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那些芬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对等贸易:卖方承担向买方购买同等价值的商品或劳务。例如A国向B国出口价值100万元的商品或劳务,必须同时从B国进口价值100万元的商品或劳务。它是目前国际上普遍流行的一种贸易方式,1987年全球有120多个国家要求进行对等贸易,对等贸易额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
2、展卖贸易:在本国举办和参加国外举办的各种国际性博览会或集市,集中一段时间进行进出易,采用这种贸易方式叫做展卖贸易。
3、加工贸易:通常称“三来贸易”,它包括来料加工贸易、来件装配贸易、来样加工贸易。
4、补偿贸易:我方先以赊购的形式,从国外进口机器设备和技术等,待投产后,用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还贷款的本金和利息。它也是一种利用外资的形式。
(来源:文章屋网 )
通讯作者:刘春兰
【摘要】 目的 观察应用金黄散与低分子肝素钠合用预防及治疗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经患者知情同意后,根据医生开医嘱先后顺序,将80例患者间隔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PICC置管后按常规方法进行导管护理,并选择6 cm×7 cm的金黄散与低分子肝素钠的敷料沿穿刺静脉走向平行覆盖于透明贴膜上方,下缘距穿刺点2~3 cm,覆盖3~7 d;对照组给予常规PICC置管后导管护理,如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再覆盖金黄散与低分子肝素钠的敷料,比较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并比较应用硫酸镁湿敷和应用金黄散与低分子肝素钠合用的敷料治疗静脉炎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1例患者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2.50%;对照组共有8例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2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金黄散; 低分子肝素钠; PICC; 机械性静脉炎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 2 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使其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为患者提供中期至长期的无痛性静脉治疗通道,减轻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因PICC置管操作简便、安全,导管留置时间长,且对生活基本无影响,维护方便,符合肿瘤患者长期治疗的需要,故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因其为侵入性穿刺手术,术中导管鞘易损伤血管内膜,术后2~10 d易发生机械性静脉炎[1]。笔者所在科室自2007年4月始应用金黄散与低分子肝素钠合用敷料预防治疗PICC置管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4月~10月在本科进行PICC置管的80例患者,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35~76岁,平均(47.5±8.8)岁,其中经贵要静脉插管48例,肘正中静脉插管32例,经患者知情同意后,根据医生开医嘱先后顺序,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将2006年4月~10月行PICC置管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应用硫酸镁湿敷患者16例作为历史对照组,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40~73岁,平均(49.2±6.3)岁,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药物、浓度、药物剂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采用美国巴德公司三向瓣膜式4FrPICC导管进行穿刺。
1.2 方法
1.2.1 分组 (1)实验组:PICC置管后按常规方法进行导管护理,即置管后给予透明贴膜固定,24 h后更换贴膜,后改为1次/周,若发现穿刺局部渗血,贴膜潮湿或脱落,及时更换贴膜,严格无菌操作,并选6 cm×7 cm的金黄散与低分子肝素钠合用敷料沿穿刺静脉走向平行覆盖于透明贴膜上方,下缘距穿刺点2~3 cm,覆盖3~7 d,若发生静脉炎,继续用金黄散与低分子肝素钠合用敷料覆盖,同时密切观察局部变化,7 d后静脉炎无好转给予理疗或遵医嘱B超后拔除导管。(2)对照组:PICC置管后按常规方法进行导管护理,即置管后给予透明贴膜固,24 h后更换贴膜,以后更换1次/周,若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再覆盖金黄散与低分子肝素钠合用敷料。(3)历史对照组:历史对照组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应用硫酸镁湿敷,即50%硫酸镁溶液浸湿4层纱布,外敷于患处,外面覆盖保鲜膜防止硫酸镁溶液蒸发,每次敷30 min,每天更换3~4次。
1.2.2 观察指标 每日观察穿刺处有无疼痛、红肿,穿刺静脉有无条索样改变、硬结等,及时记录于PICC穿刺记录单上,持续观察10 d。
1.3 疗效标准的判定 (1)按INS学会标准判定静脉炎分级,即0级:没有症状;Ⅰ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2)静脉炎疗效判断:治愈,红肿热痛的症状消失,血管恢复正常弹性,无条索性;显效,红肿热痛的症状减轻,血管弹性尚未恢复正常;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变[2]。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x±s)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P
2 结果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的比较,实验组1例患者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2.50%;对照组共有8例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2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n,n(%)]
2.2 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共9例发生静脉炎,实验组1例发生静脉炎,继续覆盖金黄散与低分子肝素钠合用敷料,于穿刺置管后第5天局部红肿热痛的症状消失,血管弹性正常,对照组8例均在发现穿刺点局部疼痛、红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触及硬结后,立即给予金黄散与低分子肝素钠合用敷料覆盖,继续观察3~7 d;9例静脉炎的治疗显效率为11.11%,治愈率为88.89%;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应用金黄散与低分子肝素钠合用敷料治疗
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n,n(%)]
2.3 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采用覆盖金黄散与低分子肝素钠合用敷料治疗9例静脉炎患者中8例治愈,1例显效;历史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湿敷治疗16例静脉炎患者中14例(87.50%)治愈,1例(6.25%)显效,1例(6.25%)无效;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种方法治疗机械性静脉炎疗效的比较[n,n(%)]
3 讨论
机械性静脉炎是PICC置管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6%~12%,多发生在置管后5 d内,一旦发生应及时处理,若处理后2~3 d症状不缓解或加重,应立即拔管[3],因此,机械性静脉炎重在早预防、早治疗,以减轻患者痛苦,减轻经济负担,延长置管时间[4],本组统计发现对照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较高,高达20%,它的发生与穿刺置管过程中穿刺鞘和导管对静脉内膜/静脉瓣的机械性摩擦刺激有关,是机体的应激反应,可能还与以下因素有关:选择的导管型号不适、穿刺者技术差异、夏季天气炎热、患者出汗较多、污染穿刺点、穿刺处伤口不能及时愈合。金黄散出自清代《医宗金鉴》,诚谓疮科之要药也。方中大黄泻火解毒、凉血散瘀;黄柏清热燥湿;姜黄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生南星散结消肿止痛;苍术燥湿清热;花粉消肿排脓;陈皮行气散结止痛,加上辛温的白芷,辛而行气,通络散结,活血宣窍,消肿以泄毒,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行气散瘀,除湿化浊,截毒束毒之功。“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尽早应用活血化瘀药可以促进血肿吸收,使患者康复[2],另外,用蜂蜜或麻油作赋形剂,剂型方便快捷,局部直接用药,促使局部硬结消散,炎症消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甘草不仅对平滑肌痉挛有解痉作用,而且能抗炎、抗变态反应[3];低分子肝素钠不仅具有抗凝作用,还可抑制补体系统的活化。它可以在4FrPICC导管材料表面减少血小板的沉积,可改善其与血液的相溶性,提高短期抗凝血性能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上述的治疗和护理,金黄散与低分子肝素钠合用与硫酸镁湿敷相比,操作简便,不易污染衣物,使用安全,无不良反应,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 考 文 献
[1] 陆玉全.静脉炎的预防性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62-63.
[2] 成杰,陈桂芝,吴双.金黄散外敷联合利多卡因预防化疗药物性静脉炎的疗效.护理杂志,2008,25(1A):76-77.
[3] 王秀荣,蒋朱明,马恩陵.640例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回顾.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02,10(2):133-134.
小时候,徜徉在童话的故事里,随着公主王子的悲欢离合而感伤落泪。长大后,捧着三毛的《撒哈拉沙漠》顾自惆怅。从唐宋时期的李白、苏轼到当代的余秋雨、三毛。无一不感动我,心中的那朵芬芳渐渐渲染开来。
顶着初三升学的压力,在父母的目光和老师热切的期望之下,我心中的那朵芬芳似乎不招人喜欢了。因为那些是与课本无关的东西,与眼下的中考格格不入。闲书,万万不能再看了。黑板前方中考“倒计时”告诉我时间不多了,再不抓紧就来不及了。父母似乎比我还着急,非让我考一个重点高中不可。老师更是一遍遍的重复一个好的学校,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多么的重要。在他们眼里分数就是天,其它一切都没用。于是我迷惘了,但作为一个好孩子、好学生的身份,我只能对它说拜拜了。
我不得不将心爱的文学书籍捆成一捆儿,压在箱子底部,即使偶尔瞧见了,也只能叹息一声,从它身边走过,我心中的朵朵芬芳似乎日渐干瘪枯萎了。
那歌声,正是对他们最真的赞礼。
《芬芳的山谷》由1首短曲和9首歌组成,《流星》、《橄榄树》、《大地的孩子》、《芬芳的山谷》、《鹰》、《大地恍神的孩子》、《看海》、《记忆》、《答案》。只有深情的凝望,才能定格下它们的轮廓。这些最自然的景致,在老歌手的心中,都是生命最美的诗篇,它们没有修饰,却一直在寻找生命的力量,和命运搏斗,和时光赛跑。那个当年出走的少年,此刻虽然已白发斑斑,但他依然还是大地的孩子,吮吸着大地的母汁,茁壮成长。64岁的胡德夫,恰似一只苍老的鹰,翱翔在太麻里芬芳的山谷中。
2012年夏天,胡德夫和我们在广州好友的家中聚会,我看到了一张黑胶,齐豫的《橄榄树》。那是李泰祥第一次震动流行音乐,“老大哥啊!”胡德夫当即在钢琴前坐下,弹唱出了《橄榄树》。那时,正是李泰祥和病魔搏斗的最后阶段。2013年年末,阿美族、卑南族,还有三毛流浪的生命之歌终于紧紧汇流。台湾的民歌运动、台湾流行音乐的高峰,连同那些闪亮的名字,不会一一坠落在流星的河床里,他们还在我们的心底劈波斩浪。《橄榄树》和《答案》,是胡德夫对老大哥李泰祥一次真挚的缅怀,他唱得非常慢,更像是读,读那些字里行间的故乡,读那些旋律间轻流的梦乡。
鹰的寿命可以达到70岁。如果有一只鹰是和胡德夫同龄的,我在想象这样一个画面,当胡德夫今天回到部落,重新歌唱时,那只和他一起成长的鹰,也许正在倾听他的歌声。胡德夫应该一直在和这只鹰对视,这种深情的凝视,让胡德夫与林怀民一起写下了这首《鹰》。“我是大武山上天空里的一只老鹰,我从我的皇宫出发,穿过广大的森林,穿过美丽的小米田,去听唱歌的河流。”每一个在太平洋里长大的孩子,都是一只鹰。面对广阔的海洋,胡德夫唱着,呢喃着,重新又唱回了自己的卑南族母语。在母语里,他感觉自己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鹰》原本是排湾族古谣,胡德夫创新地将卑南族的虚词和阿美族的咏叹自然融合,变成了一张原住民亲密依偎的合影。
“人生啊,就只是到这个世界晃一下而已,一切终究会是落叶归根魂归故里。”《大地恍神的孩子》是一首11分钟的歌。它的创作源于2010年胡德夫在北园躲雨的一次经历,在滂沱的大雨中,胡德夫问自己,“你在慌张什么?你来自哪里?你去到哪里?”美丽的人生,其实是在这个世界的一晃而已。人终究会回到从容,那么我们在这个“一晃之间”,为什么不一样的从容呢?这首歌是胡德夫的三姐用卑南族语翻译而成的,只有白发的记忆,才能重新梳理回青春的思绪。
《芬芳的山谷》是凝重的,里面的歌并没有行云流水的畅快,它们更多是走走停停的,那更像是蹒跚前行的脚步,因为要承担生命的负载,因为得分担焦虑的心情。在这深情得近于沉重的歌声里,胡德夫交出了一个真实的自己。那些我们此生握过、同行过、叮咛过的人与物,他们没有消失,而是化作了辽阔里最暖的光芒。 琴键下壮阔的波澜,那不是又一座芬芳的山谷? 老歌
有两首是纪念李泰祥的,他是我的老大哥,也是个很照顾我的人,从年轻的时候就受到他很多指教。他也是我们台东的老大哥,比我们早出道,而且他是从古典这个身段放下来关怀通俗音乐的一个人。他走了,纪念他。录了两首,一首是《橄榄树》,一首是《答案》。我本来跟他学琴的,他一直在强调说,就用你自己弹的方法去唱歌就可以了,他说你跟我学不一定好,你跟我学就会制式化,希望你就照自己的方式。所以我照自己的气息、呼吸,唱他的歌来纪念他,因为我知道齐豫以后也不会再唱他的歌了。纪念母亲的歌《芬芳的山谷》,其实母亲去世十年左右,这首歌是一直在酝酿,一直酝酿到我觉得它变成一首成熟的歌,献给母亲、献给那个部落,我的故乡。 新作
以前我是在台北写台东,写太平洋、写大武山、写故乡,那里是重重的乡愁。11岁离开,我去年回去(台东)。在台北也发生了很多事情,在台北(我)进入很多不同的大的时代,看过这个社会的变迁,我会继续用歌来写台北。以前都是乡愁,乡愁在这一张就告一段落,但是另外一个乡愁又起来,就是写台北,第二故乡。我想要再加油多写一些东西,台北不只是只有热闹而已,台北的天空下面还有很多温暖的角落,过去和现在非常不一样,有大家在追念的事情和人文。我这五十年在台北看到的东西,我会选择性地来写写我的感受,写写我碰到的精彩的时代,碰到的人,碰到的悲苦,碰到的欢乐。 唱自己的歌
现在写歌是一个回顾、一个提醒,对自己的喃喃自语,对过去岁月的一个回眸。所有的创作都是我从头讲的―唱自己的歌,自己能够写多少就写多少。但是方式可能就改变了,不再像原来。不再高亢了,可以缓缓的,用自己现在的呼吸来唱歌。年纪越大,很多自己民族老的东西、语言、歌都会呼唤你,都会再来找你的,这个时候再把这些元素放进去,我想跟自己的初衷是没有什么两样的。 流浪
流浪是我DNA里的一部分,是我从11岁出来开始,那个波澜一直在心中。当时很大的一个波澜,那时真的是有刺骨的、也有肺腑肝肠会断裂的感觉,但是也有甜的。说实在的,这些东西就是人生必经的路,对我来讲可能这个东西多一点,那种奔波、这种漂泊,但这些都是歌的题材啊。 歌手
栀子花香且美,使得许多光顾她的人都爱不释手。有的采摘下几朵来戴在头上,有的则悄悄地装进了自己的口袋里。有些比较有经验的中年妇女,她们并不采摘那些已经绽放了的花朵,而且将那些含苞待放的花蕾带回家里,插放在装着清水的玻璃瓶子里,第二天这些花蕾便自己绽放了,如此一来,在家里可以保持一周左右的芬芳。
我也很喜欢栀子花,但我宁可每日去闻一闻她的芳香却不愿意将她采摘下来。每天早晨散步的时候,我总要经过这片栀子花树丛,总能闻到她的清香,感觉到她的美好。
夏天带着火热,带着热情,也带着栀子花的芬芳向我们走来了。在这个季节里,油菜花谢了,杜鹃花谢了,月季花也谢了,只有栀子花以她特有的娇艳点缀在绿丛中。用绿色和白色交织成美丽的图画,用简单和朴素创造着美好,用清香和淡雅编织着美梦。这就是栀子花。
我不是诗人,也没有诗兴,可是,在栀子花树丛中,我却忍不住吟上了几句:《咏桅子花》
相伴杜鹃何其迟,花白蕊黄初夏时。
瘦枝托起花蕾尖,绿叶难扶树干直;
在你的肩头靠一靠
天空高远的蓝
蚂蚁低处的忙,它们多么真实
流水扭着细腰,蝴蝶就是
草炙上的花
它们多么幸福
簸箕里滚动的豌豆
菜叶上的青虫,它们多么健康
故乡,我好累
就让我在你的肩头
靠一靠
现在,我和喧嚣
只隔着一条寂静的河流
没有了翅膀,没有了飞翔
甚至没有了空旷。那些浅唱
和泥土,都埋在了深处
在每一个寂寞的夜晚
我会将三钱明月、四两清风、九克鸟鸣
用一分流水冲服
怎么了?
那些衣服,花花绿绿的
晾在五楼,涵润早已被风带走
阳台很暗,它们
很孤单。可始终无人取走
像一场故事,中止了情节
拖把散落了,地板很脏、很乱
有瓷器尖锐的伤。一把雨伞
没有打开,也没有收拢
像一朵开在中途就凋零的花
唯有墙角,一只高跟鞋
歪歪斜斜,还向上踮着对生活
最卑微的愿望,到底怎么了?
窗帘拽着快要堕落的命运
半掩着嘴唇,始终无法诉说
一定要相信
你一定要相信,那些
街头的灯,就是
深陷在黑暗中的花朵
灯芯是花蕊,光芒是花瓣
或近、或远
有看清清淡淡的香
你看,那些精致的飞蛾
绕着它们的芬芳,正在起舞
你一定要相信
你的内心有了花朵,有了春天
你的日子,就有了
一点一点,明丽的灯火
一片一片的光
找下去
我一定是丢了什么
要不,我为何绕着这个小城
转了几圈、好几圈
没有疲惫,也没有厌倦
我一定是丢了什么
比如,青菜叶上的一滴露珠
露珠里的一片月光
月光深处的一场爱情
比如,我从家乡带来的种子和方言
比如,母亲托人
捎给我的一罐咸菜,比如
和我擦肩而过的一份表情
比如,老天留给我的一点点良心
我一定是丢了什么
我一定是丢了什么
拢一袖芬芳,
红叶凝成信笺、
情意绵又长,
这样子去流浪,
到美丽的地方。
谁的妙音轻轻、
轻轻哼唱,
谁的舞步慢慢、
慢慢摇曳。
那些韶华、
都已经付作过往,
铺散成了
一地枯黄、
满面秋霜。
红尘渺渺、
弹指一挥、
深深怀念、
于故梦里、
如戏轮回。
转角咖啡厅、
古典音乐、
抒情而优雅着。
我把一寸
一寸
的旧时光、
刻录在
记忆的碟片,
那是属于我们的
最好礼物。
我把一帧
一桢的画面、
剪辑成
岁月的电影,
那是属于我们的
专属记忆。
我把
卡布提诺、
注满了
深情饱满的琼浆、
为饥渴的味蕾、
再添一抹、
幸福的芬芳。
爱的滋味、
悠远又绵长。
我们的爱、
用这一双手、
握住了
就不再
人的一生中,总会有一些爱好,好篮球者以“球”为友,好读书者以“书”为友,好弹琴者以“琴”为友,好花者以“花”为友,而我正是这好花者,我以花为友。
大自然中各式各样的花层出不穷,有火红的玫瑰;有金黄的郁金香;有纯洁的百合;有美丽的石榴花;还有那些默默无闻,暗吐芳香的无名小花。
我与那火红的玫瑰为友,因为它象征着幸福美满,恋人们也以它作为互相之间传递感情的媒介。
我与那满树的桂花为友,因为它香飘十里,人们也常说“十里桂花香”,它那芬芳的味道是我的最爱,然而它又奉献自己,成为了人们为食物增添香气的佐料,人们常把它加入汤圆中,它散发香气,为汤圆增添几分“姿色”。
我又与那百合为友,因为它是那么的“高尚”,它象征着纯洁,无暇。它又象征着白首到老,百年好合,所以它常作为人们的友谊大师,传递着彼此之间的祝福。
我更与梅花为友,它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又因为它绽放在那大雪纷飞的冬天,踏雪寻梅,人们常在风雪中寻找着“他”的足迹,它象征着坚强勇敢,知难而进,在狂风中毅然挺立。
在夏日的山岭间攀爬,至顶,四望都是起伏峰峦,长风浩荡,单调的苍凉与沧桑漫卷心头。只是一低头的刹那,见谷间丛丛簇簇的灿烂,那些幽幽的花儿,就在这样不期然的时刻,与我的目光猝然相逢。于是,高处的寂寞与孤独消于无形,那些年年开且落的幽谷之花,把一种心绪点亮,把一种感动暗放。
有的人,在境界上,或者在道路上,远迈众人,于是有了高处不胜寒的喟叹。其实那只是一种性情上的缺失,他们过多地注目于自身的高度,从而错过了许多开在尘埃里的花。可那些在低处默默的东西,却是无比的宽容,它们就在那里,我们只要低下头,就会与美好相遇,它们就会给我们一种全新的心境。
有一年去一个大草原的深处,碧草连天,极远极淡处,天之蓝与草之绿交融于一处。驰心骋怀间,为无边的绿而震撼,也为其无涯而感到怅然。此情此境之中,极想看到一点别的色彩,来缓冲那种万里的单一。同行的旅伴却惊喜地叫:“看,脚下的草里有花!”于是都低头,那些狭长的草叶间,生长着一种不知名的小花,没有指甲大,黄白两色,此时却是如此强烈地装点着我们的眼睛和心灵。
那花儿毫不张扬,湮没于杂草之中。它们只是努力开出自己的花,即使再小再素淡,也要芬芳美丽。就算无人用温柔的目光把那些花儿轻抚,只要绽放过,就是无悔。
每一个生命都是一朵花儿,每一个生命也都是一个赏花者。我们在行走的匆匆里,不忘时常低头去看那些花儿的美丽,同时也努力让自己的生命芬芳四溢,期待在某天,映亮一双落寞的眼睛。
相互洇染,相互温暖。我们与那些花儿的距离,我们与那些美好的距离,其实只隔着一低头的空间,只隔着一低头的瞬间。
[赏 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