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检课教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境教育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不但涌现而发展兴起。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自然栖息地的破坏和环境质量退化所带来的经济、社会、自然和生态等各种危机。环境教育也随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在1972年在斯得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环境教育的重要性被广泛地接受与肯定,由此拉开环境教育大发展的序幕。之后,在1975年的贝尔格莱德,1977年的第比利斯,1987年的莫斯科和1999年的塞萨洛尼基会议中,环境教育的定义不断清晰,也被越来越多的机构组织重视和执行起来。各国对环境教育的定义有不同的描述,1987年莫斯科环境教育和培训国际会议上的定义为:环境教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个人和群体意识到自己的环境和学习的知识、价值观、技能、经验以及从个人和群体层面使他们能够采取行动应对当下和未来环境问题的决心[2]。我国关于环境教育的定义,可引用百度百科的概述:环境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环境科学专业科班培养的本科生,无疑是环境教育的直接受体,通过系统的环境专业教育训练,使学生不但掌握环境专业领域知识,而且兼具使命感和责任心,成为环境保护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引领者、倡导者。
二、中西(欧)环境科学实践教学差异对比
1.实践课程设置。国内环境科学的实践课程设置大致分为两类,下面以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为例进行阐述:一类是与专业课相关的实验课程,比如普通化学实验、环境检测实验、生物化学实验、环境毒理学实验等等。该类实验课程设置与专业课学习相对应,内容多为专业课原理的演示或验证实验。该类课程分布在教学周中,需要实验前进行实验报告撰写的形式进行,实验结束后撰写实验报告进行总结。另一类是参观实习类的实践课程,如同济大学环境科学系组织的参观云南水务集团、上海杨树浦自来水厂等实践,这些实践课没有对应的专业课程,而是在培养计划中作为暑期实践单独出现,具有比较高的独立性,时间上它们分布在暑假开始的阶段,一般为期两周。学院组织以系(或班)为单位,集体前往参观地点进行实践,而地点和参观的企业分布广泛,有上海市内的环境企业,国内的污水处理公司(云南水务公司),也有国外的大学(日本九州大学)和环境基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参观结束后,同学们需要撰写对每个场所的心得体会和报告。在参观时,所参观的企事业单位机构的专业人员向同学们介绍相关专业知识,这拓宽了同学们的专业专业知识学习途径。费用方面,远途的参观考察基本上是学校学院的经费承担,但是也有同学自费的部分如机票和其他一些费用。一般都在普通家庭可以承担的范围之内。总体来看,国内的实践课程种类比较多,时间地点都很多样,而目的就是培养同学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而课程的评价体系则主要参考学生的报告评价,如实验课的实验报告的平均分和考察报告的评分等。此外,以同济大学环境科学创新试验区为例,通过组织小班教学,引导学生们循序渐进参与创新实践,以提高综合能力。如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参观教授实验室,大学二年级开始“一对一”的导师制,通过学生和教授的双向选择,确定学生的导师和课题组。这样,学生可以进入各个不同的实验室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更早地接触到科研和相关的活动。这样的教学模式丰富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也为学生开阔视野提供了很好的途径。欧洲的环境科学实践课程设置与国内有所差异。以试验区同学交流学习的西班牙瓦伦西亚理工大学为例,环境科学实践形式也分两种,和国内一样,是实验课程和参观实践。但是欧洲的实践课程强调本地化和可操作性强。这里的实验课和理论课不分家,如环境生态学,课程分为两部分———课堂和实验室,同学们进实验室的频率也是一周一次到两周一次,此外,同学们无须撰写预习内容,但实验报告和国内相似,区别在于这边要求以一定的格式标准,将实验报告打印出来,由老师收集,作为评分的依据。而参观实践也是与课堂结合的,并不同于国内实践教学课程独立设置。往往在某门课程学习当中,安排整天的实地考察(fieldtrip)。实地考察地点则由课程的性质而决定,例如地理课会选择附近的山体,而环境修复会安排在周围的某个垃圾填埋场。偶尔也会有远途参观的课程,行程从3~4天至一星期不等,这些课程通常出现在大学高年级如大四阶段。这种远途实践是自愿参加,部分自费。如同学因为费用问题不参加将另外安排任务。在实地考察过程中,由于自然场地更多,通常都是任课老师担任解说员的职责,因此需要老师对该场地有一定的了解。据来自德国和奥地利环境科学专业的同学叙述,当地的课程设置和西班牙相差无几,也是实验课和理论课相结合,而实地考察也是根据具体课程来安排,有的课程会固定每两个星期有一次,有的课程则不定期举行。而且普遍没有长途的行程,时间最长则只有3~4天。课程的评价和国内相似,也是根据学生的报告进行评分,不同的是,该分数是理论课的一部分,并不像国内有单独的实验课分数。
2.学生态度。在国内教学普遍以应试为目的的大背景下,实验和考察这种非考试科目,在一定程度上应该是符合学生的兴趣,并且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而实践考察中,同学们普遍对轻松的行程比较感兴趣,而在具体的企业和工厂参观热情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该主题的熟悉程度和讲解人员的表达能力,积极主动性上受限制。部分同学对实验预习报告和考察报告的撰写不够重视,仅仅是完成任务,会沦为“形式主义”。在西班牙或者德国的环境科学主修学生则对实验和考察有不同的态度,学生们普遍乐意接受实验和考察教育,相比中国学生,他们更有兴趣参加实验或者考察形式的教育。但是同学们普遍为实践课百分之百的出勤率要求感到苦恼,在西班牙尤为严重。因为西班牙18~24岁学生平均翘课率为23.5%,为欧盟国家首位。此外,实践考察报告的撰写不是必须的,受到部分同学的欢迎。
三、小结
(一)本体观
本体观是指学科之“存在”,反映了学科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本源性在实践层面上的意义。苏格拉底引导式的追问,单凭对话的方式获取本体性知识存在着片面性,唯经验性的归纳是不够的;柏拉图的理念论中,则以超经验的世界树立“理念”为本体性知识的内在依然存在偏激。毫无疑问,民族教育学科应探索出内在发展的研究逻辑,以此作为起点来实现学科的应然价值。对于学科建设这一命题来说,存在着三个重要问题:什么是民族教育学?学科建设应该做什么?如何进行科学的学科建设?这三个问题可以衍生出其他细小的问题,诸如当前我国民族教育实践面临的困境、主要范畴和基本规律问题、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诸多问题的解决都要以本体观作为突破口,遵循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模式,方可挖掘出民族教育学科发展的创新点,完善其本体性知识。
(二)对象观
民族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以及研究方法可通过“目的-手段”关系发现其核心问题和边缘问题,这也是凸显民族教育学功能最富有成效的维度。“任何研究领域都有自己特殊的对象,每一个领域的对象又都有自己特殊的性质,正是这两个‘特殊’,决定了各学科之间在内容和研究方法上的差别”。民族学一级学科下设置的民族教育学应当以民族学基本理论为基础,同时兼顾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以小样本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更形象、更具体;而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设置的民族教育学则应当以教育学基本理论为基础,同时兼顾民族学的基本理论,比较偏好将大样本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更抽象、更具概括性。笔者认为,民族教育学应从教育的微观领域去把握,探讨民族地区的多民族教育现象。它以不同民族群体的教育现象和教育生活为研究对象阐释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各民族教育规律,学科体系包含一切与民族历史文化相关的理论与实践。比如宁夏回族教育的研究,一方面特指宁夏区域内的回族教育,另一方面也“包括回族地区各民族的教育,不仅限于宁夏回族的教育”,既要着眼于民族教育的共性,又要研究其个性特征。
(三)价值观
一门学科的建立和成熟要以专业化的努力实现学科内在的价值,完成学科体系的科学化构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下,广义的民族教育学指的是全国人民的教育;从狭义角度来讲,民族教育学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下自成体系的各民族教育,比如民族学前教育、民族中等教育等,表明民族教育学科层次清晰。这些学科的分类以民族历史文化为依托,通过民族课程的实施,培养民族人才、传递民族文化传统,繁荣民族发展。民族教育学科一定要有科学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从而形成学科研究的内在逻辑,解决民族教育中的实践性难题。现代社会情境下,个人对社会的认同,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认同都是通过互动方式产生的。民族主义情感是认同的一部分,而民族教育提供给民族个体整合的机制以期望达到自己归属于某一民族强烈的认同感,从而形成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点的共同体。民族教育学应肩负起社会责任,由内在的“为己”意识转向为外在的“为他”情怀,传承共同民族文化和培养共同体成员的文化适应性。
二、多元化研究方法:民族教育学科实践的根基
方法论问题是理论与实践共通的桥梁。民族教育学科最终的目的是走向民族实践,丰富民族生活。在研究方法上,兼通民族学或人类学和教育学的研究范式,做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我国学者苏国勋指出:“社会理论广义上关系到与人类行为有关的各门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内容上则涵盖和跨越社会学和社会哲学,而不专属某一学科领域”。从认识论层面来说,民族教育学理应拥有多学科的属性,因为民族教育学的研究涉及到多门学科。所有的社会研究必然包含文化的、民族志的或者说是人类学研究的视角。民族教育学坚守来源于民族学的研究方法,采用田野考察法和教育研究中诸多方法的综合使用。比如参与式观察、民族志、访谈法和实物收集与整理,这些方法强调现场的进入与观察,“把直接观察到的事项进行转述、分析和解释,最终书写出所理解的某种文化”,多维度地展现民族教育的现实和民族共同体真实的教育生活。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来看,“田野”二字被解读为本义上的原初、自然、本真和真实的再现;从民族学角度来看,“田野”则是指研究者进入现场,后来聚焦成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要求研究者亲自进入某一教育场域,通过直接观察、访谈、住居体验等参与方式获得第一手研究资料。走进教育的“田野”,意味着走向教育实践、体验教育生活的本真,开展真实的民族文化实践研究。民族学的田野考察法实际上具有既注重深入实际调查、体验生活,又强调从大量的原始素材中得出自己的理论研究构架,秉承自下而上地得出研究结论的学术传统,要求“研究者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学研究方式”。田野研究不仅是一种研究方法,更是一种有效的实践行为。当然民族教育学科的研究方法不仅仅局限于一种方式,除过民族学的研究方法之外,教育学或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也是可以采用的,比如说“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的运用。”考量研究方法科学化的同时,还应注重其他诸如教育叙事研究、比较研究法等。多元化研究方法的应用促进了民族教育学科不断走向实践、趋向成熟。
三、民族教育学科的实践模式
(一)功能建设
如前所述,民族教育学的一大功能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探寻民族教育生活的过程和规律,注重文化性、区域性和多元性特点。民族教育学科建设的功能体现在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价值。为什么需要民族教育学?在理论层面,民族教育学要树立学科自信,追寻民族教育的个性化。基于多元化需求、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差异化发展等因素,民族教育学理应破解个人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矛盾,遵从研究的本土化取向。实践层面,民族教育学坚持文化多样性,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族教育活动,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比如民族地区建立文化学习交流中心、利用各种方式宣传民族优秀的文化,增强民族的包容性;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教材、作品等,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使民族共同体在融入现代社会情境中彰显民族特色。一门学科的价值,当站在为人类全面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角度去考量时才能获得对学科价值更科学的解释。民族教育学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始终以民族教育发展为己任,注重宏观与微观的结构化整合;始终以增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为目的,自觉深入民族地区教育的内涵、重点和热点问题。通过加强与多学科的共同合作研究,为民族教育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和建议,它承担着双重任务。一方面通过教育培育民族认同感,发展民族族群自身;另一方面传承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提高民族地区学生的学业水平。通过多元化的路径,民族教育学研究不断自觉地介入民族地区,促进民族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制度建设
学术生产力的创造来源于良好的制度建设。民族教育学科的生产力一方面来源于运用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开展田野调查研究,提高学术成果的转化力。另一方面来源于实践成果的理论回归,以便科学地指导民族教育实践。这两方面都需要规范的制度来支撑,促使民族教育学研究工作常态化、自觉化。民族地区高校应尝试成立专门的民族教育研究基地,制定研究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多方面筹措研究经费,开展有价值的本土化研究。不断与民族定点地区学校实施一系列的深度合作研究,加强与民族基础教育的联系和互动。不间断地深入民族农村地区,贴近民族教育的现实,探究民族教育前沿性课题。总之,制定好各种规章制度、定期开展民族教育的相关论坛、培养好学术研究梯队,加强国内学术机构和国际学术平台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够推动学科实践的科学化。
(三)创新建设
民族教育学的发展,离不开跨文化、区域化的综合性研究。民族文化是民族教育滋生的土壤。民族教育的健康发展以民族文化为基因。教育因文化的发展而产生,而文化又因教育而得以传承与发扬,民族文化的丰富性是构成民族教育特色的客观基础。教育就是一种天然的文化现象,民族文化传承就其本质而言不仅是一个文化过程,更是民族教育的过程。因此,民族教育学的文化创新建设是其实践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旨在鼓励学生利用民族文化知识、先前的经验、思维结构和表达风格,建立与学习之间的相关性,以提高民族文化学习的有效性。可以合理设置民族传统文化课程,比如民族语言、民族艺术和体育、民族风俗等课程;创设独特的民族文化校园环境,在积极渗透民族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多元文化意识。民族教育学科的创新要立身于民族文化,注重学科的顶层设计,使学科拥有国际化视野和本土化融合的视域。同时关注民族教育学微观方面的实践,例如双语教育有效性的探索等,都离不开创新性实践模式的导引。
(四)人才培养
第一,人才培养要兼顾民族学和教育学的培养方案,做到人才培养模式相互补充和互动,这样有利于学科领域的拓宽。两种培养方案的结合既能够使民族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特色更加鲜明,又能使人才培养结构多样化。民族学一级学科下设置的民族教育学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了厚重的民族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设置的民族教育学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了教育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应用。人才的培养过程要做到教育阶段的相互衔接,据此来设计相应的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厘清培养机制的基本技术路线,掌握人才培养的现状,整合学科建设的外部环境和人的社会发展的内在目标,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化和应用性。第二,人才培养要坚持多元文化理念,开发多元文化课程。富有民族特色、内容丰富的课程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不同文化群体学生的教育需求。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实践,形成正确的文化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从而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多元化教学目标,一方面注重民族文化传承的方式;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正确审视文化多样性,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技能的发展,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另外,整合民族学和教育学的基础课和选修课,进一步探索、优化课程资源建设,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在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同时,突出民族地区学校的办学特色,将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整合到相应的课程中。第三,学校职能部门制定出具体的保障措施。譬如人才培养目标、结构、评价等体系,通过相关的管理制度来监控、评估、反馈,产生民族教育学人才培养的“协调增益”之效。通过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的机制化管理,做到不断优化整合和反思改进学科教学,从而科学地拓宽研究视野。提高民族教育学科的研究水平,要加强人才培养的质量。这个过程是一个培养方案、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绩效考核以及培养质量改进等因素相互适应、相互调整和再改进的循环性过程。
四、民族教育学的发展前景
1.1合理饮食
饮食因素是CG病情反复的一个主要原因,包括饮食种类、饮食方式,饮食与服药安排等方面.饮食种类主要包括:饮食生冷、辛辣刺激、腌制或者粗糙难消化的食物,这些食物对胃黏膜造成不同程度的物理刺激,损伤胃黏膜;饮食方式包括:三餐不定时,饥饱无常.饥饿时,胃内的胃酸、蛋白酶缺少食物的中和作用,浓度较高,易造成黏膜的自我损伤.暴饮暴食又易损害胃的自我保护机制,胃壁过多扩张,食物停留时间过长等都会促成胃损伤.饮食与服药时间的安排方面,阿斯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物、皮质类固醇等激素类药物均对胃黏膜有化学性刺激,餐前服用可引起胃黏膜炎症、糜烂,甚至溃疡,这些都是造成CG发生和病情反复的重要饮食因素.良好的饮食习惯对CG的防治有着重要的作用,张文珍等通过对33例饮食不当患者进行饮食调整,生活指导之后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转阴率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CG患者应当以质软、温和、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饮食三餐有节律,避免暴饮暴食.如果同时合并其他疾病需要服用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应当饭后服用.睡眠前2-3h避免进餐,以免刺激胃酸分泌损伤胃黏膜.此外,有研究发现CG的保护因素为多喝绿茶.俞顺章等在饮绿茶对胃癌、CG发病影响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饮绿茶可降低胃癌和CG危险度各54%.这与绿茶中茶多酚(teapolyphenols)的主要有效成分表没食子儿茶素酸酯(epigallocatechingallate,EGCG)的抗氧化作用有关.CG多数有H.pylori感染病史,H.pylori感染可抑制胃中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分泌,胃中抗坏血酸减少,茶多酚的多个酚性-OH容易氧化而提供质子H,因而有强烈的抗氧化(类似维生素C抗坏血酸作用),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故在饮食方面,多喝绿茶是CG的保护因素之一.除茶多酚外,大蒜素、叶酸、维生素C、微量元素硒等生物活性食物成分也被认为具有减缓CG发展、预防胃癌的作用.
1.2忌烟戒酒
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以影响胃黏膜的血液循环并削弱消化系的防御能力,导致幽门括约肌功能紊乱,造成胆汁返流,破坏黏膜屏障.吸烟是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吸烟量每增加一个等级,胃癌的发病率会变为原来的1.5倍.酒精对胃黏膜可造成强烈的刺激,久之可使胃黏膜充血、水肿,发生胃炎.还有研究认为长期慢性饮酒可以胃黏膜前列腺素E2分泌减少,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分泌增加,可以说烟酒是加剧CG的发生与发展的风险因素之一.临床研究证明CG患者用药联合戒烟戒酒生活习惯改变组总改善率为82.1%,高于单纯用药组的67.0%.故忌烟戒酒应当作为对CG目标性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1.3体育锻炼
有研究显示,约25%的癌症可以归因于体质量超标和久坐的生活方式.Cook等进行的一项针对480万人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适当的体育锻炼与胃癌的发病率呈负相关[相对危险度(oddsratio,OR)=0.64,95%可信区间(95%CI):0.42-0.98].调查发现健康人群和CG患者人群参加体育锻炼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健康人群参加体育锻炼者的时间大多超过30min且能持之以恒;CG患者人群的锻炼较少且频率不足.因此体育锻炼也是防治CG的重要举措,适当的体育锻炼对胃病患者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1)增强机体免疫力,增强胃黏膜抗H.pylori的能力;(2)调节胃酸的分泌;(3)增强机体对社会抗压能力.腹部锻炼的加强还可以促进机体胃肠道的蠕动,进而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增加抗病能力.适合于胃病患者的运动包括:气功、太极拳、步行、慢跑、骑自行车等,这些运动对消除腹胀、嗳气、促进炎症恢复有一定作用.
2规范用药
CG患者数量众多,多为中老年人群,往往合并疾病多,且常常多种药品长期混用,因此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较高.伍晓剑在对2000例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发现,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为药物使用量大(占44.96%);重复用药(占31.78%);联合用药药效降低或药物拮抗(占15.50%);药物连用不良反应增强(占7.75%).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1)用法用量不当:主要表现为抑酸药使用剂量过大,抗生素用法不当与使用时间过长.一般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药物口服1次(400mg),每日仅需使用2次,无需增加药物剂量.而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20mg),最大剂量为每日2次.抗生素一般使用10-14d即可达到较好的效果,长期使用,容易引起耐药性和不良反应.临床上有5%-12%的病例未能成功根除H.pylori的根本原因在于H.pylori对抗生素产生耐药和患者的依从性,而非增加或延长抗生素的使用;(2)重复用药:一些药物商品名称不同,但化学成分相同或化学成分不同但作用相似,因而仅凭药物名称用药,可能造成相同药物的重复用药,从而引起不良反应;(3)联合用药药效降低:胃肠促动药(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与抑酸药合用会使抑酸药在胃中停留时间减少,从而降低其疗效.H2受体拮抗剂合用抗酸剂(如碳酸铝镁等)后,抗酸剂中和胃酸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使H2受体拮抗剂的吸收降低20%-30%;(4)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增加:胃动力药吗丁啉与胃复安,两者都有增强胃肠道蠕动、促进胃的排空的作用,由于药理作用不同,如二者合用,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因此消化科医生应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避免不合理用药,同时要对患者讲解有关药物的注意事项、服用方法等,在发现使用不合理时应及时予以更正.
3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CG的发生常与情志的失调密切相关.惠起源等在探讨胃癌高发区人群CG发病和社会心理因素的相关性中发现:(1)CSG组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睡眠差高于对照组(P<0.05);(2)CAG组强迫症明显高于对照组,人际关系敏感度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张志敏等发现CG现有的响因素中情志影响最大,其次为过劳、天气和过食.黄振鹏等对305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伴情绪障碍原因临床分析发现CG患者的不良情绪主要是由于对疾病知识了解较少,病情易反复,使患者易发生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医护人员对有疑虑、恐惧的患者进行交流,对CG伴IM和Dys与胃癌的关系客观地进行解释,指导患者保持乐观的精神,利于从总体上提高治疗效果.有研究证实,H.pylori阴性的CG患者存在抑郁情绪,加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是有效的.李金莲等在常规中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良好的饮食护理和用药护理,同时按需施心理护理,坚持治疗8wk后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心理治疗效果一般起效较慢,但坚持使用,效果较好,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4结论
关键词:人文学科;科学素质;培养模式
人文学科,在大学主要指社会科学,经济及管理类学科。在我国的大学教育构成中,人文学科的学生大约占30%左右,也就是说大约有几百万在校文学科类大学生。
近年来,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大力推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作为人文学科类的大学生,要努力学习,大力加强科学素质的提升。
一、人文学科学生科学教育的基本定位与关系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从一般的学科和课程构成在教育目的的反映上看,人文教育主要进行的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教育,在这个基础上,科学教育既要传承传统意义上的自然科学知识与理论,使之拓宽知识领域,更好进行科学素质教育,重点在拓宽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以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求得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重点解决“方法论”问题。对人文学科学生进行科学教育,解决的是学生科学素质问题,为整体提高学生素质奠定基础,这实际上是现代教育所要面临和解决的课题。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展开了这方面的探索完成,如广泛地开设了自然科学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基础与专业课,进行通才与专才的教育,加大学科知识相互渗透的力度。而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工作则更早,其教育方式,体系也更完备,如美国的通识教育、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报告”、STS教育等。
但应当明确的是,我们现在探索的科学教育,已经不能再是简单意义上的一般的数现代知识的再度灌输和教育,不能只是一般自然科学的系统性教育,而是要更强调科学精神的培育,及“求真”能力的培养,以此培养学生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这才是在文科大学生中加强科学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
二、人文学科学生科学素质教育重要性
大学生作为同年龄段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其科学素质应当较高。但是,目前对人文学科大学生群体的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中的这一群体并不比其他社会群体的高多少。
一般来说,科学素质应当包括三个方面,即科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的理解程度;对科学研究方法与过程的基本理解程度,以及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的正确理解。同时满足上面几个方面的条件,才可以说具备了基本的科学素养。
由于我们教育方法,课程设置乃至教育制度上的缺陷,当代大学生科学研究方法的缺失是较为严重的,这点已不容怀疑,这也是多年来我们的科研成果众多,创造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不高,我们的科研论文众多,但有独创性的不多。我们的高学历、高学位人才众多,但真正成长为大家的人物即寥寥无几的重要原因。
中国教育史上,有两个时期是值得回味和反思的,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的高等教育的一些缺陷,也就是科学素质培养中的一些问题。
上世纪40年代,由于爆发,国内北京、上海的一些大学内迁至昆明,成立了西南联合大学。由于战争,当时的办学条件异常艰苦,甚至连基本的时间实验设备设施及教材都相当缺失,但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学校坚持对学生进行贯通的科学素质教育,不局限于某一学科的专门教育,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思路,提升了学生科学素养,尤其学生掌握与研究方法。因此,培养的学生既有深厚扎实的理论专业功底,同时,又使学生具备了学习与科研能力。这种科学教育的成果在未来展现出来。30年后,到70年代就很快涌现出了杨振宁、李政道和在国内学术界做出杰出贡献的大家,如“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彭恒武、朱光亚、钱伟长,还有成长为两院院士的王伏雄、陆宝麟、涂光织、等大家,西南联大的学术水平在世界都是有具有一定地位的,它培养了几十位两院士,如果从大学毕业算起,西南联大的毕业生20多年后就成了世界公认的大家。
1977年,我国恢复高等教育的招生考试,每年招生人数从20多万,至今也是30多年,但全国的恢复招生考试以后的毕业生公认为学术大家的寥寥无几,要成为能问鼎诺贝尔奖的人到目前还几乎没有,同样也是30年,办学条件优于30年前的西南联大,而毕业生质量即不能相比,究其原因,科学教育的缺失是其中重要一条,现在的学生,没有相当严格与扎实的基本功训练、更缺少科学教育中方法的培养,对人文科学的学生,科学素质教育尤其具有不可缺少的地位与重要性。
首先,科学素质是大学生素质构成的最重要基础之一。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由于我国现行的高考选拔制度上的缺陷,中学阶段文理过早分科教育,文科大学生对自然科学教育的理解是极不完整的,更谈不上深入和全面。而从理论上看,人的素质是由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三方面组成的,这几方面相互渗透、联系和影响,共同构成其整体素质。而科学文化素质是人的素质的最高层次,是其他形式发展与构成的基础。而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不足,就此而言,对人文大学生的科学教育至关重要,它关系到这类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其次,社会对人的整体认识偏差使人才的评价系统不完善。我们的大学教育在这种不完善的评价系统的引导下,将大学教育定位于一种单纯的职业教育,这种教育理念导致大学教育多年来过于功利化,过分的专业化,具有强烈的行业性与较窄专业性,而目前经济发展,结构变化相当迅速,原有的重专业、轻复合;重知识积累、轻全面素质提升;重平均发展,轻个性教育的教育模式弊端在市场变化面前变得束手无策,学生技能单一,考试技能较强,工作技能却较弱,尤其缺乏灵活性与创造性,很难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因此,必须提高人文学科类大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
再次,从现代科技的发展状况看,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日益渗透坚密联系,实现高度综合化,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相互融合的趋势愈加明显。现代社会问题,科技与经济问题都具有相互联系与综合性,人类必须站在全新的高度,从整体上去认识与把握客观世界,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本专业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应当具有更为广泛的科学知识,培养良好的科学思维能力,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
因此,我国高等教育要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必须加强科学知识教育。教育本身的功能在于全面提升人的素质,既然要求的是全面提升,当然也就包括了科学素质的内容,否则就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提升素质。自然科学本身重视探求真理的“客观性”,即实践性,将是一种知识体系,是一种研究活动,就应当有贯穿于人科技活动和社会活动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审核能力,通过科技知识与素质的提高,使之具备良好的科学论理与道德,具有良好的科学思维,因此,人文科学而的大学生进行科学教育,重要的在于养成好的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科学论理道德,这对人文学科的大学生尤其是应当的。
三、人文学科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的模式
(一)改革目前的课程设置结构
当前在教育方面我们非常习惯于满堂灌,因此总感到教学时数不多,许多专业学习的标准往往以教学的时数为重要依据,很少考虑当前科技教育发展的形势和学生接受科技教育的个体差异。
因此,必须大力改革目前的课程结构模式,减少一些强调共性的统开课,尽可能在激发学生兴趣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开设科技教育课程,强化科技教育对人的巨大的培养和塑造功能。
(二)改革高等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标准,将科学素质培养纳入评价体系之中
当前,我同时对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评估中,一般都着重于教师教案的完整性,近年来甚至以统一性作为模式,由此而来的是,教师的教育个性无法发挥,培养学生就势必成为一种共性模式。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评估,过于在考试过程,论文数量,考试分数,甚至将试卷及各类题量都作为一种统一标准。对于人文学科类的大学生,更把作业的规范性和次数作为标准,使学生陷于新一轮的文山题海之中。
因此,要体现科技素质的培养,就要改革这种评价模式,体现“科学素质”培养的特色,要将科学教育课程提升到人文学科学生总课程的的20%以上,加大科技知识普及、科技写作知识的传授力度,并结合学科特性,发挥其逻辑思维的特性,在开设一些具体的科技课程同时,侧重于学习《创造学》、《科技概论》、《科技论文写作》、《科技发明与创造》作基础选修课,加入《科技实践》课作为具体的一门科技活动过程的实践课,并要规定一定的训练量。
(三)建立有特色的科技实践活动基地
可以考虑在大学的研究机构和社会上的科研开发机构中,有针对性的建立科技实践基地,并注重人文学科学生特色。
人文学科学生不可能直接参加科技研究,但建立这种基地,可以让人文学科学生有实践基地作保证,让人文学科学生知晓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的全过程,尤其是科技开发的组织工作乃至投入生产、创造效益的过程,让人文学科的学生知晓这一过程,参加组织工作的过程,可以培养科技意识,懂得科研开发的全过程,潜移默化中增长科技活动的知识,提升其科技素质。
(四)改革课堂科学教育方式
当前,相当多的高校已开始逐渐认识到人文学科大学生中开展科技教育的重要性,陆续在人文学科中加入了一些科技教育的课程,这种变革当然是非常好的。遗憾的是,从实践上看,效果似乎还难以显现出来,近年来毕业生的人文学科的大学生普通缺少创新精神和科技工作应有的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正是这种教育还收效甚微的反映。
原因在于,我们的教育模式上,太习惯于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应对崭新的科技发展现状,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育,就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由于我国基础教育的特性,使相当多的人文学科在基础教育阶段忙于高考的应试学习,因此基础教育阶段的自然科学知识缺乏。因此,课堂教育要从这一实际出发,不能在描绘一些具体学科的基础知识,甚至公式的推理与推导,而要着重科技的发展历程、现状,着重培养对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的养成,着重科学素质的提高。
其次,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充分发挥科技教育手段的作用,利用网络、多媒体,科技作品的制作等教育过程,培养学生对科研开发过程的理解,甚至就从多媒体设备、电脑教育设备设施的构成与使用讲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抛弃一支粉笔讲公式,一块黑板演示现代化科技的陈旧模式。
再次,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我们太习惯于一套试卷,一个标准答案的考核方式,当前要全面改革这种方式,引入如科技开发活动的组织方案制定,科技现象的描述一些带有自主创新性的科技课程考核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科学创新意识。
三、结语
科学教育对人文学科类大学生的科学教育,不单是一种基础教育的补课过程和弥补过程,而是培养人文学科类大学生对科学素质的理解,对科技活动认识的一门重要素质提升课程,这对这类大学生全面科学素质的提高,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益处,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在课程结构、教学考试、考核方式上进行改革,才会收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钱贵晴.综合实践活动及师资建设研究成果[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常初芳.国际科技教育进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 文艺概论 教学改革 理论 实践
培养和提升人文素养,是高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类的课程,是承担素质教育任务的重要课程。但是当今中国很多大学都从原来的培养知识性人才转向培养应用型人才,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也更注重专业的实用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所谓的素质教育很容易被认为是空中楼阁,看着好看,实际上落不到实处。文艺概论这样的基础课程,尤其是对于非中文专业的同学来说,更是易于沦为学生混学分的工具,真正对文艺学感兴趣的,寥寥无几。但是,文艺概论课程不可能取缔,素质教育需要落到实处。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我们应该怎么样去改革文艺概论课程的教学?怎样使其应时势要求而变通,但又不失其根本?笔者做了如下思考。
一、在观念上加强从道到术的转变
在这个概念里,道应该理解为理论和思想,术是方法和途径。文艺概论是一门理论课程,从课程目标来说,要求学生学习文学艺术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理论,但是,对于非中文专业的文科学生来说,以学习理论为目的,显然对他们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和吸引力。那么,如何将无用之用转为有用实用,笔者认为,首先要进行观念上的转变,即从道到术的转变,把学习文艺概论的道改为以其道为术,使其成为学生理解文艺作品、增强人文修养的工具和途径。
在以往的授课过程中,教师以文艺概论中的理论为中心,所举的例子是为了说明这个理论,那么在以后的课堂上,教师可以用理论作为工具,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作品。例如在讲到文学作品中情感与理智的关系时,文艺概论中有这样的描述:在文艺作品中,情感与思想密切相连,情感应该受到理智的控制。鲁迅先生说,“我以为情感正烈的时候,不宜作诗。否则锋芒太露,能将诗美杀掉。”鲁迅:“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黑格尔:“啼哭在理想的艺术里也不应是毫无节制的哀号……把痛苦和欢乐满肚子叫喊出来也并不是音乐。”黑格尔:“艺术要驯服并且涵养冲动。”这些理论都是比较简单容易理解的,把这些理论理解了记下来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目标,我们能运用这些理论去理解文艺作品。教师要求学生运用文艺作品中情感和理智的关系来鉴赏郭沫若的作品《天狗》和艾青的作品《大堰河——我的保姆》。
“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一切星球地光,我是X光线底光,我是全宇宙的Energy能量底总量!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我飞跑,我飞跑,我飞跑。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嚼我的血,我啮我的肝,我在我神经上飞跑,我在我脊髓上飞跑,我在我脑筋上飞跑。我便是我呀!我便是我呀!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郭沫若的这首《天狗》一向被誉为五四精神的代表,其中狂飙激扬的感情,通过热烈奔放的词句表达出来。抒发了诗人否定旧的社会现实、摆脱旧的思想束缚、张扬个性、追求解放的强烈愿望,集中体现出五四时期提倡科学、民主和自由的时代精神。在我们学习了文艺概论之后,我要求学生按照文艺作品中情感与理智的关系和诗歌的美学特征,重新感受一下郭沫若的这首《天狗》。学生们感觉到这首诗歌缺乏诗歌的审美特征,情感太过奔放,缺少理智的束缚,所以情感就像洪水一样泛滥,失去了美感。那是不是白话诗就容易显得简单直接,缺乏含蓄蕴积之美呢?接下来,我们举了艾青的一首白话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让学生体会,在理智束缚之下的情感表达,是怎么样体现出含蓄而深沉的美感的。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的掐死之后,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
从这首诗歌里面,我们可以在这些平白如话的诗句里,感受到诗人对他的保姆,和他的保姆对诗人所具有的深厚的感情。而这种感情的表达没有用号哭或者呐喊的方式来表达,而是用细节的描绘和平实的语言,润物细无声地把感情的流露潜入读者的心中,让我们感动。
在运用理论来学习和分析作品的过程中,相信能一箭双雕,既能让学生对理论的认知更加深刻,又能加强他们对作品的深入理解。
在传统妇产科学示教课程教学中,通常使用黑板板书与挂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由于与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相似,内容有交叉之处,学生容易对示教课教学产生厌烦,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同时,由于挂图与板书均为静态内容展示,无法动态、直观地表现妇产科学抽象的知识内容[1],使学生难以理解重要的知识点。比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这一节内容,由于内容包含女性生殖内分泌轴下丘脑-垂体-卵巢及靶器官子宫内膜的相互作用及影响,知识点十分抽象,难以理解,所以在理论课之外,妇产科学示教课程意安排了这部分内容的病例讨论。但是,由于学生在理论课上对这部分内容没有真正地掌握,在示教课中通过病例讨论也仍然似懂非懂,并不能使学生真正深刻、直观、正确地理解并掌握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这一知识点。再如妇科病史与检查这一节内容,是医学生进入妇产科临床实习前必须要掌握的基础技能,在妇产科学示教课程中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要学会进行妇科病史采集,掌握妇科常见临床症状,尝试进行妇科检查包括双合诊、三合诊等并掌握基本要领。但是通过传统的挂图讲解,学生根本无法直观地了解妇科检查的要领,对病史采集也无法真正地掌握。当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由于在示教课中并没有掌握应掌握的临床实践技能,造成了学生对实习的不适应,无法迅速地融入下一阶段学习生活中去,从而最终影响医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利于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因此,在传统的妇产科学示教课程教学模式中,学生无法对妇产科学知识有进一步深刻的掌握,严重影响了妇产科学的教学效果,亟待新的教学手段来改善教学效果。
2多媒体课件的特点
多媒体课件与传统黑板板书+挂图有着非常显著的区别,多媒体课件可以采用的素材更加多种多样,包括文字、图片、图表、动画、声音、影片等等,因而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有不可比拟的优点:
2.1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由于多媒体课件包含动画、声音、影片等,能够非常形象生动、动态地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因而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比如学习子宫肌瘤这一节内容时,传统的挂图只能向学生展示子宫肌瘤的静态图片,没有真实感,容易使学生感到厌倦,失去兴趣。而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就可以通过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真实视频,让学生亲眼看到子宫肌瘤患者那凹凸不平的子宫体,看到子宫浆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粘膜下肌瘤的真实影像,并且观摩到如何将子宫浆膜下肌瘤自蒂部完整切除、如何将肌壁间肌瘤表面包膜切开后完整剥除肌瘤瘤体以及如何用宫腔镜环形电极将子宫粘膜下肌瘤完整切除的手术全过程,就像在手术室亲身观摩手术一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使学生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2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牢固掌握知识点
多媒体课件可以采用的素材是动态的,直观的,因此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知识点从而牢固掌握知识点。比如在学习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这一节内容时,传统的教学方式仅能通过挂图+讲解的形式来进行讲授,非常枯燥、抽象,学生普遍反映这一知识点难懂、难记,无法掌握。而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就可以采用3D动画+手术视频的模式,让学生亲眼看到真实的卵巢排卵过程,并且观察到栩栩如生的女性生殖内分泌轴下丘脑-垂体-卵巢及靶器官子宫内膜的相互作用及影响过程,观察到每个器官分泌的激素是如何对靶器官产生影响,而靶器官分泌的激素又是如何产生负反馈作用,子宫内膜在卵巢分泌的雌孕激素作用下是如何从月经期变化为增生期而后又进入分泌期的全过程,通过精美壮观的3D动画+手术视频展示,学生们对原本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有了非常直观、深刻的印象,原本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也非常易于理解,再辅以老师的课堂讲解及学生再次学习课本理论内容,从而最终达到牢固掌握知识点的教学效果。
2.3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提高技能操作水平
在妇产科示教课的教学中,包含妇产科的专科检查内容,如妇科双合诊、三合诊、直肠-腹部诊、四步触诊等,这些内容是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如果掌握得不好,就会影响到学生进入临床后的学习效果。传统教学方式是通过挂图向学生展示操作的手法、步骤等,形式单一、枯燥,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好。而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则可以通过临床上真实的妇科双合诊、三合诊、直肠-腹部诊、四步触诊等的录像视频,使学生直观地亲眼看到以上操作的过程,再加上老师的示范及讲解,学生们就可以更好地在模型上进行练习,锻炼动手操作的能力。即使在课后,学生们也可以通过自行反复观看操作技能的录像视频来进一步复习操作手法及步骤等,起到了延伸课堂教学内容的效果。因此,多媒体课件在妇产科学示教课程中的应用能够起到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技能操作水平的作用。
3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3.1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制定多媒体课件目录
我校妇产科学示教课的教学大纲涵盖女性内外生殖器解剖、女性生殖生理、流产、异位妊娠、妇科病史与检查、妇科肿瘤、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及分娩机转等内容,多媒体课件目录的制定是严格按照我校妇产科学示教课的教学大纲内容来进行的,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8版《妇产科学》为依据,进行妇产科示教课多媒体课件库的制作。
3.2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
由具有课件制作经验的教师团队负责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突出重点及难点,采用Photoshop8.0、Flash以及Authorwar等软件,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病例,在妇产科手术视频库中挑选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高清晰度的手术视频,在妇产科资料库中选择符合要求的妇产科专科检查录像视频,精心制作完成适于示教课使用的多媒体课件。课件制作完成后经过授课教师在示教课堂上使用后反馈使用感受及学生的听课意见,根据反馈的内容由课件制作团队再次修改多媒体课件,从而最终制作完成妇产科示教课程多媒体课件。
3.3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效果与成绩
一、课堂提问的作用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诱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能
要诱发学生的思维,首先就要从良好的疑问开始,这是思维的第一步。当学生的思维还未完全启动的时候,教师巧妙地抛出精心设计的问题,自然会使学生产生悬念和疑问,从而激发他们产生认知冲突,使其思维处于高度自觉和主动的地位。学生一旦进入教师设置的“问题情景”,就会利用各种感观(眼看、耳听、心想、口说)积极探索问题的答案。
例如: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的时候,她说:“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鲁迅先生在他所写的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己。他为什么最喜欢呢?他是怎样以成功之笔来塑造这个艺术形象的呢?当我们读悲剧时,眼泪一般总是会情不自禁地夺眶而出。可是,我们读《孔乙己》,眼泪却流不出来,这又是为什么呢?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那么,小说《孔乙己》究竟是哪一种悲剧呢?”于漪老师的这一段话,引出了四个问题,涵盖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这样的提问方式使学生形成了一种“渴求”的心理状态,因而,自然会开动脑筋,加速思维,其注意力也随之都集中于课堂。
2.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交流
传统的课堂教学,受到“注入式”教学的影响,教师“一言堂”,学生只是听众,而不是课堂的主体,没有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去。虽然表面上课堂秩序良好,但是实质上课堂却是“一潭死水”,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实际上,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知识信息和情感意向的交流,这种交流又是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教学气氛之下进行的。实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师应恰当地进行课堂提问。在教师提问与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思维得到碰撞。教师对于学生回答的积极引导与评价,更容易在课堂上形成师生之间自由交融的气氛,也能使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因此,一个好的问题就犹如一条纽带,能够既活跃气氛,又能架起师生双向交流的桥梁。
3.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等多个元素构成的认知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教师和学生这两个认识主体具有各自独立的主观能动性。这就决定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这个认识系统会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使整个系统具有不稳定性。所以,教师要想引导这个变化的系统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就离不开有效的反馈,通过得到的反馈信息来调控教学节奏、教学环节,甚至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是多方面的,包括语言的反馈、体态的反馈、书面练习反馈等,然而,其中通过提问所接受到的语言反馈信息,比其他形式的反馈信息更加准确、及时、具体、直接。这种反馈是一种实质性的反馈,能够作为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的依据。教师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可以判断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生此时的思维活跃程度,从而,及时调整教学进程。
二、课堂提问的方法
1.比较式提问
这是比较事物异同的一种提问方式。它便于引导学生思考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如讲《邹忌讽齐王纳谏》时,就可以提问:邹忌和他的妻、妾以及客人的对话内容都相同,作者是怎样在同中求异的?而在讲《药》的时候,就可以提问:如果分别写华老栓和夏瑜的故事,以表现华老栓爱子心切和夏瑜的革命精神,结果将与原文主题有什么不同?作者用血淋淋的“人血馒头”将两个故事连缀起来,其主题的深刻性表现在哪里?这样的比较提问,可以激励学生深入思考、从中揣摩文意和技法,从而提高理解、鉴赏能力。
2.想象式提问
分析《背影》中父亲买橘子那一段话语时,可设计这样的提问:“谁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依据课文父亲买橘的描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背影’的形象?”这样的提问能唤起文中“背影”形象的鲜明性、生动性,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作品本身的空白,使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得到充分彰显。
3.质疑式提问
学习《怀疑与学问》后,一位教师这样启发学生:“这篇课文告诉我们治学必须要有怀疑精神。那么现在同学们能否用怀疑精神看看对这篇课文还有什么疑问?”学生从课文中发现了自己的缺点,是学习的进步和思考的升华。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除旧布新的桥梁,是认识深化的阶梯,是创造发明的先导。质疑式提问旨在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敢于和善于质疑,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的积极发展,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智慧水平。
4.层进式提问
层进式提问就是各个问题上下相连、环环相扣、前一个问题是解决后一个问题的基础且两个或几个问题在知识上是层进的提问。比如讲《故乡》时,针对开头的写景部分提出以下问题:鲁迅先生笔下的故乡是什么样的景象?作者用了哪些富有特征性的词语传神勾勒出这种景象?用这些词语描写故乡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这种提问方式,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便于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触及文章的内蕴,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一、精心设计导入语
一个吸引人的导入语,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1、用多媒体课件引入课文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辞优美的文章,读着那些文章,眼前就浮现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放西沙群岛美丽的图片,有五光十色的海水,各式各样的珊瑚,海参,大龙虾,成群结队的鱼,有趣的海龟,栖息在茂密的树林中的各式各样的鸟,配以悠扬的古铮音乐,让学生在视觉、听觉上都有美的感受。把学生带进一个如诗如画的境地。然后,我问学生: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你们想去看看吗?”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乘飞机去看一看,好不好?“
在美丽的风光图片和柔和的音乐声中,学生很快进入课文的学习中。
2、以趣开头。
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有了兴趣,学生就会兴味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他们就会去思考,去理解。在学习《会摇尾巴的狼》一课中,我让学生说说狼和羊是怎样的动物,狼和羊会发生什么故事?狼会不会摇尾巴?课文为什么以《会摇尾巴的狼》课题?一石激动千层浪,学生议论纷纷,在小组合作中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讲究提问的方法
汉语是一门充满趣味的语言,不同的句子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语调、语气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一样。提问的方式直接影响学生对问题的思维和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一定要争气》一文时,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当学生说到课文讲了童第周两次争气的事,一次为自己,一次为国家。我表扬后学生后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童第周为什么要给自己争气?他又是怎样给自己争气的?结果怎样?从童第周为自己争气这件事你想到了什么?问题虽然简短,但结合课文内容,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读课文,认真思考,踊跃发言。
三、注意处理课堂的冷场
冷场是学生遇到问题不知如何时的反应。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在问题难度的设计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课堂上及时表扬学生,以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问题太难,学生望而生畏,问题太简单,学生又觉得没意思,为此,在备课时,在问题的设计上我是花了大量的功夫,以其问得巧,问得妙。在教学《曼谷的小象》时,我问学生:你认为这是一头怎样的小象?你是从课文哪里看出来的?学生很快就从课文中找到了答案,课堂气氛也在学生的思考中活跃起来。
论文摘要:建构性学习是一种自我调节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利用情境、协作、对话、意义建构等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能有效地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化学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探讨,能使化学教学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因此,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可以形成一套新的比较有效的认知学习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较理想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从“学习的含义”(即关于”什么是学习”)与“学习的方法”(即关于“如何进行学习”)这两个方面进行说明。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问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前面提到的“图式”,也就是关予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由以上所述的“学习”的含义可知,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二)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
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显然,在这种场合,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但是这些作用与关系也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确的,因而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另外一种稳定结构形式,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目前已开发出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支架原本指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在这里用来形象地描述一种教学方式:儿童被看作是一座建筑,儿童的“学”是在不断地、积极地建构着自身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则是一个必要的脚手架,支持儿童不断地建构自己,不断建造新的能力。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1)搭绞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
(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
(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屙I生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5)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2.抛锚式教学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耍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问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或“情境性教学”。抛锚式教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
(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5)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的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3.随机进入教学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要做到对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即真正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全面而深刻的意义建构是很困难的。往往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为克服这方面的弊病,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换句话说,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所谓“随机进入教学”。显然,学习者通过多次“进入”同一教学内容将能达到对该知识内容比较全面而深入的掌握。这种多次进入,绝不是像传统教学中那样,只是为巩固一般的知识、技能而实施的简单重复。这里的每次进人都有不同的学习目的,都有不同的问题侧重点。因此多次进入的结果,绝不仅仅是对同一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和巩固,而是使学习者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与认识上的飞跃。
随机进入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呈现基本情境——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
(2)随机进入学习——取决于学生“随机进入”学习所选择的内容,而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不同侧面特性相关联的情境。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学习。
(3)小组协作学习——围绕呈现不同侧面的情境所获得的认识展开小组讨论。在讨论中,每个学生的观点在和其他学生以及教师一起建立的社会协商环境中受到考察、评论,同时每个学生也对别人的观点、看法进行思考并做出反映。’
(4)学习效果评价——包括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教学具有三大特殊性: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以形成化学概念和掌握知识结构为中心;以化学教学紧密联系实际为原则。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收集、分析有关信息和资料,主动构建化学概念和化学规律,这正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化学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
(一)化学教学方法变革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采用诸如:围绕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建立一个相关的概念框架去学习(支架式教学法),或根据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在相关的实际情境中去选定某个典型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围绕该问题展开进一步学习(抛锚式教学法),或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学习主题的多种情境,以便供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随意进入其中任一种情境去学习(随机进入教学法)等各种教学方法,来促成学生主动建构的发生。例如采用支架式教学进行《强弱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内容的教学,为使学生较好掌握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设计了以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能力作为学习主题,即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首先将有关概念,如电解质、电解质的电离等概念作为预备知识,由学生总结归纳,然后让学生进行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实验,探讨不同的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情况,记录各种条件下的实验数据,教师在其中起引导作用,最后让学生分组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讨论,抽象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在讲述《原电池》的内容时,可采取抛锚式教学法。开始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演示这样一个实验:在一瓣橘子上相隔0.5cm分别插入一小段铜片和铝片,把铜片和铝片的另一端通过导线接触耳机的两极,让学生听声音,然后展示干电池、纽扣电池等,引出课题《原电池》。这就是所谓的“抛锚”。然后直接告诉学生上述装置能产生电能,并提出问题:电能是怎样产生的呢?什么是原电池?但不直接给出原电池的装置,也不告诉学生原电池是由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装置。这就是所谓的“抛锚”。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几个实验,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让学生复述实验现象,教师作评价,将学生实验结果为素材,再创设问题情景,这些现象的出现是为什么呢?解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得出原电池原理。
(二)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在正式的科学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即使有些问题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当问题呈现在他们面前时,往往也可以基于相关或自以为相关的经验,依靠已具备的认知能力,力图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这种解释并不一定合理,但也并不都是胡乱猜测,而是从他们的经验背景出发推出的合乎逻辑的假设。教师在教学之前应认真考虑学生先前的知识经验,使要学习的科学知识落在学生可能的建构区范围之内,并与学生的经验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引起学生有意义的学习,不断丰富、发展和改造自己的理解。例如学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时,学生都有各自对能量的认识:钻木取火、水电站、风力发电、火力发电、森林着火、核能等。因此,在教学时首先提出问题: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能源是哪种能源?你身边接触到的最为常见的能源是什么样的能源?接着让学生亲自实验:点燃酒精、煤油、汽油等液体燃料,感觉火焰的温度;向盛有锌粒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感觉反应的热效应等。再让学生小组讨论,通过学生在生活中经历的各种能量变化的例子,引导学生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这一知识的意义建构,得出“化学反应释放出的能量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集中在热量问题上”的结论。
(三)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学习情景实质上是一种优化的、特定的学习环境。在实际情境下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学习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以及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对于化学这门学科,其内容有严谨结构,化学的现象和规律源于生活,应从生活实际出发。这就要求创设有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包含许多不同情境的应用实例和有关的信息资料,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要创设与既定目标相符合的学习情境,首先要选择适当的素材,然后设计恰当的呈现方式。教师在化学教学活动中应注意通过生动具体的事实或问题来呈现学习情境。其中包括日常生活中与所学内容有关的物品、现象、事件和经验,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工农业生产问题以及能体现化学与社会、经济、人类文明发展有关的事实和材料,还有重要的化学史实、发明发现的故事等;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创设许多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发性的学习情境,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的有机结合获得全面的发展;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真实情境,如果再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则能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例如《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为创设理解元素周期律的教学环境,首先提出思考题:如何利用元素周期表判断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强弱?怎样通过实验归纳得出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从同周期元素和同主族元素两方向进行研究。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做好记录。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根据实验记录加以分析、归纳和总结,如有条件还可以运用多媒体作动态演示,帮助学生从中得出同周期元素与同主族元素的结构、位置与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关系的结论。:
(四)重视互动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