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李白的诗词范文

李白的诗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李白的诗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李白的诗词

第1篇:李白的诗词范文

一次的失利不代表永远的失败

人生难免挫折,作为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更要正确的面对挫折,挫折是不可以避免的,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每时每刻都在面对自己的挫折,之所以有不同的成就的人,是因为他们面对挫折的态度是不同的。

成功的人在面对挫折时,会冷静的分析失利的原因,从容的应对挫折所带来的压力,并请求他人的帮助,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努力多刻苦,加以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这些人把挫折看作了一次磨练自己的机会,他们会珍惜这个机会,并加以把握,从而取得最后的胜利。

失败的人在面对挫折是,会乱了阵脚,不知如何是好,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信心,不去寻找产生挫折的原因。这些人把挫折当成了自己的五指山,是无法战胜的,从而没有信心,导致一生的失败。

失利是再所难免的,但是最后的成功有失败确实可以把握的,所以我们要做一个经常失利的人,而不做一个一生中只失利一次而一生失败的人。

第2篇:李白的诗词范文

        一、利用多媒体音像画面开场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音乐教学,已成为当今现代音乐教师的标志。的确,多媒体画面色彩艳丽、形象逼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使学生耳目一新,获得准确生动的艺术形象。例如,我在上八年级上册《环球之旅──亚洲之声》这一单元课时,课前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上课时我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带你们乘坐亚洲之声航班,进行有趣的环球之旅。”这时教室里静了下来,每个同学拭目以待。我立即播放课件,映入同学们眼帘的是在时空间滚动的星球、亚洲地理位置图、富士山、巴黎岛、印尼市场、金刚山,日本人民在美丽芳香的樱花树下,伴随着独特的旋律舞蹈;金刚山下彩绸飞舞,长鼓隆咚,朝鲜人民随《道拉基》音乐翩翩起舞;优美华丽的西塔尔琴又将人们带到了古老的印度……同学们看得入神、听得仔细,不时为精湛的乐器演奏、优美的舞蹈表演而赞叹,一开始已邀游在异国他乡的音乐世界里,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营造了氛围。

        二、以配乐诗朗诵开场

        音乐本身具有非语意性、模糊性的特点,在欣赏过程中,有时易造成理解上的困难,而借助姊妹艺术诗歌开场,既是同学们喜爱的形式,又能一语道破主题,为情绪情感推波助澜。例如,我在带领九年级同学欣赏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时,在大型交响音乐背景下,我用低沉的声音颂道: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如果你已经忘掉的话,那么你听吧!”

        此时教室里一片寂静,伴随音乐的起伏,有的同学思绪万千、情绪激荡,有的眼里饱含泪水。欣赏结束后,我请同学们谈谈感受,其中一位同学这样说:“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更感受到了黄河的力量,一时我心中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其中听《保卫黄河》这一章的音乐,好象听到黄河水流奔腾湍急的声音,歌声此起彼伏,一个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场面跃然眼前。”诗与音乐的结合,能使艺术形象更加淋漓尽致、尽善尽美,同时满足同学们多角度的审美。 

        三、以教师范唱、引领学生演唱形式开场

        卡拉ok这种演唱形式,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尤其是教师或学生的范唱,更是同学们所关注的。通过范唱,能使学生对音乐获得整体感性认识,并留下深刻印象,有助于进一步教学。曾经在教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时,课前我先用卡拉ok形式演唱歌曲──《知音》,甜美的音色,真挚的情感,道出了“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难寻觅”的格言,同学们都被深情的演唱所打动。我趁势说:“友谊是生活的一种体验,她使人生辉煌、使生命灿烂。在我们痛苦时,友谊是我们的亲人,是抚慰我们心灵的春风化雨;在我们幸福时,友谊是我们脸上盛开的笑云,是我们眼前醇香的美酒。我们可以抛弃虚名,也可以鄙视金钱,但我们不能没有友谊,让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同学们回报我的是真挚的眼神、热烈的掌声。

       四、创设问题情境开场

        现代教学中,启发式教育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启发式教学要运用好,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在音乐课开始时,运用创设问题情境开场,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培养创造能力。如讲九年级音乐课《悠远古风》中“中国古老民族乐器”这一课时,课前我在教室中间放置了一架民族乐器──古琴,上课后,同学们都围在琴边,非常的好奇。我随即便问:“哪位同学知道它的正确名字?请同学上台来尝试奏响乐器。”这一讲全体同学热闹起来,跃跃欲试。我将学生分组,按顺序依次上台演奏,台上的同学精心演奏,台下的同学仔细观察、紧张准备。这时同学们真想知道古琴正确的演奏方法,我便开始讲解古琴演奏法,并范奏乐曲。整节课下来,同学们积极动脑、主动参与,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五、以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故事开场

第3篇:李白的诗词范文

关键词:李白;“诗与乐”;当代价值;突破路径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7)01-0059-04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后年少离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他有着“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的爱国本心,有着“酒放豪肠……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的豪气傲骨,也有着“高歌振林木,大笑喧雷霆”的艺术情怀。李白一生“志在青山”,游历祖国各地,陪伴李白始终的是他的诗、他的酒、他的剑、他的歌……

一、研究进展

李白与音乐关系密切。他不仅是著名诗人,而且擅长剑棋琴书、能歌善舞。如,《留别于十一兄巡裴十三游塞垣》诗中写道:“劝尔一杯酒,拂尔裘上霜。尔为我楚舞,吾为尔楚歌。”此诗描写了李白在友人“楚舞”的带动下,动情吟唱“楚歌”的情境;《幽涧泉》诗中写道:“拂彼白石,弹吾素琴。……客有哀时失志而听者,泪淋浪以沾襟。……幽涧泉,鸣深林。”由此诗可知,李白美妙的琴声竞能引人倾听,可见李白琴艺之高。此外,李白还创作了大量描写古琴、吟、舞、歌等的音乐诗作,李白的乐府诗、绝句等也都有着明显的音乐特征。

笔者多次参加四川李白研究会、李白纪念馆、马鞍山李白研究所等机构举办的学术活动,有幸了解了来自祖国各地及日本、美国、加拿大、韩国、俄罗斯等国学者关于李白的研究动态,越发感觉到李白研究领域在不断拓展中,研究李白的史学家、文学家、社会学家们都试图在自己的学科外寻找新的研究领域,其中不乏将研究的视角转向李白诗词音乐上者。学术交流中,文人们总是喜欢用自己的方言吟唱几首李白的诗歌,以表雅兴;在学术汇报中,学者们也经常提及李白诗词音乐的研究意义。凡此种种都表明,大家已开始关注李白诗歌的音乐魅力。

在文献资料的查询中可见,1995年,葛景春先生较早地在《文化遗产》杂志上发表的《李白诗歌与盛唐音乐》一文,开始了对李白诗歌与音乐关系的研究;2009年开始,笔者从音乐本体的层面对李白诗词的演唱方法进行研究,挖掘收集了李白诗词留存下来的古乐谱,并出版了专著《李白诗与乐》,在《中国音乐》《音乐创作》等刊物发表了《李白诗词音乐及演唱初探》《李白诗歌的音乐》等文章;2013年,赵璐教授在《绵阳师范学院学报》发表了《李白王维乐府歌诗音乐之异同》,文中把李白与王维在乐府歌诗音乐方面的特点做了对比分析;还有付晓玲、孟修祥、常德坤等人研究了李白诗歌的节奏、诗歌中音乐内在的特点等等。同时,傅雪漪、于晓雪、任半塘、王昆吾、陈石萍、陈四海等人探讨了唐诗与音乐的关系,其中涉及一些李白诗歌音乐方面的内容。

就李白“诗与乐”的音乐表演现状而言,较早的成果是由蔡肇祺、李秋成、吴丹雨三位老先生为李白的诗歌谱曲,并制作《秋浦歌》CD光碟,由陇西音像文化出版社出版。他们谱曲的共同特点是运用现代作曲手段,结合自身的音乐喜好,采用多种风格,例如,他们运用了黄梅戏、川剧、京剧、越剧等戏曲、民歌及通俗等元素,演唱也采用地方戏曲和民歌、通俗的方法。安徽马鞍山李白研究会经常举办“李白诗歌朗诵、演唱比赛”,这种常态化的比赛活动在国内、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另外,2014年开始,笔者收集李白留存下来的古乐谱18首,查询史料记载,研究、推衍盛唐诗乐的演唱风格,与任立志共同伴奏编曲,联同山东、四川高校的声乐教师和演员们一起模仿、演绎、录制了《李白诗词古乐谱演唱》CD光碟,由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2015年,笔者组织济南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和舞蹈系部分师生共同筹办“李白古诗词音乐会”,以歌、舞、朗诵、情境再现的方式演绎李白的一生。这样的演出既有古典文化内涵、又创新了教学模式,并给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受到音乐界同行和外国留学生的认可与好评。2016年,四川李白纪念馆在全国发起为李白诗歌谱曲的活动,得到全国热爱李白诗歌的音乐界人士的积极响应,即将出版一本李白诗歌曲谱集。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关于李白“诗与乐”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面临一些制约该课题研究的瓶颈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音乐本体的研究缺乏深度和连续性,非音乐学者跨界研究的局限性,当代价值研究的肤浅性。

(一)音乐本体的研究缺乏深度和连续性

从2009年开始,音乐学者们从音乐本体深入到李白诗词探讨中,经过6、7年的发展,这些学者在研究李白诗歌音乐本体内容时主要集中在李白诗歌演唱、李白诗词古乐谱作曲特点、李白诗歌音乐内在特性、李白诗歌的节奏等几个方面。但是研究的人员较少,研究的内容处于初始阶段。

首先,著名词曲学专家、博士生导师刘崇德(1998)的《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校译》为我国古代歌曲总谱,书中收唐宋词、元曲、明清戏曲及民歌共4500首,其中收录了李白的部分诗歌古乐谱。王迪先生(2007)的《弦歌雅韵》收集整理了几首李白诗歌古琴曲谱;其次,P者(2009)的《李白诗词音乐及演唱初探》中对于李白诗词音乐及演唱,从有乐器伴奏、无乐器伴奏、词乐演唱、现存李白诗词古乐谱梳理等4个方面推演出李白诗词演唱的特点,进而钩沉李白诗歌音乐创作、吟、唱的历史原貌;再次,吉文斌(2008)的《李白乐辞述考》、孟修祥(2010)的《论李白诗歌的节奏》、常德坤(2014)的《李白诗歌中的音乐内在特点》等文章挖掘了《唐声诗》《乐府诗集》中收录的有音乐痕迹的李白诗篇,总结了李白诗歌与各地民间音乐的特点、描述李白歌辞的口头表达方式、指出李白部分歌辞作品选词配乐、依调填辞、按字填辞的人乐情况;此外,笔者(2009)的《李白诗歌的音乐》中通过对李白诗歌中的音乐元素的挖掘,现存曲目的梳理以及音乐环境的分析,探寻了李白诗歌的音乐踪迹;赵璐(2013)的《李白王维乐府歌诗音乐之异同》一文指出,李白的乐府歌诗音乐以北乐为主,音域宽广跌宕,节奏、旋法形态多变,具有飘逸洒脱、热情豪爽、意蕴醇厚的整体审美特征;付晓玲等(2013)《李白乐府歌诗的音乐研究》的文章从音阶调式、节奏节拍、核心音调、旋法特点、结构材料与终止式五个方面对李白乐府诗歌中可以入乐的部分(即歌诗)作品作了音乐本体方面的初步探析,等等。

以上研究成果的共同特点是,某一个视角的研究缺乏连续性和深入性。由于音乐学者历史、文学等知识欠缺,不管是古乐谱收集、李白诗乐演唱推衍、古谱音乐的作曲手法研究、李白歌诗音乐与同时代诗人的歌诗音乐对比分析都是点到为止,同一方向的研究没有深入下去。从事李白诗词古乐研究的人员数量和质量呈递减趋势,处于研究的瓶颈期。

(二)非音乐学者跨界研究的局限性

其一,葛景春(1995)的《李白诗歌与盛唐音乐》一文中指出:李白的一些长篇乐府歌行也和盛唐的一些大曲、法曲一样,其结构布局、节奏的韵律,纵横开阖,富于变化。李白的乐府歌行本是从古乐府而来,或仿古乐府而作,或拟古题而有变化,其与古乐府的血缘关系则是显而易见的:傅雪漪(1994)的《中国古典诗词的吟与唱》、杨名(2014)的《唐代舞蹈诗研究》、陆云(2013)的《唐代吹奏乐诗研究》、余晓雪(2013)的《唐代琵琶诗研究》等文章对盛唐诗歌中描写的吹奏乐、乐舞等音乐构成元素进行分析;其二,朱谦之(1935)的《中国音乐文学史》、任半塘(2006)的《唐声诗》(上、下)、王昆吾(1996)的《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等著述论证了唐诗不仅以绘声传达音乐之美,而且唐诗的语言本身也蕴含着一种“音乐”,他们试图描述中国古代诗歌的原貌,揭示其发展规律;其三,陈石萍(2001)的《唐诗与音乐》一文中,从唐诗与歌词、唐诗与民歌方面探讨了唐诗与音乐的关系;其五,陈四海(2002)的《思无邪――中国文人音乐思想研究》、侯双霞(2013)的《浅析(全唐诗)中的音乐美学思想》、袁行霈(2008)的《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仲崇宾(2010)的《全唐诗》等书著从音乐美学的角度对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盛唐诗人音乐美学思想进行了研究,也对诗歌艺术特色、艺术风格、艺术成就进行了分析。

对于李白诗歌与音乐的关系,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诗歌的音乐属性、诗歌的美学特征,诗歌发展与音乐关系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在文学、史学等方面的理论分析很有深度和广度,但是由于这些学者并非音乐专业的学者,他们专业的融合与跨界也是无法逾越的问题。受专业的限制,学者们的研究不能深入到李白诗歌的音乐本体领域,关于李白诗歌的音乐节奏、音乐韵律等音乐元素特征的分析有待进一步考证。

(三)当代价值研究的肤浅性

目前的首要问题是李白诗词音乐与现代诗词音乐研究缺乏借鉴性。我们研究历史的目的是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盛唐诗歌的音乐在当时达到极致繁盛的局面,而我国现代的诗词音乐(包括艺术歌曲)创作出现了瓶颈倾向。尤其是我国的部分通俗歌曲的现状更是堪忧。我国现代部分通俗歌曲、网络歌曲深受欧美、港台影响,放弃传统的审美模式,原创精神缺失。同时,源于词曲作者本身文化、音乐修养不够,他们追求怪异的曲调、粗俗的歌词,有些作品甚至可谓低俗。

目前,国内的一些作曲家开始尝试诗词音乐的创作和研究,例如,曲效弘(2014)《林乐培的声乐组曲(李白夜诗三首)的作品风格及演唱分析》对林乐培的声乐组曲《李白夜诗三首》进行作品风格及演唱分析,认为其创作技法高超,融入了中国戏曲、中国传统乐器、中国五声调式等中国元素。我们是否可以把李白诗词音乐与现代诗词音乐研究进行对比分析,利用古代诗词音乐在作词、作曲、表演等方面的经验,改善当今歌曲创作肤浅、低俗的现状?这项研究值得音乐家、文学家、史学家们重视和深思。

其次,李白诗词音乐环境对发展现代文化市场缺乏引导性。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目前流行音乐市场的无序性、严肃音乐市场的萎靡状态俨然存在。同时,音乐人与社会机构协调、音乐创作与时代精神宣鞯然方诖砦缓腿蔽坏南窒笫庇蟹⑸。我们应该借鉴李白诗词传承发展的模式和体系,发展中国当代的诗词音乐文化,借助当代诗词音乐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工业社会安抚人们浮躁的心灵,提升人们的审美修养。

三、突破的路径

(一)加强有深度的持续性研究

政府、院校、研究机构及演出团体,要支持和鼓励从事音乐创作、音乐理论分析、音乐表演的音乐学者和表演艺术家,投身到中国传统诗词音乐研究中来,给他们提供研究成果推广的平台,引导高级别的报刊、杂志发表他们的文章,为古诗词和传统音乐演出提供实践机会,例如,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高雅艺术进企事业单位”等等活动,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国民音乐修养。

在李白诗词音乐研究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梳理李白诗歌入乐的曲牌种类,像新乐府辞、近代曲辞、清商曲辞、横吹曲辞等,把它们汇总归类,重点研究诗的韵律与音乐节奏的同宗、同源性;分析依歌填词和依诗填声的诗歌歌曲差异,推衍李白诗歌创作的特点;选择代表性的作品,尝试诗歌、音乐、舞蹈三结合的历史原貌情节重构,为演出团体或者在校学生的艺术实践及教学实践提供学理支持。

(二)音乐人与非音乐人的合作研究

已有的李白诗歌与音乐的关系研究大都是由美学、历史学、文学研究的学者完成。他们从美学的视角研究李白诗歌的美学思想,从历史学的视角研究李白诗歌与古代民歌的关系、从文学的视角研究李白诗歌的音乐属性等等。未来,研究方向应该渗入到对音乐的节奏、旋律、作曲、表演等纯音乐元素的专业分析中;同样,音乐学者研究李白诗词也有局限性,他们分析李白诗词古谱特点时,应该加强对古谱来源考证,加强对古谱旋律、节奏产生的史学、文学原因分析等。

在唐代,诗歌与音乐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诗歌的产生有的是依歌填词,有的是依诗填声,诗人与乐人形影相随,共荣共生。我们可以借鉴李白“诗与乐”研究中的音乐环境、音乐人与诗人、音乐传播途径等的分析加强当代音乐人与非音乐人的合作研究,鼓励他们互相支持、双向介入、资源互用、互相渗透,达到利益共享、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效果。

(三)深入挖掘李白“诗与乐”当代价值

1.对当代诗词音乐创作的借鉴

当今社会需要借鉴盛唐诗乐的音乐环境、歌曲创作手法、声乐演唱技法、歌曲传播传承的途径,进而提高当代诗词歌曲的创作和演唱水平,展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文化建设内涵。我们应该先了解当代诗歌与音乐的关系,探讨不同类型的音乐给现代诗歌创作带来的启发和灵感,分析现代诗歌的音乐节奏和思想内容对音乐创作产生的影响,并从诗论家的音乐性理论的个案分析中考察现代汉语诗歌在音乐性理论上的创建与得失,以照亮新诗未来的音乐之旅。然后,从诗乐创作、美学思想两个角度对比李白诗乐与当代诗乐的区别;收集李白诗词古乐谱和当代有代表性的诗词音乐,对比分析它们的曲式结构、旋律、节奏等创作特点;对比分析李白与当代著名诗人的美学思想,找寻他们的异同点,钩沉诗乐演变轨迹,为当代诗歌的音乐创作提供可以参考的历史依据。

2.对当代音乐文化发展传承的借鉴

第4篇:李白的诗词范文

白塞氏病(Behcet's disease, BD)又称白赛氏综合征(Behcet's syndrome)、贝赫切特综合症,也称眼、口、生殖器综合症,中医称之为狐惑病,是一种以非特异性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慢性进行性、复发性多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受累者则称神经白塞氏病(Neuro- Behcet's disease, NBD),由于本病反复发作,病人常悲观失望,同时如果护理不当易造成感染等并发症,因此良好的护理措施对本病的治疗尤为重要。我科近期收治一例典型的神经白塞氏病患者,曾前后三次收入我科,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良好,已出院,现将护理体会分享如下。

一、临床资料

1病历资料 :患者男,37岁,因"口腔溃疡反复发作七年、阴囊溃疡三年,智力下降伴尿失禁半年"收入我科。病史特点如下:

①患者男性,有"白塞病"明确病史。

②患者于七年前开始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口腔溃疡(口腔左侧粘膜可见多处溃疡点),反复发作,每次持续约两周;三年前开始出现阴囊溃疡(阴囊前正中可见3个2*0.5cm溃疡面),反复发作,每次持续三周;半年前出现智力下降,多动、强哭强笑,尿失禁,偶有视物模糊,口齿不清,说话流涎,记忆力减退,全身反复出现多处关节酸痛。

③辅助检查:头颅MRI示:两侧大脑对称,双侧侧脑室旁、基底节区及脑干内见多发斑片状长T2信号影,FLAIR呈高信号,三脑室扩张。脑脊液检查除压力轻度偏高外,余均正常。

该病人曾于我科两次就诊,诊断为"白塞病",经治疗后,效果明显,出院后继续服药治疗。第三次入院经会诊,诊断为"神经白塞氏病",予以抗炎、抗免疫、营养神经、活血等对症治疗,住院13天,经复查肝功能、肾功能、CRP均正常,口腔及阴囊处溃疡愈合,尿失禁等明显好转,办理带药出院,随访6个月一般情况良好。

2诊断标准:白塞氏病的诊断符合1990年国际白塞氏病研究小组制定的标准。神经白塞氏病的诊断依据是⑴有白塞氏病病史;⑵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⑶符合以下一项以上:①神经影像学检查提示中枢神经实质受累;②脑脊液检查提示无菌性脑膜炎或压力增高;⑷上述异常不能用已知的系统性或其它神经疾病解释。

二、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①对病人而言:本病为慢性疑难病,病程长,反复发作,易使病人心情烦躁、情绪低落,甚至自暴自弃,失去信心,所以我们要多关心体贴患者,帮助他们逐渐认识疾病,消除顾虑;其次,我们要以熟练的护理技术赢得患者的信任,调动其治疗的积极性。本患者由于存在智力下降、口齿不清等问题,我们更应该有耐心和爱心去帮助患者,并注意沟通技巧。②对病人家属而言:由于NBD病人常会出现外阴溃疡,惧怕性生活,有的伴侣会认为是性病,从而造成夫妻关系紧张,所以在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的同时还应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以取得家属的支持,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从而更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2粘膜溃疡的护理:①口腔护理:口腔溃疡为本病常见的首发症状,本例患者患口腔溃疡7年,存在比较严重的口腔问题,所以做好口腔护理极其重要。嘱病人注意饮食问题,保持口腔清洁。嘱患者进食流质或半流质,以高蛋白、高热量为宜,戒烟戒酒,并避免进食过硬、过热及刺激性的食物;加强餐前、餐后及睡前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并经常漱口,减少食物残渣存留。针对本例患者粘膜糜烂较严重,要注意减轻其疼痛。经常与患者交谈,或让其听音乐、看电视等转移其注意力;可用250ml生理盐水+10ml利多卡因制成混合液,嘱患者用其漱口,破溃处还可涂以口腔溃疡涂剂、锡类散等以利于愈合;存在口唇干裂者应予以石蜡油涂擦。②外阴护理:会、尿道口的溃疡使局部抵抗力降低,加之病人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全身抵抗力也下降,易引起严重感染,所以要注意病人外阴溃疡的护理。在对病人进行外阴护理时,最好有其家人陪伴,向他们耐心解释会护理的重要性,并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为其创造适宜的环境,解除患者的不安和恐惧感。用0.2%洗必泰棉球消毒,将溃疡面分泌物轻擦干净涂以呋喃西林软膏后,再将创面图上少许石蜡油,操作时要注意手法轻柔,以免溃疡处再次破损;有条件的可以将频谱仪的辐射板平行于外阴照射,每日2次,每次30分钟。每晚给予1:5000的高锰酸钾液坐浴,每次大小便后及时清洗局部,保持会清洁干燥;经常检查其会,并定期对分泌物进行培养。嘱患者保持会清洁,勤换内裤,避免行走远路、骑自行车;溃疡期间禁止性生活,避免再度损伤。(3) 眼部护理:本例患者偶会出现视力问题,所以不要忽略对其眼部护理。①嘱病人经常清洗眼睛,清除眼部分泌物,清除时要避免双眼交叉感染;遵医嘱正确用药,预防感染。嘱患者避免强光刺激,外出时戴防护眼镜;不宜久看电视,久用电脑,注意眼部休息。睡前可遵医嘱用红霉素眼膏涂于眼睑,必要时用1%阿托品滴眼液散瞳,以防虹膜发生粘连影响视力。(4)皮肤护理:由于本病皮肤的特殊病态,为减少感染和促进愈合,要注意做好皮肤护理。①嘱病人勤洗澡,勤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注意洗澡时用温水,嘱病人不随意用有刺激性的护肤用品。②嘱病人不可搔抓或挤压皮疹瘙痒处,更不可随意挑破,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感染。③做各种穿刺时要严格消毒,尽量一次性穿刺成功,并避开皮肤破溃处。

3 神经系统受损护理: 因本例病人患有典型的神经白塞氏病,故其神经系统已受累,我们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

①NBD可侵犯脑膜和周围神经,要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呕吐、头痛,颅内压有无升高等,并注意观察瞳孔变化。

②如出现上述症状,遵医嘱给予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降低颅内压,预防脑疝。

4对症护理: 由于本病可累及多系统,所以我们要注意可能累及的系统并发症。

①本病多累及脑干,可出现咽反射减弱或消失,进食呛咳,加之口腔溃疡疼痛,进食时要防止呛咳引起窒息。

②病变累及心脏,会使心功能降低,输液时要控制输液速度,以防诱发心力衰竭。

③病变累及脊髓,可出现尿失禁或尿潴留,尿失禁时要保持会清洁干燥;尿潴留需导尿时,动作要轻,尿管要细。

5预防感染的护理:由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会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所要预防感染。

①使用免疫抑制剂后要多卧床休息,调节饮食,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②保持良好的情绪,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疾病。

③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进行紫外线消毒。

④预防感冒,限制探视,以防交叉感染。

⑤定期监测血象、肝、肾功能,为临床用药提供指标。

6 出院指导

①鼓励病人进食,以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为主,避免辛辣的刺激食物,戒烟戒酒。

②增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按医嘱服药,并掌握各种药物服用时的注意事项。

③主动与医院保持联系,出现复发迹象及时来院就诊。

四、小结

白塞氏病主要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色素膜炎、皮肤结节或皮肤小脓包、滑膜炎和脑膜脑炎,也可累及血管造成大动脉炎、静脉炎和肠道溃疡等。神经系统受累者则称神经白塞氏病(Neuro- Behcet's disease, NBD),NBD临床相对少见。大多发病隐匿,发展缓慢,病情呈反复发作和缓解的交替过程,病程数年至数十年。目前病因尚不清楚,然而,遗传因素和免疫因素在其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但及时给予有效治疗,同时做好口腔、外阴、眼部等的护理,严密观察各种并发症,最后的治疗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所以,护理人员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掌握相应的护理方法,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韩德民,周兵.鼻内窥镜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54.

[2] 路霞,商晓蕾,白塞氏病21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01(15):63-64.

[3] 龙桃风,白塞氏病的护理[J],当代护士,2010,07(中旬刊)学术版,59-60.

第5篇:李白的诗词范文

一、涵泳吟诵,聆听音乐美

朱熹认为:“诗是须沉潜讽诵,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刘勰说:“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直至今日,涵泳吟诵一直都是语文教学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方法。音乐只有纯形式的节奏,没有语言的节奏,诗则兼而有之”,古典诗词若缺少涵泳吟诵,我们就无法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也无法感受蕴藏于音乐美中的诗歌丰富的情韵。虽然跃然于纸上的是静态的语言文字,但它能直接通过声音的抑扬起伏、轻重缓急、婉转曲折等韵律节奏传达出极为复杂的情感内蕴,让美妙的诗情画意流淌在我们的心中。

二、以画入诗,赏析语言美

以画入诗,将直观的视觉画面呈现给学生,短短的几句诗词往往能创造出生动形象的意境氛围,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有利于学生真切地感受和体味诗歌的内蕴。王维《使至塞上》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十个字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构图精巧。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但是空间阔大,层次丰富;其次,线条错落有致。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第三,色彩搭配合理。大漠黄沙,黄昏橘红色的夕阳,闪着白光的河水,白色的烽烟,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三、理解格律,感悟吟咏美

古典诗词的押韵给人以音韵上的回环之美,平仄交替给人以音调上的抑扬顿挫之美,整齐的对偶、对仗又给人以和谐的韵律之美。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吟诵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音调的时高时低,节奏的急缓交替,诗中“势拔五岳掩赤城”,除“城”字外连用六个仄声,“青冥浩荡不见底”,除“青”字外连用五个仄声,这种平仄的交替,自然形成诗人情感的起伏。

四、驰骋想象,品味意境美

诗词需要“想”和“悟”。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准确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去想象和感悟它所表现的形象和情味。古典诗词的深层意蕴需要我们放飞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去开拓诗的意境,展现诗的美,深化诗的思想感情。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全诗共用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等十余个并列意象,叠加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一个接一个的画面,那么这些画面是断裂开的吗?“秋思”指的就只是秋思吗?教师应该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驰骋想象,填补诗歌语言表层以外的深层意境画面。读杜甫的《登高》,会感慨于诗人壮志难酬的苦痛;读李白的《将进酒》,会叹惜于诗人仕途失意的苦闷,佩服于他“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高昂气概。

五、比较赏析,体会流派美

第6篇:李白的诗词范文

关键词:李白;儒学思想;诗歌研究

一、初唐儒学思想发展状况

儒学学思想在中国古代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谓儒学,就是指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在初唐时期,儒学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发展,唐朝是一个盛产诗歌的时代,唐诗三百首的名号人尽皆知,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十分鼎盛的时期,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进步,尤其是初唐时期,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高,统治者们吸取了前朝灭亡的经验教学,把国家治理得很稳定,尤其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方面,繁荣程度都是空前的。在政治上,唐朝的统治者们任人唯贤,励精图治;在经济上,鼓励自由生产,开展多重买卖;在文化上,鼓励百家争鸣,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融合,不断诞生新的文化;在外交上,结束了多年的分裂局面,迎来了大一统时期,并且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鼓励民族融合。正是得益于统治者们这一系列的开明政策,唐朝的文化璀璨无比,儒学思想广泛传播,唐朝人的胸襟也是格外宽广,诗人自信昂扬。

封建社会中的等级制度极为森严,统治者们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因此,统治者们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发展,社会上的任何思想学说的兴起也都与统治阶级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是统治者的爱好都能够影响社会思想的导向。早在汉朝时期,汉武帝就曾经大力倡导儒学,从而确定了儒学的超然地位,社会上的知识分子都在大力钻研儒学,一时间,社会上刮起了一阵儒学之风,唐朝也是如此,由于统治者们偏爱儒学,儒学得以恢复并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发展。

二、李白的儒学思想表现

在中国古代的诗歌历史长河中,李白是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一泻千里,气势如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大气磅礴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语言风格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并且千百年来经久不衰,然而,李白之所以能够称之为一名伟大的诗人,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诗歌风格的独树一帜,更是因为在他的诗歌中体现出的一种胸怀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的忧国忧民思想。王运熙曾经说过,一个诗人之所以成功,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才华,更是因为他的作品能够描写真实的历史和深刻的思想,如果没有这种深度,那么这种艺术就是虚伪的,不具备真正的价值。的确,李白就是这样以为充满艺术性的诗人,他的诗歌之中充满了深刻的思想,给后世以启迪。

(一)积极入世的政治渴望。李白有着积极入世的渴望,李白曾经见过玉真公主,并为其写下《玉真仙人词》,从而寄希望于玉真公主,希望她能够为李白进行引荐,谋求官职,然而这次谒见并没有结果,无奈之下,李白不得不离开长安继续他的漫游之路。或许是上天对李白的眷顾,在天宝元年,玉真公主与吴均共同向统治者举荐李白,从而让李白被供奉为翰林,这次的经历对李白来说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他引以为豪的事情。然而,在这三年的翰林生涯中,李白并没有搞出什么大的动静,由于没有功成名就,他就被赐金放还了,这是李白人生的一处十分重要的转折点,也是他的诗歌风格的重要转折点,此后,李白离开了长安,创作了大量的游仙诗,以表达对于仙境和自然的追求,然而,通过对他的诗歌进行细致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李白内心之中的矛盾,他想游仙,但是有十分眷恋儒家世界,他之所以想游仙,就是因为自己的怀才不遇,这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做法,虽然李白一心求仙,但是他的内心深处还是隐藏着一抹对于仕途的渴望。李白的游仙诗把虚幻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有机结合起来,亦真亦幻,表达出来了一种积极入世的思想状态。

(二)李白对儒家伦理观的尊崇。伦理思想是儒家的一项最为基本的内容,“仁义礼智”是我国儒家思想的最为核心的观点,对于塑造民族的品格具有重要的作用,李白自幼年时期就接受了儒家教育,形成了自己的儒家理论观点,主要是体现在以下这几个方面,一是“事君荣亲”思想,“仁”字是维护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基础,儒家大力倡导仁学,用仁字来处理人际关系。

(三)“事君荣亲”的伦理思想。在处理君臣父子关系问题上,儒家倡导事君要忠,由于李白受儒学思想的影响很深,事君忠君就成为了李白一生的一个追求,这也是他积极入世的一个重要原因,李白十分想要有所抱负,以天下为己任,在诗歌之中,李白曾经多次表达自己的这个想法,并且经常“献济时策,进兴亡言”,从而想要谋求实现抱负的途径。他始终怀着这样一个信念,那就是自己的才华一定会被统治者所看到,一定会在仕途上取得成就,因此,他的一生都在为这个理想而奔走,李白满腹诗书,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他曾经写到“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由此可见他对事君的渴望程度之高。

(四)“济世爱民”的仁爱思想。孔子曾经说过“推己及人,仁爱待人”,李白的仁爱思想就表现在他十分关心民间疾苦,反对统治者们因为自己的利益和喜好而发动战争,因为无论战争是胜利还是失败,受苦的总是人民,社会上的家破人亡和妻离子散数不胜数。在《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这首诗中,李白详细地叙述了自己借宿农家的经历,“田家秋作苦,邻女夜春寒”体现出了农家百姓生活的艰难,表现出了他对于民间疾苦的关注。在《丁督护歌》中,“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写出了人民的饮食之差,短短几句话,描绘出了工作条件的恶劣和阶级剥削的无情,令人深感悲痛。

(五)“重义轻利“的义信思想。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儒家十分讲究重情义,李白在他的是各种对此深有体现,在《上安州裴长史》中,李白记载了自己与蜀中朋友之间发生的故事,详述了自己的重情重义,后来,有人客死他乡,李白痛苦不能自己,面临猛虎也丝毫不离开友人的尸体,对友人不离不弃。李白不但描写自己的重情重义,也在诗歌中描写他人的重情重义,在《陌上桑》这首诗歌中,“使君且不顾,况复论秋胡”体现了忠贞女子贫贱不能移的高贵品质。

总而言之,李白的诗歌作品是有着丰富的内涵的,这些作品不但具有着艺术价值,还具有着历史价值,通过李白的诗歌,我们可以看到那个年代的历史,深入了解儒学思想,这是我们民族的瑰宝。

参考文献:

[1]赵朝芳.儒学思想与诗歌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

第7篇:李白的诗词范文

活动过程:

1、全体立正,各小队检查人数。

2、出旗、敬礼,唱队歌。

3、中队长讲话,宣布活动开始:

主持人: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古诗,你还记得吗?

同学们回忆所学过的古诗。

主持人:大家真棒!有的同学说的是我们所学过的古诗,有的同学说的是自己课外积累的古诗。那么在这些古诗中,有许多相同的作者,如李白、白居易、杨万里……。你最喜欢哪位古代诗人呢?

大家自由畅谈(说出喜欢的理由)。

主持人:同学们,对于你们喜欢的古代诗人,他的一生你又了解多少呢?

学生a——我喜欢李白。他自称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他(来源:文秘站 )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最后病死于安徽当涂县。

学生b——我也喜欢李白。尤其是李白所写的诗,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

学生c——我们所学过的李白的诗很好背,琅琅上口,特别容易记得。

主持人:你们说的真好。那么接下来就请喜欢李白的同学一起朗诵他的《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这三首有名的古诗吧!

主持人:还有喜欢其他诗人的同学吗?

学生a——我喜欢杨万里……

学生b——我喜欢白居易……

学生c——我还喜欢……

主持人:从同学们所了解的这些诗人的平生事迹、趣闻所见,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啊!还有大家那富有情感的朗诵,更是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诗情。现在我们就来做个小小的测验吧!

你知道这些别称都是指的谁吗?

诗骨诗杰诗圣诗魔诗奴诗鬼诗神

请你和你的同桌一起讨论讨论吧!

主持人公布答案:

诗骨--陈子昂

诗杰--王勃

诗圣--杜甫

诗魔--白居易

诗奴--贾岛

诗鬼--李贺

诗神--苏轼

主持人:大家真厉害,猜对了那么多!我相信,只要大家保持这份对古诗的热爱,我们班肯定会出现更多优秀的大诗人!

第8篇:李白的诗词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 教学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选入的古诗词,其内容健康,语言优美,学生学习这些古诗不仅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的一些社会情况,而且能够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还能使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秀丽壮美,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那么,怎样来学习古诗呢?

一、问题导入,理解情感

小学生初学古诗,对古诗没有什么概念,如果直接拿出作品来读来背,学生势必一头雾水。这时,最好找一个问题作为切入口,这个问题要适合古诗的情境,又贴近学生的生活。在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一课时,我问学生:“你们离开爸爸妈妈时会想念他们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想。”我又问:“如果想他们又见不到,怎么办呢?”有的同学沉默了,有的学生说:“可以看照片。”我接着问:“古时候的人,有时候因为某种原因也会远离家人,也会想念家人,那时候又没有照片,他们会怎么办呢?”这下,学生开始思考了,我便顺势提出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找找答案。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古诗的情境,边读边思考,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种导入方法从学生可以理解的情感入手,教他们从生活中去体会。在这首诗中,核心的情感就是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我的导入是先导入了情感,呼唤起他们对亲人的情感,尽管思念时的表现形式不同,但无论是看照片还是登高望远,其对家人的情感则都是完全一样的。这样,他们在理解上就没有了障碍,同样的思念还能拉近他们和诗人之间的距离。

二、运用诵读,领会含义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法不是要求老师逐字逐句去解释古诗,而是通过有情感的朗读,使学生们感受到古诗的抑扬顿挫之美。古诗都是押韵的,读起来朗朗上口,也便于学生背诵熟记。小学生的记忆特点是感性的,善于记忆,就算他们并不懂得诗词的意思,但只要读的熟了,同样能够背诵下来。原来很多作家都提到他们在上私塾的时候,那个时候根本读不懂,但是也按照要求背诵了下来,等到渐渐长大,他们也就逐渐懂得了那些诗文中的深刻含义。

当学生熟读成诵时,再让学生理解古诗中所描写的景,或所抒的情感,稍加点拨,便可以体会诗中的含义与感情。另外,朗读,还有助于引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闭上眼睛,一边读一边想象,诗中的意境便会在头脑中形成。可见,有情感的朗读是让学生感悟古诗内涵的最佳途径。

朗读教学的关键在于要读出诗词的音韵美,用音乐的美打动学生,让他们忘我地朗读,反复地朗读,从而背诵下来。还有一点要提到,虽然我们一直在倡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学习毕竟是一种需要吃苦精神的活动,所以也要让学生们懂得学习就是要吃些苦,不能够给学生学习只有享乐没有艰辛的错觉。

三、研读诗文,体会情感

1.了解背景: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的古诗词,它们作者不同,背景不同,表达的情感也不同。就拿“送别”主题来说,有李白的《赠汪伦》,写汪伦以歌声送友,李白借潭水抒友人对已感?情之深;有李白的《送盂浩然之广陵》,写李白以目光送友,以长江之水喻友人之间感情绵绵不绝;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维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这些都淋漓尽致的表达出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再比如:翁卷的《乡村四月》、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张志和的《渔歌子》等为我们描绘出风景优美的田园风光,表达出对大自然、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同样是写景诗,不同的是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不仅写出了敬亭山秀丽的风光,其中“尽”、“孤独”、“有”等词又体会出诗人无比孤寂的心情。从背景资料当中,我们知道李白才华横溢,青年时雄心壮志,无奈朝廷黑暗,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所以朗读时要读出压抑孤独的心境。

(2)想象力的培养

亚里士多德说过:“想象力是发现、发明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就必须善于想象。想象力对于一个人的重要可见一斑。古诗词具有简洁、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的特点,学生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补充和领悟,去联想、补充和创造,以构想诗词中的画面。例如:《江上渔者》学习古诗后,请同学们想象在波涛滚滚的江面上,捕鱼人冒着生命危险,打捞鲜美的鲈鱼,使人不由对捕鱼人产生同情与怜悯。

(3)课外拓展的必要性

从最简单的诗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

拨清波”开始,我就引导学生通过画画的方式,来理解诗句。自居易的《忆江南》我搜集一些江南美丽风光的图片,在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感叹下,引导学生体会诗人为何难忘江南,从而读出对江南的赞美。

送别诗我通过让学生讲述与朋友离别时的故事和心情,来体会朋友间依依不舍得离别之情……古诗词虽然离我们很远,但古人的心情与感受无不包含在这短小精炼,意味悠远的诗文中,只有贴近我们心灵的诗句才是千古名句,我们也只有用自己的生活做比照,才能更好的理解诗文。

四、读写结合,强化记忆

第9篇:李白的诗词范文

一、古诗词教学中还存在着若干不如人意的问题

1.忽视古诗词教学的规律,不重视诵读教学,以讲代读的情况普遍。

2.死记硬背,不注重理解,记不熟,记混,错别字现象严重。

3.古诗词作者介绍停留于简单的知识积累。如作者的字号称谓等,而对作者的写作背景及作者本身的经历创作风格等相关情况涉之甚少。

4.对古诗词只是简单的翻译,字面上的理解,不关注古诗词的鉴赏美读,忽视古诗词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学生学古诗词的热情不高,兴趣不浓。

二、如何搞好古诗词的教学

1、重视预习,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历史背景

了解作者是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作者创作时丰富情感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学生对诗词及作者有一个初步感知,为理解诗词作铺垫。为此,我们在古诗词教学前,要重视并留出时间让学生预习,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历史背景。例如:学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就可让学生谈谈诗人李白豪迈奔放的浪漫风格;学习《汉江临眺》,引导学生了解苏轼对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评价。学生经过预习,也培养了自己

2、品味意象,培养记忆能力

在感受全诗词内容后,以点促面,把握诗歌的内容,教师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问题应由易到难,进而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1)、通过词语的对比,加深学生记忆,了解诗、词中的用词准确性。如我在教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这是一首描写西湖春景的诗。为了让学生迅速理解诗人选择的意象,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将“浅草”与“长苇”、“乱花”与“落花”对比,连中下层的学生都知道这几组对比中,是写出了早春特有的景物,并准确地把握作者的对西湖赞美之情。接着把握诗的重、难点。这比单纯的讲解好得多。

古代诗词字数比较少,诗、词眼相对集中,《诗话》“点拨一两个字,就能实现教学目的。”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怎让学生了解词人孤独的呢?用“问”与“向”对比,学生恍然大悟,进而领会词思想,感受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通过这样对比,化深为浅,使学生思考了问题,达到了“不教”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诗词意象的对比,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深刻记忆。因此,教师应教给学生辨析的方法,使之举一反三。

2)、穿插背诵,训练学生记忆能力。让学生不仅从美文中得到美的情操的熏陶,还可以训练记忆能力。我采取穿插记忆背诵的方式,如课堂上教李白的诗《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就穿插背诵与之内容相关的诗,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渡荆门送别》等,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开掘。

3、反对死记硬背,提倡理解基础上的背诵,默写。

理解是记忆的第一步,是记忆的前提和基础。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则记忆内容更准确,记忆时间更长。在实际古诗教学中,我发现许多教师把提前预习改成提前背诵,私下以为很不可取。在没有充分理解句意的情况下,就盲目背诵。一个是机械记忆,不易记。另一个是容易在默写时因不理解而记不准或写错别字。因为没理解意思“柳‘岸’花明又一‘春’”,”劝君更‘进’一杯酒”,”渭城朝雨‘清晨’”等诸如此类的错误也就在所难免了。当然细心的教师会亡羊补牢,反复纠正这种错误,但纠正顽固的第一印象真是既费时又费力。所以我主张应在学生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再背诵默写。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4、要把古诗词赏析作为古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庞杂,而教学时数相对不足,古诗词鉴赏又不是初中阶段的考察内容,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就变得可有可无了。长期的不重视使古诗词教学变得毫无美感可言,这是学生学习古诗词普遍兴味不浓的主要原因。我觉得对古诗词教学,赏析至关重要,让学生从心底里喜欢了,学起来就事半功倍。而且古诗词作为悠久的历史文化的精萃,它们的美是无与伦比的。它可吟可唱的韵律美,它千雕万琢的文字美,它遗世独立的人格美,它意蕴悠长的哲理美……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高尚人格情操的养成都是绝佳的教育素材,真是不容错过。古诗词赏析的意义近可以说是为了完成初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对接,远可以说为了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古诗词赏析理应引起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