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经济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国民经济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走向多样化,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复合型人才的渴求。即不仅要求他们精通本专业的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还应掌握能适应市场多元化和国际化趋势相关知识和技能,如经济、管理、社会、法律、生态等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前景的基本学科及其基础知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也给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工程经济学》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现代化建设更势在必行,必须在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有所创新。作为建筑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不应局限于长期以来一脉相承的实体空间图面操作上,还应将自己的视野延伸向社会、经济大舞台和自然界更广阔的天地。这是21世纪新型建筑人才的使命,是中国建筑教育界改革与创新的方向之一,也是本课程建设项目的宗旨。本重点课程建设首先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目前我们选用的是“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王右军主编的《工程经济》(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14年1月第1版)。但并不是所有内容都讲,而是紧密结合我国建筑业发展趋势,针对本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程度,在继承我国多年来工程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对已有内容进行调整与拓展,同时适当吸纳国外工程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做到既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又具有普遍适用性。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贴近实际,既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又具有普遍适用性,与本校应用开发型人才培养模式相一致的补充讲义和习题集。根据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重新编写了贴近实际的教学大纲,充分体现本课程特色。教学日历科学、合理,按知识结构、科学性、难易程度安排日历。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投资项目经济咨询评估指南》(中咨公司编,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技术经济手册》(李京文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市场预测理论与应用》(屈援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工程经济学》(李相然,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等教学辅导材料。
二、教学手段改革
本重点课程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基本内容,对于一些复杂的工程实例,学生无法想象、教师也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东西,采用多媒体手段生动、形象地进行演示。同时本课程采用多媒体课件和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采用教、学互动式,教学、科研互动式等新型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老师指导学生完成科技创新,并让部分学生参加到老师的研究课题中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让学生参与了“整合营销在房地产企业中的应用”课题,学生到房地产企业实习,搜集相关资料,掌握了很多实际知识,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和创新性管理人才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在本课程教学中被充分运用。在讲到资金时间价值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其重要性,介绍了一个案例:1626年,有一荷兰人从印第安人那里花了24美元买下了曼哈顿岛。据说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合算的投资,而且所有的红利免税。24美元真的很便宜吗?如果当年的这24美元没有用来购买曼哈顿岛,而是用作其他投资了呢?假设每年8%的投资收益率,不考虑战争、灾难、经济萧条等社会因素,这24美元到2004年会是多少?让学生一起来计算结果,最后的结果让学生大吃一惊,24美元在经过378年后,按8%的利率计算,竟然可得到103万亿美元。通过这样有趣的案例分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同时本课程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了大量实际工程进行案例教学,例如在讲授工程项目财务评价时,就采用了案例教学法,以杭州“亲亲家园”小区工程项目为例进行财务评价,通过对这个案例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了如何编制财务报表,如何计算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偿债备付率等评价指标,以及如何对项目进行风险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通过对实际工程的案例分析,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综合运用。本课程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网络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更新网络课件,新编了特色明显、适合我校教学使用的网络课件,丰富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已全部上网,并使《工程经济学》教学逐步过渡到网上教学,建立互动式工程经济学教育网。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本重点课程建设主要从以下各方面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对一个实际项目进行了可行性研究的经济评价部分的工作。通过课堂上对项目可行性研究经济评价部分进行系统分析和内容构成的讲授,让学生对所学过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复习和综合,以大作业的方式完成实际项目的经济评价。2.在学生完成上述实际项目的经济评价工作之后,安排学生对在经济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讨论和分析,进而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3.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实习考察、参观学习增强了其感性认识和实际动手能力。
四、教学评价改革
本重点课程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部分的考核实行考教分离,流水阅卷和主考负责制;对讲座形式讲授的内容采用写文献综述的方法考核,文献综述的格式要求和毕业论文的格式相同。考试统一命题,其难度、深度、广度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评分标准严格合理,学生成绩分布合理。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试题与本课程的定位相符。本重点课程建设在现有基础上,更新试题内容,完成试题库建设,提高试题质量,真正做到教考分离,提高教学质量。考试的方式灵活多样,除了从试题库中抽取试题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外,还外加开放性题目,以考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情况。开放试题可以是小论文,也可以是解决一个问题的思路。
五、师资队伍建设
本课程现有五名主讲教师,都毕业于土木工程相关专业,同时已经大都具有从事《工程经济学》教学的经验。从师资结构看,本学科的主讲教师中:教授2人,讲师3人;博士2人,硕士2人,学士1人。该师资结构形成了较为合理的职称和学历梯度。由上述情况可知,本课程已经具有一支学历、知识结构合理、满足教学需要的教师队伍,五位教师已经基本可以满足本科教学和考研指导的需要;同时,已完成的《建筑经济学》教学改革项目,对改善本课程的教学手段、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教学水平大有裨益,大大更新了原有的教学理念。课程建设考虑工程经济学教学力量的新老交替,为此加强了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在教研室内进一步加强并完善了传帮带制度,明确责任,严格考核,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
六、结论
本重点课程建设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本重点课程建设具有以下创新点。
1.紧密结合我国建筑业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同时适当吸纳国外工程经济学的研究成果,针对本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程度,对教学体系和内容进行了调整与拓展。
2.充分运用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采用教、学互动式,教学、科研互动式等新型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并开展了网络教学。
3.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指导了学生2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习考察、参观学习和对实际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工作,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课例单元基本情况介绍
《环境工程学》课程是环境类本科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通常开设在第六学年,授课对象是三年级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此前学生学习了《环境学概论》等基础课程,具备了环境学的基础知识,对工程设计接触较少但却充满兴趣。本课例设计内容节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节课程为环境工程学第二篇“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核心教学内容,旋风除尘是主要的颗粒物控制工艺之一。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认识旋风除尘设计参数的含义和正确应用;能力目标:能正确计算、合理设计旋风除尘器;情感目标: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强化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目标立足于学生对旋风除尘器设计各重要参数的认识和设计,培养其应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教学重点是旋风除尘器各部分尺寸比例、压力降、捕集效率;难点是学生能熟练的完成旋风除尘器的设计及选型。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破重点、难点,课题制作小组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基于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对课例单元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
二、创作思路
除尘工艺设计课的教学内容枯燥、计算烦琐、讲述内容较多,学生的兴趣很难被调动,讲授法效果较差,因此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对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启发式教学法、发现法、讨论法、对照讲解法等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法,以启发式为主导,利用动画对照讲解,观看实物照片,检索工艺设计国家标准,学生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完成简单旋风除尘器设计的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认识趣味,丰富空间想象力,将复杂的问题清晰化。在教学中采取自主学习策略、运用专业技术指南等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旋风除尘工艺的设计及计算过程,培养学生形成咨询计划实施检验的设计能力。
三、设计内容介绍
(一)布置任务
任务驱动法课堂教学的特点就是教师一上课就布置课堂任务,本课例任务为:设计简单旋风除尘器。根据已知参数,计算和选择相应尺寸、除尘效率等。用提问、设问、反问的形式进行师生互动,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改变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探究、实践、思考。
(二)复习回顾知识点
要完成以上课堂任务,必须用到之前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师通过视频和图片,生动展现旋风除尘的原理,影响除尘效率的因素以及相应的设计参数,包括颗粒的分离直径、半分离直径dc、捕集效率等。生动逼真的网络动画资源应用到课堂教学,既能直观地回顾所学知识,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习兴趣。
(三)使用网络资源实例导入课程主题
教师继续播放信息化教学资源,利用视频短片“冲泡茶叶”、“神奇拖把”这些生活常见的现象来设问:视频中的现象源于什么原理?辅以大量图片资源,教师加以提示。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旋风除尘如何达到除尘的目的。
(四)任务实施
分组教学,每5人为一组,组长负责,相互提问、讨论、分工计算和选型。教师负责解释疑难问题,掌握学生对本堂课的了解程度。学生讨论,寻找疑难确定绘图重点。教师根据学生实施过程分组解答遇见的困难和问题,达到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目的。
(五)课程评价
针对重点和难点完成所布置的任务,学生自检:完成检验评分表的填写,学生各组内开展互评。评估本次教学的效果:教师对各个小组的作品进行归纳总结、评定,指出不足之处,对优秀小组进行表扬,对相应有进步的学生进行鼓励,肯定他们的劳动成果。
(六)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两道题,分别为一道简答和一道计算,从而巩固新知识。
(七)课后拓展
教师提供为学生收集罗列若干个环境类的相关网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网络相关的知识和新闻。
(八)时间分配
课程复习5分钟,导入新课5分钟,布置任务5分钟,任务实施45分钟,学生自评5分钟,教师评价10分钟,布置作业5分钟。
四、特色介绍
本课例采用信息化教学设计,但又积极突破传统方法,延伸教学时间,这样不仅改善了枯燥的教学过程,又增长了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贯穿教学始终,突破了教学中的重点及难点问题。采用“任务驱动策略”,能使能力与知识点学习相结合。鼓励学生对课后学习的延伸,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课程教学的空间。《环境工程学》是高校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主要研究运用工程技术和有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方法和措施,以及利用系统工程的方法。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在学习环境学基本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对环境科学领域有较全面的认识,还要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激发他们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坚定他们专业学习的信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在学生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实现的,不是外界强加于学生的。从这个角度看,教学过程应该多利用任务驱动或理实一体化,设计课堂学生的活动,给学生提供适宜的活动目标和活动对象,以及为达到创新意识培养目标所需的课堂情境。通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实践活动,促进他们的参与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及多方面素质的整体提高。课堂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是以学生实践能力、自主学习为基础的互动和开放的课堂;以激发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在任务驱动过程中应注意对任务涉及问题和知识进行研究,有目的的设计提问方式,还可以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认真思考,给学生进一步探究创新留下拓展的空间,优化思维品质。然后,教师再在课堂上揭示解决技巧和思维方法,这样不仅能起到一题多练、一题多得的触类旁通的作用,还容易激活学生的思维,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只要学生深入研究问题,善于反思和总结,就会有所发现,而且经过自己独立探索得到的创新思维的结果,我们要予以鼓励和正确引导,并长期地、自觉地培养这种探究、创新的思维习惯。
五、结论
研究领域。注重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中国的改革和发展问题,坚持经济学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力,并注重从理论和政策的角度解决现实矛盾。其研究重点为下述三个方面:一是企业管理。代表作有专著《现代经理革命》,论文《企业预算约束的软化及其对策》、《资本营运的理论分析》、《产权理论的演变》等二十多篇。在致力企业管理基本理论研究的同时,龚益鸣还作了大量的国企改革实证分析,2001年在《求是》上发表《管理创新的成功实践》和《湖北国企改革的现状分析》。二是经济发展问题研究。其代表作有专著《第三种贫困》、《非刘易斯模型》、《泛生产力论》等。他的经济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将新古典主义和结构主义的发展理论应用于中国,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分析中,不拘泥于既有的理论,从而多有重要的创新。如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制度短缺”的论述(1993年),关于“从传统农业的制度性改造入手推动农业工业化”的论述(1992年),关于“城市吸收农村的特殊机制及其矫正方式”的论述等,均是如此。三是经济改革理论和政策的研究。其代表作有专著《政府经济学》、《民工潮的起落》,论文《农村二次改革论》、《混合型满意体制论》、《现代企业制度的生成障碍及其消除途径》等。龚益鸣研究员的改革论文均涉及体制中最重大、最深层的矛盾问题,理论底蕴深厚,极富分析力和逻辑雄辩力,获得广泛的好评。
近几年,致力于经济所学术梯队的培育和建设,同时把研究方向转向经济形势的分析与预测。到目前,经济所已大致形成了价、税、财、金、企业、宏观经济等六个方面的分析预测专家队伍,先后组织了四场经济分析会,发表了十篇分析文章,为新华社、湖北日报多家媒体采用。
主要学术成果。主要从事发展经济学和宏观经济管理研究,就湖北经济改革和发展问题撰写了大量理论文章及政策建议,先后发表学术专著多部,论文180余篇。
1、学术专著
(1)《民工潮的起落》,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2)《现代经理革命》,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3)《中国国情与中国农村》,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
(4)《横向经济联合》,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年。
(5)《政府经济学》(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6)《经济计算辞典》(主编),经济管理出版,1988年。
2、学术论文
(1)《时间上顺序递进与空间上跳跃发展──论技术发展规律》,《科育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7年第6期。
(2)《商品经济社会主义论》,《学习与探索》,1988年第2期。
(3)《改革的边际效果递减与中国社会的进步方向》,《福建论坛》,1989年第3期。
(4)《城市抽吸农村:成因透视与改革出路》,国务院《农村问题论坛》,1989年第7期。
(5)《第三种贫困》,《上海社会科学季刊》,1991年第4期。
(6)《新型生产力泛论》,《科技进步与对策》,1991年第4期。
(7)《现代农场制度:农村后续改革的新思路》,《学习与探索》,1991年第6期。
(8)《农村后续改革论》,《江汉论坛》,1991年第9期。
(9)《世纪末回首:中国革命与中国农业》,《学习与探索》,1992年第6期。
(10)《中国式现代农场制改革方案》,《管理世界》,1993年第5期。
(11)《经济学伦理论纲》,《中洲学刊》,1996年第9期。
(12)《假若滞胀来临》,《南方论坛》,1996年第12期。
(13)《资本营运:作为经济革命的理论分析》,《学习与探索》,1998年第2期。
(14)《论特色经济》,《江汉论坛》,1999年第1期;《光明日报》,1999年第12、24期。
(15)《经理革命论》,《江汉论坛》,2000年第12期。
(16)《现代企业制度的实现障碍及其消除》,《经济学家》,2000年第3期。
(17)《西部大开发的理论模型及其政策选择》,《人文杂志》,
2001年第4期。
(18)《管理创新的成功实践》,《求是》(与人合作),2000年第21期。
(19)《品牌制度论》,《计划与市场》,2001年第8期。
(20)《新型工业化:湖北路在何方?》,《湖北日报》理论版,2003年1月9日。
(21)《政府职能转换中的利益沾滞与路径依赖》,《江汉论坛》,2003第10期。
(22)《以农业、农村为主线的大国发展问题》,《中国地质学报》,2003年第3期。
(23)《建立和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学习月刊》,2003年第12期。
如果你是一个有志于经济学的初学者,那么大多经济学家不无例外地会向你热忱推荐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以及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这几本经典经济学教材,八九不离十。想当年,萨缪尔森这位横空出世的天才式经济学家写出不朽的经济学经典,铺垫了半个世纪以来经济学的核心脉络,扭转了经济学的沉闷基调,以至于直至今日的主流经济学仍游走在其框架边缘而无法彻底摆脱之。当然,这位胸怀宏图大志、同时也被萨缪尔森誉为有可能超过其的顶尖经济学家奠定了其在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声誉,“学而优则教”,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雄心勃勃地进行其另一阶段的学术过程。在第一版《经济学》中,他就已明确提出要“超越马歇尔和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框架。他认为,尽管萨缪尔森的这一奠基性不朽著作铺垫整个经济学这几十年的光辉道路,但半个世纪以来经济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即使不考虑不对称信息、博弈论或者制度经济学方面的突破性研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就足以让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现代经济学教材的论述框架和理论逻辑。他也进一步强调,“虽然与互联网相关的‘新经济’有不少言过其实之处,但确实出现了许多实实在在的重要变化”。因此,即使经济学方法和思想不会发生改变,而由此必然会导致经济学的内涵与外延发生各种微妙的变化。斯蒂格利茨就认为,此书的最主要目标就是要融合萨缪尔森以来的经济学教科书与现实‘新经济’发展之间所产生的巨大鸿沟。当然,这也是新版《经济学》的最重要贡献之一。
在该书开篇,斯蒂格利茨就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故事”引入经济学的五个核心概念(激励、选择、交换、信息和分配),然后,还在各章的“互联网链接”、“e-观察”和“e-案例”等专栏中大量引用或者分析新经济下的各种经济学案例和经济学原理。这也难怪“北美那些教经济学的教授总是在这本书中寻找新经济、电子商务、互联网等最新概念的经济学解释”。
因此,如果你是一个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那你不妨读读斯氏的第三版《经济学》,你一定会从斯氏所强调的“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逻辑中感召到经济学的独到魅力所在,你也就能更好地理解到公共政策的真实涵义所在。数月前,我在斯切尔泽博士为专业工程技术人士所写的管理普及教材:《MBA一日通》的译者前言中指出,要将管理学丛林梳理出几条简单的抽象原理,看来并不可行;而要将皇皇大论的经济学流派中,理出几条简单规则却是可行的。这也就意味着,以简练风格见长的工程技术人员更加能接受经济学思想熏陶。而斯氏这版企图用‘新经济’重构经济学理论框架的新版《经济学》应该就是一个绝好的起点。从这一角度来说,斯蒂格利茨是相当成功的:他不仅已经完成了其宏大的理论抱负,而且还必将拓展这一代甚至是下一代工程技术人员的思维模式和决策理念。非常有意思的是,斯切尔泽在其新版的《MBA一日通》也突出强调信息技术对管理理论所产生的整合作用。由此看来,信息技术的革命不仅带来了新经济的繁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还要改变经济学的系统框架。而斯蒂格利茨的此版《经济学》显然已经夺得这一革命性步伐的先声。
如果你是政府官员或者职业的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也会劝解你,让你好好研读一下他的这版《经济学》。从1993年成为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再到1997年任世界银行副总裁,这十年期间斯蒂格利茨在其政治风云中大规模地实验其各种经济学抱负,他的经济学思想已经深刻影响着他的那些“新学生”:从总统、首相到议员,从美国、日本到众多发展中国家……。但是,让他深感遗憾的是,“许多参与政策决策过程的人员并没有读过本书的前两版……在第一版中,我所强调的一些主题已被证明对于理解1997-199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和转轨失败都是十分关键的”。尽管这些对于“过度自信”的斯蒂格利茨教授而言,难免会让任产生“言过其实”、“事后不可证伪性”的臆测,但不可否认的是,斯蒂格利茨依然是当今公共政策研究中最优秀经济学家之一。他早期的《政府经济学》、《公共经济学讲义》再到《公共部门经济学》等著作,都直接影响着各国公共政策的决策精英们。斯蒂格利茨也承认,在此版《经济学》中,他重新反思了这十年以来的公共政策实践经验和反对者的各种批评建议,并力图高度地浓缩精华思想。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能够不读那些有繁琐数学证明的经济学论文或者大部头专业著作,就能从这本通俗易懂的《经济学》教材中理解到斯蒂格利茨对经济政策制定的敏锐洞察。
关键词:产业集群 购买者 驱动自主品牌创新 自组织理论。
自从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出版后,世界各国不断加强对于产业集群的关注,产业集群逐渐成为广大经济学论文" target="_blank">经济学家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以水平联系为主的集群内中小企业自主品牌创新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集群环境对于群内企业自主品牌创新的推动作用,并结合自组织理论演示企业品牌创新的各个发展阶段。
1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
全球商品链(gcc)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格雷菲(gereffi)等人在对全球产业转移和分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生产者驱动和购买者驱动两种商业链运行模式。格雷菲在1999年指出,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有一股从生产者驱动模式向购买者驱动模式转变的趋势[1]。
生产者驱动型的商品链通常是大型制造商在整个商品链中占据主导地位,典型的有汽车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购买者驱动的商品链通常是批发商、大的经销商和品牌商起主导作用,他们控制营销部分,而把非核心的生产外放的一种外向型互助生产网络模式。这种模式通常用于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展中国家逐渐融入全球价值链。许多片断化的链条环节以地方产业集群的形式在发展中国家兴起。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可延续全球商品链的思路,分为购买者驱动型和生产者驱动型。本文研究对象锁定在购买者驱动型产业集群。
2自组织理论。
自组织是指一个系统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降低自身的熵含量,且在内在机制的驱动下,自身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糙到细致方向发展演化,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结构有序度和自适应、自发展的过程[2]。
系统的自组织活动通常分为两种基本形态:适应性自组与探索性自组。适应性自组是当外界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系统力图通过改变自身的结构与功能去适应这种已经出现的变化的自组织行为。
探索性自组是自组织的一种高级形态,与适应性自组相比,它具有很大的自动性。其特征表现在当外界的干扰尚未正式到来之前,系统在以往经验或科学预测基础上所进行的“预调节”[3]。
虽然自组织理论至今未能形成一种完整规范的体系,但它深化了我们关于系统进化过程的认知。本文试图运用自组织理论研究产业集群环境下群内企业品牌创新的行为,提出以购买者驱动的产业集群环境对于企业品牌创新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的观点。
3购买者驱动的产业集群内企业自主品牌创新行为。
国内外学者对于集群形成机理主要有外部经济性,节约交易费用,专业化分工,知识溢出效应等观点,在此不再赘述。研究表明,产业集群在吸引群外投资方面具有相对优势,正是这种优势带给群内中小企业一个开放的环境。本文借鉴自组织理论,认为集群内企业自主品牌创新主要经历由他组织到自组织、由低组织程度到高组织程度以及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3.1由他组织到自组织过程。
购买者驱动产业集群的领导公司主要有批发商、品牌经销商以及品牌生产商[4]。在全球价值链中,这些领导公司通过掌握品牌等稀有资源来控制高附加值环节,把加工组装等初等生产任务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地区。因此,许多产业集群由委托组装(oea)或委托加工(oem)开始发展起来。在此阶段,群内企业的产品同质性高,并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生产设计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组织外部,即为他组织阶段。
此阶段中,群内中小企业一方面对领导企业保持着高依赖度,一方面又体会到价值链上的主要份额都集中在流通领域这个尖锐的事实,自有品牌的意识逐渐形成。他们通过贴牌生产累积技术和经验,其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不断自我完善,逐渐实现从他组织到自组织的过渡,即组织力来自事务内部的组织过程,从而进入自主设计和加工阶段(odm)。
总结:集群效应更易于吸引投资带来开放性的环境,这为群内中小企业消化吸收先进经验并将其移植到自主品牌提供了便利性条件。
3.2由低组织程度向高组织程度演进。
支配原理是协同学的基本理论,认为系统自组织一般只有很少量的序参量决定。支配理论同样适用于解释企业自主创新品牌的发展演进。自主品牌指不光有品牌,还拥有核心技术,并对品牌的发展具有决策权[5]。上个阶段的消化吸收再移植的模式只是企业自主创新品牌的初级阶段。由支配原理,少数序参量,如技术、人才、资金、市场、管理等要素决定着企业自主品牌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在自主设计和加工阶段,这些要素之间的有效关联还较弱,单个企业难以实现新品牌生命周期的延续,此时急需外部系统进行支持。此时集群的优势再一次凸显,集群更易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中介和行业协会的信息支持以及学校和研究机构的技术和人才方面的支持。另外,集群的知识溢出效应也会帮助促进群内企业的创新行为。
在odm阶段,企业品牌创新的自组织行为基本停留在适应性自组织的阶段,即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技术整合与产品设计。而本阶段中企业能够凭借集群的外部激励作用而做到集成创新,较之上一阶段已有实质性的突破。
总结:产业集群的支持系统推进了企业品牌创新行为由低组织程度向高组织程度发展,实现了品牌生命周期的延续。
3.3由简单到复杂过程的演化。
耗散结构理论称,系统需要不断的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才能维持有序状态,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且不因外界微小的扰动而消失。在企业品牌创新行为实现适应性自组织后,即企业根据市场需求集成创新设计产品、丰富品牌内涵后,企业的品牌创新行为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具体表现为企业通过品牌创新获得了更高的附加值,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并减少对区域品牌的依赖,逐渐区别于区域品牌,成为吸引外部企业进入集群的新动力。随着产业集群的知名度及地位的提升,集群内的基础建设势必会日趋完善,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人才。在这个动态的不断优化的外部环境中,企业为了维持有序状态,始终与外部交换信息和技术,与外部共同提升。这使企业品牌创新能力由简单向复杂的自组织过程演化,即完成探索性自组织,即企业能预测和引领市场需求,带动产业向前发展,在此过程中企业的品牌价值提升。这种创新行为更偏向于自主创新中的原始创新,是创新行为的最高层次。
总结:产业集群具有单个企业所不具备的对外吸引集聚效应,能更快的实现外部环境的升级,为企业品牌实现关键突破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4结语。
本文在产业集群视角下,分析了购买者驱动型产业集群内企业品牌创新行为的自组织演进,并提出在品牌创新行为由简单到复杂、由粗糙到细致发展上升的各个阶段,集群效应为企业自主品牌创新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值得注意的是,如今许多产业集群良性发展的同时,还有相当部分产业集群本身存在着低档次产品竞争激烈的现象,产品缺乏知名度、各产业集群产品雷同缺乏特色,致使产业集群增长缓慢甚至衰退的状况。产业集群应充分发挥其优势,为群内企业提供开放性的环境,并在企业自主品牌创新的各个阶段给予外部系统支持,推动企业品牌创新行为的深化发展,形成差异化的企业品牌网络。与此同时,企业品牌会与区域品牌形成良性互动,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潘利。链网互动视角下中国产业集群升级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
[2]hanken.h.information and self-organization[m].berlinnew york.1988.
[3]殷红春。品牌生态系统复杂适应性及协同进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5.