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航空气象学论文范文

航空气象学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航空气象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航空气象学论文

第1篇:航空气象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  地理教学  非智力因素  兴趣  意志品质  习惯  培养

    导言

    非智力因素是人们认识活动的动力系统,一般指情感、意志、动机、兴趣、个性、习惯等方面,它在学生的个体身上形成和表现为思想和学习态度。[1]教学理论研究表明,教学过程都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结合、综合发展的过程,学生学习的成功都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正如沈德立在《非智力因素与成才》丛书中说:“成才过程是一个智力与非智力严肃相互影响又以非智力因素决定作用的过程。”

    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化非智力因素为智力因素,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对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作肤浅的探讨,共同仁参考。

    1  浓厚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学习能力的源泉,也是获得知识的巨大推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求知欲越强。教育学家乌申斯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强。”孔子曰:“知之者之不知好之者”,就道出了学习与兴趣的关系。因此,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教好地理的良好开端。

    旨在了解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和学习兴趣。于是,我2005年5月对几所农村中学1500多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结果是:喜欢地理科的仅占17.8%,不太喜欢的占38%,不喜欢的占40.7%,不喜欢也不愿学的占2.9%。这种现状的出现,反映了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倾向,给农村学校地理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针对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我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1.1  改进教学方法,激发求知欲

    教学过程是信息传递交流的双边过程,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过程。作为主体的广大农村初中学生,他们地理基础知识面窄,理解能力弱。因此,采取行之有效教学方法,成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农村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教学中,我精心备课,依据课程标准,将七、八年级地理分成两大类,并以第一类世界地理“认识人类的家园——地球”为主,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讲清最基本的地理知识,让他们懂得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同时也为他们今后在高中学习地理知识打下基础。又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这一节中“五带的划分”着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每人带一个乒乓球或白色皮球当地球,在上面画出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并写出五带的名称;然后在“地球”上画出经纬线,用橡皮泥捏成一个小人,放在“地球仪”上经纬线交叉的地方,指出北极前后是什么方向?在南极呢?我和学生一起动手做,动手画,认真指导,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学习热情很高。

    课堂小游戏,寓乐于教,有助于学生兴趣的发展。当学习“天气预报的气象符号”时,我把各种气象符号做成大卡片,把学生按小组分成八组,当我拿出写有一个气象符号的卡片后,让学生进行竞猜,看谁猜的又快又准,答对了在他所在的小组加分,最后看哪组得分最高。这样让学生能眼脑并用,在游戏中学知识,在竞争中掌握知识,趣味无穷。

    1.2  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学科是一门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的学科,并且与现实生活联系十分密切。在教学中,我根据农村当地的实际,帮助学生由近及远,由易到难地认识地理事物,让学生对地理知识,能看得见,摸得着,使学生觉得学习地理有用、有趣。如在学习“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时,正值秋收季节,村里的农民都把稻草焚烧后用稻草灰肥田,浓烟弥漫。此时我因势利导,提问:秋收季节,农民焚烧的稻草产生的浓烟对空气造成了什么影响?你们喜欢这样的空气吗?如果村里的农民焚烧稻草后用稻草灰肥田造成空气污染,能不能改变这种传统的肥田方法?问题一提出,课堂活跃,学生们争先恐后的说出各自的理由,洋溢着对探求地理知识的浓厚兴趣。

    1.3    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能巩固学生课堂学到的地理知识技能、扩大学生的地理知识领域,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学以致用,学习有用的地理;也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对教学相长的优良传统具有积极的作用。多年来,我针对农村学校的实际,开展自制小地球仪、绘制上学线路图、剪拼中国政区图等活动。又如:海口新海中学的王青山老师,因地制宜地组织学生进行沙雕,并开发了校本课程《沙雕·沙漠》[2]。2004年12月29日,马村太阳湾等沙滩上残留着大片不明来源的油污,我省70公里长的海域被污染,破坏了我省的海洋资源与环境。得知消息后,我们组织学生到被污染的海域清除油污,开展研究性调查,并组织学生写地理小论文。

    2  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意志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自觉地努力的心理状态,它是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之一。“志不坚者智不达”,坚强的毅力,坚韧的品质是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

    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更应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来自农村中学的学生学不好地理的原因之一就是意志品质薄弱。

    2.1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翻开世界史、自然科学史,没有哪个国家的人民不把爱国精神看作是一种伟大而崇高的心灵美呢。居里夫人说:“我们波兰人,当国家遭到奴役时,是无权离开自己祖国的。”她把自己发现的一种新的放射性元素取名“钋”,以纪念自己的祖国。[3]我国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专家钱学森从1950年起就要求回国报效新生的祖国,但被美国当局百般阻挠和迫害,没收他的书籍,诬蔑他是“间谍”,对他审讯、监禁、关押到一个岛上,对他进行惨无人道的折磨和迫害,整整五年多,但他没有屈服,终于在祖国的帮助下,于1955年获准回国。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他的科学论断对大庆、胜利油田的发现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并为地震预报指明了方向。他们排除种种干扰,历尽艰险,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对来自农村的学生来说虽然基础差,但很朴素实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积极的好奇的心理,开课时,让学生各自介绍自己家乡的变化,观看祖国风貌等有益的录象或影片,增强学生的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之情。如在讲“多民族的大家庭”时,通过主题班会来进行,学生争先发言。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自古以来,各民族就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创造华夏文明;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和睦相处,为实现个民族的团结、发展、繁荣;我们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一系列特殊政策,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生活面貌有了巨大的变化。通过学生的讨论,增强了民族意识,加深了爱国之情,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我们已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2  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培养学生的坚韧性

    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离开困难,磨砺意志就成为一句空话。

    据调查统计,来自农村的学生,有一部分在生活和学习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主要是家庭经济条件差。

    对经济条件差的学生首先,要积极引导,鼓励他们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生活上的困难;向他们阐明“职业无贵贱,行行出状元”的道理;再次,使学生明白生活离不开地理知识,地理学来源于生活、来自于实践,把地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生产实际,用地理规律改造自然,使学生消除消沉情绪,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努力学习,做一个有志气的、敢于与困难作斗争的好学生。

    对在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的学生,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启发诱导,通过学生自己的能力,独立探索克服困难的方法和途径,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同时,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的不畏艰难险阻执着追求,甚至不惜流血牺牲为科学为真理而献身的地理学家、天文学家、探险家,使学生的意志品质从科学家们的顽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如大陆漂移学说的创立者——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他从地貌学、古生物学、地质学以及大地测量学等方面论证,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但当时被认为是荒谬,然而他坚持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了进一步寻找证据,四次到格陵兰岛去探险考察,最后牺牲于格陵兰岛。又如我国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近代的李四光等等。

    3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