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择
中图分类号:F4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固定资产价值以计提折旧计入成本费用,在产品销售收入中实行分阶段价值补偿。而公司规模的净利润,经营管理者的经营业绩,各种奖励和报酬的影响都需要我们正确的选择折旧方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为企业选择正确的折旧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折旧的计算方法
折旧方法是在按照规则由国家认可的企业提取固定资产折旧的规则,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的方法,一种是加速折旧法。当前形势下,财政部的按照我国企业的实际要求,改革折旧方法单一的弊端,增加了加速折旧法,允许企业存在不同的折旧方法。企业可以采用折旧的方法,主要有年限平均法,加速折旧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里就包括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法。年限平均法又分为工作量法,按年率计算下降法。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财政部规定,可以选择折旧方法一般有4种,即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二、几种常见的折旧方法及其影响
1.年限平均法。它将折旧均衡分配于使用期内的各个期间。因此,由该方法计算的折旧额,等于在每一年或一个月的使用中都是相等的。年限平均法折旧方法的特点是折旧额年年相同,但其缺点是,固定资产的使用越多,维修成本也越来越高,资产的使用后期的维修及折旧将超过几年前购置的固定资产,从而影响企业所得税和利润。
2.工作量法。它是按照计算期内固定资产的预计完成的工作量来计提折旧的一种方法。实质上,工作量法是年限平均法的补充和延伸。工作量是虚假的固定资产的服务潜力跟着使用频次将减少,因而也可以通过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以年限平均法来改成使用的资产和可能产生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的变化。工作量法能够反映固定资产的使用客观情况期间的折旧和费用率,可以合理减去企业的税收负担。
3.加速折旧法。又称递减折旧费用法,指固定资产折旧费每期提出的费用,在使用早期提得多,使用后期提得少,相对加速折旧率,加速折旧的方法有许多种,主要有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加速折旧可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使用期限,加快受到补偿。
4.年数总和法。它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以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三、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1.考虑固定资产的使用规律
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必须考虑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特点。例如,如果企业的经济利益,使用的固定资产的会计期间是一样的,可以选择平均年限法;如果固定资产的使用是早期的企业经济效益,带来固定资产在使用中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呈下降趋势的,这样计提折旧的金额应当减少。只能根据规律,正确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以确保适当的反映固定资产的损失,可以让企业有资金购买新的固定资产,顺利实现资本营业额周转和再生产。
2.考虑固定资产折旧对纳税的影响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也应考虑纳税的影响,因为税收是一个重要的企业开支,尤其是大型企业更是这样,在不同的税收制度下,折旧方法不同,企业税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有时甚至有很大的区别。一般来说,在比例税制下,如果所得税率不变,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总和法加速折旧等对企业税收有利,它可以使企业早期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计入更多折旧额,从资金的时间价值角度来看,取得其资金的时间价值;在累进税制方面,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是平均年限法有利,因为它能够避免盈利波动而提高适用税率。
3.考虑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从固定资产的使用期看,固定资产的价值用折旧的方式将进入产品的成本和费用,因此,企业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将直接影响计算销货成本和费用,然后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如果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那么企业选择加速折旧方法的话,是有利于增加利润的。
四、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与建议
1.尽可能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
主要使用加速折旧法的一个主要论据是净资产收益贡献减少,而这又与经营效率相互关联,并对各个期间的折旧费用负担有相同的效果。净资产收益减少,可能是由于资产在以后需要更多的时间来修复和维修费用,或容易发生意外的事故,从而减少使用,也可能是由于操作效率低下导致降低产量。
2.通胀环境下适宜采用加速折旧法
这一时期经济的典型特征是货币的购买力在上升,市场供大于求,人们的投资,消费的欲望被削弱。如果此时加速折旧,折旧后期将使实际税负太高,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在通胀环境下,企业收回的成本是远远低于实际购买力的,导致企业无力购买新固定资产。这时,加速折旧法最大的优势是可以使用以前的折旧费用高,利润少,递延更多的税收和费用。企业延迟交税相当于免息贷款,使得利率高通胀环境下企业非常有益。有利润的企业应选择加速折旧的方法,除了可以享受延缓交税收外,从时间价值的角度来看,早收回的投资比晚收回的投资价值大,可以由企业的生产经营实现增值。
3.处于减免税优惠期间的企业、亏损企业不应选择加速折旧法
当企业在减税、免税期间,不应该选择加速折旧方法,应当采用年限平均法,以减少目前的折旧,把折旧开支移后。这可以使企业最大限度地享受税收优惠。另一方面,折旧费用移后为后期的转变利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即使业绩下滑,仍然可以使用高的折旧费,增加企业利润。企业亏损,也不宜选择加速折旧的方法。按照税法的规定,对企业的亏损,通过5年的税前利润这个最长时间来弥补。加速折旧方法使折旧费用向前的同时,也使企业的利润后移,这可能会导致企业不完全在5年内使早期的亏损得到弥补,应当享受的税收优惠不能享受,反而会增加企业税收负担。
参考文献:
[1]任洪玲.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1(20).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平均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
固定资产是企业一项很重要的资产,其折旧作为成本会影响企业的所得税费用,进而影响企业的收益,同时折旧作为一种非付现成本,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转。因而,合理选择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我国会计制度允许使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方法中的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因此首先对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及比较做如下阐述。
一、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比较
常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分为两类:直线法和加速法。
(一)直线法
直线法是指按照使用年限或完成的工作量平均计提折旧的方法,主要包括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
1、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扣除预计残值,按预计使用年限平均计提折旧的一种方法。它将折旧均衡分配于使用期内的各个期间。其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额=(原始价值-预计残值+预计清理费用)/预计使用年限
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原值×100%=(1-净残值率)/折旧年限×100%
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假定固定资产的服务潜力会随着使用程度而减退,因此,将年限平均法中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改为使用这项资产所能生产的产品或劳务数量。其计算公式为: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应计提折旧总额/预计完成的工作总量
年折旧额=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当年实际完成的工作产量
不同的固定资产,其工作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对于运输设备来说,其工作量表现为运输里程;对于机器设备来说,其工作量表现为机器工时。
(二)加速法
来源:考试大加速法指固定资产每期计提的折旧费用,在使用早期提得多,后期则提得少,从而相对加快了折旧的速度,主要包括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1、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率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递减分数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数字总和。其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限)/[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2、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双倍直线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
来源:考试大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年折旧率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以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平均摊销。
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不同对所得税的影响分析
第一,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于固定资产价值补偿和补偿时间会造成早晚不同。
第二,不同折旧方法导致的年折旧额提取直接影响到企业利润额受冲减的程度,因而造成累进税制下纳税额的差异及比例税制下纳税义务承担时间的差异。企业正是利用这些差异来比较和分析,以选择最优的折旧方法,达到最佳税收效益。
第三,从企业税负来看,在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的情况下,不同的折旧方法会使企业承担的税负轻重不同。
在累进税率的情况下,采用年限平均法使企业承担的税负最轻,工作量法次之,加速折旧法最差。这是因为年限平均法使折旧平均摊入成本,有效地扼制某一年内利润过于集中,适用较高税率;而别的年份利润又骤减。因此,纳税金额和税负都比较小、比较轻。相反,加速折旧法把利润集中在后几年,必然导致后几年承担较高税率的税负。
但在比例税率的情况下,采用加速折旧法对企业更为有利。因为加速折旧法可使固定资产成本在使用期限内加快得到补偿,企业前期利润少,纳税少;后期利润多,纳税较多,从而起到延期纳税的作用。
三、对企业选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合理选择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是企业税收筹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对企业选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特提出下列建议:
第一,年限平均法的特点是每年的折旧额相同,但缺点是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修理费越来越多,到资产的使用后期修理费和折旧额会大大高于固定资产购入的前几年,从而影响企业的所得税额和利润。
第二,采用加速折旧法,可使固定资产成本在使用期限中加快得到补偿。但这并不是指固定资产提前报废或多提折旧,因为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提折旧,从固定资产全部使用期间来看,折旧总额不变,因此,对企业的净收益总额并无影响。但从各个具体年份来看,由于采用加速的折旧法,使应计折旧额在固定资产使用前期摊提较多而后期摊提较少,必然使企业净利前期相对较少而后期较多。
第三,企业在选择折旧方法时,应考虑税收筹划收益如何。加速折旧方法由于前期折旧额大,后期折旧额小,就递延了一部分的所得税款,相当于从国家那里得到了一笔无息贷款。因此,相比较而言,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是一种有效的节税方法。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的折旧会影响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的轻重、多寡,直接影响企业税后净利润的形成,关系到企业的切身利益。因而,合理选择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能给企业带来一笔较大的税收收益。
参考文献:
1、刘.《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释义及适用指南[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1、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折旧法、加速折旧法。
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Fixed-assets Depreciation Method),指将应提折旧总额在固定资产各使用期间进行分配时所采用的具体计算方法。
3、直线法依据是,固定资产的使用强度比较平均,而且各期所取得的收入差距不大。在直线法下,折旧金额是时间的线性函数。
4、加速折旧法也称为快速折旧法或递减折旧法。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则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
(来源:文章屋网 )
摘要: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的方法有多种,折旧作为企业的一项成本费用,如何正确合理地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影响到企业的应税所得额和所得税税负。文章着重从税收视角来对固定资产折旧的选择进行探讨,以期有助于企业会计工作。
关键词 :固定资产折旧;资金时间价值;所得税
一、折旧的概念和意义
折旧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固定资产折旧是一个成本分摊的过程,即随着固定资产价值的转移,以折旧的形式在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并转化为货币资金的过程,但这种费用是先期已经发生的支出,而这种支出的收益在资产投入使用后的有效期内体现。正确合理地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不仅可使固定资产的价值得到及时有效的补偿,还会影响到企业的应税所得和所得税税负。
折旧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既可以作为一项投资成本,直接从应税所得中扣除,从而减少纳税人的纳税义务,这被称作“税收挡板”。我们通过两个公司数据对比一下,假定A、B 公司销售收入同为200 万,付现费用同为100 万,A 公司计提折旧10 万,B 公司无此项,所得税税率25%,单位万元,我们通过三个指标的计算比较两个公司因折旧不同带来的差异。
A 公司税前净利=200-(100+10) =90 (万元),B公司税前净利=200-(100+0) =100 (万元);A 公司税后净利=90-90×25%=67.5(万元),B 公司税后净利=100-100×25%=75 (万元);A 公司的营业现金流量=67.5+10=77.5(万元),B 公司营业现金流量=75(万元)。从该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A公司的税后利润虽然比B 公司少7.5万元,但现金流量却多出2.5 万元,原因在于计提了10 万元折旧,使应纳税所得额减少10 万元,从而减少所得税2.5 万元,这笔现金留在企业不必缴出,企业由于增加了一笔10 万元折旧,而获得2.5 万元的现金流入。
如何合理科学地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不仅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的真实反映, 还影响到企业现金流量的管理。因此,对固定资产折旧选择和分析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选择从税收角度进行简要的分析。
二、折旧计提的方法和相关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 4 号———固定资产》第十七条规定:“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但是,符合本准则第十九条规定的除外。”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九条规定,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从规定可以看出会计准则虽然规定企业可以从规定的折旧方法中选择,但是确定后不能随意变更,这意味着企业会计在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时必须慎重。同时税法上又规定企业直线法计提的折旧可以扣除,确实适用加速折旧的也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法。那么企业到底应该作何选择才能使折旧方法对企业最为有利呢?下面从这个疑问出发来探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择的问题。
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
(一)固定资产折旧应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所谓的资金时间价值是当前所持有的一定量货币比未来获得的等量货币具有更高的价值。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无论折旧方法如何选择,在固定资产的整个寿命期间,折旧抵税的总额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期间前后各个会计期间折旧抵税的金额。所以企业在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时,要以折旧抵税金额的现值作为选择折旧方法的依据。下面通过一个例题来说明这个问题。
某公司于2013 年12 月购入一项价值550000 元的固定资产,会计制度规定其预计使用年限为5—8 年,预计净残值为50000 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假定利率为9%。(1)折旧年限为5 年的情况:年折旧额=(550000 -50000)÷5=100000,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抵税总效应=100000×25%×5=125000,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抵税总效应=100000×25%×PVIFA(9%,5)=97242.5。(2)折旧年限为8 年的情况:年折旧额=(550000-50000)÷8=62500,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抵税总效应=62500×25%×8=125000,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抵税总效应=62500×25%x PVI-FA(9%,8)=86481.25。
从上例可以看出,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不同年限折旧抵税的总额相同,考虑资金时间情况下,折旧抵税才能分出大小,也就是说判断折旧的效应应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二)在税率不变或预期未来利率下降的情况下加速折旧对企业有利
鉴于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费用允许税前扣除,企业如果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企业一般则需要进行纳税调整,对此,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选择合理有效的折旧方法,符合新税法的要求,同时也能达到为企业抵税的目的。
例如某项固定资产原值10500 元,预计残值500元,会计和税法关于该资产使用年限均为5 年,所得税税率25%,利率10%,通过下表来比较直线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对所得税的影响。
通过比较,采取年限平均法抵税1895.35 元,是三种折旧方法抵税现值最小的,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抵税现值2047.23 元,是三中折旧方法中抵税现值最大的。国家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从保障国家利益的角度,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费用允许税前扣除。从企业利益的角度来看,加速折旧法无疑是上佳之选。采用加速折旧法不仅使公司避免损失,还可以尽快收回资金,使公司有充足的资金购置或开发新设备,加速设备的更新,促进技术进步,从而给企业带来良性循环,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对促进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加快技术改造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加速折旧法较好地体现了会计准则中的配比原则和谨慎性原则,有利于完善我国的会计核算体系。不仅可以使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内各期的折旧费与修理费之和趋于平衡,而且有利于保持各期成本和赢利水平的稳定性。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这意味着税法对加速折旧做了限制性规定。我们可以理解成符合税法要求的加速折旧也可以税前扣除。既然加速折旧能给企业带来抵税效应最大化,企业应该合理利用政策确定加速折旧资产范围,《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九十八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二条所称可以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固定资产,包括: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
(三)税率上升情况下,或享有税收优惠时,直线法折旧抵税效应最大
税率一般稳定不变,常见的情况企业享有税收减免优惠。仍如上述例子中,该企业前两年免税,后三年减半缴纳,所得税税率25%。我们通过下表来比较几种折旧方法的优劣。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税率上升情况下,直线法折旧抵税现值513.81,抵税现值最大,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抵税现值285.58,抵税现值最小,直线法计提折旧对企业最为有利。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加速折旧法在前两年计提的折旧金额最大,但前两年免税,而后三年计提金额较少,折旧抵税较少。直线法计提折旧平均,后三年的折旧金额较加速折旧多,相应的折旧抵税也较其他方法多。
四、结论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结合部分案例,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固定资产折旧应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第二,在税率不变或预期未来利率下降的情况下选加速折旧对企业有利。第三,税率上升情况下,或享有税收优惠时,直线法折旧抵税效应最大。第四,税法中除了某些按照规定可以加速折旧的情况外,基本上税前扣除的是按直线法计提的折旧。
总之,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所得税具有重要的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具有复杂性。在深入了解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的基础上,为充分发挥固定资产折旧抵税效应,应合理运用企业计提折旧的方法,不断探索适合自己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2006[S].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盖地,企业税务筹划理论与实务[M].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可选用的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不同的折旧计算方法计提的折旧额不同,影响着各期的成本费用,影响着抵减各期利润的多少,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税负。因此,企业应灵活地、合理地选择正确的折旧方法,提高企业的财务效益。
年限平均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可折旧价值平均分摊于其可折旧年限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年折旧额计算比较简便,但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即固定资产在不同使用年限提供的经济效益是不同的。一般来讲,固定资产在使用前期提供的工作效率相对较高,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就多;在固定资产使用后期提供的工作效率相对较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就低。而年限平均法不考虑这一事实,根据受益与费用配比原则,明显是不合理的。所以说,一般来讲,房屋、建筑物宜采用此法计提折旧。
工作量法计提折旧,将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与其提供的工作量挂钩,每期计提的折旧额与提供的工作量成正比例关系。采用工作量法有两大优点:一是符合成本费用与收益配比的原则;二是与年限平均法对比,工作量法计提折旧,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但也有两大缺点:一是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时,如果是季节性生产,设备不提供工作量,采用此法就不应该计提折旧;二是此法仅仅考虑到固定资产的有形磨损,而没考虑到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带来的损失。
加速折旧法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早期计提的折旧额较多,早期的维修保养费用比后期要少。理论上讲,采用加速折旧法能使企业每年负担的固定资产使用成本趋于均衡;固定资产在早期提取较多的折旧,在此期间可以少缴企业所得税,可以获得递延纳税的效应,也就等于获得了一笔可以无偿使用的资金。但是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允许实行加速折旧的企业和固定资产会计制度是有规定的。
那么,企业应如何选用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呢?由于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较长,所以在比较方案的优劣时,应当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现举例说明:
【案例】光华公司为一大型加工单位,2007年新投产A产品。1月1日购买一生产线,价值为58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10%,企业所得税率为33%,资金的时间价值为10%。
方案一: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每年计提折旧费用为104.40万元,即每年有104.40万元折旧费用减少利润,5年共计提折旧522万元,可以抵税172.26万元,抵税现值金额为130.60万元。
方案二:工作量法计提折旧
1.设备实际使用寿命与预计使用寿命相符时
该生产线在使用年限内正常使用20440小时,每年正常使用4088小时。使用此设备生产的产品,如果处于市场开发初期,从第一年开始,每年工作时间分别为3800小时、4000小时、4100小时、4220小时和4320小时。计提折旧额分别为97.04万元、102.15万元、104.71万元、107.77万元和110.32万元。共提折旧522万元,可以抵税172.26万元,抵税现值金额为129.83万元。
分析看出,设备在使用早期利用率较低的情况下,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采用年限平均法与使用工作量法相比,采用年限平均法能使企业少缴所得税0.77万元。
仍以上面的例子来说明,设备每年工作时间分别为4320小时、4220小时、4100小时、4000小时和3800小时。每年计提折旧额分别为110.32万元、107.77万元、104.71万元、102.15万元和97.04万元。共提折旧522万元,可以抵税172.26万元,抵税现值金额为131.36万元。
分析可以看出,设备使用早期利用率较高时,早期折旧计提得多,类似于加速折旧法。因此,年限平均法与使用工作量法相比,采用工作量法使企业少缴所得税0.76万元。
2.设备实际使用寿命短于预计使用寿命时
如果在使用年限内正常使用20440小时,每年正常使用5110小时。随着市场的开发,设备的利用率逐年提高。从第一年开始,每年工作时间分别为4840小时、5000小时、5200小时和5400小时。每年计提折旧额分别为123.42万元、127.50万元、132.60万元和138.48万元。共提折旧522万元,可以抵税172.26万元,抵税现值金额为135.89万元。
该生产线实际使用4年,设备在使用早期利用率较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年限平均法与使用工作量法相比,采用工作量法能使企业少缴所得税5.29万元,如果设备每年工作时间分别为5400小时、5200小时、5000小时和4840小时。每年计提折旧额分别为138.48万元、132.60万元、127.50万元和123.42万元。共提折旧522万元,可以抵税172.26万元,抵税现值金额为137.14万元。
可以看出,当使用早期利用率较高时,年限平均法与使用工作量法相比,采用工作量法能使企业少缴所得税6.54万元。
方案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在年数总和法下,企业第一年的折旧额为174万元,第二年的折旧额为139.20万元,第三年的折旧额为104.40万元,第四年的折旧额为69.60万元,第五年的折旧额为34.80万元,5年共计提折旧522万元,使用期满后可以抵税172.26万元,抵税折现金额为138.87万元。
方案四: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下,企业第一年的折旧额为232万元,第二年的折旧额为139.20万元,第三年的折旧额为83.52万元,第四年的折旧额为33.64万元,第五年的折旧额为33.64万元,5年共计提折旧522元,使用期满后可以抵税172.26万元,抵税折现金额为142.75万元。
折旧(depreciation)是一项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磨损老化或技术陈旧而逐渐损失其价值的现象。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税种,企业所得税的轻重、多寡,直接影响税后净利润的形成,关系企业的切身利益。因此,企业所得税是合理避税筹划的重点。资产的计价和折旧是影响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重要项目。由于资产的计价几乎不具有弹性,因此,固定资产折旧就成为经营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的计价
折旧的核算是一个成本分摊过程,其目的在于将固定资产的所得成本按合理而系统的方式,在它的估计有效使用期内进行摊销。而不同折旧方法使每期摊销额不同,从而影响企业的应税所得,影响企业的所得税税负。
二、折旧年限的确定及对所得税的影响
客观地讲,折旧年限取决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由于使用年限本身就是一个预计的经验值,使得折旧年限容纳了很多人为成分,为合理避税筹划提供了可能性。缩短折旧年限有利于加速成本收回,可以使后期成本费用前移,从而使前期会计利润发生后移。
三、几种常用的计算折旧的方法对所得税的影响
首先,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于固定资产价值补偿和补偿时间会造成早晚不同。其次,不同折旧方法导致的年折旧额提取直接影响到企业利润额受冲减的程度,因而造成累进税制下纳税额的差异及比例税制下纳税义务承担时间的差异。企业正是利用这些差异来比较和分析,以选择最优的折旧方法,达到最佳税收效益。
1.使用年限法
使用年限法又称年线平均法、直线法,它将折旧均衡分配于使用期内的各个期间。其计算公式为: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原始价值-预计残值+预计清理费用)/预计使用年限
使用年限法的特点是每年的折旧额相同,但是缺点是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修理费越来越多,到资产的使用后期修理费和折旧额会大大高于固定资产购入的前几年,从而影响企业的所得税额和利润。
2.产量法
产量法是假定固定资产的服务潜力会随着使用程度而减退,将年限平均法中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改为使用这项资产所能生产的产品或劳务数量。其计算公式为:
单位产品的折旧费用=(固定资产原始价值+预计清理费用-预计残值)/应计折旧资产的估计总产量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当年产量×单位产品的折旧费用
产量法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出固定资产使用期间的折旧和费用的配比情况。
3.工作小时法
这种方法与产量法类似,只是将生产产品或劳务数量改为工作小时数即可,其计算公式为:
使用每小时的折旧费用=(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清理费用-预计残值)/应计折旧资产的估计耐用总小时数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当年工作小时数×使用每小时的折旧费用
工作小时法同产量法一样,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出固定资产使用期间的折旧和费用的配比情况。
4.加速折旧法
加速折旧法又称递减折旧费用法,指固定资产每期计提的折旧费用,在使用早期提得多,在后期则提得少,从而相对加快了折旧的速度。加速折旧有多种方法,主要有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预计残值为10000元,使用年限为5年。5年内企业未扣除折旧的利润和产量表如下所示。该企业适用33%的所得税率。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企业在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下缴纳所得税的情况:
(1)直线法: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估计残值)/估计使用年限
(2)产量法
每年折旧额=每年实际产量/合计产量×(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直线折旧率=2×1/估计使用年限
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双倍直线折旧率
双倍直线折旧率=2×1/5×100%=40%
(4)年数总和法:
每年折旧额=可使用年数/使用年数和×(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
使用年数总和
本例中,使用年数总和为:
1+2+3+4+5=15
可以将四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用下列表格列示:不同折旧方法下的应纳税额
从上面计算中,不难得出,加速折旧法使企业在最初的年份提取的折旧较多,冲减了税基,从而减少了应纳税款,对企业来说可达到合法避税的功效。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 利益相关者 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
一、引言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企业经营者、股东、债权人、员工和政府等,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选择会计政策需要考虑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以实现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最大化。会计政策的选择过程是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博弈的过程。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不同,因此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也会有不同的选择。
二、利益相关者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择的影响分析
(一)企业经营者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择的影响分析
现代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促使企业所有者委托经营者管理企业的日常运行,企业所有者期望经营者能运用其管理才能更好地经营企业,为股东创造财富。然而经营者可能为获取自身利益而采取不利于企业所有者的经营方案,从而产生问题。
净利润是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可以通过分析不同折旧方法下企业的净利润从而分析企业经营者对折旧方法选择的偏好。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企业净利润的影响不同,企业经营者倾向于较稳定的经营业绩,为避免经营业绩大幅波动,有时经营者可能会通过选择会计政策来平滑前后期经营成果,进行盈余管理。一般而言,企业的发展过程存在一个周期,即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败期。企业在成长期经营效益逐年上升,此时企业经营者可能会倾向于选择加速折旧法,如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将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前移,提前对固定资产进行补偿。后期各种原因可能会导致企业从成熟期步入衰败期,此时企业经营业绩下滑,企业经营者为稳定经营业绩,树立稳定的财务形象,倾向于少计费用,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角度来说,即少提折旧,这正符合加速折旧法前期多提、后期少提的特点。因此,相比于直线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企业经营者更倾向于选择加速折旧法,如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提前补偿固定资产的价值,以达到平滑经营业绩、管理盈余的目的。
(二)企业股东和债权人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择的影响
企业的资金有两个来源,一是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即所有者权益;二是债权人投入的资金,即负债。通常,企业在一定时期根据收付实现制确定的现金流量能说明企业盈利的质量,因此可以从现金流量的角度对企业净利润的质量进行分析,进而分析股东和债权人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倾向。
在固定资产的整个使用年限中,直线法下现金流量保持不变,加速折旧法下前后期现金流量有变化。由于债权人一般希望企业选择较为稳健的会计政策,减少不必要的风险,使未来的收益能够获得一定保证,债权人可能会倾向于直线法计提折旧。而股东作为股份制企业的所有者,可能会选择加速折旧法,比如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加速折旧法,使现金流量尽可能多的在前期流入企业,使当期盈利质量提高。另外,由于现金流量变化趋势与净利润变化趋势相反,因此使用加速折旧法下的净利润呈现递增的趋势,给外界释放企业良性发展的积极信号,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而募集企业未来发展所需的资金。
(三)政府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择的影响
税收作为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最主要的形式,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企业所得税是我国第二大主体税种,调节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利润分配关系,对组织国家税收收入具有重要的作用。
政府作为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机关,希望企业积极纳税,以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在会计政策的选择过程中,政府通常会倾向于选择有利于促进税收收入的会计政策。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一条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准予扣除。《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从政府角度而言,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前期,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使政府收到相对较少的税款,不利于政府当期获取较多的财政收入,但是对于技术进步等原因购置的固定资产,政府支持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从而更好地促进生产和企业未来发展,政府也通过加速折旧等税收优惠措施对国家宏观经济实施调控。
(四)企业员工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择的影响
员工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企业经营者也属于企业的员工,因此企业员工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类似于经营者的选择,他们都期望企业拥有较好的经营业绩,从而其获取相应的劳动报酬。
三、结论
综上所述,作为固定资产后续计量的重要环节之一,折旧可以更客观地反映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及价值。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由于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利益需求有所区别,导致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过程中,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可能偏好不同的折旧方法,以期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过程也是各利益相关者利益博弈的过程,从而实现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罗群.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张水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合理选择[J].财务管理,2011,(01).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是一种为企业经营所需而长期使用的资产,它可以多次参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不改变其实物形态,但它的服务潜力会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而逐渐降低乃至消失,因此根据配比原则,其价值也应当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而逐渐转移到成本费用中。这种因损耗而逐渐转移到成本费用中的固定资产价值,在会计上就叫做折旧。由于不能准确地测量资产损耗和收入之间的关系,折旧只是一种人为的成本分配,即折旧是固定资产在使用寿命期内按照系统且合理的方法将固定资产价值分配为费用的一个过程。
一、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
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
(一)固定资产原值。
固定资产原值是指通过会计确认的固定资产原始入账价值,它是计提折旧的基础。
(二)预计净残值。
预计净残值就是预计残值减去预计清理费用,预计残值是固定资产在服务期满被处置时可收回的残余材料的价值;预计清理费用就是固定资产报废时发生的有关费用。
(三)预计使用年限。
预计使用年限是指固定资产从投入使用开始到报废为止的预计时间。预计使用年限的长短影响各期折旧费用的大小,企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既要考虑有形损耗,又要考虑无形损耗,还要考虑法律规定对资产使用的限制。企业要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合理预计使用年限。
二、固定资产折旧的原则
企业的固定资产,有的需要计提折旧,有的不能计提折旧。需要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包括:(1)房屋和建筑物;(2)在用的且未提足折旧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车辆、工具器具;(3)季节性停用和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4)融资租入和以经营性租凭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5)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
不能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包括:(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2)未提足折旧已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3)按规定单独作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4)未使用、不需要的机器设备。
固定资产折旧的原则包括:(1)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一般应按月计提,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开始计提,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开始不再计提;(2)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管是否能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3)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4)应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总额为固定资产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
三、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及比较
(一)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平均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折旧额均是等额的。
公式:(1)月折旧率=(1-净残值率)/使用年限÷12;(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各个时期使用程度和使用效率大致相同的固定资产。缺点:由于平均年限法只着重于固定资产使用时间的长短,不考虑固定资产使用的强度和效率,因此,每期折旧费用总是相等的。如果某一年使用率高,生产的产品产量增多,那么每一单位的产品分摊的折旧费用势必降低,产品单位成本就下降:反之,则上升。所以用年限平均法分摊固定资产成本,看似各年平均其实并不均匀。
(二)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的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实质上,工作量法是年限平均法的补充和延伸。
公式:(1)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净残值率)/预计工作总量;(2)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工作量法看来是十分理想的,但在使用中它往往存在一些严重的缺点:(1)即使每年的折旧费用是变动的,工作量法仍然类似于直线法。因为它假定每一服务单位分配等量的折旧费,但是,假定每一服务单位的成本相等是没有根据的。而且,由于在后期有些服务单位尚有待于日后使用,整个服务价值的降低事实上并不是均匀的,除非假定利率为零;(2)工作量法未能考虑到修理和维修费用的递增,以及操作效率或收入的递减等因素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前两年内,按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公式:(1)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2)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3)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一种计算方法,它的基本规则是:以固定资产使用年数倒数的2倍作为它的年折旧率,以每年年初的固定资产账面余额作为每年折旧的计算基数,但由于在固定资产折旧的初期和中期时不考虑净残值对折旧的影响,为了防止净残值被提前一起折旧,因此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在固定资产使用的最后两年中,折旧计算方法改为年限平均法,即在最后两年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减去净残值后的金额除以2作为最后两年的应计提的折旧。
(四)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到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
公式:(1)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2)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3)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因资产的原始成本在早期获取收入过程中所耗用的要比后期大,因此早期折旧费应大于后期。还有,资产的净收入在后期要少于早期,即使不计利息成本,资产净收入的减少。因此,它在使用上是合理的,也是最趋于现金收支规律的一种方法。但对影响折旧分配需要考虑的因素也不能完全考虑并体现。
四、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建议
(一)要与国家的政策相协调。
由于不同行业、不同经济区域对生产设备的技术水平要求程度不一,国家有一个总体性的行业、区域规则,按照市场发育程度的不同、技术水平的差异分别制定不同的行业性、区域性的折旧政策。
(二)要考虑税制因素。
折旧的计算和提取会影响企业的利润水平和税负轻重。但不同的税制条件会使折旧对企业的利润和税负产生不同的影响。
(三)要考虑通货膨胀。
折旧主要是用于对固定资产价值补偿,按现行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历史成本进行初始计量。这样如果存在通货膨胀,则企业按成本收回的实际购买力无疑已大大贬值,无法按现行的市价进行固定资产简单再生产的重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既可以使企业加快投资的回收速度,又可以使企业的折旧速度加快,有利于前期的折旧成本获得更多的税收挡避额,而且对企业来说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仍可为企业服务,却没有占用资金,这项秘密资金的存在给企业未来的经营亏损提供了避难所,也给经营者提供一个较为宽松的财务环境。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企业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一定要按税法规定的加速折旧的方法、年限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
(四)要考虑资金间价值。
就折旧方法而言,折旧方法的选择应遵守现行的税收法律法规等规定。任何资产在原值既定的情况下,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只是改变折旧基金累积的速度与比重,而折旧总额是一致的。在税率保持稳定不变的条件下,折旧方法不同只是改变了税款支付的时间与速度,应付税款总额不受其影响。但是,由于资金时间价值因素的影响,就会使不同时点上的同一单位资金的价值含量不等值。
(五)要考虑折旧年限。
可供选择的折旧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方法都与折旧年限有着密切的关系,现行财务制度和税法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均给予企业一定的选择空间。企业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选择对企业有利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但不管是什么样的方法,只要能够确保固定资产使用情况能够被科学、清晰地反映出来,同时企业也能够对固定资产进行科学的管理,准确地计提折旧额,则该种方法就是合理、科学的。
(作者单位:梅县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鲁由学.会计基础[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2]姜明霞.企业应如何正确计提固定资产折旧[J]. 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4,(3).
[3]中国会计学会.中国会计研究文献摘编[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一、固定资产折旧概述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根据一定的方法对事业单位内部的固定设施进行折旧计提的方法。这种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对事业单位能流通的资金进行有效利用,减少资金的不合理使用。包括流动资产使用成本及固定资产所能够使用的最长时间等因素都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有很大影响,如果这些相关因素因素发生变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二、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可以采取的方法
在之前的事业单位管理中,我国事业单位使用过很多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随着我国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上的改革不断推进,目前,一般事业单位采取对年限进行平均计算及对工作量进行衡量这两种工作方法,下面我们对前两种方法进行主要介绍。
(一)根据固定资产使用期限进行计提折旧
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进行计提折旧指的是把该项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分成若干阶段,然后把总的固定资产折旧平均划分到每个阶段中去的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的方法。此类计提折旧的方法是最为简单的方法,但是准确率比较低,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一般说,在使用这种计提折旧方法的时候需要以下方面条件为前提进行:首先,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在几个划分好的时间段能够有相同的经济效益;其次,事业单位固定的资产无论在划分好的哪个阶段出现问题,维修所产生的费用一致。所以,我国的事业单位在使用平均年限方法的时候,需要对资金情况进行严格的考察,如果固定资产不同期限有不同的符合程度,很容易影响固定资产实际情况反映的准确度。
(二)工作量方法
工作量方法是事业单位计提折旧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根据事业单位员工的实际工作量进行计提折旧的计算,是对平均年限方法的扩展。根据相关规定,我国一些事业单位、运输业及建筑施工业等单位可以根据工作量进行衡量标准,作为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依据。采取工作量的方法进行计提折旧能够有效地保证单位固定资产在使用一定阶段之后计提折旧的准确性,实现事业单位资金有效利用。
(三)增加相关会计方面内容
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进行累计折旧,需要增加相关会计方面的内容,整理核算相关的信息资料,作为固定资产进行核算的依据,进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所增加的相关会计方面的内容可以只用于进行总分类的核算,不进行明细分类的核算。整理固定资产的相关资料数据,并进行详细记录,作为日后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的依据,检查该固定资产的已提折旧。
对原有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进行改造,对一些科目进行修改,例如把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下,固定资产进行整修及重新购置基金条目修改为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费用条目;将专用基金下对固定资产整修和重新购置的基金修改为固定资产的几天折旧基金,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计算。
(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后会计工作
根据月份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借记固定基金内容,贷记累计折旧内容,用以权衡固定资产在这个阶段造成的损失值;同时根据固定资产使用的功能不同,对固定资产进行分别借记,真实的反应固定资产损耗的价值在成本中的补偿并及时对固定资产修整和重新购置的条目进行整理,记录档案收藏。
事业单位完成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后,重新添置固定资产需要对资金来源进行合理归类,按照资金来源的不同采取不同的会计核算处理,例如,企业筹集资金进行固定资产的购置,需要用“专用基金-折旧基金”、“专用基金-固定资产清理”两个账户的贷方余额为限,对这两个账户进行分别借记;对于有些单位通过购入的资金为来源作为资金收入,所增加的固定资产,要借记事业支出条目;如果事业单位有专门的资产专用于固定资产的修整和购置,借方科目内容需要记录为单位专项资金支出。无论单位属于哪一种资金来源,购置固定资产都需要对固定资产和固定支出进行借记。
如果采取接受外来捐助等方式增加固定资产,如果同类的或者类似资产存在相对活跃的市场,在确定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入账价值的时候,按照市场价值和相关税费之和计算;如果相同类或类似的资产不存在相对活跃的市场,在确定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入账价值的时候需要按照预计的将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进行计算。固定资产记入会计账目后,可以根据固定资产有可能使用的最长时间进行相应的计提折旧核算。
三、事业单位进行计提折旧意义
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即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期限内,按照要求分摊折旧数额,固定资产减去预计净残值之后的金额即为计提折旧。在我国,一些事业单位不进行计提折旧在核算时会存在以下问题:
(一)在原则上与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核算相违背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在原则上和实质重于形式相违背
(二)价值补偿机制建立受到影响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在使用期间,往往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耗。因此事业单位应该采取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补偿固定资产损耗的那部分价值,把增加的资金投入到固定资产的更新换代上。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在财务方面的相关规定指出,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更新需要使用修整购置基金完成,这些收购基金按照资金收入的比例提取。使用价值补偿机制的时候,根据收入情况进行基金提取,造成资金提取的数量不能稳定,没有什么规律依据,使得价值补偿机制建立受到很大影响,不利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进行及时的更新升级。
(三)事业单位进行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受 到影响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进行成本核算的时候,不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通常用原来的价值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不利于对资产价值增加及保持原价值的情况进行考核,一般事业单位,常会出现侧重对固定资产的购置,忽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一般这些单位只是发现问题,向上级报告购置固定资产,资源的利用效率极低,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通常不进行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即使有些单位采取对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节约的资金一般也用于员工福利,单位内部一些利益矛盾,社会分配不合理等问题。
(四)增强资金的有效利用
今年来,我国针对事业单位计提折旧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新的计提折旧更加趋于实际,但是我国一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仍然不能实现最有效的利用,导致固定资产出现很大的浪费,资金的利用效率非常低。因此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有利于提高对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减少固定资产的购置,保证事业单位资金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减少浪费。
(五)对固定资产进行改革、完善有很重要意义
事业单位对一些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定期检查这些固定资产,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对固定资产折旧计提进行有效的控制。事业单位通过对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可以获取一部分资金,可以投入到固定资产中,实现固定资产的进一步优化。
(六)为事业单位提供准确、详细的会计资料
财务管理是一项繁重、复杂的工作,而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是对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一般来说,我们会把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作为你对会计的工作进行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所以,若是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价计提不准确,甚至不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折旧计提,会给会计数值的准确性造成很大的影响,往往会出现数据失真的现象。
事业单位计提折旧政策,可以为事业单位提供准确、详细的会计资料,提升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节约投资,同时通过计提折旧还可以全面的反映事业单位向社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的损耗,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促进事业单位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 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必要性分析[J].中国市场,2010(35):102-103.
[2] 崔 霞.试析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探讨[J].财经界,2014(2):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