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范文

区域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区域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第1篇:区域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范文

【摘要】:火灾风险评估是灭火救援力量布局的主要参考依据,火灾风险评估既包括建筑物自身的风险评估也包括区域规划布局的火灾风险评估,要通过建筑物和城市区域的综合风险评估报告进行灭火救援力量的布局。本文主要论述了目前我国灭火救援力量布局的现状和问题,火灾风险评估与灭火救援力量布局的关系,以及基于火灾风险评估的灭火救援力量布局对策。

【关键词】:火灾 ,风险评估 ,灭火救援力量 ,布局

【 abstract 】 : fire risk assessment is in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work the main reference basis for power distribution, fire risk assessment includes both building their own risk assessment also include regional planning of the layout of the fire risk assessment, through buildings and urban area of comprehensive risk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layout of the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work forc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work force in China at present the layout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question, fire risk assessment and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work force layou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re risk assessment based on the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work force distribution countermeasures.

【 key words 】 : fire, risk assessment,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work force, layout

为了建设与地区相适应的消防安全体系,提高地区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保障地区建设跨越式大发展的顺利进行,火灾风险评估须经过科学论证,必须加强和完善城市的火灾风险评估与灭火救援力量的布局研究。

一、当前城市灭火救援力量布局存在的一些问题

1.有火灾风险但无灭火救援力量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很多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受限,无必要的财政投资,使得我国很多地区,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或小城市、乡镇,具备火灾隐患和风险,但缺乏必要的灭火救援力量。在我国目前还有七百多个县城没有消防队,这将会使这些地区潜在的火灾风险和火灾损失增大,我们应当加快填补小城市消防站空白工作的步伐,减小城市消防站布局的不合理性,而不是加大这种差别。除了小城市的空白外,乡镇地区的空白,大城市空白的区域都需要布局灭火救援力量。

2.灭火救援力量布局与城市发展不相适应

我国地区经济差异大,肯定会直接影响各地政府投资的力度,救援力量的布局不可能达到最完善的规划。大城市建筑密度高,人口集中,社会财富集中,适合现行城市标准规定。小城市则存在着执行困难的实际问题。在我国大城市规划人口密度大约在1万人/平方公里,这就是说,按现行消防站布局配置标准,在大城市中,平均4-7万城市人口,就有一个消防队。这目前在我国消防事业发展中无法想象,不符合当前国情。目前国内的布局标准是基于灭火救援的共性因素而提出,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城市的大小不一、区域功能和产业布局不同,这就使得我国灭火救援力量的布局水平参差不齐。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经费问题或者由于相关专业性人才的缺乏,使得灭火救援力量的布局合理性欠缺,科学性不够;而一些发达城市地区灭火救援力量布局虽达到了相关标准,但无法与城市的发展速度相适应,使得灭火救援力量的布局符合相关规定但不符合城市发展需求。消防站布局建设是灭火救援力量布局的主要内容,但仅仅是基本要求,各地区在严格执行标准的前提下,必须加强布局的灵活性,做到灭火力量布局与地区发展相适应和协调发展。

2.灭火救援力量与“5分钟消防”目标的差距

从目前全国各城市灭火救援力量布局的现状来看“5分钟消防”目标完成情况依然不佳。之所心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资金不足,土地不足,资源不足等等。但火灾的危害不会考虑这些原因,因小失大导致火灾对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是不值的,也是短视和不负责的表现。灭火救援力量作为一种重要的消防资源, 对其进行优化布局直接关系到消防部门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二、灭火救援力量的布局要依据火灾风险评估结果进行。

火灾风险评估是灭火救援力量布局的主要参考依据,火灾风险评估既包括建筑物自身的风险评估也包括城市规划布局的区域性火灾风险评估,要通过建筑物和城市区域的综合风险评估报告进行灭火救援力量的布局。

由于灭火救援力量所响应事故类型不再局限于火灾,可能还包含特殊救助,如道路交通事故处置等,以及一些重大事故,如恐怖袭击、飞机失事事故处置等使得灭火救援不光要考虑如何灭火,还要考虑相关灾难的关联风险和关联处置,所以使得救援力量的灾难处置变得异常复杂;一些火灾发生的频率较大,但是其处置的难度较小且后果通常也不是非常严重;一些火灾发生概率较小,但一旦发生其灾难可能是毁灭性的,后果可能非常严重,如人员集中程度较高的影院,剧场等,火灾一旦发生直接关系着大量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风险评估报告要综合这些因素,尽可能的将火灾引发的所有可能的关联风险一并考虑,从而为灭火救援力量的布局提供科学参考。

城市的规划布局是城市功能区划的重要表现,科教文卫功能区如大学城、城市休闲功能区如广场绿地等、居民消费型娱乐功能区如购物及商业街区等以及城市产业园区等。这些城市功能的不同承载地构成了整个城市的布局,而各功能区的建筑自身的火灾风险不一,使得城市不同功能区域的火灾风险也不同。这就要求要全面评估分析火灾风险,为救援力量布局提供参考。

原则上,风险高的区域应配置相对较多的灭火救援力量;而风险低的区域,配置相对较少的灭火救援力量。灭火救援力量布局应当以最大限度降低居民火灾风险为出发点,再考虑最大限度地降低其他类型事故风险[1]。

三、灭火救援力量布局对策

1.解决有无灭火救援力量的问题

消防站配备的当务之急是填补消防空白。现行的一刀切的城市消防站配备标准,对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小城市,就会形成难以跨越的屏障。尚无消防站的小城市起步建站的台阶不能太高,完善加强需要过程,需要时间,需要资金的逐渐注入。也就是说,城市消防站的从无到有比从弱到强更重要,填补目前我国七百多个县级小城市消防站的空白是最迫切的事。

2.合理确定灭火救援力量的的保护半径

在火灾风险评估报告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扩大灭火救援力量的的保护面积,这样满足大中小城市消防站的配置数量的压力就会大大减缓。保护面积是由消防站的保护半径决定的。在火灾风险评估中可充分考虑下列因素,近而有效增加灭火救援力量的保护半径。根据国家建设标准,辖区面积计算公式:A=2P2

式中:A-消防站辖区面积;P-消防站保护半径。在城市规划用地规模、道路网密度、火灾危险分布、道路通行状况等均值的理想状态下,消防站保护半径与辖区面积可参照下表1

理想模型下辖区面积与消防站至辖区最远点的关系为:以消防站为区域中心,以消防站至辖区最远点为边长的两个正方形围合的区域如图1和图2,

图1理想模型下的站址辖区图图2理想模型下的总体布局图

由于理想模型与城市实际情况往往具有较大差距,消防站辖区面积实际上是个变数,上述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很多影响布局的因素简单化,缺少考虑城市和地区的自身特性,没有考虑道路阻抗及服务时间的综合影响。同时,地区经济水平、交通状况,地区风险级数等因素也会对站址服务选择产生重要影响,如服务范围重叠、或出现消防盲区等情况。所以我们可依据理想模型,重点考虑地区差异,通过在火灾风险评估中详细评估地区的实际情况,再结合理想模型状态选择最适合的方案。在做火灾风险评估是,要重点对地区内的下列因素进行评估,从而确定最适宜的消防保护半径,尽可能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尽可能扩大消防保护半径。

1)消防站配置的消防车性能,关键是消防车的可能速度是否满足扩大保护半径的要求。

2)区域消防通道条件是否满足护大保护半径的要求。如道路宽度,路面平整度,道路指挥信号系统是否完善。以及火灾发生后,消防车可能的行驶路线,各路线在不同时间段内的交通流量计算、交通网络对消防车可能的影响等因素。只要消防通道的整体性能提高,就为救援力量护大保护半径提供了充分条件。

3)消防通讯条件是否满足扩大保护半径的要求。原来城市15分钟消防原则中的2.5分钟通讯时间是否在新的通讯条件下,可以节省尽可能多的时间,这样可以增加消防车的行驶时间,1分钟就可增加消防车的行车里程至少一公里,这将大大增加消防站的保护半径和覆盖面积。

实事求是地说,在原来的条件基础上,只要使消防站的保护半径增加一公里,那么保护面积将增加一倍甚至数倍,消防站的布局配置密度压力将大大缓解。

3.基于火灾风险评估的灭火救援力量三层布局

灭火救援力量作为消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消防站、消防装备及消防人员组成。从救援力量的价值发挥来讲,在有限的消防资源上发挥尽可能大的作用是灭火救援力量布局的重要出发点。所以根据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来决策灭火救援力量的布局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是最有效的布局策略。基于些种策略根据结构进行“三层布局”即,对消防站的布局、灭火救援装备的布局以及人员配置的布局。

消防站的布局

对消防站布局的要求是:提升火灾警报的响应时间,最快程度达到接警后及时到达现场的极限标准[2]。根据目前消防站建设标准,其一般原则为“以火灾接警后,消防车5分钟内到达责任区边沿最远点为标准,建设一个消防站”,也就是通常说的“5分钟消防”目标。而事实上,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和城市很难做到这一标准。所以依据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报告来设定不同的到达时间,这样可能更适合我国的国情,同时还能更加有效地利用消防站资源。

灭火救援装备的布局

由于各个城市和地区间的功能区发生火灾的风险不一,种类多样,一旦发生火灾,对灭火所需的装备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对确定区域进行布局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火灾发生的机制进行灭火救援所需的装备布局。救援装备要满足该区域火灾风险评估可能的火灾类型和救援需求。

3)人员配置的布局

由于火灾风险的不确定性,救援人员的布局不可能达到最完善,但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我们可以将救援人员的配置尽可能优化。区域人口、可能的火灾的类型和规模、火灾的频度等。根据这些因素的风险评估优化配置人员,是救援力量布局的重要方式。

根据各消防站灭火救援装备及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主要风险评估结果的各项关系系数里,损失的评估远远难以达到更加精准的参数,对风险评估的高危目标和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要根据“风险扩大化”或者“不确定性因子”的发生机制,要确保做到万无一失!除了对城市灭火救援力量的基本布局需求的基础之上,还应考虑城市灭火救援综合力量的储备系数[3],从而得到火灾发生更大风险时,救援力量的布局能够满足城市灭火的总体需求。储备系数主要考虑城市同时发生两起特大火灾以及本地经济特征。

四、总结

火灾风险评估的基本目标是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要确保进行设定发生火灾时,确保所有人员生命不受到威胁,如何最佳高效和安全地对评估目标物人群安全疏散,其次是保证人们的财产安全,最大限度的降低火灾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损失。火灾风险评估的程序和内容应严格按国家相关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为依据,评估目标要明确,数据要充分、可靠,评估工作内容和程序要合理,逻辑论证过程要严密;所采用的城市火灾风险评估技术、灭火救援力量布局评估与规划技术体系要完整,定性和定量评估相结合,要能较好地为消防站、消防装备规划的论证提供系统分析手段。

【参考文献】:

[1]郭海涛.消防站合理布局配置有关问题的初探[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9,(2):27-29.

第2篇:区域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范文

为贯彻落实《教育系统构建“六项机制”强化校园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实施方案》文件要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重心下

沉,坚持分级管控、分类实施和属地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落实开展校园安全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

责任“六项机制”建设,有效提高风险预防处置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

落实风险管控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重大安全风险,对学校风险点实施标准化管控,提升学校安全风险管控水平,在全面编制完成各级各类学校风险点清单的基础上,科学核定风险级别,制定有效防范措施,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有效防范校园安全事故,保持校园安全稳定。确保校园安全稳定,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工作目标

通过建立起完善、有效运行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推进落实学校主体责任,有效促进校园安全科学管控,在全校范围内构建形成全覆盖、全方位安全风险防控,实现标准化、信息化的校园安全风险辨识管控体系,提高学校本质安全管理水平。

二、工作原则

(一)学校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

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谁主管、谁负责”和“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二)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是指按照安全风险点的不同风险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三、职责分工

学校作为安全风险管控的主体,其主要负责人对本校安全风险辨识、安全风险防范和管控体系建设工作全面负责。学校主要承担以下职责:

1.建立健全安全风险责任制,明确各岗位风险管控的责任人、明确责任范围等内容;

2.按照“全覆盖”的要求,委托具有相关资质或教育主管部门审核认可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开展对校园及周边进行风险辨识工作,对辨识出的风险进行评估分级,形成学校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并及时报教育主管部门审核;

3.编制本校安全风险点名册,并根据风险等级、管理和环境评估状况,提出管控措施;

4.学校应当在存在风险的位置、区域,设置明显的告知标志,将风险基本情况、危害特性以及可能引发的事故后果和应急措施等信息,告知本校师生和可能受影响的单位、区域及人员;

5.学校应当制定风险巡查制度,明确各风险点风险巡查责任人,对存在风险的环节、物等安全状况进行巡查,建立巡查档案;

6.学校应组织制定并对教职工进行岗位风险培训,使其了解风险的危险特性,熟悉风险管理规章制度和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措施;

7.对学校存在的风险实施动态化管控。因设施设备改造、技术升级等原因,致使安全条件有较大改善的,应根据情况重新评估并确定风险级别。

四、学校安全风险级别划分标准

学校安全风险指的是学校可能发生危险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影响学校安全与稳定的组合。

根据风险的可控程度、可能性、影响范围和可能造成损害的程度等因素,对学校安全风险进行分级,I

级、II级、

III级、

IV级、

V级。

I

极有可能发生

全国范围内发生频率极高

II

很可能发生

全国范围内发生频率较高

III

可能发生

全国范围内发生过,类似区域/行业也偶有发生;评估范围未发生过,但类似区域/行业发生频率较高

IV

较不可能发生

全国范围内未发生过,类似区域/行业偶有发生

V

基本不可能发生

全国范围内未发生过,类似区域/行业也极少发生

作为安全风险管控至关重要的是要认清风险,找准危险点。学校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就是针对学校制度管理、人员素质、设施设备、环境和教育教学活动等项目进行辨识与评估,认清风险,找准危险点,采取预防措施或控制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限度。

五、学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步骤

针对学校事故发生规律和季节性特点,采取调研商谈、第三方参与、专家论证等形式,找准安全风险点,实施超前预判。学校每月进行一次安全风险预判,并建立重大安全风险工作台账。学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

成立工作小组,收集和研读相关资料,熟悉分级方法和工作步骤,开展初步现场调查,了解本校及周边概况,编制风险分级评估方案。

(二)实施阶段

依据风险分级评估方案,组织安全、管理、技术、设备等技术人员和专家(也可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服务技术机构),围绕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良因素和管理缺陷等要素,突出本校设备设施、施工场所、操作行为、环境条件、安全管理等重点部位和环节,全方位开展排查,了解学校各岗位、部位、环节存在的风险因素和学校安全管理现状、校园及周边治安管理状况,汇总、分析准备和实施阶段所得的资料、数据,通过分析研究制定本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

(三)编制分级报告阶段

在前期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对排查和预判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确定风险类别,并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影响特别重大(5)

、影响重大(4)、影响

较大(3)、影响一般(2)、影响很小(1),编制本校风险五级分级报告,根据风险等级、管理和环境评估状况,提出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建议。

(四)管控与警示

学校针对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建立管控手册,确定各级风险管控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告知风险管控职责,并在重点区域设置风险警示牌。

六、学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按照工作原则,对分析预判存在的安全风险实施定人定责管控,定期组织评估,确保风险在控可控,及时消除风险隐患。

1.明确管控措施。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学校的管控层级(处室组、年级、班级、岗位),落实具体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管控措施(包括制度管理措施、物理工程措施、视频监控措施、自动化控制措施、应急管理措施等),形成“一校一册”学校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2.风险公告警示。公布本学校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让每位教职员工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对策。对存在安全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见附件2),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险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工作场所、工作岗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应急设备设施和撤离通道等。同时,将风险点的有关信息及应急处置措施告知相关单位。

3.排查消除隐患。学校针对各个风险点制订风险隐患排查

第3篇:区域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范文

社会保险基金无论从收支过程,还是从具体运作程序来看,都潜伏着巨大的风险,可以说基金安全管理和监督是一个全方位、全流程、全员式的实时的连续过程。针对这一特点,怀化市采取了几点防范措施。

一、建立风控流程

在认真梳理各项业务工作基础上,进行基金安全管理风险控制流程的再造与重塑。统一规范和优化业务经办流程,明确基金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标准、职责、基本规范和防范措施,确定不同类型社会保险基金安全运行程序和办法,把基金监管关口前移,加强了基金源头监管和过程监管。

二、开展风险评估

按照湖南省厅关于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统计工作要求,怀化市制定和完善了加强社保基金日常监管32项指标体系,明确规定了32项指标的核算内容、范围和标准,规定了指标数据的报送方式和时限,为开展风险评估分析,进行基金风险预测、预警、预报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为及时掌握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运营情况和安全状况,制定了《怀化市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事项报告制度》,组织各二级经办机构和县(市、区)对辖区内基金安全运行情况进行风险评估,撰写基金安全运行风险评估报告,确认风险指数和安全系数,进行基金安全预警预测。风险评估报告要求重点分析当期缴费基数、平均工资、缴费人数、缴费率、征缴额、支出额、资金使用效率等指标变化情况,并要求有明确的风险分析和情况说明,尤其要认真分析当期收不抵支的原因,提出对策建议,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现场检查,及时堵塞、弥补管理中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指导、帮助经办机构做好基金安全管理和监督工作,确保基金安全平稳运行。

三、确岗限权

怀化市按照经办机构不同的内控要求,科学设置岗位,合理调整确定经办岗位权限和职能,严格操作程序和行为规范,严格人员配备和定期轮岗交流,通过确岗限权,增强自我约束和风险控制能力。

四、施行行政问责

怀化市印发了《怀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依法行政考核实施办法》,施行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管理绩效考核和行政问责。每年年初与所辖区域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签订基金安全管理目标责任状,明确监督检查内容和责任。还进一步加大重点监督项目的细化、量化力度,把基金合规运作和基金安全完整两项重点监督指标纳入行政绩效考核范围,细化为四大块十一项具体指标,明确检查标准和要求,实行量化考核。同时下发了《怀化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使用违规责任追究制度》,列出了社会保险基金违规使用18种情形和行为,规定对因监督不力或工作失误造成损失的,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使基金安全管理责任层层分解和落实,做到横向覆盖五大险种,纵向延伸到基金征收、支付和结余全过程,确保基金合规运行率和安全完整率100%目标任务实现。

第4篇:区域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范文

关键词:雷电灾害;风险评估;途径;对策

中途分类号:U674.7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雷击风险评估是防雷中心结合防雷项目现场情况,对雷电可能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程度与危害范围等方面开展的综合风险计算,最终为项目选址、功能分区布局、防雷等级及防雷措施确定、雷灾事故应急方案等提出建设性意见。雷击风险评估已成为当前综合防雷的必经程序,充分体现出了防雷减灾工作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科学防雷理念。

一、开展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要性

根据我国气象法律法规和政府部门规范性文件对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明确要求,南和县气象部门于2010年开始实施重大建设项目雷击风险评估工作,以实现系统防雷为目的,针对当地建设项目的重要性、特殊性、使用性以及对雷电的敏感性、易损性等因素,通过对工程项目建设所在地雷击发生规律、地质地貌、大气电场环境等技术勘测和分析,按照风险评估科学原理与方法,评估、论证建设工程承载的雷击风险以及遭雷击后的严重程度,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雷设计指导意见,以达到对建设项目的科学防护、合理投资和全面防御。

雷击风险评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通过评估计算可全面的反映评估项目的防雷现状,科学划分防雷类别,以更好的确定项目防雷类别;了解掌握建筑物可能遭受雷击的主要风险分量,以提前做好相应防护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通过雷击风险评估还可更加合理的采取防雷措施,避免盲目浪费。

二、南和县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现状

通过调查了解,现在全国各地均在开展雷击风险评估工作,发展还很不平衡,开展较好的已有百余个项目,较差的刚起步。评估范围涉及有大型建设项目、爆炸火灾危险环境、普通住宅、重点项目、人员密集场所等。下面分析一下我县雷击风险评估工作。

(一)多没有进行现场勘察、测试,也没有统一的勘察报告或调查表。仅靠平面规划图是不能全面了解局地地形、地质、周围环境、雷击历史、小气候等来分析对雷击的影响。缺少必要的评估工作流程和技术流程。

(二)评估采用标准不规范,部分将已废止的标准或过期的规章和已转化为国标的国际标准还在引用,现行国际标准只能参考(如IEC、ITU等标准),不宜直接采用。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多没有在《报告》中列明。

(三)对住宅小区评估没有分区,对于工厂密集建筑没有总体等效为一个建筑物或分区或分装置来进行评估。

(四)评估分析损失类型不全面。部分只作建筑物中人员生命损失类型风险评估,而未进行经济损失和可能引起其他损失的风险评估。当风险评估规范要求在应对爆炸火灾危险的建筑物或医院以及其他内部系统失效而面临人员生命威胁时,应进行全部人员生命损失风险分量的分析,否则仅对个别分量分析。

(五)对住宅燃气管道的雷击风险没有考虑,特别是管道法兰间非金属衬垫因雷击电火花穿孔,有可能造成火灾或爆炸的风险没有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

三、雷击风险评估的分类和一般程序

(一)现场勘察原始记录应有内容

现场勘察原始记录应有评估工程名称、委托单位名称地址、工程项目名称位置、联系人电话、建筑面积、总投资额,勘察日期天气环境、使用仪器设备及编号、附近雷击史、土壤电阻率测试记录,工程项目的数据、结构类型及电磁特性、附近雷击大地密度、防接触与跨步电压损害措施,地板类型、防火等级、火灾风险、特殊损害度,强弱电系统电缆及设备特性、各建筑间关联性、项目平面示意图、电气布线总平面图,项目存放原料、产品、经营物品和生产设备等,还应对现场拍摄必要的影像资料,还必须有现场勘察人、委托单位陪同人等签名。

(二)项目预评估

根据建设项目初步规划的建筑物选址、参数、总体布局、功能分区分布,通过现场勘查和当地雷电规律,分析计算项目雷电灾害风险量,并对项目的选址、功能布局、重要设备布设、防雷类别及措施、风险管理、应急方案等作出合理建议,提供项目可行性论证、立项 、核准、总平规划等防雷科学依据。

(三)方案评估

首先对建设项目设计方案的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计算分析,判断出防雷设计方案中的雷电防护措施是否能控制在国家要求的雷电灾害风险量范围内,并提出经济、科学、安全的雷电防护建议,给出雷电灾害事故应急方案、雷电风险管理等施工图纸设计。

(四)现状评估

是对评估区域或评估单体现有雷电防护工程进行雷电灾害风险量计算,根据结果分析出原有防雷措施能否符合国家要求范围内的雷电灾害风险量控制范围,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防雷措施提出科学有效、经济安全的整改措施,并为现状项目提供出合理、科学的风险管理和雷灾应急方案。

(五)雷击风险评估的一般程序

准备阶段、风险识别、影响因素分析、评估单元划分、风险、计算、风险评估、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评估结论、编制评估报告是开展雷击风险评估的一般程序,应严格按照程序规章开展工作。

第5篇:区域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范文

成立相应防雷管理机构,将防雷社会管理职能划归市局防雷办,将防雷执法工作划归市局执法大队,市局法规科负责综合协调和执法监督。按照政事企分开的原则,明确防雷行政管理、防雷技术服务和防雷市场经营等三种不同性质机构的工作职责,并严格按照各自职责开展工作。防雷行政管理机构和防雷技术服务机构实行办公场所、人员、账户、印章、机构五分离,从事防雷技术服务的人员不得同时从事行政执法、许可工作。

2加强宣传,进一步营造良好的防雷政策环境

加大对政府部门的宣传力度,争取各级政府发文加强防雷减灾工作,并将防雷减灾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考核,建立良好的防雷减灾政策环境。通过各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雷电灾害案例,及时公布雷击灾害分析报告,提高公众对雷击灾害的认识,并进一步承担起普及防雷知识,唤起全民防雷意识的社会责任,以社会舆论力量监督防雷安全。通过法律法规规章的正面宣传,通过行政处罚案例宣传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通过雷电灾害案例警示防雷减灾工作的重要性,积极营造有利于行使防雷社会管理的良好社会氛围。

3加强部门联动,从源头上把关防雷安全

将防雷行政许可工作纳入当地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并联审批,使防雷审批与建设、规划、消防、环保等行政审批捆绑、并联、同步实施,各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在项目立项论证、选址、勘察设计的同时,必须认真做好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各设计单位根据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做好新建项目的防雷电装置设计,坚持防雷设施与工程项目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的“三同时”制度,防雷设计未经气象部门验收合格的工程项目,不得通过项目总体验收,不得投入使用。加强防雷工程的监管,严禁无资质或者超出资质许可范围承担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未经核准的防雷工程和未备案的防雷产品,防雷检测机构不得接受检测申请。

4进一步规范防雷技术服务

要求防雷技术服务机构不断提升科技含量和服务质量,建立服务承诺、首问负责、失职追究等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服务人员统一着装、持证上岗。建立统一的防雷综合管理和技术服务平台,开展雷电预警业务,建立与政府、安委会成员单位、防雷安全重点单位的信息互通机制,实现信息畅通、资源共享,加强科研攻关,切实增强防雷技术服务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进一步规范雷击风险评估工作,要求未通过雷评业务能力确认机构从事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活动的,其评估报告各级气象主管机构一律不予审查确认,没有经过评审确认的雷评报告,不予办理防雷核准手续。

5加强防雷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执法效能

充实防雷行政管理人员,市级气象主管机构从事防雷行政管理人员应达到8人以上,其中专职执法人员3人以上,兼职执法人员若干,各县局专兼职2人以上。分区域组建3个执法分队,从各县局执法人员中抽调,实行集中办公,交叉执法,每年到各县进行集中执法不少于1个月,解决县局执法难的问题。聘请法律顾问,加强执法人员业务培训,注重与法院行政庭、执行局互动交流,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强化防雷执法工作绩效考核,提高执法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保障执法效能。在执法过程中严格执行“持证上岗、亮证执法”的规定,不断完善执法人员的培训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真正做到依法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6完善防雷社会管理模式

坚持防雷监管和依法行政工作常态化。防雷监管的对象具有分散性和多样性特点,监管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目前在人力、物力很难保障的情况下,要求被监管单位建立防雷安全员制度,建立区域范围内的防雷协管员队伍。对新建项目采取事前检查、施工中督办、竣工实地审查认可的管理模式进行监管。建立防雷监管检查与执法会商制度,对所有防雷违法违规举报信息,由分管局领导组织法规科、防雷办、执法大队采取会商的方式,通过会议商讨启用监管检查或执法程序,有效化解违法单位的抵触情绪,合理规避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提高工作效能。

7重视农村防雷管理工作

做好农村防雷管理工作:一是要对农民加强防雷避险知识的宣传普及,充分发挥村组干部和乡村气息信息员的作用,增强农民自建房屋安装防雷设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升农民的防雷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二是防雷技术服务机构要主动为农村建筑物防雷提供技术支持与指导,充分发挥好农村防雷示范工程的示范效应,要把地处山顶、河塘边、山谷风口和位于旷野孤立的建(构)筑物作为农村防雷的重点,对于突出屋面的天线、太阳能热水器、金属水箱等设施要安装可靠的避雷装置;三是气象部门要与电力、通信、广电等有关部门联手,重点做好农村通讯信号系统、有线电视、电力设施和线路的综合防雷设施建设。制定《安康市气象部门防雷技术服务客户评价和服务回访办法》和《安康市气象部门防雷技术服务收费若干规定》,要求防雷技术服务机构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及收费减免规定,收费按照层级进行审批,当服务项目完成,服务对象领取技术报告时,提请服务对象填写《防雷技术服务客户意见征询表》,征询率要求达到100%,有不满意事项的,服务机构应在接到意见后7个工作日内上门走访,对走访中反映的问题,应当及时组织查处,并向服务对象反馈查处情况,查处率和反馈率要求达到100%。市县气象主管机构加强对客户评价回访工作的监管指导,满意率将作为对防雷服务机构及其人员考核、评优的重要指标。

8结语

第6篇:区域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范文

一、抓好应急规划编制,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水平

(一)编制“十二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由市政府应急办会同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安监局等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科学编制《“十二五”期间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在制定规划时,要做好市级规划与省规划的衔接,做好与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衔接,做好与市级各专项规划的衔接。

(二)申报一批重点项目。在认真总结评估“”应急体系建设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积极整合现有应急资源,本着先急后缓的原则,申报一批重点建设项目,有选择地启动应急平台、预警预防、应急救援、宣传培训等方面的项目。

二、抓好预案修订和演练,提高应急实战能力

(三)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根据《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精神,修订《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各地各部门都要根据修订后的《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精神,修订本地本部门各项应急预案。各县市区要在今年7月底前完成总体应急预案的修订并报市政府备案。

(四)加强应急预案演练。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制定年度演练计划,重点做好新增和新修订预案的演练工作,特别要加强高风险部位、高危行业和基层组织的预案演练。各县市区和市公安、消防、安监、卫生、国土资源、环保、教育等部门要有重点地组织开展1—2次实战性和群众参与性强的综合演练或专业演练,着力提升应急实战能力。

三、抓好考核管理,推进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

(五)制定应急管理工作考核办法。根据《省应急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制定印发《市应急管理工作考核办法》。

(六)加强应急管理督查考核。由市政府应急办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应急管理工作专项检查,做好对信息报送和应急处理的考核工作。及时总结推广各县市区、各部门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经验做法,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四、抓好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

(七)调整应急管理专家队伍。根据情况变化,对市应急管理专家咨询委员部分专家进行调整、充实,并为专家参与应急处置创造良好条件。

(八)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适时对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主任和市直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分期分批进行救援技能培训。全面加强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基本形成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专兼并存、优势互补、保障有力的应急队伍体系。

五、抓好应急平台建设,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九)着力推进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按照《省政府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技术要求(试行)》,制定全市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方案,适时启动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做好相关分析、方案设计和前期准备工作,整合现有资源,年底前实现互联互通。

(十)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市安监、公安、国土资源、经信、水利、林业、交通运输、消防、卫生、质检、药监等部门要对容易引发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开展调查登记和风险评估。各县市区要全面调查掌握各级各类风险隐患的数量和状况,进行汇总造册,建立数据库,为日常预防和应急处置提供依据。

六、抓好宣教培训,提高全民应急能力

(十一)深入开展应急知识科普宣教。进一步丰富宣传手段和宣传形式,切实增强宣传效果,不断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各县市区和主要应急联动单位要在其官方网站上开辟应急管理专栏,并对内容适时更新。结合“防灾减灾日”、“《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实施”等各类主题宣传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知识的社会普及率。

(十二)切实加强各级干部应急管理工作培训。各级要将应急管理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安排,依托党校、行政学院,定期举办应急管理讲座、短训班或研讨班。召开全市应急办主任座谈会或外出考察学习,及时总结工作、交流经验,实行以会代训。

七、抓好应急值守,提高政务值班水平

第7篇:区域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范文

为深刻吸取温岭市“1.14”重大火灾事故教训,切实加强火灾隐患集中区域的消防安全综合治理,进一步提升改善全区消防安全环境,根据《浙江省消防安全委员会关于印发<浙江省开展区域性火灾隐患综合治理工作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浙消安委〔2014〕9号)、《绍兴市消防安全委员会关于印发<绍兴市区域性火灾隐患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绍消安委〔2014〕6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决定在全区范围内部署开展区域性火灾隐患综合治理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区域性火灾隐患整治工作,探索建立全方位的消防安全责任机制和常态化、可持续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机制,推进火灾事故防控治理体系建设,实现消防安全长效管理。到2014年底前,解决区域性火灾隐患区域内存在的“三合一”、“多合一”问题,到2015年底,解决严重威胁公共消防安全的突出隐患和问题,有效防范较大以上亡人火灾事故的发生,全区消防安全形势稳定好转。

二、整治对象和重点

(一)省级区域性火灾隐患整治重点

道墟镇:道墟镇小化工企业集中区存在的违章建筑占用防火间距、电器设备安装使用不规范、消防设施不足、员工安全意识淡薄等突出隐患。

(二)区级区域性火灾隐患整治重点

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部分企业存在的占用防火间距、市政消火栓无水或压力不足、厂房随意分隔导致消防疏散通道不畅等突出隐患;

崧厦镇:伞业企业集中区存在的违章建筑占用防火间距、加工类家庭作坊存在的“三合一”、“多合一”、疏散通道不足、消防设施不足、员工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等突出隐患;

汤浦镇:小型童装企业集中区存在的违章建筑占用防火间距、加工类家庭作坊存在的“三合一”、“多合一”、疏散通道不足、消防设施不足、员工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等突出隐患。

其他各乡镇街道、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在全面分析本地区本行业消防安全形势基础上,将“低、小、散”产业聚集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农村老旧民房以及物流仓储、商贸市场、“三合一”场所、居住出租房等火灾隐患集中区域列为区域性火灾隐患予以综合治理,具体由各地确定并进行整治。

三、工作步骤

整治工作从即日开始,至2015年底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摸底阶段(即日起至2014年6月底)。已确定为区域性火灾隐患整治重点的区域所在乡镇街道要严格按照要求对辖区内的区域性火灾隐患进行摸底调查,制定工作方案,组建工作机构,落实责任人员,组织力量全面排查隐患集中区域内各类企业、场所的消防安全状况,按照隐患程度逐一登记造册。要综合分析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建筑性质等对消防安全的影响,形成消防安全形势风险评估报告。其他的乡镇街道也要结合本地实际,开展评估,各地评估报告于6月27日前报区区域性火灾隐患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集中整治阶段(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底)。各乡镇街道和单位要组织召开好各层级、各条线的区域性火灾隐患整治工作动员会,向当地群众宣传整治背景、整治重点和整改措施,积极争取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夯实整治工作群众基础。要根据前期摸排情况,结合当地实际,把握重点,制定隐患集中区域消防安全整治规划,明确整治进度。要结合 “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部署,坚持“拆、改、建、管”并举,严格标准,彻底整改。要广泛吸收、借鉴隐患排查整治的先进经验做法,充分运用火灾技防物防措施,完善管“地”、管“房”、管“电”、管“证”等常态化机制,强化整治效果。要建立消防安全宣传、培训机制,分层次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提升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公共消防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要通过增建消防站点、增设消防水源或取水点、畅通消防车道、建立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提升公共消防基础设施水平。

(三)巩固提升阶段(2015年7月至2015年9月)。各乡镇街道要在集中整治的基础上,固化常态化综合整治经验和模式,全面落实属地管理责任,行业系统落实部门监管责任;明确各级领导干部对分管区域、行业内的日常检查、隐患整改、问题治理责任;建立完善消防安全综合整治工作自查、督办、抽查、验收等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监管机制,全面落实基层网格的消防安全监管责任。

(四)总结验收阶段(2015年10月至2015年12月)。要结合整治工作情况,研究制定长效管理措施,巩固整治成果,对于易造成区域性火灾隐患的行业,要制定消防安全准入标准,通过税率、土地征用、用电扩容、排污指标、保险费率等经济杠杆,防范火灾隐患回潮。各单位整治工作情况及时报区区域性火灾隐患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区政府将定期跟踪治理推进情况,结合消防工作考核,每半年对各地整治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乡镇街道和各有关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树立底线思维,扎实抓好区域性火灾隐患综合治理工作。区政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详见附件1),统筹协调全区整治工作。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推动综合治理工作。同时还要成立综合治理工作组,制定重点区域的细化治理方案,明确措施步骤和时间节点,具体负责实施治理。

(二)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建立落实定期开会、信息互通、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及时通报治理推进情况,部署下阶段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整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将重点区域火灾隐患综合治理与其他职能部门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通过不断探索和完善综合治理手段,重点紧盯容易发生人员伤亡火灾事故的单位场所,把综合治理与长期发展相结合,把统一部署与因地制宜相结合,把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积极创造地区、部门、企业和个人之间合作共治、协作共盈的良性消防工作格局。

(三)周密谋划,强化督导。各地政府(管委会)要将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年度各级政府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从地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长远角度出发,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将其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予以重点保障,明确治理目标,细化责任分工,确保治理行动有序推进。同时,各级领导要分片包干、靠前指挥,定期开展督导检查,每季度实地督导不少于2次,推动整治工作按照时间节点有序开展。

(四)广泛宣传,畅通信息。要充分发掘媒体舆论导向潜能,借力网络、手机等新兴舆论载体,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报道,广泛宣传综合治理成效。要及时总结提炼先进经验和做法,上报区区域性火灾隐患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乡镇街道工作方案于7月15日前报区区域性火灾隐患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政府网消防大队邮箱或传真至消防大队)备案,每月5号前上报区域性火灾隐患整治情况月报表,每年6月、12月底前上报重点区域消防安全形势风险评估报告。工作联系人:区公安消防大队裘可锋,联系电话:82209995,传真:82209990。

附件:绍兴市上虞区区域性火灾隐患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及工作职责

附件

绍兴市上虞区区域性火灾隐患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一、组成人员

组 长:徐 耘

副组长:何柏樵 区公安局

成 员:区安监局、市场监管局、城管执法局、建设局、建管局、规划局、经信局、供电局、水务集团,高铁新城、经济开发区、杭州湾开发区管委会等单位及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分管领导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公安消防大队,由区公安消防大队大队长王剑淦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成员单位工作职责

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全区区域性火灾隐患的整治工作,定期通报进展,研究工作措施,指导制定整治标准,组织开展检查督导;

第8篇:区域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范文

关键词:国际经验;税源管理;分类管理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8-0019-02

税源管理是以现行税法为基础,实现纳税人的纳税申报的税收收入最大化所进行的管理活动,既是税收征管的基础性工作,也是税收征管工作的核心。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税源管理工作,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这些国际经验对中国的税源管理工作有着很大的借鉴作用。

一、国外税源管理的经验

1.科学配置机构,降低税收成本。国际上,税务管理机构的设置不完全按照行政区划进行,通常根据经济区域范围、税源集中和分散程度、纳税大户的分布情况、纳税人的分类情况,设置区域性税务机关及其派出机构以及若干税收征收(服务)中心。新加坡设立常规的税源评估部门,有对个人评估的纳税人服务部、对公司法人评估的公司服务部、对重大税案调查的税务调查部等,是按照纳税人对象来设置机构。阿根廷国家税务局下辖24个分局,其中在税源集中、经济发达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省设9个,依据税源分布跨省设15个,其设置税务机构的根据就是税源分布和经济区域来划分。

2.对纳税人分类管理、提高税收效率。很多国家为提高税收管理效率,通常对纳税人进行分类管理,对不同的类别采用不同的管理办法。澳大利亚税务局按照规模将公司分为三类(大企业、中小企业、更小企业)进行监控。成立专门的机构对大型企业进行管理,一方面为这些大公司提供优质的纳税咨询服务;另一方面增强对其监控的力度。荷兰把纳税人分为个人、中小公司、大公司、从事进出口业务的公司等四种类型,并分别设置管理机构进行管理,使管理更有针对性,强化了对重点税源的监控。阿根廷是将纳税人按大、中、小户归类,侧重抓好年纳税额占全国税收总额过半的大户,不仅成本低而且效果好。

3.强调纳税风险评估和分析。纳税风险评估被作为新加坡税务局的税源管理核心工作,贯穿于税款征收、日常管理等各环节,是对纳税人进行税源管理和监控的最有效手段。澳大利亚国税局认为纳税人实行自行申报、自行审核后,效率提高的同时风险也增大了,因此必须对纳税人资料进行分析,重点是进行纳税风险评估,评估人员将来自税务当局数据信息库、银行、海关、移民局、证券市场的内、外部信息输入由专家设定的标准模型中,自动生成评估报告,主要有财务分析、欠税情况分析、征收情况分析、营业行为报表等,得出分析结论。把纳税人按风险大小分级,实行区别管理。对遵从度高的纳税人主要是自我管理、自行申报、自行审核的策略,税务机关只是简单的监督与观察;而对于抵触税法、遵从度较低的纳税人,管理具有强制性。

4.多渠道交换信息,重视税源管理信息化。澳大利亚不但在全国税务机关内部全面运用计算机系统管理纳税申报、办理出口退税、处理公文流转等日常管理工作并实现了全国联网,而且与政府的有关部门如海关、保险、金融及大企业实现了互联,为其有效实施税源管理及有针对性地开展税务审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美国税源管理智能化程度比较高,计算机电子化系统由东海岸国家计算中心和按地区设立的十个税务征收中心组成,纳税人的报税资料输入电脑后,电脑会自动进行逻辑审核,并以此估算其税款,自动进行评估,旨在追求纳税评估的有效性、公平性和权威性。

5.加强宣传、实现纳税服务经常化与多元化。为纳税人提供广泛、周到、多元化的税法宣传和优质纳税服务,为税源管理创造条件,提高纳税遵从度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常用的做法。除传统宣传方式以外,税法宣传广泛运用高科技手段,如多媒体、FLASH、DVD软件、网络等,还注重个性化的宣传。在澳大利亚,税务机关每年都会派出高级官员与前三十名的集团公司进行沟通,讨论公司重大经营活动及税收遵从问题。税务机关还定期邀请行业和经济方面的专家参与税源管理工作,使税务官员们更好地了解大公司在经营中所处的经济和行业环境,以增强税务官员的管理能力。

德国成立了纳税人协会,办有《纳税人》月刊,并建立了专业数据库,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为会员提供税务信息服务。

二、对中国税源管理的启示

1.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合理配置机构和资源。税收风险管理是税务机关以纳税遵从最大化为目标,科学实施风险目标规划、识别排序、应对处理和绩效考评,力求最具效率地运用有限征管资源不断降低纳税遵从风险、减少税收流失的过程。结合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程度、经营者素质、企业效益等因素综合评价确定高风险税源点的区域、行业、企业。分行业、分税种、分区域进行横向纵向比较,确认为税源管理风险点。根据风险发生的规律,通过建立风险特征指标和风险特征库,对风险数据信息进行扫描、分析和筛选,找出遵从风险易发生的领域、环节和纳税人群体。按照税收风险管理的需要,建立起适应风险管理的税源管理机构和岗位,在合理的税源管理机构和岗位的基础上,建立纵向互动、横向联动、内外协作、运行顺畅的立体化运行机制,实现有限征管资源的有效整合、优化配置。以是否有助于促进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高,是否有利于最具效率地降低纳税风险、促进纳税遵从来规划和展开,并以此作为衡量、检验资源整合配置、流程改造是否成功的标准。

2.加强税源信息交换,实现信息来源多元化。与纳税人税源相关的信息多种多样,由许多不同层次和不同地区的税务机关以及相关部门掌握的,涉及到工商、海关、财政、统计、土管等行政部门以及银行、电力、审计、评估等机构和企业的数据。因此,加强税源管理必须保证相关部门所掌握信息的有效交换传递。目前,中国税务部门已着手于税源管理手段的信息化进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金税工程、评估系统、防伪税控、税控收款机等。但是,由于中国税源管理信息化工程起步较晚,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现有税源管理采集数据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税源管理信息分析应用水平较低、对数据的挖掘利用程度不高。为了更好地应用信息化手段对税源管理进行强化,建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快网络社会化进程。网络社会化,就是使计算机网络从税务部门向社会各部门延伸,实现各部门的数据共享,使税务机关充分了解纳税人的各项纳税资料。(2)建立税源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以税源信息采集、加工、利用(包括税收风险评估分析)为主线的税源管理信息系统,以增强税务部门的信息采集、利用、管理能力,加强税收风险的分析和评估。(3)建立税务决策分析系统。建立起功能齐备、协调高效、信息共享、监控严密、安全稳定的税务决策分析系统,充分利用采集、整理的数据资料,向决策层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信息。

3.专业化的分类管理。按照纳税人的税源规模、税收风险、纳税遵从的不同进行税源分类,进行分类管理,将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把纳税人按风险大小分级,实行区别管理,将税源管理指向由管理所有纳税人转为管理有风险的纳税人,将有限的税收管理资源由用于管好所有纳税人转为优先用于遵从风险较高的纳税群体和领域,可加强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针对不同税收风险的纳税人进行不同的税收监控和审计措施。对遵从度高的纳税人采取宽松措施,由纳税人进行自我管理、自行评估,税务机关只是简单的监督与观察;对税收风险高、纳税遵从度低的纳税人采取严厉措施,实行全程监控、全面跟踪、全面审计。针对不同规模的纳税人设计不同的税源监控、管理方案。将大型企业集团集中到国家税务总局进行管理,对他们实行税务审计为主的管理措施。对中、小型企业实行以纳税风险评估为主的税源监控办法,对这些企业仍然采用属地管理办法。

4.加大宣传力度,提供优质纳税服务。涉税宣传近年来在中国得到不断改进,涉税宣传的方式也发生了不少变化,充分学习借鉴发达国家这方面的经验,运用免费电话服务、免费提供纳税手册、利用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介、开设税务课程等方式,为纳税人提供全方位和详尽周到的纳税服务,真正建立起“为纳税人服务”的现代税收征管基础。税源管理的最终对象是纳税人,要高度重视纳税人纳税主体地位,没有良好的服务体系作保障,没有广大纳税人的积极配合,就不可能搞好税源管理。因此要建立以纳税服务为中心的工作模式,将现有的重征管、轻服务的征管模式,转变为重服务、重稽查的模式,加快由单纯执法者向执法服务者角色的转换;为纳税人提供经常化和多元化的全程涉税服务。

在税务局与纳税人所打交道中,应加强与纳税人的沟通,充分了解纳税人的愿望与要求,对纳税人进行细分,使纳税服务在普遍化的基础上兼顾个性化,为纳税人提供个性化服务。

参考文献:

[1]郭弛.澳大利亚税务管理的经验及借鉴[J].涉外税务,2004,(8):50-53.

[2]高春发,王静梅.从阿根廷税务状况看中国税收征管[J].黑龙江财会,2001,(11):50-51.

[3]吴洁蕙.澳大利亚税源管理及对中国的启示[J].涉外税务,2007,(3):48-51.

[4]李中华.发展中国家税源控管的经验借鉴[J].当代财经,2004,(4):54-56.

[5]严明,越祥兰.借鉴国际经验加强税源管理[J].税收征纳,2003,(1):9-10.

[6]吴洁蕙,葛敬书.美国税源管理经验[J].经济纵横,2007,(6):66-67.

第9篇:区域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范文

一、美国跨国银行内部监管的原则与制度

(一)美国企业内部控制的一般原理、原则

美国是现代内部控制理念的发源地,早在194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一个工作程序委员会就出版了一份关于确立企业内部控制理念的特别报告。该报告指出,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用以保护资产、检查会计资料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强化遵守既定管理政策的组织计划、协调方法与措施。该报告强调,注册会计师应对企业的预算控制、成本控制、经营报告、统计分析和控制文化承担外部审计的职责,很大程度上是以会计师的外部审计责任取代企业的内部控制责任。

这种以外部审计为主的方式引起很大的争议,以外部审计责任代替企业自身的内部监管责任容易造成企业放任自流的“搭便车”现象,助长企业的冒险经营与舞弊风险,而且也加重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和法律责任,也难以广泛适用于对内部风险防范有较高要求的金融机构。为此,197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第54号审计报告,对内部控制责任作了划分,将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包括与组织机构实施、财产保护、财务会计记录可靠性有关的各种措施,由注册会计师负责实施控制;内部管理制度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管理部门决策和业务运作的程序与记录等,主要由企业管理层负责监控,只有当内部管理控制对财务报表可靠性有重大影响时,会计师才有义务去核查管理控制。第54号审计报告所确定的内部控制原则,已为美国商业界包括银行业所普遍采纳,成为美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准则之一。

1992年,由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National Commission on 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下属的一个专业委员会“赞助机构委员会”(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以下简称COSO)了题为《内部控制――统一的框架结构》(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的研究报告,对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作了系统阐述。该报告认为,完整的内部控制应包括五个基本要素:

1、控制环境(control environment)。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或程序有影响的各种因素,包括企业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员工的信念与能力、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的功能、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组织结构、授权和责任的划分、人力资源政策及其执行等多方面的内容。

2、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辨识和分析风险是一种必须常抓不懈、持续反复的过程,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正确识别和评估经营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并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降低风险。

3、控制活动(control activities)。除了控制环境的“软环境”之外,企业还需建立控制风险的一系列“硬制度”,来保障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这些控制活动包括:业务和经营活动的授权、组织系统内有利益冲突职务的分离、实物控制、资产或财务记录的专人管理等。

4、信息与沟通(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为了实现其经营业绩和风险控制的目标,企业必须识别、处理和交流来自内外的各种信息。COSO报告强调,完备的信息处理系统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保障,信息系统不仅处理企业内部产生的经营信息,而且也处理来自企业外部的各类经济、法律或行政信息。

5、监督(monitoring)。监督是由适当的人员,在充分有效的制度保障下,评估内部控制绩效的过程。监督活动分为持续监控和个别评估两类,前者是一种日常例行监督程序,是对业务管理层日常内部控制效果的监控和评价;后者是一种特别监察,一般是对出现严重异常或存在危机隐患的业务或部门进行的专门审查。

COSO内部控制框架虽是对一般企业的概括要求,但却得到了美国银行监管者和银行业的普遍响应。1993年,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批准了对1991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改进法》第12条的修正案,要求银行就其内部控制状况定期向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美联储报告,并鼓励以COSO内控框架作为报告的格式。1998年巴塞尔委员会的《银行组织内部控制体系框架》很大程度上也借鉴了美国COSO内控框架的原则规定。

(二)美国银行内部控制制度与实践

美国银行业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策略和运作原则,一些著名银行如花旗银行、美洲银行、纽约银行的内控制度与实践在跨国银行业中有着良好的口碑。概况而言,美国银行业的内部控制具有如下一些特色:

1、独立、集中、权威的内部监管体系

美国跨国银行在全球范围内的业务活动非常活跃,分支机构遍布世界各地,为了更好地实现对银行系统内各组织各机构的有效监控,美国的跨国银行大多建立了强势的内部监管体系。这种强势的内部监管体系有如下三个特征:

第一、稽核权由银行总行统一行使,分行没有稽核部门。分行的稽核由总行根据分行业务的权重派出若干稽核主任,分别负责区域分行的稽核。以花旗银行为例,花旗银行在亚太地区的分支机构统一由亚太地区稽核分部负责稽核,亚太地区稽核人员又分驻香港、新加坡、悉尼、马尼拉四个办事处,四个办事处各有管辖范围,如花旗银行中国范围内的业务就由香港稽核办事处负责。

第二、内部审计独立。银行的行政和日常管理层无权干预内部审计体系的运作,并有如下切实的制度保障:银行副总裁兼任首席审计师,直接向董事会负责并报告工作;稽核人员选任独立,稽核人员由总行稽核部门直接从各业务部门中优先筛选;财务独立,稽核部门有独立的财务预算,不受业务部门干预;稽核人员的待遇从优,不低于实权业务部门。

第三、稽核部门分工精细,人员充足。稽核部门内部机构根据职能、业务、区域等不同标准划分,部门众多。如花旗银行的稽核总部除首席审计师外,下设调查部、业务审计部、辅助管理部、监督检查部、审计培训部、现场检查部,在现场检查部下又根据业务和区域分设北美一部(负责资金、证券审计)、北美二部(负责零售业务审计)、北美三部(负责衍生工具审计)、亚太部、拉美部、欧洲一部和欧洲二部等部门。美国主要银行的稽核人员占其员工总额的比重相当高,200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花旗银行稽核人员575人,占总员工数的0.58%,美洲银行稽核人员350人,占员工总数0.44%,纽约银行稽核人员170人,占员工总数1.4%.[16]

2、统一、严密的稽核依据

美国跨国银行要求各业务部门必须针对本部门业务的特点制定统一规范的业务规章或守则,这些规章或守则必须经董事会或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审核同意。部门规章或守则有两个作用:一方面可以成为员工管理和教育的规范,新员工入行伊始就必须熟稔业务规则,明确自己的责、权、利,遵守守则情况成为员工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这些守则也是稽核部门内部监管的依据,稽核部门在检查中发现业务部门不遵守规章或规章本身有漏洞,可以向业务部门提出建议,要求其限期改正或完善。

3、注重非现场稽核方法

与其它企业一样,跨国银行是营利性经济组织,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在风险管理和内部稽核问题上同样面临着成本与收益的比较问题。美国银行强调稽核工作不应干扰银行业务部门的正常运作,不鼓励大量采用现场检查方式,提倡开放式、自律型的非现场检查。以花旗银行为例,其稽核部门在确定稽核任务与稽核目标后,一般提前两周向稽核对象发出通知,要求报送相关的稽核材料。稽核人员通过计算机系统接纳和审核业务账册和资料,只有在账册无法说明问题时才考虑进行必要的现场检查。

美国银行注重非现场检查方式,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在先进网络技术和信息系统的支持下,非现场检查有充分的硬件保障,不易产生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第二,与现场检查相比,非现场检查节约人力物力,又不干扰业务部门的正常运作,检查成本较小;第三,美国银行管理层认为,封闭型、突击式的现场检查虽然有助于发现问题,但却是以丧失业务人员信任作为代价的,非现场检查采用开放式、互动型的稽核方式,有助于培养稽核部门与业务部门的互信意识,对业务部门的自我控制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因此,美国跨国银行中除纽约银行等少数银行外,均不再将突击型的现场检查作为主要的稽核方式。

4、资产风险管理的“六C”法则

美国跨国银行通过评估资产的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来控制资产风险,提高银行经营的稳健性。对一般资产业务的风险评估必须贯彻“六C”法则,即必须考虑如下六个因素:

(1)品质(character):银行必须确保客户对借款等业务有良性意愿和明确的偿还意向,这一点主要是通过考察客户既往的金融信用记录来评价的。

(2)能力(capacity):银行必须确信客户有从事业务的权能,签约时有合法的缔约能力,并对客户履约的能力有客观的评估。

(3)资本(capital):银行必须对客户的有形资产净值进行分析,确保客户有能力提供充足的现金流来偿还贷款或履行合同。

(4)抵押品(collateral):如果客户提供抵押品作为履约担保,银行必须明确知悉抵押品的质量与价值。

(5)环境(circumstance):银行必须就对客户日常业务、产业、抵押品等有直接影响的因素做出客观评估,实际上是考察影响客户履约的外在因素。

(6)控制(control):主要是对业务的持续进行合法性与合规性的评估和控制,例如研究法律的修订是否会影响业务的合法性,贷款业务是否符合监管机构的资本充足性要求等。

从上述特征可以看出,美国的跨国银行对内部稽核工作是相当重视的,从人力、物力、制度等方面均给予充分保障。这种强势稽核体制对银行经营的安全性与稳健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十年来美国跨国银行业没有出现大的危机,美国跨国银行奉行的强力内控制度功不可没。但也有学者认为,强势内控制度的确有助于风险的预防和控制,但投入大量稽核人员用于内部监管工作必然对银行的整体盈利产生影响,此外,过于依仗非现场检查的监管方式难以发现深层次的问题,尤其在业务部门有意隐瞒的情况下,非现场检查难免流于形式。

(三)美国跨国银行的内部控制评估

内部控制评估是外部审计师或监管机构对银行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调查、了解、审计、评价的一系列活动过程的总称。内部控制本身是对银行风险的监视和管理,内部控制评价则是对内控机制有效性的监督,实质上是对风险管理的二次监督,通过内部控制审查和评价,可以使审计人员和监管机构了解银行财务会计的可信程度,并为监管机构进行银行监管提供线索。

美国对银行内部控制评估工作相当重视,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现场审计工作准则》(the Auditing Standards of Fieldwork)第2条明确规定:“(审计师)对现行的内部控制结构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评估,以此作为制定审计计划,确定审计性质、时间安排以及测试范围的基础”。美国是少数几个以法律强制银行披露经独立审计的内部控制评估报告的国家之一,其《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改进法》要求所有资产超过1.5亿美元的银行和储蓄机构,应定期公布经独立审计师审计的内部控制评估报告。

美国审计部门对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评估,有一套相当成熟的程序,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对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审查评价

这是内部控制体系评估最重要的一环,可细分为如下四个程序:[17]

(1)初评。在正式评估内部控制体系之前,审计师应先审阅银行上一年度审计报告、银行各种规章、制度和指南,向管理人员询问,现场检查银行工作情况,以便对银行的控制环境、风险管理、信息交流等有一个总体印象。

(2)描述。审计师必须对内部控制的初评结果加以详尽描述,编成工作底稿归入审计档案,描述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文字叙述法(written narratives):即以书面文字的形式阐述银行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一般按照不同业务和业务环节,说明各业务、环节的特征、经办人员、控制措施与方法、财务记录的编制要求和保存方法等,同时还必须说明内部控制措施的效能和可能存在的问题。文字叙述法的优点是简便、灵活、适用面广,常用于经营规模小、内部控制制度简单的银行,但文字描述法不能直观地反映较为复杂的内部控制系统,不适宜对经营网点多、业务复杂的跨国银行进行描述。

系统流程图法(system flowchart):即用流程图解的方式描述各业务环节的处理程序、财务记录的编制、处理、传递与保存。优质的流程图还能直观地显示各项业务的职责分工、授权、批准和复核验证等控制程序和功能。作为图示描述法,系统流程图法具有文字叙述法不可比拟的优势:它可以较为直观地反映较为复杂的内部控制结构,具有直观、明了、清晰、完整的优点,还可以根据业务和内部控制的变化及时加以更新。但系统流程图对编制者的要求较高,审计师编制时必须面面俱到,考虑周详,否则流程图无法反映内部控制的全貌,容易令人费解或招致误解,此外流程图仅能反映内部控制结构的现状,不能明确揭示有关内部控制系统的实际执行情况及其缺陷。

调查表(questionnaire):是一种预先设计的标准化调查问卷,以便了解银行内部控制及其实际功能。调查表分别针对各主要业务和环节的内部控制措施列出一系列问题,备好正面答案和负面答案(有时还有中性答案),交由银行业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有统计学原理作为依据,较为科学合理,实施起来也较为便利,但答题人的主观心理对问卷结论有着直接影响,且调查表只能分别反映各经营环节或业务活动的内部控制情况,不足以概括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全貌。

三种调查描述法各有其优劣,需要根据特定银行的内部控制情况加以选择适用,有时,为了全面客观地反映银行的内部控制运作情况,审计师将三种方法兼施并用,以求达到更为准确真实的描述结果。

(3)验证。通过从银行业务中抽取某一样本业务,从其处理始点审视至终点,借以判断银行的业务控制是否完善,审计师对银行内控机制的初评和描述是否客观全面。

(4)评估。美国的内控机制评估是相当有特色的,审计部门将内部控制风险分为三个层次:

固有风险(inherent risk):指银行因业务性质本身具有发生错误或弊病的可能。

控制风险(control risk):是指银行内部控制未能防止银行业务出现弊病或错漏的可能,控制风险越大,说明银行的内部控制越薄弱,发生风险的可能性越大。

察觉风险(detection risk):是指那些内部控制机制和审计部门均未能有效察觉业务出现错漏或舞弊的可能性。

审计部门根据科学的加权公式,测算出上述风险在内部控制风险中的权重,并据此对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做出客观的评价。

2、内部控制测试

内部控制测试是对初步评价结果的校验,在整个内部控制评估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内部控制不完善,内部控制风险较大的银行,内部控制测试可以检验其内部控制问题严重的程度,确定内部控制失灵的关键环节,为今后的整改提供重点和思路;对于内部控制完备、风险较小的银行,内部控制测试可以再次验证银行的内控水平,避免有隐藏的内部控制缺漏。

由于跨国银行业务活动纷繁复杂,审计师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进行复查,只能以样本抽查的形式进行测试。内部控制测试一般在银行会计年度终了之前进行,这样有助于及早发现银行内部控制的问题,建议监管当局进行整改,保证银行会计记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测试之后,审计部门会形成最终的内部控制评估报告,对银行内部控制风险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确定今后的审计计划与程序。

3、报告银行高级管理层和监管当局

根据美国的审计准则,审计师不对银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负责,但其对审计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重大内部控制缺陷,属于审计准则中的“可报告事项”(reportable conditions),应及时通报银行董事会或高级管理层,或依据金融监管法规的要求,将重大内部控制缺陷报告监管当局。

审计师向银行高级管理层通报审计结果,须采用专门的文书“致管理层函”(management letter),并通过专门的渠道直接呈交银行董事会、董事长或审计委员会。之所以做出这样审慎的安排,是为了防止审计结论被搁置或篡改,以利于银行高级管理层及早针对内控问题做出妥善安排,避免内控危机的发生。审计师发现银行内部控制的重大问题时,必须尽快报知高级管理层或监管机构,如因审计师的瞒报或拖延给银行造成损失,审计师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英国跨国银行内部监管的制度与实践

(一)英国公司内部控制的一般原理、原则

英国的内部控制研究发端于20世纪80、90年代,当时英国的实业界就像今天的华尔街一样,假帐盛行,因控制失灵导致的公司经营失败层出不穷,公众公司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英国会计界为此成立了多个专门委员会,进行公司内部控制和治理结构改革的专题研究,并形成了多份研究报告,其中最有影响的是1992年的《卡德伯利报告》(Cadbury Report)、1998年的《哈姆佩尔报告》(Hampel Report)和1999年的《特恩布尔报告》(Turnbull Report),它们也被称为是英国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研究史上的三大里程碑。

1、1992年《卡德伯利报告》

为了防范和控制公司内部的财会舞弊风险,1985年英国《公司法令》第221条要求公司董事和董事会必须对公司财务会计记录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但法律并没有提供董事和董事会监督约束公司财务会计记录的具体制度设计,《卡德伯利报告》的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卡德伯利报告》认为,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一环,为避免董事会和董事串通一气,合舞弊,《卡德伯利报告》创设了“内外双重审计”的制度。“内外双重审计”的制度设计为在董事会向公众或监管机构出具正式的内部控制评估报告之前,该报告必须经内部审计师和外部审计师的双重审核。这样,就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董事会、董事甚至内部审计人员串通舞弊的可能性。

《卡德伯利报告》在许多方面开创了英国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先河:如要求在董事会下设专门的审计委员会;实行独立董事制度;强化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和内部风险控制中的作用,等等。其中一些制度和原则,还沿用至今。

2、1998年《哈姆佩尔报告》

《哈姆佩尔报告》明确指出,内部控制的目标在于保护资产的安全,保持正确的财务会计记录,保证公司内部使用和向外部提供的财务信息的准确性。报告将内部控制的范围由原先的财务控制扩展到全面的业务控制,并重申了董事会和董事的风险管理职责。

由于《卡德伯利报告》对董事会和审计师的核查报告责任要求得过于严苛,要求内部控制机制必须为舞弊和错误提供“绝对担保”,董事会和审计师必须为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性承担法律责任。因此,实践中董事会和审计师均有所顾虑,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往往作有意模糊或保留的声明。《哈姆佩尔报告》对此作了改进,不再要求董事会和董事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承担绝对的担保责任,而仅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作“合理保证”,即排除了在董事会和董事均恪尽职守的情况下仍不能发现的一些内控失灵问题,如操作性失误、系统性风险等等。

3、1999年《特恩布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