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检验质量控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检验科的检验质量对整个医院的医疗水平有重要影响,按国际通常概念,高水平的检验质量包括3个内容:①能全面系统的开展各种检验项目;②能提供准确无误的实验数据;③能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及时地传送。此3项内容缺一不可。能否顺利实施以上内容,虽然涉及诸多因素,但质量控制与管理是其核心。质量管理是通过质量体系来实现的;质量体系包括组织结构、人员素质与培训、试剂仪器管理及性能、操作指导、报告方式、记录及存档及质量控制等。现进行分述:
1 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含行政管理和组织验证试验的机构。现仅阐述后者。组织验证试验的机构属于“第三方”性质,是指独立于第一方(供方)和第二方(顾客)之外的一方,它与第一方和第二方既无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又无经济上的利害关系,经3方评价是为了确保评价的公正性,是独立、不受行政干预的行为。目前世界大部分国家都有相应的组织验证试验机构即临床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机构,美国为CAP(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是美国政府对临床检验部分通过验证试验的结果,评定各临床实验室技术能力(营业许可证)的机构。我国为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是卫生部直属单位,是评价医院、血站医学检验技术能力的机构,各省还设有相应职能隶属于省卫生厅的省临床检验中心,负责地方医院和血站实验室的管理和评价。
随着检测系统和质量控制方法的发展,分析中的质量已有了极其显著的改进。近几年,将改进实验室质量的努力已逐渐置于分析前和分析后阶段。没有好标本,检测系统无法获得可靠结果,质量控制方法也无能为力。因此从病人被临床要求进行检验起,直至取样品作检测前,必须重视病人准备和识别,标本采集、运送、处理、保存等每一环节,确保病人标本的质量。分析后对检验结果的数据运送、计算、打印出检验报告单中,任一疏忽出现的问题,应属于差错,不是分析误差。差错不是要控制而是要消除。应充分重视分析前、后的检验过程的质量管理,尽早改变目前国内这一方面的落后状况。
以往的统计质量控制都是以统计概率理论为基础。随着分析方法的进步,自动化仪器较手工操作具有的误差明显减小的情况下,被控制的误差越来越小,检验人员提出究竟要控制怎样大小的误差为目标是对统计质量控制的挑战。近几年来结合行政分析允许误差限值以及临床允许误差限值要求,提出花最少的钱作最有效的控制的高效率质量控制是当今第三代控制技术,引人注目。
2 人的因素在质量体系中起决定性作用
医院和血站的检验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岗位继续教育同检验质量的关系相当密切。定期培训可以提高检验人员的自身素质,学习新技能,改变旧观点。搞好人员培训必须建立一整套的培训计划和制度。①分层培训。②操作技术培训。检验专业发展很快,涉及新技术、新方法在此领域不断得到应用,加强检验人员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③学术交流,鼓励检验人员多参加一些学术交流活动。
3 试剂仪器的管理
仪器和管理应从仪器配置及订购制度和仪器校准及使用两方面着手。①仪器配置及订购应严格遵守制度。②仪器的使用和校准。仪器投入使用后要定期送到国家或省市计量局校准,要注明校准方法、时间并贴上校准合格标志。
试剂对临床检验来讲是极其重要的原材料,因此,试剂盒的选择应遵守下列原则:①选择有生产批准文号的试剂盒,抗-HIV、抗HCV、HBsAg、TRUST、AB血清试剂尚应使用贴有卫生部生检所“批批检”防伪标志的产品。②选择有质量保证能力的试剂生产单位产品。③实行实验室内批批检原则,经过严格选择的试剂进入实验室后,仍需进行实验室“批批检”,抽检合格并不能保证该批每盒试剂均合格,特别是免疫试剂由生物活性物质制备而成,任何因素的变化均影响其质量和稳定性,如保存时间、运输条件等,因此,对其质量都要开展室内质控,要使用临界血清对每个试剂盒进行批批检。
4 操作与报告等的管理
操作规范如何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因此,实验者一定要按说明书或操作规程来操作。要有正确的报告方式,检验结果的报告应使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报告发出前要进行记录和登记,原始存根要长期保存,记录中(+)要记录,(-)亦要记录不能用空格表式。记录还应包括试剂厂名和批号。当报警信号发出时,可追查原始资料和操作记录,血站可追查到献血员,也可追查到该血输给哪个病人。实验记录还应存档,一般应为3~5年限期,要制订严格存档等制度。
5 加强质量控制
关键词:电梯检验;质量控制;探析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检规”是每个检验人员的检验依据,是作业指导书。对其中的每一个条款,我们都应认真学习,钻研讨论,与时俱进,不断掌握新技术、新方法,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消除电梯安全隐患,确保电梯安全运行。为了加强电梯监督管理工作,规范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行为,提高检验技术工作质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颁布实施了《电梯监督检验规程》,检验项目比较多,所以检验人员在检验之前,应整理出一条清晰的检验路线,并在检验中注意把握几个问题,就可以做到既安全又效率。
1 电梯检验的主要内容
电梯安全技术检验包括型式检验、出厂检验、交付使用前检验、定期检验等。
1.1 型式检验。包括整机型式检验、主要部件型式检验和安全部件型式检验。型式检验是对电梯或部件的全面性能和功能的检验。
1.2 出厂检验。由制造厂按工厂产品标准进行,但必须满足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在采用外购零部件时,要有该零部件的合格证明和有关的型式检验合格证明,同时应对零部件在产品中的协调和功能进行检验和调整。
1.3 交付使用前的检验。应对电梯的安装调试质量,电梯的整体性能和功能以及主要部件和安全部件的状况进行检验。交付使用前的检验包括安装部门的自检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检验,监督检验应在企业自检合格后进行,未经监督检验和监督检验不合格的电梯不准投入使用。
1.4 定期检验。主要检查在一定时间内,电梯运行过程中因磨损、老化、振动等因素对电梯功能和安全运行的影响,定期检验每年1次,超期未检或定期检验不合格的电梯,不准继续使用。
2 加强电梯检验质量首先要做好检验准备工作
电梯通常是固定于高层建筑中的升降运输设备,其利用一个轿厢装载乘客,并沿着垂直或小于15°倾斜角的导轨在各楼层问运行。目前,应用越来越广泛的电梯已成为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特殊交通工具。但随着电梯数量的增长,电梯安全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探讨加强电梯检验工作质量,提升电梯使用安全性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要提交完整的资料和文件。对于电梯制造企业而言,其需要提交的资料和文件有:装箱单、产品出厂合格证、使用维护说明书、电气敷线、机房井道布置图、动力电路安装示意图、安全电路符号说明、零件的安装图、电梯整机型式的试验报告,还要有门锁装置、安全钳、限速器等安全配件的试验报告结论副本。对于安装单位而言,其需要提交的资料和文件有:检验报告、自检记录、安装过程中事故记录与处理报告、电梯使用单位所提出的变更设计经制造企业同意后证明文件。以上资料和文件都需要有相关责任人进行签章后方可生效。
2.2 电源和电源控制装置要符合相关要求。电源必须要是规范的电源,供电电压要与电梯工作条件的规定相符;要在机房门口容易接近的位置进行电源箱的安装,规范地将线接好,使之与地完好有效与地触,无论是线径,还是供电容量均要与要求相符合。
2.3 设备与部件已得到很好的固定,安装用的临时工艺孔口已被全部封闭,无论是现场的栏杆,还是梯子的安装均要与要求相符合。
2.4 做好清理工作。清理干净井道、机房、底坑和门厅、通道等处,确保检验现场的通道无杂物且畅通;将检验的警示牌放置在相关现场处。
2.5 要科学合理的安装电梯中的所有装置,并进行严格的检测。电梯中的所有装置要的安装工作到位,所有的安全装置都要是合格的产品,所有的活动零件,都要己根据要求进行了;对电梯的运行,已经做了相应的试验,并检测结果是合格的。
3 供电系统是加强电梯检验工作质量的重要一环
3.1 电梯供电系统及供电检验的具体要求
电梯的电气设备应有接地保护,保护线的连接应具备供电系统的接地设计要求,检验中先把主电源切断,然后在进行零线的断开,断开后用万用表检测地线的接地连通性,检测中要注意地线是否有短路现象,如有短路现象要细查线路。
3.2 供电系统的检验方法
在电梯供电系统检验前,要在确保电源质量符合供电要求的前提下,进行地线检测工作,查看地线是否有短路,接线是否有误线路是否连接准确。检验无误后,首先进行单相用电的设备检验,查看设备的电压是否符合规定,如符合规定就可以确定接地良好。
3.3 电气开关的检验
电气开关的检验,主要检查电气安装的完备性,以及电气设备的可靠性。电梯是上下垂直运动的,运行中要注意电梯的安全性,长期使用中要注意电气开关的安全。部分开关自身动作中有碰铁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电气开关安装的地点和角度和要求或环境有偏差,所以出现了这种情况。在检查过程中,除了要注意开关的通断性以外,还要注意检修中保障开关的正常使用,这样才能保让电气开关的可靠性,便于在故障中进行电气检修。
3.4 供电系统元件的检验手段
在供电系统检验中,电器元件检验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电器元件的质量关系到供电系统的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电元件的检验上要保证电器元件的标准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4 安全部件的检验是加强电梯检验工作质量的重中之重
电梯安全部件包括限速器装置、安全钳和缓冲器三种部件。
限速器是一种超速探测装置,通常安装在电梯机房或电梯井道顶部,也有装于底坑的情况。限速器安全钳系统是电梯必不可少的安全装置,当电梯超速、运行失控或悬挂装置断裂时,限速器安全钳装置迅速将电梯轿厢制停在导轨上,并保持静止状态,从而避免发生人员伤亡及设备损坏事故。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电梯监督检验规程》的要求,要对电梯限速器进行校验。
安全钳是在限速器的操纵下,是电梯轿厢紧急制动在导轨上的一种安全装置,是电梯保护系统中,最后的保护装置之一,也是电梯结构中重要的安全保护装置。安全钳每月应加机油1次,同时紧固,保证提拉力迅速传递到安全钳拉杆上,且不超过300N。同时检查弹簧、螺钉、销轴等零件是否松动,松动则应加紧;每月往楔块、钳座涂少量凡士林1次,定期清洗、调整安全钳楔块,保证钳块的动作灵活。
限速器要勤检查。轮轴与轴套每周应加一次油,每年清洗一次,铅封处不得拆卸,离心甩动装置应定期清理上油,保持动作灵活同时。限速器的绳索伸长超出规定范围时,应截短绳索。每两年要经有关部门校验1次限速器动作速度,确保其动作速度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5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电梯也日渐成为高层建筑中不可缺少的电气装置。在这种背景下,加强电梯检验检测工作,使电梯安全性能得到有效提升,这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和谐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电梯的检验工作不但使电梯安全性得到了保证,而且还促进了电梯维修保养,以及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可以说,不断加强的电梯检验工作,对于推动电梯工业发展,维护人们权益方面的做作是巨大的,值得不断进探讨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罗锋.探讨电梯检验时应注意的问题[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1(2).
[2] 冯蕤洁.电梯检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传播,2011(7).
关键词:药品检验;质量控制;不足;策略
前言:高质量的药品自然是治疗疾病的有效物品,但是,如果是质量不过关的药物就很有可能会给我们的患者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尤其是近年来,众多药品质量问题的出现,加强药品检验效率、提升药品质量更加成为了广大民众内心的呼唤。所以,我们一定要能够加强药品检验工作,做好其质量控制环节,在不断提升药物疗效的同时来保障药品的安全性,为我们的人民创造一个真正健康的生活环境。
一.我国药品检验中质量控制环节存在的不足
虽然我国医药行业在近几年来发展迅速,但是,在药品检验过程中却并没有设定一个完善的体系,使得药品检验工作的开展并不完善,尤其是在质量控制环节缺乏专门的人才,导致我国药品质量问题比较严重。
(一)药厂对药品检验的质量控制的不重视
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很多与药品质量相关的法律条例及文书,例如GMP、GAP等,但是,药品质量观念并没有深入人心,也就是说,许多药厂仍然对药品检验的质量控制环节持着无所谓的态度,并没有认真地制定相关的工作条例及规范,这就使得整个环节的实施显得随意而简单,质量控制的不彻底,在质量检测中存在着一定的造假、伪造的行为,这样一来自然就难以对我国药品质量做好保障,使得药品的质量问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缺乏专业人才
药品检验中的质量控制工作并不像其他控制过程,因为药品关系着人体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问题,药物的成分是否合格、药物中化学物质含量是否达标都关系到药品本身的质量问题,所以相较于其他行业,药品检验的质量控制环节所需的人才需要更强的专业性和责任心。但是,这也正是我国药品检验所存在的一大问题,即专业人才的缺乏。在我国药学专业的设立时间并不长,教学水平与国外相比也比较落后,这就使得我国相应的人才并不多,造成了药品检验的质量控制环节的工作人员专业技能较低,自然就影响了相应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药品检验中质量控制技术落后
由于我国在药品检验这一方面发展时间不长,相关的研究以及认识都不足,这就使得在药品检验的质量控制环节所采用的技术都较为落后,难以跟上那些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造成了我国药品质量控制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再加上,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发展水平不一,经济实力差距较大,这就造成了不同地区的政府在药品检验上投入不等,在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投入相对就会显得不足,使得检验方法已经难以跟上时代步伐,从而造成了我国在药品质量方面的发展相对缺乏的现象。
二.药品检验中质量控制有效实施的策略
为了能够全面提升我国在药品检验方面的实力,保障我国药品的质量及安全性,一定要能够加强对药品检验的质量控制,对此,本人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引进优秀人才,提升员工素养
为了能够全面提升我国药品检验中质量控制的有效性,首要地就是要能够全面提升相关员工的专业素养以及能力,全面提升他们的责任感,让他们能够了解到药品检验的重要意义。所以,在工作过程中,我们要能够为我们的员工提供一定的工作培训,并同时让他们不断地学习一些新型的检验方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端正他们的工作态度,从而为药品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做好保障。
(二)加大监督力度
为了能够确保药厂在药品检验的质量控制环节达到的认真、务实的态度,相关的政府部门要能够加大对这个环节的监督力度,要能够定期地针对药厂的厂址环境、药品生产及研发环境以及药品检验的各个环节和质量控制实施程序进行详尽的检查和记录,并能够针对药厂所做不足之处进行指出,并督促其改正,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升药厂对药品检验的质量控制环节的重视,让他们能够自觉、主动地提升药品质量控制的力度,从而消除我国药品所存在的安全隐患。
(三)注重检验材料的质量控制
为了能够确保药品检验所得数据的真实可靠,我们一定要能够加强对药品检验所需材料的质量控制,保证检验材料的准确性以及检验器材的精确性。同时,我们要能够针对样品的保管及处理制定相关的规范及条例,并能够规范检验人员的实验操作过程,同时还要能够严格要求检验人员的数据记录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对药品检验环节实施全方位的质量控制,保障药品投入使用的安全性。
总结:药品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我们人民的生命安全,药品检验更是连接着药品研发、生产以及投入使用的桥梁,所以,为了能够保障药品能够真正受益于我们的人民,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药品检验中质量控制的关卡,为我国社会健康发展打下一个稳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效果;讨论
质量控制是临床免疫检验结果的准确度改善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临床免疫检验程序中的决定因素。质量控制主要通过对检测各项操作中的错误进行总结改正和控制,避免检测结果缺乏真实性。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指标的一致性的保证和临床医生在诊断中的准确性紧密相连,对于降低误诊率,提高人民群众对治疗过程的满意度,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了研究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的临床实施效果,为以后的临床检验工作顺利进行提供参照依据。对来我院就诊住院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研究,具体报告如下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进行临床免疫检验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25~54岁,平均年龄(37.51±3.47)岁;本组患者的血型为A型、B型、AB型以及O型常见性血型。观察组男22例,女28例;年龄26~53岁,平均年龄(35.91±2.97)岁;本组患者的血型为A型、B型、AB型以及O型常见性血型。两组在性别、平均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观察组患者优化质量监控的措施,对患者的检验标本进行采集、仪器校准、标本送检和妥善保存等质量监控的优化措施。对比并观察两组检验标本的检验情况和准确情况。具体质量控制的操作步骤:首先,患者标本的准备工作以及医务人员的采集样本的工作,要对患者的基本心理状态和身体基本指标进行了解,充分观察患者的精神活动,饮食排泄情况以及最近的体育锻炼和服用的药物,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排除,一定要保证患者在进行血样的采集之前保持空腹,没有进食。下一环节就是,样本的收集工作。根据检测种类的不同,以及标本性质的差别,对收集患者的身体样本的具体时间、采血的姿势、止血设备是否应用、收集标本的容器、收集的标本剂量,收集标本的先后次序、标本是否混合均匀以及标本溶血进行充分分析和设定观察;最后就是患者的标本的送检和保存工作。收集结束之后的标本的合理送检时间,送检使用的方式,样本的保存方法和容器,标本的是否准确分离及检测进行质量方面的要求;检测时的仪器的设定要准确无误。在临床免疫检验之前要进行严密的校对和修改,对仪器的配套试剂的各个层面的性能、保质期以及保存基本环境进行确认。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检验情况进行对比显示,对照组总检出率为75.00%,观察组患者总检出率95.00%,观察组患者总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免疫检验是临床实验操作和诊断的关键应用技术之一,它的临床检验具体结果的检出率和准确性直接和临床上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患者的治疗期间的疗效相关联,所以要对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加以重视和管理。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涉及到了临床检验的各个方面的内容,相关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也有很大的差异性,我们要对检验的各个环节加以重视,分别是在患者的检验标本进行采集、仪器校准、标本送检和妥善保存等质量监控的优化措施。首先要明白标本的收集环节作为标本质量保证的基础步骤,直接关系到以后步骤的是否顺利进行。临床检验的检验前环节是临床医院的实验室科室进行检验全部环节下中较为关键性的第一措施,确保检验标本的可接受性是判断检验前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关键指标。检验操作中质量控制的影响方面包括检验手段的选择,标准物质及室内质量控制物品的使用,检测仪器的校对以及配套试剂的辅助诊断。之后的质量控制的影响方面包括检测标本之后的工作,主要是为了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可以为临床诊断疾病的性质提供正确的参考依据,从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和改正方法,主要进行的步骤是数据处理,检验结果反复核对,检验报告单的送达,还有对临床医务人员及患者的问题进行解答等。优化临床标本的可接受性的特点,帮助实验室的检验前质量不断优化,从而使得患者健康水平正常正常检测得到基本保障的基本目的。两组患者检验情况进行对比显示,对照组总检出率为75.00%,观察组患者总检出率95.00%,观察组患者总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于是可以得出以下实验结论,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可以对样本的检测起到良好的完善作用,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程度,在实验室的临床免疫检测方面要对质量的控制严加要求,保障临床应用的顺利进行。
作者:王红丽 李明蔚 单位:河北省磁县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阙肖冬.规范血液标本采集确保临床检验质量[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9.
【关键词】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监督
随着我国医学基础学科和边缘学科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医学检验的作用日益突显出来,临床检验工作在现代医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临床检验工作中的质量要求又是检验工作的核心,是直接反映临床检验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
1提高对临床检验质量重要性
临床检验的结果是临床医生对疾病程度及治疗效果判断的重要依据。因此,要求检验人员必须增强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建立全面全程质控的思想。严肃认真地开展质控工作,质控措施应体现在检验工作的始终,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保证质量。
2加强临床检验质量控制
2.1实验室前阶段的质量控制对标本收集的质量要求作了较明确的规定,由临床医护人员掌握,并对标本严格进行审查登记。
(1)严格做好查对制度,采血试管的标签上要填写清楚患者室科、姓名、住院号、床号,与申请单一致。根据不同检验项目,将标本注入不同的试管内。
(2)血液标本采集时的注意事项静脉采血应取坐位,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得超过1min,穿刺成功立即松开止血带,血液抽出后要沿着管壁慢慢注入到抗凝管或干净试管中。按检验项目加入特别规定的抗凝剂,如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应加入3.8%枸橼酸钠,血常规标本中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抗凝。血液标本中抗凝剂比例要适当,如血沉标本按1:4抗凝。标本采集后放置时间不要超过2h;采集标本时要检查医嘱用药情况,如静脉用葡萄糖、氯化钾或口服药物等。
(3)尿液标本留取时的注意事项? 护理人员应指导住院患者正确留取尿液,容器应清洁干燥,避免经血、白带、、粪便等混入;标本应新鲜,以晨尿为宜,如放置时间过长,尿酮体中的乙酰乙酸易挥发,还应避光。尿培养标本应清洁外阴,无菌操作,留取中段尿或无菌穿刺膀胱留取尿液。
(4)大便标本采集标本要求新鲜取有脓血或黏液部分,尽快送检,做潜血试验,应告诉患者3d内素食。禁服含铁药物和禁食含铁蔬菜等避免鼻血、牙龈出血、经血的影响;做细菌培养的标本应用无菌操作收集。
(5)体液及分泌物标本留取时的质量控制? 脑脊液标本采集后要立即送检,一般不能超过1h,因时间过长细胞易破坏或沉淀、糖分解、细胞溶解。痰标本收集时间应向患者说明检验目的和收集标本方法,痰液的一般检查应收集新鲜痰留取标本前用清水漱口3次之后用力咳出。咳痰较困难者可用雾化蒸气吸入以利痰液咳出。幼儿可用手指轻叩胸骨柄上方以诱发咳痰。
由于工作性质的不同,临床医护人员对检验工作影响因素不甚了解,在主观上没有引起重视,这是检验质量中最薄弱的环节。为了加强检验质量控制,笔者认为应定期与临床科室联系举办业务讲座,通过讲座使医护人员对检验技术有更深的了解。如各项指标的误差范围、误差来源、标本的正确采集等,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质量管理,重视检验质控实验室外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达到预防和控制检验误差的目的。
2.2实验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室内质控:室内质控是质量保证的基础与关键,在室内质控工作中应注意:从思想上重视将质控物作为常规标本操作;所用试剂的质量应有保证,对试剂应用标准液进行质控;对不同批号与厂家的试剂应了解其质量标准,不能随意更换与替代;对仪器进行质量监测,如仪器的温控系统、管道系统、稀释器、加样器是否符合正常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如列图表分析质控情况,进行必要的修正与改进;对可疑结果进行再检测。
(2)室间质控:其主要目的是对各实验室所使用的仪器、试剂、方法等进行评价,研究其可比性,掌握动态,不断发展并完善质控工作。
2.3 实验后的质量控制
实验结果检出后,实验者严格登记并发出报告单后,在返回到临床科室前,全科所有结果报告单应由专人统一对结果进行再次审核。即对结果数据、实验者签字等,对出入大的异常结果应由实验者过目或报告主任,确认无误方可发出。同时,还应对该报告单是否在规定的时限内报告结果进行审查。
3加强临床医护人员对检验质量的监督与反馈
临床检验质量好坏主要是由临床医护人员和病人进行评价。因此,加强与临床的联系和沟通是十分必要的。这种联系也是检验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一部分。我们采取平时联系与集中征求意见相结合。日常工作中的问题,发现与临床不符,及时联系加以解决;同时每月 1 次集中向各临床科室征求意见,对反馈的质量管理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使工作更进一步完善。由于我们建立了全程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注意了检测前、中、后的质控工作,并注意加强与临床的联系与意见反馈,实验室差错与临床意见明显减少了,检验结果的可信程度大大提高了,这对提高检验科在医院的地位,发挥检验工作在现代医学中防病治病的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
4加强人员素质培训,提高质量管理
4.1人员素质的提高坚持持证上岗;制定学习计划,不断开展业务学习,从“三基”抓起,到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和其它如外语、计算机、临床医学等知识并应用于指导实际工作;选送人员外出进修,或参加全国的继续教育学习,丰富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员工,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4.2 检验质量的提高
(1)工作岗位的相对固定与轮转:县医院检验科人员不足,所以不可能做到专细分配岗位,只能在灵活轮转的同时尽可能的相对固定,这样既要利于工作的开展又要保证检验质量。详细的做法包括每个室都有几个熟练人员,每个人员某一时期相对固定一项工作等。
(2)强化规范化操作和质量控制工作:质量是检验的根本与核心。医生对于检验报告的质量要求更胜于对检测时间的要求。医疗纠纷中涉及到检验科的问题其中检验结果准确性占不少的比例。而有没有一整套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关键。从标本质量(包括采集、运送、处理)到对标本的分析(包括试剂质量、仪器条件、质量控制、结果报告)等直接间接的诸多环节都影响着检验质量。县医院的检验科也应该制定全面的质量管理制度,根据本科实际条件制定操作规程并要求所有人员严格执行;制定规范化的质量控制制度不但要参加各种室内室间质控工作,还要有具体的质控制度包括室内质控措施(含质控方法、失控分析、修正及记录等)和室间质评的具体要求(含回报结果的评价和记录等)。各种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就都能处于控制之中,医疗纠纷就会相对减少。
(3)加强与临床的交流,实行循证医学检验:临床检验是整个医疗工作的一部分,检验水平和质量的高低是医疗质量控制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另外能否充分、合理运用检验技术也影响着临床诊断治疗水平。循证医学(EMB)就是指谨慎、明确、明智地运用当前最佳证据对每个病人作出诊断和治疗的决定。循证医学思维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已遍及整个医疗系统,检验工作者的相应任务是尽量优质优价地为病人提供检验服务。随着检验医学的飞速发展,检验项目日益增多,项目的选择经常困扰临床医生,检验科应经常自动与临床医生沟通,介绍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适用范围,根据循证检验指导医生选择合理的检验项目组合、标本组合、时机组合,使各种诊断标准规范化和标准化,从而减少浪费和减轻病人的负担,达到优质优价的服务宗旨。通过加强交流,可改变临床科室对检验科的看法,清除误解,减少投诉,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同时及时处理好临床提出的问题和意见,不但提高临床对检验科的满意度有利于工作的开展,而且检验科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得以全面的提高,促进了检验医学的发展。
(4)加强医疗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原始记录:现代社会,法律制度日益健全,公民的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大大小小的医疗官司日益增多,医疗工作的高风险高压力的性质日益突出,县级医院的医疗纠纷数量也逐日上升。在医疗纠纷处理中原始记录有特殊作用。原始记录不仅是实验结果的记载,也是反映检验质量的直接依据,更是检验人员实行自我保护的重要措施。县医院检验科也要重视检验原始数据的法律效力,建立健全的原始记录,作出详细规定,从试剂详细信息一直到检验报告复核者的一整套检验过程所有信息都应记全,并专人专档存放,使原始记录科学化、规范化、文件化。发出的报告不要涂改,以免在医疗纠纷中承担不必要的责任。
5结束语
总之,检验医学对临床科室的服务将是我们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准确的检验结果离不开临床科室的支持与理解,而加强与临床的沟通与交流对话,主动与临床联系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医学模式的转变使检验科的工作定位和观念发生了变化,要求实验室的工作更加密切地结合临床,不断地与临床医护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和信息沟通,把有限的实验数据变为高效的诊断信息,更多,更直接地参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生化检验;质量控制;实验室标准化
质量是临床实验室的生命线.每个工作人员都要对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基础知识、一般作图方法等有充分的了解。在质量控制工作过程中,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及时地发放检验单[1],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在临床检验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1 患者的准备
检验标本来自患者,患者的准备至关重要,患者的年龄、性别、民族、临床用药都可影响检验结果,这是实验室难以控制的,它需要临床医师、护士、患者和实验人员共同配合才能完成。
1.1 患者状态 原则上患者在平静、休息状态下采集标本,运动后由于能量消耗、体液丢失、剧烈呼吸,可造成许多生化检验结果的变化,如肿、AST、LDH、CK等可一过性升高,还可引起K、Na、Ca、GLU等成分的变化。
1.2 患者的饮食进食后一定时间内可使血液中的许多化学成分发生变化,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可引起GLU增高;高脂肪食物可引起甘油三酯的大幅度增高;高蛋白或高核酸食物可引起BUN等的增高;餐后标本其血清常呈乳糜样,进而影响许多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因此,酯类、蛋白及代谢产物等生化检验,应素食3 d后采血方能反映患者的真实情况。
1.3 药物的影响 所有药物都会对患者的某些检验项目的结果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如某些甲状腺素类制剂是治疗黏液性水肿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药物,它能促进糖的吸收,增加糖元的分解及糖异生作用,还可加速胆固醇转变为胆酸,而造成血糖增高和胆固醇降低。其次是药物的毒副作用,如有些药物对造血功能、肝、肾功能造成损害,而引起有关指标的变化。服用氯丙嗪、异烟肼、利福平、奎宁、巴比妥类药物及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均可引起血清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
2 标本的采集及处理
2.1 标本的采集原则是晨起空腹时采集标本。尽量减少昼夜节律带来的影响,使不同患者间或同一患者不同时期之间检验结果具有可比性。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应禁食12~14 h。尽量安排在其他检查和治疗前。使患者处于平静状态,减少患者由于运动带来的影响。急查项目应注明采血时间。目前生化标本采血多选用坐位或卧位,正常人直立位时血浆总量比卧位减少12%左右[2]。血管暴露明显者不宜使用止血带,如果使用,一般不应超过lmin。当穿刺成功应立刻松开止血带,否则可使血氧含量pH值下降,乳酸、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甘油三酯升高。当需要反复使用止血带时,应选用另侧,止血带压力过大或止血时间过长均能影响检验结果。在日常检测中,溶血、脂血及黄疸是影响检验的主要因素,尤其是溶血影响最大、最常见。当发现标本溶血时,应及时与临床联系,了解是否患者发生体内溶血,否则溶血标本应弃检,重新采血,如不能重新采血,应在检验报告中注明“标本溶血”字样。
2.2 标本的保存与运送 标本采集或收集后,原则上应立即处理及检测。严格执行标本验收制度和查对制度,检查标本数量和有无溶血脂血、污染等,不符合要求的,应重新采集。普通标本室温放置30~45 min后应分离血清(血浆)放置时间不得超过3 h。标本采集、运送、保存、分离、检测过程,必须执行生物安全制度,确保工作人员安全。
3 标本的分析 使用的半自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安装必须符合要求,如电源电压专用UPS电源,接地线。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培训,熟悉仪器的原理、性能、操作规程、维护及保养,应设专人负责管理。对仪器应定期维护保养,校准监测,每天记录工作时间、仪器状态,保证检测项目的结果可靠准确。生化检验试剂目前多为市售商品试剂盒,种类繁多,同一检验项目有不同的方法,多个生产厂家、不同类型分单一试剂和双试剂、干粉和液体试剂、国产和进口试剂。为保证检验质量,试剂盒质量必须符合卫生部临床检验体外诊断试剂盒质量检定暂行标准,选择稳定性好、线性范围宽、正向型试剂空白吸光度低、反向型试剂吸光度高,试剂空白速率低、终点法反应速度快、瓶问差异小的优质试剂盒,日常工作中应正确选择和使用校准品,校准的目的是了解试剂和仪器的性能,当建立新实验或关键参数调整仪器做较大维护保养时,试剂批号改变、实验室内质控结果不良,日常工作发现结果与临床结果严重不符时都应进行校准。使用的校准品应溯源到国家标准且具有较小的基质效应。应严禁用质控品替代校准品使用。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医学检验;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影响因素
临床血液细胞检验又名血常规检验,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机体的病情变化[1],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但在血液细胞检验过程中,影响血液细胞检验质量的因素较多[2],可严重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临床诊断及治疗疾病造成不良影响[3-4]。本研究旨在探究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影响因素,为相关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自愿接受血液细胞检验的26229例患者中选择血型相同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06例,女性74例;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45.6±5.5)岁。纳入标准:①具有自主行为能力,可正常交流;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③血型相同。排除标准:①非自愿血液细胞检验者;②精神系统疾病或认知障碍者;③自身免疫缺陷者;④不能配合检查者;⑤伴有本身引起血液细胞数量变化的疾病者。
1.2检验方法
①采集180名研究对象的空腹肘静脉血2mL,将每位研究对象的抽取血液均分为2份,分别将其注入含有10μL15%的EDTA-K2的塑料试管内,抗凝剂稀释比例分别采用1∶5000、1∶10000处理[5-6],然后混匀血液标本,最后送入检测中心进行检测。②再次采集180名研究对象的静脉血液,并将采集过后的血液标本进行储存质量控制。血液采集完成后,混匀血液标本,并将每位研究对象的血液样本均分为3份,将其注入含有10μL15%的EDTA-K2的塑料试管内。在20~24℃条件下保存,保存时间为0.5h。将3份标本分三个时间段检查血液标本,分别为0.5h后、3h后、6h后各检测一次,通过对比分析法[7],探究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影响因素。检测的仪器采用BC-6600型血细胞自动分析仪(迈瑞公司)。
1.3观测指标
观察不同稀释比例、不同存放时间对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的影响。检测指标包括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和红细胞。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x±表示,进行t或F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稀释比例下血液细胞检验结果对比
稀释比例为1∶10000血液中的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含量均高于稀释比例为1∶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不同存放时间下血液细胞检验结果对比
存放时间不同,血液中的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存放时间6h血液中的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含量均高于存放时间3h和存放时间0.5h(P<0.05),存放时间3h血液中的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含量均高于存放时间0.5h(P<0.05)。
3讨论
[关键词]化学分析检验;质量控制;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TQ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2-0126-01
在检验工作中,化学分析检验质量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做好化学分析检验质量控制工作不但可以提高质量检验的水平和质量,还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中笔者结合实际对化学分析检验质量控制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然后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
一、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概述
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的数据必须具有代表性。在实际检测的过程中,样本数据必须真实有效,这样才能够确保检验的质量,从而提高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优化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效果,从而防止检测结果出现误差。
第二,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数据真实性。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是否真实是由检测人员进行评判的,与此同时,实验室中的一些仪器和设备都会影响整个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技术的可靠性,以及灵敏度。
第三,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数据的可行性。这是指在整个检验的过程中,其结果和过程都必须符合相关的检验规定和内容,这样才能够提高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整体水平。
二、目前我国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很多产品在进入市场进行销售之前,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以保证产品的质量能够符合市场标准,给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产品,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同时,加强质量检验工作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当前,我国的化学质量检验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亟待解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不到位
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具有连续性、复杂性等特点,我国很多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不到位,没有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检验方案,各个相关部门配合不积极、主动性较差,而且也没有形成一整套科学的质量检验工作方法,缺乏完善的网络负责体制和系统,责任意识较差,这不仅降低了整个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同时还影响了整个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效果。
2.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混乱
由于当前许多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方式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弊端造成检验工作混乱,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检验管理制度,但现阶段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检验部门数量太多,就很难进行有效统一的管理。由此可见,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和弊端,这从一定程度上直接制约了检验工作的开展。
3.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管理方式落后
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管理方式方法已经成为样品质量审查的有效方法,但目前仍有很多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管理方法落后,这不仅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很难发挥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由于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管理方式不能为检验部门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自然而然就会出现相关部门忽视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的情况,造成样品质量检验管理方式发展水平二者发展不协调。[1]
三、加强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的有效策略
1.制定科学的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案
提升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制定一整套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体系,同时要进行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的管理,避免发生混乱的情况,提高提升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要提高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避免在实际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中出现任何意外情况,优化我国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效果。与此同时相关还可部门以实现多元化管理措施,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要落实多元化管理措施,实现全方位的管理措施,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发展现状强化管理监督作用,健全建立长效机制,从而提高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在根本上确保我国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系统能够逐步完善。
2.加强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
(1)检验前的质量保证
在进行化学分析检验前,需要将检验工作分工到个人,并且明确岗位职责,让每一位检验人员都熟悉自己所需从事的工作,此外还应该对检验人员的素质进行严格要求。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检验,没有国家标准方法就采用其他方法检验,还要控制分析方法的误差。再有就是要保证检验的仪器设备正常运转,按要求进行试验操作,实验室的环境也应该是符合国家标准的。
(2) 检验中的质量管理
在进行检验过程中,首先要确保采集的样品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公正性,样品的数据要符合检验的要求,以便在怀疑检验结果后进行复查。在检验过程中应该明确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比如样品,需要有专人接受和登记,不合格的样品应该拒绝接收并说明拒接的原因[2]。检验中对于环境的要求也是很高的,那么就需要检验人员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对于检验人员的素质也必须有要求,遇到素质较低的检验人员应该及时进行处理,检验中对于设备也应该进行细致的分析检测,以保证检验结果的真实。
(3)检验结束后质量的管理
在检验工作结束后,应该结合各方面综合考虑检验的结果,并正确及时的将检验结果发出报告,在真实的检验结果还没有出现之前不应该私自向外界外传。如果遇到食物中毒等中毒样品检测结果,应该及时通知医院医生,以便争取时间救人。检验人员应该不断的提高检测技术水平,定期对质量保证体系工作进行评价,找出问题后应该检验相关部门人员共同调整和改进检测技术水平。在实际的化学分析检验工作中,质量控制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检验相关部门应该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进行检验工作各方面的素质,有其是在抽样环节,应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以保证样品具有代表性。在检验过程中如果出现大事故,那么就应该及时的报告上级,及时进行处理,这就对上级的工作有所要求,管理部门和当事人应该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检验出现的事故,防止事情扩大,同时还应该逐级向上级汇报,让整个检验部门人员了解这一事情的发生,并引以为戒。再有就是检验的工作环境,在遇到不适合的检验环境时,应该及时的进行处理,以保障检验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对于检验设备方面,应该定期对检验设备进行检查,遇到有问题的设备应该反馈上层领导,申请及时维修或者更换检验设备。其实做好这些最为基本的工作,就是为了保证检验结果具有代表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从而体现出检测机构检验室的质量管理水平和检验人员的水平符合国际检验的标准[3]。
结语:
总之,化学分析检验质量控制工作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企业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化学检验质量控制方案,创新质量控制技术,加强化学分析检验质量控制工作,以不断提高化学分析检验质量控制水平,提高产品的检验精确度。此外,化学分析检验质量控制工作还需要政府、企业以及质量检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以不断提高化分析检验质量控制水平,进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巢文婷.化学分析检验工作的控制方式初探[J].化工管理,2016,23:82.
【关键词】 食品检验;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是食品企业的重要防线之一,对于一个食品企业来说,食品企业的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有着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重要作用。近些年来,我国的大部分食品企业在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上都存在着重大的问题,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所存在的问题,然后去积极地改进我们的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提高我们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
1、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的原因
1.1、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要达到企业相关规定的要求 众所周知,企业的每一项工作都有明确的指标,对于企业的工作而言,企业的相关指标不仅是企业的每一项工作的最终目标,而且是企业的每一项工作所必须遵循的准则。而对于企业的食品微生物的检验工作也不例外,企业的食品微生物的检验工作有它的相关准则,企业的食品微生物的检验的准则是指导企业的食品微生物的检验工作的根本,只有依据企业的食品微生物的检验的相关准则,企业的食品微生物的检验作才能够顺利地完成。而企业的食品微生物的检验工作也需要遵循所有企业工作所必须遵循的职业道德准则,企业的食品微生物的检验的工作人员要达到职业道德准则的要求。
1.2、企业的食品微生物的检验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必要要求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质量管理工作就是使消费者对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达到完全满意的要求。质量管理工作是以消费者为主要目的的管理工作,它旨在为消费者提供最好最优的产品或者服务,质量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主要通过对消费者的调查去了解本企业的服务或者产品的效果,最后通过这些调查去积极地改进质量管理工作。而企业的食品微生物的检验的对象同时也是质量管理工作的服务对象,企业的食品微生物的检验工作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了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效果,企业的食品微生物的检验工作做得好会促进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完满完成,而如果企业的食品微生物的检验工作的质量很低,则企业质量管理工作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说企业的食品微生物的检验是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内在的要求,企业的食品微生物的检验工作在企业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很大,有时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的根本利益。
2、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的要求和措施
2.1、企业的食品微生物的室内质量控制 第一,对检验人员的要求及相应的措施。企业的食品微生物检验的相应岗位的人员,应该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相应的技术能力证明,微生物检验室应有相应技术能力的人负责室内的技术工作,并设立质量监督员;第二,对房屋的要求及相应的措施。我们要求房屋要足够宽敞、通风、有良好的照明,房屋内墙面及地等应当采用易于清洁的材料,房间的设置应当根据工作内容加以分用,设立专用房间;第三,对检测环境的要求及相应的措施。食品微生物的检验室要求布局合理,操作区域与办公区域分开。洗涤室、培养室、消毒间、无菌室应分开。无菌室要设有套间或缓冲间。微生物检验室应备有自动或脚踩式洗手池和固定的消毒设施。微生物检验室应制定合理、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采用湿式保洁,定期对操作环境进行消毒。对废弃物,应投入指定的容器内,经无害化处理后方可排放,,以防某些病原微生物传播。需在无菌条件下工作的区域应以明确标识并能有效地控制、监测和记录。每天记录环境检测报告,并经常进行空气落菌实验,定期对无菌室进行室内环境消毒;第四,对设备的要求及相应的措施。我们要求培养箱的温差一般显示值与实测值相差不大于±1℃,箱体内各点温差(内部的温度均衡性)以及温度波动同样不大于±1℃。温度监控方法:可将工作温度计置甘油中,放入待测箱体内,观察工作温度计的温度,最好1-2次/天监控并记录。对于高压灭菌锅,我们可以用生物指示菌法(常用)、化学变色纸片及高压灭菌锅温度计等方法进行检测。生
指示菌法是一种高压灭菌锅的效果显示法,高压灭菌锅由专人操作,并做好作业记录。高压灭菌锅使用时,内置物品不能太多,单位体积内的内容物(每瓶内的培养基)不能太多;第五,对培养基的要求及相应的措施。每一批新制或新购的培养基,使用前均须取标准菌株试验,培养基的试验结果需要加以记录,项目包括试验日期、试验结果以及实验者的签名等。培养基的检验项目与方法: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指标鉴定,首先,感官测定,检查其颜色与透明度,培养基应澄清,无浑浊。其次,ph测定,按各种培养基要求的ph±0.2。最后,生物学指标检定,无菌实验、被检培养基相应细菌生长率测试。
2.2、企业的食品微生物的室间质量控制 企业的食品微生物的室间质量评价是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应参加外部的质量控制活动,对其开展的每一项检测均应参加相应的室间质量控制。第一,室间质量控制的一般性检查项目主要有仪器设备的操作书,使用、保养、维修记录和培养基和试剂的配制记录;第二,对质控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
3、结语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企业的食品微生物的检验工作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我们应该理性地去认识这些问题,然后去学习先进的经验,结合我国企业的具体情况去积极地改进企业的食品微生物的检验工作,提高企业的食品微生物的检验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菲,谭慧林. 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