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九年级物理课件范文

九年级物理课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九年级物理课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九年级物理课件

第1篇:九年级物理课件范文

关键词:探究题;探讨;熔化;温度;质疑;解答;感悟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2-0033-3 

在2015年初中毕业生一次统考的物理试卷上,有一道物理实验探究题,题目如下: 

如图1所示,为了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小明和小强设计了下述实验方案(环境温度为20 ℃):A.将碎冰盛入烧杯中;B.测出碎冰熔化前的温度;C.用“水浴法”给碎冰加热,记录冰熔化过程中不同时间对应的温度;D.描绘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规律。在实验中发现下列问题,请你作答: 

(1)应选用颗粒较__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的碎冰。 

(2)他们发现还未用酒精灯加热,碎冰就已开始熔化,小强认为这说明冰的熔化过程并不需要吸热,他的观点正确吗?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他发现较难测出碎冰在0 ℃以下的温度,于是他将烧杯中的水换成了盐和碎冰,便顺利解决了这一问题。你认为改进后即可测出冰在0 ℃以下的温度的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采用改进后的方法进行了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1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_ ℃。 

该题考查考生的内容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1]界定框架范围之内,在教科书中能找到雏形,是对教科书的挖掘、拓展和升华,具有原创性,实属命题人用心编制的题目,检测效果好,对考生区分度大。从总体看,这是对考生知识与能力检测的一道优质题目。同时,笔者对该题有两点质疑,与同行商榷: 

首先,该题是否应该介绍“水浴法”? 

“水浴法”虽是一个简单概念,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1]和学生所用《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九年级全一册》[2](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均未提到,说明“水浴法”不属于考查考生的内容,至少不属于考查考生的重点内容。该题中提到“水浴法”,但未进行简洁介绍,这可能对考生答题产生无谓的干扰和障碍。因此,该题应该介绍“水浴法”。 

其次,该题是否应该将“A.将碎冰盛入烧杯中”改为“A.将碎冰盛入试管中”?甲图是否应该删除? 

若不更改并保留甲图。那么,该题中“B.测出碎冰熔化前的温度”的含义就有歧义,模糊不清:是指测出烧杯中的碎冰熔化前的温度呢?还是指测出试管中的碎冰熔化前的温度呢?若按甲图所示方案在烧杯中装入足量碎冰,温度计玻璃泡插入烧杯内的碎冰中间,在一定时间内,因碎冰多,碎冰团外部的碎冰吸热升温。但碎冰团内部的碎冰温度仍然很低(因冰是热的不良导体),且相对稳定,因此容易测出烧杯中的碎冰在0 ℃以下的温度,那就不会产生第(3)小题表述的现象——“他发现较难测出碎冰在0 ℃以下的温度”。笔者曾用冰柜冻结的冰块敲碎做过多次实验进行验证:在烧杯中装入足量碎冰,容易测出碎冰在0 ℃以下的温度;在试管中装入适量碎冰,因碎冰较少,从外界吸热后温度迅速上升,不容易测出碎冰在0 ℃以下的温度。该题讲到“他发现较难测出碎冰在0 ℃以下的温度”,应该是指按照图乙所示的方式进行实验,较难测出试管中所装的碎冰在0 ℃以下的温度。在《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九年级全一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中,探究冰的熔化现象时,也是测量试管中的碎冰熔化前后的温度,不是测量烧杯中的碎冰熔化前后的温度,也只有乙图,没有甲图。因此,该题应该将“A.将碎冰盛入烧杯中”改为“A.将碎冰盛入试管中”,甲图应该删除。 

该题是一道分值为9分的科学与实验探究题,前4空每空2分,最后1空1分。第(1)(2)(4)小题较简单,第(3)小题难度大。由于颗粒较小的碎冰受热面较大,受热较为均匀,因此第(1)小题的答案是“小”;由于外界温度高于碎冰的温度,虽未用酒精灯加热,但碎冰不断从外界吸收热量,因此第(2)小题两个问的答案分别是“不正确”,“ 因为外界温度高于冰的温度,冰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所以温度升高到熔点后开始熔化”;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第6分钟至第12分钟的这段时间,酒精灯在不断加热,冰不断吸热熔化,且温度保持0 ℃不变,因此第(4)小题的答案是“0”。 

第(3)小题的正确答案是:“盐和碎冰混合后,降低了烧杯中的碎冰的熔点,避免试管中的碎冰的温度迅速升高,利于测出试管中的碎冰在0 ℃以下的温度”。在全市5万多考生中,该小题抽样统计的完全正确率不到3%,可见该小题的难度确实较大。不少学生考完试后,面对正确答案仍是不解。 

面对学生的不解,笔者这样解释:因为该实验的数据记录中,需要记下冰在0 ℃以下的温度,以便绘制图像。实验中,若不向烧杯中加盐,烧杯中的纯净冰的熔点为0 ℃,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的过程中,烧杯中的纯净冰的温度就会一直迅速上升到0 ℃时才能停止一段时间,吸热熔化;试管中的纯净冰因不断从管外的烧杯中吸热,试管中的纯净冰的温度也会一直迅速上升到0 ℃,故较难测量试管中的纯净冰在0 ℃以下的温度。当向烧杯中加盐后,烧杯中的冰含有杂质,熔点低于0 ℃,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的过程中,烧杯中的冰上升到0 ℃以下的某一确定温度时,停止上升一段时间,吸热熔化;试管中的纯净冰因不断从管外的烧杯中吸热,试管中的纯净冰的温度也会一直上升到0 ℃以下的某一确定温度时,停止上升一段时间,利用这段温度停止上升的时间,测出试管中的纯净冰在0 ℃以下的温度。所以,第(3)小题的正确答案是:盐和碎冰混合后,降低了烧杯中的碎冰的熔点,避免试管中的碎冰温度迅速升高,利于测出试管中的碎冰在0 ℃以下的温度。对该题深入探讨,有上述质疑和解答,并获以下3点感悟: 

1.在组题、编题时,要注意反复推敲,仔细斟酌,以达到表述简洁、思维严谨、指向精准的效果。在整个命题工作中,难免有疏忽遗漏的一些因素,但在我们的思想里必须对命题工作有高度的认识,要尽最大可能避免表意模糊、数据错乱等现象的发生,否则试题旨意不清,就会对学生答题产生无谓的干扰和障碍,达不到或训练、或检测、或选拔的良好效果。教师表述简洁,思维严谨,能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将为学生清爽的表达能力、严密的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一生坚实的基础。 

2.深入理解《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和认真研读物理教科书,是教学之根本,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1]第12页中,对学生有这样一段要求:“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这段文字明确告诉教师,需要带领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知道、了解和能够说明、解释相关的现象。第(3)小题虽然难,但仍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界定框架范围之内。《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九年级全一册》[2](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的第二节《熔化与凝固》中,要求实验探究冰的熔化特点,该教科书的第11页“探究与点拨”中写道:“实验中,有时较难测出碎冰在零摄氏度以下的温度。若遇此情形,可尝试以下方法改进:开始时在烧杯中放盐与碎冰,然后将装有纯净碎冰的试管插入其中;随后加热,熔化烧杯中与盐混合的碎冰,随之,试管中的碎冰也开始熔化了,这样便容易得到试管中的碎冰熔化前后温度的数据了。”这段文字向我们介绍:容易测出碎冰零摄氏度以下温度的方法,烧杯中加盐的碎冰先熔化,熔化时温度低于0 ℃且保持不变,从而避免试管中的碎冰温度迅速升高,利于测出试管中的碎冰在0 ℃以下的温度。研读教科书发现,第(3)小题的答案就“藏”在教科书的这段文字当中。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教科书为备课、上课提供了基本素材,拟定了教学需要构建的基本框架。一个具有扎实功底的物理教师,必须深入理解《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对其框架范围的界定把握精准;必须认真研读、挖掘、拓展教科书,对教材运用自如,对问题有的放矢。这样才能对学生有适度的要求,才能教给学生读懂物理教科书的方法,甚至交给学生能读书、善读书的一些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从书中文字、图表获取相关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养。因此,深入理解《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和认真研读物理教科书,是教学之根本,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实验探究类问题,带领学生进入实验室分组实验,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于促进学生团队精神的形成,利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2015—2016学年,笔者担任2016届3个初中毕业班的物理教学,在对《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九年级全一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的第二节《熔化与凝固》的教学中,采用了3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分别对3个班进行第一课时的教学。其一,传统教学模式,讲授、听记为主;其二,多媒体教学模式,播放课件、观看视频为主;其三,实验室教学模式,进入实验室,分组实验为主。在3种不同的教学模式中,对“要测出碎冰在0 ℃以下的温度”作同等程度的强调。第二课时做完同等程度查漏补缺的教学工作后,向3个班均发了印有上面那道物理实验探究题的纸质练习资料,并对第(3)小题的正确率做了统计:传统教学模式班为36.84%,多媒体教学模式班为52.63%,实验室教学模式班为65.79%。数据印证了“听不如看,看不如做”的说法。物理实验探究课,进入实验室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无论是教学效果,还是对学生兴趣的激发,都比其他方法好得多。我们应尽到最大可能带领学生进入实验室,指导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身经历、亲身体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验室中的分工与合作,利于促进学生团队精神的形成;实验室中的操作与思考,利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第2篇:九年级物理课件范文

一、激发兴趣,启发学生爱学。学生爱学这门课程,这是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已经调动起来的表现,是学会、会学的前提。因此爱学是一切教学成功的基础。如果成了最不受欢迎的科目,学生不爱学,又怎能谈得上会呢?因此教师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去对待我们的学生,并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和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把学生吸引过来,使它们发挥应有的功能。物理课是一门最结合实际的学科,只要我们肯动脑,根据每节课的内容,精心设计,将一些喜闻乐见的常识融汇进应该学的知识中去,就可以把一节课安排得有滋有味,从而把学生的求知胃口充分调动起来,这样我们的教学目的才有实现的可能。

比如:我在讲《气体、液体、固体的分子结构》一课时,用比喻的方法进行讲解:做广播体操时,全校的同学站成一个方队,每位同学都有一个固定的位置,并在这个位置附近运动,但由于每个人的运动范围不大,并不破坏有序的排列,这就相当于固体分子在各自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做操前,学生来到操场尚未整队时,每个学生可以在人群间穿来穿去,有序的排列被破坏,但所有的学生并未离开操场,这就相当于液体的分子运动;放学时,学生离开操场,离开学校回家,学生间的距离增大,而且去向无规则,这就相当于气体的分子运动。这样的比喻,学生就好接受了,并能使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

改革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也是活跃课堂、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办法。比如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使图形更形象、生动,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物理概念,增加了对这门课的兴趣。只有学生对这门课有了浓厚的兴趣,爱学了,也就有了学会的可靠保证。

二、循循善诱,辅助学生学会。学生有了学习兴趣这仅仅是积极学习的开端,要使学习积极性保持下来,还必须让他们学懂,从懂得少到懂得多,从懂得浅到懂得深,才能使学生进一步树立学好这门课的信心,不断地补充主动学习的动力。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这门课的信心。特别是对那些学习能力有欠缺的学生,物理老师要像班主任一样与他们谈心、沟通,让物理老师在他们的心中留有良好的印象,师生深厚的情谊是增强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心理保证。比如原九年级八班的唐天才同学,各科成绩都很差,八年级刚上物理时,上课经常睡觉,不完成作业,提问时,站起来也不出声。怎么办,狠狠地批评他?不,我想与其咒骂黑暗,还不如把自己变成一根蜡烛去照亮他的心灵。于是我没有批评他,而是找他谈话,为他补课,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提问他,有了进步就及时地表扬。渐渐地,他开始认真地学物理了,并且有了兴趣,八年级的期末检测,成绩进步到75分,中考物理85分。

有些女同学,对学过的知识只知道死记硬背,课堂上能听懂,就是课后做题难,考试时更是无从下手,这就是说她们还没有把知识学会,还没有真正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因此就更谈不上灵活应用了。对于这些同学,我利用课间个别辅导,新课前特别指导她们如何预习,什么地方难懂先告诉她。比如原九年级(9)班的吴胜娣同学,在八年级时物理成绩始终徘徊在40-50分之间,经过这样个别指导,她逐渐入门了,上了九年级后,物理成绩不断提高,中考成绩77分,高于县平均分16分。

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是使学生学会知识的又一有效方法。如:上课时尽量采用幽默、诙谐、形象化的教学语言,让学生听课听得轻松愉快;做好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精心设计一些实验器材简单、易于操作、实验现象明显、实验效果较好且能让全体学生参与的课堂小实验,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概念。

单元测试卷后讲评,也是启发学生全面理解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如选择题让学生弄清楚选对的答案对在什么地方,错的答案错在哪里,把一个题变成几个题,这样才能把知识真正学到手,从而为学生自己会学打下基础。

三、授之以渔,引导学生会学。使学生学会知识仅仅是教学目的之一,而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具有自己获得知识的能力,这是培养优秀生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定理,要指导学生先把知识弄懂,进而再灵活运用,并在理解中不断深入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比如指导学生看书时,要给学生学习提纲,使学生知道该掌握什么;有些例题让学生自己先做,实在不会做时老师再讲解,这样做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印象才会深。

第3篇:九年级物理课件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效课堂;习惯养成

九年义务教育中物理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又如何通过这目标实现素质教育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清楚教育有什么功用,到底可以实现什么样的目标。人类的教育无非有两个明显的作用:一.发展人:它能把生物的人培养成一个具有一定思维能力,辨别能力和具有主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社会人。二.教育的第二个作用是培养受教育者获得与社会相适应的劳动技能,具有相应生产能力的劳动者。物理学是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它能满足人类对自然界的思考,可以发展人。物理学又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能培养人的劳动技能,能直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可现实的情况是什么呢?在我们的成年人中,有多少人在生活中能自觉的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去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呢?有多少人能在生产中创造性的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遇到的生产问题呢?不会安装电灯的大学生不是少数,不懂家庭电路的大学生大有人在等等,更不要说创新应用物理知识了。这不能不说是教学的失败,我们物理教学的失败。我们的教学和受教育者的科学素养极不相称,那么我们的教学怎么了?我们的物理教学怎么了呢?

现阶段我们的教育,中小学教育说到底仍是不折不扣的“应试教育”,还称不上“素质教育”,高校仍是官本位的学历教育,不是能力教育。中小学都是围绕高考指挥棒在转,学校老师只关心学生的考试分数,关心升学率,不会关心学生的兴趣爱好,习惯养成等。按照总理在09年教师节的讲话所讲的:“我们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的很好,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还比较缺乏,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比较重视认知教育和应试的教学方法,而相对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单纯的课本学习,整齐划一的作业考试模式,学生的实践没有了,一点大胆的独立思考被否决了(考试答案是不允许的有不同的观点)。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温总理说:“应该说,我们早就看到了这些问题。并且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但为什么成效不够明显?我觉得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和改革。”

这里笔者也想从“物理学科”角度大胆的提出点看法:

一、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出发的站点,构建新的经验和知识

这也是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基本思想。九年义务教学阶段是从八年级开始 系统的学习物理知识的。这之前学生已从自然课获得了一些零散的物理知识,对大自然的一些物理现象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等等,这些都是准备学习物理的共同基础。但八,九年级的物理课开始要用更加科学的研究方法,用更加严谨的科学态度,更加严密的概念表述来探究物理科学知识,要求的层次上了一个台阶。但不管怎样,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正因为这样才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物理第一章是探究《声现象》,要让学生知道声音产生的原因,传播的方式,我们听到声音的途径…….怎样让学生知道呢?可以是分析事例得到结论;可以是是演示实验分析得到结论;可以是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游戏活动,在活动中总结得到结论。这三种方法到底哪种方法好呢?我敢说绝大多数的教师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第三种方法的,为什么?这种方法能使物理教学轻松活泼,使物理知识的学习成为学生活动的经历,是经历就体会深切,就会成为学生知识的一部分,很难忘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知识的教学,不管是关于光的,热的,电的,力的等任何一部分知识都毫不例外的可以轻松的找到学生的实验活动的内容,最好是分组的合作,在团结协作的组别竞争中得到锻炼和能力的提高。这种教育教学的方式将彻底的改变原来那种“一只粉笔,一张嘴,一张试卷,一只笔”的那种应试教育的纯理论模式。当然组织实验活动是要花一点钱,花一些时间和精力的。

二、物理实践活动要能形成一定的物理概念的

物理概念有两类:一类是说明物体性质或物质变化的,如惯性,熔化等,这类概念要知道它表达的含义及相关联的知识,如要知道什么是物体的惯性,它有大小之分吗?其大小与什么有关等等,这类概念不多的。另一类是身兼“物理量”的物理概念,这类物理量的掌握要求较高:理解,会应用,能计算。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两年时间要求掌握如时间,长度,速度,力(重力,摩擦力,压力,浮力等),质量,体积,密度,功,功率,机械效率,电压,电流强度,电阻,压强,比热容等近二十个物理量。要知道他们的含义,单位,之间的关系等,会利用他们进行相关的计算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而这一系列的要求也是同样可以在适当的时间的活动中加以掌握的。如我们进行长度等所有物理量的实际的测量,这些测量不是看课件,不仅是老师的演示,不全是在书面的作业,而是学生实实在在亲自动手的活动。这就是我这里要表达的与以前教学的不同之处。

第4篇:九年级物理课件范文

关键词:电磁铁 ; 电磁继电器; 说课设计

在当前教育环境下,根据新课标的理念,结合我对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实践,对于本节课的设计,我将从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置、教学法运用、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特色分析六个方面进行说明.

1 教材

11教材简析

《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是教育部审定2013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第20章第3节的教学内容.用1课时完成教学.本章“电与磁”内容,是学生在已有电学知识的基础上,以磁场为主线,揭示电与磁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磁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或电流有力的作用,磁场能使运动的导体产生感应电流.它起着承前启后作用,既是前面电学知识的发展,也是后面两章学习信息传递常识和有关电能知识的基础.本章知识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科技等方面应用非常广泛,电动机、电磁继电器、扬声器、发动机等对现代社会影响深远.除了这些应用教学之外,教材还从学生在生活中所熟悉的磁现象入手,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指南针、电磁铁、小电动机,使学生认识到物理是有用的,物理就在他们身边,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章的有关物理概念和规律几乎都是在实验基础上概括得出的,加强了学生的体验与感悟,注重了知识的实际应用.教材在知识深度的要求上,与过去相比有所降低,但在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培养学生从实验事实出发归纳总结概念、规律和应用概念、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上,要求提高了.本节很好地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12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1) 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电磁铁;理解电磁铁的磁性;了解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过程与方法

探究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通过阅读说明书,自己动手实践来了解如何使用电磁继电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完成电磁铁的探究实验,并亲自动手实践如何使用电磁继电器,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兴趣.

13教学重难点

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4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螺线管、铁芯、大头针、电源、开关、导线若干.

学生:螺线管、大小和长度以及材料不同的铁芯、大头针、电源、开关、导线若干、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磁铁(匝数可变或两个串联使用)等.

2教法

这节课的知识比较抽象,难理解,依照本节的教学任务,结合学科特点以及学生实际,为了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我主要采取以启发、实验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

3学法指导

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后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归纳、概括出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4学情

九年级学生显著的心理年龄特征主要表现为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强,喜欢动手进行实验.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对控制变量法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对实验的理论分析不够全面,缺乏计划性和有目的性观察.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为他们今后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打下基础,本节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到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说教学程序

5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设置情境:桌上有一堆大头针,请同学们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快速的把大头针捡起来放到盒子里而又不扎到手(旁边有一磁铁)?(请一学生上来演示)

然后我用手掌中藏着一个电磁铁同样把大头针吸起来又很轻松的放到盒子里.问:这是怎么回事?(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明显的实验现象引出课题,引起学生学兴趣)

下面我们来看插图.电磁起重机.

这个起重机里用的是永磁体吗?为什么?(学生回答)

实际上它用到的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内容――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显示课题)

52进行新课

在新课教学中,我分三个过程进行.

第一过程是对电磁铁概念以及原理的讲解.

做对比演示实验,介绍电磁铁.用对比通电螺线管不插入铁芯和插入铁芯吸引大头针多少的不同,说明插入铁芯后磁性较强.然后直接引出课题:在一个通电螺线管中插入铁芯,就制成了电磁铁.电磁铁的优点一:有电流通过时有磁性,没有电流时就失去磁性. 电磁铁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学生答:)教师归纳.(设计意图:体现从物理到社会的理念.)

第二个过程是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创设情境,(出示幻灯片)不同的电磁起重机产生的磁场一样强吗?引导学生进行猜想.把学生引入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完成的是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反思与拓展.

教师经过讨论汇总后,总结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能与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有关.下面就这两个问题进行实验设计.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并设计实验 :

1.想研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的大小有关,该如何控制匝数呢?同理要研究磁性的强弱与匝数的关系,该如何控制电流呢?

2. 如何改变线圈的匝数 ?如何改变电流的大小?

3.如何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设计意图:有针对性的启发学生,放手发动学生在得出结论时,一定有条件的限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指导学生按讨论的方案进行实验.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归纳出结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第三个过程是让学生简单了解电磁继电器.(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对电磁铁的认识)

1.展示高压危险的图片引入电磁继电器.提出问题:许多大型机器需要高压电,但人不能接近,那应该怎样控制电路的通断?(设计意图:由实物再到其原理图能够让问题过渡自然)

2.播放电磁继电器构造图, 提出问题:它的内部有怎样的结构呢?它又是怎样工作的呢?

3.通过简单的动画演示,介绍继电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归纳:继电器是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的通断,来间接地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的通断装置.电磁继电器就是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开关,从而实现安全用电.(设计意图:课件的分解演示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抽象的知识)

4.电磁继电器的应用,要求学生一边看,一边学习描述它的工作原理.(设计意图:一步一步提高要求,让学生认识电磁继电器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掌握表述工作原理的方法,加深对继电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53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总结意识,养成对所学的内容及时巩固、 梳理的习惯.)

54作业布置及学生自主活动

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1、2、3题(设计意图:及时巩固,加深理解)

6板书设计

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一、电磁铁:插入铁芯的通电螺线管称为电磁铁

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来工作

二、特点

1.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没有磁性

2.磁性弱可以调节

三、决定磁性强弱的因素:线圈匝数、 电流的大小

四、应用:电磁起重机等

五、电磁继电器

1原理:低电压、弱电流电路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

2实质:利用电磁铁来控制电路的一种开关.

7教学特色分析

本节是该章重要的一个探究实验.在中考中经常考查该知识点.我通过生活现象入手,创设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物理,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提出问题,在问题中理解知识.在探究的环节上,更侧重猜想,设计实验来激发学生.让他们谈想法,谈设计,学生会有自己是知识的发现者的感觉.自己得出结论,自己评估、交流且多次讨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主动学习的习惯,有利于科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在每个环节,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自己的看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起到组织引导的作用.最后,联系实际,探索拓展,激发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的课程理念.

第5篇:九年级物理课件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A-0107-01

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本质就是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对原有教学结构的创新,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而教师则成为了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也因信息化设备的普及和“互联网+”的介入而发生了喜人的变化。下面我们就从农村初中物理课堂的变化来感受一番。

一、丰富了教学资源库

物理来源于生活、联系社会,教师在教学时要准备一定的素材,而互联网正好可以提供这样的素材。例如,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的折射》这一节课中的海市蜃楼现象、九年级《分子热运动》的扩散现象、《核能》的核裂变反应、《太阳能》的巨大的“核能火炉”等知识点,借助网络资源使得无法演示的实验可视化、动态化,不可见的微观世界宏观化,通过模拟物理的运动和变化,局部地使用“放大”“放慢”“重放”“定格”等手段,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丰富了学生的感官刺激,有助于农村初中学生理解物理知识要点,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互联网的数据库不仅对教师有帮助,这些资源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预习、复习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散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二、灵活多样的互动

传统课堂教学多是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新课改以来,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师生、生生之间平等互动,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让学生在互动中不断发展、成长。互联网的有效介入让课堂互动的时间、空间得到了拓展,无论是课前预习的信息的初步加工,还是课堂中的信息整合、共享,甚至是课后小结的信息深加工,都更加灵活多样。例如,物理教材《功》一课对功的定义的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通信软件实现交流互动,帮助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明确本节课力学中功的含义,从而判定力是否对物体做了功;也可以通过网络中的教学视频与在线的知识能人交流来理解这个含义;还可以通过家校微信群邀请学生家长与老师进行沟通,一起辅导学生的课前预习。此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同课异构”把上同一节课内容的其他优质资源引进来,让农村的学生也能有机会体验大城市的教师的授课方式,体验在线互动教学的生动和有趣,提高物理课堂的质量和效率。互动的多向性让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不同的层次来交互、理解、学习物理知识,让学生能在较广阔的范围内通过互动体验来掌握知识。

三、突破课堂重难疑点的“好帮手”

在传统的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容易受到授课教师的水平、学生的理解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重点知识“不突出”,难点知识“不突破”,疑点知识“不释疑”。而微课等新教学课例的出现则成为了课堂重难疑点突破的“好帮手”。教师可以借助微课等新的教学课例充实课堂内容,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释疑点,帮助学生掌握课堂上的知识。同时教师与制作人的交流也可以丰富教师的知识,提高讲授知识的技能和课件制作的本领。例如:“动态电路分析”这个问题中如何应用已经学习过的串并联知识来分析解答呢?其重难疑点的第一步就是对动态电路的串并联情况能分析正确、准确。在教学时,笔者充分运用不同颜色的flas,让动态电路中的串并联情况一目了然。与此同时,学生也能从中分析出要按照电流方向来化整为零,一条一条路径来理顺其中的串并联情况,这对后面进一步分析解题提供帮助。借助“互联网+”的帮助,让原本单纯的讲授课文的重难疑点,转变成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知识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重难疑点知识。

四、学生展示的新平台

新课改要求教师为学生搭建一个让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疑惑、阐述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想法、讲述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的平台,甚至可以让学生成为“小老师”,帮助其他同学学习知识。农村初中生一般是比较纯朴、内向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不懂的问题会出于羞涩不敢向老师、同学求助,这对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所在是非常不利的。互联网能帮助他们消除这种羞涩尴尬的场面。他们可以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文字、图片、手机视频等方法记录自己要表述的情况,通过微信群等途径发给老师、同学,让问题通过这个平台充分地展示出来。例如,“虚像的形成”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困扰着学生,当学生把他照镜子时看到自己的影像的图片发给笔者寻求帮助时,笔者在复习课上就从网络云盘上下载以前学生做平面镜、凸透镜成像实验和虚像形成的光路图,较好地让学生理解从实验现象到光路形成再回到虚像的定义。

第6篇:九年级物理课件范文

1巧妙设置疑问,激发求知欲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知识的原始动力来源于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换句话来说,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求知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善于利用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巧妙地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向合理的方向思考。

例如,在学习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压强和浮力》时,有关“压强”的知识,教师在授课中可以这样设置疑问:“同学们看过杂技表演吗?表演硬气功的人,为什么在用铁锤敲打身体之前要先放一块石板,或者是躺在钉床上面;如果用铁锤直接敲打或者是躺在只有一根钉的床上,会发生什么?”这些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可能就已经遇到,但是他们没有结合物理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如今学到相关的知识,再把问题提出来,就能迅速地引起学生的兴趣,达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在接下来的授课中,教师继续通过,设置恰当的疑问来引导学生思考,便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压强”这个知识点。

在课堂中设置疑问,要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设问方法,常用的设问方法有“故事式、探究式、趣味式、拓展式”等等.角色应该经常变换不同的设问方法,避免重复使用同一种设问方法,而导致固化的课堂模式出现,要转换角度,保持学生的新鲜感。

2动手做实验,培养物理爱好

在初中阶段,学生认知新事物的途径主要还是感性认知.在物理实验中,动手做实验和观察实验现象能够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给学生带来充分的感性认知.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多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物理爱好,可以采取学生分组实验和教师趣味性实验演示相结合的办法,让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同时,动手做物理实验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探究能力。

例如,在学习有关“大气压强”的知识时,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观察,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做以下的实验:将一个装满水和装有一半水的杯子分别用轻质纸片盖住杯口,然后将杯子向下旋转180°和90°,观察杯子里水的情况.另外,在课下,让学生用带有细孔的矿泉水瓶装水,分别观察拧紧瓶盖和松开瓶盖时的现象.通过这两个小实验,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大气压的存在,为后续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的感性素材,还能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分析和观察能力,提高物理发散性思维.教师在授课中如果能利用好课本内的大量实验,使知识变得形象直观,定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3借助信息技术,提高课堂质量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在课堂中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多媒体信息技术,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和增添了色彩.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或者课件给学生带来精彩的影像和生动的课堂演示,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质量。

例如,在学习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电路初探》时,有关“家庭电路”的知识.教师无法在课堂中实际演示家庭电路的故障,但可以用Flas来动态演示电路故障,并教会学生如何初步排查家庭电路故障.这样能调动学生学习电路的积极性,还能帮助教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质量.又如,在《机械能和内能》中,能量的产生和传递都是非常抽象的,这里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演示,加深学生对能量的理解,活跃课堂气氛,将枯燥的知识转换为多彩的动态演示,提高学习兴趣。

4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学生情趣

开展形式各样的课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学习情趣,使学生养成多种兴趣爱好,增加课外活动的知识性,这是物理课堂的延续.课外活动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调查、研究、参观、实验、手工制作、讲座等等,要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来开展。

例如,学习电学知识时,让学生调查身边的用电情况,家用电器的电压、电功率,并思考如何节约电能;学习《物态变化》后,让学生调查学校的用水情况,找出哪些地方的用水是可以循环利用的,制定节约用水方案;在学习《力与运动》后,让学生收集惯性在生活中的运用和预防资料,向当地的交通部门了解,开车不系安全带的危险性,等等.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学习需要信心,才能点燃学习的兴趣,当学生能看到自己付出劳动后所取得的优秀成绩,他们会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初中生情绪不是很稳定,往往一两次考试的不成功就容易打败他们学习的兴趣,甚至会一蹶不振.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因人而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从而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创造出更多的条件,使每一位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这样他们心理上都能够得到满足。

第7篇:九年级物理课件范文

然而,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物理实验教学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雷声大雨点小,实验教学因长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而成为物理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未得到真正的重视和落实,导致实验室和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十分低下,教育资源严重浪费。

现就如何加大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力度,改进教师实验教学观念,通过实验教学来提高学生技能,从而全面推动农村素质教育,谈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1 切实加强演示实验 激发学生的求

知欲 初中学生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其中形象思维仍起重要作用,抽象思维正在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学生仍习惯于靠经验材料判断分析事物,不善于从理论上进行推导。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认识事物存在着知觉优先的倾向,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感性材料和动手的机会,因此应加强实验教学。

教师要上好演示实验课,首先不能打无准备之战。教师在自己的教案中要专门设计演示实验的时间,及学生有序观察时应思考的问题,对学生提出问题的应对,及怎样引导学生由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等。而且教师要亲自预先做相关演示实验,以免在课堂上出差错,并要求学生观察时不能走马观花,粗枝大叶。只有成功的演示实验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让实验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另外教师对演示实验所需器材还可适当改进,对实验室没有的尽量在日常生活中找一些替代品,并鼓励学生寻找、自制或购买可替代的实验器材来做课本上没有危险的演示实验,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2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切实做好

学生分组实验 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课本将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改为学生的探索性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严格按照探究的7要素采用启发式教学和有控开放。要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实验效果,就必须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手、眼、脑并用地进行有目的探索活动。如果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教学,在教师的积极指导下获得物理知识,则会印象更加深刻,并增强他们的学习自觉性。

学生分组实验在规模较大的学校因班级较多,班级人数多,执行起来难度较大,学校教务处应将学生实验纳入整个教学计划中,对各班实验课要有具体时间安排,教师要将本班学生分为若干组,并设立小组长负责制,男女生要混合分组,强调人人动手,真正做到全员参与,并在历年教学中收到了较好效果。

另外有些学校因班级较多,实验室分配不过来,教师又要赶教学进度,可灵活机动地将某些分组实验在教室进行,例如八年级上第三章第5节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将学生按要求分组,并要求各小组买来放大镜和蜡烛,借助课桌和手中刻度尺就在教室进行了分组实验,每组都测出了实验数据和写出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然后引导学生分组总结出了实验结论,并请部分小组进行实验展示和交流,出现问题的小组得到及时解决,这样大大节省了学生分组实验的时间,同时学生有了自己的实验器材,课间还可进一步巩固和练习,效果确实不错,可供大家借鉴。

3 做好课外小实验 小制作 建立家

庭实验室 当前物理教学中,部分教师认为教材中的小实验是课后知识。这些小实验常被视为可有可无,或被弃之不理,然而这些小实验却因取材得当、贴近生活、直观明了、便于操作等特点,吸引着近年来中考命题者的眼球,而且它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欲望,锻炼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发展智力。

例如,八年级上的“自制潜望镜”、“利用水盆和平面镜探究光的色散”、“利用放大镜自制照机”、“纸盒烧开水”、八年级下的“利用漆包线和大铁钉自制电磁铁”、九年级利用“二力平衡巧找重心”、“自制重垂线”、“不倒翁”等,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这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并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加以引导,让学生展示,并对做得好的学生加以奖励。通过这些活动来促进自己的课堂教学,定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4 恰当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完善实

第8篇:九年级物理课件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应当重视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物理教学中。”在物理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把容易混淆或是难以理解的物理概念加以展示,使静态的知识生动化,促使学生动手、动脑,不断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世界的多种矛盾,分清主次、搞清楚各种矛盾的相互依存关系及发展方向,让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掌握了方法,培养能力,从而真正实现物理概念教学的目的。

一、呈现物理情景,引入概念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一定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在物理概念引入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呈现物理情景,能使学生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上全方位地受到刺激,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如,“动能”教学时,我把龙卷风、海啸、水库放水等动态视频组合在一起加以呈现,学生看到大树拔起、车辆掀翻、堤坝冲毁、房屋倒塌的画面后非常震感,也提了许多问题:“龙卷风怎么形成的?力量怎么样厉害?” “水狂泻下怎么会如此厉害?这是什么能量?”……这样以信息技术呈现物理现象,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听觉效果,都能给学生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对自然界物体具有的某种“能力”获得一种强烈的感受和直观的认识,从而为建立“动能”的概念打下基础。

因此,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初中物理,创设与形成物理概念有关的生动的、新颖的情境,使学生感知大量的感性材料,对物理现象有一个明晰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加深理解物理规律。

二、揭示本质属性,理解概念

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是在物理环境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获取必要的感性知识,并与自己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相联系的基础上,通过同化或顺应不断加深认识和理解概念的。因此,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摒弃现象和过程中那些表面的、偶然的、次要的等非本质的东西,以揭示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

这样,借助信息技术展示现实生活中的重力现象,丰富了学生的感知,激发了学生积极思维,在鲜明对比的情境中,抽象概括出重力概念的本质属性,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三、突破教学难点,深化概念

将物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无疑为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近乎完美的渠道。信息技术独有的“模拟”作用,不仅能真实生动地再现各种难以理解的、抽象的物理知识,激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而且可以有效突破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化概念规律的理解。

如,“电流”一节,难点是学生无法观察到电流的形成与方向,因此,电流的概念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在教学时,我利用Flash软件进行仿真“模拟”,把电池组、小灯泡、开关、导线连成实物电路。然后闭合开关,电流(用红色线条表示)从电源正极(用“+”表示)流出,通过小灯泡时,灯泡发光,最后回到负极(用 “一”表示),形象、直观一目了然。师生通过对这一直观模拟实验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很快就能够理解电流的形成、方向这一重点、难点,对“电流”的概念也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把抽象的、枯燥的物理知识原理转化为生动的、具体的图像,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模型免费。从而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四、动态分析过程,活化概念

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教学是物理教学的核心。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相互联系及其发展趋势是靠物理规律建立的。在物理规律教学中拓展概念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动态变化功能,进一步揭示和理解相关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形象直观地“顿悟”概念的内涵。这有利于概念知识沿网状同化,从而达到活化概念的目的。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 向右移动。请分析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变化情况。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时,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动态变化功能,制成课件进行以下动态分析:把电压表和电流表等效替换,电压表等效于开路,电流表等效于一条导线。由此不难看出,电路中的电流只有一条道路,即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的事滑动变阻器的电压。

这样,运用信息技术对电路进行动态分析,既让学生充分理解了电路的规律,也加深学生对电学部分相关概念的具体认识,深化和活化了物理概念,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加强练习反馈,巩固概念

课堂练习的检测与反馈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通过反馈练习可以使学生深化概念,提高学习效率,加强对所学概念的理解和巩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贮量大、速度快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检测,为学生创造了一种悦目、悦耳、悦心的效果,高效率地提高理解概念的程度。

第9篇:九年级物理课件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 物理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78-01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物理教学过程当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绝大多数物理知识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认真地概括、推理、总结得出来的,人们无论是学习和研究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还是将物理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实际,都离不开这一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然而,很多物理知识比较抽象,如关于分子运动及原子结构的知识,大气压强的知识,电、磁场等的知识,光、声波等的知识,这些物理知识所涉及的物质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也就无法直接观察到了。如果将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研究与物理教学研究整合起来达到优势互补,这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重大问题。

一、创设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媒体运用单一,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乏味感。信息技术以其直观、鲜明的声、色、形等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注意和兴趣。将信息技术运用于物理学科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教学用于物理教学过程当中,创设生活场景,使学生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激起相应的情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到物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了物理实践活动的能力,体味到物理的价值所在。如在《机械运动》引入新课时,利用多媒体再现飞行员在空中抓子弹的动画,并闪现“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什么情况下我们也能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的字样,学生学习兴趣就会很高,心理上会产生一种不弄清楚不罢休的状态,有意注意就会长期指向和集中于学习内容上,同时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实验本身对晶体的纯度要求较高,同时由于实验条件较难控制,操作不当很容易得出错误结论。如果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观看相关的课件,便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使学生观察到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同时动态描绘出其“熔化和凝固曲线”。这些过程都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这时,学生的思维和情绪都处于最佳状态,如进一步引导他们去追根求源,有关现象的特点就深刻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了,提高了课堂授课效率。

二、使抽象的、静态的物理知识形象化、动态化,提高学习效率

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和不易操作的实验活动过程进行处理,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化静为动,将事物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代替教师冗长的讲授,很多难于理解的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形象、生动、易懂、易记,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随之提高,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观察演示后也易于接受新的教学内容。

比如,“分子运动论”,学生是看不到物质内部分子的运动的,因此难以理解,可用多媒体计算机模拟分子运动和碰撞的过程;气体的扩散现象比较快,学生也能理解,但对于课本中提到的“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水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所发生的扩散现象,需要几天后才能看到现象,至于固体的扩散那就需要更长的时间了。这时,如果运用信息技术,加上“特技”,就能把这两个实验的现象很快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该模拟实验能使学生很直观地知道其中的原理,而无需教师反复讲解。

三、自主探究、动手操作

将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相整合,以其形、光、声、色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学生的多个感官,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而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要想方设法去认识、去探索、去研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有效地激发全体学生的浓厚兴趣,积极地推动不同层面的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使学生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营造的氛围中,油然生趣,主动参与,轻松愉快地接收新信息,掌握新知识。

如在《惯性 惯性现象》一节学习中,可设计一题:先切入飞机正确投掷救灾物质的动画,再闪现:“飞机投掷救灾物质为什么要提前投掷?”的问题,让学生用本堂课所学知识分小组自主探究,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只作小结。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联想,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教师也可有意地制造“矛盾”,把学生置于是非徘徊中,诱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挥其创造性。比如在教学九年级的串、并联电路实验时,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范围仅局限于书本知识,学生虽然很快地掌握知识,但这样的教学目标单一。由于学习的内容具有可操作性,相关的素材也比较多,在实施“整合”教学时,事先给学生提供相关的网站或书目,课前安排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主要是上网),搜集有关数据,笔者也准备一些有关“串、并联”资料。上课时,大量的信息来自不同的渠道,学生争相自己从网上下载的资料,介绍书中查阅的资料,教师也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处理这些信息。整个课堂充满了研究探讨的气氛,学生尽情展示自己或本组的研究成果。

四、整合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近年来,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上的运用日益增多,运用日趋成熟,使课堂质量收到明显的提高。但是,在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过分夸大信息技术的效果,排斥传统的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的整合应按实际的情况,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设备,而不可不切实际,盲目追求整合。多媒体技术是很神奇,只要你想到的它都能做到。我们有的老师觉得上实验太麻烦,组织教学困难,不如从网上下载一些演示实验在大屏幕上放放。用计算机播放或模拟一些复杂的实验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但是它无法全面代替物理实验的作用。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实验中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学习知识,理解知识,体验知识。

2.为应用而应用,哗众取宠,流于形式

教学实践中,也有一些教师为了使自己的课上的更“精彩”而选用多媒体教学,特别是上诸如:公开课、优质课时,课件制作过于华丽,各种效果的使用不当,如幻灯片切换时使用长时间的或一些刺耳的声音。诚然,信息技术具有的声、光、电的综合刺激,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注意。但心理学也表明,长时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容易使身心疲倦;也容易使学生的兴奋点下降。媒体的运用应根据教学的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所选择。运用多媒体要得当。恰当的多媒体,能使教学质量提高,但是过多的演示,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抑制他们的积极性;无目的性、节外生枝的演示会冲淡教学的主题,降低教学效率。盲目的运用多媒体非但不可以优化课堂教学,反使教学混乱,收到相反效果。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融入物理课堂,激活了物理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化抽象为具体,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肖菲.初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广东教育,2006(5).

[2]教育部.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