观察

多发性脑出血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多发病,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临床报告比较少见。本文就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多发性脑出血30例的临床疗效经验,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多发性脑出血30例病人中,男21例;女9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23岁,平均年龄49.9岁 。其中高血压性脑出血者22例,基底节区出血者2例,蛛网膜出血者3例,脑血管畸形者1例,脑干出血者1例,血小板减少者1例。出血量最多者18ml,最少者10ml。单例瘫痪10例,完全瘫痪7例,继发性脑疝者4例,死亡2例。

方法:将30例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取丹参注射液每支2ml(含生产药3g)16ml静脉注射,发病24小时后开始,每天1次,用药4天后,剂量改用20ml静滴28天。山莨菪碱(每支1ml、含10ml)20mg静滴,每天1次,用药4天后,剂量改用50mg静滴28天。对照组用氨甲苯酸(每支10ml,含0.1g)每天1次,就诊开始后用2周,同时用胞二磷胆碱0.75静滴,每天1次,用28天。同时给予20%甘露醇快速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并合理应用抗生素及其他对症治疗。

结 果

两组病例在出血后4周内血肿吸收以CT值降至正常以下和神经功能恢复良好为准。治疗组:13例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恢复良好,1例中等残疾,死亡1例,占86.7% 。对照组:,8例吸收及神经功能恢复良好,6例中等残疾、死亡1例,占53.3%。经X2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

讨 论

多发性脑出血后,脑内小动脉在长期高血压及脑内动脉硬化等病变的基础上,易发生内膜下纤维样物质节段性变化,从而破坏了动脉壁的结构,在外力、激动等因素的作用下,血管一时性痉挛,血压骤升,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紊乱,导致病变的微小动脉破裂,产生局部血肿。血肿压迫周围脑组织,使其缺血、缺氧后引发一系列的有害反应,致使细胞外谷氨酸浓度过高地作用其受体,细胞膜通透性升高,钠水大量向细胞内流,细胞内水肿,腺体功能障碍,钙泵功能抑制,加重了细胞内钙的超载,造成神经元的凋亡及坏死。脑组织水肿、软化、淀粉样变性等,进一步加速了脑功能的损害。这一病理过程随缺血、缺氧占位时间的延长而不断恶性循环,导致血肿吸收延迟,临床症状加重,易产生后遗症及并发症等不良后果。运用丹参注射液及山莨菪碱治疗脑出血便是基于防治这种缺血进展的目的。丹参注射液成分以丹参素为主,具有钙拮抗和抗红细胞、血小板聚集、抗氧化作用,能阻断钙离子进入细胞内,使痉挛的血管平滑肌松弛;能改善脑循环,增加脑血流量,纠正脑缺血、缺氧所致的神经元代谢紊乱,明显减轻脑水肿及继发性脑损害。山莨菪碱能缓解小血管平滑肌的痉挛。加速血流速度、减少红细胞核血小板的聚集,起到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大剂量山莨菪碱对缺血再灌流损伤的脑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它通过抗氧自由基损伤,减少兴奋性氨基酸的生存和释放,抑制一氧化碳的过量生成,调节神经元的能量代谢,减少细胞内钙超载、抑制大量钙离子对锥体细胞及运动神经元的损害,提高神经元的存活率,从而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状况。丹参注射液与山莨菪碱合用治疗多发性脑出血较单一应用疗效明显加强,病残率明显下降,血肿吸收率高,病程治疗期短等优点,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王宇峰.脑出血与脑血管淀粉样变性.中级医刊,1997,12(12):715

第5篇:竹林深处范文

【关键词】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神经源性肺水肿

Clinical analysis of cerebral hemorrhage and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complicated by 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 and grade 3 hypertension

LI Gang,DU Yong-sheng.Department of Neurology,Dingyua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Dingyuan 2332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erebral hemorrhage and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complicated with 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 and grade 3 hypertensi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pathogenesis,treatment and prognosis.Methods 40 cases of cerebral hemorrhage and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complicated with 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data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prognosis were analyzed.Results Mortality of two types of cerebral hemorrhage in patients with diseases complicated with NPE was as high as 62.5%and thatwith grade 3 hypertension was 71.9%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χ2=4.17,P

【Key words】 Cerebral Hemorrhage;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

作者单位:233200 安徽省定远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李刚);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杜永胜)

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是在无原发性心、肺和肾脏等疾病的情况下,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颅脑损伤引起的急性突发颅内压增高而导致的肺水肿,也称为中枢性肺水肿。NPE是急性脑出血性疾病比较少见也是非常严重的一种并发症,1918年首次由Moutier报道。定远县人民医院2004年7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40例急性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NPE者,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27例,女13例,最大年龄79岁,最小36岁。脑出血23例,其中大脑出血11例,小脑出血7例,脑干出血5例,皆经过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蛛网膜下腔出血(SAH)17例,皆经过头颅CT或腰穿证实,两类疾病并发NPE及治疗后死亡率见表1。另外,笔者观察到40例并发NPE的患者中有32例合并有3级高血压,7例血压在2级高血压水平,仅有1例未合并有高血压。高血压诊断以2003年WHO/ISH制定的血压的定义和分类为标准,即3级高血压:收缩压(SBP)≥180 mm Hg和\或舒张压(DBP)≥110 mm Hg,2级高血压160 mm Hg≤SBP

1.2 临床特点 ①意识障碍:重度昏迷15例,浅、中度昏迷9例,嗜睡9例,神志清楚6例;②呼吸道症状:呼吸急促、呼吸困难伴有缺氧紫绀表现,咳吐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状分泌物;③肺部体征:两侧肺野可听及明显干湿性音。

1.3 诊断依据 急性脑血管疾病病史明确,突发呼吸困难,出现呼吸急促,缺氧紫绀表现,咳吐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状分泌物,21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但未规律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体检两肺野可听及明显干湿性音及哮鸣音,病情允许可行床边胸片检查排除急性左心衰,并无原发心、肺、肾等疾病,即诊断NPE。

表1

两种疾病并发NPE及治疗后死亡率(例)

病名存活例数死亡例数合计死亡率

脑出血7162369.6%

SAH891752.9%

合计15254062.5%

注:χ2=1.15,P

表2

NPE并发三级或以上高血压及治疗后死亡率(例)

类别存活例数死亡例数合计死亡率

NPE合并3级以上高血压9233271.9%

NPE合并3级以下高血压62825.0%

合计15254062.5%

注:χ2=4.17,P

1.4 统计学方法 用χ2检验,P

1.5 治疗及结果 急性脑出血性疾病合并NPE患者予以基础病因治疗的同时予以高浓度给氧,利尿,脱水,激素,人工或机械辅助呼吸。结果:两类脑出血性疾病合并NPE患者总死亡率高达62.5%,脑出血合并NPE患者死亡率高达69.6%;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NPE患者死亡率为52.9%,两组死亡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15,P

2 讨论

NPE是继发于各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所致的颅内压增高引起的急性肺水肿,以急性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为特点的综合征。一旦发生,进展迅速,抢救成功率很低、死亡率高。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NPE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引起NPE的两种理论是冲击伤理论和渗透缺陷理论[2]:① 冲击伤理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交感神经冲动释放增加,短暂而剧烈的体循环血管收缩,大量静脉血回流,肺循环发生短暂而严重高压,一方面导致压力性肺水肿,另一方面肺毛细血管由于冲击伤作用,内皮细胞损伤,导致大量血浆蛋白外渗,这种改变在压力下降后仍然存在;②渗透缺陷:在NPE发病机制中,交感神经系统起主导作用,介导NPE的血管通透性改变。可能通过以下机制:①钙内流,作用于细胞骨架,细胞收缩,内皮细胞连接间隙扩大,使血管通透性增加;②中性核白细胞趋化作用增加及脱颗粒,无氧代谢增强,自由基过量产生,损害肺组织;③内皮素增加;④神经肽Y释放等。

所以,可通过对抗交感神经冲动增加、降低肺毛细血管压力,稳定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这两个方面入手,以利减少NPE的发生率,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治疗的关键是迅速降低颅内压,首剂可加大脱水剂剂量,必要时可开颅减压清除颅内血肿,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高流量吸氧,短程大剂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生素、利尿剂或血管扩张剂。有动物实验认为切除颈交感神经[3]、侧脑室注射组胺受体拮抗剂[4]可防止NPE的发生。

通过对本病例分析,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NPE患者死亡率高达62.5%,与文献报道NPE患者死亡率60%~100%[5]一致。笔者认为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NPE的患者中死亡率非常高的原因可能包括了部分急性左心衰致肺水肿患者,短期内血压升至3级水平可以是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一个表现,但同时也可以是它的发病因素。因此,在短期内导致急性左心衰也完全有可能,但因大部分患者病情凶险,不允许行胸片或心脏超声等进一步检查致使不能鉴别,合并3级高血压可使病情进一步恶化,积极控制血压可能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3 结语

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NPE病情凶险,死亡率高,需要积极抢救治疗。在基础病因治疗的同时积极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以及对抗交感神经兴奋,稳定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有利于NPE的治疗和改善预后。另外,在合并有3级或以上高血压的NPE患者,不能排除急性左心衰时,可加用西地兰强心及硝酸酯类治疗可能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参 考 文 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1525-1544.

[2] 庄仲伟,费智敏,王勇.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研究进展.上海医学,2008,31(4):295-297.

[3] 吴.利血平、颈交感神经切断、肾上腺切除预处理对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影响.江苏医药,2006,32(2):165-166.

第6篇:竹林深处范文

我承认,我对竹林是患有相思症的。离家多年,我仍时常怀念家乡的竹林,细细密密的。天气好时,阳光顽皮地爬上竹子尖细的顶梢,金晃晃的,宛若根根直立的长矛;阵风过处,竹子微微摇曳、倾斜、幌动着,又相互拉扯着,然后直立起腰杆,欢乐而有趣。夏冬两季的家乡竹林是最美的。夏日黄昏,竹林背后是一片像被火烧过的晚霞,红色、紫色、橙色的交织在一起,如同泼墨画一样;在冬天,远观竹林,整个竹林随着雾的流向摆动,给人以飘渺的感觉。但最惬意的还属雨中的竹林,丝丝细雨洒落于竹林中,滴在竹叶儿上,蔢蔢挲挲,稀疏有序。年少时,独爱一人去竹林之中,在小雨中感受静谧、安详。

家乡的竹林很安静,少人出入,沙砾被竹叶掩藏着,飘落的竹叶没有被踩碎,沉积成了一层浅暗灰白的“地毯”,我就席地坐在上面,期待着下一片竹叶的下落。枯叶从空中飘落的轨迹与轻盈,总让我很沉迷,说不清原因的。也许在一片枯叶的下落过程中,我能听到自己轻微却浓重的呼吸,感受到时间的柔软与灵动,当我把眼睛闭上,似乎就身处在乡村,一时竟不知叶落竹林,还是我思竹入乡。

去竹林的我,是要捎上一份心境、带上一段时间的。有时,我就背对着那些从竹林间的缝隙中筛下的日光,让它自然洒落在我的稿纸上,用阴影与浅白的方式,随心地把竹子之间的空隙勾勒出来。有时,一阵风或轻柔或坚硬地吹过,竹林里就有了音乐的律动。在我看来,那些竹林与风共筑的音域里时间正以不固定的方式滞留在路上,我能听到时间流动的声音,铜铃般清脆而优雅。时间流动的声音,转化为踩着那些竹林所发出的沙沙声,转化成一些花儿虫儿的低吟浅唱。竹荪、蘑菇探头探脑的声音,苦艾抽穗的声音;一些不知名的花正在路边开放,纯白的花瓣,蜂浆一般的花蕊;还有纯黄的蝴蝶,以及各种颜色交杂的蝴蝶,正在竹林里翩跹舞动。我就这样把自己淹没在绵延不绝的竹林里,跌跌落落在竹林的每一角落,那窸窸窣窣的声音里有一种挥之不去的释然。我坚信,我的身心曾受益于这片竹林的宁静与另类的喧哗,那些以动植物的生存与消亡所制造出的喧哗,是一种更深刻的宁静。

如今,久居喧嚣的闹市,看过疏帘屏外的深沉,也枕过月白的薄凉入梦,我倍加思念儿时那片清淡的竹林,却不知竹林何处寻?思念之深时,不由为自己的小屋书桌上添置了一盆青翠的竹。翠生生的竹,每每瞅上一眼,仿若就要吸进这竹子溢出的所有清凉和淡定,那份永远的翠意就如水般的漫过小屋。迷茫间,那悦耳的诗词似乎从竹林深处、从心灵深处飘然而来:

“秋风已报浓冬日,( 散文网: )

唯有它还放青光。

第7篇:竹林深处范文

竹林中,一根根亭亭玉立的竹子,遮住了阳光,空气十分清新,人走在竹林仿佛到了“凉爽世界”。阵阵“叮咚”的溪水声,伴随着风吹竹叶“沙沙”的声音,奏出了一曲美妙而又动听的歌曲。

放暑假了,每天我都要到竹林去玩。

每天早晨,当熹微的曙光照射在竹林上时,林子显得格外秀丽:小溪溅起的簇簇水花,再阳光下晶莹透亮;阵阵薄雾,似穿戴轻纱的仙女们在林中穿行。小山醒来了,打了几个哈欠,一阵凉风从浓荫深处吹来;露珠醒来了,在草叶上一个劲眨巴亮晶晶的眼睛;鸟儿醒来了,蹦蹦跳跳地争着唱出黎明的第一只歌......

一只刚刚在清澈的小溪喝足了水的小麻雀,圆睁着宝石般的亮眼,吃惊地望着我,然后,伸展开有力量的翅膀,飞出竹林。

第8篇:竹林深处范文

不愿隐却的是星子

不得不隐去的是渔光

陶醉于童话中的竹林

轻轻地铺陈了淡黄

烛焰聆风而起

跃动着古老的霓裳

在那灯火的深处

箫声为谁而泣

也许你根本不懂

第9篇:竹林深处范文

春天的竹林孕育了生命;夏天的竹林充满了活力;秋天的竹林满载着沉甸甸的丰收,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冬天的竹林。当寒风呼啸,雪花像蝴蝶般漫天飞舞时,竹林都默默容纳了这些调皮的精灵,任他们在自己的怀里嬉戏。即便压弯了腰,也从无怨言。那时的我总爱钻到林子里寻觅冬天的乐趣:握住冬竹使劲一摇,“哗啦”一声,雪花簌簌如天女散花般飘落下来,溜进我们的脖子里,凉丝丝的,滋润着我们咯咯的笑声。

竹林里野趣横生。在竹林深处有一条干枯了的小河沟,上面填满了厚厚的落叶。沟边长着一棵粗而壮的枣树。每当枣儿成熟的时候,我和伙伴们就使劲晃着枣树,然后再到沟里寻找摇落的枣子,那枣儿像调皮的小孩躲在落叶底下。我们兜着沉甸甸的枣儿坐在沟边,饱食了一顿,甜透了心窝。在沟里,偶尔也会发现几个鸡蛋,因为外婆家的那只不听话的母鸡总是爱把蛋下在沟里,如获至宝的我,小心翼翼地捧着鸡蛋送到外婆面前。

有时我们从家里“偷”来绳子,牢牢地拴在较粗的竹子上,做成秋千,荡呀,摇呀,从那秋千底下摇出我们心中的歌和关于未来的梦。

如今,我已远离家乡,到城里来上学。记忆里的冬竹、枣树、落叶丛里的鸡蛋、孤零零的秋千,仿佛一根根长长的绒线,一头系着我的心,另一头系着绵绵的乡情与童趣。

晚上,躺在床上,我仿佛听见了竹林那“沙沙沙”的声音,它们像在欢唱。竹林啊,你是否还记得我童年幼小的身影?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