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汽车维修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通过四年的学习和生活,并参加了多次社会实践,我有健全的人生观,正确的政治方向,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一、通过系统完善的汽车专业知识的学习,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并且有一定的汽车管理知识。课外大量猎阅图书馆中汽车类书刊资料。了解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动态方向,特别是汽车后市场服务领域。知道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善于学习新的知识方法工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能够熟练的利用互联网查询汽车维修资料,收集本行业最新信息。
二、“老老实实为人,本本分做事”是一个立足社会的根本,也是我时刻铭记的一句话。拥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操守,能够忠于自己的企业,将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的结合。勇于创新,善于开创,能承受较高的工作压力;吃苦耐劳,注重合作,具有年轻人火一样的工作热情和活力。
成为一个有技术,会管理,善经营汽车人。将是我一直努力和奋斗的目标。当然在这个人才济济的社会中我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我一定会努力的挤身于这一优秀的行列之中。在中国的汽车业中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汽车市场;汽车维修;人才培养
一、汽车维修市场的状态及未来方向
现如今汽车技术更新的非常快,有很大一部分的高新技术已经被运用到汽车方面,而且汽车技术的变化非常大,如今的汽车已经可以把光电传输技术、计算机技术,新材料等集于一身,就其力度、实惠性、净化尾气性、控制性等方面来说,正在逐渐踏上智能化的道路。世界上大部分制造汽车的工厂,依靠高新的计算机设计、制造技术,已经可以大大减少制造汽车的时间,当代高新的电子及控制技术都可以在现今的各部汽车中体现出来。跟着汽车技术发展的步伐,汽车维修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逐渐向着高科技、网络化而去,具体的维修方法已经由以往的拆卸修理模式逐渐变化为诊断修理模式。技术的综合性和知识的紧合性现在都已经是当代汽车维修技术的重要属性,汽车修理这一行业正慢慢地变化成了一个独立的、有着很大提升空间和前途,并且这一行业对技术的要求也日愈提高。现如今,跟着国内汽车现有数量的不断上升,尤其是轿车现有数量的不断上升,以及其高端配置的增加,汽车维修的宽广度、汽车种类等一些需求也持续加大。以往的手钳、大锤、螺丝刀的方便的维修工具现已被淘汰。当代,各种各样的高新汽车检测配置和仪器纷纷出炉,这些在以往看来异常陌生的高技术的、集机电一体化的维修、检测和保养配置,当今已经变成维修行业的不可或缺的工具,是汽车维修市场新的生力军。
汽车维修领域科技的快速发展,使以往的汽车维修企业呈现出逐渐被淘汰的趋势。高科技水平、设备以及先进的管理制度等等正逐渐替代了传统低效率、低水准的企业,并给汽车维修企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为其与时俱进提供了可能。由此可知,未来的汽车维修企业的发展也将随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而迈向新高度,继而走向科学化、现代化。
二、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汽车维修领域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扩大了对汽修人员的需求,并且对汽车维修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必须理论夯实、经验丰富、技术优良、能熟练掌握并应用机电一体化的相关技术,既要详知汽车架构、发动原理以及手动维修技术,又要熟练掌握现代电子设备、自动控制系统以及计算机应用等相关方面的技术,熟知现代化电子维修设备和检修设备,且具有丰富的经验,能及时、无误地判断并处理当前汽车所有可能发生的问题。为适应现代化汽车维修市场的发展,汽车维修业以往的手把手教学培养模式将逐渐被汽车维修技术人才培养所取代,因此,当前汽车维修企业需要大量引进精通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人才。现今,为适应市场发展和满足专业人才需求,各大高校特开设汽车维修专业用以培养大批“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由于汽修行业的高速发展,以往的培养目标和课程安排很难满足于当前的市场需求。当前的汽车的配置,一般具有数据处理技术和信息传感技术。因此,这要求了维修人员必须熟知与之相关的检测技术、维修经验以及机电一体化技术。综上所述,以往所培养的汽车维修人员难以适应现代化汽车维修的发展,全面性人才的培养对于迅速发展的汽修行业而言很有必要。
三、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
1.以市场需求为指南,改进培养计划和方向,培养多方面综合性人才
当前高校汽车维修专业应更多地培养机电一体化全面性人才。所以,要以时展、市场需求为指南,落实人才培养方向。以实践能力为主,制订有效、适时的教学培养计划和目标,促使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建立。对于课程体系的分类而言,可按能力提升、理论教育、技能实践三大类对其课程进行相应的划分,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时间分配应做到合理适当。在课程安排上,应紧跟时代步伐,结合汽车维修领域的最新技术,对其教学内容进行及时的调整,尽可能地将专业领域的新成果、新技能和新理念列为教学范围。在课程的设置上充分考虑学生在工作中的实际需求,比如适当增加汽车专业英语的课时,加强学生阅读英文维修资料的能力。同时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以适应汽车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
2.加强对专职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升,加强全能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专业型的人才要靠专业型的教师来培养。汽车维修专业是实践型的专业,对其教学活动也要注重实践操作,这就要求老师不但要具备完善的理论体系,还要具有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对学校来说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业务技能精湛、拥有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的教师队伍就很重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对外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与咨询、参加相应的技术培训等途径增加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老师还要进入企业参加锻炼学习以增强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更可以获得最新的技术信息以及先进的观念。另外,学校还要聘请一些具备完善的系统理论知识和高超技术能力的兼职教师,并听取他们对其专业的发展所提出的建议和意见,使学校能及时的获得最新的技术和专业信息,以建立起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从而改变学校单一的师资结构。
3.更新教学手段,加强实习和实验设施的建设
实习、实训和教学设备的建设是培养汽车维修人才的重要保证。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在专业课程的学习阶段应尽可能将课堂搬到实验、实训现场,使能力训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为此,有必要建成一批多媒体教室与实验实训室结合而成的专业教室,并配以汽车及汽车各组成部分的实物和一些较为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同时应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建立一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效益。还应创造条件与先进的维修企业挂钩实习,缩短与生产实习的距离,促使学生能够很快的掌握汽车维修业技能。
参考文献:
[1]范沛龙.培养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教学模式的探讨[J].交通职业教育,2007(1):53~54
关键词:汽车维修专业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一、汽车电子技术发展形势分析
汽车产业和信息产业的广泛融合,形成超制造业,是汽车社会目前发展的最高形式,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装备日趋完善,汽车不仅是融性能、时尚和舒适于一体的机械杰作,同时也是电气控制系统的精品。汽车内部装有越来越多的电气控制设备、电子部件、专用传感器和功能各异的执行装置,有着比通常的机械设备更多的计算和通讯要求,使汽车的安全、性能和效率都得到了全新的提高。而这些性能的提高更多地依赖于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作用越来越巨大。全球汽车电子产品市场年平均增长率约为6. 7%,而我国的汽车电子产业增速更高,每年约为30%的增长,2010年,中国汽车电子产品市场规模将达到近2000亿元。目前,中国消费者对车辆需求的增加、网络在车辆中的高速发展、安全与防盗需求的增加、机械系统与电子系统之间的转换以及动力总成方面性能的提高,都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汽车电子产品市场的发展。在汽车价值构成中,轿车中电子产品所占的比例约为30%~40%,整车中电子产品所占比例约为10%~20%,未来的汽车将朝低能耗、热机电动混合动力方向发展,预计其电子产品将达到60%~70%。今后多年,电子技术将在汽车工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汽车维修现状
随着现代汽车工业的逐步发展,新科技、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的电子技术的运用,使得当今的汽车维修也进入了科技时代,汽车维修已经不再是以前的眼看、耳听、手摸。而是利用各种新技术的过程。随着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日益呈现出汽车维修的高科技特征,于此同时,汽车维修理念也在不断的更新。
1、汽车装备的科技化
现代汽车已经不是简单的机械产品,也不是最初的简单的代步工具,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了高科技产品的结晶,例如: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发动机(EFIE)、ABS防抱死制动系统、SR S安全气囊系统、电子控制自动变速箱系统(A T )、加速滑动调整系统(ASR)、自动空调系统(A /C)、电子悬挂系统(FCS)、动力转向系统、自动巡航系统、中控门锁及防盗系统、TCS动力牵引系统及自我诊断系统等,这些总成均由电控单元件(ECU )全面控制,电控单元具有自诊断功能,能记录出现的故障,并以代码形式存储在电控单元存储器中。通过解码器可从电控单元储存器中读出存储的故障码,从而确定故障的部位和提供排除故障的在线帮助。
2、汽车维修的特征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维修设备也随之产生了变化,维修不再是以前的老方式,一般都使用和现在技术相配套的设备,现在的维修人员必须要经过岗前培训,要学习英语和技术培训,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维修汽车更新飞速的需要。
三、汽车维修人员的素质
随着人们对汽车需求的增加,社会对汽车维修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适应时代的变化,维修人员也要不断的提升自我的维修技术,不再单纯的熟悉汽车结构、原理和传统的机械维修技术,而要学会英语,学会维修设备的使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推广,计算机技术也在广泛的应用与汽车维修,这就需要维修人员适应时代变化,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自身修理技术的同时,掌握更多的高科技。目前一些汽车维修单位,非常重视维修人员的自身素养,定期让他们参加培训。随着维修行业的市场化发展需求,专门培养了高校汽车维修专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培训的技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车型的需要,这就需要维修人员在先进的信息传感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基础上对汽车进行控制与诊断,这些都是传统的以机械维修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汽车维修专业所培养出的人才不能承担的。
四、汽车维修业形势分析
自汽车诞生以来,汽车维修业就伴随着汽车的发展而成长壮大。汽车的电子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汽车的维护与修理越来越复杂,促使汽车维修业的不断进步
1、维修客户私人化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和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私人汽车的拥有量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截止2008年6月底,全国私人机动车保有量为125655676辆,占机动车总量的75. 83,与2007年底相比,增加4084176辆,增长3. 36%其中,私人摩托车86533394辆,占摩托车保有量的97. 37%私人汽车38853308辆,占汽车保有量的63. 46。维修企业服务的客户已不再是机关或企事业单位,而是某个私人。客户的要求也同以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一些私企的老板或是贸易公司的经理,他们更注重于维修的速度、质量和人性化的服务。而对于工薪族,他们注重的除了快速、质量和人性化服务外,更注重于服务的价格。笔者就维修服务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作过调查,结果表明,“客户刁难”占第一位,这除了一些客户对汽车认识不足外,主要的还是因为车主姓私,所有的费用和时间均是个人买单。这就要求维修企业不仅要提供更快捷优质的服务,还要更注重其服务价格和策略,了解私家车主的具体要求
2、维修设备现代化
由于汽车本身高科技电子装备的日益增多,使得汽车维修的范围、种类等各种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为满足高技术车辆维修的需要,一批批先进的高科技汽车检测设备和仪器纷纷问世,如:四轮定位仪、解码器、汽车专用示波器、发动机综合分析仪、尾气分析仪以及其他一些专用修理工具和设备其中既有国产的,也有进口的,这些往日人们十分陌生的技术含量高的,集机、电、液一体化的维修、检测和保养设备,今天已成为现代维修企业必备的维
修工具,已成为汽车维修行业新的装备主力。
3、维修信息和维修管理电脑化、网络化
计算机的发展与普及,大大地促进了汽车维修信息和维修管理的电脑化。目前些大中型的汽车维修企业均采用在维修环节的各部门之间形成一全局域网,进行联网操作的管理手段。从车子进厂至维修合格检验后出厂,一系列的流程和活动均从企业内部的局域网中留下记录。企业的决策部门可根据职能部门的综合信息及时对各种计划进行调整,控制这样使得企业内部的各种经营话动一目了然,克服了以往管理混乱的局面,减少了资源浪费,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汽修企业的健康发展。使客户满意,老板放心。
五、汽车维修专业发展趋势分析
1、专业方向电子电控化
关键词:新能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开发;教学
在中职学习阶段能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和练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便于学生在毕业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完成相应的工作内容。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过程,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需要引进大量的优秀人才,而大部分人才主要通过院校进行输送。针对这种情况,中职学校应明确一体化课程要求和课程标准,结合多方因素综合考虑,做好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课程的开发工作,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
1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开发建设的重要性
新能源汽车的使用能够于一定程度上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力度,同时利用新能源代替传统燃油的方式,也能够达到节省资源的效果。在该行业发展过程中,2018年与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均超一百万辆,且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该行业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1]。但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水平较低,很多汽车店内未配备专业能力较强的维修人员,所以在急需专业类人才的情况下,就需要中职院校加强对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的重视度,意识到开发专业课程和推动专业建设发展的重要性。首先课程开发能够更贴合素质教育要求,使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学习目标等更具合理性、高效性和适用性。其次开发一体化课程,可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进行实训操作,达到工学结合的学习效果,不仅增强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还能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技能操作和动手能力。
2合理搭建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
在一体化课程体系搭建过程中,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步骤内容。①明确工作任务。新能源汽车维修包括汽车高压安全防护、汽车维护、能源系统检修、驱动电机系统检修等工作[2]。需要将这些工作进行合理划分,明确每项工作所提供的服务、工作负责范围及工作具体过程。②市场调查分析。中职院校应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进行市场调查,收集相关信息,包括维修专业的岗位、工作内容、维修工具、维修工作内容、职业资格要求等。将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逐条分析,总结不同工作任务内容所对应的职业能力要求和相关注意事项。③转化课程。结合学校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进行综合考虑,将不同工作任务内容转化为对应的课程内容。工学一体化课程要求理论与实践能够融合发展,一般一项工作任务为一个单独的教学单元。在课程设置时,应根据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和重要程度进行合理排序,对于参考性的工作任务和与已有课程内容相似的工作任务,可适当减少学生的学习时间,将更多的时间放在未进行且重要的工作任务学习中。对于中职生来说,所开设的一体化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能够达到中级工技能水平,包括校内学习和顶岗实习两部分[3]。结合相关要求和标准,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四个层级(框架图见图1)。通用课程:能够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社会交往、道德观念等方面进行积极影响和有效教育。基本能力课程:促进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该专业基础的知识和技能。核心能力课程:创设情境,模拟工作场景,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帮助学生能够将所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该部分课程即一体化课程。拓展课程:对学生的就业方向、职业规划等方面进行指导,拓展学生的视野和发展空间。
3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优化设置
3.1明确课程目标。在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前,需要对该课程内容的目标进行明确。比如针对电动客车维护工作任务来说,去涉及多项内容和操作步骤,主要是为保障电动客车能够安全运行。将该工作任务转化为课程内容后,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阶段达成以下几点要求。①学会为电动客车进行正确充电、换电。②对各级维护保养工单进行熟悉,并对各个工单的内容和要求进行掌握。③可正确良好与班组长等其他工作人员进行沟通。④可按照要求规定,明确维修流程,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维护工作。⑤结合客车运行要求,参照相关标准规范对维护工作进行检查,在检查签字后将自检结果交于相关人员。⑥能在任务开展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和总结经验,以及找出不足和提出建议。3.2合理安排参考性任务学习课时。在一体化课程学习中也包含很多较为基础的知识点,以及以往课程中就已经有的知识内容。这种情况下在课时设置时就应将此部分知识内容的学习时长合理缩短,还以电动客车维护课程内容来说,就可将客车充电换电部分内容的学习课时减少,主要针对月度、年度维护内容开展教学。3.3优化一体化课程教学方法。突显工学结合,教师应注重整体教学阶段的实践性,教师能够根据课程所学内容创设真实的工作环境,并按照学生的意愿,综合学生的能力与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学生在分组后,教师将该课时所需完成的学习任务进行下发,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小组其他成员的帮助,共同完成相应的实训操作。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多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够多思考、多操作、多交流,同时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实训表现做出适时指导[4]。除此,在课程教学阶段教师还应多利用多媒体设备、微课视频、游戏竞赛等方式,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增强学习动力,形成良性竞争。3.4完善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一方面一体化课程开展需要特殊的教学环境,才能模拟出真实的工作场景。所以中职院校应做好基础设施建设,能够设计建设学习工作站,主要包括教学区域、实训区域、小组任务完成区域、工具材料摆放区域等。考虑到学生参与的学习任务和工具材料等方面因素,需要确保该学习工作站内环境良好。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应结合学校该专业的学生人数合理设计室内空间大小。另一方面在基础资源配备方面,工具材料等应根据工作任务内容进行配置。如客车维护学习时,需要配备专用工具、通用工具及防护工具等,配备油液、冷却液等基础材料,以及维护保养专用设备等相关设备。同时还需要配备相关理论知识资料。3.5实施课程教学评价。首先教师开展评价,对学生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课程学习态度及表现、职业素养形成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尽可能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避免以统一标准评价班级所有学生。其次学生开展评价,主要涉及自我评价和生生互评。学生可以对自我的表现进行认可、对自身的不足进行反思,也可对其他同学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对这些评价结果进行总结概括,形成最终的评价报告,对课程内容进行进一步优化调整。
4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建设相关建议
为了确保一体化课程开发建设的质量与实效性,还需要中职院校能够加强做好以下几点工作。①师资力量。确保教师具备相应的教学经历和职业资格证书,对新能源汽车有充足的了解和实践经历。②设施建设。校内对已有的实训室进行完善,并建设新的符合该课程要求的实训室,配备齐全的工具设备。③教材资源。组建专业小组,参与课本教材的开发编制工作,促进课本教材能够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与进步提供有力条件。④技术资源。加强PPT课件、多媒体、VR技术等相关技术的引进力度,推动一体化课程实现信息化教学。
5结语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培养技术类人才能够更好地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现阶段需要中职院校能够对该专业的一体化课程进行开发研究,突显工学结合,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获得锻炼和实践的机会,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满足行业用人需求。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还需要中职院校能够加强重视,根据行业发展需求和教育教学要求,不断对课程进行改进优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我。
参考文献:
[1]陆展.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新能源汽车校本教材开发探讨[J].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19,(4):24-25,57.
[2]蒙泓龙.汽车与检测维修专业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J].现代职业教育,2018,(7):191.
[3]张文霞,申荣卫.中职院校建设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探究[J].时代汽车,2020,(17):79-80.
关键词:实训教学;融入实训工单;教学方式; 以点带面;挤压;赏识;指导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03-047-04
随着国内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相应地,汽车维修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职业院校为适应新形势下维修企业的需求,都调整专业结构,纷纷加强了在汽车维修专业的投入,学习、融入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改革,加大实训设施设备,提升师资力量,等等。但是,因为各方面的因素影响,以及地区间的差异,各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发展不一。目前,仍有大多数职业学校其专业建设还是无法满足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特别是专业实训教学这一方面。而实训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只有与现代企业相适应的实训教学,才能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适应岗位需求。因此,在专业教学中,实训教学的有效开展就显得非常重要。
1 实训教学存在的现象及分析
汽车维修专业是一个应用技术较强的专业,既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更需要有熟练的动手能力和运用能力。汽车维修专业实训教学是培养合格的汽车专业应用型人才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激发智力潜能使其具备一定专业理论知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基本掌握常见仪器设备操作的初级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的汽车维修专业实训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1 专业知识缺乏,不想操作
在实训中,有一部分学生根本就不想去动手操作。在老师分配了实训工作任务之后,他们就在实训设备旁东瞅瞅、西看看,根本无从下手,不知道干什么,如何去做。其实,像这一类的学生,他们对于专业知识是一无所知的,他们在学校只是混日子,整天就知道玩手机,上课就睡觉,对老师的教导充耳不闻。因此,在实习过程中,什么都不懂,什么也不会,又懒于动手,最终就逃避实习,能躲就开溜,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1,学习兴趣缺乏。中职生大多数都沉迷于上网,打游戏,他们的学习态度、人生态度多数比较消极,厌学情绪较严重,基本上无学习的欲望。2,并不爱此专业。一部分在校的中职生,是被初中老师劝来的,或是被父母逼来的,他们几乎丧失了学习的意愿,也就谈不上爱专业了。
1.2操作不规范,凭兴趣做事
实习实训时,也会出现这样的一些学生,他们凭着兴趣做事,不听从老师的教导和安排,缺乏基本的操作技能,忽视操作程序和操作规范,而出现“乱做、蛮做”的现象。在具体的工作任务中,他们不加思索,也不考虑是否适当,拿着工具就操作,这样,不仅不能完成实训任务,达不到实训目的,而且往往造成实训设备的损坏。究其原因是:(1)缺乏对工具的正确认识。汽车维修专业日常接触的工具较多,一些学生对其缺乏认识和了解,甚至名称都说不出。(2)缺乏责任心,一些学生因为责任心不够,在实训过程中,把一些拆装零件随意的散落在地上,甚至把它们丢掉,用过的工具随手乱扔,或者遇到问题不能解决时,就采取粗暴的手法,如用锤子敲、砸,不遵守职业规范,而导致专业设备的损坏。
2操作认真,收获较少
这类学生,在实训中能按老师的要求和安排,遵守基本的操作规范,认真的动手实践,一步一步的完成工作任务。然而,只要稍设置一点情境问题,他们就会一无所知。其实,他们只为做而做,无法将面前的实物转化为理论知识,不能独立完成认知的过程,由认识到转化的学习过程中脱节了。因此,虽然在表面上看来,他们在认真操作,动手实践,但实际上不能完成“理―实”的结合,最终不能形成自身的操作技能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说,虽然做了,但收效不大。这种情况的发生大致是因为:(1)本身基础较差:中职生一般都是“差生、后进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差。(2)缺乏指导:没有老师的指导,学生是很难自主分析实训中遇到的问题,无法“理―实”结合。
实训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上述实训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现象,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制约着实训教学的正常进行,为避免出现实训时乱哄哄,或者没事做等的情况,出现“放羊”的现象。为此,必须加强管理,完善实训条件,合理建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式,注重实训教学各个环节的改革与协调,因地制宜,探索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实训教学方案。在这里,本人仅就实训教学的某些环节的教学方法,谈谈自己的想法。
2.1合理构建实训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据了解,目前大多数的中职学校的实习实训条件都不够完善,无论是实训场地,还是实训设备、器材、工位等,都无法满足实训的要求。因此,要在有限的实训条件下,有效的开展实训项目,则实训内容的安排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明确的实训内容,才能达到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有事可做,有任务要完成。从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操作中掌握专业技能,培养职业意识。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适宜的实训教学内容可从如下三个方面组织。
2.1.1细化实训项目内容,注重时量。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一些指导老师往往因为忽略了实训内容的时限性,而导致实训中的乱象,或者是安排了实训任务,随便确定一个实习时间。安排的时间太长,学生在剩余的时段内就会无所事事;安排的时间太短,学生就会胡乱的做一下,不彻底,敷衍了事。无论怎么样都达不到实训的目的,只有充分设计好内容与课时的适当,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逼”着学生做。因此,实训内容课时的掌控,是搞好实训教学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老师花更多的时间、精力来分析专业知识结构,把握好客观条件与实训项目之间的联系,并将实训项目细化为一个个时量适宜的工作任务。基于这样的思考,因此,笔者在电控发动机燃油系统的实训项目教学中,就是根据该系统的专业知识结构,把实训内容细化为几个工作任务,并结合实训设备情况,安排各个工作任务的时量。
相对而言,比笼统的将燃油系统的实训项目安排为3天,其效果要好得多。因为有了明确而具体的工作任务,就要按照实际要求让学生投入到完成任务的实战过程中去,有了目标学生会积极投入,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而且,这种细化的实训内容,避免了多个专业知识的复杂与穿插,知识结构相对单一,比较适合中职生的求知心理。所以,学生也就乐于去动手操作,主动完成工作任务,从而达到实训的目的。
2.1.2注重“声、光、电”结合,显现实训效果。与其它专业不同的是,汽车维修专业在实训中总是与零件、油、水等打交道,操作时相对“脏”和“累”。如果总是一味地重复进行拆、装、检测等项目,在生硬的机械面前,学生就会感到厌烦,觉得枯燥,激发不了继续学习的兴趣。因此,跟课堂教学一样,也需要多种形式的相互配合,在实训教学中适当的融入“声、光、电”,通过“声音”可判断汽车组成机构是否在工作;通过“光、电”可感知控制电路的工作状态,等等。不仅使实训内容变得形象、生动,而且能让学生对操作结果有感知,由此产生“成功”感,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工作的最终结果,在“成功”感的激励下,学生表现得相当积极,使其主动操作,自主学习。就像在发动机组装实训中,依照平常的做法,只要求学生组装后没有零件或螺栓剩,实训就结束了。虽然工作任务是完成了,但学生无法判断努力组装后的发动机是否能工作,缺乏“成功”的鼓励,而失去继续的兴趣。但如果我们最终要求发动机必需“响”起来,其效果就截然不同了。
因此,在实训教学中,适时利用“声、光、电”等因素,使操作“活”起来,让学生真切地看到、听到、感受到,学生在实训时就非常兴奋,极大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觉得自己是在“真正”修车,以此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认真操作,规范操作行为。
2.1.3 编写实训工单,注重理―实结合。从职业教育本身而言,职业学校不仅培养学生职业的能力,更要培养再学习的能力,一般的实训教学只注重拆拆装装等,教师教着做,学生跟着学,学生即使掌握了某个项目的操作步骤和方法,但对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否还有别的方法,或者是这些方法还适用于哪些内容等等问题,老师无暇顾及,学生也没有深入思考,实训结束后,老师觉着累,学生也觉着什么也没学到。其实,这种只注重动手操作的实训,学生只停留在“模仿”的层面,他们只为做而做,缺乏自主分析能力的培养。而科学的实训教学,应是“理―实”结合,既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适当加入相应的理论知识,来促进理解和巩固,使教、学、做一体。其中,较好的做法,笔者认为就是编写实训工单。将工单应用到实训教学过程中,是教师派发给学生完成实训项目的训练指令,是学生在独立操作中的依据。根据工作任务编写的工单,将实践过程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一边做,一边完成理论学习,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是理论的再现。不仅仅是在实训中增加了可做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思考,学会理解,体会理―实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习惯,真正掌握岗位需求的技能。
3注重实训教学方式,加强实训过程指导
实训教学是一种开放式教学,以实践任务为内容,以活动为方法。在实训场地,学生动手操作,独立分析、解决实训过程遇到的问题,教师从中指导,规范行为,使“教、学、做”结合,以此形成专业技能。为使实训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达到教学效果,则必需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规范的教学组织,注重过程管理、监督、指导,才能约束学生行为。在这里,仅就以下三个方面作一阐述:
3.1 做好分组分工,以“点”带“面”
中职生大多数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求知欲,无论是学习还是操作,完全凭着一时的兴趣,爱凑热闹,看到别人做什么,他就做什么。故我们时常会看到,在实训场地,有的工位聚着许多人,乱哄哄的;有的工位却没人,冷冷清清。因此,老师必需做好分组分工,根据实训人数将他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中必有1-2个能操作的学生,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带动其他学生积极参与,以此保证小组的工作任务顺利完成。例如在刹车片更换的工作任务中,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面对一个车轮。有了明确的分工,就避免了学生乱作业,或拆卸后无人管的现象。一般来说,做好分组分工的原则是:1)、每组人数合理,一般3-5人为宜。2)、注重以“点”带“面”的作用,确定每组必有表现好、勤于动手的学生。
合理的分组分工,才能真正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便于老师监督、管理。同时,在做专业技能指导时,能够有针对性的讲解,避免面面俱到;也有利于开展分层教学,即老师―“点”(个别学生)―“面”(其他学生)的知识传递关系。而且在实训中,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相互交流,有助于培养团队意识和榜样意识。
3.2适当运用“挤压”和“赏识”的教育手段,调动积极性
所谓“挤压”。即老师帮助学生树立一定的目标并施加一定的压力,通过适当的目标和压力使其有所追求,有所努力。而“赏识”。即老师善于发掘学生的优点,并采用多种鼓励形式,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发现自我价值。
中职生,因为自身的原因,在实训过程中,不知道自己做什么,该如何去做,或者工作任务没完成就随意放弃。要么逃避,要么在一边玩,因而达不到实训效果。面对这种情况,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的做法是,根据状况和学生对象的不同,采用“挤压”和“赏识”的手段。对那些不知道做什么,懒得动的学生,采用“挤压”的方式,明确规定他们的实训任务,规定完成的时间,否则,就受要到处罚。通过给予这样的一种学习压力,并耐心帮助,促使学生逐步自觉实训;对那些不能坚持做的学生,多采用“赏识”,肯定其已完成的工作,在公开场合表扬他,这样做会让学生感觉受到重视,感觉得到关心,并坚持完成任务。事实证明:学生的行为一旦受到有利的刺激,学生的形象一旦受到有利的肯定,就会自觉维护,经常的“挤压”和“赏识”,学生就会逐渐变得自尊、自信,就会逐渐变得积极、主动。
不过,“挤压”和“赏识”的教育手段,要充分根据学生的特点,既要表扬又要严格要求,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将二者综合运用于实训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学生上进,塑造学生素质,使其正确的认识自己,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3.2 注重讲解,耐心指导
目前在一些学校,仍然有一部分老师,在实训教学中,安排了实训内容后,就站在一边,任由学生自己去操作,无论是对的还是错的,无论“1天”还是“5天”,都是一个样,完了稍作总结就了事了。他们认为,所谓实训,就是让学生自己做,学生动手为主。其实,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就会产生许多不良现象。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讲解和指导,本是很正常的事,而往往就是这一点,被一些老师忽略了。因为,中职生的文化基础较差,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而且一般都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实训的时候,如果没有相应的讲解和指导,他们就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而出现“乱做、蛮做”等等。再者,实训时随时都有新的情况出现,他们会因无法理解而茫然,最终没有兴趣,而放弃操作。因此,实训教学过程期间,老师的讲解、指导,应该是最重要的环节,虽然加重了老师的负担,但对规范学生的实训行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只有老师进行了详细的指导,耐心的帮助,经常的督促,唯此学生才能逐渐越做越好,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4 总 结
当然,实训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教学中的其它环节也同样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诸如学校管理、实训设施设备、师资水平等,各个环节相互影响,相互协调。只有在教学中坚持“教育为本,学生为本”的思想,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争取最大的实训教学效果,培养真正具有岗位需求的职业技能。
总之,随着社会对学生能力需求的不断提高,现在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许多职业学校的重视,无论从办学指导思想,还是实训教学的理论指导,都日渐完善,实验实训条件也日益改善。但同时,我们也深知, 无论哪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持久的吸引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训过程中,不断顺应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企业需求,不断探索适合中职生的实训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等,坚持教、学、做结合,培养出更多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能力的受企业欢迎的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汽修专业;汽车
中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汽车行业的发展,成千上万的私家车迅速进入千家万户。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了汽车大国,需要的汽修人才成倍增长,中国汽修业也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前景相当可观,汽车维修人才也成了企业争相追捧的热门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汽修人才将越来越吃香。汽修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懂得汽车发动机的原理和结构组成,掌握一定的电工电子理论和技能知识、汽车电控技术与交通法规,汽车故障诊断、检测、维修等理论和技能知识,具有一定的公共交际能力和业务拓展能力的中级技术人才。
一、汽修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制造业的需求也日益旺盛,但是与之相关的汽修专业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和进步,发展缓慢,还存在弊端。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意识差,严重依赖于教师和教材,实践能力没有提高,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应变能力差。而且,很多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多年没有变化,课程陈旧,理论过时,这些都阻碍了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它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汽修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
二、高职汽车维修专业发展对策
(一)培养学生创造思考的能力
学校教育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重视人性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创造思考的能力。不应该将学生训练成只会背记的机器,而是要培养学生自动自发的读书习惯及随机应变的灵活头脑,多用启发式的教学,多留给学生一些发表意见及思考的机会,让学生激荡头脑,去创造更新颖的方法,适应各种多变的社会环境。每个人的创造潜能都是与生俱来的,每位学生各自拥有不同的创造潜能,只是常常忘了带着它一起长大,身为教师的我们只要能多发点巧思,就能帮助学生找回与发展创造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带着创造思考的能力一起快乐地成长。
1.善用创造性发问技巧
欲培养学生创造思考的能力,教师如何开发自己的发问技巧,以及如何训练学生课堂中聆听的态度和发问也是关键的所在。教师以发问刺激学生的思考、启发学生的智能,问题必须要问得恰到好处,切中要点,养成学生“问思”的求学态度与习惯。看到问题,追根究底,最后才能融会贯通,确实了解。以下提供几个运用发问技巧的原则:少说多问:这是一个关键性的原则,教师问得愈多,相对地,学生思考的机会也愈多。对于任何概念的学习,教师应多提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避免直接了当地述说。
2.课前有计划地准备一系列的发问内容。针对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要使学生在推理中感到矛盾,使学生有解决问题的欲望。
3.提示学习方向,给予学习上的安全感。要让学生知道老师要他们做什么,不要给学生压迫感,不晓得老师要问什么,从问题中他们可以把握学习的方向。
4.保持柔软性与变化性。当发现所编写的教案,不能配合实际教学进行时,不能再按照所拟定的问题继续问下去,要改变发问语气,甚至内容方向都要跟着改变。
5.提供探讨学习内容。教师所提问题要能刺激学生思考,作适度的探讨学习,以达成预期的学习目标。
(二)编制校本教材
在专业设置及课程设置上,普通高中教育是根据学科知识体系的内部逻辑来严格设定的,而中等职业教育则是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或能力要素为核心来设计的。就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而言,可以说社会上有多少个职业就有多少个专业;就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而言,也是通过对职业岗位的分析,确定每种职业岗位所需的能力或素质体系。中等职业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岗位所需的动手能力,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教育时刻与训练相结合,因此将技能训练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实践教学的比重特别大。目前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比例为1:1,有时甚至超过了1:1的比例。针对目前所定教材中出现的问题,如概念比较模糊、操作步骤比较笼统、知识点比较大等问题,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就表现出操作步骤含糊不清,具体的分析思路不明确等。学校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满足学生的需求为起点,编制自己的汽修专业实训校本教材。课程设计要前瞻化,以适应新世纪将面临信息化与科技化、国际化与本土化、多元化与适性化、精细化与专业化等教育新趋势,设计一套符合各校实施的前瞻性课程。
(三)产学研结合,提高企业积极性
为了保证学生实现顺利就业,高职汽修专业可与众多汽车制造商以及汽车店签订协议,这种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不仅可以保证学生就业,更能解决企业招人难的问题。能推动汽车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国家紧缺人才培养工程成果,提高职业院校汽车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实际操作技能和顶岗实习能力。高职可积极满足企业需要,随着企业和高职合作的增多,将促进校企间合作关系的密切和合作面的扩大,合作项目的增加。因此,高职应鼓励教师和学生多投入到企业的科研课题、生产任务中,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发挥自己的优势,解决企业难题,为企业提供长期的人才支持。促进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汽车专业建设,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共建共赢。营造一种提升学生技能水平的浓厚氛围,促使学生更加崇尚技能、热爱技能,培养出更多适应性、应用性汽车维修专业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顾大鹏,《高职院校汽修专业如何应对发展需求》
2.《汽修专业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
3.《论高职汽修专业课程建设》
4.《中职汽修专业课程教学的创新》
摘要:众所周知,实习教学是提高学生汽修专业技能水平的重要环节,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是提高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笔者在本文中深入分析和阐述了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教学对培养汽修人才的重要作用,并对如何改进实践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汽车维修 实践 教学
1、引言
汽修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都非常强的学科,看似简单,实则对学生的能力和经验要求都非常高,所以,汽车维修的专业性质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紧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学生如何只是单纯地学习书本知识,不深入性进行实践操作、反复揣摩,毕业后会很难达到企业的实际生产要求。所以,高职院校应在现有设备条件下,组织开展好汽车维修专业实践课教学,将理论与实践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校内各种资源,发挥汽车维修实践教师的课外辅导优势,有效提高学生的汽车维修专业技能。
2、汽修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各大企业迫切需要依靠自身技术、产品、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提升企业在市场的综合竞争力。所以,各大企业对汽修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十分迫切。可见,学生掌握好汽修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当前,国内各大高职院校普遍都具备企业实习基地、基础实践教学等教学基础设施,但在实际教学过程,这些基础设施都没有起来真正的教学作用,主要以参观、验证性演示等为主,学生动手的机会少之又少,课堂自主设计实践教学几乎没有,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学生的汽车维护实践动手能力足,更不谈汽修专业创新实践。所以,各大高职院校应当为创造有利于学生独立构思、独立动手、独立实践的创基础实践教学环境。以提高学生动手、自学和基础科研能力,为我国的汽修人才培养提供支撑条件。由此可见,汽车维护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十分必要[1]。
3、汽修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内容
多年来,培养和打造汽车维修、保养、检测和销售等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一直我国的高职汽修专业的总体目标。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如何能够将这些总体目标具体规划到某一专业,如: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学校在课堂中如何能够将这些培养目标定位在具体的职业层面上,并没有确定。所以,各大高职院校在确立如何提升学生的能力目标、如何构建素质知识体系,尤其是涉及到提升学生汽车职业核心能力的综合分析能力时,没有针对性和导向性,造成培养目标的模糊。近年来,汽修专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呈现出复杂化和智能化的特点。汽修专业系统中通常由:结构、动力、运动、感知、职能等五大组成要素有机组合而成。当前,汽修专业综合实践方法已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所以,各高职院校在汽修维修专业实践教学上应当以内容、方法以及实践设备主要方面开展教学。结合汽修专业技术的综合性、实践应用特点开展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校内实习。汽车维修实际训练课程设置主要是根据实训基地的实际条件进行开展,汽车维修实践教学计划与大纲中要规定出各阶段学生的学习内容,如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习标准等一系列具体量化的内容。此外,还应当设置若干具有典型、与专业课程相对应的专题实践教学内容,使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如何能够在汽车维修系统中有着综合运用有着感性的认识,为其自身打好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实训项目主要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应用模块三个方面内容分类[3]。
3.2 校外实践。汽车维修校外实践课程主要是针对汽车所出现的故障进行综合、专项分析,判断和修理,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掌握如何判断并确定汽车故障点的方法和维修技巧。在校外实践过程中,教师在课前应当明确学生进入汽修厂后应当要遵守汽修厂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派遣到各个生产环节,定期进行岗位轮换。在学生实践操作期间,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同学生一起来分析车辆的故障,讲解维修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并要求学生和汽修厂的工人师傅一起动手修车,请教,引导学生能够独立思考问题。此外,教师在每堂校外实践课程开始前,应向学生提出具体实习要求,课后总结内容,让学生们一起交流心得,探讨各种疑难故障的解决办法[4]。
3.3 加强规范化管理。在汽车维修实践教学中,应加强规范化教学管理,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对教学设备、仪器和实践材料进行规范管理。这样,学校能够以较低的教学成本,来保证教学进度的顺利、有效开展。我国各高职院校开设汽车维修专业的时间不长,专业人才缺乏,所以,汽车维修教学对教学实践教师的专业素质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办好汽修专业的综合性实践课,教师的培养和配备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3.4 改变教学方法。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汽车维修实践教学应当采用对照实践、分析实践和模拟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由传统教师台上演示,学生被动接收过渡到学生自我设计完成,学生由原来的理论学习过渡到理论与实际实践相结合的实践学习,可见,对教学访求进行合理、有效的改革,应当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之上。“任务驱动”主要是指学生在“用中学”在“学中用”的教学思维,这与当前教育“重视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的要求相一致[5]。
4、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如何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汽车维修专业系统中各学科知识的关联性,进而提高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判断能力,才是高职院校汽车维修实践教学的真正目的。只有有效的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之能够具备较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势,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水平,为推动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牛保顺.提高职业中学汽修专业教学质量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8(26).
[2]林义忠.综合性实验在机电专业中的重要性[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1).
[3]赵梅花.高校汽修专业课程设置及实践实训基地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6(23).
关键词:汽车维修 企业实训教学 解决对策
0 引言
作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的高职教育,能否培养出理论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是检测高职教育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为了使汽车维修专业的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胜出,提升就业品质,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为此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校外实训教学,并且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旨在巩固和加深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目前校外的实训的效果看却不尽如人意,存在诸多问题,最主要的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预期和结果相去甚远,学生经常是兴致勃勃而去,遗憾而归,校外实训教学的价值体现的不明显。
1 目前高职院校汽车维修校外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校外实训基地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1.1.1 校外实训基地缺乏合作动力。许多高职院校在校外联系了许多汽车4S店和维修厂作为学生的校外实训基地,但是许多单位承办了一两次实训后就放弃与学校的合作。其原因有以下两方面:一是企业缺乏指导学生实训的动力,企业的目的是盈利,培训学生,费力不讨好,尤其现在客户修车的过程是全透明的,允许客户在现场观看,这时如果再指导学生会引起客户的不满,从而影响企业效益和客户满意度。二是学校的实训经费和实训管理人员有限,导致校企之间未能很好的沟通,而且校企合作中企业不仅要盈利,还要负责管理实训的学生,负担较重,因此很多企业不愿与学校再次合作。
1.1.2 校外实训内容单调或流于形式。由于参加校外实训的学生不具有实践技能,所以好一些的用人单位会让他们从事一些简单的辅助工作,如:擦洗车辆、打扫车间卫生、给维修工打下手等等,我的一个学生下企业学习时洗了一个月的车;差一些的用人单位只让学生作壁上观,不让学生参与任何工作。总之接触不到实质内容,学生的意见很大。
1.2 校外实训管理不规范
1.2.1 学校方面,学校没有规范的、专门的和可操作性强的校外实训计划,学生难以迅速进入实训角色,加上实训时间有限,导致实训结束后学生不知所学。
1.2.2 对教师管理方面,校外实训教学对指导教师的工作质量往往没有严格的要求,多数指导教师到企业参与实训活动只是走过场,实训结束时,教师象征性的根据学生的实习报告和对学生的平时印象给出评价,然后编写一份实训指导工作总结即可。这样的校外实训指导没有任何实质的作用。
1.2.3 学生管理方面,许多学校对校外实训的学生没有明确的考核机制,实训企业对学生没有严格的考勤要求和实训要求,导致学生在企业实训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严重影响了学校形象。
1.3 师资问题 很多教师的经历是从学校到学校,从学生到教师,没有企业工作经验。另外,我国的教育体制又相对僵化,由于种种原因,学校一是不能引入有工作经验的企业人员,二是学校对优秀的企业人员没有吸引力。导致没有经验的教师,不能合理的解决学生在实训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 解决对策
2.1 增进校企合作,强化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 根据学校对本专业建设需要,全方位开展校企合作交流,聘请企业维修专家来校兼职,学校推荐优秀毕业生去合作企业就业,既解决了学生的就业也解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一举两得。
2.2 规范对校外指导教师和实训学生的管理 ①结合专业特点和实训企业的特点,组织教师和企业人员充分调研后制定规范的校外实训指导书和任务书,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明确实训日记、实训报告的要求,介绍实训单位的情况和实训应注意的事项,宣布实训纪律。②加强对校外实训指导教师的考核。实习指导教师考核可以由学生评议、指导教师自评、实践教学检查组评议三部分构成。考核结果与教师的职称晋升和年终考核直接挂钩,从而提高教师对企业实训指导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③加强对校外实训学生的考核。要制定校外实训教学考核办法及校外实训成绩评定办法的相关文件,量化考核项目,加强校外实训的过程控制。实训结束后召开实训总结大会,分析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绩,依据校外实训成绩,进行相应的奖惩,以端正学生对实训的态度。
2.3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选派部分没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中青年教师定期到校外实训基地挂职锻炼,岗位可以选择和校外实训教学关联度比较大的维修接待、维修、车间管理等一线岗位。鼓励教师考取相关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证书。安排汽车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到汽车4S店进行专业实践,对参加企业实践的教师给予一定的津贴。通过这些举措,使教师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总之,高职院校企业实训要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己任,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和促进学生的就业能力为根本,建立与市场需求相一致的企业实训机制,将实训教学环节更好地落到实处,培训出理论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
参考文献:
[1]曾小山.构建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0,36.
[2]杨海娜.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实训教学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8,7.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汽车维修;高职院校
我国高职教育中汽车维修专业目前随着国家范围内的汽车行业的发展而实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无论是教学模式的建立还是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国的高职教育事业自身发展还处于不断的探索和完善的过程中,由此在教学上也进行了诸多探索。一体化教学是近年来在整个教学系统中所出现的较为新兴的教学概念,主要追求在单纯讲授之外的一种复合型教学方式。笔者在本文中以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以下简称“理实一体”)在高职汽车维修专业中的运用为例,简单对高职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进行探索。
一、“理实一体”教学体系的构建
在对高职院校的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进行探索之前,必须要认识到我国高职毕业生面临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才能相应的实现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目前我国高职毕业生主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岗位核心能力等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因此在教学体系的构建上一定要充分考虑毕业生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正确的对发挥策略以及培养目标进行定位,对教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改革。
高职院校的汽车维修技术专业的教学体系构建首先必须要以社会对于汽车维修岗位的相应需求为依据,同时要以服务汽车与交通产业为宗旨,明确以汽车维修、检测以及故障诊断为核心能力,同时也能胜任汽车后市场不同就业岗位的高级汽修技术技能型人才,从而构建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和素质培养教学体系,建立起“理实一体”的核心教学课程,实现在汽修专业上的理论教学实践化和职业化,从而突出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二、构建职业岗位能力体系
职业岗位能力体系构建的主要目的就在于高职汽修专业毕业生要充分面对汽车后市场。所谓汽车后市场,就是指汽车销售以后,围绕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服务市场的总称,而这个服务市场中的主体就是汽车维修。围绕着汽车后市场所建立起来的职业岗位能力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能力:基本知识和素质能力、一般能力、核心能力和拓展能力。这四个方面能力的具备,不仅是“理实一体”教学的客观要求,同时也体现了社会汽修岗位对高职毕业生的能力要求。
三、构建“理实一体”课程体系
根据已确定的职业岗位能力体系和标准要求,以“理实一体、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理念,构建符合汽车维修行业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的特点是结合校内外实训基地,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手段,对形成核心能力的核心课程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核心课程应该以汽车维修、检测和故障诊断能力培养为核心,每门课程设置若干项目,每个项目有特定的任务,以学生完成企业生产中的汽车或总成拆检修、检测、诊断等主要项目为骆动目标,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项目化教学方法,让学生以实际任务承担者的角色完成课程的理论学习和技能掌握。在实施理实一体项目化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不同阶段完成中级工和高级工考证,并结合岗位技能要求安排专项训练,最后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以提升学生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强化核心能力的培养。
四、以“理实一体”为主线.构建职业技能实训体系
为了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在汽车维修专业中加强了实训内容,以“理实一体""为主线,将各种实训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层次、分阶段来逐步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多层次包括职业素质、一般能力、核心能力、拓展能力等实训;分阶段则是从第一学期到第六学期,每个学期均开设综合实训项目。同时,可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融入职业技能资格考证,突出“双证制”,使毕业生取得双证书。
五、构建“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理实一体,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理念的确立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注重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同时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提高社会对高职毕业生实际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的认同度,真正实现零距离的培养目标。同时要充分结合本专业实际,以汽车维修、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为核心,着力构建与“理实一体,项目导向,任务驭动”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相匹配的,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手段,仿真生产实际环境,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功能于一体,面向社会的校内实训基地。
企业拥有行业的真实环境、生产设施和核心技术,企业的文化以及企业的管理制度。在企业进行实训和顶岗实习不仅是培养学生岗位技能的实战场所,也是培养学生做人本领的“硬环境”,即组织、协调、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的培养与职业道德及职业素质养成的实训基地。因此,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对学生成才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通过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保证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社会生产的能力,为学生就业和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青松.论汽车维修的有效教学法——项目教学[J].科技创新导报,2010, (07):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