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好的故事写作背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设置具体场景
在记叙文、散文的写作中,环境、情节描写必不可少。环境描写既可以渲染气氛,又可以衬托人物、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果在文章开头先进行一段简洁场景、情节的描写,就能为故事提供一个背景,将读者带到一个特定的故事氛围中,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
制造矛盾冲突
曾老师介绍,中考作文中,一般以记叙文体裁为主。写记叙文时,在开头要善于制造矛盾,在矛盾中展开故事情节才能吸引人。考生写作文时,开头可以跳出常规“顺叙”的思维,制造一个矛盾冲突,迅速抓住读者的心,吸引阅卷老师读下去。在文章开头即向读者展现事件的矛盾焦点,能增强文章的曲折性和可读性。
在语文教学中,最难教的就是作文。一提到作文教学,许多教师都无可奈何地说:“我非常耐心地指导了,但是学生就是出不了佳作。”经过分析,我认为这是因为学生在写作文时无话可说,脑海中没有优美的词句,归根究底是学生的阅读量太少,脑海中没有写作的基本素材。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把课外阅读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它要求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并要求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带着孩子走进书籍时,真正的教育才开始。”但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很少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即使是让学生阅读课外书籍,也是基于功利性的心态,考试考到的内容,就让学生阅读,而考不到的就不让学生阅读。还有的教师认为课外阅读总归是课外的,效果不好控制,所以也就随便学生阅读了。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更不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下面,我就结合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六”的教学来谈一谈如何让课外阅读反哺学生的作文。
师:同学们,在“快乐阅读节”中,我们一起读了介绍革命前辈、英雄模范的书。大家都读了谁的事迹呢?(雷锋、刘胡兰、焦裕禄、孔繁森……)
师:这些书的主要人物是谁?故事发生的背景是怎样的?为什么大家都非常崇拜这些人?这些人都做了哪些事让人崇拜呢?
一连串的问题让许多学生都低头不出声,我也看出他们读的效果是不太理想的。
师:我们先就本单元中的《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来解决这些问题吧。
生: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是,故事发生的背景是过草地时没有吃的了,许多因为饥饿都晕倒了,在这种情况下,想把他的大黑骡子杀了给士兵吃。
师:对,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想尽办法来描写过草地时的困难,对渲染环境、烘托故事情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者是如何描写的?
生答略。
师:我们在阅读课外书时,要品味作者的这些描写片断,弄清事件的起因、经过与结果。
(学生按照起因、经过、结果讲述自己读过的故事)
师:作为五年级学生,我们不光要了解故事情节,还要进一步了解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理解故事的思想。好比《和他的大黑骡子》,我们通过学习可以感受到爱大黑骡子,但是更爱战士的情感,从中我们体会到了他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同时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战士们对的爱戴。那么,在这次阅读活动中,你们读懂了什么?
(学生交流)
师:这三个要素不是孤立的,环境和情节的描写都是为了突出人物形象,所以,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要做到这一点。下面,根据课外阅读的内容,完成本次习作,写你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
课外阅读是基于教材的学习,是学生把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练就的阅读技能,运用到课外的读书生活中的过程。它与课内阅读是相辅相成的,就像这一案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完成习作任务,教师事先利用“快乐阅读节”来让学生阅读一些与习作相关的书籍。如果不先让学生阅读,那么学生在完成这一次习作时就会感到写不下去。在指导习作时,教师要结合教材中的课文来指导,让学生明白写人时要有事件来支撑,要写出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写作内容要为烘托人物形象服务。因此,通过作文教学,用课外阅读反哺作文教学,至少有以下两方面的启发。
首先是“读什么”——阅读内容要与教材单元主题相契合。我们要结合习作内容为学生提供优秀的课外书目,要把契合学生年龄特点,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精品书推荐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欲望,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在这一次课外阅读活动,我就是结合单元的教学要求推荐一些介绍人物的书籍让学生阅读。在解决学生读什么的同时,我们教师要先阅读,让自己成为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人。阅读时,我们要了解推荐书目的内容与思想,这样在交流时才能有效引导学生从阅读中领悟写作技巧。
其次是“怎么读”——阅读内容要有利于学生谋篇布局。就像案例中那样,学生读完之后,我提出了几个问题,学生不知道怎么回答,这样的阅读是无效的,也就是说我们没有解决让学生怎么读的情况下让学生阅读,对学生的写作是起不到促进作用的。所以,在这堂课中,我向学生介绍阅读这一类书籍时要把握哪几个要素,作者的用词用句怎么样等内容。这样,学生就可以围绕这几个要素阅读了。在写作时,学生也就可以围绕这几个要素来写自己崇拜的人了。学生有了写作结构,就可以顺利完成习作任务,佳作也会不断呈现在我们面前。
关键词: 读书报告 大学生英语学习 促进作用
写英文读书报告是促进和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一项有效手段。通过训练学生练习写作英文的读书报告,学生提高了英语学习的兴趣,丰富了人文知识,增强了阅读能力和速度,大大扩大了词汇量,也使其英语思维能力和英语的写作能力得以锻炼和提高。
1.读书报告的结构
读书报告,顾名思义就是读完书之后的心得报告,英语中称之为book report。具体来讲,读书报告是指阅读者在读完书之后,对作者的观点、立场、语言或是文字,在经过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归纳总结之后,得出的成文的心得体会。
读书报告的格式多种多样,但一般来说都包括下列几项基本内容(王红昌,2010)。
1.1简介。
简介是指对所读书的名称、作者、题目、出版社、出版时间等介绍及本书的组织结构和本书的主要故事情节(故事类)或观点论点(非故事类)。
1.2内容介绍。
内容介绍,是把作品的主要内容进行讲述,包括人物故事情节等。书的每一部分都要介绍,并指出其中的重点及它与本书其他部分的关系。对各部分要根据作品的侧重点来介绍。如本书分为四个部分,长度平均,对这四部分的介绍也要平均;但如果某一部分是长度为其他三部分的总和,对这一部分的介绍基本上也要成为其他三部分的总和。
1.3总结。
总结部分就是对作品的内容进行评价,是读书报告的重点。
2.读书报告的类型
2.1摘要式读书报告。
所谓摘要式读书报告(summary-tape book report)就是只把原作的故事情节或论述要点简要复述一遍,不掺杂自己的看法,不能随心所欲地发挥,但是必须自己审题、构思、布局,按原文顺序,运用自己的话语将原著简述出来。
2.2简评式读书报告。
简评式读书报告(brief-comment book report)要求不仅把一书的情节、要点复述一遍,而且在简述原作的主要内容之外还表达自己对该书和作者的看法,也就是说,从自己的观点来写,必须包括虚实两个方面。实的方面是记录原作的内容,虚的方面是表达自己的见解。
2.3书评式读书报告。
书评(book review)是一种专门体裁,常见于各类期纸杂志。它篇幅较长,是针对最近出版的文艺作品、学术专著、科学著作、词典、全书等而写的。书评式读书报告也分为四个部分。
(1)书名、作者、出版社;
(2)全书概要,写明一本书分为几个章节,各章节标题或主题;
(3)对每一章节内容从正反两方面做出评价;
(4)对书的印刷质量做一评论。
3.读书报告的写作程序
3.1选择阅读的书籍。
首先是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书籍的选择。有时老师已经确定读书报告所使用的书籍,比如说《鲁宾逊漂流记》(RobinsonCrusoe)或《时间旅行者的妻子》(The time traveler’s wife),或是某一作者写的书,或者是某一类的书,但有时让学生自己选择所喜欢的书籍。老师已确定阅读内容的,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而对于让学生自己选择阅读内容,第一步就是如何选择书籍,可以请教老师、图书馆管理员,或是到书店请教书店店员,综合别人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
3.2阅读书籍。
确定了要阅读的书籍,接下来就是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开始阅读。如果是小说,那么边阅读边思考下列问题:这是一个真实的地方还是一个虚构的地方?故事发生的时间?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人,还是许多人?小说的情节是什么?注意寻找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主题,不要被一些次要的细节所影响。
另外,找出作者使用的其他主题或象征,思考这些文学手法对小说起到什么作用。同时要记下自己阅读时的感受和想法。
如果选择的是非小说类书籍,在阅读时就要注意下列要素:本书的主题是什么?作者关于主题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本书的主要发现是什么?
3.3形成写作提纲。
认真阅读完书之后,下一步就要把自己读书时产生的感受、想法进行总结,列出读书报告写作提纲。读书报告写作提纲中要包括小说的下列要素:背景、时间、人物、主要故事情节、冲突和解决、表现的主题和象征意义。如果是非小说类的作品,就要包括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主要观点。
列完写作提纲之后,再次仔细阅读所列的要素,思考这些要素排列的顺序。如果有必要,就可调整提纲的顺序,使之更有说服力。
3.4报告的正式写作。
依据写作提纲,开始撰写读书报告。把通过阅读作品所获得的关于本书的知识,借助所列的提纲撰写成读书报告。根据提纲,把每个要素都变成一个部分或段落,再把段落连成连贯的故事。要注意在段与段之间有过渡,使读者清楚地了解故事情节。
报告正文初稿完成之后,用挑剔的眼光来通读刚写的报告。
是否每个主题句都能总结段落的意思?如果不能,就利用这一机会调整一下。读书报告的组织结构是否合理?如果感觉不合理,就要大胆地修改。
3.5简介和总结。
简介部分就是对书的名称、作者、题目、出版社、出版时间和内容等的介绍。其中对作者的介绍可以详细一点,因为作者的背景对作品有很大的关系。他的生平、思想的发展对作品的形成尤其重要,可以从作者的观点来看问题,或许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就可以迎刃而解。
总结部分是对作品内容的评价,既可以是对整本书的评价,又可是对某个人物或某件事情的评价。不论是对什么进行评价,最主要的都是自己的感想,是作品对自己触动最深的东西。总结时要注意把自己的感受写清楚及自己喜欢本书的原因。
3.6形成报告。
最后把报告打印出来,从头到尾仔细阅读。对英语语法和拼写要认真检查,可以使用Word软件的自动更正功能,修正打印或语法错误。要检查多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再把修改好的读书报告打印一份,请一个信得过的人进行修改,多读几遍,确信没有错误为止。
4.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4.1丰富学生人文知识。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题材的英语文章,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要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中西文化的了解,从而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4.2培养学生阅读技巧,提高应用能力。
根据读书报告的类型,学生的阅读技巧也有所不同。通过运用不同的阅读技巧并撰写相应的读书报告,学生的阅读能力将得到极大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3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好的读书报告是用学生自己的语言写出来的。学生在撰写读书报告时要关注读者的感受,并体现自己的思想(赵春霞,2009:100)。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做好笔记,找出自己想要的信息,把这些信息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并在写作时体现自己的思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运用到不同的阅读技巧,同时对所读文章的理解也需要一个过程,这样有助于逐步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4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选择相应的阅读材料并要求学生撰写读书报告,有助于学生对现有知识的巩固,从而形成积极反馈,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5.结语
本文讨论了读书报告的结构、类型、写作程序及其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至于读书报告对师生的挑战及师生的对策问题,将另文论述。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6―0098―01
一、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每天专门设立“阅读课”
阅读带给人的力量是巨大的,能拓宽知识面,提高品德修养和思想情趣,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语文教师不能只是满足于把自己的知识传输给学生,最重要的是给学生以良好的引导和影响,让他们开阔视野,不满足于把眼光盯在有限的课本知识上,而是自觉地进行力所能及的涉猎, 在广阔的天地里汲取丰富的语文养料。语文课建立在大阅读的背景下,才能真正高效高能,走向成熟。
首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大视野、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并且喜爱阅读、坚持阅读。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这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高瞻远瞩、游刃有余地指导学生阅读。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在下午设立半小时的阅读课,学生可以自由阅读、写读后感、交换读物、教师推荐好的读物。我认为课外阅读重在兴趣,分阶梯走。俗话说,没有比兴趣更好的老师。起始阶段,特别是第一个学期要重在激趣,学生随便看什么书,教师不要去阻止学生看一些较为浅显的漫画、连环画,这个阶段意在让学生对书发生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成为日常生活中惯有的、惯做的一件事。然后,下学期逐步开始转移部分内容到一些儿童世界名著、童话故事、寓言、科幻想象文章、神话故事等上面。
至于读的方法,比如《海的女儿》可分为3 个下午来读,有时采用一千零一夜讲故事的方法――情节转折处或即将故事结局, 悬着等到明天中午讲。这时,往往形成了学生渴求知识的,也是教师推荐读物的好时机。在读完一个完整的故事后,还可以开展一个小小的评论会:检验学生思维的航向,由此产生的情感体验,发表自己的感想,促成深层的理解,创造表达的机会。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童话,形象地讲,这是能够点燃孩子思想和言语火花的清新微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角度、审美观各不相同,评论中,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都是感情强烈、黑白分明,充满着真善美的思索与探求,反映出的是“个性”的阅读理解,不完全为文本所囿。
二、语文教师需要创造、挖掘生活中的语文
语文的外延就等于生活,智慧的教师让学生长着一对生活的眼睛来寻找语文。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封闭的语文环境,拓展学习的空间,在身边环境中去学习语文,将会事半功倍。陶行知先生说:“活书是活的知识之宝库。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湖海,风云雨雾,天体运行都是活书。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武功、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的宝库,便是活的书。”这活的书里面,就蕴藏着无穷无尽的读不完、看不厌的知识。关键是语文教师把课本当成学生的世界,还是让世界当成学生的课本。《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语文素养的培养给写作能力的发展以广阔的背景,写作能力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笔者在农村学校,身边有数不尽的自然资源――田野、翩翩的黄蝶、星夜的夏日,都是学生无穷无尽生活的仓库,平常更应引导学生多观察,多体验,设身处地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以童真童趣的视角来滋养自己。
教师不光要创造生活素材,更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针对学生无事可记的情况,可举办生活材料会,把今天学生找到的材料说一说,有些是一堂阅读课上发生的事、有些是和爸爸一起抓青虫、有些是邻居搬迁的变化,这就是学生从平凡的生活里抓到了写作材料。长此以往,能激活学生思路、培养敏锐的观察感悟能力,让学生对选材有豁然开朗之感。这样,好的材料从一个到几个,再到面,思维的火花终于闪亮了。
一.初步设想
按照人民中学国家课程校本化研究之一《写作》的总体要求, 高一的写作任务核心是复杂记叙文之叙事能力的养成。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我们将复杂记叙文的叙事能力的养成细化为:1、叙事的隐显2、叙事的曲折3、叙事的呼应4、叙事的错综5、叙事与描写6、视角与人称。
高中记叙文低幼化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为了有别于初中记叙文教学,所以,高一记叙文教学准备研究复杂的记叙文。高一下学期着重研究叙事能力的养成。
所谓复杂的记叙文,即在一个貌似简单的故事中,还隐藏或暗示着若干个故事和其他丰富的内容,这些东西需要通过文中的蛛丝马迹,借助读者的想象得以呈现。这些隐藏的故事和内容对丰富文章内容、扩展文章背景、深化文章意义、增添文章魅力都有作用。总之,使文章充满张力。
叙事的隐现,就是指作文既要写一个完整的故事,但这个故事要包含更多的内容,也就是要符合“冰山原则”,没有直接说出来的要比说出来的多得多。
叙事的曲折,是指叙事要注意悬念、转折、发现、摇摆,甚至峰回路转,出人意表。
叙事的呼应,就是指在结构上要注意伏线、照应,在文章的适当部位点染、暗示。
叙事的错综,既是指明暗的线索交杂、故事内容穿插,又是指人称变化、视角变化、语言变化等。
叙事与描写,是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怎样随文章内容和写作要求合理使用这两种表达方式是学生困惑的问题。尤其不会描写,不知道怎样与叙事结合,怎样化记叙为描写。
人称与视角,是一个比较现代的写作问题,是随现代小说而出现的新的研究方向。在高一研究这个问题,是为了引导阅读,并试图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是高中作文写作教学的与时俱进的一种考虑。
二.深入讨论
初步设想交给全组讨论,并及时收集了反馈的意见。这些意见归纳起来是:
1.高中记叙文写作最大的问题是“低幼化”。体现在选材、立意、构思、语言等各个方面,并不仅仅是叙事的技巧、叙事能力的不足。只从叙事的技巧、能力角度研究高中记叙文教学,不能解决主要问题。
2.这六个方面,涉及到写作的专门技巧,有些过于简单,比如“叙事的呼应”,这个问题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有些过于艰深,比如“叙事的隐现”和“叙事的错综”,这是很高的写作技巧,不属于高中作文教学普遍的教学要求。有些又过于超前,比如“视角与人称”,虽然教材或者课外阅读会涉及这些技巧、知识,但并不是高中作文教学能够解决的问题。
3.高一学生的生活范围小、生活阅历浅,他们的直接经验是比较有限的`,对生活的观察、感受、分析、认识、表述能力有限。这样就必须强调积累间接经验,强调借助语文学习、课外阅读、校外体验、活动参与等开阔视野,增加见闻,促进思考,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作文教学。具体到这一学期的作文教学内容,就不应该局限于技巧、能力的养成,而应该在如何解决“选材低幼化、立意浅薄化、构思雷同化、表达贫乏化”上下功夫。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让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深化。
4.文章以内容取胜。许多短小精美的传世名作,并不是技巧有多么高超,故事有多么曲折,往往是简单的故事,平淡的故事,却有深厚的内蕴,动人的力量。而这些内蕴和力量,来自于作者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来自于作者对生活的深切的观察和感悟。如果舍弃这些重要的方面,而只研究技巧、能力,是否本末倒置?
5.高中作文教学,要紧紧抓住“深化”这一点。何谓复杂记叙文?就是在文章的任何一个方面深入下去,见人所未见,思人所未思,悟人所未悟,言人所未言,这就是复杂。与其说,高中作文要写复杂的记叙文,不如说,高中作文要写比初中深入的记叙文。所以,与其研究如何写复杂的记叙文,不如研究如何写有深度的记叙文。复杂,不如深化。
6.“低幼化”是高中生记叙文最大的问题,是学生语文素养低下的综合表现,反映了学生思维能力低下、情感感受能力贫乏、语言表达能力孱弱的现状。要正视这一现实,并着手进行研究,分步探索,分类解决。这是高中作文教学研究的牛鼻子,也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
7.原方案的亮点是,提出了高中作文记叙文教学立足于初中作文教学的基础上怎样突出高中作文教学的特色的问题。高中作文教学不是初中作文的简单重复和反复强调,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是从一个新的视角审视学生的作文能力的养成和发展。作文能力,特别是记叙文的写作能力,不完全是一个线性正态发展的过程。作文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准确地说,作文是人的成长史,特别是心灵成熟史。只有牢牢把握人的成长这一主线,才能让高中作文教学教到学生的心里,才能让学生写出从心里流出来的故事和情感,而不是挤出来的微笑与眼泪。
三.修订更正
高一下学期作文教学研究内容(修订稿)
主旨:如何写有深度的记叙文
内容:1.烛照的目光,广阔的视野(选材)2.独到的体悟,缜密的思考(立意)3.曲径通幽处, 新奇扑面来(结构)4.你的语言, 你的味道(语言)5.弦外有声, 言外有意(隐现)6.不同的人称, 不同的视角(现代)
阐述:
1.记叙文记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习见的、日常的,并不追求险怪、诡谲。但与初中记叙文写作相比,要求将平常的故事写出独特的味道来。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材时对自己确定的写作内容,用新的目光来审视和探究,在新的视角下看看这些以前写过的生活,有了哪些新的感受、体验、觉悟。这个新的视角,就是学生的人生体验、思想进步、感情深化。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多,生活范围的扩大,兴趣爱好的广泛,阅读经验的累积,视野也在不断的扩展,选材的广度和自由度也在扩展。这两者的结合,就是高中作文选材上的深化。
2.同样的生活内容,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体会是有差异的。在相同的年龄阶段,每个人的体验也会有差异。作文就是要求我们把这些差异写出来。这种差异就是独特的体验。能不能体会到这些非常个人化的体验,能不能叙写出这些体验,是学生作文成败的关键。另一方面,在作文时,能否用细致生动的语言,写出自己隐约缜密的独特感受,则是更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作文指导、批改、讲评、复写等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启发、引导和纠正。
对自己独特感受进行体验和分析的过程,其实就是立意的过程,就是决定文章立意高下的过程。对于高一记叙文的立意,相较于初中记叙文的立意,这样一个过程,就是立意的深化。
3.记叙文要求写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学生的困难在于,不清楚故事与情节的关系。往往只按照线性逻辑平铺直叙一个庸常的故事,所以表现在内容上,就是大同小异,陈陈相因。表现在情节上,就是索然无味,读头知尾。故事是按照时间顺序逐步推演的,情节则是作者写作时设计的。故事的推演是事实,不可更改。情节则可以安排、穿插、重置,可以单线发展,也可以多线并进,还可以交缠推动。所以我们无法创造故事,却可以设计、改变情节。初中作文一般只要做到故事和情节的一致,故事和情节是等同的。
在初中作文写一个完整故事的基础上,高中作文在情节上的深化,就是要在情节上学会各种叙事的技巧,比如明暗线索、倒叙、插叙、巧合、悬念、发现、转折、摇摆、隐现、人称、视角等等。
4.语言是作文能力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涉及的问题很多。在学生作文语言单一化、学生腔的背景下,我们只能就学生语言的个性化做一点探讨。从这个角度入手,可能比较能够改变现状。我们强调“你的语言,你的味道”,重点是“你的”。“你的”,就是要求写出你的日常语言,你的文学语言,你的个性化语言。在教学实践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造性地表达。
初中作文教学对语言的要求,主要是规范、准确,高中作文在语言上的深化,就是更强调个性,强调在个性表达的基础上,形成一点个人的味道。
四.反思检讨
如何确定高中记叙文的研究内容,如何确定高一下学期记叙文教学的重点,我们经过了一个认识的过程。从最初确定的“复杂记叙文之叙事能力的养成”,到“如何写有深度的记叙文”,我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探讨、修改、确定。
“复杂记叙文之叙事能力的养成”这个主题,有其优点,它提出了“高中作文记叙文教学立足于初中作文教学的基础上,怎样突出高中作文教学的特色的问题”,明确了“高中作文教学不是初中作文的简单重复和反复强调,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是从一个新的视角审视学生的作文能力的养成和发展”的思路。但过于专门化,过于艰深,很难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有效解决。
【关键词】高中英语 新课改 英语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12-02
一、新课改对高中英语教学的要求
(一)高中英语教学的多维性
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是建立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等方面的综合发展,需要以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作为促进能力发展的重要保障。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现状,重点发展学生英语的基本应用能力,增强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英语思维能力和英语表达能力。英语教师要从多角度出发,在遵循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氛围,积极调动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全面、自由地发展,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英语教学的整体性
高中英语教学内容具备多样化的特点,主要包括词汇教学、对话教学、阅读教学、语法教学、写作教学、听力教学等内容,不同的教学内容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有所不同。教师应当将学法指导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使学生通过掌握学习方法提升英语学习的效率,逐步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此外,教师还要保证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即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要保证一致,从而有利于学生习得语言。
(三)英语教学的多样性
英语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运用教学方法时应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如精选阅读材料供学生阅读思考,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布置有关教学内容的写作题目,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等等。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规律,制定学习策略,从而实现学习目标。
二、高中英语教学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精心组织听力教学,提高学生听力能力
听力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难点,教师应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英语听力的兴趣,通过合理选用和使用听力材料,使学生在听力训练中掌握听力技巧,逐步提高英语听力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中配套的语音阅读材料,如Reading Using Language以及课后练习题中的Reading Task,将这些语音材料穿插在课堂环节播放,增加学生听英语的时间,使学生通过听英语了解课本内容。教师应补充听力材料的背景知识,降低学生听力的难度,激发学生吸收新知识的兴趣。如,在Unit5.The True North ―Canada中,听力内容主要反映的是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教师可在英语听力之前,准备有关加拿大的图片资料和视频,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给学生,丰富学生对加拿大文化知识的了解。而后,教师再围绕主题,组织听力教学活动。由于这篇短文涵盖很多内容和话题,专有名词和数字出现频率高,所以教师可以将听力过程划分为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步,听全文。让学生对全文形成整体上的印象,理清文章思路,为细听奠定基础;第二步,逐段听。将文章分成三部分,布置相应的听力任务。对难以理解的段落,教师应当让学生反复听,使学生细致了解段落意思,掌握细节知识;第三步,再次听全文。让学生思考和回答“What is a Canadian?”“Why do people say Canada is a multi-cultural country?”这两个有关全文主题的问题。通过精心组织听力教学,有利于保证听力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有计划的听力训练中逐步提高英语听力能力。
(二)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在高中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扮演好组织者的角色,认真为学生挑选出知识性、趣味性、真实性俱全的教学内容,并以此为基础组织学生开展课堂交际活动。同时可将英语课堂实体化,即将之转变为商场、酒店、宾馆、机场、车站等社交场所,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扮演相应的角色,借助这些场景的构建,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为恰当的语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为此,教师应当尽可能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口语交际。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编故事的方法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训练。具体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首先,教师为同学提供一个故事的开头,如A man walking down the street.并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将故事延续下去,由于每个小组编出来的故事内容均不相同,这样会使同学们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故事进行讨论,并给出所编故事的标题;最后,每一组选取出一名代表,在全班进行故事朗读。通过这样的训练方式,有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
(三)重视学生阅读策略指导,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英语应用能力,对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成效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此,教师应当通过英语教学加强学生阅读策略指导,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首先,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很多知名的教育学家都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想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就必须激发出他们对英语的阅读兴趣,这样能够在具体教学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次,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具体包括:分析阅读法。该方法主要侧重于对英语课文中字词用法及句式结构的分析,有助于对语言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综合阅读法。该方法具体是指快速、广泛地阅读各种不同领域的材料,并掌握其内容,领会材料中所要传达的信息,此方法强调的是语言的实践运用;快速阅读法。是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文章的阅读,并能够回答出文章中的相关问题,通过答案正确率的高低来判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水平;精读与泛读结合法。所谓的精读就是对文章进行精研细读,深入体会文章的深层含意,而泛读则是指广泛的阅读,其目的在于扩宽知识面,了解并掌握更对的信息。通过精读与泛读的有机结合,不但能够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以巩固,而且还能进一步扩大知识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语言基本功的培养,通过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教师要重视写作指导教学,帮助学生及时归纳总结生词,掌握生词的运用方法;加强基本句型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同一语义的不同句型表达方式;重视语法指导,帮助学生分清英汉不同的表达方式,要求学生在写作时多运用状语从句、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等语法丰富句式,提高学生语言表现能力。高中英语教材具有涉及内容比较广泛的特点,而且在每一个单元中也都安排了相应的写作练习,同时写作的题材都与该单元的教学内容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这些练习的难易程度比较适中,能够满足学生进行改写、缩写以及仿效作业的练习要求。例如,在教学完The sounds of the world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 and Modern Chinese music进行比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文体要求方面的提示,并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然后由教师对范文进行朗读。教师所朗读的范文应当在格式、内容、修辞、要点以及语言习惯等方面上,为学生树立样板,并且还应当充分考虑英语的多种表达方法,这有助于促进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
总而言之,高中英语教学要遵循新课改理念,重视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英语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目标,精心组织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听力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新峰.转变英语教学观念 全面提高学生英语能力[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21).
[2]张弘一.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域对策[J].南昌高专学报.2010(8).
[3]刘琼.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策略[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
相比较于具体的语言文字知识,文化意识是相对抽象的东西,它是指人们对文化的理解与坚持,是内心深处的一种信仰。文化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纽带,其本身是一种智慧的结晶,人们在接触与认识它的过程中会逐渐受到其影响,内心深处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从而自然形成文化意识。文化会随着人类的前进步伐而不断改变,人们前进的步伐又会受到文化的影响。因此,文化与人类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初中生对于文化的认识还很浅显,要在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并非一朝一夕的事。
二、为何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一个民族想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有强大的精神支柱,而文化,就是强大的精神力量。一个民族即使处于贫穷与衰弱境地,只要还有人在,只要文化还在,就不会彻底灭绝。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可悲的,其无法借智慧于先人,也无法与族人拥有共同的信仰,其不然无法长久存在。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作为华夏儿女,应当肩负起弘扬与传承的重担。初中生的思想仍不成熟,通过文化的熏陶来促进正确思想认知的形成,既可以让学生学会欣赏中华传统文化,又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充分发挥文化的教化作用,一举多得。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1. 引导学生发现语言文字的魅力。初中语文教材大多选择的是经典名篇,其内容本身就具有迷人的文化魅力,甚至一个字的用法都是值得推敲与咀嚼的。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语感的培养,不同于基础的语言文字知识,语感是一种无形的感悟,拥有一定语感的人对文字有较强的敏感性,更易于理解文化的内涵。例如在进行诗歌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诵读大量的名篇佳作,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篇,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是一种自然形成的语言感悟能力。又如,教师可以在教学诗歌时向学生描述诗歌的创作背景与人物生平,这些对于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均有较大的帮助,如此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诗歌的文化魅力,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2. 加强阅读训练。阅读是学习语文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课堂上的时间与学习内容都相对有限,要想让学生真正学好语文,真正体会到语文中所蕴含的文化魅力,还要靠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阅读。阅读是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做笔记与摘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又如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章的内涵,充分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等。只有在阅读中不断感悟与积累,才能逐渐形成文化意识。
3. 鼓励学生写作。对于初中生而言,写作仅仅意味着在作文试题下进行文字陈述与素材拼凑,而这并非真正的写作。写作是进行情感的宣泄与思想的表达的过程,通过写作,我们将自己的感悟诉诸笔端,真正领悟到写作真谛的人会将此当作一种享受。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者应当尽量减少对学生写作的限制,大可以不限文体不限具体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自由发挥,让学生可以尽情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这个过程,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4. 转变教学思想。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注意到,教学的过程不是向学生单向输出知识的过程,而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学会自主探究与自主学习。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有自己的思想与主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同时,也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文化的熏陶,从而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
低年级课程表内,没有专设作文课,但作文教学渗透却不容忽视,作为教师必须力求提高初入学儿童的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为此,我觉得必须先放飞孩子的想象,让孩子言有童真,因为儿童是天生的浪漫主义童话作家,他们的童年生活是充满幻想的,他们的动作语言以及夸张的表情就是原滋原味童话作品,我手写我心,让儿童把他们美好的愿望和理想,进行大胆而又合乎情理的想象,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来写出充满稚趣童话作品。
首先要强化他们写作的积极性让他们听读大量的童话作品。古今中外的经典童话可以让他们度过美好的童年,净化他们的心灵,作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驻留在孩子的心田,同时扩大了他们语言文字的积累,拓宽了想象的天地,促进了想象力的发展。
其次要丰富孩子们的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让孩子们在精彩的世界里自由驰骋,有了多姿多彩的生活基础,大量的写作材料才能活跃在儿童的心里,他们的想象力才会有一次次的飞跃。
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的智力、性格生活背景等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要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学会各尽所能,超越自我,有愉悦感,达到个体的最佳状态。
有了上述的基础,他们就会兴趣盎然的接受你的安排。
1.自编自导
儿童天生和故事有缘,他们爱听故事,爱编故事,不管多么幼稚可笑的故事作为教师都应小心翼翼的呵护这脆弱的生命,你让他们自己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操作,让他们在自编自导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产生探索的欲望。如:学生的创作的小羊灰灰和小狼格格如何成为好朋友的故事,格格在灰灰的一次次帮助下,终于成了大伙喜欢的好格格。又如马戏团里下岗的狮子,回到森林里,从一个孤傲,自卑的狮王最后变成一只大伙信赖的爱打抱不平的好狮子。
2.续编、改编
如课本剧《乌鸦喝水》、《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白头翁的故事》让孩子们重新创作、表演,把这些动人的故事用不同的体裁兴致勃勃地写下来。如《白头翁的故事》,白头翁在以后的日子,不断告诫别人不要跟他一样做事有始无终,最后大伙一起为它染了一头漂亮的头发。
3.特定词句
依据特定的词语或互不关联的几个短句,(小熊 猴婶婶 学习用品)、(爷爷走了 小花在写字 自行车不高兴了)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是思维活动进入最佳心理状态,达到写作训练的目的。如,一次偶然的机会,猴婶婶发现街上在买学习用品铅笔、本子,可买回家后又不知怎么使用,于是闹了一大堆笑话,小熊决定到人类处学习经验。
4.想象创造
了解一定的西方本土俚语的表达习惯和说话规则是我们有效交流中的重要部分。说话者除了要有标准的发音、准确的语调外,还要注重场合。例如,一学生在做完一场英语演讲后,希望外教对自己有所指点。他说:“I’mdesirousofexploringyourfeelingonthelecture.”外教听了非常惊讶回答道:“YourEnglishistoobeautifultobetrue.”但这位学生不太接受这样的评语,他说这个句子是用的书本上的语句。那位外教接着解释说:“像desirousofexploringyourfeelings这样的短语在口语中是不适合的,一般都说成‘I’dliketohearyourviewsonthelecture.’或‘MayIhaveyourviewonthelecture?’。”英美国家的文化中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在种独特的文化背景之下,习语中难免会被蒙上一层宗教色彩。主要来源于古希腊罗马的神话传说,古典的寓言和故事,历史大事件,体育娱乐以及农业和日常生活等。俚语的理解难度是我们有目共睹的,其原因就是它的地域性过强。通过了解英美国家的传统文化背景,地理文化环境,民俗民风是认识和提高英语口语的关键所在,也是突破英语口语的关键所在。
2.西方文化对英语阅读的影响
谈到阅读,就更不能忽视对英美西方国家文化背景的了解。因为阅读是针对大篇幅的文章进行解读和赏析,若是没有较好的文化知识背景,许多内容将无法掌握,阅读是综合了一个人的语言知识、专业知识、文化背景了解以及校正能力的过程。如果对西方文化了解的太少,则会影响到阅读时达到的效果,离欣赏就更难了。所以,想要在阅读方面有所提高,光有词汇跟固定的语法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多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多看一些跟西方文化背景有关的文学作品以及杂志等,并留心和相应的积累一些历史方面以及民俗方面的素材。
3.西方文化对英语写作和翻译的影响
此外,了解西方独特的文化对我们进行英文写作与翻译也不小的促进作用。因为文化习俗大不相同,同一件食物当其处于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不文化背景之中时往往引起出乎我们意料的差别十分明显的意义,那么它所代表的文化形象也就不同,即使是相同的表达法,在意义上也会大相径庭。在数字范畴、颜色偏向上都可以得到验证。英语西方国家认为单数吉利,如onehundredandonethanks(千恩万谢),haveonethousandandonethingstodo(日理万机)等;基督教文化之中的特殊存在“三位一体”(theTrinity)明确了“三”所包含的的深奥文化,人们经常性的把事情的整个发展的过程一分为三,以图吉利,因而有“Allgoodthingsgobythrees.”(好事成三)一说。“三”被寓意为“完美”。但在中国,文化习俗中崇尚偶数,“二”有成双的意思。由此可见汉语的“二”与英语的“two”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我们不能将这些词直译出来,不然很难被英语文化所接受。在英语和汉语里,颜色偏向上有很明显的不同,如brownbread是黑面包,brownsugar是酥糖,blacktea是红茶,green-eyed是红眼病。
4.如何更好地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西方文化
由以上可见,西方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在英语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是很重要的,想要更好的了解英语,就必须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更多的了解西方文化,多看一些报刊或者反应西方独特文化的杂志,电影电视,体验异国的文化气氛,在与外国人交谈中更好的留心和积累一些西方文化方面的知识。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由于生长于不同的国度,生活习惯以及文化传统有着很大的不同。西方文化中有很多宝贵的东西,无论是神话还是一些生活习惯,都值得学生学习与借鉴,在某种程度上对于我们知识面的拓展有着不小的作用。也提高了自身的写作和阅读能力,并且更好的了解到了西方国家的文化之后的故事。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