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春夜洛城闻笛范文

春夜洛城闻笛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春夜洛城闻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春夜洛城闻笛范文

我喝着酒,突然听到一阵悦耳的笛声。我惊奇、兴奋,更感到无比的高兴。听着悦耳动听的笛声,我的脑海中出现家乡的一切事物。真的,这声音多么像家乡的乐士吹的声音。他的脸,他的手,还有那只漂亮的笛子。他坐在那里,不停地吹着吹着。许多人坐在那里,听着那优美的乐声,人们欢呼雀跃……

我抬头看看天上那轮明月,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一夜飞渡镜湖月”的情景。于是,放下手上的酒杯,沿着洛阳城去听笛声。我走在路上,听着笛声,我不禁起疑思“着笛声从何而至”?我看着城边那些房屋,城里的那些铺子大都关了门,石街上,很少有人行走,偶尔有一两声鸟叫。这感觉真是冷淡。渐渐地走了一圈,总有笛子的声音。

我不解,疑惑,这声音是从何而至呢?于是我又沿着原路返回,走在街上,偶尔吹来一阵凉风,有些冷。我慢慢地倾听着。走了一会儿,笛声突然停了一下,接着又吹了起来,哇!这声音好熟。是《折杨柳曲》?对,就是,我的心更加兴奋。我猛地想起了自己家里门前那棵很大的柳树。当春天一到,柳叶翠绿欲滴,一群群鸟儿栖息在柳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当我离家至京之时,亲人、朋友们来到那棵柳树下送我。我看到他们在哭,我想说什么,可怎么也说不出来。真有“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的情景……我想起了自己的朋友——汪伦,情不自禁地吟着:“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吟着这首诗,我想到了自己生活的孤独,回忆起在家中生活的温暖;想起了仕途生活的艰难,回忆起在家中的那份;想起了自己在异地举目无亲的惨境;回忆起家乡人民的热心。我看到了家乡人民的笑容,听到了家乡人民热切的话语,更感受到了家乡人民那一份爱。

我继续走着,伴着那优美的笛声,不知不觉,回到了自己那一座小屋中。端起那杯酒,猛饮两口,来到桌旁,铺开纸,快速地写到: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第2篇:春夜洛城闻笛范文

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寒食日即事》

3、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李白《蜀道难》

4、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6、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7、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8、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9、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二首》

1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1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其五》

第3篇:春夜洛城闻笛范文

敬爱的同学:

大家好!谢谢大家给我这次发言的机会。我演讲的题目是《祖国古诗是瑰宝》。

是谁家的庭院里飞出了这么美妙的玉笛声,这声音随着春风传遍了洛阳城。这让诗人李白听见了。他就写下了《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是常年在外的游子李白写的,你看,诗人李白在自己的国家中都思念故乡,别说远离祖国了。

庭院里泛着银白色的月光,树上栖息着夜归的鸦雀,冷冷的露水浸湿了桂花树。这个夜晚人们都在赏月。作者就写下了《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是作者王建在八月十五中秋节写下的也是因为自己思念家乡时而写下的。

像这样的古诗还有很多,如:李白的《静夜思》、陆游的《示儿》、《金错刀行》、文天祥的《扬子江》、《过零丁洋》``````

第4篇:春夜洛城闻笛范文

一、看标题,抓题眼

诗歌的标题往往对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有些题目显示诗歌所写事件或表达的情感,有些题目交代诗歌的写作目的和写作背景,有些题目点明诗歌中心。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容。

二、看作者,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就是说,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考虑是否有怀才不遇、报国思用等情感;如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则要考虑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或朝代已灭亡),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心……

三、看注释,抓暗示信息

注释是诗歌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寓意;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或主旨;还有些是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那是在降低你阅读的难度。例如: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如果仅从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旨有一定难度,但结合所给注释,诗歌主旨便较明显了:表达诗人国耻不雪,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

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

诗歌中有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作品思想内容的字眼,我们都称为“情感关键字”。阅读时准确抓住情感关键字,无疑对正确理解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有重要的作用。

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其中的“愁”“客”就是理解诗歌主旨的“情感关键字”。

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

在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

例如,李白的《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子规,又名杜鹃,相传为古蜀帝杜宇所化,暮春而鸣,相传子规鸟的叫声如蜀地方言:不如归去。此时杜鹃花亦盛开。子规鸟是作者家乡“蜀国”的景物,由于作者在宣城看到杜鹃花,自然就联想到家乡的子规鸟,因此,子规鸟所起的作用是引发作者的思乡之情。

六、看典故,取用原来意义

古诗很讲究用典,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典故有正用和反用两种,正用就是取典故的原来意义入诗文;反用则在诗文中反用原典的意义。

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其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

七、看尾句 ,卒章显志

诗歌的结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以景结句、或以情结句、或以理结句、或以问结句。不论以什么形式结尾,诗人都喜欢在结尾这个地方用点心机,因为结尾在全诗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第5篇:春夜洛城闻笛范文

从原始时期的舞阳贾湖骨笛到浙江河姆渡的骨哨、从战国时期的“篪”到汉魏时期的“横吹”,中国笛子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演变,到了隋唐时期达到了鼎盛时期。刘长卿的《听弹琴》这样写道:“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这首诗的背景正是唐朝当时发生的音乐变革。汉魏六朝南方清乐尚用琴瑟。而到唐代,“燕乐”成为一代新声。白居易《废琴》:“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也说明了这一点。除了琵琶外,笛子也在社会中广为流传。中国笛子的形制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得到进一步的改革,其音色有了进一步的改进,笛子演奏已经遍及社会上各个阶层。“虢国潜行韩国随,宜春深院映花枝。金舆远幸无人见,偷把邠王小管吹。” 张祜的这首《邠王小管》写的就是他曾目睹的一段逸事: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由于偷吹邠王玉笛而被逐出宫,可见笛子在唐朝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在现在看来,笛子一般是横吹的,且声音清脆响亮。其实不然。“笛”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有过三种不同的含义。我国还没有横笛的时候, 箫的前身名笛、篴。直到箫的名字确定后, 笛才成为横笛的专名,其实笛在汉代前多指竖吹笛。张骞通西域后传入横笛,亦称“横吹”。从唐代起,笛子有大横吹和小横吹的区别。同时,竖吹的篪才被称为箫,横吹则称之为笛。在横吹之笛中,又可以分为是否贴了笛膜。竖吹之笛声音低沉,其悲恻程度最甚。横吹之笛又可以根据是否加了笛膜进行区别,加了笛膜的横吹之笛一般声音高亢响亮,乐调也显得较高。 故笛子的形制直接影响到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唐代的诗歌中,最常见的笛应该就是羌笛了。它常常吟响在在塞北边疆,高适《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战士在傍晚赶着牧马而回,开篇即渲染了一种和平宁谧的氛围。苍茫又澄净的夜色里,不知是哪座城楼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类似的风传笛曲,也在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出现过,“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境界非常动人,“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相通的是那一份故园情,然而这种思乡的情绪并不低沉,透过那嘹亮的笛声,传来的是信心与希冀。羌笛在这里成为了战角,鼓舞着健儿们勇夺功名。虽然唐代已经将横吹之笛和竖吹之箫分开,但是在文人圈中的情形大不一样,在文学著作中,他们常常喜欢用羌笛一词,以表示他们对充满异国情调的这一外来乐器的认可 。还有一些直接提到横吹之笛的诗句,如李白在《司马将军歌》中写道:“羌笛横吹阿亸回,向月楼中吹落梅。” 自“羌笛横吹”以下六句为第三段,写胜利归来,歌舞庆贺,天子表彰,名垂后世。王昌龄《江上闻笛》“横笛怨江月,扁舟何处寻。声长楚山外,曲绕明关深。” 一个“怨”字包含了无尽的苍凉,游子思乡之情趁着笛声跃然纸上。唐朝中期, 诗歌中对“笛” 已开始注意区别,方法之一是运用限制词。横吹的笛也常用“横笛” 来表示。张巡在诗中写的横笛音,寄托着对家乡的思念,但作为平定“安史之乱”的重要将领,他在悲叹的同时又要鼓足自己的勇气,横笛苍凉悲壮的声音恰好可以作为他的寄托。

其实一些唐代文人笔下的笛,有时指的就是箫。杜甫的《秋笛》:“清商欲尽奏,奏苦血沾衣。” 诗中典故出于宋玉的《笛赋》:“吹清商,追流徵。” 清徵和清商都是中国古代悲凄的调子,非常低沉,这样的效果只有竖吹之笛才能奏出。孟郊的《楚竹吟酬卢虔端公见和湘弦怨》写道:“握中有新声,楚竹人未闻。识音者谓谁,清夜吹赠君。……一掬灵均泪,千年湘水文。”诗人对未闻的楚声作出了淋漓尽致的描绘,在诗的最后,他不禁留下了眼泪。明代的朱载堉经过仔细考察,断言这就是古笛的遗存。箫笛被诗人利用,寄寓一些思归的情感,在夜晚听到悠悠的笛声,或者晚上独自一人前往江边吹笛的诗境常常出现,毫无疑问,这样的感觉是凄清落寞的。杜牧在《寄扬州韩绰判官》对洞箫有深刻地描述: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迁客骚人,无不听箫笛声而落泪失眠。借笛子那清脆嘹亮的声音表现轻松欢快的情绪在唐诗中也出现较多,例如牧童在山野之中吹奏的牧笛,“卧牛吹短笛, 耕却傍溪田”,小牧童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碰到生人显得神气傲慢。放牧时躺在牛背吹短笛,耕地时他等在水田旁边。简单而且快乐,诗境较为清新。

有些诗歌虽然不直接出现笛、箫这些字眼,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知道诗中出现了笛的意象,那就是用一些有名的笛曲来指代。许浑在《听吹鹧鸪》中说:“金谷歌传第一流,鹧鸪清怨碧云愁。夜来省得曾闻处,万里月明湘水流。”用箫吹奏的《鹧鸪飞》,回环曲折,幽深低沉,衬托了诗人在月明之夜惆怅伤感的意境。“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梅花落》是汉乐府中二 十八横吹曲之一,它和《折杨柳》一起成为笛曲的代表。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笛曲寄托的情感也有变化。但多数情况下,笛曲抒发的是征戍之人、游子的思dylw.net乡情感。“它非特是一个新形式, 新事物, 而且正是一个新感情。它出现的时候, 往往也便是诗意出现的时候, 它与诗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它所以正是诗的一个原质。笛成为了‘诗的一个原质’。”从林庚先生的论述来看,笛在唐诗中已经根本上拓展了唐诗的表现能力, 并带给唐诗以崭新的活力。这种新的活力因素对后世的诗歌有较大的影响,在宋元时期的诗歌中出现了箫笛这个意象。如苏轼在《赤壁赋》中写道:“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者,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一气呵成,酣畅淋漓。此外,范仲淹、柳永等人也曾在诗中描写过箫笛,以寄托自己的情感。

由此可见,笛这件乐器在唐诗中确实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成为一个特定的意象发挥着重要作用,使其具有特殊的文学意味。笛子独特的形制、音色、曲调等被利用,拓宽了唐代诗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也为后世诗文的发展增添了一份新的色彩。

参考文献

高文.全唐诗简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萧涤非.唐诗鉴赏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林克仁. 中国箫笛史.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第6篇:春夜洛城闻笛范文

一、 多诵读

虽然死记硬背是当前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一大问题,但是无法忽视的一点是古诗词的学习需要多诵读,多背诵。古人说:“熟读古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从这句话里我们就可以看出诵读对于古诗词学习的重要性。那么如何进行古诗词的诵读呢?

1.全身心地投入

古诗词的诵读学习不仅仅需要口的投入,还需要眼、心、耳的投入。因为在古诗词学习的过程中,听别人的吟诵也是一种学习,用眼睛观看相关的画面及视频也是一种学习,用心感受古诗词营造的意境更是一种学习。所以在古诗词的吟诵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促使学生的心、眼、口、耳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例如:学习岑参的《白雪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歌,教师就可以播放白雪飘飞的塞外之景给学生观看,然后在这样形象的画面感中让学生更好地领略诗歌展现出来的塞外场景,进而更好地理解诗歌。

当然进行诗歌的诵读学习,要全身心地投入,“耳”这一感觉器官尤其重要,所以笔者认为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播放一些音乐片段,在音乐的配合下,将诗歌和音乐融合到学生的心灵中。这样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对诗歌意境的探究。

2.重视诗歌的对仗和押韵

教材选编的古诗词都是名篇佳作,在遣词造句、用韵方面都非常的讲究。同时,古诗词本身所具备的对仗有序,平仄押韵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很容易让学生在这种韵律的变化中激起对诗歌朗诵的兴趣。所以教师要在诗歌的朗诵教学开始之前就传授一定的平仄以及韵律知识给学生,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朗诵的效果。

3.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古诗词的美不仅表现在用词造句的音律美上,还体现在意境的创造上。古诗词中的意境需要用心来体味,同时也需要借助反复地诵读达到这一目标。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朗诵阅读教学时,可以教学生如何在朗诵中感受诗歌的意境。

二、因材施教

所谓因材施教,是指要依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即针对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一样的教学方法。有些接受能力好的学生教师要在课堂上调动其参与性,对一些接受能力相对弱一些的学生,则需要教师多给予他们鼓励,多给予他们一些肯定,多对他们进行有效地引导,进而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此外,笔者这里所讲的古诗词的“因材施教”还指针对不同的诗歌题材应该采取不同的诗歌教学方法。古诗词的主题很多,有送别友人的题材,有游子思乡的羁旅题材,有抒发爱国豪情的,还有壮志难酬的郁闷之情无处排遣的……这些别具特色的诗歌主题,因为其构思、抒情、遣词造句均不一样,所以就需要教师能够依据不同的题材采取不一样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进而帮助学生学好古诗词。

例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这首诗是一首思乡之作。“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针对这种思乡主题的古诗词,笔者认为背景介绍非常重要。因为学生只有清楚了诗歌的创作背景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思乡的主旨。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是公元735年李白在游洛阳时作的,当时李白是客居洛城。诗人在深夜听到别人的笛声而想起了自己千里之外的家乡。在学生有了这个背景知识后,就能够比较好地进入到诗歌的意境当中,并且对诗歌中的曲、笛、琴、柳、情都有一个比较好的把握。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后人对这首歌的评价:“虽仅在尾处见一情字,但是篇目中处处含情,处处写情。”

总的来说,进行古诗词教学一定要注意针对不同题材的诗歌,采取不一样的教学方法,同时帮助学生理清古诗词发展的脉络,这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古诗词学习中准确地找到不同类型诗歌的不同分析方法。

三、重视意境教学

在古诗词教学中,很多学生能够较快地掌握诗歌的字句所表达的意思,但理解和把握住诗歌的意境却很困难。所以笔者认为要重视意境教学。进行意境教学,主要可以借助画面、声音等外在媒介来帮助学生营造出一个虚拟的意境以促进学生对意境的把握和理解。

例如,学商隐的《夜雨寄北》,教师可以找出有关巴山夜雨、窗前剪烛的画面,配上一些满是愁思的曲子来配合教学。在这样的组合下学生对诗歌中营造出来的直抒其情、直表其意却韵味悠远的情思会有切身的体会,然后再理解诗歌的意境就容易了。

第7篇:春夜洛城闻笛范文

一、杨柳、扬花、柳絮

杨和柳同科不同属,杨枝上扬而柳枝下垂,但二者的干、枝、叶、花、种子都差不多,因此古诗文中杨柳常通用,杨也叫做柳,垂柳也叫垂杨。杨柳的花呈鹅黄色,成子后,上有白色绒毛,随风飘落如絮。古人花絮不分,既称杨花,也叫柳絮。

杨柳生命力强,分布地域极广。与小草一样,杨柳也是北方中原最早报春的信使。“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李白),柳芽初绽,淡绿鹅黄,洋溢着特殊的气韵,给人冬去春来、生机勃勃的感动。于是,新颖鲜妍的杨柳成为诗人歌咏春光美好的意象: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白雪花繁空扑(满)地,绿丝条弱不胜莺”(白居易);“绿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这些诗词名句,抓住了杨柳的形态、色彩,再现了春景之美,奔涌着诗人对春回大地的欢喜之情。

然而,事物还有另一面。草木鲜妍也会使一些人作对比联想而生悲哀。柳絮飘零,又会引起人们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于是,杨柳又成为诗歌中感时伤春、怨离恨别的意象。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然也就有许多人不得不在春天离开亲人而远走他乡。外出谋生固然不易,应征戍边更是生死难料。“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小雅・采薇》),随风飘拂的杨柳反而更加深了这个离家赴边的士兵的痛苦。这里的杨柳,是用作反衬的意象,蕴含着离别的苦情。再看王昌龄的《闺怨》:“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里的杨柳,简直就是引爆离情别恨的导火索了。

出行者痛苦,关行的亲朋知己也同样心情沉重,分手时自然要有所表示,“折柳”就是古老的送别习俗之一。“柳”与“留”音近,可以表达留恋之意;柳枝清新可爱,兼又生命力强,插地便活,也有随遇而安的祝愿。况且柳树到处皆有,随手可折,柳枝自然成了送别的最佳赠物。其通好致意、以慰相思的情义绝不下于今天的送花之举。据史书记载,汉代长安人送客到城东门霸桥,折柳赠别,以后,“折柳”就成为送别之词了;汉代乐府中也有《折杨柳》笛吹曲,主题多是怀念征人,怨别思乡。

唐诗中有好多写到折柳送别的。如王之涣的《送别》:“杨柳东门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是别离多。”白居易的《青门柳》:“青青一树伤心色,曾人几人离恨中。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攀折减春风。”李白则有《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由此可见“折柳”与送别、怀人、思乡的关系。不仅柳枝含情,杨花、柳絮也成了离愁别恨的“代号”了:“撩乱春愁如柳絮”(冯延巳);“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郑谷有一首《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诗中的春、杨柳、杨花、笛声、离亭、傍晚等意象组合,强烈地表现了作者与友人一南一北分手时的沉重心情。

因此,我们在阅读古代诗歌时,可不能“走马看柳”,忽略杨柳杨花饱浸着的酸愁苦恨,要理解诗人运用杨柳意象的目的。例如李白的诗句“杨花落尽子规啼”,不单是点明暮春时节,更是一种抒情意象,蕴含着飘泊的愁苦、朋友间的挂念。再看柳永的抒情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所写之景切合离别之情,缠绵的杨柳,冷湿的晓风,惨淡的残月,都是渲染离愁的意象。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中,崔莺莺送张生赴京赶考时有一句唱词:“柳丝长,玉骢难系。”她舍不得张生离去,幻想用路旁长长的柳条拴住张生的马,当然办不到。这样写,为的是抒情,这“柳丝”,骨子里就是“留恋之思”。

第8篇:春夜洛城闻笛范文

1、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

2、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3、骐骥筋力成,志在万里外。

4、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秋。

5、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

6、深宫高楼入紫清。金作蛟龙盘绣楹。

7、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8、清辉照海月。美价倾皇都。

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0、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1、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丈。

12、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1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14、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15、天生我材心有用。

16、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7、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18、中有绿发翁。披云卧松雪。不笑亦不语。冥栖在岩穴。我来逢真人。长跪问宝诀。

1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21、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22、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2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4、桃李何处开。此花非我春。唯应清都境。长与韩众亲。

25、红颜多薄命。

26、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27、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

28、厢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29、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30、越客采明珠。提携出南隅。

31、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32、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33、恻恻泣路歧。哀哀悲素丝。

3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35、万物兴歇皆自然。

36、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

37、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8、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39、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0、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41、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4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43、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44、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45、天生我才必有用。

46、三山半落青山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47、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48、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49、人生若波澜,世路有屈曲。

50、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51、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5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4、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

55、蟾蜍薄太清。蚀此瑶台月。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

56、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57、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58、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

59、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60、一水牵愁万里长。

61、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62、鱼目复相哂。寸心增烦纡。

6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64、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65、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

66、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67、神女去已久。襄王安在哉。

68、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69、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70、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71、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白日何短短,百年若易海。

72、去天三百里。邈尔与世绝。

73、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74、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75、吾观自古贤达人,成功不退皆殒身。

76、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77、三千双蛾献歌笑。挝钟考鼓宫殿倾。

78、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79、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80、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8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82、斗酒强然诺。寸心终自疑。张陈竟火灭。萧朱亦星离。众鸟集荣柯。穷鱼守枯池。

83、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84、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85、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86、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87、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88、鸣珂碎撼都门晓,旌幛拥下天人。马摇金辔破香尘。壶浆盈路,欢动一城春。

8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90、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91、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9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9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9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95、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96、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97、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98、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99、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100、如削肌肤红玉莹。举措有、许多端正。二年三岁同鸳寝。表温柔心性。

101、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102、献君君按剑。怀宝空长吁。

103、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第9篇:春夜洛城闻笛范文

一、由实景到虚景

所谓实景、虚景是相对而言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现实为实,梦境为虚;叙述为实,议论为实。实景是可见、可嗅,甚至是可触的;虚景则只 可感受。在写景类诗歌中,在景情的过渡或延伸中总是追求一种自然贴切。这种转化对追求至善至美的诗人而言则是充分展示个人才情的契机,也是诗歌内容层面扩 张,追求浓厚、含蓄之美的需要。于是在景和情的转化处也就成了情景类诗歌的作者普遍的着力点之一 ,例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总的说来,诗歌的前两句属写景,后两句属抒情。就前两句的写景而言,首句的“暗飞声”写出了诗人闻笛的感受,实中有虚,尤其是“暗”字意蕴丰富;而次句的“满洛城”则差不多都是想象了:诗人觉得这样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整个洛阳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这句与前一句的“暗飞声”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正是这种反差让读者体会到了此曲的巨大穿透力,更进一步说,它实际上展示的是一直在酝酿和最终形成爆发的思乡之情的威力。难怪诗人情不自禁地发出了何人不起故园情的感慨了。需要补充的是也有不少诗歌是先有情,然后才有景,也即缘情即景之作,那么诗歌的后几句景物刻画则或多或少地符合这种由实景到需景的特点;而诗歌的 最后一句往往起着提升全诗映照诗情或另辟蹊径、拓展意蕴的作用。

二、由实景到虚情

这里的“实景”与“虚景”亦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我们初略地将景物描写统称为“实景”,将诗中抒发的情感统称为“虚情”。

在写景类诗歌中由景到情的写法是主流。这是诗歌本身扩张的需要,也只有从有限的景升华到无限的情,诗歌才能实现内容上的有效扩张。若仅仅搁于实,不能较好地融入虚,诗歌便会显得浅显和单调。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首句写遥望 一轮落日向着一望无际、连绵不绝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缓缓而没。次句写流经楼前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向东流向大海。这两句诗结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了诗人笔下,使画面显得格外宽广和辽远。如果说第一句诗是标准的实景展示的话,那么次句则是由实景向虚情的过 渡,实中已有了虚的融入了。在看似写尽望中景色之后,诗人却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将诗篇推向了更高的境界。将先前之景与胸中之情打成一片:以视野之开阔,暗含诗人抱负和气度之远大,同時还使人悟到“站得高才 能看得远”的生活哲理。就这样,整首诗在浓缩中实现了扩张,通过由实景到虚情这种手段提升了整首诗的意蕴和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