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厂个人安全总结范文

工厂个人安全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厂个人安全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厂个人安全总结

第1篇:工厂个人安全总结范文

2、我们采取硬件为主,软件硬件两手抓的方法。一方面保证设备运行安全稳定,为系统和公司提供畅通的信息通道;另一方面加强分场和班组的软件治理,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利用“春检”“秋检”的时机,对微波、载波、交换机、光端机及电源设备和通讯线路进行了全面认真地检查,找有缺陷及时进行处理。我们还牢牢捉住活动主题,开展了“安全生产月”、“安全技术竞赛”等活动,把活动与日常的职工教育结合在一起,以活动促进生产,使职工技术素质和安全意识得到进步,从而带动生产工作的扎实开展。

3、我们认真召开每周的安全分析会,总结一个月的安全工作情况,找出差距,安排下月的安全生产工作。在每周的安全学习活动中,分场职员到各班组与职工一起学习《安全生产法》、《电业系统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系统通讯治理规程》及发生的人身伤亡等事故通报和各类安全文件,认真学习下发的各类安全生产简报、事故通报,对发生的事故进行反思。

4、我们把对员工的教育作为进步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年初提出创建“学习性”分场的目标。在加强技术培训的同时加强对职工的日常安全教育,分场每月下发各班的培训计划。特别在“冬训”等活动中,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分场领导不定期进行检查学习情况,使培训收到了实效。进步职工的安全素质和技术水平,使我们的职工都能达到安全、技术双丰收。我们进行的培训工作主要体现对各类职工的针对性,我们在今年的培训工作中突出了对新设备、新技术的培训,重点对所辖班组进行了有关的技术培训,派职工参加光传输学习班回来后进行讲解、每月的学习班都进行有关的学习。采取了技术讲课、技术考问、集中练习和自学等多种方式对职工教学和培训,保证了学习时间,生产职员培训时间全部大于40学时。

5、我们对临时性的工作的安全情况也特别重视,加强对通讯抢修治理,接到障碍立即赶到现场及时进行修复。如到7号楼通讯电缆多次被盗导致线路中断,接到障碍后迅速组织抢修,及时恢复了通讯。我们还为电气分场、信息中心接续了几十芯的光缆,打破了我厂光缆施工依靠外包施工的格式,同时也使我厂光缆抢修水平迈上一个重要的台阶,为保证系统通讯畅通提供可了技术支持。

6、我们在检验工作中对每一项工作认真进行工作前危险点分析,检查班组对触电、防止高空坠落等方面的危险点分析是否周到,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安全措施。我们经常到现场检查通讯线路,对不规范的重新整理,力求达到安全、规范。施工中分场主任、安全员经常亲身到场,督促职工严格执行规程制度,基本杜尽了违章作业的发生。

7、安全性评价整改项目中的“未安装调度交换

机”的项目也已经完成,符合了电力行业安全性评价要求。我们还按照系统安全性评价标准,对我单位的通讯设备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的现状查评,设备安全情况良好。

第2篇:工厂个人安全总结范文

【2016金工实习心得体会范文一】

刚走进大二的门槛,我们就迎来了金工实习。在这四周的时间里面,每天过的都是那么的充实,因为每天都是按固定的时间上课,我们就直接称上班这就让我们对真实生产中的工作有了更加贴切的称呼和体验。为期四周的金工实训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特别是实践的一些心得,我个人感觉真是终身受益。

我们的第一个工种是焊工。焊工在三个工种里相对轻松一些,每天只需要在角钢上画画鱼尾纹就行了。但是这看似简单的事,要把它做好却是相当有难度的。首先是起伏,由于焊条的质量不一样,因此在练习起伏的时候花了些时间才掌握在不同的材料,用不同质量的焊条成功的起伏。好的开始就成功了一半。

第二个工种是钳工,钳工是最费体力的。通过锉刀、钢锯等工具把圆钢做成榔头。在钳工实习中,我们知道了钳工的主要内容为钻孔、攻套丝、锯割、锉削、划线;了解了锉刀的构造、分类、选用、锉削姿势、锉削方法和质量的检测。首先要正确的握锉刀,锉削平面时保持锉刀的平直运动是锉削的关键,锉削力有水平推力和垂直压力两种。锉刀推进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手压力大则后小,锉刀推到中间位置时,两手压力相同,继续推进锉刀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压力加大。锉刀返回时不施加压力。这样我们锉削也就比较简单了。接着便钻孔、攻螺纹等。虽然不是很标准,但却是我们汗水的结晶,是我们四天来奋斗的结果钳工的实习说实话是很枯燥的,可能干一个上午却都是在反反复复着一个动作,还要有力气,还要做到位,那就是手握锉刀在工件上来来回回的锉,几天下来虽然很多同学的手上都磨出了水泡,浑身酸痛。

第三个工种是车工,感觉是最现代化的工种。开始看着圆钢在车床上转动,然后就会慢慢成形,感觉真的很神奇。慢慢的自己也掌握了相应的技能,心里有一股很强烈的满足感。车工是一个需要心细的工种,不能因为机器自己在运作就可以跑到一边玩,这样是可能出大问题的!车工里最难得步骤是车螺纹,这道工序要不断地重复那一个动作,稍微有些心不在焉,可能螺纹间距就会出现较大的误差,导致工件报废。

现在想想过去的这段难忘时光,其中滋味,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体会得到。通过学习各种工种,我们了解了许多金工操作的原理和过程,大致掌握了一些操作工艺与方法,还有以前的 那些陌生的专业名词现在听来都是那么熟悉亲切!虽然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将来可能不会从事这些工作,甚至连接触它们的可能性都没有,但是金工实习给我们带来的那些经验与感想,却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来说都是一笔价值连城的财富。金工实习的作用与影响,就象《 美国丽人》里男主人公最后说的话那样有些东西你可能现在没有感觉到它的价值,但最后还是会的,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过程.一起实习的同学也让我受益非浅。毫无私心的帮助,真诚的相互鼓励加油,一切分担工作的 压力,更一起分享成功带来的喜悦,金工实习更象是一个集体活动,拉近我们彼此的距离,填 补了曾经存在的隔阂,集体主义的魅力得到了彻彻底底的展现!大学里连同班同学相处的机会 都很少,感谢金工实习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真正学会这3个工种是不可能的,但经过老师的经验讲解和自己的动手操作,还是让我们获得了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了解了机械制造的一般操作,提高了自己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而且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锻炼,提高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了工程素质。以下是一些心得体会。

通过此次金工实习我明白了,生产中首要问题是安全问题,其次才是效率的问题。在实习的第一天老师就给我门上了安全知识教育课,观看了一些不安全操作的事例,了解了各个工种都要注意的安全问题,比如不能在操作时嬉戏打闹、长头发要盘起来,不能穿拖鞋等等。在各个工种里面还有更多的安全要求,钳工允许戴手套但车工的就一定不能戴手套,焊接的还要戴脚套,面罩

在未发生安全事故前,许多人对安全教育不重视,认为太烦琐,太枯燥。一旦发生了事故,事后诸葛亮就很多。看完录像后,我们在车间里,听老师讲解有关工业安全方面的知识。我才明白工业安全的重要性,工业安全知识是工业高层管理人员和开发人员的必备知识,如果不掌握的话,不但会被人斥为无知,有时还会发生重大事故。所以安全总是第一位的,我们深深牢记于心,做起事来认真,严肃。

这些知识始终在实习整个过程中运用到。也是因为我们有了这些知识使我们很安全的学习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保证了实习的顺利结束。

在实习工程中,我门还接触了很多陌生的专业名词。车床中的夹盘、手柄、丝杆;砂轮中的法兰、衬套;,变速器;不同的车刀还有很多的名称那么多的专有名称我现在都不记得全部了。这些名词代表的实物可能我门都认识,但是没有这些专业名词那就很难说明这个工种的原理和操作,也会很难听的懂老师的讲解,所以这个就得我们在晚上得空余时间里面看书记了。这个专有名词知道得不多让我在实习工程有一部分的内容听不明白,致使我花费不少时间能正常操作但还是没有真正弄懂其中的奥妙。

我们在学校校车间进行了为期3天的金工实习。期间,我们接触了车、钳、铣、磨、焊、铸、锻、刨等几个工种和线性切割以及数控铣床等较先进的机器。每天,大家都要学习一项新的技能并在几小时的实习时间里,完成从对各项工种的一无所知到作出一件成品的过程。在师傅们耐心细致地讲授和在我们的积极的配合下,我彻底清楚了实践才是真正检验真理的标准。

两年后我们就业的时候,就业单位不会像老师一样点点滴滴细致入微的把要做的工作告诉我们,的是需要我们自己去观察、学习。不具备这项能力就难以胜任未来的挑战。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会有很多领域是我们未曾接触过的,只有敢于去尝试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就像我们接触到的车工,虽然它的危险性很大,但是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去操作而且要作出成品,这样就锻炼了大家敢于尝试的勇气。另外像铸工和看似简单的拆装,都需要我们细心观察,反复实践,失败了就从头再来,培养了我们一种挫折感等等。10天的金工实习带给我们的,不全是我们所接触到的那些操作技能,也不仅仅是通过几项工种所要求我们锻炼的几种能力,的则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实习结束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感悟,去反思,勤时自勉,有所收获,因此实习报告和日记的任务都给我们提供了这个机会,而最后的创新设计也对我们的创新能力进行检验和新的提高!

【2016金工实习心得体会范文二】

短暂的金工实习尘埃落定了,自己也顺利地完成了实习任务.实习虽然是结束了,但是内心却依旧感到沉甸甸的自己明白了许多。

一个不接触工厂,不接触机器的工科人的经历是不完整的, 所以学校的金工实习课程就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种平台,让我们能充分的对工厂、对工具、对机器产生认知,进而了解和热爱。

第一项,我们要进行最累一项工种钳工,老师告诉我们,钳工是完全靠手工来制作出各种零件,是最能锻炼一个人动手能力的,一些机器加工不了的零件,都要 由钳工来完成。老师介绍了钳工的各种知识,它作用广泛,如切削加工前的准备,机器装配前的准备,某些精密零件的加工等。我们顿时觉得钳工是一项很了不起的 工种,应该好好去体验。同时老师也提醒我们要爱护工具,保护自己,列举了以前一些学生所犯的错误导致的伤害。我们意识到金工实习不是闹着玩的,要时刻小 心。

在钳工实习场地上安装了许多台虎钳,用来夹各种工件。工作台面下摆放着锯、各种锉刀、直角尺等等。老师让我们先熟悉下工具。我对钳工还是很感兴趣的,所以很兴奋。不过我很快意识到要真正能够掌握它,还需付出长久的努力。

钳工实习在我看来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是工具与身体有节奏地来回运动。

刚开始我们要锯断毛培,慢慢地我们开始体验出巧劲如何用,看着锯痕的加深,内心的喜悦驱除了手臂的酸痛。接下来是要对锯过的端面进行锉工,由于我们这组锯出来的面比较平,所以锉的过程并没花费很长时间。不过在后来把圆柱体变成六面柱体的时候,还是很辛苦的。

钳工还需要人的耐性。钳工第二次时我们用了一上午只干一件事锉。由于一上午只锉,身体机械式地重复一件事,导致我们很痛苦。这是很考验人的,这要求我们拥有一丝不苟的负责精神。钳工不仅锻炼我们的身体,同时锤炼我们的精神。

最后是划线、打样冲、钻孔、攻丝、套扣,这几项还是比较快的,但对我们这些刚开始接触的人毕竟还是挺难的。划线、打样冲时注意不要歪了就行。钻孔时是手 动进给,用力不能太猛。攻丝套扣时应该先慢后快,才够容易成功。攻丝时不可盲目加工,要注意螺纹深度。最后,我还用锉磨了一下毛边。

最后一天交作品时,看到自己的作品心中的喜悦溢于言表。钳工实习,充满汗水,但我也从中学到了许多许多。

第二项是车床。老师为我们详细的介绍各种刀具,工件,车床的相关知识,虽然这些知识对我们很陌生,但老师的耐心讲解,让我们开始产生了兴趣,听的也比较 认真,因为这些知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老师也强调了我们要注意安全,包括着装,工作习惯等等。我们接下来按照分组,由不同的老师带领进行各自的学习。车工 是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的旋转和刀具的移动来加工各种回转体的表面,包括:车端面、车外圆、车台阶、切槽及切断等,车工所用的刀具有:车刀、镗刀、钻头等,常 用设备为卧式车床。车销加工时,工件的旋转运动为主的运动,刀具相对工件的横向或纵向移动为进给运动。

面对着庞大的车床,我们除了好奇外,对 它十分的陌生,老师给我们细心的讲解车床的各个部件的名称和操作细则。我们逐渐熟悉车头箱,进给箱,溜板箱,刀架等主要部件的控制,老师要求我们先不开动 车床,重点进行纵横向手动进给练习。要求达到进退动作准确、自如,且要做到进给动作缓慢、均匀、连续。到一定程度后可开车练习,每项操作都进行到我们熟悉 为止。经过几次的训练,我们已经熟悉了本项操作后老师让我们每个人都进行了一次车端面工作。在工作前老师要求我们认真查看机床有无异常,并且在规定的部位 加油,并再次强调工件、刀具要加紧,不用时不可随意乱放,以防飞出。我自己感觉第一天所做的这些还是比较简单。但是,第二天我们组比较失败只做出 一个半成品。原因是我们对操作顺序还是不够熟悉。在车外圆时总会先停车后退刀,然后毛培表面会留下一条刀痕,导致失败,这样的操作也有损刀具。我们还在切 断时犯错,由于计算数值错误,半成品近在咫尺,却没能得到。但是,人是会吸取失败的教训并总结进步的,因此,在第三天,我们组一上午就做出了六个成品!

当看到我们自己的作品得到满分10分时,焦虑烟消云散,快乐接踵而至。

数控的学习时间有点短,但经过老师的讲解我们对其有了初步的了解。机械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促使数控机床的产生,数控机床是一种灵活、通用、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装备。

数控铣床在数控机床中所占的比例很大。它对零件加工的适应性强、灵活性好,能加工轮廓形状特别复杂或难以控制尺寸的零件。同时它的加工精度高,加工质量 稳定可靠。编程简单,我们实习时编了几个程序并且上机床运行了下,发现机床对坐标的精度不是很高,画正方形时如果从一个边的中间开始,那么这个正方形不会 闭合。这应该是机床的误差。所以我对自己的程序进行了改动,让它在正方形的顶点开始运动,这样就可以闭合了。所以编程时要注意刀位点、切入点等。可见,理论重要,但是实践更重要!

数控车床的使用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它主要用于轴类、盘类等回转体零件的加工,编程比数铣的要麻烦些,毕竟数铣是用于平面,它是用于立体吗!在编程时注意不可让机床进给过度,否则对刀具伤害较大。数控车床的程序输入比较简单直观。

金工实习心得体会优秀范文金工实习心得体会优秀范文编程指令不是很多,如f是机床的自动进给功能,s用于设定主轴转速,t是机床刀具功能指令,m是辅助操作指令等等。编程之前要认真分析图纸,寻找合理方案,然后再编程,要认真细致的编程,尽量不出错。

第3篇:工厂个人安全总结范文

[摘要]劳资关系已成为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劳动关系可分为合作劳动关系与非合作劳动关系两种类型。经验和理论分析表明,合作的劳动关系更有利于生产率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实现具有特定含义的劳资共赢。上世纪末以来,我国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持续下降,劳动关系趋于紧张,它有可能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十二五”期间,应把实现劳资合作与共赢作为重要主线,从多方面展开工作。

[中图分类号]F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2)04-0032-0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长期的重大的战略任务,而劳动关系的和谐则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与具体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据有关资料,截止到2007年3月,我国在城镇非公企业从业的人员已占到城镇从业总人数的65.8%①;2010年,新生代农民工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集聚度更是高达84.3%②。这说明,劳资关系已成为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一关系,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劳资关系与合作的劳资关系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也是实现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基本经验。我国劳动关系的重大变化和劳资关系的逐渐凸显,就是这种所有制结构变动的必然结果和在经济关系上的具体表现。我们承认这种所有制结构及其变动趋势,就应该肯定企业劳动关系的重大变化,看到劳资关系已成为我国现阶段整个经济社会关系框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并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做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工作。

劳资关系的形成、发展和演变是人类近代以来社会发展的主线。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这一主线完成的。他们对这一关系的研究成果丰富、精深、博大。但是,我们仍可以按照他们的研究方法,首先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把握这一关系的“各种简单规定”①:第一,生产过程中的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是劳动和资本存在的依据;第二,缩小必要劳动、增加剩余劳动是资本的趋势;第三,只有不断推动和增加必要劳动才能创造和增加剩余劳动;第四,剩余劳动增加的程度取决于必要劳动部分占整个工作日的比例,这个比例缩小的结果是资本自行增殖的困难;第五,资本作为剩余劳动的肯定,同样并且同时是必要劳动的肯定又是必要劳动的否定;资本所以存在,只是由于必要劳动既存在而同时又不存在。马克思所概括的这些简单规定,在他的进一步研究特别是《资本论》中得到了展开。如果我们对这些简单规定再作抽象,就可以进一步把这种关系概括为对立统一关系。

王兆国同志在全总十四届十一次主席团(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劳动关系矛盾本质上是非对抗的,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体和利益共同体,具有根本利益的高度一致性和具体利益的相对差异性。这是对我国现阶段劳资关系性质和状况的准确概括,也是中国化的具体表现。

劳资之间的矛盾是对立统一关系,这是的基本观点,也是国内外劳资关系状况的真实写照。但是,历史和现实表明,从微观即从企业角度看,在这种对立统一关系中,仍有一个强调和突出哪一方面的问题。多位西方左派学者的研究表明,即使在资本主义国家,企业劳动关系的本质是劳资关系,也存在有着较大差别的两类劳动关系。前者有着相对较长的员工岗位任期、较少的劳动监督和较小的收入差别,因而较多带有合作的性质,可以称之为合作的劳动关系;后者则有着较短的岗位任期、较多的监督和较大的收入差别,因而有着较少的合作性质,可以称之为非合作的劳动关系②。从历史维度看,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也存在着较多带有合作性质的劳资关系与较少带有合作性质的劳资关系的交替。在调研中,我们看到,我国也存在着合作的劳资关系企业与非合作的劳资关系企业之别。在那些劳资较为合作的企业,劳资双方能够做到真诚相待,企业注意提升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鼓励员工自主参与管理,在相互关心中实现共同发展③;而在那些劳资非合作的企业,数年不给一线员工涨工资,劳动条件恶劣,劳资双方缺乏正常的沟通渠道,员工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尊重,往往成为劳资纠纷的发源地。这些资料表明,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看,有一个如何认识和处理劳资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问题。在人类历史的现阶段,在我国这种国情下,在看到劳资关系的存在具有必然性的情况下,更加强调劳资双方的统一性,积极创造条件,在加强这种统一性的过程中缓和、化解二者的矛盾,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可能是处理二者矛盾的正确指导思想,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表现。

新世纪初,法国左派学者托尼・安德烈阿尼在总结分析中国改革开放前后对待所有制结构和阶级关系的政策变化后指出,根据处理对立统一关系的态度,可把辩证法分为否定辩证法和肯定辩证法两类,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实行了否定的辩证法,改革开放以来实行了肯定的辩证法,即“矛盾的双方在相互作用下各自得到加强,从而使各自都得到充分发展”的辩证法。这一观点,很值得深思。

二、合作的劳资关系与经济绩效

较多研究表明,合作的劳资关系不仅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而且对以生产率为主要标志的经济绩效有积极影响,从而有利于实现劳资共赢和劳动关系的和谐。

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生产率的变动主要是由技术和资本集约度的变动决定的;此外,员工的劳动努力对生产率的变动也有影响。其中,员工劳动努力程度又与劳动监督的程度、就业安全的状况和失业成本的大小直接相关。劳动监督的加强会减少工人偷懒的机会,可以增加工人的劳动努力;就业安全指工人是否具备稳定、有保障的工作,如果缺乏这种保障,工人在工作中就会小心翼翼,增加劳动努力,以保住自己的饭碗;失业成本则是指工人失业后的实际经济损失①,它与工人的劳动努力成正相关关系。由此,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看来,如果抽象技术变动和资本集约程度因素,生产率与劳动监督的程度和失业成本的大小成同一方向变动,而与就业安全成反方向变动;或者说,相对不合作的劳动关系更有利于经济绩效的提高。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一些企业不合作的劳动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形成的。

然而,一些西方左派学者通过对15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的劳动关系与生产率增长关系的调研,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他们发现,那些带有较多合作性质劳动关系的国家,从总体(平均)上看,要比那些带有较少合作性质劳动关系的国家,有着较高的生产率增长(见表1)。另一研究表明,企业劳动关系状况,不仅对劳动生产率,而且对资本生产率、滞胀和就业等宏观经济状况都有重要影响。研究发现,在生产率增长、资本生产率增长、投资绩效、

滞胀、就业等方面,较多带有合作性质劳动关系的国家要比带有非合作性质劳动关系的国家更好②。我国的一些合作型劳资关系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全总在金融危机期间组织的“共同约定行动”,也证明,相对合作的劳动关系对经济绩效有着积极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有:

第一,合作的劳资关系不仅可以增加工人的劳动努力,而且可以使之得到更适当的组织和协调,成为“有效的努力”。在团队生产的条件下,企业劳动过程是由两个有机环节构成的,一是将工人的劳动能力转化为实际的劳动努力。二是经过合理的组织和协调,将工人的劳动努力转化为有效的劳动努力。如果缺少这一环节,工人的劳动努力就不会形成一种有效的合力,其中的一部分劳动努力就会成为“虚费”,不会形成产品或价值。在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为特征的现代劳动过程中,这一环节更重要,作用更突出了;企业要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对劳动有效性的依赖更加强化了。显然,与非合作的劳动关系相比,合作的劳动关系更有利于劳动过程的组织和协调,从而更有利于有效劳动努力的形成和价值创造。

第二,合作的劳资关系使职工与技术创新有积极的利害关系,从而更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创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过程结果有关的创新,即人们所说的产品创新;另一类是有关过程的条件的创新,即人们所说的工艺创新。在非公企业中,这两类创新主要是由投资引发并由资本主导的。但它们也要受到企业劳动关系状况的影响。这是因为,技术创新不仅是通过劳动者的努力完成的,而且对职工利益有重要的影响:前者有利于维护和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增加企业销售额,它为扩大职工就业、增加工人收入提供了可能,对职工利益的影响是积极的,至少不会产生消极影响。后者有利于提高企业单位时间内的产出,通过减少劳动耗费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这就使一部分工人失业成为可能,因而它对职工利益的影响往往是消极的。所以,只有当工人与技术创新和生产率的变动有更直接的、积极的利害关系时,他们才会主动参与上述创新。显然,合作的劳动关系有利于鼓励工人参与这一过程。反之,当工人缺乏工作保障或与技术创新没有积极的利益关系时,他们就会意识到单位时间内产出的提高有可能增加他们失业的机会,或者看到创新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好处。在这种情况下,工人是不会积极主动参与技术创新的。

第三,合作的劳资关系对增加企业内部骨干员工的劳动努力更为重要。由于骨干员工在企业中的特殊作用和企业对他们的依赖,企业对这些人的管理面临着一个重大课题,即如何在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去进行技术和管理创新的同时,又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尊重企业权威。解决这一课题的途径,只能是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薪酬、就业保障和升迁机会,从而形成合作的劳动关系。

第四,合作的劳资关系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在市场经济下,企业中资方和劳方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资方害怕由于经营失败而破产,员工则既害怕由于违反劳动纪律而受到解雇处罚,又害怕因企业竞争失败而裁员或破产。但是,员工所面临的这两种压力对企业的影响是不同的。资方可以利用第一种压力迫使员工紧张劳动,从而形成非合作的劳资关系;也可以利用第二种压力凝聚人心,形成合作的劳资关系。但分析表明,更多地利用第二种压力,形成合作的劳动关系是明智的。这是因为,第一,在日常的企业管理中,由于工人违反劳动纪律而被解雇的案例是很少发生的,对于关键岗位的骨干工人更是如此;第二,相对于骨干工人,非关键岗位的工人会承受更大的违纪下岗威胁,但由于他们工资较低,失业成本也较低,根据失业成本与劳动努力从而生产率成正相关关系的观点,这种威胁对工人劳动态度的影响并不大。因此,“工人,特别是核心工人,更害怕经历由于经营失败、企业缩减规模、企业从外部获得资源而不再自己组织生产以及工厂关闭等集体威胁所造成的就业机会减少。”这就为强调企业整体利益,建立合作性质的劳动关系提供了基础。形成合作的劳资关系,对于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水平,有重要的意义。

第五,合作的劳动关系对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也有积极的作用。首先,非合作的劳动关系具有降低实际工资与公众消费的倾向,因此,从长期看,它将导致总需求不足的问题。其次,非合作的劳动关系具有加剧阶级矛盾和降低劳动者向上流动的趋势,这将潜在降低投资者的投资欲望。再次,非合作的劳动关系所导致的激烈竞争,使得公司的职业经理人更倾向于注重短期效益的策略,这将不利于长期投资。研究表明,近年来发生的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就是新自由主义体制造成的劳资关系恶化的结果①。

三、提高经济绩效与实现劳资共赢

合作的劳动关系更有利于提高经济绩效,是在一定条件下经济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具体表现。美国左翼经济学家大卫・戈登等人曾把以劳资关系为核心的资本主义企业生产过程和劳动市场中的关系概括为社会积累结构(SSA),研究了社会积累结构的变动对投资、效率和经济波动的影响,并把它看做是唯物史观的具体运用。他们的研究也表明,能够实现劳资协议(labor-capitalaccord)的社会积累结构,更有利于积累和经济增长,而经济绩效的提高和经济增长,又为劳资共赢奠定了基础。

所谓劳资共赢,是指劳资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资方保住企业,劳方保住岗位。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有些企业破产,资方失去了资本,劳方失去了岗位,工人再次经历了下岗的痛苦,这种劳资俱损的局面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劳资关系紧张显然是重要原因。而在实际中也有很多企业,由于劳资合作,坚持民主管理,确定正确的经营方针,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了节能降耗、产品创新,使资方保住企业,劳方保住岗位。在国内外实践已经证明劳资关系的存在和发展是人类社会难以逾越的阶段这一大背景下,在外部经济环境重大变动的过程中,这是劳资共赢的最重要表现,也是我们下面要研究的劳资共赢的起点和基础。

第二,资方获得了更多的利润,劳方提高了实际工资。

马克思指出,生产率的变动和工作日的长度、劳动强度是影响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资关系的三个主要变量。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揭示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从而提高剩余价值”的规律。同时,马克思又明确指出,“即使在情况允许这个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下,也会发生各种中间的变动。”只要劳动力价格下降的程度小于由于生产率的提高而引起的劳动力价值的下降程度,或者简言之,只要劳动力价格下降的程度小于生产率提高的程度,资本获得更多的利润与工人提高实际工资就可以并行不悖。而劳动力价格下降程度(从而实际工资提高的程度)则“取决于资本的压力同工人的反抗这二者的力量对比”。

笔者收集了20世纪美国可以统计的79年中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与工人的实际工资变动的有

关资料①。在这79年中,有31年实际工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劳资双方分享了劳动生产率提高带来的利益(占可统计年份的39.2%);有25年劳动生产率增长而实际工资不变或(相对)下降,资方单独获得了劳动生产率变动带来的利益(占可统计年份的31.6%);有23年实际工资增长高于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占可统计年份的29.1%),可能劳方单独获得了劳动生产率变动带来的利益,也可能劳资双方分享了劳动生产率提高带来的利益。但是,由于资方在企业中处于优势,这种状况更可能是劳资双方分享劳动生产率提高带来成果的表现。由此我们初步得出结论,在美国20世纪发展的历史中,可能有较多的年份(39.2%+29.1%)劳资分享了生产率提高带来的利益。在劳资合作的背景下,生产率提高而劳动力价值下降的规律通常是以企业利润和工人实际工资双增加(尽管比例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而在劳资关系紧张(如新自由主义体制)的条件下,则往往表现为企业利润的上升和工人实际工资的下降。我们认为,这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很有可能是两类不同性质的劳动关系作用的必然结果;进一步说,在合作的劳动关系下,企业利润和工人实际工资双增加,可能是在合作的劳动关系下劳资共赢的主要表现形式。

第三,劳资共享有效劳动增加带来的新价值。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上述情况下,工人实际工资上升可能会掩盖劳动力价值的下降。从新价值分配的角度看,这是由于劳动力价值的下降引起了企业利润量的增加,因而,它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帕累托改进和正和博弈。我们认为,真正的正和博弈存在于由于合作劳动关系和有效劳动增加而带来的新价值的分配中②。正是这种由合作劳动关系形成的价值增值和由此形成的劳资分享新增价值的局面,形成了劳资共赢的最高境界。

由于合作劳动关系而增加的有效劳动投入是新增价值的源泉。在社会化生产条件下,一个企业的工人是作为“总体工人”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而市场则根据全社会生产商品的平均有效劳动量确定商品的价值量。一个企业的总体工人投入的有效劳动越多,其创造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就越多;反之,无效劳动越多,其创造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就越少。在价值形成与创造过程中,这种劳动本来就是较多(或较少)的劳动量,现在也作为较多(或较少)的价值量对待;而与个别企业改进技术后,单位商品中的较少劳动由于社会关系的作用而被算作较多劳动和较多价值对待,有着根本的区别。同时,正因为这种有效劳动带来的价值增值是合作劳动的结果,所以,劳资共享这种新价值也是合作劳动关系的应有之义和必然结果。

四、实现劳资合作与共赢的主要途径

从总体看,我国目前的劳资关系状况是较好的。但是,也存在潜在问题。近年来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的持续下降和非公企业劳动纠纷的增长就是证明。它有可能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通过劳资合作和劳资共赢,最终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还需做大量工作。

第一,切实加强宣传、教育,使有关各方真正认识到通过合作、共赢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的必然性和重大意义。历史表明,一部分资本主义国家和企业之所以能够形成相对合作的劳资关系,首先是工人长期斗争的结果。这种斗争使投资方及其人认识到:“用强制的方法阻止(劳动)运动只是暂时的,从长期看这些方法会刺激和加强这些运动……导致劳动大军的力量逐渐增加这一成本”。因此,重视和调整劳资关系,给予劳动者一定的权利,就成为一些资本主义企业出资者的理性选择。在我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没有必要重复资本主义国家曾走过的老路,完全可以避免它们曾经历的痛苦和损失。通过宣传和教育,逐渐形成各方合作、协商、妥协、共赢的理念,就是重要途径。这一过程,实质上是劳资之间模拟博弈(斗争)的过程。这说明,实现劳资之间的合作与共赢,是以两者之间的博弈为前提的。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在实施劳资合作和协商的过程中,有一个谁主动的问题。有的资方说劳方首先要提高效率,我才能提高工资;而劳方则说工资太低,我没法有效率。如解决不了这一分歧,就会形成僵局。我们认为,工资与效率可能是互为函数的。为了打破僵局,走进工资与效率的正反馈通道,双方都要做工作①。但由于其处于优势地位,资方应首先做出承诺,迈出第一步,再通过双方后续的长期努力和呵护,发展和巩固这一合作关系。

第二,从实际出发,渐进地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积极推进以工资集体协商为主要内容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十二五”期间调整和理顺劳资关系的重要途径,已得到各方面的广泛拥护和好评。为了更好地推动这一工作,我们一定要把它放在构建合作与和谐劳动关系的框架中进行。一方面,要看到我国一线企业员工的收入水平确实较低(这是主要方面);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我国众多中小企业的经营确实存在诸多困难,他们往往受到国内垄断企业特别是国际资本的挤压。因此,在收入调整的过程中,我们不求一步到位,贵在从实际出发和长期推进。只要长期坚持,就一定会积小胜为大胜,取得更好的、劳资双方都满意的效果。

第三,在劳资合作的框架内处理和解决集体劳动争议问题。近年来,我国企业劳动争议迅速增加。各级工会、政府部门和司法机构积极化解矛盾,通过调解、仲裁、诉讼等环节和预警、调处等机制,使我国劳动争议的结案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但资料也表明,结案率有下降的态势;与此同时,劳动关系却明显增加②。如何认识和处理以停工、怠工等方式表达的集体劳动纠纷已突出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建议加强对此类问题的作用、处理方式、后果的研究,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探索研究制定处理劳动纠纷(如停工)的条例,使有关当事人行为规范化、法制化,确保在合法停工期间企业生产资料、产品、半成品不受损失,工人的合法利益(工资和岗位)不受影响,在合作的框架内处理和解决劳资争议问题。

第四,积极利用行政手段促进劳资合作与共赢。行政手段是影响劳动关系的重要外部条件。历史表明,某些资本主义国家每次劳资关系的重大调整,都与政府的作用有着或大或小的联系。因此,我国各级政府肩负着构建合作劳资关系的重任。我们不仅要热心维护投资环境,而且要积极推动改进就业环境和劳动条件;不仅要着力服务企业,而且要切实提高劳动行政执法力度;不仅要加强有关宣传、教育,而且要及时坚决制止影响劳资合作的各种行为;不仅要关注和解决劳动者面临的经济困境,而且要关注和逐步解决劳动者面临的社会困境,增加他们向上流动的机会。

在政府应关注解决的问题中,我们特别想讨论一下地方政府的行为目标问题。在我国现阶段,地方政府受到多方面的激励与约束,其目标是多重的。但是,发展地方经济显然处于中心地位。因为,不论是为了提高政绩而增加财政收入,还是为了扩大就业机会而鼓励企业发展、个人创业,抑

或是为了实现稳定而化解矛盾、付出社会稳定成本,都需要发展经济。不论人们承认与否,增加GDP事实上已成为地方政府行为的核心目标。而在现阶段,引进资本则是增加GDP的重要手段。因此,各地追求GDP的行为,客观上起到弱化对劳动关系问题的关注、影响劳动者利益的作用。为了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实现经济增长与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的统一,我们不仅要重视GDP指标,而且要关注以劳动者实际工资变动系数为核心(实际工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之比)的劳动者经济状况指标。在“十二五”期间,要特别把做好后者的工作放在重要地位,彻底转变“维稳维权,势必两难;劳资对立,天经地义”的片面认识,开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Kotz,D.M Neoliberalism andthe Social Struc-ture of Accurnuladon Theory of Long-Run Cap-ital Accumulation~J].Renew 0f Radical PoliticalEconomics.2003,35(3).

[3][法]托尼・安德烈阿尼.作为肯定辩证法的社会主义[J].国外理论动态,2003,(2).

[4]RobertBucheleand Jells Chtitiamev.Labor Rela-tions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in Advanced Capi-talist Economies[J].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Economics,1999,31(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