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沟通交流技术范文

沟通交流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沟通交流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沟通交流技术

第1篇:沟通交流技术范文

关键词:超长 后浇带 AUA 膨胀砼 膨胀加强带

1 基本原理

在砼中掺适量的AUA,可配制成补偿收缩微膨胀抗滲砼(AUA砼),因AUA与水泥的水化产物发生反应,可生成一定量的钙矾石等膨胀组份,导致砼膨胀。

如下图1,B区域为膨胀加强带,A区域AUA掺量小于B区域AUA掺量。图中,σ3为B区域砼的膨胀应力,σ2为A区域砼的膨胀应力,σ1为砼自身收缩应力。当砼膨胀时,通过钢筋的约束,在砼中建立预压应力σ;在A区砼还受到B区域砼的较大膨胀应力σ3作用。由于楼板的钢筋是贯通的,它约束砼膨胀产生类似砼自应力的拉应力,从而补偿了导致砼开裂的收缩应力σ1。与此同时,也推迟了砼收缩的产生过程,砼自身的抗拉强度在此期间逐步获得较大幅度的增长,当砼收缩开始时,其抗拉力已经增长到足以抵抗收缩应力,从而防止和减少收缩裂缝的出现,这就是补偿收缩砼的抗裂原理。而普通砼不具有膨胀作用,无法使钢筋建立预应力,当其收缩超过极限拉伸变形值时,便会开裂。

由于钢筋砼结构长大化和复杂化,取消后浇带的超长无缝砼结构施工必须根据结构特点灵活运用。AUA加强带的性质是以较大膨胀应力补偿温差收缩应力集中的地方,所以,它可以取消后浇带。加强带的设置要根据结构的型状,尽量放在平面变化和应力集中的地方,一般可控制在40m左右。当具有沉降和抗震缝要求的时候,该缝不能取消,具有沉降性质的后浇带也不能取消。

2 工程实例

某厂房工程位于辽宁省大连市,该工程为三层框架结构,结构平面为矩形,预应力砼管桩基础,长170 m,宽约60m;首层地板厚120mm,二、三层楼板厚110mm,天面层厚100mm;砼强度等级为C25~C30。应业主对建筑造型及工期的要求,采用AUA补偿收缩微膨胀抗滲砼来代替伸缩缝,宜不留后浇带施工。在各楼层按长向每23m左右设置一道膨胀砼加强带(共七道),短向中间附近设置一道膨胀砼加强带,以控制砼的收缩裂缝。具体布置如下(详见下图2、3、4):

加强带处设置增强钢筋(增强钢筋约15%,并伸入加强带外两侧砼各为La),并在两侧设置钢丝网使断面整齐;

加强带宽约2m;

由于砼的膨胀应力与AUA的掺量成正比,所以加强带与非加强带的砼,要根据结构特点和变形要求设置AUA的不同掺量。

2.1砼配合比

膨胀砼的配合比设计时应满足以下条件:

①加强带砼强度等级应比两侧非加强带砼增加一个等级;

②要满足膨胀率要求,首层加强带膨胀率0.03%,其他层加强带膨胀率0.02%;

③AUA的掺量要符合JC476-2001标准规定,膨胀剂最大掺量不得超过12%,其标准掺量为8%,单位膨胀剂掺量≥30kg/m3。

本工程天面层砼框架变形大,砼受室内外温差影响大且其板厚又较薄,天面层还有防水要求。故,本工程天面层非加强带部分掺加5%AUA,其余楼层非加强带部分不掺加AUA。

根据以上条件和设计要求,按试配的最佳配比为首层梁板C30砼膨胀加强带部位C35砼掺加12%AUA,二层~天面层C25砼膨胀加强带部位C30砼掺加8%AUA,天面层非膨胀加强带部位C25砼掺加5%AUA。

2.2膨胀加强带砼及后浇施工缝施工

1)楼板膨胀加强带用钢丝网隔开,浇筑时采用现场搅拌站泵送砼,每40m左右为一个施工段,施工缝留设在加强带位置。每施工段内单向往复浇筑,浇筑到加强带时严格按配比掺加AUA,到另一侧改为浇筑普通砼(天面层加强带两侧按5%掺加AUA)。

2)由于本工程长170m,为超长砼结构,连续浇筑砼具有一定的施工难度,所以分为四个施工段施工。施工段之间进行流水作业,步距为7天。这样每个施工段浇注时间都比上一施工段延迟7日,等砼自身收缩完成了大半后,再进行下一流水段砼的施工,更好地遏制了由于砼收缩而产生的裂缝。这种做法与传统后浇带相比掺加了AUA膨胀剂,又不似传统加强带连续浇筑,形成了一种介乎于加强带和后浇带之间的施工技术

3 实施效果

按照我们施工前设想的理念和制订的加强带与施工缝组织施工,经主体完工后室内装饰前检查均未发现任何明显裂缝,天面层经试水亦未发现滲漏现象,初步取得了超长不留后浇带钢筋砼结构浇筑的成功。而本工程三层共计三十二道膨胀加强带,与楼板同时浇筑,省去后浇带的清理、凿毛、重新支模和重新浇筑工作,降低了工程造价。按常规设计要求,每30~40m设一道后浇带,等主体结构封顶一个月后,再回填膨胀砼,将延长工期60天左右。本工程采用AUA膨胀加强带施工技术后,每楼层砼实现流水浇筑施工,缩短了工期,仅用了119天时间就完成了约40000m2的结构施工。

4 结语

由于本技术应用时间尚短,到目前为止虽然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但仍须继续观察,通过长时间的使用来找出本技术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砼膨胀剂标准JC476-2001.

第2篇:沟通交流技术范文

【摘要】 目的:探讨提高护理学专业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训练途径,为培养高素质的护理应用型人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选择大学二年级(04级、05级)的学生,通过护理学基础实验操作、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学生理论小讲课、社区健康教育、临床见习、特殊人群沟通交流实践、大学生科研课题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实践训练,并随机抽取04级、05级200名学生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效果调查。结果:认为对自己沟通交流能力有较大提高的:护理学基础实验操作占62.5%、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占71%、学生理论小讲课占31%、社区健康教育占55%、临床见习占62%;在参与效果调查的200人中,认为自己语言表达能力有提高的占80%,能主动交流的占60%,增强了与陌生人交流信心的占96%,认为没有提高的占7%。结论:通过实施以上综合项目的实践训练,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提高。

【关键词】 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实践

人际沟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需要,是人际交往的一种基本形式和手段,也是为人处世的一门艺术。随着社会发展,护理工作内容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服务对象对护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广博的文化知识,精湛的护理技术、灵活的沟通技巧,已成为现代护士必备的素质条件[1]。作为高等护理教育,对学生沟通交流的教育,虽然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但大部分仍停留在理论讲授的层面上,缺乏实际的训练,对沟通交流理论如何应用于实践缺乏一定的认识。为此,在2005年3月至2007年12月间,我们课题组成员对2004级、2005级护理本科学生共计321名,实施了沟通交流能力的实践练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具体方法及内容介绍如下:

1训练对象与方法

1.1训练对象护理本科二年级的学生,2006年为2004级本科1~3班;2007年为2005级本科1~3班,共321名。

1.2训练途径 通过护理学基础实验操作、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学生理论小讲课、社区健康教育、临床见习、特殊人群沟通交流实践、大学生科研课题七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实践训练,填写训练程序记录单。

1.3训练方法实验操作的角色沟通训练、讲授教育训练、临床实践训练、大学生科研一对一实践训练等。并随机抽取04级、05级200名学生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效果调查。

1.4辅导教师要求由承担沟通交流课程的教师、临床带教老师担任。(临床教师须事先进行相应内容的培训,且在临床护理中护患关系反应较为优秀,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者)

2训练内容

2.1护理学基础实验操作要求学生在实验课的操作训练中,将模型当作整体的人来进行护理,评估患者,做好操作前解释、操作中指导、操作后嘱咐几个环节,设置服务对象个性特征注重语言的组织,词句的选择,充分体现整体护理观思想。在小病历的考核中,沟通交流能力作为考核的项目之一。

2.2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由学生自由组合,自行编写设计临床案例,知识技能可涵盖多门课程,由学生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来表现,表演小组根据角色的分配及要求,案例的特点演示,充分发挥其各自的沟通交流能力,可以是护士与护士间,护士与患者间,护士与家属间,护士与医生间等。演示结束后由教师进行专业技能、角色适应、沟通交流能力等方面的点评总结。

2.3学生理论小讲课在《护理学基础》教材中选择合适的章节内容,安排学生小讲课,提前几周让学生自愿报名后书写教案及讲课提纲,组织进行试讲,教师负责修改直至达到教学目标,学生登台讲课,全程进行实况录像。讲课结束教师给予点评。

2.4社区健康教育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选择健康教育的主题,制定健康教育计划,确定社区、健康教育对象,利用周末假日,联系到社区实施完整的健康教育过程。结束后小组进行总结。

2.5临床见习中沟通交流的训练沟通技能的完全掌握,必须通过实践,临床就是真实的情境,到临床与病人直接沟通是最贴近实际的训练方法。学生从大二开始,专业课中就有大量的临床见习课,学生进入医院,融入病区,与患者、家属、医生进行面对面的接触,是锻炼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通过制作沟通交流记录程序[2],让学生自愿报名,分别按要求完成特定对象的沟通交流过程,每学期见习结束后师生共同总结,提出评议。

2.6特殊人群沟通交流的训练分别选取各病区中不同性格、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病情的患者(包括女性、儿童、老年危重者、慢性病、情绪患者以及残疾者),进行沟通交流训练,填写记录程序单,定期进行总结评议。

3结果

3.1 调查问卷反馈2006年12月针对2004级本科学生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收回100份。2007年12月针对2005级本科学生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收回100份。调查效果见下表。表1 2006年学生沟通交流能力效果调查总结表2 2007年学生沟通交流能力效果调查总结

3.2其他效果反馈在参与效果调查的200人中,认为自己语言表达能力有提高的占80%,能主动交流的占60%,增强了与陌生人交流信心的占96%,认为没有提高的占7%。

4讨论

4.1护理学基础实验操作,该项训练方法平均有62.5%的学生认为有很大提高,传统护理学基础实验操作,更多注重技能操作练习,实施沟通交流训练后,强调以人为中心的护理观,引导学生注重沟通意识,强化将模型当整体人来护理,符合当今护理的发展思想。技能操作练习中,让学生有问有答,锻炼其口头的表达能力,为此在技能考核中还增加了沟通交流的考核项,对沟通交流能力表现突出的学生允许额外加分。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欲望,收到一定的效果。

4.2综合性设计性试验:该项训练方法平均有71%的学生认为有很大提高,这是一个训练学生沟通交流能力较好的优秀方法,不仅是多课程多技能的综合设计练习,而且学生可根据自己设计的临床案例,分配角色,在设计的情境中表演,学生的精彩交流、正确的技能操作不仅为直接参与者带来成功的体验,也给观摩者以启发,表演结束后,教师与其他学生的点评又是一次再提高。

4.3学生理论小讲课:该项训练方法平均有31%的学生认为有很大提高.这项方法最主要的是锻炼学生教学的能力,在教学中口头语言的表达,身体语言的运用,以及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培养锻炼自信心方面效果是比较显著的,但由于参与学生数受教学限制,故普及性相对差些。

4.4社区健康教育:该项训练方法平均有55%的学生认为有很大提高,这项方法是学生沟通交流能力提高较大的,在理论小讲课中虽然也锻炼学生的教育能力,但由于环境在教室里,学生始终感觉不是完全的“主人”,进入社区中就不一样了,从环境的选择、教育对象的确立,制定教育计划,组织教育材料、明确教育方法,全部由学生自主完成,每一次教育活动结束,学生都是满载喜悦,一种成功、一种价值溢于言表,这种途径提供了学生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的过程。

4.5临床见习课中的实践:该项训练方法平均有62%的学生认为有很大提高,大二学生以往进入见习课,除了讨论病例外,没有其他的见习内容,所以大部分学生一进入病区除了看病人、看病案外别无目标,我们通过制定学生与患者沟通交流记录程序,选择了五种类型的特殊人群进行沟通交流练习,通过这一过程,学生的收获是颇丰的,不仅锻炼了沟通交流的过程,更重要的是针对特殊人群体验了一些沟通交流技巧的选择应用以及这些技巧的微妙作用。

4.6另外还有两项实践训练是通过大学生科研课题的形式来进行的,这种方式也比较好,在研究阶段都要求课题组学生走出学校,进入社区,锁定特定的对象进行资料的收集,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还培养了科研意识,两项课题分别在2006年、2007年通过大理学院科技处验收,其中2006年的《大理市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护理需求的调查》获一等奖,文章在2007年大理学院学报第4期正式发表;2007年的《护理学生与残疾人沟通技巧研究》获二等奖,收录于2007年大理学院大学生优秀论文集。

5建议

从发放的效果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我们选择的训练途径及方法对护理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提高有较显著的作用,特别是两年相比,第二年的效果优于第一年,这与指导老师的能力密切相关。除了以上的训练途径外,还可建议再开展沟通交流能力的一些竞赛活动等。

参考文献

1 刘经蕾.实用护理人际关系与沟通[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

2 陈松.建立”护患交流记录”提高学生沟通及写作能力[J].护理管理杂志, 2003,1(1):31.

3 殷磊.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

4 高颖.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沟通能力[J].护理研究,2006,4(4):919920.

第3篇:沟通交流技术范文

【关键词】 微生物学检验;临床;沟通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02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220-01

随着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以及生物工程学等学科的发展,临床医学微生物检验获得了迅猛发展,大大提高了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及时性以及准确性。因此,在现代医疗工作中,许多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越来越依赖医学微生物检验。但随着微生物检验项目增加,影响检验标本及检验结果的因素也越来越多,从而影响了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2]。故加强临床医生与微生物检验之间的沟通交流,使临床实践与检验诊断紧密结合对于提高临床诊断及疾病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了医学微生物学检验与临床的沟通交流经验,旨在说明加强微生物检验与临床沟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2年4月至2013年10月期间,选择检验科微生物学检验人员7名,其中,男2名,女5名,年龄在22-55岁之间,平均为(39.5±2.2)岁;同期临床医生55名,其中,男28名,女27名,年龄在28-48岁之间,平均为(33.2±2.9)岁。

1.2 方法

1.2.1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检验操作规程规范化、提高临床检验及诊疗质量的根本保障,加强微生物检验、分析全程的质量管理,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可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病原学诊断信息,确保临床治疗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1.2.2 建立检验与临床沟通制度 应定期开展微生物学检验实验室与临床各科室之间的沟通和联系,由微生物学科室医生定期向临床各科室咨询检验项目的设置是否合理以及相关意见和建议,并随时处理临床医生对于相关检验项目所提出的建议,及时予以咨询、答疑和反馈,并定期进行汇总和评估。制定微生物科参与临床病房巡房、危重及疑难病例会诊制度[3]。此外,微生物检验医生应及时对检验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同时根据检验结果向临床各科室诊疗措施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将检验数据转化成为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信息[3]。

1.2.3 组建临床沟通小组 组建临床沟通小组,积极主动地与临床进行沟通交流,可将各科室分配到各个专业沟通点,定期由各专业主管对相应科室进行重点沟通可意见询问,同时详细填写沟通记录表,并由定期科主任与各专业主管召开临床回馈信息讨论会,做好记录和存档,并及时将讨论结果回馈给临床[4]。

1.2.4 加强检验培训和学习 医学微生物检验项目与各类感染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密切关系,微生物检验人员不仅应参与临床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过程,还应积极主动地为临床医生提供微生物检验相关资讯和服务,而这就需要检验人员具备丰富的知识。应定期组织微生物检验人员的检验专业培训以及相关临床疾病知识培训,以提高其综合知识和技能[5]。同时,应加强对国内外本专业相关研究的最新动向、新方法、新技术以及新成果等的学习,进一步提高检验效率和质量。

1.2.5 构建沟通平台 充分利用短信、微博、网络技术等建立微生物检验科与临床各科室的信息化沟通平台,也可定期组织召开座谈讨论会、专题讲座、查房、墙报园地以及简讯传递等形式,增强医学微生物检验科与临床各科室之间的沟通交流,以便临床医生能够及时了解微生物检验相关技术及研究进展,并及时更新相关的检验知识[6]。建立专门的网络留言薄,及时将微生物检验以及临床相关信息共享,以便医生、护理人员、同行、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互动交流。微生物检验人员应协助临床各科医生正确进行微生物检验报告的阅读以及分析,以解除其对于检验资料的错误认识或者疑惑,协助其及时、正确地判别检验报告中的各类信息,并正确地理解报告中较为罕见或者少见的菌种,分析其临床意义,并准确判断药敏实验结果等,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支撑[7]。

1.3 观察指标 统计实施微生物检验科与临床各科室沟通交流前后,临床对于微生物检验质量及时反馈率、临床医生对于检验方法的使用范围以及判读失误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SPSS18.0软件分析,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以P

2 结 果

实施微生物学检验与临床沟通策略后,临床对于微生物检验质量及时反馈率显著提高,而临床医生对于检验方法的使用范围以及判读失误率显著降低(P

3 讨 论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主要是分析和检验各类标本的微生物检验指标,从而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而各项标本均是由临床医务人员所采集,标本采集的规范性以及准确性均对检测结果具有直接性的影响。因此,应加强检验科与临床之间的沟通交流,共同遵循技术操作规范及检验要求。这就需要加强对检验人员以及临床医生的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医学检验与临床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在临床工作中,医生往往只是阅览检验报告,护理人员则负责将检验单传递给患者及其家属,而对样本留取注意事项缺乏详细的说明。此外,检验人员往往只是针对性地进行项目检测,对于检验异常结果缺乏与临床医务人员的沟通。当临床科室对于检验科提出质量问题时,未及时进行解答,从而无法及时纠正相关问题或者及时纠正检验过程中存在的质量变异因素。应加强检验人员与临床各科室之间的理解和沟通,而不是在出现问题时相互推脱责任、指责等,而应及时补救工作,以免发生医疗差错事故。在临床诊断中,对于疾病的诊断主要是由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主诉、疾病变化、临床症状表现以及实验室检验指标进行判断。而实验室检验指标参考范围的设置,均应由临床医生以及检验人员沟通和相互配合,方可确保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以及治疗的合理性。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健全微生物学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检验与临床沟通制度、组建临床沟通小组、加强检验培训以及构建沟通平台等一系列措施加强微生物检验科与临床沟通之后,临床对于微生物检验质量及时反馈率达80.8%,较此前的34.6%显著提高,而临床医生对于检验方法的使用范围以及判读失误率仅为3.8%,较此前的15.4%显著降低。

综上所述,微生物学检验对于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临床医学工作提供全面、先进的技术支持,而临床医学的发展又可促进微生物检验领域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更新,促进微生物的快速发展。加强微生物学检验与临床之间的沟通,有利于临床更加科学地收集完整、合格的标本,确保检验前质量控制效果,并更好地判断和利用检验结果。与此同时,加强两者的沟通交流,也有利于微生物学检验更就具有针对性,使微生物检验能够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最终提高医院的整体诊疗水平以及医疗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田红彪.医学微生物学检验与临床的沟通的重要性[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4):276.

[2] 陆德胜.医学微生物学检验与临床沟通的重要意义[J].中国医药科学,2013,(11):157-157,164.

[3] 洪继波,陈海泉.医学微生物学检验与临床的分析及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10):5491-5492.

[4] 曹慧玲,史恒芳,李岷等.浅析微生物检验与临床沟通的重要性[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9):1194-1195.

[5] 花南霞,陈翠.加强微生物室与临床沟通的必要性[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08(21):2670-2671.

[6] 刘文阁.临床微生物检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医药科学,2011,01(9):152,154.

第4篇:沟通交流技术范文

关键词:高职;英语;实践应用;教学策略

随着全球一体化国际趋势的基本形成,企业间的国际合作日益频繁,我国社会人才的需求体系也出现了。除了专业的技能技术和知识能力之外,英语的实践应用、沟通交流能力成为了当前社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能力之一。但是,就我国高职学生的素质能力结构现状而言,他们虽然在专业技能技术和知识能力方面较为过硬,但在文化知识方面,尤其是英语实践应用能力方面还非常的薄弱。所以研究英语教学策略,增强高职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刻不容缓。

一、从心理角度出发,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我们常讲“态度决定一切”,所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对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成绩以及英语实践应用能力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一部分高职学生不重视英语学习与实践,因为他们认为在今后的就业过程当中几乎不会应用到英语,所以只在专业技能课上投入了学习力度,导致英语知识以及实践应用能力严重不足。还有一部分高职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就是背单词、记语法,认为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应对考试就足够了,这种错误的英语学习态度对于他们的英语实践应用、沟通交流也完全起不到积极的作用。因此,首先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他们认识到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具备过硬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对于他们的成长就业、职业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使他们能够如同学习专业技能课一样,对英语专心学习、勤于实践。

另外,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通常都较为薄弱,所以很多人在英语学习上即使有欲望,也缺乏自信心,在口语实践、沟通应用上更是开不了口,畏惧各种因素,害怕同学笑话、老师批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他们英语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师应当从多角度出发,与学生构建起和谐的关系,在学习上、生活上不断给予他们学习英语、实践英语的鼓励与信心,这对于增强学生的英语知识能力、实践应用能力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二、注重教学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当前,全球一体化的国际趋势已经基本形成,这使得人才市场的发展空间愈加广阔,同时竞争也愈加激烈。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高职学生要想安稳就业并获得长远的职业发展,就必须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能力素质。

高职的英语教学材料应当最大限度地贴近社会生活,以实用性为最主要的原则。与高校方面的英语教学有所不同,高职英语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侧重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沟通交流能力,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就业打下基础,所以要做到“实用、够用”。就英语教学而言,单词、语法只是一种让学生提高自身英语沟通交流能力的手段,而并不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通过词汇与语法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并培养他们通过英语获取信息、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教师应当以教材内容为基本指导,调整教学材料与教学方法,尽可能贴近学生的实际社会生活,比如模拟各种生活、职场对话,阅读、写作各种来往信函、工作材料、信息广告等。

三、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

新的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体现个性,丰富教学内容,加大信息密度,同时也能提高信息传播速度,在教学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多媒体课件的信息是多元化的,不再是粉笔加黑板的课堂。通过多媒体系统的录入、编辑,可以把声音、图像、文字相结合的教学内容显示给学生,使学生非常直观地接受听觉、视觉等多方面的刺激,将客观事物直观形象地再现于课堂,把传统枯燥的静态画面变为现代化的生动的动态画面。课文朗读、动画画面、背景音乐的有机结合使整教学过程更加生动、直观,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立体教学环境当中,学生的听说能力、实践应用能力便会得到显著的提升,而且也可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四、构建沟通交流、合作学习的环境

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班级学生集中讨论、交流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同样是提高学生英语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这种群体协作、研究交流、知识技能互补的学习方式,还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合作学习,即是通过关注学生情况和实际情景,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让他们在相互讨论、学习的过程当中得到启发,并强化其自身的英语实践应用、沟通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1]余琳.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与测评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3,(01):183-185.

第5篇:沟通交流技术范文

[关键词]护生;临床能力;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03-59-05

临床能力是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掌握相关知识和获取相关技能的能力,包括临床处置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健康教育能力、临床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等。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临床能力。因此,培养护生的临床能力,适应社会需要是护理教育的重点之一,也是护理教育者进行教学改革的初衷。

1.护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自由支配时间较少,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有效的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沟通交流、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训练,不利于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然而在当今社会,护理教育要以现代护理教育观为主线,注重护生多元文化的培养,使其获得专业护士所具备的技能、态度和行为。因此,进行护理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基于临床能力的教学方法改革

2.1临床处置能力的培养

临床处置能力是护士运用护理程序和护理操作技术向服务对象提供整体护理的能力,是护生应该具备的首要能力。然而我国护生的临床处置能力却是各项能力中最薄弱的方面。为此,护理教育者从多角度进行了教学改革。一方面将教学内容有目的的整合,如开设《护理实务临床处置》课程,具体包括课堂模拟训练、开放式实训、综合实训、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另一方面,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如小组演练结合录像反馈法、模拟教学法、AIDA教学法(即引起注意、诱发兴趣、刺激欲望和促成行动四个教学步骤)等;此外,教育者在临床带教模式方面也进行了改革,如目标反馈带教模式和操作分级模式等,都可以提高护生临床处置能力。

2.2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

沟通交流能力是指护理人员在护患沟通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对沟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整合能力,是建立治疗性护患关系必须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护生沟通交流能力的强弱关系到护患关系、护理质量及专业承诺等方面。因此,护理教育者非常重视通过教学改革培养护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具体体现在:(1)在课程设置方面,通过增设沟通交流课程、人际沟通技巧讲座等方式培养护生沟通能力。(2)在理论教学方面,教育者针对各专科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护生沟通能力,如高保真模拟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式学习法、角色扮演、同行评审、标准化病人、情景模拟结合规范化用语培训、网络虚拟临床模拟教学法等;(3)在护理技能教学方面,研究者主要侧重沟通交流与技能的融合,如“模板式”操作用语与技能流程相结合、标准化病人与技能教学相结合、将沟通交流内容纳入护生技能考核标准之中等,使该能力与技能有机结合。(4)在临床教学方面,主要包括经验学习圈理论带教法、反思性学习法、护患冲突案例培训、参加临床服务活动和人际沟通培训等。

2.3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

健康教育能力是指护理人员针对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教育的能力。其目的是增进健康和预防疾病,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从而促进健康行为。然而研究显示,护生健康教育能力水平不容乐观,而对健康教育知识和实践却有很大的需求。目前,对于该能力培养的改革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方面。护理教育者通过课程设置和专业课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夯实和拓展护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其健康教育能力,如参与式教学模式、阶段式目标教育法、经验学习法、情景模拟演示、标准化病人、实际承担健康教育项目以及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教学和健康教育讲座等方法。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对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却不够重视,这可能与临床带教老师日常工作任务繁重、教学意识不强以及对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有关。目前,这方面的培养方法仅局限于健康教育路径模拟教学法、健康教育与临床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PBL教学法等。

2.4临床管理能力的培养

临床管理能力是指护理管理者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必备的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目前我国护生的管理能力相对较弱,对于这方面的改革也相对较少,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在理论教学方面,将护理管理学的实践内容贯穿到护理学基础实训课中,如实行学生干部竞争上岗、举办技能竞赛活动、设立小值日制度和仿真模拟教学等,在临床实践教学方面,运用纽曼系统模式、高保真模拟教学、护士长一对一带教模式和“层级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生的护理管理水平。

2.5科研能力的培养

科研能力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完成科研活动所需的能力或本领。研究显示护生的科研水平较差,具体表现为科研意识欠缺、文献检索和统计知识薄弱、科研设计能力低下等。为此,护理教育者主要从两方面对护理教学进行了改革。首先,巩固、理解和强化护生科研理论知识。如在开展《护理研究》课程的同时,将护理科研设计嵌入所有课程当中,并选用资深教师任教,同时进行文献检索、科研写作、统计分析和循证思维等培训和讲座,为护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促进其理解理论和实践与科学研究的相关性;与此同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在《护理研究》课程中采用互动式教学、利用博客作为科研知识的传授工具,能够增加护生学习的便利性。其次,科研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如鼓励护生亲自参与护理研究,采用“最佳实践”合作模式(CMBP)、矩阵式临床综合素质团队(MCQ)教育模式、SCI论文讨论、PBL与导师制教学、开展护生研究助理项目(NS-RAP)以及将毕业论文设计植入临床实践中、进行科研实习等,能够促进护生保持积极的科研态度,深刻理解科研知识和研究过程。

第6篇:沟通交流技术范文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其法律知识的普及,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工作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医务人员我们必须时刻要求自己,强化法律观念,加强责任心,增强服务意识,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从而减少护理纠纷及医疗事故的发生,以提高公众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

护理纠纷常常是由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技术不熟练、缺乏和患者沟通交流所产生的,从某种角度来说,它是可提前预防的。护理纠纷的主要成因有以下5种。

①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良好的职业修养。医尊患卑,医护人员不重视患者,服务态度冷淡,可以引发因服务态度不好产生的医疗投诉。惟利是图,产生收取患者红包的不良经济动机。好逸恶劳,部分医务人员自我满足,不思进取,工作稳定后医疗护理水平停滞不前。值班时巡视病区不及时,病情记录不详细,“三查十对”执行不严格,各项基础护理不执行。②法律意识淡漠。缺乏与护理相关的法律知识,不能明确的预见自己的行为是否违法,及违法后会带来的后果,不能自觉地依靠法律维护医院的权益。③技术服务技能欠缺。工作中敷衍了事,抢救危重患者时手忙脚乱,仪器使用不熟练等。④缺乏护患交流沟通技巧。交流沟通时态度生硬,不注意方式、方法。解答问题时不耐烦,顶撞病人。⑤收费方面不明确。病人不明白收费标准,对费用清单不理解。

综合以上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现提出以下相关对策[1]。

①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道德情操。树立高尚职业情感,提高护理人员素质修养。培养她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护理事业、珍惜生命、救死扶伤的精神。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细微、主动勤快的工作作风。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具有高度责任心、同情心、爱心。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为病人着想,时时刻刻牵挂病人的安危,即使出现失误也会得到患者谅解。②进行法律知识教育,增强自律观念,严格管理。应将法律知识教育纳入护理工作的目标,采取不同形式对在岗护士进行法律法规教育,如组织专题讲座、法律知识考核、法律知识竞赛。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和潜在的容易发生护理纠纷的问题、隐患和倾向,从法律角度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防范,使护理人员能知法、守法、依法、护法,在护理实践中有能力担负法律责任,既懂得用法律规范自身的行为,又懂得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③加强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护理工作是一项繁琐的工作,护理工作人员应当多学、多听、多看,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做到技术过硬,操作娴熟。只有自身素质提高了,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从根本上铲除纠纷发生的原因。④加强语言沟通。护理人员应当学习和本专业相关的多学科知识,如心理学、美学、伦理学。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层次、选择恰当有效的沟通、交流方式。向病人解释交代问题和进行卫生宣教时,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让病人感到茫然的医学术语,沟通交流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个人形象,用自己的语言赢得患者的信赖,有效的沟通交流是增进护患关系的剂。⑤诚信服务,公开收费标准,合理收费。严格按照《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试行本收费标准,杜绝挂收、扩收、乱收,落实住院病人费用一日清单制。当病人产生疑问,耐心解释,提前告知病人家属每日所需的大概费用,使其做到心中有数。

总之,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逐渐提高技术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以消灭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护理安全,提高公众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构建和谐就医环境。

第7篇:沟通交流技术范文

关键词:职业英语;教学方法;情感教育;培养;学生情感;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国际交流与发展额度日益密切,英语作为一种世界语言,其在国际交流与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越来越明显。职业英语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中的英语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职业英语教育更加侧重于对于英语学科领域中,职业技能方面的英语知识与技能的培养锻炼实现。职业英语教育中,注重在对于学生进行职业英语基础知识教学实现的情况下,更加突出对于学生职业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它更加注重对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情感教育是教学实践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对于心理学知识理论的应用,在有意识的对于学生情感进行调动激发的情况下,提高学生对于教学知识内容的兴趣与学习积极性,从而投入到学习中,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就主要结合职业英语教育的特点与情感教学法的教学应用优势,对于职业英语教育与学生情感培养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论述,以提高职业英语教学的质量,促进职业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

1、情感教育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实践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教与学的交流过程,情感至于交流双方的交流过程有着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影响和作用。积极的情感色彩有利于促进交流双方的沟通交流开展,并且有利于取得比较理想的交流效果,反之,消极的或者是负面的情感色彩,容易引发交流方对于交流过程产生抵触情绪,自然对于交流效果以及交流想要实现的目的都是十分不利的。

职业英语教育中不仅重视对于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教学,更加注重对于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技能的培养锻炼,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于老师与学生双方之间沟通交流的需求更明显,同样老师与学生在职业英语教育过程中的交流与沟通情况,对于职业英语教育的质量与效果的影响作用也非常明显。

从一方面讲,英语学科是一门以语言学习为主的学科,而语言又具有一定的情感功能,它有利于人们进行思想情感的沟通与交流实现,并且人们的很多情感反映需要通过语言进行表述和传递,在进行情感传递与交流的过程中,运用恰当合适的语言进行交流与沟通实现,有利于增进交流双方情感的更深发展,进而赢得相互的尊重与友谊,进行职业英语教育的过程,既是老师进行职业英语知识内容教授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英语知识学习的过程,这就是一个双方的语言沟通与交流过程,应注意运用恰当合适的语言增进双方的沟通交流效果。反过来,在进行英语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对于老师教学效果以及学生英语的学习效果,也有很大的反作用影响,职业英语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影响作用。因此,情感在职业英语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情感教学法对于职业英语教育的效果以及质量也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和作用。

2、职业英语教育中培养学生情感的有效方法

应用情感教学法进行职业英语教育的开展,也就是在进行职业英语教育过程中,通过对于学生情感的教育培养,来提高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从而提高职业英语教育的质量与效果。

2.1 营造平等和谐的情感教学氛围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情感与兴趣的有效促成剂,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效果有效方法。随着教学改革与发展,在教学实践中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营造良好的情感教学氛围,在教学实践中越来越被重视。首先,在进行职业英语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通过良好情感氛围的营造,有利于学生与老师之间就学生对于教学知识内容的接受理解情况进行沟通交流,不仅有利于老师制定合理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实践的开展,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还有利于学生对于这种情感态度的接受,从而建立起有利于学习促进的情感态度。

2.2 注意对于学生情感资源的开发

在职业英语教学中,进行学生情感教育的另一方法,就是结合职业英语课堂教育的实际开展情况,对于学生的情感资源进行开发,通过这种情感共鸣思想的开发,实现对于学生职业英语学习相关情感内容的培养形成。进行学生情感资源的开发培养,需要教师在进行职业英语课堂教学实践开展之前,注意对于课堂教学中潜在情感因素的挖掘与课堂教学设计应用,以实现对于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各种情感因素的引导与培养形成。

2.3 以情绪感染培养学生情感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引导者,学生是进行学习的主体。因此,在进行职业英语教育的开展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对于课堂教学情绪的控制,来实现对于学生的影响引导,从而逐渐实现对于学生情感的培养形成,以促进职业英语教学的开展,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比如,在进行职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对于课堂设计的提问环节中,如果学生对于提问问题回答比较好,老师就可以通过富有感染力的鼓舞话语与眼神、奖励等,在对学生较好表现表扬的同时,通过这种情绪传达,鼓舞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动力与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更加努力的进行知识学习。

3、结束语

总之,情感教育是教学实践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尤其是在进行职业英语教育应用中,由于英语语言学科与情感之间的特殊性关系,在教学应用中对于提升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等,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蔡静,李晋荣.面授辅导课在高校英语网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06(6).

[2]祁俊然.浅谈情感教育在职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2010(6).

[3]刘大媚.设景激情乐教爱学――情感教育与情景教学在中职英语课堂中的运用摭谈[J].科海故事博览.2010(9).

第8篇:沟通交流技术范文

关键词:聋校;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沟通

新课程下所倡导的“课堂沟通”――师生、生生之间信息沟通交流和活动交往,促进知识的互补互联、学习的互助互动和情感的交流。由于初中聋生特殊的生理、心理特性,使他们抽象数学思维能力普遍较低下,思维灵活性差,创新能力弱,教师在课堂上与聋生之间沟通存在很大障碍,导致聋生对初中数学在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都存在很大的困难。那么,我们如何根据聋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构建一种提升聋校数学“课堂沟通”的新模式,这是聋校数学教师应用数学新教材、领会理解新课标迫在眉睫的任务。笔者在多年的聋校初中数学课堂实践中,逐步建立了“师生间的新沟通、生生间的新沟通”课堂沟通新模式。

一、师生间的新沟通

1.教师是聋生学习沟通交流的倾听者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成为聋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聋校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聋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参与聋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聋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聋生的心声,是尊重聋生的表现。教师与聋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手语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如,在教学华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平面图形”时,我让聋生分组用刚学的多边形、圆等平面图形设计一副优美的班旗图案,并要求聋生交流设计含义。在聋生设计过程,我观察各组设计过程,并参与到他们的设计过程中,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了解了他们在设计时的所思所想――有的聋生用“平行四边形、圆形、五角星设计一只鸽子”象征希望世界和平、同学间团结友爱的思想;有的聋生用十几颗的五角星围成一个心形,象征全班同学心向一处。同学们精彩的创意使我也学到了许多知识,同时缩短了聋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聋生把我当成了他们学习的伙伴,愿意与我进行探讨、互相交流,在沟通中获得无比的快乐。

2.允许聋生说“不”

在传统聋校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聋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由于对教师“权威”的过分强调,通常只有教师对聋生说“不”。聋生在“只能这样,不能那样”的学习情境中,因缺乏自己的独立见解而逐渐丧失灵性,泯灭个性。而在新课程中,课堂教学的本质意味着师生间的交往,交往就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因此,聋校教师必须珍视聋生思维的独立性,善于倾听聋生的声音,还给聋生说“不”的权利,以理解、欣赏的态度面对聋生说“不”,从而促进聋生个性的发挥与主体性格的形成。例如,在解答“平方得25的有理数有几个”时,多数学生的答案是“一个”,这时一个男同学站起来说:“我反对!”于是我就以欣赏的态度“倾听”他是怎么想的,充分地让这位聋生表达他的思维,并表扬他大胆、独立、爱动脑的学习态度,还要求全班学生向他学习,借此让聋生们觉得自己与教师之间是平等的。

二、生生间的新沟通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过程中聋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和互动能提高其学业成绩和社交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在实践中,我体会到聋校数学课堂“生生沟通”的“新”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开展课堂辩论

新课程下的新课堂就要尝试开展课堂辩论,这是课堂新沟通中训练聋生思维的最好媒介,在互相辩论、陈述、沟通中让聋生表现自我、完善自我,激发独立思考的兴趣。课堂辩论常由教师给出一个议题,聋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发表见解、互相讨论、互相沟通。课堂辩论为生生间的多向沟通交流提供了很好的环境。辩论时聋生独立活动的自由度增大,可以应用数学语言进行提问、收集资料、统计数据等多种活动,并与同学的思考进行交流比较,也进一步增加了聋生探知的激情。如,我在教学《科学记数法》时,提出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怎么表示呢?列举几题,然后提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69100时10的指数n如何确定呢?有学生说:“是整数位数减1。”有的学生说:“是小数点移动的位数。”有的学生说:“把它化成6.91×10000的形式,再写成科学记数法。”聋生通过对知识的不同理解,形成几种观点,教师抓住机会,煽风点火,让学生展开辩论,陈述自己的理由,气氛非常热烈,这样聋生对科学记数法就更深刻理解,最后教师综合各自的看法给予肯定与总结。

2.训练“说数学”

“说数学”――结合生活实际,将所学的抽象知识叙述成生活故事、生活实例、生活小品。这是构建聋校数学“课堂沟通”新模式的一种尝试,也是提高聋生“听说”数学的技能与应用数学的沟通交流能力的一种训练。例如,教学华师大版初一数学(上)“代数式”时,要求聋生间互相“说一说”――“根据生活经验,对代数式2(a+b)的解释”,并编制一个故事,以说明这个代数式的含义。聋生们相互“说”出了这些故事:(1)今年黄芳a岁,爸爸b岁,爷爷的岁数是黄芳和爸爸和的两倍,爷爷今年2(a+b)岁。(2)刘杰画一个长方形,长a厘米,宽b厘米,刘杰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a+b)厘米。显然,这一问题并不具有唯一的正确答案,从而就是一个所谓的“开放性问题”,并具有联系实际的优点。因此,“说数学”的练习对聋生的数学交流能力是个很好的训练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引用。

3.创设“写数学”的机会

“写数学”就是要聋生尝试把他们学习数学的心得体会、反思和实验结果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在课堂上进行沟通交流,这样可以培养聋生的数学交流能力,提高聋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例如,每单元复习小结时,让生生间交流后尝试写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将知识结成网。或设立小课题,进行数学实验课,并让聋生互相沟通、交流、合作,写出实验报告。又如,教学华师大版初二数学(下)“机会大小的比较”时,聋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口袋中装有1个红球和白球(有编号),搅匀后从中摸一个球,会出现哪些可能的结果?在实验中,学生边操作边记录,一起交流合作,设计出实验表格,画出体现实验过程的树状图,最后讨论、写出实验结论:(1)一共有9种可能的结果,出现的机会是相等。(2)“摸出两红”的机会最小,“摸出一红一白”和“摸出两白”的机会相等。这样的数学实验课为聋生创设了“写数学”的好机会,也进一步提高了聋生间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

“师生间的新沟通、生生间的新沟通”,课堂沟通新模式的构建使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聋生思维活跃,敢于质疑,愿意与同学、老师交流,勇于发表不同见解,乐于表现自己。一个体现师生交往互动、聋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新课堂沟通的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从而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参考文献:

[1]任勇.数学能力培养的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第9篇:沟通交流技术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科优势 班级管理工作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对现实的网落时代,感到惊喜忧愁,惊喜的是能利用课件上课,能从网络中传递很多信息。忧的是现在很多孩子泡在网上的时间太多,就是玩游戏,甚至连觉都不睡饭都不吃这种情况不感忧愁吗?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来进行自动化办公和自动化管理,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如果为了把班级的教育工作和对班级的管理工作辩证的统一起来,就必须要利用互联网对班级进行网落化管理。

计算机、多媒体和因特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促进了教育管理向网络化、虚拟化、层次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因为班级文化=制度文化+个性文化,其中个性文化是特色,渗透着教师以及学生个性特征,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着力点,所以现代信息技术对班级管理将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何遵循平等互动、真诚可信的原则,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天使,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未知数,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但身上或多或少有一些毛病和问题,自卑心理重、学习基础差、纪律观念淡薄、自控能力不强、缺少信心。人类社会进入一个全新数字化文明时代,特别是因特网的产生,使得我们很容易获取信息。但是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因此我们必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做好我们班级管理工作。

认真收集整理学生流行的信息,才能走进学生内心世界,学生打成一片,对学生的教育切忌使用尖酸刻薄的语言,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班主任在互联网上建立班级主页和班级管理信息,使学生参与到这个平台上来,给学生创立班级QQ群。学生就会利用QQ跟老师同学之间进行谈心,这样,学生与老师、学生以学生角色很可能会转换成知心朋友,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才能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谐相处,为建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奠定坚实的基础。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才会有具体的发明创造的思维方法,形成创新、概括、比较、联想的好习惯,善于把掌握的知识迁移到觉解决问题中去,成为社会优良的技能人才。

为方便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联系学生及家长,申请建立班级QQ群(同学录)及班级博客,通过短信、QQ、博客论坛、电子邮箱多渠道的沟通交流方式,搭建一个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交流、多层次沟通的网络平台,同时也为最后学期学生的分散实习提供了动态的监控和指导平台,对毕业生进行有效的跟踪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