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小学生心理活动范文

中小学生心理活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小学生心理活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小学生心理活动

第1篇:中小学生心理活动范文

关键词:体育心理学;心理创伤;灾区中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80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7-0082-04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及失踪人员达8.7万人,37万人受伤。在这场灾难中,最触目惊心的是一所所中小学校被毁的惨状,面对灾难,人们痛惜逝者的不幸,而幸存下来的人也并非完全幸运。灾难过后,人们不仅要重建家园,也要抚平那受伤的恐惧心理。体育作为现代教育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人的两维原始机能(即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发展)的和谐发展。在欧美发达国家,体育活动作为一种心理治疗和康复的手段正在盛行。那么,如何利用体育活动医治中小学生的心理创伤将是我们面临的责任。

1 灾区中小学生受创伤后的心理症状

根据心理学定义,判断心理创伤性事件有3个标准:危及人类生命、不可预期、无论做什么也无法阻止。汶川地震无疑具备上述3个条件,属于重大心理创伤事件。在创伤事件发生后,有70%的人可以通过自身所具备的应付策略自然恢复。而高达30%的人群,将从灾后几天到几十年,陆续出现不同的症状。这些人如果得不到专业的救助与治疗,将因此发生人格的改变、扭曲,而且很可能终身无法痊愈。特别是中小学生,他们的人生之路才刚刚开始,以后的路还很长很长,而且他们对灾难事件的想法与成人不同,表现出来的反应也异于成人,如害怕将来的灾难、对上学失去兴趣、行为退化、睡眠失调、畏惧夜晚等。所以,地震过后我们又将面临一场心理创伤救援,一场挽救灵魂的遭遇战。大量受伤、致残、失去同学和亲人的中小学生将是这场心理创伤干预战的重中之重。

灾区中小学生经历地震后出现应激障碍。是个体在经历或目睹了极度的、不可抵抗的创伤性事件所引起的一种精神紊乱,从而导致个体出现与创伤有关的插入性思维和记忆,持续逃避与创伤有关的刺激,持续增长警觉状态。如由于地震的强破坏性,摧毁了原有的一切,家失去了,学校没有了,生活与学习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中小学生对灾后环境变化引起的不能适应症状,也叫适应障碍;由于失去了家人、失去了朋友、失去了同学,使中小学生表现为情感的异常高涨或低落,即躁狂或抑郁的情感障碍,又称心境障碍;由于亲身经历或目睹了极度的、不可抵抗的地震灾害所引起的一种精神紊乱,而出现一系列的应激反应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包括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癔症、疑病症、神经衰弱等。应激障碍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是7%~12%,是一种重要的临床心理障碍。灾区中小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弱,自控力较差,受到刺激极易产生心理创伤。根据受刺激的程度以及其承受能力,心理创伤可大致分为3个级别:1级,亲临地震的幸存者,他们被恐惧、无助、被别人死去自己却活下来的内疚感所压倒。2级,出现在救灾一线的营救人员、医护人员和新闻工作者,他们因为工作强度大,因为无法救更多人的自责感,而濒临崩溃。3级,涉及到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目睹灾情画面的每一位旁观者,学术界称之为“替代性创伤”,由于每个人都具有“共情”能力,所以每一个人,甚至包括心理工作者,都有可能因替代创伤而崩溃。而灾区的中小学生大多属于“1级心理创伤”。国外经验表明,心理创伤干预将分2个阶段来进行,第1个阶段是震后3个月内,这一阶段将重建社会支持,对创伤者进行情绪疏解和哀伤辅导。第2个阶段将是一场持久战。据统计,地震发生3个月后,幸存者的自杀行为将逐渐显现并持续增加。在此后的几十年内,地震带来的心理创伤将在不同人群中以不同的形式持续并存在。

2 体育活动对心理创伤干预的生物学机制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神经生物学研究的发展,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生物学机制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主要包括:胺假说、内啡肽假说和心血管功能假说。其中,单胺类物质是神经活动和体液调节的重要物质,如5一羟色胺(serotonin,5-HT)、多巴胺(dopamine,DA)、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等在中枢神经和外周组织中起着多种生理作用。Jacob等研究结果表明长时间运动可提高血浆儿茶酚胺浓度,但训练强度的效应仍有待明确。Imamura等研究结果表明更长时间的运动导致更强和更长持续时间的运动后过量氧耗(EPOC),血浆儿茶酚胺可能在女性促进EPOC。尽管EPOC的整体强度较小,如果运动频率和依从性较好,可能产生长期的受益。Ohkuwa等研究明确长时间低氧和低氧运动,对整个大脑4个特殊部位的单胺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时间低氧运动降低全脑中的单胺水平,对低氧和低氧运动的敏感性在大脑不同部位有所不同。体育活动可以使血液循环中5-HT、ICE和DA含量上升,如NE减少可引起注意力和记忆力减退,社会活动减少,觉醒状态改变;5-HT减少可导致冲动控制能力减弱,食欲下降和易激惹。运动能引起血浆β-内啡肽浓度的上升,β-内啡肽浓度的上升与运动强度、时间等有关。这些因素的改变会引起β-内啡肽运动性应答的改变。β-内啡肽可以使人产生欣,增加对疼痛的耐受力,改变食欲,降低焦虑、紧张的情绪。

3 体育活动对心理创伤干预的原理与方法

1)体育活动强度的控制。对于中小学生的运动适宜强度衡量可分为3个等级:在运动中,患者感觉轻松,心率在100次/min以下为小强度;感觉明显的运动负荷给身体带来反应,心率100-120次/min为中等强度;感觉运动负荷给身体带来强烈反应,心率120-150次/min或150次/min以上为大强度。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心理创伤导致健康状况下降,治疗初期运动强度应控制在小运动强度,随着症状好转、健康情况改善,可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运动强度。应根据个体的健康状况和运动基础,选择中、小运动强度项目为宜,少量运用大运动强度项目作为辅助。

2)体育活动时间的控制。运动时间与运动量紧密相关,运动治疗心理障碍应保证每次运动要有足够的时间去影响患者的心理和身体,时间应保证在30min以上。

3)体育活动频度的控制。治疗初期可从每周2次开始,逐步提高到每周3次以上,治疗效果较好,循序渐进原则尤为重要。

4)创造良好的活动氛围。营造一个积极、轻松、

明朗、民主、和谐的体育活动氛围,可以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消除紧张情绪。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佳的表现和发展。因此,在体育活动中要始终用积极的情绪感染学生,用优美的动作和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消除他们在学习中的紧张或恐惧心理,使学生的学习情绪积极、健康、稳定发展。

5)安排必要的体育比赛。体育比赛最大的魅力即是竞争。它不仅是身体和运动技能的竞争,而且是双方心理、智慧、意志的较量。激烈的拼搏需要身体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发挥内在综合作用。通过各种比赛,可以使学生增强自信心,获得奋进向上的情绪体验,培养团队精神,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交往心态,提高学生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在成功与失败的情感体验中,正确认识成功与失败辩证关系。

6)开设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活动项目。体育运动中体验到的愉悦感具有直接的心理健康效应。对于那些长期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来说,愉悦感是他们能坚持下来的主要原因,缺少愉快或兴趣是他们放弃运动的主要原因。所以,在体育锻炼中学生是否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项目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和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因素。尽量开设现代的、大众的、时尚新型的、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以小球、形体健美、心理拓展为主,如羽毛球、乒乓球、网球、体育舞蹈、形体、心理拓展训练、轮滑等。另外建立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教育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巧和心理训练方法的合格体育教师队伍,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4 灾区中小学生心理创伤恢复的适宜体育活动

1)针对受创伤后的不同心理反应选择适宜体育活动项目。

(1)中小学生对灾后环境变化引起的不能适应症状。应选择集体活动项目为主,且规则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在集体活动中,感受他人的品格和规则的约束力,产生行为引导。

(2)中小学生表现为情感的异常高涨,即躁狂。应选择缓慢持久的运动项目为主,如慢跑、太极拳、瑜伽、远足、登山等,感受体育活动项目特有的节奏及环境的变化,从中得到体验紧张释放与良性机体锻炼,引导和矫正心理状态。

(3)中小学生表现为情感的异常低落,即抑郁。应选择趣味性较强、运动技能技巧要求较高和具有集体竞技性的运动项目,如篮球、排球、足球和集体舞等,使患者获得成就感、满足感、愉快舒畅感,以矫正心理偏差。

(4)中小学生表现为精神紊乱,极度恐惧,缺乏勇气。宜选择一些有惊险挑战性的运动项目,如游泳、攀岩、拳击及体操中的单双杆技巧等,在自然和谐的运动中,改变对外界的感知从中获得勇气,树立自信心。

(5)中小学生表现为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等反应。宜选择有着心理诱导提高自控能力的运动项目,如太极拳、气功、瑜伽等,让患者通过练习,集中注意力,移除紧张和烦恼情绪,引导患者从焦虑中解脱出来。

(6)中小学生表现为认知障碍,深陷无意义的思想和行为。宜选择一些户外运动,如爬山、游泳、轮滑等项目,通过这些练习,提高自控能力,排除心理偏差。

(7)中小学生表现为易兴奋,易激动烦躁,情绪控制力差。宜采用太极拳、瑜伽、静功、散步等运动项目。

(8)中小学生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孤僻寡言。宜选择趣味性较强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越野跑、定向越野等项目,采用中等有氧运动强度循序渐进,从体质上和精神情绪上扶正心理脆弱。

2)体育活动对灾区中小学生心理创伤恢复的积极作用。

(1)体育运动能促进中小学生情绪的改善。当人处于长期的负性情绪支配或持续的紧张状态时,会使大脑产生强烈兴奋,从而使人陷入苦恼和郁闷之中,产生心理疲劳和压力。在体育活动中,可以直接给人带来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抑郁和紧张不安,能调节人的情绪,消除轻微的情绪障碍,减缓和治疗某些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等,改善心理状态。也就说通过体育活动,可以合理地发泄不良情绪,消除心理紧张,放松身心,调节心态,维持心理平衡。体育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强烈而又深刻。在中小学的体育活动中成功与失败、进取与挫折共存,欢乐与痛苦、忧伤与憧憬相互交织,同时人的情感表现也相互感染、融合在一起。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刺激有利于人的情感的成熟,有利于情感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改善自己的情绪状态。

(2)体育活动能提高中小学生意志品质。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的目的性、自觉性、自信心、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的精神。由于体育运动和训练具有显著的实践性和紧张、激烈的对抗性,并伴有一定的生理负荷,它要求运动者克服心理障碍,以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去克服和战胜各种各样的困难。体育本身就是人的一种意志行为,在中小学体育活动中,体育常常意味着竞争,意味着要达到一定水平或锻炼标准,而这一过程则要求你必须付出努力与汗水。如学生要达到体育锻炼的标准,就必须意志坚强,刻苦锻炼,而当他通过努力达到标准时,则会为自己的成功而高兴,同时也会感到自己战胜困难的巨大潜力,从而树立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与自信。

(3)体育运动能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体育活动能使人学会竞争,学会表现自己的才能与实力,体育活动也能使人学会合作,学会相互配合,使许多个人凝聚成一个整体,为了共同的目标去努力,去夺取成功。体育活动能让你掌握一个与人相处的法则,这就是自己成功时要善于谦虚,别人成功时要善于欣赏,大家共同成功时要善于分享。这一法则正是健全人格的法则。体育活动能发展人多方面的能力,如身体运动能力、协调能力、操作思维能力、直觉思维能力、应激能力等。体育活动还能磨练人的性格,使人变得坚强、刚毅、开朗、乐观。人们通过体育运动能够学会控制自己的需要与动机,学会延缓需要的满足、学会解决动机斗争的矛盾,从而使自己的个性倾向性更趋于成熟。

(4)体育活动有助于矫正人的某些心理缺陷。心理不是孤立的,心与身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人的心理与人周围的环境、与周围的人也是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而体育这一社会活动则为人提供了一块珍贵的活动空间,在这一空间中,人的心理与身体、人的主体与周围环境、人与周围的人能够充分地交融在一起,从而促进主体对环境的适应、促进人际关系,使人达到身心平衡,获得心身健康。同时,如果某些人存在心理上特别是人格上的某些缺陷,也可在这一空间中通过参加不同项目的体育活动得到较好的矫治。根据基恩(Kyan)1983年的调查,1750名心理医生中,有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活动作为一个治疗手段来消除焦虑症;80%的则认为,体育活动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巴斯奇(Bosscher)1993年曾调查两种体育活动方式对于治疗严重抑郁症住院患者的效果。一种活动方式是散步和慢跑,另一种方式是踢足球、打球球及练体操等体育活动结合放松练习。

从心理学、生理学和社会学角度分析,体育活动对心理创伤恢复有积极促进作用。在实施干预的过程中,根据不同对象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创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安排合理的运动时间、强度和频率。

参考文献:

[1]王刚,体育活动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4):140―142。

[2]王玲,路仕容,大学生自杀态度、抑郁水平和自杀意念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422-424。

[3]何颖,季浏,不同的体育锻炼类型对大学生抑郁水平的影响及其心理中介变量(Body-esteem)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5):32-35。

[4]徐波,季浏,胡章萍,等,体育锻炼缓解研究生抑郁和焦虑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22(3):42-43。

[5]朱唯唯,体育调节大学生心理疾病的优点[J],中国学校体育,1999(5):56。

[6]田野,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8,223。

[7]李学砦,不同锻炼项目、强度和时间对大学生焦虑、抑郁及自我概念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9(8):20-22。

[8]何德福,体育运动与抑郁型心理的治疗[J],中国学校体育,2001(6):58。

第2篇:中小学生心理活动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377(2016)09-0001-01

经专家验证,当前很多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大多形成于中小学时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关系到当下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且对于大学甚至之后的心理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很多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厌学、焦虑、自私等现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心理健康状况是可变的、可逆的和发展的,这从侧面反映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以及必要性。

1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学校未能重视心理活动课:中小学校未能够重视心理活动课的重要性,在课程的安排上存在很多问题。首先,课程设置不合理。当前很多中小学校的课程量比较少,课程时间比较短,教学方式单一,而且还经常存在心理活动课被其他课程随意取代的现象。其次,教学资源配置不足。教学资源配置不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硬件设施不健全,很多学校教学设施不健全,心理咨询室及相关心理咨询辅导用具不健全;二是缺乏具备专业知识及丰富实践经验的心理学老师。很多中小学校的心理学老师都是兼职老师,甚至是一些思想道德修养老师,并不是心理学专业的职业老师。

1.2存在片面化教育现象:当前我国很多中小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上都存在片面化教育现象,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咨询问题、忽视中小学生心理辅导问题,重视对中小学生进行矫正性心理咨询、忽视对中小学生进行发展性心理辅导。同时在进行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时,很多教师存在仅就问题谈论问题的现象,而未能够进一步探索对该学生心理产生影响的家庭环境及学校环境。

1.3存在学科化倾向:中小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帮助其培养健全人格。然而,当前很多中小学校未能明确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的目的,仅仅将它当做一门学科来进行,并未能深入学生生活运用心理活动课来解决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而只是进行一味地进行理论知识灌输,甚至还不科学地布置课程任务、组织考试。这种做法不仅不能够实现开设心理活动课帮助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目的,甚至还给学生增加了课业负担。

2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现途径

2.1强化课堂教学的渗透性:理论讲解通俗化。做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必须要具备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但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出于现实需要及能力考量,并不需要他们以直接理论的方式理解与掌握这些复杂而专业的心理学理论。教师在进行相关理论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生动化及通俗化的处理,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理论知识实践化。教师必须要具备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进行心理活动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矫正中小学生的心理,维护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中小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教师不仅仅是为了教学而教学,要善于运用相关心理学知识,能够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出符合特定学生的心理干预措施以及心理辅导方案,解决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能够真正发挥心理学教育的现实作用,而不仅仅把它当成一门学科对待。重体验、重感悟、重反馈。教师必须要能够真正发挥心理活动课的功能。因此,在进行心理活动课的教学时,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增进对学生的了解,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可在进行一堂课程之前,首先通过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电话家访等形式与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最后根据交流结果来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内容;第二,注重体验。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相关理论知识之外,还应该注重活动情境的运用。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活动情境,让学生通过参与来亲身体验到一些正能量,例如,团结的力量、集体的温暖以及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质等。通过活动情境的体验,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第三,注重反馈。在心理活动课中,教师主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尽情释放情感与体验情感,以达到矫正学生心理之目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在课堂上积极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帮助学生领悟其中的道理,并能够运用于课堂之外其他问题的解决。同时,教师要倡导学生在课下养成将感悟记录下来的习惯,并鼓励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同学与家长之间相互交流与思考。

2.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教师培训:教师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力军。要做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要培养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综合素质较强的教师队伍。当前,可以通过以下四种培训方式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第一,专业技能培训。中小学校可以与其他的高校联合起来,邀请在心理学领域一些知名的专家或者是教学经验丰富的心理学老师来校进行专门的指导与培训,以提高本校心理学教师的专业技能。第二,研讨式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与各种有关心理学方面的学术交流会,在相互交流中提高专业技能。第三,评促教式培训。所谓评促教式培训,是以一些公开课、交流课的方式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由专家听课并在课程结束之后提出相关建议,以达到弥补其不足之目的。第四,讲座式培训。讲座式培训,就是由中小学校邀请相关专家针对当前心理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热点问题、重难点问题或者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讲座,学校相关教师以听讲座的方式进行学习。

3结语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中小学生当下乃至以后能否健康成长。培养健全人格、维护心理健康是学校进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教师必须要明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做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冲,孟万金.国内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叙评[J].中国特殊教育.2008,(03).

[2]杨晓霞,尹丽娜.关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01).

[3]廖金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06).

第3篇:中小学生心理活动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教育;责任;依据;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07-0086-03

我国中小学心理教育经过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调查、呼吁,80年代中后期的尝试、探索,90年代初期的发展、推进和后期的全面重视、整体发展等四个阶段,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小学校已将心理教育摆上工作日程,一个强有力的学校心理教育系统已初见端倪,特别是国家教育部先后于1999年和2002年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两个文件后,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已开始朝着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但在实践中心理教育的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学校心理教育实践,对中小学心理教育内涵及外延的界定,对中小学心理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途径、原则、方法等理论问题还没有一致的明确的认识。由于对中小学心理教育的理论认识不明确,导致中小学心理教育实践中出现很多问题。如果实践中的问题不及时解决,不但阻碍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正常开展,而且容易把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引入歧途。本文就中小学心理教育中的几个认识问题作一肤浅的探讨。

一、关于“心理教育”和“学科教学渗透心理教育”的提法问题

1.关于“心理教育”的提法问题

心理教育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真正把“心理教育”作为一个术语提出来的是我国近代学者、心理学先驱人物王国维教授。他在《论教育之宗》一文中提出“心育”,不过他当时所说的“心育”是相对体育而言的,是智育、德育、美育的总称,是智、德、美三育之总和。之后,我国长期忽视了心理教育,心理教育一直被排斥在中小学校的大门之外。改革开放之后,1986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班华教授又提出了“心育”问题,除自己撰写有关论著外,还指导研究生探索这一问题。1994年,他在其主编的《心育论》一书中对“心理教育”理论作了系统阐述,心理教育的理论框架初步形成。同时,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不少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在心理健康和素质教育的讨论中,还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这两个术语,强调它们在培养受教育者心理素质、维护受教育者心理健康、促进个性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可见,我国心理教育的发展,先后出现了心育、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提法。

目前,无论是在教育理论工作中还是在教育实践工作中,“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这三个术语并存并用。在我国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中多用“心理健康教育”这个术语。然而,对于三者的关系,我国许多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者并不太清楚,常常把它们看做等同的概念。根据我国多数学者[1]的理解,心理教育在内容上包括心理素质教育(主要是教育与培养学生形成各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助其成功、成才)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能适应社会,正常地成长、发展),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都只是心理教育的一个部分。因此,笔者认为,所有这些提法,都可以用“心理教育”这一概念来统摄。这样,可以避免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者对此三个术语的误解,有利于中小学心理教育的开展与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深化。

2.关于“学科教学渗透心理教育”的提法问题

目前,关于心理教育与学科教学的关系,也多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提法。其实,这种提法是不妥的,它没有脱离传统的教学论,把心理活动与知识教学割裂开来,把心理教育看成是学科教学的外加成分,因为如果只是“渗透”就有了随意性。可“渗透”,也可“不渗透”;可“小渗透”,也可“大渗透”;可“浅渗透”,也可“深渗透”。这就削弱了心理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进而影响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促进人的身心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学科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心理活动基础之上的,学科知识技能教学必须以学生心理发展为基础。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学习;反之,知识技能的教学任务就难以完成。因而要求我们必须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教育。心理教育是学科教学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是外加的成分,它贯穿于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因此,笔者赞同“学科心理教育”的提法。这一提法准确地表述了心理教育与学科教学之间的内在关系,恰当地反映了学科教学是心理教育的主阵地,体现了“学科教学活动过程同是心理活动的过程,学科教学活动本身就必然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心理教育”[2]。

二、关于实施中小学心理教育的责任问题

我国现在从事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的教师,按专业水平和发展趋势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是经过正规师范院校培养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二是现在从事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师;三是不能胜任教学第一线工作的教师;四是政教主任、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德育副校长等。从总体上看,我国从事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的教师已经形成队伍,并且粗具规模,但具体到每一所学校,从事心理教育的教师相当匮乏,专兼职教师一般为1~2人,而需要服务的学生达几百人甚至上千人。教师既要上心理教育课,又要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还要进行各种心理训练,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心理服务的需要。

“心理育人,人人有责”。全面实施中小学心理教育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行为,只有全体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学科教师都能担负起中小学心理教育的重担,尽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责任,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中小学长期以来所出现的心理教育专兼职教师独撑门面的局面,才能把中小学心理教育落到实处,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学科教学的主阵地。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许多中小学把心理教育狭隘化,认为它是心理教育专家和心理教育专职教师的事,致使许多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学科教师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成为实施心理教育的“看客”。因此,在中小学心理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摆脱旧观念的束缚,建立一个在心理教育专家指导下的,以校长、德育管理人员、班主任和心理教育专职教师为骨干的,以学科教师为主力军的全体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的中小学心理教育的格局。只有这样,广大中小学生需要心理服务的要求才能真正得到满足,中小学心理教育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三、关于实施中小学心理教育的依据问题

目前,在中小学心理教育活动中,多数教师在实施心理教育时,凭借的是教师自己对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主观判断,很少把心理学界所界定的心理健康标准与其结合起来加以考虑。这种主观判断的依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学习为主的在校行为,如学习用功、乐于学习、遵守纪律、求知欲强等;二是以品行为主的处事行为,如乐于助人、不损人利己、与教师相处融洽等;三是以心理特征为主的个体行为,包括少有逆反心理和乐于交往、不固执己见等。由于理论界对何为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心理健康应包括哪些内容等,至今为止还没有统一说法,再加上中小学教师缺乏对心理学界所界定的各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深刻认识,中小学教师自己对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主观判断与心理学界所界定的标准比较起来,往往表现出许多差异,存在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一是许多教师在判断学生是否心理健康时,把心理教育狭隘化,主要是以学生“是否以学习为主”这一维度为标准的,对学生交往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他们往往凭自己的感性经验来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而不是有意识地从人的心理的各个维度严格区分心理健康和不健康;三是把一些道德的标准、学校规章制度的要求与心理健康标准相混合。这部分教师很少从心理健康层面去看待学生的行为问题,心中缺少实施心理教育的正确依据。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在心理教育活动中,教师掌握正确的实施心理教育的依据是进行心理教育的前提,因为教师作为心理教育工作的实施者,他们所持有的实施心理教育的依据决定了教师所采取的心理教育策略及心理教育的结果。笔者认为,心理学界所界定的心理健康标准不应成为教师实施心理教育的唯一依据,因为心理教育的任务包括培养、开发、预防和补救,如果把实施心理教育的依据定为心理健康标准,就会使心理教育的任务狭隘化,致使许多中小学教师较多地注意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的排除与预防,而忽视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心理潜能的开发,特别是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而在参考心理学界所界定的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标准的基础上,结合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则是中小学教师实施心理教育所应持有的重要依据。其中,心理学界所界定的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标准是衡量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尺子,是中小学教师实施心理教育的间接依据,而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是中小学教师实施心理教育的直接依据。教师只有掌握科学的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标准,才能准确、深刻地了解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教师只有准确、深刻地了解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才能有的放矢地实施心理教育。

目前,制定科学的心理发展特征标准,能够判断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是解决中小学教师实施心理教育的依据问题的关键,而制定科学的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标准应注意:(1)体现发展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同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下,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又会发生一些变化,表现出新的特征。心理学界要加强对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的研究,制定的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标准,要及时地体现发展了的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2)富有阶段性。人的心理发展特征是有阶段性的,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时期的人的心理发展的特征也是有差异的。(3)具有全面性。制定的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标准在内容上要全面,能够反映出中小学生心理的各个维度的发展特征。

四、关于实施中小学心理教育的策略问题

虽然近些年来,中小学心理教育逐步深化,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但许多中小学校在开展心理教育中仍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1)认为心理教育就是搞心理测验。不少学校把心理测验作为学校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参加心理测验。这种片面的做法,不仅没有解决学生已有的心理问题,而且有时有意无意地制造了学生新的心理障碍,甚至引发新的心理疾患,从而使心理教育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2)认为心理教育就是进行心理咨询。许多学校根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立了心理咨询室,要求心理咨询教师向学生、家长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这种做法,表面上看来是对心理教育工作的重视,实质上是把实施学校心理教育的责任推卸到个别心理咨询教师身上,致使广大学生需要心理服务的要求得不到满足。(3)认为心理教育就是开设心理教育课。不少学校每周安排固定的课时开展心理教育课堂教学。这种做法,虽然使心理教育在时间上有了保证,并有了稳定的传播知识的阵地,但心理教育课侧重解决一般性、共性的心理问题,不仅很难深入解决特殊的、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而且不能灵活、及时地顾及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心理问题。这些误区表明,中小学心理教育的形式单一化,教师没有掌握实施心理教育的有效策略,缺乏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具体措施。因此,解决好实施中小学心理教育的策略问题是获得心理教育最佳效果的必要前提。

从学校这个角度来讲,为了实现心理教育的目标,中小学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注重实施两个策略:一是全面动员,多渠道、全方位地将心理教育贯穿于中小学各项工作之中,形成专门与非专门渠道;二是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变学校“孤军奋战”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大合唱”。只有形成中小学心理教育网络,才能促进心理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中小学心理教育实施策略如下图所示:

从教育这个角度上讲,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教育的目标,中小学教师应注重在借鉴国内外已有心理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建立属于自己的适应学生心理的教育模式。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任何教师无论采用何种心理教育模式,都应使这一心理教育模式适应学生的心理需求。

五、关于实施中小学心理教育的师资问题

从实施中小学心理教育的师资队伍的数量上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开展这项工作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并且粗具规模。但从质量上看,我国实施中小学心理教育的师资队伍的质量不高,心理教育水平整体比较低,致使许多中小学的心理教育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当前,在中小学心理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上,我们在强调“量”的急需的同时,更要重视“质”的提高。而中小学心理教育师资队伍“质”的提高,关键在于增强全体中小学教师的心理教育意识,提高他们的心理教育能力,因为长期以来,我国教师教育仅重视中小学心理教育专兼职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其他教师特别是学科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以致许多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岗位上,面对中小学生大量的心理问题,普遍地显示出较差的心理教育意识和较低的心理教育能力。

针对我国教师教育在培养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上所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教师教育的特点和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发展的特点,应着重抓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意识

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意识,就是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高师院校、各级各类教育学院及中小学校乃至教师个人对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及其在实施中小学心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中的关键作用有充分的认识;对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和将素质教育落实到中小学各项工作中的动力作用有充分的认识。为此,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高师院校、各级各类教育学院必须加大教师教育改革的力度,把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培养工作纳入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之中,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培养体系;中小学校领导应把培养教师心理教育能力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中心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来;中小学教师应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改革,投身于心理教育实践,提高心理教育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增强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意识。

2.开展理论知识学习培养与实践活动训练培训,培养和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

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加强心理教育理论学习培训,提高心理教育理论水平。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培养的理论学习要改变过去培训内容只停留在先进教育经验介绍的层面上,其内容应主要集中到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教育科研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等学科知识方面,力求使中小学教师具有心理科学的理论基础,懂得教育科学的原则、艺术和研究方法,掌握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的实用技巧和现代教育技术,了解医学的基本常识,拥有哲学的头脑和社会学的视野。其次,要根据中小学教师的实际,开展心理教育实践训练培训。通过训练中小学教师在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及其他活动中如何确定心理教育目标、如何实施心理教育策略、如何开展心理测量、如何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如何开展心理教育研究、如何评价心理教育等,使中小学教师具备比较丰富的心理教育实践经验,提高心理教育能力。

参考文献:

[1]江海燕.中小学心理教育基本原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1-2.

[2]陶西平.拓展学校心理教育的空间[J].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0(10):68.

第4篇:中小学生心理活动范文

一、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第一,对中小学生开展音乐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且还可以保护调节他们大脑的兴奋中心。从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来看,他们正处于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 中小学生一般都很爱好活动,善于模仿,易于幻想,接受能力也较强,但同时也存在着缺乏自制能力,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弱点。如果能巧妙地利用优美的音乐,就能有效地集中学生注意力, 调节他们紧张的学习生活,使这个年龄易激发的兴奋得以调节与疏导,促使他们的身心得到良好健康的发展。

第二,开展音乐教育能有益于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记忆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并有助于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些教师和家长认为,中小学生学习时间有限,对音乐的学习是浪费时间, 甚至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这种想法是不科学的。

第三,开展音乐教育能塑造中小学生的精神人格,陶冶他们的性情,净化他们的心灵,激励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他们优良的品格和高尚的情操,使学生在“有声”的艺术实践中,得到“无声”的人生启迪,更好地培养适应新世纪的要求的人才。开展音乐教育能帮助中小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使他们熟悉民间音乐,进一步了解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增强对音乐的感受力和审美力。

二、中小学音乐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作为新世纪的中小学音乐教师,首先要具备勇于奉献的精神,这是教育工作者所应当有的优秀品质。音乐教师还需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心理素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中小学获得知识的途径比以前大大扩展,有些小学生通过阅览图书或查阅网络等途径,知识结构已相当惊人。这就要求我们中小学音乐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在节奏日趋加快的现代社会中,更要求中小学音乐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去迎接一切挑战。音乐教师还要求掌握较全面的知识。当今社会是各门学科急剧分化,同时又不断整合、重组的时代,当代教师必须知识渊博、文理兼通、一专多能。

三、在音乐教育中如何渗透创新教育

(一)培养创新精神的必要性

就社会发展的本质而言,它是人的主的发展,是人的客观外在世界和主观内心世界的创造性的发展,这种创造性是人类生生不息、永往直前的本质所在。创新能力不仅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进步的条件,也是衡量一个民族和国家是否富有生机和活力与持续发展的标志。在新世纪,人类社会将是一个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融合一体、高速发展的崭新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带来的物质文明和人类认识自身、发展自身带来的精神文明,要求社会的每一个受教育者除了要熟练地掌握一切推动社会发展的高新科技与先进手段,还要能够创造性运用这一切,更好地推动自身并融入整个社会的发展。这种创造性运用和发展的水平与程度,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志说: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教育的角度而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主体性创造发展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目的。只有人的主体意识得到唤醒和培养,人才能以积极的态度,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力量,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整体发展。教育者必须站在人的发展的高度,去实施一种开放的、多元的、富于创意的教育模式,有目的和有针对性地组织教育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认识与创造的社会主体。

(二)培养创新精神的可能性

艺术都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提炼和创造出来的产物,而音乐则是一切艺术中最自由的艺术。它采用的物质材料是在时间过程中展开的转瞬即逝的声音,它的表现既不受造型艺术那种具有形象的限制,亦不受语言文字概念的约束,所以,这种自由的艺术为人们提供的创造空间最为广阔。音乐教学中利用音乐的这种艺术特征,对学生的培养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5篇:中小学生心理活动范文

(一)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化

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了从管理到实施到研究的三级网络体系:工作网络――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区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咨询援助网络――市中小学生心理援助中心(“陶老师”工作站)区县中小学生心理援助中心(“陶老师”工作站分站)学校心理咨询室;科研网络――市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组区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组学校心理健康教研组。

在具体实践方面,也形成了三级系统。一级系统(心理培育系统)面向全体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这部分工作主要是由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规划、组织、管理,由学校承担。二级系统(心理辅导系统)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对一般性的心理困扰、初始性的心理障碍进行辅导。这部分工作主要由“陶老师”工作站实施。三级系统(心理矫正系统)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援助,对患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专业的心理干预与治疗。这部分工作主要由“陶老师”工作站和医学心理治疗机构承担。三个级别的系统各自对个案进行专业评估后,根据实际情况相互转介。

(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制度化

在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组建方面,我市于2000年制订了《南京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心理咨询员资格认证实施办法》,并配套制订了《南京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方案》和《南京市学校心理咨询员培训方案》。2001年又制订了《南京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心理咨询员考核办法》。为确保学校心理咨询人员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我们于2001年又出台了《南京市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准则》,并于2007年出台了《南京市学校心理咨询人员工作规程》。

为促进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发展,我市于1999年出台了《南京市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暂行办法》,2002年制订了《南京市学校心理咨询室评估方案(试行)》,2006年对该方案作了修订,正式颁布了《南京市学校合格心理咨询室建设及评估标准》。2007年颁布了《南京市学校示范心理咨询室建设及评估标准》。2008年下发了《关于开展“南京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的通知》。2009年与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下发了《关于成立南京市少年心理司法矫治中心的决定》。

这些政策和规章制度的颁布施行,使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逐步进入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三)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科学化

南京是在全国最早启动心理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城市之一。早在1987年,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就着手研制了《儿童•少年•青年心理培育纲要》,这是国内推出的首个学校心理教育的指导性蓝本。紧接着,该所又会同鼓楼区教育局编写了《完善你自己――中学生心理百题》。此后,南京市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在科研引领之下健康有序地发展着。

“九五”期间,我市几十所学校汇聚在国家重点课题“大中小学心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十五”期间,我市又成功立项了教育部规划课题“中小学生心理监护系统的构建与运作”,集中了八十多所中小学参与研究、实践。科研课题整合了全市学校的心育资源,使全市学校心育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另外,全市建立了一批立足本市、辐射全国的心理教育研究中心,其中较具影响力的有“中小学心理信息采集与分析中心”“儿童感统训练中心”“儿童心理剧研究中心”“情感教育研究中心”“少儿心理科学院”等。这些研究中心以一个学校为主要基地,以一批志同道合的学校为联盟,开展心理教育研究,探索心理教育特色。

从2007年起,我市由教育行政领导牵头,从教育发展的战略高度启动了中小学生“学习力”研究,以多领域合作、多学科融合的方式开掘学生学习的心理潜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和学习毅力。

(四)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专业化

从1994年起,我市开始对中小学心理教育骨干教师进行培训。2002年开始,我市在全国率先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心理咨询员资格认证制度”,成立了资格认证机构,制订了培训方案,认定了培训部门的资质,提出了具体的考核办法。培训方案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心理咨询员的培训目标、培训方式、培训内容、课时安排和学员甄选等分别作出明确规定。市教育局还组织专业人员,编写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用的专门讲义,制订了考核办法等。目前,全市已有299名教师取得了心理咨询员资格,1882名教师取得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

此外,为保证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的稳定发展,我市还专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进行职称评定,并对市级心理学科带头人进行评选。这些举措大大激发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热情和专业精神。同时,为在教师通识培训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分量和专业性,我们还专门成立了由高校专家、一线优秀专业人员等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师团,以专家数据库的方式为各教师培训机构提供咨询。

(五)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规范化

我市一直致力于心理咨询室的建设与完善,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一是明确心理咨询室的职能。学校心理咨询室不仅承担对上门咨询的学生的帮助,而且要承担宣传心理健康、指导班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专题性团体心理辅导、整合学校心理教育资源等任务。二是认证心理咨询室的专业人员。这些人员必须经市教育局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后持证上岗。三是评估和验收合格心理咨询室。我们制订了合格心理咨询室的试行标准,从2002年起每年进行评估和验收。2006至2007年,我们对535所学校的心理咨询室进行整改扩建,大大提高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硬件水平。2007年我们又启动了学校示范心理咨询室的评估验收。迄今经过评估验收的合格的学校心理咨询室已达651个,占我市中小学总数的92%以上,并验收了47个示范心理咨询室。四是总结和交流心理咨询室工作经验。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心理学术团体举办过多次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交流会和心理咨询室建设专题论坛。

(六)心理健康教育运作品牌化

1994年,南京市教科所开通了全国第一条专为中学生提供性心理咨询与性教育的电话热线――“智慧果”。热线开通后引起了广泛、热烈而持续的反响,一时间北京的“少女课堂”和南京的“智慧果”成了当时国内青少年性教育的代表模式。

2004年,为拓展和完善“南京市中小学生谈心电话”的功能,我市整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多方资源,成立了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援助中心――“陶老师”,并将“陶老师”的名称和标识进行了注册。南京的广大中小学生都记住了那个伴随他们共同成长的“陶老师”。

此外,为保证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我们还参照“陶老师”的运作模式,于2006年成立了“宁教授”工作室――南京市中小学教师网络心理咨询室。“宁教授”汇聚了在学校一线工作的10名优秀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利用网络平台专门为教师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目前这一咨询方式运作良好,已为市内外近4000名教师及其他人群提供了服务。

同样,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我们也注重品牌建设,其中夫子庙小学的“我能行俱乐部”、汉中门小学的“开心超市”、南京师大附中的“学生心理协会”、孝陵卫中心小学的“校园心理短剧”、宁海中学的“亲子辅导营”、信息工程大学附小的“学习动力训练营”等都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七)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多样化

我们坚持对学科教学中的心理教育问题进行探索,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关注学生情感、意志、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和巩固。

第6篇:中小学生心理活动范文

关键词:音乐教学;审美趣味;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3-0045-01

音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审美教育的一分子,而且音乐教学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让音乐教学体现出审美教学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每个中小学音乐教师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依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年龄特征,音乐教学有侧重点,培养中小学生的“审美趣味”。趣味即指兴趣与爱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是非常关键的。从美学的角度上看,产生审美兴趣是基础,然后才能形成审美的意识及审美的正确体验和审美评价,最后才能达到创造美的最高层次。所以说,审美教育中对于审美趣味的培养是基础。中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紧紧围绕教材大纲的要求,有步骤、有计划地将多种教学手段加以运用,注重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

一、从审美趣味的培养中,获取充实的美感体验

感受音乐的美感就是音乐审美的本质,美存在于优秀的音乐作品中。法国著名作曲家圣桑说:“音乐是人的精神最精致的产物之一。人生其智慧的深处有一种独特的神秘的感觉,即美的感觉,借助于它,人才能领悟艺术。”音乐美感其实质属于社会意识。美感其实就是人的一种高级心理活动,美感必须是悦耳动听、赏心悦目的。所以,中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吃透教材,掌握好每个教学环节、明确好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深挖教材中的精美的歌词、美好的旋律与节奏……通过老师激情生动地讲解,有感情地演唱、演奏,结合多媒体的使用,让学生深深感受音乐给他们带来的美的体验,品味音乐、感受人生,以此培养学生深刻的审美体验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不断提升他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表现力及创造能力。

二、开阔中小学生的音乐视野,拓展他们的审美趣味

“趣味无争辩”是在美学界广泛流传的一句话。一个人的兴趣爱好都是个性化的,我们应该有区别地对待每个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因人而异。尊重每个人的兴趣与爱好,并不是说我们忽视了对他们的引导与教育。由于受文化、生活经验及年龄等的限制,中小学生审美趣味空间是狭小的。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老师有责任开阔学生们的音乐视野,使孩子们在音乐的审美趣味方面向横向与纵向同时扩展。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并积累了非常丰富的音乐作品,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中小学生一般对当代的音乐作品十分熟知,也很有兴趣。因此,中小学音乐老师肩负着责任与使命,不仅要让学生喜欢当代的音乐,还要教育与引导孩子们学会欣赏古代、近现代优秀的音乐作品,不断拓展他们的音乐审美视野。

此外,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多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课外音乐教学活动,比如歌咏比赛、乐器演奏比赛、音乐竞猜,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各类音乐,特别是民族音乐。当然,情感体验、知识结构及生活经验的增长都是扩展审美趣味的基础因素。从音乐老师的角度来说,老师也要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要不断增强自身文化修养,平时注重加强音乐知识方面的积累,加强对音乐教学改革方面的探索,分层次地将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接受及汲取这些丰富的养料,不断提升音乐审美趣味,开阔音乐视野。

三、着力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不断提升他们的审美品位

眼下文化市场发展有时并不平衡,一些民族的、传统的优秀文化有时占据重要位置,甚至有时可能处于被忽略的境地。一些流行音乐走进校园,成为众多学子追捧的对象,而高雅音乐及艺术却被有些学生遗弃。音乐教师应该认识到音乐教学所处的社会环境,勇担改善音乐教学环境的重任,在音乐教学中积极有效地多渗透给学生一些传统的、民族的优秀音乐作品,充分展示这些优秀作品,并且围绕这些音乐作品多开展一些课内外活动。要通过演唱、跳舞、欣赏、讲课等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这些优秀音乐作品给他们带来的震撼,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品味,培养他们高尚、健康的审美理念,同时,向同学们传授音乐知识。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逐渐让学生真正认识高雅艺术,并喜爱高雅音乐,从而不断净化自己的心灵,培养自己的高尚情操,促进自己健康成长。

四、结束语

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让音乐教学体现出审美教学的作用,是值得每个中小学音乐教师需要研究的问题。比如,营造优美的音乐教学氛围、进行多样化的音乐教学活动、采取多媒体整合方式进行音乐教学、采取多种音乐竞赛形式或角色扮演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之,我们应该依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年龄特征,培养中小学生的“审美趣味”,提高学生的美学修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黄林.应该重视音乐教学[J].云南教育,1980(03).

[2]蔡浪.音乐教材“实践解读”的三个维度[J].教育导刊,2010(01).

第7篇:中小学生心理活动范文

一、教师要培养学生欣赏能力

中小学生对美的事物感受很强烈,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好、欣赏能力,陶冶情操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中小学生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

基础教育阶段的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与教师的引导和学生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首先,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中小学生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尤其是现实生活中灯红酒绿的夜景,色彩斑斓的风景都是能够让他们精力集中的东西。其次,中小学生在欣赏过程中,通常是凭第一印象的感觉来欣赏作品,无意识属性强,受情绪牵制的随意性大。他们对作品的感受总是激动片刻、粗略领会便心满意足,未能仔细琢磨,对作品的感受能力难于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增长。再次,中小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并常常用来作自己的范本。最后,为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视觉记忆常常需要伴之以听觉记忆,尤其是欣赏古今中外名作。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成功的教学课都运用了音乐伴奏的教学手段,目的就是渲染气氛,强化记忆。

2.中小学美术欣赏内容的编排及特点

中小学生由于年龄、认知能力的不同,欣赏内容的编排和选择也应该有所区别。小学生低年级欣赏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和表现生活周围的美好事物;中年级欣赏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接触了解优秀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艺术的情感;高年级欣赏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祖国历史悠久的艺术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初、高中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人生观、世界观,他们的欣赏层次和水平也有了很大飞跃,他们已经可以从欣赏大家之作如《清明上河图》、《八骏全图》等优秀作品来升华到对某个艺术家的景仰和对我国优秀灿烂文化的学习之中,更可以培养他们的历史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提供保障。

3.中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根据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任务及自身的特殊规律,我国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专题欣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课三类。专题欣赏课是课堂教学的方式,是中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主要形式,它指的是整个课时内组织学生专门对某些作品进行欣赏的课业。进行专题欣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谈话法、讨论法、伴音、放录音、幻灯等手段调节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可采取分析一幅作品后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随堂欣赏课是指在绘画和工艺课业中所穿行的欣赏。这种欣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得很多,如每一课都安排了范图及资料,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讲解,指出作品美在哪里。现场欣赏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之外的美术欣赏形式,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到现场和实地察看所进行的欣赏教学。例如组织学生参观美术作品展览和博物馆中陈列的美术作品,访问画家、工艺美术家、雕塑家并观看其技法表演等。

二、教师要不断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艺术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打开学生心扉、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也是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前提。在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明显增强美术课堂的吸引力。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美术教学中是的运用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必然要求。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较而言,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实效性强,有省时、省力、直观、灵活、生动、节奏快、容量大等特点。如今,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各种信息,并有机组合,声形并貌。这样,学生无论在课堂的任何角落都能看得清楚,也不会因为教师的语言不够生动、演示的画面过小而对美术失去兴趣。

2.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

当今的美术在现代艺术材料和艺术技术、交流传播媒体、视觉研究和信息技术的冲击下,在表现手法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老师用发展的眼光对待美术教学和学生,而不能只停留在教授学生掌握某种绘画技法上。美术材料的日益更新使得老师在设计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上有了拓宽思维和想象的空间。让学生怎样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美化自己的生活,做到学以致用,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创建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氛围是师生共同在课堂上创造的心理和环境氛围。有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学生会因为教学内容的生动和教学形式的新颖而感兴趣。教师在课堂中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甘愿做人梯,做幕后“导演”,把学生推向美术课堂的舞台。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进行“激发兴趣、自主参与”的教学形式,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促进学生的充分互动,真正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教学效果。课堂上老师的话不一定多,但要能给学生以启发和引导。老师在主导教学时应努力营造出一种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繁重的学业中得以轻松地展现自我,那么,学生就会把对老师本人的喜欢迁移为对美术学科的热爱。

第8篇:中小学生心理活动范文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心理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8-0279-01

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向我们预示着:21世纪最大的财富就是人才。因此,关注21世纪的主人——儿童青少年,尤其是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意义。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生,在人生成长、学习的路上跨出了充满希望的一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为他们将来的工作、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的心理健康教育,它立足于学生未来的成长,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发展。而在众多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中,心理活动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作为一名普通的班主任,在具体的活动中,我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尊重与理解学生,力求学生人格的整体性发展。

一 要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

如果说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汇,是灵魂对灵魂的告白,是生命节律的振动。那么我们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则是每个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了解、自我更新的历程,它需要在一种彼此尊重、接纳、信任的氛围中,放下个人的防卫意识,与其他成员进行探讨、分享,真诚地进行交流,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应该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心理交流,能使学生不仅是从教师那里,更重要的是从活动课形成的心理场获得心理支持和经验,增进心理健康。

1.淡化学科体系

首先要明确,心理活动课不是心理学专业课程,更不是以教授心理学概念和理论知识为目的的;但并不是说心理活动课中就丝毫没有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事实上,每一节心理活动课都是以相关心理学理论基础为背景知识,只是这些知识并非是以学科的直接结论和理论形态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经过处理后以比较通俗化、生活化的阐释形态出现的,并渗透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始终。

2.创设情景,积极准备

讲授知识为主的课要精心准备,活动课老师学生要准备的工作也很多。教师要选好主题,设计活动方案,收集各种有关资料,尽其所能了解学生等。授课教师由于课前筛选的这个故事来自学生生活,具有代表性,所以当让他们说说自己看法时,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课堂也就随之“活”起来了。所以,老师和学生的充分准备,是上好活动课的重要一步。

二 采用多样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活动的形式应该是根据活动的具体内容、目的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定的。因为年龄限制,中小学学生的感性思维丰富而缺乏理性思维,决定了中小学生心理活动要形式多样、轻松活泼,例如游戏、心理短剧、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讨论沟通、行为训练、心理测试等等。在活动中,还可以融入音乐、美术、舞蹈、表演等艺术形式,另外,教师还要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精心地进行科学的设计,体现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层次性。活动过程中,教师只给适当的启发、引导、示范,要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活动,在活动中训练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自强、自立、自信,学会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无论是何种形式,在心理健康活动中,教师都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整个过程应该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教师不作过多的讲述、讲解,使学生把活动课上所获取的心理体验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指导实践。即使是在教给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时,也应充分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总结、去想办法,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以提示,最后帮助归纳、总结、补充和提炼。这种让学生自得自悟的方式显然要比教师直接给出答案有意义得多,体会也深得多。

三 重在感悟,实际运用

心理活动课的内容要在总体把握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发展方向的前提下,以学生年龄特点为主线,突出心理知识、心理训练的系统性,要坚持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原则,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要避免把心理活动课上的单纯的心理知识传授课。在活动中,我力求让学生多活动、多训练、多感悟,从而把活动课上所获取的心理体验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指导实践。

1.重视学生心的内心体验,心灵感悟

小学生心理世界是隐蔽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课的心理素质教恰好与人的心理世界沟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活动中,我积极地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进行体会、琢磨,产生共鸣。在辅导《保持一份好心情》中我向学生提出:“假如你的好友和你闹矛盾了,你的心情会怎样?”、“假如你学习上取得了好成绩,你会怎么想?”等问题,让学生经历内心的思考、内心的体验,有感而发,反映出真实心态。通过学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心灵顿悟,调适自己的心境。活动中,学生有不同的心灵感悟,我尽量做到对学生的回答不妄加评判,让学生说出自己心中不同的想法。

2.延伸课外,实际运用

第9篇:中小学生心理活动范文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116029)?

摘 要:中小学心理教师作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促进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加强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然后介绍了我国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我国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发展的提升途径,为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中小学心理教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升途径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中小学心理教师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只有认识到中小学心理教师这一角色的重要性,明确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不断促进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发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一、加强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一)加强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发展状况,对其今后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强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发展,可以促使学生个性与社会性得到健全的发展,进而形成健全的人格,还可使学生学习相关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人际交往技巧,促进其全面发展。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今天,中小学心理教师在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加强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素质教育包括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的教育。可见,心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需中小学心理教师贡献自身力量。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发展对于实现教育目标、减轻学生负担,建设良好的学校环境,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三)加强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未来。中国梦的实现任重而道远,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努力,而中小学心理教师作为中华儿女的一部分,也应履行自身职责。中小学生的发展与家庭、学校和民族的未来息息相关。加强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有利于中小学心理教师的成长,而且通过全体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努力可以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基础。

二、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一)关于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发展取得的成果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到了相应的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体表现在:

1.关于如何促进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很多观点值得深思,马晓晶提出促进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成长的对策的相关内容[2]。

2.关于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工作内涵也有一定的研究,王宏方认为学校心理学者的工作内容包括学生信息收集、学校系统协调、直接与间接服务以及预防与干预四项[3]。

3.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书籍层出不穷。

4.心理教师这一岗位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各个省市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进一步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水平。

(二)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1.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地位薄弱,专业人才缺乏

在我国心理教师这一行业还没有的到充分的发展,尚属一种新兴职业。学校、家长、老师也没有的到应有的重视,很多时候都搞形式主义。在许多学校并非有教育学、心理学专业毕业的教师,专职心理教师占全体教师的比例很小。许多学校虽建立了心理辅导室、购买了各种心理辅导器材,但并未得到合理的利用。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在高校也未的到足够的重视。

2.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缺乏

笔者在参加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时,许多心理教师半路出家,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相对薄弱。首先,他们对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缺乏全面的、深入的认识,只对某些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其次,对一些较前沿的心理学理论缺乏较全面的认识。再次,他们虽掌握了一些心理技术,但不够精通。最后,他们多数只关心某些心理技术怎么用,而忽视了这些技术的理论基础。

3.心理辅导与心理辅导研究缺乏一定的体系

心理辅导与心理辅导研究是中小学心理教师必备素质。然而,中小学心理教师对心理辅导的内容、种类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心理评估、心理会谈、心理干预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学校的心理辅导室形同虚设,没有实现应有的价值[4]。

三、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发展的提升途径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依托专门的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管理制度,通过各方面的学习,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5]。

(一)建立中小学心理教师认证制度和管理制度

中小学心理教师的专业发展既要有相应的学历要求,还要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道德有具体的规定。教育部门要对中小学心理教师也要有专业的培养模式,对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录用和管理、岗位职责、评定方式。心理教师还应当接受专业的学习、拥有心理教师资格证书、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等,使心理教师这一这也更加职业化、专业化。心理教师专业发展还可以通过建立专业的组织和学术期刊等实现。在这些方面的提升,我们可考察欧美、日本等国家取得的成果,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发展能够迅速发展。

(二)树立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明确自身角色

要想树立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首先要解中小学心理健康的内容。它包括学业的发展的教育与辅导,人际关系的教育与辅导,生活适应的教育与辅导[6]。心理教师还必须对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这几个概念有清晰的认识。心理辅导是对心理状况良好的学生,对未来有可能遇到的危机事件进行预防,发展性的辅导。心理咨询主要是对那些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学生,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预防性的辅导。心理治疗是对那些心理与行为失调的学生对他们进行心理矫治,恢复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矫治性的辅导[7]。

心理教师还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心理教师应当是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者、活动的策划者、家庭沟通的桥梁、班主任的助手、学校相关角色的参谋者、培训者[8]。作为心理教师要明确自身的角色,以积极的角色感染学生。心理教师还要防止角色不清或角色混乱。只有认清自己的角色,按角色行事,才能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

(三)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一名合格的心理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我们认为中小学心理教师的良好的自身素质的包括:良好的心理品质、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良好的心理品质包括:尊重、爱心、热心、智力完备和人际关系和谐等。良好的心理品质是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必要前提。专业知识包括发展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和心理学研究方法等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包括设计实施心理活动课、心理测试、个体与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行为矫正的技能、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和资料的收集等。

加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迫在眉睫,中小学心理教师可通过自学,全方位了解各种心理学流派和各种心理技术的内容,以奠定坚实的基础;还可以参加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与专家、学者进行交流,以更为扎实,可靠的理论指导实践;还可以通过同行之间,专兼职教师之间的交流。当然,理论水平提升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心理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四)心理教师应注重科研,进行校本职业生涯规划

科学心理学源于西方,多数的心理学理论与技术也由西方传入,由于东西方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差异,这使我国中小学心理教师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不能全盘接受西方心理学的成果,而要根据实际进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为此,我国心理教师在自身的工作岗位上,在认真学习相关理论与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如开发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心理评估量表,开发更为适合中小学身心特点的心理辅导技术。心理教师注重科研的本质要求是要注重创新,心理教师要成为专家型教师。

校本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心理教师专业发展。校本职业生涯规划既是关注学生发展、学校发展,更是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良策。校本职业生涯规划是在尊重教师与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调动学校、教师的自主性,进而开发适应当地学生身心特点的心理资源[9]。

(五)心理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不仅仅是通过开设心理课程,更要把心理健康这个课题渗透到其他学科已得到普遍的认识。中小学心理教师帮助其他学科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得到进一步重视。

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可以通过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渗透、教学过程的渗透和学科教学评价的渗透[10]。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教学目标正好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更应该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心理教师可以帮助其他教师还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各位教师应通过以上方法,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的发展。例如各位教师可以运用罗森塔尔效应,给学生以合理的期望,促进学生潜能增强。各位教师还可以进行心理行为训练增进学生情感,促进团体动力的提升。

(六)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心理教师的专业发展

笔者在参加培训的过程中发现,有很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设备还不是很完备甚至几乎没有,这样不利于心理教师工作的顺利进行。当然有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设备已相当完备,但是,这些设备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相应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仅仅是摆设而已。例如:有些学校的沙盘治疗室已安装了摄像头,对于沙盘作品也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处理。可是,这些设备均未得到合理的利用,这样既浪费了资源,也不利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因此,中小学心理教师如何较好的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心理健康教育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硬件用来提升学校的基础设施,这是心理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基础。软件既可以用来提升心理教师专业能力,也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进一步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当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科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

[2] 马晓晶.促进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成长的对策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17:18-20.

[3] 王宏方.解构学校心理教师工作内涵[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02:4-7.

[4] 高亚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10:15-18.

[5] 全国十二所重点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北京:2008.

[6] 徐光兴.学校心理学教育与辅导的心理(第二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2009.

[7] [10] 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10.

[8] 温小玲.浅谈学校心理教师的角色定位[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17: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