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友人离别的诗句范文

友人离别的诗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友人离别的诗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友人离别的诗句

第1篇:友人离别的诗句范文

catzhou的“伤”,其实是因为“未得夕阳无限好”,一些年后回想起来,总是叹惋。人生中真正的离别大恸,恐怕不是少年时的catzhou所能经历;于是再去翻一翻唐诗三百首,再读一读古人的离别。一幕幕分手的场面或许无从再现,给今人以想象和感动的是那些经久流传的不朽诗句。

记得李白的离别诗是最多的,真不明白他如何每一次离别都可以写不同的心情意境。文字最工整、情景最交融的当属“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最为苍凉最为凝重的是“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最有音韵、最有意境的是“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有人说怅惋有人说旷达,catzhou读来却是孤帆远去、江水东流中无限的千古寂寞;而气氛最为渲染、感情最为牵挂的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可怜李白自己后来也被放逐到了夜郎;最有同病相怜之感的是送杜甫的“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劝慰的是不必去想别后各自如飞蓬一样的飘泊人生;最客套最肉麻的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不就是多喝了几坛好酒嘛,犯不着如此夸张:)。

李白的离别也真是因人而异,别赠汪伦的所作文字最为浅显直白,还在诗中提到人名,不像他别的离别诗作如果不看题目或注释,告别的友人是谁也无从所知。奇怪得很,catzhou从未读到过别的诗人别时赠李白的作品,大概是诗仙的才华四溢促消了他们的别时创作的念头,李白会写的嘛反正写不过他;或者是诗仙的才华四溢掩盖了他们的作品,那些离别之后流传下来的就都是李白的诗了。纯属瞎猜^_^

第2篇:友人离别的诗句范文

一、结合自身的体验加以想象

学生欣赏诗歌时,要对所欣赏诗歌的内容加以想象。古代诗歌不像古代散文那样直白及容易理解,是借助于赋比兴的诗歌欣赏手法加以表现。某些诗歌中的某个字也就能够表现出整篇诗歌所具有的精神境界。其中还有某些不曾道出的感情,使得情深立现。比如:李白所写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这首诗歌中,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加以想象,有没有独自出门的时候,当只身一人游走在长江,只见一艘帆船的孤寂。学生则会体会到诗人的一往情深。在欣赏古诗的过程中,要对诗歌中的个别字准确把握,因为诗人主要是借助于某些字来寄托自己的全部情感。

有些诗人,主要是喜欢寓情于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对诗歌所呈现出的景象加以体会,然后在景象中对体会到的作者全部感情加以体会。通过自己的感受,对诗人的感觉有所体会。

二、找寻“诗眼”

古诗词中的某个字或者某个词有时就是一幅画、一个生活中的场景,其中包含着许多说不清道不完的深深意蕴!欣赏古诗词词语所需的最佳途径,主要是对画面加以想象,把画面与体味含义加以统一。一首词中值得欣赏的词语有很多,这些需要有教师的引导,由学生做出选择,不用字字求得解释。如果在选择重点的欣赏词语时,应当在学生对全诗的画面加以想象后,选择某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语,就是找到我们所谓的“诗眼”。比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以“忆”字为主,让学生说一说诗人在“忆”什么,这首诗主要写的是什么,还要请学生在诗句中找出和“忆”有关的字眼。有些还可以与诗中的“思”字及“知”字相联系,进一步感悟到诗人的思乡之情。王安石的《泊船瓜州》一诗中,其中的“绿”字是诗的“诗眼”,这使得全诗的境界全出,因为它妙在形象,妙在自身的意味上。这样让学生学会了反复推敲与研磨,使学生领悟到诗人的用字之妙,进一步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意境。诵读大量的古诗词,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人文素养。

三、研读古诗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1.了解写作背景

小学阶段所学到的古诗词中,有许多古诗词有不同的作者,也

有不同的背景,表情达意也有所不同。以“送别”诗为例,在学白的《赠汪伦》时,诗中以汪伦的歌声送友,李白借用潭水抒发对友人的深深感情;在学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李白目送自己的朋友,用长江的水比喻与友人间绵绵不绝的情意;在学习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时,王维借酒送友人,借朝雨、青柳以及美酒来表达对友人分别的伤感之情。从诗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作者所具有的恋恋不舍之情。

再例如:翁卷在《乡村四月》、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以及张志和在《渔歌子》中,为我们所描绘出的田园风光真是风景优美,也表达出人们对大自然、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在写景诗中,不同的是李白所写的《独坐敬亭山》,除了对敬亭山秀丽风光的赞美之情,还有“尽”“孤独”以及“只有”等词都体现了诗人非常孤独寂寞的心情。在背景资料的了解中,我们了解了李白的才华横溢,青年时的雄心壮志,但是遇到这样无奈的朝廷,在黑暗的统治中感觉到了世态炎凉,在长期的漂泊生活中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产生了孤独寂寞的情感,在读其诗时,要有压抑孤独心境的

表达。

2.课外拓展

以最简单的诗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为例,我主要是让学生以画画的方式理解诗句。在学习白居易的《忆江南》时,我搜集了大量江南的美丽风光,用这些美丽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进一步引导学生感悟诗人为何对江南难忘,进一步读出对江南的赞美之情。

送别诗主要通过学生与朋友分别的故事及心情,体会到朋友间的恋恋不舍及离别之情……古诗词距离我们的年代久远,但是,古人的心情和感受都包含在这短小精炼、意味深远的诗文中,这些贴近人们心灵的诗句才会成为千古名句,通过它与我们生活进行比照,就会更好地理解诗文。

总之,中华古诗词具有独特的韵味及作用,在古诗词教学方面除了提高学生学习中华民族语言的能力,还要学习优秀文学的表现手法及技巧,还要能够担负起培养年青一代的情感这一重要责任,让学生在健康美好的情感熏染下,能够提升人生境界。在古诗词中运用理想、道德及情感意志等的见解,能够比较有效地启迪学生的思维,净化心灵,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处.小学语文教学技能[M].北京出版社,2012.

第3篇:友人离别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辛弃疾;黄昏;内涵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7—0021—01

一、真挚浓厚的日暮相思

中国文学中的相思离别,在四季中多与春秋相联系,而在一天中,则多与黄昏相联系。日暮相思这一主题可以追溯到产生于周初至春秋时代的《诗经·君子于役》,从此开始,黄昏暮景、日暮悲音便在诗人的笔下纷至沓来,在辛词中也不乏表现这一情感的作品,如《满江红·敲碎离愁》、《东坡引·君如梁上燕》,这两首词的主人公的遭遇虽不尽相同,但都异曲同工地塑造了一位黄昏时分,在凄凉暮霭中独立倚楼、泪眼频频、望眼欲穿的女子形象。

然而对于古人来说,除了爱情之外,亲情友情也同样重要,在古代诗词中,黄昏怀人的情感不独出现在情人之间,朋友之间离别的黄昏之思也成为诗歌中的特有内容。如《满江红·落日苍茫》,清李渔《窥词管见》说:“作词之料,不过情景二字,非对眼前写景,即据心上说情。说的情出,写的景明,即是好词。”此词写景尤为突出,开头“暮色苍茫”既点明了离别的时间,也给离别的宴席涂上了一层凄苦的色彩,烘托出一种悲伤的气氛。下片“暮云凝碧”再次写到暮色,照应开头,情含景中,形象鲜明。与此词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江天日暮,何时重与细论文。绿杨阴里,听阳关、门掩黄昏。”(《上西平》)此二句,言黄昏时分,落花时间,绿杨萋萋,听别曲,送友人,此情此景,令人不堪。

二、请缨无路的愤懑怨恨

辛弃疾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闲居中度过的,即使做官也是远离朝廷的小官,根本不能实现报国的志向。这昂扬的斗志与屈沉下僚的强大反差,不仅使辛词中表现出盘旋激荡的多变姿态,而且使他的词中始终回荡着不遇的悲愤和请缨无路的怨恨。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此词写于淳熙元年(1174年),这时诗人南归已经十几年,他应叶衡之聘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落日时分,诗人登上赏心亭,本想一纾心中的愁恨,然而放眼望去,皆是“献愁供恨”,诗人把“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却“无人会,登临意”,这“登临意”是登临眺望的无边乡愁,是日暮途穷的前程感念,是请缨无路的愤懑,亦是缺少知音的孤独寂寞。

除了登高眺望,诗人也经常通过抚今追昔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遇之感。淳熙五年,诗人在临安大理寺少卿任上不足半年,又调任湖北转运副使,在赴任途中泊驻富有“战争记忆”的扬州,追忆金兵“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而宋军“汉家组练十万,列艦耸高楼”的盛况,而那时“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的自己,现如今“搔白首,过扬州”,最后只能以“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自讥。而当诗人的友人张仲固调为兴元知府,作者联想到的是“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但是“追亡事、今不见”,只有“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一种难以言抒的失望和愤懑充溢笔端。即使在诗人抒发闲居带湖的闲情逸趣时,也掩盖不了内心的凄凉,“芳草春深,佳人日暮,濯发沧浪独浩歌”此词抒写自己闲居带湖的乐趣,然而看似快乐,实则内心凄苦。

三、茕茕孑立的寂寞情绪

辛弃疾既是一位“横绝六合,扫空万里”的诗人,也是一位“精忠自许,白首不衰”的英雄,无奈举世偏多苟且偷安之辈,他的心绪几人能够理解?通观辛弃疾描写黄昏意象的诗歌,除了或明或暗的不遇之感外,其中还蕴藏着英雄深深的寂寞。

以前虽屈居下僚,但还是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然而当诗人闲居,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闲人时,那种不被理解而又看不到希望的寂寞在诗人罢居带湖时表现得特别明显。“问何年、此山来此?西风落日无语”(《山鬼谣·问何年》)诗人用西风落日渲染了雨岩所处的环境,秋风萧瑟,暮霭沉沉,营造出自己独自面对天地万物的苍茫境界,抒发自己茕茕孑立的寂寞情怀和向往自由的豪酣之情。

在带湖期间诗人仍怀功业之念,所以在重新被启用仕闽期间,尽心竭力。然而在这三年中他承受了二任一罢黜的骤沉骤浮的仕宦拨弄和莫逆之交陈亮的离世,这些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使得诗人更加孤独、寂寞。如《瑞鹤仙·雁霜寒透幕》,命运冷落、寂寞幽怨的梅花正是作者的化身。在其它的咏梅词中也屡见黄昏意象的身影,“断崖修竹。竹里藏冰玉。路绕清溪三百曲。香满黄昏雪屋。”(《清平乐》)“年年索尽梅花笑,疏影黄昏。疏影黄昏。香满东风月一痕。”(《鹧鸪天》)诗人受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句的启发,用恍惚迷离的黄昏写出梅花散淡幽隐的风韵,兼写自己闲散幽居、幽洁自守又不免内心凄苦的心态。

黄昏是辛弃疾一生摆脱不了的情结,正因为黄昏所具有的时空特质,与其身世遭际以及气质、心理的深切契合,他以黄昏意象为主体构成意境传达难以言明的幽怀愁绪,才特别意味悠长。

第4篇:友人离别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语音意象 汉字意象 典故意象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021-01

1、语音意象

语音意象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汉语语音相同或相近的特点,使诗句产生明暗两层含义,一层是字面含义,一层是暗含的意义,而后一层意思才是作者表达真意所在。语音意象体现了很强的文化内涵。

1.1 “柳”,“留”的谐音双关

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枝以送别友人,借“柳”、“留”谐音,以表达依依惜别之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汉代《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1.2 “丝”和“思”谐音双关

丝与思谐音,比喻情深谊长,至死不渝。李商隐的名篇――《无题》诗中有这样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首诗写女子对情人刻骨铭心的思念和至死不渝的爱情。其高明之处是在于巧用谐音,通过“丝”谐音“思”,巧用谐音,以蚕丝谐情思,以烛泪喻相思之泪,春蚕吐丝,连绵不断,吐之既尽,命亦逐亡,蜡烛流泪,流之既干,身亦成烬。表明女子对爱情执著不渝,至死方休,其情足可以感天地,泣鬼神。这些谐音双关的妙用把强烈的爱深厚的情表达地形象具体、生动感人。

1.3 “莲”和“怜”,“藕”和“偶”谐音双关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南朝乐府《西洲曲》)“莲子”即“怜子”。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思欢久,不爱独枝莲,只惜同心藕。”(《读曲歌》)芙蓉即莲花,本是大自然的一种植物,藕是荷花的根茎,这两个例子利用“莲”谐音“怜”,“藕”谐音“偶”而构成双关,含蓄地表达出对恋人的思念之情。

此外,我国一些传统的习俗,也是利用谐音双关来体现民俗文化的意蕴。例如在新婚床上撒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等,以“枣”谐“早”,“生”与“生”同音,“桂”谐“贵”音,“子”同“子”同音,取“早生贵子”的吉意,表达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愿。

古典诗歌语音意象属于汉文化的一个范畴,作为一种谐音文化,它反映的是一定的风俗习惯和社会风尚。它在历史上也是变化发展的,不仅在古代诗歌中出现,而且到现在也没还没消亡,它担负着传承文化的大任,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国粹。

2、汉字意象

2.1 月亮

月是我国古代的象形文字,作为我国古代诗词中的常用意象,诗人借明月来表达思念之情,如杜甫诗《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这两句也是借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如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2 水

水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往往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李煜词《虞美人》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相见欢》有“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用东流之水来比喻亡国之君的李煜愁绪之长愁绪之多,写出了亡国之君的无限哀伤。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也是借流水来抒发离愁之情,以水喻愁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汉字的象形特征对于诗的意境的营造,还是大有裨益的。汉字意象正是借助一个个代表物象的词语,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3、典故意象

中国古诗词之所以难理解,最大的难点是因为这些意象富含独特的中国文化,而这些富含独特的中国文化的意象更难以被西方人理解,我们把这些富含独特的中国文化的意象叫做典故意象。常见的典故意象有长亭、红豆等。

3.1 长亭

长亭是陆地上送别的场所。李白《菩萨蛮》写道:“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的《雨霖铃》中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的诗句;李叔同《送别》词有:“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长亭在中国古典诗歌里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3.2 红豆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南州记》称为海红豆,史载:“出南海人家园圃中”。《本草》称其为“相思子”。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写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在唐时流传甚广,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3.3 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第5篇:友人离别的诗句范文

一、读诗意识

诗词鉴赏的前提是读懂,但是,事实上很大一部分学生匆忙读完一遍,走马观花根本没有读懂,只凭一个模糊印象,甚至什么印象都没有,就生硬作答,结果是言不及义。读不懂诗歌,这与考试时间紧有关,与答题时心情急躁有关,更与学生缺乏读诗意识有关,不能静下心运用联系与想象复活诗境,对诗境缺乏身临其境的真切体验,对诗人的感情似是而非。理解这一关过不了,接下来答题就无法水到渠成,答不到点也就在所难免了。因而,我们一定要有读诗意识。例如辛弃疾的《鹧鸪天?代人赋》: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参考答案:(1)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失分病例:词的上阕描绘了柔桑、嫩芽、蚕种、细草、黄犊、寒林、暮鸦,写出了萧条、冷落的景象。

病例分析:病例对画面呈现的主色调解读有误。究其原因是对原诗没读懂。如果调动想象置身于“柔桑”“嫩芽”“细草”“黄犊”等意象构成的画面中,不难体会诗中描绘的是初春万物复苏的景象;词尾“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更是直接点出“春在溪头”,溪头一派春意。无疑整首词主色调是生机勃勃的。而病例误解了上阕景色的格调。这归根结底是因为对诗词内容浮光掠影,缺失了对诗境细密的领会,只习惯性的盯着“寒林”“暮鸦”,以偏盖全。不懂诗意就仓促答题常常事与愿违。

应对策略:静下心来读懂诗词,反复琢磨,达到“入其境,悟其情”。答题时一定要克服急躁心理,展开想象联想;注意诗歌语言的跳跃倒装等特点,补足诗意;抓住关键词,仔细琢磨妙词佳句,领悟诗味;整体解读,结合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及注释,准确感受诗情。

二、审题意识

许多同学审题不清就贸然答题,结果是驴头不对马嘴,造成失分。题目限制着答题角度、方向和答题范围等。有的要求分析,有的要求概括,有的要求赏析,各不相同;有的需结合全诗,有的针对其中某一两句,千变万化。如不仔细读题,就会答有所漏甚至答非所问。审清题干,弄懂答题方向,才能有针对性的回答,答准,答全。例如白居易的《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转贴于

失分病例:同意。“看”,就是“回头看”。想看又不敢看,每一次回头都心痛无比,写出了依依不舍。

病例分析:审读题目,题干隐含的要求是对“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这一观点进行求证或推翻。因而我们要回答的便是对这一观点予以解说。题干中已经暗示了“看”的妙处有两点:看似平常,其实传神;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答题只需结合诗句对这两点予以具体化即可。病例分析了“看”的意思和其中的感情,对它“传神”“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这一点未能有力的解析。题目问的是:“看”看似平常实则传神,能真切透露主人公形象。病例答的是:“看”写出了不舍之情。审题不准,答跟问契合度低。

应对策略:做题之前一定要仔细审题,逐字逐句,不忽略每一个细节;抓住题干中关键词语,反复推敲;划出题干中的显信息,琢磨隐含信息;明确命题指向,答题角度、答题范围,确定答题要点。切实弄清楚题中问的是什么,怎么问的。问什么,就答什么;怎么问,就怎么答,做到问答相扣无懈可击。

三、规范意识

不少学生诗歌鉴赏题得分太低,不是因为答案写得少,而是所写的答案或是泛泛而谈失之笼统,不能结合诗境具体分析;或是因缺乏一定的鉴赏知识而游离题意,不知所云;或是言之无序,言语混乱,随意性太大;或是答问脱离,答非所问,不够严密。这些大都与缺乏规范的答题意识有关。例如杜甫的《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诗中展现的是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参考答案:诗中诗人因有人来访而十分喜悦,展现的是诗人快乐、质朴、率真的形象。“花径”“蓬门”第一次为友人而打扫、敞开,可见诗人对友人到来的极为欢喜;酒菜不丰,“盘飧”“旧醅”道出诗人的歉意与拙朴。酒到兴处隔篱呼取,这一细节透露出饮酒的畅快以及主客间的亲密无间,也展现出诗人的朴实率真。

失分病例:友人到来,心情很快乐。他孤独寂寞愁苦,他忧国忧民,漂泊不定,家贫而又很少有朋友来访,因而孤独寂寞。借景抒情,舍南舍北只有春水,成群的鸥鸟日日飞来,抒发了诗人寂寞的心情。这样伟大的诗人,生活却如此艰辛,令人感叹。

病例分析:病例答题不规范首先是答题混乱,分不清重点,先说了感情,而后又分析借景抒情,最后又抒发自己的感叹,到底令人弄不清答案的重点在哪里。第二点是答非所问,题目问的是“诗中展现的诗人形象”,而答案探讨了“诗中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等问题,答题方向出了问题。第三点是答题方式,题干要求结合具体诗句解答,病例笼统概括,只有一处结合诗句,却又跟诗人形象不着边。

第6篇:友人离别的诗句范文

1. 情感美和图画美:教师范读或利用光盘、多媒体。

感情充沛、有抑扬顿挫的范读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老师如果有这方面的特长,可充分发挥,良好的示范能激起学生很大的积极性,感情被调动起来,就是诗词教学成功的一半了。有时,播放光盘,特别是多媒体让学生欣赏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如我在执教《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典型的豪放派词作时,让学生观看课件是flash动画的,特别是“沙场秋点兵”处,画面也惊心动魄,战鼓声扣人心扉,朗诵又豪迈雄壮,学生都沉浸在当时的激情中,情绪高涨,跟着大声朗诵“沙场秋点兵”,紧接着,词的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词人无限的无奈、壮志难酬的悲愤,通过声音画面传达了出来,学生情绪也低落下来,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特别好。以至于这首词都学过好几天了,学生课下还在满怀激情的背诵。再如,在教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时,我给学生播放了王菲演唱的带动画的这首《千里共婵娟》,画面充满了古典美,歌声又美,学生非常喜欢,要求再看,很快也学会了这首歌,自然,背诵下来这首词,就成了很容易的事。听读、观看无形中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样,古诗文中的高尚思想、美好思想情操,就会像清泉流淌在学生的心田,这种情感的熏陶,无疑为学生理解探究古诗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诵读美:诵读采用多种方法

听的效果好,而读出作品的神韵,对理解作品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也有着无法取代的积极作用,“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等古语强调了只有熟读,才能自悟其意。可采用让学生单独朗诵,老师和其他学生评价,共同提高,也可采用小组轮流诵读,或者让学生结成二人或四人小组朗读,还可分成男生、女生两大组比赛等方法,这些方法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忙的不亦乐乎,甚至也像古人摇头晃脑的读,效率也高,自然熟读成诵。诗词的韵律美得以体现,在此基础上,学生也会更好地把握诗词的要旨。

3.语言美:重在领悟、赏析和品味

课堂的主要环节师生可共同从炼字角度、运用修辞角度、富于哲理角度、把握感情基调、表达的情感、作品创设的意境、探讨作品主旨等方面展开对诗歌的赏析。可从一方面,也可从从多方面赏析。如: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两句诗的赏析: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意境开阔。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忧伤,基调低沉,这两句诗则全无悲伤之情,写的昂扬乐观,能给朋友安慰和鼓励。这样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从修辞、意境、感情基调三方面做了赏析。又如:“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句凄婉动人,古往今来,不知打动了多少青年男女的心。想象和追求的意中人若隐若现,扑朔迷离,带有一种迷人的色彩。此处的赏析就是从意境美的角度入手的。又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运用拟人的修辞,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是从修辞和情感两个角度赏析的。再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写雪后美景,飞雪奇大,一夜之间,血压枝头,“忽”字显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传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声。以春花喻冬雪,贴切动人。血压枝头,犹如雪白的梨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的,压枝欲低,一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幻化为一片明丽的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春意盎然。人称“妙手回春”,正是咏雪的千古名句。对这句诗是从炼字、修辞、意境美三个角度做了赏析。在赏析中,老师要指导明确,特别是意境美,要引导学生把握诗歌所展示的意象与内在的意蕴,调动起自身的生活积累与审美经验,通过艺术的联想与想象进入诗歌本身所营造的意境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唤起学生的诗心,开启学生的心扉,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化和升华。

4.文笔美:扩写诗词

第7篇:友人离别的诗句范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木兰花令①

黄庭坚

当涂解印后一日,郡中置酒,呈郭功甫

凌歊台②上青青麦,姑孰堂③前余翰墨。暂分一印管江山④,稍为诸公分皂白。

江山依旧云空碧,昨日主人今日客。谁分宾主强惺惺⑤,问取矶头新妇石⑥。

[注]①作于宋徽宗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6月9日,其时作者到太平州(今安徽当涂)任知州,在任上仅9天即被免职。②凌歊台:又作陵歊台,位于当涂县城关镇(姑孰),相传南朝宋武帝刘裕所建。③姑孰堂:当涂地名。姑孰溪流贯其中,姑孰堂凌驾溪上。①管江山:“吏隐”的代称,把做官作为隐居的一种手段,不以公务为念,优游江湖,怡情山林,亦官亦隐。⑤惺惺:此处意谓清醒、明白。⑥新妇石:即望夫石。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两句用典,以当涂的历史遗迹人诗,发思古之幽情,流露出沉重的世事沧桑之感。

B.“暂”“稍”两字既包含对友人的宽慰,又表达了虽遭免官,但将很快复职的坚定信念。

C.词人认为,没有必要一定分清宾主,一切终将归于空无,不信可去问问那屹立的新妇石。

D.这首词虽记宴会,却没有具体描写宴会情形,而是侧重表达作者因被免官而生的感慨。

15.“江山依旧云空碧,昨日主人今日客”两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4.答案:B[评分说明]选B给3分,其他选项不给分,两个选项及以上不给分。[解析]“但将很快复职的坚定信念”错,属曲解文意。结合上下文,“暂分一印管江山,稍为诸公分皂白。”是写作者虽然被免官,但也有了机会流连山水,享受山水之乐。[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能力,具体涉及诗歌的内容和意象、表达技巧及作用、重难点诗句和词语的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等内容,能力层级为D级。

15.①江山总是千古一样美好,云空也是千古一样澄碧,昨日自己还是主人,今天就已变成客人,抒发了世事无定、难以预料的人生感慨。②自己居官九日即被免职,把千古不变的江山和云空和世事翻覆对举,表达了对自己遭遇的不平之情和嘲谑之感。[评分说明]共6分,一点3分,意思相近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解析]本题根据所选诗歌特点,借鉴2019年高考全国I卷和2020年高考全国II卷命制,既体现了高考命题指向,又实现了对具体诗歌的针对性考查,能有效发挥对高考复习备考的引导作用。试题要求回答词下片一、二两句表达的情感,是近年古代诗歌阅读的常考点,考查考生读懂诗歌的能力。这两句融情与写景、叙事之中,需结合所写之境,所叙之事,分析其背后之情,再结合作者的经历,不难得出答案。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诗人的观点态度”“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鄂州南楼书事

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

,并作南楼一味凉。

[注]崇宁二年,黄庭坚寓居鄂州(治所在今武汉市武昌)时作。诗人刚结束长达六年的贬谪生涯。

(1)结合诗句,简析“接”、“香”字的作用。(4分)

(2)末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4分)

参考答案

.(1)写登临纵目之所见,境界阔大。表达出月下景物的特殊魅力。又极具动感和比拟效果。“接”字写出山川相缪的壮丽景色,接着写夜色中的十里风荷,其特色不在视觉形象,而且清香四溢,着一“香”字而境界全出。(4分)

(2)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通感(或比拟)的手法,借一“凉”字点明了他在山水间逍遥自适的心境。无论是视觉之“光”,还是嗅觉之“香”,均并作一种“清凉”之感,既切合夏日“追凉”,又蕴涵着玄思理趣。(4分)

译文

站在南楼上靠着栏杆向四周远望,只见山色和水色连接在一起,辽阔的水面上菱角、荷花盛开,飘来阵阵香气。清风明月没有人看管自由自在,月光融入清风从南面吹来,使人感到一片凉爽和惬意。

鄂州南楼书事赏析:

《鄂州南楼书事》是黄庭坚的诗作。这首诗描写的是夏夜登楼眺望的情景。“明月”在诗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因为有朗朗的明月,才能在朦胧中看到难以区别的山水一色的景象,才知道闻见的花香是十里芰荷散发的芬芳。特别妙的是诗的后两句,本来只有清风送爽,可是因为皎洁的月光,它那么柔和、恬静,所以诗人觉得清风带着月光,月光就像清风,它们融合在一起送来了凉爽和舒适。

《鄂州南楼书事》描述的情景是:武昌的夏天,热得可怕。那天晚上,诗人登上高高的南楼乘凉。他倚栏而望,明月已近中天,皎洁的清辉倾泻而下。四面的山光与水光相连相映,一片通明;方圆十数里、盛开着芰(菱)花、荷

花,凉爽的夜风中,不断有淡淡的芳香扑面而来。习习清风,朗朗明月,谁也不能对它们管束驱遗,它们慷慨、殷勤地为南楼送来清清爽爽的夜凉,供游人称心快意地消受啊!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9分)

南歌子

黄庭坚

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玉人邀我少留行。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

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别时不似见时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词写作者同伊人离别在即,行船将发,表达两人难分难舍、无限凄楚的离别之情。

B.窗前槐树绿叶繁茂,室内显得昏暗,室外榴花耀眼,开篇两句以黯淡之景渲染别离氛围,为全词奠定了感伤的基调。

C.本词以柳叶和梨花来比喻伊人的双眉和脸庞,以“皱”眉和“倾”泪刻画了因离别而伤感的伊人形象,通俗而贴切。

D.结句作者写夜半酒醒,唯见月色皎皎、江水悠悠,无限离恨,尽在不言之中,如此写法颇具蕴藉含蓄之美。

15.本词与柳永《雨霖铃》皆为送别词,试比较两首词在表达技巧上有哪些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4.答案

B。B

项“黯淡之景”不正确,前两句描绘了室外繁茂明艳的景色,与室内暗淡的气氛形成对比,乐景衬哀情,反衬出话别双方感伤凄苦的心境。

15.(1)借景抒情。柳词通过“寒蝉”“骤雨”等意象营造了凄冷的氛围,表达了离别的伤感之情;黄词借“烟雨”“

轻舟”等意象营造了凄迷的意境,表达了离别时的无限凄楚之情。

(2)虚实结合。两首词都写到眼前分别时的凄恻缠绵,这是实写;又都宕开一笔,想象别后酒醒的孤寂凄冷,这是虚写。虚实结合,把离愁别恨抒发得更加淋漓尽致。(评分说明:每点

3

分,其中手法

1

分,结合诗句分析

第8篇:友人离别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巧于设计;适当点拨;合理拓展;尊重解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2-069-2

一、巧于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握诗意

一位老师在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时,先让学生回忆以前学习古诗的步骤,朗读、释题、了解作者、理解句意、体会感情,然后按部就班引领学生亦步亦趋学习。很多学生对于这样的学习感到索然无味。这样的教学难以引人入胜,相反引人入睡。古诗教学可以有模式,但不能模式化。对于学习方法的指导不能贴标签,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渗透了,学生就能感悟。杨振宁先生在《谈谈我的读书经验》中说:“渗透性学习方法就是在学习的时候对学习的内容还不太清楚,但就在这不太清楚的过程中,已经一点一滴地学到了许多东西。”

另一位老师在学生自由诵读基础上,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看到一池的荷花荷叶)哪些句诗描写了荷花、荷叶?学生兴致盎然地进入古诗的学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在不露痕迹中导入对古诗的学习。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古诗的教学和阅读教学一样,需要找准切入口,切入巧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学生充分感受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绘的美景后,问学生你会情不禁地赞叹什么?诗人又会发自内心的赞叹什么呢?引入第一二行诗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的学习就水到渠成,这样学生很容易就走进了作者当时的内心世界,很好地把握诗句表达的情感。

理解整首诗的诗意后,问学生学到这儿学完了吗?老师巧妙地引出课题,继而引导学生关注课题,从课题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从课堂教学的情况来看,学生更喜欢第二位老师的教学,对于这样的引导学生学得专注、投入。方智范老师说:“哪一位老师上小学语文能把孩子的情绪调动起来,能把孩子的体验过程拉长,能让他和作品里的情绪发生共鸣,沟通,那么这位老师就是一位了不起的小学语文老师。”

二、恰当点拨,夯实文字理解运用,想象情境

有专家统计,建国以来历次“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基本上都一直是表述为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古诗的教学也应重视字词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依据文本理解字、词在诗中的确切意思,不能仅不停留在字典上的意思,要把字典上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会联系诗句理解,会抓关键词想象画面,感受古诗语言文字的精妙。

这位老师引导学生从通过“无穷”、“接天”感受到荷叶多后。继而又让学生体会碧到什么程度?在教学中由于之前受“多”的影响,学生一下子没有什么反应,教师顺学而导,提示学生,除了碧绿还有什么样的绿?深绿、粉绿、嫩绿、绿油油……体会满池的荷叶,绿得幽、绿得美、绿得让人心醉。在有陌生感的语言处,要引领学生驻足涵咏品味。在体会到荷花的“别样红”和怎会“别样红”后,教师引导学生诵读诗句,体会诗句的对仗美。紧接着让学生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写看到的情境。

小学时期是一个人直接感受最强的时期,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形式、声音、色彩这些形象直观的元素,最能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在自主诵读的指导上,注重指导学生在读中去想象画面,想象画面的景物。进而抓住景物的色彩特征,让学生捕捉心中的感觉,带着感觉去读,并且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内心的感觉,在描述中加深了对诗意的理解。教师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引领学生用心体会、感受诗人对满池荷花荷叶的赞美之情。指导层层推进,一环紧扣一环,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呼之欲出。这样的引领,恰当地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以及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同时也弥漫浓浓的语文味,夯实了语言文字的理解,达到了“言——意——言”学习、理解、运用的教学效果。

三、精心拓展,教材为本把握好度,深入文本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一节课学一首诗,课堂的容量太小了。对古诗的学习不应局限于作品本身,而应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拓展。根据诗的内容、情感进行合理拓展,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感悟作品的情感内涵。

学生感悟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意后,教师告知学生诗人杨万里一生酷爱荷花,写了几十首描写荷花的诗,是全方位描写荷花的高手。然后把“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句诗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比较这两句诗有什么不同。一句写的是荷花、荷叶,一句描写的是小荷,描写的对象不同。还有呢?学生静思。作者用什么手法写小荷的?荷花、荷叶呢?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了解到细节描写和整体描写。描写的方法不同。学习语言,不仅要了解写什么,还要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学习语言的同时,要学会运用语言。

四时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教师图文结合把其它三季的景致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了解到西湖春有“苏堤春晓莺啼柳”,秋有“秋霞夕照雷峰塔”,冬有“冬寒不眠断桥雪”,你喜欢哪个季节的西湖?为什么?作者呢?切回文本的学习,感受作者更喜欢盛夏的西湖。

当学生了解题目的意思后,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古时交通不便,一别后很难知道何时再相见,诗人把浓浓的离别情融在了诗里。让学生背一些送别的诗句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当然,对教材的拓展也应注意把握好一个度。如果教师在课文中碰到什么,就引出什么话题,碰到历史就说历史,碰到地理就讲地理。或者介绍作家事无巨细,将他的生平像流水帐一样讲出来。那么,这将会使古诗的课堂教学变成“杂货筐”。无论是对作家的介绍,对历史文化背景的补充,还是与其他相关作品的比较,都应该紧紧围绕作品,围绕作品的情感内涵来展开,以学生对作品内容、情感的领悟为最终目的。

四、诵读记诵,尊重个性促进交流,体会意蕴

第9篇:友人离别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姜夔;词;柳意象;离别;漂泊;女性形象

姜夔八十四首词中有十八首是怀念恋人的,他也常常把依依牵人、缠绵柔情的垂柳拟成他的恋人。姜夔词中的柳意象大多表达了他对自己过往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恋人的离情别绪,但这并不是柳意象的全部意蕴。姜夔词中的柳意象,有的蕴含了作者游山玩水、交友酬赠的乐趣,有的寄寓了作者孤苦伶仃的漂泊之感,有的则是作者感伤时事的见证,更多的则是倾诉了对恋人的思恋、爱慕。根据这些情感意趣,姜夔词中的柳意象大致有以下五种意蕴:

一、以柳写自然之春

杨柳发芽在春季,其千丝万缕的枝条,给人一种朝气蓬勃的感觉。它的绿色,清新怡人。柳树也是春天最惹眼、最鲜亮的景物,它在春风中荡漾飘摇,营造出一种清新淡雅的气氛,把这个意蕴用于词中,更显得其词风的清空之“清”。

在一首彰显孝行、描绘母子亲情为题材的词作《小重山令》“寒食飞红满帝城,慈乌相对立,柳青青。玉阶端笏细陈情,天恩许,春尽可还京。”这是写赵郎中谒告的经过,“柳青青“既是暗示了事情发生的时间是在春季,也用于烘托和乐气氛。姜夔称赞了赵郎中孝敬慈母的风范,用一“柳青青”意蕴营造了一个春意融融的温馨气氛,流露出自己高兴的情感。这首词的语言清新、节奏欢快,有一种骚雅的风格。《蓦山溪・咏柳》更是将初春的风采和时节特征描绘成了一个有声有色的场景。“青青官柳,飞过双双燕。”这表示初春季节,杨柳的风姿:阳关大道上的杨柳青青,燕子成双成对地飞翔其间。更有《少年游》中“杨柳津头,梨花墙外,心事两人知。”作者用“杨柳”“梨花”“津头”“墙外”来营造春意浓郁的气氛,在这种春色撩人的环境烘托下,郎君少女自然情投意合。

二、以柳抒离别相思之情

姜夔二十多岁时,曾经依附于范成大客游在合肥,三十多岁时又随萧德藻寓居于湖州,后又依附张鉴在杭州生活十多年。在他的词中,怀念最多的就数合肥和西湖了,然而,合肥多柳在姜夔的词序中已有证明,众所周知,杭州西湖也多柳。姜夔的交际很广,加之他靠朋友周济维持生计。他四处流浪的命运,注定他的生命中会出现各种离别的情形,而这种离别相思又与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暗柳萧萧,飞星冉冉,夜久知秋冷。”这是姜夔与友人杨声伯夜游湘江的所见所感,此时此刻,作者眼前听到的是岸边的杨柳随风起舞的萧萧声,看到的是夜空中繁星闪烁。此情此景,作者作为一个游子,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家人,今昔在何处。《角招》“为春瘦,更何堪、绕西湖尽是垂柳,自看烟外岫,记得与君,湖上携手。”这是作者故地重游,曾经与友人愈灏游玩西湖,如今垂柳仍在,而友人已离去。与这首词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蓦山溪・与欧》“两行柳垂阴,是当日、仙翁手植”两句,这是作者古稀之年重访故友钱良臣的园林,看到故友当日所植柳树已蔚然成荫,而故友却已仙逝,表达了作者对于友人的思念之情。

三、以柳喻身世漂泊

姜夔常年浪迹江湖,寄人篱下,他一生不曾谋得官职,经济困顿不堪。他出生于江西鄱阳,后随父到湖北汉阳生活,后来一直在江淮一带游荡。这种居无定所的生活,以及怀才不遇的遭际,使他没有归属感,他漂泊不定的人生恰如挂在枝头的柳絮一般,随风能带走。他的词中,有一部分就是在抒发自己这种孤苦伶仃的身世之感,他也时常借柳起兴,来比拟自己及他人的漂泊身世。

在《鹧鸪天》中,词人通过借用流落异乡的歌女之身世可怜来暗示词人自己的孤苦漂泊。“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这里的“风絮”指“柳絮”,作者感慨这样一位佳人,为何会像柳絮飘落在溪流津渡之间般四处流浪。此处明看是同情烟花的不幸遭遇,实则暗示自己的身世也如同此般,虽满腹经纶,却怀才不遇,只落得四海为家的田地。“高柳垂阴,老鱼吹波,留我花间住”(《念奴娇》)更是借水中鱼儿、岸边的杨柳热情地挽留“我”,而“我”还是不得不走,以此来反衬作者不得已的漂泊身世。

四、以柳见证岁月荣枯

柳是春天之物,它的荣枯容易使人产生一种岁月流逝的沧桑之感。它的兴衰亦如人的生命、世迁遵循着自然的规律。姜夔常采用今日之新柳、昔日之旧柳、残风败柳、秋风悲柳,来表达这种人生感悟。

“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惜红衣》)诉说着时序将变、西风来临、万物萧瑟的讯息。这两句话说出了一个在凄凉环境和凄凉心境中的落魄江湖词人的凄凉话。i更有一直以来为人称道的“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点绛唇・燕雁无心》),它是词人的怀古沉思,意味深远。刘乃昌评论,这三句俨有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著名吟唱所包蕴的广大无垠的气韵。ii姜夔随萧德藻寓居湖州,经常往返于苏州和湖州之间,这首词是他途经吴松时有感而作。吴松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故乡,陆龟蒙一生隐沦江湖,举进士不第,他行走江湖,追求随意自由,因此又自称江湖散人。姜夔也是生不逢时,虽多才多艺,却无用武之地,只能布衣终生。他的身世、为人和陆龟蒙极其相似。他非常仰慕这位前辈,而今作者面临这风雨飘摇的时代,身临当年陆龟蒙幽居的故地,先贤往矣,倚栏怀思,不胜惆怅,眼前唯有残柳临风摇曳,这里渗透着词人纵览历史、俯仰古今、感伤时事、喟叹身世的复杂情思。“今何许”三字提唱,“凭阑”两句落应,哀感殊深。但捉住残柳一点言之,已见古今沧桑之异。用笔轻灵,而今令人吊古伤今,不能自止。iii这种面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之感,作者借用柳意象多次反映。《凄凉犯》首句云“绿杨巷陌秋风起,边城一片离索”这一句勾勒了边城重镇合肥,昔日多杨柳的巷陌,如今秋风萧瑟,城郊满目苍凉,词人用残柳、秋风渲染了宋金交战后残破不堪的离乱景象,曾经杨柳夹道的合肥街道,如今一片萧条荒败。这种岁月易逝,盛世不在的伤感,让人悲痛不已。以柳的兴衰来表岁月的荣枯这一意蕴,作者三次在他的词中引用了同一个典故:桓温北征前路过故地,看到自己早年亲手栽种的柳树已经长大,而感慨无限。具体有:《长亭怨慢》中的小序直接引用桓温的原话“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并表示“此语予深爱之”,柳树尚且会有凋谢飘零的时刻,人又怎不会苍老呢?这种对岁月流逝,人生短暂的慨叹,令人怆然泪下。第二处是《永遇乐・云鬲迷楼》中有“问当时、依依种柳,至今怀古。”这句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意相同。此处是以柳起兴,借柳怀古,感慨光阴易逝。第三处是《永遇乐・我与先生》中的“柳老悲桓,松高对阮,未办为邻地。”这是白石写给辛克清的次韵词,两人志趣相投,交往亲密。这三句是说还记得往年一同到山冈相宅卜邻,那年那月已经难以计算,如今正象桓温对老柳兴悲,阮籍抚高松抒怀,岁月蹉跎,但和友人成为邻居这件事终未实现。综上所述,可以总结为:词人从柳的自然生长规律,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个体生命的脆弱、时不待我的悲叹。“在表面看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生命、人生、命运和生活的强烈欲求和留恋。” iv因此,从柳意象所引发的感叹总是与生命意识联系在一起。

五、以柳拟女性形象

婀娜多姿的杨柳,柔如妩媚的女子,女性之美也常常用柳来比喻。柳意象多是用来形容女性的身材柔细,容颜秀美,体态纤瘦,如柳腰、柳眉等。在姜夔的词中,杨柳不仅象征着女性的娇美身材,还有具体的表征对象,即他的合肥恋人。姜夔喜用杨柳意象,与他的合肥恋人有关。前文已经谈到过,姜夔客居合肥时,与两位会弹琵琶的歌女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词人也多次表明合肥之地多柳树。他和他的恋人就住在这杨柳夹道的市井里,所以他多次委婉地以柳来怀念他的恋人,并且常常以柳比拟美人。

《莺声绕红楼》、《解连环》都是以柳比拟美人,前者云“人妒垂杨绿,春风为染作仙衣。垂杨却又妒腰肢,近前舞丝丝。”这四句好像两个美女在比谁的衣裳更美、谁的腰肢更细柔。这首词虽是写作者与好友张鉴赏梅的纪游词,但下片为衬托张鉴的家妓之美,就以柳拟人,“人妒垂杨绿”二句,以颜色刻画家妓衣着之美,“垂杨却又妒腰肢”二句,则以舞姿刻画家妓体态之轻盈,则其人之美可想。v后者云“柳怯云,更何必、十分梳洗。”这首词是姜夔离开合肥在驿馆追忆与其恋人分别的情景而作的离情词,记录着合肥姐妹为送别词人而演奏乐曲时的情景。“柳怯”,谓腰肢柔软;“云”,谓云鬓松乱。即体态杨柳般柔弱,发髻轻云般蓬松,风姿动人,更不必着意梳妆。以弱柳喻人,也暗示女郎已无心打扮,说明他们之间的情谊绵绵。

姜夔与他的恋人相遇在巷陌多柳的合肥,两次离别皆在梅花开放的季节,一是初春,一是冬间。故集中咏梅之词亦如咏柳,多与此情事有关。vi举一首《琵琶仙》为例: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春渐远,汀州自绿,更添了、几声啼。十里扬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说。 又还是、宫烛分烟,奈愁里匆匆换时节。都把一缕芳思,与空阶榆荚。千万缕、藏鸦细柳,为玉尊、起舞回雪。想见西出阳关,故人初别。

这首词是写姜夔的合肥情结,上片写相遇时,两位佳人比喻成“桃根桃叶”,姿色出众。而分别后,这一切都恍如隔世,不堪回首。下片则隐括了四首咏柳诗:韩《寒食》的“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愈的《晚春》“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飞雪。”周邦彦的《渡江云》“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鸦。”光阴暗换、年华流逝,将这美好的回忆付诸无情之物,化作幻影,这是何等空虚落寞。举杯饯别时,细柳迎风起舞,飘散出洁白如雪的柳絮。此情此景,作者借用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来表达此刻的心情。

此类词还有《点绛唇》、《浣溪沙》、《醉吟商小品》、《长亭怨慢》,都是以柳托兴,表达对恋人的思念。

注释:

i 夏承焘、吴无闻:《姜白石校注》,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1页。

ii 刘乃昌:《姜夔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1年版,第49页。

iii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80页。

iv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50页。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